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校本研修课题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校本研修课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分析了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开发流程。
关键词 :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力本位;岗位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Y132)
作者简介:于坤林,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电路与系统;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均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01-04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是紧紧围绕我国民用航空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而开办的专业,《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计划增加投资1.5万亿,其中,新建机场45个,新增飞机1 900多架,据估计,未来5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需求在7.5万以上。然而,目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或重技能轻素质混同于中职教育;或重知识轻能力混同于本科教育,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其动手能力远不及中职生,理论知识掌握也不及本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摈弃知识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在能力本位的理念下,对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重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满足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它是一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1]能力本位课程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并依据专项能力的细分进行课程设置,以专项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作为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专项能力的复杂程度确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2]
在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内容是在学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所直接需要的知识;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采用模块式结构;课程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课程的评价是以能力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的。
二、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没有对接地方航空产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课程设置缺乏动态调制机制且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开发严重滞后不足;课程体系缺乏中高职衔接以及与应用本科的衔接;诚信教育缺乏;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评价方法单一,等等。[3]
三、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借鉴
(一)加拿大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培养。它以职业分析所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分析所需要的专项能力,遵循能力递进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其课程设置基于企业、岗位和工作的需要,按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编成一定的课程模块。
2.采用DACUM课程开发方法。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指将许多优秀的企业专家召集在一起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而教育专家及教师则不需要参入职业能力分析和讨论,从而保证了职业能力分析的客观性。[4]
3.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实施和评价。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管理和辅助作用。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计划来完成学习,课程评价采用学生先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考核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二)美国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目标定位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将课程分开设置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课程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类课程,[5]这就使得以升学为导向的学生选择学历教育课程,从而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类课程,从而能够提高其从业竞争能力。
2.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整合。既开设职业课程又开设学术课程,要求毕业生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
3.工作本位学习。突出“学”而非“教”,通过在工作现场完成工作任务来训练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三)澳大利亚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以能力本位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作为课程的理念。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是建立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学历教育,而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为一切愿意接受教育或培训的人提供服务。[6]
2.以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将关键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的实施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注重实践教学,使理实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以提高能力为原则,开设的纯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7]
3.以培训包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培训包的核心内容就是能力标准,它将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目标相结合,并规定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要的最低考核要求,达到了标准,就可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
4.以不同层次的模块组合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以关键能力进行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以模块来推进教学。模块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越高则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就越高,学习难度也越大,而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也越高。
(四)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1.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要摈弃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构建思想,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在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强调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树立科学发展的能力观,制定行业能力标准。行业能力标准指的是按照行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对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及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我国相关行业也应该根据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规格及要求,制定适合自己的行业能力标准。
3.实施校企双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缺少行业参与,基本上由学校自己承担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是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的。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应该全方位地参与到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工作中来。
四、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应用为主,够用为度。首先,高职教育职业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就要求能够上岗,可见,高职教育应该更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制较短,且不需要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即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因此,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2.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高职学生基础差,学制短,自我约束力差,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因此,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基础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能力,而高职很多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遵循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专业课程体系团队,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制定相应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岗位职业标准,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归纳综合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1.专业调研分析。选择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国内一流飞机维修公司进行调研,收集企业职业岗位信息,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形成职业能力需求调研报告。
2.培养目标确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民用航空器维修企业,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及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调研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主要就业岗位有三个: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4.课程体系架构设计。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归纳综合,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将分析结果转换为课程,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摈弃原来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才能适应航修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秀茹,崔会拥.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模式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78-79.
[2]李海燕.关于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14):42-46.
[3]于坤林.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14(15):22-25.
[4]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10-11.
[5]何锡涛.借鉴国际课程理论促进我国高职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5(3):42-44.
[6]秦峰.澳大利亚TAFE及其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2
新民小学创办于1936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但由于地处落后海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趋向老年化,工作缺乏激情和幸福感。如何使学校的教育彰显时代的活力?经过认真的审思、研究,结合学校实情,我坚持教育即服务的宗旨,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为目标,以"创新有效管理"为路径,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本管理实践和探索,打造幸福校园,让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基,让学校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从而引领师生做最好的自己。
一、凝聚人心,幸福学校
校长要管理好一间学校,关键在于凝聚人心,统领思想,引领发展。我的做法:一是以"缘分"思想唤醒"大家庭意识",互敬互爱,同心协力,为了学校这个"家"而辛勤付出。二是通过专题讲座、论坛、沙龙、演讲、征文、案例分析等形式明晰和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文化(新民人精神:"敬业奉献,和谐奋进、共担共荣、务实创新"),激扬斗志。三是引领教师制定好个人的发展规划,构建幸福人生。四是实施"感怀行动",关爱教师,让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充分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五是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营造激励的人际关系。六是载录教师美丽镜头,感动教师。如,我秘密安排一位特长摄影的老师把每一位老师平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习、劳动、娱乐、荣誉等精彩瞬间镜头拍摄下来,学期末为每一位教师特别制作了一个动感光碟,教师深受感动。这样通过思想引领,人文关怀,凝聚人心,激扬斗志,两年来,育人环境实实在在得到了改变,特别是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根本转变,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导",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德育示范学校、湛江市首批语文和数学示范教研组、湛江市校本研修试点学校。
二、提升专业,幸福教师
"让教师的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加强校本研修,通过开展湛江市的重点课题"构建'四环、二维'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四环",是指明理、导行、思辨、升华。"二维",是指第一维度目标是学习型,人人提升;第二维度目标是创新型,人才成长),加大了"学习型教师"的创建力度。以三年为一发展阶段,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根据年龄结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等将教师分为"合格型"、"发展型"、"引领型"三个梯队,实施"梯队式培养"工程。通过多形式培训教师,将"为了学校大发展,更为自己发展好"的理念内化于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凝结成以学校利益为目标,围绕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精神,养成"事事用心,处处精细,比能力、比进步、比贡献"的工作作风,造就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并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逐步向"教研型"、"专家型"教师方向成长。有2人评为小学副高职称教师,1人评为中学高级职称教师。有7人获得南粤优秀教师或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9人被评为湛江市优秀教师。我被区教育局聘为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名教师被湛江市教育局聘为市骨干教师培养团队的专家。同时学校花大力气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帮助和提升了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
三、引导行为,幸福德育
学校坚持"快乐、主动发展,做最好的自己"的德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导,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重视德育工作的承传与创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坚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开展"认识自我,主动发展"活动,主要通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开展"我是新小的小主人"的班级轮流值周活动,在微观管理上,精心设计了校务日志、班务日志、班级的一周要求等,通过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每周挂红旗,每月发奖状,期末大表彰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三是开展"我的活动,我做主"班级系列活动,营造激励文化,激荡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感、磨练意志,使学生快乐、主动发展,做最好的自己。四是开展"我阅读,我快乐"活动,使学生充实情感经验,建构精神底蕴,健康成长。五是开展"秀我自己,张扬自我"活动,如,校园吉尼斯记录比赛、十万个为什么探究活动等。六是开展"我有好习惯"的反思活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养成"迎着朝阳问一问:今天我该怎么做;踏着夕阳想一想:今天我做了些什么"的反省习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使"德融于心",体现学校以德润心,以德启智的教育思想,营造学校"德育为首"的和谐幸福文化氛围。
四、张扬个性,幸福课堂
"幸福课堂"是开放互动的,它有知识的共享、多样化的合作共存和世界眼光。"幸福课堂"是充满智慧的,它有探究发现的启迪和伴随知识共生的智慧生成。"幸福课堂"是富有活力的,它有无限的生机和思维的深度撞击。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以"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为指导,构建了"课前先学探究-互动交流-以学定导-检测反馈-形成性评价"的"先学后导"自主性学习模式进行有效教学。追求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构建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交流思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张扬个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与学更加和谐统一。
五、提升意识,幸福研究
篇3
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是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像叶圣陶那样做教师”是草桥中学教师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为此,草桥中学成立了“叶圣陶教师团队”,弘扬并落实叶圣陶教育思想,担当为人生而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教师团队”所扎根的这座校园,曾经走出叶圣陶、顾颉刚等一代大师,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团队的源动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推动着教师的发展,推动着学生的发展。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哲学。这句话所表达的是叶圣陶先生对学校教育目的和教师责任至高境界的诉求。换句话说,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管理教学”,教师的责任也不仅在于“教好书”,而是在于实现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二、“叶圣陶教师团队”的模式
1.学习团队
团队深信教师职业的底色是学习者。团队的组建转变了草桥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从“教学专家”转型为“学习专家”。
团队通过“听专家、说主题、读专著、写文章”四个方面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合作探讨,思维碰撞,3个学期“共读”6本书:《如果我当老师》《教育照亮未来》《静悄悄的革命》《论语今读》《56号教室的教育玄机》《教育机智》,深度学习叶圣陶教育文集。“共写”读书笔记、案例分析近千篇,奠定了教师团队深厚的理论素养。
而且,在常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中,从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转变为注重之前的预习以及之后的反思。这一转变,改变了草桥教师团队的“行为走向”:每位教师,通过每节课、每次活动,对教学、教育活动过程进行直接的、有效的、缜密的审视,日积月累而形成了宝贵的经验,精雕细琢了草桥特色的学习资源――《苇草》校刊、《五色青春》《零度阅读》《历史痕迹》等系列校本教材、校本题库等。
2.“交响乐团”
