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防护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防护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新形势;强化;入职;安全;教育

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基础建设迅猛发展,房地产业更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蓬勃发展期。这些导致了我国建筑市场超常规发展,建筑工人需求急速增加,造成很多工人刚刚放下锄头扁担进入施工工地就成了建筑工人,加上80后和90后青年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越来越少,原有的建筑工人因为逐渐老去而减少,因此熟练的建筑工人越来越少,工人的整体素质在逐渐降低。加上由于建筑工人需求的增加,少数民族从事建筑施工的也越来越多,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差,也导致了建筑工人的素质越来越差,体现在安全技能越来越差,安全知识越来越贫乏,安全意识越来越薄弱。因此,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对新进场工人的入场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传统的入场安全教育,分为公司级、项目部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当时尚未有成建制的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所有的工人属于施工单位雇佣,以劳务队或者班组形式存在,在项目上承担劳务作业。劳务队与班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承担企业层次的安全责任,安全责任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在国务院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筑施工企业慢慢发展成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资质等级共12类的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60个细分类别的专业承包单位以及13个细分类别的劳务分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揽工程后,可以将除了主体工程的其余工程分包给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施工,同时主体工程的劳务作业也可以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承揽的专业承包工程,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都是成建制的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质,能履行企业层次的安全责任。

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以及劳务分包单位之间是分包合同关系,安全管理属于总分包管理形式,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对自己的安全管理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实行监督管理,承担连带责任。总承包单位与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工人无直接关系。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工人与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属于雇佣关系,签署用工合同。

基于这种建筑企业模式,本人认为工人的入场安全教育应该按如下程序执行,更能体现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开展第一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机电工程师、责任工程师、书记或者后勤管理、劳务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等组成。教育内容为: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与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劳动保护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纪律,本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案等。

由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项目部开展第二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劳务管理人员等组成。教育内容为:本项目工程概况,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本项目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安全注意事项,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规章制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使用和维护基本知识。

由作业班组组织开展第三级入场安全教育,教育人员由班组长和班组内兼职安全员组成,教育内容为: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和纪律,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作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要求等。

一般来说,应重点要求职工应遵守以下几项规定:

①上班作业,要做到“一想”、“二查”、“三严”

“一想”当天的生产作业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可能发生什么事故,怎样预防。“二查”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上道工序有无事故隐患,如何排除;检查本岗位操作是否会影响周围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何防范。“三严”就是要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搞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②进入生产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严禁穿背心、短裤、裙子、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着上岗。在有毒有害物质场所操作,还应佩带符合防护要求的面具等;

③保持工作场所的文明整洁,原材料、构配件、工具夹应摆放得井井有条,及时清除通道上的料具、余料和其它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④凡挂有“严禁烟火”、“有电危险”、“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等危险警告标志的场所,或挂有安全色标的标记,都应严格按要求执行。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和乱动闸门、闸刀等设备。

如此开展入场安全教育,专业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就按总分包安全管理原则履行了对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职责,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效果,明晰了各方的责任。

结语:在建筑企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中,建筑企业把坚持安全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职工岗位安全技能的提高,为建立一支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收到了实效.

参考文献: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增加管理者及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普及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减轻职业危害,依据公司发【2017】46号《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首钢长钢检修部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全体职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能力。

未经安全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章 职 责

第四条安全科负责对新入厂职工进行厂级安全知识的培训、考试建档工作;负责对各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机械技术科负责设备技术安全管理及技能教育培训,负责对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考试建档。

第六条电气技术科负责电气技术安全管理及技能教育培训,负责对采用的电气新设备、新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考试建档。

第七条综合管理科负责部所有人员的安全培训、取证、复审、任职资格、建档、编制相关培训计划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工程管理科负责对工程施工中使用临时外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建档。

第三章 安全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第九条三级安全培训

(一)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二)厂级培训由主管经理负责,安全科组织实施;车间级安全培训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班组级安全培训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三)新工人进入单位后,综合管理科对其本人的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证明、职工医院体检合格证明、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进行一一核实,手续齐全后,方可安排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四)综合管理科对新工人发放“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卡”,责任单位逐级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档,并填写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卡片,卡片于三级安全培训结束后一周归入新职工本人档案。无上级安全培训(教育)卡片者,下一级不得进行本级安全培训。

(五)实习、代培人员的安全教育只填写安全培训(教育)台帐,不建立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卡片。

第十条三级安全培训的内容分别为

(一)厂级安全教育培训

(1)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

(2)职工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4)单位概况、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状况、设备维护检修特点和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5)单位危险区域、特殊作业活动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6)本单位历年发生的工伤事故案例。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二)车间级安全培训

(1)生产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

(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6)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安全事项。

(8)有关事故案例等。

(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三)班组级安全培训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班组作业环境状况,所辖设备性能特点、安全装置、工器具的使用方法、检修作业防护措施等。

(3)岗位工作之间衔接配合及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4)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5)岗位事故应急处置技能。

(四)培训要求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1)新入厂职工安全培训的时间:厂级、车间级不少于8学时,班组级不少于56学时,合计不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2)新入厂职工通过三级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考试成绩为:厂级、车间级安全考试90分为合格,班组级安全考试100分为合格。

(3)职工跨厂调动,必须进行相应的三级培训;职工厂内调动,必须进行相应的二级(车间级、班组级)培训;具体实施办法和内容与新职工安全培训相同。

(4)职工休假满7个工作日不满一个月者,返岗时必须经过班组级复工安全教育(不少于2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职工休假一个月以上,返岗时必须经过车间级、班组级复工安全教育(分别不少于4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有关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厂级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生产的单位,必须进行职工岗前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一条班组在每天班前要对职工进行安全动态培训教育。培训内容:

(一)当天生产或检修任务的特点。

(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与防范事故的办法。

(三)上一班曾经发生的违章行为其纠正和处理办法。

(四)提醒班内每个人当班应该注意的事情。

(五)提醒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六)提醒职工吸取企业内已发生伤亡事故的教训及本班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

(七)学习(抽考)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二条班组于每周一组织安全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班组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讨论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学习相关的安全杂志、周刊、材料等。

(二)总结上周班组安全工作情况,安排本周安全日常工作。

(三)传达公司、部、车间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规定,学习讨论伤亡事故的通报。

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要有记录,车间领导和安全人员应定期检查并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部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安全培训,培训内容: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岗位安全规程、标准化作业、劳动纪律等有关规定。

(三)安全生产知识、伤亡事故案例、公司下发的相关学习资料等。

(四)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8学时。

第十四条车间主任、班组长安全培训

(一)部相关科室,每年组织一次对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的安全培训。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危险源管理、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处理事故的相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

