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

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基本架构[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相应概念来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并在2013年于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其主要针对乡村发展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符合农村群众的现实期望。能够看出,“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同根同源的地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与指引下,“三农”发展架构逐步成熟。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均是在一定时期内推行的工作安排,其内容的设定均具有时代性特点,着重贴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美丽”是没有尽头的,但是“美丽的目标”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必须长时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地区现实发展情况与建设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内容等实施更新调整。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表现出相互补充、搭配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属于战略层面的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措施层面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能够生成更具体的政策内容以及举措方案,驱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达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效果。无论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均需要为农业发展升级提供支持,让区域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农业生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弄农村生活升级,并让乡村逐渐转变为住户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为关注,相应问题的解决成效不仅关联着国计民生,也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性。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迅速、广泛推行,为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支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相应工作的展开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之间有着极高的重叠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也切实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出于对促进乡镇振兴战略推进提速增质的考量,必须要精准把握着力点,强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更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保护了农村特色文化,并达到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的效果,整体支持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成果巩固。因此,联动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展开路径探究

3.1打造生态工程,强化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整体规划一方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相关人员应利用科学规划布局理念适时打造生态工程。相关部门需实行优化调整整体布局规划,利用点与面的结合来全方位加强乡村振兴。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依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乡村内部的教育区域、商贸区域、农业生产场地与文化广场等,在合理优化多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乡村教育,适时提升该区域村民的教育水平,完善地区教育质量。(2)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参与者可利用适宜理念及时改造旧危房,通过对扶贫工作的结合来规范农户的房屋建设,增强农屋建设标准,做到美观、实用与安全,在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后,增强乡村各项布局与功能的合理性,更为合理地打造出以生态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设定为打造美丽乡村、持续优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速农村地区生态工程建设;设定美丽乡村试点,并充分发挥出试点的区域带动性作用,促使区域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成为现实;持续加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驱动重视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与经营并重,把握政府部门占据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落实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常态化保持;搭建并引入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重视农村地区家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清理项目的切实落地,以此构建起一批宜居村庄;重点推进区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开展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投入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各级美丽乡村建设,驱动生态工程加速提质。(3)完善基础设施在以往城乡发展中,城市居民可基于广场、公园休息闲聊、锻炼身体,而农村区域的公共设施不全,农村的劳动人员与孩童同样向往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其希望能够在公园中运动锻炼与游玩,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过程中,应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可安于现状,需从农村居民需求入手,加快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必须做好交通设施建设,从公路、高铁、桥梁等交通设施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以此拉近城乡间关系,关注民众利益,确保农村区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而发展,使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舒适宜居生活。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期间,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新时代农村能够展现出新面貌。(4)做好卫生治理在农村地区长期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及卫生管理内容存在忽视,且受到物质条件及受教育程度限制,在农村发展期间可能出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堆等,此外,新能源在农村现已未实现规模化普及,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新能源入村入户工作,针对农村现有问题着手解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改革,全面消除旱厕,使利民政策能够切实落实。考虑到垃圾乱堆现象,应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地方性垃圾收运处理站建设,从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推动美丽家园的建设。

3.2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

(1)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早已推出了“旅游+”模式,并依托于该模式形成了“旅游+农村”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过程中,应以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依照农村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拓展旅游业,若该类旅游业带有适宜的生态特色,不仅能为广大游客带去适宜的体验感,还能增加该地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区域农业效益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结合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来看,其主要以采摘园、农业工业园、特色民俗为主。①采摘园。将农村特色耕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采摘园区,由旅客自主动手采摘,实现体验消费。②农业工业园。打造主题式工业园,将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工业园的方式建造,并增设工业园市场及特色小吃,在提供体验式产品的同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③特色民宿。以当地民族习俗、文化传说为主题改造房屋,以此完善乡村旅游体系,健全配套设施。(2)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适时强化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精准找出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利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该类品种,增进该品种种植与栽培效果,提升该品种的优良性,有效缩减农业市场的各项风险。最后,相关部门管理者还可在该乡村搭建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农业种植信息投放到该平台中,并利用适宜的网络宣传来强化区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借助多项渠道来发展该地区的农业产业。(3)实现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需要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以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此时,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特色,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建设与集群化发展,在乡村内逐步建设起优势产业带。在实际产业规划期间,应注意打造协同效应,整合村落、乡镇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管理。在协同发展建设期间,应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建造区域性产业园、物流园等,以行业为单位成立区域产业联盟等地方性产业发展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整合力量,突出优势,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产业角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4)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出乡村之间的联系性优势,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村地区优势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另外,应当重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优化发展,结合乡村文化推行文旅融合产业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①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价值,使作物能够以产业链下端的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②打造无公害等农村地方品牌,并做好农产品等级划分,用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此逐步形成品牌优势,继而实现农产品增收;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销售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此促进农产品销售。

