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

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家庭教育;人才

在当代教育界,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三大主体,其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笔者认为我国的中职生是最需关注的群体。一方面,与普通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相比较,他们大多是属于“差等生”,知识基础薄弱但却性格个性突出,另一方面,与普通教育相比较,中职教育质量的缺失也进一步对学生的未来形成了影响,使许多中职生学无所成,甚至学无所用。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中职生的教育应当辅以大力度的家庭教育,使其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从而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在这样的前提认识下本文探究了积极心理学对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启示,以期形成更好的教育氛围,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的主旨是为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消除由病态、焦虑或狂躁等对人所造成的消极心理。积极心理学主要涉及了三个层面:其一,从主观体验上探究了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和快乐感,注重引导人们认识人生中的阳光,摒弃思想上的阴暗;其二,从个人成长的视角探究了爱的能力,乐观、积极的精神状况和创造的勇气,重视用健康的心态来汲取更多的知识;其三,从群体的层面上研究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培养人的美德、群体意识,从而提升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个人成为社会中的优秀人才。

二、中职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以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家庭为观照,与农村相较城市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更多的问题。诚然是受到了经济条件的影响,然而综合分析,这与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以城市家庭教育为例,首先来说,教育缺失是普遍现象。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其一,过度的教育影响了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当前,许多城市家庭对孩子报以更大的期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为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其二,过度的放纵使中职生的心理产生了扭曲,不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有些家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需要,这直接导致孩子在与同学相处时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其三,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限制保护太多,从而导致孩子探求新事物能力的缺失。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值个性成长期的最后阶段,家庭教育中过多的保护,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任何事都会由父母帮其解决,而那句大名鼎鼎的“我爸是李刚”正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

三、积极心理学对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启示

从积极心理学所探究的三个层面中可以看出,其对中职生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启示。

(1)对培养学生积极态度的启示。家庭教育要重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从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开展教育。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当更多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对人生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孩子提出问题,例如,你觉得幸福吗?是什么让你觉得幸福?你快乐吗?是什么……家长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美好的一面,即便家庭贫困,生活不幸,但我们还有未来,还有希望;痛苦有时候是一味调味剂,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对青少年未必是一件坏事,然而在学生思想的天平上,要让孩子认为幸福永远多于痛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无论面对怎样的境况都能从容面对,也只有这样,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才能够应对自如,而家庭教育也才更有意义。

(2)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启示。对于中职生而言,怎样才算是优良的品质,其与不健全的人格之间应当如何界定,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学生难以回答,想必即便是家长也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积极心理学第二个层面从个人的角度探究了爱心与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学生品质的影响,细化分析,其主旨是为培养学生一种精神,以及一种灵性的智慧。爱心是可包容一切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爱心做起。以逆向思维探究这一课题,家长应当首先找到孩子缺乏爱心的根源,如家庭中存在着家庭暴力,家长在孩子面前与小商贩斤斤计较、虐待动物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可从家长做起,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其次在此基础上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鼓励学生资助失学儿童等。

(3)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启示。社会责任与优良品质是一脉相承的,严格来说,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质,才能树立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需从细节做起。首先,家长应当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如在与他人相处时懂得如何倾听对方的谈话,如何以宽容的心态来原谅别人等。其次,让学生将这种美德融入校园中,在同学群体中与其他学生一起更多地关爱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等。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界,积极心理学为各个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启发。而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重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工作,为中职生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西方释梦、自由联想技术等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就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使用行为疗法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出现,心理学家丁瓒还在多地建立了心理诊所。随后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健康研究在我国一度中断,直到80 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重新开始。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始于这段时期。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所有的核心期刊数据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发现, 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2000年以前的文献仅有68 篇, 2000-2010 年发表的文献有1214篇,2011-2016年4月有805 篇文献。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层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层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1、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更为丰富的研究。对于绝大部分职业学校生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时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初中生有了实质性的不同。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生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

通过与有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接触发现: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有关问题中,如学生的厌学倾向、逆反心理及师生情绪的对立等问题表现十分突出,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因此针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1、对心理学的了解。

2、对学校及教师的态度。

3、朋友的关系。

4、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2、方法

此项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涉及一年级二个班,二年级一个班,其中一年级男47人,女41人,计88人;二年级男21人,女16人,计37人。共计125人。学生年龄在14—18之间。