(三)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四)安全科、管理科应准确、详细记录安全培训、考核情况,并做好保管和存档工作。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依照国家规定和公司统一组织进行。

第十六条厂级领导干部安全培训

厂级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按照公司统一组织安排进行。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按照公司安全处组织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第四章培训效果检查

第十八条三级安全教育

(一)检查是否按公司规定的培训制度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

(二)检查是否有教案,考试试卷是否符合要求,考试是否合格;

(三)受培训人员是否建档。

第十九条各类人员安全教育

(一)各类人员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二)各类人员是否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证书;

(三)各类人员是否建档。

第二十条特殊工种人员安全教育

(一)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二)特殊工种人员是否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证书;

(三)特殊工种人员是否建档。

第二十一条日常性安全教育

(一)检查是否按公司规定的培训制度进行了日常性安全教育;

(二)检查是否有教案,考试试卷是否符合要求,考试是否合格;

(三)受培训人员是否建档;

(四)检查职工对本工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是否做到了“会写、会背、会用”。

(五)检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是否进行了新技术操作安全教育。

(六)检查变换工种的工人在调换工种时是否重新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若与上级颁发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定相抵触,以上级颁发的文件为准。

篇3

一、明确分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管有机构、做有专人、经费落实

首先,根据镇、村干部人员与分工安排,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工作机构,选优、配强村级安全员,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做有专人。其次,制订完善镇、村两级安全生产的考核奖励办法,增强镇、村干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再者,工矿商贸企业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时调整充实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机构,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安全建设经费投入使用、责任主体落实。

二、深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镇、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安全员要结合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情况,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坚持每月不少于4家次的安全检查,确保年内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覆盖率达100%。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隐患一般指:⑴未以企业内部文件形式明确安全机构,⑵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建立,⑶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台帐,⑷职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未落实或已落实而无台帐,⑸生产、经营、储存、宿舍场所其中二项以上相混合的,⑹劳动防护用品未配备、未佩带,⑺)占用消防通道、灭火器材未配备或配备不足、无安全警示标志,⑻行车、锅炉、电工、焊工、车床工、剪切工、叉车及其他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作业人员无安全操作证上岗作业,锅炉、行车等特种设备未经检验检测,⑼应安装防护装置的机械设备和应设立防护设施的重要部位未配备安装防护装置或设施,⑽各类主要在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未上墙,⑾公司(厂)、车间、班组、员工未层层签订责任书等),督促指导企业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凡发现非法生产(无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注册地址与现生产场所不相符合、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矿山、化工无安全生产或储存许可、无矿山开采许可或超范围越界开采、烟花爆竹经营户无经营许可证)一律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储存活动。对非法建设(未取得建设许可的建设项目)行为一律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无安全操作证上岗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一律责令其停止上岗作业。三是及时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和安全资料发放工作,确保与合法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和安全生产资料发放率达100%。四是根据镇安监站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安排,镇、村干部要深入隐患企业,在规定时限内,督促隐患企业、单位或个人整改隐患。五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村防火、电力线路与设施、危旧房屋等其他安全检查,督促相应单位和农户整改隐患。六是要认真记载安全检查,写明存在的安全隐患内容和要求整改期限;七是要加大隐患整改的复查力度,在被检查企业、单位、个人隐患整改期限到达之日的后10日内,检查责任人要对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复查,记录整改完成情况;发现一起督促整改一起,对一时难以整改的或不能整改的隐患,及时以检查记录的形式上报镇安监站,由镇统一汇总报市有关部门,力争隐患整改率达100%。八是凡出具的安全检查、隐患复查、停止生产经营、停止上岗作业、停止建设等安全记录,须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签名,存在隐患的企业、单位负责人、个人在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复查书面资料上书写“情况属实”并签名确认。

三、强化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能力

一方面,在摸清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情况基础上,根据市相关部门培训安排,督促未经安全生产培训或资格证、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过期人员参加相应培训,确保参训率、持证率达100%。另一方面,聘请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心人员,组织镇机关在职干部、村级干部、村安全员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使镇、村干部初步掌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力。同时要督促企业落实好车间、班组、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提高企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篇4

关键词 氢氧化钠;碱烧伤;危险源辨识;安全隐患;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TQ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99-02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和苛性碱,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液态形式的氢氧化钠与矿石中的氧化铝在高温溶出条件下生成铝酸钠溶液。在化学分析中,对氢氧化钠与铝酸钠溶液碱浓度的分析,通常以氧化钠的化学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因此,两种溶液所指的碱浓度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均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由于含碱物料充斥于氧化铝生产的大部分流程,因此,碱烧伤成为了氧化铝生产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事故类别,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氧化铝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氧化铝生产工艺简介

氧化铝生产方法可分为四类,即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和热法,目前工业生产都是碱法。碱法生产氧化铝又分为拜耳法、烧结法和拜耳-烧结联合法。本文重点介绍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是使用高铝硅比铝矿石、石灰、高浓度苛性碱液混合磨制成合格的矿浆,经高温、高压溶出后,矿石中大部分的Al2O3生成铝酸钠溶液,通过沉降、叶滤等精制过程,在添加晶种等条件下,经过分解、析出过程,生成Al(OH)3,后经过滤、洗涤、焙烧得Al2O3产品。

2 氢氧化钠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风险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的分类,氢氧化钠(铝酸钠溶液)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别为化学性皮肤灼伤及化学性眼部灼伤。

由于氢氧化钠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碱液与皮肤直接接触,会造成皮肤灼伤或严重溃疡;若碱液溅入眼睛,或造成眼睛烧伤,严重的会损害角膜或结膜;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氢氧化钠是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矿石中的氧化铝溶出的原动力,其含碱物料充斥于全部的生产流程,只是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其溶液浓度和温度有所不同,但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如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或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在含碱物料突然失控的情况下,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3 碱烧伤事故案例

通过对某企业近4年来所有碱烧伤事故及未遂事故发生时的作业行为进行统计,主要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处理突发性生产故障时发生碱烧伤,占总比例的50%;二是放料及冒槽过程中发生的碱烧伤事故,占总比例的25%;三是计划性清理检修时发生的碱烧伤,占总比例的12.5%;四是设备或工艺缺陷及其他,占总比例的12.5%。

案例一、处理突发性生产故障时发生碱烧伤

某日,沉降区域2#沉降槽底流泵滤渣器堵塞,区域安排3名员工现场处理,在清理滤渣器内堵塞的结疤块过程中,突然高温含碱的料浆从滤渣器突然冒出,3人躲闪不及,100多度的碱液喷淋到身上,造成背部碱烧伤。

