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技术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技术体系

篇1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国内外;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12/tp.2016.04.114

一、引言

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直接推动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能否有效的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关键在于金融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金融与技术的结合程度。技术与金融的相互融合既是技术与金融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各自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将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总结各国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考察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对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研究提供必要信息和理论基础。

二、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

在国外,很早以前就要专家从事对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银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

(一)银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技术创新的概念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年,熊彼特出版了他的名著——《经济发展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并以此在经济学界奠定了地位。他创造性的定义了创新的概念: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熊彼特在书中论证了货币、信贷及利息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创新的影响,着重强调了三项内容,包括金融资本对创新的作用,信贷资本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前提,企业家功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银行的信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能够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提供必需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是源于银行的信用创造,而不是传统的观点认为的来源于银行吸收的储蓄,真实票据的贴现以及抵押。他认为,功能齐全的银行,能够辨别并资助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并辅助其完成创新活动,这种信贷提供给在循环流转中运行的而企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索洛(R.M.Solow)等人修正和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而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相互关系的模型,在该模型中,“资本”概念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是“金融”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及结合机制。遗憾的是,这些模型没有能够深入研究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希克斯(Hicks)深入研究了金融市场效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他认为,促使产业革命发生的首要的条件并不是技术,而是投资,投资使得这些技术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广泛实施,只有合适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这种投资。这种投资具有大规模、连续和长期的特征,促使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史密斯(Smith)使用世代交叠模型来证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能够直接影响技术的选择,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金融市场成本高,则经济只会选择发展期较短的技术。当交易市场的效率提高到某一水平,市场才可能倾向于选择发展期较长的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方面。Saint-Paul(1992)在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金融市场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为经济主体从事生产率水平和风险水平较高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来实现的。Hellwig(1991)和Rajan(1992)的研究认为,银行在信息处理与揭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银行与创新主体进行交往时,能够获得其它渠道难以获得的大量信息,从而产生利用信息获得信息租金的动力,结果造成企业开展高利润经营项目的动力被银行的市场力量削弱,也就阻碍了创新。Weinstein和Yafeh(1998)的研究表明,当银行遵循稳健的经营原则时,银行作为债权人,其信贷投资通常表现为内在的回避和厌恶风险的本性,因此,哪些创新程度大、预期经济效益高、风险大的创新项目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如果以银行来主导金融体系,则不利于创新。Stulz(2000)认为,如果银行能够对创新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就能够根据创新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其资金需求情况,合理高效的为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基于有效监控,能够为分阶段融资的创新活动提供合理高效的外部融资。不变生产函数是以“银行VS证券市场”角度进行研究的假设或理论起点,这样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忽视金融对技术创新的特殊作用。例如金融对技术创新实施的信息收集功能和管理功能,金融对技术创新本身的促进功能等。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促进功能的内在机理,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较为充分的论证,建立了得到公认的理论体系,但关于金融安排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充分,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此作为出发点,有其必要性和价值。

(二)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逐渐兴起。在理论研究方面,通常的研究结果认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发展。Hall(2002)认为,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只有较好的解决了技术创新融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才能呈现出远高于其它资本市场工具的促进作用。Kaplan和Stomberg(2003)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融资,既能够满足初创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还可以通过参与科技企业董事会、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对公司行为进行监管、对核心管理层进行评价考核及雇佣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其快速成长。Casamatta(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好于没有得到风险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风险资本获得与否是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研究基本一致,即风险投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Paul(1995)对随机抽取的794家风险企业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倾向于对早期和高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是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的阶段,当投资集中度减小是,投资监控频率加大,风险投资者会定期收集并管理、分析信息,对于几乎不可能上市的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者将保留追加投资的选择权。Kortum和Lerner(1998)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传统企业的R&D投资要高得多,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实质性的。Kortum和Lerner(2000)选择了美国20个制造行业,研究了1965~1992年间这些行业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个专利生产函数模型,用于衡量R&D费用、创新程度和风险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经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资本对专利量的促进作用相当于传统R&D投资的3.1倍;使用本模型的研究还发现,在1982年~1992年的10年间,风险资本与8%的美国工业创新有关,而1992年~1998年,在风险资本快速发展期间,风险资本与美国14%的技术创新有关。

三、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体系通常包含两个部分,即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体系,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两个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也有明显区别。

(一)金融体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李松涛(2002)的研究表明,直接融资是技术领先者首先考虑的金融支持模式,银行信贷则是技术追赶者倾向的融资支持模式,也就是说,技术领先者主要选择直接融资而技术追赶者首先考虑间接融资。孙伍琴(2004)从金融功能出发,提出:商业银行不适合为高收益、高风险的高科技产业融资,因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部化,存款人的不同观点无法在信息处理上反映出来;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部分风险,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使得不同的投资者能够表达不同的意见,因而能够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李悦(2008)的研究认为,在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和处于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产业融资方面,金融市场具有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从而在技术创新的长期阶段具有显著优势,商业银行则在成熟产业的技术推广方面效率更高。

(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邓乐平和孙从海(2001)的研究认为,活跃的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和高速发展。辜胜阻等(2007)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如果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其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因为创新具有层次性,阶段性,企业具有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生命周期。

(三)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风险投资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开展较晚,我国相关研究起步也较晚,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葛宝山、卢艳秋(1998)对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进行了宏观机制分析,认为高技术风险投资的内部动力来自于高回报,外部动力来自于扶持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作者提出,对于风险投资涉足的领域,需要进行适当的限制,政府应当限制风险资本投资于有关的高技术领域,并且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吕炜(2002)探讨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微观层面的关系,他认为预约资本化机制是风险投资构建的一个特殊的产权认定机制,有限合伙制是其典型形式,以市场化方式将技术、管理等资本化,然后给创业体安排一个适当的股权结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潜在市场价值,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创新的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龙勇和常青(2008)研究认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创新幅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王玉荣和李军(2009)使用回归分析法,选择了我国在2007年拥有风险投资股东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资本的投入强度与风险投资股东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政策性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政策性金融支持是促进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国内对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开发性金融支持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方面。李志辉和李萌(2007)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建立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边界、降低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度、使中小企业获得潜在的外部利润。黄刚、蔡幸(2006)的研究认为,以为高技术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核心,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投资体系,包括风险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证券市场等内容,才能够较好的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王华(2007)的研究认为,建立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弥补中小企业融资缺口,既能体现政府适当干预经济的目的,又能降低政府行为对市场效率的破坏力。

结语

西方国家对金融支持体系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较早,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成功指导实践,值得借鉴和推广。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能够学习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进行了研究,但各研究领域仍需继续深化,尤其是要紧密结合本土企业发展特点及金融环境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经济发展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StulzR.,WilliamsonR.Culture,Openness,andFinance.JournalofFinancialEeonomies,2003,70(03):313-349.

