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高段;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要点分析

一、前言

从小学教育的年龄段的划分来看,在高学年段的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专向立即能力的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应在高段中认真分析小学语文阅读的特点,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满足教学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提高高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对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要点有足够的了解,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要点进行认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明确阅读教学要求,保证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可是,许多人认为语文学科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不同学年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目标。阅读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能力外,还应使其达成以下几个基本的人文精神目标:

小学各学年段的要求是:

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考虑到高段学生的实际特点,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考虑到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阅读意识,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分享读书感受,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读书过程中,获得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选择阅读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阅读经验,提高学生比学赶帮的精神,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3、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选择故事性强的课文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阅读,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改变阅读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现代阅读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传播过程,教师要把阅读对象作为一种生命主体对待。

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学生个性特点的需要,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以此来达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开展教学观念创新,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教学观念上保持与时俱进。

2、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则,弄清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职责,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使教学措施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教学措施能够具有一定的执行力。

五、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挖掘阅读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单纯依靠书本教学内容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通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发现,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应挖掘阅读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选择课外读物,挖掘阅读教学资源

除了书本内容之外,老师还应合理选择课外优秀读物,对阅读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寻找更多适合小学高段学生阅读的书籍和报刊,提高教学有效性。

2、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为了做好高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除了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尝试更多的变化,努力拓宽语文学习渠道,达到提升语文阅读继续教学成绩的目的。

3、结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特点,丰富教学内容

在目前的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对教学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措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应从实际生活中选择更多的素材,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就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明确阅读教学要求,保证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改变阅读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挖掘阅读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从这四方面入手,认真做好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蒲军;;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2]纪俊;;多维度 多形式 构建高效阅读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3]方海玲;;刍议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1年26期

[4]刘相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等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较低,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所以,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逐渐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并且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未能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较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然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适当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较低。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传授基础的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1]。另外,由于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僵硬,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使得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2]。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当讲解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出合适的阅读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教学课件,让小学生观看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不同景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观看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讲解文章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3]。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角色扮演、朗诵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荷花》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荷花、蜻蜓、小鱼的形象,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表演,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知识的学习者和接受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引导学生共同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4]。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泽旺布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348.

[2]龚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90-91.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创新已成为当前使其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创新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传统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

虽然新课改在我国的施行已经历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教育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加之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使得目前仍有许多小学的教师及领导在教学观念上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坚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学生直观能动性与个性特点的发挥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而其中许多教学方法与思路早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下学生的特点,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形式化依然严重,教师全程主导,学生的思维只能被动跟随教师前进,阅读教学应用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发挥。部分学校的教师虽然按照课改要求,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但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措施得不到有效利用,整体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

2.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多数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得到了更新,教学内容更加切合时代特点与学生特点,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教材更新与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加之信息闭塞,在阅读教学中所使用的往往是很长时间以前的材料与内容,阅读范围十分狭窄,课外阅读材料更为稀少,教师由于缺乏教学材料与信息资源,教学创新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不仅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与知识面的发展,更无法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与创新观念。

3.存在“唯教材论”思想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主要材料与工具,在教学活动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不能够单纯依靠教材来实现。而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常会陷入“唯教材论”的误区,一切从教材出发、一切以教材为准。实际上再严谨的教材编写也可能会出现疏漏,并且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的方向,教师偏离了这一方向,很容易使师生被困于教材所形成的枷锁中,使学生的思维拓展与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培养,这与新课改所提出全面培养目标显然是不相符的,而学生也缺乏全面的训练,语文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主要策略

1.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在驱动力,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兴趣激发与培养角度切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氛围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小学阅读教学的材料大多具有着一定的趣味性与故事性,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制作与阅读材料内容相关幻灯片、小动画,并配以轻松欢快的音乐,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教师自己进行配音朗读,由于小学生对于动画、卡通形象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也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此外,对于一些哲理性的阅读文本,或理解难度较高科普性说明文,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共同作用,更好的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与相关知识,结合教师的引导,还能够帮助W生更好的发散思维,进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2.寓教于乐,增强阅读教学的游戏性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思维更加投入,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交流与表达,互动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小游戏,如可以让学生参加教师设计的情景剧表演,给每位学生分配简单的台词,并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来吸引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通过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等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游戏过程中逐步渗透阅读教学的内容与知识,也能够有效的避免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讨的能力。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讨论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解答疑惑。阅读本身就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外拓展,巩固阅读教学成果

