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责任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管理责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管理责任体系

篇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适应;共同演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5-0028-06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作为讨论企业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重点。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对商人社会责任的讨论,60、70年代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争论,到80年代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再到90年代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趋于复杂。

很多学者发现当代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提法较之以往更为广泛、更为具体也更为复杂。这主要体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相关权力更加广泛;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的数量和多样性都大大增加,更为具体;加上现在政府作用的降低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出现,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角色更为复杂。同时,从企业实践角度来讲,很多企业也认识到,要想获得持续成长,其所关注的问题就不应单单限于自身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而且还需不断树立社会角色,紧密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使内部外部各种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也即是说,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

的巨大压力和发展动力。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一次演讲中就曾指出,企业越是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就越有能力永续经营并持续成长[1]。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承担社会责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争论焦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讨论企业是否应该对社会责任做出充分承诺,而是讨论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承诺、如何实施社会责任、如何将社会责任要求与组织实践结合起来的问题[3]。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同社会责任的趋势下,如果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那么需要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才是足够的,如何从企业角度去管理社会责任,如何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限度。对于这些微观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以往停留在道德角度考虑的企业社会责任讨论很难给予企业以实践的指导[4-5],劝导性的社会责任描述如果不能转化成为组织行为,或进入产品和服务设计及运营之中,企业也会对社会责任无所适从。所以,如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框架和相关实践,即在管理视角下去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又是现实实践的要求。

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管理观点下,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社会责任视为一个综合体系动态地纳入企业实践中,如何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从成本转化为资源,如何提高自身外部危机的处理能力,总结起来就是如何建立社会责任体系基础上的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视企业社会责任为一综合和动态发展的体系,侧重于从动态战略研究角度,尝试将社会责任体系融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之中,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选择。

二、文献回顾及相关评价

有些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上的多层次性,并呈现出整合和动态化的研究趋势。Zenisek就曾指出企业社会责任要与微观行为联系起来,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从不负责任到承担责任的连续统一体[6]。Sethi在30年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操作含义非常模糊,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应建立在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的三个维度上,最终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管理过程和战略设计上[7]。Carroll拓展了Sethi的研究思想,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四种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他认为,仅仅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太过模糊,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独立责任,而是一个体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四种期望[8],其中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是社会要求的(required),道德责任是社会期望的(expected),慈善责任是社会愿望的(desired)。Epstein从动态综合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视为企业社会政策过程,它是由商业伦理、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社会响应三方面演化整合而成[9]。Schwartz和Carroll尝试将经济责任、公共责任和社会响应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10]。这些整合和动态化的研究趋势正是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管理研究的基础和铺垫。

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现代面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管理研究则更加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优势的联系[11]。企业的本质是价值创造,即通过组织分工生产和知识的积累,进行各种各样的价值活动以创造财富。企业的价值不仅包括自有的经济价值,而且体现在与外界广泛联系的社会价值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正是通过建立 “双赢”(Win-Win)的环境关系发展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保护了企业的经济价值,而成为企业价值活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还有很多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联系,发展了社会责任绩效模型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实现过程。

总体来看,上述研究大大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的进展,使我们明晰了社会责任在企业组织微观层面的关键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多数文献还未将企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系统地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分析,仅仅讨论社会责任的外在压力而不阐释社会责任如何上升到企业战略层次,是无法推动企业去制定和执行社会责任战略的。本文将在以下部分系统探讨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的匹配过程,并对概念框架做出措施性实践建议。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管理的共同演化框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等都历经了很大的变化,关于企业战略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在学术界就有数十种之多[13]。在众多的战略研究文献之中,“适应”或“匹配”是战略规划模型中的核心概念,获得战略适应已成为提高战略绩效的重要途径[14-15]。它立足于动态的、过程的、演进的视角,强调通过战略调整或战略变革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更好地把握和预测战略的发展趋势。而企业对待社会责任的观念和行为不断发生转变――企业社会责任从最初的外在环境变量逐渐演变成为企业内部的活动――这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战略适应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形式大为增加,而且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这也进一步导致战略管理中的核心――适应模式的转变。下面笔者将构建一个概括性共同演化框架来分析如何将社会责任体系动态地融入企业战略管理模式(见图1)。

如图1,战略适应模式的演化代表了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的高低,也推动了企业从新兴不成熟状态跃升至持续成长的成熟状态。一般而言,战略适应有四种:防御性战略适应、反应性战略适应、常规性战略适应和预应性战略适应。所谓防御性战略适应是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外部环境压力和变化,当危机扩大时才采取相应策略去应对;而反应性战略适应与防御性战略适应比较,前者在态度上要更为积极一些,在问题出现时就能够予以重视,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果断有力;所谓常规性战略适应是企业能够将对外部环境应对活动作为一种惯例纳入自身的组织系统和工作程序中,企业能够从内部资源和能力入手对外部环境变化给予支持;预应性战略适应不仅构建了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内部结构系统,而且从高层管理到中层、基层形成了良性的适应文化,从而得以对外部环境变化预先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和社会产生互动,甚至推动了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本文所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基于两个角度:(1)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体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形式,主要借鉴了Carroll的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8]。(2)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体系,涉及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三个层次。社会义务是企业参与社会的最低限度,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立足于股东利益,仅限于该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社会责任在这里具有狭义涵义,它超越了经济和法律的界限,能够从道德伦理角度去考虑相关的各利益主体的要求,能够将公平、诚信、正义等伦理价值观体现在社会责任中;社会响应是能够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社会问题和趋势,通过捐款、救助等慈善行为与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相联系,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倘若将社会责任体系与企业战略适应动态地整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其共同演化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1)企业战略管理从防御性适应过渡到反应性适应的演化过程中,企业对待社会责任承担从消极被动转向了较为积极重视的层次,企业不只是单纯追求利润,而且能够将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协调起来,能够“遵纪守法”地经营企业,符合了社会义务的要求。譬如企业诚信对待消费者,化工行业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污染控制标准生产,高危行业企业能够善待员工、保障员工安全,等等。

(2)当企业战略管理从反应性适应演化到常规性适应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将相对完善,并逐步开始采用一些科学战略规划方法对环境进行分析,其较为系统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也渐进形成。此外,企业开始倾向于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考察其经营绩效,主动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也即是说企业除了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外,伦理责任也融入到其战略管理活动中,并不断将其“制度化”。譬如企业除了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外,对产品的原料和包装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这种在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基础上增加伦理责任并形成惯例的管理模式,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超出一般经营水平的“社会责任”层次。

(3)企业战略管理从常规性适应向预应性适应模式的跃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企业的巨型化发展使得企业积累了大量财富,其价值创造和分配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时企业的边界已很难界定,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具有直接利益关系或契约关系的群体(股东、供应商、员工等),还包括各种间接关系的群体(社会团体、媒介等)。企业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甚至引导着社会发展趋势,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众多领域,有时成为中心和焦点,某些微小的负面影响也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在自身战略管理中将捐款、救助等慈善行为融入责任体系,使自身行为和社会环境产生良性互动,用更长远的眼光对社会发展状况做出响应。例如,一些大公司创办大学、在年度报告中加入了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审计等行为,都是企业前瞻地战略适应的表现。