3.3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期间,相关部门需将村民主体性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在实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建设目的促进乡村效益,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因而应采用适宜方式来发挥村民作用。其一,在实行各项乡村发展与惠民政策前,该地区管理人员应仔细问询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若其对该项政策存有异议,则应通过讨论与研究来完成对应修改。其二,在发展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综合素养的培养较重要,相关部门可依照该地区发展的特色,为相关村民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即广大村民要利用该项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种植、管理水平,了解该区域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主自治意识的提升来强化对该乡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而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其三,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文件指导,做好农村区域“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划分,调整农村零散化土地板块,进行空间整合,以此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而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期间,规划主体不仅限于专业规划人员及当地政府人员,还需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选取农民代表作为纽带衔接农村规划项目与当地居民,以此彰显村民主体地位,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此外,由村民参与其中后,可极大提升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效果,继而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另外,在推行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践中,需要在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由党员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切实发挥出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农村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群众明确责任,自觉清扫、相互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共同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乡村在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3.4强化村级文化建设

在建设村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在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者应设置多种与村级文化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该项活动可适宜增强村落内部文化的特色性,比如,相关管理者可设置“戏剧村庄”“村庄节令故事”等活动,并借助该项活动来深入挖掘出村庄内部的特色文化,增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村落受历史影响,其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在实行村级文化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精准保护该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相结合,设置不同形态的“乡村记忆”档案馆、村志馆与博物馆等,在历史记忆的影响下,增进乡村内部的地域特色,继而把当前各类乡村打造成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第三,在农村环境内定期举办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活动,以此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价值性更高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居民的人文家园、精神家园。第四,针对村落“老建筑”,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修复管理工作,保留村落文化细节,使“老建筑”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见证人,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强化村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还要着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农村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理想的环境条件支持。对于不同的乡村来说,其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要着重提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而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关注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等等,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扩大,实现文化振兴[3]。

3.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持续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地区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的实践中,可以依托两种方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即乡村集体资产盘活以及依托农村产业提升经济水平,必须要结合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与需求选取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具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推行合作组织带动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当地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优势产品,在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统筹管理。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要求农业合作社由村民代表构建委员会,并搭建监督监管机制,做好权力约束,以此切实保障各村民利益[4]。第二,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结合集体土地、资金等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情况(下转第30页)资源与旅游风景条件,发展旅游产业,同时结合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在当地乡村发展康养、旅养产业,同时康养、旅养产业为乡村带来人流与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形成交往活动与聚落空间。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历史文化融入乡村风貌与乡村产业中,打造适合旅游与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例如旅游装备,民宿(包括旅游型民宿,康养性民宿),餐饮,书法国学堂,中医文化体验店,禅茶文化店,仙海文创产品店等。同时打造中医药材耕种体验店,茶树采摘体验店等,重构生产生活聚落空间,让外来游客有所体验,让本地村民寻回耕种生活的习惯与乐趣。通过吸引同龄人,注入活力产业的方式,重构活化乡村产业聚落空间。

