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行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能源行业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绿色保险;绿色金融;新能源企业融资
绿色保险通常被国内学界和业界视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被保险人遵照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当污染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和治理责任并对受害人进行理赔(严湘桃,2009)。绿色保险也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并列,被广大学者纳入绿色金融框架(天大研究员课题组,20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周兴云、刘金石,2016)。但有学者指出现有的绿色保险定义和范畴过于狭窄,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潜力和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本文认为此定义下的绿色保险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正如现有研究已经指出的,单纯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主要针对突发、重大、人力往往无法控制的环境污染事故(李雪松、孙博文,2014),并不能真正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其次,传统绿色保险的定义范畴太过局限,只涉及到环境责任险,其范畴不能涵盖近年来新兴的新能源行业保险工具,不能体现保险公司作为重要金融机构的作用。
结合国内出现的新型保险产品,本文将新型绿色保险定义为以平滑企业收益为目的,通过稳定企业经营业绩或现金流来增强投资人信心、协助企业融资的保险产品。与传统的绿色保险不同,新型绿色保险能够起到协助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可以真正纳入绿色金融框架下来。本文将以我国光伏行业出现的几种新型绿色保险为例进行介绍,并且结合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一、 我国新型绿色保险的类型与特点
光伏行业近几年兴起的绿色保险主要是: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光伏组建效能保证保险和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三个险种。
1. 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光伏辐照指数保险是一种在太阳辐射不足导致光伏电站发电量减少、电费收入降低后,由保险公司对损失来进行赔偿的险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太阳辐射量直接相关,在太阳电池组转换效率一定的情况下,太阳辐照越强发电量越高。然而由于太阳的辐照强度、光谱特性等不确定,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经营绩效也不稳定。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保险期间出现太阳辐照不足预定指标时,保险公司来承担损失。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因太阳辐照不足导致的发电收益减少的情况,保障了企业收入的稳定。2014年由瑞士再保险与永诚财产保险公司率先在国内为协鑫新能源公司设计了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之后该险种陆续在我国其他光伏企业中推广开来。
2. 光伏组件效能保险。光伏组件效能保险是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保证的一类险种,当光伏组件在承保年限中没有达到厂商承诺的输出功率并且造成发电损失时,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该险种的兴起源于两个原因:第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行业生产国,70%以上组件要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而这些出口国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国外电站投资人要求国内出口厂商为组件购买效能保证保险,光伏组件效能保险由此推广开来。第二,我国光伏行业上游组件生产企业曾连续出现倒闭潮,导致下游光伏电站使用的组件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时,生产企业已破产,组件更换困难、更换周期长,下游企业正常运营受到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光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过程中,国内电站投资人也开始要求组件厂商投保此类险种。该险种可以为上游生产厂商因自身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赔偿风险进行转嫁,同时也保证了下游企业的运营质量。
3. 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是一种维护电站运营绩效的综合性险种。当固定资产遭到损坏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发电、或太阳光照幅度低于往年平均值导致发电量减少时,保险公司对发电企业的损失进行理赔。该产品险种涵盖面广,相当于为光伏电站企业同时提供了包括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和营业中断电费收入损失险在内的多个险种。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不仅使得电站运营稳定,还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实现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该险种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随着分布式电站的推广而得到发展,于2015年由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
结合光伏行业的几个险种,可以看出新型绿色保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绿色保险设立的出发点来看,新型绿色保险以平滑收益为目的,更侧重于对企业的收益进行保障。传统的新能源保险以资产为标的,只针对投保的特定资产本身,重点在对非正常事件造成的企业资产的意外损失进行补偿;而新型绿色保险属于风险平滑类产品,通过对企业资产遭到破坏或气象条件不稳定引起的利润下降来补偿,进而平滑企业收益。
第二,从绿色保险的功能来看,新型绿色保险与企业相融资相匹配,更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条件。新能源行业融资人、出资人对项目的诉求是不同的,因而在行业发展中往往面临着各方诉求无法满足的情况。新型绿色保险的出现恰恰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介入,满足了融资人与出资人的不同诉求,进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来参与到新能源行业中来。以新能源行业最为常见的信贷融资为例,银行往往要求企业的收入状况、经营现金流状况清晰稳定并且可预测,以便于核定融资额度、期限与规模。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银行最关注的便是光伏项目能否安全且有保障地还款。而新型的几个险种通过保险公司的担保为项目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了更多筹码,对出资人银行而言,企业经营绩效更清晰稳定,不可控因素更少,贷款意愿更强;对企业而言,融资资金的进入可以进一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型绿色保险通过保险公司发挥风险分摊职能,实现了新能源行业中融资人、出资人对项目不同需求的满足,为新能源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第三,从行业覆盖面来看,新型绿色保险深入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各个方面,覆盖面广,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光伏行业为例,绿色保险始于下游光伏电站稳定经营绩效的需求,率先引入光伏辐照指数保险;之后将光伏电站的需求逐步细化,依靠产业链向上发展,扩大到对电站上游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保证上来,进而推出了光伏组件效能险。这样自下而上地开拓更多新型保险产品,满足上下游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了下游行业对上游行业的逆向促进,有利于光伏行业的整合。
第四,从发展来看,新型绿色保险的推广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增信与政策支持不断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能源行业,以实现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而保险公司通过提供项目建设、运营风险的分摊,可以将合作方要承担的风险最小化。随着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分布式发电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多方合作的风险分摊会越来越离不开保险的配合。
