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计划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计划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总人口已超过10亿人,其中劳动人口超过4.05亿人。印度的人口年增长率1991年为2.03%,1998年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1997年为41.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61页。)。因此,就业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独立5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印度经济仍然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就业问题仍然未能较好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失业和向千百万无业者提供有报酬的就业机会。然而,5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如1951年印度的失业人数仅为330万,到1990年已上升为280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10页。)。这意味着在这期间印度经济发展未能吸收同期正常增长的劳动力,更不用说减少积压的失业人数。印度未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一是人口及劳动力过快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使印度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影响之一是加重了印度社会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严重而又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经独立后50年的发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印度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例如,1992年这一比例为41.7%,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3.548亿(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18页。)。据有关资料分析,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与消除贫困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但50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付出的持续努力却不能说没有作用。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努力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印度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印度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印度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欠发达所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能动作用。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作用,把国家置于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政府一方面发挥“企业家”作用,直接参与并调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发挥经济调控者作用,通过编制实施经济计划,颁布法令、政策,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印度市场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注:参见陈继东著:《独立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3页。)。可以说,如果没有50年来印度政府的这种双重作用,印度经济是不能取得显著发展和进步的。换言之,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就业压力,印度政府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印度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从印度这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从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的国情出发,印度政府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印度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从“二五”计划开始,也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颁布相关政策,为小型企业保留了部分行业领域,不许大型企业参与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亦显著增加,从1979~1980年度的670万人扩大为1997~1998年度的1670万人,增长约1.5倍(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88~198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84页。《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91页。),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三,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强调控制人口增长规模,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印度政府从“四五”计划开始重视人口问题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印度的出生率已从1961~1970年的平均41.2‰下降为1981~1990年的平均32.5‰。印度人口增长率也相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1971年的24.8‰下降为1991年的23.8‰,1998年估计人口年增长率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人口及劳动力增长规模控制,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四,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减轻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
二、印度的就业计划及其措施
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这些计划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但积极作用是应予肯定的。
(一)经济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失业和就业不充分是印度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一开始起,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就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经济计划的重要目标。
