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生态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生态学理论

篇1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生态理论 大学生 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重要空间,是大学生个人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形成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本文从生态理论出发,以浙江传媒学院寝室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具体研究,探讨创建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以面向未来的高度探索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分析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实践生态文明寝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内涵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共同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①它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范畴,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寝室的基本设施、整体布局、环境卫生、规章制度等硬件部分,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寝室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政治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

从生态理论意义来看,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把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融入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之中的。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寝室文化体现着寝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辅助地位和作用。然而,伴随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导致的生活环境改变已经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和谐,人性贫乏,人格萎缩等造就了二十世纪以来生态道德的破坏,也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层面。作为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这种影响在寝室这一大学生最为私密的物理和精神空间中则体现得十分直接和充分,使其蒙上了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加强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人与生态的友好型校园文化,已经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生态理论下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来努力提高学生自觉习惯的养成品格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全方位实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目标,还必须引入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生态理论指引下,浙江传媒学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植根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依托专业文化特点,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进行文明寝室建设的生态性建构,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培养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

1、坚持"六个一",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人性化寝室文化创建制度,打牢寝室文化建设的基。

响应《浙江传媒学院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提出"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即一个主题--依托生态理论教育观念,结合专业文化特点,创建特色文明寝室;一个团队--转变观念,以生为本,树立"我与母校是一家"的团队意识;一个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珍惜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个主线--以习惯养成、品质锤炼为基础,以学生竞争力提升为重点,注重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一个平台--定期开展学生工作论坛,培养一批稳定、优秀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队伍;一个典型--树立生态文明寝室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并据此制订相关制度措施,如统一制定学生寝室值日表,确保寝室卫生打扫明确到寝室每一个成员,全院学生签定"文明寝室创建工作承诺书",培养学生"我爱我家,共建靠大家"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把量化了的寝室卫生状况与学生年度综合测评、文明班级评比、优秀导师评选等挂钩,充分调动学生讲卫生、爱家园的积极性,营造优雅清新的寝室环境,培育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确立全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学生自身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提升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把文化修身、文明修行的大文化建设贯穿到文明寝室创建中,走出寝室的闭锁空间,拓宽文明寝室创建的天地,与美丽校园建设相结合。发挥学生专业文化特点,开展"爱生活、爱寝室、爱自己"为主题的系列寝室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提高素质。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并注重实践体验,实现由知到行的生态理念的转换,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2、坚持软硬共建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

在传媒氛围熏陶下的传媒类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生态文明寝室建设往往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多数学生家庭背景优越,导致对前沿消费的狂热追逐,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责任感较弱;专业开放性特点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拘常理;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专业特色明显,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精致化等。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为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精神因素。

广泛动员学生,使其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在寝室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主要方式为聚集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核,形成寝室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以集体商讨的方式加强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如全院学生大会、寝室间交流会、寝室文化建设论坛、导师与学生座谈会等,宣讲整个社会教育背景下生态文明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和建设的意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寝室文明规范制度,如寝室作息制度、寝室安全注意事项、寝室文明公约等。以寝室长为主要负责人,寝室成员之间互相监督、督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抵制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寝室长负责专门记录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情况,由同学签字确认,从而进行量化,纳入年度综合测评的范畴,以此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高尚文雅的环境氛围。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将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纳入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包干到户。入党积极分子、助理班主任全部一对一接洽相关寝室;同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涵养,以寝室为基地,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为标榜,带动整个学院学生。

转变教师重教学轻育人的教学理念,制定统一的建设计划、方案。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寻求最恰当的解决方法,互相理解,形成合力,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于师生的交往中,促进学生主动、乐意地接受教师的培养塑造,实现教学相长。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寝室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优雅清新的环境,宽严相济的制度,健康向上的情趣,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尚文雅的情操,团结友爱的风气,求知探索的氛围,拼搏进取的精神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长点。总之,大学生寝室建设要通过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建设者和管理者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为美丽温馨的寝室及校园建设,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而奋斗。

注释:

①文平.试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

参考文献:

[1]朱法贞主编.教师伦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侯琦.校园文化建设方法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吕红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对策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武丕才,冯宏岩.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

篇3

现代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改变了英语教师的传统授课理念,在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基于生态学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研究》(张甜,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版)以英语教学和生态翻译研究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英语教学理论基础到教学实践,系统性的阐述大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全面审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根据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实践,通过生态翻译学理论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探寻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之路。

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是利用生态学理论将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生态环境的主体,教师在遵守教学生态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模式,并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中第一章对当代英语教学改革背景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面对新时期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绝对生态理论”的一种体现,构建以学生为生态主体的现代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能够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回归。例如,学习小组模式的应用,就是遵循生态学理论中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原则,使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技巧等相关内容在学生之间进行“流动”。作为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严格遵守生态学理论中的角色定位,构建民主、平等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首先,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教育教学实践;其次,学生应当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构建,并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应用能力实践,促进个人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探究》中第三章所提到的英语社会文化教学新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将社会生态环境作为英语教学生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化生态环境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这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生态化理论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主、客体角色定位是相对与教学目的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并非生态主体,但却掌握教学生态环境建设与实践的重要任务。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生态在内容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基础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其中还包括基于生态主体的文化意识培养。在生态学理论视角下,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后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增强,其中具体表现在英语写作与交流过程中对异国文化的把握与使用,具备多元语言文化的敏感性,并逐渐形成跨语言文化交际能力,使英语作为不同语言生态环境沟通的“桥梁”。《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研究》中第六章对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生态有着显著差异,在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过程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语言生态实践同样重要。例如,“Hewasinthesev-enthheavenlastnight”多被直译为“他去往了天国”,但是,在英文语言生态中却被译为“他欣喜若狂”,所以,基于文化的英语教育教学生态化实践是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基础词汇、语法的掌握为主要内容,同时,英语翻译、对话等也被作为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考核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在考核评价方面更加客观,英语教师需要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上,以考试分数为代表的传统考核评价所占比重约为20%,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带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则占到当前考核评价的80%,因该考核评价模式倾向于学生自我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对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反思,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形成生态理论背景下的个人实践创新能力。