二、 我国新型绿色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绿色保险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发展,产品逐渐丰富,然而新型绿色保险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客观问题,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国内光伏行业绿色保险产品已经走在前列,但是其他新能源行业的绿色保险产品相对滞后。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气象风险已经在风电水电等行业得到了重视,部分相应绿色保险产品已经出现:2012年国内出现了降水发电指数保险产品;2013年出现了风力发电指数保险产品。但是其他新能源行业的新型绿色保险产品仍有空白,种类较少,同时发电企业在收益平滑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因此,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应在其他新能源行业进行推广,以满足其他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
第二,与国外产品相比,我国新型绿色保险产品依然品种较少,类型简单。Zona等(2014)对国外绿色保险产品进行了梳理,将产品分为对公、对私两类。对私产品包括可再生能源财产补偿险、低排放工具折扣、绿色财产重建保险、财产减振设施折扣等方面。对公产品则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保险、设备损失险,绿色建筑保险、能源节约保险、全球气候保险、环境污染保险等多个方面。总体来看,首先,国外险种覆盖了个人消费者、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特殊事项,可以满足多方需求,进而更全面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与之相反,国内产品目前仅涉及企业客户。其次,国外产品形式更为多样,比如对于个人消费者采取了给予折扣的形式来引导绿色出行方式,而国内只有保险产品一种形式。再次,国外绿色保险产品涉及的行业更为细分,比如针对航空行业有绿色民航飞机升级保险、里程折扣,针对碳交易有碳捕获与存储保险及政治风险保险,而国内产品仅涉及部分新能源行业,且产品类型仅类似于国外的全球天气保险与环境污染保险,结构过于单一。
第三,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依然尚未开始对新能源绿色保险产品的探索。2012年英大泰和财险联合中怡保险曾联合研发了光伏组件效能保险,然而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并没有大量跟随,大部分保险公司包括行业龙头人保财险也都对该险种态度谨慎。平安财险曾于2014年签下了当时新能源保险业内的第一大单--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的组件效能保证保险业务之后,国内也再未开展过其它同类业务。保险公司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对光伏行业本身经营风险的不确定。国内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混乱,低价竞争引起亏损频发,不稳定的行业格局不利于保险公司的介入。尤其在欧美双反出口困难而国内又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内外光伏组件企业频繁出现破产,银行和投资人很难有信心进入该行业,保险公司更无法承担风险。
第四,新能源行业的大数据积累不足阻碍新能源行业绿色保险产品的发展。与国外的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行业发展依然较为缓慢,导致国内新能源行业大数据积累不足,限制了绿色保险的发展。以光伏行业为例,尽管部分国内保险公司进入光伏行业的时间已超过十年,但是大部分进入时间都在2006年之后。这直接导致了国内保险公司由于缺乏长时间的设备运行数据、报修数据和故障数据,很难确定光伏项目保险的费率等具体细节,因此在开发保险产品时存在困难,阻碍了绿色保险的大规模发展。同时国内的大部分保险产品依然参照国外同类型产品或相似产品在其他行业的经验数据来设计,并不能完全覆盖国内新能源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不能切实满足国内企业的需要。
三、 我国发展新型绿色保险的建议
上述绿色保险存在的问题单独依靠保险公司是无法得到全面解决的,需要政府与保险公司、新能源企业多方的共同配合。针对新型绿色保险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光伏行业新型绿色保险的经验应当在其他新能源行业大力推广,以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新能源行业的共同发展。由于新能源企业运营有多方面相似之处,推广绿色保险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首先,新能源企业在运营中或多或少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需要保险产品来规避气象条件引起的损失。与光伏发电受太阳辐照影响相同,风电行业也会受到到风能波动的影响,比如2011年和2014年都是少风之年,导致我国北方许多风电企业无法正常运营;水电企业会受到旱灾的影响,严重时一些企业甚至因无法发电而亏损倒闭。因此,风电、水电等企业也面临上游产品质量需要保障、发电站业绩需要稳定以吸引投资的问题。其次,新能源企业融资需求现状相似,都普遍存在融资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并且融资方式单一的特点。一般大中型电站的建设周期很长,在5年~20年不等,而在资金缺口方面,国家发改委预计2005年~2020年之间,我国新能源各行业总投资需求约7万亿元。同时作为优化结构主力的新能源行业,一直面临着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严重依赖银行信贷等问题,存在着资金缺口巨大、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王遥、刘倩,2012;周亚虹等,2015)。因此L远来看,只有不断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新能源行业才能满足资金需求,才能替代信贷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服务。再次,目前国内光伏、风电、水电等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多采用项目融资形式,在该模式下,投资的回报与项目收益直接挂钩,项目投资方对电站经营稳定非常重视,往往积极寻求必要的风险分散和控制措施,偏好已投保的光伏项目甚至会主动要求购买保险。因此,分布式电站的推广为这些绿色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二,政府与保险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发展铺平道路。一方面,为了确保绿色保险大数据的积累、吸引保险公司的长期参与绿色保险,政府与保险行业协会应当起到宣传、引导与鼓励的作用。政府应积极向保险机构宣传新能源企业的保险需求与广阔市场,并且将现有的光伏行业新型绿色保险在其他新能源行业进行推广,建立联合企业与保险公司的信息平台,实现对新能源行业基础信息的共享,以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新能源行业,完成新型绿色保险大数据的积累。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展开对新能源行业市场的引导,倡导合理有序发展,规避恶性竞争,以确保新能源行业对保险公司的吸引力。具体而言,政府应当通过各项规划以明确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切实保证行业的平稳、持续发展,给市场和投资人建立良好的发展预期,从而加大对保险尤其是绿色保险的引导;同时尽可能建立和完善新能源行业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的发展状况,使保险公司更为便捷地界定保障责任和范围,提供种类更多、更优质的保险服务;最后,由政府积极牵头,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新能源行业的风险数据库,进而引导保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我国保险公司应当发掘新型绿色保险投资功能,积极探索新的绿色保险品种,为新能源企业融资提供更多资金。一方面如今保险产品不再是单纯的风险保障产品,已经兼具了理财功能,比如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资连结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在具备风险分摊功能外,可以由客户和保险公司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在市场利率普遍较低时,其收益率相比于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更有吸引力。然而目前理财型产品主要在寿险领域,而在财产险方面很少涉及,新能源行业的绿色保险涉及更加稀少。安邦保险曾与光伏组件企业合作,以实物融资租赁模式设计出理财投资产品,然而其他保险公司并未更随,市场同类产品屈指可数。因此,保险的投资理财功能在财产险方面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优质的新能源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现金流较为稳定的特点,具备理财产品的性能;并且随着分布式电站项目融资模式的推广,新能源行业绿色保险品种会更加丰富,这些都为新能源企业通过绿色保险工具来进行融资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Zona R.,Roll K.,Law Z.,Sustainable/Green Insurance Products, 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 E-Forum,2014:1-8.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7-28.
[3] 李雪松,孙博文.生态补偿是脚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保险研究,2014,(5),13-20.
[4] 天大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11,(10):38-46.
[5] 王遥,刘倩.气候融资:全球形势及中国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9):34-42.
[6] 严湘桃.对构建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探讨[J].保险研究,2009,(10):51-55.