团队由自愿和选拔相结合构成,形成了兴趣和责任相结合的特色实践和研修集体。研究课题呈现多学科、多角度、多方向的特征;团队组织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团队分层、分类的课例研修和课题研究更是层次化、多样化、个性化相结合。比如,初二物理的“自主自选”,初三历史的“人文历史”,初一综合实践的“零度阅读”等,均是自主申请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多种教学理念、多种教育智慧、多种学习主张形成了交响乐团式的教学研发、教育改革。
三、“叶圣陶教师团队”的实践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教师发展的学习权,是“叶圣陶教师团队”实践的基础与研修课题的核心内容。
1.教师学习权
苏州市教育局为草桥中学“叶圣陶教师团队”挂牌,增加了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增强了成员的职业价值感和尊严;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研修地点,保证了团队实践和研修的稳定性和规范化;定期的学习反思交流,助推并提升了教师发展的速度与高度。
团队以“三尊重”原则具体、细化、分层、分组落实教育教研的权利和义务。即尊重学生发展,以教授不同学段、不同学力的学生群体分类的“学科分层”教师团队;尊重教材发展,以研发教材、拓展教材的“微课题” 教研团队;尊重教师发展,以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分类的“优质资源倍增”系列――青蓝工程、名师高徒、督导室。同时,团队自然担负起全程指导教师发展、推动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责任。特聘请苏州大学、苏州市党校、省市教科院、教育学会等专家进行“圣陶讲坛”“名师讲座”;联合苏州市一中、二中、十二中、立达中学、彩香中学的教师共同研讨,举办“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主题论坛,同时搭建梯级培训平台,发挥本校特级教师、名优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励草桥教师从学习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团队的奖励机制是“专业和文化激励”,如帮助优秀教师出版了三本书――《种幸福的人》《操场“悟”语》《在手边――教育杂文》;出版《苇草》集刊等,把团队建设变成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需要。
2.学生学习权
团队承担的课堂变革宗旨是:为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创建“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为此,引进了课堂改革三要素。
一是课堂评价。新学期宣布团队共同行动纲领时,校长向教职工提出了三个课堂改革的课题:每位教师学期内至少一次公开课教学,至少听课15节;每位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课堂改革研究的中心――学科领域与个人研究课题,用课堂录像记录围绕中心课题展开的教学研究课例一节;每节课后撰写基于“学生学习表现”的课后简短反思。“教案加入反思环节”是团队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的关键。
团队教师研修的核心是:学生如何“创造性学习”。如将录像镜头从面向教师授课转为面向学生听课,这意味着教师要“眼中有学生,心中装学生,脑中想学生”,教学更关注学生的状态。团队对听课后的教学评价提供了如下建议:根据课堂的学生状态进行评论;观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是否形成;观察合作学习是否形成;听课教师必须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
“团队”教师的共识是:教学研讨的中心不在于教材的解释与教学的技术,而是必须基于课堂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课堂研讨中,听课教师不是“对执教者建言”,而是阐述观摩后“学到了什么”。“教学公开课”成为每一个教师富于魅力的“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场所。注重对听课教师“听”的引导,是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一步。
二是课堂焦点。在探索了多种教学改革模式后,团队得出结论:当教学的关注点从“上好课”转变为“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权”,教师的身份就必然从“教学能手”转到“学习能手”,教师身份恢复了,学生学习发生了,学校也就回归了原点――“一个学习的地方”。
团队内的教师率先学习如何创建教育情境(活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享表达教育教学主张等,然后带动所有教师展开课堂“对话”改革的尝试。团队学习的讨论焦点改变了以往动辄集中于教材与教师教学技巧的分析,而聚焦于学生学习的事实。教师从研究“教”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研究“学”。
三是课堂节奏。团队在反复实践、研讨后认为,要改变课堂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先转换观念:教师应当追求的不是传授课本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教师的责任不是完成教学进度,而是寻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也需要快慢不同的节奏,因此团队建议:“教学”以实现“学习”为目的,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实现才是“教学”的关键。
篇4
一、一如既往地抓好常规工作
开学初,对学生的入学、学籍加强了管理,保证了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方便了广大家长。各年级、各学科都根据实际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计划,并及时审批,认真备好课、上好课。
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注意抓正常的教学常规,按要求开齐开足各项课程,做到按课表上课,经常性的开展教学督导和检查工作,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努力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尤其是广大的老教师能勇挑重担,工作务实,教学成绩突出。
坚持业务学习,周二间周开展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的业务学习活动,以研兴质。教研组长陈冬梅、宁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学习最新的理念,并及时指导教学工作。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青阳县“评好课”专题培训,认真填写校本培训报告手册,参加统一考试全面提升。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常开设音、体、美课程,保证学生的“两操”和“大课间”时间。在全县技能考核工作中,我校的301班体育和602的音乐、美术教学,成绩优秀。
二、活动丰富多彩并富有成效
本期,我校的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毕业班的教师积极参加镇教学研讨会,共议有效提高毕业班教学成绩大计。陈冬梅老师参加了县级组织的研讨会,把学到的本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带领吴蓉吉老师一起前进,为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程满娣老师克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痛,坚守在601的数学教学岗位上,尽职尽责。杨长来老师,工作多,担子重,但他仍然一心扑在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上,值得大家学习。
2、在县、市举办的论文比赛中,我校的、、、等教师,都积极撰写,先后参加了“关爱留守儿童”、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的论文评比,参赛论文达十几人次(比赛结果尚未揭晓)。在县课堂教学竞赛中,严洁荣获数学组一等奖,吴蓉吉荣获语文组三等奖。
3、在省第六届“党是阳光我是苗”书画比赛中,我校组织了114幅作品参赛。在“娃哈哈杯”书画比赛中,又辅导参赛作品145幅。在“历史的选择”读书活动中,报送了25篇征文。502班的熊思文参加了县读书讲故事比赛,荣获三等奖。此外,在池州市“爱家乡”主题征文和安徽省“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中,我校的语文教师,都辅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镇绘画比赛中,我校的学生成绩斐然。
4、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等青年老师积极学习,进步明显。严洁老师在县“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年、月、日》受到肯定。杨长来、被聘为青阳县第二届小语会、小数会常任理事。陈彬老师申报的经典诵读市级课题上报通过,已经正式开题。2011年4.26——4.29日,我校举行了“教学开放周”暨校本教研活动,年轻教师每人上了一节研修课,内容涉及到各个学科,并邀请部分家长和兄弟学校教师参加听课,对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篇5
素质教育是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关键,虹口区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夯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校内校外“一盘棋”
提示:素质教育不是游离学校,加出来的一块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建设和校外建设同步发展的框架中,对此虹口区有一种自觉,提出从教育大区迈向教育强区,以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和布局调整。
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设施和办学活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虹口区委、区政府结合旧区改造,进一步辐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将华东师大一附中迁至虹镇老街,不仅扩大了占地面积,而且对素质教育的校内外推进与辐射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十一五”期间,区教育系统积极做好教育园区二期动迁工作,完成华师大一附中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并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园区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以复兴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北郊高级中学、南湖职校为龙头的教育组团发展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整体推动虹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完成了虹口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北郊高级中学综合楼扩建工程,北郊学校综合楼、三门路小学、培华学校等的改建工程,有效满足了区域内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多年来,虹口区向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以支持上外附中办学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探索各高中与相关高校(如复兴高级中学与复旦大学、鲁迅高级中学与上海大学、继光高级中学与上海海事大学、北虹高级中学与上海戏剧学院等)的学科衔接、课程对接和理念连接。通过这种“无缝隙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创造虹口教育的优势竞争力。
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校内教育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虹口区已有特级教师胡蕴琪领衔的学生舞蹈艺术团,成为校外教育的品牌。改造完成后的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建立“上海市青少年传统文化与技艺传习中心”、“彩虹小伙伴电视台”、“彩虹小伙伴录音制作社”以及“彩虹网上儿童艺术画廊”等载体,通过特色教室文化、装置艺术进教室、高雅艺术进中心、实体展示与网络空间能互动、学生实践体验可记录等方式方法,为区域青少年打造一个德、科、艺体验宫殿。中心新建的分部占地面积3622平方米,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957平方米。同时,虹口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发“彩虹视屏窗”、网络博客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健全和完善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学校、社区、家庭横向有效沟通”为主要特征的学生“大素质教育”新体系。
清晰推进素质教育的“主线”:三个课堂“满堂彩”
提示: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上拥有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
实践: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大阵地在课堂。虹口区以“彩虹,绘就梦想课堂”为核心理念,以课堂为载体,着力通过师生关系的重建营造“温馨课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减负增效”创造“情趣课堂”;通过加快课程改革、优化课堂管理打造“有效课堂”,积极探索提升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复兴高级中学十分注重内涵的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设置“分类”,教学要求“分层”,课程结构“分块”,组织形式“分组”。打破常规教学根据标准进度和基本水平组织教学的模式,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掌握程度分为A、B、C三种层次:增修(主要目的是加深、拓宽)、辅修(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补修(主要目的是补缺、矫正),分别编班,采取不同进度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在提高小班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上寻求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前给每一位学生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学中少讲多练,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观点;课内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通过异质小组、同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益;分组学习,实行“小先生制”;对学过的基础性知识经常性地反复检测,各教学环节加强个别辅导;教师的授课计划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形成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的立体教学模式;一人一表的“困难学生学习跟踪表”详细记录了辅导活动及其成效,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此外,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以“热爱生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形成的“幸福课堂”、“阳光课间”、“温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曲阳四小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与小学优质教育”课题为指导,形成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方法等,都对温馨课堂的打造提供了新鲜经验。
情趣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推进“玩中求知,趣中长智”的课堂游戏教学,通过各种课堂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又如海南中学开发了影视教学模式,编辑了5600多集、10多万分钟历史影视资料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
有效课堂,激发自主探究能力。从2008年开始,该区组织江湾镇街道区域内的学校开展“乡土文化资源探究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们自主设计、调查、研究并最终确定了《江湾—中医之乡》、《关于江湾地区抗日事件所存遗址的研究》、《被遗忘的历史—立达学园》等课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虹口区已将“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减负增效”的内容写入了虹口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之中,显示了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心。
明确推进素质教育的“方略”:扩大视野“做中行”
提示:素质教育是一种体验性的感知和感悟,重要的是实践,由外向内渗透,由表及里融化,才能知行统一。
实践:小学生体验“造纸”,学当“茶艺师”。不久前,全国“指南针计划”在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试点展示。作为该项目的全市首个实验基地,二中心小学已开辟了五个传统文化体验室:篆刻室、造纸拓印室、书画室、茶艺室和古筝室。在茶艺室里,二(1)班的邓涵昱熟练地完成了烫壶、洗杯、注水、泡茶等一系列茶艺动作。在造纸拓印室里,孩子们围在纸浆箱边,慢慢晃动竹帘,轻轻抬起,让一层薄薄的纸浆凝结在竹帘上,体验中国传统造纸法的乐趣。小涵昱说,她学了一学期茶艺后,觉得人更有耐心,也更静得下来了。
“指南针计划”是一项全国性的文化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普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知识。本市首批以“古代造纸和印刷发明创造”为主的中小学校古明创造体验教室已逐步在虹口区17所中小学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除青少年活动中心外,16个试点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立了相关培训主题,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指南针计划”的内容。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创设“廊文化”,拓展“班文化”,逐步形成博物馆进走廊、图书馆进教室的学校特色,还利用“彩虹视频”传递中国的悠久文化;四川北路第一小学创设中国传统蜡染纸艺试点课堂,内容包括蜡染与工艺、蜡染与画谱、蜡染与书韵、蜡染与印章等内容;红旗小学的环保纸艺;崇明路小学各类纸材的创意衍生等等都各具特色。虹口区教育局认为,各项传统文化体验项目的推出,不仅将学生从考试的压抑情绪中释放出来,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获得真知,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同时,虹口区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在“迎新春、盼世博”童谣节开幕式上,“童声念童谣,文明迎世博”朗诵大赛获奖节目——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原创童谣《结勾勾》和曲阳第五幼儿园《世界同过中国年》进行了展示表演。童谣节系列活动围绕“百年虹口、历史渊源、世博薪火、文明相传”主题开展,通过“创童谣、画童谣、跳童谣、唱童谣、诵童谣”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热情,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文明迎世博”,带动区容区貌的改善及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引导少年儿童关注虹口历史,自主参与世博,分享文明传承。
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力量”:师资培育“重示范”
提示:素质教育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素质教育实现的程度。
实践:素质教育不能只针对学生,事实上,要想让学生素质提高,教师首先应该接受素质教育。虹口区教育局反复强调了这个观点。
虹口区多年来在教师中开展“书写彩虹”的教师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书法活动,倡导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写好汉字,并以一手好字影响青少年学生学写一手好字,为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发出了明确信号:即使技术再发达,教师的手上功夫是绝对不能丢的。教师的书写,是留在学生心中的“潜影”,许多学生是通过书写对老师产生深刻印象的。作为职业行为,教师把“三笔字”练好,是站好讲坛的基石。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观看了教师们的板书、钢笔和毛笔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说:“这次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倡导教师的书法要写得规范、优美,更在于赞颂教师对汉字文化的热爱,赞颂大家对写好汉字的执着追求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如果说“三笔字”邀请赛,是为保护弘扬中国书法艺术,那么“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则是虹口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教师风采”展示到“教师之歌”传唱,从“师恩、师爱、师情”演讲到“为人、为师、为学——讲述我们身边的师德小故事”,从“双语演讲”到“享受书香情怀·品位彩虹人生”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了虹口教师教育的“彩虹系列”。虹口区教育局以“两巡一唱”为抓手,开展征集师德格言、文明铭言师德建设系列活动,配以大型版面、台历、书签等形式,在全系统、全社会广为宣传动员。系列活动共收到师德格言2495条,文明铭言1211条,金点子311条。有4240人次参加《师恩师爱师情》征文、演讲活动,全系统8240名教工人手一套优秀征文集、“教师之歌”小书签,结合优秀教师风采大型版面展,形成了区域师德建设宣传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同时,虹口区通过各种办法,加快师资水平的提升。近8年来,每年派遣骨干教师赴加拿大参加外语、国际课程等的培训,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有效提升外语教学水平。与复旦大学网络学院等共同举办“虹口区高中化学高级研修班”。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教研组长研修班。近日,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的基础上,将计划与上外合作开班对虹口区骨干教师、英语骨干教师开展系统外语培训。
虹口还充分利用市级平台、建设区级平台、推进校级平台、搭建成长平台,上下联动,着力推进“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和区骨干教师三个板块的优秀人才培养工作,一批青年骨干校长、教师崭露头角。截至2009年底,虹口教育系统共有特级校(园)长5名、在职特级教师17名、高级教师730名、区学科带头人39名,区骨干教师161名,6个区名师基地和7个区名师工作室。
确立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文化传承“德为先”
提示:素质教育不是喊口号、做样子,也不是跳跳舞、唱唱歌,而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为内容,以思想道德铸灵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过程。
实践:虹口,上海文脉的源远流长、波澜,升腾起万千气象;在这里,海派文化的人文菁华、性灵佳境,积淀为百年风韵。其中不乏办学兴教的教育先驱、锲而不舍的办学精英、心育英才的师德楷模、潜心治学的教改先锋、睿智追求的教学明星。