4结语

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

一、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四川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其蕴含着丰富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意蕴,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四川多个乡村地区已经被开发成为农家乐旅游基地,主要负责接待游客,为他们提供当地特色产品、介绍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使得游客可以在四川乡村享受不一样的旅游服务,为之后开发更具价值的四川乡村旅游项目奠定基础。截至2019年,四川乡村旅游收入超过2500亿元,已有超过3000多个乡村地区摘下贫困村帽子,超过10万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凭借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深厚的农耕文化,四川诸多乡村地区通过旅游脱贫。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各地区旅游项目大量涌现。这期间,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园等服务形式盛行,这一布局结构使得乡村地区的旅游得到一定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也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使得他们可以在闲暇之余到乡村放松身心,获得满足感与轻松感。四川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副业,村民可以通过出售特色产品或新鲜瓜果获得一定收入,而且这一方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之时,成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同时,随着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不仅促使农民的收入得以增加,也为开阔农民视野、解放农民思想奠定经济基础。此外,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餐饮、民宿、手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四川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存在淡旺季区别不大、游客活动规律性不强等缺点,这导致游客很难判断什么时间到四川乡村旅游才可以享受美好的度假时光,也增加了游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的难度。但其优点远远大于缺点,优点在于四川乡村的旅游产品及服务特色明显,地域性强,使得游客可以辨别旅游产品的好坏与真假,并理性进行购买。除此之外,四川乡村的旅游产品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例如,春之花、夏之水、秋之果、冬之收等,这既展现出四川的乡村旅游特色与文化习俗,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四川乡村旅游业在国家及当地政府持续支持下迅猛发展,且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乡村脱贫的主要支撑力量。

二、四川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四川作为全国旅游大省,乡村旅游产业是其发展与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做较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一)Strengths优势

四川乡村旅游之所以可以发展壮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政策优势。四川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与交流,使得四川农民可以接受到先进的思想,学习到先进的旅游观念,为促进四川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当地政府扶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安排专业人员下乡进行指导与管理,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第二,资源优势。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其别著名的当属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特别是大熊猫、都江堰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基础。加之,四川多个乡村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第三,产业优势。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由之前的单纯接待型转变为产业型,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产业优势逐渐凸显。四川交通建设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方便游客进入乡村地区,促进了四川乡村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二)Weaknesses劣势

四川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存在的劣势与不足也非常明显。四川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其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没有物质基础与财力支撑,且没有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加之诸多乡村的地理位置偏远,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无法带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四川入境旅游指数较低,在全国排名较为靠后,导致进入四川乡村旅游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国外人员相对较少,缺乏对四川的整体认识,也就无法使四川乡村旅游事业取得更好发展。此外,四川乡村旅游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尚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多地乡村的旅游部门职权并未完善分开,也没有相对应的管理能力与调控能力,很难及时对旅游产业进行全面管理,进而导致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缓慢。近年来,虽然四川村旅游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旅游市场有所改善与规范,但一些乡村依然存在拉客、骗客、抢客的情况,这一现象不利于旅游市场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三)Opportunities机遇

四川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的开放与支持。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国家明确放开了三个领域,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国家放旅游经济开了国际市场的金融业,使得境外游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与现金转账,这可以有效增加乡村旅游人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与网络销售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好处,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而到当地进行实地旅游与考察。游客还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或其他方式评论当地旅游情况,这为其他游客提供便利旅游信息的同时,也为促进旅游运作现代化奠定基础。最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百姓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更多普通百姓开始热衷旅游,这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资源与优势。加之,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优势。中西部地区成为新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基地,实现中国向旅游大国迈进的第一步。

(四)Threats挑战

近年来,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除了当地拥有旅游资源优势外,还离不开政府以及游客的支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逐渐上升,国家愈发重视旅游产业,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与文物保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一过程中必定会造成乡村原有生态风貌的破坏,使得乡村旅游不再具备当地特色,而是大众化的旅游场所。同时,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外相当多的旅游企业纷纷瞄准四川这一宝藏之地,开始在乡村进行旅游布局与发展。由于四川乡村旅游资源还不够丰富,且旅游市场起步较晚,与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差距,这影响了四川本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旅游企业之间由之前的价格竞争转为服务竞争,使得诸多企业为获得更多资源与游客不择手段,破坏了旅游市场环境,无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结论:通过对四川乡村旅游SWOT分析,得知四川乡村旅游发展事业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四川乡村旅游产业要想取得良性循环,应采取在发展中寻找机遇的策略,紧紧抓住一切可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时,应将四川乡村存在的劣势变为优势,提高四川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三、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深化四川乡村发展内涵