3、结果及讨论

3.1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

调查中询问所调查学生是否听说过心理咨询有63.2%的学生听说过,其中一年级有63.6%的学生听说过,二年级有62.2%的学生知道,大体比例相当。男生有50%过,女生有78.9%有此概念,男女生之间的比例相差较大,在一个年级内部,男女生知道心理咨询的比例也大约相同。此调查结果说明心理咨询这项工作在男女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或其影响的深度是不同的。

学生很关心自己的未来,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许多诸如人际关系、自信心问题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我们认为,在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家长、心理学工作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及毕业后的就业。

3.2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现在的学生厌学、不尊重师长、不能与教师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通过下面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心态。

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学时,经过调查统计,不喜欢上学或者说厌学的学生比例是少数,无论在全体学生中还是在两年年级中,其比例均不超过3%。但是,两年年级中厌学比例虽然没有太大变化,而很喜欢上学的学生比例随年级升高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这应该是学校教育者和管理分析思考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竞争压力过大?是教学方式不适应?是自暴自弃?还是社会环境某种程度的负面诱惑?

在学校教育中,32.1%的同学认为爱学生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同样比例的学生也认为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是优秀教师的品质,27.2%的同学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优秀教师的品质之一,同样也应该具有受欢迎的性格,如敬业、温和、幽默、开朗、严谨等等。学生最不能容忍老师的缺点是什么呢?打骂人(22.4%),乱发脾气(20.5%),过分严厉(10.4%),并对学生进行惩罚等。

这些内容即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愿望,也可以反映出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改善教学环境,降低厌学率,融洽师生关系的实际着眼点来考虑。

3.3同学关系、朋友关系

在这项内容中三个问题,一是你有几个朋友,二是你朋友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三是朋友在一起时一般做些什么,经过调查得出1个的8.8%;2-4个38.4%;5-7个14.4%;8个以上的33.6%。

这其中有41.6%学生认为同学之间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性格相近,如都比较开朗,喜欢说笑等。其它共同特点还有学习成绩差不多,想法相近,喜欢玩,喜欢运动。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是,在一起时他们干什么呢?36.8%的朋友们在起玩,20.8%一起学习,在一起学习的朋友们中,一年级学生中有26.1%,二年级学生中有8.1%,比例相差很悬殊。另外,28.8%的学生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年级学生的比例为23.9%,二年级学生的比例为40.5%,相差也有16.6个百分点。很明显,高年级的同学和低年级的同学相比,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少了,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多了。

3.4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态度

在这些14-18岁的职业学校生中,对家庭教育的效果还是基本肯定的,73.6%学生认为父母的管教方式适当;19.2%认为管得过严;一年级学生有5.7%认为管理过松,二年级学生没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有73.6%的学生认为管理得当,但仍有30.4%的学生在半年之内被父母打过。

把家长和老师两者比较,学生们更看重老师的评价,占学生比例的57.6%,看重家长评价的比例是34.4%。

4、结论与建议

4.1学生中有63%以上知道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也有兴趣通过心理学老师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内容,包括如何成才,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取得好成绩等。

4.2虽然在学生口头上和教师的感受中,学生有明显的厌学倾向,但从本次调查看,问题不是很大,或者说不象想象的那样严重。不喜欢上学的学生只有个别的1-2个人。

4.3在学生眼中,爱学生、性格好、知识面广、敬业的老师是受欢迎的,而对学生态度粗野、专业水平低、修养差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建议教育机构或学校领导更注意提高现任教师的素质,包括性格、修养、专业水平,严格管理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水平,使教师队伍名符其实地成为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4.4职业学校生十分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然而他们又认为家长比教师更能接纳他们。

4.5学生对朋友的选择需要引起重视。如学生以性格相同为准则选择朋友虽然水平不低,但忽视了朋友的人品,也可能出现麻烦。因此,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很有必要。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作者简介:包文婷(1986-),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科研处,研究实习员。(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23-02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这一思潮摒弃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消极建构模式,倡导关注人的积极力量与潜能,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了积极的心理学目标。它以积极的人性观为理论基础,认为每个个体都存在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美德,提倡心理学家将个体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美德作为研究对象,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发掘和培育个体的积极品质。它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主张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积极潜能、发挥人的积极品质和使人们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作为研究重点和使命。