虹口区秉承素质育人的传统,在推进素质教育中,鲜明地提出“没有成功的德育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的理念,将德育作为学生树立理想、提升素质的重要基础。同时,这种德育又和谐地融入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因子。以虹口为校名的虹口高级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经典,已经在每届高一年段进行教学实验,有了将近六年的实践经验,不断地走向成熟,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陆舜桦说:“在众多实践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研究自己的姓氏,并撰写自己的家史。原本看似平常的姓氏,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不少发现。首先,姓氏的起源各不相同,我们通过查资料,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自己的家史。突然发现,在自己的家族中还有不少名人,有的是伟大的革命家,有的是英勇的将军。看到自己的家族在几百年前是如此兴盛,心中不免有些许自豪感,也有信心为家族再添光彩。”学生岳锐暑假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英国旅行,了解了英国的饮食后,不禁怀念起中国菜来,又想到了传统文化课上的饮食文化,和同学们交谈起来。“传统文化课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它使我们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霍山学校通过借助“梅兰芳业余艺校”,已有2000多名学生接受过或正在接受京剧艺术教育。爱国、敬业、宽厚待人,梅兰芳艺德正在成为学生的行动。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成立学生京剧艺术团,每个年级均有一个京剧特色班,汇编《京剧校园行》,作为校本教材走进课堂。学校教师还把李白烈士的事迹作为内容,在京调中填词,这首京歌已作为校歌在全校学生中教唱。在“两纲”教育中,校本教材介绍的京剧艺术家励志故事、爱国精神,产生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中州路第一小学、祥德路小学、鲁迅初级中学的学写一手好字,共读美德故事也很有特点。
同样,虹口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成为以德育人的重要载体。该区先后在全区中小学推进“弘扬民族精神,寻找三个一百活动”,即:寻找为中国自豪的100个理由,寻找中华民族的100个声音,寻找100个国旗升起的时刻,开展了“穿越文化的时光隧道,探访瑰丽唐诗宋词”的系列活动和“民间游戏我创造”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虹口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区内有75%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必修课中,25%的学校纳入选修课中;共有165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这在上海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居于领先。现在虹口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已经改变谈学习成绩为主的老模式。如复兴高级中学每年都请心理学专家、教授为家长做精彩而又通俗易懂的亲子教育报告,教研员也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学校为学生家长作心理辅导报告,如复兴高中学习心理辅导、实验中学的新生家长辅导、北郊高中家长的青春期教育辅导等。2009年应东方讲坛邀请,区教育局副局长屠传信以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为家长作考前辅导公益报告,深受家长的欢迎,整个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金沙中学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以身示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该校地处旧城区,外来务工子女占近60%,相当比例的学生使用帮困助学券。由于该校注意全员育人,学生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校也成为居民向往的学校。
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引领”:教育课题“攻难关”
提示: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要以科学研究作为引领,这是保证产生成效的基础。
实践:近年来,虹口区教育系统以《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统领,开展系列课题研究,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制度体系,在“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一校一特色”。
2008年区教育系统相关成果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底,教育部规划课题《创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的区域研究》、市科研课题《区域性推进小学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和《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新三大课题”开题报告举行,标志着虹口区新一批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正式启动;2010年,虹口区两大特色科研项目“跨学科研究”、“分层递进教学法”又申报为教育部“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虹口区教育科研整体发展层次和水平。最近,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部市合作”项目的市教委委托课题“电子书包”又正式在虹口区试点,虹口教育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为全市探索电子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居住在凉城地区的李先生和他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这几天心情特别舒畅,“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要开分部啦,原来学习美术在路上要花不少时间,现在几乎就在家门口”,父子俩看着分部日益成形,喜上眉梢。
篇6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对口接待与交流、双语环境建设、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及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等6种途径,探索了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途径。实践表明,利用高校自身校本资源,创设国际化育人环境,使师生不出国门便可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32-04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着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与境外相关院校合作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加强师生交流互访、引进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开展联合培养及互设海外研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探索,目的是使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教育资源建设乃至育人环境建设等逐步与国际接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就是把学校的教学、学习、研究、服务、管理等放置于全球教育与文化背景之中。校园环境及其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和环境的建设,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高职学生囿于外语与经济方面的能力,鲜有机会通过出国获得国际体验、扩展国际视野、获得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何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最大限度地在本土获得国际体验和经验,培养多元文化沟通能力,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面临的挑战,培育国际化育人氛围、构建多元文化校园日趋重要。为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广州)为平台,在国际化多元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
相关背景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职业教育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全球竞争力的培养,而且明确提出要有30%以上的学生有海外研修实习经历,在全球设立了许多研习基地,仅在我国就先后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设立了四个海外研习基地。
设立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自2010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运行5年来,已有逾1 000名师生前来研习,双方合作满意,效果良好。根据两校协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每年分4期,每期约40~60名师生在研习基地进行2~4周的研习,项目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带专业项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自带由新方教师布置的项目。(2)企业认知项目: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企业资源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提供了大量校企合作单位,可以满足南洋理工学院师生研习中的企业认知要求。(3)特色课程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广州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成果向新方师生输出的特色课程,开发的“手工皮具设计与制作”、“时尚配饰设计与制作”两门课程,已被纳入南洋理工学院的通识学分课程中。(4)文化体验项目:为使新加坡师生体验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该项目的设计组织上,通过学习了解、实地考察、体验展现等多种方式,分门别类安排了社会经济文化讲座、岭南历史文化名胜参观、文化交流体验及参访广州其他高校等活动。(5)对接合作项目:根据每批次学生的专业背景及自带项目的要求,组织安排了两校同类院系师生的对接交流,除学生之间专业学习与文化活动的交流外,双方教师也就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及专业深度合作等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并合作设计开发了双方学生合作的实训项目。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
(一)理论依据
国际化育人氛围营造的主要目标是:院校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使师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一定的国际体验,具有国际视野,培养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化人才。
瑞典学者尼尔森·本尼特认为,要想在全球化世界中站稳脚跟,所有学生都必须“国际化”,而不能仅仅依靠有能力出国的10%的学生。为此,他提出了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经验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其实现形式之一,就是利用课外设计的一些项目活动,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在国内外评价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或程度的一些指标中,无不纳入了与校园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因素,如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国际化指数”、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Paige教授建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指标等,都强调了课外活动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具有一个国际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的国际化活动有重要作用。国内的一些国际化研究学者,如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等人,在课题研究中对北京大学案例的调查分析后指出,出国学习和以高校自身资源为基础的“校本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n the campus)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但出国交流面临费用高、受益群体小等问题,高校更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更多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因此,建议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为校本国际化创造条件。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者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之一——教育环境的国际化,将校园教育与文化的国际化氛围营造纳入到了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的八个维度中。
(二)南洋理工学院海外研习基地的独特性
研习基地布点少 我国仅在4家高职院校设立了研习基地,华南地区仅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境外师生人数多,相较于许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以输送学生出国出境为主,研习基地以吸纳接待新加坡师生入境来校研习交流为主,平均每年人数逾200人次,2011年高达270人次,这样的接纳国外学生短期留学的数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都不多见。
运行时间稳定,形式丰富独特 有别于一般性的国际学生交流和游学活动,研习基地的运行是每年分为4期,基本固定在3~4月、6月、9月和12月,研习项目既有实质性的教学学习内容,也有广泛的文化认知体验,研习目标明确,内容设计系统。
文化背景多样性特质凸显,校园多元文化氛围自然形成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汇、多民族共存的开放国家,前来研习的师生构成呈现了民族多样、文化多元、语言多种及专业各异的特点:(1)民族多样。研习师生虽然以华人占主体,但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及民族的学生。(2)信仰多元。包括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师生,且信奉伊斯兰教的师生不在少数。(3)语言多种。统计表明,研习师生的语言以英语和汉语(包括粤语)为主,约占50%以上,但也有学生讲马来语、印度语、泰米尔语和闽南话,绝大多数师生会两种以上语言。(4)专业各异。研习师生来自该院的6个学系,即分布在生命科学系、设计系、工程系、互动数码媒体系、信息技术系和工商系的各个专业中。
这样的群体特点为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条件,是不可多得的校本资源。
(三)实践方式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是通过有意识地组织活动、提供服务等手段,在校园课堂内外营造国际化氛围,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国际化意识。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这一独特的校本资源,为校园国际化育人氛围的营造,集聚了丰富多样的资源条件。因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校园教育与文化国际化氛围营造的目标,依据氛围营造的几大核心要素,主要通过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双语环境、建设包含国际内容的专业社团及提供国际化服务等六种途径展开了探索和实践。
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跨文化)认知和体验是研习师生的研习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满足研习需求,通过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可以有计划、按时令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双方师生共度复活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或组织游园游艺、民族文化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将双方师生置于直接的文化碰撞及体验之中,体会了解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习惯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特点。
开设跨文化课程与举办专题讲座 以研习基地这一平台呈现的文化差异为起点,开设全校性跨文化选修课程“国际交往素养与礼仪”,并自编教材《跨文化能力构建》。同时,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东西方文化体系、思维方式、语境文化、时空观念、家庭伦理、宗教禁忌等方面的内容,扩大参与师生的视野、扩宽知识面,培养对其他文化的敏感度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与接纳。
对口接待与交流 根据每期师生的专业背景,安排相关专业师生与之对接,除专业知识技能等的交流讨论外,还挑选学生组成涉外接待小组,参与整个研习期间各个项目的策划、安排、组织及落实,从接机、安排入住、校园导览、文体活动安排、风景名胜游览到企业认知实践、合作完成项目等,全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并由参与过对口接待与交流的上一届学生指导新一届接待小组完成下一期的接待工作。通过这一实践环节,着重训练参与学生诸如接待、交谈、着装、餐饮、交往禁忌、文化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国际礼仪基本素质及技能。
双语环境建设 新加坡师生虽以华人为主,但大多数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无法阅读和写作汉语,尤其是简化字,加之来校研习的学生包括不同的族裔,所以校园内的英语标识及介绍指南十分必要。因此,从教学生活设施指南及使用说明,到研修项目的指引介绍,包括学校网站的相关信息,逐步配备了双语,使双方师生感受到了国际化趋势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际内容专业社团建设 随着研习基地的顺利运行,新加坡师生不间断地来校研习及参与交流的我院师生不断增多,国际化的氛围、趋势及学生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对异文化的好奇及了解欲望,使学生了解国际交往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也使学生工作管理者意识到了学生社团应顺应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必要性。学校学生会、相关院系社团充分利用研习基地这一平台,纷纷争取前来研习的短期留学生参与相关社团活动,并已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社团。我院团委牵头,结合《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研究》等课题,有计划地组建了相关国际化社团并对活动予以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目前,国际化社团分为三类:(1)相同或相关专业社团,约占70%;(2)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社团;(3)其他健康兴趣类社团。
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 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是一个常态的、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全面助推了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机构,在统筹研习基地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了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竞赛、海外实习研习、出国留学等相关事务的信息服务与指导工作,并在各项事务的办理手续、目的国的人文风俗、涉外法规礼仪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师生出国(境)学习、参与跨文化交流提供高效服务。
(四)实践成效
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营造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广州)这一校本资源为平台,目标明确,途径清晰,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理念培养(多元文化理解意识) 探索了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培养师生了解多元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规则、风俗与惯例的敏感度及对不同文化接纳、宽容、尊重意识的有效途径。
行为规范(跨文化交际行为) 探索了培养及提升应对多元文化的策略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协同合作、处理冲突的能力,以及能以国际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行为能力的有效途径。
环境建设(多元文化环境与氛围) 探索了基于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的可视环境、网络环境及硬件设施建设等环境建设,打造国际化的校园基础环境,为师生提供不出国门的国际体验的有效途径。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如民族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信仰文化多元化等等,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涌入一个语境内,我国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与挑战。文化多元化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包容的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创新与发展,需要有一大批懂得尊重文化差异、能够应对并处理文化差异、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素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正日益崛起的大国,需要吸收世界其他文化,实现文化多元化,更需要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培养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在给予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环境,营造国际化的育人氛围,培养高职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颖.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102-105.
