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3 05:2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

篇1

1.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实验设计要遵循实验的原则。首先,实验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试验教学的时候,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性,在选择实验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科学性的材料、运用科学性的实验方法、使用合理恰当的实验原理。除此之外还要满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其次,实验设计要严谨,在生物实验进行时要保证实验设计的方案没有漏洞。最后,实验设计要简易,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要保证实验所需的材料能够容易获得,实验的操作步骤简单易懂,避免实验所需时间过长。除以上几点原则之外,还要遵循可行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以及实验条件一致性原则等。

2.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属于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任何的探索都是从问题开始出发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就是要通过实验来提出问题的假设,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用实验来得到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实验的设计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难点。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并且不断的提出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以及鼓励学生自我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学生与老师相互提问。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验设计的时候,还要不断地优化创新生物实验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利用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来不断地调整实验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有效地保证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高中生物实验的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结果的分析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进行实验分析之前,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尝试着去分析实验的结果。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得一些有困惑的学生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解答后恍然大悟。对于学生一些较好的想法和提议,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实验结果一般都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实验现象,在生物实验中出现的真实状况,是获取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假如教师所做的生物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那么结果是唯一的,同样结论也是唯一的。假如教师所做的生物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那么结果就不再唯一,且每一个结果都将得到一个结论。一般高中生物实验结果的分析,问题出现最多的实验就属探索性实验,通常表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实验的结果与实验的结论不一致;其次,教师在进行实验分析的时候不全名,没有正确且准切的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的各种可能性;最后,教师在实验分析时语言表达不准确,甚至出现结果与结论颠倒的现象。通常生物实验结果分析使用的语句都是“如果……那么说明……”首先阐述实验的结果,然后再阐述得出的结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实验重视的不仅是实验的技能,更注重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尤其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实验设计和分析出现的相对频繁,并且所占的比例和分数也逐渐呈上涨的趋势。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好想法和意见,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篇2

1.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及原理

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多次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因此教师应对设计过程加以引导,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度来确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在进行一项实验设计之前,先要了解即将完成的实验的目的,以免实验没有侧重点.由于一项实验会涉及许多的数据变量且可能取得多个实验结果,所以确保实验结果与所学知识相关是首先要做到的事.其次,在了解变量过程中,必然要求了解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生物与化学有知识交叉环节,在用一些实验元素、现象的形成知识方面应进行掌握,如二氧化碳、水的形成等原理,只有了解原理才能决定实验是否能够按照正确的轨道走,也是科学的实验操作的依据.在实验中选取自己所需,了解实验最终目的,对实验流程透彻且懂得实验的原理,是实验设计进行的基本前提.

2.选择实验材料,注重变量分析

生物实验的设计不能盲目,在材料的选取方面有一定的规律,以证明原理、发现实验现象为目的的实验一般所选实验材料都应便于观察、易取材、易于操作以及符合实验原理和目的,避开危险的材料,必要的话转而用安全的材料进行代替.材料的正确选取能够有效地防止实验错误,提高效率.在材料或实验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变量出现,实验中的变量一般为自变量及因变量,为保证实验效果明显且数据真实,应将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记录,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确保可信度.

3.对实验器具和步骤进行安排

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需要学生自主考虑到实验可能发生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实验步骤进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前后要紧密结合,每一步骤都要讲求科学合理和原则性,同时要体现生物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对实验概况有一个清晰的准备之后,要求学生对实验器具装置进行设置,严格按照先前制定的实验步骤,对实验装置进行必要调整、了解器材的用途,防止发生技术错误.如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一定阶梯浓度蔗糖溶液的配制即为实验前提的必要材料准备,准确的为实验做好相关准备,排除实验的危险性和错误隐患.

二、学生实验设计的原则

首先选取实验主题是要遵循实验的可行性原则,尽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于一些原材料不易获取或抽象的实验题目,如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促进发育实验,没有能够实验的材料或实验不易达成,就应避免实验设计.第二,实验设计过程要严格遵守原理,以理论作为实验进行的向导,不能盲目实验,讲求实验依据.第三,对于一些实验药品、材料应确保其安全性,若排除不了发生爆炸等危险后果的可能,应不采取此类研究课题.第四,以简单易行作为实验的首选,从实验材料到实验步骤,尽量选取费力少、效果明显的实验器具和操作流程.