案例二、放料及冒槽过程中发生的碱烧伤事故

某日,沉降区域因电气故障设备跳停,造成粗液槽冒槽,碱液很快将该区域大部分地面淹没,在排除电气故障后,岗位员工到现场组织设备开车,在此过程中不慎踏入一处盖板缺失的地沟中,造成双脚碱烧伤。

案例三、计划性清理检修时发生的碱烧伤

某日,蒸发区域根据计划安排使用高压清洗机对蒸发器进行机械清理,一名清理工在清理过程中向外拔高压清洗管时,管内碱水喷出,将该清理工双眼烧伤。

案例四、由于设备或工艺缺陷发生的碱烧伤

某日,零点班员工巡检时发现2#料浆泵盘根漏水严重,紧固后效果不明显,随后倒开1#料浆泵,并与同岗位另一名员工对2#料浆泵盘根漏水进行处理,在处理2#料浆泵时,1#料浆泵泵壳突然刺料,一名员工躲闪不及,矿浆刺其背部,经硼酸水冲洗后未发生其他伤害。经事后检查,1#料浆泵蜗壳存在质量问题,致使其运行中泵壳突然刺料。

4 碱烧伤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该企业近年来发生的所有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只有4%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违章作业则占到了事故总量的80%以上;碱烧伤发生次数占到了事故总数的29%,而造成人员伤害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7%。因此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在氧化铝生产企业,有效避免碱烧伤是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对该企业所有碱烧伤事故及未遂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人员状态:

1)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及防范能力差;

2)习惯性违章现象大量存在;

3)部分管理人员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主动性不强。

物的状态:

(1)由于工艺设计、设备备件质量等原因造成一些隐患长期存在;

(2)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造成部分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3)由于项目“三同时”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新改扩建项目不仅未达到本质安全,而且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

管理问题:

1)岗位作业标准不完善。部分异常问题处理措施没有具体步骤,可操作性不强;新改工艺或新建设备的操作标准未及时增补;

2)转岗、四新等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或流于形式;

3)危险源辨识不到位,班组员工未能真正参与;

其他问题:

劳动保护用品及现场应急设施的有效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起到防护和应急作用。

5 防范碱烧伤的具体措施

5.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有效预防碱烧伤事故的发生,企业应针对性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工作票管理制度、安全确认制度、安全互保制度、安全培训及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志管理等相应管理制度,同时在建立岗位作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异常作业、危险作业,如:沉降槽底流堵塞、泵浦盘根刺料等作业行为,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为作业人员的操作提供依据和安全保障。

5.2 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危险源的辨识

首先要针对于氧化铝生产工艺、设备特点,全员全方位的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其次针对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含碱物料的特性、出现碱烧伤后的造成的伤害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碱烧伤的基本知识和发生碱烧伤后的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培训;最后,利用本企业及同行业已发生过的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最终使员工规范作业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真正达到懂、会、能,从而防止碱烧伤事故的发生。

5.3 强化隐患的排查治理,形成长效机制

按照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当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出现时,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因此,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将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消除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氧化铝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前,要特别针对易发生碱烧伤的关键区域、关键设备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表,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缺陷要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原则和“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人”的“三定”原则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跟踪,形成长效机制。

5.4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是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而碱烧伤作为氧化铝生产企业的主要事故伤害类别,企业更要从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安全设施防护及安全联锁等各方面提高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水平,为避免碱烧伤事故发生的提供基础。如对所有的地沟加盖盖板、所有的法兰加装法兰罩、所有的高压容器设置高压联锁等;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放料管道或考克不能与地面垂直,避免飞溅伤人;针对料浆管道磨损要定期检测壁厚,避免磨漏伤人;在设备选型方面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设备设施及附件,如泵类接头不能使用橡胶伸缩头等易损、老化设备等。通过提高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的本质安全,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5.5 强化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管理,保障人员安全

为有效防范碱烧伤事故的发生,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正确穿戴至关重要,同时现场应急设施的有效性则会对降低事故严重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建议对所有含碱岗位员工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侧部溅入的防护眼镜、防护眼罩、防护面屏,为处理冒槽或其他危险作业的人员配备连体雨衣及防护头盔等。同时为有效降低碱烧伤事故发生时的严重程度,应在所有涉碱岗位配备硼酸水、洗眼器、冲淋器等应急设施。

篇5

(1)特种人员数量没有具体规定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将“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列入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但由于没有具体工种和数量的规定,企业在申请时只要有这方面的材料,不缺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予以审核通过。有的企业为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就让管理人员去培训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由于资格证书上没有写明企业名称,有的企业就临时借用他人的资格证书,签订一份临时劳动合同。企业没有真正招聘一批持证上岗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特种人员,造成施工现场从事作业的特种人员没有一名是属于企业自己的员工,施工现场特种人员严重不足。2)《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建设单位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时,需要提供特种人员名单和资格证明材料。但由于特种人员工种和数量没有做具体规定,所以实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只需象征性地提供几本资格证书复印件,这样就与施工项目实际脱节,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起不到事前把关的作用。(2)岗前培训考核不落实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或项目部不愿为特种人员培训或继续教育投入培训费用,害怕其取得资格证书后就离职;另一方面,由于现场施工任务重,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要求参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现场操作技能的考前培训,直接就参加考试,这样不仅考试通过率低,而且即使取得资格证书的特种人员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或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现场作业是按照上班时间计算工资的,要参加培训就不能上班,所以都不愿意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当资格证书2年有效期快到了,才不得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造成特种人员作业“三违”现象较多,埋下事故隐患。(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笔者对2005年以来发生的30起较大及以上等级模板坍塌和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进行统计,发现由于特种人员无证上岗的有17起,占56.67%,由于特种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或教育培训不到位的有13起,占43.33%。1)特种人员无证上岗。施工现场总承包企业没有按规定建立特种人员管理和审核制度,落实专人进行资格证书管理,对分包单位提供的特种人员资格证书没有认真审查;监理单位也没有严格把关,没有认真核对资格证书原件、身份证,进行“人证一致性”审核。许多特种人员持“克隆”的资格证书从事特种作业,一本真的证书编号生成同名、同编号、照片不同的证书或者是同编号、不同名的证书。我站在监督检查时,就曾经发现同一个名字、同一证号、不同工种、不同照片的资格证书在四个工地都出现过。虽然每个省均建立了建筑施工特种人员资格证书信息查询系统,但全国未建立统一信息查询平台,一些省外企业的特种人员资格证书就无法查证、辨别真伪。假证泛滥,造成实际无证的特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情况非常严重,最终酿成事故。2)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临时用电、焊接作业、模板搭设、起重机械安拆和使用作业前,没有对从事作业的特种人员进行专项施工方案、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接触的安全设施、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突出,导致事故的发生。

