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区别

篇1

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特点

《环境工程原理》是基础理论向工程技术过渡的课程,它抽象出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普遍规律,其特点决定了教材难以理解,再加上内容多,公式推导繁琐,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半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中往往体会不到该课程的乐趣,体会不到重要性,总觉得用处不大,学习中也就自然缺乏了主观能动性[4]。由于我们课时有限(理论教学50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了小范围的适当删节和调整,简化理论推导过程,增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公式的应用条件。《环境工程原理》的实践教学同样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两大部分(课程设计探索下文再叙),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占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践环节的训练能使学生把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来提高工程实践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工程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能动性。

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2.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安排

尽管《环境工程原理》在国内高校已开设多年,但是相关的课程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几乎没有。自我系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尤其是课程实验的安排、改革、研讨与建设。因此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特点和我系所在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我院具有较强的应用化学、化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微生物、发酵工程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我系《环境工程原理》安排了20个学时的课程实验,几乎涉及到课程大部分篇章。我们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安排主要考虑原则是《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要区别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例如沉降是《环境工程原理》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力沉降室、《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沉砂池(沉淀池)的重要工程理论,在水处理实验中,我们也开设沉降实验(包括自由沉降和絮凝沉降实验),因此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讲授的方式、深度和范围,及如何有效和后续专业课程实验有所区别又能巧妙的衔接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论阐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所以我们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的基础上,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基础理论,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既使学生了解每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有能使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操作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更宽泛的视觉和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些操作,使学生不拘泥于工业操作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原理独立设计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深化”课程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借助理论知识和课程实验来发现当前应用的环境工程处理单元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是个重要的课题,也为今后环境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2.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我系《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以前主要参考和使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设备,基本上是通过单元设备和仿真实验来实际观察设备的工作状况,验证课堂讲授的基本内容。我们充分借鉴和吸收《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原理》和《生物工程原理》等课程实验,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我们拟将《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提高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5]。第一层次是基础实验,即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验项目,包括流体流动阻力系数的测定、孔板流量计校核实验和吸附等温线实验等必做基础实验。第二层次为设计型实验,补充基础实验中未体现而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包括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及超滤膜实验等选做实验。第三层次就是是研究型实验。例如污染物降解菌的间歇培养实验(CSTR)实验。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比如流体流动和流体机械实验,过滤实验和吸收实验,我们主要充分参考了《化工原理》实验成熟的实验设置。比如吸附实验,为了有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吸附实验以及抽象出吸附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吸附的基本理论,比如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看看他们的相关性系数R2,得出更符合L或者F的等温线,又可以很好与第三篇反应动力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吸附速率,就是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吸附过程是否符合一级或二级吸附动力学。比如沉降,我们开设落球自由沉降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更能理解流体的Re对自由沉降的影响,熟练掌握Stocks公式的应用,并且理解Stocks定律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这样以能显著区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自由沉降实验又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沉降的基本理论。

3结语

篇2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 vs 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vs 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 vs 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vs 电子科学与技术 vs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篇3

关键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张雪乔(1979-),女,河北深泽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2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38-02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的日益先进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人类所暴露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控制污染以拯救自己。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之外,物理性污染也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都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本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知识以及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了解环境污染评价的基本方法。物理性污染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等要素的污染。怎样把这门理论性强、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的课程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相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控制工程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但是“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尚属新课程,教学经验少,故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教材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课程体系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目前主要为课堂教学。由于环境工程属工科专业,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要求应当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注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课堂“注入”式的教学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的根本原因;由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大学物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这些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但也有侧重和区别,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使得课程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学的手段上比较落后,只是多媒体代替板书,多媒体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工程实例图片、资料,使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教材缺乏实用性,教学内容本身抽象,教材中关于基础理论的计算又过于重复和繁琐,使得知识点内容更加抽象和松散,导致学生学习抓不住重点;此外,电子课件建设没有形成系统化,不利于学生对环保新科技、新知识的认识,也不利于老师对该课程发展趋势的认识。

