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对策;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措施;农田水利

1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拉高,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大幅度建设。但由于各种因素,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要,而且为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对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2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洪水和干旱一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两大难题。我国许多地区还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这就加重了干旱缺水的严重性,再加之人们对河道防御洪水的功能缺乏必要的意识,河道占用淤积现象严重,面临洪水的时候河道的防御功能无法体现,使原本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更是雪上加霜。自然因素确实是我国农业受灾的主要原因,但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水田水利设施面临的问题。第二,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效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三,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极端气候频繁发生,进一步放大了农业生产本身的弱质性。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雨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防洪抗旱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同时,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自然降水量不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依托水利设施扩大人工灌溉面积。第四,我国绝大部分水田水利的灌溉还停留在水平上,这不仅达不到有效的灌溉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在我国农村要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农村建立起节水灌溉的服务系统,不断提高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为现在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五,我国是农业大国,有限的耕地面积要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现在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归功于国家对农业结构的适当调整。要想保证农业的产量,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就要有稳定的农田水利设施,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现在我国农村的水利设备还很滞后,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出更为先进、功能更完备的水利设施,来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

3、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下面简要分析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第二,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第三,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第四,资金投入不足且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田 水利设施建设一直沿袭“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策略和思想,为保证大江大河安全,国家只注重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工作,而忽略了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相关的沟、塘、渠、湖等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因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而缺乏基本维护,农田水利大多靠吃老本,长期带病超负荷运行,已有的中小型灌区近70%的设施老化失修。第五,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设计中长期存在一个顽症,即各类水利设施之间缺乏互补与衔接,造成有限而宝贵的水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第六,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以及工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 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以上问题,对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应采取如上几种应对措施:第一,加强农田水利科研工作,在加强国外先进经验的引进和优良传统经验的发扬的同时,加强新的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这要求国家对农田水利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倾斜,要求各级政府制定吸引和稳定农田水利科研人员队伍的良好政策。第二,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巨大的经济保障和环境保护功能,因此其也同时属于全民和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可以类似全民植树造林一样,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体国民、社团、企业出钱出力,共同办好农田水利网络体系,造福国家,造福人民。没有过硬的农田水利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生产就不能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也不可能稳步提高。因此,我们要在纵观新时期全局形势的基础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把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第三,健要建立完善的水法体系,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在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水事违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第四,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痼疾就是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缺少有机衔接,彼此间的匹配性较差,从而制约了水利设施体系中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上级政府层面上,在继续追加投资积极推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投资,做到主支衔接,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进,强化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各级各类水利设施的协调与整合,重点搞好不同规模水利设施间衔接工作。地方政府层面上,则应一如既往重视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工作。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第五,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稳步提高的要求,积极协调中央有关部委的工作,切实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基建投资和国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等向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倾斜的力度,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以省级财政投入为重点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力度,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构筑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除了确保各级政府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之外,有序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积极参与的投资格局,最大限度拓展融资渠道从源头上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应适度安排中长期、低息的政策性贷款,降低担保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并扩大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补贴的规模和范围,调动投资积极性。

5、 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必须正视其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注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农田水利建设与相关法律》李乡状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常见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落后,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工程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经过旱涝灾害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损失更加严重。这种现状同我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各地各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通过政策和资金杠杆儿对现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转进行调控,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和缺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解决农民日常生产和饮用水而修建的水利工程。近年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被忽略,导致农民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竟然出现水荒,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给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损失。如今,小型主要表现在:

