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同时期环境新闻定义也不相同。环境新闻的内容由传统的环境保护转向现代的和污染相关的内容,由原来只关注地球自然环境或环境危机向关注所有生命健康转变。
关于环境新闻,可以从它产生的过程和目的来定义。例如,环境传播资源中心(ECRC)――1996年成立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Northern Arizona)大学的传播学院,将环境新闻定义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受众进行的环境传播。并进一步解释,环境传播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传播者和受众两个方面,传播过程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互动交流、公开讨论和辩论来实现的。我们期望这种传播能成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能够成为提高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与此不同,学者Ward是依据倡导客观性讨论来思考环境新闻的涵义的:“这两个词给我一种矛盾的修饰的感觉。环境新闻?在对新闻行业最富有责任感的记者心中‘新闻’这个名词应当胜过‘环境’这个形容词。环保主义作家,当然可以。环保主义记者?这就不是一个严谨的新闻学定义了。新闻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在追求真实、准确的理念下告知并分离出事实。”
环境记者是不是或者是否该是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这场争论持续已久。作为一项工作任务,环境新闻会有多种目的,但是很多人只支持其准确而公平地告知公众信息的目的,其他的目的一概反对。然而当考虑到其不同的目的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新闻的定义。
环境作家Rubin和Sachs为了了解环境新闻记者他们是如何定义环境新闻的而做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记者们的定义非常广泛,从“报道自然资源”到报道“各种事情”。也有人把环境新闻定义为着眼于消极面的报道,例如危机、污染或环境恶化。大概有l/3的^将环境新闻定义为对自然资源的报道,例如空气、水资源、土地资源,有将近一半的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身上,或者是由于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上,或者由于人类自身而给环境带来的危机上。
正如学者Willis和Okunade所认为,“环境新闻和保护主义新闻很多时候是同义的。在过去很久的时间里,一些环境记者就想知道保护主义或者鼓吹性倡导性新闻与客观、科学的事实报道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为了对环境新闻有更全面的理解,自然科学新闻、危机传播和环境新闻这三个概念非常值得注意。这三者虽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并不是同一事物。他们可能共享一些重要因素但是并非所有自然科学新闻都是环境新闻,并非所有危机新闻都是环境新闻。尽管如此,很多环境新闻可以归为危机新闻或自然科学新闻。
关于环境危机传播,学者Sachsman说,这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关于环境和健康的传播与理解的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危机传播”和“环境危机报道”在学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危机”总的来说是指在环境新闻中涉及到的健康问题。
人们把“危机”看成自然科学新闻中的时髦词汇。Wilkins和Patterson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环境新闻开始主导相关联邦机构的议程,危机传播的概念随之而出。在这种新的学术氛围下,危机传播被看成是一种将各种环境危机信息从专家和科学团体向公众传播的方式。
那么又如何定义自然科学传播这个与环境传播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域呢?学者Burns,O'Connor和Stocklmayer运用了功能定义法:“适当的技术、媒体、行为和对话的运用引起个人对自然科学的下列的一个或多个回应:感知――即一种情感回应;兴趣――这被自愿地参与科学或科学的传播所证明;意见一一与科学有关的态度或意见的形成、再形成或确定;理解――对自然科学以及它的内容、进程和社会因素的理解……”
根据这个观点,自然科学传播就是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的关于自然科学的报道。另外,危机传播――更准确一点说――危机新闻学,在文献中没有这个词,但是从目的来看,它的意思是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的关于危机的报道。
篇2
[关键词]“艾斯特”定义;隐喻;语词定义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7-0082-08
1、引言
近年来,旅游学科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当前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中,如何认识、评价“艾斯特”定义在旅游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为,认识“艾斯特”定义在旅游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以认识其自身的性质为基础。由于“定义”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术语,因此首先应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在旅游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对以下6个问题展开陈述:“艾斯特”定义的起源和传播过程、性质、作为语词定义的历史意义、与相关定义之间的关系、对国内部分观点的再认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认识这一定义。希望对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客观认识“艾斯特”定义在旅游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艾斯特”定义的起源和传播
1942年,两位瑞士学者亨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Krapf)用德语提出了一个关于“旅游”的定义,即“Fremdenverkehr ist somit der Inbegriff derBeziehungen und Erscheinungen,die sich aus demAufenthalt Ortsfremder ergeben,sofern durch denAufenthalt keine Niederlassung zur Austibung einerdauernden oder zeitweilig hauptsachlichenErwerbstatigkeit begrtindet wird”
1954年,“国际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将这一定义翻译为英文并在国际上推广,即“Tourism is thesum of the phenomena and relationships arising fromthe travel and stay of non-residents,in so far as theydo not lead to permanent residence and are notconnected with any earning activity”,也就是当今所谈论的“艾斯特”定义。
我国旅游学者将“艾斯特”定义引入中国并将之翻译为汉语在国内传播,通常表达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3、“艾斯特”定义的性质:语词定义还是真实定义
笔者曾经按照形式逻辑中关于定义的相关规定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发现其难以达到真实定义的标准,更像是语词定义,即名义定义。近来,国外也有学者提出这一观点(指“艾斯特”定义的德文版)。这就引发出关于“艾斯特”定义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即“艾斯特”定义是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对“艾斯特”定义性质的确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相关探讨。国内存在的关于“艾斯特”定义的质疑也与这一问题有关。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基于逻辑学的理论存在两类定义——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但是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定义是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逻辑学中并不存在明确的标准和方法。虽然关于定义有4条必须遵守的规则,但这4条规则是指一个真实定义应达到的标准,并非判断一个定义是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的标准。因此关于“艾斯特”定义是真实定义还是语词定义这一问题,笔者只能先判断其是否达到真实定义的标准,然后判断其是否具有语词定义的特征来说明这一问题。
3.1 “艾斯特”定义不是真实定义
所谓真实定义,也称内涵定义或者内包定义,是指能够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3部分组成,定义项的结构是“属加种差”。逻辑学中规定,下定义(指界定一个真实定义)必须遵守4条规则,即“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中不能使用比喻或含糊的语词”、“定义一般采用肯定的形式”。实质上,这4条规则也是一个正确的定义应遵守的规则。本文运用这4条规则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达到一个真实定义的标准。
由于“艾斯特”定义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便于运用前述4条规则对其进行分析,在不改变其原义的前提下可以将其表达形式修改为“旅游是由那些不会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改写后的定义与“艾斯特”定义的意义基本相同,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更符合一个定义的常规形式。将其作为一个真实定义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定其被定义项为“旅游”,定义联项为“是”,定义项则是“由那些不会长期定居……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定义项中的种差是“由……引起”,属概念是“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运用定义的4条规则以及逻辑学中关于定义的相关规定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疑点:
疑点一:脱离定义项无法判断被定义项的外延
前述关于定义的4条规则之一是“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同一关系”。运用这一规则对一个真实定义的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进行判断的前提是——即使不存在定义项,做判断的主体也能够确认被定义项的外延。换言之,确定被定义项的外延不应该根据定义项的内容进行,被定义项可以独立于定义项而存在。
而对于当时的“艾斯特”定义而言,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定义,与在其之前的对“旅游”的定义均不同。如果根据其出现之前的关于“旅游”的定义确定其外延,然后与“艾斯特”定义的定义项的外延相比较,则显然不相同。因此关于“艾斯特”定义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脱离定义项“由……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被定义项“旅游”就失去了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即脱离定义项则无法判定被定义项的外延。这一情况显然无法支持“‘艾斯特’定义是一个真实定义”的判断。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著名已故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指出,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同这一规则不适用于规定的语词定义,因为“一个规定的语词定义的被定义项,是靠定义项来确立它的意义的。一个规定语词定义的被定义项,如果独立于定义项,是没有意义的。”
疑点二:定义中存在隐喻现象
关于真实定义的规则之中还包括一条,即“定义项中不能使用比喻或含糊的语词”。对于“艾斯特”定义的定义项而言,最容易引起质疑的就是其中的表述——“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总和”这一词语是根据定义中的英语单词sum翻译而来。在《高阶牛津英语词典》中,sum一词作为名词有4种含义:“(1)金额、款项;(2)和、总和、总数;(3)全部、一切(尤指数量不大);(4)算术、(数字的)简单计算。”显然,除第二种词义“总和”之外,其他三种词义均不适合用于理解“艾斯特”定义中的sum一词,因此翻译非常准确。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和”这个汉字可以表达很多种含义,其中之一为“若干个数相加的结果称为这些数的‘和’”。相比较于“和”字的其他含义,在“艾斯特”中理解“总和”只能根据这一释义。如此一来,则“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是一个隐喻。其原因在于,根据这一释义的“和”字所表达的概念是数学中的概念——若干个数相加的结果,使用其表达两个社会科学中的概念“现象”和“关系”之间的某种关系,是借用数学概念来表达未知的对象,是一种隐喻现象,属于比喻的范畴。这就违反了前述关于真实定义的规则之“定义项中不能使用比喻或含糊的语词”。
笔者进一步认为,在“艾斯特”定义中之所以存在隐喻现象并非是此定义创造者的无心之失,而是无奈之举。其原因在于,“现象与关系的总和”所真正要表达的显然不仅仅是“现象”和“关系”的简单加总,即“现象”和“关系”仅仅是两种孤立的、没有联系的构成“旅游”的要素。此定义的界定者所真正要表达的是“现象”和“关系”之间存在各种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即“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此定义出现后的旅游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当时只能观察到存在各种“现象”和“关系”,并不清楚由它们构成“整体”的机制,因此只能借用数学概念“和”来比喻这种机制,同时也指出了这种机制的存在以待其后的学者进行研究。
疑点三:定义中存在负概念
定义在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负概念,其原因在于负概念只表明事物不具有哪些属性,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在“艾斯特”定义中则使用了负概念进行表达,如“非定居者”、“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是疑点之三。
就“艾斯特”定义而言,使用负概念并非直接说明“旅游”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只是为了限定“非定居者”的范围,是间接为说明“旅游”的含义服务。但也表明在下定义时,对于“非定居者”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应直接使用表示其本质特征的陈述来限定其范围。而“旅游”是由于“非定居者”的活动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如果对“非定居者”的本质属性没有明确的认识,那么对“旅游”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和空白。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可知,“艾斯特”定义违反了逻辑学中关于真实定义的相关规定,并且存在一些疑点,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真实定义。
3.2 可以将“艾斯特”定义认定为语词定义
虽然在逻辑学中存在“语词定义”这一概念并且关于这一概念有明确的定义,即语词定义是指“规定或者说明语词的意义的定义”,但是在逻辑学中并没有关于如何判断一个定义是或者不是语词定义的标准或者规定。因此,判断一个定义是不是语词定义还需要结合关于语词定义的相关认识进行具体辨析。首先,康德(Kant)认为,“一切定义都是语词定义或者是真实定义”。即一切定义不是真实定义就是语词定义。并且在形式逻辑中只有这两种类型的定义。因此,如果已经将一个陈述句作为定义来对待,那么它就只能是真实定义或者名义定义。其次,对于语词定义的作用,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严格地说,语词定义并不是为概念下定义,它不同于揭示概念内涵的属加种差定义,而只是一种说明词义的类似定义的方法。”“语词定义……不是揭示概念的内涵,而是规定或者说明语词的意义”
由此可见,人们运用语词定义的目的并非在于揭示某个概念的内涵,而在于确定一个语词的词义。其所使用的方法类似于下定义,即可能采用“属+种差”的形式或者运用类似的思路。因此,语词定义实质上就是词义,其功能在于说明一个新语词的词义或者为一个已有的语词规定新的词义。并且由于语词定义只是基于约定的定义,其目标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并非得到普遍性的承认。
