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品味语言文字,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言是人文、思想、情感内涵的载体,学生接受文化、陶冶情感是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语文是学语习文的起步阶段,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会显得浮躁和浅薄。反之,在教学时抓住关键的好词佳句进行咀嚼,含英咀华,课堂就会满室芳香,韵味十足。例如教师在执教《丰碑》一课时,就牢牢把握将军思想感情变化这条主线,通过找出描写人物神态或心情的句子进行品析、朗读: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肋的肌肉抖动着”,以及“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弄清将军感情由开始的“担心”到“愣了一下”再到“发怒”然后 “愣住”最后是“坚信胜利”,来体会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为后面突破难点和弄清课文的表达方法打好基础。执教老师较好地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学生很容易将“丰碑”与军需处长联系起来,认为“丰碑”就是指冻死的军需处长,进而认识到“丰碑”所蕴含的就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于是,这节课的人文性得以凸现。
二、引用教学资源,凸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依据文本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选取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课程资源,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从教学效果上看,以《丰碑》为例执教老师较好的把握了课文的主题,并且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将军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感受课文的主题。
教学实录:片断一:师:军需处长可以说是近水楼台,有吃的、穿的,军需处长首先就可以吃饱、穿暖,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把棉衣发给别的战士了,自己都冻死了。他是多么的高尚呀!让我们再次来瞻仰一下军需处长的遗容吧!(放课件:课本插图和第7自然段的文字)
师:同学们自己再把第7自然段读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体会。
生:我从“镇定”“安详”“伸手借火”等词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我从“单薄”“破旧”“贴”等词语体会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克已奉公的高贵品质。
师:请大家读出军需处长的不怕牺牲,读出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
生:(有感情地读第7自然段)
师:(读第13自然段)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了吧?
生:知道,这是国为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一座丰碑一样不朽。
师:有了军需处长这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是否还在担心部队经受不住考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将军不再担心了。我从“部队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中体会到的。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部队坚定的脚步,读出将军胜利的信心!
生:(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创设动人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丰碑》一课时的情感内化,执教老师让学生在大背景下学习课文的故事。
一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两地出发,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军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险阻,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艰难的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丰碑
师:中有一支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进,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生:我从可能吃不上饭,可能……这是支将要面对许多困难的队伍
师:队伍面对着这么多困难,还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生:可能有人要掉进江水中。
生:可能发生大雪地里。
师:还有呢?
生:可能有人冻死。
师:还来说说看,这是支怎样的队伍?
生:我从“狂风呼啸……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看出这是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这样感人的情境,已经将学生情不自禁的带进了文本,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篇2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74-01
近年来,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愈加受到关注与重视。如何运用科学化、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即教师以绘本为阅读教学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并采用科学化趣味手段指引学生理解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确绘本故事所蕴含的思想与主旨,让学生在欣赏绘本画面艺术魅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能力。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认知力和创造力等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师在绘本的选择上存在误区。对于幼儿绘本教学而言,绘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着幼儿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绘本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只有选择格式多元、图文并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且恰当贴切的绘本,才能为高水平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奠定基础。但是,当下幼儿教师绘本选择能力较低,并且不善于基于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实际阅读需求选择绘本,成为绘本阅读教学面临的一大困境。
(2)不善于深层挖掘幼儿绘本阅读内涵。每一个绘本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绘本具有多样的风格与各种不同的内涵主题,加大了幼儿教师驾驭绘本阅读教学的难度。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对阅读绘画进行笼统的介绍与讲解,即对绘本的解读停留在浅层次上,幼儿很难顺利发现绘本中蕴含的有价值信息,削弱了绘本教学的价值。
(3)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待改善。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实现,教师应在强化课堂指导的前提下,给予幼儿更多自由、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的自主阅读代替教师生硬讲解,做到“自主阅读”与“精巧点拨”一体化。但就目前而言,幼儿绘本教学方法与策略很难凸显这一点,教师往往只是讲述,不留给幼儿思考空间,绘本阅读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可行性策略
(1)全面提高幼儿教师选择绘本的能力。提高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做好绘本选择工作至关重要。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绘本选择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基于幼儿的阅读需求选择绘本。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认真研究幼儿的阅读需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审美心理、不同认知能力要有不同的选择,能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其次,对所要选择的绘本风格、故事内容、表现形式等进行深入了解。绘本的选择是双向的,在研究幼儿心理特征的同时,要对绘本本身进行细致了解,如绘本的风格、故事情节以及图文形式等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视觉,是否具有表现力,是否能激发幼儿兴趣和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图书馆的狮子》《好脏的哈利》等都是比较适合幼儿阅读的高质量绘本。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新绘本并推荐给幼儿,指导其阅读学习。