1.1 工程质量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在围绕农田及生活区,便于农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利用。但农村水利工程多属于地方性工程,施工方在施工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再加上工程建成后多为农民自行维护,难以按照正规的水利工程维护标准进行日常维护。很多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民,施工单位本身没有质量意识,相关的建设标准落实不到位,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工程建设质量和维修养护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1.2 重复建设多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始较早,但整体的设计施工都比较落后,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缺乏相应的目的性。这种情况在很长时间内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相匹配。有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政策临时仓促上马,没有对工程的整体效益做综合评估,以致于出现工程的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1.3 资金链不稳定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除应急工程由少量投资由政府投资外,几乎都是社会投资,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费用很大一部分由投资者自筹。自筹资金虽然比较灵活,但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就是资金链不稳定。资金链的波动会导致某些工程因资金短缺而出现工程停顿。个别施工单位还会因为资金问题造成建设标准降低,最终影响工程的使用价值和后期的维护。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2.1 落实岗位责任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纳入各地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战略。各级政府牵头,在所辖的农村中组织相应机构,形成领导责任制,分阶段的对现有的农田水利状况进行调研,而后形成评估方案。根据当地农田水利状况,将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和管理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分阶段进行评估、考察。

2.2 加强质量监管

要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和后期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得工程建设中不出事故,使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实际效益。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2.1 工程设计和招投标过程管理

根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完善工程资质认证制度,保证聘请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可使用,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招标。招标至少要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下准人证的3家以上企业或单位,引入竞争机制,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

2.2.2 健全管理机制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丁程项目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规划符合实际需求,最大化项目的投资收益,实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化的审批制度。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内容广泛,应该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地规划布局。一律按照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最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与此同时,相应地需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搞好工程建设,使工程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必须建立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防止和杜绝水利工程项目的盲目和重复建设。

2.2.3 施工准入制和监理制度

施工企业所聘请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都必须持施工准人证持证上岗,施工准人证南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进入施工阶段时,建设单位就需要配备具有资质的质监员对工程各部分进行检测,详细填写检测记录,尤其是那些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必要时还需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后,才能作为工程使用材料。填写的检测记录可为验收和今后工程理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3 投资标准的多元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过少,使得建设标准降低,造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应该遵循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形式多样化原则,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资金的投入。同时,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行计量收费,加大水费征收力度,提高水费投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力,并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筹资的水利投入新机制。各级财政可以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项目,专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农村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基础。广泛而高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6(02)

[2]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

[3]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06)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70-021 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

1.1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惠民工程,要发展农业就免不了发展水利业,而对于发展水利业来说就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设施,因此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明确的了解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但其在社会上的间接效益要远远超过投入。农田水利的工程量大,因此管理起来十分困难,想要整体重视起来必须由上而下,从领导开始加强认识,提高重视水平。

1.2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工程,每年加固湖堤、水库整险、渠道改造、塘堰改造、挖井建窖、节水灌溉等需要发动近亿的劳动力来进行整改。正确引导广大农民投工投劳,形成公私经营水利并存,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事业。

1.3 农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既能调节农田灌溉用水,还可以进行水产养殖,为农民提供另外一项收入,在兴建完水利工程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地区的用水问题,保障了农民的饮水安全,从而侧面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农民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由此得知其百利而无一害。

1.4 能够应地制宜的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农田的水利建设。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力大量外出打工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不足,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工程量要合适该大就大,该小则小,不拖沓、不犹豫。

1.5 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必不可少的一环,水利工程的实施保证了粮食的生产,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

1.6 农村水利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水利工程能够促进人水和谐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来改变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服务,从而提高产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就慢慢的被人们所发现,以下是一些我的观点:

①县市之间、乡村之间农田水利建设进度不平衡,部分地区行动迟缓。

②工程建设之前没有好好的进行策划,在设计中存在的很多理论值,与实际存在很大差别,设计工作应当详细的列出结构图、工程量以及工程费用计算等细化的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大多数单位仅仅是在设计方案完成时就进行了工程,导致了工程建设完毕后使得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很多方面不能互相兼容,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③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没有自始至终的认真完成农田水利工程,有一些工程甚至还有很多工程隐患,一些半吊子工程,其原因还是存在于施工队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监督机制不完善,施工管理中的风气不好,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④在管理工程建设中粗枝大叶,维护管理方面不到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其工程的建设标准极低,这也使得工程的使用率大大下降,导致今后需要重修等,费时费力,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⑤工程建设完毕后往往缺少人员的管理或者没有相应的技术去指导。绝大部门工程建成后丢给当地农民管理,所谓谁受益谁管理,美其曰“好”,实际上多数上老百姓根本不能管理,只知道用,这就导致一些本应能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水利工程往往只十几年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工程的设施老化严重,管理非常混乱,这也导致了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溉区域的农业产品出产率和经济效益。

