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篇1

    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研究概说

    传统知识涉及面广,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简称《公约》或CBD)、世界知识产权(The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及《土着人民权利宣言》均对其有不同侧重的定义及关注点[10]。但基本上定义为土着和地方社区拥有的、体现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革新和实践。在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方社区仍然存在大量传统知识,因此,目前传统知识这一概念在中国更多的与少数民族及其地方社区联系在一起,可理解为以下5个范畴:(1)传统利用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传统技术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气象学家最早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稍后,社会科学界开始介入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人类学家的介入是较为晚近的事,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着作是TORRY于1983年所着,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论文被共同汇集在一本名为《社会科学研究与气候变化》的论文集。20世纪90年代后,气候变化引起了更多人类学家的关注,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的发生,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对土着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人的传统生活生计影响的深入,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逐渐被各界科学家重视,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等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影响及变化,主要意义在于:(1)挖掘整理少数民族及地方社区认知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体系,对促进传统知识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2)维持和增强传统知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支持,对少数民族和地方社区传统生活生计的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利于相关传统知识的记录和保护,可以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防治气候灾害打下基础,从而降低生产生活的风险,提高生计的安全性,同时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投资力度;(4)促进各利益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理解和重视,探索通过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和实践。

    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应对及适应性研究

    1.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刚刚兴起,其中民族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等交叉性学科的相关研究走在研究的前沿。针对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影响的跨学科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分别对气候变化与藏族、基诺族、土家族、壮族、白族、德昂族、蒙古族、侗族及傣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进行了研究,阐释了不同少数民族传统资源利用及传统生活生计方式等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其中气候变化对藏族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具有代表性及创新性,该研究以云南迪庆为案例研究点,通过具体的田野案例调查和研究,阐述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对藏民生产生活造成的挑战以及对其传统生计方式的影响,同时给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研究创新点在于对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框架模式的分析,以传统社区为主导分析气候变化给藏族传统知识带来的影响,具体涉及传统农业、传统畜牧业和传统生活生计几个方面。相比于国内,国外就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研究已走在前面。传统土着民族的分布往往具有局域性,并分布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着民族地区已经开始经历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甚至潜在的气候变化对土着人类健康也造成一定风险。KRONIK[9]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原住民与气候变化》一书中阐述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生活在高原,低谷及海岸附近的土着人民的传统生计方式及传统文化等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并提供有效的、可持续的适应指导原则。哥伦比亚大学BenjaminOrlove教授对此书予以高度评价,称其将传统生计、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及文化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在研究领域,更广泛的可用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法方面。GEOFFREY在“坦桑尼亚气候变化与原住民的适应:原住民与气候变化”研究中指出,土着民族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着的有农业方面、多重耕作等方面。因此有必要考虑使用土着民的传统知识来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传统知识及实践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上有一定的效果。

    2.应对及适应

    除上述提到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影响外,其余关于气候与传统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着及地方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理解及适应、应对等方面,不同的土着与地方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理解不同,因此他们用来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方式,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不同。国内尹仑等就藏族传统知识的适应和应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及实践活动。在“藏族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研究中,以典型案例形式阐述了藏民对气候的认识,明确气候变化存在着以本土认知为基础的衡量指标,并基于传统知识传承和发展来分析当地传统知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活动,呈现出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SALICK和BYG[7]在其《原住民与气候变化》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分别生活在极地、山地、沙漠、热带雨林、岛屿、温带地区的原住民族如何观察、理解并适应气候变化,并提出传统知识的考究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气候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NYONG等分析了非洲荒漠草原上土着民族传统知识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策略,指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在当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反而在很早之前当地农民就运用传统知识发展了一些方法来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在另外一些研究案例中,也有关于运用传统知识来应对诸如干旱、沙漠化或者洪灾这样的短期极端气候灾害。可见,土着与地方社区或者少数民族群体,他们不仅是气候变化的观察者,而且对其有特定的诠释,并积极运用相关传统知识来应对,缓解气候变化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

    除了以上学术理论研究,在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方面,近些年一些政府组织、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分别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2008—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太政府间合作研究网络支持中国学者,开展了“云南滇西北半农半牧地区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和“云南东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与传统生计”行动项目研究,提高少数民族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及增强其适应,同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认识和重视。2011—2012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heNatureConservancy,TNC)在中国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研究,分别在内蒙古、云南等地收集了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实用方法,并在中国其他地方推广。

    国际公约及报告中对气候变化与传统知识的研究

    近几年,相关公约及报告开始涉及并提出气候变化与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及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内容。

    1.《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内容

    与生物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问题是目前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热点,《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要求各缔约国尊重和维持土着与地方社区拥有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并促进其应用和惠益分享。2004年初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七次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ofParties?7,简称COP?7)将传统知识问题列为大会重要议题,并授权“第8(j)条及相关条款特设工作组”[或称“传统知识工作组”]为制定传统知识保护特殊制度等开展谈判。2006年1月底在西班牙格林纳达召开的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审议的议题包括:“探讨制定技术准则用于记录和整理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关切气候变化对传统知识的威胁;继续制定“传统知识行动计划”。2006年在巴西的库里提巴召开的《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COP?8)、2008年在德国波恩的召开的《公约》第9次缔约方大会(COP?9)、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COP?10)以及2012年10月在印度海德拉巴召开的《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所形成的决议,均涉及土着与地方社区(ILCs)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COP?8形成的专门针对第8(j)条款的VIII/5B号决议指出,需要创新、实践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土着民族的影响,诸如干旱、污染、荒漠化等威胁。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UNEP)编写了一份报告,重点关注气候变化进程中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的特殊脆弱性及应对措施[28]。另外,COP?8第VIII/30号决议也指出,鼓励当事人和其他政府机构在处理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时,要考虑到涉及的土着人民及地方社区(IL?Cs)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生态系统安全、人体健康和传统知识等问题[29]。COP?9形成的会议报告和会议决定(IX/13,IX/16号决定),均指出土着和地方社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及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活动,包括对传统知识造成的威胁。会议还建立了一个针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特设技术专家组(AHTEG),成员包括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的代表[30-32]。COP?10在其X/40,X/41,X/43号决定中,强调对土着和地方社区(ILCs)传统知识的尊重,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和土着民族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33]。COP?11在其XI/14,X/19/,XI/20,XI/21等决定中也大量涉及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的问题。指出需要重视与气候相关的地球工程研究,主要是与气候变化工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章制度,其中尤其需要将土着和地方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视野及经验纳入研究。