(2)深入挖掘绘本中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每一个阅读绘本中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温馨、或幽默、或幻想,精美的图案以及艺术创意,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幼儿的眼光,鼓励着幼儿开启优雅、魔幻又酣畅淋漓的阅读之旅。但教师如何指引孩子愉快阅读、鼓励孩子发现书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为孩子成长带来启示呢?这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话题。于是,深入挖掘绘本中深层次内涵,引领童心悉心梳理、研读绘本成为关键。例如,《妈妈你好吗》讲的是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图画与文字暖意十足,故事看似对妈妈发泄不满情绪,实质上展现了母子美好的回忆,相依相扶的母子深情才是其深层内涵。
(3)优化与创新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绘本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幼儿教学,不尊重幼儿阅读主体性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与时俱进,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元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绘本阅读教学课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问题诱导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互动表演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问题诱导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到好处的设疑,诱导幼儿积极思维,实现幼儿的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提升其阅读能力;情境体验教学法即让幼儿基于绘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强化幼儿对阅读材料的深层理解;互动表演式教学法,即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强化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绘本阅读教学对陶冶幼儿情操、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完善幼儿人格和培养幼儿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纵观目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因此,幼儿教师应基于绘本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采用多元手段克服绘本阅读教学困难,让幼儿尽享“阅读”之乐,爱上绘本,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时代新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迎来一场新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社会进步的需要。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新课改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焦点和核心,传统教育的固有弊端被打破,响应新课改的时代号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步走向自由化、开放化和活跃化。由于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改革观念贯彻得不够透彻,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新课改阅读教学的实质所导致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为基础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从上世纪末到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有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学教师也发表了众多与之有关的教学论文,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运用原则、内涵、标准、内容、评价等都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吸收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分析体系。但是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其有效性的分析往往脱离实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前提条件;(2)构建内容充实,知识架构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是关键;(3)在课堂教学中要狠抓落实课堂训练是必要的检验手段;(4)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产生根本性影响。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
语文在我国是一门关乎学生心灵精神的学科,其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其文化精神活跃,给学生的世界观和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成才意义十分深远。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丰富精神内涵的积淀,形成良好的国文功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学作品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为了提高其效用,应新课改的要求。
3.推动新课改的深化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人生趣味。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助推新课改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否高效最终要取决于是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没有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充分吸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知识,拥有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阅读方法。
其次,是满足语文的内在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他人的语言表述和感情流露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觉悟,为生活得更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指导。
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1.以学生兴趣为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兴趣是做好的导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兴趣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个人兴趣,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有意愿、有兴趣将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吸收得更好。因为学生认知局限,缺乏阅读经验,因而教师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为学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
2.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教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应该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匙,让学生能够面对不同作者、不同语感、不同情境的文学作品。教授可以通过对具体阅读方法的讲授,加深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至于走弯路、走冤枉路,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
3.开发学生智力,导之以情
篇4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下面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 应试思维根深蒂固,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不显著
应试思维根深蒂固,教师非常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方面面俱全致使教学没有多少内容,付出而没有收获,特别强调对语文文字进行解析时,忽略了很多实际问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实行题海战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考试题型,条条框框严重,对学生进行教条主义的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方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反而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很难提高。