[2]刘伟.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的校本探索与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4):56-60.
[3]刘伟.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的八维坐标体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65-68.
[4]李兴业.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5]丁笑炯.本土国际化:国外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理念[J].世界教育信息,2008(9):67-69.
[6]刘伟.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81.
[7]陈昌贵,曾满超,等.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篇7
朝着美好的未来,平江教育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现代教育溪流,正汇入中国教育现代化波澜壮阔的大海。平江人正步履坚实地行走在深化课改的大道上,充满了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历经沧桑,沐浴风雨,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校内有静谧神圣的五百年古殿,18棵百年银杏古树,三块印刻历史足迹的石碑,处处透着古朴、庄重、大气。古殿横匾上“德润文光”四字是平江实验学校办学渊源之见证,也是一代又一代平江人美好而温馨的文化记忆。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苏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苏州市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双语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这个令所有平江人为之自豪的幸福家园、精神家园,奏响了特色文化建设的最强音。一条绵延悠长而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路,不断向远方延伸……
精神丰碑
平江实验学校校园里一排排粗壮的老银杏树,广场上矗立的苏州古城三座古庙之一大成殿,都让人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气息。如今,大成殿牌匾上所题“德润文光”已成了学校的校训。平江人根据学校的历史与现状,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注重培育和践行以“德润文光”为理念的核心价值文化:立德树人,德才并美,德艺双馨。学校在固传统文化之本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熏陶感化师生,以形成师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儒雅的气质、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个性,实现“以文化创特色,以质量树品牌”的新跨越,让“德润文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润物无声的教科书。
平江实验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设立的长洲县学,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长洲县学迁至今平江实验学校所在,并修建学舍、考棚,其规模仅次于苏州府学。至清雍正年间,县学更名为长洲元和县学(简称长元县学)。1905年,江苏巡抚陆元鼎请来了地方名士章钰,将县学西半部改办为“官立初等小学堂第五校”,第二年再将县学东半部改办为“官立初等小学堂第十三校”,以传承原来的县学。直至建国前夕,学校名称时有更迭,然而教育之溪流却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1958年学校定名为苏州市平江区实验小学。1998年,平江实验小学与苏州市第十一中学这两所文脉相通、一墙之隔的学校破墙合并,成立了苏州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定名为苏州平江实验学校。至此,数百年教育历史在这里交汇,这片文脉绵延的土地奏响了新时代的教育乐章。百年名校名人辈出,古代从这里走出去的状元有陆元文、韩、彭定求、陆肯堂、钱、吴廷琛、陆润庠。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小时候也在平江实验学校读书。平江实验学校百年文脉之中形成了一种适应历史发展的自强不息的基因,一种吸纳新思想、新文化的基因。百年文脉滋养平江师生,成就学校文化。“德润”,德行润泽,指每个人在自己的言行中,自觉地以道德价值约束自己,润泽自己。“德润文光”就像一块渗透情感、润物无声的丰碑,百年静默,却净化着每个平江人的心灵。
“德润文光”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氛围,倡导把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平江实验学校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绿色、人文、和谐为重点创建学校文化,继承传统,丰富内涵,扩大外延。校风“正道立达”,教风“立人达人”,学风“己立己达”,体现了学校精致而质朴的教学境界,稳重而含蓄的教育品性,睿智而坚韧的教育气质。
无声诗篇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管理思想物化后的形象体现,是学校育人的有效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平江实验学校的校园环境以特色育人为导向,以服务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提升文化品位为重点,体现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经典时尚与现代多元的和谐统一,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学校将“德润文光”的校训物化于环境建设之中,为学生对话开辟宽阔通道,赋予校园生活丰富的生命力,打造具有平江特色的环境文化。
构建精神坐标。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平江路畔,粉墙黛瓦与老街建筑浑然一体,校园生态与大成古殿相得益彰,整个校园飘溢着“智巧”“素雅”“灵动”的苏州文化元素。学校根植于“天人合一”的沃土之中,物、景、人三位一体,怡情启智。校园内18棵亭亭如盖的古老银杏,青翠挺拔的香樟树,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尊师重教,宽容坚韧,厚德载物……平江人挖掘内涵,以“银杏精神”“香樟品质”架构师生精神坐标。
搭建才艺展示舞台。学校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文化建设,激发无穷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学校各幢教学楼风格突显,主题迥异:有的是“小画笔,小世界”,展示涂鸦作品,展现学生才艺;有的是“亲近自然,了解民俗”,展现如画风景,展示风土人情;有的是“瞻仰名人,聆听教诲”,展现先贤风采,表达学习决心。教室内外开辟各类版块,上面闪耀着不同的名字――“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誓言”“班主任寄语”“我们的特色”。学校还在网上征集师生建议,启动“声情并茂”四大主题乐园、“大成校史馆”、“平江书院”的建设工程以及第二代“银杏娃”命名征询意见活动,真是小舞台,大境界!