目前心理学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主题:[2,3]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强调人要积极地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Hillson和Marie(1999)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由正向的利己特征和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两个独立的维度构成。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有利于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4]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呈现出种种不良状态,突出的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模式和低效功能。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偏重问题的消极模式。教育者习惯于关注个别学生和个别学生的问题,习惯于问题模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致力于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忽视全体学生积极品质的发掘和培育,无法满足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二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学科教学,教学内容单板、枯燥,缺乏生活性、现实性;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灌输式的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三是相对独立、封闭的体系。一方面,学校内部缺乏交流与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专职人员来进行,相对独立、封闭,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协调性;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三者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研究者呼吁,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积极的心理体验,完善其人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5]

三、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在理论下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树立积极发展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掘和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实现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坚持积极观。教育者应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积极力量,这里的积极力量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潜在的、有待发现的。改变将学生作为问题个体的消极学生观,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积极潜能的发挥,将目光聚焦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幸福观。倡导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费尔巴哈指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6]由此可知,人在生活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幸福为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也不能避免地将对幸福的追求作为其目的。教育者应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让学生融入其中,获得积极体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三是必须坚持发展观。关注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摒弃传统心理学“发现心理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心理问题”这一过于关注个体缺陷与弱点的消极模式,将目光聚焦于个体固有的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上。教育者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是错误的改正。

构建积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理想状态的积极需要。其一,它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的需要,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品德素养的提升和主观幸福感的增强。其二,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积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树立,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丰富和衔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过于单板、缺乏活力的问题。其三,它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实效性、有效性的需要,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体交叉网络的构建。

四、积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在于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对个体积极情绪、积极体验、积极品质的研究,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促使其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两者在理念上的契合为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在树立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象、目标、内容、环境等视角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基础上的教育引导过程。[7]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将教育者视为唯一主体,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客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育内容与方式脱离学生的内在需求,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既是具有潜能和优势的主体,又是有待认识与发展的客体,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与学生开展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自我成长,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鼓励学生潜能的发展,构建和谐、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建设,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充分发挥积极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2.拓展教育内容,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受消极心理学影响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种消极倾向,将学生当做问题的来源,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问题”的消极工作模式。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潜能、需要、动机、能力、幸福中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原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指导、情感疏导、危机干预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应该引入更加丰富的内容:培养个体积极的认知方式、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发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等。要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全体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加大对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宣传,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帮助他们理性认识自我,客观认识现实。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积极悦纳自我,善于调动积极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教给学生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让学生在积极的人际氛围中积累积极情绪,开展心理放松训练,学会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优化人格系统,提升人格品质。

3.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具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重视人自身的积极潜能,并把它作为开展一切教育的前提,通过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创设情境等方式使人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品质,进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等单向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将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引入到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驱动”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支持,学生自主完成实践(学习)项目。[8]这种项目化的教学形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启发、自我提高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品质。

4.优化教育环境,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将积极的理念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过程,高校应进一步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单位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内外环境,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按照和积极心理学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学校需要着眼全局,多方入手。加强教师、管理者、服务者的有效联动,确保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建立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发挥教师积极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也注重学生积极品质对教师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促进和发展,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环境,将积极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领域,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格局。

参考文献:

[1]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25-27.

[4]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J].理念与行动,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6,(6):63-65.

[5]万金店.试析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92-93.

[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篇6

关键词:青春期;家庭教育

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目前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过度干涉保护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反对父母的各种干涉、指导和控制。并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开始产生成人感,渴望被成人平等而尊重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在父母的心目中,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需要保护。同时,由于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若珍宝,在父母长辈眼里是永远的孩子。并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极为重视。因此,很多家庭出现过度溺爱和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产生种种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严重,与父母关系紧张。

(二)家族传承的不良教育方式

虽然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发展。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仍然存在着诸如“棍棒教育”“父母专制”等通过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来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受到从父辈、祖辈那里所接受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影响。会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管理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

(三)父母不在位和隔代教育

父母不在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而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种则是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处在父母状态。比如说,有一位初三的家长,因为和女儿在生活事件中的几句口角,一连几个月和孩子之间彼此不理不睬,直到孩子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关于志愿的家长会前一个小时,母亲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主动去了,在女儿面前就输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的关系就类似于两个孩子。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不在父母状态。父母缺位或不在位,就容易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隔代教育存在着较多弊端。

二、青春期家庭教育之浅见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国近代朱庆澜将军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家庭教育的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虽然是零散的,但却是大量的和随时随地的,并且是不断持续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而发挥作用的潜在教育因素。家庭氛围融洽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生活乐观,能很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反之则容易紧张和焦虑、容易发生情绪问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身不稳定,容易波动。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

(二)以了解和尊重为基础,加强引导

青春期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主和独立。另一方面,青少年从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改变,更为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经验、情感支持和心灵沟通。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相比,家长“养育者”和“玩伴”的角色逐渐淡化,而“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则逐渐凸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方向引导者来肯定他们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不足,促进他们的思考。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三)加强沟通,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秘密”,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和孩子之间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通过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通过倾听、理解、接纳、鼓励、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觉被父母所理解,自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指导、建议和帮助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起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丁,孔悦.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2.