2.管理对策措施

(1)施工单位加强特种人员管理企业应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将特种作业人员纳入企业员工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特种人员管理档案,为其交纳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每年组织免费的健康体检,享受企业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保证特种作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减少人员的流动。制定并落实特种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计划组织特种人员参加每年的安全教育培训或继续教育,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或继续教育培训时,按正常上班计工资,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2)项目部加强特种人员管理施工项目部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所属或分包单位的特种人员进行管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向特种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告知特种人员违章操作的危害,向特种作业人员提供齐全、合格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作业的条件,并交纳特种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按照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台账的要求,建立特种人员及操作资格证书登记表,严格落实特种人员上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及时上报企业申请办理延期复核手续,确保证件在有效期内。对于首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其正式上岗前安排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操作。模板支架必须由取得特种人员资格证书的专业架子工搭设,严禁木工搭设。鼓励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模板支架、脚手架、起重机械安拆、维保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模板脚手架、起重机械安装等专业承包单位,加强对分包单位提供的特种人员资格证书审查,禁止将其违法分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3)监理单位加强持证上岗审查监理单位应配备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和工作标准,建立特种人员持证上岗核查制度,在对总承包单位以及脚手架搭设、起重机械安拆等分包单位资格审查或对施工现场检查、巡视、旁站时,要检查架子工、焊工、起重机械司机和安拆工等特种人员的上岗证原件,并核对身份证,进行“人证一致性”审核,并登陆特种人员资格证书查询系统验证其真假,确保人证一致,杜绝特种人员无证上岗或持假证上岗现象。(4)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1)创新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制度。一方面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特种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现场操作技能的考前培训,保证必需的培训课时,将参加培训情况换算成一定比例分值计入最后的总成绩。另一方面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特种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培训权利下放到各市,由市建设主管部门全权负责本市建筑施工特种人员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考核、继续教育、延期复审和证书发放等工作,同时每年适当增加培训考核次数,满足企业和现场实际施工需要。2)完善特种人员资格证书管理。参考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版本,在资格证书上增加工作单位一栏,注明工作单位名称。特种人员资格证书上的工作单位必须和签订劳动合同及交纳社保的企业一致,避免人员随意流动、资格证书到处复印借用情况的发生。建立特种人员注册制度,特种人员工作单位变动的,参照“三类人员”资格证书变更程序,需向企业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注册单位变更手续。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施工特种人员资格证书信息查询平台,方便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在资格审查时查询证件的真伪,在全国统一的建筑施工特种人员资格证书信息查询平台上查证属实的,全国通用。3)严格资格审批和信用管理。修订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条件,增加特种人员工种和数量的配备要求,同时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严格审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将建筑企业特种人员工种、数量配置、合同签订和继续教育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直接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招投标、资质审批的重要依据,将信用等级较差企业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并在用地审批、银行贷款、保险费率和财政奖补等方面予以限制。4)加强施工现场特种人员管理。一方面将特种人员纳入项目安全保证体系人员进行管理。借鉴上海、河北等地经验,出台全国统一的建筑施工现场特种人员数量配备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电工、焊工、架子工可以按照建筑面积或工程造价为基准,起重机械安拆工、信号司索工、司机可以按照设备台数为基准,提出相应的特种人员最低配置标准,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特种人员的数量配备。另一方面建立施工现场特种人员信息数据库,在企业办理安全监督、起重机械安拆告知和使用登记手续时,严格审查电工、架子工、起重机械安拆工和司机等特种人员的上岗证书、劳动合同和企业交纳社保证明,将特种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一经备案,进行锁证管理,不得擅自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确实需要变更的,严格按照项目管理人员变更手续的要求,办理特种人员变更手续,从源头上加强特种人员管理。5)强化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特种人员无证上岗行为。加强现场特种人员的监督检查,通过随机抽查正在搭设作业的架子工、电焊作业的焊工、起重机械安拆工、司机和信号司索工,核对其姓名、身份证、资格证书,发现不一致或无证上岗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全面停工整改,并上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相关规定暂扣、撤消、注销特种人员资格证书,对单位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对存在特种作业无证上岗情况的,资质许可机关不予批准其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申请。6)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新技术应用。一方面推行铝合金定型组装式模板,承插型盘扣式、门式、附着式升降等工具式钢管脚手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减少现场支架搭设等特种作业工序和特种人员;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使用起重机械司机IC卡、指纹以及人脸识别三种信息技术开机方式,逐步消除非特种人员擅自操作起重机械现象,杜绝因人为误操作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 整治措施

0 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无论是施工机械、钢筋加工设备、场地的临时照明、给排水电气暖通的安装还是施工人员生活区用电,这些都需要电。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智能化程度也不断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用电的范围也逐渐广泛。但是,我们要从事物的两面性进行分析,在电能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存在不利的因素。施工工地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用电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临时使用的特点,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面临需要解决的紧急问题。

最近几年笔者从调查一些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与《规范》要求相差甚远。

1 存在问题

1.1 电工持证上岗不规范。根据国务院《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国家电监会《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受送电装置上从事电气安装、试验、检修、运行等作业的电工,必须取得电力管理部门颁发的电工进网作用许可证并注册,方可上岗作业。未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或者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未注册的人员,不得进网作业。

对一些建设单位进行抽查,发现这些企业施工现场的直接操作电工具备资质的不多,电工手中持有的只是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还有一些既,没有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电工证》,也没有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特别不规范。也有一些施工单位的很多电工没有受过电力知识的系统培训。因此,不但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设备运行的需要,在具体实际操作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电技术不过关、而导致人员触电伤亡、电气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自身及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

1.2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不规范或者未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置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①现场勘探;②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③进行负荷计算;④选择变压器;⑤设计配电系统;⑥设计防雷装置;⑦确定防护措施;⑧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①目前由于企业或项目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到位,部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不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编制。②编制内容简单、没有针对性。只是按规范中生搬硬套;有些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仍在引用旧规范。③编制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目前多数施工企业在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盲目编制,编制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不符。因而是在编制前应实际进行勘测,特别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地下管线、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情况进行实际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好编制工作准备。

1.3 安全技术档案不全。安全技术档案内容:①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和修改组织设计的变更资料;②技术交底资料;③临电工程的检查验收资料;④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和调试记录;⑤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的测定记录;⑥定期的检(复)查记录;⑦电工维修工作记录等。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定期检查工程的临时用电,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检查工作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很多工程施工完成后,没有验收表;没有检查表;没有定期检查,参数测定记录表等。