以上分析充分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层次是不能脱离企业战略而孤立存在。社会责任同企业战略一样,都是关于企业应当怎样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获得利润的问题,二者的共同进步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社会责任不断融入企业战略之中并成为战略内容,才能有助于企业可持续成长。

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战略选择

前文所构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的共同演化仅是一个概括性框架,企业如何在具体策略上实施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还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而言,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从战略价值创造、战略类型选择、战略导向转变以及战略过程渗透等四个方面入手(见图2)。

1.战略价值创造的提升:从成本到资源和能力

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按照资源基础观点和核心能力观点,这些超额价值(或经济租金/超常利润)是从企业独特的资源或能力中获得的,这种资源或能力具有价值创造的本质,正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才能称之为战略资源/能力。一般而言,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性(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优越性(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稀缺性(难以转移和难以复制)、专属性(为企业所享有)。

依循以上逻辑,如果企业仅仅将社会责任视为成本和负担,就显得十分狭隘和短见。实际上,社会责任也能够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或能力。Reinhard曾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三个方面的战略价值:(1)消费者愿意为所带来的环境性收益支付更多的价值。(2)相关重要信息的获取。(3)抵御竞争者的模仿[16]。进一步讲,如果按照波特教授的价值链方法,企业是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从创造价值和可以管理操作的角度,企业价值链活动可以分为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两大类。视社会责任为成本的看法只是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外部活动的负担来看待,并没有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之中。社会责任的承担在具有远见的企业家管理者的眼里不只是外部投入活动,通过有效的管理社会责任会为企业生产、品牌、服务等其他活动增加价值,社会责任就会渗透到企业的价值链中,成为辅助活动及基础活动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项主要的管理任务。在这种情形下,社会责任的承担演化为一种价值创造的能力,就具有了价值性、优越性等独特特征而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复制,从而实现从成本到战略资源/能力的转变。

2.战略类型的选择:使社会责任融入差异化战略

传统的基本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社会责任的承担要增加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如果奉行成本领先战略,势必对承担社会责任产生抵触。但如果企业转向差异化战略,使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形象、品牌等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声誉等价值增值,以致这些增值大于其成本,则企业才能使社会责任成为战略管理的内容。

西方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社会责任承担具有增加企业声誉进而成为更高层次的多样化的无形资产的巨大功能。单靠广告投入和研发很难长时间地维持这些无形资源的持久性,有的企业品牌声誉等无形资源之所以能持续兴盛几十年进而构筑百年基业,就在于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承担实现了与品牌等无形资源的持续匹配,使企业产品及品牌超出了单纯商品的含义,而赋予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比如,像可口可乐、强生、迪斯尼等企业就是善于将社会责任承担融入企业的差异化战略中,而赋予品牌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加之广告研发的有效匹配,使企业品牌具有了社会精神象征,这些企业最终才得以实现长盛不衰,基业常青。因此,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并使之成为差异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规避“公众事件”诱发的信任危机带给企业的巨大负面影响,而且有助于建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公众对该企业的认可和拥护,最终获得更高的利润。

3.战略导向的转变:从单一导向到多层次利益相关者导向

公司社会责任实质上是构建在对利益相关者治理关注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公司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导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从单一导向(管理者导向、股东导向)向多层次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转化,代表着企业对不断拓展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协调和重视,这种导向的成功转化也同时意味着战略管理的成熟和改善。西方学者Freeman就认为,如果能兼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则企业的战略管理会更有效率,效果也会更好。他还提出,“给相关者利益团体以最充分的考虑是压倒一切的要求”,并倡导要建立一种“道德战略管理”系统来形成和应用有关的政策,以便对各方相关者的利益作出灵敏的反应[17]。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利益相关者的状态并不具有固定的特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时间而有所改变,其利害关系则取决于企业所考虑的战略问题。企业要想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就不能只关注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战略,还应强调战略的可接受性和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应承担的责任。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逐渐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重大影响,在战略中要设计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方法。同时要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整个战略管理联系起来,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持续成长。

4.战略过程的管理演进:从应急措施到系统管理

很多管理实践在被组织采用之后,未能形成制度并最终在组织内部确立下来,而仅仅是一种“时尚”,很快被组织所舍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管理实践并没有融入企业日常的系统管理之中。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即“出了问题再解决”的末端处理模式,是一种法律强制下的被动反应。这种模式,只重视末端治理,忽视了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社会责任问题,缺乏整体规划;企业管理者们疲于应付,极易陷入“危机公关”;整个社会责任管理处于较低的水平。要想将社会责任的承担制度化,并在企业组织内部确立下来,就必须使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实现从应急措施到系统管理的转变,建立相应的支撑机制和确立机制,构建相应的机构和形成管理制度。同时,在绩效标准中增添社会责任内容,并通过分配责任、执行实施绩效评价来指导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的管理。

五、结论及启示

毋庸置疑,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已经从一种学术问题的争论转变成为每个企业持续成长所难以回避的实践问题。强调整合地和动态地去审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强调将社会责任视为一个综合体系动态地纳入企业实践中,强调建立于社会责任体系基础上的战略管理,这些正是管理观点的关注重点。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整合地和动态地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和层次与企业战略的共同演化过程,这一框架充分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演化和企业的战略适应模式的演化是协同发展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而且,可以看出,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管理使之促进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从战略价值创造、战略类型选择、战略导向转变以及战略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大量细致的基础性管理实践,才能实现对社会责任的消极适应转变为主动适应。

同时,从管理观点来看,我们应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一个多样化的活动或过程,它是环境背景压力的“外在性”需要和企业战略等社会行为过程中的“内生性”需要的综合结果,并且,这种多样化的综合结果在时间轨道上表现出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从中国转轨进程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社会责任问题,应尽可能从中国环境和企业战略视角考虑,应尽可能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通过构建基本性原则而不是一些时髦标准来促使企业走向最佳实践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藏岩.企业社会责任与持续成长[J].农村金融研究,2004,(4):9.

[2] Miles, R .A.Managing the Corporate Social Environment [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7.76.

[3] Smith, N.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ether or How?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 45(4):52.

[4] Gioia, D.A.Practicability,Paradigms, and Problems in Stakeholder Theorizing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2):228-232.

[5] Wood, D.Theory and Integrity in Business and Society[J].Business & Society, 2000, 39(4):359-378.

[6] Zenisek,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359-368.

[7] Sethi, S.P.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Social is Sues and Evaluation of Business Response Patter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

[8] Archie B.Carroll.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J].Business Horizons,1991, (July-August).

[9] Edwin M.Epstein.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 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7, 29(3).

[10] Mark S.Schwartz and Archie B.Carrol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ree-Domain Approach [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3,13(10):503-530.

[11] Kay, J.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How Business Strategies Add Valu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3.

