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销商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都灵公司两年前曾经营过上海市场,但由于当时负责上海市场人员个人品行的原因而失败后退出。目前在商及各零售网点中仍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商的看法是:都灵公司的经营不稳定,市场计划无连续性,且信用度较差。原都灵公司的商上海松祥工贸仍有部分都灵的存货。而零售网点的原先经历则是经营“都灵”品牌热水器后,未曾有利润,目前尚有部分商场(如开开商场、好饰佳、曲阳家电城等)有存货。另与国美尚有数目不清的遗留费用(对方称如果都灵公司想重新与国美交易必须先结清以前的欠费才可商谈进场)。鉴于以上历史原因,都灵公司在重新进入上海市场时,选择与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商合作,以重树市场对“都灵”品牌之信心成了必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络、洽谈和筛选,目前有两家商有“都灵”品牌的意愿。
一、两家商状况
1、上海荣海商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目前卡帕斯电热水器,流动资金100万以上,目前有网点约20多家(其中永乐连锁店12家)。去年卡帕斯在上海的销量约为200万元。该公司的负责人与永乐的高层有良好的合作和私人关系,故卡帕斯的成功也是由于打进了永乐这条主通路(卡帕斯80%的销量出自于永乐通路)。经与对方详细商谈后,对方承诺可放弃卡帕斯的,只“都灵”,利用与永乐的关系争取在永乐这条上海的主通路全线铺开,并争取最好的位置。预计年销200万元无问题。目前谈判的焦点在产品的供价(保证其有利可赚)和永乐12家店×2.5万/店=30万元的进场费。
2、上海久杨商贸
该公司目前德斯宝等电热水器品牌,年销100万元左右,网点约20多家,主要通路为建材超市及二级市场。对方也希望寻求一含金量较高的品牌且市场有长足成长潜力的公司。目前谈判的焦点是供货价(即对方对毛利率有一较高的要求)。
二、上海家电行业通路分析
由权威部门的统计信息和市场调查可知,家电连锁店通路(永乐、国美、苏宁)已占了整体上海家电市场量的65%以上,且目前仍在快速成长。家电连锁已成了各品牌快速渗透或占领上海市场的核心通路,且基本上有点含金量的品牌都会把该通路作为展示企业品牌形象和实力的最佳舞台。同样,对“都灵”公司也不例外,想要在上海这块具有战略性幅射地位的市场有所作为,必须首先进入该通路。国美在上海的实力不如永乐,与“都灵”公司又有以前的历史遗留费用问题未解决(数目不菲),且单店的进场费用也不低(约2万/店),从进场费用率上看并不合算,故该连锁店并非都灵公司理想的合作对象。苏宁连锁店则进入上海市场不久,销量不大,且也需5000~10000万元/店的进场费用,该通路对都灵公司而言不应作为首选,但其后可作为对主通路的补充,以进一步增加销量。综合以上,主通路中的永乐为都灵公司必须合作的通路,且鉴于荣海公司与永乐的特殊关系,在此通路上的投入产出比是较优的。故都灵在主通路上首选的合作商为荣海公司。
地方商场、超市及曲阳家电城,该通路占上海家电整体市场量的20%,虽然看起来该通路的量不小,但合计网点有70家以上,且分属于不同单位,不同企业性质,操作和交易方式也各异,一般商根本无力覆盖该网络。每家店都有不一样的进场费、店庆费、促销员管理费等,名目繁多。单拿曲阳家电城来说,约有20家个体户经营电热水器,但要想在某摊位出样,必须付3000~5000元/月不等的墙面费,其月销量也就25台左右,其费用率至少为3000元/25×800元/台=15%以上。鉴于该通路的复杂性,都灵只能采取逐个谈判进入的方式(且必须都灵的品牌能在永乐等主通路上有大面积的销售后,都灵才能有谈判的砝码,否则大多数建材超市不会考虑让公司进场或要价很高)。
以郊县为主的二级市场个体电器店和其它通路约占上海家电10%左右的市场量,但由于其极端的分散性,单点月均销量仅8台左右(所有品牌)。都灵可选择的二级市场商目前有久杨商贸等几家可选择,但该通路必须在都灵公司主通路布点且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才有谈判的筹码和可行性。(目前个体通路主要销售的为杂牌,商的平均毛利率都在50%以上,即个体网点在经营该杂牌时都是以“暴利少销”的模式在操作,每卖出一台可赚300元左右。)
三、商经营成本分析
如按照公司原有的价格体系(略,零售价和价格结构与主要品牌同类型产品相近)与商交易(年目标金额以200万计),在未扣除固定成本、商场日常管理费用和税金的情况下(即不计经营费用),商的毛利率是15%,年毛利润200万*15%=30万。
该商的主要经营支出如下:
1)人员薪资12万 (5人×2000元/人×12月=12万)
2)办公场地租金3.6万 3000元/月×12月=36000元
3)仓库租金2.4万 2000元/月×12月=24000元
4)水、电、电话费及杂费3.6万 3000元/月×12月=36000元
5)税30万×17%=5.1万
6)公关交际费约2万
支出小计:28.7万
则该公司年底的损益为30万-28.7万=1.3万;如完成200万目标则可得年终返利200万×5% =10万,该公司年底的最终损益为1.3万+10万=11.3万。
注:以上计算不包括经营主通路时可能需由厂家支出的以下费用:
·促销员管理费:150元/人/月/店
·场地支持费(用电等):150元/月/店
·电话费:50元/月/店
·占地费:700元/月/店
如以12家连锁店计,合计需十几万元;另尚有名目繁多的不可预期费用如:店庆费、开业费、周年庆、赞助费、厨卫节等。
一般而言,在上海地区对年销售额在200万元的新品牌的家电行业商,其可接受的净利润底线为20万元左右。根据该市场行情,仍以年销售200万元为例并依据公司的现行零售价不变,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倒推,则都灵公司原先拟定的商供货价必须整体下调4%的幅度。
综合以上分析,如果公司仍坚持原有的价格结构则根本无法寻求真正有实力的商合作,而只能寻求无任何实力或刚刚起步的个体户合作,该种个体户的典型特点就是:
① 签订不切实际、信口开河的目标合同以骗取更大区域的独家;
② 以零售为主(自己仅有一两家门店)、以为辅,以取得超额利润;
③ 由于其本质是零售商(无主通路网点),根本不具备商的功能,故无法实现真正的销量;
④ 利用公司政策的不连贯性,每次进货时软硬兼施要求更多的折扣、费用支持(进场、专柜等)或有利的政策,以此要挟公司。
⑤ 不主动做零售网点的开拓投入,等待公司支持后才进场。
四、结论:都灵公司上海市场进入方案
⒈争取与荣海公司的尽快合作,全面进入永乐主通路,对于双方的交易价格,应以原先拟定的价格整体下调4%为基础。也可采取另一方案,由于安全王系列和智能系列产品为都灵公司独有,市场对该系列产品价格并不敏感,可将该两系列整体零售价上调,而供应价不变;其他同质性品种的供应价下调。
⒉由荣海与永乐谈判争取进入永乐的重点网点,约12家(该网点有良好的品牌宣传作用,会促进其他通路的销售),进场费为12×2.5万=30万元,都灵承担30万×70%=21万元(不需一次性支付,可依时机逐个进场,依次支付费用,但需与永乐签订总体进场协议),荣海承担9万元,以共同分担风险,加大其转移成本。
⒊协助荣海开拓其他网点,如建材市场,家电商场,超市,大卖场等,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⒋继续寻求和洽谈二级市场商(合同目标量100万)和网点开拓,以确保都灵公司上海市场整年300万业绩目标的实现。
从都灵公司的评估过程和结论,本案例可以给我们以下借鉴:
1. 分析区域市场的通路销量占比和通路经营费用是确定选择何种通路的关键;
2. 当企业对某区域市场不太了解但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该区域是否可介入和如何介入时,对商的经营费用和最低期望利润进行分析,并在公司有利可图的条件下满足之,这种“倒推法”是公司以最小的风险和代价并能成功选择到商的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篇2
但抱怨归抱怨,如何在这92个牌子混战的下乡大战中活得更好,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家电下乡,路在何方?
一、 家电下乡,92个牌子引发的渠道变异!