二、教学改革目标及整体构想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分析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性强、发展迅猛、就业口径宽等特点,提出优化、创建富有实用性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各种物理性污染过程,优选控制方法,具备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和促进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关于该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环节设计的整体构想有以下几点:分析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式以及环保领域企业和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科学合理分配课程学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重点突出,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增加实践环节,内容注重实用性,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叠部分,协调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课程设置上的互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理论的知识实践化,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主要方法与步骤

1.教学内容的优化

谈到教学内容优化,一般需要从课程与课程间以及课程内容本身两个方面去考虑。该课程与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联系密切,且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性,又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多门课程一样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因此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应从整个专业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切实做好课程间的关系协调。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而言,“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开设于第七学期,之前已开设“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这三门课程均涉及噪声测量及噪声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重叠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合理、有侧重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此外,本课程内部在知识点上联系不够紧密,相对独立,但是各章节内部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又有很大关联,因此分析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连接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也是一个需要十分注重的问题。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分析,确认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重点,进而更好地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适应我国环保产业大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每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规模达万人,但毕业后真正从事环保类工作的学生尚不足总人数的10%,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环境工程毕业生缺乏工程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差。面对这些就业矛盾,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素质的重要标准。[1]那么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就很有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可采取措施有:合理分配学时,增加实践环节,不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实践内容,还需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和动手能力;通过工程范例图像资料和理论教学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应用实际案例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设计、运营等方面关键问题进行讲解,这样针对性更强;通过网络学术期刊,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前沿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手段优化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教学中充分、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充实教学内容,使理论性较强、形式较为刻板的课堂鲜活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更可把实验室及实际现场搬到课堂,声形并茂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物理性污染控制”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案例或是图片帮助理解。对于辐射污染、振动污染,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这类污染的认识和防治措施相关内容的理解。对于噪声控制一部分,可以借助各种噪声控制结构和材料的图片,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当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仅仅针对课本内容进行开展,还可以引入科技前沿的研究结果让学生们了解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动态和一些新技术、新方法。[3]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多媒体课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知识点的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件内容,合理选择题材,真正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师生服务。

4.教材教学过程改进

关于“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很多,教材编写在知识点上也是各有侧重,然而普遍存在书中理论计算多、知识点内容抽象、结构逻辑性松散、实用性不显著等问题。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应体现理论性、基础性、典型性、综合性和深入性,适应启发式教学和今后网络教学需要。[4]因此有必要对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各章节中知识点的描述上进行改进,同时增加实用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工程理念。此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和革新。为此,可以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介绍最新的环保科学技术,让最新环保科技融入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将这些创新技术引入课堂,不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是对新时代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因此针对本门课程内容特点以及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实践环节的引入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实现这门课程从理论性向实用性的转变,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缓解就业压力并为企业社会输送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教学改革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更多地吸取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与成果,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雷鸣,廖柏寒,杨仁斌,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8,7(7):61-64.

[2]邓辉,武占省,曹鹏,等.《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19):158-159.

篇4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建设中出现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在城市建设中引发的水体污染,由于矿业开发引发的地面沉陷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区域地质环境、人类作用与气候等对城市地质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1]。城市地质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五种:(1)地热地质作用,为城市热力场的变化引起。(2)重力地质作用,为重力负载引起。(3)动力地质作用,为岩石的动力负载引起。(4)水成地质作用,为地下水变化引起。(5)人为地质作用,为地下建设、开矿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引起。

从城市的功能与特点来看,城市的类型与功能不同,其地质作用强度与特点也有所区别。例如,对于平原地区的城市,由于大量汲取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沉降;对于山区的城市,由于开挖与填筑工程量大,容易出现明显的重力地质作用。与新城市相比,老城市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更为突出,人为地质作用也更加明显,如人工堆积物等,而新城市如果规划较好,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就会相应少很多。同时一个城市的矿业发达,就会过多改变渗流场与应力场,或者形成采空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将十分严重,尤其是水污染和“三废”问题。此外,海港城市的地质容易受到间歇性荷载的影响。