可见,判断一个定义是不是语词定义的标准也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类似于语词定义本身。本文并不探索判断一个陈述是不是一个语词定义的普遍性标准,仅只结合相关的具体情况对“艾斯特”定义的性质进行判断。首先,就“艾斯特”定义而言,作为“国际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这样一个学术组织所推广的定义,已经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其作为一个定义的性质,由于前文已经分析了其不能作为一个真实定义的原因,因此只能将其认定为语词定义。其次,“艾斯特”定义的语言表达并不存在语法或者用词方面的错误。使用隐喻以及负概念并不违反相关语言规则,因此其表达的正确性可以被认可。作为“国际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所认可的定义,其内容的合理性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再次,将“艾斯特”定义判定为语词定义后,前文所分析的诸多疑点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第一,由于词义本身就是对词的解释,因此二者所指代的对象必然是相同,离开词义当然无法得知词所指代的对象。“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定义项的外延是同一关系”的问题则迎刃而解。
第二,由于语词定义的本质是词义,是对一个词的含义的阐释,并不需要严格遵守真实定义所需要遵守的准则,因此使用比喻、使用负概念等情况均可以视情况而定。
综合而论,可以将“艾斯特”定义认定为是语词定义(名义定义)。由于Fremdenverkehr(旅游)以及tourism(旅游)在当时并非是新的语词,“艾斯特”定义只是为其规定了一种新的词义。因此“艾斯特”定义属于规定的语词定义而不属于说明的语词定义。
3.3 关于定义项的一个说明
不同学者可能会对“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部分内容在定义中的功能存在不同观点。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功能是约束、限制和说明“非定居者”。如果“非定居者”的行动涉及了“长期定居或者赚钱的活动”,那么由于这一部分人的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就不再成为“总和”中的一部分。因此,“艾斯特”定义的定义项应该包括“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部分,之所以将其后置,应该是出于使表达更加顺畅的目的。
仔细考察“艾斯特”定义的德语和英语表达方式也可以发现,德语定义中sofern与英语定义中inso far as之前是逗号而不是句号,这说明逗号之前的叙述并未结束,逗号之后的内容应该是对逗号之前内容的有机补充。并且两者均表达“假如、只要”的含义,表示其后所叙述的内容是其前述内容的限定条件。就笔者的理解,“艾斯特”定义中所涉及的这部分“非定居者”实质上就是“旅游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表达方式,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旅游者”这一概念,而又无法通过描述旅游者的活动的方式来区别旅游者与其他非定居者,因此需要运用排除法(使用负概念“不”)来限定“非定居者”的范围。
4、“艾斯特”定义作为一个名义定义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4.1 “艾斯特”定义是对当时主流认识的挑战
“艾斯特”定义的德文原版于1942年出现于欧洲,由两位瑞士学者提出。根据申葆嘉先生的研究,在其出现之前,在当时的欧洲,关于如何认识由于外来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及其影响这一问题至少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即将其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活动认识,主要研究其带来的经济效应。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有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Mariotti)、奥地利的施拉德(Schllard)等。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应认识由于这一部分人的活动所带来的全面的社会、文化、经济效应,如德国柏林大学葛留克斯曼(Glticksmann)提出了一个在当时遭到了批评的观点——“旅游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与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时至今日,大量关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表明第一种观点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但其在当时的学术界占据主流位置。“艾斯特”定义属于第二种观点,比葛留克斯曼所阐述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更加明确、全面,在客观上是对当时的主流认识的有力挑战。虽然,“艾斯特”定义在当时可能并未在较大范围内受到认可或者重视,但无疑加强了第二种观点。后来这一定义得到了“国际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价值。
4.2 “艾斯特”定义界定了新的认知对象
虽然“艾斯特”定义是一个语词定义而不是一个真实定义,但其意义却不容忽视。基于哲学语义学的理论,一个词的词义就是其所指的对象。由于规定的语词定义所赋予词语的通常是一个新的词义,因此“艾斯特”定义界定了一个新的对象,即定义项所表述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认知的视角而言,就是指出了一个新的认知对象。历史的发展表明,这一认知对象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对其研究并建构出一个规模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正是其学术价值之所在。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一认知对象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由此也奠定了旅游学的社会科学地位。
5、基于逻辑学视角对“艾斯特”定义与其他关于“旅游”定义的比较
无论是在“艾斯特”定义出现之前,还是在其出现之后,关于“旅游”的认识都未曾达到统一。根据国内学者张凌云教授的研究,国外关于“旅游”的定义至少在30种以上。对“旅游”定义的比较和辨析时常见诸论文。但是在对这些定义进行比较之前,必须确定这些定义是否是关于同一个概念的定义。为便于分析,暂且不论这些定义是真实定义还是名义定义,统一将其作为真实定义对待。
5.1 当前定义并非关于同一个概念
当前所存在的关于“旅游”的定义至少可以被分为两类,实质上是关于两个概念的定义。如英国萨利大学的两位享有一定国际声望的旅游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利克(Burkart&Medlik)认为,“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会发现,定义项中的“属概念”是“活动”。因此,虽然这个定义也被称为是关于tourism的定义,但实质上其所界定的是一个人的某些活动,是关于“旅游活动”的定义。在历史上所出现的大多数关于“旅游”的定义属于此类定义,从各个角度阐释人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特征或者规定旅游活动所包括的内容。而“艾斯特”定义实质上是对“旅游现象”的界定,与伯卡特和梅特利克所界定的定义是关于两个不同概念的定义,不宜简单地相互比较。
5.2 对关于“旅游现象”的不同定义的分析
即使同是关于“旅游现象”的定义,也存在由于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选择的属概念不同的情况;即使选择了相同的属概念,也存在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而存在所确定的“种差”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定义之间进行审慎的比较。比如可以将“人”定义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也可以定义为“人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有机体”(且不论这两个定义的内容是否正确,仅为说明问题)。这两个定义都是为“人”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但属概念不同,不能根据其中某一个定义判别另一个定义的正误。
张凌云认为,“旅游现象是由于人们在非惯常环境下的短暂生活而引发的社会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种观点与“艾斯特”定义虽然界定的都是“旅游现象”,并且所使用的“属概念”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所选择的“种差”不同,因而仍然有所区别。不能简单根据其中之一判断另一个定义正确与否。无论是“艾斯特”定义还是张凌云的定义,只要其遵守了关于真实定义的4项规则,并且依据其定义项能够将“旅游现象”与其他概念相区分,就可以认为这个定义正确。
定义项的内容不同反映了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同时也从多个侧面揭示了“旅游现象”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至于两个定义项的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则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然而可以预见,在此之后仍然会出现关于“旅游现象”的新的定义,其内容可能与已有的定义均不相同,也可能综合了已有定义的内容。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推动对“旅游现象”的认识都具有积极意义。
5.3 正确的定义均有其价值
无论是关于“旅游活动”的定义还是“旅游现象”的定义,只要是一个正确的定义,就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仅以谢彦君、张凌云所界定的“旅游”定义及“艾斯特”定义为例,简要分析其对旅游业发展、旅游学术研究的意义,以说明各个不同的定义都可以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均具有存在的价值。
张凌云认为,“旅游就是人们对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
5.3.1 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张凌云在定义中侧重强调的“非惯常环境”这一概念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以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某些不文明行为为例,这些行为可能在其“惯常环境”中不会发生。揭示这一事实,对于接待地预先做好接待工作,采取措施以有效防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并减少由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消极效应均具有积极意义。谢彦君认为旅游者到异地访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愉悦体验。假设这一论点成立,则此定义对于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艾斯特”定义则指出,旅游者的活动会对旅游接待地产生各种影响,这对于目的地政府开展旅游宏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个定义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对于旅游业发展均具有独特的意义。
5.3.2 对于旅游学术研究的意义
“旅游”作为旅游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对于旅游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仅就引导旅游学术研究的方向而言,前述3个定义的作用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张凌云所强调的“非惯常环境”这一概念则首先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指出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应重视行为产生的“非惯常环境”这一背景。由于谢彦君非常强调“愉悦”这一概念,可能会引领部分研究旅游者心理体验的学者致力于“愉悦”体验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愉悦体验与满意度、目的地选择的关系等。“艾斯特”定义则强调应以系统的视角理解和认识旅游现象,避免陷入为“唯旅游经济论”的误区。
6、对当前关于“艾斯特”定义几点认识的再认识
自“艾斯特”定义传人国内以来,不少学者在追求真理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本着客观、公允的态度对“艾斯特”定义展开学习和探讨,并发表了一些学术性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既有积极肯定的评价,也不乏质疑和批评的意见。就理论发展而言,任何一种观点在客观上都能够促进人们对“艾斯特”定义的关注和思考,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学术进步的体现。
近几年来,质疑与批评“艾斯特”定义的学术观点日益增多。这些质疑与批评性的观点也促使笔者对“艾斯特”定义重新思考。本文根据所知的几种批评性意见,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新的判断,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指正,希望能够促进对“艾斯特”定义的全面理解。
6.1 “艾斯特”定义不是循环定义
所谓循环定义是指“定义项中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一种情况。如果定义项中包含了被定义项,实质是使用被定义项说明被定义项自身,则无法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属性。因此按照逻辑学的标准,循环定义是一个无效的定义。
曾经有观点认为“艾斯特”定义犯了一个循环的错误。其理由是“艾斯特”定义可以被简化为“旅游活动过程=旅游活动过程+旅游效应之类”这个等式,因此是一个循环定义。本文认为这种观点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在分析“艾斯特”定义的性质之前就先根据已有的知识赋予被定义项“旅游”一个含义,在此基础上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判断和评价,得出了“循环定义”的结论。前文已经论证,“艾斯特”定义是一个语词定义而不是真实定义。这一定义的作用在于赋予被定义项“旅游”一个新的词义,在此之前的关于“旅游”的解释不适用于这一词语,也就不能作为标准对“艾斯特”定义进行分析和评价。定义项的内容“由……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就是被定义项“旅游”作为一个语词的词义。所以不存在“循环定义”这一问题。
6.2 “艾斯特”定义不应为相关问题负责
由于“艾斯特”定义产生较早,并且在国际上传播广泛,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其后的旅游研究以及旅游学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是意义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在国际上出现的关于“旅游”的种种“泛化”的定义在其产生过程中都受到了“艾斯特”定义的影响;也有观点认为,国内旅游研究选题范围过于宽泛、牵强的现象也与“艾斯特”定义有关系。由此推论,“艾斯特”定义似乎应为相关问题负责。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理解“艾斯特”定义对旅游研究、旅游理论发展的影响。由于无法对产生某一个定义、形成某一个旅游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因此难以判断其是否受到了“艾斯特”定义的影响,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只在一般的意义上对“艾斯特”定义与前述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供几点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其一,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人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研究属于科学实践的一种。因此,导致目前在旅游研究领域存在或者出现诸多问题的最根本的因素应该是人——科学实践的主体,而不是“艾斯特”定义——科学实践的结果。就“艾斯特”定义之后出现的若干关于“旅游”的定义而言,界定其中任何一个定义最起码需要经过研究者观察社会现象、搜集资料、整理加工等环节(基于严谨的科学流程的视角)。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客观事实所提供的资料会对定义的结果产生影响,研究者自身的哲学立场、分析资料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以及理论工具都会对结果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影响。“艾斯特”定义仅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其发挥的具体作用尚有待考证。
其二,形成一种科学认识通常是一个由模糊走向清晰、由宽泛走向具体的过程,一个学科的成立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研究问题比较牵强等类似的问题。这恰好提供了将旅游研究的“真问题”与“伪问题”相比较的机会,只有经过“去伪”才能“存真”,将真正属于旅游研究的问题分离出来,进一步建构旅游学的知识体系。
其三,较为全面地判断一种理论的价值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仅仅根据某一个历史的横断面来判断一种理论的价值,往往会忽视这一理论在其他历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7、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认识作为语词定义的“艾斯特”定义
7.1 “艾斯特”定义:真假问题还是妥当问题?