渲染名人效应。在平江实验学校师生的眼里,一砖一石均有意,一草一木皆含情。学校精选校史记载中的杰出名人,在校园内打造十大名人塑像、足迹景点,让师生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影响。这样的怀想空间的创设,既是对学校文化的自然传承,亦是对师生怀旧情感的慰藉。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如今,平江实验学校的师生浸润于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博大的胸襟,体验着校园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
学习乐园
平江实验学校的录播教室内,校长潘娜正与学生上思品课《我们共同的家》。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精彩对话不时博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是“对话教学,优效课堂”展示活动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场景,不时地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展现在人们眼前。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场所,也是学校文化独特的呈现地与创生地。“德润文光”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科、人、环境的整体和谐之美。师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优效课堂的构成者、享受者。平江实验学校自2011年起,着力构建“对话”校本研修模式。研究团队从学术水平、技能水平、年龄差异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同时聘请专家担任导师,行政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团队倡导交流合作,追求平等对话。以充满情感、展示个性、平等对话的课程设置和课堂理念,使师生文化交融共生,整体融通,从而培养德智兼备的人才。
对话理念――与时俱进。学校重视科研兴校,校长亲自抓科研队伍,以《对话,品德教育的范式》课题为引领,在全校开展对话教学。各学科教师努力完善自我,发扬合作精神,实践本学科对话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理论、观摩课堂教学,明确不同学科对话教学的特点,明确不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存在的差异,设计最优化的对话教学模式,组织有效的对话教学。如今,对话理念深入人心,对话实践全面推开,厚厚的对话教学论文集记录下了平江教师的心血与汗水。
对话师生――民主平等。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师生民主平等。学生对“善于理解、尊重学生”的认可度极高。只有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实现学生充分参与、互动。平江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正确扮演了自己的角色――顾问、伙伴、朋友。在平江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热烈的氛围,及时指导和调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更具主观能动性。学生经常听到的是“你觉得”“老师能不能”“你比老师有创意,向你学习”之类的教学语言,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展现出的交往技巧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对话课堂――自主探索。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努力实践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潘娜校长执教的《我们共同的家》,将祖国这个大家庭搬进了教室,输入了电脑,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在轻松自然的对话中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祖国大家庭说给同学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探究、合作,品尝到了喜悦。
对话成效――彰显特色。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扎实而有效。在对话教学的研究实践活动中,教师搜集新理念,学习新经验,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进行案例分析,比谁的对话教学理念新,比谁的对话教学技巧好,比谁的对话教学感悟深,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语文学科“基于学情,有效对话”,数学学科“思维对话,以学定教”,英语学科“情境对话,文本再构”,品德学科“对话教育,教学范式”,音乐学科“对话旋律,陶冶情操”,美术学科“对话艺术,提升素养”,科学学科“对话协作,探求真知”,体育学科“对话基训,普及提高”,信息学科“对话技术,提升素养”,劳技学科“对话创意,灵动教学”,综合实践学科“对话实践,以生为本”。
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有特色,有魅力,有研究,有进步,有创新,有良师。在“德润文光”的引领下,学校树立适切的素质目标,培养德智兼备的人才,积极构建完善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努力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的课程理想;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学校课程系统,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努力创设“以智激智,智智相融”的师生共演绎、同精彩的课程文化,营造“以美引美,美美与共”的课程氛围。学校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德润・大成》嵌入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之中;“小荷”实验艺术团尝试艺术教育课程化、课堂化双重渗透;建立羽毛球课、操、校本教材的课程化落实机制;改革、创新德育评价方式,设计《银杏娃自评手册》。一座学习的乐园已呈现在学生面前。
成长摇篮
为人师者必先立德。学校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大力强化“德润文光”理念。建立德育导师机制,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搭设广阔学习平台,注重教师分层培养,让教师在提升内在修养的同时,把一颗仁厚之心献给学生,把一片关怀之情洒向学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校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要求人人有特色,个个有风格。倡导教师要有职业成就感,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行跨年段的教学交流制度,打造学习型组织。发挥校内名优教师的榜样力量,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广泛参与,整体抱团发展,从而尽快培养名教师、特级教师等领衔人物,并带动青年教师迅速发展,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激情与活力,使教师享受职业尊严与幸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提出“精神统领、文化引领、名师带领”的做法,向全校教师发出“做儒雅型教师,享高品位生活”的倡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平江特色的教师“十大精神”,通过长期不断的强化认知和感悟体会,把十种精神植入教师灵魂。而在“德润文光”理念下设计的教育仪式活动更是经典,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师生心中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每一次活动都有鲜明的教育主题,包括“一年级启蒙入学礼”“三年级启智成长礼”“六年级起航毕业礼”,还有“爱心承诺仪式”“爱祖国爱苏州践行仪式”“校荣我荣校庆仪式”等,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提高道德修养。
艺体共舞
艺体教育教学在平江实验学校的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平江实验学校深知艺体教育对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深知艺体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价值所在。在艺体教育的改革中,平江实验学校继承历史,把握时代脉搏,高定位地实施艺体教育教学,重视通过艺体教育唤起孩子的乐趣与感动,唤起孩子的童心与责任,还孩子一个充满阳光和色彩的童年。
“一朵花”――绽放艺术教育奇葩
早在2009年,苏州市首个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小荷”实验艺术团落户平江实验学校。其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不仅在苏州,在全国也是首例。如今,“小荷”实验艺术团已创办五年。五年中,艺术团的每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校通过苏州市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小荷”实验艺术团的办学,积极探索文化和艺术双轨制培养模式。创新课程设置,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拓宽艺术门类,将艺术基地培养目标设置为“三三三三”培养工程,即:“审美、鉴赏、创新三种能力”,“儒雅、坚强、自信三种气质”,“音乐、美术、人文三种技能”,“文化、艺术、品德三种修养”。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的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获得六项证书,即少儿声乐证书、少儿舞蹈证书、围棋(或国际象棋)证书、竖笛证书、书法(或绘画)证书、器乐选修证书。学校努力打造“精品节目”和“精品人才”,着力将“小荷”实验艺术团打造成一支代表苏州水平、展示苏州少年儿童艺术风采的艺术团队。
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聘请艺术专家为艺术班的孩子量身打造未来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特长,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多年来,从艺术班里走出了一批耀眼的“未来之星”:有获得中国少儿模特全国总冠军的陈文淇同学,有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金奖的李静阳同学,有获得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节总评选银奖、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章和第七届德艺双馨江苏选区舞蹈类金奖的刘远霆同学,有获得2013年江苏省少儿文明礼仪之星优秀表现奖的曹纯同学……在学校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艺术团的孩子们不仅文化课程学得扎实,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更是新苗竞挺,崭露头角。
“一个球”――做强体育传统项目
从2007年与苏州市儿童体校联办小学生羽毛球队开始,平江实验学校的羽毛球项目不断发展,茁壮成长:2008年,学校成为中国羽协羽毛球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羽毛球传统学校;2010年,学校成立苏州市“银杏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看准了羽毛球运动在平江实验学校的深厚基础,以羽毛球特色为依托,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手段,以学生素质提高为目的,开展羽毛球运动校本课程建设,为传统的羽毛球运动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篇8
记者:人大附中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概况是怎样的?
赵海涛:人大附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学,一直以来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工作,我们人大附中人也始终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超前探索。
我校从1995年到2001年,逐年开始多媒体教学;建成我校第一个互联网站;开始网络化教学;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和学校教学资源库工程;建成国内中学规模最大的网络阅览室,成立学生网络俱乐部和网络安全社;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建成我国首家学生网络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的学校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新的教学、科研方式带给我校全体师生前所未有教与学的空间与时间便捷。
在学校信息化、网络化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于2002年我校启动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中学教育示范工程”,成为全国范围内参与投标并唯一中标的中学。2003年我校启动了无线网络教学示范项目,建成国内首家虚拟科学实验室和设计技术教室。2004年我们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知识网格研究工程。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8大部委联合给人大附中、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沙一中等单位下发了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任务书,责成上述单位共同承担该课题的研发任务,到2008年12月3日由我校承担的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了验收,人大附中成为IPv6教育网络的国家级骨干节点。
在此基础上,我校以“将人大附中和其他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为宗旨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目前为至,该联盟的成员已经有4000多家,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众多学校的教师与同学们从中获益匪浅。2009年,我校又联合39所国内知名学校一起承担了国家应用示范项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试点工程”。
2012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等一行到人大附中来调研。杜部长对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了肯定及高度评价。2012年6月,人大附中成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之一,同年应邀参加了9月份教育部组织的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展,我校展出的主题就是人大附中创立的“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记者:人大附中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赵海涛:我们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特征主要有四点。
1.建设先进的数字校园,为人大附中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1)基础设施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校园网络的建设,从1998年到1999年,人大附中建设了第一代校园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强大的校园网络系统。同时,人大附中用光缆连接了人民大学教育网,方便了学校网络建设的整体规划及信息化联系。我校第一代校园网建立之初虽然只有270多个信息点,但是遍布了主要的教室和办公室,使学校各处全面联网。2002年4月至9月期间,我校校园网升级为第二代网络,核心交换机配备了双机冗余模式,光缆和主干设备升级为千兆网络,实现了绿色网络和网络的安全管理,信息点数量随之扩充到1900多个点。从2006年3月至今,人大附中校园网已经升级为第三代网络,校内总信息点增加至近5000点,互联网接入带宽200M,存储容量100TB,我校校园网络规模已经接近一所大学的网络规模。2008年12月3日,由人大附中承担的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我校成为IPv6教育网络的国家级骨干节点。2010年,我校引入iPad教学项目。2011年,我校又全面建设了无线网络,这成为智慧校园、物联网和移动教学研究的坚实基础。2013年,人大附中成立信息科研培训中心,开设了信息技术培训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2)应用系统
早在1997年1月人大附中就创建了网站,这是我国中学最早建立的因特网站之一。网站建设初期,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宣传我校形象的重要窗口,刊载了大量的学校照片和简介给广大师生及家长。2002年、2006年和2011年,我校的官网经历了三次重大改版。由于内容和功能得到极大丰富,官网成为学校各部门的宣传、选课和招生的重要方式。
1)行政办公方面,我校早在1999年底就建设了Exchange邮件系统并一直坚持使用到现在,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办公效率。随后,教务、人事、财务、学籍等部门率先实现信息化。到2010年,学校整合了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了人大附中校内信息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现在该平台已经上线并取得很大突破。
2)教学方面,人大附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了教育教学管理系统、Moodle个性化学习协作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先进的学籍管理、自动化的阅卷系统和成绩分析系统。同时,人大附中还建设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实验室,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多媒体教学实验室、虚拟科学实验室等。
3)德育方面,人大附中建设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体质健康测评系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师生互动社区。我校为学生们提供了班级网站服务,每个班可以由班主任向信息中心提出申请建立班级网站,让同学们不仅获得更多自主交流的网络空间,更促使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向学生延伸。
2.创建了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人大附中一直将教育资源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学校建设了庞大的校内教育资源库。早在1999年,我校校园网刚投入使用,学校便组织了大量学科教师进行资源库建设并创建了首批教学共享资源。我校的校内有效资源在国内中学界始终处于领先位置,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40T。
人大附中于2005年12月19日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经教育部科技司的批准同意,发起了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实现对全国各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是该联盟的主要目标。该联盟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宽带P2P应用推进联盟于2006年5月至12月底,共同发起并联合举办了为期7个月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西部行”公益活动,向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贵州等地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免费开放。在为期7个月的活动中,共播出了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课件929 节,累计播放时长达1238小时。据统计:在线收看高中课程为126000人、初中课程为525000人、小学课程为15750人,7个月的观看总人数达666750人。联盟在2006年7月举办了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坛,随后又举办国家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大奖赛暨多媒体课件大赛。截止2012年3月18日,已有1246所名校加盟联盟、拥有37057条优质资源。有627980位用户实名注册该联盟举办的G12E网站。
我校联合了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于2008年6月在钓鱼台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建成优质基础教育资源20000课时并发展更多的节点学校,探索出一条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开发服务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道路。2009年人大附中联合39所全国知名学校一起承担起国家应用示范项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试点工程”。该项目依托国家和地方已建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整合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兼有个和共两种功能的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层次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现有设施,通过多渠道为大家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课外辅导服务。通过试点工程,探索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普遍服务的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国家免费基础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渠道,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了解决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突出矛盾,满足普遍提高国民素质的长远需求,使远程教育进入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我校于2010年8月8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主办了国际名校长论坛,来自国内外的500多所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师以及5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就“教育・创新・人才――不同背景下的共同关注”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互动交流。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该联盟资源的优势,我校刘彭芝校长领导下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与国务院参事汤敏领导下的扶贫项目“常青义教”一起,计划通过网络联合退休中小学教师,共同对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老师及同学提供远程义务培训、讲座、答疑等长期不间断的扶贫活动。