2. 教师对高中语文阅读解读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对高中语文阅读材料进行解读时,原版照抄阅读参考书上的固定答案,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积极的指引学生仔细学习文章,却把大量的词句语言硬生生的灌给学生们,让学生的理解和观点一定要与教师保持相同,学生对于阅读问题的解答也必须和教师的解答一样,相反的肯定是不正确的,这就导致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严重被限制,并致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形成了厌倦情绪。这种方式和标准严重破坏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体性,制约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与思维创新,这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利影响。
3. 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不恰当,致使阅读材料的整体性被破坏
教师阅读教学方式不恰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量成反比;教师和学生交流多,学生和阅读材料本身对话少;教师对阅读材料内容解析和挖掘人文较多,掌握阅读语言内涵指导学生解析、灵活掌握的少等。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没有较充分的时间精力,定下心去体会阅读材料内涵,而且学生也不知道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积极指引学生进行感知理解和感悟。语文阅读的现状就是由于不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忽略了语文阅读本身的整体性,导致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是零散的、不分重点的,打破了阅读文章词句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消极影响,另外也起不到语文阅读本身的熏陶和提升素养的作用。
二、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语文阅读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感悟文字的魅力和文章的意境,身临其境,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位置考虑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活跃性,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人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情况,浅谈一下对如何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见。
1. 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乐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任何科目的老师,对于高中的教学也是一样,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它是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学生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才会深刻的记住,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探求欲和主动思考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调动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乐趣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爱好与乐趣特点,而且各自的思考能力与做事风格也不一样,所以,教师需要深入他们心里理解他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不同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情况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小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与课堂融为一体,创造适合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增进感情交流,成功教育学生便会自然而然。
2. 使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够充分的体验
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是学校教育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布置好教学模板,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尽量适合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要求,真正达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寓教于学,要求教师要从较高层次上深刻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和标准,然后选择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文章的内容、感情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情感塑造、生活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充分的体验语文阅读,从而保证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与细读精读的能力
文学的文本解读一般包括一般性阅读、精读细读与批评性阅读。一般性阅读要求很低,读者只需要通过阅读浏览全文后能够掌握文章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便可。细读则需要读者对文章的手法、写法及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系进行仔细阅读和体味。 批评性阅读便是最深的一个层面它需要读者深度地分析并进行相关评价。总说来,就是结合教材,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中教师要不断地寻找探究适应语文阅读教学教育规律的方法策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不懈、奉献力量,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乐读,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教学是教师以阅读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阅读实际水平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理解文章中心的内涵和外延,体会语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要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明确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和应用过程,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体系,其内涵是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旨,师生双方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多向、多层次探索和思考。伴随着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人文素养不断提高。这一阅读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探,揭示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情感。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主阅读、交流评价。不仅重视问题答案的获取,更关注学生阅读中的自主感悟过程,使自学、自悟、自得成为学生阅读乃至其他知识学习的常态化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学法从教学目的到组织形式较之传统教学都有所不同,其一般步骤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解决和归纳问题等。
1.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阅读的主线,教师在上课伊始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构建为智力操作任务,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直观、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产生联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说当时情况很危急?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想对睡在冰冷山间的王二小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能够明晰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疑点相吻合,强化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有了问题做导向,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更强,阅读效果更佳。