[7] 周兴云,刘金石.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问题与对策――基于省级政策分析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6,(1):103-107.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
2009年12月7日,关注世界气候变暖问题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经济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初步作出了减排的承诺。中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确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而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最先由英国政府提出,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金乐琴认为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特性:第一,综合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第二,战略性。低碳经济要求进行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全球生态系统的长期战略性选择;第三,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国家的范围,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
一、发达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原因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具体分析,发达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有以下几点原因。
1、创造就业机会
低碳经济可以为欧盟创造绿色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带来的困扰及社会问题。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产业表现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的技术革新,以及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新技术的应用。这些低碳产业的推进可以创造一批新型产业工人。研究表明,欧盟仅再生能源行业的就业人数就可以在2020年达到280万。尽管随着再生能源的兴起,传统能源行业的就业将面临萎缩,但两项比较,再生能源行业仍可创造近40万个就业机会。另据统计,英国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000亿英镑的产值,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
2、降低对能源的依赖,削弱中东、俄罗斯等产油国的贸易地位
根据欧洲能源发展战略报告,欧洲自身能源资源贫乏、全球能源需求量猛增、价格暴涨、内外市场失衡、能源基础设施老化、能源研发进展缓慢、环境压力增大等种种原因导致欧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是为了更新陈旧老化的能源基础设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投资迫在眉睫;二是目前欧洲的能源进口占其总量的50%,如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那么在未来的20―30年,其能源进口将达到占其总量的70%,严重威胁欧洲的能源供给安全;三是天然气供给告急,目前欧洲的天然气主要依靠从俄罗斯、挪威和阿尔及利亚三国进口,按其发展速度,在未来25年中,欧洲天然气的进口将占其总量的80%,严重影响4.5亿人的正常生活;四是世界能源需求量猛增,严重制约了欧洲的能源进口。从1994年起,世界石油需求量增加了20%,年增长率达1.6%。与此同时,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加,至2030年将增加60%,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五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暴涨。近两年,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几乎增加了两倍,造成了电价的波动。因而,加强能源研发与创新、提高能效、节省能耗已成为欧洲紧迫的任务。而中东、俄罗斯等地历来是产油大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低碳经济的推行都会降低对石油类能源的需求,同时也就降低了欧洲对中东和俄罗斯等国的依赖,这两个地区的贸易地位随之下降。
3、发展低碳经济实为解决金融危机之策
全球著名管理技术咨询机构凯捷曾经在2008年研究报告,预测由于信贷紧缩导致欧洲电站、电力线路和天然气管道建设投资放慢,欧洲能源供应安全将在全球金融风暴后受到严重威胁。而对于欧盟来说,既能解决能源需求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加大对清洁能源生产和开发的投资力度,例如风能、太阳能的投资,倡导低碳经济生产模式,创造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这一系列举措都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走出衰退,与此同时,这些低碳经济体也会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中的障碍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也迫切希望能够解决能源需求与能源供给的矛盾,但是一些现实问题阻碍了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步伐。
1、贸易结构转型障碍
在发达国家要求推行低碳标准的强硬态度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但是这一指标仍然与发达国家的国内碳排放标准有差距。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中国十大发电集团2008年的总耗煤量超过5.9亿吨,巨大的耗煤量导致了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最大能源顾问公司之一Wood Mackenzie咨询机构认为2005年到2015年间,中国的碳排放量可能会以每年平均6.4%的速度增长,使得2020年排放量达到2005年的两倍,而2030年的碳排放量会达到2005年的三倍。
为了更快地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酝酿开征碳关税,若有关征收碳关税的举措开始实施,那么中国的出口商品将失去其在国际商场上的价格优势。以中国出口钢材为例,假设每生产1吨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吨,按照法国的碳关税标准,中国的钢材在出口到法国时还要再缴纳每吨钢34欧元的碳关税,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的中国钢材将被法国拒之门外,若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效仿美法两国,那么中国的出口将再次面临艰难局面。
2、资源结构转型障碍
我国的资源结构呈鲜明的“富煤、贫油、少气”和“新型能源短缺”特征,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样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近两倍,因此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产生更高的碳排放强度。
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与1952年相比,2008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95%下降到68.7%,石油消费由3.37%提高到18%,天然气消费由0.2%提高到3.8%,水电、核电和风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则由1.61%提高到9.5%。但是中国仍然面临不小的能源结构转型挑战:一是能源的有限供给与经济发展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能源的大量使用与环境形势日益加剧之间的矛盾;三是政府的利益驱动与新能源重复建设、盲目上马的矛盾。
3、体制结构转型障碍
在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价格长期由国家行政管制,市场化水平较为滞后,难以调动社会资源促进能源行业“清洁化、低碳化”。虽然煤炭和电力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煤炭市场的政府定价至2010年初彻底退出,电力市场价格初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是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深度不够,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欠缺。
另外,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参考情景下,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
三、中国的低碳之路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视低碳经济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极大,碳关税的征收很可能导致新一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兴起,因此,积极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比如,互联网作为一个人类虚拟空间不断扩大的载体,不仅以大容量、高速度的方式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而且是一种低能耗、零污染的低碳产业。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都是中国未来的产业政策方向。
2、优化能源利用
在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开发中,应实现基础能源体系多元化,优化能源利用率。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因此,应重点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工业行业能效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完善能效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我国也正在实施节约石油、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广泛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限制高耗油汽车,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燃煤工业锅(窑)改造等。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推进高效能电器的应用。推广农村省柴节煤炉灶、节能房屋技术,淘汰高耗能老旧农机、渔船,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
3、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
目前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府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金融机构对低碳技术项目的支持非常有限,银行的信贷放款规模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制度,建立由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 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 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4] 李友华、王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6).
篇3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e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new energy industry.