“三五”计划明确规定经济计划的长远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这些都是目前条件为人们所接受的计划目标。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不同的概念,而是国家须致力实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这些目标没有哪一个能在排除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计划必须对所有目标给予均等的重视(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一个五年计划》第28页。)。”印度经济计划的制订者认为,增加投资就会带来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随着投资的扩大而增加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自动提高,就业便会扩大。因此,在印度的第1个五年计划至第5个五年计划中,虽然增加就业一直是这些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但在每一个计划里却找不到为每个经济部门和地区所专门拟定的就业计划,以便一方面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增加国民收入。之所以出现这一弱点,在于计划的制订者未认识到只有在选择了适当技术的情况下,投资和国民产值的增加才能相应创造出更大的就业。其结果就是五年计划关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落空了,失业率随着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持续增加。例如,“一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仅2.9%,失业人数为530万人;“二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上升为3.6%,失业人数增加为710万;“三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为4.5%,失业人数达96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0页。)。
“六五”计划在就业政策的序言里承认:“在就业方面,情况远远不令人满意。过去10多年来,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人数大大增加。因此,我们的就业政策应当包括两个主要目标:通过提高有偿就业的增长率来减少就业不充分和减少通称为公开性失业的经常性失业。”“六五”计划开始时的失业总人数为1200万,“六五”计划预计在1980~1985年间将新增劳力3430万,计划新增就业3430万个,到该计划结束时的失业总人数仍为1200万。“六五”计划的就业目标总体上得到实现,到1985年3月第7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失业总人数为920万(注:但印度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失业总人数为1390万。见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2页。)。
“七五”计划改进了计划方法,在计划方案中列出了各部门设想的就业增长指标,并预计在该计划期内的4756万个标准人/年的就业总需求中,有4036万个可望得到满足,即就业年均增长率为3.99%,那么,到“七五”计划结束时的失业率将仅为2.1%,失业总人数为722万。但鉴于80年代期间,劳动力一直在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5%,因此,失业人数增加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八五”计划开始时印度的失业总人数为2800万左右。“八五”计划估计在1990~1995年间将新增劳动力3700万。因此,“八五”计划文件把该计划期间的就业增长率定为3%,以保证就业目标的实现。“八五”计划的前三年,就业人数增加了1878万人,这使1992~1995年的就业年增长达2%,但仍低于计划的年均增长率。“九五”计划把在增长过程中创造充分就业机会列为计划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在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地区集中发展更多劳动密集型项目、部门和技术。同时,鉴于失业率很高和临时工不断增加,“九五”计划决定实施一个国家就业保障计划来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设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计划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工具,在每个计划的文件中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基本目标。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上的问题,前5个五年计划未对各部门、行业的就业增长作具体规划,而依赖于经济增长自动增加就业机会,其结果是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第6个五年计划开始,计划文件对总的扩大就业目标进行了按部门的分割性规划,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来增加就业,收到了一定效果,有助于减缓失业压力。但是“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中都存在就业平均增长率高估的问题,实际就业年均增长率不仅低于计划指标,同时也低于新增劳动力的年增长率。这样,印度失业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扩大。尽管有这种问题,但总的失业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还略有下降,应该说经济计划对扩大就业所做的安排和相应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总的看来,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印度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长期目标。
(二)乡村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印度政府还通过实施各种乡村发展计划来增加就业,因为印度最主要的失业者分布在广大的农村。而要促进广大乡村的发展和消除贫困,给农村广大无业者或就业不充分者提供有偿就业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因此,印度从第4个五年计划开始,就陆续在不同地区,不同范围内实施了多种乡村发展计划,以促进增加就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发展计划是一种综合性计划,它包括乡村和安全饮用水、道路设施建设等项目,还包括在乡村开展扫除文盲和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等内容,而不仅仅是安排有偿就业。在此我们主要对乡村发展计划中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进行分析。
70年代初,印度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该委员会提出了农村电气化、修建公路和农舍及小型灌溉工程等方案,以缓解农村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该委员会还建议,应当最优先实施农村服务中心的计划,因为该计划有助于向工科大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就业或自我就业的机会。在1973年该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以后,印度政府为提供就业和缓解就业不充分而实施了以下措施:1.农村工程计划。该计划以修筑永久性民用工程为重点,以此来缓解实施该计划地区的落后状况。2.边际农和农村劳动力计划。该计划是对农村的边际农等贫困家庭发放专项贷款,使之用于饲养家禽、养鱼、养猪和从事园艺之类的辅行业,扩大自我就业。3.小农发展机构计划。该计划通过相应机构向小农提供专项贷款,帮助他们采用最新技术开发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活动,以此减少季节性就业不充分。4.综合旱地农业开发计划。该计划开展土壤保护、土地开发和水利等永久性工程。这些计划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据估算,每投资1000万卢比,就可为大约1.5万人提供就业,因此可为计划项目实施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5.