新闻传播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的本质

篇1

【关键词】新闻审美;本质;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81-01

目前,新闻美学还是一门尚不系统、完善、科学甚至还有争议的年轻学科,有待于新闻界及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去研究探讨。有学者认为“以最吸引人的表现形式传播真实新鲜的新闻,就是新闻美”。那新闻美以怎样的形式来表现传播的新闻是最吸引人的,新闻美是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的美,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与业务方面不懈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刊播出受众最想知道的新闻的表现形式,是符合新闻价值及传播规律、时代要求的新闻,具有美感的新闻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都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和普遍关注。

一、新闻美的本质

凡是人创造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人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的本质,从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东西,“新闻美的本质就是要反映和传播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成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反映和传播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成果都是美的新闻,新闻美是对新闻价值的最集中、最纯粹的概括。新闻美的本质具体体现在新闻的真、新、活这几点,三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真是新闻美本质的第一要素,没有真实性的假新闻谈不上新闻美,新和活使得真的新闻锦上添花,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的新闻媒体会得到更多的受众,从而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综合运用使得新闻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新闻信息更能深入人心,受众更能得到美的享受。

二、新闻美的特征

新闻美的特征从属于美的特征,即形象性、悦情性、创造性特征,又以新闻的特性体现出来。

形象的新闻是生动、具体、直接可感的美的新闻。生动的新闻就是充满活力的报道,它抓住了事物最鲜活、最个性的角度进行报道;具体的新闻报道要求新闻记者深入实际采集具体的事实,让事实说话,通过事实来表达主题;可感的新闻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尽可能的到新闻现场,要善于观察和表现事物的直接形象,或者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迅速及时地将消息报道出去。新闻传播媒介通过优美的文字、可感的画面、生动的声音刺激着受众的视听感官,传递着自然及社会中的美好的事物。

新闻美的感染性是由美的悦情性而定的。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美的事物能够调动受众的高度注意力,能够激发受众的最大精神和身心愉悦,人生需要美,需要美的生活,需要美感,而新闻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报道新闻时不仅要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使受众在阅读和观看时感觉舒服。优秀的新闻作品所塑造的美的典型人物、感人事件能使人们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获得愉悦的心情,它们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们去追求美的生活,美的感受,美的人生。

美是由人所创造,它是人的创造性智慧、思维及力量的充分体现,它是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动作及心智技巧、合理的联想及高效的行动能力的人群开创性的活动。具有美的创造性的事物是新闻报道的重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媒体的喉舌功能已经不是唯一,丰富百姓生活,传播大众文化已成为共识。记者应发挥新闻人过硬的新闻敏感能力去发现美的具有创造性事物,发掘美的思想,创造美的形式,写出美的新闻作品。

三、新闻审美的本质与传播

新闻审美的主体是传播者、受众,新闻审美的客体是新闻作品,传播者发现美、反映美、创造美,受众欣赏美、享受美、内化美,新闻作品是传播者美的实践的物质载体,是受众与传播者沟通的桥梁。新闻审美就是以的审美人类学所主张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新闻就是本着为人们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重点是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不断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及思想境界,进而营造优质的社会文化氛围。

篇2

关键词 新闻翻译 传播模式 传播媒介 受众与反馈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出于对新闻翻译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院校开始重视新闻翻译课程,在专业中设置新闻翻译方向。目前,我国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新闻翻译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国内对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出发的,如有学者曾对发表于1979-2006年间的有关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发现我国在此期间新闻翻译研究的主题中有关新闻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文章占61%。但是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除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知识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新闻翻译的传播本质,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翻译实践加以分析研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翻译传播理论,它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这一定义对翻译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逐渐明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吕俊教授是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对翻译传播的本体、载体、客体、环境和效果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特殊的传播活动。。翻译同样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信者之间一系列关系;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跨文化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也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正是由于翻译的这种传播本质,译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传播目的,才能使翻译活动顺利地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 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 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 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

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 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是评价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因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也是新闻翻译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还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播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参考对象。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如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被受众接受,效果不佳或者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失去了传播意义。新闻翻译的成功与否,同样也取决于新闻翻译。新闻中新词新语的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传播效果不仅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技巧的影响,受众自身的属性,也就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也制约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中,阻碍信息疏通的因素被称为噪音。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噪音。噪音存在于传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如何确保原新闻信息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得以体现,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化小这些噪音,尽量扩展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通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译文读者解读原文信息的难度。

篇3

提高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增强新闻传播的视觉冲击力

“读图时代”到来,高节奏的受众生活,多元化的传播途径,高强度的媒体竞争,在传播链条上的关键元素均呈现“现代化”特征的形势下,媒体吸引受众也越来越倚靠视觉冲击力,“抓住眼球”几乎成为这个时代媒体策划的首要考虑。

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即新闻照片画面形象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如何增强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度:

一是立意深远。新闻摄影是“瞬间精彩典型形象”的记录,却并不是“有图必录”。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内容,必须具备新闻的传播价值,精品新闻图片的新闻价值应该更重大,要达到立意深远,要做到“形在画中,意在画外”。因此,在新闻摄影中,新闻摄影者善于捕捉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时代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时刻用心、及时捕捉最具典型性的精彩一瞬,来表现时代主题、反映人物特征、突出事件本质,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二是内涵丰富。一幅好的图片,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含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努力做到构图完整,内涵丰富。这就要求摄影者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合理取舍,运用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造型手段,把新闻事件中最富有内涵的价值信息表现出来,追求细节的表现,用细节去塑造形象,使新闻报道有人物、有故事、有细节,抓住读者眼球。