三、对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之初,师生应共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应意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做好循序渐进的准备.实验是证明和证实原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首先要将课业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最好的方法.在进行一项实验设计之前,对所学内容的部分应讲通讲细,使实验有据可凭.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十分重要,属于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重视的一部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鼓励其主动发现和寻找问题.教师在起初实验教学演示阶段也应对学生思想进行侧重引导,抛砖引玉,使学生效仿实验设计的流程,逐渐培养能力,同时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中.再次,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对一项实验课题进行自主设计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对实验流程进行周密安排,因此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依靠课本不是开发学生能力的正确方法,对课本实验内容进行借鉴,举一反三进行创新,是培养的最终目的.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试验设计题;基本解法

一、确定生物实验类型

(一)验证性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是要对研究对象有一些的了解,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情况提出假说,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或者自身的认知从而进行的一种实验方式,验证性实验更加注重的是实验的一个演示和证明的活动,通过分离科学知识和过程,除去背景的影响,更加注重了探究的结果,并不是探究过程。验证性实验式传递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技能,强调的是从试验中验证真理获得生物知识。

(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式不知道实验的结论,通过实验的分析,求证假设是否正确额度一种实验方式。探究性实验式就是通过实验来回答来解答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科学的探究的能力。

二、生物实验设计原则

(一)平行重复原则。每一个实验都要求能够重复实验,不然的话相关的试验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平行重复原则就需要通知自变量的变化,在无关变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求多次重复试验,从而观察自变量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选择相应适合的试验材料,通过正确的试验原理和方法,得出符合逻辑的试验结果或者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验的时候要结合相关的科学资料,通过运用自身的试验原理,使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

(三)单因子变量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就是要简易化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关系,可使得结果的说服力更强,一般会分为两个组,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参考组,两组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的影响因素相同,这样得出相应的试验结果之后,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从而判断不同结果,是由于哪一个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试验设计的时候要确定和控制好其中的这一个变量。

(四)对照性原则。一般来说,实验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无关的因素也很多,假如要研究变量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就需要保证其他的影响因素不变,这样就需要做对照实验,通过对照试验去除其他干扰变量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正常情况下,一般对照组就是正常状态的一组,而实验组就是改变实验变量的一组,举例来说就是比如验证“钙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实验就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培养液中添加钙元素,而第二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钙元素,那么第一组就是实验组,第二组就是对照组。对照的类型一般分类有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空白对照、条件对照。

三、实验设计步骤

(一)清楚题目的要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因为有的时候通过对考试题的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的线索,同时也可以了解到题目考试的具体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答题要求。

(二)分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类型。在考试时候,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实验设计题目的试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类型,弄清楚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关键的词汇来判断,比如“证明“”探究”“研究”等一般都是和实验目的相互关联的。

(三)描述实验原理,完成实验设计。实验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等等信息,描述出实验中所需要理论依据,并且能够结合自身学到的生物实验理论知识给予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完成的过程中还需要描述出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所以实验设计题一般就考核学生比较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根据相应的理论,作出分析,完成实验设计题目的要求。

(四)完成实验步骤。一般来说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取材料,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求按照实验的要求,注意保持相同条件,其次就是要进行分组编号为了方便观察、比较和统计实验,实验可以进行分组,并且对于每一组进行标记。

(五)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对于这个步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分清楚实验的类型,假如为验证性实验的话,只需要看下实验结果和实验的目的是否是一样的结论,但是验证性实验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实验结果、目的以及结论的一致,实验的结果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试验成果;探究性实验预测的结果或者结论,可能是一个预测结果,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出相关的结论。

四、总结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 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大力倡导中学生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1]。“研究性学习”课程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作为新生事物,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还远远不够[2]。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宏观理论阐述较多,而涉及某一具体内容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致使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惑。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活动,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和“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初步探讨“研究性学习”和生物学科整合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一般规律,为广大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研究对象

陕西渭南高级中学是陕西省示范标准化重点高中,生源主要是全市各县区的初中毕业生,在校学生的整体基本素质水平为优良。研究以渭南高级中学2011级 (18)、(20)二个平行理科班共120名学生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由于学生入学是随机分班,各教学班没有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因此,以教学班为单位,基本上能保证研究对象的起点在总体上的一致性。