随着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旅游活动界定为“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艾斯特”定义似乎就受到某种质疑。其原因在于旅游活动的类型之一商务旅游与“赚钱”发生了某种联系,与“艾斯特”定义中“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陈述似乎出现了矛盾,突破了“艾斯特”定义所包含的限定条件。表面看来,这是两个定义之间的冲突问题,但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定义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根据新的事实确定的定义。因此,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关系问题。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处理这一类问题的基本原则通常是批判吸收,即扬弃已有理论中所包含的不符合新事实的内容,继承其合理之处,结合新事实推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一基本原则是普适性原则,但对待“艾斯特”定义——一个语词定义,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金岳霖先生曾经指出,“规定的语词定义虽然有妥当不妥当、可接受性大小的问题,但是却没有真假的问题。”所谓真假,即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由于规定的语词定义只是一种约定,并不是针对某种事实做出判断,因此不存在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的区别。比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命题是对“人的生命”的某种判断,根据目前的事实这是一个真命题;假若将来人的生命变成无限,则可以认为这一命题是个假命题,因为它与新的事实不相符合。
但不能运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新事实与“艾斯特”定义之间的冲突问题。因为规定的语词定义并非是对某个事实做出判断,因此不存在真假的区别。基于逻辑学的视角,只是这一定义的创立者认为当使用“Fremdenverkehr”一词表达由于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所形成的现象和关系时应如定义所陈述,是一种“约定”而不是“断定”。当社会现象发生变化时,“艾斯特”定义是否还适用,无关乎真假问题,只是一个是否妥当的问题。
7.2 如何认识“艾斯特”定义的“不妥”之处
本文认为,理解“艾斯特”定义应该从两个关键点切入。首先,这一定义是关于一部分非定居者的行为及其影响的陈述;其次,这一定义认为由于这一部分非定居者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并且各种影响之间存在联系。认识“艾斯特”定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妥当应从分析所出现的新事实是否支持以上两点内容切入。
就“商务旅游”所引起的相关问题而言,即使承认“商务旅游”与“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表述相矛盾,也只是突破了“非定居者”的范围,扩大了非定居者的数量,并未否定由于非定居者的行为所引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事实。
就本文所未提及的其他事实而言,恐怕也难以否定由于非定居者的行为所引起的效应涉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这一事实。而这一点恰恰是“艾斯特”定义与在其之前所出现的关于“旅游现象”的定义的不同之处,也是其进步的表现。
另外,就国内旅游学者李天元的阐释,“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强调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目的”,其表达的真正含义应是“不以就业为目的”。由此则商务旅游与“艾斯特”定义并不相互冲突(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因此,对“艾斯特”定义的认识还有待于研究。即使出现与新事实相冲突的情况,也不宜全盘否定。适当吸取其合理之处对于旅游学术研究、旅游理论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实践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8、结语
篇3
目前,在国际层面,得到较广泛认知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8年就海洋保护区给出的较为广泛的定义:“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方法予以部分或全部保护的潮间带或潮下带的任何海区,包括其上覆水体及相关的植物、动物、历史和文化特征”。
对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可以从保护方法、保护范围、保护对象这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首先,在保护的方法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强调法律方法或其他有效方法,对法律方法做了特别提示。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看来,通过法律手段建立海洋保护区是值得鼓励的,可以为海洋保护区制度的发展提供合法性基础。同时,法律方法不仅仅指国内立法,还应该包括国际法,这就是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建立海洋保护区需要与现行国际法协调的应有之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对法律方法的强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the WorldSummit on SustainableDevelopment,简称WSSD) 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召开时提出“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the Johannesburg Plan of工mplementation),在鼓励国家发展海洋保护区同时强调要遵守国际法,与现行国际法一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OSPAR Convention)建立的OSPAR委员会在建立包括公海水域的海洋保护区决议别指出海洋保护区与国际法的协调一致(consistent withinternational law)。
其次,在保护的范围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概念是可以立体适用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用的语词“任何海区”(any括潮间带或潮下带范围内的海岸、水面、area)说明其构建的海洋保护区概念不仅包浅水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界定海洋保护区概念的时候,还包括这个范围以内的海底环境。主要目的是促进各国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内建立和发展海洋保护区。潮间带或潮下带在水平范围上的延展性,使得国家在建立海洋保护区时可以基于海洋科学的考量在海区范围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选择权。但与此同时,潮间带或潮下带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导致在公海建立海洋保护区时会存在争议,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保护区定义的瑕疵。
最后,在保护的对象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界定是非常广泛的。鉴于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危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海洋保护区的主要目标在于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即生物指向型海洋保护区。但在实践中,为了保护特殊的海洋地貌、历史和文化特征等,各国也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的方式进行保护,称之为非生物指向型海洋保护区。例如,为了保护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美国和英国蕉北大西洋建立了沉船遗址保护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环境保护领域享有重要地位,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均能通过该组织进行合作,专家、科学家、学者和志愿者均可以个人名义加入该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吸纳官方层面和民间层面的不同观点;加上其给出的定义比较宽泛,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概念的解释将各国、国际组织建立的不同类型的海洋保护区均囊括在内,使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海洋保护区的概念界定得到了国际社会较为广泛的接受。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宽泛定义,海洋保护区不仅具有生物及生态学属性,同样具有历史文化属性以及相关联的经济学属性,只要是符合其保护目标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海洋保护区都可以归入给定义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项国际标准。
(二)海洋保护区与公海保护区
在海洋法上,海洋保护区是正在发展着的新概念,与海洋保护区相关的法律制度尚处在谨慎构建中。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在实践中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海洋保护区,发展了多种不同的海洋保护区定义。这些数量众多的海洋保护区位于不同的海洋区域,或是国家管辖范围内,或是公海;适用不同的标准,或严格,或有名无实;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或是单独管理,或是联合管理等。
毫无疑问,建立海洋保护区的国际实践是纷繁复杂的,由此可以认为,过于严格和狭窄的界定将满足不了实践的需要,而过于宽泛的界定则不能很好地指导国际实践。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宽泛界定有其合理性,可以使实践中己经产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能够被纳入国际海洋保护区网络,同时排除那些有名无实的保护区。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对海洋保护区进行广义的界定,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宽泛定义则具有参考性,即海洋保护区的定义应当包括保护方法、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这三个要素。
首先,海洋保护区保护方法的基础是法律手段或其他手段,而不论采取何种保护方法,都需要有国际法基础,在公海建立海洋保护区更是如此;可以称之为海洋保护区的合法性。其次,在保护范围上,海洋保护区应当突破近海或者孤立海洋片区的限制,在宏观上将各个海洋区域作为整体考虑;可以称之为海洋保护区的整体性。最后,海洋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多元化的,既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也保护在科学、美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特殊利益的对象;可以称之为海洋保护区的系统性。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考量海洋保护区的合法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本文对海洋保护区的定义如下:
“海洋保护区是在符合国际法的基础上,为保护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历史和文化特征等,在特定海域施行某些保护性措施,以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篇4
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营销的含义。
美国的Philip Kotler曾经在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下过一个定义,基本都被各国所接受。该书有中文版,但我觉得还是把英文列出来,更能原汁原味的理解营销。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was found in Philip Kotlers: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USA, 1991 :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offer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of value with others.
据此,我可以对营销做如下理解:
1、营销是一个社会化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2、该过程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和团体的need和want。(需求need、欲望want和需要demand的定义可参考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
3、而实现该目的,是要通过为他人生产、提供或交换有价值(value)的产品。
4、在这里,产品的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营销的适用范围也包括赢利机构和非赢利组织。
网络营销来自英语:Internet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是这些论述的:
??为了理解网络营销的全貌,有必要为网络营销下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据此定义,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
对此定义简单做个分析,可以得出:
1、网络营销也是各种活动。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3、而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很多工作,网络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定义做下对比,问题就发现了:
首先,根据冯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一说,可以推论“营销就是企业营造经营环境”。但在营销学科出现以前,一样也有企业,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造经营环境。而营销概念的提出,是要企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可见,营销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新哲学、新理念,但并不等同于经营本身。那些不能站在消费者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比如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经营的企业行为,就不能算是市场营销。
其次,冯认为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算是实现?非赢利组织是不是无法进行网络营销?
再次,关于“网上经营环境”,冯认为是“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如何界定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而什么算是“网上经营活动”?“环境”又如何定义?