农村服务中心计划。该计划是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凭持有者自谋就业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在农村建立车间,从事农业机械的安装、维修、设备和零部件供应等等技术服务工作。援助对象主要是机械、农业、电机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6.地区发展计划。该计划带有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质,它涉及到在10个大型灌溉工程地区建设足够的公路、综合市场等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也相应增加就业。7.为农村就业的现金计划。该计划对包括治理水土流失、小水利、土壤保护、造林、防洪、垦荒、养鱼业、饮用水和道路建设等各种劳动密集性和生产性的农村发展项目提供资金,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该计划规定,在每个区设立的一个项目要向100人提供在一年里平均持续工作10个月的就业,同时,与当地发展计划相一致,每个项目要生产具有耐用性的商品或建立永久性的资产。上述各种农村就业计划在70年代中期(即“四五”计划期间),仅中央政府就耗资17亿卢比,但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这些计划的缺点是“应急”性的和地区性的,缺乏总体规划和持久性。它们可以暂时性提供一些就业机会,项目完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又恢复了。
1977年,印度政府所积累的缓冲储备粮达2000多万吨,印度的粮食自给基本实现。在经济学家建议下,印度政府制定了以工代赈计划,即用粮食来支付生活低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的劳动工资。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一是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有偿就业的机会;二是增加生产和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新创社会财富,加强基础设施;三是利用过剩的粮食,开发国家的人力资源。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政府用粮食来支付在该计划项目中就业的全部和部分人的工资。中央政府以粮食的形式分配给各帮政府,以资助邦政府承担的正在进行的计划项目或一些特殊项目的资金,并授权由乡村自治会之类的基层权力机构来具体实施该计划。
印度中央政府在1978~1980年间分配了270万吨粮食给以工代赈计划。计划实施的效果是:受益者中70%以上是劳动家庭和农村人口中的最贫困阶层;各受益家庭的收入增加了17.17%;就业总共增加约10.9%,每户就业的平均人日数从计划实施前的403个提高到实施后的447个;创造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性的项目,以工代赈所占比重为60%。以工代赈计划的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印度政府决定继续在更大范围实施。从1980年10月起,以工代赈计划更名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由印度中央政府发起组织并提供50%的援助。该计划设想每年为失业者和就业不充分者新增30~40亿个人日的就业机会,计划所包括的项目有:饮水井、社区灌溉井、村储水池、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学校和乡村评议会议事场等基础设施。在“六五计划期间,中央和邦政府实际支出资金183.4亿卢比,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共创造就业17.75亿个人日,实现了162亿卢比的拨款指标和15~20亿个人日就业机会的预期目标。“七五”计划的拨款指标为248.7亿卢比,其中由中央政府支出125.1亿卢比,邦政府支出123.6亿卢比,预计总共创造14.45亿个就业人日。据“七五”计划前4年的资料,1985~1986年度至1988~1989年度共支出294.0亿卢比,已创造了14.77亿个就业人日(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8页。)。可以说该计划的实施是较为顺利的。
印度政府还于1983年8月15日开始实施一个称为“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的新计划作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的补充。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计划的资金完全由印度中央政府筹集。“七五”计划由中央部门提供174.4亿卢比资金,其目标是在此期间创造就业10.13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卢比,共创造就业机会11.54亿个人日。
1989年4月28日,拉·甘地总理宣布实施贾瓦哈尔就业计划。该计划是由现存所有农村工资性就业计划合并而来,这也就意味着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和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为贾瓦哈尔就业计划所取代。在1989~1990年度至1993~1994年度的5年间,该计划总支出共1107.2亿卢比,其中用于小水利278.6亿卢比,占25.2%;用于乡村道路247.8亿卢比,占22.4%;用于村落和房屋建设166.0亿卢比,占15.0%;用于学校和社区场所86.8亿卢比,占7.8%;用于人工造林48.0亿卢比,占4.3%,其他项目280.0亿卢比,占25.2%。其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共建成水井44.7万个;村落49,478个:建房148万间;学校16.8993万所;乡村道路67.4万公里;饮水井48.9万个;村庄储水池32.9万个;人工造林65.5万公顷。(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版,第367页。)目前,贾瓦哈尔就业计划仍是印度政府所实施的主要的乡村就业计划。
(三)各种扶贫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甚至不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印度,贫穷被界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下的状况。许多经济学家和组织对印度贫困范围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尽管他们据以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衡量标准不同,因而得出的关于印度贫困状况的看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印度社会,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即贫困是印度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同时也都承认,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政府实施各种扶贫计划,低于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开始下降,但穷人的绝对数仍在继续扩大。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穷人缺乏财产基础;穷人受教育程度低因而收入也相应低;个人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等等。因此,消除贫困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中,解决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印度政府所实施的扶贫计划中,都包括有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历来是印度经济计划的目标之一。“二五”计划说要改变低层人民的“状况”,“四五”计划又说要提高普通人和社会贫弱阶层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保证“就业和教育”。该计划还强调要实施“全国最低需求计划”以便改善较低收入阶层的条件。尽管如此,印度穷人的数量仍继续增加。1971年提出了“消除贫困”的口号,从此把贫困问题提到了政府议事的中心位置。“五五”计划指出:“失业、半失业以及大量生产者缺少资源基础,特别在农业部门,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五五”计划提出,“将对失业、半失业和大规模的贫困问题发动一场直接的进攻。”(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对“五五”计划一种有利的方法》,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23页。)“六五”计划为此目的制定了一个反贫困计划即“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的基本战略是,通过促进贫困家庭的自我就业,以便随着生产资料的转移,使他们得到收入,帮助他们跨过贫困线。该计划于1980年10月2日在全印5011个区开始实行,其主要措施是按逐级补贴的办法,即遵循穷者最先受益原则,对部落民补贴资本成本的50%,边际农、农业工人和农村手工业者占33.3%,小农占25%,通过对这些家庭的投资,帮助他们实现或增加自我就业。所需经费由中央和邦政府按50∶50的原则来分担。“六五”计划期间为该计划实际支出166.1亿卢比,受益者总人数1656万。