1.4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不到位。有的施工现场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材料及其他杂物等。外电线路和变压器与建筑物外脚手架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规定,很多施工单位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的高度不够,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没有任何加固措施。电气设备现场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且没有做任何防护处置,这样不仅存在着重大事故隐患,而且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1.5 接地与防雷不规范并且“三相五线制”落实不到位。三相五线制就是零线和地线分开,而三相四线制是零线和地线是合一的。三相四线制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零线即地线上会带电,而三相五线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三相五线制更为安全。三相五线制标准导线色为:A线黄色、B线蓝色、C线红色、N线褐色、PE线黄绿色或黑色 。中性线(N线)就是零线。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线路流入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但对于单独的一相来讲,电流不为零。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会产生对地电压。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相五线制分为TT接地方式和TN接地方式,其中TN又具体分为TN-S,TN-C,TN-C-S三种方式。保护、控制线路的开关、熔断器应按线路负荷计算电流的倍数选择。

在检查中发现一些施工现场,总配电箱接地方式不正确,有些工地在开关箱处作的重复接地体没有采用角钢或钢管,仍采用“三相四线制”。

1.6 配电箱及开关箱没有编号,并没有有用途标记

不符合《规范》对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材质等的规定,以及电箱内电气设置种类的规定。但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情况来看不符合《规范》的施工现场很多。如有的总、分配电箱、开关箱是从上个施工工地转运过来,破烂不堪;有的买的不符合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也未达到3C认证。有的是项目部自己加工制作的,极不标准;另外,配电柜装没有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没有有明显分断点。移动机械没有设置移动式开关箱。有些开关箱的安装位置不利于操作。还有许多场所分配电箱、开关箱的周围堆满杂物较多妨碍操作。

电箱外没有任何标示,电箱内没有标明每个用电器的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电气设置违反规定,配置不全达不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的要求;配电柜没有装设电度表,并没装设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与计费电度表不得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有的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顺序倒置;还有些施工现场仍在使用自制的木质开关箱和明装隔离开关,或者使用倒顺开关代替隔离开关等等。配电箱门没有配锁、且没有专人负责。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没有挂接地线,没有悬挂“禁止喝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没有专人负责。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不符合要求。

1.7 缺乏电气设备的检验

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绝缘工器具和绝缘防护用品等应做好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日常检验:属维持性检验。对设备进行常规性检查,如端子紧固、接头紧固,设备清灰等项目,生产不允许停机时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等。定期检验:属彻底性检验。对设备进行全部或部分解体校验,检查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与维护维修配合,恢复设备的原有性能,必要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电气和机械性能。

2 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治建筑施工的用电安全隐患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和规范。

2.1 临时用电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安全管理

①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现场电工的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可上岗工作。

②建立职工入场安全培训制度,认真对进场施工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之了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③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保管和维修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④施工现场应制定用电事故应急预案并设兼职急救人员,来应对施工现场出现的紧急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进行紧急救治,减轻人员的伤害程度。

⑤建立和完善临时用电管理安全责任制,制定定时定月或定期检查制度,加大力度排查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对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确保整改到位,以最快的速度来消除安全隐患。

2.2 加大经济投入,完善用电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为了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经济投入,完善安全用电设施以及施工用电,特别是用电设备、绝缘材料、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硬件投入。配备一定的电气人员。施工现场应该备用一定数量常用规格的漏电保护开关,一经发现失灵,可以及时更换。

3 结语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我们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从源头做好安全用电工作,在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做好临时用电技术的安全保障,并且不断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既要加大经济投入,又要完善用电设施,这样才能减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陆总兵,陆建飞,曹德新.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做法[J].建筑安全.

[2]孙鹏飞.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隐患及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3]赵学堂编.建筑工程临时用电设计与实例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7

1.1实验室化学品分类

实验室应根据安全要求以及实际需求建立台账,统一收集现有的化学品信息,信息应包括:化学品名称、形态、储存位置、储量及主要特性等,当化学品增加或移出时更新化学品信息。企业应对现有的化学品建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档案。

1.2化学品采购

在采购任何化学品时,必须与现有台账对照。台账有记录的化学品可直接采购;若所需化学品不在台账中,则走相关申购、审批流程。需采购化学品须配备MSDS,连同物品一同移交给仓库,及时更新台账;并将MSDS分发给相关操作人员。购买证或运输证使用完毕后,应存档备查。

1.3化学品储存

严格详实记录化学品的入库、出库、报废、库存盘点等信息,及时更新台账、定期核实台账,是建立完善的仓储制度的基本要求。化学品必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害程度等分门别类,按安全要求分处保管。(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位置应干燥、阴凉、通风,避免日光,并应隔绝火、热、电源,库温低于30℃,库房应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仓库中还应配备相应的防泄漏急救用品及消防器材,如:化学吸收棉、防护服、防护面具、手套、灭火器、消防沙等。(2)剧和易制均应放置在配置视频监控和防盗报警装置的专用仓库内。剧应购置保险柜单独存放,保险柜应有明显的“剧毒”标志,严格实行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的“五双”制度。易制应控制其储存量,并根据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分别放置。(3)放射性物质。放射源购置后,应向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申领编码,专人管理,并实行双人双锁,应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等安全防护措施。(4)压缩气体。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分类、分处保管,气瓶必须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通风良好的房间,使用或存放易燃气体钢瓶的房间应在门上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明火,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直立放置时要固定稳妥,确保钢瓶不会移动倾倒。

1.4化学品的使用

1.4.1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实验人员在首次使用化学品前,必须参阅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解该化学品的相关性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并按照MSDS的指引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1.4.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可正常运作、各控制仪表是否正常工作、所有安全设施是否可正常使用。实验人员在实验前应对实验台面进行整理;实验室的物品摆放有序并标有标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取用实验试剂及器皿,随时标注标签。实验过程之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随时联系实验室安全员;实验未完成之前实验人员不许离开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如出现化学药品溅溢洒落,应及时清洁处理妥当。实验完毕之后再次清理实验台面、清洁并归位实验器皿;清洁地板并保持地板干燥;最后关闭水、电、气及门窗。