篇5
关键词 学习能力;信息力;信息力学;教育动力学;教育过程的信息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01-04
毫无疑问,学习能力是人才竞争的基本要素。但究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却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困惑。在文章之一中,笔者已经初步讨论了有关学习能力的问题,指出学习能力是一种内在的信息力。但信息力是如何定义的,学习能力如何成为内在的信息力,本文将进行深入研究。
1 信息势与信息力溯源
在某些场合,俗语常常将“势”与“力”合称为“势力”,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对于市场和环境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实际上“势”与“力”是不一样的,有力的时候必有势,有势的时候却不一定有力。
教育和学习过程,即人才成长过程是一个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是世界万物的真正的终极的原因。而迄今为止,在任何一种能成为科学的学科领域中,其相互作用都是用力来表达的,所以“力”已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自然科学在没有研究物质相互作用之前叫做自然哲学,因为它自己说不清楚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只好依靠哲学的思辨来为自己护航。今天,自然科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而发展的得心应手,就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了四种物质作用力,即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从而在根本上揭示了物质作用的内在规律,使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而社会科学之所以停留在描述和想象,也在于社会科学没有逻辑的定义和研究人们之间的信息作用力。这当然有其历史的原因。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信息稀薄,信息相互作用不能凸显,因而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不可能、也没必要研究信息相互作用,传统教育是传承的,传统管理是经验的,社会结构是简单的,人以及组织的成长和社会的运行是平衡的线性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经典,学什么用什么,用一辈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辈子,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既是教育和管理对人的终极教诲,又是社会倡导的文化时尚。所以应用描述和想象的手段已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现实。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工细化,商品交换频繁,信息作用日益强化,多因素、大势差的信息作用使教育、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运行成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的成长、组织的发展、社会的运行呈现出一派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的就是小孩的“集约性”成长和组织的“跨越式”发展。本来知识爆炸使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学生成长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十来岁的小孩考上大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超过老师的比比皆是,十几岁小孩有关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可以给专家上课,少年文学家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所有名家作品的总和;在企业方面,店铺的迅速改门换面,公司的频繁兼并易主,一些企业组织迅速倒闭的同时一些企业组织却异军突起、跨越式发展,过去管理和教育中强调的“积淀”和“经验”,却往往成了“积淀越深负担越重,经验越多误导越大”,在企业的竞争中,“以小搏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甚至无中生有”成了博弈的常态;而在思想意识层面,焦虑、惶恐及抑郁正在挑战着信息人的基本生存。所有这些信息化催生的非线性非平衡机制都使得社会科学、管理学、教育学必须真正研究信息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揭示教育及管理的内在规律,也才有希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科学。由此,研究信息力刻不容缓。
由于只有“力”才能真正表达相互作用的逻辑机制,所以,以往处于描述性和想象的教育学和管理学也在不少场合使用了力的概念,诸如“学习力”、“领导力”、“执行力”、“竞争力”以及“环境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还有“创新能力”、“抽象能力”、“工作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在此,相对于自然科学中“物质力”的概念,当下的研究将以上所有力统称为“社会力”。但当仔细关注这些“社会力”的时候,特别是当面对某课题组提出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以及“公信力、智谋力、亲和力、协同力、变革力”的时候,难道不会感到很奇怪吗?究竟什么是“力”,连一个逻辑的定义都没有,就可以投入如此多的“人力”和“财力”(笔者此时这样应用“力”的概念也同样应该被嘲笑)来描述和想象地用“力”来大做文章。当然,当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如此的时候,也就没必要去指责一个小小的课题组。
实际上,要逻辑的阐述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提出的以上种种“社会力”的概念,必须更加广义的探讨“力”的内涵。所谓“力”就是主体能够使客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的一种作用,即可以改变对象原有状态的一种作用。在实证科学中,力是推动物质状态或运动变化的原因,在文化视域中,信息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原因或作用。种种“社会力”概念的提出,旨在从实证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用一个统一的“力”阐述宇宙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共同规律,这就必须在更加广泛、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彻底揭示“力”的本质,才能将物质力与社会力统一起来,将宇宙运动与社会运动统一起来,而这就需要在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研究信息势与信息力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改变状态或运动的根本原因即产生力的必要条件是“势”或信息势。
2 信息力与信息力学
在物质世界,是由于物质作用产生了物质力;在信息人社会,是由于信息交流产生了信息力。在物质空间,有几个维度的作用就产生几个方向的力,在信息空间,有几种交流方式(几种作用方式)就可能产生几个向度的力。仔细考察信息人社会人们的基本交流方式(基本作用方式),无非就是前面所述的六维信息人的六个方面。首先,“钱”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最为普遍的市场经济关系,就是将“钱”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建立起来的;其次,“权”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人们在社会中普遍的职位和地位关系,就是将“权”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建立的;第三,知识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基础上,人们被分成了各种职业和专业,才有了现代的分工社会;第四,情感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基础上,有了家庭和宗教以及现代管理和教育;第五,艺术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人们可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可以欣赏共同的音乐、舞蹈和绘画,艺术将全人类真正的联系起来;第六,虚拟抽象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众所周知的网络世界正是建立在这种交流方式之上的。
研究信息力学,首先要阐明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的信息是不是力,其次要分析信息在什么场合下产生力。
我国哲学家黎鸣指出:“力其实就是信息”,但根据势科学理论的研究,这个定义显然值得商榷。
最早逻辑化的给出“力”的科学定义的是自然科学的鼻祖牛顿。也就是人人都熟知的牛顿定律:
即 F=ma (1)
其中,m是物体质量,质量越大越难以运动,所以,m的本质意义是阻尼,即粘性,一种阻碍运动的粘性。a是加速度,即速度的导数,而在势科学的研究中,导数即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即势,即信息(“即”表达剔除现象差别推进到本质联系的极限过程)。这就是说,一种阻尼或粘性m,乘以一种“势”或“信息”,就是“力”。由此可见,在势科学的抽象层次上,牛顿定律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信息力,而不是物质力。
然而,信息环境是不确定的,所以,真正的信息力表达还必须考虑到环境要素。为此,设f为环境系数,表达环境的不确定性,f值越大环境越不确定。由此可以给出完整的信息力定义:
F=F(f,m,a)=fma (2)
环境作用系数f,可看作环境的风险指数,当环境是完全确定的时候,f=1,信息力退化到物质力,信息阻尼退化到物质阻尼(物体质量),信息势退化到物质势(物质加速度)。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人们的心理危机感越强,在同样的信息势和信息阻尼条件下,感受到的信息作用力越大,越容易发生运动状态(生活状态)的改变(在黑暗中有一点亮光就会行动)。
公式(2)从数学上表达了信息作用与物质作用规律的内在统一性,物质作用中的牛顿力只不过是普遍的信息作用力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完全确定的物质环境中作用系数f=1的情况。正像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力学也是普遍的势科学视域中信息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也又一次证明了势科学理论的包容性、普适性及其科学内涵。
由(2)式可以分析,常言说“势力”,其实,有力必有势,但有势不一定有力。势或信息要成为力,还需要一种阻尼,即一种对该信息的粘性。例如,人们常说“有钱有势”(越有钱与别人的差别越大,别人还越想找你与你联系的越紧,势越大),但并不一定“有钱有力”。钱是一种信息,钱要对某一对象产生力,该对象必须对钱有粘性,产生阻尼,想象一个完全不爱钱的人,他对钱是完全“光滑的”,没有粘性,不产生阻尼,钱就无法对他发生作用,就不产生力。同样人们也说“有权有势”,但也不一定有权有力,权是一种信息的占有量(官越大汇报的人越多),但权再大,遇到不属该权力管的人,对该权力不产生粘性,没有阻尼,该权力就无法对他发生作用,因而就不产生力。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信息,必须有一种对于该信息的粘性或阻尼存在,该信息才能产生力。
有关“粘性”一词,也是经济学的常用语,其意义与这里的意义一致,例如,职业证券投资人、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丁志国在《大道至简》一书中,谈到人们对于某类商品的依赖性时指出:“袜子显然是价格粘性商品,也就是说不管价格高还是低,人们都必须消费的商品”。对于信息人来说,信息就是粘性商品,不管价格高低,必须消费信息,只不过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少消费,价格低的时候可以多消费。
正像在物质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绝对没有粘性的理想流体和绝对光滑而没有阻尼的平面,在信息空间中,也没有绝对不爱钱的人和绝对不受权力控制的人。所以,正像在物质世界中,物质力支配了物质空间,在人类社会,信息力支配了信息空间。在一个越来越以代谢信息为基本营养的信息人社会,人类的基本生活正在从物质生活上升到信息生活,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作用,也正在从人与自然的物质作用上升到人与人的信息作用。人们常常感到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不是别的力,正是由于人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具有情感阻尼而产生的信息力。适度的信息力是个人进步的推动力,而过大的信息力则可能导致焦虑、惶恐和抑郁。所以,在势科学的视角下,面对普遍的、客观的、个人无力改变的信息势场的作用,减小信息力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消减个体对信息势的阻尼。实际上,心理咨询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减文化阻尼和情感阻尼。通俗地讲,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钱、权、环境以及情感的压力时常常所说的“想开点”。
在公式(2)基础上,全面研究信息相互作用机制的科学叫做信息力学,可以抽象出信息力学的6个定律,由此将建立一种涵盖牛顿定律、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等共同机制的研究框架。最终目标是要证明物质力学只不过是信息力学的一种狭义表达。
3 学习能力与信息力
在信息人社会,人才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学习的素质。学习素质的具体表现是学习能力。人才和组织的学习能力是个人和组织在复杂社会竞争中成功的根本保证。学习能力有时也叫做“学习力”。有关学习能力的论著已有不少,但基本上停留在各位作者的个人感悟,没有一个学习能力的逻辑定义,就无法明确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因而就无法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势科学的视域中,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个人或组织具有的内在信息力”。实际上,人们对于不同的问题,其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一些人对于这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很强,一些人则对另一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很好。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问题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对于不同的问题的敏感性和喜欢程度不一样。所以,在文章之一中就指出: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其一,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的有序结构;其二,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一个人对有关问题的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越高,对有关问题的知识越有兴趣,对该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这虽然与人们的日常学习经验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当势科学理论将教育作为科学研究而不是文化研究之时,就不能停留在这种经验的感悟之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样两个要素就能构成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公式(2)就是学习能力的逻辑化科学化的表达。学习能力是个体和组织的一种内在的“信息力”。
由公式(2)可知,人们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结构越有序,即原有知识差别越大联系越紧,即a越大,信息力F越大,学习能力越好。人们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越感兴趣,即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的粘性越大,即阻尼m越大,信息力F越大,学习能力越好。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即环境系数,F越大,信息力也越大,学习能力也就越好。这恰恰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因为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人们工作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小,人们越感到迷茫和困惑,就越需要通过学习消减不确定性,增加成功的几率,所以就越渴望得到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对于该种知识的学习能力就越好。
从公式(2)可知,提高学习能力只有三种途径:其一,提高a值,即随时整合个体原有的知识,使其有序化,不断地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知识有序化的根本路径;其二,增加m值,即保持对事物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敏感性,广泛地利用现代媒体阅读真正具有信息量的、内容差别大又联系紧的读物或视频,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其三,增加f值,即增加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看起来与一般教育学及社会学理论都在研究如何消除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背道而驰,然而却恰恰是势科学理论揭示的人才成长的根本机制。实际上,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在一个“张嘴吃饭、伸手穿衣”的确定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肯定无法参与社会竞争。不确定性能够成为推动人才成长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不确定性的本质是环境信息量大于主体信息量,从而形成对于主体成长的信息势而推动主体成长。增加环境不确定性的根本路径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大风大浪中,在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挑战的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催生求知的欲望,由此而提升学习能力。
篇6
关键词: 建筑市场;前期策划;意义;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nstruction market and the demand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many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ch as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like after another,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of the city, has become a city of beautiful scenery line. Whether ordinary city real estate projects or hospitals, schools, roads and other livelihood projects must have scientific planning, the project value real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ject planning and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sharp, I hope you valuable advi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 planning; significance;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前言:
建筑体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科学的前期规划具有重要的关系,它是建筑本身融合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从市场化的语言来讲只有在充分分析各种市场因素的条件下做出的前期策划,才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才是能实现高利润的项目。但是通过对建筑企业的综合分析和城市中存在的烂尾项目可以看到有开发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性,有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它存在的意义,但是在一些应注意问题上过于疏忽最终导致了工程项目的不理想。这不但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还造成了一些民生工程项目综合功能的降低。本文主要是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性入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一些应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对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认识
(一) 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具体含义
工程的前期策划是集结科学的发展规划、用户的真实需求、工程的质量建设、工程的节能与环保、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的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综合性分析。每一个项目的前期策划都是项目的重要开始阶段,它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与日后整体项目的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主要任务
1、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环境的调查与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建设地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宏观下的经济环境、建筑体的风格、建设地的能源与基础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为项目的定义与建筑体的可行性论证提供可供参考的图文资料。
2、项目的定义与论证
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决定开发工程项目的目的、所要建设的宗旨以及所应用的指导思想进行确立,另外还承负着对工程项目的具体规模、项目的功能和组成以及建设标准和布局、总投资金额、建设周期等进行科学的确认。
3、组织策划和风险分析
组织策划的主要功能是对决策起的工作流程进行确认,对具体任务和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的分工。风险分析主要是根据多种风险的分析(政策、经济、管理、营销)等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项目的计划和施行方案降低风险,做出决策。
4、其它任务
另外还有营销策划、技术策划、合同策划、营销策划、环境和文化策划等。总而言之,项目策划不但融入了项目管理的精髓,它还是一个创新增值的有效过程,经过它对项目开发中涉及面的充分调查和分析后,对于日后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都具有现实性意义。
二、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性体现
(一)有明确定义的项目前期策划能够为项目设计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在项目的前期规划之中项目的定义使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存在基础,从理论上讲项目定义可以分为项目的定义与项目结构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从具体的项目定位内容上讲,项目定位就是主要根据项目工程建设地的特点和自然条件来提出项目性质与特点。它可以起到保证项目旗帜鲜明和获取较大利益的作用。在如此激烈的工程建筑市场准确的项目定位与日后项目的盈利具有重大作用。项目结构就是指项目的构成和组成部分的具体规模。这些不是靠设计人员的单纯想象就能完成的,而是靠科学的论证与开创性思维意识来完成的。项目结构的组成与项目长期的盈利水平。
(二)科学的前期策划是防治失误,保证利润的根本保证
为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和获取利润,项目标的寻找与确立相当重要。它的确立对于建立比较可靠、比较坚实和比较优化的基础具有重要影响并对日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与科学管理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想而知如果目标设计存在错误那么工程建设就会存在设施功能无法体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缺乏市场、无竞争力和效益较低的问题。所以说科学的前期策划对于防治决策的失误和保证项目的效益有着根本的保证。
(三)把项目策划和工程设计监理的关系处理好
1、工程监理通常我们可以分为两部门监理,即设计阶段监理和施工阶段的监理。在我国普遍存在着重施工和轻设计的局面。同样设计阶段的监理也经常遭到忽略。从实际上讲设计工作也是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体现。如果设计工作者不遵守项目策划的具体要求进行随意性设计,那么最终的项目工程将会与策划发生较为严重的偏差,影响项目工程的综合性能和经营利润。
2、设计监理的具体工作就是对规划单位的规划设计进行监督,所以说在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是围绕项目前期的策划成果和监理单位贯彻执行策划的精神来展开的。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严格按照策划的意图进行具体而详实的规划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
3、在我国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并且还没有对监理作出强制要求方面的具体条文,设计监理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设计监理是关系到监督项目策划成果的执行者,策划与监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联系性,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可以把两者合二为一。这样可以减少诸多的中间环节,达到保证效果减少费用的目的。
三、项目前期策划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
(一)深刻认识策划工作的实质,减少不应有的误解
有的项目建筑企业一心只想着如何扩大利润,对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漠不关心,更不会对项目建设开发地进行实地的调查与研究,对本项目的功能、文化、结构、生态与环保等一概不加以细致研究,表现的对策划工作极为轻视。项目建设企业应当深刻的认识到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性,增加对项目前期策划的认识,减少不应有的误解。从根本上运用好项目的前期策划。
(二)重视策划单位提出的具体意见
有的项目建设单位能够认识到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也做了相对详细的调查,进行了可观的分析,并根据这些资料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但是他们的缺陷是过于相信自己的团队,不喜欢别人的协助,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策划部门也可能素质很高,但是这些只是仅仅局限于某个个别项目所处的环境和区位环境的差异,自己的策划人员根本不可能对当地的详细情况进行完全掌握。所以要听取策划部门的意见,不要怕花钱,必须借助专业策划人员来完成对项目的定位工作。专业的策划单位无论是在组织程序上还是在经验的积累上都比工程策划部门有一定的优势,必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策划方自身的组织问题
通过我们对前期策划的了解可以看到,策划工作在项目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前期策划工作也都处在发展阶段,目前的策划公司基本大都是依附于设计院、监理公司以及大专院校上,其自身的组织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策划人员东拼西凑、水平高低有所差距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造成了开发单位对策划人员不太信任的局面。所以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项目策划人员的监管,努力打造出更多优秀的策划团队,以供市场所需。
(四)策划工作的组织关系问题
策划方存在意义就是担当项目开发的顾问与参谋的角色,是为项目开发企业服务的,但是在有的项目开发单位里策划方还担当着另外一个角色就是设计监理的工作。这样在有时候就容易产生项目开发商直接指导策划人员进行下一步的项目设计工作,这直接造成了策划方设计监理权的沦陷。为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项目开发单位在委托项目策划方实施全权装置设计时就应当把责任划分清楚。策划方的最终规划设计图必须经过开发单位的认可,但是如果在两方之间存在不理想的关系就会导致规划设计成果的偏离,其负面影响也会波及到整体项目的开发。
结语:
建筑项目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工程,需要前期策划的加入。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能很明确的认识到精心的策划是实现最终决策的科学保证。改变以前陈旧的观念,重视前期策划工作,注意和努力克服前期策划工作中的难点,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保证预期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建伶. 科学发展与项目建设[M] . 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9
篇7
[引子]
2004年11月3日下午,一位“营销专业,热爱互联网,致力于网络营销及网站策划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两栖探索,著有《网络营销实务》,创办青岛海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网友耿斌先生在QQ里发来他在emarketer网站“专栏文章”刚上传大作,题目是《与冯先生商榷网络营销的定义》,读后倍受启发,现抄录如下:
[网络营销的定义]
与冯先生商榷网络营销的定义 耿斌 2004-11-3 (emarketer.cn/em/expert/789.htm )
很多人会认为这个话题很无聊,但我认为网络营销要想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定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曾经对网络营销下过一个定义,但我认为有几点需要商榷。
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营销的含义。
美国的Philip Kotler曾经在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下过一个定义,基本都被各国所接受。该书有中文版,但我觉得还是把英文列出来,更能原汁原味的理解营销。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was found in Philip Kotler’s:"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USA, 1991 :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offer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of value with others.
据此,我可以对营销做如下理解:
1、营销是一个社会化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2、该过程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和团体的need和want。(需求need、欲望want和需要demand的定义可参考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
3、而实现该目的,是要通过为他人生产、提供或交换有价值(value)的产品。
4、在这里,产品的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营销的适用范围也包括赢利机构和非赢利组织。
网络营销来自英语:Internet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是这些论述的:
??为了理解网络营销的全貌,有必要为网络营销下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据此定义,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
对此定义简单做个分析,可以得出:
1、网络营销也是各种活动。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3、而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很多工作,网络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定义做下对比,问题就发现了:
首先,根据冯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一说,可以推论“营销就是企业营造经营环境”。但在营销学科出现以前,一样也有企业,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造经营环境。而营销概念的提出,是要企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可见,营销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新哲学、新理念,但并不等同于经营本身。那些不能站在消费者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比如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经营的企业行为,就不能算是市场营销。
其次,冯认为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算是实现?非赢利组织是不是无法进行网络营销?
再次,关于“网上经营环境”,冯认为是“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如何界定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而什么算是“网上经营活动”?“环境”又如何定义?
另外,冯又说“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这里的关系又是什么意思?如何算是处理好了?…… 深入分析下去,这个定义确实漏洞百出。
[营销与网络营销]
说白了,是一种买卖的套路(把戏)、是一种过程的科学化,让“不可言传”的“生意经”变成可以归纳整理、量化的过程。因此读过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是“把书读活”而不应该“把书读死”,否则说明老师没有教好。
冯英健先生是笔者好多年前在广东便认识的朋友、是在网络营销的理论到实践都有很深造旨的一位笔者敬佩的网友(尽管笔者也师从温力虎教授苦读了三年市场营销研究生,但三年时间更大收获在于认识了一大批在广东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同学),他的网络营销定义笔者认为是一种狭义的“网络营销定义”,它是从网络角度去定义营销的内含意义。
笔者没有见到现代营销理论“之父”美国的Philip Kotler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先生,但他弟弟---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的总裁米尔顿.科特勒笔者2004年7月8日在北京见到他(21dnn.com.cn/7440/2004/07/14/116@2161493.htm ),Philip 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9月份曾有一次在北京燕莎书店差点购买了,因为确实太沉,只好把现代营销理论“之父”的巨著让位其他轻薄些书。讲这个故事,?其实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从概念到书籍的营销,不论它是借助什么途径,最重要的是“网络的有效性”,这一点正如笔者认为“电子商务”必须是商务借助电子工具、而不是狭义的Web交易才叫做“电子商务”、近来流行的那个“网商”概念便是狭义的Web交易才叫做“电子商务”狭义的延伸代表。
最后,笔者认为:
1、营销与网络营销都不一定离不开Web,而是借网络进行营销。
2、营销与网络营销可以在某一层次进行,因此可以派生出侠义营销与网络营销定义。
篇8
[关键词]旅游;定义;本质;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1―0086―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研究的领域也大为拓展,与旅游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层出不穷,但随着旅游学科大厦的不断增高和加宽,旅游学科的基础日益显得脆弱和不堪重负。目前我们使用的旅游定义和概念基本上来源于20世纪中后期,而进入21世纪后,旅游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许多教科书在采用的旅游定义中大多有“不以赚钱或工作为目的”的内容,但在旅游分类中,又将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作为新的旅游形式列在其中;此外,一方面我们在定义中将旅游的出行时间(通常是24小时以上)和活动半径(各国对此标准不一)做出适当的规定,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却很少受此限制,在许多旅游的教材、论文和专著中充斥着这类无法自圆其说、自相矛盾的说法。旅游是旅游学科中最基础的概念,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最直接的研究对象,连这些最基础的问题都充满着悖论,大大制约着旅游学科的深化研究和多学科研究。要将旅游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从其基础抓起,根深才能叶茂。
德国哲学家康德将科学定义为陈述系统,他对什么是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1.科学是陈述系统
2.科学是正确的陈述系统
3.科学中真实的陈述必须得到证明
旅游学科研究要走向成熟,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陈述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有基本假定、概念、术语、特定现象、命题、解释、理论、检验方法、方法论和价值观念等。旅游学的研究视角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研究“应然问题”,也就是应当该如何的问题,这类研究主要是属于应用旅游学的范畴;而后者主要是研究“实然问题”,也就是在现实生活实际是如何的问题,即描述、解释和揭示一些旅游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规律。
旅游学能否独立存在,还取决于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定义和术语,核心就是定律。定义和术语是表明这一学科对于特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所作的科学的界定。而对人文科学研究而言,定律(Law)是指仅限于经验世界的规律,它允许“反例”存在,反例出现通常不会让我们放弃现有的定律,除非这反例足够强烈以致我们开始怀疑定律的可信度和有用性,这就导致了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62)说过的“范式转移”或“科学革命”。本文着重讨论旅游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定义和概念,这就是――什么是旅游?