Key word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4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计划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资源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全球光伏装机容量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能源发展;应对策略
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一国经济独立自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的金融化使得能源价格的波动更加激烈,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理性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行业的影响,准确判断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如何通过改革创新,趋利避害,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在不断地加剧,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能源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石油的价格,从2008年最高时候的147美元每桶,下跌到35美元,虽然2011年10月有止跌回升趋势,但是受供需影响,石油价格短期内不可能再恢复到高位。石油需求与工业生产关联度高,工业部门对原油的消费需求占原油消费需求总量的65%以上,在当前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能源价格受到很大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暴涨暴跌虽然与金融资本炒作有关系,而更为根本的是受供需的影响。同时,由于需求不足,全球能源行业将出现新的一轮整合浪潮,一些重大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推迟,而且那些债务比较重、油品品质较差的公司以及一些独立的小型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遇到资金问题,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有些企业面临部分资产剥离或者整体出售的风险,这将引发世界能源行业的剧烈整合。肯尼亚能源部长基拉伊图・穆伦吉在2011年3月17日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就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非地区的石油开采活动正受到资金短缺制约。同时,全球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遭遇空前打击。过去,新能源一直是风险投资的“宠儿”,相关企业也时常受到巨额资金的眷顾。但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的快速下跌、金融危机肆意侵袭后,信贷紧缩令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瓶颈尽显无遗,新能源一瞬间又成为受创最重的行业,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可能延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二、金融危机下全球能源发展呈现的新特征
受金融危机影响,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能源安全受到各大国前所未有的重视。欧盟提出能源安全外交,解决能源危机的出路在于从伊朗进口天然气,以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各国将启动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战略。奥巴马认为美国过分依赖进口石油,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国家安全都构成威胁,基于这种考虑,奥巴马提出了“新能源计划”,其核心是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二是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交易体系受到冲击,石油交易货币或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要求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国际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多元化趋势开始形成,尤其是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作为始发甬者,代价惨重,奥巴马上台后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尤其是开动“印钞机”,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为了避免油价波动中的美元现象,势必要求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三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对中东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同时,奥巴马政府将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倚重外交谈判以及同大国之间的关系建设,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参与中东石油开发加剧了中东石油的竞争程度,中东地区在整体上将呈现美国控制下的多方制衡格局,我国在中东地区也将能发挥更大作用,影响力将会上升。四是科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已经形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以化石燃料利用为基础的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必然带来石油危机;以美元-石油计价机制为基础的美元体系不可持续,必然带来金融危机。因此,发展使用清洁煤、新一代核能利用包括可控核聚变等技术、各类可再生能源,都要依靠高科技的支持。可以说,新能源科技将是未来能源的源泉。五是追求核能的国家将增多。虽然核能发电将大幅度增加,能源危机有所缓解,但是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即全球核扩散危机加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将会增多,将对大国关系造成强烈冲击。同时,建设核电站还面临着核废料处理不完善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消耗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六是石油峰值推动各国加快囤油备荒。虽然目前国际油价还处于较低价位,但美国能源部预测,随着全球经济见底与复苏,国际原油价格2030年将重回130美元。因此,从长远来讲,经济实力雄厚的能源消费大国将进一步扩大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石油的争夺仍将异常剧烈。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能源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以节能减排为中心,推动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
严峻的形势将推动世界经济逐步转向低碳经济直到氢经济。环境成本成为任何一种新能源研发、定价时不得不考虑的一环,也是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力量。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公开宣布,美国将积极参与气候谈判,并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减排计划。我国应吸取以往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能源政策,大力促进节能、降耗和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从片面追求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的上来。在要从“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以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对经济的贡献度,保障能源安全。
(二)重视新能源开发,增加投资,并给予政策支持
发展新能源需要依靠新能源领域技术的突破,而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在效率、容量、价格、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奥巴马在其新能源计划中提出,未来10年将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乙醇燃料、混合燃料动力汽车研发等。欧盟国家也提出扶持新能源发展的相应政策。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盲目性,这次经济危机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冷静思考、客观评价和合理定位。我国政府应当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遇,通过加大新能源技术开发,增加投资,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确实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应严格执行,并不断扩大政策扶持的覆盖面和灵活性,使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战略性。我国目前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可再生能源法》等纲领性法律文件。但要使这些战略和法规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节能产业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完善能源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资本广泛参与
如何完善能源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探索创新有利于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方式,促进能源投资的多元化,是利用能源金融保障我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还不大,产品和结构单一,特别是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从而制约了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扩大国内风险投资的规模,加速风险资本市场的建设,为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国对能源产业技术的发展需求,呼吁中国金融资本全面广泛的参与,同时也为金融资本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当前国际金融格局动荡不定的形势下,中国的能源技术及其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外金融资本发挥应有使命的宝贵机遇。
(四)制定能源储备立法,建立能源储备机制
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仅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在油价暴涨的情况下,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目前,国家在战略能源储备上对储备规模、地域分布、资金保障收投规则、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没有任何规定,建立能源储备迫在眉睫。能源储备相关法律应该着重考虑建立国家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主体与机构、资金来源、种类与规模、储备方式等问题。国家应有计划地将某些勘探好或开发好的油田或天然气田封存或减量开采,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和储备库。还要根据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抓住时机以低价购进更多的石油,充实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同时,应鼓励企业实行能源商业储备,采取多元化的进口政策,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
(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新能源体系的重建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公平、合理、妥善地解决能源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能源供需和能源安全相互依存。为保障全球能源和金融安全,国际社会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的能源和金融安全观。当前背景下,我国政府除了做好自身工作外,还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能源新秩序和金融新秩序。由于美元结算的天然缺陷,结算货币多元化具有优越性,因此我国政府要与相关国家共同呼吁改善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呼吁美国政府发行美元要有货币纪律的约束;要寻求石油交易中的货币多元化,与交易国开展货币的双边互换合作,并抓紧研究对象国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如何进行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境外的储备、人民币境外的增值如何保证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协商。针对当前讨论的“建立全球性能源组织”,由于它会带着重要的政府间观点来解决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以及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解决方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应给予支持,并争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国际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加强能源勘探和使用、能源技术研发和转让,提升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共同探讨能源领域里的重大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与稳定。
除了以上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后能源发展的新变化,我国还应当改革现有的能源定价制度,由国家定价逐步转变为市场定价,要逐步培养中国企业运用石油期货交易保值和投机的能力,还应逐渐建立起一套能源相互转换的机制,以适应动荡变化的能源价格。总之,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应深化改革,扩大国际合作,推动能源金融的改革创新,为我国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书平,欧阳智华.高油价时代下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分析[J].特区经济,2008(11).
2.管清友,刘德伟.金融危机与全球能源新秩序[J].国际石油经济,2008(12).