目前,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在海淀区教委的领导下,开始进行跨校选课和学分认定试点。试点成功后将进一步在联盟内推广,“通过网络共建共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延伸。
3.超前开展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网络教育是拓展学习时空和办学空间的有效手段。2003年1月,人大附中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致力于网络教育形式的研究。非典型肺炎在2003年4月肆虐北京城,由人大附中研发中心开发的“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应运而生。作为空中课堂的延续,北京市教委委托人大附中等学校策划并参与了2003年暑期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学习环境,在暑期继续为北京市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指导。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作为北京市教委“空中课堂”在线指定网站,在非典期间免注册、全开放,向北京市、全国所有中学生提供免费同步教学服务,为北京市中学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贡献。
我国多项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由人大附中研发中心承担,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中学教育示范工程”课题、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基础教育知识网格中心节点示范工程”和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知识网格工程”,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4.大力开展远程教学活动,探索跨校选课、协同培养新模式
远程教学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人大附中在远程教学领域一直超前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大附中和加拿大渥太华里德高中在1998年4月底实现了基于国际互联网方式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在1999年12月实现了基于ISDN方式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美方将此次活动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直播。我校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在1999年12月22日实现了基于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高一和高二的30位同学2000年4月6日晚在我校实验楼远程教学教室里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堪顿分校之间进行了远程教学,启动了第一期远程教学计划。两校经常性地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行数学、英语和生物等学科的双向教学活动。目前我校与美国中学的远程活动仍十分频繁。2000年12月29日,我校作为中心站点对十个远郊区县同时进行“一点对十点”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学校在2001年10月29日开通了与日本大阪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间的中日远程数学教学,中日两国的高中生分别用英语给对方讲述课本里没有的数学内容,我校学生出色的表现,让对方师生都感慨地说他们是“彻底输给了中国学生”。
2002年6月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视察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程,现场观摩了“一点对三点”的远程教学活动,并对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2002年11月6日,人大附中―湖南湘潭中学―湖南长沙一中的“两地三校”远程教学项目开通。我校与密云三中、北京80中2004年12月进行了远程校本教研活动。学校与意大利教育部在2005年1月通过远程网络召开远程会议。我校与香港培正中学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先后进行了三期京港远程交流活动。我校与宁夏六盘山中学于2007年10月开展了远程教学活动。我校与美国菲利普斯中学于2010年12月开展中美远程活动。
2012年,实现了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所学校学生跨校网络选修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间教师研修、备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课程。每所学校都提供了一些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了学分共享制度及评价系统,建立了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确认的流程,评审机制,四所学校通过平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
我们已开设名家讲坛、应用随机过程、科幻物理等14门课程供四校的所有学生网上选修。2012年,四校共有800多名学生选修跨校网上的课程。
目前,人大附中的远程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很多交流活动已经常规化。远程教学广泛开展为国内外中学的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者:人大附中信息化发展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赵海涛:我校的信息化发展运作模式也可以归纳为四点。
1.著名教育家刘彭芝校长亲自参与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直以来,刘彭芝校长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刘校长认为:“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占领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我的理想是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要有懂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流人才。”人大附中的信息化发展,不管是第一个校园网站的建立,还是远程教室的建设;不管是网络教学的开展,还是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成立都离不开刘彭芝校长的大力支持和亲身参与。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中学教育示范工程。人大附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一起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为表彰该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及应用效果,2010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刘彭芝校长颁发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表明我校在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2.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支跨学科、跨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团队
学校领导在一开始就认识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事情。学校的信息中心和电教中心虽然在工作职能上不同,但是具体到信息化建设项目,通常都是由副校长牵头,由有关各方成立一个项目小组,群策群力。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把握师生需求,同时又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
我们专门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小组,小组由主管副校长、信息中心、电教中心、德育处、教务处、教学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德育处、教务处、教学部门作为业务部门提供需求,电教中心和信息中心作为技术部门提供方案,大家共同协商,学校最后决策实施。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各个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信息化本来就是服务一线、让大家都能受益的事情,它的建设不仅仅需要用户的参与、专业人员的服务,更离不开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所有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管理者、建设者和使用者都应该共同参与,只有这样信息化建设才能越办越好。
3.以服务为核心,成立了现代IT服务中心,与一流的IT公司合作,提高IT服务质量
人大附中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很早引进了专业的IT服务团队,进行IT服务外包的实践。信息中心特别重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此,人大附中信息中心与神州数码公司合作,引进了专业的IT服务人员,专门制定有针对性的IT服务流程和服务手册,成立了IT服务中心,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维修、数据中心维护、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使得信息中心的人员有充足的精力用在项目建设、课题研究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只有解决了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人力资源等问题,信息化建设才有快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4.将信息化建设与培训、推广、使用协调起来,进行可持续化的信息化建设
篇9
“近几年,我们株洲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下了大工夫的。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我们全面提质高中阶段教师培训工作,于2011年初启动了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政府大手笔投入3000万‘注资’这个工程。这个工程的纵深推进,是我们全市教师高端培训的新起点与里程碑,也是我们多年来致力于创造性师训的生动写照。”教育局局长钟燕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道。
钟燕局长的激情是有底气的:围绕师训工作,从2007年开始,株洲市每年都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高端培训”“全民培训”“本土化培训”所构建的培训网络,覆盖到了全市所有教师群体,给2万多名教师搭建了一个继续教育畅通无阻的信息“立交桥”。
高端化的精英培训,让“先富起来”的老师身先士卒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意义很明显。对于师训工作而言,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一起提高的实践与探索也很有针对性。”曾为攸县师范校长、现为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的吴金辉眼界很宽广,他站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提出了高端化精英培训的理念。近几年,以“四名”工作室建设、名优校长“造星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孵化工程”等为标志的高端培训进行得有声有色,株洲市的师训工作在全省率先进入高端培训轨道。
“到2011年9月,全市共建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教研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即‘四名’工作室23个,各个工作室的主持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上接高校专家,下连学科培训基地,全方位辐射。”说话间,吴金辉带我们来到了位于株洲市十八中的刘立红名师工作室。刘立红告诉记者,她带“徒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现学现卖”。“对‘徒弟们’的培训,我采取的形式是顾问、成员和学员互动,即顾问讲座提供理论指导,成员上示范课,学员跟班上课提升实战经验,课后经验丰富的顾问老师对每节课进行精彩点评。‘徒弟们’在学习中感觉‘近而真’,培训有实效,并能带回本校予以效法实施,操作性很强。”刘立红说,尽管教育局安排的“徒弟”只有6位,但她深刻意识到,名师工作室除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之外,还应该肩负搭建交流平台、共建资源、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她的工作室在第一期“跟岗学习”培训期间,大胆扩充学习队伍,邀请城乡高中骨干物理教师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与交流课,积极搭建校校交流平台,力促全市物理教师专业成长。“魅力课堂、厚重讲座,多角度的精彩点评,只有少部分人听,那是浪费资源!”刘立红的做法赢得了全市其他工作室主持人的一致认同。
“刘立红老师的尝试值得大力推介,但是,名师工作室也好,名校长工作室也好,因为受到时空、经费等诸多限制,能直接参与、全程参与的毕竟是少数,只有通过各个工作室培育骨干,通过项目推动,带动各自领域内的老师共同成长,才能先富带动后富,打造老师继续教育专业化成长的共同体。”作为株洲市特级教师研究会会长、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黄国雄对各个工作室特别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提出了三条必须履行的准则:必须申报课题,通过课题带动老师参与;必须上示范课,让老师们“现学现卖”;必须带“徒弟”出考试题、上公开课、做专题报告甚至出专著,让每个工作室的学员都成为专家型教师。
这两年来,株洲市的“四名”工作室高效运转所取得的成绩是无法用数据来统计的,但是当我们深入八达小学刘影名校长工作室采访时,工作室所着力进行的“高端孵化”的效果是能在数据中触摸到的。“‘四名’工作室的发展速度很快,2009年首批启动的时候,只有3个,短短一年就发展到了23个。这说明工作室是广受欢迎的。作为首批工作室之一,我带了10个小学校长做‘徒弟’,短短一年下来,就有3个高徒‘自立门户’成为名师工作室或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了,今年,这其中肯定又有好几个要‘出师’了,这是好事。这批‘出师’了,我又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收‘徒弟’了!”言语间,眼前这位株洲市小学校长专业理事会理事长、特级教师、株洲市十佳校长刘影显得颇为自豪,她接着告诉我们带“徒弟”的心得体会:每个学期为校长们各自确定一个自我发展的主题,每月集中一次培训,为“徒弟们”量体裁衣制订成长规划,提供个性化服务,分阶段实施,通过深入考察、研讨、沙龙、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分批次打造名校长。
确实,狠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起龙头作用的还是校长队伍培训,这一点,株洲市始终把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株洲市名校长工程的打造,除了上述我们所描述的名校长工作室作为高端孵化器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送校长们外出“镀金”。
市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中德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2010年株洲市政府共安排专项经费上百万,组织高中、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50人赴新加坡学习、培训22天;2009年、2011年市教育局安排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74名分别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学校跟班学习,每期学习时间为1个月;2010年、2011年株洲市初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安排学员赴北京、上海学习,时间为1至2周,共培训中小学校长178名。
“这两年全市的校长培训工程,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上说,都达到了株洲市历史上的一个沸点。”曾经多次外出学习取经的枫叶中学校长倪太辉,是校长培训热潮中受益的典型代表。“作为厂矿子弟学校改制、组合成的初中,我们学校原先底子薄,起点低,生源差,口碑欠佳。校长培训特别是外出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我这个老校长也萌发了办校新念头。这几年来,我找准学校的发展基点即科技创新,大打特色牌,一举促使学校的质量翻了身。现在学校已经成了株洲市初中领域的名牌学校。”与倪太辉的感触一样,采访中许多校长都由衷表示:外出取经之旅使他们既领略到了教育先行者的风范,开阔了教育管理的思路,又了解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
先富带动后富,城区带动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株洲市师训的另一个创新之举便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城区优质学校跟班学习。这两年来,共有80多名农村骨干教师深入市区8所优质中小学校,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学习的所有费用,全部由市教师培训中心埋单。
“为期半个月的跟班,使我获得了一次彻底的思想与精神的洗礼,城乡教育为什么不均衡,差距为什么那么大,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学习,我感悟到,我们农村教师差的不仅仅是素质与水平,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教育思想。”来自茶陵县潞水学校的邓思远被派至景炎学校,两周实践性跟班学习之后,他对记者直言有“脱胎换骨”之感。“学员们普遍反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进了认识,对新时期教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感受,获益匪浅。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绝大多数学员回去后充分发挥所学,纷纷改变了本校的教育教学面貌。”牵头此项工程的程检红主任如是介绍。
全民化的远程培训,让全体老师进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目前师训正在向传统的授课式、面对面讲解手段提出挑战,信息化的时代,海量的内容,让老师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大力开拓远程培训,正成为株洲市师训工作的另一张名片。”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培训教育科科长曾友立告诉记者,2005年以前,株洲市教师培训全靠集中培训,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每年寒暑假市教师培训中心都要租借很多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很多教师不得不放弃休假来参加培训。
一方面是简陋的学习条件、单一的讲座方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学员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培训成本高、容量小,无法完成全市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工学矛盾、时空矛盾、培训成本、培训学位、培训资源等问题都对传统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挑战。培训中心的领导班子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5年他们获知教育部开展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信息后,立即开展学习与研究,认真拟定试点方案,积极提交申请,2005年6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株洲市为湖南第一个试点单位开始试点工作。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资源,丰富的课程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培训成本问题和培训学位问题,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将远程教育引入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远程培训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开展远程培训试点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培训中心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曾友立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4日,全市远程教育最先在炎陵县教师进修学校启动试点工作,打响了株洲市远程培训的第一枪。“由于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远程培训都不了解,7名工作人员忙乎了两天只注册了46名学员,试点工作举步维艰。”他们没有气馁,在认真总结炎陵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送教到县的方式分县区举办中小学校远程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积极宣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远程培训的优势,反复讲解远程培训学习过程和管理办法,让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远程培训入学教育课程,采取“送培到校”的方式统一组织学员入学教育,在指导学员注册的同时让学员掌握上网学习的方法、明确学习要求。2006年10月19日远程培训再次在醴陵启动,注册学员达到了超乎意料的573人,随后,城市四区、市直中学、茶陵、攸县相继启动。