在日常语境下,旅行与旅游经常是被作为同义词混用的。但在旅游学科研究中,一般还是将旅行和旅游区分开的,旅行只是简单地指人的空间位置的暂时移动,而旅游的含义要复杂得多。正如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E.Durkheim,旧译涂尔干1858―1917)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所说的“由于通俗概念的形成是很粗糙的,所以,它们自然不可能与由于必要而创造的科学概念完全一致”。英国学者约翰・特赖布(John Tribe,1997)认为,“旅游一词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在日常话语中被普遍使用的,正因为如此,这一名词是经常被随意地和不准确使用,也因此包含了诸多的含义”。习惯上,我们将古代的帝王巡游、骑士冒险、信徒朝圣、居民迁徙、航海贸易、文人游学等都称为旅行,而旅游的出现则在19世纪以后,旅行接待业已渐成气候,开始出现近代旅游的萌芽。这也可以从旅行与旅游两个英语单词的词源上得到印证,旅行的英文是travel,一般认为,travel一词来源于古法语词travallier,这个词的词根(travail)的意思是“辛苦的劳动”,这反映出中世纪旅行的艰辛。尽管朝觐旅游以宗教目的为主,但也带有社会和娱乐内涵。17世纪英国出现了“大旅游”(grand tour),tour一词是从古法语tourner转化而来,字面意思已不仅仅指旅行(“空间位置的移动”)了,而是包含了整个游程和线路。而今天使用的旅游一词,英文是tourist和tourism,法国学者罗贝尔・朗加尔(Robea Lanquar,)认为,tourist一词大约是180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指英国去欧洲大陆的旅行者。1811年,tourism一词首先出现在《牛津词典》中,释义为以消遣为动机的旅游理论与实践。这也就是说tourism一词不仅指旅游业,也有旅游学的意思;旅游一词在德语中是fremdenverkehr,是由fremden(外来者)与verkehr(交往)两个词汇组合而成。可以看出早期的德国学者将旅游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旅游在日文中使用的是“观光”一词,关于该词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自中国古代《易经》中“观国之光”以及《左传》中“观光上国”;另一种说法是从英语sight-seeing一词直译而来的,但目前我国习惯将sight-seeing译成游览。我国的台湾地区至今沿用观光一词。说明日本学者将旅游看成是游客个人的游览观赏活动。仅从这些词义上看,就可发现旅游一词在国际上是多义性的,它之所以难以界定,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它用“旅游”一个词概括了涉及地理、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和心理学等学科和众多概念,而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概念结构体系,不同概念体系的研究视角和强调重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旅游的诸多“官方”定义(如世界旅游组织、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国际论坛所用的定义)之间也存在矛盾之处,而公众对旅游者和旅游活动的构成的看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旅游、旅游者和旅游业虽然从字面上来讲,较容易区分,但在实际使用时,经常被混淆。因此,旅游一词是多义的和模糊的。
二、国际上流行的对于旅游的定义
据美国旅行资料中心(U.S.Travel Data Center)20世纪70年代初对收集到的80种研究报告统计,对于旅游及旅游者的相关定义就达43种之多(Cook,1975)。目前国际旅游学界对于旅游仍无统一的定义,较为流行和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1.奥地利学者施拉德(H.V.Schllard,1910)认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2.德国学者莫根罗特(W.Morgenmth,1927)的旅游定义是,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求,或个人的各种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 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3.德国学者鲍尔曼(A.Bormann,1931)认为,不管是基于休养、游览、商务、职业的目的,还是特殊活动或其他目的,只要是暂时离开居住地的旅行活动,都称作旅游。
4.英国经济学家奥格尔维(F.W.Ogilvie,1933)的旅游定义是,离家外出不超过一年,在外逗留期间进行的消费,且所用的支出并非是从旅游地赚取的。
5.德国学者格吕克斯曼(R.Glüeksmann,1935)认为,旅游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是一种与人际关系和人类交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
6.瑞士学者亨齐克和克拉普夫(W.Hunziker & K.Krapf,1942)认为,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短暂停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种旅行和逗留不会导致长期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活动。1970年代这一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IASET)采纳,故又称为“艾斯特”定义。
7.设在摩纳哥蒙特卡罗的国际旅游学会(IAT,1951)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人们为实现某种旅行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为满足游客某些需要而予以实现的途径……在此意义上,旅游与旅行的区别事实上在于,旅游者一方面可以自由选择旅游目标,另一方面,他的消遣愿望可以得到满足。
8.日本学者田中喜一(1950)对于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基于自由的动机而离开原居住地作旅行活动,并于逗留期间,获得愉快的消费生活。
9.19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VUEBA)旅游研究所对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可以理解成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闲暇时间活动,主要是出于修身养性;其次是获取教益、增长知识和扩大交际;再次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组织的活动,以及改变与此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和作用。
10.1963年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首次通过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即旅游者是到一个国家逗留至少24小时的游客,其目的是为了休闲或商务。从中也可窥见隐含的旅游概念。
11.美国旅行商协会(ASTA,1964)对于旅游的定义非常简短和实用,即旅游就是个人或公司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旅行和游览的活动。
12.法国文化学者让・梅特森(1966)认为,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
13.英国旅游学会(ITB,1976)给旅游下的定义是,人们前往他们惯常居住和工作之外的地方的暂时而短期的活动,包括各种目的不同的活动,以及一日游或参观游览活动。
14.美国文化人类学者贾法利(J.Jafari,1977)认为,旅游是离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15.美国参议院“国家政策研究会”(1978)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人们出于日常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社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该定义中的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
16.英国旅游局(BTA)前执行局长里考瑞什(L.J.Lickorish,1980)将旅游定义为,是人的运动,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17.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利克(A.J.Burkart & S.Medlik,1981)将旅游定义为,除为了进行有偿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而离开正常居住地作短期外出访问(或离开家短期逗留别处)的现象。
18.澳大利亚地理学者利珀(N.Leiper,1981)将旅游定义为,是一个与五种因素互相作用的开放系统,这五种因素为环境、人文、旅游者、地理(客源区、交通路线和目的地)以及产业。这五种因素又与自然、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基于休闲和离家暂居至少一晚以上旅游者是系统中的动力因素。
19.1981年“艾斯特”(AISET)和旅游社团(Tourism Society)在英国加的夫召开的国际休闲一康乐一旅游大会上将旅游定义为,在家庭环境之外偶尔选择和从事的特定活动,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离家不过夜的逗留。
20.美国学者马西森和沃尔(A.Mathieson & G.Wall,1982)认为,旅游包括人们离开惯常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去往其他目的地的移动、人们在目的地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以及能满足他们这些需求的设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1.日本学者铃木忠义(1984)对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1)人们离开日常生活圈;(2)预定再次回来;(3)并非以营利为目的;欣赏自然风物。广义的定义是:由这种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22.美国旅游学者伦德伯格(D.E.Lundlberg,1985)的旅游定义是,人们除上下班工作通勤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他们常住地社区前往异地所进行的行动和活动。
23.世界旅游组织(WTO,1991)的旅游定义是,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
24.英国旅游文化学者(现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任教)克里斯・瑞安(C.Ryan,1991)将旅游(toufism)定义为一门学问,即关于为那些离开家逗留而引起的接待及支持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相关的消费组合模式、收入创造、就业方面的研究。
25.英国学者克里斯・库珀(C.Cooper,1993)将旅游分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别予以定义。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话,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从供给的角度来定义的话,旅游即为旅游业,也就是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愿望的所有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设施构成的行业。
26.美国学者查德威克(R.Chadwick,1994)认为,旅游包含以下三个主要的概念:人的移动、某个经济或产业部门,以及一个由人际关系、人的需求和满足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因素组成的巨大系统。
27.英国学者约翰・特赖布(John Tribe,1997)认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参与的活动,这一活动存在的最低必要特征包括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行,从事这一旅行活动的一个特定的动机集合(排除上下班通勤)以及从事在目的地的活动。
28.英国地理学者斯蒂芬・威廉斯(Stephen W.Williams,1998)认为,旅游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是离开惯常居住地,在目的地做短暂停留的行为本身还包括这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满足旅 游需求的设施和服务。
29.加拿大生态旅游学者芬内尔(D.A.Fennel,1999)对于旅游所做的定义是,旅游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和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服务(设施、景点、交通和住宿)。
30.美国旅游学者戈尔德耐和里奇(C.R.Goeldner & J.R.Brent Ritchie,2005)将旅游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和访客过程中,由游客、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上述30种定义分别选自目前西方各国最流行的旅游教科书、政府智囊机构的专业报告、世界旅游组织官方文件、行业协会、国际性旅游学术团体的研究成果等,这些定义较全面地反映出国际旅游学术界对于旅游内涵认识的概貌和演化过程。第1种定义是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最早的旅游定义,这一定义对于旅游的认识仅限于它的经济属性。在旅游研究方面,“二战”前德国(或更确切地说是德语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上面引用的诸定义中,1940年前6个定义中5个是讲德语的学者给出的,尤其是亨齐克和克拉普夫的定义,被“艾斯特”采纳。“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成为全球通用性语言,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中心。在后24个定义中,除3个无法区分国别的国际性组织机构的定义外,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定义占到17个之多。由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进,大众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受到世人关注。但随之而来的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在文化观念上的冲突,旅游开发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上的利益冲突等负面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也随着旅游者的大批到来而日益加剧。甚至,有的目的地视旅游为“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入侵(C.Wackerman,1998),由此,近代许多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将客源地和目的地视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单纯研究经济现象拓展到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旅游的定义分成学术定义和工作定义两大类:即概念性或学术性定义和技术性或操作性定义(主要是出于统计工作的需要);还可以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即宏观地将旅游看成是一种因人际交往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和微观地将旅游看成是一种纯个人的一种休闲方式或一项经济产业。事实上,旅游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正如斯蒂芬・史密斯(S.Smith,2000)所说,旅游一词的概念是多义的,如何对旅游下定义,取决于学者研究的需要和研究的角度。这就是说,旅游定义还取决于下定义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这也是一种研究者的“路径依赖”。由于这些学者的路径依赖不同,对于旅游的定义见仁见智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相比之下,对于旅游定义中的核心概念――游客(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容易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
从上述30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旅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
1.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与一般货物贸易物的移动有很大不同),这种移动是暂时的,这是旅游消费区别于其他消费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2.旅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但我们一般认为旅游的动机与游憩(或康乐)有关,当然也可能包括了商务、教育、健康或宗教等因素,这一切构成了旅游的基础;
3.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住宿、营销系统、游憩(或康乐)和景区服务的支持,这一切构成了旅游产业的基础;
4.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个人的一种休闲和游憩(或康乐)的消费方式。从空间上看,旅游不仅仅是客源地向目的地单向的人员流动,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5.旅游整体的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这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存在的理论基础。
三、结论: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
由于旅游一词所含的多义性,因此对其研究应属于逻辑结构、语义分析、事实验证等实证范畴。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从本体论上看,旅游现象应该是具有因果规律性,即具有因果一致性的内在联系。我们对旅游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是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如果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不具有因果规律性,则研究本身也就无法通过观察与描述找到符合因果规律的结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关于旅游是什么和什么是旅游这两个问题不是等价的,前者揭示的是旅游的本质,后者只是对某一属性的判定,前者是运用演绎法,即从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可以推导到其存在的思维过程,而后者是采用归纳法,即从个别事例出发,从一系列特定事实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和规律的过程。现在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旅游定义(更确切地说是概念)往往是后者,因此,存在着不完全归纳的问题,利用枚举和罗列现象来说明什么是旅游,例如从动机和目的上来解释,无论旅游“主要是出于修身养性;其次是获取教益、增长知识和扩大交际”(见上述引用定义9),还是“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见上述引用定义12),都是无法穷尽所有旅游类型的,从而其概念的外延是不周延的。因此,这无助于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如果我们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也有译为悬搁)”(也就是“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将旅游现象中那些无关紧要的要素“悬置”起来,以上所列举的有些要素如“休息、获取教益、扩大交际”等都不是旅游定义所必需的,并不是旅游的本质,如有些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并不是一种休息;有些人孤独地在无人区跋涉,并不是为了扩大人际交往,而是为了挑战自我等。总之,所有列举的这些单项动机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反例”(定义与定律不同,定义出现“反例”说明并未找出旅游现象中最本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因此,要认清旅游的本质,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阐述。
篇9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科学的观点上来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的创新和发展;从环境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从经济观点来看,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既是传播绿色化学观点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
一、绿色化学的定义及特点