篇5
一、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有机结合
1.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绿色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中,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的绿色产业,解决绿色产业的融资问题。
2.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的新趋势
自2015年,我国开始逐步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顿,因此实现自身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发展是互联网金融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绿色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为主,产品体系单一化严重。所以,丰富绿色金融体系、助力经济结构向绿色转型是当前要务。
因此,作为传统金融业的补充,互联网金融模式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绿色金融这一国内外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本文将以绿色金融的主要领域新能源行业为例,详细阐述互联网金融平?_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二、新能源互联网金融
1.新能源的定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2.新能源产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新能源行业进行融资的两个主要渠道,政府支持和金融融资方面都存在一定难题。一方面,虽然涉及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产业政策非常多,但政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政策执行并不到位。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尚处在新兴发展阶段,投资、回报期限长和风险较高等特点,使其难以获得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风险资本的重视。而企业上市的高门槛,使发展较好的中小型新能源企业也被拒之门外。
3.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平台
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予以资金支持,因此在传统融资方式受困时,金融业应积极探索适合新能源行业的多渠道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众筹和供应链金融三种新方式逐渐被大众认可,它们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性使得在“互联网+”形势下, “互联网+新能源”成为新能源行业融资的新渠道。下面分别阐述三种融资方式。
“互联网+融资租赁”:通过互联网平台,投资者向新能源企业(项目方)购买其经营所需物品并租给项目方使用,项目方向投资者支付租金并发展售后回租业务。
“互联网+众筹”:新能源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评估分析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并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从而对目标群体进行项目投放进行新能源融资。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主。处于新能源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可将未到期的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债权转让。
下面以“国鑫所”和“航金所”为例,详细阐述新能源互联网平台的运行模式。
三、国鑫所
1.国鑫所简介
国鑫所是我国首个“能源+互联网+金融”的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平台,至2016年末交易额超过25亿元。其母公司协鑫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协鑫集团坚持“还原金融以反哺产业发展”的目的,以其优质的资产、对新能源的扩展能力、积聚的人才及能源大数据为基础,从供应链金融出发,建立了一个“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2.“鑫安盈”产品
“鑫安盈”产品定位于新能源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央企、国企和优质的上市公司等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及其与产业上下游供应、经销商之间真实的交易背景,通过将供应商提供的对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的债权进行转让,帮助中小供应、经销商进行经营资金的融通。
3.风控体系
国鑫所利用协鑫集团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行业积累,从供应商和核心企业两方面,形成了双额度管控体系。一方面,搜集供应商的百项运营指标,根据需要融资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情况,随时对其进行评级,以调控授信额度。另一方面,选取的核心企业均为新能源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同样对其进行评估并给予授信额度。此外,国鑫所也从资金独立托管、平台安全建设等方面,保障了投资人资金和信息的安全。
四、航金所
1.“航金所”简介
“航金所”是一个以“互联网+新能源+金融”为经营模式的绿色互联网金融平台。它依托于中航工业的实业背景,充分利用母公司与合作伙伴的优良资产和资源,专注新能源产业。2016年9月,“航金所”推出“互联网+众筹+租赁”模式的“太阳能众投”产品。2017年3月,“航金所”宣布将转向光伏项目的售后回租和众筹业务,构建一个“绿色规范、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平台。
2.“新能宝”产品
“新能宝”,采用“互联网+众筹”和“互联网+租赁”的创新融资模式,投资人对“航金所”平台的新能源项目予以认可,便可通过平台向新能源企业购买、出租太阳能光伏电池,获取持久稳定的租金收益。租赁期间,“新能宝”提供两种灵活的赎回方式。租赁期满,新能源企业向投资人赎回太阳能电池,并返还其投资本金。光伏电板的出租和出售资金均由第三方富友平台全程托管。
3.风险控制
“航金所”平台的主要业务都集中在其最了解的新能源行业,项目对象也多为中航工业内部或产业链中的上市公司、军工央企等,保证了稳定的现金流,在项目源头上把控了风险。同时,平台建立了严密的风控体系,对每个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及贷前、贷后全程跟踪。此外,平台还采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全程托管资金,并进行专款质保服务。
五、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相结合的优点
1.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并实现了产融结合
其一,受国家产业经济政策大力扶持、有着巨大的市场和融资需求的绿色金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素材。且绿色行业众筹、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又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因此绿色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蓝海。其二,互联网金融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应用,使产融结合落到了实处。依托大型央企、民企的新能源等绿色互联网金融平台,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母公司对绿色行业的了解,服务于绿色产业整个供应链的融资,真正实现了产融结合。
2.为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融资提供新渠道
互联网金融给新能源等绿色行业的融资赋予了新活力。“互联网+融资租赁”和“互联网+众筹”的融资方式,从资金和设备上降低了新能源等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占比80%以上。因此,“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融通了整个产业链。特别地,互联网金融较强的数据与模型分析能力,使供应链金融的运转更加高效,提升了融?Y效率。
3.丰富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不受时空限制、运营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中更具灵活性。互联网金融创造的优质、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为主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同时,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社交化、契合投资者消费和投资习惯的特点,使绿色金融被更多人所认知,绿色投资的群体不断扩大,绿色资金的大量增加也将助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六、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相结合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规模普遍较小,不能完全满足大型项目的资金需求。又因其发展时间较短、对金融业内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够明确,导致专业性较差。因此,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平台要积极与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协作,依靠传统金融机构较大的资金量,并学习其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大数据的储备优势,促进传统金融机构增大对新能源等绿色行业的支持,从而不断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可能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这种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互联网金融自身风险管理存在不足;其二,绿色金融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技术含量较高、较密集的特点也将产生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应从利用专业技术手段、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同时,随时关注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确保业务发展符合政府的宏观政策,以规避行业风险。
篇6
关键词: 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24;F42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也都保持了较高水平。能源生产总量由1978年的62770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0年的296916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4.98%。但是,能源生产的增长水平并不均衡,2000年之前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而缓慢的增长,年均增长仅有3.54%,大大低于同期GDP的增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发展,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8.20%,短短十年时间增长了1.2倍。这一时期中国能源工业的生产率水平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能源工业的生产率水平?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生产率的研究已经从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的单纯测算发展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综合考量(刘建国等,2011)。全要素生产率是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的比值,是用来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始于Solow(1957),在这之后,Denison(1962)和Jorgenson(1967)对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此后,国内外诸多学者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国内外诸多学者也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做了相关的研究。
关于市场竞争和产权结构,郑世林和张昕竹研究了中国1994-2007年间经济体制改革与电信行业增长的关系,发现去垄断改革(企业数量增加)所形成的市场竞争对电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海外上市产权改革(部分民营化国有产权,国有股权比例下降)显著地提高了电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另外,刘伟和李绍荣(2001)虽没有直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但他们的研究也表明了非国有制比重的提高提升了全社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关于要素配置效率,张军(2002)研究认为,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在以“增量改革”或者以新兴工业化来推动产出增长的初始阶段,增长将会更多地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并认为这是配置效率或经济结构改善的结果。同时,他还研究发现,1978-1994年间,中国经济的资本-产出比率平均增长率为-0.89%,这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显著的增长,这个增长可以用转轨初期的配置效率的改善过程来解释。这表明,改革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并进而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袁堂军(2009)认为,如果市场机能是完善的,那么生产要素会自然地选择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企业,而这样的资源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的TFP水平。朱喜等人(2011)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后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资本形成,朱钟棣和李小平(2005)研究了1986-2002年间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经历了缓慢增长、下降、快速增长三个阶段;工业行业资本形成的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本形成特征可以作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一种解释。