家电下乡,首先带来的是对现有渠道格局的冲击,无论是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的认同,还是政府补贴13%的利益刺激,家电下乡品牌都会对经销商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经营一个有着家电下乡荣誉的品牌,或多或少都能为经销商在市场竞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在主观上也极大的增强了经销商自己的信心。
基于这个原因,不少品牌的经销商在家电下乡招标公告的时候就采取了不进货作观望的态度,部分感觉下乡无望的经销商也在悄然寻找下一个合作伙伴,经销商“婚变门”由此而埋下了伏笔。果然,家电下乡(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的招标结果公示后,很多经销商开始由怒骂转变为积极的行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一场渠道变异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 经销商婚变,如何最快收割胜利果实?
序幕已经拉开,然而演戏的人却好像还没做好准备,很多入选企业一方面沉浸在下乡的喜悦,另一方面又为如何利用下乡提升品牌、如何利用下乡强化渠道网络而迷茫。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人的头脑能记得住的品牌也就六七个,特别是受消费心理的“类处女情结”的影响,第一个进入其内心的永远是记得最牢固的,同时也是信任感最强烈的。如果你不能在92个竞争对手中成为较早进入的前几位,那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挤入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脑子里。
那怎样才能快速收割下乡的胜利果实呢?
1、 信息传播,做第一个进入其内心的勇士。当很多企业在下乡结果公示后还不知道
该怎么做的时候,北京天源阳光在14号通过“信连信”爆破活动的实施,结果从15号开始,连续一周电话被打爆,能打进电话咨询合作的经销商一周高达到700多个,未打进来电话的经销商更不知有多少,《天源阳光家电下乡天龙八步营销方案》一经出场便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2、 全面推进,快鱼吃慢鱼
河南69个、安徽61个、河北61个,可一个县的太阳能经销商能有多少个?面
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在本次下乡运动中取得胜利的最好办法就是抢先收割,就像在抗战中八路军发动群众抢先收割粮食一样,谁快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不然,等你慢吞吞的派业务员一个县一个县去拜访深谈,最后再拉到公司考察签约,黄花菜都凉了。
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当前情况下,家电下乡的竞争已由入围战演变成了
速度战,谁能最早做好方案并快速行动,谁就能获得太阳能家电下乡市场竞争的先机。就如双能太阳能,家电下乡的结果还没出来,其《三抢三下,双能太阳能家电下乡推广方案》就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所以当下乡结果出来后的第二天就完善的方案搞定了一个前来咨询的大客户,也就成了方案先行的一种必然。
三、 对象选择,抓大鱼里的小鱼还是抓小鱼里的大鱼?
厂商的合作,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面对这次行业洗牌的机会,企业和经销商的心理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未中标品牌的经销商大感失望,在网上纷纷发言要换品牌已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而一些知名品牌的经销商看到其公司的下乡价格高不成低不就,进货高而下乡价相对偏低而不愿再干下去,则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品牌下乡了反而经销商跑了。于是,知名品牌经销商这种二难选择的心理,给这次家电下乡引发的经销商婚变又增加了更为复杂的色彩——说你下乡价高嘛又没有多少利润空间,说人下乡价低嘛这个价格在市场上又没有多少竞争力,所以还不如换品牌做算了。
而这样一来,也为其它入选品牌带来的难题,是针对未中标品牌的经销商去鼓动呢,还是针对这类已中标的大品牌的经销商去洽谈?哪种方法最快,哪种的效果会更好?你考虑清楚了吗?
四、 群芳争妍,你的武器是渠道利益还是消费利益?
本次下乡大战的争夺,主要体现在两大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资源上的争夺,这两大资源就是经销商资源与消费者资源,而争夺这两大资源的最佳武器就是利益。在二者利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情况下,问题就出现了——尽管你的品牌很大,但进价高而下乡价相对较低,而这个下乡价格虽然能吸引不少消费者,可和同是下乡品牌打价格战的力度又不够,这时候,很多经销商会因为自己利益不够,而消费利益也相对不是很强,从而产生换品牌的想法。而小品牌呢,虽然进货价很低下乡价较高,经销商很想干但消费者却不乐意,弄不好,下乡的结果就是一堆库存放在经销商家里做“兵马俑”一放就是许多年。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本次下乡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得为大家找准赢利模式,找到市场竞争的切入点和制高点。如奥斯特的“营销三连环”下乡利益分配体系、天源阳光以帮助经销商抢夺消费者为目标的“营销大挪移”营销策略等等,都通过赢利模式的准确把握而为以后竞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除了经济利益以外,作为厂家,还得给予经销商另一种渠道利益,即经营技巧。在各品牌经销商销售能力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传授经销商具体的操作方法,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营销方案,他们才会将家电下乡的作用充分的利用起来。如天源阳光针对经销商下乡大战的《家电下乡天龙八步》培训活动与“营销大挪移”市场操作技巧,就将授经销商以下乡之“渔”放到了首位,16号在一个乡镇试点就卖出了20台。不然,光让经销商自己去摸索如何下乡,而不教给他们作战计划,家电下乡弄不好就会变为“花钱赚吆喝”而没有为经销商带来销量上的突破。
五、 群狼乱舞,如何将下乡影响力转化成终端效益?
篇3
为什么厂家与经销商之间有“窗户纸”?
营销人士经常把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往往有时厂家和营销人员理念、想法都很美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厂家和经销商联合行动过程中,总是有种说不清的味道,经销商不能完整的将厂家和营销人员的方案、计划落实到位,当然最终的执行效果,与期初的目标相差甚远。厂家与经销商联合营销过程中中,为什么总是有一张“窗户纸”,制约着厂家和经销商,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多年的营销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厂家与经销商从开始合作时,双方的关注点与重点不一样。一般厂家追求的是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的不断提升,一般经销商所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和利润。很多厂家在制定商务政策时,几乎主要考核经销商的指标就是销量,返利几乎只与销量关联与挂钩。厂家与经销商开始制定商务政策时,为什么不能够将市场占有和增量与返利关联?市场占有的任务完成超好,返利越高?销量任务完成越好,返利越高?将经销商从关注利润转向关注市场占有、增量等过程中来呢?厂家与经销商不从出发来解决问题,方向错了,双方越努力,能力越强,速度越快,距离越远。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抱怨,就不会消失。
第二,厂家经销商的理念和目标差异非常大。两种可能,一种是厂家理念和目标远远高于经销商的理念与目标,经销商总感觉厂家提出的目标与方案不可实现,结果是厂家理念还是厂家的理念,厂家的目标还是厂家的目标,经销商的理念还是经销商的理念,经销商的目标还是经销商的目标。一种是厂家的理念和目标远远低于经销商的理念与目标。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小品牌大经销商。经销商老是抱怨厂家的政策不给力,品牌不给力,管理不给力,服务不给力,厂家老是抱怨经销商大苛刻,要求与条件太多,难以打交道。厂家与经销商彼此融合,文化相近,实力与地位相当,才是最和谐的。小品牌找大经销商,大品牌找小经销商,一般很难持续、有序、健康的发展,除非一方付出更大的代价。
篇4
本文就是几年前笔者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采用规模营销采得成功的例子之一。当时从事营销工作不久,同整个公司一样处于“边学习边营销”的过程,被任命为J省办事处经理前任市场部副理,这给笔者提供了一个学习营销理论和吸收别人的成功营销经验的大好机会。所以才有公司第一份真正取得成功的《C市常规促销方案》——20天实现12000箱的销售量,并被公司在北方区域推广。这里整理出来的是其中的“批市部分”,与大家共享。