要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深入挖掘乡村发展内涵,以保障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在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将文化保护作为第一原则,并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弘扬当地特色文化,以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上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需深入挖掘乡村资源,将乡村风土人情与村民心路历程纳入文化发展中,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乡村发展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农村的风俗以及当地村民的风情,所以,实现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乡村内涵的支撑,更离不开坚持保护的这一原则。

(二)完善四川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由于地形与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四川乡村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造成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且乡村农家乐一般离市区较远,极大阻碍了游客到乡村农家乐游玩。为了将四川旅游资源发挥到极致,使游客享受到良好的旅游服务,相关部门应尽全力保护当地旅游资源,并合理进行统筹与规划,使四川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当地政府还应改变旅游发展模式,由之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为集约型发展方式,为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并优化乡村旅游管理制度,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三)创新四川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

四川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应依靠产品与服务创新,进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于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当地特色产品,进而以特色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消费,同时也可以避免恶性消费现象的出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当代人的个性化追求,特色产品与良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与此同时,相关旅游部门应创造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服务与产品,并对相关导游人员进行培训,以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旅游要凭借自身市场收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最终实现以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四)传承四川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也是吸引游客到乡村旅游及当地村民乡情乡愁的重要载体。本土文化、习俗与制度也是提升当地村民精神文化建设、凸显村民主人翁地位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要素。所以,首先应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使村民认识到自身在乡村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为乡村旅游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地政府与相关机构应组织村民开展交流与学习,激发当地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同感与满意度,进而提高外来游客对于四川乡村旅游的满意度,营造“远方游客来,当地村民悦”的良好旅游氛围。其次,相关部门应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地点,组织当地村民外出学习其他地区发展良好的乡村。学习并借鉴其优势之处,增长村民见识的同时为提高其素质涵养与专业意识奠定基础。当地村民还可以自发组织活动,积极开展特色旅游服务,这在提高村民整体服务意识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建设向好发展提供动力。此外,政府应根据当地旅游发展情况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村民达成合作互助协议,共同传承并创新乡村旅游文化、服务,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霞.乡村旅游收入、旅游年投资额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5(04):997-1001.

[2]帅婉.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财讯,2019(09):108-109.

[3]王丽莹.浅谈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J].明日风尚,2019(07):196.

[4]陈岭.基于互联网+的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探讨[J].环球市场,2017(12):45-46.

[5]罗正琴.基于精准扶贫的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6):222-227.

[6]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51-57.

篇3

【关键词】村镇建设;城乡发展;经济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村镇经济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中普遍面临着村落规模小、住宅建设分散、住宅占地面积大、房屋闲置多、基础设施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就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资源浪费严重和环境改善难度高的等现象。因此在目前的村镇建设工作中,应当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经营规模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1.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应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在乡村经济建设中,通过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基础来促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使得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及时的得到预防和解决[1]。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中,我国逐步迈入了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农业推动工业的发展模式,也实现了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配合城市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以及经济体制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使得我国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城乡统筹工作,从而实现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实现与形成不但有效的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科学良好的应用,还有效的将建设新农村与稳步发展和促进的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人带动农民的社会发展新体制,这也是形成目前社会新格局的一种必然手段和方法。

基于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全国各地已经普遍的展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工作概述方式,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项系统、科学、健全的管理规划理念和工作模式,使得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种种不足与缺陷,也使得工程项目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模式,同时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的村镇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十分有效,这也是解决农村多于劳动力和闲置资源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2.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

在新形势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若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在工作中将工作重点置放在农村建设问题上。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工作中,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普遍的置放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基础上,在工作中以实现生产发展、全面改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以及管理民主的管理工作方针中,但是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还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城乡筹划工作工作力度,大力发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2]。

2.1在工作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将工作中点置放在城市中,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认识较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年来,由于受到过去的承包经营之的影响,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营效率低、增长缓慢的社会向子昂,这也造成了农民在社会生产中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认识较低,无法大达到预计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求。

2.2是建立村级经济实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以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实体形成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小企业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近郊旅游服务业、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点、服务中心建设为主要手段,整合农村乡企建设用地、承包农用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建立股份制公司农村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农民加快增收。