课外也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课外拓展,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结合阶段性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也可以通过鼓励让学生自己进行课下阅读选择,并要求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收获进行总结,通过课内外阅读练习的有效结合,充分巩固学生阅读学习的成果,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已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总结:当前的新课改环境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已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与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要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并通过积极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改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很多教师会觉得阅读仅仅是为了写作,认为阅读仅仅是一种手段,导致很多教师把阅读课当成写作辅导课。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阅读教学质量普遍较低,下面是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失问题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进行阅读指导之前,首先应该深入理解、剖析具体的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形式更加偏向于互动性、对话性,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阅读内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较高的合作意识以及社会互动意识。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很难跟上新教材的脚步。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让学生识字、看书,并没有注重阅读内容,也没有进行互动性、对话性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 阅读教学缺乏个性

实际上,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包括想象、记忆、感知、意志、兴趣、思维以及情感等很多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学生主体可以和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汲取更多的精神文明营养,积累更多的知识。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阅读的文本,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指阅读的个性化。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中提出了个性化这种新的阅读标准,觉得阅读应该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受到教师固定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束缚,也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代替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都不是那么注重阅读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也没有指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认为阅读课可有可无,这样自然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成效低下。

二、 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 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可以使学生更加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后,才会有动力继续进行阅读学习。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主、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让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担当一次广告设计师,根据黄山的特点写几则具有特色的广告语,使更多的人了解、向往黄山。往往像这种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很多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参与积极性会比较高。

(二) 实现个性化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千万不能采取统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也不能抱着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优等生的想法,而是应该确保优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以及发展,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爱好以及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直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应该让学生可以在各种情感活动中有进一步的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那些条条框框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追求真善美,实现个性化阅读。

(三) 阅读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新课程中,很多课文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作者对于某个时代的独特感受。比如,《金色的鱼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的时代和现代小学生差距可能比较大,文章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也相差很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很难亲身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向学生讲解一些旧中国的社会背景知识以及旧中国人们的贫困生活,更学生更好的了解在过程中的艰苦,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 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书籍非常有限,而且小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也比较有限,因此有的学生很难理解阅读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引导学生超越课堂,走向更为广阔的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明确(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147页) 阅读教学的缺失,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拓展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大力的推广和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阅读内容的进行拓展,为小学生营造出适当的阅读氛围,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阅读交流平台,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主要方面

1.阅读内容的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和教学内容就是小学语文教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阅读的内容远不能满足各个年级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量,这样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不行的,应深入拓展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内容,并语文教材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2.阅读空间的拓展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阅读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空间的拓展,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以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自主的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教师应拓展小生的阅读空间,让小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扩大阅读的范围,从而进一步学生的阅读效率。

3.阅读方式的拓展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发展下,课堂教学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组织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拓展文字、图片以及音像资料,提高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阅读内容更为有趣具体的呈现给小学生,使小学生通过这种阅读形式,更加深入的理解阅读内容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内容拓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积累的比较少,缺乏一定的阅历和经验,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小学生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阅读的范围进行拓展,使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理解和掌握。通过对阅读材料背景的掌握,小学生在进行语文教材阅读时,就能够更加快速和深入的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和突破,以大量的拓展阅读锻炼学生,让小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阅读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教师也要注意阅读内容的趣味性,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能够引起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内容,使小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层面的拓展以及综合的提升。

2.为小学生创设出适当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能够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例如在进行《春雨的色彩》这一课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方式,让小学生融入到春天的氛围中,这样小学生既可以领略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又能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应以阅读内容为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中。