“七五”计划期间该计划使1820万户家庭得到援助,其使用经费331.6亿卢比。除此之外,由金融机构发放了537.2亿卢比定期贷款。这样,总共投入868.8亿卢比帮助1820万户受益者,其中45%的受益家庭属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60页。)。1990~1991和1991~1992年度期间,该计划共支出391.9亿卢比,受益者为540万户,其中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占受益者的比重上升为51%(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60页。)。
“八五”计划期间,通过加大对每户援助力度,帮助受援家庭跨过贫困线。具体措施一是把对每户家庭的投资额从过去的6000~8000卢比提高为12000卢比,二是实施“家庭信贷计划”,把金融机构对受援户的贷款额扩大为2000卢比~25000卢比,使之能够跨进贫困线。“九五”计划为了重新调整乡村发展计划的方向并加大其贯彻力度以减少农村贫困,“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的战略重点从个人受益转向群体受益,同时延长高投资水平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同时,援助的内容扩展为培训穷人的技能和技术改进以及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总的看来,扶贫计划中的扩大就业措施不同于就业计划,它是通过援助贫困户使之逐步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就业和最终脱贫。而就业计划则是为失业者安排就业机会从而使之得到收入。二者的区别在于,扶贫计划有“治本”的作用,而就业计划更侧重于“应急”。两类计划同时实施,可收相互补充之效。
三、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机制具有巨大的能量,但也有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它带来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必须由国家加以协调,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国家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宏观调控,为普通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印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公共分配系统、社会保险措施、对农业工人的保障措施等三方面内容构成。
(一)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
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政府监督和指导下,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专门向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商业系统,即平价商店。印度现有45万多个平价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城乡,包括边远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都开设有平价商店。按照规定,当局向低收入居民发放购物卡,这些居民持卡可到平价商店购物。目前平价商店主要供应小麦、大米、白糖。食用油、布匹、煤炭和煤油等7种生活必需品,有的还供应茶叶、肥皂、火柴、食盐、豆类等重要生活品。为了保证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印度政府每年拨出巨款进行补贴,仅粮食补贴一项,中央政府的支出已从1991~1992年度的285亿卢比增加为1997~1998年度的750亿卢比,1998~1999年度达900亿卢比(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67~68页。)。为了对公共分配系统进行监督,还专门成立了消费监督委员会。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深受低收入平民百姓的欢迎。它既有利于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有利于生产者。因为通过该系统,一方面使低收入消费者获得平价商品,另一方面使生产者获得政府的支持价格和稳定的国家市场。
(二)印度的社会保险措施
印度的社会保险措施目前主要包括疾病、事故和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其受益者主要是对工厂工人(20人以上的企业)和国家雇员,不包括小企业的工人和农业工人。其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法令中:
《雇员国家保险法》。1948年通过,其目的是向工人提供强制和捐助相结合的健康保险,为病、孕、伤工人提供医疗帮助,现金补贴,为死亡工人的亲属提供抚恤金,为接受保险者在死亡时提供丧葬费。《雇员准备基金和其他专款法》,1952年通过,主要内容是向企业雇员提供准备金、家庭养老金和保证金相联系的保险。《煤矿准备基金和奖金计划法》(1948年),专门解决煤矿工人的保险。《养老金支付条例》,1972年通过,为企业雇员提供养老金。家属抚恤金方面主要有《1971年煤矿家属抚恤金计划》和《1971年雇员家属抚恤金计划》。在生育津贴方面主要有《1961年生育津贴条例》以及各邦的相关立法。此外,印度先后颁布了100多个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涉及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环境及人格保障等诸多方面,也是社会保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农业工人的保障措施
篇2
产品质量的好坏及施工进度目标的能否实现是工程项目的两大硬性指标,也是企业履约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安全又是关系到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目标实现甚至是项目成败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机结合管控上述各种因素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一、人员管理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工作的主观能动因素,管理人是其它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主动性工作、用心去经营是一个项目班子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而凝聚力是项目团队的核心,是项目管理的动能。
1、提高项目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能量。项目班子应是一个团结、工作氛围很浓的集体,项目经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身先士卒,一切以工作为主,创造快速、高质的产品。