1.5废弃物处理

企业化学实验室要针对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类别及特性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不相容的废弃物混装、固液混装,严禁将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废弃试验样品及存放化学品的容器等,部分实验室还包括生物培养基。这些废弃物成分复杂多变,但产生的量少,部分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等性质,部分具有毒性,如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危害。根据废物处理的3R原则以及无害化原则,化学实验室考虑废弃物的处理:1.5.1废物减量控制合理库存量,避免库存过多导致过期废弃。化学试剂按需配置,避免无故废弃,如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砷等试剂,尽量按需配置,避免无故废弃污染环境。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实验操作技术中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1.5.2无害化处理利用“化学反应销毁法”处理。普通的酸、碱液应用常用的酸碱中和后排放;氰化钾(钠)废液应调至偏碱性,然后加入漂白粉溶液使其分解;苯并(a)芘、联苯胺类致癌物质,可拌入燃料,置焚烧炉中焚烧处理;废弃的酒精等易燃但无毒害的液体可以采用焚烧处理。1.5.3废物分类处理对于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收集废物的各种容器均应贴上标签标识。性质不相容的废物要分开存放,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上还应根据废物的危险性张贴易燃、有毒、腐蚀品等危险标签。盛装液体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须按安全要求摆放;将收集好的废液放在指定的位置等待定期处理。对会产生生有毒、易燃气体或臭味气体的废液,要及时处理,防止泄漏。微生物废弃培养基应按要求处理后再密封收集废弃,并做好相应的灭菌记录。放射性废弃物应根据要求将废弃物收集密封,予以屏蔽和隔离。将各类收集好的实验室废物按要求定期或及时交予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处理,并保存记录。

1.6定期检查审核并持续改进

定期对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回顾反思、改进完善,不定期组织检查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废弃、应急准备等系列环节的日常活动是否合符规范要求,对于检查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定期回顾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纠正措施的完成。

2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

2.1安全标识

化学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警示、提醒实验人员的日常操作,强化操作者对实验风险的防范意识。安全标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红色表示严禁或禁止、黄色表示警告或警示、蓝色表示指示或必须遵守、绿色表示安全或可使用。醒目的安全标识能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合理地利用安全标识可营造出一个“防”的氛围。如表示禁止的:“禁止烟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化学品如金属钠应标明“禁止用水灭火”。表示警告的:“当心腐蚀”、“当心中毒”、“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命令的:接触强酸强碱时“必须戴防护手套”;接触大量尘埃时“必须带防尘口罩”。表示提示的:“紧急洗眼装置”、“急救药箱”。

2.2安全技能培训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后方可参与相关实验操作。进入岗位前,应根据实验室人员接触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及危险因素进行培训,如罐装气体安全培训、易燃易爆化学品安全培训等。部分实验室存在周期轮换项目的情况,在项目轮换前,实验人员要认识将要负责的项目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和操作注意事项,遵守项目的安全操作指引。当新危险化学品物质进入工作场所时,应对新物质的危险性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培训。企业实验室应每年定期组织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防火防爆基本知识;化学品可能对人体的危害;个人防护知识。

2.3应急培训及预演

实验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发生以下化学品小泄露或小伤害事故时,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危害性。化学品洒、漏到地面或实验台面时,应立即做好防护,收集泄漏化学品,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移交废物公司处理。实验人员误吸有毒有害气体时,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平躺;若呕吐时需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化学品接触到皮肤,应采用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硫酸溅洒,应先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再用水冲洗;盐酸、硝酸等强酸溅到皮肤时紧急喷淋15min;强碱接触皮肤时,应立刻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再用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若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min以上再就诊。除此之外,企业实验室应制定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和火灾应急预案,每年组织至少一次的消防演习和化学品防泄漏演习,确保全员参与演练。消防器材及防泄漏应急物品应每月定期检查,确保有效及可获取;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设施和急救箱应设置在方便实验人员获取的地方,涉及毒害试剂的实验室应备有紧急解毒药品,如防氢氟酸中毒的葡萄糖酸钙软膏等。实验室应指定紧急联系人,一旦发生意外,可随时与之取得联系,进行应急指挥。

3结语

篇8

高温季节是事故易发、高发季节。公司总经理要求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生命和健康的理念,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单位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汇报一

一是健全应急机制。

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__乡高度看重并订定了《__乡2019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应急预案》,要求各村子、各企事业单位遇到突发变乱时,必须第一光阴启动预案,严格落实各项掩护步伐。

二是普遍鼓吹教导。

应用集市、黄昏群众乘凉、跳广场舞等光阴段鼎力鼓吹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进步群众防暑降温自我掩护意识和警备才能,号召群众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尤其是食品饮食平安,防止食物中毒和肠胃道感染病的发生。目前,全乡累计发放防暑指南1500余份,电视滚动字幕20余次。

三是强化卫生平安。

组织乡食药所、卫生院等单位专业人员对街道餐馆、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拉网式”卫生大反省,敦匆匆这些场所按期消毒杀菌,增强农村子“流水席”厨师日常治理和教导,防止呈现食物中毒;要求乡卫生院、各村子卫生室、敬老院贮备充沛的`防暑药品,例如板蓝根、人丹、风油精等,确保群众呈现中暑后可以或许实时获得救治;乡农业中心深入各养殖场(户),从细节入手对养殖场(户)的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管和指导,警备动物疫情。

四是严防平安事故。

一方面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等方法实时宣布高温预警,提醒室外施工人员避开高温时段;另一方面支配派出所巡逻车对加油站、老旧小区、村子组柴垛等容易有火警隐患的地方进行巡查,同时,着力抓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在危险水域、部位设立夺目警示标牌,在事故易发地段设立专(兼)职巡查监管人员,实时打消平安隐患。

五是全力保障供电供水。

要求供电所增强电力供需预测阐发,优化电力调整,落实错峰避峰步伐,包管电网平安运行,严防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负载过大而引发火警、停电等事故;乡当局增强水厂运行治理,增强输配水管网反省维护,依照“老师活、后生产”原则,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六是增强应急值守。

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各村子、企事业单位切实做好高温期间的平安生产值班工作,严格执行各种平安生产事故信息申报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的通顺。

单位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汇报二

针对近几年夏季温度持续居高不下,中暑事故易发、高发,防暑形势严峻的情况,我公司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公司总经理的关心支持和各部门主管的协调指挥下,通过积极开展深入有效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了职工人身健康,保证了公司的正常生产,实现了高温中暑事件零发生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强化管理 ,完善防暑制度

高温季节是事故易发、高发季节。公司总经理要求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生命和健康的理念,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各部门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修订与完善了各自的劳动保护与防暑降温工作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了防暑降温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合作,确保了平安度夏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落实。

二、宣传教育,增强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使每人都能了解、掌握防暑降温的安全小常识。充分利用会议、板报、宣传栏、厂报、广播等形式,教导工人正确的施救方法,在发生中暑等情况时,及时进行急救,增加作业人员对这种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急救箱配齐各类防暑降温药品,要求现场施工人员随身携带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同时,针对高温天气易引起火灾的特点,为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安全防火意识,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及遇到火灾时自救逃生能力。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预控能力和处置能力。