春节前换的经销商,我是春节后正式接手C市场。原经销商以前做汽车配件,没有任何酒水经销经验,操作两年了只建立了一定的餐饮网络,而公司产品是三片罐装的热带果汁饮料,主要销售通路应当是在批发市场和商超。公司已经在C市主干道上安装了候车亭灯箱广告,央视也偶尔有广告出现,但在C市的年销售额始终就没有超过50万元,这与公司的要求显然相差太远。
新经销商以前长期做的是坐商式的在当地十分风光的大批发,由国营企业改制而来,有资金实力,所聘用的人员素质也不错,有足够的车辆和仓库,所经销的是康师傅、红牛两个大品牌。负责人也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不仅在接产品前征求业务员的意见,而且对厂家提出的市场运作要求一般比较支持与配合。
经销商的主要网络是批发市场和商超,与公司产品的销售要求基本一致。其中商超的铺市率是100%,但批发市场的铺市仍显不够,最大的不足是餐饮和下县通路,几乎没有。经销商曾做过餐饮,但以失败收场,因而对此有心理障碍。下县则完全由厂家操作,经销商都不知道。
康师傅和红牛只需要经销商将产品铺向自己的网络并保证及时送货即可,产品的销售靠品牌力、厂家的促销活动及厂家自己向下县分销,经销商相对比较轻松,但这也导致了经销商对促销活动的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与不够重视。
接手市场后,经与经销商沟通,笔者将自己的操作思路向经销商作了介绍:先做好市内市场,同时由我负责帮其建立下县分销网络。其中,市内市场的主要精力放在批发市场、零批市场(零批市场即大棚式批发市场,主要向市内餐饮供货、团购及零售)和商超通路,特别要尽可能地扩大前两者的铺市面,同时也建立部分餐饮网络(鉴于经销商对餐饮网络的心理障碍,公司提供了200箱的无需支付货款的铺货与货损支持和若干名铺市业务员)。批发和零批市场采取“跟”的策略,即选择当时同为三片罐、铺市最好、处于第一品牌地位的“露露”,哪个地方有“露露”,哪里就有我们的产品。做好批发市场以后,以批发市场的强大辐射功能自然向下产生影响,然后主动开发下县设立分销商。
经销商对此思路基本表示支持。并专门召集业务员开会,将我公司产品的业务工作完全将给我全权负责,除了资金的问题,我可以直接指挥他的业务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批发、零售市场的铺市基本达到要求,整体的铺市面提高了近30%,可以说是该铺的地方都铺了,而且是每家最少8箱。对商超则提高展示面和展示的规范性,如展示宽度一米以上、高度2罐高、商标统一朝外、选择最好的位置等。
基础工作做好了,效果却未见多大,又刚好是夏季——果汁饮料的销售淡季。更让人头疼的是,此时第一批进货经铺市后已经销售得差不多,经销商刚好打款38万元再次进货,而去年春节前公司在C市开展了一次大的电视广告宣传(是我负责签的广告合同),总费用是58万元,经销商垫付,公司按正常货款计算以货冲抵,也将陆续向经销商发货,加上公司以货冲抵的15%的市场支持,这样下来将总共有112.7万元的产品等待我来销售。而果汁饮料在北方的销售旺季在秋冬季节,特别是秋冬的几个节日——国庆、中秋、元旦、春节。到8月底,112.7万元的产品还有70多万元计14000箱的库存。要完成公司元旦前打一次款、春节前打一次款、春节后再打一次款的目标,看来国庆前必须将现有产品消化掉,起码也要消化得差不多,否则,一年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
于是,我开始考虑怎样在国庆期间消化掉这14000箱这个问题了。
C市是J省的省会城市,市场有相对封闭性,批发市场只会影响本省部分离省会较近的地级城市和下县,但象其它北方城市的批发市场一样功能强大,是走货和提高产品影响力的最佳场所,所以批发市场是我考虑的重点。同时,由于公司产品在市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根据经销商与提供的销售数据,以前市内商超的销售量占到了总销售额的40%,所以我不能放弃商超。虽然餐饮的销售量较小,但既然已经启动,公司也专门配备了相应的人员,而且自己以前也做过餐饮业务员,我就必须照顾到这一块。更加重要的,14000箱想完全靠批发市场单独消化是不现实的,而且餐饮、商超和批市三者本身就是互相促销的一体。
根据我对C市的调查,其它品牌开展的促销活动基本是电视广告、车身广告、商超“一人一桌”、批市总经销搞个“按进货量给予相应奖励”等的促销活动。公司给我的市场支持力度只有经销商付款额的15%,其实货冲抵部分还应有15%,但公司一直都在蒙,经销商与没有反应过来,算起来只有13%。
我对单纯的电视广告兴趣不大,这些钱打电视广告估计效果也不会很大,而去年春节已经集中打个一个月的电视广告,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促销兴致最大,也经常研究,因为短期效果是促销的最大特点,而现在我需要短期效果,因为我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我对那种商超“一人一桌”的促销也不感兴趣,费用高不说,效果还差,对品牌形象也没有任何好处,冷场还会反过来损害品牌形象。倒是批市经常有的那种“按进货量给予相应奖励”给了我提示。
许多总经销商还企业在批发市场喜欢搞一点展示有奖及按进货量给予相应奖励的促销活动,但是,他们只是在总经销商的门口放上一个广告牌,手写上相应的内容而已。如果我将这种活动扩大化,形成一种规模会是怎么样?我为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马上凭印象翻出相应的实战营销参考书(如《销售与市场》)进行研究,并到批发市场与分销售商们沟通,很快就印证了可行性。于是特地向经销商请假一周(我每天按经销商的作息制度在经销商处上下班,按现在时髦的话说:既是厂家的一员,也是经销商的一员),到办事处做出了后来出人意外地成功的《C市常规促销方案》。
整个方案由三部分组成:批发市场方案、商超方案及餐饮方案。其中餐饮方案主要是根据产品从进货到消费者购买的全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促销;商超方案则是通过对商超营业员的促销来获得足够好的展示位置(那时还当地没有货架费一说)、足够宽的展示面和足够的展示高度并保持。除餐饮效果一般外,商超的效果也相当不错,但整个方案中最为出彩的是批发市场部分,这里作主要介绍。
批发市场方案的基本内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是的地方,只不过通过形成规模而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促销名称:展示有奖,销售重奖
针对对象:C市批发市场和零批市场
促销方式:1、对持续大量堆货的分销商给予一定奖励;2、销售量达到一定坎级的分销商给予相应的高价值物质奖励
活动诱因:1、只要分销商在促销期内按公司要求的数量每天在店门口醒目位置进行堆货,无论是否实现销售即可获得奖励;2、分销商只要能够完全最低销售量坎级,就可在正常销售利润之外,得到额外的高价值物质奖励
参与条件:除雨天外,分销售商必须每天进行12箱以上的产品堆头展示,才能获得展示奖;分销商必须完成最低销售量坎级并结清货款,方可获得销售奖励
活动内容:1、活动时间 :准备阶段:9月1日—9月5日 ;实施阶段:9月6日—10月3日 ;评估阶段:10月5日—10月10日 2、活动地点:A、B批发市场及C、D、E等零批市场 3、广告宣传配合:无需媒体广告配合,以宣传单形式进行宣传 4、奖品设置:(1)展示奖:奖励产品2箱(标准箱)(2)销售奖:20箱奖电饭锅1个,50箱奖自行车一辆,80箱奖VCD一台,100箱奖音响一套,150箱奖21吋彩电一台,300箱奖25吋彩电一台,500箱奖新飞大容量冰箱一台。(注:按每箱6.5元的额度计算,物品可以按分销商要求换为同价值其它物品,但不能兑换现金,自活动开始之日起计算,至活动结束之日)
经销商看到方案以后,当即表示同意,但强调必须保证所送奖品均是名牌产品,不能因此而得罪分销商,影响经销商的形象,并在方案上签字盖章(公司要求)。上报公司以后,公司领导也很快批准。
在做好促销协议、具体操作细则并对经销商业务员进行培训以后,具体工作就开展了。
除个别分销商(有自己总经销的品牌)外,实施初期还算顺利,那些不太配合的分销商主要对展示不配合,认为到时进货就行,但由我或经销商的负责人亲自上门做工作后基本解决,只有一个一直不配合,但后来在产品销售时我差点就未给其供货,且在领奖品时想补差价将21寸彩电换为25寸被我拒绝,也算对他的不配合行为的小小惩罚。
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有的分销商因为前期一段时间不卖货,每天还要搬出搬进,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懈怠情绪。在业务员汇报以后,只好由我自己亲自检查,对不想搬的,我就亲自动力,几次以后,他们也就不好意思了。
说实在的,每次检查市场时,一进市场看到那些整整齐齐,一眼看上去似乎家家都在销售的产品,感觉确实不错。进入9月下旬,分销商的要货量明显就上来了,因为部分产品尚在分公司未发来,准备了12000箱产品以后,经要求分销商及商超充足备货,到节前3天,还有近5000箱,我想应该足够了。
没想到,我的判断失误了。就是这几天,一直到10月1日当天,库存的5000箱产品完全发完,而且分销商还在不断地要货。业务员每天送货送到晚上10点,而且是现款现货,有时车一到就被分销商们瓜分一通,第二天再结款竟然不分不差。
由于预计不足,再从分公司发货已经来不及了!
经销商的电话不停在响,分销商也急了!
经销商的业务员说:“好几年没有遇到这种事了!”
12000箱完全销售完毕——我们竟然20天销售了12000箱。
我和经销商负责人为备货不足而后悔不已!