3.建立阅读交流平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学生建立各种不同的阅读交流平台,使小学生能够将自身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想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规律,并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交流的活动,组织小学生在阅读之后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或者以阅读的内容进行改编,通过话剧或者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小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思想的交流,使所有的小学生共同进步。通过这种阅读交流的方式,小学生不仅能够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锻炼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教育的意义。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深度,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效果的实现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江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教学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但是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还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在小学生阶段阅读是小学生活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小学生能力的重要过程。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这些年来人们对于小学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新课改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涉及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乎教学改革成败。在新课改的阅读教学领域我们发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同时也看到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这种阅读教学虽然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效果不佳。只是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而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搞好小学的阅读教学呢?我就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找对问题推进课改。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想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正对现实,找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才能依据问题寻找答案。以下几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阅读文本理解不深,导致教学没有深度。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教学效果大大折扣,这种事情也是常见的现象。对于教师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师水平有限,不能按照参考书建议去理解教材文本,导致小学生理解上出现偏差和不足。

(2)教师选择过多的参考,导致观点混乱,条理不清。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有对教师有用的一面也有干扰的一面这就要看教师有没有正确的主观判断,教师在参照教学资料是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使自己在资料前迷失自我,才不会使小学生也失去正确的方向。

2、没有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个性,影响小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必须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小学生,要允许小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了小学生自身对课文理解和考,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与课文的直接对话,是认识感受与作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小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也不能代替小学生去感悟,教师要允许小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思维锻炼,才能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学生语言积累不足,影响教学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培养小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重心向文章理解分析倾斜,从而导致教师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并且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重语言理解轻语言的运用。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现在小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弱的现状,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效果。

4、重形式不重内容。

近年来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往往要开展一系列的听课活动,教师为了应付这些听课活动,不得不采取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上课的教师只注重了形式,不见实效。形成了课堂上热火朝天,课堂气氛异常炽热,却没有实效的花拳绣腿。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改革的现状,下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几点建议:

1、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小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2、开展设问教学锻炼小学生思维。

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是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1)合理设置问题,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小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的愿望。

(2)设置合理的活动,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小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3、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篇7

关键词:校本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08-01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校本改进后更成为了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行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及含义。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后才能看到效果,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积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模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能力的教学工作,有两个方面能够表明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一是阅读教学着重于学生对书面文字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二是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将文章中的概念进行分析、消化、运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论是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校本改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2.1 营造阅读环境。校本改进后,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了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校本改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阅读环境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活动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在这种阅读环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阅读的快乐。但在营造阅读环境时,需要结合校本改进的内容,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阅读环境的影响,提高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

2.2 提升教师能力。提升教师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校本科研,让教师参与到学校开设的校本编写工作中,从而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二是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有关阅读教学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三是开展研究和课题活动,让语文教师们为同一个课题编写教案,再进行交流,以此达到提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目的。

2.3 教师成长的规划。在校本改进后,教师成长的规划及培养也逐渐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增多,教师在学习过后能够以汇报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全校教师进行交流。二是学校为教师开展了各种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放松心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在文化气息如此浓重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最大化的提高。最后一点则是学校为了能够激励教师多开展一些丰富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学校内实施教师科研奖励机制,让教师多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及知识,编写教学案例,总结教学方法。

2.4 保证阅读时间。阅读能力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及时指导学生,更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5 举办阅读活动。为了能够迎合校本改进,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读书节、文学班、书法班、朗读班等,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读书征文评比、阅读心得感悟等活动,另外,可以召开阅读家长会,让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但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及家长共同阅读的书籍,才能实现举办阅读活动的最终意义。

3.结语

校本改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二是通过校本科研、教研活动、研究和课题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三是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最后学校要定期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根据以上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8

【关键词】问题与策略 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83-01

引言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经验。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为此教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不断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1盲目相信教材

影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以及教材内容的滞后。但同时,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盲目相信教材,并且在农村小学阅读资源以及课外文化都比较少的情况下,很容易让师生关进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从而缩小了视野。实际上,课堂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教材也只不过是借鉴的资料。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可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1]。

1.2教材内容落后

由于我国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不完善,经济水平比较低,而且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也较为滞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够大范围的接触阅读材料;另一方面,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故步自封,没有了创新意识,更不能有效的培养语文的学习能力。