二、研究方法

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成果,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在所选定的二个理科班中,确定(20)班为控制班,在常规教学模式下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18)班为实验班,在联系教材内容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一学期安排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学实验中,控制班和实验班的生物学由同一名生物教师任教。

三、教学实验实施过程及结果

(一)实施过程

1.实验前测试学生实验能力

本实验研究之初,对所选定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高一阶段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测试,测试以书面习题的形式进行,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测题如下:

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37℃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① ;② ;③ 。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

测试成绩一方面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二个待研究班学生的生物实验水平基本相同。

(二)两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

控制班在常规教学模式下进行生物实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实验班在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生物研究性学习,学生每六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从老师提供的备选课题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班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遵循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3]:

(1)确定研究课题

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创新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选题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实验条件等,而且还要考虑课题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教师推荐和设计的课题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可以广泛从学生中征集课题,并保证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不干涉学生选择课题。

遵循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原则,推荐的备选课题如下:

探究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水体富营养化对藻类数量的影响。

(2)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计划制定的指导,内容包括:用什么方式、途径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掌握哪些相关的知识等。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查阅书籍、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学会小组内分工协作,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能,能进行实验设计,能客观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等。

(3)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

本阶段是资料的理论化和整合化过程。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和数据等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开展小组内分工协作,集中力量学习、理解,并通过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过程,获得规律性认识。

(4)撰写研究报告和交流

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参考资料等几部分。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是: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论据充分,结论鲜明、富有创意,格式规范。最后,研究报告在一定范围内交流。

(三)教学测验及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

(1) 教学测验

测试以书面习题的形式进行,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教学测验内容如下:

请根据实验原理和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NAA促进不同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浓度”。

实验原理:NAA能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有利于插条的存活。在最适浓度下,插条容易生根,存活率也最大。

实验材料:浓度为100ppm、200ppm和300ppm的NAA溶液,茉莉花、桅子花、金钱松枝条,其他必要材料。

(2) 教学测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

测验总分值为50分。对实验班和控制班测验学生成绩(表1)统计分析可知,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44.5,控制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39.0,两班学生的平均得分差异为5.5,显著性差异为P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生物学科学习模式对学生生物学习的影响不同。在研究性学习融入生物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班,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教学测验成绩高于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控制班,且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四、讨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在一段时间内,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之间具有相关性。验班和控制班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测验结果会出现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

(1)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主动性方面差异较大

控制班的常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只是按照现成的实验步骤去做就可以了,这种获得知识的途径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在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同时,也冷落了学生亲身参与思考和参与的内在积极性,造成学生创新激情的压抑和实践能力的低下。

实验班学生在启发和帮助下,通过独立、严谨、周密的思考,逐步形成用于质疑、乐于探究、敢于动手的积极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塑造了自信,而且激发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

由此可见,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对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2)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的不同

学习活动是一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统一过程。间接经验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主动探究学习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生物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更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能让学生积极体验和感受,做到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生物研究性学习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重要作用

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对生物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有重要的影响。陈君的研究表明[4],当学生有了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他们的思维就会围绕待解决的问题而启动,不但原有的知识会被激活,而且会积极调动和重新建构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获取更多新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运用一定的技术与手段,并将收集到的信息系统化、有序化,加以组织和整合,以便形成更为概括、综合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这些步骤获得的知识结构是多维的、动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徐红玲.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龙门书局,2003:77.

[2]彩燕.研究性学习意的义、特点与实施理念[J].教育导刊,2002,(1):18-20.

[3]罗玉明.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2,(6):27-29.

篇5

1.转变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设计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实验设计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重视实验设计,在固定的生物课时的基础之上,提高实验设计的教学比重.生物教师不断进行实验设计观念的更新,认识到实验设计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学习生物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实验的引导能力,带动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实验探究.