事后统计,并与分销售商落实与核对奖品,有的经销商竟然在20天内销售了800箱,最少的也有100箱。奖品得用经销商的最大送货卡车装上两车。
该开始派送奖品了,借着激动了心情,我和经销商又临时商议了一套方案:
用经销商最大的送货车送奖品;
对送货车和奖品进行简单装饰,即所有奖品上赠上大的“奖”字,在 送货车的车头了挂上大红花,在车侧和车尾挂上宣传条幅;
请锣鼓队随车敲锣打鼓;
在给最大的批发市场内先将送货车巡回两遍,然后再兑奖;其它批发市场则尽量在市内拐着弯走;
经销商准备好相机将整个场面记录下来。
最后,除了锣鼓队因要价太高以录音机代替及市内交警不让在行进中播放音乐外,其它均落实。
整个送奖品的过程热闹非凡(现在仍有照片为证)。在最大的批发市场内,车走到什么地方,人群就聚在什么地方,一些来市场进货的下县客户甚至追着问:“谁中奖了?谁中奖了?”,当得知是因销售我们的产品而得奖时说:“你们什么时候还搞这种促销,我们也参中!”——一次成功的规模促销活动就在分销商的欢笑声中顺利而成功地结束了!
事后评估,此次促销不仅实现了12000箱的销售量,经销商随后再次打款38万元,更重要的是:第一,通过这次促销将产品自然分销到附近的地级城市、下县和乡镇,为以后建立下一级网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这次促销后不久,我们就将产品打入了C市机场;第三,许多分销商的产品是以团购的形式销售的,既利用了分销商的团购能力,也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对商超和餐饮的销售取到了促销作用;第四,事后的进一步扩大影响为下一步促销打下了基础。
整个方案其实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地方。事后总结,此方案的优点是:
1、将其它企业零散开展的常用促销方法形成规模。有效地刺激了分销售商特别是他们下一级客户,通过规模性的展示,再加上分销商的极力推荐,形成了产品畅销的感觉;
2、整个方案实施中的控制较好。展示是基础,在未形成销售量时,是笔者帮分销商搬货才保持展示的持续和效果,对销售最火时出现过个别分销商提价销售的情况,也被及时制止;
3、经销商的配合十分重要。经销商自始至终对方案全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为方案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但是,此方案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让笔者事后后悔不已:
1、没有在批发市场悬挂过街条幅或在货堆边放置广告牌。这一点虽然当时想到了,但为节省资金而未实施,导致造势不够,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效果;
篇5
箴言一:门当户对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忠 告:经销商是“选”出来的,不是“拣”出来的。
选择经销商如同一个人“谈婚论嫁”,关乎“终身大事”,所以,须慎之又慎,那么,如何选择经销商,选择什么样的经销商才是最好的呢?笔者认为,经销商的选择应根据“出身门第”,讲究“门当户对”,不要盲目“攀高”或“就低”。俗话说的好,厂大欺客,客大欺厂,但条件相当时,便会省去很多麻烦。经销商是“选”出来的,而不是随便从市场上“拣”出来的。
案例:笔者的一个朋友曾在一家中型方便面厂做业务,在山东临沂市场找了当地最大的客户来此品牌产品,此客户前期果然“不负众望”,第一个月卖了30多万,第二个月卖了40多万,平均两天一车货。就在厂家庆幸找到了“金龟婿”时,经销商却在第三个月“杳无音讯”、没有一点动静,打电话给经销商,经销商说此品牌价格太高,在当地市场无法参与竞争,没法再做下去了,征求经销商的意见及应对措施,回复说,每件面必须便宜一元钱才能做。最后,厂家为了保住此市场,“赔钱赚吆喝”,不但每件面下调一元钱,而且库存的近30万也给了相应的补贴,至此,经销商的“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后来,厂家经过调查才明白,经销商不是该产品不好卖、不赚钱,而是经销商为了套公司的“政策”,做出“进货猛”、“销量大”的假象,其实,虽说两个月做了70多万销量,但其中的30万却是库存。再后来,由于营销人员无法控制该经销商,这样的事情一再“变本加厉”,最后,厂家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该市场。
经销商的选择应根据厂家的具体情况而“量身定做”,不应“攀大”或“就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了“中意”的经销商,会为以后的市场操作及长久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销量而利令智昏,置“终身”于不顾,以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
箴言二: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爱“拼”才会赢
忠 告:经销商是“做”出来的,不是“靠”出来的。
经销商选好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市场要想“长治久安”,长期发展,获得销量和品牌的提升,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即认认真真的运做市场。真正的好市场不是“靠”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案例:A君是某食品公司的营销主管,在成功地开发了某市场后,销售量及个人收入均大幅提升,于是,便沾沾自喜,不再努力“操持”市场,每个月即便到经销商那里也是“蜻蜓点水”,或催促发货,或“飞来飞去”,成为了市场上的“草上飞”。这种等“靠”市场自然发货的好景不长,业绩便每况愈下,不得已,厂家“挥泪斩马谡”,撤换了A主管,改由悟性很高的小B来运做市场。小B到市场上后,对当地的经销商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并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口味、喜好、偏爱等,“该出手时就出手”,制作了一套涵盖产品、价格、通路、促销、服务等内容的切合实际的营销方案,并“身先士卒”,协同经销商,精耕细作,大力拓展新市场,很快,产品的占有率及销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拉力和回复力很快得到了体现,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小B也获得了各级经销商的广泛好评和信任,时隔不久,就得到了公司的提升,成为了区域经理。
同一个市场为何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原因就在于A君是“靠”市场,是一种消极行为,而小B是“做”市场,是一种主动行为。世间无难事,爱“拼”才会赢,经销商不是“靠”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箴言三:营造“家庭”氛围 共创“双赢”格局
忠 告:经销商是“管”出来的,不是“宠”出来的。
厂家和经销商好比一个家庭组合,厂家是“家长”,经销商是“成员”,而营销代表则是厂家的“代言人”和“家法执行者”,厂家对经销商既不能“棍棒出孝子”,随便“鞭笞”、“用刑”,更不能“溺爱”、“骄纵”,放任自流。好的经销商是“管”出来的,不是“宠”出来的。
案例:A经销商是B牌方便面井陉总,年销量300万以上,由于营销人员一味过分“宠爱”经销商,导致客户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经常通过营销人员向公司谋求政策,公司稍有不从,便赌气不进货,以致出现了“小河有水大河干”、“大河没水小河满”的不正常现象,组合“家庭”变成了经销商盈利、公司亏损的“单赢”一头沉现象,由于公司已无操作空间,市场支持难以为继,该市场便日渐没落。
相反的案例是豫东的一个市场。 豫东的经销商A在郑州经商“败走麦城”后,了B牌方便面,公司的C主管负责该市场的运做,从产品的选择,到市场的操作,从促销的设定,到渠道的精耕,从市场的细分到合理的库存等等,C主管全部参与“管”“理”,由于运做模式独特,厂商操作利润空间大,市场后劲十足,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该市场也成为B牌方便面在豫东的样板市场。
以上两个案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个营销员没有把“家长”与“成员”的利益关系权衡好,造成客户“失控”、“家庭失和”,终至日落西山。而第二个案例里的C主管,则不但管好了市场,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并且还经常向经销商灌输一个理念:“要向市场要利润,而不是向公司要利润”,以负责的态度较好地处理了“家庭成员”的关系,促使了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箴言四:“孺子“可教 协同发展
忠 告:经销商是“教”出来的,不是“哄”出来的。
在营销团队的建设上,一个公认的说法就是要打造具有“客户顾问型”的营销团队,意即作为厂商之间起“枢纽、桥梁”作用的营销人员,不仅要给客户当好“经济参谋”,更重要的是要能协同厂家培训客户及其下属人员,增强其向心力,促使双方能够协同发展。
案例:A牌急冻食品公司95年建厂,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成为拥有十条先进的生产线,销售区域遍布十几个省市的地方知名品牌,最令人称奇的是近200家客户中的80%都是经销年限6年以上的老客户,该公司用何种“魔力”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忠实客户,其滚动快速发展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一、经销商年会年年开。每年12月份,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齐聚公司所在地A城。年会不仅宣导新一年的公司营销政策,而且还外聘专家、学者给全体经销商培训经济形势分析、产业发展方向、经销商的未来趋势等等相关内容。从外部环境上给经销商“洗脑”,灌输公司的发展和经营理念。以使其能与公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形成公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二、培训专题会季季开。每季度,A牌急冻食品公司便分批组织经销商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打造、经销商的渠道管理、经销商的人员管理、经销商的库存管理、经销商的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从经销商发展的角度,打造高素质的经销商团队,协助经销商共同提高,同步发展。
三、流动培训会时时开。公司每个月都组织培训专员,深入到一线市场,随时随地的给客户及其人员沟通、培训,其内容主要是营销技巧的提升、通路策略、促销策略、市场细分等等。
以上培训活动的开展,扎实有效,有始有终,不但调动了经销商的参与积极性,而且也为经销商的战略规划指明了方向,既明晰了思路,又有了具体的方略,既提高了客户的盈利水平,又增强了其对公司的忠诚度,起到了一箭多“雕”的市场效果。
箴言五:加压驱动 激发潜能