2.分析和讨论问题。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育还很不完善,分析和讨论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水平,注重图文结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课件和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反复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关键句子领悟文章内涵的方法,在强化对字词与整体理解的同时,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对于《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理解“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王二小不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而是带到别的地方去行不行,并抓住“顺从”、“含着微笑”等关键词语理解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问题导向打破了教师精细讲解的既有灌输模式,激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碰撞,降低了阅读的梯度和难度,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得到加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解决和归纳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和归纳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由此对课文形成清晰的认识,完成从生疑到解疑的思维过程,并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
篇6
关键词:教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11-0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诸多的困惑。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然而整体的阅读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目前,很多学者从学生的角度探究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然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实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教学功底的深厚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整体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从教师的角度切入,从中探究如何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益且重要的尝试。
一、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第一,培养细致感受文本的习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对阅读文本进行认真品味和详细分析。相反,他们只是根据前人的分析,从阅读文本中汇总出阅读教学课的讲解内容。缺乏了认同感的阅读,只能是一种机械的任务。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反思自身,培养自身细致感受文本的习惯。只有在一字一句的详细感受和解读中,教师才能在阅读中真正获得感动的力量和阅读的享受,同时将这种感动和享受带给学生。只有当师生同时具备了阅读情感后,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当高中语文教师养成了细致感受文本的习惯之后,他们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对于高中阅读文本而言,它们已经在历史的沉淀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解读和分析。然而,如果高中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采纳已有的研究成果,而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和自我的品读心得,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文本过程中肯定无法发挥自如,从而也无法让学生真切地学习到文本分析的方法,获得阅读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不断加强阅读理论的学习,在具体的解读中提高自身的文本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应付自如和游刃有余,同时也才能为真正的阅读教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阅读讲解方式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细致地感受文本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保证了教师的阅读素养,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改进自身的阅读讲解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或者难以发挥主动性,或者有了主动性,却陷入了流于形式的误区,同时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教师本人的心得,让阅读教学陷入枯燥乏味。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改进阅读讲解方式。
第一,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应该充分将教师对文本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由于高中的阅读文本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有一定的深度内涵,因此阅读教学课堂有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提高自身阅读素养的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阅读素养和分析能力,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教师的讲解之余,阅读教学课堂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解读权利,在开放式的课堂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依然要充分地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当学生对文本发出疑问和做出解读时,教师不能够草草了事,一带而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索情况,继续深挖文本的内涵。由此可见,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索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教学方式,实际上,为了让阅读教学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结合起来,共同深挖文本的深层内涵。
第二,将感受文本和提高应试能力相结合。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中,高中语文教学依然处于应试教育的大框架中。因此,高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要给学生营造感受文本的氛围,还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高中的阅读文本往往充满着诗意和哲理,它本身便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然而,阅读教学除了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之余,还需要面对应试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无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阅读教学的长远发展,教师应该在讲解阅读时将文本的享受和应试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一颗诗意的心进入到文本的世界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解题技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相关的阅读题目和要求。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自身入手,探究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自身细致感受文本的习惯,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从而为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阅读讲解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相结合、感受文本和提高应试能力相结合,全方位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从教师的视角切入研究阅读教学的改进方式,这种探究能够集聚教师的力量,以点带面地分析教学的改进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陈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篇7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四点:第一,语言构建及运用;第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第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是贯穿始终的一种文化,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是帮助高中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了解语文课堂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己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则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而为其语言构建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语文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升,并且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欣赏文学文字的能力。