篇4

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严重脱钩,我们正处在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历史拐点上,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为此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力图扼制自然生态的进一步恶化。由于其理论的开放性,对于生态学的思考成为其理论的增长点。一些学者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理论回应,由此出现了生态学思潮。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研究主要是美国的者,既有批评其理论的,还有肯定其理论的。批评的文章:艾伦?鲁帝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和裂缝分析》,考斯塔斯?潘娜若塔基斯的《自然、辩证法和解放政治学》,乔?柯维尔的《唯物主义和自然价值》,马登?德卡特和S?恩格第马洛的《失败的承诺》等。肯定的文章:柏格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和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局限》,刘易斯?普罗耶克特的《福斯特―奥康纳的论辩》等。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与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研究现状比较起来,我国学术界对福斯特生态学理论还是比较关注的。主要译作:刘仁胜、肖峰译《马克思的生态学》,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翻译的论文有:郭剑仁译演讲稿《马克思生态学的历史进程》,刘仁胜摘译《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与资本主义》,康瑞华译《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庄俊举译《社会主义的复兴》等。理论专著:郭剑仁的《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研究》等。 论文主要有:博士论文有郭剑仁的《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有王喜满的《福斯特论马克思的生态学》、张书平的《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研究》等。

(三)研究述评

从以上的研究概况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福斯特生态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一、从总体上看,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但对福斯特的思想产生背景的评论较少。第二、绝大多数文章只是评述性论文,侧重于理论介绍。这就使得目前国内关于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面,很难真正深入下去。本文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对福斯特生态学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可见,福斯特的生态学的形成也绝非偶然,它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经济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处于相对和平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因受益于新的科技革命并普遍采用科学技术,从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发达国家创造了空前规模的物质文明。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这些物质文明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问题却魔鬼般的“从天而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魔鬼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公害事件”震惊全球。接连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导致了许多无辜百姓的疾病缠身,不幸身亡,而且把更多的人民置于日益恶化的生态泥潭中,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与此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滑坡、酸雨污染、人炸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在人类面前。除上述种种令人担忧的事实与可能性之外,人类还受到热污染、核污染、噪音污染、生物污染、电磁波污染等污染的威胁。这就表明:我们一方面不顾一切地运用现代科技对自然展开疯狂的掠夺和征服,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内在形成的、自身无法克服的一个的顽疾。无数的环境恶化问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严峻的事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严重脱钩,我们正处于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历史拐点上。人类不得不对解决生态问题、拯救地球和人类社会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寻求灵丹妙药。福斯特生态学就是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政治背景

自二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恢复和发展时期,国家矛盾逐渐被国内各种矛盾所代替,西方发达国家的群众运动逐步兴起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新左派运动”兴起,这个运动在60年代末达到,并逐渐趋于衰落。进入70年代以后,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此起彼伏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危机,“新社会运动”应运而生。它是“新左派运动”斗争的积蓄,是“新左派运动”衰落后另一种形式的复兴。“新社会运动”是一种基础十分广泛的群众运动,绿色运动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运动的兴起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它们都为福斯特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

投身绿色运动的人,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有教师、学生、医生、生态学家、法官、律师,也有一定数量的工人、职员、农民和家庭主妇。从本质上讲,这一运动实际上是对西方所谓的“工业文明”的批判与否定。因为,正是工业文明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毁灭性掠夺。面对生态危机的凸显,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人类文明的全面危机,全球燃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是自然而然的事。生态政治运动和以对资本主义构成挑战运动的社会主义复兴即将到来。福斯特认识到历史并没有终结,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主义正在复兴。

(三)科学背景

当代西方生态学、系统论、未来学等理论的产生与流行对福斯特生态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背景。给予他以理论启迪,并拓展了其理论视野和理论深度。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许多科学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自19世纪以来,拉马克、洪堡、华莱士、达尔文等科学家把生物机体与其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福斯特正是通过将环境问题和生态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而逐步走向“生态学”的。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把生态学和系统论结合起来观察认识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生态中心主义的出现,促使福斯特从生态系统的层面思索生态危机的原因,也促使他反思究竟该以什么为尺度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1943年德国政治学教授奥?克?弗莱希泰提出“未来学”的概念。未来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重大领域的未来趋势、可能图景,探讨发展变化可能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人类提供面对未来挑战的对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深,未来学逐渐将研究重点从社会经济问题转向环境问题,并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热潮。未来学为人类探索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福斯特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及其实质,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建构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四)文化背景

篇5

关键词:文化生态;生态体系;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25-03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衍生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于1955年在《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一书中首次提出,我国学者黄育馥于1999年率先介绍到国内,后来再被中国学者引用到多个研究领域。

一、“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

斯图尔德的学术思想源于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Franz Boas)的文化相对主义和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的新进化论思想。博厄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确确立了文化相对观。怀特认为文化是不断创新的,其创新的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博厄斯和怀特的影响下,斯图尔德在研究美国西部印地安部落的民族志时,把用于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引入研究,从而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斯图尔德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生命体系,其中人是最具主动性的因素,因此文化生态学既要研究生态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生态学那样仅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他特别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认为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另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种文化生态。由此可见,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将人类文化置于生态环境的多维空间中给予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性考察,不仅给人类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还赋予生态环境以应有的人类文化地位,因此《文化变迁理论》被学界普遍看作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内廷,1968)、《献给祖先的猪:新几内亚一个民族的生态礼仪》(R・拉帕波特,1968)和《北方平原居民》(J・贝内特,1969)问世,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研究。70年代,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认为社会下层建筑研究应该优先于基础建筑和上层建筑的研究,其中下层建筑由生产模式、人口结构以及宗教仪式构成,基础建筑主要指家庭经济、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则由娱乐、美学的产品及其服务构成,显然这一研究比斯图尔德等人的研究更具体、更深入,给文化生态学提供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研究平台。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学己基本成熟,其影响也逐渐扩大,许多人类学学者都参与了这一研究。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系统论被纳入文化生态学研究,并成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基础;(2)由环境单向决定文化研究转向了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3)拓宽了文化生态环境的内涵,把人化环境、信息环境也作为文化生态环境纳入研究;(4)文化生态研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可喜局面。由此可见,文化生态不等同于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生态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而文化生态只是文化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之一。