[2]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02):182-185.

[3]李悦.产业技术进步与金融的市场化趋势: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35-40.

篇3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思考

1 农机推广面临的问题

1.1 推广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自上而下,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推广体制,推广产品种类少,渠道单一,农民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有了自主决定土地如何使用和种植何种作物的权利,他们迫切要求的是通过种植获得最大的收成,满足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计划为主的推广手段显得陈旧落后,也没有效果可言。农机市场放开后,各种农机产品推旧出新的速度加快,加上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农机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农机质量和农机数量逐年提高,农机技术装备的更新速度逐年加快,农机推广部门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寻找市场,了解农民需求,创新服务手段,才能跟上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才能在生存中求发展。

1.2 依靠项目成为农机推广的工作动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行“任务上头下,经费财政拨”的政府运行机制,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机推广部门作为公益性机构依然存在,财政拨款照样拨付,但因经费有限,相当一部分县乡级农机推广部门形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被动局面,只有项目经费才能提升工作积极性,于是,当争取到国家及省下达的推广项目并认为有利可图时,就积极组织实施,这样既可完成任务,自身也有成果和利益收获。反之,如果推广项目无利可图,则文件层层转发,推脱责任,使推广项目只限于统计数字,推广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3 人员素质成为农机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

在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乡镇农机推广被并入农业技术中心,只保留1-3名人员,他们有的是先前农机专业的人,也可能是机构合并过来的门外汉。这仅有的几个人负责乡镇农、林、水、牧等涉农工作任务,可想而知,农机仅仅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在其中的重视程度和分量轻重。即使有专门的农机人员,他们的知识水平也无法跟上农机技术和装备不断更新的新形势,难以有效承担农机推广任务,制约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 农机推广的创新思路

为了改变农技推广工作的困境,需要农机推广部门转变思路,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新路。

2.1 下基层,走向农业生产一线

农机技术推广的宗旨是在充分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向农民提供适用的放心的农机装备,并依靠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向农民传播新技术,把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为农村发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提高技术服务。在现有体制下,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干与不干差别不大,没有多少人深入生产一线搞调查、搞推广,浮在上面,有活就干,没活呆着,缺乏动力,安于现状。必须建立新的约束机制,使他们感受到危机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农机技术推广富有活力,真正为农民做实事。

2.2 重市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市场需求,农机技术推广要走在前头,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同时,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方面,把技术推广工作与满足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推广效果。各级推广部门要把自己的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

2.3 树典型,提高示范带动能力

一是树立农机技术示范区典型,将示范区建成高新技术、实用技术、成熟装备的示范基地,为农民提高放心的适用的农机产品。二是树立农机大户典型。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经济实力较强、经营意识较好的农机大户,让他们参与到农机装备和新技术中来,既可激发他们购机的热情,又可带动周边农民。通过树立典型,让农民看得到、摸得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篇4

摘要:通过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支持作用的分析,论述了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提出了作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所必须具有的职能,包括技术信息的集散地、技术交易的市场、产业孵化、推广与展示、人才培训等等,并对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由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等围绕技术创新活动所构成的组合及规则,是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基于资源成本的竞争优势正在日益消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除了创新别无他途。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受发展程度的限制,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和人才的积累,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创新资源,如:人才、技术平台、研发机构等,以及良好的区域协同合作的优势,是国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有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多从区域企业联盟、产业集群等角度进行研究,以及从区域创新体制角度进行研究。前者侧重于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虽然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竞争矛盾,使之并不能成为区域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兼具企业和事业双重属性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区域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扮演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研究技术转移中心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活动,是对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探索和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也嘶主体整合各种可能的资源用于仓撕的过程。

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成果从所有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技术需求方的一系列过程,是实现技术资源应用于创新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桥梁。因此,技术转移提供了技术创新整合外部各种资源以实现创新的途径,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一项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需要经历: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新产品的试制与新技术的试验、批量生产或规模应用等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很多难点需要克服,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资源,吸收和应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可以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2.2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的风险

技术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往往会投入大量的创新资源,创新的成败对创新主体来说影响非常大,充满风险。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技术资源,辅助创新的决策和方向的把握,可以使创新少走弯路,降低创新的风险。

三、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

3.1组成结构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活动的创新系统。图2所示是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从图中可知,此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由以下部分组成: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如区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区域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如人才培训引进的服务机构、技术交易的市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成果孵化创业基地,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等。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与体制环境,如地方政府为推动技术创新制定的扶持政策、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等。

同时可知,该区域技术创新平台是一个层次化的平台,即可以划分成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两个层次。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存在为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与区域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渠道。而在区域内,技术转移中心在其中承担了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协调的核心作用。

3.2技术转移中心的职能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技术创新的协调和组织的职责,技术转移中心必须具备以下的职能。

(1)区域技术与商贸信息的集散地。从区域行业的特色出发,收集行业相关的技术、商贸、政策等各种信息,使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区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商业机会的重要信息的渠道,成为区域企业对外交流、推广、宣传本单位的信息窗口。

(2)技术交易的市场。技术转移中心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技术成果的交易中介,通过技术成果的交易、合作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建立技术成果交易所必需的交易场所、市场规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引进技术交易相关的专业职能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并加强与工商、财税、科技等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在取得政府授权的前提下,代办部分行政事业。

(3)技术成果产业孵化的基地。新兴技术成果在为企业接受之前,一般需要有一个培育、试验的阶段。因此,提供一定条件的技术培育、成果孵化、中试的基地,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极为重要。技术转移中心最好能够配套提供成果产业孵化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及相关扶持政策,如:厂房、资金配套、设备配套等。目前,有些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创业园合署办公,已具备这些方面的条件。

(4)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中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是技术所有方与需求方之间沟通与协商的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是提供需求方了解认识这些新技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提供相应的展示、宣传的设施,如有些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供实物展出、演示的展示中心,以及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网上展示中心等,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展示方式。