[12] Rugman, A.M.and A.Verbeke.Global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rade Policy [M].Routledge, London, 1990.

[13] 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14] Ginsberg, A.and N.Venkatraman.Contingency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0).

[15] Zajac, EJ, MS Kraatz, and RKF Bresser.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Fit: A Normative Approach to Strategic Chang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21(4).

[16] Reinhardt, F.L.Environment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40):43-73.

[17] R.Edward Freeman.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 Hall, 1984.

[18] 张玲,徐天祥.行为经济学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5).

Archie B. Carroll,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 (July-August).

[2] Donaldson,T.& Dunfee, T.W., Toward a Unified Conception of Business Ethics : 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 19(2)

[3] Edwin M. Epstein.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 Beyond Business Eth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7, 29(3)

[4 ] Gioia, D.A., Practicability, paradigms, and problems in stakeholder theoriz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2), 228-232.

[5] Ginsberg, A.and N.Venkatraman.Contingency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0)

[6] Kay, J..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How Business Strategies Add Valu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3

[7] Miles, R .A..Managing the corporate social environment[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7

[8] R. EdwardFreeman.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Englewood Cliff s, NJ: Prentice - Hall, 1984.

[9] Reinhardt, F.L., Environment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 40 (Summer), 43-73.

[10] Rugman, A.M.and A.Verbeke.Global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rade Policy[M].Routledge, London, 1990.

[11] Sethi, S.P.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social issues and evaluation of business response patter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

[12] Smith, N.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ether or how?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 45(4), 52-76.

[13 ] Zajac, EJ, MS Kraatz, and RKF Bresser..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Fit: A Normative Approach to Strategic 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21(4)

[14] Zenisek,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4, 359-368

[15] Wood, D., Theory and integrity in business and society[J], Business & Society, 2000, 39(4), 359-378.

[16] 姜启军,贺卫.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17] 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18] 乔治・斯蒂纳等.企业、政府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trategy: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Tang-Fe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Dalian, 116025)

篇2

【关键词】 高校管理会计; 社会责任; 应用体系框架

【中图分类号】 G475;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002-04

自高校大幅扩招以来,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尽管实现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相关产业发展,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高校债务风险加剧、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尤其是近年,针对高校爆发的各种乱象如权钱交易、功利化盛行、学术造假、道德败坏等,社会各界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加强内部管理建设,承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是高校与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催生背景

随着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学科布局、专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动,高校所拥有的经济实体逐渐增多、经济性质越来越复杂、内外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内部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级各类管理人员配置互有交叉、各实体的管理模式差异性明显,仅从会计核算模式与财务管理上,即在并行使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学校“大账”);《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校办产业、独立核算的后勤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期刊社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教育基金会或教育发展基金会);《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学校基建项目)等多套财务和会计制度,管理幅度变大、管理层次加深、风险点明显增多、监管难度更高,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社会责任承担的认知和要求在提高。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高校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尽管不像企业那样直接面临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市场竞争,但在战略发展、核心特色、管理创新、生源竞争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高校也是一个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内部的自组织和演化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按照管理协同理论,高校需要识别和分析自身的基因密码,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及其所属子系统,并把各个子系统进行时空和功能重组,运用专门方法在价值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机制创新上全面优化升级,整体上提高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果,实现协同效应和组织进化的管理目标。

自David et al.[1]首先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后,会计界主要从“财务会计”领域对此展开了研究,直至现在,把“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文献仍不多见,Pavel et al.[2]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ISO管理系统,冯巧根[3]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观”考察了管理会计的框架结构,也有部分学者探讨如何在管理会计的某个方面如“战略绩效评价”[4-5]中融合社会责任,这些研究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将社会责任融入到高校治理和高校管理当中,并为进一步升级和优化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二、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理论缘起

(一)社会责任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理论最开始是基于企业而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始于英国的Oliver Sheldon[6]。在此基础上,Carroll[7]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即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面;Dima[8]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性社会责任(自由决定的策略性责任和自由决定的慈善性责任)。这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关注和社会效能:在承担受托经管责任(实现经济责任、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也承担对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监管部门、社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由此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最为密切相关”,是“公司该为谁承担责任”的最好答案[9]。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只有关注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遗传基因”的企业才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正如John[10]指出,企业应同时满足“自身发展”与“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福祉”;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三重底线的统一平衡发展。

2.高校社会责任

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尚且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而在“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11]的当今,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高校更应深刻认识并践行社会责任。 Ortega

Y. Gasset[12]较早提出了大学“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内涵,认为大学不应该是“象牙塔”,而是要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承担“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而后中外学者对于大学在社会中的功用、高校社会责任的内涵、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13-16]。自200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像企业一样,积极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涵盖服务责任、诚信责任、社区责任、环保责任等内容的社会责任报告,充分展现了这些高校对学生、教职工、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人文关怀理念。高校社会责任即是高校作为人类活动的参与者,在经济、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进程中对各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二)管理会计理论

1.企业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后逐渐由执行(追求效率)转向决策(追求效益)。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对管理会计进行了反思,其中我国学者李天民[17]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划分为“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他认为尽管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然而创新学派却是“严重脱离实践”,“所做的各种数量模型毫无实用价值”。迄今为止,对管理会计的整体框架“尚未形成共识性认识”,其基本问题“很有探索价值”,管理会计“尚是一门发展中的学问”[18]。20世纪90年代直至现在,世界挺进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传统业态和商业模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现代管理会计在进行一场“新的复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基于我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主题”[19];特殊情境导致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原创性要求”[18]。

2.高校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尚未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广泛运用和发展”,从而制约了其“理论的完善及实务的发展”[20]。在理论研究上,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会计”[21]。因此,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法应用于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促进高校加强价值创造和维护、增强自身发展实力,这不仅是我国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可能突破点之一,也是我国高教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会计是基于一定的理念和通过专门的方法,对战略、财务和业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传递并帮助高校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的管理活动。以高校的职能发挥为中心,高校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和维护”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和师生员工等个体价值的尊重和保障上,也体现在对各领域,比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的关注与增进方面,“以人为本”、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均是高校管理会计应贯彻的重要原则。

三、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概念界定

高校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以社会责任为内生动力和制度安排来重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高校社会责任和管理会计的融合

1.高校管理会计应充分关注社会责任

管理会计是环境变迁(经济、科技、文化等)的产物,因此必须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甚至国际环境的变动趋势。随着我国传统工业的扩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竞争模式的终结,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带来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由于教育支出在公共服务支出中比重较大,因此客观上急需改变原来较粗放的教育财政经费投放和管理机制,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新常态”。高校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中是否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经费,是否尽到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促进创新创业等社会责任,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回应公众关切等,均是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充分关注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诉求,有利于调动内外部因素的积极性,抑制管理伦理冲突并控制声誉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绩效和公益价值。

