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篇1

1.价格低共享性高。MOOCs的门槛通常很低,免费注册参与。只有当需要学分或其他证书时,课程才要求交纳相关费用。MOOCs强调共享和公平,学习者往往不需要学习前的资格审查和知识储备考核,鼓励跨学科学习,以增进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众多知名高校不断加入MOOCs平台,目前线上M00Cs课程资源已非常丰富,且形式灵活多样,为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2.碎片化学习。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把握学习节奏,将知识学习以链状形式循环推进,使学生得到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改变了以往只能在教师带领下先分知识点学习、后集中复习的学习模式。

3.翻转课堂。将学习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前置学习,学生在课外在线完成信息传递任务,课堂充分运用微视频等各种教学手段,形式有趣,注重效果。二是课内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内化吸收,师生间进行深度互动,开展各种实践和团队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4.形成学习社区。学习强调交互性,尤其重视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同学万方数据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开展同伴互助和评价活动,形成非常强大的学习社区。

5.评价灵活。MOOCs的评价平台往往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学生不但可以即时收到评价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微生物课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德华•巴罗斯(HowardBarrows)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学习相关知识,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校的主动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问题的设置、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课堂发言及教师的总结。问题的设置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础,难度适中并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为宜。分组讨论要求学生6-7人为一组,由组长组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及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查阅问题,汇总讨论,得出结论。课堂上各组根据之前形成的结论,进行讨论,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学生疑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情况适当讲解一些科研方法与技巧,特别是文献检索的方法,并且帮助学生组合讨论小组,将不同素质和不同特点的学生搭配起来,取长补短。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生物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讲授到相关内容时,可收集整理各类案例、图片、视频,应用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在多媒体教学中,可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降低内容理解难度。当然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方式紧密结合,互相配合,发挥传统教学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和学生的交流,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教学信息容量增加,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重点、难点清晰明了,提高学习效率。

四、改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实验。开设开放性与研究型实验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每个实验都环环相扣,通过分离土壤微生物,让学生学会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无菌操作,微生物的形态分类,最后再筛选出青霉,验证青霉素药物的作用机理。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设计实验,体验科研过程,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篇2

药理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学习作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忽略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动物药理学实验课进行改革。

2教学模式的选择,从验证性实验为主向多元化实验设计发展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是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按照步骤验证实验结果。实验课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内容,缺乏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规定的方法即可完成实验,只是局限于观察表面现象,很少能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难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素质,对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仍显得有所欠缺。因此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的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参考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为循序渐进、层次递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与科研结合的创新。“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实验教学模式,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普遍认知规律和实验教学规律,改变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设计更具深度,能够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论体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达到深化和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的目的。

3优化实验类型结构,新增设计性实验内容

动物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设计深度不一的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药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研究内容产生强烈的研究热情。例如通过实验验证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联合应用都是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验证型实验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验证已知结论,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例如在掌握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保定和不同给药途径等知识基础上,验证型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创新提高奠定基础。药物药效的验证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例如消化系统的药物实验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和在体内动物实验观察药物作用的结果,分析药物作用的机理,加深对药物合理应用的学习。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验证实验可以加深对配伍禁忌的了解。例如链霉素的毒性及解救实验,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观察。综合型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是理论知识的全面运用。在验证型实验基础上提高的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锻炼,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抗微生物药磺胺嘧啶钠的药效学与药动学实验综合了动物医学的微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知识。这个实验通过研究磺胺类药物将动物药理学两大板块知识药效学和药动学联系起来,同时采用不同的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和说明问题。将知识点进行串联,立体化的展现给学生,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尤为重要。创新型实验是在综合型实验的基础上,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给学生从事科研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教师指定研究方向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精神,推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例如进行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组织学生检索文献,形成技术路线,开展实验等。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型实验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用科研带动创新实验,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4注重实验报告的批阅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规范书写实验报告和及时分析实验结果是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探索的一种方法。实验无论是否观察到实验现象,都应结合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及时分析,成功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每次的心得对学生都是科学思维的锻炼。撰写报告一定要符合规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科研论文的撰写工作奠定基础。批阅实验报告是与学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了解和给予建议。批阅实验报告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查看学生对待问题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验的结果分析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解释原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总,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目的。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从学分的角度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必然提高重视程度。实验后结果分析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的思考过程。每个实验小组将处理的实验数据汇总到一起,由教师组织展开讨论。每组学生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和现象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形态学;卓越医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48-02