二、国内学者对“文化生态”的重释

1999年,黄育馥在《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上《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第一次向国内学者介绍了文化生态学的早期发展情况,并考察了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概念以及运用这一概念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国内一些学者也把自己的研究视角转向了这一领域,有的深入探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有的用它来研究具体问题,使该领域研究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还试图对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做中国化的重释,总的来说可以把这些重释划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生态是一个有一定生命机能的文化生态系统,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王长乐[1]、方李莉[2]、柴毅龙[3]、孙兆刚[4]、王金柱[5]、徐建[6]、韩振丽[7]等。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由许多文化要素构成,且这些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这个文化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相对来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最多,目前也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但是文化生态所涉及的文化要素到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没有交代清楚。

2.文化生态是一个由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持此观点的学者有邓先瑞[8]、张[9]、王玉德[10]等。乍一看此观点与前一观点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远不如前一观点深刻,因为该观点只看到了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却忽略了这些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各自的能动性,把文化生态看成了一个文化要素的被动组合体。

3.文化生态是诸多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管宁[11]、李学江[12]、戴伟华[13]、孙卫卫[14]等学者持此观点。这一观点既看到了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也看到了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但他们却把文化生态看成了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忽视了文化要素的系统性及其能动性,就像只看到了风吹树动的动态效果,却忽略了由树构成的森林这个整体效果,落脚点发生了偏差。

4.文化生态是“一定的文化形态与特定自然、历史和种种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5],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高小康。文化形态指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则属于文化要素,显然这一观点在概念的界定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5.文化生态就是生态文明,即一种和谐的、理想的文化状态,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熊春林[16]等人。很明显,这一观点把文化生态看作了生态文化,其实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文化要素的有机体,而后者只是文化的一个类型。

三、对“文化生态”的再理解

鉴于以上学者对文化生态在重释中留下的问题和产生的偏差,我们有必要对它做进一步的厘清。

1.文化生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文化系统,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要理解这一内涵,必须先理解“文化”这一概念,因为文化生态首先是一个文化系统。关于文化,多数中外学者都愿意把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当作经典去引用,但是定义过于宽泛,难以具体化文化的所指范畴。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曾说:“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17]陈建宪在《文化学教程》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文化系统的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和行为文化,里层是精神文化,贯串文化系统表里的是信息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最活跃、变化最快的要素,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继承性,精神文化是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部分。[18]由他们的界定可以看出,文化生态不仅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且这些文化要素有各自不同的活跃程度和分布区域:处在外层的是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建筑、交通、军事、科技等,它们客观地存在于大千世界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深深地影响着文化生态,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程度的最直接的外在标识;处在内层的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审美观,乃至思想情感、民族性格等,即有关“人心”的方面,这是文化生态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部分;处在外部与内部之间的是制度、风俗、语言、文字、图画等,它们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生态得以体现的载体。

2.文化生态是一个具有“生命”体征的文化有机体。方李莉说:“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19]这是理解文化生态的关键。文化生态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这些文化要素并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具有各自的“生命”能动性,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成长”,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比如中国文字,经历了从殷商甲骨文到西周金文、春秋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以来的楷书几个发展阶段,它们之所以发生变化,不仅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治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促进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要现实的载承。而现实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变’与‘不变’的复合体,‘变’的表征是时间的流逝,‘不变’的表征是空间的凝固。只有在这种时空构造中,文化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20]

3.文化生态是一个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只要有一个文化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引起整个文化生态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比如蒸汽机对纺织、冶炼、机器制造、轮船、铁路等行业的推动发展,既典型地说明了科技与机器制造、纺织、交通等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它们相互依赖、互兴共荣的利害关系。

4.文化生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受文化要素的影响文化生态也带上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比如我们可以说长江流域文化生态、黄土高原文化生态、峨眉山文化生态、河西走廊文化生态、蒙古草原文化生态、塔克拉玛干沙漠文化生态,也可以说藏族文化生态、苗族文化生态、汉族文化生态、哈萨克族文化生态、保安族文化生态等,就是因为文化生态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1]同理,人们创造文化也要受条件的限制,地域和民族是两个主要条件,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态,可以说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其文化生态就不同。

综上所述,文化生态是指由影响文化生成和变迁的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习俗、语言文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感情等变量所构成的文化生态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变量不仅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演变规律,它们还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文化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1]王长乐.论“文化生态”[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1):47-52.

[2][19]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2001,(3):105-103.

[3]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5.

[4]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3):100-103.

[5]王金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9-63.

[6]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韩振丽.文化生态的哲学探析[J].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3-97.

[9]张.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5-11.

[10]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J].生态文化,2003,(1):6-7.

[11]管宁.文化生态与现代文化理念之培育[J].教育评论,2003,(3):7-11.

[12]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13]戴伟华.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5.

[14]孙卫卫.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4,(3):21-22.

[15]高小康.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J].文学评论,2008,(6):13-17.

[16]熊春林,等.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3):153-159.

[17]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35.

[18]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19]盘福东.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八桂文化・编者札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

[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7:121.