2.依据教材内容设计生物实验

生物教师要明确进行生物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高中生物有清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过程中要将涉及的内容和教材的知识进行紧密的联合,在学生现有的生物储备基础之上进行生物实验的设计.只有设计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生物实验,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设计时还要适当地加入一些有趣的创新,让生物实验更加有趣生动,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设计生物实验的时候就是要告诉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要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实验学习.例如在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生物实验设计时,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制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装片,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自己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设计实验的时间控制上就要给学生留出这部分时间,让学生能够耐心细致地观察生物的现象.为了提高生物实践设计的效率,教师可以引导着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掌握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这样可以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3.做好生物课堂演示实验设计

高中生物实验一部分是课堂的演示实验,还有一部分是实验室的操作实验.生物课堂演示实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课堂演示实验过程中能够明白生物的规律和概念,加强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生物课堂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引领学生进行生物思考.教师在生物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提升实验的成功率.成功的实验可以节省课堂的演示时间,还会让学生领悟到生物学的奥秘.相反,若是生物课堂中总是出现差错,那么就会让学生对生物理论和生物概念产生怀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实验演示之前要进行良好的实验设计工作.要进行教材的深入研究,掌[HJ1.7mm]握生物教学的目的,提前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做好紧密的生物实验设计,配合着熟练的操作,顺利的完成课堂的演示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还要保证实验的可观性.生物实验是让学生来进行观察的,不具有可观性的生物实验就失去了演示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实验环境的选择,尽量在亮度适中、光线较好、位置较高的地方进行实验,让全班的同学都能够清楚的看清生物实验的过程.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的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一边演示一边教给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生物实验设计过程中要始终的渗透生物思想.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的时候能够加强对生物的理论和概念的认识,在分析总结过程中进行创造,提升自身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向上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领悟能力.例如在学习“酶的高效性”生物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思想就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前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教师让学生观察试管中的气泡在量和速度方面有哪些区别?两个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时有什么区别?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在认真地回答问题过程中就进行了生物知识的深入思考,加强了对生物学的理解.

4.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分组实验设计

篇6

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主要区别:

探究性实验:一般在题干中有“探究……”等等字样。实验结果预测对应假设,分类讨论。一般需讨论“如果出现结果①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②或③又会怎样”。不同的预测结果有相应的不同结论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种情况应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

验证性实验: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无预测结果,只有一个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相吻合的实验结果,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

二、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各种复杂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指在实验设计中只能确定一个变量为实验变量,其他变量则为无关变量。单一变量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二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操作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

3、对照性原则

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①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②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③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4、可重复性原则

指的是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实验误差,体现实验的科学性。

5、简约性和可行性原则

是指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化,实验药品便宜,实验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到材料用品的选择、实验操作等,都要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实验和完成实验的可能性。

三、理清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1、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和原理:要解决题目所给的问题,要用到生物学上什么原理。

2、确定实验思路:根据原理对实验作出假设,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思路。

3、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根据以上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并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记录下来。

4、准确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

例题剖析

例1.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的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家免②生理盐水③酒精棉④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⑤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⑥试管、注射器( 针管和针头)

解析:⑴首先分析这个实验设计题的实验类型实验目的是什么?(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⑵实验原理是什么?(草酸钾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⑶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什么?(钙离子的有无)反应变量是什么?(血液凝固与否)

⑷这个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什么?(影响血液凝固的其他因素,如温度、草酸钾浓度、试管的干净程度等)

⑸该实验的实验组为哪只试管?(A 管)对照组为哪只试管?(B管)该实验为何种对照类型?(空白对照:一只试管中加入了草酸钾,一只没有加。自身对照:A管血液中的钙离子首先与草酸钾形成了沉淀, 后又加入氯化钙)

⑹该实验采用何种方法均衡无关变量?(对照和平衡等量原则)

⑺设计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分组编号)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抽取家免血液。(材料的预处理)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到A、B两管中。(对同一对象血液施加不同处理,A管是用草酸钾处理,B管是用生理盐水处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结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结果观察)由此对照说明,缺乏钙离子血液不凝固,有钙离子血液凝固。

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结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

(8)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例

例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解析】⑴首先分析这个实验设计题的实验目的是什么?(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⑵实验原理是什么?(成熟的完整种子在条件满足时就能萌发)

⑶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光的有无)反应变量是什么?(种子萌发与否)

⑷这个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什么?(影响血液凝固的其他因素,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

实验设计如下:①取A、B两组培养皿,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实验准备――分组编号)②将A置于黑暗的环境中,B置于有光环境中,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水分、温度、氧气的状况适宜且相同。(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实验变量的处理)③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种子的萌况。A组实验组B组对照,符合“单一变量”“平等重复”原则。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①正:A组萌发,B组不萌发(或A组发芽率高于B组),光抑制该植物种子的萌发;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评价量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当前高中生物实验课评价现状