关于人力资本,Benhabib和Spiegel(1994)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验证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岳书敬和刘朝明(2006)研究发现,在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后,1996-2003年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则低估了同期的效率提高程度,而高估了期间的技术进步指数。除了上面几个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可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样的。
1998年之后,改革成为了能源工业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1998年开始,中国推行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等在企业中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我国能源体制改革也开始稳步推进。1998年,实现了石油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新型石油工业管理体制;2002年,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力工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煤炭工业市场化改革后,2005年又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改革和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这一时期的改革,对于能源工业整体而言,促进了市场竞争,加速了民营化进程,改善了资本配置效率。
鉴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与改革相关的市场竞争、民营化进程和资本配置效率这三大影响因素,利用1998-2010年的能源行业五大部门的面板数据,应用生产函数和计量模型,估计能源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分析三大影响因素对能源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概念是在全球气温日益变暖,气候变化日益无常的背景下由英国政府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率先提出的,它是指经济发展要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以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一、山东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
(一)化石能源消费量过高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环境破坏,目前导致温室效应的主因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其它类型污染物数量相对较少。我国二氧化碳数据准确性有待考察,另外二氧化碳只是污染环境的一个因素,不具有全面性,故而本文利用数据相对精确且与污染环境密切相关的化石燃料消费量作参考来模拟山东省GDP与化石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1990年到2009年山东省GDP与化石能源消费量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Y=5043.74+0.93*X,R2=0.97。
由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GDP与化石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化石能源消费量将持续攀升,这对建设低碳经济是一项基础,在维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能源结构以煤炭、石化能源为主,新能源开发严重不足
近年,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中原煤占比基本稳定在80%左右,原油基本稳定在20%左右,终端能源消费中一多半是来自煤炭和石化产。2009年山东终端能源消费来源中33.38%来自原煤,21.68%来自油品,15.42%来自电力,由此看出,山东新能源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提供较多能源产出。2006年到2008年山东新能源产出在35―55万吨标准煤之间,直到2009年突然达到240.9万吨标准煤,反映出山东能源结构还是以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利用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山东新能源建设特别依靠大项目的带动,没有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
(三)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山东省万元GDP能耗多高于沿海发达省份,同全国水平基本持平,2005年万元GDP能耗山东是1.28吨标准煤/万元GDP,广东是0.79吨标准煤/万元GDP,江苏是0.92吨标准煤/万元GDP,全国水平是1.22吨标准煤/万元GDP,也就是说山东万元GDP能耗不仅远高于一些发达省份,而且比全国水平还高。这一趋势到了2009年依然没有太多改变,山东万元GDP能耗依然比后两者高,仅比全国水平低0.013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的高水映的是山东产业发展方式的粗放,2009年山东省产值规模前10位的产业中高耗能行业占了一半左右。山东产业发展更多依靠上规模,扩数量的外生增长方式来维持经济增长,而不是依靠掌握核心技术,提高附加值的内生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二、山东新能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新能源是指以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各种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它们大多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是人类未来能源消费的主要后备源泉。目前山东省新能源发展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主要集中在太阳能产业,2008年山东省太阳能产品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且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总产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发展迅速。全省共有太阳能企业387家,太阳能热水器年产能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位居全国首位。不足体现在其它几类新型能源建设相对落后。据统计,山东风能资源蕴含量达6700万千瓦,可供建设的风电场有38座,但山东目前已装风机总装机容量为43.6万千瓦,已批准建设风电场共9座,分别占理论总量的0.65%和23.68%;山东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会产生7000万吨,能源产量相当于180万吨标准煤,如果每年有5000万吨秸秆用来发电,则可以产生326亿度电,但目前山东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远远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生物质原材料。
山东境内河流较少,能够建设水电站的流域更少,这一点山东同北方很多省份一样,水资源比较贫乏,特别是胶东半岛,所以山东水能开发几乎空白。而核能受制于国家政策规划,目前山东已凭借其出色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赢得了海阳和乳山核电站的建设,这是山东核电的突破,此举将为半岛地区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替代一定数量的煤电。但是鉴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核电的开发与发展要在严格安全的前提下审慎开展。
循环经济强调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技术,将物质尽可能地循环、高效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用最大化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山东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290.1万吨,利用废气203.9亿立方米,利用废水1286.1万吨,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产品产值365.1亿元,平均每天1亿元,成果是显著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管理方式落后,不具备循环经济意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巨大浪费,而循环经济大多要求企业进行重大投资升级技术、更换设备,这就抬高了步入循环经济的门槛,导致很多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不愿按循环经济模式生产;政府或企业内部对循环经济建设实施的机制体系不健全,导致各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循环经济是涉及众多生产部门的新型生产模式,保障机制不健全将严重阻碍循环经济的顺利实行,建设现代循环经济山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以新能源与循环经济为基础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建设宜居环境的必经途径,也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山东省应该以新能源与循环经济为基础,紧紧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步入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根据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山东风能蕴藏量巨大,约相当于三个半三峡发电的潜力。山东风电场大多位于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与山东中西部比较,普遍缺少煤炭,大力发展风电将为山东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不竭清洁能源。山东还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以及牲畜都会产生数量巨大的生物质能原料,充分利用这些原料,积极发展沼气发电、沼气燃烧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等是对物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最经济的方式,同时还应加大科研投入,降低沼气运行的经济成本,在更多地区推广。山东已经具有核电设施,结合山东制造和科研优势,围绕核电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应是下一阶段着力的方向。
(二)以市场为基础,增强循环经济发展后劲
循环经济具有多方受益的特点,居民不再是某些产业发展的受害者;很多原本不具有经济效益的行业变得有利可图,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愿意按照循环经济方式生产的首要原因是追逐更多利润;政府不仅扩大了税收来源,还减少了治理环境的支出。循环经济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它本身的优点能够吸引大量社会资源投身其中,不需要政府强行干预。因此,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就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行事,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三)提供金融与法律、政策支持
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于新能源行业以及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能源相关产业项目大多投资数额较大,风险较高,单一企业筹集资金困难或担心高风险而犹豫投资,所以,政府、中介组织、应该为企业积极提供金融支持。此外,政府还应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给予新能源行业和循环经济项目支持,法律、政策的实施为新能源行业和循环经济行业提供法制基础,会促进它们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改革自身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要向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学习取经,例如挪威电力99%来自水电,挪威水电技术比较先进特别是地下水电技术;日本在氢能利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逐渐开始了产业化;法国在核能应用领域技术先进、成熟,体系完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作用;德国在1994年就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循环经济发展成果丰硕,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扩大交流范围,通过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中介协会等各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发现新的发展观点、新的管理方式应用于我们相关领域;采取技术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为我所用;利用资本合作,共同投资新技术、研究新的管理方式等,将有力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秀村.山东成立全国最专业的太阳能行业协会[EB/OL].(2009-04-27)..