On Cultural Ecology Again

XU Feng

(Lanzho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College of Literature,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篇6

关键词:生态教学理念;英语教学;问题;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51-02

在当今世界,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关于生态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世纪初,生态学逐渐被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也开始使用生态学的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也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教育生态学概念阐释

目前,在现代科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生态化的趋势,很多研究者和学者均将生态学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因而就出现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口生态学以及生态人类学等概念。由于这些领域都与教育和教学有关,所以就为提出和研究教育生态学提供了理论基础。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育评论家Law-rence Cremin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在《公共教育》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首次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教育中的问题。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即生物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据此,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教育所在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态心理的)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并且也存在着教师、学生与他们所处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因此,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英语教学就会对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有所帮助。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符合生态学要求的问题

教育生态系统包括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宏观生态系统主要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的大的教育环境,而微观生态系统则主要是指某个学校的教育与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设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及教学管理等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由各生态因子构成,而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其生态系统则是由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这三个生态因子构成的。在该系统中,只要某个因子有一点点的改变,就必然会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即必然也会响到其他各因子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因此,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能达到在生态学意义上的平衡状态,首先就要了解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符合生态学要求的状况。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不符合生态学要求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因子间的不平衡

作为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目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是不平等的。具体来说,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控制色彩。在教师的主导下,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目前,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执行及对教材的选用等都由教师来决定。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较少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需。这样,种种因素就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笔者经调查发现,在我校09级英语专业一个班的学生中,有近67%的学生认为,只要每天上课,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然后再通过期末考试,就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全部了。这说明,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普遍地不高,这种状况若继续下去,他们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学生认知程度上的不平衡

在自然而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之间应该是协调而平衡的。但在现在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或接受能力的不同,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根据自己已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来教学,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又偏难的状况出现。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还把竞争理解为是相互排斥,认为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年级中,这种带排斥倾向的竞争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有的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不给同学看,有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然这也不全是因为保守,但怕自己好的思想、好的见解让别的同学学了去的想法也确实是存在的。无疑,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影响着学生的共同进步。

3 教学环境的局限

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是动态的,是随着其中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时时变化的。在这种生态系统中,某一个因子的微小变化都必然会带来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但现今的英语教学系统却不是生态化的,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计划就是几年都不变的。另外,由于教师备课不认真,由于教材的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也导致英语教学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此外,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学生班级的人数一般也都比较多,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平均达30多人。班级学生多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以上的这种局限性,也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生态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利用生态教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生态教学理论启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及课程设置的发展性三个方面。

1 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从作用上来看,构成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平等的。在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作为生态因子,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知识与信息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因此,教师应该清楚,知识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传递给学生的,教师并不是知识或信息的创造者,学生也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或信息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然后再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是靠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生态因子之间有层级关系并相互作用,但他们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情感上的交流,应该共建共享对话式与平等式的生态环境。

2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总是要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等方面的交流的,即使是相对独立的一些生态系统也是这样,即它的四面八方与外界都是相通的,都有能量或物质的进入或输出。开放性原理告诉我们,我们在研究生态系统时,应该持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应该把研究对象及其生态系统放在它所在的环境之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出对象的本质。

教学生态环境也应该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生态环境,它才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输入的结果,而输入是原因,输入的变化总会引起输出的变化。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就不能把授课内容总是拘泥于教材上。作为教学环境的提供者与创造者的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应该利用网络、多媒体或者语音室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时时感受到一种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教学计划也应该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公布,以让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预习或复习,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若学生认为其中有何不适当处,教师也可以及早地做出调整。

根据生态理论,开放能促进要素间的交流。开放使系统各要素间有了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机会,使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例如,系统内生物个体的生理活动与适应性对策的变动、种群之间的交流方式的变化、种与种之间的关系的改变,都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得到改善。将这种理论应用于教学中,就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起来,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会增强,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的机会。所以,大学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从教材、从网络等多方面进行信息输入,就会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就为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 课程设置的发展性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同。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能量在其中流动,物质在其中循环,信息在其中传递,多种多样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形成了动态平衡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系统是处于动态和变化之中的,开放给生态系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生态系统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在这个系统中,学生的需要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大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同样也是如此。

在教学生态环境中,英语的课程设置应该有其发展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要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些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文的诗歌欣赏或文学评论等。这可以增强学生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底蕴,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也是大有好处的;或是学习一些相关的或看似无关实则有关的选修课,如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经贸英语等,这对学生了解跨学科的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增设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利用英语作为媒介来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借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借此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跨学科的领域中;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设置选修课可以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将适宜的选修课有机地融入于大学英语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式的教育要求我们在学习知识,在运用知识于人的生命、于自然和社会之中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现和提高自己,以使自已获得智慧。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智慧而非知识。

篇7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念;教学设计;外语教学;

作者:康淑敏

一、引言

教学设计作为一种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必须结合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科学规划,创设有效的教学程序,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基本上属于经验型的个体备课式设计,存在一定的实践缺位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局限于相对固定的教材,缺乏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二是教师普遍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知识的认知情景设计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三是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教学媒体,把视听觉媒体当做简单的播放工具,未能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认知功能,教学的情境化思维空间受到限制。毋庸置疑,这种较为封闭、自上而下式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内容传授与信息交换的失衡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欠缺,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教育生态视角探索外语教学规律,以教学的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建构外语教学设计框架,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参照。

二、教学设计发展现状

教学设计是伴随着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系统科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理论上来讲,教学设计是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系统的“规范科学”(Dick&Carey1996;Reigeluth&Nelson1997)。从实践上来讲,教学设计是一项依据教育原理和教学理念对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与安排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演进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模式,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吴军其,刘玉梅2009)。教学设计的类型包括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如培训或学习系统设计)、微观的针对课程或单元的教学过程设计和基于媒体的教学产品设计(如幻灯片、录音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其目的在于提出最优化的教学活动计划方案(Andrews&Goodson1980)。西方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有:Dick&Carey(1996)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SystematicDesignofInstruction)、Merrill(1983)的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DisplayTheory)和Reigeluth(1983)的精制理论(ElaborationTheory)等。这些理论具有相对稳定的设计模式结构和程序,为专业人员提供了一整套的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指导。随着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经历了体现科学理性的规定性教学设计到体现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教学设计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康淑敏2009)。教学设计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呈现出由处方式、去情景化(decontextualized)的教学设计向基于资源的开放学习环境设计和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设计转变的发展态势(Jonassen1996;Roblyer2003;Siemens2007)。