篇7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 良性互动

现实社会中,很多年轻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之中,于是隔代教育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亲代的教养角色被隔代所代替。儿童正处于人生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接受怎样的教育,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儿童入园,甚至一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更多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甚至是成年早期,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过的,祖父母成为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一、隔代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一般有两种,直接由父母抚养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随着社会家庭教育结构的改变,“421”式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庭教育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改革高速发展,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他们既要加倍投入到工作之中,争取事业的成功,又要兼顾家庭的幸福美满。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能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隔代教育大有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的研究,将隔代教育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过分关注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增加许多经验,增强能力。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们取而代之,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二是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放心。当孩子有了最初的劳动欲望时,祖辈会因为嫌孩子碍手碍脚或担心孩子受累等原因而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制止。这样,无形之中打击了孩子的劳动热情,扼杀了孩子的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意去尝试。

三是民主、温暖和理解型。有的家长会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但这样的方式确实能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好发展。

二、隔代教育利弊因素

1.不利的因素

(1)过分的溺爱和保护。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孙辈的过度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呵护,所以由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2)部分祖辈观念的相对落后。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森等人曾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时期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祖辈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做法对正处于习惯形成阶段的儿童的负面影响。许多爷爷奶奶,特别是农村祖辈,观念相对落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

2.有利因素

(1)祖辈比父辈在情感和时间上都占有优势。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本能地对孩子产生慈爱之心,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能够更全面地注意。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地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2)有利于幼儿学习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瑰宝,成功的隔代教育,会使孩子对此有所了解,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风气变得日渐浮华,成年人不免会沾染上诸如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孩子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勤劳、朴实、节俭、诚信、孝顺等现代社会并不过分强调的传统美德会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孙辈,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受益终生。

三、对于优化隔代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专家李洪曾说,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年轻父母和祖辈们要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

1.端正对早期教育的认识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中,既强调儿童基本素质的塑造,又强调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充分体现完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是儿童教育的核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个体以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基础与可能,而不能成为儿童以后教育的绊脚石。对儿童来说,文化知识的传授只是早期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而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对此年龄段的儿童发展更为重要。

2.提高祖辈家长的育儿素质

积极协同幼儿园、社区,开办家长学校,编辑适合老年家长阅读的早教普及性读本,传授一些早期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介绍一些生活化的,便于家庭操作的婴儿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裴斯泰洛奇指出,儿童心理能力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现象,存在程度的差异。教育者要考虑儿童年龄阶段问题。早期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早期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培训,使祖辈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3.积极打造混合型家庭教育模式

篇8

一、飞行教员心理压力现状的表现和来源

(一)飞行教员心理压力存在的表现

一是情绪衰竭:疲劳、焦虑、紧张、压抑,性急易怒,容忍度低。二是职业倦怠:依据“惯性”工作,缺乏创新动力。三是缺乏个人成就,对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二)飞行教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分析

一是工作压力,包括适应压力和发展压力。飞行是高智力与高操作技能的职业,飞行教学又具有特殊性,它是在一个封闭的信息交换系统――驾驶舱里、由两个分工不同的人员――教员和学员、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完成飞行任务而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虽然适度的紧张情绪是飞行中的普遍现象,但实际上在嘈杂的机舱,重复着各种高应激状况,尤其负性飞行事件频发,安全警钟长鸣,都使飞行教员可能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状态。其次,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相对单一的工作内容、一成不变的工作前景、不够科学的传统评价机制、尤其离开部队后面临二次就业,这一切都使飞行教员的职业前途充满不确定,而过度忧心人生中的不确定性足以产生具有破坏性的压力反应。

二是社会压力,包括比较压力和关系压力。主要是经常跟别人比,或者经常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等。