三是善于创新。新闻网站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依托计算机技术而实现的,彼此之间的相似点很多,因此,新闻网站品牌必须具有通过创新,展示个性和特色,个性和特色的相互交融和不断深化就会形成新闻网站的风格。角度新颖、独特是摄影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因此,在网站新闻摄影中,摄影者应当重视新闻摄影的差异性价值,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甚至太空常态的差异状态中抓拍人们乐于注视的瞬间形象,这种差异性越大,新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越强,传播功能就越大。

提高新闻摄影的情感表现力,增强新闻传播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源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摄影作品之所以能以情动人,就在于画面中饱含着、凝聚着、燃烧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摄影创作中,情感表现力是拍摄者从形式到内容深刻挖掘被摄对象的审美色彩,直接构筑强化与概括生活本身的审美境界,将内心的思想感悟凝聚在影像中,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新闻传播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真正了解事物现象的本质。提高新闻摄影的情感表现力,新闻摄影的情感:

一是提高图片形象的情感表现。摄影画面表达含义的方式是拍摄者通过抓摄现场瞬间氛围和人物瞬间情绪,并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情感揉进了艺术形象中。因此,在新闻摄影图片中将拍摄对象的真实情感淋漓精致的表现是提高新闻摄影的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摄影者要注意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传递真情实感、使人过目难忘,情在图中、自然流露,不矫情、不造作、不虚假,使拍摄的艺术形象凝聚着更为真实的审美情感。

二是摄影者情感的投入。新闻作品的拍摄是拍摄者通过对社会生活本质的发掘来表现主题思想的,是摄影家通过艺术形象的刻画来传递思想感情的。它饱浸着摄影家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因此,摄影记者采访中要带着情感深入生活,积极主动地和被访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新闻事件的真情实况,体察摄影对象的真情感受。

三是作品与读者的情感效应。摄影作品情感的传达是一种双向运动,拍摄者和欣赏者通过画面造型达成情感上的交流,两者如果形成默契就可以形成共鸣,使情感的传递达到最优的效果。因此,新闻摄影者应对新闻专业富有深厚的感情和对新闻本身的客观立场,具有对新闻发生的敏锐嗅觉和眼光,把握读者的情感导向,实现作品与读者情感效应。■

参考文献:

[1]陈飞:《论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篇4

中西新闻传播的理念

中国文化主要是农业文化,是一种向内求的内向型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强调天人合一,因而它善于将外界的矛盾冲突诉诸内心的精神力量,使之得以消融、化解,进而达到内外一致的状态;注重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当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凸显人的主体力量,显现人面对自然无往不胜的精神,这种文化所塑造的相应的传播理念,便是“凸显新闻传播向内的‘调节’功能”,把新闻传播置于道德伦理教化的大前提下。中国新闻记者的新闻思维往往表现为“对人性善和道德理性的趋向,强调悲剧性格的自我完善和理性感悟”。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新闻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一般的社会新闻方面,被报道的往往是那些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顺应社会主流道德意志的事件。每当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总是大力推出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相信这些主体的力量能够感天动地,鼓舞民众,战胜困难。在弘扬人的精神力量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与反思,从人与自然冲突悲剧性的一面来反思人应与自然合一、与社会合一。

西方文化以商业文化为主,是注重个体意识的外向型文化。西方人理性至上,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分离独立。主张自由平等,追求个性张扬,强调个人利益。这种文化背景表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构成西方新闻传播的组织化和向外的“沟通”功能,以确保每个社会成员的知晓权,确保公众从新闻传媒那里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某种观念或者精神。西方文化的特点决定其新闻中人物的个性化特征鲜明,被报道的人物可以说“仅此一人”。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群体意识往往使新闻人物模式化、典型化,成为一类人的代表。

中西新闻的表现手法

铺开式报道和焦点式报道。“传统文化的对比和现代文化心理学实验都证实中国人多辩证性和整体思维。”中国人善于整体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但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难以从微观上把握对象的各具体要素。所以中国新闻报道中更多关注的是事件的概貌而不是细节的真实。表现手法亦多用理性的陈述,进行“铺开”式报道,把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总体概貌等理性材料作为主要表达内容,以陈述式的语言向受众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内部联系,加深受众对新闻事物的理解与思考。

西方人倾向于个体、分析式思维。西方人自古以来特别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体分解为部分,从而形成了个体或者说是分析思维模式。多用感性的新闻表现手法,进行“焦点”式报道,对于一个事件的报道,西方的新闻会直冲所需,只捕捉新闻细节,以充满感情的笔触,进行细致描绘,这种“焦点”式的报道很容易强烈感染受众并赢得受众。

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是中西方共同遵循的新闻报道标准,但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新闻颇有差异。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界有“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之说,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只满足于事实层面的真实,而要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去探究事实背后意义的真实,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察事实、挖掘事实的内涵和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新闻善于把握事物总体特征的文化传统。为了让受众从中得到精神净化和升华,中国新闻报道偏爱以激昂的或饱含感情的笔墨、真诚和善良的主观意图,实现一种精神追求,在承认客观真实的同时,对主观倾向性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西方新闻报道经常将真实性与客观性联系起来考察,显得较为客观、中性,生活真实感强,比如人物报道,立体感强,仿佛历历在目,但往往把新闻真实性的评价目光只局限于新闻事实的个体之上,忽略了整体性和全面性,因此这种“焦点”式报道也就难以从总体上、从更宽泛的角度谈论新闻真实性问题。有人认为西方的这种“焦点”式报道是一种“隐蔽倾向性”,可以使一般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记者和媒体所要传达的立场和观点。这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和手段,是西方媒体发展成熟的表现。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中西方新闻真实观趋于一致,双方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对立和矛盾。