篇2

健康

健康是一个既影响寿命长短又影响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

最近的有关健康状况不平等的研究凸显了几种模式。首先,由于所受教育较少和收入较低,来自较低职业阶层的人往往死亡年龄更早,而且在他们更短暂的一生中各种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更高。其次,健康状况的这些差异不仅仅意味着处在社会经济等级最低层的人健康较差,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等级体系中都有体现,也就是说,它们展现出一种“社会梯度”:举例来说,在英国,从未受过技术训练的体力劳动者到技能熟练的体力劳动者,从体力劳动者到非体力劳动者,从低级别的办公室职员至较高级别的职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步增加。

教育

经济研究中有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那就是强调教育在提供支撑经济生产的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教育本身也对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与它对人们的收入和生产率的影响无关。教育跟人们的生活评价高度相关,即使在考虑到教育带来更高收入的因素之后也是如此。而且,受过更好教育的人通常健康状况也更好,失业率更低,有更多社会关系,参与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程度也更高。尽管现有的证据并不总是允许我们得出有关教育与生活质量其他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向性的结论(比如说,健康欠佳的孩子可能缺课更频繁),但的确存在一种共识:教育会带来一系列(货币性和非货币性)收益,受益的不仅是投资于教育的人,还有他们所居住的社区。

个人活动

人们分配时间的方式及其个人活动的性质对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无论其创造的收入是多少。

有偿工作对生活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是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身份认同和社交机会。

从评估家庭服务总量以及家务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如何分配的角度来看,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例如购物、照顾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具有重要意义。

通勤时间也是影响工作的质量的关键因素,监测这个数据需要了解特定时间段内用于上下班的时间,也需要了解有关交通手段的可获得性和费用的信息。

研究界有强调休闲时间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的悠久传统。本研究指出,制订衡量休闲时间的量(小时数)与质(分成几段、地点以及他人参与情况)的指标十分重要,同时,衡量文化活动的参与情况和“糟糕的休闲”(例如过去一年间未能离开家去外地度假的孩子所占的比例)也很重要。

最后一点,住房对多种社会结果(例如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发言权和治理

政治发言权是生活质量不可分割的一个维度。就其本身而言,作为享有全部权利的公民参与事务、在政策的制订中拥有发言权、不带恐惧地提出异议并大声抗议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这样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自由。而作为一种工具,政治发言权能够为公共政策提供校正:它能确保对官员和公共机构的问责,能披露人们需要什么、重视什么,并唤起人们对重大缺失的关注。政治发言权也会减少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在关键问题上形成共识的可能,让经济效率、社会平等和公共生活的包容性都有所改善。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能以多种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关系较多的人对生活评价更高,因为许多最为愉快的个人活动都涉及社交。社会关系的好处可以延伸到人们的健康和就业几率,同时也会影响人们居住的社区的几个特征(例如犯罪率、当地学校的学业成绩等)。这些社会关系有时被称为“社会资本”,以凸显它们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好处。跟其他类型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的外在化表现有时可能是负面的:举例来说,身为某群体的一员有可能强化一种独特的个人身份感,助长暴力风气和与其他群体的冲突。不过,这并不能使我们低估社会关系的意义,反而突出表明了加强对这些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影响广度的分析十分重要。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可持续性,也因为它们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首先,它们会直接(通过空气和水的污染、有害物质以及噪音)和间接(通过气候变化、碳循环和水循环中的转换、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自然灾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人们从环境服务中受益,例如获得清洁的水和享受休闲娱乐区,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权利(包括获得环境信息的权利)已日益得到认可。第三,人们很重视环境是否宜人,这些评价影响到他们的实际选择(比如在哪里居住)。最后一点,环境条件可能导致气候改变和自然灾害,例如干旱和洪灾,受灾者的财产和生命都可能蒙受损失。

人身不安全

人身不安全包括让每个人的身体完整面临风险的外部因素:犯罪、事故、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些因素。在极端情况下,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受害者丧生。尽管这些因素仅占所有死亡事件的一小部分,而且也在通常的死亡率统计中得到了体现,我们还是应该专门衡量它们的发生频率,原因之一是它们对人们感情生活的影响与疾病所致的死亡截然不同。这一点从突然失去亲人给人们的主观幸福造成的巨大冲击中可以看出。

经济不安全

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物质条件感到不确定折射出各种风险的存在,尤其是失业、疾病和衰老的风险。这些风险如变成现实,会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具体则取决于冲击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它带来的耻辱、每个人对风险的厌恶程度以及财务上的隐含后果。

失业的恐惧可能给工人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身体和精神疾病,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等),也可能给公司(例如员工工作动力和生产率遭受不利影响,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度降低)以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疾病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经济不安全。对没有(或只有部分)医疗保险的人来说,医疗费用可能是毁灭性的,会迫使他们负债、出售住宅和资产或者放弃治疗,其后果则是健康状况将来进一步恶化。

篇3

[关键词] 生态;危机;灾难;气候变暖;人类

2004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后天》是西方灾难电影的经典巨作,它逼真地反映了温室效应带给人类的灾难:龙卷风、海啸、洪水、冰雹。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的冰块融化,海水温度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包括自由女神像、艾菲尔铁塔、大本钟在内的地标性建筑迅速冻成冰柱,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影片体现了导演艾默里克的生态忧患意识。他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电影虚拟世界呈现的严峻的生态现实,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意识到温室效应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厄运。影片引起世界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但当时人们很难将影片中的场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觉得“后天”离我们还很遥远。近些年地球气候异变,极端天气频发: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龙卷风、中国南方雪灾冻雨、印尼海啸、日本大地震等。这一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拯救我们惟一的地球,才能延缓和阻止“后天”的到来。

一、影片体现的生态意识

影片《后天》,为我们惊心动魄地演绎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巨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灾难。导演巧妙地把观众的娱乐喜好同生态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体会到影片中强烈的生态意识。影片传达了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密切关注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提醒人类审视自己的行为,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

导演开宗明义,传达了生态关怀这一主题。影片一开始就是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全球气候变暖科学研讨会的场景。气象学家杰克通过多年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将引发巨大的气候灾变。可惜,杰克的理论和警告并未引起各国首脑的重视。但是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新德里下起雪,东京下起冰雹,洛杉矶遭遇巨大的龙卷风,纽约被海水浸泡。北半球天气变得异常寒冷,人们不得不向南迁移。这些情节体现了导演对生态的深深忧虑。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使人类深刻意识到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必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更大灾难。

影片里一群人被困于国家图书馆这一场景也传达了浓重的生态意识。烧书取暖隐含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文明的脆弱,乞丐和狗一同进入图书馆避难表现了生命之间的平等,人类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应该和谐相处。

电影结尾处美国总统的讲话表明大劫难后,人类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生态意识最终觉醒,承认人类中心论的功利性,意识到维护生态和谐的必要性。