(5)人才培训与服务。人才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助技术的转移,能带动和促进创新的实现。目前,国内除部分大中城市之外,多数地区区域范围内的人才资源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限制和制约了区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担负起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引进,职业性人才培训与中介服务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本身就建立在高校,占有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本身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一项基本工作。而对于非高校所属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加强与高校、人才培育与服务机构的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部分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引进人才服务机构设点,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6)风险创投的园地。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金不足的限制,造成很多技术创新的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很多有前景的技术成果不能及时产业转化。作为创业孵化的补充,技术转移中心在引进风险创投上也需进一步加强,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好的技术项目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

四、策略

国内自2001年开始成立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组成全国性的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也成立了相应职能的技术转移机构,而其他地方性的技术转移中心成立的时间更短。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各方面处于逐步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技术转移中心能够具备上述职能,必须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自身建设,争取更多的支持。

4.1专业的技术转移队伍

技术转移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除了要求熟悉转移业务所需的技能,如熟悉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等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最好能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根据区域行业的特色,培养和建立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转移队伍。

4.2完备的业务规则

技术转移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业务流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尤其是部分涉外技术转移项目,更须严格地按既定的业务流程办事。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制定各类技术转移业务的规则与流程,如人才引进、成果转让等各种业务流程。

4.3市场化、公益性结合的运作模式

技术转移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来说,以市场化方式的运作,可以保证技术转移中心的经济利益,有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坚持公益性的服务,可以使技术转移工作能够保持在积极、正确、良性的轨道上,不至于为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众利益,尤其是致力于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坚持公益性意义更加重要。目前,国内的技术转移中心都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市场化,但可能市场化的程度稍稍不够,还可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4广泛的区域技术创新联盟

单纯依靠技术转移中心的能力,是无法承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所有工作的。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技术创新合作的联络网络和常规工作体系。

篇5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目标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37-03

一、关于“体系”、“系统”、“机制”、“网络”的研究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跟进。从现在所能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上看,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提法也不尽同。这些提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和对错之分,只是视角不同,并通过所使用的概念反映出来。

目前,在国内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学者中,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1]、凌云、王立军[2]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叶金国[3]、庄卫民、龚仰军[4]、赵玉林[5]、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6]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吴永忠[7]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有的学者将“机制”和“体系”放在一起并用。

由于在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比较细致和清晰的梳理。先来看关于“体系”、“机制”、“系统”、“网络”的定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网络是指由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所组成的系统。

通过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相互包含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不同之处在于: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系统”的定义中“同类事物”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若干有关事物”比“同类事物”涉及的领域和联系的方面要宽。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机制”的定义中“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的整体比“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覆盖面要大,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网络”的定义中“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同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比“相互交错的分支”,更强调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在“体系”、“系统”、“机制”和“网络”这四个定义中,“体系”定义中的“某些意识”是“系统”、“机制”和“网络”的定义中所不具备的。正是“体系”里的“某些意识”因素的作用,暗含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愿望与技术创新客体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某些意识”反映了人的动机。

同志在2001年出版的《论科学技术》中指出:“切实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可以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8]。从21世纪初,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并突出强调了它的重要作用。同志在 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9]。这一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看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作为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活动切实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体系来保证,特别是需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企业家的意识、精神作用的影响和引领。由此看来,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就能够将人的因素、企业家作用包含进来。这样就需要认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的内涵,避免在理解和认识上的混淆。在概念上的梳理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性的认识,也能够更清醒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性。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成果。但所使用的概念并不统一,因此,所提出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刘永谋等是从体系的角度来定义的,他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企业运作下,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叶金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向市场输送为客户按需求满足的产品,使对应的产品经营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就形成新的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并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叶明是从机制的角度来定义的:“所谓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指的是技术创新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这个系统在实现其整体功能目标过程中运行的规则和程序”[10]。

上述三个定义有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外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的。如果在定义中能够把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家意识和作用”纳入进来的话似乎就更完整了。“企业家意识和作用”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理论中所专门强调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企业中的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人的创新,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系统的原则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使要素之间无法发生相互作用,整个体系尚处于失去有机联系的状态。二是由于体系内各要素之间处于无差异、功能弱的状态,缺少技术创新等涨落因素的诱因,从而无法使体系实现有序演化。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体系功能上的需要角度探讨的,也有从职能角度探讨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问题,刘永谋的看法是:“企业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决策系统等四个基本要素”。凌云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由新技术的投入系统、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研究与开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等六个基本构成要素”。叶金国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主要包含研究与发展、生产制造和营销及创新决策等四个系统”。高百宁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与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整合,而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内部支撑系统(包括企业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资源供应和管理;完善的创新管理工具;创新文化;创新制度)”。赵玉林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系统、创新对象系统、创新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付家骥等虽然没有直接谈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但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和激励系统。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企业家的素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战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等。激励系统包括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激励和政府激励等”[11]。

上述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切入的角度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在体系的结构的构建上也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来选择的;一种是按照职能来选择的;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选择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从功能上选择要素的构成,有利于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作为一个体系的结构构成,要素本身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体系的进化和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按照职能来选择体系的要素,容易形成要素之间无差异的,没有规则的联系状态,不利于体系远离平衡,形成新的稳定的动态结构,进而向更高一级演进。采取两者结合的方法可能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

从实践看,选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不能太宏观,这样不易操作。同时,也不能让一些必需的要素缺位,造成要素之间无法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果。

四、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研究,基本上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刘永谋认为:“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和成功的基础。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和实施的规则支撑,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要素。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技术创新的决策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凌云认为:“新技术的接入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是衍生技术创新的驱动器,研究与开发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动力,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是研究所、开发部的保障条件,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纵向条件,企业对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

上述论述的各要素与体系的关系是比较深入和准确的。由于所选择的要素不完全相同,所以就所选择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回到体系的要素构成上来说,对于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求,要素的健全无疑是重要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对体系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体系无法有效运行,进而影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切实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加入关键的要素,使体系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结构。

五、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的探讨

从目前情况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体系的框架构建起来了,但是由于部门自成体系,固守各自的职能,造成技术创新的力量分散,方向模糊。体系内部的系统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系统是其中问题之一。因此,切实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创新、系统健全的体系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健全和完善体系的角度,仅就目标要素作一个探讨。