3.中心村镇建设概述

3.1基于空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3.1.1 增长极理论和镇村级增长极选择

从定义上看,增长极理论为解决广大偏远农区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发展模式。增长极理论强调两种相反力量的互相作用。向心力将周边腹地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中心集聚,从而使得增长极能快速发展。这种回流作用对于面临劳动力不断外流压力的农村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这些地区选择一定数量的增长极(中心镇或中心村),通过集约有效利用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将促使增长极率先快速发展。

3.1.2 中心地理论及门槛人口衡量

在对南德不同等级服务中心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克里斯塔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以等边六边型模型解释不同服务中心的等级结构关系。中心地理论既可以根据现存不同等级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和提供的服务功能水平解释其等级关系,也可以根据规划需要的居民点等级关系,配置不同居民点今后的人口规模和服务功能。

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建设实践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假如要选择现有村庄作为中心村镇,如何衡量这些聚落的中心性(中心地提供的服务种类的数量),即哪个村落辐射功能更强,更适合成为中心村镇。根据现有哪些服务功能可以确定中心地的等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一些计量地理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根据现有居住地提供的代表功能(如学校、杂货店、理发店等)来确定聚落的中心性。

3.2基于时间视角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的走向成熟阶段指的是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4.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村庄整治与中心村镇建设将是振兴农村、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因而深入开展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探讨的意义重大。建议多学科领域相关专业学者予以关注和参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为不同类型区域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培训 政府职能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这是从原始潜在、最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本文主要研究宏观层面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面积28904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603.04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数的13.6%;农村人口527.71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数的14.2%;有农村劳动力283万余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数的1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0万人左右,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的16%。农村劳动力大量闲散,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难题。由于曲靖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长期以来的慢节奏生活,加之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都较低,人们的“家乡宝”观念甚浓,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的措施应走先数量后质量、先就地后异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国内后国外的梯度开发推进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劳务输出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是曲靖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51427人(按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具体劳务输出分类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以下5个表中数字总数不统一主要是由于信息登记不全所造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曲靖市农村劳动转移输出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一年的输出人数超过了2000年以前各年输出的总数。但与曲靖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总数相比,输出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若扣除劳动力返乡后再次外出,在统计过程中的重复计算,曲靖市劳动力转移比例更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力转移中,务工经商占71.5%,有近30%的人员是其他原因转移的,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可能没有完全就业,形成派生富余劳动力。

表3中第一产业统计到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统计到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统计到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是除前面各行业以外的行业。从表3中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较少,占2.7%,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表现了农村劳动力从业行业的广泛性。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有广泛的职业能力。

从表4看,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学历层次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转移劳动力的90.8%。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重点;男劳动力占58.9%。

从表5年龄结构看,曲靖市农村的劳动转移输出年龄在16-40岁的占87%,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集中在16-40岁的人员中。

从以上数据显示,曲靖市农村现实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充分就业的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曲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不高,是曲靖市农村潜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障碍。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曲靖市大专及以上人口6.8万人,占6岁以上人口的1.4%,比全省2.2%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3.8%低2.4个百分点;全市文盲率为16.3%,全省为15.4%,全国为6.7%;小学文化程度所占人口比例为50.2%,而全国为38.2%;受教育年限平均为6.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每十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1253人,全省有2013人,全国有3611人。从以上统计表4中的数字看,已登记转移的劳动力学历层次较低,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层次的劳动力仅占9.8%。

2、工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企业增效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岗位的瓶颈障碍。曲靖市虽然与其他地州(市)相比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多,通过各项改革整体效益有所好转,但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利税是由几个产业创造的。2002年全部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8户,亏损企业91户,亏损面为46%,比1997年(曲靖撤地市年)下降8个百分点,在91户亏损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在实现利税中,大型企业占72%,中小型企业仅占28%。在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中,中小型企业占81%,大型企业仅占19%。在盈亏相抵利润总额中,大部分是由几个主要支柱产业实现的,其中烟草加工业实现利润7.5亿元,占80%;电力企业实现利润1.6亿元,占17%;化工企业实现利润0.5亿元。也就是说,由于几个产业效益较好,掩盖了大部分企业效益较差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无市场、无效益、无竞争力,污染严重,设备落后,信息不灵,新产业开发、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创新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使企业扭亏增盈步履艰难。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较少,小规模企业大约为1.3万个,每年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非常有限。