影片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唤醒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而且对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强调各种生物在宇宙中平等生存的权利,试图建构一种天人和谐的生态观。

二、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现实

当今的全球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恶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受到越来越直接的威胁。近几年,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灾难性天气频发,这一现实验证了《后天》的灾难假设。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至少28万人死亡。印尼共有大约24万人死亡或失踪。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登陆,使美国七个州遭受洪水灾害,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1 200多人丧生。2007年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造成1 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流离失所。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大范围地区。据日本防卫省称,福岛县南相马市约1 800户人家遭受毁灭性打击,死者超过千人。地震及海啸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2012年7月,美国遭受暴风雨“德雷科”袭击,受灾民众高达百万。暴风雨造成交通瘫痪,灾民流离失所。2013年7月,中国南方的高温天气呈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强等多个特点。浙江、重庆、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气温飙升至40℃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其中浙江新昌出现了44.1℃的极端高温天气,湖南长沙在2013年7月实现了31天全部为高温日。持续的高温造成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中暑或得热射病,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与此同时,中国西南地区遭遇50年来最强降雨,大雨不仅带来了严重的水灾,摧毁了房屋和桥梁,还引发泥石流和多处塌方,导致数十人遇难,上百人失踪。洪水造成21省市670多万人受灾。

以上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昭显了一个可怕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大自然用残暴的方式“回馈”人类对她的肆意破坏。如果人类继续用有限的资源换取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减缓对生态环境的损坏,“后天”,真的会离我们不远。

三、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由于人类的短视,我们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电影《后天》和越来越多的自然灾难,使人类不得不认真思考,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自然的异常变化造成的结果,但更多的则是人类自身行为酿成的后果,而后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更具有灾难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人类征服与驾驭自然的欲望日趋膨胀。为了积累财富,人类贪婪地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损害环境;为了经济增长,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人类完全忽略了生态的平衡,加速生态危机,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构成了自身的困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侵袭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和谐观,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多数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盲目地征服自然,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大面积砍伐绿色植被导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燃烧化石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现代工业和汽车尾气造成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白天会吸收太阳和地面辐射的能量,在夜间会阻止热量从地球散逸出去,结果热量积聚起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干旱、水灾、飓风等极端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

(四)全球城市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球的大部分陆地都被高楼林立的城市所占有,城市中的绿地少得可怜。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自然的庇护,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空气浑浊,污染严重,形成严重的雾霾天。

人类只有尽早地看清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从支配自然的梦中清醒,才有可能远离“后天”。

四、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

目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护环境,公平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十分重要。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不应该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应该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多元的进步,是整个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高。应把发展经济、合理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三者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从而实现人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社会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注重科学技术的正面引导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它既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法宝,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现代科技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也破坏了生存环境、制造了生态危机。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危机的应对方面。依靠高科技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恢复被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发现新能源。

(三)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选择有益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放弃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清洁生产。运用生态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的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摒弃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摒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去替代那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四)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人们也在为抑制全球变暖而进行着努力。目前世界范围的努力有针对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虽然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却因为追求经济、贸易、金融等“发展”而没有切实地行动起来。德国环境部长于尔根・特里廷曾在为《法兰克福评论报》撰写的文章里写道:“惟一的出路就是行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大幅减少,这样的措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只有共同努力,那些灾难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消退。

“后天”离我们看似遥远,实际却和我们的今天息息相关。我们的“后天”如何,取决于我们今天怎样做。人类必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改变与自然对抗、征服、主宰的关系,重建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在加速推进工业化文明的同时着手解决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问题;珍惜生存环境,减少生态破坏,尽可能地保护我们惟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这样,《后天》中那些可怕的景象才不会在地球上真的上演。希望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后天”离人类越来越远,永远不要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06).

[2] 夏伟翔,傅宗洪.论美国灾难影片中的生态意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2).

[3] 周春艳,王国栋.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后天》[J].电影文学,2011(01).

[4] 詹想.《后天》――灾难片还是大预言?[J].科技智囊,2010(08).

篇4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引言:随着城市人工热源逐渐增多,污染严重,建筑物和公路储存热量的能力增强,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据报道,英国气象局下属的一个气候预测中心分析显示,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一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会增加两倍。英国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来气候凉爽,而全球变暖正在改变这种状况,给公众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本文基于全球变暖趋势日趋严峻,从本质探讨从自然资源出发的改善措施。

1 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据科学与发展网2006年12月1日报道:原始森林(指年龄超过100年的森林,在非洲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分布广泛。)贮存的碳远远超乎人们想象,成熟森林的土壤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这让保护它们成为了碳贸易等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更优先的项目。[2]发表在2006年的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中国南部一片400年的森林从大气中持续吸收碳的速度超乎人们想象。科学家们测量了自1979年至2003年收集的土壤的碳含量,发现土壤表层0~20厘米的有机碳浓度在那段时间里从1.4%上升到了2.35%,每平方公里每年新增CO2为0.61吨。[3]这项研究成果给中国的天然林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更打破了成熟森林只能实现“碳平衡”的传统观点。

另有资料显示,CO2和生物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生物圈特别是植物圈,是CO2的一个重要的汇,生物圈中的碳含量为大气中碳含量的3~6倍,植物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CO2,形成有机物并在植物中固定。[4]

这就表明,碳排放的主动权不仅仅只是掌握在人类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这方面能发挥的巨大功效。如果将一片森林和与之镶嵌的A国视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无疑,这个国家无论是工矿型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的原始环境都远比离森林更远的B国更加好。对于一个更加微小的生态系统而言,如一位少女来到了一片辽阔的草原上,贪婪地呼吸着大地赐予的新鲜空气,对于这片草原和这位少女而言,CO2和O2就在做一个小小的交换,即少女呼出的CO2给草原,而草原也无偿为她提供新鲜的O2,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代价的小型交易。然而,如果把这个过程扩大相当可观的倍数,将B国产生的CO2“打包”带走到森林处,释放,然后把森林里的相应量的O2“打包”带回B国。这样尝试着循环几次,森林就会吸收更多的CO2,释放更多的O2。这无疑于为B国再生了新鲜空气,同时又极大地缓解了该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对整个土地上的生物而言这都是相当有益的。只要掌握好这个量度,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把握量变引起质变之前的一个相对“稳定区域”,这就具有可实施性。

人类总不能看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继续千疮百孔而不采取新的积极的措施,尝试更加科学的方法吧。显然,积极争取将比坐山吃空更有效益!