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引入西方教学设计理论。除教育界学者引介、撰写相关专著与教材或之外,外语界学者在教学设计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大学英语教学媒体使用方面,陈坚林(2006)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创建教学环境为切入点的媒体整合建议;刘晓玲(2009)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了多媒体外语教学设计的原则;贾巍(2011)对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建设进行了探讨。在基础教育方面,陆锡钦(2004)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真实性任务设计理念;鲁子问、康淑敏(2008)主编了教师教育精品教材《英语教学设计》,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案例;李玉梅、段文涛(2009)通过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总体而言,虽然以“教学设计”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数量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教学设计研究非常有限,整体上缺乏基于学科专业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外语教学设计理据

1.理念依据

本研究主要依据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或思维方式探讨外语教学规律。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黄远振200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根据生态学的观念,生态系统内的因子有机相连、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孙芙蓉,谢利民2006)。与自然生态一样,教育是一个由多种因子有机相连的生态系统,生态因子对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学者们依据生态学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原理和机制,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

教育生态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美国学者Cremin(1976)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的概念。随后,英国学者Eggleston(1977)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新思路,推出了以研究教育资源为主旨的专著《学校生态学》;美国学者Goodlad(1987)拓宽了研究范围,提出了“文化生态系统”(culturalecosystems)的概念,强调学校应从管理入手统筹各种生态因子提高办学效益。Bronfenbrenner(1979)发展了教育生态学,研究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创建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他把人的发展放在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即小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与其所处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之间逐步相互适应的过程(Bronfenbrenner1993)。这一生态学思想在西方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Sefton-Green(2006)、Hiller(2009)、Atkiss等(2010)和Burns(2011)等分别借鉴生态学原理针对学校发展、校外资源利用和青年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问题展开了研究,使得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应用基础上实现了纵深发展。

国内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台湾学者方炳林和李聪明,他们分别撰写了《生态环境与教育》(1975)和《教育生态学导论》(1989);随后,大陆学者吴鼎福和诸文慰(1990)、任凯和白燕(1992)、范国睿(2000)等纷纷推出了教育生态学方面的专著。教育生态学主张从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的个体生态和群体生态及教育的生态系统展开研究,探讨教育的发展规律(吴鼎福,诸文慰1990)。教育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平衡发展在于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功能发挥,教育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失衡都会影响教育生态系统的载体———学校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对其具体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发展(范国睿1997:21-23)。为此,学者们开展了基于实践的理性探讨。关文信(2003)分析了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指出课堂教学监控就是为了调控课堂系统的平衡,实现“为学而设计教”的教学理念。针对虚拟学习环境的生态问题,张立新和张丽霞(2010)提出培育理解包容的文化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在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应用方面,汪颖和解利(2010)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相关研究显示,只有在教育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教育才能健康地发展。

教育生态系统的依存共生关系为教学设计开阔了视野。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由多因子(师生、教学资源、教学事件等)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黄远振,陈维振2010:148),体现课堂时空内生命体(教师、学生)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依存性和互动共生关系;教学支持性环境(条件资源、学习氛围、课堂文化等)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如同生态环境对生物的一样,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

2.设计理念

依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原理,外语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把握,充分考虑各种教学因素的整体效应和协同作用,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侧重教学实施过程中各种学习支持性条件(信息资源、任务情境、互动平台等)的创设或提供,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1)渗透生态意识或理念

将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理念渗透至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教学要素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既注重学习者外部生态环境的创建,又关注学习者个体内部情感状态的平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助、共生的课堂文化。

2)坚持开放性原则

建立开放的教学系统,注重资源的优化与生成。一是注重开放性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多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隐性资源的利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二是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包括宽松的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使学生在低焦虑度的课堂氛围中分享信息与见解,形成乐于探究、勇于挑战的学习习惯;三是注重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以基于境脉的课堂活动为载体,开放学习方式,使语言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便于知识的习得与迁移。

3)贯穿学生中心理念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起点水平、已有经验、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等),注重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和学习的过程体验,保持语言知识输入与语言信息输出的平衡,使学生处于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获得多形式的语言领悟,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内化。

四、外语教学设计框架

外语教学设计立足系统思维,体现整体性观念,合理预设教学“终点”,准确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学要素的互动关系,侧重考虑如何为外语学习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资源保障、活动载体和监控手段,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实施方案。外语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确定多维度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或学习结果,是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础与依据。外语教学目标设计,宏观上应以国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等)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从横向、纵向层面构建具有达成度的指标体系,制定出符合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实际的执行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学习者需要“学会”的内容,涵盖不同的维面。以语言课程的知识目标为例,主要包括语言本体知识与语言运用方面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前者是具有规范性、系统化的显性知识,后者是根植于言语行为本身的隐性知识(如文化规约、交际规范等)。制定知识目标时,需要整体把握学科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水平,界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明确课程的内容模块及重点,规定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具体要求,即课程结束时学习者能够“学会什么,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何种标准”。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包括外语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反映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层次和技能水平。外语的认知能力是外语学习的低阶技能,需要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识别、辨认”语言信息,能够“理解”规定的内容,可以从“记忆、理解”层面考虑其在输入性技能方面应达到的认知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反映学习者在语言产出方面的语言知识迁移能力,可以从“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层级考虑。能力目标的表述需要明确学习的任务层级和具体的目标要求。如果教学目标只是为了让学生“保持”所学的知识,可使用如“学会识别、确认”等记忆类词语表达;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学目标的陈述就应该使用“学会解释、区分、说明、评判、生成”等词语;应使学生明晓达到学业要求的具体表现,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要求和展示学习结果的行为标准或能动体现。

3)文化意识目标

所谓文化意识,就是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的文化敏感性,尤其是对异国文化的敏感性,即能洞察或意识到异国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且能从他民族角度感知事物、思考问题,并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式进行交流。文化意识的设定,宏观上应侧重考虑如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文化教育,使学生学会汲取文化智慧、形成本族文化自觉和他族文化意识;微观上,应重点考虑如何从文化表征切入理解文化内涵,从文化特质解析理解不同文明的表现形式,从深层文化分析理解文化间的差异,从交际文化视域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康淑敏2010)。