从系统的观点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由技术创新各项目标、技术创新各项支持目标、市场各项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群”,它们分散于体系内部或各部门。由于分散,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并没有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种分散状态,在横向上看,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都分散于各部门,或者分散于体系内部的各系统。从纵向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分散于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小组和研发人员。导致的结果是,技术创新目标处于被孤立、分割的状态。而且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单纯地为创新而创新,盲目地追赶潮流,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场运动。有的企业被动地依赖于政府推动,让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自身的创新方向。也有的企业追求“新”,越“新”越好,而忽视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要求。技术创新目标并没有和市场目标结合起来。

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有必要把这个“目标群”作为体系的一个要素来认识,并通过对这个“目标群”的有机整合,形成以技术创新各项目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横向、纵向的多目标形成互动的目标要素。

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上看,如果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弱。体系的整体功能作用就会受到限制。而目标要素加入体系,同其他要素相互作用,激励技术创新,整个体系必然会通过要素结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引发体系本身发生变化,并逐渐远离原来的状态,使体系产生整体。

目标是组织的首要特征。目标要素在体系内应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牵动和引领的作用。目前,把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探讨,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的必要性。它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要素,是支持、促进体系协调运行,使体系产生整体行为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是体系中各系统有机连接的“结合点”。它是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同时,它又决定着体系的方向和强度,体现和反映着体系的价值;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目标要素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与体系中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明确目标要素对于体系的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目标要素具有为技术创新实践和整个体系提供认识价值和评价依据的现实意义。具体说,对于企业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来讲,目标要素一旦加入体系运行,使体系内部就有了一个“纲”,它可以牵动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人员,不仅能够形成完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创新行为,又由于目标的刚性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和激励,加速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覆盖,可以解决体系“散”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步步紧逼,可以解决体系“软”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阶段性评价,可以解决体系“虚”的问题。总之,目标要素作为体系的一个“纲”,可以起到一“纲”举,万“目”张的作用。因此,目标要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该由组织系统、目标系统、激励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创新决策系统等六个要素构成。

参考文献:

[1] 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自立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 凌云,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组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

[5]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 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技术经济学方法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 吴永忠.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8]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黑龙江日报,

2006-01-10.

篇6

长期以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机制,尽管这种方式有它的优势,但是它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例如,该机制缺乏相应的制约办法,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实际运行中难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人在实际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做好做坏、做多做少的结果都一样。这种机制的存在,缺乏灵活性与实效性,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

2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方法的创新

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推动农业的发展,使农民更好的获得农业技术带来的好处,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方法进行创新。

2.1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改变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增强推广工作的综合性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综合咨询服务功能。这样既指导农业生产,又发挥咨询功能,促进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

2.2转变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重视推广工作的创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农民需求的变化、农产品市场的实际,积极推动推广方式的创新,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为当地农民带来实惠。具体来说,应该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遴选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组装成集成配套技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必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展示,并积极利用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实效。此外,在推广过程中,还要重视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并利用这些单位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对推广工作的调查和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率。

2.3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考评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业务主管部门要重视对推广人员业务的考评,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业绩作为考评指标,同时,还要将农村居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建立健全与完善的考评机制,落实推广人员的职责。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他们的薪酬。

2.4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目标,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应该适应农业科技革命、农业技术跨越的要求,注重提高农业技术的整体效益,加快实现农业技术的现代化。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实现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由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效益。只有转变目标,才更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2.5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良好的推广队伍有利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益。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动农民、社团组织等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细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逐渐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该是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向结合。在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应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鼓励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服务组织的发展,并支持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电子提花机;纺织技术;项目管理;创新思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程度也进入崭新的阶段。为适应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及各种高速无梭织机的发展,电子高速提花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现代织造生产等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提花织物的关键设备,电子提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问世,使提花织造业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电一体化新时代,由于电子提花机能够适应高速、多品种、大纹针、自动化程度高,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品种翻改方便等优越性能,正日益被织造行业所青睐。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提花机专业制造厂家有瑞士的STAUBLI公司、英国的BONAS公司、德国的GROSSE公司,而我国对电子提花机的研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高档电子提花机的规模生产能力。随着世界纺织格局的变化,纺织行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其关键设备急需得到更新和改造。由此电子提花机等高端装备的比重将得到不断增加,但进口电子提花机价格昂贵,我国多数织造企业难以承受,自主研制高档次电子提花机,代替进口势在必行,这也必将对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全面提高提花织物档次质量和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1、国内外电子提花机发展的现状

1.1国外相关产品与技术:国外生产的电子提花机以德国GROSSE公司、瑞士STAUBLI公司和英国BONAS公司三家为主导,控制系统为电子式、与织机同步由微机独立控制,备有多种可变梭口动程和梭口设定,可与剑杆型、喷气式及片梭织机等国外新型织机兼容。其中:德国GROSSE代表产品EJH型,2688针,转速760rpm,可与国际先进的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等配套;瑞士STAUBLI代表产品LX1600高速电子提花机2688针,备有72种梭口动程和斜度梭口设定,可与剑杆等国外织机配套;英国BONAS代表产品CSJ电子提花机,1344及2688针,转速650rpm,具有多至51种可变的梭口位置,可与剑杆型、喷气式及片梭织机等国外新型织机兼容。

1.2 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国内对电子提花机的研制起步较晚,近几年也虽有单位和个人研究开发电子提花机,但总的来说具有纹针数低,与国外先进无梭织机不匹配,自动化程度不高、幅宽小和专用性强等特点。其中:杭州奇汇电子提花机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究开发成功电子提花机的企业,QH高速电子提花织带机,是与浙江工程学院合作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成功解决了高速系统设计的结构与惯性问题、材质和寿命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电磁阀离合频等技术难题。浙江大学经纬自动化工程公司近期开发的电子提花机,其最大针数为5376针,转速500转/分以下,电气由单板机控制,只能适用国内织机配套使用。目前尚未形成高档电子提花机的开发、规模生产能力,

1.3 弘生集团开发的CCJB电子提花机: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关键装置和控制系统,均是自主开发,具有知识产权,广泛适用于各种剑杆、片梭、喷气等不同引纬形式的国内外先进的高速(620rpm以上)、阔幅(3400mm―3800mm)无梭织机相配套,而且具有纹针数高(最高可达到13440针)、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采用独立花纹设计系统,集中控制电子提花机的花纹组织的改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用于装饰布、沙、地毯、商标丝绸等提花织物的织造,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2、CCJB电子提花机的创新内容