2.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环境工程地质已经成为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城市建设中的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这些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让地质环境更为恶化,各种地质灾害也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为了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就需要建立地质环境与工程活动之间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从总体来看,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城市的总体规划

当前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城市规划,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不管是新、老城区改造或者城市扩建,都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理布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城市建设中做到因地制宜对于保护地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2]。例如,上海、珠海等我国的一些入海口城市,由于对闸坝和港口码头缺乏规划,这就导致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水的水位虚高,而河水的流通不畅也加重了水污染。

评价城市用地、划分城市功能区以及城市地质工程系统,这是与城市规划和环境工程地质息息相关的事件。在划分城市功能区时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主要从经济发展形势、环境地质条件以及人类生存需求这几个方面考虑,而地质环境方面涉及到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等。城市用地评价应该全面掌握环境工程地质的条件,并注意地震、水文地质、地面沉降以及地形地貌等多方面的因素,部分城市也需要全面了解地下矿藏的埋深、储量与种类等,并探查清楚沼气层、承压水层的分布。城市地质工程系统中应该涵盖水文地质勘查资料以及所有工程的地质资料,并做到资源共享[3]。

2.2城市的水文地质

在城市的各种地质环境因素中,水文地质是其中非常容易变化的因素,并且其变化也会影响到其它因素的变化。同时城市建设对地下水、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水的的有序循环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地下水等水文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影响到岩石层的溶蚀平衡,并且对岩石体的强度以及结构有着长期的影响,这也是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我国的很多城市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些城市的地表水储量过少、年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工业用水等都源自地下水,统计表明我国将地下水作为主要水资源的大、中城市超过160个,还有部分城市将地下作为辅助水源[4]。城市在开采和使用地下水时应该有节制,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地下水汲取过量导致地表沉陷以及地下水枯竭。

2.3城市地面沉降分析

在近二十多年中,世界上有很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对于沿海城市,如果出现地面沉降会导致海平面相对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在若干年后部分城市的地平面将和海平面相平或者更低。城市出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发过量有直接关系,同时高层建筑的强大荷载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一些城市的地面沉降和地壳运动有关,或者与区域结构的运动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城市的工程机械运动,如深基坑工程、交通工程等都可能破坏环境地质的平衡状态,进而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等。地面沉降属于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并且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5]。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勘查环境地质,分析导致城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

2.4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

城市地下水如果被污染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可能是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并且治理的难度很大。例如,沈阳、邯郸等一些城市的大部分地下供水井由于污染严重已经被停用。所以,在研究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时,应该高度重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问题,将地下水污染与地方病联系起来,定期开展地下水重金属、化学元素的检查工作。

2.5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工业、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城市的最大污染问题之一。一些城市将固体废弃物堆积在专门的场所,虽然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依然会对生物圈、水圈等造成破坏。同时这些固体废弃物虽然有害,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若处理合理,就可以变废为宝。如何有效处理城市的各种垃圾一直是世界各国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已经有不少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3.结语

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十分复杂。当前各大城市应该积极组建经验丰富、多学科结合的环境工程地质研究团队,多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对城市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加强对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监控,做到及时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然,以此保障城市建设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相然,陈永建,时向东.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J].地质与勘探,2011(03).

[2]凌贤长,王丽霞,段文峰.城市建设中的若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10(04).

[3]李国峰.唐山市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11(01).