2、落实程序文件岗位职责,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在项目开工前就根据公司程序文件编制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使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如何工作,岗位职能是什么,从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工长,应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工序,还应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掌握清楚,细致了解,做到多看、多听、多做。
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网络。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保体系,形成以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工长、分包商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部质检员组成的质量管理网络,作为项目经理部控制工程质量的执行人,健全质量管理各项制度,牢固的树立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观念。
4、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控制和管理。首先项目经理应根据分包方的资质、施工能力和以往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进行评价选择,选定合适的分包方后对其进行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交底,并对其进行试工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辞退。对于被选中的分包方,项目经理部先检查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操作人员上岗证,之后由工长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质量教育,确保按图和规范施工。项目经理部依据质量要求及工程实际特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分包工程管理细则》,并要求其严格遵守和执行。
二、施工组织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项目实施的好与坏,不但要看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更主要的是如何组织好施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一问题。
1、企业形象宣传,项目第一窗口。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已发展为多元化整体的竞争。现在的市场竞争,首先是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的竞争,推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着品牌的效应、广告的作用。要尽可能扩大宣传,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可以从内外两点理解CI系统的作用: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对内可以使企业项目人员被CI系统所带来的视觉听觉所感染,感受到与所在项目在一起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会向呵护和关爱自己孩子一样主动性地为了项目的发展更尽一份力。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前期的工作开展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第一,资源配置要尽量优化,相关的技术文件、经济文件要切实可行,技术文件要经过多方案必选,优中选优,合理、环保,节约成本。经济文件要考虑细致,减少合同风险及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的争议。特别是施工范围的覆盖及交界面的划分,考虑周全细致是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因为争议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
3、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分析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阶段内容,用系统的观念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项目工程的质量环,落实质量环各个阶段质量职能的分配,并进行质量职能的展开,组织协调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活动整体,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要合理,变更签证要及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工作面的大小编制相应的劳动力计划和相应的材料需求及周转计划,使计划与保障措施充分结合。另外要从劳务方的角度去考虑施工部署,尽量避免和减少窝工,因为共赢才会更好合作,尤其是要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的施工组织问题,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参建劳务的信心,造成劳力流失。施工进度要分级,逐级细化,分部落实,及时纠偏,全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增项要认真对待。项目人员一定要把实物量如实反映在变更单上,及时请甲方、监理签字认可。这样就不会在工程完工之后出现扯皮、否认情况的发生,为最后的结算创造条件。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与施工进度同步。在施工过程中,资料很重要,它是施工的依据和施工过程的记录,是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这些质量记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证明。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技术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工作,明确专人管理,要与工程进度同步相协调。资料形成及时、准确、完整、清晰,即是项目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4、在工程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即对劳务层的管理,直接说就是如何正确高效的管理一线生产工人。在我国,建筑劳务分包模式一般分为两种,即总分包模式和劳务分包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为了更好地提高总包履约能力,加强总包管理,服务好业主,打造合格满意工程,我们可尝试采用介乎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新的模式,即我们采用大包模式,但总包方一定要有自己一定数量的直属工人,类似工程突击队,可以在总包各个项目间调动使用,减少闲置成本,提高利用率。分包人员不足时总包机动地引进一些新的劳务工人,但劳务费用仍然由分包单位承担。这种新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总包管理优势,增加总包管理的机动灵活性,既可以转嫁风险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三、安全质量管理
安全,对于一项工程的成败,就是举足轻重的部分,工程完成得再好,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那么也将覆盖住所有的成绩。
1、加强安全教育
要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教育,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必须经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安全意识