导语的描法。导语是新闻的开头,直接关乎一条新闻的得与失。中国传统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先直觉到某一真理,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阐述。表现在新闻导语的处理上,便是以关注受众的审美感受为重,通过写事为开场白的“事导语”。

西方传媒崇尚从单个人物入笔,然后再转换视角引导受众进入常规导语,这种以写人为开场白来表达对受众审美情感的关注的写法可谓“人导语”,这种导语的处理方式是与西方崇尚个性自由文化理念分不开的。向外“沟通”的西方新闻传播功能在新闻导语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哲学理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搀和,反映的是一种有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是和谐。我们一向崇尚追求“和谐”而不是“相同”。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新闻在传播理念与新闻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弱,“跨文化”成了一种最具时代特点的文化语境和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媒介由面对单一的社群、民族或国家转而面对整个世界。身处一个强大的世界新闻传播市场,西方传播媒介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中国的新闻传播应该以和而不同的姿态面对强大的对手,还是一味地追求世界新闻传播的一体化和同质化,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篇5

电视新闻细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围绕主题又能突出表现主题,并有益于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新闻细节同文学细节一样,也分为外貌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和环境细节等。但新闻细节不等同于文学细节:文学细节来源于生活却可以高于生活;新闻细节则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忠实于事件本身。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可以通过画面、解说、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因素来表现。

电视新闻细节的特点

1,具有信息传播的交现性。这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所涵载的信息能明确从基底上突现出来,形成信息的易受形态。这一特征可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益。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2,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这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涵载信息时表现出来的简洁、完善、集中的特征。这一特征可引导观众准确感受信息而不产生歧义。

3具有信息传播的证实性。这是指电视新闻的声画因素所传播的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所产生的见证效应。这种见证效应可以实实在在为受众消除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新闻细节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主要靠图像和声音来传播。强烈的现场感是电视新闻最突出的优势。可通过现场画面、现场同期声和解说配音,让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真实状态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电视新闻血肉饱满。新闻细节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新闻细节能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本质,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电视新闻稍纵即逝,其中多数让人过目即忘,正是因为缺少了细节来表现人物、体现事件。

2,新闻细节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拉近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与观众间的距离。电视新闻通过对现场的拍摄,让观众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而细节的运用则更能带动观众进入新闻现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勾起观众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深入关注。

3,新闻细节具有“牵引”作用。细节虽小,却可以折射出人的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文化意识、国家经济发展等变化。新闻特别是好的新闻往往是从一些细节中发掘而来,优秀的细节直接构成新闻发现。

4,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以达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观众记忆深度的目的。

如何抓好新闻细节

1,要加强学习,树立细节意识。生活的细节蕴含着新闻,通过新闻细节又向人们传递着信息。要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新闻记者首先要加强学习。有了知识的积累,才能提高新闻敏感性,才能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2,要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充满细节。在生活中捕捉新闻,生动准确地把握新闻细节。反映了记者采访写作的基本功。要学会用心观察,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把握好事件或人物的瞬间。选取最为动情的镜头,表现最有说服力的场景。

3,要深入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生动感人的细节都是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的,这也是很多记者深有体会的。

4,采访前做好准备。一是研究背景资料。采访前,记者应从已经成文或成片的资料中获取并研究此次采访报道所涉及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发展脉络以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职业生涯等背景材料。二是制定拍摄方案。包括确定采访报道的表现形式、选择拍摄现场、考虑画面表现等。

5,精“挑”、慢“等”、快“抢”。“挑选”指记者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将最能体现事物本质、最能阐明事实的拍摄素材挑选出来,细致采访。“等候”要求记者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准事物发展的脉络与走向,进行预见性等候。“抓拍”指记者要行动敏捷并拥有娴熟的拍摄技巧,在千变万化的新闻现场“抢点到位”,迅速、及时地捕捉稍纵即逝的典型而精彩的画面。

篇6

    一、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属性构成

    虽然新闻异地传播与本地报道有很多不同,但异地报道本质而言仍然是新闻报道,属于新闻范畴。因此,具备新闻价值属性,是新闻异地传播必须要遵循的首要规律。众所周知,新闻价值是衡量信息是否具有新闻属性的重要标准。新闻价值的属性常常表现在及时性、重要性、显着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这五个方面[1]。这五个属性构成了新闻价值的基本属性,同时也是新闻异地传播价值的基本构成。而且,对于异地传播而言,新闻价值这五个属性构成要更鲜明、更突出。也就是说,相比新闻本地传播,新闻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属性要求要更高,属性特征更为切实。具体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新鲜性是新闻异地传播价值的首要属性

    新鲜性就是新闻信息要及时、即时。这是信息成为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异地传播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一定是及时变动的信息。新闻一定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实。对于新闻异地传播而言,新闻事实的时效性要求更高,更强调“第一时间”,更注重“首发率”。因为,在异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只有那些最先发出的新闻声音,才能够先声夺人,才容易获得舆论先发优势,从而以最快速度形成舆论热点和舆论焦点。相反,那些后发的新闻报道,不仅在抢占舆论制高点上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不容易引起受众关注,更不用说走进舆论场中心了。