1.3教学观念滞后

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策略

2.1不过于依赖教材,拓展阅读资源

因为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材中还不具备丰富的阅读内容,所以,在开展教学时,不能过于依赖教材并盲目遵从教材。但是由于教材对课堂教学有引导作用,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中小学的语文知识衔接起来,所以,教师不仅要提高对教材的使用,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资源,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2]。

2.2转换思考问题角度

活跃的思考能力,不同的教学想法,是实现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养成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转换思考问题的立场,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最终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2.3培养学生创新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并且还要多加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通过质疑,深入探讨问题的答案。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启发与引导,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有效的达到教学效果。发展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并且还可以根据提出的质疑对答案进行判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答疑解惑,还应该帮助学生对新颖的解题方式进行探讨。

2.4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的构建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为了消除这种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知阅读材料的内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不能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下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打造一个真实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充分发展,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采取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学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1.1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课程项目之一,但它的作用却跨越了学科的范围,因为只要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阅读,对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阅读都是基础。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二三年级这种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更是他们奠定一生的母语文化基础的机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2解决教师教学的困难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国家和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快速提高。这对本来就担任着语文基础教学任务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无非是巨大的压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2.影响实效性的因素

2.1阅读教学无法引起感情共鸣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的教学,在它的教学任务中除了基本课程目标的实现,对人的情感的陶冶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课文里所包含的情感,无法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也就没办法实现陶冶情感的目标。整个课堂教学也必然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学生的兴趣也就没办法得到提高,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不会好。一般来说,教师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课文情感的原因,大多来自于教师自身没有投入足够情感和用心。例如,在朗诵时没有顺应课文的情感主线,只是单纯地朗诵了课文的内容或者是没有适当地采用调动学生情感的方法。像是某位小学教师在讲授《回乡偶书》的过程中,本应是自己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诗歌的内容,奠定了感情基调,然后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作者回乡时两鬓斑白,孩童不识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愁苦。但是,教师却在朗诵课文时只是简单地朗诵出了内容,并没有饱含情感而且也没有做任何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只是单一地讲解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大大地降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2.2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程度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同一而论,没有针对性,制定的教学方案要么就是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么就是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办法适应学生的特点,也就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甚至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3.解决措施

3.1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之所以没办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一方面是教师感情投入和用心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始终没能认识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也要带动学生参与。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地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感情主线,以便于在课堂上的朗读,讲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在文章讲解开始前,或者讲解完一部分后,一定要让学生自行阅读,感受其中的情感,这样的做法对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有着关键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进行课前导读的工作,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3.2联系学生实际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小学生作为自觉性尚未发展良好的群体,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的情况出现。这对教师教学方式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教师应该学会在保障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小组间的比赛和游戏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任务时,要从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活动的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4结语

篇10

关键词:审美建构;建构情境;延伸阅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特点

1.欢乐性

审美建构中的小学语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在感知、想象等作用力下,得到快乐,这也就体现了阅读审美建构中语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学生可以在审美建构中持续获得欢乐与满足,让小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的美。

2.创新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活动有利于教学的构建。教师可运用本身的文化修养,对语文教学独特审美认识、情感,打造出创新、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此外,随着审美的欢快建构,潜在创新能力可得到很好的发展,以此培养了开发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

3.人文性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提升学生品德的修养以及审美的情趣,可以让学生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的目的是以美来融汇知识,获得相应的德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文的魅力,并以此来达到形象感化作用,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二、小学语文阅读审美建构的意见

1.审美的掌握

在对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可以看到课本中有很多关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自然之景的美是由自然的造型与姿态构成的。例如很多的古诗等,都有很多体现美的地方,因此,在对课文解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去发现美,并深入分析美的含义,指导学生对美进行想象而达到对美的理解。

2.构建情境

情境构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而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情境构建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当所构建的情境和学生的审美相一致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形成对话。此教学方式学生在产生审美快乐时也可产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引发学生对于所学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走进课本里。

3.延伸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中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融入美的气氛中,对阅读有了真正的兴趣及情感后,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指导学生开展延伸性阅读,如在学习完《草船借箭》之后可延伸阅读《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