三是家庭压力。飞行教员与家人聚少离多,来自情感、经济、甚至家庭教育的压力往往多于常人。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即消极心理学,是以人类心理问题与疾病诊断治疗为中心的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治疗人的精神和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发现和培养积极品质。显然,消极心理学忽略了心理学的其它两项使命,因而自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DD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由此萌芽。它主张以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个体实际或潜在的积极品质与力量,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问题,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 ,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 ,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等。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落实到对心理压力的解决途径上,积极心理学不在意压力本身,也不试图去消灭压力,它关注的是如何从压力中恢复过来――人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更开心?换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本身没有问题,出错的是人们看待压力的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对飞行教员心理压力缓释方法的启示

(一)飞行教员要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

塞缪尔・理查森曾经说过:“如果人类的心灵一直忙于把每件不如意的事情往悲观的方向想,则不需要敌人的出现,自己就先溃败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事件本身无所谓好坏,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所带来的困扰,持有消极态度的人则更容易陷入悲观情绪的困扰。飞行教员应该转变思维模式,形成积极认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与挫折。

(二)飞行教员要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特别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特定行为倾向”。人们的这种特定行为倾向分为两种类型:逃避倾向和接近倾向。当消极情绪产生后,人会本能地出现逃避倾向。与此相反,积极情绪能扩大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够促使人在当时情景下打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和行动。

飞行教员要学会寻找属于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人对现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是反映一个人心里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幸福是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飞行教员要达到高度的主观幸福感,必须要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

首先,悦纳自己。要愉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责备挑剔,发掘能力和优势,找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其次,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面对各种压力,承受者一定要学会和懂得科学有效的减压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放松和减压方式。我们可以阅读一些心理学书籍,增加自己的心理素养,多一些“心灵环保”意识。如欧洲人喜欢“运动排毒”,将郁结于胸的情绪病毒随着汗水排出体外。美国人发现自己情绪带毒,就去玩沙子,过滤人的情绪病毒。我们应该多学学“情绪管理”,多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来:既关注物质财富,也要关注精神愉悦度和幸福感。再次,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任何时候飞行教员都要牢记善待自己的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重视家庭沟通,扩大交往层面

篇9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积极是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赫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其实积极心理学所说的积极是人的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真正的积极有时甚至包括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积极的,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开发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如:要防止一些中小学生的网络成瘾,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因为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活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网络成瘾的。

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花家地二小的做法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第二小学于2002年被认定为“北京市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近年来,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郭建华校长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因此,我们本着促进师生健康成长的原则,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作了尝试。”

学校首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重点的系统培训,开展心理学讲座;学校聘请专家做研究顾问,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构建了由“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地展开。学校开设了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过游戏、唱歌、讨论、演讲、小品、动手实践等形式使“课”活动化,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学校创办了《心育》小报、“花丛”广播站、电视台、记者站,各班设“心育”专栏,这些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工具。

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学生有什么问题、想法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还可以提出问题投入信箱,由专人负责开启。根据积极心理学原理,心理障碍和适应不良是学生内心冲突没有获得解决所致。教师通过咨询,可促使学生面对自身的问题,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鼓舞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心理教师认真阅读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归纳、整理,个别问题和学生单独交流;开通了“心理热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了连心纽带,通过家庭走访、家长来信交流、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开展“心育”活动。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一致,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2.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随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花家地二小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学校以“文明、健康、和谐、发展”为校训,并把它铭刻在大厅正门的右边。学校楼道及教室墙壁上都贴有名言语录,通过名人话语引导、感召学生。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每周的“心育”广播及国旗下的讲话、每月的“心育专刊”、各种竞赛活动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认识自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情感世界得到丰富。

学习是学生最根本的任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唤起学生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学校进行了乐学教育研究实践。教师创设愉悦的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学校以故事法为切入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体方法是:听――学生听老师、同学讲古今中外科学家、名人学习的故事,特别是他们少年时代学习的故事;听父母讲他们小时候学习的故事。读――学生自己读古今中外科学家、名人学习的故事。写――学生写自己读故事的感受及自己学习中的小故事。讲――学生讲自己写的学习故事。议――学生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谈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了“读名人、科学家学习的故事,争做乐学少年”的活动。全校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搜集故事、推荐故事、读故事写心得的活动中来。在找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从成功者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成功的信心。各班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争做学习习惯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我成长”、“实话实说谈作业”等。活动中,学生们以“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辩论会”等形式,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交流学习的感受,强化了乐学意识。在各班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乐学教育――学习成就未来”的演讲比赛及主题校会活动。同时学校开展了争做“星级少年”活动。共5颗星,由低到高依次为“学习习惯星”、“行为习惯星”、“爱学星”、“会学星”以及“乐学星”。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成功的希望,并能在努力之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自我教育及同伴相互教育力量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认识不断深刻,行动意识更加坚决。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花家地二小的开展,使学生有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有了进步,96.8%的学生开始爱学习或更爱学习了,而100%的家长对学校实施乐学教育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3.注重心育的经验总结