2.高校社会责任通过管理会计来实现

财政部会计司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解读时指出,“要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预算安排”;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统计和考核体系”,这反映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重要性。那么管理会计如何引导和保障高校履行社会责任?大学社会责任是“古老而又时髦”的话题[22],这个话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教育转型发展”的当今尤其重要。高校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决策者及其管理团队建立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数据系统和过程监督等管理会计方法作为重要抓手来保障履行。高校应积极应对精细化管理“新常态”,以“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技术升级为手段,充分应用价值分析、业绩管理、前景预测、风险控制等工具,以“管理创新”来驱动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概念

由此可见,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是以管理会计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发挥大学职能和履行社会责任为战略目标,通过专门的工具、方法和技术,将高校的社会责任及战略、财务、业务有关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呈报高质量、相关性强的价值信息,以辅助高校内外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应预测和决策、规划和控制、分析和考核的管理活动。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特征。

四、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应用体系

高校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其具有的“公共性”“非营利性”“财政预算”等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单独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应体现在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上。

(一)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构建

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角度来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如刘永泽等[20]认为应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具体包括预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全面预算系统、预算管控系统、项目管理与责任会计、业绩评价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基于此思路,高校应结合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领域,如战略规划(总体战略、财务战略)、管理预测(前景预测、风险评估)、管理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各类支出控制)、薪酬设计(薪资结构与水平)、资金管控(收费管理、资金结算)、投资管理(基建投资、校办产业投资)、资产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资产运营(运维、处置及效益评估)、后勤管理(节能、环保及安全)、纳税管理、责任会计、绩效评价、信息报告(信息生成、信息应用)、内部监督等,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应用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管理理念、制度和流程的变革。

由于预算管理贯穿于高校的各类经济活动,是高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中心,因此本处将上述“成本控制、薪酬设计、资金管控、投资管理、资产采购、资产运营、后勤管理、纳税管理、责任会计”等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流程”,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从而形成相应的体系框架(图1)。

(二)应用体系运行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高校利益相关者由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职能部门、校友、学生家长、行业组织、媒体、社区、捐赠者、其他社会公众)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学生、教职员工、工会等社团组织、管理人员)构成,以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注和权益保护为重点,在上述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框架的建设和运行中,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考虑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分析学校的社会责任战略定位,制定战略发展总体目标和相应的财务策略。

2.在资产采购、价款结算、外来经费(如纵横向科研经费、社会捐赠收入)管理、科研成果转化中,加强合同管理与执行,维护学校的社会声誉。

3.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等工具,考虑社会责任成本,加强精细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

4.分析生均培养的“量-本-结余”,探索办学成本的社会分担与补偿机制,建立学校发展投入、员工薪酬和学生资助之间的优化分配模型。

5.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并控制经费使用风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培养社会满意、“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6.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指导,建立融入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具体业务的互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和改进投入机制,推进学校绿化、节能减排、安保和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7.在收费、招生、纳税、还本付息、三下乡、支教、社区服务、参与慈善活动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守法激励与道德激励机制。

8.应用平衡计分卡、QHSE等绩效评价工具,建立高校经济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标准体系)。

9.对学校相关管理信息以信息推送、内部共享、外网公开等多种方式进行披露,强化内部监督及“准公共产品”的社会监督等。

综上所述,作为广泛存在而又备受社会关注的组织,高校若想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冲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在管理上寻求改革和突破,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高校管理会计融入社会责任,能够拓宽高校管理会计的“价值”内涵,丰富高校的职能和战略发展目标,同时管理会计也是高校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抓手,通过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进一步挖掘其功能发挥的运行机理。

【参考文献】

[1] DAVID F, et al.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J].The Journal of Acccountancy,1968,126(5):37-42.

[2] PAVEL C,et al.How can SMEs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CSR Agenda?A UK Case Study Perspective[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4,11(3):140-149.

[3] 冯巧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09(8):80-87.

[4] 徐光华,陈良华,王兰芳.战略绩效评价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166-167.

[5] 陈弘,白晓雨.社会责任预算管理初探[J].财会通讯,2011(20):124.

[6] OLIVER S.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1924.

[7] CARROLL A 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34(4):39-48.

[8] DIMA J.The Case for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7,112(1):1-27.

[9] DONNA J W, et al. Stakeholder Mismatching: A Theoretical Problem i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porate Scial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1995,3(3):229-269.

[10] JOHN E. Partnerships from 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century Business[J].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1998,8(1):37-51.

[11] 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求是,2013(6):44-46.

[12] JOSE O G.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M].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13] CLARK K.The Use of the University[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14] DEREK C, et al. Beyond the Ivory Towe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5] 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6.

[16]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118-127.

[17] 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会计研究,1988(5):23-28.

[18] 杨雄胜.管理会计体系之理论基础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5(6):13-14.

[19] 胡玉明.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会计,2015(1):6-12.

[20] 刘永泽,况玉书.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28-34.

篇3

一、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多样多发,影响稳定的案件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认真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责,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使社会发展与自然、经济环境都均衡统一,切实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其次,创新社会管理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和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社会管理服务是人民群众权益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实际需要。很多社会问题,都和政府部门管理服务不到位有关。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找准服务大局、服务稳定、服务群众的结合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坚持公正执法,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统一。

再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应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站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二、切实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目标原则

(一)目标任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中,按照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找准监管服务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结合点,是当前各单位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全员维稳责任制、基层基础建设、执行力建设,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着力破解运行机制不畅、管控能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切实在建立健全社会维稳组织体系、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服务工作体系、社会舆情引导体系、社会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谋划,协调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工商实际,认真谋划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坚持服务全局,统筹兼顾。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集中民智,回应民声、维护民利,努力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健全长效机制,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

三、突出社会管理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社会维稳组织体系。认真履行工商职能,积极参与镇乡街道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一格三员"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以构建"大调解"格局为抓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隐患排查和维稳工作形势定期研判机制,热情接访,主动约访,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推行网上、联合接访、法律援助、现场调解、、心理疏导等新型工作机制,提高初信初访办理化解效率。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常态化、制度化。

(三)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三治一优"活动,进一步完善以110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各类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控制机制,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网上服务大厅建设,提高各窗口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发挥消费投诉、行风热线等平台作用,构建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平台。

(五)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引导体系。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及时上报涉法涉诉信息;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网络协同监管、应急处置、外联合作、舆情导控和涉网案件协办机制。

(六)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生产生活安全。充分发挥个私协会作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工作。

四、程序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2011年11月至12月)。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相关责任。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市委决定在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商所要高度重视,按市委总体部署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各单位按实施方案进行责任分工,积极探索,完善措施,健全各项制度,力争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认真总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好的典型和做法,及时进行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工作部署、信息汇总报送。

(二)明确职责,合力推进。细化分解项目任务,将责任落实到科、室、所和个人,定期汇报进展情况,研究项目推进工作,解决存在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方案制定,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

篇4

1、推动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坚持社会矛盾调解优先原则,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加强对调解组织的联系和指导,帮助调解组织增强矛盾调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真正使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2、推进社会矛盾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机制,做到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对水利系统的社会矛盾进行排查。对重要政策出台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时效性。在真评、真用、真否上下功夫,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决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