    (二)重要性是新闻异地传播价值的又一重要属性

    重要性就是新闻信息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对社会、受众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属性。这一属性是确立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新闻事实,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新闻事实,对不同类型、不同类别受众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新闻异地传播而言,重要性作为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则更加凸显。因为,异地受众是在选择本地新闻的同时选择异地新闻的。那些具有能够对社会、受众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才更容易引起异地受众的关注。比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实行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这一新闻事实,对国际国内社会就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这一新闻事实自始至终受到海外受众的高度关注。相关新闻媒体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系列报道,如《海口市长透露:海口离岛免税店有望5月运营》等新闻报道,在海外华文媒体中都有着很高的落地率。

    (三)显着性是新闻异地传播价值的不可缺少的另一重要属性

    显着性就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它往往是新闻事实中最能引人关注的“亮点”和“题眼”,相应地就对受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神九”飞天为例,在这个新闻事实中中国女航天员刘洋的“飞天”,就有着别具一格的显着性。因为众所周知,不仅在中国航天史上女航天员“飞天”有着不同寻常的新闻“亮点”效应,即便是在世界航天史上,女航天员“飞天”也可谓寥若星辰。而有关刘洋的新闻异地报道,自然容易引起海外受众的欢迎。

    (四)关联性在新闻异地传播价值要素中也极其重要

    新闻学理论将接近性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中国着名新闻学奠基人徐宝璜先生在其《新闻学》一书中指出:“新闻价值与新闻发生及登载相隔之距离为反比例。[2]”在他看来,新闻发生的地点离读者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越远则越小。这种地理的远近对新闻价值的影响,后来被新闻学理论称为“接近性”。其实,接近性,不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还有着心理、情感,甚至利益的因素在内。在新闻异地传播中,距离虽然很远,但由于新闻事实中包含的某些因素与异地受众有着密切联系,就往往能够受到他们的关注,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以对外报道为要业务的中国新闻社每年对全国各地侨乡的很多报道,因为与海外华人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往往能够引起海外华人的情感共鸣,这些新闻在海外媒体的采用率也比较高。当然,地理的接近性,在新闻异地传播价值中也必不可忽视。比如,相关媒体围绕中国南海权益进行的专题报道,就受到与海南周边接近的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的高度关注。因此,用“关联性”这一概念来代替“接近性”作为新闻异地传播价值的重要因素,或许更为确切。

    二、异地传播的新闻发现力培养

    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新闻异地传播的判断标准。但是,掌握了这些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做好新闻异地传播。那些具备以上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是蕴含在无穷无尽、繁复庞杂的新闻世界中的,是需要记者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用丰厚的“心灵”去感悟,用独特的“镜头”去捕捉的。要做好新闻异地传播,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课,那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异地传播的新闻发现力。

    (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异地传播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对具有异地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所呈现的高度灵敏的“嗅觉”。它像四面转动、机动灵敏的“雷达”一样,能够促使记者从数之不尽的新闻事实中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果敢的判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异地传播价值的新闻素材。这种敏感,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异地传播价值的深层体认和准确把握。可以这样说,新闻记者对新闻异地传播价值认识越深刻,他的新闻敏感就可能越良好,他就越能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发现那些最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

    (二)较强的问题意识是新闻记者发现力的重要构成

    发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看到或者找寻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新闻发现就是新闻记者能够在万千的新闻素材中找寻到其他记者尚未传播却具有异地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3]。既然是发现别人尚未认识到的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素材,那么,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就是能够想人所未能想,见人所未能见,从而言人所未能言。换句话说,就是要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别具一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善于质疑、敢于发问、勇于探索、乐于思考,就需要记者在独立思考中发现新闻素材背后所蕴藏的重大新闻价值。

    (三)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是记者发现力培养的必要前提

    新闻发现的过程,不仅是新闻异地传播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且也是新闻采访、新闻素材寻找的过程。新闻采访和新闻素材的寻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源、求证信源的过程。因此,记者要培养异地新闻发现力,就不能不建立广泛而全面的信息渠道[4]。可以这样说,记者的社会关系越广泛,信息渠道越全面,他获取的新闻素材就越多,从而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具有重大异地传播价值的新闻素材的机率就越高。正是在这个角度上,笔者以为,建立广泛而全面的信息渠道,是新闻记者培养新闻异地传播发现力的必要前提。

    三、异地传播的新闻表现力提升

    在新闻实践中,衡量新闻异地报道优劣的两个重要参数是我们新闻产品的首发率和落地率状况。从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新闻异地传播的落地率更为重要。因为再好的新闻作品,只有“落地生花”才能影响受众、引导受众。而要提高新闻作品的异地落地率,就要增强新闻异地报道的表现力。表现力就是新闻报道本身所传达出的能够吸引受众的写作艺术水平。这不仅是实现新闻作品落地率的保证,也是提高新闻异地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西受众的新闻价值理念、内容需求和接受方式都相差很大。要增强新闻异地报道表现力,就要树立受众为本的新闻理念,在内容表现方式、报道视角选择和新闻语言运用上下功夫。

    (一)要实现新闻内容呈现的本土化

    我们知道,中西新闻报道理念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而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则是两者的主要差异。如果将新闻报道的内容呈现分为表现和陈述两种方式的话,那么,西方新闻报道就比较喜欢表现,尤其是善于运用故事性情节、形象的描绘来展示新闻过程中富有感染力的场景、画面和事实。相比较而言,中国新闻报道体现出偏爱陈述的写作理念,讲究新闻事实的和盘托出和理性呈现,而容易忽略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故事性、形象化的细节。这两种新闻内容呈现方式从新闻表现技巧而言各有优劣,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新闻异地报道的过程中,记者所面对的受众不是国内受众,而是异地受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异地受众的新闻接受规律,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更多地采用异地受众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表现首手法和表现技巧。