篇5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分析当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性强、发展迅猛、就业口径宽等特点,提出优化、创建富有实用性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各种物理性污染过程,优选控制方法,具备控制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和促进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关于该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环节设计的整体构想有以下几点:分析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式以及环保领域企业和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科学合理分配课程学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重点突出,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增加实践环节,内容注重实用性,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叠部分,协调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课程设置上的互补;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理论的知识实践化,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主要方法与步骤

1.教学内容的优化谈到教学内容优化,一般需要从课程与课程间以及课程内容本身两个方面去考虑。该课程与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联系密切,且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性,又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多门课程一样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因此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应从整个专业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切实做好课程间的关系协调。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而言,“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开设于第七学期,之前已开设“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这三门课程均涉及噪声测量及噪声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重叠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合理、有侧重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此外,本课程内部在知识点上联系不够紧密,相对独立,但是各章节内部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又有很大关联,因此分析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连接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也是一个需要十分注重的问题。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究分析,确认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重点,进而更好地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适应我国环保产业大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每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规模达万人,但毕业后真正从事环保类工作的学生尚不足总人数的10%,且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环境工程毕业生缺乏工程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差。面对这些就业矛盾,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素质的重要标准。那么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就很有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可采取措施有:合理分配学时,增加实践环节,不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实践内容,还需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和动手能力;通过工程范例图像资料和理论教学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应用实际案例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设计、运营等方面关键问题进行讲解,这样针对性更强;通过网络学术期刊,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前沿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手段优化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教学中充分、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充实教学内容,使理论性较强、形式较为刻板的课堂鲜活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更可把实验室及实际现场搬到课堂,声形并茂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物理性污染控制”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案例或是图片帮助理解。对于辐射污染、振动污染,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这类污染的认识和防治措施相关内容的理解。对于噪声控制一部分,可以借助各种噪声控制结构和材料的图片,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当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仅仅针对课本内容进行开展,还可以引入科技前沿的研究结果让学生们了解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动态和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多媒体课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知识点的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件内容,合理选择题材,真正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师生服务。

4.教材教学过程改进关于“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很多,教材编写在知识点上也是各有侧重,然而普遍存在书中理论计算多、知识点内容抽象、结构逻辑性松散、实用性不显著等问题。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应体现理论性、基础性、典型性、综合性和深入性,适应启发式教学和今后网络教学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各章节中知识点的描述上进行改进,同时增加实用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工程理念。此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和革新。为此,可以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介绍最新的环保科学技术,让最新环保科技融入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将这些创新技术引入课堂,不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篇6

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专业选择面广,一些学校还开设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如果能够同时有个海外的学习背景,加上自己所学的技术,都为就业或升学奠定基础。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中哪些专业较多?对学生有怎样的期望与要求?就业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院校开设此类专业?下面一一为大家揭晓答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无论是国内还是中外合作的项目,这都是理科生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这个专业适合数学、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在工业与电气工程相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气信息工程领域内的工作,可以做科研与研发,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做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就业选择余地较广,从计算机公司、电力公司、通信设备公司,到设计院、研究所等。每年各类名企都对该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量,像华为、通用电气、施耐德等,就业起点高、平台广,收入较为可观。

护理学专业

在中外联合办学的项目中,护理学专业数目众多,很多医学院都开设护理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我国现状,各大医院每年对护理专业学生要求在专科学历居多,本科生本身就在应聘中非常占优势。而一旦拿到国外学历,更为进入理想的单位增加筹码。同时,国外对护士的需求数量也只增不减,出国做护士不仅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有较高的收入水平,成为很多有志于从事护理工作的年轻人的选择。

报考护理学中外合作项目是一些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又希望读一流医学院的学生的折中选择。因为其本科阶段涉及大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课,中外合作项目又有更多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的机会,并能提高英文水平。而如果继续读研,今后则可以从事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工作,就业缺口也很大。更有一些学生选择直接在外方学校攻读硕士学位,考取相关国家执业资格后在国外从事护理或医生助理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既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又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又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积淀,有人文情怀的高级护理人才。

就业方向: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站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等工作,在各级疾控中心、卫生局等卫生行政部门从事行政工作,在各类卫生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相关执业资格后从事专业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营养师等相关工作,从事专门的社工工作等。