CCJB电子提花机是弘生集团经过多年的努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自行设计研制而成的,CCJB电子提花机在软件控制系统、新型的选针装置和提刀装置的排列型式等方面进行了了重点创新,获得五个国家专利授权,使CCJB电子提花机在万针以上大针数、620rpm以上高车速的新型电子提花机的研制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CJB电子提花机的主要创新点概述如下。

2.1先进CCJB电子提花机软件控制系统。该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采用单CPU控制设计原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使电子提花机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获得精确的实施控制和数据传输。

2.2采用专利技术电子提花机的提针,改变了电子提花机提针材质和加工方法,降低了提针材料和加工成本;采用专利技术电子提花机选针装置,保证了选针机构在高速持续工作时稳定、可靠。

2.3采用专利技术电子提花机的摆动装置,保证了电子提花机高速运行平稳、工作时无冲击振动,降低了机械磨损和维护成本;提刀装置采用纵向(经纱方向)排列型式,有利于实现大纹针电子提花机模块化组装,满足客户对不同纹针数的电子提花机的需求。

2.4采用专利技术电子提花机的通丝导向装置,将通丝导板设计成拼装组合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制造费用;采用丝杆对摆杆的推动调节通丝导板的高度则,减少了通丝的消耗。

CCJB电子提花机基于以上创新,使产品成为可靠、安全、自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适用于剑杆、片梭、喷水、喷气等不同引纬形式的国内、外高速、阔幅无梭织机,满足不同开口工艺的要求,可用于服装面料、装饰布、沙、地毯、毛毯、壁画、挂毯、商标丝绸面料等提花织物的织造。

3、电子提花机与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电子提花机等纺织机械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向短流程、连续化、自动化、高质量和高速度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智能网络化、机电一体化、通用复合化、绿色柔性化的新的国际发展趋势。

3.1智能网络化

现代纺机设备集中运用了光、机、电、气动、液压等多种新技术成果,以及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使新型纺织机械具备智能化的控制功能和网络化远程控制功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控制技术已经渗透到纺织技术的各个领域。据介绍,欧洲70%的纺织企业采用CAD系统,日本织造企业的CAD系统覆盖率更是达到80%。在提花机应用方面更是如此,电子提花机与机械式提花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电子提花机的工艺设置、花形控制、运行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实现远程控制,提高了准确度和效率。

3.2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国际纺织机械发展的趋势:高速高产、优质高效仍然是纺织机械发展追求的目标;努力扩大机械的工艺性能,适应市场对纺织品的变化需求。如电子提花机是纺织行业专用的新型大提花面料织造设备,在国际上通过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完美结合正朝着高速稳定、高纹针数方向发展,其中瑞士STAUBLI公司开发生产Unival100电子提花机,纹针数已达到2万针,属于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3.3通用复合化

近年来纺织设备的品种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加受到重视,装备通用化与纺织技术复合化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相互促进,成为技术开发热点。装备通用化是纺织技术复合化的前提,而纺织技术的复合化开发又促进了装备通用化的开发。以CCJB电子提花机为例:电子提花机可与国内外先进剑杆、喷气、片梭织机等不同类型、不同速度、不同幅宽、不同开口工艺的无梭织机相配套,可采用多种复合纤维交织技术,生产不同花形的服装面料、装饰布、沙、地毯、毛毯、壁画、挂毯、商标丝绸面料等提花织物和高档素织物的织边等产品,品种适应性不断提高,逐渐成为通用复合型织造设备。

3.4绿色化柔性化

绿色柔性化生产是近年来纺织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国际纺织业界在生态染整技术方面发展很快,染化料具有短流程、无污染等特点,印染已广泛采用无水加工技术、无制版印花技术、低温等离子处理等技术,通过高效的复合制和先进的印染技术工艺使得印染后整理工艺流程更短,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性能更好,实现柔性化生产。如:意大利MCS公司的Multiflow单根绳状染色机,能将传统染色工艺周期缩短一半,因此可降低水、蒸汽和电的消耗。

4、电子提花机与纺织技术发展的社会意义

4.1打破高端装备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

电子提花机尤其是5000针以上大纹针电子提花机等高端装备一直依赖进口,加大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兼容性强的电子提花机等重大纺织技术装备设备研究开发,将逐步使我国在电子提花机高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助于改变我国电子提花机长期依赖于进口的局面,打破高端电子提花机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意义。

4.2促进我国纺织设备更新换代和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目标也越来越高,追求舒适、保健、时代感、个性化已成为潮流。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加速纺织产品升级换代。但高端提花装备仍有国外厂商垄断,要淘汰落后机械提花机,配备大纹针电子提花机,只能依靠进口,而进口装备昂贵的价格制约了国内纺织企业的提花设备的更新改造。近几年我国加大重大纺织装备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如CCJB电子提花机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属国内领先,尤其是10000针以上大纹针电子提花机开发成果,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价格只需进口电子提花机的50%左右,完全可替代进口,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纺织设备更新换代和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

4.3促进高科技纺织品的开发,提高高科技纺织品的市场份额

资料显示,最近5年,发达国家高科技纺织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了一倍多。在欧洲纺织品市场上,高科技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0%以上。目前,高科技纺织品主要有高性能的化学纤维、高技术的产业用纺织品、特种医疗和保健用纺织品等等,这些高科技纺织品在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水利、汽车制造、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同时,对纺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推动高端纺织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5、重大纺织装备的技术创新思路和应用推广机制

我国纺织企业要想摆脱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采用产学研结合、引进消化再创新、合作开发、引进项目团队等多种思路并行发展,在实施时应注意加强培养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和资源的获取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应用推广模式。

5.1加强培养创新项目管理能力

我国纺织工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重大纺织装备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也如上述与国际差距较大,加之纺企的不重视,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室一种复杂和高不确定性的活动,相应的创新管理人才缺乏、管理能力低下是目前纺企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在加大重大纺织装备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培养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包括创新项目的选择与评价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团队组织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过程管理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促进创新项目的实施。

5.2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

重大纺织装备研发项目需要的资源包括新项目可以获得的外部资源和项目内部资源,涉及人才、资金、技术、场地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实际情况,必须通过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主要通过两大途径:

一、开展组织变革建立创新项目团队。重大创新项目实施时,纺企要构建促进创新项目开展的文化,以及培养支持组织变革的氛围,通过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促进创新项目管理理念在组织中深入。

二、利用管理工具发挥资源应用效率。研发过程中,通过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抓住创新项目的发展和关键领域,对创新项目进行战略层面的组合规划,保证团队对创新项目的计划控制,要素集成管理以及多个创新任务的合理规划,保障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5.3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快速适应市场

由于重大纺织技术装备创新项目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集成性高、过程复杂性等特点,加上纺企抗风险能力差,企业在创新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应用推广体系,以最大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宣传推广。对新型重大纺织技术装备,企业要积极通过专业展会、定向会、组织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产品推广,增加客户的认知度。

二、过程政策支持,先期进入市场。重大纺织装备创新过程中,国家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引导和培育,给予相应基金支持,提早帮助与应用厂家对接,争取在开发过程中尽快适应客户需求,并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篇8

关键词: 以人文本; 项目带动; 有效激励; 创新上水平

中图分类号: G3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99-01

今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西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烟草”)秉承“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坚持自主创新,经济效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卷烟销量从2005年的27万箱增加到2009年的36万箱,实现利税从4.3亿元增长到12.7亿元。

西安烟草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15个副省级城市公司的位次明显前移,初步实现了“西部一流、全国一强”的战略目标。面对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战略,西安烟草及时提出“推动卷烟上水平,争当发展排头兵”工作任务,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西安烟草技术创新上水平。

一、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落实自主创新专人负责制,要求各基层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科技创新工作,自治营销中心、专卖处、配送中心、财务处、人劳处等科研基础较好的部门潜心研究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围绕卷烟营销、品牌培育、现代物流、数字烟草、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开展有深度的研究探索,力求取得一批有深度,高水平,真正能够指导业务工作,创造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

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采取“请进来、走下去”办法,邀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营销、配送、计算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到市局(公司),深入企业营销、配送、专卖工作前沿,深入工作现场,与一线科技工作者、员工座谈与交流,借助外脑,对企业营销、管理等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发现难点,共同确定一些重点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使科技项目带动战略落到实处,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是加强科技项目计划管理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积极组织2010年省局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和市局(公司)2010年自研项目申报工作,在申报过程注意把握国家局省局的立项思路,从西安烟草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营销、专卖、配送、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严格按照科技项目立项评审、中期评估、验收鉴定、经费管理、申报奖励的规范要求做好立项计划的下达、经费预算的审核、科技奖励的推荐评审等工作和科技项目的日常监管工作及服务指导工作。

二、开展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1. 以ISO9000质量体系推广运用为契机,搭建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平台,形成顺畅、高效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 积极开展企业标准修制定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以2010年行业的“贯标年”为契机,围绕新物流管理、工作规范,“丝路情”服务品牌服务规范,电访、稽查、送货、客户服务等重要方面,制定企业标准颁行,在此基础争取获得参与构建烟草类国家和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体系的资格。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上水平,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在于骨干创新人才和科研带头人。近年来,西安烟草大胆引进了20多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营销专卖配送财务行政管理人才,充实了西安烟草创新人才队伍。他们在科技项目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创新工作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但需要清醒地看到,西安烟草创新人才队伍依然存在明显不足,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带头人明显不足,1500多名员工仅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与国家局省局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要求相差很远,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直接制约了西安烟草申报省局以上科技项目的数量,年轻科研人员有学历却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外语水平较差,难以通过高级职称外语考试,这就造成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后备队伍匮乏,科研带头人队伍面临断档危险。

改变这种局面,一是要加大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西安烟草在职硕士培养基地作用,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与科研协作单位签订科研与人才培养双重合作协议,在科技项目的合作研究中加大培养人才力度;制订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教育培训目标,落实教育培训时间,保证教育培训经费;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内外进行脱产专项培训、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学术水平。

二是加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宣传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指导和帮助具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报考中级职称申报高级职称,对于专业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具备申报高级职称条件但因英语水平较低放弃申报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采取集中培训英语等方式帮助他们通过职称外语考试大胆申报高级职称。

三是加大引进力度。在人才使用上,不局限于调入烟草行业这一条路。探索聘用兼职营销、管理、计算机等领域的专家吸引行业外优秀人才参与西安烟草科技创新工作。四是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人才成长机制,为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不同的成长通道,全面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自觉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激励政策

西安烟草近年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相继出台了《自主创新管理办法》《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奖励办法》和《自主创新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激励考核办法,这些办法的贯彻落实有效地激励了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投入创新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将积极兑现各项激励措施,利用内刊内网会议广泛宣传创新激励政策、创新成果和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认真落实科技人员各项待遇,建立创新评价考核机制,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系统;复杂性理论;双螺旋模型

世界经济体系已进入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时 代,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如何积极建立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的产学研 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当前世界发展科技产业的 主流,也是我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建立创新型国家 的要件。

基于以往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 大多重点集中于某一侧面,本文以复杂性理论为基 础,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化,建立 了相关模型,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 考价值。

1 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适应性特征研究

技术创新体系是通过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创新资 源和要素,使得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 等各个部门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技 术创新过程中互促互惠、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推 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和驱动力量,产生 一种以技术创新倍乘式整体效应为特征的系统,是 一种强烈的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为指向和归宿的 反馈互动状态的整体。

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并且在这一系 统中,各参与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在相互作用的 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非正式网络。各网络组员 从自身的原则出发,与其它的主体相互作用,并在相 互作用中涌现出网络的整体特性和规律。具有复杂 适应性系统的特征:没有中心控制机制,只在简单的 规则支配下涌现出复杂的特征。所以,更确切的说技 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其系统复杂适 应性特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技术创新主体与聚集

OECDl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出:“创 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 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这一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反馈、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系 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 知识的方式。这种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别的企业、 公共或私有的研究部门,大学和中介部门。”因此,企 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政府 以及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等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中 不同层次上的主体,每个主体具有自己的目标、经营 策略、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这些主体通过聚集而相 互作用,以期不断的适应环境。对于整个技术创新系 统来说,并不存在一个集中控制中心来指导各个主 体的行动,但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仍然表现出一种 有序的状态。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 的、相互的聚集作用,才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发展和 进化的基本动因。

1.2 技术创新体系开放和非均衡

开放和非均衡是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前提。系 统只有开放,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 和信息的交换,获得足够的负熵,并且处于远离均衡 状态的非均衡态,才能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 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结构。