⑥农田水利工程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我国目前对于水利工程的投入机制尚未健全,同时工程建设也面临着多头投资而缺乏统筹规划的局面,国家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工作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各个部门也通过相应的渠道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因多头投资造成小型水利遍地都是但却缺少形成系统的统筹规划。

⑦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存在着“面子工程”,其存在往往是为了形象和政绩才出现的。在项目的规划中,小型水利工程往往注重路边形象而轻视了水利建设本身的目的和工程的隐性效益。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随着领导的意图转,从而缺乏了必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经济性和使用性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很多需要工程的地方没有,而不需要的却一堆,形成了水利基础设施的两极分化。

⑧农民参与工程讨论的意识较低,所推崇的“一事一议”也难以实行,农村中的留守妇女与老人也缺乏决策能力,往往造成村内的议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受益范围比较大,一般会辐射周围的几个村,如果不能商议妥协,那么工程就不能及时的进行,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沿袭以往的方式,这样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是对用地的浪费。全国每年的土壤流失量比较大,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成片成片的土地沙石化,平均每年要损失100万亩以上,同时农业用水也没有相应的处理,而是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3 建议与对策

篇4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对策;山东泗水;中册镇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96-01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缓解人们因自然灾害带来的不便。中册镇北部为山区丘陵、南部为平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范围广、样式多。因此,要科学管理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1]。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互相兼顾。北部山区小水库、小塘坝大多为头顶库、连襟库,在过去建设时均没有完整的地质、设计等资料,只依据群众经验、凭借自然地形建设拦水筑坝,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并且建设质量差、技术标准低,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小型蓄水工程相配套的水渠、管道控制灌溉面积小,管道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因多数建筑物无专家认证验收,渠系建筑物渗水、漏水现象多,多次对其进行维修但是由于未能解决根本漏水问题,导致干旱时无水、多雨时涝害[2];部分水渠及其渠系建筑物因无水通过而废弃在田野里,但却占据着大量的耕地,影响农田水利的合理开发,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以及工程纠纷多

多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小型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维修,历届村支两委及受益群众也积极响应进行建设,但由于存在换届交接、资金缺乏、账目不清等因素,造成工程规划无序、建设重复,施工缺乏管理,工程建设质量差、纠纷多,出现了半拉子工程,最终导致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群众怨声载道,个别出现上访事件。例如:蒋家岭塘坝位于村北,建成后能改善灌溉面积20 hm2,群众治水热情高,当塘坝筑土完工后,村委进行了换届,账目没有交接,新一届村委无资金进行塘坝的护坡,成为半拉子工程。

1.3 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粗放,工程效益降低

由于建设南部平原区的田间灌排、引水工程时资金短缺、技术差,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效果差。此外,建成后没有进行正确的管理[3],工程运行时管道多处渗水、破裂,使其过早地失去使用价值,降低效益,同时也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以杨柳干渠为例,该渠属于县级小型灌区引水灌溉渠系工程,项目建成后,由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进行管理,使用权、管理权范围不明确,建成后的几年时间,中册段的干渠淤泥平均厚达1 m深,东杨庄、宋家村2处渡槽漏水严重,中四倒虹吸几近堵塞,沿途泵站毁坏严重或已报废,临泗段根本无水通过。

1.4 工程建设耗时长,旧工程无作用

资金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建设纠纷等问题,导致工程建设耗时长,工程难以发挥效益,再加上年久失修的老工程,都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位于该镇的中册水库,属于小型水库,2008年加固完成以后,蓄水达到64万m3,但原有的渠道年久失修,淤积堵塞严重,几近废弃,有水却不能自流灌溉。