    (二)要确保报道视角的国际化

    新闻报道表现力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报道视角问题。新闻报道视角,不仅决定新闻写作的布局谋篇,而且影响新闻内容的思想表达,更制约新闻报道的最终效果。要确保新闻异地报道的国际视角,就要以全球视野发出中国立场,用国际视野来审视、解读和叙述新闻事件。在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国际视角”。所谓“国际视角”就是国际思维,就是能够将发生在国内的新闻事件放到国际的大背景中考量,善于用多元思维来审视新闻事件,善于用国际思维来凸显新闻“亮点”。

篇7

摘 要 企业品牌建设本质上就是对企业形象的一次全面细致的重新包装,从而有效的建立企业自身专属的品牌概念,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形象的优化输出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新闻传播对于企业品牌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采用新闻传播的方法既是企业品牌建设工作自身的工作需要,也是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建设方法。本文将通过新闻传播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新闻传播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企业品牌建设 意义

企业品牌建设对于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在同类产品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将新闻传播方法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品牌建设的效率,更好的完成企业品牌建设工作。 一、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的方法事实上就是通过对新闻媒体平台的充分应用来达到自身品牌宣传建设的目的。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大众媒体、网络媒体平台等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使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有效的将自身品牌信息进行宣传,将自身的品牌概念融入到新闻报道内容中实现全面的宣传效应,同时还能够采取诸多方式包括短信交流、微博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获得与消费者的有效反馈和互动,进而达到企业品牌核心内容宣传和建设的目的。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的方式来完成品牌宣传和建设工作,事实上在新闻传播的方式中有关企业品牌信息宣传和建设的内容都是事先经过企业多重筛选过滤、并且经过重重优化设计、有效结合当前热点新闻的内容信息,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新闻传播方式仍然是一种营销方式,只不过这种营销方式相比于其他营销方式来说具有更强烈的目的性、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更加频繁的宣传频率以及更加坚实的宣传基础,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 二、新闻传播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将新闻传播方式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和提升意义。具体来讲,新闻传播对于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包含以下内容:

(一)新闻传播能够更加有效的建设企业品牌文化

将新闻传播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新闻传播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品牌对外宣传信息,也能够更加广泛的实现企业品牌信息对内宣传的广泛度,进而帮助企业更加有效的完成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工作。事实上,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能够同时对外部以及内部进行广泛的宣传,而企业品牌形象的对外宣传工作在形成一定的宣传效应以及习惯效应以后,就能够有效的作用在企业品牌文化的内容中,帮助企业根据市场的实际反馈情况针对企业品牌文化内容进行充分的优化、修改、精炼,进而更好的完成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工作,而企业品牌文化内容也能够针对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进行持续的反馈,双方在互相反馈作用下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企业完成品牌宣传建设工作。

(二)新闻传播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方法,事实上也正是对新闻传播过程中其正面传播形象的有效利用,企业品牌建设能够利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于企业形象的有效宣传,结合新闻传播方法中相关新闻宣传平台形象的有效利用,更加全面的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帮助企业树立更加正规、独特、新颖的品牌形象,对于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方法,必须注意自身产品的品质以及策划方式的选择,只有注重自身产品品质的优良性以及策划方式的新颖性,才能保证最大程度的发挥新闻传播过程中与新闻传播平台自身正能量形象的有效契合,更加充分的做好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工作。

(三)新闻传播能够更加有效的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

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应用新闻传播的方式,不仅是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相关新闻传播平台自身形象上的有效引导性,还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广泛的受众群体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年龄阶层,对于扩大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产品的受众范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新闻传播平台相比较于其他的宣传平台一直都拥有着来自各个年龄阶层的受众群体,在网络上或者电视上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是大部分人在生活过程中都会做的事情,而企业品牌信息也正是在新闻信息中形成悄然的渗透和宣传,最终达到有效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目的。

(四)新闻传播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优势

将新闻传播应用在企业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还因为新闻传播方式自身有着诸多优势,对于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举例来讲,将新闻传播方式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还能够充分发挥新闻传播自身宣传信息量大、传播速度非常快、新闻传播方式扩散范围大、新闻传播具备再传播功能等等优势,对于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品牌形象的宣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闻传播应用在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但是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应用新闻传播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做好传播内容的设置以及传播方式的策划工作,才能保证新闻传播功能效用的最大程度发挥,保证企业品牌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培养策略

1引言

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态度有别于以往,对其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就是对以往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记录和传播。加强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其对于我国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和对外宣传有着重要作用。为此,需加强新闻采编能力培养。

2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特点的分析

传统新闻传播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新媒体的出现也转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对新闻质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往民众对于新闻多为阅读和单一方向的接受,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民众为新闻接受者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制造者。网联网将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在产生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所以,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在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同时也需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和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当前为信息时代,在世界某个地方发出一个消息时,民众很快就能接收到讯息。新媒体传播对民众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因为消息的传输周期较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