1.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是运用现代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化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研究开发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可行的没有或尽可能少的环境副作用的化学产品的过程,是在始端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并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和催化剂,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身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绿色化学的核心
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而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排放有害物质。比如以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3.绿色化学的特点
(1)原料、反应过程绿色化。
(2)防止实验中的尾气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有危害气体产生时要加强对尾气的吸收,产物尽可能再利用。
(3)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
(4)对于危险或反应条件苛刻的,污染严重或仪器、试剂价格贵的,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5)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物,防止污染环境。
二、绿色化学在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1.与高考实验大纲的要求相吻合
根据2012年新课标高考实验大纲要求,实验题在考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试剂和产品的毒性、用量、价格,整个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的情况,尽量排除或减少对环境的毒害、危险性,以及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等方面。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绿色化学的定义、核心和原则,使他们树立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具体方法如通过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仿真教学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其次,结合绿色化学核心和要求,教给学生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并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讲——演——练——做”的模式。
2.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一致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等优秀品质都需要不断提高,从而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考验,而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为了迎合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理解保护环境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责任,树立起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就变得尤为重要。
3.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要关联
比如,煤炭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将生物物质用作化学原料和能源是绿色化学的战略目标。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高达300亿吨以上,其能量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百亿吨石油,且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如可将淀粉或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再用细菌发酵和(或)酶进行催化,生产出我们所需的化学物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将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可鼓励学生对化学课本中的个别实验进行质疑然后改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实验没有必要拘泥于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课本给出的实验,实验应由学生亲自动手,并且分组对比,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 生态需水;生态用水;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定义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168-06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它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需水的认识。自然生 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自然生态 系统的需水不能得到满足,必然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服务的减少,反过来威胁到 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配置要求必须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生 态环境需水研究在理论上属于生态水文学的范畴,在实践上服务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生 态环境需水研究中,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十分重要,它通常包含了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研究角度以及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为维持河流各种功 能所需的水量,则可运用功能设定法来计算[1,2]。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是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各研究者在研究之初都要明确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 定义。然而,关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已有研究中出现了 多个相关的概念,如生态需水、生态用水、环境需水、环境用水等;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不 同研究中给出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生态用水这一概念,在有的研究中被定义为“人为 补充到生态系统中的水量”[3],而在有的研究中则被定义为“生态系统实际利用 的水量”[4],显然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概念与定义在不同研究中的不一致,给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和水资源配置实践均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这一点已经被众多研究者普遍认 识。由于迄今为止,对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在归纳总 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生态环境需水各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将其归纳为一个概 念体系,并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作了探讨,希望能对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有所裨益。
1 关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
1.1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的相关概念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系统上,描述其需水的相关概念有枯水流量(Low Flow)、 最小流量(Minimum Flow)、河道内流量(Instream Flow)、环境需水量(Environmenta l Flow Requirements)、生态需水量(Ecological Flow Requirements)、生态可接受流 量(Ecology Acceptable Flow Regime)和最小可接受流量(Minimum Acceptable Flows) 以及补偿流量(Compensation Flow)等等[5]。
随着研究对象从河流拓展到植被、城市、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自然会提出更具概括性的 概念。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表述各类生态系统需水时,相继采用了生态需水、生态用水、环 境需水、环境用水、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环境用水等术语。而随着对生态环境需水机理研究 的深入以及水资源配置实践的进展,又提出了生态储水、生态耗水、生态缺水等概念[ 3]。
1.2 概念辨析
产生上述诸多相关概念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服务于水资 源配置,大致应回答几大方面的问题:需水主体是什么?需要多少水?已经用了多少水?还 缺多少水?怎样配置? 正是由于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造成了在“生态”、“环境”、“ 需水”、“用水”、“缺水”、“储水”、“耗水”等关键词选用上的不同。为了明晰各关 键词的具体含义以便在研究中正确使用恰当的概念,需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辨析。
根据已有研究以及上述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将这些关键词分为三组,即“生态与环 境”、“需水、用水与缺水”以及“储水与耗水”,并进行辨析。
1.2.1 生态和环境
生态和环境这两个用词体现了研究对象的差别。生态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有生命的 生物有机体构成的生物群落,另一部分是无机环境。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相对比重来看 ,有些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占有较大比重,如植被生态系统;而有些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则 占有较大比重,生物群落相对次要,如河流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在有些 生态系统中水只是供给生物群落生长,依靠生物群落来发挥功能,如植被生态系统;而在有 些生态系统中,水直接发挥功能,如河流生态系统,径流直接发挥维持地下水位、维持栖息 地以及输沙等功能。
对于前者,研究关注的对象多侧重于生物群落[6],主要考虑依赖于水而生存的动 物、植物、微生物所消耗的水量[7],解决生态问题[8],故研究者多使 用生态需水或生态用水的概念;而对于后者,研究关注的对象则侧重于无机环境,主要考虑 改善水质、协调生态和美化环境[9],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 10],保护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维持鱼类产卵洄游、保护和创造良好景观等[11] ,此时便倾向于使用环境需水或者环境用水的概念。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倾向于将生 态需水(生态用水)与环境需水(环境用水)区分开来[10, 12, 13]。
然而,生态和环境虽然有所区别,但实际上不可分割;研究对象均为生态系统,只是侧重点 不同。因此在一般的论述中,如不涉及具体的生态系统,通常可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 环境用水)[14]。
1.2.2 需水、用水和缺水
需水与用水这两个用语实际上是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反映。需水是从生态系统自身需求的角度 来说的,是生态系统自身固有的属性,虽然可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波动,但相对固定;而用水 则是生态系统实际获得的可供利用的水量,动态多变。对于受人类活动干扰不大的生态系统 来说,尽管用水多变,但从长期来看,用水与需水基本相符;而对于人类开发强度较大的生 态系统来说,用水被大量挤占,需水往往不能满足,二者的差额即是缺水。合理的水资源配 置应保证用水与需水大致相当。
用水的来源包括天然补给和人工补给两个方面。其中人工补给在天然补给不能满足生态系统 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存在[15];人工补给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相对应, 包含在狭义的水资源(人类可控制和分配的水资源,主要是河川径流)中。
1.2.3 储水与耗水
储水与耗水主要是从生态系统利用水资源的方式来区分的。生态系统对获得的水资源,一部 分用于消耗,另一部分则存储起来;前者称为耗水,后者称为储水。从理论上讲,需水包括 储水与耗水两部分;储水的功能是起缓冲作用,为耗水提供来源。而从水量平衡与水资源配 置时间的角度来看,只要满足耗水则可满足生态系统的需求。
以植被生态系统为例,其需水包括土壤水与蒸散两部分[16],前者属于储水,后者 属于耗水。土壤自身并不消耗水,并且在降水时将多余的水资源存储起来,在干旱时供给植 被蒸散之需。一般说来,土壤含水量年际变化并不大,因此在多数研究中,计算植被生态需 水时仅考虑蒸散。然而在人类活动十分强烈的区域,储水也可能被人类掠夺,如过度抽取地 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过度取水导致湖泊萎缩等;在这种情况下,计算需水时不仅要考虑 耗水,还要考虑储水的补足。
1.3 生态环境需水各概念使用建议
通过上文的概念辨析,可以明确生态环境需水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生态系统由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根据其组分之间的不同而有生态(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与环境(无机环境)之分。而根据其自身需求与实 际获得的差别又有需水与用水之分。从生态系统利用水资源的方式来看,有储水与耗水之分 ;从生态环境用水的来源来看,有人工补给与天然补给之分;需水与用水的差值即是生态缺 水。从而可将生态环境需水各相关概念归纳为一个概念体系(见图1)。
根据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普遍希望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概括生态环境需水,如宋炳 煜等建议采用生态用水的概念[17]。然而,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 生态系统;能科学辨析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内涵[4]。从上述分析来看,生 态环境需水的各相关概念都有其具体含义,在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以及水资源管理实践上都具 有各自的意义,它们一起共同区分了广义水资源与狭义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内涵 的差异,这是单一的概念难以实现的。例如河流输沙用水更多地是体现一种 环境功能,此时 采用环境用水比采用生态用水更加贴切。因此,本文建议不必建立单一的统一概念,而是允 许这些概念共存,在研究时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概念。
在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研究和水资源配置的实践操作中,宜根据实际情况而采用相应的概念 。在概念的选择与使用上,本文建议如下:①首先根据研究对象来选择使用“生态”、“环 境”或“生态环境”:如果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生物群落,则可选择使用“生态”一词;如 果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无机环境,则可选择使用“环境”一词;而如果研究对象既要考虑生 物群落,又要考虑无机环境(如以某个区域或流域为研究对象),或者在一般的理论叙述中 ,则选择使用“生态环境”一词;②其次,根据研究内容是考察生态系统自身的需求还是实 际获得的供给,选择使用“需水”或“用水”。而对于生态储水、生态耗水、生态缺水、人 工补给与天然补给用水等概念,含义已十分明确,在其使用上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例如, 研究植被时可用植被生态需水概念;研究河流需水时,主要考虑环境因素,则可采用河流环 境需水概念;而研究一个流域时,则需采用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同样,在考察生态系 统实际得到的可供利用的水量时,应采用相应的用水概念。这样一来,在生态环境需水相关 概念的选择与使用上可以较好地达成一致。
2 关于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
2.1 生态环境需水定义的相关表述
在国外,Covich于1993年提出了生态需水就是保证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所需的水量 [18]。Falkenmark将“绿水”(green water)的概念从其他水资源中分离出来, 提醒人们注意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19]。Gleick提出了基本生态需水(Basic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的概念,即需要提供一定质量和一定数量的水给天然生境 ,以求最大程度地改变天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并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整合性;同时应该考 虑气候、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生态需水的影响[20]。
在我国,早期的研究中根据研究对象来直接定义。如汤奇成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可统称为 生态用水,它包括绿洲周围植树造林种草所需要水量和保持一定湖泊水面所需水量两方面 [21];贾宝全等则认为:在干旱区内,凡是对绿洲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及环境质量维护 与改善起支撑作用的系统(或组分)所消耗的水分都是生态用水[22]。显然,这样 的定义仅适用于某个或某些生态系统,而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因而缺乏普适性,需 要改进。
真正具有普适性的生态环境需水定义,是钱正英等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 报告》中提出的。即:“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包 括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要的水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 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23 ]。这一定义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肯定与支持[24],其研究也多以此定义为基础 [25]。例如:河口区生态系统可根据水盐平衡来确定生态环境需水[26, 27]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输沙部分[1, 28],特别是多沙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2 9],可采用水沙平衡来确定。
然而,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时难以直接利用这四大平衡原理来确定生态环境需水。另 一方面,从其狭义定义来看,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也需要具体量化。为此,各 研究者不得不依据各自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如“生态系统正常发育与 相对稳定”[17]、“维持自身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30, 31]等说 法;这些表述大致可归纳为自然地理平衡说法、生态系统稳定说法与其他说法[17] 。
2.2 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之间的关系
从研究背景来看,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正是在人类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导致生态系统健康 受损的情况下提出的,研究的目的也正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另一方面,尽管在定义 的表述上有所不同,然而在支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保持生态系统健康这一点上,大家的认 识颇为一致[32]。那么,如果借用“生态系统健康”一词,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需水 概念界定有所帮助呢?