生物工程专业

以“生物”和“工程”命名的专业名目众多,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与单纯的生物学有很大的区别,频见报端的转基因、DNA等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探究生物的奥秘。而生物工程更偏向于实用,在有一定的生物学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知识来开发相关的生物产品。如生物能源的利用、食品饲料、农药化肥等。

该专业本科生由于专业深度受限,直接对口就业选择余地较小,且竞争激烈。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国内读研或海外留学。深造时专业选择余地较大,可以向生物基础领域如生命科学等,以及偏应用的工程领域,如制药工程、发酵工程等发展。所以本科期间借助出国的经历可以明确自己未来的规划,同时为选择海外大学提供便利条件。建议大家本科阶段努力学习英语,夯实理论基础。

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生物学、工程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具备生物工程学的基本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工程过程设计、控制、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环境、医药、食品、能源等行业,从事设计、研发、生产等相关工作;去质监局、商检等部门做公务员。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是个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专业,因为你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设计理念等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眼前。而学习建筑学并不简单,因为涵盖的理论、技术复杂,体系庞大。很多学校建筑学本科都需要五年时间,所以一旦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培养目标和要求: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理论基础与实操经验,有较高审美水准与鉴赏力的专门技术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级设计院、建筑集团从事建筑设计;在房地产公司从事工程策划等;在艺术设计公司、装潢公司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等;到相关中职、高职任教。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是个杂家,选定一个领域后,一专多能才能迎战职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工业化的副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凸显出来,环境工程专业成为热门。环境工程是一个实用的专业,从污染控制、环境保护,到厂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都是这个专业优秀毕业生大显身手的领域。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 环境微生物学

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环境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在环境工程方面应用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涉及面广,发展迅速,是一门具有很强实验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如何加强环境微生物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及把握改革的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笔者结合我校实际及教学经历,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设想。

二、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内容抽象、不易理解。

微生物学不像其它课程那样,其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直观的印象,微生物个体比较微小,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直观的印象。细菌个体微小,肉眼只能看到群体的菌落特征,很难把个体拿出来在实验室课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工具来观察,操作性难度大。由于细菌个体微生物较小,用显微镜要放大很多倍才能看到,所以有时候很难区别一些相似的菌种(如各种霉菌),对于辨认其形态结构也比较困难,不易理解。

2. 课程内容繁琐、知识点多,教学课时不足。

环境微生物学的内容主要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微生物生态、环境工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微生物学实验等部分组成。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压缩基础课课时,增开热门的应用课程。我校环境微生物总学时数5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0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微生物形态、生长代谢等基础内容,使得人工生态系统等介绍篇幅压缩,微生物在卫生检测及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等内容不够学时介绍,只能一带而过。因此要使学生对该门课有深刻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按照现有的课时数,难度是比较大的。

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

当前,我国的中等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转变过程又必须紧跟高考的指挥棒。这就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接触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之前,微生物学知识非常少,有些学生高中根本就没接触过微生物学。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压力使得学生对基础课学习的兴趣下降,越专业越实用,则越感兴趣,这样,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4.实验室条件不足。

实验室条件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面积较小,微生物教学器材偏少,灭菌锅和生物显微镜都只有2台,很难满足正常实验需要。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途径

1.开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绪论的讲授中,授课教师须讲明本课程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目前环境微生物学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资源利用、友好材料、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热点、难点,指出近期科学工作者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贡献,激发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业务水平、敬业精神、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会影响着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应用到课堂教学。例如在讲病毒时,补充讲SARS病毒、艾滋病毒及疯牛病毒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任何教师决不能脱离科学研究而单纯地搞教学工作。只有长期参加科研实践的教师,才能使自己讲课的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应多参与工程实际,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并在教学中用工程中生动的例子讲述概念,例如在讲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应用时,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和工程实例进行讲解,这样贴近实际,通俗易懂,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主要的电化教育手段,是未来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与其它生物相比,微生物有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独特之处。如果教学方法不好,常常会造成很多错觉。传统的微生物教学手段可视化差,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显得无能为力,众多的图表、照片无法展示,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学信息量小。而在环境微生物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许多精美的微生物图片和微生物工程应用。例如,在讲噬菌体侵染细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动画描述噬菌体吸附、入侵、复制、释放过程;在讲污泥膨胀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比较膨胀污泥与正常污泥的形态结构,增加认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的信息,向学生们介绍微生物某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们对环境微生物的兴趣。