①人才培养机制不配套。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其培训滞后,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媒体的发展。高等教育是新闻采编人员培养的重点工作。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其必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还需要对新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及适应力,若其综合素养和专业工作能力和新闻工作不相符,这就制约了新闻此岸彼岸工作的发展。②新闻采编人员的适应力低。传统新闻工作者,多从事传统的新闻工作采编工作,而特殊的工作形势会对采编人员的素质造成直接影响。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业门槛高,这也是保证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保证。但是传统媒体新闻节目内容详细,且报道需具有较高的规范性。新媒体对于新闻采编人员的录用要求较低,造成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下降,当前新媒体新闻报告对于同一报道的内容有所差异,言论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的新闻报告对于受众不能造成积极的引导作用。③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差,而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机制存在缺陷,与工作专业不对口,而网络时代信息量不断增长,使得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基于传统工作模式下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造成了新闻采编的“质”的缺陷。

4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4.1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

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以往更加多元,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是从书、报、刊和电视等多途径获得,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视野也拓宽了,可直接从手机、平板电脑登新媒体终端获得。基于这种新闻传播模式,人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也多停留在表面,对于事实的本质理解不深刻。所以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认识新闻深度挖掘的重要性,对于社会性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其在满足民众对于本质挖掘的需求。如2012年,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引发了抢盐风波,为此,作为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该事件进行认真的解读和报道,也会破坏社会和谐。与此同时,对于新闻报道,需要全面、深度挖掘,使得新闻报告的影响力更大。

4.2创新采编形式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媒介以及形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了新闻传播的媒介。当前很多新闻采编工作仍然沿用了传统模式,多以采访为新闻采编形式。采访时新闻采编的基础,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采访时间,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终端创新新闻采编工作,从而提高新闻采编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作为新闻从业人员,需注重和受众直接的沟通,从而了解受众的需求,保证新闻稿件的真实和全面。

4.3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很多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缺乏敬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得新闻采编质量低,造成新闻传播的效果不理想。所以,作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新闻工作对于社会的影响和重要性,注重与社会基层民众的接触和沟通,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提高对民众的吸引力。但是,在提高新闻影响力的同时,也需找准自己的工作方向,明确新闻采编工作原则,不能出现胡编乱造的问题。新闻工作者也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媒体的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在新闻采编工作中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对社会和新闻受众负责,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例如,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琐碎的信息和复杂的新闻,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真实报道,以满足受众对于媒介的基本要求,且需认识到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并将新闻工作基本原则深入贯彻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4.4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培养

新闻采编人员的编写能力与新闻质量息息相关,只有新闻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新闻稿件质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但是人们对于新闻质量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接收更加直接与高质量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作为新闻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得稿件的编写质量提升。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的加快,新闻传播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人们对新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受众可以更加直接接触到各类咨询,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采用适宜的措施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能力。在面对新闻咨询过程中,需要强化新闻报道的连续论述273性,深入挖掘新闻的本质,并通过编写能力的灵活使用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在挖掘新闻背后的内容,需要依据自身的见解对新闻的深层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对于复杂新闻内容的筛选和判断,新闻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新闻真实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新闻采编人员要想提高新闻编写能力,需要积极参加新闻编写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培训。作为新闻单位,需要为新闻工作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提高自身编写新闻的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新闻采编工作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新闻工作人员也需掌握电视、平面编辑等基本技能。与此同时,需要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立体式处理,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如电子邮件、图片编辑、音视频编辑技术等,可对电子信息设备进行简单处理。新闻从业人员需具备综合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游刃有余,提高工作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是媒体现代化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提高新闻采编能力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传播,使得国外对我国国情有着更加深入的影响,提高国际知名度。尽管当前我国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经过不断的发展,新闻采编能力有所提升,从而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慧.现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4,8(16):113.

[2]徐录.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J].新媒体研究,2016,2(13):173~174.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创新;方法与策略

随着APP客户端、微博推送、微信互动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地方电视台过去在本土新闻栏目上的相对优势受到了挑战,其无论是信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都无法与新媒体较量。在多元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地方电视台需要挖掘优势,转化新闻节目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以促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

一、灵活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手段,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

逻辑思维舍弃个别具象,抓取的事物是本质特征;形象思维则是借事情还原本质。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新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闻策划中,逻辑思维思考的是政策理性,形象思维关注的是具体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政策“面”上抓代表性“点”,将宏观政策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将“人”放到政策中来,从人物中牵带出需要叙述的主题。逻辑思维作出判断,形象思维吸引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让新闻变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可感的报道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进一步加强了观众对宏观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小窥大的方式既用个案阐释了政策,用个体价值印证整体价值,也照应了全局视野。从心理学上讲,“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强化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因此,“微观事件”视角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亲密感、真实感。因此,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多以人物个案故事切入报道,少用宏观概括性话语进行笼统性报道。

二、巧妙运用系统思维与重点思维,将宣教目的转化为平民经验

系统思维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而重点思维强调在思维中的“聚焦”。当代社会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肩负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果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味强调宣传目的,势必让宣传报道淹没在潮水般的信息洪流中。忽视传播品质,一味强调宣传目的的新闻报道在时政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时政新闻是宣传而不是新闻传播,故而套用公文语言和写作模式,报道更多的带有公文色彩。生硬空洞、机械乏味的说教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宣教性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在新闻实践中,要尽可能统一舆论引导与传播品质的关系。打破公文框框,回归传播本质,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出发,树立受众观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在轻松的讲述中,反映大思想、大主题。在表达语境上,应该遵循观点+故事的创作原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三、运用求异思维,将意识形态转化为故事形态