3、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力资源家庭整体性转移水平低。曲靖市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市,城市化率较低,2001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1.3%,分别低于全省23.4%和全国36%的水平;2002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2.4%,仍低于全省26.1%的水平。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综合能力不强,除麒麟、宣威城市规模较大一点,其他各县县城都还比较小,城市就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的增长情况和城市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城市部门实际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部门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及其使用技术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上述第2问题已谈到曲靖工业程度水平低,创造就业岗位不足。

4、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对外出就业的影响。一是“家乡宝”观念浓厚。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生活节奏缓慢,缺乏致富意识和吃苦精神。二是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在云南省内、特别是曲靖市内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使得富余劳动力不愿意做。三是家庭责任大,转移成本高也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曲靖市教育事业在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充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曲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曲靖教育总体与全国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强化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90%是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市现有全日制学校2561所,小学教学点2428个(其中:一师一校1292个)。在校学生133万人,教职工6.43万人。2007年校舍普查显示,全市中小学还有D级危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及校点共1971所。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1)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房,改革办学条件。曲靖市委、市政府已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问题,于2008年10月6日下发了《关于曲靖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曲发[2008]29号)。该意见指出: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超前投入,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用2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任务。

(2)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师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曲靖市小学教学点一师一校现象非常突出,占全市小学教学点的53.3%,这些教学点的师资配备也往往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的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工资待遇、调薪标准、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及解决家庭难题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优惠,尽可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只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入学率,减少辍学率。

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曲靖地方综合实力、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曲靖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招生难、办学难、发展难、就业难等问题。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曲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要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学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现有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办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县级职业技术教育。打破市级职业教育与县级职业教育的分割局面,形成曲靖职业教育的梯度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鼓励、支持企业、行业自办职业培训。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行业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对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准入技能和能力。

3、加强继续教育。曲靖市还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对农村干部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市委、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乡村干部的继续教育,划拨一定的乡村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农村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科技干部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经人员。实施技术下乡,对农民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4、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在现有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医专、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办综合性的本科高等学校,把现有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创办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减少高级人才的外流现象。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速度的加快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短期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曲靖市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而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较全国和全省相对较低,加之曲靖教育的现状,现实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占劳动力总量的20%以上,16岁以下人力资源中,文盲和半文盲也有一定的比例,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短期内很难见效。这一层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较难的一层。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吸收劳动力最快的一种产业,也是最适合曲靖市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特点的产业。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麒麟区的粮、菜、畜、奶加工;宣威的火腿、马铃薯加工;罗平的油料、生姜蔬菜加工为主,建成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业基地。二是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强卷烟生产和销售,建成全国著名的优质烟生产基地。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及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性发展。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及发展人力资本的渠道畅通,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曲靖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人才市场,但服务功能还单一,主要是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功能还未建立。应通过政府主导、创新体制、市场运作、多元开发,建立服务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人才市场建设。一是要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依据市场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运行规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二是要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三是建立人力资源使用制度。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实现劳动力最优配置。

(四)加强组织领导,多层次、多部门联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输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在新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统筹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组织,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学校(培训机构)联动起来,是促进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

1、市政府、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重点是提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信息服务和指导服务。根据目前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曲靖市区范围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劳动力转移输出的重点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应选择劳动转移比较多的地区,建立劳动转移的驻外办事机构,与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建立协作协调关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协调就业安置。加强与对外输出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定期通报情况,积极反映劳动者呼声,为广大劳动者维权做好各项服务,杜绝劳动用工单位用工的随意性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的发生,促进其稳定就业。

2、县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加强与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取省外就业信息,有序组织本县(市、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与教育培训机构协调,及时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和劳动准入资格,提高劳动者转移输出的就业率,降低转移输出成本,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 泛货币 社区金融 社区银行