语文鉴赏是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通过这一素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设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统教学工作制度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局限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中,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效率提升进程缓慢,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成果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受到国家的中高考制度的限制,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教学工作制度,导致高中教学体现出“应试化”特点,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将“识记”作为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只是盲目的记忆。想要建立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1]。以某省实验高中为例,该高中的某个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教学大纲中的必学知识以外,还会定期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且单独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尝试着叙述、表达课外读物文章的中心主旨,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下次阅读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实际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时,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通过加大与学生间的互动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在于坚持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模式设计中,如在采取情境教学模式时,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定场景,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以文章中各角色的角度出发进行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識内涵。在学生切实融入到文章情境中时,能加深他们对语文阅读知识的印象,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切实贯穿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措施。
(三)采用任务教学法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高中英语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许多高中生对阅读不太“感冒”。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帮助高中生突破阅读难关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想方设法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挖掘
每一个英语词汇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注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挖掘,则可以有益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进一步挖掘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是要将英译汉、汉译英时所相对应的词汇之意义区别。一般来说,大部分英语词汇与对应的中文的意义是相近或相同的,不过也存在意义不一样的情况。比如“drugstore”所对应的中文意思为“药店”。而在现代汉语中,药店则是卖(出售)药品之地方 ;在英语语言中,“drugstore”则具有卖(出售)药品以及小商品等之意,另外还有就餐之意。二是要认真掌握英语语言中一些委婉语。在现代汉语以及英文中,“死”都被认为是“离开”之意。而英文文化由于受到基督教之影响,西方国家则常常用 “To be with God”这个“死亡”一词的委婉语,还有类似的表达,比如“go,depa-,passaway”等。然而,我国文化由于受到道教与佛教之影响,“仙逝 、转世 、圆寂”等词语就成了“死亡”之委婉语。可见,正确了解与掌握一些英语词汇之内涵意义有益于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
二、引入合作学习法,发挥情感作用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很适合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运用此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门语言来跟别人沟通、交流之能力。在运用此方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存在的各种个体差异来适当分配相关的合作任务,确保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均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及发展自己的阅读个性。同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巧妙设置一些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大胆想、大胆说,多方位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比如,在传授《Elias’ story》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就先给学生设置一个采访的任务:一名报社记者打算采访Elias,采访提纲如下:
(1) When did you first meet Mandela?
(2)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how he helped you?
(3)How do you like his idea of peaceful fighting?
笔者就针对这个采访提纲,要求2人一组,其中1人扮演记者角色、1人扮演 Elias,然后互相采访、讨论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将课堂气氛搞“活”了,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提问与被提问的英语表达思维,从而更加有益于学生全面理解此篇课文的内容。可以说,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与学生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为彼此提供沟通、交流与学习之平台,这也是广大高中生情感需求之重要纽带。
三、巧问+精问,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可以运用“巧问+精问”的方式,按照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灵活把握问题的设计难度系数,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问题本质上面。比如,在传授《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节课时,笔者就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before all earthquake?”此问题一抛出,班上学生就把注意力停留在地震这个话题中来,并结合现有的地震知识经验,打开思维之门,进行丰富想象。接着,笔者就给学生一个分享成果的机会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之主体地位。
又比如,笔者抓住此篇英语阅读文章中 “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这句结尾的话中的 “breathe”这个英文单词,巧妙地设计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es word “breathe” refer to?此时,学生就积极思考,拓宽自己的思维,结合文章整体内容进一步归纳出了“breathe”这词之潜在意义,即 “The city will not die, she can recover from the pain”。可见,教师在巧问与精问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四、优化教学课堂,加强指导性训练
高中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常常受到汉语思维的限制,逐步将英文信息翻译成中文之意,这样学生阅读英文就会很吃力,仅是比较被动地获取一些信息或者简单转化一些信息,显然难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为此,应该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破除这种汉语思维的限制,不断加强指导性训练。
第一,在读前活动提供丰富的关于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学生在充分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之后,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阅读材料的真实内容。以Canada――“The True North”为例,文章中所提到的加拿大这个国家,自然风光很美,人文内涵也比较丰富。为此,笔者就通过地图等辅导教学工具,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之前向学生介绍加拿大有关背景资料。先向学生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
(2)What can you do there?