4)情感目标

情感是一种影响、调节个体行为的内部状态和外在的反应倾向。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参与的课堂行为均是情感发展的具体表现。这些外显行为反映学生内心的准备状态,体现学生价值标准的内化过程。情感目标的设计需要考虑态度、兴趣、适应方式、欣赏水平等方面的内容,说明通过何种方式使学生获得何种情感体验(如通过学习任务中的成功期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等),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个性化品质(如学会尊重、自我调控、善于合作、乐意分享等),可以通过描述反映思维运行的程序和方法来陈述,使情感目标显性化,达到调控学习意愿和学习状态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情感目标不是学科教学的直接目标,但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所有的学习都发生于学生的态度与感受之中”(盛群力等2009:230)。因此,对于情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长期的培育和养成教育。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成为规定性的指令,应为教学中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准备或留有余地(谭泽宇,林铭2009),以实现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契合。

2.创设生态化教学环境

生态心理学创始人Gibson(1977:67-82)认为,环境因素可以直接给人的感知和行动提供认知给养(affordance)。给养就是自然环境与行为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可能是显性可见的,也可能是隐性可知的。环境中的给养或线索能够唤起人的某种反应或行动,即感知驱动行为(Greeno1994:338)。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环境要素(条件资源、学习氛围、课堂文化等)对学习者认知心理和学习行为的潜在影响,为有效学习提供资源、工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支持。

1)提供支持性学习环境

所谓支持性学习环境,就是为教学提供足够的条件支撑,包括课程资源和工具性资源的学习环境。课程资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充足的语言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语言产出,“语言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接触的语言的量和内容”(Spolsky1989:166)。因此,丰富可及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工具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多维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媒介和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便利的认知工具和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的多种承载形式(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创设教学情景,把课程内容的难点和筛选的附加内容加工成多媒体教学资源(PPT、CD等),进行形象化信息展示,形成足够的课堂信息输入;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进入虚拟学习社区,浏览目的语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非线性学习和在线交流与沟通,以培养用外语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可以活跃思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外界保持平衡的心理空间,它随着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任凯,白燕1992)。课堂上人际交往的精神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教师应善于营造低焦虑度的课堂文化———和谐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支持性的教学情景,允许不同见解的自由表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同时善于观察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

3.创建真实性教学资源

真实性教学资源是指源于现实生活或自然的语言使用环境的语言素材(Widdowson1978),通常以纸质材料、音像载体(电视、CD光盘等)和网络多媒体形态存在。真实性外语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课堂言语活动的真实性两方面。真实的教学材料语言规范,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范例,使他们能够学习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领会现实生活中的语用规则。真实的言语活动可以提供使用语言的实际场景和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1)优化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指以语言符号为主的纸质文献资源,如传统的纸质教科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教材是基本的课程教学资源。选用优秀的外文原版教材是了解学科学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但原版教材通常是为本族语学习者研发的,其结构体例并不完全符合外语教学的要求,有必要在开发的基础上对原版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对某些章节进行合并归类,同时吸纳其他书籍中的章节和最新知识内容,添加相关背景信息,增补相关语言素材;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需求。

2)整合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是指由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形态集成的图文并茂的电子信息素材。网络汇集了大量的文本、超文本、视听资料和动画素材,形成了高度综合集成的数字化资源库,为外语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网络和视听资料(CD光盘、电影、电视节目、广播录音等)中筛选适合度高的教学素材作为课程的拓展资源融入课程内容,供课堂教学参考使用;也可以提供辅助材料和相关网站信息供学生随时查阅,增强学生的语言认知深度与广度。

3)发掘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是指特定教学氛围所生成的动态资源。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取决于学习者个体的背景信息、独特的师生关系和特定的教学活动等境脉因素。课堂教学是多种教学要素交融的互动过程,学习者个体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社会阅历在信息沟通中促成多种视界的汇聚融合及观念的碰撞更新。这种伴随教学情景形成的瞬间状态和行为、新观点、新见解等都是隐性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对教学中的偶发性因素做出敏捷的反应,引导思维展开的方向和知性行为的发生,并能以宽容的态度、开放的心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容纳不同的见解和想法,以促进情智交融、思维共振。

4.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

情境化教学活动是指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任务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将活动置于情境脉络之中,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汲取信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过程,情境可以成为认知的基础或前提(Brownetal.1989)。情境化学习对于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认知、情感等)和外部因素(语言环境、社会背景等)都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情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与其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语言结构、话题类型、文化背景等)产生联系,形成对新知识理解和摄入的基点。情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于通过多种情境(问题情境、任务情境、虚拟情境等)的创设和背景信息的提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内化、迁移。

1)注重情境化教学内容的输入

语言的产生和运用取决于语境。语境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形成的言语环境(王德春1997:235)。主观因素指的是语言使用者的身份、性格、修养、心情等个体因素;客观因素指的是语言使用的地点、时间、场合等场景或背景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语言使用的现实环境,对言语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形式的背景信息输入,让学生了解生成语言的背景因素;可以节选录音、录像和电影的内容提供现场语境和交流语境,让学生感悟目的语的真实表达特点和风格,感受信息交流的社会环境对言语的影响,体会语言的运用规则和社会交际规范,形成对语言感知和语言运用的真实体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等展示文本的背景知识和超文本的信息链接,为学生提供目的语文化语境和互文语境,使背景信息显性化,避免因跨文化背景知识缺失而造成理解偏差。

2)注重情境化学习活动的运用

基于境脉的活动或任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欲望,形成对语言学习的过程体验,加深对目的语内涵的领悟。情境的选择应符合或接近语言使用的真实条件或交际任务,以便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活动的类型设计可以是问题探究,也可以是案例分析,还可以是专题研究,使学生以个体、小组或班级的形式走进任务,在过程体验中获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感悟。