而技术创新系统正是以各主体为节点,以协作 交流为链条,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流为内容形成了一 个适应性运作体系。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并向有序 方向演化取决于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 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孤立、封闭的技术 研发,必然会出现没有市场的技术成果;同样,没有 研发能力的企业,也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形 成人员流动、信息流动、成果流动、产品流动、资源流 动的远离均衡的开放的技术创新系统,才有可能实 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且,流的畅通与 否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演化过程。

1.3 技术创新体系具有耗散结构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成功 与失败总是并存,涨落无法避免。而这些微小涨落是 技术创新系统形成并向有序方向演变的内部诱因, 正是众多的微小随机涨落通过放大形成巨涨落,从 而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其过程可以总结为:一 旦一项成功的技术成果在某个企业中实现了有效转 化,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其他企业会相继模仿,形成 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大量的投资,从而 会出现经济,形成经济繁荣。当这项技术成果普 遍化以后,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便会逐渐消失,于 是人们为了追求新的超额利润,又开始新的技术创 新,从而使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一循环 过程,正是技术创新系统中微小涨落放大的结果。

1.4 技术创新体系非线性相互作用

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微小随机涨落之所以能被放 大,是因为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可以产生与线 性作用截然不同的非线性作用。这种作用能使系统 内各要素丧失原有的独立性而互为因果,形成双向 信息传递交流的催化循环关系,从而使微小随机涨 落越来越大,直至形成巨涨落。

开放的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的人才、资金、技术、 信息等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线性相互作 用。它们就是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机制。技术创 新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一方面,表现在技术创新决策者、创新管理者及 创新实施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工程 技术人员、一线技术人员及产品营销人员之间的相 干效应;再一方面,表现在用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资 金、劳动力及技术之间的反馈作用。

此外,技术创新系统还表现出混沌性、涌现性等 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其他特性。其混沌性表现在技术 创新系统具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内在随机性和 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涌现性表现在一项 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可能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如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但带来了 信息产业,更是创造了一个信息时代。

2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型的建立

基于对技术创新体系复杂性的认识,本文根据 自组织理论、进化理论和复杂性理论提出一个产学 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网络模型――“双螺旋”模型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 系提供了宏观的架构。

“双螺旋”机制通常是存在于动态混沌中的,它 可以膨胀或者缩小,它可以旋转使其方向具有随机 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在某种条件的激发下可 能会出现分叉,衍生出新的“双螺旋”结构来,而且这 个系统包含了正反馈的非线性变量,使得系统并不 是简单地达到所谓的均衡,而是形成了由过程决定 的、随机的、不断进化的复杂系统。这恰恰符合了技 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因此,这种“双螺旋” 模型能够比其他模型更能准确的反映出技术创新体 系形成并向有序方向演变的全过程。

首先,技术创新体系的“双螺旋”模型包括两条 基本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链以及 企业组成的产业链。

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科研链中的高等院校、科研 机构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这三类主体是创新技术资 源的源泉和基础。它们都具有两类属性:经济属性和 技术属性,且三类主体的属性具有不同的特点:企业 在经济实力上占优势,高校在技术实力上占优势,由 于科研机构承担的主要是国家、省部级的重要项目, 资金有政府支持,研究的基本上是前沿问腿,因此, 拥有相对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实际中,各主体根 据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遵循一定的规则在 产业链中寻求合作者。产业链中的企业对科研链中 产生的技术成果与市场环境中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状 态进行比较,选择出适应度高的创新技术,并依据适 应度的大小决定所需投资的多少。此外,科研链也会 随着产业链中技术状态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调 整,一方面将拥有市场化的技术转化给企业,另一方 面,也从企业中寻求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这样,以技 术创新为主要的耦合点,科研链与产业链逐渐形成 了相互关联的双螺旋式网络(如图1所示)。

其次,处于产学研两个链条的交汇点而能够发 挥作用的是诸如信息中心、孵化器和风险资本等提 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

当技术在学研与产之间转化的时候,它们承担 着桥梁的作用,但因技术的成熟程度不同,与市场的 距离不同,它们可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不同。例如,孵 化器从技术和经营角度对技术的事业化加以支持; 科技园为包括风险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创业 场所和商业便利;风险投资家以增加回报为目的,负 责风险企业的选定、投资和培育;“猎头机构”的作用 是负责协调人力资源;人负责有关合同与知识 产权的法律服务,等等。通过这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中 介机构的多样化服务,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才 能顺利地进行技术转化。

第三,这个”双螺旋”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整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 为指向和归宿的,技术创新也是科研链和产业链的 耦合点,它在整个网络体系的中形成了一条无形的 非线性“信息链”,这条无形的“信息链”强化了两条 有形链之间的互动式影响,供给方高校与研究院所 有科技成果需要产业化,需求方企业需要科技成果 提高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含量;供给方企业提供科技 难题和研究经费,需求方高校与研究院所需求研究 经费和研究项目,形成了推动整个网络互动演进的 无形的“手”。也就是说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 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 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企业只有不断的将创 新技术交互、复合,才能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创新的路 径依赖,才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要。正是企业之间的 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生力,使技术创 新系统螺旋式前进。

(2)“双螺旋”网络分为两种趋势:收敛性和发散 性。这与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存在随机涨落 是相对应的。随机涨落对技术创新系统起着建设性 的作用,是该系统有序化的诱因。正是众多的微小随 机涨落通过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系 统的演化。诱导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内涨落主要有: 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偏好和综合素质以及技术创新 者的创新点子等;诱导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外涨落 主要有:市场需要、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本身 的发展等。

(3)在科研链和产业链之间存在着多向反馈平 台,犹如弹簧提供动态平衡的力量,使两条螺旋线相 互吸引或排斥并在一定范围内震荡。这种作用能使 系统内各要素丧失原有的独立性而形成双向信息传 递交流的催化循环关系,使整个技术创新系统在科 研链与产业链的不断博弈中向前演进。