3、稳妥处理各类敏感性事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合成演练,确保反应快速、指挥有力、处置高效。提高现场控制和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稳得住、控制得好,最大限度减少对抗性。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1、推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加强联系,开展经常性工作,保证信息畅通。全面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

2、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方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逐步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单位不发生治安责任事故。

三、加强从严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排查整治社会治管理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深入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等治安问题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排查整治,特别加强档案室、财务室、单位车辆的安全与管理。

2、加强对单位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和运用,保证所有监控设备的完好正常运行。

3、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强“城乡互联、统筹共建”,认真开展“双联双促”活动,结合新一轮“三万”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排查化解矛盾、宣传防范知识,提高群众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综治工作落实

1、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建设。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要签订责任书,把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落实到单位的每一个人,严格目标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分解责任,逐项抓好落实。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能,落实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篇5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媒体力量不可忽视,媒体作用至关重要,从发挥理论宣传的功能看,媒体能提供思想保证;从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看,媒体能提供舆论支持;从发挥舆论监控的功能看,媒体能提供应对方略;从发挥道德共建的功能看,媒体能提供精神动力。

在强化理论宣传中提高思想凝聚力,以共同的思想基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凝聚全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共识,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搞好理论阐释和宣传动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凝聚社会各方的共识与合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将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社会管理的新论断、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作为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及时地把中央和省市委精神传达到基层、传播给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掌握社会管理的知识和规律,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把思想理论教育融入贯穿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全过程,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延伸理论宣传工作的触角,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脉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中帮助人民群众正确、理性地看待社会矛盾和问题,培育健康心态。

在正面宣传为主上提高舆论引导力,以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目标任务,搞好创意策划,形成合作机制,加大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社会管理创新宣传的覆盖面。发挥好动员引导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专版,运用消息、通讯、综述、评论、访谈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决策部署与重要内容,普及社会管理知识,引导人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视、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浓厚氛围。发挥好挖掘推广的作用,通过组织深入的采访报道,展示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特殊人群帮教救助方面的新做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拓展情况、政府部门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的落实情况,以及积极支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等,推广社会管理创新的好方法,进一步扩大宣传的整体效应,形成强大宣传合力。发挥好吸纳反映的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积极吸纳并及时反映基层和广大群众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所思所盼,为通达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搭建有力平台,让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察纳民意、汲取民智,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实施。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提高风险控制力,以正确有序方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当前,在社会矛盾凸显期,突发事件频发,对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提出新的挑战。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供确切的信息和翔实的背景知识,引导受众依据客观全面的信息分析思考,对事件形势作出基本准确的判断。特别是要当好公共情绪的“体温表”,真实呈现“情绪性事件”,及时化解“情绪性观点”,使可能诱发的社会积怨、利益冲突、过激情绪等得到淡化和疏导,使消失在萌芽状态。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管理和民生重点工作、热点问题,做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研判,正确有序开展舆论引导,理性做出深层次的权威解释,始终在舆情监控和引导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在公共危机中承担重要角色,主动设置议题,形成预期的、可控的社会舆论,理性构建公共言论,在多元话语表达中,使人们经过思想和智慧的交流和碰撞,形成理性的公共思维,对社会的看法形成视野开阔、心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促进公众情绪的理性消解,使媒体成为理性表达民意的平台,成为社会沟通的桥梁。

篇6

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如今,社会管理面临着诸多管理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现象逐渐显现,比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幸福指数却在下降;整个社会的法律氛围在增强,人们的道德约束却在下降;人们的维权意识在增强,利他意识却在下降……在我们身边,主动让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在减少,“车子倒了不敢碰,老人摔了不敢扶”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封闭和半封闭环境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变,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的社会管理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加强与创新提出了新的命题。

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有效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应对社会风气中的负能量,弘扬正能量,保持社会稳定,找到政府对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成了必经之路和不二法门。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国家治理和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如何把积分制管理引入社会管理

获取积分的原动力

社会管理之所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对市民约束力不足,没有抓手,是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各地百姓对政府依赖程度较低,老百姓只要不违法,该得到的一分也不会少,政府对市民的评价也没有优劣之分,更没有系统地建立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庞大的社会资源没有用来作为激励措施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大都呈现出一种社会福利“大锅饭”的形态。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经济适用房的分配。根据相关规定,经济适用房应面向社会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有的是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有的是懒惰挥霍造成的,前者得到经济适用房,体现出社会公平,后者得到经济适用房,却有损于社会公平。此外,还有的社会资源不分对象,甚至是靠运气分配给市民。例如,一些城市的购车指标,全部通过摇号决定,这种分配方式表面上看似公平合理,但没有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指标分配结束后,只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了分配问题,没有发挥激励的作用,这种分配方式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把这些购车指标通过一种机制用来激励社会的正能量,用来作为规范市民行为的动力,会产生多么大的激励效果。

积分制管理的核心――“积分”是物质与精神的最佳结合体。首先,它符合的物质利益原则,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优秀的公民不吃亏”,积分高的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福利;同时,积分又是社会存在感的体现,积分高的人还会得到许多荣誉,这些荣誉又是金钱买不到的,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原动力。

把积分制管理应用于社会管理,首先要把城市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解决市民参与挣积分的原动力问题,从而让广大市民人人重视积分。例如,积分高的外来务工者可以优先转入城市户口,可以优先取得购房资格,可以优先让子女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

当然,以上的方案只是假设和举例说明,各个地区和城市不同,资源也会有差别,有了这些资源就可以为市民设计出一套立体的需求,每个市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需求,从而让每个市民都会去主动挣积分,这样就解决了市民获得积分的原动力问题,社会风气也会随着市民获得积分的导向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让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有了抓手。

与社会管理的目的、需求和导向挂钩

社会管理的目的、需求和导向有哪些?具体地讲,社会需要市民遵纪守法,需要市民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符合公序良俗,需要市民弘扬正能量。

传统的方法是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用说服和教育的方式要求和限制市民的行为,这种方法往往是被动的,也很容易引起市民的反感,甚至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积分制管理是根据社会管理的需求,把积分中的奖分和扣分与各种事件挂钩,做到点对点关联。用扣分约束社会管理中需要限制或禁止的行为,用奖分来激励社会管理需要倡导的行为,以此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积分制管理还可以用于许多方面,用于公安系统,会有效提高破案率;用于社会诚信系统,会提高社会成员的诚信度;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会改变窗口部门的服务面貌……这种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的社会管理方式,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是传统管理方法所办不到的。

当然,社会管理的需求和目的还有许多,可以无限地去延伸、去扩展,当正能量的导向占据上风,社会风气就会随之改观,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出现质的提升。把积分制管理引入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这将是国家管理的一大创新,一大变革。

建立健全完整的积分制管理体系

将积分制管理应用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的责任主体应该是社区行政领导,实施的对象是包括特殊人群在内的广大市民。

首先,可以在各级政府成立专门的积分制考核机构,由专业团队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在社会中广泛宣传公民实施积分制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核心就是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市民良好的社会行为,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把社会资源向高分数人群倾斜,让优秀的市民得到回报,让“吃亏是福”变成现实。