2从外源引入CO2

现实就有这么一例。在素有“欧洲大门”之称的荷兰,一些农民就利用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这一为人熟知的常识,上演了真实而不可思议的“变废为宝”的剧幕。当地的一些农民利用工业排放的大量CO2促进蔬菜大棚里的作物生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荷兰的两名工程师汉斯·梯梅杰和雅可布·林贝克就想出了这个主意。他们找到了位于鹿特丹西郊的一个炼油厂,利用该厂附近的一条85公里长的废弃输油管将CO2输送到南部的蔬菜农场。当他们终于得到了荷兰建筑公司和德国林德公司在荷兰分公司一亿欧元的支持和赞助后,这个名为Ocap的项目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离炼油厂20公里远的一些农户的蔬菜大棚已经用上了工业CO2,目前该项目用户已有500多家,预计将达到1400多家。每年工厂可提供170000吨CO2,等于为农户蔬菜大棚节约95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不仅使得炼油公司的CO2排放不再成为负担,而当地农民也不必再在大棚里生炉子制造CO2,此项目实施以来,蔬菜长得更好更快,农民又可节约25%的开支。德国汉诺威大学的农业教授哈特姆特·施杜策说,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是很平常的道理,但蔬菜大棚通过使用工业化CO2可使植物的吸碳量超过平常值的二至三倍,而这些量对人体没有危害,植物却可因此增产40%。[5]

与向蔬菜大棚里通入CO2相比,向森林输入适量CO2,就好比人工呼吸一样,旨在有节律地刺激对方吸入养分,这种刺激反而会对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另一方面又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呼吸等扰动作用将CO2返回大气,从而形成大气—植被—土壤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显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引起CO2通量的年际变化,以此为切入点,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及其变化,以作为CO2与O2交换的理论依据。

3调节非生物因子的含量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的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例如,当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抵抗气候变化、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稳定,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中,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子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够发展成为某一生态系统类型的关键要素。每种动植物都必须适应它所生活的那个地区的非生物因子,并在它所生活的那个地区的结构内获得它的需要。否则,它就不能在该地区生存下来。而非生物因子的不同组合对生态系统的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当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CO2含量逐渐增多时,即非生物因子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此时,假设其他条件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则这个非生物因子则成为了限制因子。正如一个木桶的盛水高度取决于组成它的木板中最矮的那块木板一样,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的结构很可能是由单个或多个非生物因子所决定——限制因子。尽管对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来说,降雨量是划分陆地生态类型的限制因子。但此时我们假设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分布均匀而合理,而此时 CO2和O2作为限制因子,并以此为基点设计方案使得此森林生态系统能保持平衡。

4解决技术难题

下面仅以CO2为例,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及其操作方法的可实施性,分析这各种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展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可尝试性。

首先,收集气体是个技术功夫。这个过程得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药物来实施。旨在强调“收集”而非“生产”,这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废物利用,将已出现的多余的CO2进行集中处理。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于2002年所作的制造业能源消费调查,来自炼油厂的GHG排放总量约为2.78亿吨CO2当量(CO2e)。其中超过一半来自于炼油厂石油基燃料,主要是炼厂燃料气和石油焦的燃烧,其余的CO2排放来自于使用天然气和发电。这就说明CO2取样广泛且方便。而森林产生的氧气可尝试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其次,打包作为交换的量要取用有度。如果量太少,那么相对来说成本就会较高;如果量太多,又势必会打破大自然的规律。比如说如果某个小型森林(如10公顷),它排出的CO2与释放的O2刚好能够持平,输入大致等于输出,运作正常。此时人类带来大量的CO2并带走大量O2,就无异于超负荷的让植物工作,且剥夺了森林里其他的动物的生存权利,这样造成的破坏是难以弥补的。因此,人们应该根据森林生长的客观规律经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来把握好这个量度。

最后,运输方式要择重选择。空气的难以携带给运输造成了许多不便。既然天然气能通过管道运输,惰性的空气则更加符合管道运输的条件。起初通过空运或火车运输进行密闭装备,如果一定时期以来证实此法可行,便可着手通过小型的管道进行运输了。

此外,在试验阶段一定要做大量的模拟分析,计算出植物释放多少CO2适宜与相应量的氧气进行交换,以及记录好该生态系统随着温度、阳光和降水量等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解决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变暖效应,除了倡导环保、植树造林外,最根本的还是应该采取全新的科学环保的措施进行一系列尝试,这就好比人类要开发新能源一样,石油和煤炭的可枯竭性注定它即将成为过去,风能和太阳能的全新时代即将到来,新的科学的环保的先进的方法终将替代曾经为人类做过贡献“前辈们”,进行下一个时代的演替和循环,如此,人类才可以长存下去,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全球变暖 城市更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4-06-22.

[2] 原始森林是关键的“碳汇”. Hawk Jia. Science 314, 5804, (2006)

[3]把二氧化碳带回家.冯永锋.2007-01-05.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生活

新课改与我们每个教师都息息相关,我们不但要关心新课改的形式,还要积极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新课改,要积极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果在地理教学中注意渗透学生的生活、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地理教学由原来关注理性、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里,使学生在从自然到地理、生活到地理的认识过程中,领略到地理世界美妙、和谐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内涵,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做到生活化呢?

一、 营造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把那些学生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生活情景,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时刻刻把所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策略,从生活情景导入:南方地区(我们位于南方地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该地位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间,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影响明显,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为主,但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由于气候湿润,河湖多,雨水补给,主要为外流河、淡水湖,绝大部分属外流域。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山麓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地理环境的差异。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兴趣,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 抓住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处处留心皆学问”。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更应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找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让课堂融人生活,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海水运动》时,联系印度洋发生的地震海啸,让学生回顾在课本了解的海啸的概念、成因及危害,这些他们都在电视上能清楚的看到,增加了兴趣,从而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 依托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依赖地理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创造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在时刻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我们只能从环境与我们联系密切的事物和现象入手,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的现象,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亲身体会,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气候资源》中,对气候资源的特性: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具有较大的变率,学生都经历过光、热、降水等在不同的地区分布的差异,冬季太冷、夏季过热时,对生物都有影响,甚至冻死、旱死农作物等等;有时气候变化很大,有些季节、年份多雨,有些季节、年份干旱。这些,都是学生经历过的,联系起来,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地理产生了兴趣。学会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回到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生活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生活应该融于教学中,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走进生活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服务的,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使人类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碳足迹;产品碳足迹;碳标识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82-02

引言

近年来,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环境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产品环保设计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议题。消费者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公众节能减排意识,引导公众环保消费,这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这种形势下,产品碳足迹标识应运而生。但至今为止,产品碳足迹还是相对新颖的概念,尤其在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普及。因此,本文将对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及产品碳足迹标识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分析国内、外有关产品碳足迹的发展现状,最后将对产品碳足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将对社会普及碳足迹概念和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实施产品碳足迹起到促进作用。