一、序言

在中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95%,人口占近55%,总体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发达程度平均较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到2011年我国农村年生产总值仅约占GDP的10%,发展潜力巨大,所以我国必须把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切实搞好“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促使农民增收”三农问题,才能振兴国家经济、尽早建成小康社会。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要彻底搞好农村经济,在现阶段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虽然我国对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只是进行在体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在农村市场化方面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随着农业战略结构性调整的推进,又出现了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其金融改革仍然必须对现行金融体制的弊端进行深刻认识,从根本上将这一项复杂的农村金融系统工程全面、高效地建设好,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村金融新局面。

图1 金色的新农村

二、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状况

(一)农村金融系统方面的现状

总体来看,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是长期存在的。

尽管在农村金融问题与农村金融体制的关系上,因果关系难于理清,但毕竟是“农村金融问题”存在在先,“金融体制”因“农村金融”的存在而出现,金融体制的缺陷宗是因对“农村金融问题”分析理解得不透、制定的对策有偏差、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或不及时,进而或造成次生“农村金融问题”。因此欲彻底解决农村金融体系诸多问题,首先必须理清“农村金融问题”,第二要理清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所呈现的金融体制及其所制定的对策相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偏差在那里,第三才是最终求得“农村金融问题”得以全面、高效率的改革、实现良性循环。

1.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发展历程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70年代末,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体,农行通过执行着“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任务主导着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一面办理着农村的金融业务,一面管理着农村信用社,另外还承担了农村大量的政策性任务,总体履行着政策性与经营性双重职能[2],呈现的既是企业又是机关的银行体制;此时的以农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讲,是有着其相对独立性的。

1984年1月,在我国的“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金融体制基本确立的同时,“企业化改革”摆上了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各专业银行的议程;“七五”期间,政府倡导的“专业银行打破分工界限、进行业务交叉”,使得专业银行的专业性(或曰“专业界线”)开始模糊,国家通过专业银行对各大金融领域的分工式管控逐渐趋淡,多家专业银行的趋同性迅速增大。这虽有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合理需要, 但也孪生了竞争成本和金融风险加大等消极的现象;同时也滋生了农业银行逃离农村的现象、并加速了逃离的速度。

1993年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现有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据此,农业银行明确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经营原则,构建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基本框架。但此时,在农村,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合作金融等尚都还基本掌控在农业银行手中。

1995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初步分离;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也脱离了长达17年之久的行政隶属关系,从而,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呈现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齐头并举的新局面。农业银行从此才真正完成了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基本消失,重担转而落在了“产权不清、责任不清”的刚刚从农行中分离出来的农村信用社的羸弱的肩膀上,而农行则轻装上阵、放下了它本不该放下的(或说不该放下得那么多的)对农村金融的服务义务,转而“商业”去了。

可见,农业银行从小到大,从身兼数任到逐渐分离、脱钩、再到心无旁骛办商业银行,整个的商业化历程,体现着其政企分离的必要性,但其与其他专业银行业务趋同的同质商业化,却对我国原有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尽管这个“农村金融体系”在体制上、内容上等也故存有须要变革的诸多问题。

2.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布局,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还有农业保险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等。

(二)农村信用社

由于农业银行自1995年完成商业化后,便开始大幅收缩农村基层业务,从而使刚摆脱农业银行管理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全部农业贷款的比重由1979年的26%上升为77.7%。但在各大银行纷纷撤出农村以后,当今农村仅靠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实力,为农户提供的贷款非常有限,根本无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2006年全国农户贷款面仅为25%,而且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壮大,农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比重由1990年的46.2%,迅速降低到2000年的34.2%;

另外,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其独立后,便遗留下一个“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产权不清”,会导致“政府会对一切不良贷款负最终责任”预期的产生,也会造成“治理结构的残缺”,最终形成当地“谁负责谁说的算”,广大农户的需求自然得不到公平满足。

(三)中国农业银行

由于农业银行大幅收缩农村基层业务;从结构来看,农行的农业贷款占全部农业贷款的比重由1979年的74%下降为2001年的22.3%[3]、2006年的10%。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随着粮棉购销市场化进程加快,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经营空间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收购贷款业务量大幅下降;但实际中,仍存在大量未获满足的实际需求,说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仍有较大的服务空间。