三、以人为本,多管齐下,做好健康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各生产部门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保障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员工进行慰问,并及时送上防暑降温用品。 二是从基础抓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将下午上班时间改至13:30,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在车间关键部位安装电风扇,并确保电扇的正常使用,做到随坏随换,保证了车间内部空气流动。三是从细节着眼,切实关爱员工,公司食堂在每日10:00—15:00为每位员工免费提供绿豆汤等清凉解暑饮品,预防持续高温引发的中暑现象。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发放落实高温补贴。我公司根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在七、八、九月份给每位职工发放高温季节津贴,进一步加大员工福利方面的资金投入。

在公司总经理领导和各部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近三年防暑降温工作卓有成效,整个夏季劳动安全形势良好,未发生一起职工中暑等意外事件,各项生产任务正常有序开展,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更为之后的防暑降温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措施。在以后的防暑降温工作中,我公司一定汲取近几年的经验,改正过去存在的不足,把之后的防暑降温工作做的更好。

单位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汇报三

目前,我市进入高温酷暑季节,加强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已刻不容缓,全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做好今年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提高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

(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协同参与职责。将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列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是法律赋予工会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职责,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督促企业行政、单位上级主管等部门落实主体责任,积极配合企业行政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防暑降温和夏季劳动保护工作。

(二)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履行监督检查职责。高温季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片区服务站、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的作用,认真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要针对夏季劳动保护工作的特点,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通过组成联合检查组等方式,重点加强高温作业、露天施工、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品储运等危害因素较大的作业场所,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因素,督促企业行政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职工安全和健康。

(三)发挥平台作用,履行宣传教育职责。全市各级工会要加大对职工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要注重运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积极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寓教于乐等职工喜闻乐见的'防暑降温和安全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做到工会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宣传教育“进企业、到班组、在岗位”。要指导职工掌握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尤其要提升高温作业职工(含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组织职工观看防暑降温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让每一个职工直观了解高温危害、后果和防护方法,切实掌握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要教育引导职工(重点是农民工)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牢固树立“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理念。

二、增强关爱意识,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实效性

(一)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组织基层单位,结合“安康杯”竞赛和“隐患排查随手拍”等活动,广泛组织职工立足岗位查找隐患,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要进行分类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对一些隐患严重又整改不力的企业,各级工会应及时向上级工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反映,必要时应提请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也可借助于媒体和网络对其曝光。

(二)组织开展高温“三送”工作。高温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主动筹划和组织开展以“清凉一夏、幸福安康”为主题的夏季“送清凉、送安全、送法律”高温慰问活动,积极协调企业主要领导主动关心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农民工以及中小非公企业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亲自带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慰问奋战在高温作业、高温场地、高温岗位的职工,认真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诉求,及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能真切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确保广大职工平安度夏。

(三)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在高温来临之前,各级工会组织要按规定配合企业行政认真组织开展高温作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高温岗位职工健康状况,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患有心、肺、脑血管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高温禁忌症不适应高温作业环境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四)组织开展急救技能提升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级工会可依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根据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组织开展高温急救技能培训,让职工了解高温危害、后果和防护方法,掌握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和急救药品。并积极针对高温季节易发事故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广泛组织职工开展演习、演练,熟悉应急流程,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三、强化过程管控意识,积极落实要求,进一步体现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保障性

(一)工作部署到位。各级工会组织要依据国家和我市防暑降温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在高温来临之前,积极协助行政制定工作方案,尤其是要制定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认真部署,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前期的各项工作。

(二)经费投入到位。各级工会组织要在确保防暑降温经费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改善作业条件,特别是要在露天和高温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隔热和降温等设备,生产作业场所如有条件要设立高温作业职工的工间休息室,作业现场必须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和药品,各级工会要督促行政按照规定按时发放防暑降温劳动防护用品和足额发放高温津贴,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三)管理措施到位。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督促企业行政科学合理安排职工作息时间(露天作业要避开烈日高温时段),实施高温错时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和避免超时劳动,严防职工中暑事故发生。各级工会要加强对职工食堂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加强对食品采购的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控,防止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等疾病的发生。

篇9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全管理;临时用电

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已经开始进入到了智能化阶段,电气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优良的电气工程建设方案,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同时对工程工期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工程成本以及达到的效果都与电气工程密切相关。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并且预先制定临时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以免电气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电气工程安全人员需要预先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同时将交叉施工项目标注出来,按照施工工期来合理的安排电气工程施工顺序,这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1 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气工程顺利施工,国家以及各个省份都作出相应的规定,这足以证明国家对电气工程安全管理十分重视。电气工程安全管理即关系到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由此各个电气专家学者对其安全管理工作一直都进行着研究。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危险,尤其是设备安装,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更多的是考虑质量与成本问题,安全管理被轻视。由于电气工程安装不当等造成众多伤亡,屡见报端,这损失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同时也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为此,电气工程施工单位一直致力于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培训。众多的实践证明,所发生的电气工程安全事故,并不是因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而是由于不具备安全施工意识,由此可见,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很关键。

不能否认的是,就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来说,我国的监管部门、施工企业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理缺陷,这对电气工程的发展非常不利。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遵循“硬性做事、理性做人”的原则,对一些违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长期以往,施工人员才能够规范自己的施工行为,具备安全管理意识。

2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操作顺序一定操作施工,顺序颠倒或者某一环节缺失,都会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此外,也有可能会大面积停电,使得后果相当严重,为此,电气工程施工中,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十分必要。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规范下发到每位施工人员手中,或者在施工之前最好安全培训工作。

其次,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尤其是新员工由于工作经营非常少,为此,安全管理人员应该与施工单位积极的沟通,按照工程规模、特点来为新员工安排相应的任务,避免新员工无法胜任,而出现误施工。

最后,施工人员应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还需要做好岗位培训工作以及技术交底工作,要求每个班组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依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来进行安排,进行安全较低,如果天气情况不允许,要立即停止施工。

3 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3.1 临时用电系统一般情况下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具体系统示意图,如图1)它是把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线/0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一种供电系统,也把它叫做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PE线不允许断路。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措施。

3.2 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标准要求。一般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并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匹配合理,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设备的机旁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避免其因潮湿漏电,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其额定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且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要超过3m。

3.3 在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安全电压是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在人体各部位接触时对人体不造成伤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对安全电压进行了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3.4 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并留有记录。

3.5 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告解决;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安全管理与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应用对电气工程施工非常重要。电器工程原本所包含的内容就非常多,几乎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领域都会涉及,尽管电气工程技术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技术类型的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安全性问题。管理人员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一定要重点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电气工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孙耀.电气工程的施工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1).