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从能力角度提出三方面要求,第一个方面就是“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这就将实验教学的地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高中生物教师对实验课的教学也愈来愈重视。同时近几年江苏省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实验部分考试分值基本上维持在30~40分左右,占整个卷面分值的25%~30%以上,因此教师都很重视实验内容的教学。但是,目前各校更多的是重视应试教学,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或弱化实验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一部分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做实验也能考出好成绩”。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对学生的实验评价人手,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思维,提升个人的学科综合能力。目前许多学校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对学生过程评价的缺失或者评价方法的不当,导致学生不积极动手实验或无法从实验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评价量表对促进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生物实验评价量表的基本流程

实验评价量表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师应先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确定不同实验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验的任务,明确实验目标,由实验目标进一步确定实验活动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三维评价的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补充和逐步完善实验活动方案和实验评价量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如图1所示。

3、生物实验评价量表设计

3.1 验证性实验评价量表

验证性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进行验证性实验的能力和表现的考查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将学生在进行验证性实验中的真实水平考查出来,需要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药品和器材的使用情况、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和相关的实验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具体考查的量表见下列表1。

上述评价量表采用了等级量表,各项评价指标分成3个等级,在不同的实验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等级评价,不同的等级反映出学生不同的水平,并给予不同的赋分,各个评价项目的权重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调整分值。综合得分=自评分×0.3+互评分×0.3+师评分×0.4,总评分为各项综合得分之和,综合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各方面表现的书面评价(以下各类评价量表与此相同)。在生物验证性实验的评价量表中,教师应侧重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观察能力、操作技能、表达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在评价中,既要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又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的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基本技能。以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评价量表(表2)为例。

3.2 探究实验的评价量表

探究性实验通常是以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开展的,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探索,小组交流,重在发展”,探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探究过程中的新发现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探究性实验评价项目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并对问题提出解答、思考与反思、表达与交流等,具体评价量表的设计如表3所示。

表3所示的探究实验评价量表主要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由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通常是学生未学过的新知识,通过量表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激发、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事物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潜能,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3 学生实验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量表

2001年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已经确立了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首次明确地设立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与教学的另两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任课教师不仅要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之中,还要重视情感态度的评价,使情感态度的培养与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评价量表的设计如表4所示。

在实验评价量表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较难实现,主要评价内容抽象并难以具体量化,但通过表4中的相关评价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形成实验科学素养和实验科学价值观,学生从这个评价中了解到自己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个人素养发展调整努力的方向。

4、思考

篇8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纵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它在整个教学环节很难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不能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充分体现新大纲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包含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几方面因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下所示: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很多年都是沿袭着一套教学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上都是照搬的课本课外习题的内容,或者是从科研杂志上照搬的实验课件,它们已经落后于时展,很多实验得出的结论早已经被学生所熟知,而很多实验结果都是学生凭着主观印象拼凑出的数据,实验教学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乏善可陈。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忽略了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将实验课程当成了课堂教学的延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导和交流,只是将实验原理、步骤和要求详细成列在黑板上,学生缺乏新鲜感和探索欲望,自然对于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兴趣索然。

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缺乏猜想。科学的最大魅力就是探索精神和实验论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诠释自然生命的最好舞台,而我们的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却缺乏有效的实验情景设定,对于实验内容没有认真规划,教学目标中缺少猜想和假设,造成探索实验成为了走过程,而没有猜想和假说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策略,需要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仔细研究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人类开展行动的目的来源于自身兴趣的驱动,而它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它们大多是对于成熟的生物结论的论证,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组织新的实验课堂,探求新的实验素材,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动手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开展探究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然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生活体验,为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提高科学理论指导。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在开设关于DNA的实验教学时,基于DNA为分子结构,学生无法直观体验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建构主义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模型方法建立有效的DNA直观体验,而通过提出研究DNA科学家的实验构思来引导学生重演发现实验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真正体会到探究精神的魅力。

3、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研究是开放式的,它讲究的是兼容并包与,而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实验课程转换为开放式实验,挖掘实验兴趣,组织学生自发组织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保证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和实验结论的开放式、多元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植物细胞壁、细胞质的生物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在显微镜下认真区分不同的植物细胞结构,对于细胞液的浓度等实验重点和难点,应该组织学生从教材讲解和专业期刊论文中学习和考证,教师在庞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评,保证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39-01