在机构的建立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现有的户籍管理系统,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可以把居民的网络化管理和银行系统的诚信管理体系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同时,与用人单位、学校、机关、公安机关、金融系统等相关机构关联互动。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还要编制统一的软件体系,专人登记,专人录入,专人管理,专人审核,通过软件实现积分数据的自动分类,自动汇总,自动分阶段,自动排名次,自动打印。

要建立积分信息的有效收集系统,可以由各个单位申报,也可以由市民反映申报,甚至可以由当事人主动申请,同时加以严格的审核程序,申报时必须提供有关证明,如现场照片、手机视频、监控录像视频,以及相关社会管理部门提供的凭证等信息,才能有效录入。

另外,还要制定相对合理、平衡的奖分和扣分体系标准,并不断调整、修改、完善、扩展和延伸。

实施积分制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所提到的积分,绝对不是平常听到的商场积分、电信部门的积分,甚至和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正在社会管理中使用的积分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积分与金钱和物质没有直接关系

积分在使用的过程中,与钱和物质没有直接关系。一是市民挣积分上不封顶,这样可以把积分的激励作用最大化;二是根据政府的资源和财力情况确定

积分的使用方案,对开支做到有计划、有控制,并要求提前告知市民积分的使用方案,可以分社区、分单位、分群体使用,每年年初可提前制订计划方案。市民人人都可以主动挣取积分,积分高的市民自然成为享受这些待遇的对象。同时,由于有名次限制,开支就不会出现失控的现象。其实,国内高考分数线录取制度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无论多少学生参加高考,无论学生高考的分数有多高,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只有那么多,用录取分数线让大学录取的指标始终与大学的资源――录取人数保持平衡,指标不够,把录取分数线提高一分,就可以减少数万人。而广州等地对外来人口首先就设定一个标准,外来人口积分达到64分的,可以转为城市户口,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要么积分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激励没有最大化,要么会让指标失控,突破事前的计划。

不清零,不作废,终生有效

积分终生有效,使用后不清零,不作废,会让积分产生长效激励的效果,“终生有效”放大了积分的作用,市民的积分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同时又不会随便清零,各种社会管理的项目都可以与积分挂钩,丢了积分还可以努力再把它挣回来。所以,积分制管理体系也非常人性化。

建立公布和查询体系

利用软件系统,建立完善的积分查询系统。个人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电话查询或网络查询积分信息,让市民享有知情权。同时,每一个城市还可以设定专门的媒体栏目,定期公布积分的排名情况,公布积分的使用情况,公布积分给市民带来的好处,大力宣传各种正能量,随时让正能量起主导作用,让负能量无处遁形。

相信这一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天都会有许多感人的事件发生:市民过马路主动走斑马线,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的人会越来越多,市民在网上主动为政府说话,主动文明礼貌,主动做好事,主动提建议,见义勇为等等,市民的素质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社会风气也将出现改观。

建立纠错、补记、审核和处罚体系

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积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这可能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首先,这么大的系统工程,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其次,如此浩大的人群,、虚报造假等各种行为都有可能发生,但只要建立了相应的流程和监管机制,这些问题都可以有效防范。例如,出现了不小心漏记的现象,可以随时发现,随时更正;有人虚报造假,可以发现一个,严肃处理一个,并与高额的扣分挂钩;同时,还要建立相对应的审批程序。相信有了这些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审批流程,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和大局。

如何对待合理与平衡的问题

实施中如何解决合理和平衡的问题,这也正是大家担心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合理,所以积分制管理用于社会管理追求的目标也只能是相对的合理,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一个社区和群体中,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标准有可能不合理,但群体中都用这个标准,也叫合理;

二是导向管理的规定,社会管理中使用积分制管理,不可能做到全面检查,只能是发现一个记录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不重视积分,或者是因为偶然的事件也有可能导致积分不高,但高分的人一定是优秀的人,所以只要导向正确,树立的标杆不错,产生的就都是正能量;

篇7

主题词:保险中介;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当前,我国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保险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险中介行业怎样参与、给力社会管理呢?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保险中介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中介是活动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收取佣金或手续费的机构或个人。一个完善的保险市场既要有保险公司的适度成长,还必须有保险中介组织的积极参与,保险中介已成为保险市场一支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中介市场主体包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兼业机构和保险营销员。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20家。其中,全国性保险专业机构108家,区域性保险专业机构1652家,保险经纪机构433家,保险公估机构322家。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169.38亿元。山东省现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27家。截至2010年底,山东保险市场通过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达到717.95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87.64%!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的大项目、大活动,比如京沪高铁、抢险救灾、嫦娥奔月、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济南全运、广州亚运等,在这一系列大事的背后,几乎处处可见保险中介工作者的身影。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中介市场是保险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保险中介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

保险中介是在保险业中担当、经纪、公估的角色。她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通过诚信规范经营、大力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加强重点领域的保险创新和提升服务等方式来实现。具体有三个方面:

(一)科学预测、严格管理、周密防范、及时处置各种各样风险,是保险中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用的重要职责。

(二)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管理作用。社会突发事件,往往引起重大的社会动荡。管理好社会突发事件,是一个政党、一个政府社会管理成熟的标志。保险中介通过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可以稳定群众的生活预期,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消除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过各类财产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发展,可以为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避免各种矛盾激化,化解各种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三)利用保险机制参与社会风险管理,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保险中介行业要介入责任保险领域,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发展安全生产责任、建筑工程责任、医疗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校园安全、执业责任等保险业务,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逐步扩大治安保险覆盖面,推动保险中介行业参与平安建设。

三、拓展保险中介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空间

当前,我国保险中介已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其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一)充分发挥中介行业自身的特点

保险中介机构是联系保险公司与广大投保人的桥梁和纽带,在保险产品创新、保险销售渠道创新和保险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是保险中介机构市场化程度高,更加贴近市场、贴近投保人,更加了解社会千差万别的保险需求,创新的目标更加明确;二是保险中介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烈。保险中介机构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信息渠道,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和便捷的保险服务。笔者认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是保险中介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需求导向”的服务体系是保险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

(二)保险中介要走集团化、专业化的路子

一是鼓励兼并重组。保险中介要通过资本并购及重组形成规模,甚至组建中介集团,与保险行业发展规模相匹配。

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险中介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业转型与结构调整为保险中介加快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我们应鼓励和支持有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中介机构,进行机构间的兼并重组,鼓励建立全国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逐步将现有保险中介机构培育成优势互补的大型保险中介公司。

二是推进专业化。在保险市场发达国家,保险业内部有明确的产业分工。核保核赔、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等核心业务环节由保险公司承担;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主要由保险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完成;保险赔案中的查勘、估损及理算则由保险公估公司处理。

(三)鼓励保险中介机构上市融资,壮大资本实力

对那些业绩优秀、管理规范、经营战略明确的专业中介机构,在市场环境允许的前提下上市融资,突破资本“瓶颈”,加强公众监督,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四)保险中介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