[3]山东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日均创产值一亿元[EB/OL].(2011-03-08).省略/showcyc.asp?id=7395&cid=12&key=.
篇8
“非常严峻”4个字,是瑞智石油建井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智石油”)CFO叶军对当前企业面临经济形势作出的判断,而创新,则是危中寻机的关键。
叶军所处能源行业正是这种经济形势的缩影:一方面,北美的天然气价格已降至历史低点,油气开发成本却变得日益昂贵,这些因素对石油服务公司造成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瑞智石油采购的设备、物资相当一部分来自欧洲和北美市场,怎样应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欧债危机下的货币风险、欧元贬值等问题,也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此外,正是由于能源的稀缺性,开采非常规能源需要科技不断发展、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这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连PM2.5“爆表”、禽流感爆发等经济环境之外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如此严峻及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应对风险。”叶军说。
三大阻碍因素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哈尔·格莱格森(Hal Gregersen)曾经说过:“对于CEO提出的创新构想,CFO往往会这样响应,‘我们现有设备的边际成本所产生的效益比这项新投资的总成本便宜得多,所以用我的边际成本逻辑告诉你:CEO,不要做这项投资,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公司会因此错失本可以赚钱的一个拳头产品。”这段话凸显了当前CFO们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大难题:如何平衡创新与其所带来的风险?
叶军指出,尽管企业创新所带来的益处很多,也很少有人会直接反对创新,但财务人员在面对创新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算清楚一笔账,权衡投入与回报的关系,以及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可不可控。“CFO们首先要考虑创新带来的收益值不值得冒险。目前对此并没有很好的衡量标准,这正是CFO们在创新上面临的最大困惑。”也正因如此,在经济低迷时期,CFO们更不愿意去创新。“因为都怕承担责任。”叶军坦言。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阻碍因素,叶军将其归纳为3点:其一来自股东理念,即股东有没有承担风险的意愿;其二来自管理层态度,管理层要有勇于创新的责任与意识;其三是创新与员工利益的挂钩,即怎样通过创新增加员工收益、让员工接受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叶军强调,“这3个矛盾没有解决,就无法创新。”
这些“潜伏”在企业中的阻碍因素让CFO们感到为难。以瑞智石油为例,该企业由中石油与壳牌共同出资成立,双方股权均为50%,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不同在企业中非常明显。叶军说:“我在工作中面临着对上对下两方面的难处:一方面,国企讲求‘铁人精神’,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而外企讲究管控风险,有投入就要有回报,所以,我们提出的一些创新想法,在‘向下推’的时候,在执行方面就会遇到阻力,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中石油和壳牌这两个股东对风险、回报及创新的具体想法、期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说服双方股东接受我们的想法、将创新‘往上推’的时候,也会遇到阻碍。”
精益管理挖潜
面对外部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以及不同企业的行业特点与管理需求,瑞智石油首先在定制钻机及业务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常规的油气田开发每一区块并不需要大量的油气井,但非常规的油气田(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等)的特性决定每一区块的开发需要成百上千口的油气井。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标准钻机比较昂贵并且品种单一,往往不能充分满足某一具体区块的开发要求,结果要么造成资源浪费,要么作业效率低下。为了解决目前能源行业面临的这一挑战,瑞智石油决定开始研究定制钻机,这种定制钻机充分考虑其所服务的油气田区块的特殊地理、地质性质以及具体的开发方案,既提高作业效率又节省钻机费用,达到“量体裁衣”的目的。
不过,叶军称,“量体裁衣”听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风险。一是技术风险,即新型的定制钻机并没有被市场证明,客户是否愿意接受不确定;二是制造商的能力不确定,它们需要保质、保量,并将费用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三是安全性问题,即如何满足各个国家的不同安全生产标准;四是新技术在新团队和新环境里的运营结果和设想的不一定一致;五是商业风险,即怎样通过合理的业务结构规避风险;六是人才紧缺的风险。
瑞智石油的应对方法首先体现在技术设计上,公司会和客户进行商务谈判,一般要求签订保护性条款,即客户先认可技术方案,再开始具体设计与制造,如果将来技术方案发生改变,客户就要补偿;或者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客户要求退货,也要把本金和利息退还。二是设备制造,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与“中国采购”的优势,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执行周期。三是运营,瑞智石油与客户达成“学习曲线”,每一年都有明确的运营指标,而且考核的结果和经济效益是紧密挂钩的。四是商务谈判,合同规定了定期对材料价格、人工价格等进行合理调整的机制。五是人才招聘,根据不同地区人才的特点及当地规定进行提前招聘及培训。
篇9
对于众多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的投资者来说,2008年无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2008年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市场的募资和退出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段时间投资活动相对2008年同期仍保持增长,但投资行为已经由过度狂热回归成熟与理性,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下,各投资机构及企业都在纷纷调整自己的投资活动,以适应市场的跌宕起伏。
面对这样的经济低潮,对于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而如何操作,则直接决定着机遇是否多过挑战。“红筹之父”、现任全球十大私募基金之一的CVC高级顾问梁伯韬表示,2009年、2010年对于私募股权行业而言,是很好的播种时期。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1月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1月,外资在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自去年11月以来,中资在投资案例数量与投资金额比例上都保持了连续增长。
同时,1月IPO市场最大看点为,在整个光伏太阳能行业前景堪忧的情况下,兴业太阳能以接近招股价下限的定价逆势IPO,市盈率仅为4.2倍(以截至2008年12月的预计每股收益计算),最终获得了市场近70倍的超额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6月起政府背景的基金占整个中国募资市场的比重显著增加。据ChinaVenture统计,2008年下半年宣布开始募集的9支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占整个募资市场开始募集规模的63.7%,而200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32.0%。1月唯一一支开始募集的基金――南华创业投资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海南省政府直属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海南省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机构退出亦难 并购市场活跃度持续下降
2009年1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案例数量持续下降,共发生并购案例数量6起,环比下降33.3%(见并购图)。其中,已披露金额并购案例4起,涉及金额3.72亿美元。从行业角度分析,制造业、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活动相对活跃,两个行业共发生并购案例3起,涉及金额3.60亿美元,占披露总金额96.8%(同见并购表1-1)。本月没有VC/PE背景并购发生,并购退出依然艰难。