要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取得更大效果,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有效的途径。学校积极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各个学科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深化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在课改进一步实施过程中,从教师乐教入手,融入到校本专题研究中,从而为教师搭建起了一个成长的平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学校经过八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其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8年北京朝阳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均在花家地第二小学召开,为全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推进起到了指导和引路的作用。2008年6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花家地第二小学召开,主题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参会的专家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杨忠健、心理学特级教师许瑛国、中央教科所“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课题组小学阶段负责人单志艳。朝阳区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管、心理教师及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成员150多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日报》、《现代教育报》、《朝阳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等媒体也专门来到现场。

花家地二小的经验是:

(1)校长清醒地认识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坚决贯彻“走进心灵、呵护成长”的办学理念。

(2)让研究型教师露出头角;让学生身心健康、朝气蓬勃;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和展示自我的天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花家地二小的有益经验给我们一些启示: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传统的约束,开发学生内心积极预防和化解心理痛苦的潜能和力量。学生自有其积极的心理潜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动力与能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将这种内在的力量激发出来,使它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者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积极心理学从形成至今不到十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并有利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的问题是:

(1)在关注共性教育的同时,要看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不忽视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2)承认善和恶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也不利于教育。我们应该探讨个体意识如何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3)人们怎样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是受到其社会文化限制的,哪些经历、哪些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将是积极心理学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素质课和各种专题讲座,进行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拓展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大学生中逐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矫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从全社会来看,生活质量、快乐与发展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在这种思潮之下,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也日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郑重提出,在物质逐渐发达的今天,生命、人生的意义,精神的富足也正在被重视,成为人生成长不能越过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教育部门日益关注的重点。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

《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提出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脉络,这样的思想正好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当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科背景的滋养,同时也受到学科背景的限制,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也谈到“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在他的论述中,他认为,“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没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中,通过与青少年的密切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者感受和理解着当今的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和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被敏锐的青少年所感知。大多数情况下,适当和正确的引导的缺乏会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一元价值取向以及消极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生命危机。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穷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

预防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当面对强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差等问题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心理治疗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力量(他这一观点认为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治疗师在真诚和谐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罗杰斯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晚年,他甚至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国家首脑的会晤,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对于以上问题,罗杰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观点,在他的治疗实践中,他发现尊重了当事人死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生,尊重了当事人神经症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健康。也就是说,对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你需要首先用人本的方法去理解、接受,然后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当事人的思考,从而导致他自发地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接受这种观点,在治疗实践中也发现确实会有相当的效果,但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又会出现问题。因为心理治疗不可能针对广大人群,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思想力量,需要一种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问题,这种思想力量应该来源于哲学,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种思想力量应该也来源于社会相关学科和心理学。罗杰斯的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中,至于这些思想力量如何在教育中产生作用,生命教育给出了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这种强有力的趋势和力量。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下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精神领域的写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指出人们在基本的五种人生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超越性的需要,这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人必须在一个更高的人类整体或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的角度来反观人生,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心灵和生命的解放,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确有异曲同工之效。生命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学一贯关注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与环境以及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这才是每个人最终获得解放和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与生命教育有更多相似之处,它认为只有面对精神存在的时候,心理问题才能充分解决,只有将精神能量灌注到人的心理世界,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样,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也是要帮助人们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生活样式,来对抗浮躁、喧嚣的物质生存状态。

在关注的主题上,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显然,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如共情、渲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可能的解决。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对于每一种问题,它更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

此外,生命教育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比如死亡教育(对死亡的理解)、女性的家庭教育(家庭是生命的摇篮)、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同时包括了很多生命伦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似乎很远,仔细分析又似乎很近,在一个融汇贯通的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剖析的问题。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在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优势,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向生命教育方面的引申应该是目前实践中可以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生命学问题的教育,学校教育多了一份责任,应在以后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发掘若干适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借鉴其理论及方法的优势。

生命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突破,但生命教育也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一些问题,又逐渐解决一些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作为教育者,顺应规律,作出努力,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2]郑晓江:青少年自杀及暴力现象的生死哲学透视[J].中国德育,2007(1).

[3]顾海良主编: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4]罗杰斯等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罗杰斯著,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