2 对策

不同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不同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当地实际气候、生态环境和当地农民习惯农作特点,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4]。合理规划设计、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科学管理,众人齐心才能建设质量好的工程[1,4-5]。

2.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因此应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要先申请规划,待审批后才能施工,验收后才能交付使用。大力宣传,科学管理,各村之间互相借鉴,使其不断规范、有序地发展[1,4-5]。

2.2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科学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资源,服务大众。2011年中册镇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生态特点和当地农作特点及实际情况,认真编写《中册镇农田水利发展3年规划》,计划在村一级拟建5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由中册镇水利站上报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给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1,3-4]。

2.3 聘请资质单位实施,实行工程招投标

聘请具有水利水电工程三级以上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不可聘请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加盖资质证章的设计图纸才有效。由招标办决定相关竞标施工单位。竞标程序为:持有施工准入证的3家以上企业或单位,根据其方案设计、工程投资、施工管理和工程项目公平竞标,严防恶意竞标、虚假竞标、内部竞标,开始施工需等到签订公证合同以后[1,3-4]。

2.4 颁发施工准入证,实行工程监理

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给具有合格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一定的生产设备、施工人员有实践经验、施工管理水平好的施工企业颁发施工准入证,并对其进行检审。工程开始后配备质监员随时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及时记录检测结果,特别要对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进行检测并记录,然后由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再进行备案,以为工程验收和项目管理提供保障[1,4-6]。

2.5 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以竣工报告形式、施工单位以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完整资料申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工程。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提供的资料和竣工报告组织有关设计、质监等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检查资料是否全面、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等,共同评定该工程是否可以交付使用,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1,4,6]。

3 参考文献

[1] 范永波,车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9,29(5):113-115.

[2] 孙海龙,孙淑芹.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J].民营科技,2009(2):153.

[3] 王艳,侯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维护管理[J].农技服务,2008(9):144-145.

[4] 姜波,王新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水利天地,2009(7):36-37.

篇5

[关键词] 山区农田水利建设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15-01

一、前言

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庆元县,全境山岭连绵,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称,山区农业耕地16.06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发展山区农业,该地区的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一直走在同类地区的前面,各种节水微灌、喷灌和灌溉渠改造工程开展的如火如荼,且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结合庆元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探讨当前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前景。

二、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1.水利设施过于简易,使用率低下

当前许多山区农田基本上没有配套水利设施,还都在沿用开田初期的简易引水渠,由于山区梯田高低落差大,田块分散,许多农田都是靠山水自流灌溉,大多是靠天吃饭,相对田块单位面积建设水利设施投资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退步,使得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落差越来越大,如今种粮效益不高,大批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田,对兴修集体所属的农田水利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量山区农田无人耕种而成荒田。

2.机电设备老化,安全隐患严重

电灌站大都在七、八十年代兴建,机房已多属危房,当年购置的电机设备大都处于报废状态,能运转的也是带病运行,进站电线路老损严重,加大了运转成本,且一些电线和电控设备无任何保护装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一些边远机房的机电设备还屡被盗窃。

3.资金投入缺口大,部份农民缺少大局意识

虽然国家对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但是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题还在于地方政府,而当前由于发展的限制,山区地方政府的资金并不充裕。再加上部份农民受经济利益影响,建设用到土地时政策处理困难重重,这一现状导致水利工程虽然规划项目多,前景诱人,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寥寥无几,及时开始修建的工程,也大多由于资金问题进度迟缓,使得山区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始终不能够满足需要。

4.水利设施疏于管理和维护

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让地方政府头疼的事情,沟渠、水塘等工程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老百姓愿意接受新修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但是不愿意义务的投入劳动力去修缮这些设施。

地方政府对这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也是设备老化迅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其一,思想上不够重视,地方政府对这些不能短期见到效益的项目过于忽视,建设了也疏于维护,无人问津;其二,财政因素,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工程,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开展的比较顺利,但是地方政府缺乏日常管理水利配套设施的专项资金,所以日常维护比较困难;其三,技术人员匮乏,水利设施分布面积广,且建设地大多交通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巡视和维护,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去维护。