[2]徐学鸿.谈某连岛工程电气工程的项目管理[J].建筑电气,2007(10).

[3]夏润友.施工临时用电负荷的计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5).

篇10

1

甲方: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据甲方生产需要招用季节性临时工,乙方符合招工条件者自愿报名,经考核合格者予以录用(试用期为_______天)

二、录用后,生产期间,按计件工资标准,定时发放,不再享受其它任何费用。

三、生产期间,甲方向乙方提供生产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当年用工结束时统一收回保管),不再享受生产以外劳保福利待遇。

四、乙方必须遵守以下的厂纪厂规。

1.按照规定上下班,服从甲方工作安排。

2.不得找人代替(特殊情况不能上班者,必须事先请假)

3.爱护公司财物,保管好自己的工具用品。发生丢失要给予赔偿。

4.注意环境卫生,进餐统一在公司食堂,不允许在车间内进食。

5.未经甲方准许,不得携带厂内任何物品出厂。

6.严格按甲方各管理规定(另文)做好本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7.满_______天以上才能计发工资,在公司规定日发放工资,其它时间不予发放。

五、如违反上述厂规厂纪者,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予以辞退;乙方对工厂工作安排,工资待遇或其它种种原因如有不满,同样有权解除合同离厂。

六、本合同于每年用工时开始签订,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即生效,当年用工结束时即终止。

七、注意安全生产,乙方如违反操作规程所出现的事故,乙方应负责主要责任;乙方确因无法避免的工伤事故,甲方承担医疗期间医疗费用及工资。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

法定代表: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方: 身份证号码:

乙方: 身份证号码:

1、根据有关规定, 经协商甲、乙双方共同签订本协议, 共同执行。

2、本协议期限为 :自年 月日起至年 月日止。

3、工作任务:

3.1 甲方安排乙方在 岗位,从事该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3.2 乙方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要求,按照甲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3.3 乙方应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安全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4 因甲方生产(工作)情况发生变化或乙方不能胜任岗位时,乙方应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和调配。

4、劳动报酬:

按计件生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无固定工资;其它各种福利、津贴均含在当月的劳动报酬中而不再另行计发。

5、劳动纪律:

5.1 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遵守甲方的工作规范、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员工手册》中写明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爱护甲方财物,保守甲方机密,维护甲方利益,服从甲方的领导、管理和教育。

5.2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 甲方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直至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或解聘。

6、协议的终止、变更、续签和解除:

6.1 本协议期限届满时即终止, 由于生产工作需要, 在双方同意条件下, 可续签协议, 并应提前1个月办理续签协议手续。

6.2 经双方协商同意, 可以变更协议有关内容并办理协议变更手续。

6.3、甲方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生产经营状况解除本协议。

6.4、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乙方可以解除本协议:

6.4.1 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 生产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企业又不加以改善的;

6.4.2 甲方违反劳动协议或法律、行政法规, 侵害乙方合法权益的。

6.5 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协议, 均应提前 30天通知对方。

7、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 给对方成经济损失, 应视其后果和责任大小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8、协议如有未尽事宜, 凡属国家有规定的, 按有关规定执行;凡属国家没有规定的, 甲、乙双方可协商修订、补充;如不能解决,可以由三都县中和镇法院进行仲裁。

9、本协议双方签字即生效。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合同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3

____________(甲方)招(聘)用_____________(乙方)为职工,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本合同,建立劳动关系(重事机动车辆注册、转移、变更等业务),并共同遵守履行。

一、合同期限

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到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合同期限为______年______个月;

(二)双方同意本合同有效期的前________个月为试用期。

二、工作内容

乙方的工作任务或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必须按时完成甲方正常安排的工作任务。

三、劳动报酬

(一)_____________元/月。

(二)试用期满后,甲方根据本单位的工资制度,确定乙方的岗位工资标准为______元/月;如乙方的工作岗位调整,按新岗位所对应的工资标准执行。

(三)甲方每月定期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甲方的工资发放日为每月_______日。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一)社会保险

1.甲、乙双方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金;

2.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治疗期间或医疗终结后的工伤保险待遇按国家和省、市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3.规定和甲方的规定执行;

4.乙方因工或非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费、救 济费、一次性抚恤金、一次性优抚金、生活补贴、供养亲属死亡补助费等,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由社会保险机构和甲方分别计发。

(二)福利待遇

甲方应为乙方提供以下福利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工作时间

1. 乙方的工作时间,由甲方根据乙方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灵活安排;

2.在本合同期内,如乙方的工作岗位依法变更,按新工作岗位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3.甲方如安排乙方加班加点,应按《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期;

3.甲方在工作日、休息日安排乙方加班加点,可给予乙方同等时间补休,但补休后不再支付加班工资;无法安排补休的,甲方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三)甲方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保护规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劳动条件,切实保障乙方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四)甲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乙方进行法规教育和车辆构造基本知识、二手车交易操作规程培训以及其他车管业务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乙方应参加上述培训并严格遵守其岗位有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规要求,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安全健康和信誉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可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六、劳动纪律

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管理和教育。甲方有权对乙方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奖惩。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

(一)甲方因签订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乙方因个人原因,要求变更本合同条款的,必须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对方,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应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符合条件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变更本合同的相关条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四)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但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方式通知乙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1.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与乙方协商不能就变更本合同达成协议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

3.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

(六)确需裁减职工而与乙方解除本合同的,必须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企业经济性裁员规定所确定的程序进行。

(七)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以上第(五)(六)项规定解除本合同:

1.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被确认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4.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的。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不按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甲方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强迫乙方劳动和办理违法违规事项的。

(九)除上述第(八)项规定外,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甲方,超过三十日甲方应当办理解除合同手续。

乙方依前款规定解除本合同,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甲方的以下经济损失:

(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合同即告终止(有固定期限的合同除外)

1.本合同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

(十一)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任何一方解除或终止本合同,没有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或通知时间不足的,应当按相差的天数,以解除或终止合同前一个月乙方的日平均工作为标准,支付赔偿金给对方。

(十二)解除或终止合同后,甲方应当在十日内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八、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一)甲、乙双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甲方违反本合同规 定,单方面解除本合同的;

2.乙方未经甲方同意,擅自离职的;

3.乙方有本合同第七条第(四)项第2.3.4点情况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双方同意以下列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1.___________元;

2.赔偿金。违约金不足以赔偿对方损失的,还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按违约方实际造成的损失计算。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违约方可以减轻或免除违约责任:

1.违约行为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

十、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办法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九、本合同的条款与国家和省、市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按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十、双方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十一、本协议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鉴证机构(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