一、碳足迹及产品碳足迹

1.碳足迹的定义。碳足迹首先是在英国提出,具体通过测量碳消耗产生的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元素二氧化碳量来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的碳信托(Carbon Trust)公司将碳足迹定义为用以确定和衡量每件产品或每一项活动的供应链流程步骤中温室气体总排放碳当量的一种明确的方法和技术。比较权威和综合性的是Thomas Wiedmann的定义:碳足迹是社会活动或某一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温室气体还包括其他气体,但是碳足迹是以二氧化碳这个当量表达的全部温室气体量,即其他含碳气体都被换算成二氧化碳来表示。碳足迹表明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帮助个人和组织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碳足迹也是参考的基准,有助于评估和减少今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可以为企业的环境报告提供有效信息。

2.产品碳足迹。碳足迹可分为国家碳足迹、个人碳足迹、企业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四个层面。其中,产品碳足迹是应用最广的概念,即研究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碳足迹标识是附加在产品上显示产品碳足迹的标识。设计该标识的目的之一是使企业更好地与其消费者进行产品信息上的沟通。此外,一些碳标识还提示消费者应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洗涤或者处置产品。

产品碳足迹分析的计算方法有若干种,但至今为止运用较普遍的是英国标准协会、碳信托公司和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联合的新标准PAS2050。基于PAS2050,全球已有数家企业进行了产品碳足迹分析,进行碳足迹分析的产品种类也多达75种。比较典型的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吉百利、金佰利、乐购、穆勒等。

3.产品碳足迹标识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确定产品碳足迹是减少企业碳排放行为的第一步,有助于企业真正了解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由此采取可行的措施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此外,碳足迹标识是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者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通过碳足迹分析向消费者提品碳足迹信息,让消费者对产品生产的环境影响有一个量化认识,继而引导其消费决策。产品碳足迹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发掘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公布产品碳足迹显示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高排放温室气体的生产环节,并通过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并利用分析数据制定企业环保报告。(2)有效沟通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跨媒介得到有关碳足迹标识的信息。如通过产品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网站、在线销售目录和在线服务、广告、产品手册等。此外产品碳足迹也可看做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策略。(3)提高声誉强化品牌:近期学者研究显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有可能影响其企业声誉。碳足迹标识是企业向其利益相关者展示气候应对信心和努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消费者和商业合作伙伴更好地做出商业决定。

企业通过产品碳足迹分析,可以改善内部运营、节能减排、节省成本,还可以作为一项营销策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此外也是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沟通的有效途径。

二、国内、外产品碳足迹的发展

1.国外碳足迹标识产品的发展。随着产品碳足迹分析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很多企业已开始根据碳足迹分析结果,管理和优化生产、运输流程。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碳标识市场发展比较迅速,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也加快了碳标识的发展。

英国碳信托公司致力于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和咨询,截至2006年已帮助企业计算了75种产品的碳足迹,并且启动了其示范项目减碳标识。减碳标识展示了产品的碳含量且给出同一类产品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以便于消费者更好地进行比较。通过减碳标识示范项目,六家著名英国企业,雀巢、乐购等已为其产品赋予减碳标识。最先推出碳标识产品的法国企业是连锁超市Casino和E. Leclerc。

美国华盛顿的Carbon Fund非盈利碳中和提供机构与ISO标准的碳管理中心、温室气体议定及英国碳信托在2007年一起开发了无碳认证标识。加利福尼亚的气候保护机构和斯坦福大学一起创建了气候关注标识。学者运用生命周期方法通过标识提品的等级分类(金银铜)显示产品对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更简明地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环境影响信息。

2.国内产品碳足迹的发展。随着2010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热点话题。虽然碳足迹标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但已开始有接受碳足迹评估的社会责任领域的领军企业。2008年7月,中国节能保护投资公司与英国碳信托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建立可行的碳足迹分析评估方法。

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韩家寰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大成的重要经营发展策略。自2009年开始,大成已开始邀请第三方对其产品进行碳排放分析。并在今后一年推出碳足迹标识产品。

青岛啤酒也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订了啤酒行业的第一份低碳研究协议。青岛啤酒将对其啤酒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且依据数据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将推出附有碳足迹标识的青岛啤酒。其次,沃尔玛和乐购已在国外市场推出了碳足迹标识产品,并计划一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碳足迹标识产品。

关于企业碳足迹分析,中国首先进行碳足迹评估的是制浆造纸行业的APP集团。此外,拜耳中国在子公司和其生产基地实施了拜耳中国碳足迹评估项目,项目目的是分析检测其生产和商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三、产品碳足迹发展展望

国际市场上,产品碳标识已经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接受碳足迹评估,并使用碳足迹标识,将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欧洲许多国家,没有碳标识的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当地市场的。

在中国,随着人大会议上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了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中国本土企业已渐渐开始积极实施碳足迹分析及碳足迹标识,它们是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领域的先锋企业。在这种发展下,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将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同时,作为最大的产品出口国,国外对中国产品的环保性要求逐渐提高,且在某些国家,有趋势实施对中国出口非碳足迹商标产品的关税限制。今后,实施碳足迹标识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出口市场。因此,实施碳足迹分析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实施碳足迹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声誉、巩固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Carbon Trust. Carbon footprinting: An introduction for organizations[R],2007.

[2]Carbon Trust. Carbon Footprint Measurement Methodology[J]. Version 1.1. 27 February 2007, The Carbon Trust, London, UK.

[3]Wiedmann, T and Minx, J.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ISAUK Research & Consulting[R], Research Report 2007.

[4]Wiedmann, T., Barrett, J. and Lenzen, M. Companies on the Scale - Comparing and Benchmarking the Footprints of Businesses[C].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ference, May 8-10, 2007, Cardiff, UK.

[5]Wiedmann, T., Minx, J., Barrett, J. and Wackernagel, M. Alloca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final consumption categorie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56,(1): 28-48.2006.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Label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YU Xiao-di,DONG Da-hai, ZHANG Xiao-fei

(Management Schoo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

篇7

中学地理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量运用了彩图、插图、示意图,给人以直观、具体的形象。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画的过程中,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思想上引发共鸣,产生强烈的情感意识。比如利用教材中的《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彩图,让学生了解到了祖国疆域广阔,神州处处生机无限,从而激励他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可爱的祖国。另外,地理教材中会涉及许多人物,其感人的事迹、优秀的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范例。如在讲授非洲和南美洲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补充了迪亚士、哥伦布有关环球探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应该从他们身上吸取优秀的品质,以启发学生认识到,凡事都要勇于实践,敢为人先,才能有所作为。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德育应结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德育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因此,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要紧扣地理教学内容,抓住培育“三观”这个根本,有效打牢学生的思想道德根基,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真正内化为道德素质。抓好“三观”教育,最主要的是结合学习“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联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如在讲授“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内容时,教师要突出物质观教育;讲授“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内容时,要突出运动观教育;在讲授“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等内容时,要突出联系观教育;在讲授“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内容时,要突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三、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及道德精神不可能在狭小的教室空间内完全形成,因此,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学具、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社会调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开发与利用,如让学生看天气预报、参加气温测量、谈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等;还需要培养学生多关心时事、关注民生,从时事中寻找教学资源,如神七的发射、长江防洪、松花江水污染、三峡工程、四川地震等。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8