三、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思路

虽然当前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效,许多山区无水可用的现状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今后的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努力。

1.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奠定了坚实的地基,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厦才能盖得更高。随着国家政策的明确,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的扶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保证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持续的进行,将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落到实处。

2.联合管理水利设施

水利设施可以通过政府带头引导,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和鼓励民众积极响应的方法,实现联合管理。让水利设施成为有偿建设、有偿使用、有偿维护的项目,这样既吸引了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建设项目,也筹集了水利设施维护的资金,至于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补贴的办法来弥补。使得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真正的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培养基层水利管理技术人员

针对当前水利设施专项管理人员匮乏的现象,可以由政府组织科技力量进行培训,当地选派优秀青年进行学习,培养出一批真正属于地方自己的“水利设施守护者”,既解决了专业人员缺乏的困境,也使得当地民众能够亲身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使得民众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详情。

4.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积极性

山区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需要巨大人力的工程,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维护,都离不开当地民众的人力支持,所以如何调动当地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能够充分的满足当地生产的需要,这样才能够让当地民众看到切实的利益,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农业发展的助推剂,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也必须跟上不断发展的农业产业,对内,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国内山区农田水利现状,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外,应该积极学习国际上农田水利领域先进知识,推动国内山区农田水利领域进步。作为当代农田水利工作者,更应该立足于自身,积极学习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领域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手段,丰富自身知识,将自己锤炼成一名合格的农田水利技术人员,为山区农田水利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永强.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J].农技服务,2012,29(4):493-494.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水利工程项目快速的发展在进一步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给我们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生态种类繁多且气候多变,这种特性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可耕地面积不大,只占种耕地面积的一小半;生产的粮食却要满足我国四分之三的人口需求量。因此,做好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增强我国农业抗旱性和抗灾性,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下面,文章将会以我国农田的水利工程为例,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水利工程发展的方案和对策。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农田的水利工程的综合分析,得出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老化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都是建国初期兴建的,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现象。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设备老化,破损,甚至一些损坏严重的大大妨碍了农作物的生长。除此之外,根据检查发现,全国农田水利工程只有一半完好,而其灌溉水平远远低于预期水平。那些灌溉设施普遍存在管理不当,不注意维护,大部分设施都已经达到或超出使用年限;灌溉渠道淤积、塌方现象严重;输水效率低下且渗漏严重等等问题,这些都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2 农田水利工程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机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历水利工程建设欠缺程度严重。随着农村税费的改革,全国各地的义务工和积累工的锐减,各地农田水利建设就出现缺口。“两工”的取消,意味着我国每年农田水利工程投入量剧减,换算成工作量的话是减少了80多亿的工作量,由此可见这项政策给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国家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态度不积极、投入的资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减少;最后,全国各地的经济情况不一,有的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重,无法承担相应的水利配套设施的比重,对农田水利建设上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3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当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的体制跟不上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实行合作联产承包制,这就逐渐模糊了那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归属和相应的负责管理人。这样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悬空,农民个人利益与农田实例设施带来的集体利益之间出现分歧与矛盾;另外一个是地方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管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管理维修工作普遍没做好。我国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因为财力有限或者资金投入不足等一些因素导致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难以进行,此外,已经建好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也都因为管理经费不足,导致水利建设出现大家都在使用,但是都不去管,也不去维修,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的不良现象。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管理责任人的不明,经费的缺乏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的发展趋势。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提出几个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2.1 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策

我们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配合我国水利建设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我国水利建设的管理更为规范,更合乎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详细制定农田建设的分级负担、分级管理、分级收益等政策,准确划分各个环节的管理负责事宜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另外,加强对我国水利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建立一个全面的,健康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机构与制度,使得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得到提升。