药房融资扩张
本月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案例仅为2起,涉及金额1497万美元(见并购表2-1)。其中,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出资约2000万元成功收购湘潭海诚大药房的32家药店。据ChinaVenture投资数据库资料显示,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曾在2008年10月获得殷拓8200万美元的投资,为其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水泥跨境并购
本月中国跨境并购市场并购案例数量4起,已披露并购金额为3.57亿美元(见并购表3-1)。其中,爱尔兰CRH以3.12亿美元收购亚泰集团26%股权。此次并购将帮助亚泰集团引入相应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在现有水泥产业平台上发展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水泥产业链,壮大水泥产业规模,进而实现水泥业务的快速发展。
PIPE成亮点夹层资本助企业度冬
2009年1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程度进一步下降,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都处于历史低位。本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披露投资案例3起,总投资金额为9946.63万美元,环比下降47.8%;平均单笔投资金额3315.54万美元,环比下降30.4%。(私募图)
本月PE投资案例中PIPE类型投资成为亮点:IBM中国投资基金注资四川长虹1.08亿元,江苏瑞华等投资某输配电设备制造商2.99亿元。二级市场低迷、银行贷款缩减等原因导致上市公司资金链趋紧,通过PIPE获得资金支持成为新趋势;同时,A股低迷的股价也对投资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上市公司相对较小的投资风险也能够起到优化投资组合的作用。相信PIPE类型投资在2009年上半年将继续占据较大的比例。
同时,上市搁浅企业通过私募融资获得资金支持也成为度过寒冬的重要手段:本月AsiaMezzanineCapitalGroup等共同向铸、锻件生产商安徽应流集团提供了4000万美元夹层资本;而应流集团早在2008年4月已经通过了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聆讯,并聘任摩根士丹利任其保荐人,但之后却因为港股状况不佳推迟上市计划。这跟恒大地产的上市推迟获得德意志银行、美林等投资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整体经济的低谷之中,这种操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思路变换的范本。
投资步伐放缓能源细分领域受追捧
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数量明显下降,整体投资步伐亦明显放缓。2009年1月,共披露投资案例数量8起,投资金额为6626万美元(见创投图)。投资案例数量环比下降61.9%,同比下降68.0%;投资金额环比下降47.0%,同比下降71.8%。其中,外资机构投资规模明显下降,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环比下降幅度分别为66.7%和55.3%。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本月为828万美元,环比增长39.2%,同比下降11.7%。
中资投资增长
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国创投市场逐渐步入一个低潮期,投资规模以及案例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机及经济下行对于中国市场的冲击,导致投资机构投资愈加谨慎。其次,受创业投资市场投资周期影响,机构投资活动强度有所下降。
2009年1月,外资在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见创投表1-1),但自去年11月以来,中资在投资案例数量与投资金额比例上都保持了连续增长。
能源行业受宠
能源行业本月投资案例数量3起,投资金额为3370万美元(见创投表2-1)。其中,新兴能源行业本月受到投资机构关注,共发生投资案例2起,投资金额2370万美元(见创投表2-2)。江苏高投、名力等机构均参与对该行业的投资。
其中,江苏高投等投资的爱康太阳能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电池配件的企业。在新兴能源中,太阳能电池行业一直是投资热点,但是受到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太阳能电池行业遭到一定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阳能电池配件企业获得投资,原因是这类企业通常在太阳能电池细分领域中有领先优势,因此虽然整个行业的投资风险较大,但预期太阳能电池配件生产企业的成长性依然较好。
IPO重启无期兴业太阳能逆市而上
2009年1月,国外资本市场持续低迷,IPO几近枯竭,全球最主要的两大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通过IPO募集金额为零。而国内资本市场自去年10月起证监会就停止新股发行审批,在市场的持续压力下,2009年IPO重启仍然遥遥无期。
本月仅有一家中国企业――兴业太阳能在香港主板实现IPO(见IPO表),融资金额812.21万美元(见IPO图1-1),IPO数量环比下降50.0%,融资金额环比下降49.0%。本月IPO市场最大看点为,在整个光伏太阳能行业前景堪忧的情况下,兴业太阳能以接近招股价下限的定价逆势IPO,市盈率仅为4.2倍(以截至2008年12月的预计每股收益计算),最终获得了市场近70倍的超额认购。
IPO融资金额持续走低
2009年1月上市的兴业太阳能是自2008年11月以来唯一一家实现IPO的VC/PE背景企业(见IPO图2-1),VC/PE背景企业IPO平均融资金额创下去年1月以来的历史新低,同比下降93.7%。在全球股市大幅下挫、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一方面新股发行面临巨大的申购压力,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估值大幅缩水令机构无利可图,不少VC/PE背景企业因此暂时搁置上市计划。
兴业太阳能逆势上市
根据ChinaVenture统计,兴业太阳能涉及的5家机构IPO平均投资回报率(此处的回报率是指账面回报率,IPO投资回报率=(投资机构上市前持有股票数量*IPO发行价-总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0.45倍,而2008年全年的IPO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2.59倍,回报率大幅下挫(见IPO图3-1)。
篇10
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水平
摩恩电气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将技术研发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公司拥有一支包括国内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资深研究团队;公司还建立了信息工程、客户信息和产品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石化、冶金等行业不断涌现的新型需求,公司相继研发出耐油、耐腐、耐高温、防火、耐化学药品、变频等十几个系列的产品,很好地解决了行业难题,其产品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对特种电缆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创新,摩恩电气在特种电缆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产品技术秉承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优势,其主导产品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专业化定位 客户基础稳固
摩恩电气根据电缆行业竞争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了差异化和目标集聚的竞争战略,明确定位于为石化、冶金等目标行业提供专业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特种电缆产品,报告期内,石化和冶金两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平均为86.52%。另外,相对于普通电缆产品,公司的特种电缆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摩恩电气的专业化定位和服务意识已获得众多客户的认可,并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公司已与石化和冶金行业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包括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冶集团、鞍钢集团等及其下属企业确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特种电缆领域市场需求旺盛
- 上一篇: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