关键词:中学地理;转变;教学理念

地理是我们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地理学科的发展,还关系着我们全民族人民素质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地理教育有很重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初中的地理教育要比高中还有大学的更重要,即使初中学的比较浅,也比较简单,但是中学我们学的地理知识是对我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可以影响到我们一辈子。初中地理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主要有我们国家的主要交通线路的走向,我们国家资源的主要分布,以及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等等。要求我们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进而进一步顺利人地协调的思想,进一步懂得我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自觉地保护我们国家的资源。20世纪以来,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问题,比如说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原始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变得很重要,而地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本文对怎样转变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1对地理教学理念的认识

教学理念是这样的一种理念,它是人们对地理教学以及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地理教学活动持有的最基本的观念和看法,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信念。正确的地理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实际跨21世纪的结合点,新的课程标准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地理学科提出了六大理念,这些理念分别是:

1.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专家编写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必须尽可能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体现出实用性,生活性,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增强我们学生的生存能力。

1.2学习对我们终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原始森林的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等等问题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主要地理问题,也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用的地理,更是对我们的终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1.3第三大理念是要改变以往的地理学习方式

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也有各自的特点,心理学也要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内容必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渴望和探究地理的欲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价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4舍弃封闭式的地理课程,开设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要充分运用我们课内外的资源,甚至是校内外的资源,比如说气象站,地震局等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课程,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5把信息技术运用在地理教学中

选择地理课程内容,地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地理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中,都要考虑把当今时代的主要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1.6建立多种多样的激励机制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地理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实现地理教学评价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多采用积极的评价机制,即表扬要在当众表扬,批评要采取单独的批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工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何将低碳经济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呢?首先要解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然后就其内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分析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将经济增长做为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奉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经济的增长。这一理念的发展适应于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急需恢复元气,迅速实现经济增长的现状。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经济模式逐渐制约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实现了节能降耗,更好地发展了新兴工业。

低碳经济渗透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时需与时俱进。传统理论一味地追求商品价值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破坏。旧的模式必将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新的理论需要充分尊重自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它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注重了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低碳经济的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率、高回报率,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完成经济转型后,企业将收到丰厚的回报。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充分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降低CO2排放量对于社会经济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有效资源配置,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策略

实现由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我们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扩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充分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从而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我国发明的电子产品互联互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电子产品互联互通是全球首个达到3C协同国际标准的产品,它可以在不同电子产品间互通并有效地节省资源浪费。英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对我们也具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如:向阳转移房屋的设计和应用。它利用现代化科技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地热管道实现不同房间的房屋保温。

其次,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服务型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逐渐转变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对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也就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相对较少,也符合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符合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经济转型时期,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协调产业结构发展,形成新的消费模式,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去管理企业。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流程,实现最大程度的清洁生产。在逐渐剔除传统的消耗性生产模式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生产理念即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生产流程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做到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这不仅有助于资源保护,也有助于缩小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以“蒙牛”为例,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蒙牛”建立了完善的生态战略。近十年来,“蒙牛”在环保方面投入4亿多资金建立了科学的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国家的一级达标排放。同时“蒙牛”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成功进入了世界乳业前20强。

企业要想得到高速发展还需要不断引进现代化绿色技术并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将不同的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的方式实现再利用和再循环,其目的在于实现清洁生产,控制并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技术、资金方面的难度,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落实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企业也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引进优秀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将生态发展的理念不断付诸于实践。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区就是低碳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典型代表。园区前身为上海钛合金厂,企业曾经是国内重点治理的对象。企业原厂的电能消耗占整个上海市的0.5%,烟尘排放达到了3000余吨/年,占全市的1/7。为了实现对环境的治理,企业引进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治理革新使园区逐渐实现了由高耗能、高污染生产逐渐转向低耗能、低污染生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l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选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英,陈向华.企业发展价值取向对林产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例[N].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04)

篇10

关键词:园林植物;物候期;调查;衡水市

中图分类号:S684;Q948.112+.4;N31(223H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6-3884-05

植物物候期是指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植物本身生理作用对外界气候条件的适应,在一年的生长季内,植物出现与环境变化相对应的各种不同的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出现的时间段就称为物候期。物候期观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一年四季的时间进程,植物各器官形态和生理机能呈现出相应的生长发育变化的动态实时调查记录。物候期观察是最基础的生物学调查,掌握各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为种植规划、园林配置、景观设计以及栽培技术的制订提供生物学依据[1,2]。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衡水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了解本地的园林植物家底及物候特性将会大大提升园林城市建设的速度与质量。为此在2010~2011年连续2年以衡水市常见的园林植物为调查对象,从芽萌动到落叶的一个年生长周期内观察了各参试植物的生长动态与物候特性,以期对完成衡水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任务目标起到推动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植物

参试植物都为木本树种,有6科15种(含变种、变型),其中蔷薇科(Rosaceae)有李属(Prunus L.)的红碧桃(P.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白碧桃(P. persica f. albo-plena Schneid.)、杏(P. sibirica L.)、紫叶李[P. cerasifera Ehrh. f. atropurpurea (Jacq.) Rehd],蔷薇属(Rosa L.)的多花蔷薇(R. multiflora Thunb.)、月季(R. chinensis Jacq.),苹果属(Malus Mill.)的苹果(M. domestica Mill.);豆科(Leguminosae)有合欢属(Albizzia Durazz.)的合欢(A. julibrissin Durazz.),紫荆属(Cercis L.)的紫荆(C. chinensis Bunge),槐属(Sophora L.)的龙爪槐(S. japonica L. f. pendula Hort.);木犀科(Oleaceae)有丁香属(Syringa L.)的丁香(S. oblata Lindl.),白蜡属(Fraxinus L.)的白蜡(F. chinensis Roxb.);千屈菜科(Lythraceae)有紫薇属(Lagerstroemia L.)的紫薇(L. indica L.);杜仲科(Eucommiaceae)有杜仲属(Eucommia Oliv.)的杜仲(E. ulmoides Oliv.);漆树科(Anacarabiaceae)有黄栌属(Cotinus L.)的黄栌(C. coggyg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