第二,在读中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英语信息接收的过程逐步转变成为英文信息加工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意识。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比如,可以运用快速浏览文章的方法,以各个自然段作为文章切入点,通过概括自然段或者寻找关键性的主题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文章主旨。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文中细节。明确文章主旨就需要仔细品味一些细节,细至某个单词(实词)。正确理解文章中某个关键词汇之意思,可利用上下文、构词法(词根、前缀、后缀)来大胆猜测与理解生词的含义。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过“develop”一词 ,则运用构词法对“development”一词就不难理解了。待扫除词汇障碍之后,教师可以运用“who,where,when,what,why”等疑问词来进行提问,以进一步把握文章细节。
综上,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此些阅读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人文精神是很丰富的,比较容易让高中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优化与改革阅读教学方式,授之以法,多角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阅读理解力。
参考文献:
[1]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2)
篇9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推进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是因为新课改的倡导,更是因为通过先进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认识,高中教学也是以继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主,但仅仅这些还不够,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思考的宽度,加深思考的广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探究性阅读教学可以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还能够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影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往的阅读教学课堂常常氛围沉闷,学生沉默寡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面对这样的困境,更应引入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潜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探究性阅读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不仅语文教学需要引入探究性教学,素质教育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要求。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发探索的有效手段。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性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比传统的阅读教学更加开放和人性化,充满了创意和思维碰撞的火花。探究性阅读教学一般具备三个特性:第一,探究性阅读教学具有主体性,要求学生自我创造力的开发。传统的传授式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探究性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把自己的成果表达出来;第二,探究性阅读教学具有实践性,追求理论与社会的结合,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人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所在,“探究”本身就是实践的标志,只有通过在文字中和生活中不断地探究和实践,才能领悟人文科学的内涵;第三,探究性阅读教学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探究的终点本就不是单一的,探究的内容也不应该受到课本的局限,教师在进行阅读题材的选择时,可以拓宽选择的范围,选取经典的内涵丰富的文章供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探究性阅读教学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答案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全可以得出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的答案。在教学方式上,探究性阅读教学也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自主地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主动的探究意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通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明确以上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
2.巧设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当以提问开始,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启动,这是探究性阅读的第一步。教师应当善于将阅读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并且问题设置要因文而异,因学生而异,整体和细节都应设问。整体注重全文思想,细节注重深度内涵,提出问题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归纳,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动性,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在阅读教学中巧设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阅读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发展性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团队精神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知识,丰富学生英语的学习内容,也能为学生英语的运用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教学要有足够的重视,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做到与文章进行互动,对文章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语言,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这种教学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主要表现为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如在对外国名著《Robinson Crusoe》进行阅读分析时,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偏重于文章中词汇和语法点的学习,没有将文章中的深刻内涵与学生一起来分析,使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培养,也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2.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都由教师来选取阅读材料,安排阅读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听从老师的安排,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①有的英语阅读材料内容比较复杂,理解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但此时教师又加入了新的阅读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书本的绝对性,不允许学生产生质疑。③教师偏重于阅读结果的获得,而忽略了阅读过程的重要性,对于文章,教师总会将分析的结果直接给学生,而不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3.多媒体的运用不合理
多媒体被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为了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多媒体运用得当,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反之,如果多媒体运用不合理,对教学效果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课文内容和相关信息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省去了学生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的环节,不仅抹杀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也束缚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中存在着一种观念:单词构成词组,词组的组合构成了句子,句子的叠加形成了段落,段落的拼凑就形成了文章,所以只要学会了单词,就能够理解整篇文章了。这种想法导致了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忽视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忽视了读者与文章之间的互动,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要改进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整体脉络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弄懂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做到将语言与阅读有机的结合的到一起,进而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原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辅助者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制定阅读的任务量,以求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课本的内容进行质疑,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在阅读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对《Gulliver's Travels》进行阅读分析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What area dose Gulliver have access to?”、“What he met in the journey?”,让学带着问题去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才能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运用多媒体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而不是使其成为课堂的主导,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为课堂注入活力和趣味,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而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武装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制作课件时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教学原则为指导,还要认真专研教材,如在讲解《Uncle Tom's Cabin》前,教师要对文章进行仔细分析,把握文章的主旨,使所制作的课件内容紧扣主题,条理清晰,并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策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才能使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探讨[J].商,2014,02:363.
- 上一篇:小学校本培训计划及方案
- 下一篇: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