2.2 落实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要想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首先我们就要落实好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投入。由于资金的缺乏,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设施投入不足,因此,政府要在合理的情况下,增加对水利基础建设设施的投入和预算,争取并保障地方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先发展。此外,对于我国的农田水利资金投入的部门多而杂,我们要对这些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这些投入资金的利用率,争取做到每分钱都用到刀刃上。最后,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地方,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资源。例如可以吸引当地富裕的民众或者合作组织加入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充分调动人力和物力,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我们首先要做好第一步,也就是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成本的控制、资金的管理以及后续维修方面的管理。其次,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分级管理,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并分层落实。最后也可以发动群众进行自主管理。对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投资人进行管理维修,自负盈亏。另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方面也要做好账目管理,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工程管理,在投入使用后要不定时进行维修管理等工作。

3 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但是随着人们对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关注,专家学者们也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相信以后在国家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萍,王勇,张慧琳.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33).

[2] 黄彬.水利工程质量监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8).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我国劳动人民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业抗旱抗灾、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分工

1、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

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看,农田水利建设在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即混合产品,又称为准公共产品。这种分类是基于其效益外溢性的特征和排他性及竞争性的特点,但是其根据不同方面的特点又可以进行细分,如防洪堤防常被视为纯公共产品,农村中的水利灌溉工程常被视为准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极有可能私有化转变为私人产品,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私人经营中可以看出来。

2、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分工

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即如果公共产品完全由市场提供,那么短缺的情况就会发生。因此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和市场要做到分工合作,即满足公共需求的农田水利建设由政府承担,而满足私人需求的农田水利建设由市场提供,承担不同的责任。但是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来看,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主导性的,同时可以在具体的细节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准公共产品可以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并根据受益原则从受益方收取一定的费用。一些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受益方联合筹资的方式进行建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家机井这样性质的私人产品,其费用应该由个人完全承担,而政府可以予以指导。各级政府之间也应该分工明确,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承担大型的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而县乡村则负责辖区内的水利建设工作。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加强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起步较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系仍然不太健全,因此,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落后

自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改革以来,农村的个体经济意识不断加强,集体观念淡薄,而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都是改革前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在现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只负责用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都不愿意管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有人用,没人管的状态。其次我国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很多水利灌溉的渠道都存在堵塞、漏水等现象。另外一些水利工程设备的老化和失修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性都造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持续落后的现象。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随意性

在我国大多数农田工程的水库等一些设备管道的老化失修,都是村里农民随便修理的,没有请教过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师傅和技术人员,使得修理效果不好,导致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农田水利设备的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彻底失去效用。此外,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和管理状况都不标准,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施工规范和建设规范,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就更为随意。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国家政府出资,并由村里共同施工建设或请专业的水利工程施工队来建设,但是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不遵守施工规范或要求的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缺乏一定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显得比较随意,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和质量。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虽然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由国家政府投资的,但是有些经济条件不好或是比较贫困的地方政府也无法投入很多资金来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也对这些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进行了一定的补助,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当地富有村民对当地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投资,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来建设水利工程,使得一些水利工程难以正常开工,有些开工以后,也因为缺乏资金,使得工程难以进行下去,使得工期一拖再拖。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因为水利工程得到的效益不大,使得他们不愿意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给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体制不健全导致的事权和责任不清

大中型的水利建设是纯公共产品,其管理较为完善,职责较为清晰。而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其投入较为分散,并未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这也与历史背景有关。集体经济在实施后退出历史的大舞台,而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也被搁置了起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团体并没有水利建设方面的意识,也无法承担起这样相对较大水利工程的能力,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缺失。这种主体的缺失造成了日后农田水利建设中种种问题出现的隐患,即政府和农民都不视自己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从现实中,我们发现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发动和补助,农民投入劳动力进行建设,但是双方均不主动承担责任。虽然部分地区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改革,但是这些工程多数经济效益低下,让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运行管理的责任无法落实和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加速了工程的老化。

三、改进方法和措施

1、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规范,并在施工工程中落实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施工时,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的每道工序、一定要求严格按章操作,并对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对于建设施工材料和设备也要严格检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