(4)就像同样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一样,技 术创新系统同样也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技术创新 的遗传表现为持续性技术创新,变异表现为突破性 技术创新。持续性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技术 的渐进性和延续性变化,是沿着企业组织主流市场 中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提高已定型产品的性能;而 突破性技术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从起始的短期内其产 品技术性能上低于原有技术产品,以后会很快超越 原有技术,并产生对原有技术的替代。突破性技术经 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会演化为持续性技术,然后又 会被新的突破性技术所替代。突破性技术创新也是 有边界的,一旦突破性技术取代持续性技术,在市场 上占据主导地位,突破性技术创新就得以完成,之后 的创新活动演变成持续性技术创新活动。可见,技术 创新体系的演化,就是在不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螺 旋式前进的过程。

最后,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由科 研链和产业链形成的双螺旋网络。

其运转过程是一个共同进化的过程,在各链内 部存在着强大的自组织作用,使技术、市场向更合理 的方向发展。各链之间互为环境,通过自然选择不断 进化,进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合理的存在方式,并 在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中逐渐形成了日益 复杂的技术创新网络系统。

3 “双螺旋”模型对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的启示

3.1 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是一个市场化行为模式

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之间是按照市场机制运 行的经济主体,它们互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健全的 市场机制下,“双螺旋”网络会自动演化,之所以我国 产学研结合的效果不好,是由于我国的高校、研究院 所与企业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高 校、研究院所仍然属于传统体制下的模式,企业已经 基本上处在市场机制之中,两种机制和体制不能对 接,“双螺旋”之间的连接经常是断裂的,科研活动中 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并没有形成。实践 调查可以发现纯粹民营化或市场化的研究院所,其 科研项目完全来自于市场,其科研成果必须走向市 场,其才能够生存下去,因此其科技成果转化就不存 在问题,而传统体制下的研究院所,就不能够做到这 一点。至于政府应该在基础研究方面给与支持,基础 研究属于公共产品,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 面政府只要给与引导即可。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政府 也仅仅是在观念导向和引导性资金支持方面起作 用。

3.2 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创新协调机构,以促进 双向信息传递交流

企业要以新产品体系形式来实现创新,不仅要 自身深化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一个综 合性且能及时协调的机构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企 业、产学之间的技术创新网络;另外,大企业在开发 新产品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充分利用类似 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及风险企业,还有这些企业与 大学间正在形成的群体网络。因此,设立专门的协调 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3.3 政府承担起多向反馈平台的作用,促进技术创 新体系的收敛性演进

政府的多向反馈机制建设包括增加公共建设投 资,强化基础研究与技术转移机制鼓励创新技术与 应用;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信息化联合体,使双螺旋机 制中各个有效节点形成的无形非线性“信息链”有形 化;构建一个祟尚创新的文化价值观,鼓励冒险的精 神;推动先进技术导向型规划、技术再投资计划、军 转民计划,建立紧密而多元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 新合作网络。

3.4 转变产业集群政策的思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 合的技术创新网络的建立

目前的产业集群政策主要着眼于担负着制造业 基础加工任务的“基础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各工序间 网络的建立。然而,仅仅通过基础技术型中小企业工 序间的网络,并不能改变我国部分产业空洞化的现 象。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新技术、 新产品是从产业密集所积累的不同技术间的合作中 产生出来的,所以政府制定的产业集群政策更应该 着眼于拥有很多大企业的生产工厂及研发基地、理 工科大学、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从而使这些企业、 大学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与开发新产品相关联的技 术合作。

篇10

创建区域农技站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

陇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全面推行之后,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指导工作,我县针对乡镇农技站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级农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尝试区域站的基层农技机构设置模式,先后创建区域性农技站7个,以此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使全县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区域农技站,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路

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我县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健全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9个乡镇农技站,但因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当时成立的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一人一站,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人员常被当地政府派搞其他工作,难以顾暇农技推广事业,工作不独立,技术服务乏力。针对此种情况,1988年以来,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充分利用渭北旱塬综合开发建设、粮食自给项目、商品粮基地项目、旱作农业项目以及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集中财力,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原则,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业区域分布特点,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在我县西部深山区、南北部浅山区、千河沿线川塬区等不同自然区域,相继建立7个跨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下区域性农技站,每站占地面积2-3亩。区域农技站建设总投资78万元,建有办公楼、营业房、仓库及其他附属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并配有恒温箱、天平、土壤水分速测仪等简易检测仪器设备57台套,价值16万元。每站配备工作人员3-4名,区域性农技站人、财、物"三权"由县农技中心直接管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有"基层农技站,已成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员配置上,按照区域农业经济特点,从县农技中心在岗人员中抽调相应专业的工作人员22人,配备区域农技站。22人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技术工人8名。区域农技站自建立以来,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积极参与实施重大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域农技站由于"三权"归县农技中心,保证了基层农技站国有资产不流失,管理不脱节,业务工作能正常顺利开展,充分弥补了因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多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农技站在新技术引进及产前、前中、产后服务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农情监测、新技术示范、农民培训、田间指导等主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都由区域站完成,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种新的农技服务模式。

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区域农技站的基层网络优势

区域性农技站是县农技中心下设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站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物配套服务相结合的"一站两制"。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业务工作按照县农技中心的总体推广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域农技站,并将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任务下达各站,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首先安排在区域站实施。技物配套服务按各区域站实际状况及地域优势,确定合理的经营任务和利润指标,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检查考核。县农技中心对各区域站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翔实的考评考核办法,依照目标责任书,逐项量化考核打分,并将平时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人事聘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即由县中心招聘区域农技站负责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再由区域站负责人招聘各站工作人员。

区域性农技站作为县级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农技站联系的纽带,在完成县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对辖区乡镇农技站的技术推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组织乡镇农技站,协调与乡镇的关系,并参与实施辖区乡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全县"三田"建设、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平衡施肥、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等主要技术推广工作都以区域站为主导力量组织完成。

区域性农技站实行"一站两制"的运行机制,在目前财政困难,推广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通过技物配套服务,来弥补经费不足,促进了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县温水区域农技站在黄姜引进示范推广中,所需的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示范推广等经费都来自经营服务创收,使黄姜生产成为温水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被誉为陇县黄姜生产第一镇,有过辉煌的一页。

三、区域性农技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实行"一站两制",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相结合,使得各站注重追求经营利益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二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力量薄弱。7个区域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22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8人,占总人数的36.4%。三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新技术成果引进、试验、示范难以深入开展。县财政只保人头工资,各区域站的水电费、办公费等正常开支费用通过技物配套服务只能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下乡补助、各种津贴等福利待遇更无从谈起。四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测试仪器、交通工具及通信设施。五是技物配套服务上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效益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