忠 告:经销商是“激”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论述了人有五大需求,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需求,第三是社交需求,第四是尊重需求,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运用马氏理论,对经销商本着“尊重自我,实现自我”的原则,加压驱动,激发潜能,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案例:A君是B牌方便面的某市商,此客户最大的优势就是实力雄厚,不但拥有众多的车辆和人员,而且在当地社会关系也处的非常好。但A君也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惰性十足”,自以为生意做的不错,所以有些事情总是“大大咧咧”和“磨磨蹭蹭”,致使B牌方便面的销量一直徘徊不前。B牌方便面公司的C经理在接手了该市场后,决定“对症下药”,首先,根据该市场每月仅20万元销量离竞品每月80万还有很大差距的情况,采取“激将法”。第一个月,C经理找到A经销商,先对经销商对公司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并对经销商的前期努力大大称赞了一番,就在经销商洋洋得意之时,C经理话题一转,说竞品每月销售近百万,而本品每月才20万,应该努力追赶,以不辜负“江东父老“,此招正中经销商“软肋”,经销商面带愧色,点头称是,并急问该怎么办,C经理见时机到了,便拿出早已拟好的营销方案及公司当月政策,让其签字,由于该方案从产品、通路、促销等方面都策划的很具体,操作性强,经销商非常满意,并当即表示本月一定完成30万元的销量。果然不出所料,当月经销商便调集尽可能利用的人、财、物等多种资源,在C经理的具体指导下,实现了30余万的销售额,销售量首次有了突破。C经理乘胜追击,不断推出新的促销及操作方案,配合公司的激励政策,一波又一波,一环又一环地“套”牢经销商,而经销商也在公司的支持下,积极性大增,并一鼓作气,连创新高,从当月的30万,到后来的40万、60万、80、近百万,B牌方便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篇6
第一,大家都承认招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招商到底是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是拓展市场的手段,筹集资金的手段,实现销售的手段,还是市场推广的手段?
应该说,上述说法都不确切,准确来讲,招商应该是“落实渠道策略,建设分销网络”的手段,而渠道本身当然要承担市场开发、销售、推广、融资、信息、物流等职能。
理解这一点对于规划招商活动非常重要。如果招商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渠道策略和建设分销网络,那么在制定招商方案之前,必须有明确的渠道策略和渠道管理制度,而明确的渠道策略又是以明确的营销战略为前提的。
第二,招商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是寻找经销商,然后把我们的产品推销给他们吗?
当然不是!招商活动的本质是把一个生意机会营销给目标经销商,也就是让目标经销商接受如何通过经营我们的产品获取收益的整体方案。
理解了上述两点,我们就可以系统地思考招商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七步行动来完成招商工作:
第一步,策略回顾
解决招商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对招商所涉及产品的整体营销战略与渠道策略的回顾。案例中提到的很多关键问题,其实都应该在这些策略里得到明确描述,比如营销战略中对目标市场的规划决定了招商的目标区域;渠道策略中对渠道长度和宽度的描述,决定了所招的经销商负责的市场区域以及主要职责;渠道政策决定了给经销商的贸易条件;而渠道管理制度则决定了对招来的经销商如何管理和激励。
在回顾整体营销战略与渠道策略时,经常出现的一个小问题是许多企业在决定招商时并没有清晰的营销战略与渠道策略,这时应该怎么办?依我看来,此时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只有回过头老老实实规划营销战略和各项策略,然后再考虑招商问题。
第二步,设计“产品”
在做了认真的回顾之后,接下来应该考虑的是设计招商方案,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出的“经营我们产品获取收益的整体方案”。这个方案的要点是讲清楚如果成为我们的经销商,投入、产出以及风险的情况如何。投入意味着经销商需付出的保证金、进货资金、人力、物力等等是多少,产出则是预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为何,而风险则关系到市场推广、账款、进店、存货和退货等诸多方面。企业重要的是讲清楚如何帮助经销商提高产出,降低风险,而且必须是以扎扎实实的各项行动体现出来的,不能泛泛而谈。
第三步,策划制作
企业需要策划相关文案、招商途径以及制作各种材料用品。相关文案包括招商手册(包括企业及产品介绍、招商方案等)、招商合同、招商行动计划、广告文案以及软文等。招商途径最好是综合运用刚才所提到的各种方式。策划以后需要把相关材料制作出来,这项工作最好请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协助,具体内容包括.媒体广告的制作、招商手册的制作、各种宣传资料和用品的制作以及产品样品等。
第四步,信息
前期准备一旦完成,接下来就是招商信息。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招商广告媒体的选择,应选择那些对目标客户有强大吸引力的媒体,比如《销售与市场》等杂志以及《中国经营报》等报纸,当然有实力的厂家也可以选择电视媒体。二是仔细选定邮寄或拜访名单。名单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朋友介绍、购买等方式获得。三是加强软文宣传,把宣传报道作为强化吸引并说服目标客户的重要手段运用。当然,在此之前新闻点的提炼就非常重要。
第五步,考察沟通
如果合适的招商信息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对象出去,那么一定会引起目标客户的良好反响。对反馈回来的经销商信息,企业应该进行深入的考察沟通。此时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对合适的客户要尽量争取面对面沟通;二是双方合作的各种细节问题一定要充分讨论清楚。通过考察沟通阶段的细致工作,企业应该基本确定了招商人选。
第六步,签署合同
接下来需要签署招商合同。这个环节可以考虑以隆重的仪式方式进行,比如开招商大会,从而起到进一步增强经销商信心、鼓舞经销商斗志的作用。当然对于招商大会的主题、议程、时间、地点也需要认真规划。
第七步,后续工作
前面已经说过,招商成功只是迈出了开拓市场的第一步,接下来面临的任务更艰巨也更重要。总的来说,这些任务包括三大项:
1.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扩大招商成果。
对于规划中的,但此次未找到合适经销商的区域,需要继续寻找合适经销商。
对于目前已签合同的经销商,仍然要继续考察,不排除做出调整的可能性。
对于目前招商过程中表达合作意向但尚未签合同的,需要继续跟踪洽谈,并考虑具体情况对双方合作条件做出调整。
2.制定并实施不同市场的启动方案,市场启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销商所负责区域市场的未来。在启动方案中,关键是要明确以下三点:
铺货。尤其是大店的铺货。企业需要协助经销商达到既定的铺货日标。
广告。企业需要和经销商一起规划当地媒体广告计划,并按事先设定的原则投入费用和承担执行责任。
篇7
YK公司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在大型医疗设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01年下半年YK公司开始向全国推出系列家用治疗仪。在某种治疗仪的招商过程中,YK公司采取“权利下放,分封诸侯”的政策,即公司不作大的市场投入,专心专意做好生产,只赚取很微薄的生产加工费,而把利润空间全部让给省级经销商,由省级经销商自行投入广告。应该说,这种策略在公司发展初期,为公司以极低的成本和风险在全国拓展渠道、树立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运作一年多之后,这种“分疆而治”模式逐渐显出其劣势:
1.中央级媒体无法操作。由于公司没有操作空间,因此无法投入中央级媒体,陷入两难境地:不投入,则不能有效拉动市场,等死;如果投入,由于自身缺乏造血功能,投入越大会亏损越多,找死。
2.地方机构形同虚设。由于广告费用完全由地方投入,总部的广告策略不能得到有力的执行,所派驻的区域经理根本无法对经销商起到指导和监控的作用,地方机构形同虚设。地方机构甚至得不到经销商真实的销售信息和客户资料。
3.销量做不大,品牌建设不力。由于经销商有很广阔的价格空间,一些经销商经营有多个项目,不投广告只做终端,不冒任何风险稳赚;而一些经销商本身实力不够,只是小打小闹,起不了任何波澜。结果销量做不大,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4.渠道建设停滞。由于没有中央级媒体的拉动,全国没有形成上下呼应之势,招商工作进展缓慢。现有经销商由于销量不大,信心不够,在公司的招商工作中,负面作用明显大于正面作用。由于其它区域的招商成功与否对经销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接待意向客户不认真配合,有的经销商甚至策反客户,称“千万不要做这个产品,一定会亏”,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
5.厂商关系恶化。由于销量上不去,公司和经销商出现信任危机,互相指责,矛盾重重。经销商认为投入是自已的,但品牌是厂家的,替别人把娃娃养大,不划算;厂方认为地方经销商享有地方区域销售独占权利,却不致力于市场推广,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
可见,该治疗仪的市场已经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危险境地,如何出招来化解危机呢? 二、 厂商联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YK公司在公司内部展开了讨论,集思广益,分析发现在千头万绪的问题当中,实际上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厂家和经销商分属不同利益共同体,当然各怀心事,无法形成合力。那么如果由厂家牵头,和经销商共同注资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来运作全国市场,这样经销商就有了双重角色,既是全国性厂家的股东,又是地方区域的分销渠道,从而有力地化解了分属不同利益体所造成的矛盾,如此是不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充分整合资源,共同做大做强呢?说白了,一旦股份公司成立,厂方和所有的经销商就是一家人,当然不会说两家话,不会做两家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设想让YK公司的高层着实兴奋了一番,策划部门马上着手具体方案,以在年会上和经销商深度沟通。
在命名为《合力创造未来》的方案中,重点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1、厂方和经销商联姻的模式,对于厂家有哪些优势?