几年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面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记者从市教育局教师科了解到,2009年株洲市教育局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的意见》的通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由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2009~2013年必须参加不少于200学时(2年,每年100学时)的远程培训,2009年注册学员8272人,约占全市中小学教师的33.2%。
黄国雄一直是株洲市开展中小学远程培训工作的特聘专家和辅导教师,他告诉记者,“构建资源超市,订制菜单课程,促进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编制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计划的基本理念。中心积极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从1500多门优质课程中精选了近600门课程,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超市”。根据学科特点分学科制订课程计划,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这种“菜单式”的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员个性化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南方中学副校长陈其北对此满口称赞,网上有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有专家讲学,还有优秀课例评析,课程资源丰富、质量很高,值得认真学习,远程培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是一种适应现代教师成长的科学培训方式。
为确保培训实效,株洲市还积极探索建立一支市、县两级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每个班配有一名班主任、一名辅导教师和一名技术员。他们在网上解答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实际问题,引导教师们讨论交流及推荐文章,每个学科的讨论专区天天热闹非凡,无论是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还是一线教师,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新奇、激动、兴奋、累并快乐的状态之中。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同时,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对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监控,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定期学情通报等方式,让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注重教师培训过程为根本,在线考试为抓手,让每位学员都清楚自己在整个学习队伍中的位置;此外还创造性地设立质量标准,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课程学习不足规定学时50%的不能参加结业考试,抄袭作业或论坛灌水者成绩记零分。“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株洲远程培训质量评价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前认为远程学习也就走个形式,没想到抓得这么严,我每天都要上网关注学情通报,生怕自己落后了!”来自炎陵县水口镇学校的王肖璐老师表示。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努力,以‘注重入学教育、构建资源超市、重视过程管理和采用科学评价标准’为核心举措的株洲市远程教育,已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远程教育经验交流大会并作典型发言的吴金辉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本土化特色培训,让每位老师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挖掘”
“在城乡有别,尤其是各县县情、教师整体素质有别、经费有别、信息化普及程度有别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培训模式与手段,让城区教师更优秀,更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优势互补,智慧互补,经验互补;让农村偏远地区的老师们不掉队,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这是一向以务实、进取著称的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晓芳反复强调的问题。近几年,株洲市各县市区在本土化、特色化、创造性培训上动足了脑筋,进行了深入实践与探索。
“我们的师训特色就是广建基地,现学现卖,现场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天元区教育局局长董运喜对记者介绍,为了让全区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学习他人的先进教育经验,区教育局分别在山东杜郎口中学、成都锦江区、上海浦东区和虹口区等名优学校及教育发达地区建立“天元区教师培训基地”。同时,以城乡学校结盟、联合教研的方式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全区各中小学遴选了一批优秀教师组成“活力课堂”人才库,到各中小学进行课堂巡回视导,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
作为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先后两次承办全省校本教研制度现场会的芦淞区,近年来通过名学科建设促使全区教师专业化培训、专业化成长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区创造性地探索出教师继续教育新途径,那就是花大力气实施名学科建设。名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团队互助,资源共享,项目共研,专业共进’十六字方针,打破校际限制,跨校,跨科,跨片,串点连线,通过结对帮扶,城乡联盟,打造一批研学一体化的名学科,从而带动全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芦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付德告诉记者,首批名学科已经建成14个,在强大的品牌、特色浓郁的教研文化的吸引下,每个名学科都“滚动”吸纳了众多老师参加,在组本研修、课程开发、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中,每位成员都得到了专业再发展。
石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当前体制下,影响教师培训成效的关键问题不是课程资源,而是教师的学习热情。只有有效的激励手段才能催生高效的学习行为。2010年3月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开展中小学教职工“三考”(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技能考核、业务工作考评)工作。“三考”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评职称、评学科带头人和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达到以考促培、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的目的,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进行业务学习,努力在全区教育系统形成讲学习、练内功、提能力的良好氛围。
醴陵市在职中小学教师约7000人,自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与醴陵市职业中专合并以后,教师培训的实力相对减弱,运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已经无法完成7000名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2006年醴陵主动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试点工作,成为株洲市远程教育的示范窗口。“我们构建了由学籍专干和市、县、校三级班主任组成的教学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学习过程管理;构建了由教务专干和辅导教师组成的教学辅导团队,为学员提供学习指导和学术;构建了由技术专干和县、校二级技术员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为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并提供技术。各团队工作人员都是从全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择优聘任的。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他们一手抓业务培训,一手抓教育科研,全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幅提升。”醴陵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唐宏伟如是说。
攸县教育局颜荣华局长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成立了师训管理站,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各学校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设立了师训工作单项奖。该县居两省四市交汇之所,信息化水平不高,大多不具备参加远程培训的条件,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难题。为此,县教育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采取“自学”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形式,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乡村教师培训的实际问题。整个培训从2011年4月开始,用两年时间,将教师分成10个片,分学科分区域集中进行面授。为了确保这项培训顺利进行,首先在师资上确保质量,由小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参加过省级培训或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担任授课和指导教师,每学期授课教师集中一次研讨,共同反馈教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教学、说课、点评、讲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经费上确保充足,本次培训具体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上课教师津贴、差旅、教材、资料由进修学校承担,分片集中培训学员由各学校组织,伙食费由教育局承担,培训教师不需负担一分钱费用;最后在培训质量上确保高效,整个培训由局教师培训管理站进行管理,培训的组织、学员的考勤、考试的组织都高标准、严要求,并直接与各单位的年终考核挂钩。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县域经济相对较弱。但穷县却有大培训的勇气与魄力,该县县委、县政府高调提出了“大培训带动大提升”的口号。副局长龙永红告诉我们,从2008年开始,县教育局安排1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提出了“用五年的时间,实现零收费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轮训2次的目标”。2010年以来,县教育局精心打造了“暑期集中大培训”“国、省、市培计划”“教师脱产送培”三大“套餐”,突出骨干引领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当前培训和跟进服务相结合三大特点,对全县教师分层次、分时段、分内容进行大培训,以大培训带动大提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对全县教师培训实现了全覆盖。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
一、问题的由来与本课题的前期研究
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众多因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知识状况是否适应新的要求?如有不适,怎样应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展开。研究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
(一)国外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国外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全国数学能力纵向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这里,引用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 Fennema)和弗伦克(Megan Loef Franke)《教师的知识及其影响》一文中的综述:“尽管相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尽管有迹象表明一些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但研究工作对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的看法并不给以很大支持。”“NLSMA调查者仔细地核实了教师所学过的数学课程的数量,然后测算这些数量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相关系数,他们没有发现重要的关系。5年后,艾森伯格(Eisenbeng)重复这一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1](222)
这类研究的明显不足是对教师所掌握知识的测度不够合理。显然,用教师先前学过的数学课程数目作量化指标,难以反映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正如芬内玛和弗伦克针对这类研究中关于知识测试与相关系数计算方面的问题分析后所指出的:“可能是不适当的知识测量与相对有限的研究方法隐蔽了原本存在着的教师知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1](223)再者,将教师数学知识的一个自变量对应于学生成绩的因变量,使得这类研究“对教师的知识是如何综合起来的,或在所学大学课程与课堂教学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关系,没有提出多少依据”。[2]因此,“人们的普遍反应是,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去否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应对这一问题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3](28)
(二)国内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才能应付自如地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便是这一观念的真实反映。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也有研究得出与上述NLSMA调查者相类似的结论。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1996)称:“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需要知道一部分学科知识,以达到某种水平,但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4]由于没有报告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因此无从对“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作出评估。就结论而言,可以认为只是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判断: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对于搞好教学是必要的,但不具充分性。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并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接受与理解。
进一步的研究,有一项是以北京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的调查分析。该调查“根据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分别编制问卷。对于学科知识,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5]
这里,透视“观念—结论”的变迁,不难发现,它实际上反映了对教学的关注,从学科知识向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整合的转移,同时也折射出教学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传授向追求学生更广泛发展的倾斜。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进步,应当加以肯定。
问题在于,首先,为了实现新的追求,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达到何种水平,才能保证在对学科知识作教育学的解释和心理学的加工时不至于出现知识性、科学性的偏差。可以说,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诚然,要对本体性知识的“某种水平”作出泛学科的、较为一般的具体刻画是困难的,特别是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加大了从理论上作出这一刻画的难度。但是,对现阶段任教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教师,如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所拥有的本体性知识水平,是否适应目前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调研作出具体判断,却应该是可行的,也是课改推进的实践所十分需要的。
其次,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测度项目,是否有失偏颇?换句话说,用“给学生的一杯水”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合适吗?那么,又如何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呢?是测量它的量,还是测量它的质?
有鉴于上述国内外从量的视角,以静态测度研究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所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质的视角,动态考察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首先从课堂观察与现象分析入手,发现调研测试的素材,然后从课改推进中的教学需要着眼,确定测量内容,力求使质的测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充分的现实意义,进而辅以访谈与个案研究,使研究更为动态化。
(三)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听课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在近两年来听课观察与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其中除了教师教错了之外,还有两类反映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象:一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学内容。下面各举一例。
[案例1]
引入平角、周角等概念后,一位青年骨干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差不多写了半黑板。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随后交流,大家认为满意了,就把该问题擦掉。最后还剩下一大半问题,学生无法解答或有学生试图解答,但其他同学不认可。于是教师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时会明白的。
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
课后,教师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
[案例2]
教学被除数是0的除法,其中涉及除数不能为0,教师认为:“除数不能为0。这是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其意思是有困难的”,就借助了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巧每天去森林给小动物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
“森林的小屋里住着几只小动物。第一天,小巧带去了6个苹果,出来了3只小动物,平均每只可以得到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写?”(学生汇报,教师板演,找数量关系)
“第二天,小巧没有带去苹果,3只小动物等着小巧。可是怎么分呢?谁来说算式?”
“第三天,小巧特地带了6个苹果早早来到小屋。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没有小动物出来。(教师板演6÷0=)没有小动物在,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6]
这确实是一个富有童趣的问题情境:小动物上了一次当,下一次就不来了,由此引出除数是0。颇具艺术性的教学设计。但是,数学中“除数不能为0”是一种规定。要解释它的合理性,通常依据除法的定义,分被除数是0或不是0两种情况加以说明,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然而,当教师采用这个教案教学时,学生很自然地由数量关系类推出:小巧没带苹果,苹果数是0;小动物没来,小动物数为0,于是得出6÷0,那么6÷0等于多少呢?有的说等于6,理由是小动物没来,6只苹果还在;有的说等于0,理由是谁也没有分到苹果。最后还是教师硬性规定“除数为0没有意义”。课后,与几个很会发言的学生继续这一话题,其中就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小巧没带苹果可以用0表示,小动物没来,用0表示就没有意义了呢?”