Costanza将过去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归纳为动态平衡、没有疾病、多样性或者复杂性、 稳定性或弹性、活力或生长空间、各组分间平衡等说法[33]。而在已有研究中,生 态环境需水被定义为“正常发育与相对稳定”[17]、“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 [23]、“维持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34] 、“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35]、“维系生态系统功能” [1, 36]等所需要的水。比较这些说法不难看出(见表1),在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 中 ,研究者表达的正是“健康”的含义;只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才造成了对“健康”表述的 不同。
生态系统健康定义生态环境需水定义活力或生长空间(vigor or scope for growth)生态系统正常发育与相对稳定[17]没有疾病(absence of disease)[33]
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23]各组分间平衡(balance between system components)[33]维持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34]稳定性或弹性(stability or resilience)[33]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稳定状态[4]动态平衡(homeostasis)[33]
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动态稳定[2]多样性或复杂性(diversity or complexity)[33]
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37]
维持自身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30, 31]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持续和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8]满足特定的河流系统功能[1]
维系一定生态系统功能[36]
2.3 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
通过上述对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已有研究中对 生态环境需水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均是在表达“生态系统健康”的意思。因此, 本文建议将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为“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这一表述与Covich的定义 比较相似[18]。事实上,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规范化的概念,它代表了环境管理的 最终愿望[33]。
采用这一定义具有如下优点:
(1)这一定义抓住了现有研究中各种定义的共同本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将现有研究 中的各种说法统一起来。
(2)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 需水机理,由于用水短缺引起的健康问题有不同的表现,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也不同; 这也是造成现有研究中多种生态环境需水定义的原因之一。例如对于植被生态系统来说,一 般倾向于从结构方面来描述,因此植被生态需水通常被定义为维持自身生长所需的水量;对 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更易从功能上来衡量其是否健康,因此对于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一般定 义为维持其功能所需的水量。而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中关于生态环境需水定义 的各种表述实际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健康”的含义,只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描述 “健康”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因此,将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为“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 ”,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
(3)有助于合理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目前的研究看来,大部分是基于生态系统的现状 进行生态环境需水的概算工作,而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合理性缺乏评价,因此导致研究成果实 用价值不足。将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为“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为合理确定生态环境 需水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并可以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成果对生态环境需水的合理 性进行评价,从而将有力地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4)有助于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成果,对生态环境用水配置效果进行评价。生态 环境用水的短缺会导致生态系统健康恶化,而生态环境用水配置的目的即是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因此评价生态环境用水配置是否合理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来实现。
3 总 结
本文主要对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与定义进行了讨论。已有研究在概念选择与使用上的不一致 ,主要体现在生态与环境、需水与用水等关键词的使用上。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本文将 其归纳为一个概念体系,并对各概念的使用提出了建议:首先根据研究对象确定“生态”、 “环境”或“生态环境”用词的选择,其次根据研究内容是考察生态系统的需求还是实际获 得的供给,确定“需水”或“用水”用词的选择。这样,在概念的使用上可以较好地达成一 致。
通过对生态环境需水定义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已有研究中关于生态环境 需水各种定义的本质是表达“生态系统健康”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生态环境需水定 义为“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采用这一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将现有研究中的 各种说法统一起来;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的研究成果来合理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对生态环境用水配置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倪晋仁, 金玲, 赵业安, 刘小勇. 黄河下游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J]. 水利 学报, 2002, (10): 1~7. [Ni Jinren, Jin Ling, Zhao Yean, Liu Xiaoyong. Mini mu m Water Demand for Ecosystem Protec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J]. Jo 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2, (10): 1~7.]
[2]倪晋仁, 崔树彬, 李天宏, 金玲. 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J]. 水利学报, 2002, (9):14~20. [Ni Jinren, Cui Shubin, Li Tianhong, Jin Ling. On Water Demand of Rive r Ecosystem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2, (9): 14~20.]
[3]郑红星, 刘昌明, 丰华丽.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J].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 626~633. [Zheng Hongxing, Liu Changming, Feng Huali. On Concepts of Ecolog ical Water Demand [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04, 15(5): 626~633.]
[4]杨爱民, 唐克旺, 王浩, 刘小勇. 生态用水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J]. 水利学报,2004,?(12): 39~45. [Yang Aimin, Tang Kewang, Wang Hao, Liu Xiaoyong. Theo ry an d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Water Use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 ring, 2004, (12): 39~45.]
[5]杨志峰, 张远.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方法比较[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 3, 18(3): 294~301. [Yang Zhifeng, Zhang Yuan.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Ecolog ical and Environmental Flow in River Channels [J].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 eries A, 2003, 18(3): 294~301.]
[6]许新宜, 杨志峰. 试论生态环境需水量[J]. 中国水利A刊, 2003, (3): 1 2~15. [Xu Xinyi, Yang Zhifeng. General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 ter Demand [J]. China Water ResourcesSeries A, 2003, (3): 12~15.]
[7]刘霞, 王礼先, 张志强.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6) : 58~61. [Liu Xia, Wang Lixian, Zhang Zhiqiang. Progress on EcoenvironmentalWater Consumption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1, 15(6): 5 8~61.]
[8]谢新民, 杨小柳.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枯季水资源实时预测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228~229. [Xie Xinmin, Yang Xiaoliu. Theory and Pract ice of Instant Prediction on Water Resources of Drought Period in Demiaridsubh umid Area [M].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1999:228~229.]
[9]杨振怀, 崔宗培, 徐乾清等.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卷)[M]. 北京: 水利电力出 版社, 1990:853. [Yang Zhenhuai, Cui Zongpei, Xu Qianqing et al. Chinese Encycl o pedia on Water Conservancy (Volume 2) [M].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19 90:853.]
[10]王西琴, 张远, 刘昌明. 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理论探讨[J]. 自然资源学 报, 2003,18(2): 240~246. [Wang Xiqin, Zhang Yuan, Liu Changming. A Theoretical Discuss 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River Course [J]. Jo 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2): 240~246.]
[11]瞿伦强. 论成都的环境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J]. 四川环境, 1997, 16(1): 51~ 55. [Qu Lunqiang. On Water for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Ecoenvir onment of Chengdu?[J]. Sichuan Environment, 1997, 16(1): 51~55.]
[12]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II)――实践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21(5): 548~552. [Wang Xiqin, Liu Changming, Yang Zh ifeng. Method of Resolving Lowest 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s in River Course (I I):Application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1, 21(5): 548~552.]
[13]王西琴, 刘昌明, 杨志峰.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21(5): 544~547. [Wang Xiqin, Liu Changming, Yang Zh ifeng. Method of Resolving Lowest 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s in River Course (I ):Theory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1, 21(5): 544~547.]
[14]田英, 杨志峰, 刘静玲, 崔保山.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 003, 23(1): 100~106. [Tian Ying, Yang Zhifeng, Liu Jingling, Cui Baoshan.Preli minary Study on Urban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J]. Acta Scientia e Circumstantiae, 2003, 23(1): 100~106.]
[15]纪永福, 俄有浩, 杨自辉, 安富博. 民勤盆地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分与生态用水分析[ J]. 干旱区研究, 2008, 25(1): 10~15. [Ji Yongfu, E Youhao, Yang Zihui, An Fubo .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al Divisions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sumptionin the Minqin Basin [J]. Arid Zone Research, 2008, 25(1): 10~15.]
[16]张远, 杨志峰. 黄淮海地区林地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 6(2): 72~75. [Zhang Yuan, Yang Zhifeng. Minimum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 f Forestland in Huanghuaihai Area [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 ion, 2002, 16(2): 72~75.]
[17]宋炳煜, 杨. 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J]. 自然资源学报, 200 3, 18(5): 617~ 625. [Song Bingyu, Yang Jie.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Use of Water Research [J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5): 617~625.]
[18]Covich A. Water in Crisis: 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s [ A]. In: Peter H.G.(Eds.). Water and Ecosystem [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 y Press, 1993:40~55.
[19]Falkenmark M.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Under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M ]. Pretoria: Conference of SADC Minsters, 1995:23~24.
[20]Gleick P H. Water in Crisis: Paths to Sustainable Water Use [J]. Ecologi cal Applications, 1998, 8(3): 571~579.
[21]汤奇成.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与绿洲建设[J]. 自然资源, 1989, (6): 28~34. [Ta ng Qicheng. Water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on of Oasis in Tarim Basin [J]. Reso urces Science, 1989, (6): 28~34.]
[22]贾宝全, 许英勤. 干旱区生态用水的概念和分类――以新疆为例[J]. 干旱区地理,1998, 21(2): 8~12. [Jia Baoquan, Xu Yingqin. The Conception of the Ecoenvir o nmental Water Demand and Its Classification in Arid Land:Taking Xinjiang as anExample [J]. Arid Land Geography, 1998, 21(2): 8~12.]
[23]钱正英, 张光斗.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 北 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Qian Zhengying, Zhang Guangdou. Strategic Resear 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M]. Beijing: China W aterPower Press, 2001]
[24]贾宝全, 张志强, 张红旗, 慈龙骏.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探 索[J]. 生态学报, 2002, 22(10): 1734~1740. [Jia Baoquan, Zhang Zhiqiang, Zhan g Hongqi, Ci Longjun.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and Future Framew ork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Us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2 , 22(10): 1734~1740.]
[25]刘桂民, 王根绪. 我国干旱区生态需水若干问题评述[J]. 冰川冻土, 2004, 26(5) : 650~656. [Liu Guimin, Wang Genxu. Some Issues of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 [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4, 26 (5): 650~656.]
[26]顾圣华. 长江口环境用水量计算方法探讨[J]. 水文, 2004, (6): 35~37. [Gu S henghua. Study on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Water Use in the Ya ngtze River Estuary [J]. Hydrology, 2004, (6): 35~37.]
[27]郑建平, 王芳, 华祖林, 褚君达. 海河河口生态需水量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05, 33(5): 518~521. [Zheng Jianping, Wang Fang, Hua Zulin, ChuJu nda. Research on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Haihe River Estuary [J]. Jour 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05, 33(5): 518~521.]
[28]石伟, 王光谦. 黄河下游最小输沙用水总量的初步估算[J]. 泥沙研究, 2003, (2) : 60~64. [Shi Wei, Wang Guangqian. Estimate of the Minimum Water Requirement f or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J].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 rch, 2003, (2): 60~64.]
[29]Luo Huaming, Li Tianhong, Ni Jinren, Wang Yudong. Water Demand for Ecosyst em Protection in Rivers with Hyperconcentrated Sedimentladen Flow [J]. Sci en ce in China Ser. EEngineering & Materials Science, 2004, 47(Supp.I ): 186~198 .
[30]崔保山, 杨志峰.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22(2): 21 9~224. [Cui Baoshan, Yang Zhifeng. Water Consumption for Ecoenvironmental As pe ct on Wetland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2, 22(2): 219~224. ]
[31]杨志峰.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Yan g Zhifeng.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of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32]唐占辉, 马逊风, 盛连喜. 生态用水量估算与植被生态建设[J]. 环境保护, 2004,(9): 31~33. [Tang Zhanhui, Ma Xunfeng, Sheng Lianxi. Estimation of EcologicalWater Consumption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J]. Environmental P rotection, 2004, (9): 31~33.]
[33]Costanza R, Mageau M. What is a Healthy Ecosystem[J]. Aquatic Ecology,1999, 33: 105~115.
[34]刘昌明. 中国21世纪水供需分析: 生态水利研究[J]. 中国水利, 1999, (10): 18 ~20. [Liu Changming. Supply Demand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in 21st C enturyin China: Study on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J]. China Water Resources, 1 999, (10): 18~20.]
[35]丰华丽, 王超, 朱光灿.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需水的影响分析[J]. 水科学进 展, 2002, 13(6): 757~762. [Feng Huali, Wang Chao, Zhu Guangcan. Effect of LandUse on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River Basin [J]. Advances in Water Sci ence, 2002, 13(6): 757~762.]
[36]夏军, 郑冬燕, 刘青娥.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估算的几个问题研讨[J]. 水文, 2 002, 22(5): 12~17. [Xia Jun, Zheng Dongyan, Liu Qinge. Study on Evaluation o f Ecowater Demand in Northwest China [J]. Hydrology, 2002, 22(5): 12~1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