要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分类放置,确保消防通道畅通,要对楼梯口、进出口、洞口、预留管道口等进行严格保护,利用建筑外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同时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配备安全帽,给高处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对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刻予以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
3、落实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施工项目经理、安全员等联在一起,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真正为安全生产负责。
4、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为提高抵御建筑施工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映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要建立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体系。选派骨干力量设置通讯组、抢救组、交通治安组、救治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备齐救援物资,如车辆、担架、氧气袋、止血带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在减少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加强防范措施的同
四、成本核算的管理、创造良好的质量是为了企业的信誉,取得社会效益,而创出信誉可多承揽工程、创造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完善项目核算,实现会计与成本的统一。项目作为三级核算体制的基础,既是承包中心又是责任中心。因而全员、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要求成本与会计实现统一。项目经理是施工全员内部一级生产单位,按照项目管理要求,配备各类人员。财务部门应为每一项目设立单独账户。项目部应作为内部独立的核算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对内部、外部的各项经济往来实行有偿服务,达到责、权、利分明。项目成本员同时也是项目会计员,对原始记录,统计工作要求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并且要求项目的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材料进场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等须有严格的出、入库单记录。同时搞好计划、统计、定额三者的统一。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台账,使成本与会计达到同步。要求搞好项目成本预测、预控,使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等成本项目及时进行盈亏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每月编制独立的成本报表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只有实行会计与成本核算的统一,才能充分行使理财自,建立面向未来决策的算“活账”的现代管理会计转变。
2、立足项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施工企业实行全员承包、全方位核算过程,必须明确核算的目标及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项目成本一般占项目工程造价的82%左右,这一特点决定项目核算的中心是项目责任成本的核算,项目管理的中心是成本管理。
3、静态的核算与动态的管理相结合。项目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而成本核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静态核算、静态数字把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折射出来,使项目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并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这一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经验。
4、强化成本管理,落实指标,奖惩兑现。通过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实行以成本的好坏、承包指标的完成程度对项目进行奖罚,实行工效挂钩。如在季度、年度,公司根据各项目承包指标的落实情况、成本降低率的高低考核项目,进行奖励。各项目资金的高低完全是自己干出来的,体现了多干多得。这样不但提高了项目全员的成本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避免施工中的浪费,有效降低了成本。
结语
篇3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Abstract: in order to avoid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appear foundation the uneven settlement, the main body produce the phenomenon of structural cracks, th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projec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the field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do fine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at a basis and main body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保证该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环节之一,它关系到该工程竣工后是否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主体结构裂缝的关键。地基与基础工程因工程类型不同,设计的做法各异,下面就最常见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谈谈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1.1 施工前质量管理
做好“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即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完成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是现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一个法规。
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研究。对人员、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安排,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更好地做好工程的施工工作。
1.2 人工地基灰土施工比例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现场取样送检单位做3∶7 灰土的击实报告,确定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密度,现场做好标高控制标识。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土粒粒径符合规范要求,白灰质量符合要求,灰土质量符合要求,土壤含水率符合击实报告要求,灰土比例符合设计要求,且拌合均匀,虚铺厚度一般要求250,碾压遍数不少于三遍,现场环刀取样组数满足规范要求,现场试验确定该步灰土的含水率、干密度,用于判定该步灰土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土粒过大、白灰掺量不足、拌合不均、土壤含水率偏大或偏小、虚铺厚度偏大、基础周边夯实不到位、碾压遍数不够等。这些问题都需根据现场环刀取样数据做进一步的调整及控制。