1.2 研究方法

从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参试植物的成年植株进行定株观测。所选植株具有群体的代表性,能够充分表现出本物种的生长特性;为避免小气候的影响,所选植株皆处于开阔地带,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发生。

在具体观测上,每种植物选取2~3株作为样株,定树定枝挂牌标记,所选枝条位于植株阳面,主要观察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形态变化,确定各植物的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叶片变色期和落叶期。采用目测与测量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观测日的14:00~17:00实施物候数据记录。在物候变化较快的时期每天观察1次(如萌芽始期和开花期),物候现象不明显时每周观察2次(根据不同植物生长习性而有所区别),定期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汇总[3]。

在对植物物候期观测的同时,对环境温度也相应地实施了统计汇总,各物候期同期的气象资料来源于衡水市气象站。利用公式计算各物候期同期的环境均温(T),

T=∑ti/d,

式中,ti为每一物候期内每天的均温,d为该物候期的全程时间,i为该物候期的某一经历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年衡水市园林植物的物候特征分析

2.1.1 种间物候期的比较分析 2011年通过全年对衡水市15种园林植物物候期的观测记录、统计汇总得到表1。分析表1可见,各园林植物属内、种间的物候现象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萌芽期最早的时间出现在3月17日,分别有白碧桃、红碧桃、杏、苹果、紫荆、丁香;萌芽期最晚的出现在5月4日,植物种是合欢,其他园林植物的萌芽期在上述早、晚时间段之间。萌芽结束后植株逐渐露出新叶,进入展叶期,展叶最早的园林植物是丁香与紫叶李,都在3月22日,最晚的是合欢, 在5月6日;从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园林植物展叶集中的时间,并且多数园林植物的展叶速度较快。最早进入开花期的园林植物是杏、紫叶李、紫荆,时间在3月17日,随后其他植物陆续进入开花期,最晚开花的是紫薇(6月29日)与龙爪槐(7月13日),最早与最晚始花的时间相差接近120 d。花期结束后植株进入果实发育期,以杏最早,时间在4月1日,历经约90 d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最晚的是杜仲、月季、龙爪槐,3种植物均在10月底果实逐渐成熟。除了一些常绿植物外,其他植物均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进入叶片变色期;叶片变色最早的是白蜡,在9月23日;紫叶李最晚,在11月21日。白蜡在9月29日最早进入落叶期,随后其他植物逐渐开始落叶;其中苹果与龙爪槐略晚,分别是在12月2日和11月29日;而多花蔷薇的叶要到次年1月才落净。

2.1.2 物候期年内时间跨度分布 为了直观展示2011年衡水市常见园林植物物候期的全年跨度分布状况,以上述15种园林植物物候期全程为基础,绘制了当地物候期时间跨度分布图,具体见图1。由图1可见,衡水市常见园林植物的物候期从当年的3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2月下旬,各物候期循序出现,在全年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开花期与果实发育期所占的时间比例最大。不同科植物的花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当年的4~6月,反映出衡水市的园林植物不能时时都有花可赏的现状,这就提示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时,要依据不同园林植物的花期、优化植物配置,进一步改进赏花植物延长花期的时间衔接问题。在参试的开花植物中,早花类植物有杏,晚花类植物有合欢;也有持续开花的植物如月季,其能够从当年的4月末持续到11月,花期长达约200 d左右,并且在盛夏时期每一单花的花期就长约11 d。

2.1.3 蔷薇科植物物候期的比较分析 在参试植物中,蔷薇科的种类数量最多,并且蔷薇科植物的花期观赏价值极高,在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树种应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当地的乡土植物,因此对蔷薇科植物各个物候期的长短进行了比较,根据蔷薇科各植物种的物候期差异时间,归纳出蔷薇科植物物候期的整体差异情况,结果见图2。比较图2可以看出,蔷薇科植物的各物候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物候期长短差异最大的阶段是在开花期与果实发育期,差异时间分别是48 d与80 d;而萌芽期、展叶期、叶片变色期和落叶期的时间长短都相差不大,分别为19、22、32、31 d。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应当将蔷薇科花期较长的观花植物或观果植物穿插种植在其他科观叶植物的群体中,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动感的景观,以改变传统绿化建设中过多强调绿色背景厚重的理念,增强绿化的色彩美,增加绿色背景的跃动感。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给市民一种赏心悦目的立体视觉享受,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促进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创建。

2.2 物候特征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分析

衡水市15种园林植物物候期当期环境温度的统计结果见表2。表2中的排序按各植物在萌芽期时环境均温的高低安排。从表2可见,不同植物在萌芽期的环境均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晚花植物对环境均温的要求较高,如合欢在萌芽期的环境均温最高,达到20.00 ℃,而紫叶李最低,只有7.62 ℃,2种植物的环境均温差值可达12.38 ℃,说明萌芽期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其中蔷薇科植物对于环境均温的要求不高,一般平均温度在10 ℃左右即开始萌发。在展叶期,各植物之间的环境均温高低差值在10 ℃之内,差异不大。但在开花期不同植物之间的环境均温高低差值加大,如杏为8.95 ℃,与紫薇的28.82 ℃差值达到了19.87 ℃。月季在盛夏期容易受到高温的胁迫影响,在环境均温高于30 ℃时,其开花的数量与质量明显受到抑制,说明处在开花期的植物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不过植物在果实发育期对环境均温的要求不高,植物之间的环境均温高低差值达到最低,可见植物果实成熟阶段对环境均温的要求比较一致。到叶片变色期,参试植物的环境均温都在20 ℃以下,以杏较耐低温,在环境均温7.5 ℃时才开始出现叶色改变现象;黄栌的叶片在日最低温度低于5 ℃时,颜色由绿色转为红黄色;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叶片逐渐脱落。不同植物的落叶期对环境均温的要求差异较大,如白蜡在环境均温达到13.61 ℃时叶片开始脱落,而苹果在

-0.50 ℃时才开始落叶,2种植物的环境均温差值可达14.11 ℃;在环境温度低于10 ℃时开始落叶的植物有白碧桃、红碧桃、杜仲、黄栌、丁香、紫荆、紫叶李、杏、龙爪槐、苹果,表明不同植物对低温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可以看出蔷薇科的植物落叶期较晚,比其他植物耐寒。通过与刘云等[4]在长春市的木本植物物候期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衡水市各园林植物物候期的环境均温比长春市要高出1~5 ℃。