3)注重课堂瞬间情境的利用

由于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和教学情境的瞬间变化,教师需要娴熟掌控教学过程,巧妙利用互动中的自然情境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促进思维的拓展和发散。这种顺势展开的学习活动一方面可以自然连接相关信息或知识,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引领学习进程,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和认知需求,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生成。

5.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所谓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以促进课程和师生发展为目的,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对教学实施过程及实施结果进行检验,通过学习行为变化检验学习进度和效果,以学习成果质量检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发展性教学评价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对教与学质量的自我检验,形成过程监督、实践反思与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

1)基于过程的评价:将评价嵌入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和能力发展,采取等级式或描述性量表的形式记录、考察学习行为的表现水准和情感意志层面的表现程度。学习行为表现具体体现在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需要通过综合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情感目标的达标情况来评价。言语表现行为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潜力,可以通过语言任务的完成程度来评价。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能否得体地使用外语完成特定的任务,是衡量其语言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多种形式的口头作业、课堂发言、专题讨论、即兴表达等都可以用于判断学生的语言能力状态,诊断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对教学实施、学习行为可以起到监控和督察作用。

2)基于绩效的评价:以成就目标为基准,以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为依据,判断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评价有两种类型。一是成果展示式评价。“成果”源于具体的学习任务。设计个体书面作业和小组活动任务,通过学生的完成质量来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提供最能反映他们学习结果或技能的积累性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二是总结性评价。作为传统的评价形式,期中检查、期末考试以及个别情况下组织的主题式小测验或单元测试等都是检验学业达标与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这类评价需要结合基于过程的评价情况综合判断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3)基于反思的评价:从教与学两方面对教学实施状况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或考量。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主动监控学习过程,不断反思个人的学习行为和结果;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行为、修正和完善教学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目标的生成与达成。这一过程也是师生自律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过程性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五、结语

篇8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以前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可实际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不少见。有的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没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供学生操练没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语言输出为主,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结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然要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把英语学得更好。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必须以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为前提,其中也包括一定量的语言文化输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习的外来语言.

二、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根植于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想获得理想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不能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教给学生,而应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弥补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在应用英语交际时由于对目标语文化了解不多而很难沟通还产生误会。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文化的导入。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其最本质和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使学生具备“造出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但语法语义正确的句子有时却并不合乎社会交际的规则。成功的英语教学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使用得体性的意识”。因为语言交际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上的沟通,而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化误解。一些外语教育专家观察研究发现,在与外族人的交际中,语言错误是可以容忍的,但文化错误则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音、语法、词汇等纯语言的知识,更要注重文化习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好地培养学生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生态学的文化输入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生态学理论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起着指导性作用。

(一)课内进行文化教育

1.围绕教材内容,介绍相关文化知识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教材作为生态功能因子对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发生发展起到媒介作用,即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通过媒介起作用。教材是构建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基础之上的,通过生态功能主体(教师和学生)主动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来体现其价值。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只粗分为精读和听力两部分。听力课应侧重于对日常生活交往内容的教学。其实一般的听力材料本身就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习惯按照不同的功能分类的,如称呼、问候、介绍、感谢、道歉、邀请、约会、帮助、购物、话题等。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听力的同时,可把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如英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见面爱谈天气,不谈私事,这和英国人普遍矜持寡言的性格有关,而美国人整体上较英国人开放活泼,聊天时容易深入。听力材料中一般也有对西方某些重要节日的介绍,教师可同时补充相关的内容,如这些节日的来源,如何庆祝,送什么礼物等。精读课应侧重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如西方的价值观念等。中西文化在其价值观上差异很大,比如西方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都和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可具体结合所讲授的课文,使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

2.结合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教学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载体,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换句话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进行词汇方面的文化教学时,应侧重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内涵差异较大的词汇。通过对词汇内涵的掌握,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有助于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如在为英美人祝寿送礼时,就会避免送在我国象征长寿的龟鹤图;在请人吃饭时,就不会点狗肉;而在夸奖某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时,就不会用荷花来做比喻了。

3.在阅读课中适时地介绍文化知识

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有这么一种情况:文章的语言上并不难读懂,可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甚至相差甚远。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学生较容易理解他们题材熟悉的文章,若是碰上他们题材不熟悉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这是由于他们对于文章的文化知识了解太少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英、汉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对一些“形似神不似”的词语要从文化的角度特别讲解。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讲解,而应向学生讲解语言隐蔽的深层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Friday”(星期五)在英语中有特别的意思,因为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黑色的星期五一说。“Fridayface”,指的是“愁眉苦脸”,“Black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而汉语中星期五没有这样文化背景,词汇“星期五”则没有以上特别的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表面意义相同,可内在含义大相径庭的词,这些词具有特别的文化特色。龙是中国人特别崇拜的动物,是幸运的象征,具有神圣的色彩,汉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词。英语中的龙却是一种不太讨人喜欢的动物,甚至还很凶猛。英语国家的人大多认为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很多学生只知道这一文化现象,并不了解其由来。教师在谈及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加以介绍:这一习俗与英语国家人信仰的基督教有关,在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中,犹太是第13个入席的人,后来他背叛了耶酥。

因此13被当作是不祥之数。直到今天,西方一些国家的高楼甚至没有第13层。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由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并在交际实践中得体地运用。

(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扩大文化视野

1.开设专题文化讲座,采用对比方法讨论

对于一些教材中未涉及到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教师可请人以讲座的形式专门地进行介绍,或者自己多查找相关的内容介绍给学生,然后大家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讨论。采用对比法进行文化教学,必须结合相应的母语文化,学生们对此往往更有兴趣,对不同文化的相异之处也会更明了,更清楚。学生掌握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多并不代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肯定会顺利进行,因为理论不等同于实践,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目前真正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可利用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虚拟的语言环境中真实地进行交际。