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国家适时提出了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这是促进国内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2]: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等。潍坊医学院为第一批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3年9月我院在五年制本科生中成立了卓越班,正式启动了”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工作。卓越班的成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充分利用卓越教育的契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更多地开展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从基础学科开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切实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卓越医师的培养重点强调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撮而就,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是最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有力前提和基本保障。在基础医学中的形态学实验课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形态学实验各学科分离,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下面着重从教学现状及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的现状

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免疫学实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寄生虫实验及遗传学实验等等。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点交叉和融合性较强,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各学科却各自独立,学科之间内容缺乏必要的联系,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仅以本学科内容为中心,缺乏正常与异常、病因与病变、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纵向联系,与临床实际疾病的分析和治疗相差较远,很难做到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融合贯通,更谈不上以“疾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适应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下形态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师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根本目标。面对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是一名高水平医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无论是正确的诊断还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都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这些能力的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各个学科的独立存在,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开发;②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削弱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置综合性形态学实验,通过实验过程中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基础教学的弱点,为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打下基础。

三、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特点

所谓综合性实验,是以临床疾病为实验的主轴,围绕疾病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阐述,以求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同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对于大叶性肺炎,传统的讲解主要是对其病理变化的讲解,而在综合性实验中,将结合肺脏的解剖学特点、组织学特点、生理功能、致病微生物特点、病理变化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讲述,从而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以疾病为主线,系统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联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验证和记忆,而是从分析疾病的发展及转归出发,为进入医生的临床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实施

1.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临床常见疾病为主轴,从正常到异常,从微观到宏观,从表像到本质,从病因到病变,从病变到临床表现等多层次、多角度对疾病进行全面阐释。在备课过程中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分别从各个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提供实验素材,然后由汇总、整合实验素材,形成完整全面的实验教程。

2.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时间选择:开设时间选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开展综合性实验难度很大,而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是与临床课程相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多数基础课程已经结束或正在学习中,经过了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医学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为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的临床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正确的时间点的选取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的选择:综合性实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较强的思维能力,率先在卓越班实施综合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积累经验。卓越班的成立集合了各班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学而有余”,“余”指时间宽裕,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最大限度地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和机遇,为培养其整体观、全面观、融合贯通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五、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学科的整合:形态学实验学科多、交叉性强,但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存在实验分散、各个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现行体制下大多数高校把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有几个教研室就跟着几个实验室,各个学科只管教授本专业相关内容,与其他学科很少交流,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授课的现象,既使掌握知识扎实的学生失去了实验兴趣,也增加了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进行中需要各学科相互合作,知识共享,或培养一批可以专门讲授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科室,为实验的进行做好铺垫。

2.实验室: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规模小,工作环境差,实验设备缺乏,实验仪器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实验室的配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大经费投入,资源共享,更新设备和材料以及新的数码设备的提供等等,建立匹配的实验设施,以满足多学科内容交叉的需要。

3.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在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很熟悉,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却不多。虽然综合性实验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有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但是具体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某个学科的教师为主。另外,现在高校中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除了缺乏授课经验,还缺乏实证与案例,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创造机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课程气氛掌控能力。从年轻教师开始培养专职的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授课教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

4.保障措施: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水平是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质量的关键。目前,部分授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弱,这对于提高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建立实验教学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去,从而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加强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综合性实验技能培训,积极提供进修、参观交流等学习机会,从而促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培养“卓越医师”的目标。

六、展望

卓越医师教育是精英教育,卓越医师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学院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国内办学地位的需求。我们要以卓越医师培养为契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更完善地开展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