3、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和村里干部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强村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每分钱都能用到实处,此外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受益民众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用于当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面,增加水利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有,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水利工程的投资者就要负责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所获取的收益也归其投资管理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费的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4、农田水利建设的事权划分明确化

各级政府应该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事权明确化,并对财权做出一定的规定。只有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主体,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序开展。对于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到县、乡镇、村、组和个人。

结合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命脉,必须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清其症结,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1).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原则;管理措施;河南沈丘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1沈丘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要始终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1.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把握好“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1.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根据沈丘县农业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坚持走“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之路;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县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1.3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县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切实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能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规范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和依据[1]。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2.2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沈丘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众多,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2]。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投标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3]:一是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把关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二是加强标底编制和评标专家的保密性。三是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制定先进的评标办法,并积极吸取其他行业及县市的先进经验,改进沈丘县现有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2.4着力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我国投资建设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可靠保证,是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4]。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要严格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要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

2.5实行工程全面监理、监督制度

建设监理的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能,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逐步“实行小业主,大监理”,推行全方位监理[3]。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除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努力外,最关键的是业主必须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和利用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工程建设服务,通过监理的有效工作,从而保证投资方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也通过监理的监督,保证承包商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5]。

2.6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部门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对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

3参考文献

[1] 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

[2] 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77-78.

[3] 吴治蓉.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总是探讨[J].价值工程,2010, 29(8):103.

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存在问题;措施建议

[引言]:农村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后者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既是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 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因此放大了农业生产本身的弱质性。虽然近几年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加大、工作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1.1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

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于20世纪50~70年代兴建,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衰减严重,难以为继。其中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仅为50%,实际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的灌溉面积,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除,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1.2疏于管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理论下认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特性,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问题,需要政府集权制度的有效干预,政府既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主体,又是产权主体,政府理应提供必要的维护[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若缺乏必要的维护投人,造成基础设施“有人用无人管”,降低基础设施的更新速度、老化失修和工程效益递减,从而导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下,必然浪费水资源,但目前这种疏于管理的情况已经成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普遍现象。

1.3水利结构失衡

农村水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功用各异的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但目前我国政策的重点倾向重大型水利设施建设,而忽略了与农业生产和农民关系最直接相关的沟、塘、渠、湖等中小型水利的建设与投入,注重平原区和大中型城市水利设施建设而忽略了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和投入。导致各类水利设施之间缺乏互补与衔接,造成水力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

1.4农业科技薄弱、灌溉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有2/3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利应用系数仅为0.49,造成水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体质、组织缺位和资金不足,综合运用滴管、喷灌等节水技术,实施农业节水灌溉的科技兴农措施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推广和运用,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依然未能实现。

1.5缺乏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

实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机制,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收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取消农业税有利也有弊,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来说,取消农业税使得其失去了资金来源,但却没有相应的替代措施吧,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目前农田水利建设所需资金基本上都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对于吸引多渠道社会资本加入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还没有形成,这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2.1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既存在疏于管理导致的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现象,也存在投资不足导致的增量缺乏现象。所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4]。要明确投资管理的主体,确定其权责,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社会是建设专项资金运用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基础农田水利设施设施建设,同时要调动农民群众维护和管理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以保障水利设施功能能够有效发挥。

2.2强调水资源利用,科学调整水利设施结构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而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中小型设施之间缺少配套衔接,从而制约了水利设施体系中个功能的衔接。因此在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同时兼顾好直接关系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丝袜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各级水利设施之间的配套体系。

2.3加强宣传力度,大力推V现代灌溉技术

我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以井保丰”,而由于农业用水短缺,形成了依靠超采地下水实现农业丰产的恶性循环,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应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

2.4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

毋庸置疑,有限的财政拨款固然是导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但长期依靠政府这一唯一投资主体也是使该问题愈来愈严重的关键因素。应扩大政府预算中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专项投资,切实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构筑以政府为投资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除却政府财政支持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有序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加入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领域。

3 结论

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永华.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原因透视及立法思考[J].农业经济,2011,01:3-5.