施工完毕后,应委托检测单位做人工地基检测,依据检测报告,判定3∶7 灰土的承载力、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施工前,做好现场桩基定位,委托检测单位出具混凝土配合比,注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 ~ 200 范围内。原材料( 钢筋、水泥、砂、石) 送检复试,确定施工方案及机具。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桩径桩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控制浇混凝土第二盘料方量,确保能将混凝土导管的下端淹没300 以上,提升导管要确保其始终在已浇混凝土内,控制拌合混凝土的供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中途不得停顿。
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成孔时的塌孔,混凝土的外加剂质量不符合要求。起不到减水的作用,断桩、钢筋笼上浮。
施工完成后,待桩的混凝土龄期满28 d 时,委托检测公司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及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1.4 有梁式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
施工前,先确定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是自拌还是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现场输送方法,所需劳动力计划及机具,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现场取样送检。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 钢筋分项; 钢筋的型号、数量、规格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连接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马镫筋的设置等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分项、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满足现场泵送及施工要求; 分层浇筑的厚度、间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振捣是否均匀、密实、到位; 浇筑筏板混凝土一旦开盘,中途不得间隔,以免形成施工缝。这就要求对混凝土的供应、劳动力的组织必须有保障措施,确保该批混凝土连续浇灌。浇筑筏板混凝土的最小断面若不小于1 000,则为大体积混凝土,浇混凝土前需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在25 ℃以内。具体措施有: 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减少用水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混凝土内设置循环盘管,留置测温孔,检测混凝土内外温度之差。模板分项,支撑牢靠不跑模,封闭严密不漏浆。
施工完成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工作。
2 主体工程
2.1 钢筋工程
现场除对钢筋型号、规格、数量是否同设计图纸一致; 对钢筋的间距、搭接形式、部位、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原材料的复式报告等是否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做常规检查验收外,现场还应对如下方面进行查验:
1) 框架柱、剪力墙、抗震柱钢筋位置是否正确。
2) 箍筋在框架梁柱接头处的柱箍筋间距、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所有箍筋弯钩处的平直长度是否满足10d 的要求。
3) 框架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是否同箍筋四周紧贴,特别是梁柱的角筋是否同箍筋四个内角紧贴。
4) 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上部,经常遇到预留梁钢筋,此处预留梁钢筋往往会出现梁的上下钢筋间距不足,致使箍筋无法紧贴梁的上下纵筋。
2.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除按照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对其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收外,施工现场还应对其如下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1) 柱、剪力墙根部模板是否封堵严密,它是造成柱、剪力墙根部漏浆的直接原因。2) 重复使用的竹胶合板,对有孔眼的部位是否做了孔眼封堵处理,它是剪力墙混凝土表面出现疤痕的直接原因。 3) 混凝土外墙新旧混凝土接槎处,模板下口会出现封堵不严,没有同原混凝土外皮紧密相切而发生浇混凝土拆模后,此处漏浆、跑模、错台现象。4) 现浇楼层混凝土的模板支撑系统,经常出现水平拉杆严重不足,按规定3 m 层高的水平拉杆、距顶板200 范围内一道拉杆,这样才能确保模板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立杆在使用螺旋顶支撑时,顶撑螺丝外露长度应控制在200范围内。
2.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除振动棒使用不当、漏振出现混凝土不密实外,其余问题往往和模板工程有关,现场对混凝土工程验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剪力墙、柱根部漏浆。 2) 新旧混凝土接槎部位漏浆、错台。 3) 预留墙螺栓洞口周边漏浆、颜色不一致。 4) 使用钢大板混凝土墙面、气泡偏多。 5) 混凝土柱及梁阳角部位漏浆、不密实。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要在模板工程中下功夫。
2.4 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除了施工前对原材料复试,确定砂浆配合比,按体验收规范进行砂浆饱满度检查,以及墙体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检查验收外,现场施工还须注意如下方面:
1) 砖混结构的预留构造柱砌体。每个结构层的最下面一段的马牙槎必须是退砖,就是说必须是构造柱断面最大处。 2) 框架结构的砌体。每层的最下三皮砖必须使用240 × 115 × 53 的标砖,而框架梁的下部必须采用240 × 115 × 53 的标砖斜砌,中间及两端配置预制混凝土三角块,且勾缝要求严密。 3) 框架结构的门窗洞口两边,也应采用实心标准砖砌筑,宽度不小于120。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最终实现市场价值。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企业体制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根本基础。
篇4
关键词:房建施工;冬季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冬季黑夜长、白昼短,并且夜晚温度特别低,很难在夜间施工。这就导致冬季施工的有效时间比较短,需要做好技术控制。
一、冬季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措施
1、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在冬季房建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实际浇注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在进行混凝土拌和时,水的温度以及砂石骨料的温度必须控制在0摄氏度以上,并且拌和所用的水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以上,所以,必须使用有效地加热方法。在温度不是特别低的情况下,通常只采用隔水加热的方法。如果温度过低,只是加热水是无法满足工程所需的拌和温度的,因此,还需要使用格砂石加热的措施。一般加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以使用明火烧水来进行水的加热,也可以直接将蒸汽插入冷水槽来进行加热。在进行石、砂加热的时候,针对于数量不多的石、砂,可以采用烘烤加热的措施。如果砂石的堆积数量较大,可以运用蒸汽管插入的加热方法,需要根据浇筑、运输和拌和的热量散失实际情况来确定加热温度,还需要根据试拌的实际效果以及热工计算,但是绝对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数值。