4.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发展应随着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容。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对该学科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提高信息的密度和质量,尽量使之图象化、表格化,这样可将原来多而杂的信息整理为少而精的信息,使之相互联系紧密、主线突出、层次清晰,成为学生易懂、易记的新信息。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取讲解式、提问式、启发式、自学式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性知识,以讲解式为主,并在讲课时启发学生思维;课前准备一些问题,讲课过程中随时向先生提问,在提高学生听课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题气氛;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联系最新研究进展,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想和能力,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

5.改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验教学在微生物理论教学中占很大比重,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必须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上课时指导教师要检查预习报告,了解预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实验课上注意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根据各实验的具体要求,严格把关,认真指导。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发现问题,耐心引导,力争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加以改正;课后适当增加开放性实验,通过这些措施,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规范操作,写好实验报告,练好基本功,实验报告中的分析与讨论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实验问题和结果的分析、讨论,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微生物实验目前有16学时,归并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A中,由于实验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目前只安排了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细菌的分离与无菌操作技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细菌形态观察和细菌数量的测定五个实验,每个实验前后关联,连续性强。实验安排上尽量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少量多次安排实验。在目前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开出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性实验,计划学时10学时,拟利用现有氧化沟设备对污水生物降解,综合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内容。形式安排上,采用开放实验形式,该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于是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们都是自己安排时间,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实验指导教师随时进行指导。通过“综合大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各个实验的方法,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验动手能力,把所学各门知识系统地贯穿起来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教学的改革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注重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环境微生物教学必须按照这一要求,不断寻找适合的内容,培养出综合型、设计型、高素质的人才,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车芙蓉,岳喜庆.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1,(2):76-78.

[2]杨文博.优化微生物学教学[J].微生物学通报,1996,(3):101-102.

[3]卫军,阮世敏,张鑫,陈春涛.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微生物学杂志,2003,(3):32-35.

[4]王国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61-62.

[5]王士芬,施鼎方.浅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10-112.

篇8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污水的排放源越来越多,包含的物质也很难进行分析,导致净化起来十分地不易。城市的污水净化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液剂处理、残渣沉淀以及消毒处理,这样的处理步骤本身较为完善,但是整体的处理措施十分落后,很多都难以应对新时期的污水问题。同时,我国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要求科研方以污染的源头出发,形成最为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于是,超滤膜技术就在这个时期产生了,相比以往的水处理方法,它的实效性更高,而且对于污水的治理更加切实,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但是,由于对它的利用仍然处于全新的阶段,各个技术层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现阶段,这种技术正在被持续地优化和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在实践当中获得经验,进而进行合理地优化。在污水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超滤膜技术的优化完善,对于整体的环境工程建设有着最为实际的效用。