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促进对电视新闻的发现与创新。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等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在老百姓朴素的语言中往往孕育着闪光的思想,基层的生动实践往往承载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将意识形态语境与民间语境对接,将意识形态赋之于真实的故事形态之中。在新闻现场,注意捕捉细节,力求寻找到典型,用故事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引发观众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接触有兴趣的人,唠唠嗑,问问题外话,兴许就能挖出故事的由头。例如,《土地要领“身份证”七旬夫妻补领结婚证》的报道就是记者将意识形态转化成故事形态的一次成功尝试。土地确权是当下农村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件常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闻由头和故事。记者在闲聊中就发掘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并构架了一个不错的新闻故事。在采访时,办事大厅一位补办结婚证的老两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闲聊中得知,因为土地确权需要结婚证,但老两口的结婚证早就遗失了,结婚50多年的老两口只好重新补领结婚证。同时,记者了解到,因为时间跨度都较长,有许多老年人的结婚证都遗失了。因此,当地政府开通了“绿色通道”专门为老人补办结婚证。在娓娓讲述老人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轻松地将土地确权程序、意义等,复杂、深奥的事情表述出来,做到了“硬主题,软表达”,使报道生动而又有感染力。

四、恰当运用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将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常常用“仰视”的姿态来解读一些事件和问题,习惯用领导的眼光、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呈现出的是个宏观而抽象的报道。这样的报道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敬而远之。比较常见的对房地产业的报道,贺兰县新增了住房面积210万平方米,210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变换一个说法就会让观众一目了然,可以说相当于2.3万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能够解决大约6万人的住房问题。这样从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就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人文内涵。在实践中,应该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价值取向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信息,更多地应在数字意义的拓展、挖掘和新闻价值提升上思考,更多地突出民生视角和百姓情怀,让受众听得懂、学得了、用得上。

五、重视事实的本身与社会学想象,将自我语境转化为他人语境

社会想象作为一种开放的与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对每个现象作语义上的发挥、影射的联想。他人语境就是“向朋友倾诉”一样的语境,是一种自然的、口语式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新闻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电视新闻就要按照这种思路提炼导语和组织结构,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效果。而不是朗读、背诵式的自我语境。在叙述上,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熟悉的语言表达内容,力求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只有生动活泼的表述、生活味浓郁的语言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学术概念和专业词汇变成“土话”。例如,《“猪妈妈”有了意外险》记者将当地推行的能繁母猪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时,农户将获得相应赔偿的新闻运用了“猪妈妈”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浓郁的生活味。

六、结语

在新型媒体崛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在发挥话题时效化和题材本地化优势的同时,在新闻创新上更应注重从平民视角和本土微观事件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叙述形态上,更应注重语境的口语化和轻软化,以拉近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王春泉.实用新闻写作[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43-62.

[2]柯泽.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6-182.

篇10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新媒体学术年会”。作为中大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年会邀请到了来自香港、内地的新闻传播院系代表、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近百人,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转型、新闻教育和传播研究等不同层面如何实现人文回归和融合创新。会议期间,开展了主题演讲、新闻传播学院长论坛、“2013年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

一、新媒体与新闻教育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模式如何顺应新的社会需求?这是本次年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原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在题为“大传播理念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演讲中,从大传播的视角提出了融合多元学科、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大传播理念是以交往和沟通为核心的。宏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相联系;微观层面上,新闻传播要与社会各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就课程体系而言,新闻课程设计框架应该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工具三大方面,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通识人才。

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大变革时代,追求人文关怀和新闻本质是新闻教育不变的追求。围绕新闻教育理念的“变与不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指出,尽管新闻教育面临改革,但仍要坚持新闻理想、新闻的基本功底和对新闻本质的追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光华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更加需要回归到新闻的本质和媒体的本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结合“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办学理念,分享了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带动师资人文转型的经验,并指出新媒体依靠人文引领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从学科均衡发展的角度指出,实现偏重效能的策略性和偏重人文关怀的公共性之间的平衡是当前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重视人文关怀正是教育者们的共识。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白贵则从人文学科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新闻教育作了反思,他认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不应当进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姚曦也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内容生产,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内容生产、围绕内容生产。

由于新媒体产业日新月异,对新型传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不少与会者强调,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面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Jan Servaes教授结合全球各国的经验,就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作了分享。他认为,新媒体背景下专业技能的训练仍然必不可少,新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新闻院校必须引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实践型师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也从师资建设的角度谈到,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应该融入新的活力,“新”不仅是教师的年轻化,还包括师资力量来源的多元化。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则提倡借鉴美国“医学院教育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学生、在校老师和专业人士三者结合,将教学过程跟业界实践结合在一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田秋生介绍了该院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做法,如依托2+2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定期招收新闻班、在第七学期安排一半课程进入媒体实习等。

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跨越,建设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跨平台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艳红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指出,文理学科之间的融合需要确立学科的主次关系,要建立体现跨学科特点和定位的专业方向,以课程带动科研。创意媒体设计系副主任廖宏勇在专题分享环节,详细介绍了学院如何整合新闻传播学、设计学、艺术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并依托软件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等支持,建设跨学科特色课程。他以《公益协同设计》、《信息可视化》等课程为例,强调将人文与技术结合,使两个学科在碰撞中建立对话是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

围绕跨学科人才培养,如何实现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完成两个观念的转变:其一,从媒介中心主义转向内容中心主义转变;其二,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本乾结合工科特色院校的情况,认为在跨院系生源选拔、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和学科优势,融合传播与设计学科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孙保营也认为新闻教育要与计算机等专业合作,搭建跨学科的教育平台。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执行副院长郑涵则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践行新闻传播教育的本土化,还需要区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的层次。