保险中介行业必须主动进入政府决策的视野,以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来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不断完善和丰富社会对保险服务的需求。加强对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的保险服务。目前山东省“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重要阶段。保险中介要抓住机遇,积极投入保险服务创新工作,做好产品创新开发的准备。

篇8

社情民意不明了、服务管理不到位、诉求渠道不畅通、矛盾化解不及时,这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基层社会治理时常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浙江松阳县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民情地图”大数据库,为解决这些基层社会管理难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地方范本。

“民情地图”

是一张什么图

松阳县地处浙江南部山区,境内多山,道路崎岖,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生态风险严重;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松阳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政策相对宽松,很多辖区居民外出打工,也有许多外来人员涌入,导致松阳县人口流动相对频繁,人们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对松阳县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做好基层社会管理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2月,松阳县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即在浙江省舟山市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松阳实际情况,绘制“民情地图”。

截至2011年,松阳县共手绘完成了401个行政村的2406张“民情地图”。“民情地图”由村情民情图、产业发展图、组织体系图、重点人员图、结对帮扶图、防灾避险图等6张“地图”组成。

其中,村情民情图主要是村庄地形地貌,包括山林、农田、河道、山塘水库、道路等,以及农房分布及房屋结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分布情况;产业发展图主要标注村庄产业分布、发展和农户从业情况,包括每个农户的农田、山林及从事种养业情况,以及经商办企业、外出务工创业等情况;组织体系图主要标注村级组织及村级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结对帮扶图主要标注需要结对帮扶的农户和优抚对象等情况;重点人员图主要标注需要重点联系、重点关注的人员情况;防灾避险图主要标注自然灾害隐患区域及避灾抢险线路等情况。每张地图各有侧重,组合起来是一个全面、直观、准确反映村情民情的综合体系。

此后,“民情地图”不断升级,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松阳县将全县各种情况全盘摸清,并统一绘图标准,实行数字化管理,建成了一张网络版的“全情图”,建立了“民情地图”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成为汇集该县20多万群众基础信息的民情大数据。

为了进一步巩固该项创新成果,确保系统的使用安全,2015年3月,松阳县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15年10月,以松阳县民情地图为基础开发的“一种民情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松阳县绘制“民情地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案例。这种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增加了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基层干部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民情地图”的绘制也使基层干部更加全面地掌握了各种源头信息、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数据,在处置、安全问题和自然灾害时,反映更加迅速,处置更加及时,措施也更具针对性,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民情地图”大数据为地方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地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松阳县为做好“民情地图”,发挥其最大效应,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扎实做好民情调研工作。明确要求把全面深入掌握村情民情作为重要目标,把走访每一个农户作为基本任务,县领导带头蹲点调研、走访农户,乡镇干部深入农村开展村情调研,机关部门干部深入开展结对联系服务调研,网格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村情民情走访调研。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每一个农户,开展民主恳谈、民情分析、民主听证等方式,全方位掌握农村基层情况,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忧所困,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绘制“民情地图”做好基础工作,收集好第一手素材。

二是构筑“民情地图”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松阳把每个村的“民情地图”统一录入平台,形成电子版“民情地图”。研发松阳县“民情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增设“民情地图”社区、部门和企业三大板块,变静态的二维图为动态的三维图,使其具有修改功能、搜索功能、分类功能、保密功能、备用功能,进一步拓展了“民情地图”服务范围,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同时,明确规定村情民情一旦发生变化,必须及时进行更新,促使广大干部第一时间掌握基层动态,保证“民情地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松阳县专门组织编印了培训教材,内容包括“民情地图”制作要求和使用常识、农村工作政策法规、农林水电以及民政、计生、社保、等方面的知识、案例等。而且要求每位干部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集中培训和学习。并且,建立起应知应会能力考查机制。依托“民情地图”计算机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了“民情地图”应知应会能力考试平台和题库,通过试题测试和“应知应会能力大比武”等形式,定期对乡镇和县级干部进行考查。

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通过集中检查、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把握工作进度,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同时,把“民情地图”工作纳入乡镇、机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乡镇、机关干部和网格服务团队成员个人年度工作考核,纳入村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并与村干部工作报酬挂钩。另一方面,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如果出现对群众事务重视不够、处理不当、作风浮夸,造成群众不满的,对相关领导干部、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将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依据党纪政纪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松阳经验

的普适意义

党的十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努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精细化,并且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当前,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已经成为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松阳县绘制“民情地图”的做法,对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有重要启示: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观念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行政活动从“消极行政”、“干预行政”向“积极行政”、“福利行政”的转变。政府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能,对此,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以政府任务的复杂性增长为主要线索,对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和任务作了如下概括:起初是传统的维持社会秩序,然后是对社会补偿的公正分配,最后是应付集体性的危险情况以及公民权益的保障。他还特别指出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出现,政府的行政活动,尤其是预防性活动,必须在其中展开的时间限度内日益扩展,政府的行政目标应逐渐转向以风险预防为主的积极行政、预防行政和福利行政。

其次,要深刻认识“大数据”的意义,科学使用大数据。松阳县建立“民情大数据”至少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促使干部更深入群众,走村入户,掌握村情、社情、民情的一手资料,从而切实了解民生所需所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收集来的大数据,可以为领导干部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一手资料,从而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益。

大数据运用在社会管理中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是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与挖掘、及时研判与共享,可以成为支持社会管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的有力手段,促进政府从传统的依赖经验的粗放型决策向依赖大数据分析的科学决策转变。二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加强社会风险控制,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三是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社会管理从碎片化向网格化的转变。社会管理的碎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协同性差,“信息孤岛”现象时有发生。这极大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降低各部门在数据和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成本,提升数据和信息的使用效能、效益,有助于推动政府部门的协同与合作,进而促进社会管理体制从碎片化向网格化转变。

再次,要将“互联网”运用到社会管理中去,形成“互联网+社会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它推动了社会经济转型和重组以及社会群体组织、人员互动模式的变革,对社会管理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如果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比作地球,社会管理比作杠杆,那么“互联网+”就是支点,可以“四两拨千斤”,“互联网+”在社会管理领域大有可为。

松阳“民情地图”的尝试并非停留在绘制阶段,后续维护、使用、监督等各种机制的建立使得“民情地图”在解决松阳社会管理问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技术往往也是一把“双刃剑”,“民情地图”大数据库的建立也会存在风险。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可能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公民隐私等,需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大数据采集和使用的原则。

篇9

[关键词]社会管理 改革 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08-01

一、社会管理问题界定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并提,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同时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管理的治理结构有待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2009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社会管理问题最终是对人的服务与管理。从根本上是指人是有学习能力的社会性动物,而不是所谓的简简单单的“经济型动物”。而实效是管理的真知,这是对社会管理而言。社会管理创新本身就应该去适应变化,保持有效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

二、社会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社会管理主体的单一性

在我国,政府是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起着很大的影响,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核心地位比较突出。然而,在利益结构单一、社会资源匮乏以及集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政府对于全面的社会管理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二)社会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单一