1 超滤膜技术的概念、运作原理以及基础特点

1.1 超滤膜技术的概念和运作原理

超滤膜技术主要是指在溶液过滤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浓缩的处理技术。它包含了两部分的操作原理:首先是超滤原理,它主要是指为溶液中的大分子颗粒物、溶质、病毒等设置一层难以通过的膜,并使溶液中的其他物质成功地通过。而这种原理的运作需要一定的压力作用支持,将溶质的整个物质推入膜的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超滤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地改善,当前的超滤运作原理,已然不再是单层膜,为了提高实效性,运用上了多层过滤膜,它能够更深层次地将溶液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科学地提炼出来,并使得水和无机盐等无污染的物质成功通过过滤膜上的微孔进入膜的另一侧。其次是微透过原理,超滤膜技术能够截留住的分子量大约有500万,其中的分子直径一般为0.002~0.100μm。可以看出,仅仅只有水和无机盐等微小的无污染物质能够顺利地通过,即微透过原理。超滤膜技术本身具备了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功能,可以合理地过滤到各种颗粒物,保证水质的健康,还能够更深层次地对水生物、病毒等物质进行过滤,实效性相当高,因而在现代的净化处理工程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应用超滤膜技术。现如今,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已然拓展到了污水处理回收、油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环境工程建设。

1.2 超滤膜技术的作业特点

通过对上述超滤膜原理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超滤膜技术的相关特点,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当中,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治理实效性。超滤膜技术的开展作业,主要运用地是过滤膜的物理特征,它进行过滤的过程也完全属于物理的范畴。为此,它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物理特性,整个过程十分环保,不需要像传统的水质净化系统一样,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进行净化,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资源的洁净,不容易受到化学药物的二次污染。第二个特点在于,它采用了相当先进的超滤膜,其与普通的过滤膜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过滤效果也是相当地优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过滤普通的过滤膜所不能过滤的物质,具有更为实质的净化能力。第三个特点是操作过程简单合理,这一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超滤膜技术的作业原理相对较为科学,其本身是一个在压力的作用下,物质通过膜孔的过程,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保障了水处理的一步到位。第四个特点是抗酸、抗碱能力相对较强,不容易直接受到废水中的化学酸碱性物质侵蚀,因而能够被运用到各种污水的处理当中,不需要考虑pH值的适用范围。同时,超滤膜技术还有着抗温的特点,它的抗温强度能够达到140度之内,即使运用高温气体对其进行消毒,也不会因为遭受冲击而发生损坏。最后,超滤膜的市场价相对较低,比起传统的净水技术,在成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却可以获得更为优越的水处理效果,能为环境工程建设节约一定的资金。

2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

2.1 净化处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纯净水也成为了城市人主导的饮用水之一,而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病毒生物进入了水质当中,并且出现了更多的污染源。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必须对水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地优化和升级。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饮用大量的水是十分常态化的事情,但是由于工作节奏十分快,很多人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热水,直接原因在于它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热水时间,还会造成一定的等待时间,为此,他们更加倾向于喝净化水。饮用水的水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如果对其的净化不符合标准,很容易造成各种身心不良状况。为此,饮用水的净化程度必须要相当高,而超滤膜技术无疑是当前净化人们日常饮用水的最优技术。它不仅可以轻松过滤掉饮用水中的各种微生物和病毒,还可以在多重膜的配合下,使得饮用水中的污染成分量处于最低的水平。同时,它的净化速率是十分快地,能够在较短地时间内实现对大量饮用水的净化,因而它带来的时间价值更高。

2.2 科学处理造纸污水

一直以来,造纸产生的污水属于非常难以处理的污水类型,其包含的有害物质十分多,如果净化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现如今,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出现,为造纸污水的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将它运用在其中,能够以高效的过滤技术过滤出造纸污水中的木素、浆液。同时,它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并不相同,它在过滤以后,还需要进行浓缩作业,可以有效地将木素和浆液搜集起来,进行循环利用。此外,超滤膜技术能够将造纸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最为实际地净化出来,如漂白粉。在造纸污水的处理当中,运用超滤膜技术,无疑是一个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法,它将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益提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对于环境工程建设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

2.3 对油质废水进行处理

油质废水主要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做饭当中,而我国的美食行业,近些年也得到了全面的优化,食物中含油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导致产生的污水也包含了大量的油质。我国当前的油质污水主要呈现出三种形式:第一种仅仅是污水的水面存在油质,第二种是水中包含混合散油,第三种是污水的油质种类为乳化剂。相对而言,对于前两种的油质污水,都可以实现简单的处理,而处理的原理主要是普通的物理过滤和活性炭吸附。而含有乳化剂的油质污水,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根本无法达到切实的污水处理标准。为此,人们也更多地将超滤膜技术运用于第三种油质污水的处理当中。它可以将油性分子合理地阻拦在膜的一侧,并对水中的氧化物质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切实地处理含乳化剂的油性物质,实现高效的油质污水处理。

3 结束语

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导趋势。为此,应当加大对超滤膜在治理水污染当中的运用,进而实现高效的水处理环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监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

[4]蔡文祥,朱建秋,周树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与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 ( 7) : 548- 551.