1)能充分整合厂家和经销商的资源, 与经销商真正形成伙伴关系,充分借助各方的天时、地利、人和及无形资产,有效地形成合力。
2) 有助于在全国招商。由于经销商是股份公司的股东,因此会认真接待意向客户的咨询和来访。
3) 在第一时间掌握全国各市场的真实信息和资料。
4) 能有效地监控经销商,使总部的营销策略能得到坚定的执行。
5) 有效降低运作全国市场的风险。
6)地方分枝机构和经销商合二为一,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2、厂方和经销商联姻的模式,对于经销商有哪些优势?
1)享受双重利润。参股的经销商以极低的价格享受了本省的价格,赚取本省销售和地级供货的差价。同时,参股的经销商按参股比例享有股份公司的分红,其实是以极低的费用运作了全国市场,是很好的资本运作方式。
2)享受销量和品牌的双重利益。很多经销商都有一个顾虑,那就是自已在猛投广告,但宣传的却是厂家的品牌。但如果经销商成为厂家的股东后,品牌成为共有资源,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3)为运作全国市场积累经验。经销商与厂家合作,以极低的风险运作全国市场,为自身走出局部区域积累宝贵的管理和市场经验。
4)充分利用厂方和其它经销商的资源。
5)降低风险。由于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都享有利益,东方不亮西方亮,有效降低风险。
6)在地方树立可信赖有实力的形象,有力地参与竞争。作为一家全国性公司的股东之一,使自已完成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质变。
3、怎样来运作股份公司从而保证合作各方的利益?
1)严格按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运行。
2)董事长由YK公司董事长兼任。
3)董事会成员为各股东、股份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担任。
4)总经理由YK公司推荐,全体董事通过。总经理不由股份公司发放工资,而由YK公司发放工资,但业绩奖金由股份公司发放。
5) 财务总监外聘,对所有股东负责。
6) 每月由股份公司总经理向股东及董事汇报当月总结及下月规划。
7) 每月由财务总监向股东及董事提交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8) 股东随时有权聘请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审计
9) 董事随时可要求召开董事会,对经营情况进行质询。
10) YK公司以后推出的所有产品均由股份公司经销。
11) YK商标的品牌效益由YK公司与股份公司共同拥有。 三、 无言结局:认同思路,但疑虑难消
2002年底,公司向各地经销商发函邀请参加2003年度营销工作会议,在风景优美的海边城市共商大计。各地经销商欣然赴约。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经销商参与,YK公司特意把2003年的营销策略放在会议议程的前面探讨,以便给经销商信心,因为能不能合作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回报有不有吸引力。一天半的营销策略探讨完之后,YK公司董事长、营销总经理亲自上阵讲解《合力创造未来》的方案,方案讲解完,经销商在短暂沉寂之后发言,有的表示是个很好的方案,愿意参与;有的表示虽有顾虑,但只要大家上,他就上。看来形势一片大好。但谁知第二天早上却突然变了味。经销商的问题连珠炮般轰来,重点在以下五方面:
1)如果股份公司能成功运作全国市场,当然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但是如果市场运作失败,需要后续资金投入时,由谁来负担?经销商资金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大量投入,那么如果由厂方追加投入,股份怎么解决?另外YK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控股方,会不会从股份公司抽逃资金,从而确保当全国市场运作失败时,YK公司依然毫发无损呢?
2)由于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YK公司的人,其它董事分布全国各地,根本无法对公司运营进行干预。
3)由于众多经销商都参与,导致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重大行动的决策,而且稀释了应得利益。
4)表面上看来是双重受益,但由于部分资金投入到股份公司,实际上削弱了经销商资金实力,有可能导致地方市场无力操作 。
5)成立全国性的股份公司,经销商的受益可变因素太多,与其冒这种风险,还不如稳稳当当赚点“小钱”。
当经销商提完了这些问题后,抛出了他们所希望的结局:YK公司分别在各地经销商公司参股,与地方经销商共同运作地方市场。这显然与公司的初衷不合:在各地参股地方经销商,并不能达成协调各经销商的目的,无法形成合力以共同运作全国市场。
对于经销商提出的各问题,公司董事长和营销总经理都予以了答复,并对经销商所担心的问题作出了保证。但显然经销商已在第一天晚上统一了思想,表示一起合资成立股份公司是个很好的策略,但心里疑虑太多,加之资金有限,所以暂时无法加入。
一个美好的故事在开始前就结束了。 四、 总结反思: 前景不乐观 文化有差异 沟通不到位
渠道模式变革失败后,YK公司总结了之所以成为泡沫的五点主要原因:
1、 根本上是因为对该产品市场前景不乐观,对股份公司能否成功运作全国市场缺乏信心。
2、 相互之间缺乏信任。经销商普遍担心资金的安全,的确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
3、 沟通不到位。如果在会前将合作模式与各经销商私下沟通,各个击破,应该比仅在会上探讨方案效果会好很多。因为在会上探讨往往羊群效应明显,有人说上,那么他人都会积极地跟上,但如果有人说撤,跟着撤的人也会如潮水。
4、 财务分析过于粗糙。在进行股份公司的投资回报分析时,财务分析及数据过于空泛,没有说服力。
篇8
爱心企业家,帮助更多人。万洁布总负责人谢利军告诉记者,万洁布不但适合没经商经验的人摆地摊、铺货,还可以让那些开杂货店的经营者增加自己店铺产品的品种和利润附加值。根据自己亲身做市场的经验,对于没有做过生意,沟通能力也不强的经销商,公司便给出了这样一套方案,比如说在你向餐厅、酒楼、饭店等这些地方推销的时候,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和他们没有谈妥,可以要张他们负责人的名片,把电话递给我们,由我们的业务人员去沟通。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经销商,公司可指导经营思路,同时还有VCD销售指导光盘配送。
2012年,舒雅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利军在新年之初,就做出了一个扶持经销商的重大决定。已经获得成功的他,希望用爱心行动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帮助更多渴望通过创业致富的人们。他郑重承诺:凡是退伍军人、残疾人、五保户、革命烈属、低保户等特殊人群,凭有效证明,打进电话万洁布的,一律按成本价供货。特别提示:公司郑重承诺产品要是有质量问题,可无条件退换货。如果按照公司营销方案销售不出,公司可以退货,让投资者无任何损失。另外提醒广大读者找项目考察是关键,一家不正规的公司经营时间是不会很长的,在此祝愿大家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
万洁布总经销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六大保障,让他们加盟无忧:1、产品质量保障。任何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均无条件退换货。2、销售技巧保障。任何一位或经销商公司都会一对一指导其销售,并定期回访客户。3、帮助每位商赚钱。广告宣传保障,公司免费给经销商提供海报,营销方案,招牌展架,营销光碟等宣传资料。4、独家保障。公司规定每个区域只发展一家和经销商,防止串货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保障各位经销商利益最大化。5、售后服务保障,对于商由于自身原因,长时间销售业绩不理想的,公司可以给予退货。6、价格优惠保障。一次性进货5箱公司赠送一个录好音的扩音器,一次性进货10箱以上,公司免费送一箱。
舒雅日用品有限公司
篇9
像余老板这样对企业抱有“成见”的经销商、加盟商绝非个案,甚至可以用数量巨大这类字眼来形容。君不见,许多企业每年开拓上百或者数百个经销商,第二年就会“逃跑”几十上百个经销商。为什么?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企业的相关行为很伤心——面对扶不起的“阿斗”,他们只能当机立断地选择中止合作的这种短痛,否则,就会是漫无边际的伤心、哀怨和长痛!显然,他们宁愿一时的短痛!