二、新媒体与传媒变革

伴随新媒体产业的兴起和传统媒介的融合转型,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为此发出了“新媒体时代还需不需要职业记者”的追问。他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出发,解读了职业记者的使命和职责,认为未来提供信息的机构肯定是存在的,新闻这个行业不会消失,职业记者是社会的望者,其前景在于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而未来信息传播应该是基于数字化和关系两个前提的。

在“2013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专场报告中,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学术团队,从新闻从业者、新型受众、新闻生产、传媒技术、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业的变革与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

张志安基于对全国5大报业集团3000多位新闻从业者的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媒介功能观、新闻伦理观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从业者对媒介功能的认知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是提供信息,娱乐与服务、宣传与动员、监督与影响,新闻从业者表现出来的整体道德观比较高,而影响新闻从业者的因素中以宣传部门、个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最为明显。此外,互联网使用行为也成为观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新闻从业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互动与推广。何凌南、钟智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受众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新型受众的新媒体使用主要呈现出个人化、情境化、群体化等三个特征。

张少科等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应用和新闻业变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媒体技术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不是危机和挑战,而是机遇和融合,当前,新媒体与新闻业的融合创新尚处摸索尝试阶段,新闻终端的用户体验也在改变,将新媒体运用于新闻业的过程中要特别主义考虑用户的需求。林功成采访内容分析法对新浪、腾讯、东方网、南方网等4家新闻网站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研究发现,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新闻网站的首页新闻都以硬新闻为主,但后者的软新闻比例高于前者。此外,重点新闻网站比商业新闻网站更倾向于报道地方新闻,而商业网站的新闻更具有多媒体、互动性等互联网特征,也更注重内容的原创性。

陈敏从生产主体、表现形式、渠道及价值格局四个方面对2013年度新闻评论的生产进行研究。从生产主体看,包括传统媒体、微博大V、门户网站、媒体人个人产品以及普通网友等;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呈现为微博动员、视觉评论、碎片化表达三种形式。她认为,当前在互联网上贴标签式的新闻评论很难追求深度,而且网络评论中存在的价值观撕裂也将长期存在。刘根勤从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三方面对新兴媒体组织以及新闻产品进行研究。他认为,传媒行业迎来大变革,新兴媒体组织呈现出多元格局,市场会进一步细分,媒体组织应该更具备新闻的产品意识,在盈利模式上实现创新。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带来管理机制的变化,也导致了行业生态的问题。曾茜从监管权力的强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变迁、柔性治理的成形、辟谣平台的建立、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监管等五个方面对2013年我国互联网的管理策略进行回顾与分析。龚彦方以(2009-2013年新闻出版业、广电业以及互联网业国家政策的演变为对象,研究发现,我国传媒管制和产业制度演变主要呈现传媒市场化转型趋势明显、多机构共同出台发展政策与监管条例、监管部门重视内容生产机制管理等特征。王锦东归纳和分析了过去两年新闻的法制案件,概括出这些主要特征:商业诽谤案频发,媒体败诉较多;在名誉诉讼当中,对于“公众人物”界定不清醒;热点事件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欠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意识兴起;舆论监督“滥权”现象得到遏制。张明羽以过去两年的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现象为观察对象,总结出当前新闻职业伦理失范的主要特征,包括:都市类媒体成为主体、互联网成为推手、民生新闻成为重灾区、群体失范现象突出等。

三、新媒体与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公共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ICSR)在新媒体大背景下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思维进行实践指导。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等基于当前中国公关关系的困境,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环境,通过借鉴美国公关学界的“卓越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本土发展的阳光公关概念。她认为,阳光公关15条基本原则的提出,为公共关系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能够促进公共关系实践活动朝更加透明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山大学邓理峰分析了国内企业CSR创新实践的困境,并强调社交媒体在CSR创新当中的运用。他认为,具备去等级化、去中心化、技术赋权等特征的社交媒体,对于推动企业与利益方的对话、推动公众参与CSR过程的决策以及推动企业重塑CSR的理念和方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周如南从现代公益结构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让不同功能的公益组织在一个地域空间内密切合作和形成联盟,才能最终产生规模效应和集体行动。企业社会责任专业人员网络召集人何智权从如何实现CSR有效传播的角度,提出传统的CSR报告不等于有效传播要,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当前传播环境下有效CSR传播应具备六个特点:打好基础、分清群体、抓住定位、善用网络、工具为辅、参与倡导。

一些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实施CSR战略的理念和经验。太古饮料叶启恩以可口可乐与壹基金合作公益项目“为爱同行”为例,分析了公益活动中社会化媒体的功能,包括信息、互动交流等,使用社会化媒体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社会价值的共创共享。中兴通讯陈健洲就通讯企业如何从消除数字鸿沟的层面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作了分享,本着“智慧沟通世界”的理念,中兴通过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以及打造智慧解决方案来消除数字鸿沟。奥美中国梁凤妹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了阐述,她认为,新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安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保障员工福利;注重环境保护;尊重知识产权;透明、廉正、健全的管理制度;支持当地社区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与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新媒体传播的人文追问与民主探索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发展,终究需要服膺于人的发展,回归到以人的中心的核心起点上来。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在题为“视觉时代的人文追问”的演讲中指出,要从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局限性延伸出对视觉时代的反思,图像之书与艺术之书、行为之书、言论之书处在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读图已成为一种常态的当下,我们被图像的海洋所包围,视觉在改造着我们,同时也在控制着我们。这是一个高度监控化、透明化、虚拟化的世界,视觉世界开始颠覆着真实的的世界,只有从人文立场进行追问才能使现实与历史发生血肉联系,只有强调视觉时代人文追问的重要性才不至于掉进娱乐的泥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