2、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1)混凝土质量的事前控制技术。所谓事前控制指的是拌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为保证冬季房屋施工混凝土的质量,应对所有进场原材料采取必要检验措施,以砂石为例,如抽检砂石里的含土量超过3%,那么这批砂石则应退运出场,应为含泥量超过3%的砂石将影响集料的粘结度。砂石入场要进行含泥量测试,碎石进场要进行筛分机含泥量检测,水泥人厂则要进行强度等相关专业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要立刻退运出区,不得使用。另外,混凝土的拌制地点的选择要尽量靠近工地,这是因为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损失大了的热量,此外,混凝土运输途中的运输容器的选择也要符合保存热量的要求。如施工期低温过低,在拌制时也可适当加入抗冻剂作为必要的防冻、保暖措施。在房屋建筑施工开始前与施工现场当地的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有利于及时掌握当地天气变化以便及时安排施工,做好应对寒潮的准备工作。
(2)混凝土质量的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事中控制包括:浇捣工作、养护、降温保温与拆模等工作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把握好浇筑及振捣的时间,振捣棒尽量做到快插慢拔,严谨过振及漏振等现象的出现,此外,施工过程中应鼓励二次振捣、二次抹面等施工方法的采用,因为这些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水与气泡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拆模完毕后,应立即回填并覆盖实现冬季施工混凝土御寒需求。并适当控制室内外温差,尽量避免混凝土早期裂缝现象的发生。冬季混凝土养护科采取人工温度控制的方式,在具体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施工要点:第一,注意控制混凝土表面与中心的温度差,确保在20℃以内,当表面与内部温差大于25℃时,由于混凝土抗裂能力有限便存在出现裂缝的可能;第二,对于暴露在外的混凝土结构及模板,可以采用覆盖草袋及湿砂等保温材料,来减少混凝土凝结过程热量的散发,起到保温作用。
(3)混凝土质量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指的是对混凝土成品进行的质量检测,通过检测数据计算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是否合理,并结合该检测就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判断,以便房屋建筑工程后期质量控制。
3、做好砌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验配合比以及当地气温来确定防冻剂掺量;如果室外的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并且施工需要时,应该对工程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加热,应该优先加热水,如果与热工计算的实际温度不相符合时,在对砂子进行加热,需要保证水温必须在80摄氏度以下,砂子的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不能对水泥进行加热,应该将水泥放在室内,且温度控制在0摄氏度以上;对于砌筑砂浆,要控制好温度,如果气温不超过-10摄氏度,保持在-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时,为+10摄氏度。对于已经搅拌好的砌筑砂浆,必须要注意其使用、存放和运输中的热量损失,尽量随用随拌;在具体砌筑操作中,应该遵循三一砌筑法。控制灰缝不超过10毫米,在进行砖砌体施工结束后,需要将保温材料覆盖在表面,以防止热量散失;要及时清除砖上的雪、霜、冰等,不能浇水,在冬季施工的砌筑过程中,不能使用无熟料的水泥材料,也不能使用粘土砂浆和白灰砂浆,还要及时清除砂子上的冰块;在结束当日砌筑工作后,需要在砌筑表面及时的实行保护性的覆盖工作,不能在砌筑表面留下砂浆。
二、冬季房建施工技术的控制方法
1、做好技术文件的相关编制工作。在进行冬季房建施工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冬季施工的工程技术文件编制工作,这些文件属于工程的技术指导性的主要文件,规定了工程建设的基本措施。房建工程的冬季施工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冬季房建施工的建筑任务部署和安排;劳动力计划;工程材料进场计划;仪器设备、热源的部署和计划;工程相关人员的组织培训;建筑质量的控制重点;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施工进度及程序的计划;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等。在编制冬季房建工程施工方案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冬季施工信息和工程特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方案、原则、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要紧密结合施工单位的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主要的编制内容有:房建工程冬季施工任务的部署,基本的施工措施,外加剂材料和保温材料计划,热源设备仪器,施工管理以及热源安排等。
2、气候及施工材料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当室外平均温度连续5天低于5℃,或者室外最低温度低于-3℃时,便进入冬季施工期,首先,在冬季施工期到来前应当注重收集施工地的气温资料,在即将进人冬施工期前,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将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由于冬季气温偏低,路面湿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进入冬季施工期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以免材料准备不足耽误。
3、施工人员技术考核。冬季施工是建筑事故高发期,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建筑施工任务,在连续低温施工到来前,应对施工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培训、冬季施工技术交底等。
4、冬季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不仅可以降低工程建筑施工的事故发生率,而且可以减少工程的返工率,最终确保如期完工。在冬季施工到来前,开展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的加热与保护、成品的保护和养护等。
结束语
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在施工时存在诸多困难。例如,建筑材料保管方面的困难、混凝土的运输及制造、钢筋焊接、以及建筑堆砌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冬季房建工程施工中,必须结合冬季施工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控制方法,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春.冬季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1(02).
- 上一篇:对监察法的认识和体会
-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教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