那么,到底企业的哪些方面让经销商很伤心,甚至让其下决心解除“婚姻关系”?通过笔者多年的企业一线实战经验和研究积累,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方面。由于太阳能产品受到发展时间、技术、工艺、原材料等方面的制约,加上企业运营发展的“侥幸心理”,导致不少的太阳能企业产品质量不过硬,不是有明显的瑕疵,就是产品使用数月即“夭折”。这样的产品,在区域市场上一销售,一两年过去后,坏口碑就洋溢满城和整个村庄,接下来的销售难度可想而知了。
2、宣传资料方面。主要是缺乏优秀的宣传资料,让经销商的销售茫然无序。因为在广告传播方面,尤其是电视广告、报纸广告、路牌广告等硬性广告方面,并不是每家太阳能企业都有能力来实施的,从某种情况下来看,这并不是企业的错,因为没有这类广告,产品同样可以在各个区域市场上销售,甚至还可以销售得非常的好。但是,如果太阳能企业连最起码的宣传资料都没有,或者做得很粗糙,让终端业务很难去开展,那企业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3、促销方面。不少经销商在与企业签订经销合作合同的时候,企业都明示对经销商日后有上市策划、促销策划等方面联合操作、指导的服务内容,但等经销商打款进货真正运作起来之后,这类承诺兑现的企业却不多。而经销商也不会斤斤计较,主动出资进行促销宣传,不过期望企业能在促销智慧上的指点与帮助,但事与愿违,企业一不能提供促销方案,二没有派人来指导操作,最后只得自己向区域市场上的各大知名品牌学习,依葫芦画瓢,却因脱离实际情况而弄得一塌糊涂。
4、培训方面。太阳能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因其专业性、特殊性等原因,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导购员,往往很难向客户快速、有效地推销。此外,还有一些必须的销售技能、技巧需要导购员熟悉的掌握,才能将终端销售做好。显然,企业对各经销商的导购员、业务员的培训是异常重要的。而在招商期间,企业也有这方面的承诺,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没有做到。经销商因自己不熟悉,其招聘的导购员、业务员更是对太阳能产品销售陌生得很。因此,经销商就会向企业提出培训计划,但不少太阳能企业自身都没有培训专员和培训内容,招商时所言的“培训”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无疑,经销商对企业的伤心就开始蔓延。
5、售后服务方面。太阳能产品属于“半成品”,其意是指买了产品并不能马上使用,还需要进行专业的安装,各方面处理到位后,才能舒服的享用。因此,售后服务非常重要,而售后服务方面,也需要太阳能企业对各经销商大力的支持才能做好,单凭经销商的一已之力,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让人伤心的是,不少太阳能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并没有全方位的重视起来,导致经销商在实际服务中常常“丢三落四”,非常的被动。这个责任,企业无疑要承担起来——只有联合、指导、协助经销商将售后服务做起来,品牌口碑才会响起来,销售才能涨起来。
面对这些情况,太阳能企业该如何做,才能抚平经销商那受伤的“心灵”,才能与各经销商愉快的联手起来——既能保持与经销商长久的良好合作,更能将各个区域市场快速、有效地做活、做强和做大呢?
1、产品方面
首先,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销售的根本和保障——虽然太阳能行业发展历史尚不算久远,但优质的产品质量是要求保障的。因此,太阳能企业应该以务实的精神,不断地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包括技术含量、外观造型、优良工艺、耐用度等众多方面,让全国经销商都能高枕无忧的进行终端销售,而不是抱着侥幸的心态,生产一批劣质产品,最终钱没有赚到手,公司就跨了。这是一种思想认知问题,切记莫贪此类“小便宜”。
其次,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太阳能行业的技术、工艺造型等方面的创新、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同时,市场对新的技术和造型是具有强烈的“好感”和实际的购买行动,因为顾客多数都属于“喜新厌旧者”。所以,太阳能企业要不断地研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产品做到绝对的高度和前线上,才更具竞争力,经销商的销售才能更轻松。
第三,不断地推出新产品。研发、采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企业也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不要过于“恋旧”,旧的产品会越来越没有价值,只有针对市场和企业的现实情况,有计划的、及时的推出新的产品,各区域市场才能有效地保持良好的销售,可以说,新产品就像“鳗鱼”一样,激活了终端的良好销售。
2、宣传资料方面
首先,确保宣传资料整体的优质。一份资料传播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质量,包括文案主标、正文内容、视觉创意设计、排版布局和印刷质量。因此,太阳能企业一定要改掉以前简单的资料制作,“擅长”制造粗糙劣势宣传资料的毛病,而应该重视其宣传资料的优质制作,将宣传资料内容做到与企业、品牌、产品、策划活动等完美的结合起来,能够让顾客快速地了解本企业、品牌、产品或者活动内容,并为之满意和动心,有效地协助产品成功的销售,同时,也要将创意视觉做出位,能够让本资料从众资料中迅速的脱颖而出,受到顾客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合理的提供不同类型的宣传资料。宣传资料具有多样性,如产品折页、产品画册、品牌海报、品牌条幅、企业品牌报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需要,为经销商有偿的提供相关的宣传资料,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多种。一般情况而言,企业应该向经销商主推1-2种宣传资料,使其经销商在终端业务开拓和下线分销商业务开拓方面都能派上用场,协助主谈人员进行良好的业务开拓。
第三,根据经销商的需求,由总部负责创意设计和印刷相关宣传资料。由于经销商所在的区域市场、经销商的运营实力等方面的不同,一般不同的经销商在宣传方面都有不相同的需求。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企业应该不怕麻烦,针对不同的经销商提供不同的宣传资料创意、撰写、设计和印刷服务,充分有效地协助经销商进行优良的宣传,促进产品快速地成功销售。显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服务,效果会更好,而这些方面的付出,将会使经销商更好的团结在企业的身边,既促进了经销商的发展,又带动了企业的全面飞跃。
3、促销策划方面
首先,成立策划部聘请促销策划专员。要与各经销商实现长久且良好的合作,不断地将销售推向新的,并非有了工厂,有了产品,有了商标,有了经销商,一切就好了,销售和发展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要长期实现良好的销售,还需要协助每个经销商把各个区域市场有效地做起来,其中指导、督促、管理经销商每年有计划地做好各类促销活动就是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企业应该成立策划部,设立促销策划专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的协助全国各经销商进行各系列的促销策划,促使每个经销商通过不同的促销活动,实现良好的产品销售,从而在区域市场上做活,甚至做强、做大。
其次,结合各经销商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提供促销方案。一个促销方案,可能在多个区域市场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可能只在一个区域市场有促进销售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策划人员应该不惧麻烦和辛苦,结合经销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的撰写、提供和指导操作,让每一次促销,都能为其经销商带来良好的销售,甚至能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有效地往上提升。
第三、促销策划专员与各区域经理联手对各经销商促销工作的实施指导。优秀的促销方案传真给了经销商,但并不等于这个方案就能为经销商带来良好的销售效益,因为有不少的经销商在促销执行方面仍然经验不足。这时,促销策划专员就应该与其区域市场的区域经理联手,协助指导其经销商进行促销活动的举办和推进,确保促销活动的成功实施。
4、培训方面
首先,成立培训部聘请营销培训专员。由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单纯有了好的产品其销售依然是艰难的,必须在其它方面下足功夫,有效地推动产品的销售,而人员销售质素与技能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正因如此,营销培训在现代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对于太阳能企业更不例外。同时,囿于企业系列营销培训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外聘讲师培训只能针对企业内部的一些培训,而针对经销商及其导购员、业务员的长期的反复的系统的培训,必须由企业建立培训部,聘请专业专职营销培训专员对各经销商的系列方面展开长期的对口培训,这样才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保障培训质量。
其次,根据经销商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和系统的营销培训。营销培训最重要的是效果,即培训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受训者解决当前的问题,促进工作的开展和产品的销售。显然,任何营销培训都不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而是要根据其受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会出现良好的培训效果。因此,企业的培训专员必须根据各个经销商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培训,确保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效果明显。除此以外,培训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的,这一点,培训专员也需进行很好的把握。
第三,每年有计划的展开各类后续培训。培训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培训不是一次结束了就不用再培训了。而要根据产品、品牌、行业趋势、各区域市场的特定情况,进行每年有计划的后续培训,确保终端导购员、业务员能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销售思想与技能,更具效率的将销售工作做好。
5、售后服务方面
首先,组建售后服务部。太阳能产品属于“半成品”,是一种现实,这让售后服务工作显得异常的重要,而渴求发展良好的太阳能企业更应该有把售后服务做成“品牌”的目标和志向,只有这样,终端销量才能真正的“高居不下”。因此,组建售后服务部,由该部门来全力做好售后服务的各项工作就显得异常的重要。显然,这个部门统领整个部门的执行细节、服务品牌形象的建立、各经销商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指导与监督等系统工作,其良好的运作将对经销商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制订良好的厂商服务制度或者服务条例。服务制度或者条例的制订是售后服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其售后服务工作的执行也是按其中的内容来完成的。因此,这方面的工作马虎不得,尤其是企业和经销商各自担当的责任、主体负责的内容、相互配合的内容、服务时间与速度协调等方面应该很好的处理好,有效地实现售后服务厂商良好的配合,快速、优质的为每一个顾客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通过此服务,实现共同将区域市场做强做大的目标。
第三,指导、协助、管理经销商实现良好的售后服务。服务内容合理制订后,企业还有指导、协助并管理好经销商实现良好的售后服务的义务。这方面,指导还包括对经销商售后服务在技能、服务态度、服务礼貌等方面的培训,以及正式售后服务时所遇到“疑难杂症”时的咨询与解决指导;管理则主要是对各经销商售后服务执行的管理,监督、督促经销商进行良好的售后服务。
后记:及时展开服务的升级
经销商对一些企业的伤心,其主要原因不是产品出厂价偏高,而是以上几个方面企业做得不够好——因为以上几个方面对太阳能产品的良好销售起来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经销商一般对此都非常的重视——只要有良好的产品、良好的销售促进技巧与方式、良好的售后服务支持,产品销售就轻松得多——只要能源源不断地卖出去产品,那产品的出厂价偏高点,又有何妨呢!所以,太阳能企业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虽然是小事情,但应该足够的给予重视,并且优质的完成。