首先,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多元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其次,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社会管理成本剧增,社会管理效率低下。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社队制、村组制到社区制三次重大改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然而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没能及时跟进。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也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因此,加快城乡社区体制改革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

(四)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导向功能作为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一种形式可以使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手段在其推动引导下得到转变。可以使得社会管理体制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加负责任。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今天,中国许多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事业单位都在建立这种绩效评估体系。中国的大部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借鉴西方绩效评估的经验基础之上,自己又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这个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的社会管理绩效体系还不完善。所以,我国在借鉴西方社会管理的绩效评估经验的时候,也要努力把自己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从一维化向多维化进行转变。

三、社会管理服务竞争化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指出应该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引入竞争机制。然而,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竞争机制的同时,我们不能照搬和模仿西方现成的竞争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现存的一些情况,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在社会管理中的竞争模式。

首先,要“补充缺位”。为了给社会管理领域的良性竞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必须去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其次,政府在市场准入这个环节,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制度办事,选择信誉好、成本低同时技术又非常先进的企业单位或者非营利组织进行项目的合作。再次,在市场监管方面,公共利益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政府和企业依据合同履行双方权利义务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及价格标准,从而使企业在履行合同时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原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政府各个部门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调节市场竞争的利益取向、效率取向和工具取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公平、和谐的市场竞争关系。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篇10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的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学者李强天和吴伟认为其涉及面甚广,既有学生工作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也关系到学校的管理者、教师、服务人员;既涉及高校内部的各种关系,也包含学生的家庭、社会等各种外部关系。本文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对于学生在校阶段学习、生活等规范性问题的管理,也包括学生工作管理者、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构建。而社会管理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便更有力地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调控,具有体系化、系统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等特征。由于高校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仍然需要发展和创新,而其目的和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着相似性,都是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探索和完善相应的体系,实现整体的调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形成优势。

(一)实现高效治理的重要途径

高效治理其实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将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高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的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重点在于对人的服务。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服务好学生对于推动学校的高效治理极为重要。而高校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是衔接高校和学生的重要一环,是高校高效治理的关键所在。代表着高校学生利益的组织作为衔接高校和学生的桥梁,可以将学生的要求和建议反映给高校,又可以把高校的规定制度传达给学生,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路径。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作为一种中介力量,通过组织的力量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利益诉求的表达,减少和避免过激行为的产生,既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又维护了高校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而学生个体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个体的信息较为堵塞,学生个体与高校管理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而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类似于校学生会、校团总支等便应运而生。这类学生组织通过联合学生个体,构建学生和高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缓解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对于学生利益诉求的反映以及调整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高校管理体制的关键力量

高校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是我国教育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高校的决策、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等,学生个体都处于劣势,他们并没有参与其中。然而,这些决策和规章制度却是用来规范学生个体的行为。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能够发挥其中介的作用,保障学生的利益诉求能够传达到学校管理层面。保障学生的基本救济权利,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弥补高校高层无法及时和学生沟通的缺陷,真正做到高校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中的困境

(一)法律体系的困境

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教育体系相比,我国教育尤其是学生管理体系方面仍稍显欠缺。其中,我国有关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严重缺位的状况。一方面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学生工作管理的部分匮乏,这让高校管理层在制定相关校规校纪时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很多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已经和现实脱节,但学校管理层仍旧参照现存的法律法规,造成制定的校规校纪无法适应学校的具体运行状况,缺乏可操作性。并且由于陈旧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同时漏洞较多,导致高校校规校纪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造成高校管理的法律盲区。这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要求的法治化道路大相径庭,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管理过程的困境

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特征就是系统化,要求在系统化地利用资源中达到既定的目标。近些年,高校管理过程中由于程序不当、系统化缺失受到学生诉讼的案件屡见不鲜。在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中,当初武汉大学因黄考博政审不合格做出不予录取而让其跟读的决定时,并未告知黄渊虎申辩、申诉的权利和途径,也未告知其“跟读”的具体含义。这就明显违反了相应的法律程序。首先,学校并未对“跟读”一词对学生做出明确解释;其次,也并未给学生申诉、申辩的机会,缺乏正当的程序;并且在做出不予录取的决定时,就不应当采取跟读的决定,而且让该名学生读到毕业,加剧了学生与高校的冲突和矛盾。

(三)权利制度的困境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推行民主,而这种民主理念在高校管理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规定了高校学生的诸项权利,但并未指明权利受到侵犯时该如何救济。教育部2004年3月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但是事实上,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成立相应的部门处理学生提出的申诉,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向学生说明具体的申诉流程,更没有建立申诉答复机制,这让学生即使心怀不满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申诉,更无从申诉。如此,高校管理层倾听不到学生的诉求,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管理行为;同时,学生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心中的不满累积得不到宣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利于高校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四)认识不足的困境

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然而,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却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很多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和限制的事件没有引起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究其根源是观念问题。学校高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决策时缺少保护学生权益的概念,只是一味强调规范和维护高校的教学秩序。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是站在高校的角度去考虑高校管理问题,只是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学生的权益。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高校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还会使学生对高校产生不信任的心理,造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三、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路径进行探索:

(一)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特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第一,虽然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与矛盾之处,但是高校自身具有其能动性和机动性。高校在参照目前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校内规章制度时,需要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动,使之更适应本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正如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条件下运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达到既定的目标,高校也需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第二,国家需要调整当前的相关法律政策,结合国外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理念,弥补法律上的漏洞,修正矛盾之处,让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三,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权利保障问题,重视社会管理创新的民主化特征,通过立法将保障学生权利的措施合法化,增强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信任,避免出现权利形同虚设的状况。

(二)加强宣传教育,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管理层需要注重法治化意识的培养,在管理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把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同时,高校需要对教师以及管理高层开设相关讲座,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和管理阶层的法治化理念,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去。此外,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了解程度的调研,建立和完善学生校规校纪信息反馈制度,对学生不甚了解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说明,在了解学生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微调。并且,在遇到学生权利受到侵害的事件时要高度重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推动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三)建立救济制度,形成系统化管理体制

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从社会管理创新层面来看,高效管理工作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因此,高校管理可以借鉴相关理念,在高校内部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组成救济制度小组。当学生利益受到侵害时,该救济小组能够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全面了解情况,为评判和审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高校应当在高校内部和网站上为学生设立匿名信箱,鼓励学生把身边的问题以信件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及时反馈给高校管理高层,以便高校管理高层及时了解基层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实施的政策和方针做出调整,为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提供保障。

(四)建立归责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制度

高校在处理学生与学校之间发生的矛盾时容易出现偏差,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目标就是消解社会矛盾。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不断完善法治化建设,明确责任的归属问题,建立建全归责制度。当高校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学生与高校双方都能够通过归责制度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使高校处理这类问题的偏差度减小,增强学生对高校的信任。此外,当学生对高校的管理提出质疑时,高校能够根据归责制度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消除学生的疑虑,使学生信任高校的处理,增强高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