[2]郑风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反思:问题、困境及出路[J].湖南农业科学,2011,02:1-7.

[3]刘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08:40-44.

[4]余利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27:279-280.

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我国处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经常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加强农田的水利规划是抗旱救灾,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的重要任务。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充分的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农作物会长期遭受干旱,树木干枯、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水土流失等问题则会时常发生。农田水利的规划影响甚至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构成格局。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的必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的基本农田水利保护面临着普遍的政策失效的困境,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保护与规划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

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的原则

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的原则包括基本农田水利多功能设计之间的整体性、基本农田水利规划方案的长期性、规划目标的衔接性以及规划基础的可靠性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一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农田水利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必须在基本农田水利布局与数量上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以便协调对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生产安全的不同要求,要有整体性,避免顾此失彼。(2)长期性原则。要建立完善的基本农田水利法规体系,必须以现状利用系统为基础,本着长期发展的原则继承其合理性摒弃其不合理的规则,保持农田水利利用结构的相对稳定。在对农田水利利用现状结构、空间布局和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确定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3)动态性原则。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缺乏规划,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相互兼顾。农田水利既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又是一个经济综合体,对农田水利的规划要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灵活性、动态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规划进行调整,保持相对最优的状态,也就是在基本农田水利规划的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规划的保护性与协调性,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的互相结合。

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的程序

(1)基本农田水利多功能规划的背景分析。以某个特定的城市为例分析其生态保障、耕地保护与建设发展之间是否面临严峻的挑战,弄清包括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点以及驱动因素、农田水利利用的主要土地生态问题以及驱动因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以及生态用地保护的必要性等在内的农田水利利用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2)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此项程序的意义在于将对农田水利利用格局具有重要生态保障作用的农用地规划为基本农田,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生态用地进行生态用地重要度评价,明确掌握各生态用地的重要程度及空间分布;第二,根据掌握的不同重要程度的生态用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情景,进一步划分出相应情境下所需保障的基本农田水利的空间分布区域;第三,制定出相应的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方案,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构成特点,评估对农田水利生态服务功能的保障效果。

(3)对建设用地蔓延程度严重地区的关键控制区域的农用地规划为基本农田。通过归纳法明确建设用地的隔离需求,制定隔离功能基本农田规划标准,提出隔离方案进一步分析隔离功能基本农田与生态功能基本农田的特点,分析它们的空间隔离作用。

(4)形成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整体规划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隔离功能基本农田水利和应急生产功能基本农田水利在空间上的统一。

3.农田水利规划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的措施

(1)建立以基本农田水利为核心的用地调整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研究工作,可吸取国外较为成熟未定的生态农业的科研经验,有健康良好稳定的水利研究工作的团队,从农田水利利用尺度上设定基本农田水利优先权。通过对土地的规划逐渐减少区内零星的建设用地所占空间。

(2)制定针对基本农田水利功能的分类管理措施。针对生态功能、隔离功能和应急生产功能这三类功能不同的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制定不同的分类管理体系,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各生态用地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农用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3)制定相应监督与激励措施。根据相应核算标准,确定基本农田水利保护的高补偿标准,大力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激发农民自觉保护农田,降低农田水利规划中占用的成本,着力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基本农田水利保护的有效监督手段。

(4)完善基本农田水利动态管理系统。加强几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农田水利的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基本农田水利多功能的协调统一管理,充分考虑规划的保护性与协调性,以及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内不同功能基本农田水利的动态变化管理的精确化。

4.结语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水利的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田水利规划的重要性我们不可忽视。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普遍滞后,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的实现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的基本农田水利保护面临着普遍的政策失效的困境,通过农田水利的功能规划、综合规划、背景分析、土地规划以及建立相应的的各项措施,以保障农田水利规划中多功能设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永华.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原因透视及立法思考[J].农业经济,2011(1):65-66.

[2] 关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70-71.

[3] 刘艳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