篇10
摘 要 本文在明确了汽车服务营销基本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具体策略,以对提升整体的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汽车经销商 服务营销 营销策略
随着汽车产品制造水平、技术差异的日渐趋同,汽车企业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能否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作为提供服务“前沿”的汽车经销商,其服务营销能力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日趋激烈的车市竞争,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关系汽车生产厂家的生存与发展,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一、汽车服务营销的概念
服务营销是指“依靠服务质量来获得顾客良好的评价,通过良好的口碑吸引、维护并增进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即企业通过其服务营销人员与消费者互动,提升服务价值,提高顾客对服务的认知和满意度,建立起稳定客户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丰富产品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其附加值,提升产品层次,提高品牌忠诚度。
汽车服务营销是指以顾客满意度为标准,服务营销的理论为指导,提升汽车的竞争力的独特营销模式,满足消费者在汽车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系统全面的服务。目的是为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顾客满意的同时,使得各个销售环节都能得到增值。
二、我国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广大汽车消费者也日趋成熟。在购买汽车时,消费者不在仅仅追求对产品本身的满意,同时更为注重购车体验和售后服务。这就要求汽车厂家除了要提供卓越的产品外,还要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汽车经销商具备出色的服务营销能力。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的汽车经销商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将新车销售作为经营活动的重点,视售后服务为新车销售的辅助环节,汽车经销商们并没有就售后服务如何满足顾客需求做深入思考和系统实践。
1.服务营销理念滞后于发展。汽车服务营销的理念远超出传统有形商品营销范畴,主要体现将为客户提供终身服务作为营销基础,旨在建立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长久依赖的双赢关系。经销商销售不仅是品牌汽车,同时也应是提供该汽车品牌下的全面服务。总体而言,过去几年我国汽车销售形式很好,部分品牌的汽车供不应求,消费者以能够尽快买到车为最优先目标,忽视了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这种背景下,经销商将大部分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在汽车销售业务上,对售后服务的营销管理投入不足。由于我国汽车经销商存在很多与上述问题类似的为攫取利润不惜牺牲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结果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这样服务营销理念严重制约了汽车经销商的健康发展。
2.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大多数汽车经销商都会把获取最大利润作为当前的首要目标,这种短视理念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例如,在汽车市场销售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汽车经销商常常提高销售价格或收取高额定金延期交车,导致消费者购车满意度大幅降低。还有就是维修方案及价格不透明问题十分突出。消费者对车辆维修情况一无所知,更谈不上维修所需真正的成本费用。久而久之,由于维修方案及价格不透明,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经销商也就失去了信任,汽车服务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3.服务营销队伍专业性不够。由于行业壁垒不高、进入门槛较低,我国汽车经销商目前的服务营销队伍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专业性不强,尤其是高端营销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加之近几年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导致经销商之间相互过度竞争,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团队合作不够。汽车服务营销对现代汽车营销、服务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汽车经销商必须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服务营销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经营发展能力。
4.经营管理水平存在差距。相比于发达欧美国家的汽车经销商,我国汽车经销商当前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欧美发达国家汽车经销商更加注重打造和维护经销商自身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的管理方法更为完善、有效,业务流程更为成熟、高效。此外,欧美发达国家经销商更为注重长期顾客的培养,他们十分珍惜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都是国内汽车经销商目前还存在较大差距之处。
三、加强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的策略
在汽车经销商必须深入分析服务服务营销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不足之处采取有效可行的调整优化措施,不断探索创新服务营销模式,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树立服务理念,增强品牌意识。汽车经销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长久的生存发展,就必须严格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谋发展”的准则。一个优秀品牌远比产品生命更加久远。一款最新设计问世的轿车,带给人们的新鲜感不过三五年,但是一个优秀品牌却能够经典传世。在汽车营销活动中,尽管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活动具有一次性,但对优秀品牌的认可往往会赢得消费者长久的信赖与支持。汽车经销商必须加强为客户提供细致满意服务的能力,应该认识到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汽车销售活动的附加值,更是在品牌和产品制造销售活动之上的高级营销活动。
2.强化客户管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顾客关系管理,汽车经销商应该设立客户服务中心,聘用专业人员加强消费者信息管理,并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深入分析利润贡献度和品牌忠诚度以及顾客对汽车产品和服务信息反馈。对消费者施行分类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不同客户群体应实行不同类型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到汽车行业,汽车经销商应该注重信息化手段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建立管理互联网舆情相关机制与对策。
3.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营销服务体系中,营销团队的一线销售人员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的形象素质、举止言行和业务知识水平将是汽车品牌直接体现,将对顾客消费活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汽车经销商对其服务营销人员应当建立严格管理标准,特别是要注重对服务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持续改进提升,以更好的应对消费者对于购车及服务业务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为了更好的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拉近汽车经销商与顾客的距离,服务营销队伍通过自身将企业文化内涵的外延展现就是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应增强服务营销团队的稳定性,经销商可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培训晋升,提高待遇等奖励,全面调动服务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健全学习培训制度,组织服务营销团队定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适时总结交流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和服务质量。
4.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服务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健全规章制度,逐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科学分解汽车营销服务过程,逐一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服务质量方案并认真落实。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质量可控性。汽车经销商应该制定量化标准,严格监督质量检测。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确保服务的高质量、人性化。汽车经销商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管理目标,不断创新经营与管理方式,积极运用行业信息,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汽车经销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销售而忽略服务是肯定行不通的。尽管短期回报利润的上升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但长远来看,这种营销理念恰恰缩短了利润空间,单纯依靠汽车销售是很难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汽车销售竞争的日益激烈,更高销售利润的获取将十分困难。汽车营销竞争正在由汽车销售环节转向售后服务环节,只有不断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才会提升利润空间。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汽车经销商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服务营销意识,重视加强服务营销管理,是促进汽车经销商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服务营销作为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需要汽车经销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网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下一篇:社会化媒体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