2.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具有信息覆盖面广、内容更新快的优势,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的报刊杂志如ChinaDaily、《21世纪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阅读报刊的方法,如浏览(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精读(IntensiveReading)等,以帮助他们根据阅读材料灵活采用阅读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这对于学生学习课内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教师可适当选择介绍世界主要国家自然环境和风地人情的报刊杂志供学生选读,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观看英语影视资料

利用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是一种省时、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外来语言和文化。影视资料实际上是用来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很具潜力的工具,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师可选取某些经典电影的片段,让学生模仿主人公的对话,使学生很积极的投入到表演和语言交流活动中,口语课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素材,而且也能够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渠道。互联网的运用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教英语问候语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中、英文不同的问候方式。

学生只需输入关键词,借助相关的软件,就能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课堂上对他们找到的信息加以讨论。学生加深了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9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具备复杂性的特征,其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如社会、自然和规范等。该学科的重要观点,是注重教育活动和环境的作用及关系,只有明确两者作用,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效能。篮球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协调好教育生态环境,做好优化工作,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生态学发展。

1、教育生态学理论统述

1.1、教育生态学的含义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把生态环境和教育相融合,联系两者的机理作用与对方间的关系,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研究和发展的目的。

1.2、教育生态学的作用原理

限制因子定律。教育生态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对自然限制因子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让其变成社会中的精神因子。教育生态领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子包括两点,分别为信息流和能量流。如果能量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就造成教育生态系统的质量和规模和质量受到限制。适度原则及耐度定律的相互结合。教育生态学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和数量,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不能实现两者发展速度上的相互统一,给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构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教育生态学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耐度的发展目标,并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生态位原理。为实现教育与其他系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要对其输入一定的能量。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好合理分配,此过程中包含两种关系,即排斥与竞争。在相同的生态位中,激发事物斗志,实现积极进取是竞争的重要表现。但在实际过程中,竞争和排斥,会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因此,要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作用分析

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包括三种,分别为规范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要注重结合三种生态环境,以确保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持续、稳定和安全发展。

2.1、规范生态环境的作用

规范生态环境,又被称作精神环境和价值环境。所谓的规范生态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展现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其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如、民族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科学技术、风俗习惯、艺术和社会思潮等。规范环境是制度环境的一种,既是人类所特有的,又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规范生态环境是以自然和环境为前提,其可作为一种条件,起到决定篮球教学活动发展的作用,又可作为一种制度,保障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非独立性是篮球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要在规范生态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内规范生态和外规范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创设制度性的规范,充分展现其文化价值,陶冶学生情操,达到体育教育文化目标是规范生态环境的教育目标。创设的规范环境,其作用多以文化层面体现,不仅展现了人们与篮球有关的心理认知,又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篮球教学活动开展。

2.2、社会生态环境的作用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教育的动机取决于社会生态环境,由教育内部组合、教育群落、社会和家庭构成,与科技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生态环境比自然生态环境更强调“社会化功能”。就学校教育而言,社会生态环境包含多个方面,如篮球专业的经费状况、课程设置,教育学生的技术手段,学生与同学、家长、教师的关系,社会关系以及生活和学习现状等。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态环境,因此,在创设社会生态环境时,必须有国家政策作为保障。

2.3、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切物质的基础是自然,就篮球教育自然生态环境而言,要注重创设物质条件。自然环境包括教育物质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方位等。学校自然生态环境一般为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生活、生产和教学基地,教学基础设施,学生的绿色成绩、建筑质量、装修风格、建筑功能和建筑面积等。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到学生参与的任何一项活动。构建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还可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到重要作用。

3、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关联性分析

从生态体系来看,构成该体系包含多个因素,各个因素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就教育生态环境而言,各个因子相互牵制、相互影响,既存在联系,又具有独立性,从而决定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各个因子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动能,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篮球教学活动中,任何一个因子不可缺失,只有确保各个因子同时存在,才可保障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个因子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各个因子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场区意识的培养。要想完成此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有优越的场地设施作为前提条件,同时,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就教育生态环境各个因子作用而言,各个因素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例如,教师队伍,教学活动风气,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给予学生有关篮球技术方面的指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总结和归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4、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分析

4.1、规范生态环境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篮球教学,能够提高篮球教学效果。高校篮球文化,融合了娱乐文化和竞技文化,其既可让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教学活动中,又可加强教师与篮球文化的内在联系。高校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影响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风气。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同时,注重舆论导向的把握,从而构建良好的生态氛围,以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

4.2、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中,政策体制直接影响到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体制,保障高校篮球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完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扩展,学生可创新篮球要领及技术,使其有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3、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学校器材和运动场馆间的生态建设、整体建筑规划以及自然环境建设。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人的塑造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建设校园时,要融入学校的思想和制度,加强户外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措施分析

教育生态环境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基础,其质量决定着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效果。要想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要不断的改进生态环境,使其更加系统化。通过上述教育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包含多种因子和维度。任何一个因素缺失,都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对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时,不仅要强调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又要重视内部各个因子的协调发展。优化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时,要结合自身本校的特色,构成一种特定的意境及条件,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方法论、价值观和参与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行为,使其满足体育教育理想变化的需求。例如,开展趣味的体育比赛,设置体育专栏和体育角等。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要联系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育过程情景化和自然化的教学目标。篮球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优化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和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响应,还需要国家制定一些政策给予支持。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条文规定,确保学校建设校园时,重视篮球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由于我国地域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相对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国家要给予大量资金方面的援助,从而起到优化生态环境的效果。篮球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正因为其赋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才展现出特殊的魅力和气场。因此,在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时,要对其进行规范,不断注入全新的文化内涵,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舆论对于教育生态环境而言,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优化过程中,要给予舆论支持,从而推动篮球教学改革。

总结

教育生态环境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活动效果,需要完善各个生态环境,以加强高校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培养。与此同时,国家和学校要重视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一系列措施,并认真贯彻和落实,从而营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实现篮球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詹朝阳.福建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

[2]沈云激.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J].林区教学,2014,(10).

[3]魏钦.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4]叶琴.江西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

[5]刘亚楠.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篮球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21).

[6]刘瑞玲.大学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

篇10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