2.3 2011年与2010年的园林植物物候期对比

通过两年观察发现,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了植物的物候期先后,但物候期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是非线性的。2011年相对于2010年多数植物的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叶片变色期都有所提前,如紫荆的这几个物候期分别比2010年提前了21、8、27、17、12 d;变化范围最小的是多花蔷薇和合欢,相差仅1 d。2011年春季物候比2010年有所提前是由于2010年衡水市倒春寒的影响所致,其中在萌芽期与开花期的表现较为明显,合欢的萌芽期相对于2010年提前了1 d,紫荆提前得最多,为21 d,其他植物都有所提前。在开花期,龙爪槐比2010年提前了3 d,紫荆提前了27 d,提前得最多。虽然2011年的萌芽期比2010年提前,但没有导致各植物落叶末期的提前,相反是落叶末期均有不同程度地滞后,在所调查的植物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紫荆、白蜡和紫薇,落叶末期滞后时间分别为10、12、18 d。由于这两年气温的差异,对衡水市的园林植物而言,2011年整个物候期比2010年的延长了15~30 d不等,可见气候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物候期长短,但对于合欢和龙爪槐的影响较小,这也说明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科的植物也会如此,如蔷薇科植物受到气候影响出现物候期变化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苹果、红碧桃、白碧桃、月季、杏、紫叶李、多花蔷薇,可见蔷薇科对于外界气温变化的响应差异较大,但这种差异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群落组配提供了便利。

3 讨论与建议

3.1 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就是物候差异问题,说明山上桃花的物候晚于山下桃花[5]。物候变化是植物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综合表现,因此园林植物的物候观测除具有一般的生物学意义外,其主要目的还在于掌握植物的季相变化,为植物种植配置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提供生物学依据。

3.1.1 植物材料的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材料是园林造景的基本保证。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避免单调、雷同,注意植物开花期的错时、衔接,力求做到花期相互错开、延长,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配置效果;注意植物色彩的搭配,采用中性植物做衬景,彩色高花色植物做点缀,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最理想的配置应确定各季节的色彩主调,根据色彩主调选择适宜的植物;要做到适地适栽原则,生长条件相似的植物配置在一起。通过对衡水市园林植物物候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衡水市植物物候期差异明显,物候变化分布合理、景观和谐,但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衡水市大部分木本植物的花期比较集中,主要在每年的4~6月开花,而其他时间很少有花可供观赏。因此为了在不同时期都有花可赏,要选择一些花期不同的园林植物,或者花期较长的植物。建议将一年多次开花的植物如月季以丛植或建立专类园的方式,多多在市区内有关地段种植,提高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另外,限于衡水市的自然条件,可以将开花植物进行列植、群植或片植,形成一些匠心独具的局地小景观;也可以选种一些开花较晚的植物如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等来丰富衡水市园林植物开花种类。

3.1.2 加强栽培管理水平 2010年由于倒春寒严重,致使萌芽较早的杏、紫荆、丁香等生长受到影响,萌芽期推迟了15 d左右;因而后面的各物候期也相应受到影响,观赏期来得晚、去得早。这就提醒在园林管理上要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对园林植物加以保护,以免花芽分化受到影响。开花植物在物候末期如果落叶较晚,会影响下一年的花期、花量,如月季和多花蔷薇常常出现此类情况,所以要根据实际生长状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实施调控,象月季和多花蔷薇在衡水市应在12月6日之前进行剪伐处理,以免使来年生长开花受到影响,此时的环境均温不低于或刚刚低于0 ℃。另外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如2010年红碧桃在展叶期受到蚜虫(Myzus persicae Sulzer)的危害,使展叶期延后,正常生长受到抑制,降低了观赏效果;防治上,一是加强病虫害的治理,二是更新换代同种的新植株。

3.2 蔷薇科植物的选择

由于蔷薇科植物种类多,变异较大,环境耐受性较强,而且观赏效果好,所以历来受到园林工作者的青睐。在物候期方面,李属植物的萌芽期和果实发育期比其他属要早,在选择时应注意交错种植,以达到最优配置;但李属植物又较易受到虫害影响,因而要注意选择抗病虫害的种类。本研究通过对蔷薇科植物物候期的差异分析,发现蔷薇科的植物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差异较大,如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的有苹果、红碧桃、白碧桃,影响较小的有紫叶李、多花蔷薇;紫叶李不耐寒,较耐湿,喜好阳光充足,其果实常常不熟便会落下;多花蔷薇耐寒、耐干旱,不耐积水,常绿叶,叶、果通常不落,两者的习性相反,故不宜同地种植。

3.3 物候研究对于温度变化的监测

Sparks等[6]通过对英国生长的11个植物物种开花期58年的连续观测后发现,气候变暖导致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的开花时间出现了提前的趋势。本研究连续两年的调查表明,不同植物物候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2011年同2010年相比,萌芽期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前,受影响较大的是紫荆,时间相差21 d,影响较小的是多花蔷薇与合欢。

近年来,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不少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7-18]。通过对衡水市园林植物物候期的调查研究,可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提供基础数据。植物在萌芽期与开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灵敏,因此在进行物候期观测与环境变化调查时要充分利用好这2个物候期。但由于观察时间短,各物候期在年际之间出现了差异,研究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并且观察范围小,有些时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观测不全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缺陷;下一步要通过连续多年的物候观测加以弥补与完善;并要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以补充衡水市的园林植物物候数据。物候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还需利用新技术如遥感技术来建立物候模型,以促进今后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 丁抗抗,高庆先,李 辑.我国植物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14-7417.

[3] 夏林喜,牛永波,李爱萍,等.浅谈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要求及各物候期观测标准[J].山西气象,2006(2):47-48.

[4] 刘 云,孔祥茂,谢 航,等.南湖公园10种木本植物物候期调查报告[J].农业与技术,2000,20(1):48-49.

[5]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 SPARKS T H, JEFFREE E P, JEFFREE C E.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ering times and temperature at the national scale using long-term phen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U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00,44(2):82-87.

[7] RICHARDSON A, BAILEY A S, DENNY E G, et al .Phenology of a northern handwood forest canopy [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6,12(7):1174-1188.

[8] AHAS R,AASA A.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henology of selected Estonian plant, bird and fish popul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06,51(1):17-26.

[9] 徐雨晴,陆佩玲,于 强.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4,26(1):129-136.

[10] 韩贵锋,徐建华,袁兴中.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植被物候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8):1803-1809.

[11] 齐 晔.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途径和机制[J].生态学报,1999,19(4):474-478.

[12] 于信芸,庄大方.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东北森林物候期监测[J].资源科学,2006,28(7):111-117.

[13] 温 刚,符淙斌.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物候季节变化对气候响应的大尺度特征:多年平均结果[J].大气科学,2000,24(5):676-682.

[14] 温 刚,符淙斌.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物候季节变化对气修响应的大尺度特征:年际比较[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1):1-11.

[15] 葛全胜,郑景云,张学霞,等.过去40年中国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0):1048-1053.

[16] 方修琦,余卫红.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