实验是高中生物科学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帮助很大【1】。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的实验态度,为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本文就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构建进行探讨。

1.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

1.1开放实验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查阅资料,分析探究的知识,并拟定实验方案【2】。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能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针对某个方面进行实验,之后进行分析与讨论,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1.2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为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思维的问题,在探究问题时能扩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是将生物实验中的观察类、验证类实验转化为探究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般采用的是部分探究方式展开实验,比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的实验中,教材中采用的是苹果或梨,并提供酒精灯、载玻片和滴管等来解决水浴问题,通过教师启发,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容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生物实验启发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为构建高效生物实验课题奠定基础。

1.3"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方法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探究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三环"指的是探究问题、探究过程和探究评价。"六步"指的是教师操作的六个步骤:通过信息创设情境、指导设计筛选方案、辅导实验操作难点、纠正错误指导总结、激励评价实践探究、反思升华拓展试验。学生也需要进行六个步骤的操作: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的实验设计、自主实验获取数据、讨论分析推导结论、交流互评展示成果、再次提出问题延伸探究。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具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这一模式展开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际应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物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创设情景,能够使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主动参与到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3】。

比如,在高中生物"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设计一个小实验:准备两个小烧杯,一个烧杯中装有热水,另一烧杯内装有自来水,之后再两个烧杯内各加入一朵小红花。这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说出该实验说出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是热水使细胞破裂、从而使里面的物质流出来……"这种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

2.2问题式实验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4】。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提出问题,接着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归纳假设,收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问题式实验教学主要是以班级为主展开教学,当前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向多元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也得到不断推进,高效的实验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教W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三环六步"等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激发可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智勇,罗金,刘巧平,等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几种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8:72-74.

[2]张晓琳.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 学周刊,2016,04:111.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开放教学;应用

生物,作为一项通过理性思维进行学习的学科,其很大程度上锻炼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生物实验课教学,是见证生物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和重要依据。由于高中受到高考的影响,对于生物的教学更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验教学的意义。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国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传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灌输式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生物实验教师在课堂上都是处于主导地位,对生物知识点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另外受到高考的影响,导致教师对于生物实验的教学只是靠讲解来进行,而不是动手实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的灌输,并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的厌烦[1]。

2.学生盲目地了解

在高中,由于高考并没有对实验操作的考核,所以很多高中都将生物实验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有的学校甚至不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导致学生并不了解生物实验知识的具体含义。学生所谓的了解,只是对生物理论知识懵懂的了解,而并非是深刻的掌握。

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

1.吸引学生兴趣

开放式教学是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上,开放式教学不仅提供了学生自由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而且还提供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操作的设备。学生通过自主安排实验目标、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

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让学生放开传统教师带领的束缚,对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实验进行操作和分析,在进行开放式教学中,学生为了能够完成自己喜欢的实验,会主动查阅资料、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完成了收集资料、准备实验设备、进行操作、分析原理、记录结果的全过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

3.增强教师教学水平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是学生亲自完成实验,那么在实验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新想法,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帮助和解析,教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方向前进,如果教师不能在学生提问后的第一时间给予解答,那么学生心中对教师的能力就会产生怀疑。因此,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验能力[2]。

三、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教学方案

1.实验选题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程度来选择一些实验选题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不会盲目地去开展自己不能完成的实验。

2.申请实验

在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后,学生会自行地查阅资料,翻看笔记,制定实验操作报告,并制作实验申请单。针对实验申请单,学生要说明实验目的、实验课题、实验方法、所需设备等内容。

3.审核实验

学生把填好的实验申请单上报给教师,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实验申请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一些不安全、不可行的实验,教师要及时打回给学生,并帮助学生重新确立实验课题,对于可行的实验,教师要予以鼓励和一定的帮助,使学生更加自信的去完成实验。

4.实施实验

在学生的实验方案得到教师批准后,学生便可以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于实验危险要做到及时提示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填写。

5.实验报告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后,会形成一份实验报告,这份报告记录的是学生从实验设计到完成实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和进行实验的全部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阐述,教师要对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认真观察和仔细核实。

6.实验评价

在实验后,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记录等过程进行仔细分析和观察,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鼓励,评价时不能形式化,不能搞特殊主义。学生也会通过教师的评价进行自评,总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结语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的自自主性和创新性,而且对于教师而言,开放式教学可以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已然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叶磊.开放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82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