看来,“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7]
类似问题,在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的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至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能听之任之的。
由此可见,在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教师主要缺失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全力予以弥补的背景下,在教师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落实的倾向下,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尽管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方面,明显优于美国小学数学教师。[3](310—311)但这只是说明,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有一些强项。因为该项比较研究所采用的四个测试题,分别涉及退位减法、三位数乘法、分数除法、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这些历来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强势内容,而且恰恰是新一轮课改认为“基础过剩”,应当降低教学要求或者已经删去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状况的调研
(一)问卷调查及其结果
基于上述由情报研究、案例研究所得出的调研设想,同时也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普遍提高,上海地区40岁以下的教师已基本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数量,相对于小学数学的“一杯水”来说,已够得上“一桶水”的标准。因此,我们的调研,试图探明“这桶水”的“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为此,设计了两种问卷。A卷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应用题,题目难度控制在至少有20%的小学毕业班学生能答对的水平上;B卷着重考查教师能否应用所拥有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否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此试题都以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师易犯的知识性错误或纰漏为原型加工而成。从试题编制的角度看,这些源于课堂、带有教学情境的数学题几乎都具原创性。两份问卷均经过试测、修改。
调研样本为上海市两个区(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区各一个)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样本的教龄分布、学历分布与两区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的教龄、学历分布大致相同。
A卷的平均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下同)90.5%表明,用小学生的较高标准来衡量,教师对本体性知识的掌握是不错的。这一结果与申继亮、李琼(2000)的同类测试结果(答对率都在85%以上)基本一致。
B卷的平均答对率38.8%表明,用“能为小学生释疑解惑”“能较深入地把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衡量,则现状与需要的差距较大。
两卷分不同教龄组、不同学历组的统计表明,平均分略有差异,但经检验,组际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受教龄长短(即脱离职前教育的时间长短)、学历高低的影响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教师本体性知识方面的问题,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内早已存在,而且没有因为现阶段教师学历的提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内容分析
1.概率统计
在小学通常用“可能性”替代数学术语“概率”。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引进小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B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4.1%。
在新增的概率统计内容中,还有中位数、众数的初步认识。B卷内有关中位数、众数的试题,答对率更低,为23.8%。
2.图形变换
指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原来,在小学阶段只介绍轴对称,现在趋向于在小学就引进平移、旋转。如教育部的数学课程标准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内容提前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8]上海市数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9]中,在3~5年级也安排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初步认识,到“试行稿”[10]该年段只保留了轴对称的初步认识。
B卷中有关平面图形全等变换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2.5%。其中答对率相对较高的是下面的题:
两个完全一样(全等)的梯形ABCD和A'B'C'D',重叠在一起,经过怎样的几何变换(只允许平移、旋转),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写清楚变换的过程:如平移使……与……重合,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
该题源于小学数学推导梯形面积的常用方法。教师演示时,通常让学生看清两张梯形纸片完全重合后,就非常随意地拿在手上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很少考虑按图形变换来操作。测试表明,42.0%的被试知道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但能准确叙述的只有21.5%。
3.几何证明
虽说小学数学不要求证明,但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判断其结论的正确性,或者判断某些特殊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般性。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几何教学中比较多见。B卷中涉及几何证明的试题,平均答对率38.1%。
4.数论初步
指数的整除性。它作为学习分数知识的必要基础,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B卷中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试题,平均答对率为38.3%。
(三)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如前所述,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至少是在测试内容所及范围内早已存在,之所以现在暴露得比较明显,并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最主要的背景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本来,教师忠实执行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相对狭窄,课前预设方案周到些,通常足以应付。现在,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这一原因,实际上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
具体而言,以上述调研分析查明的缺失内容分类为线索,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访谈,以及对近10位不同类型教师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造成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
有关资料显示,概率统计是原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所没有的内容。20世纪末,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由中师提升到了大专、本科。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前些年,一些学校就是开设概率统计或同类课程,也由于当时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没有“可能性”的内容,就连初中数学都不见概率的影子,所以大多以教育统计为主,概率论的教学不被重视。
图形变换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主要是在解析几何讨论坐标变换时出现。原来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课程一般不系统讲授解析几何。随着中师升格大专,有了解析几何的内容,但一般只讲坐标轴的平移。坐标轴的旋转、极坐标系与极坐标方程(讨论图形旋转的有力工具之一),常常遭到删简。
目前小学教师的大专及本科学历,大多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他们在中师阶段获得的数学知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与高中毕业生相提并论。以致在职学历进修选修文科的人数是理科的3倍左右(实际毕业人数更升至4倍左右)。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文科的考试较易及格等,但教师已有数学基础与大专、本科学习起点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原因。即使选择了理科,多数学员主要是依靠死记硬背与模仿解题通过考试的。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其长期效应,可想而知。这也可以作为A、B两卷不同学历组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之原因的一种解释。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概率统计与图形变换知识的缺乏,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换句话说,主要是学历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局限性造成的。当然,这是特定时期小学师资职前、职后学历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2.学历教育数学素养培养的局限性
如果说有些知识缺乏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那么学过的知识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缺失呢?特别是某些数学结论遗忘了,作为数学素养保留下来的数学能力,如推理、论证能力为什么亦难以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主要是在职前教育阶段,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的。
教师的数学能力,从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通常认为主要是四种,即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前三种能力教师在A卷的回答中有不错的表现。分析B卷的应答情况,就数学能力而言,教师最为缺失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较低,应用数学知识分析、推理、论证能力较弱。可以说B卷绝大多数试题的应答都反映了这两个问题。在随后的深入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学素养的不尽如人意也是教师本体性知识学了等于没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有所反映。举一案例。
教师提问: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最小的负整数?为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没有,因为再大的正整数,加1还有更大的,再小的负整数,减1还有更小的。教师不置可否,继续让其他学生回答。为什么一个从不吝啬表扬的教师,面对如此出色的回答却无动于衷呢?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里觉察不到极限思想、序数理论的影子。这里,导致教师教学表现大失水准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某几个具体数学知识的缺失,不如说是由于数学素养的不足。
公允地说,数学能力、素养重视不够,培养不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老问题,当然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3.教师思维的“童化”
分析造成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学习的遗忘。这恐怕是几何证明与数论初步知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概率统计和图形变换两个内容来说,几何证明是初中数学的必学内容,数论初步是师范学校《算术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不存在没学或精简、淡化处理的问题。
记忆的客观规律是,遗忘总会发生,甚至可以说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问题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不该遗忘的数学知识遗忘了。这里,仅仅是由于长期不用等自然原因,出现了正常的遗忘吗?
分析教师的成长历程,刚踏上讲台,儿童语言贫乏,也不了解儿童思维。为了搞好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丰富了儿童语言,熟悉了儿童思维。表现在备课时、课堂上,能自然而然地想儿童所想了。这是教师胜任小学教育的必由之路。的确,要想深入了解儿童的文化,真正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就要进入儿童的世界,像儿童那样思维,在自己的头脑里重建儿童的心智。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思维也有可能被儿童同化而“童化”。而且钻得越深,童化的可能性就越大。[11]
有大量案例支持以上分析。由此我们认为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职后原因,除了自然遗忘,更重要的是教师思维的“童化”,即伴随教师重建儿童心智的努力而出现的本体性知识及其思维的退化。
类似地,教师数学能力的缺失,除了“先天不足”,也有后天“童化”的原因。
三、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若干对策
(一)调整、充实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内容
随着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师范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的深度和速度似乎仍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三年制大专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看,数学课程只有列入专业必修课的“大学数学”(90课时),以及作为数学与科学专业方向选修课的“高等数学基础”(180课时)和“现代数学概论”(72课时)三门。没有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尚无部颁课程方案,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理科方向开设的数学课程看,有“大学数学”(280课时)、“概率与数理统计”(72课时)、“初等数论”(36课时)、“数学史”(36课时),比三年制大专略多一些。其中明显缺失的是有关几何的知识,只有“大学数学”第一章“空间解析几何”讲到空间平面为止。这显然是不够的。比如,讲立体图形表面的展开,不知道还有包括球面在内的大量曲面是“不可展”的;又如,教学图形的观察,渗透三视图的内容,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射影几何基础知识。而现实需要是,面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学习要求的变化,只有具备比较宽广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之左右逢其源”,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为此,一方面,必须基于小学数学新增内容的“一杯水”,调整、充实师范院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师范生储备一桶甚至一缸水。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还应添加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方面内容。考虑到目前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既要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这是各种师范专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又要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致专业方向的学科边界比其他师范专业更为模糊(这是小学教育专业特有的问题),这些内容不一定都分别开设课程,可以整合到原有的数学课程中去,或者增设一门“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专业课,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历史与文化融入其中。这是一个只需有限课时即可满足需要的简捷对策。
(二)改进职前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往,高师数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是关注学术性而轻视师范性。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基本沿用综合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程体系,只作删简,缺乏整合;注重数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结论的严谨性,忽视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意义建构。其必然结果是不少学生学习时一知半解,学习后很快遗忘。现在,经过整合后的“高等数学”“大学数学”,内容精简了、易学了,但伴随而来的是数学分支的体系不见了,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能力影响很大。除了需要教材编写加以改进之外,更多地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处理,揭示某一章节内容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作为数学科学,从原名到定义,从公理到定理,一般都是演绎呈现的。它简练、严谨、纯粹,显示了数学的学术形态。作为数学课程,为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必须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转化成为易于认知的“教学形态”。所谓“师范性”,就是要培养和锻炼未来的数学教师,学习并善于完成这种转化工作。这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重要体现。
如果在师范院校的课堂上,教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演绎,又不忘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观察、实验、猜想、探索与推理、证明兼顾,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帮助他们形成数学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大有裨益。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耳濡目染,日后自己踏上讲台,就会师行徒效。
类似地,如果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高等数学的学习与初等数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那么学以致用,职前获得的知识就比较容易在职后真正发挥作用。
(三)加强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弥补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
以上两方面对策的落实,虽说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但无助于现有师资队伍的提高。当务之急是如何较为有效地弥补已经存在的本体性知识缺失,而这恰恰是目前校本研修的一个“盲区”,需要地区教育研训机构发挥作用。我们的对策如下。
1.引起教师自身的关注
弥补知识缺陷,需要外界帮助,更需自身努力。但由于前述“童化”现象的存在,教师大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唤醒教师的警觉,提高对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自我监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激发、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长善救失,让他们自觉地发现并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困惑中分辨出学科知识的疑问,进而通过“学”与“问”,寻觅解答。
为了帮助教师清醒地认识问题所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一方面,公布了B卷测试结果的总体情况,并就一些典型问题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剖析,对教师震动较大。另一方面,全面分析教师思维“童化”现象的利弊得失。我们明确指出,它既是教师深入儿童精神家园所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忘我的奉献,也是教师学术思维和理性反思的障碍。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以理性的目光,居高临下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做到在儿童世界与理性世界之间自如穿梭、往返。教师普遍反映深受启发。
2.结合教材分析介绍有关数学知识
实践表明,结合教材分析并针对教师的困惑介绍有关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效果比较明显。
实际上,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总是综合发生作用的。所以,将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演变成依据数学知识探讨教学方法的过程,或者综合运用三类知识的案例分析过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3.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数学知识
同样道理,结合课例点评揭示有关的数学知识也能收到良好的点拨效果或示范效应。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点评时坚持具体分析,就事论理,注意避免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或教学水平作出分等级、贴标签式的评价,此举很受教师的欢迎。
以上教师职后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研究,都尚属初步,各项对策与措施,有待进一步实践的检验、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美〕D A 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C].陈昌平,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英〕G 豪森,等.数学课程发展[M].周克希,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14.
[3]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7—18.
[5]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11):49—50.
[6]黄建弘,等.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教学参考资料(二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76—77.
[7]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N].中国教育报,20050325(5).
[8]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9]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1.
- 上一篇: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
- 下一篇:网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