探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叶志敏1尹璇2

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臻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条件和对象。

关键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影响后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ter and bet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igh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ditions and obj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补充和完善,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1]

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的环境事实进行总结,对项目未来环境发展前景做出预测。可选用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项目预定环境指标与实测环境数据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项目环境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选用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两类方法。逻辑框架法是将影响项目环境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从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问题树”;然后将问题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目标关系,通过“规划矩阵”来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评价项目实际环境问题成因的方法。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

图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内容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2]。

(1)监测调查。调查及监测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内容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调查、清洁生产情况调查、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程的环境影响、环保对策及效果以及工程的环保工作情况( 设计、施工、“三同时” 的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管理计划的实施) 等,及公众意见调查等。同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办法。

(2)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后的实际建设内容、污染源、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情况及环境影响等与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已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相符性分析。

(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补充评价。

(4)对策建议。主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环境影响较大、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等方面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调整环保管理的目标与要求等。

五、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1)所处阶段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动工建设之前,通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影响并末发生,所有的影响都是通过分析、预测获得的,是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间范围是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环境影响可能已经发生。

(2)适用范围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适用于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3)评价形式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类型。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编制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没有类型的区分。

(4)管理要求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由有资质的机构编制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只需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即可。

(5)主要内容不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污染物正常、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三种状态的环境影响,包含了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退役期三个时期的各种环境影响,都是预测未来的影响情况。而环境影响后评价则只须考虑与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的部分,重点针对发生变化的工程内容和环境功能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评价,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环境影响评价遗漏的内容,也应当一并进行评价。

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必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方法与制度。因此,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对一些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就十分必要。

(1)有利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整个环评工作进行诊断检查,弥补、修正预测性评价的不足,对其前期工作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制度。

(2)有利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常规和长效管理,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

(3)有利于完善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延伸管理,掌握规划、建设项目的环保现状及动态,创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可以有效监督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还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留下的遗留问题等等[3]。

(5)是适应市场经济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期望与公众要求不断变化、提高环境评价有效性的需要[4]。

六 、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工作的国家之一。1986 年,荷兰在环境立法中将后项目分析( Post-Project Analysis,PPA) 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PPA 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1988年,美国通过对很多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用途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程序[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于1997—2000 年完成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工作。广东沙角电厂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报告书重点研究了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力匹配关系分析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中海油南海北部湾海上油田、羊湖抽水蓄能电站和冯家山水库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也都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4]。

对于《环评法》规定情形外的重大建设项目,浙江、深圳地区已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江苏省从 2007 年年底开始,对开发区进行了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了“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编制纲要”[3]。

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权威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与管理体系。而且提法上不统一。如:环境影响后评价、回顾性评价、跟踪评价、有效性评价和验证性评价等。实践中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体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理解。

(2)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缺乏有效和公认的评价方法。所用方法基本为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定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国重审批轻监管、重评价轻验收的现状。

(3)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地位不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验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定区别,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此缺乏明确的解释。

八 、建 议

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后评价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的连贯体系,提高环境管理体系整体的效用。

小 结:

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仅要考虑原环评所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其结果以实际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给出项目的实际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措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有力举措,将为环境保护工作及其发展提供更加重要的科学依据,对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平,王建美.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 6) : 52 -54.

[2] 肖 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 : 182 -182.

[3]俞美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 6) : 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