(五)邮政储蓄

利用网点多、深入乡村的特点,邮政储蓄大量吸收农村储蓄并转存人民银行,2006年,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及其他各类资金2304.48亿元,其中50%以上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资金运用方面,由于资金全部上收总局,98.27%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流回农村,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很难回流到农村地区。

(六)农业保险

由于目前中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助,普遍存在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所以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并没有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保险作用。

(七)当前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

1.在农村欲获得贷款极难。

2.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资金投放呈逐步减少趋势,农村信用社目前实际上也成为农村资金净流出的重要渠道,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

3.农业货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

4.农村的金融服务意识较城市淡薄。

(八)农村金融需方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需方有着与城市迥然的特殊性。

首先,农村的各类消费和生活需求的种类和比例与城市大不同。

以我国北方为例,冬春季,需要钱购买农药、种子、化肥,春夏交际,需要钱购买农机、雇工种地,秋冬,收,卖,换成钱,准备过年,准备第二年再生产……尽管它们也有日常的消费,也要购车、医疗、旅游……但他们的各类消费和生活需求的种类和比例与城市大不同,其笔数多、每笔数额相对小的特殊性鲜明。

其次,农村金融市场各种供需矛盾种类繁多且长期存在。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节气、不同的季节,甚至于丰年还是荒年、收的是玉米还是青稞、养的是海参还是河蟹,上周的价格如何、一个半月后的天气能否影响收入、能否保鲜,张家丰还是李家荒,林林总总,其地域性、时间性、差异性等都十分鲜明,且不尽相同,这时时处处都有的金融需求,自然就依存有金融供需的矛盾,且年年重复,长期存在。

第三,“以物易物(英文barter)”仍大量存在。

以物易物,是有社会契约或明确协议条件下的价值交换模式。具体是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或服务与别人交换,以从别人处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以物易物”是“使用货币做买卖”贸易模式出现之前已有的一种交易方式。以物换物不同于买卖,并没有使用任何现行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场等价交换,只要双方商洽即可。

“使用货币做买卖”贸易模式,其“卖”,人们可以将货品或服务卖出,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一般等价物金钱;“买”,人们也可以用大家都愿意接受的一般等价物金钱,将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从别人处购回;将这种“买卖”分开来看,与“以物易物”比,似乎很方便、简单又快捷,而“以物易物”似乎是一种效率较低的交易形式。但实际上,一个完整的“买卖”过程中,首先,一个人在其先行的“自己的物品或服务”的“卖”中,未必顺利和成功,个中影响因素极多,如与货品对应的市场状况(包括即时的供求状况、即时的价格)、自己货品的品质、品种、自己的经验等等;其次,在其后行的“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的“买”,也非“一掷而就”,需要寻找、比较、洽谈、最后下决心,这里还可能因各种原因被骗;第三,这“卖”与“买”之间还有个“中间”过程,要么是“买”的钱不够,要么是未到“买”“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时候,要么是尚未确定“买”哪家……而“以物易物”,只要双方商洽即可成交,不但中间可省去了诸多的麻烦与成本,而且“易”回的物品或服务只要自己满意、需求,与“买卖”的结果应有“异曲同工”之效。可见,如果将“卖”与“买”两过程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买卖”过程,相比于“以物易物”,后者也还是有其独到优势的。

放眼我国当今农村,还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着大量的“以物易物”这种既原始又简便有效的交易方式――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大特点。

第四,小农意识浓厚。

其一,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农意识较强,这直接促成“合同履约”必须是以“我的利益不损”为前提。

其二,在农村,农民们考虑更多的是“这次”或“今年”“我”能赚多少钱,对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品种是否需求于市场、品质如何”考虑的少一些、滞后一些。

总之,我国农村复员广阔,农业产业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自然灾害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大、成本高、资金需求分散、回收慢等不利因素;在相关经营中,农业的资金运动必定呈现长期性、波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所以这一薄弱产业,自然需要健康且成熟稳定的金融支持。

三、形成当今农村金融体系缺陷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形成当今农村金融体系缺陷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忽视了金融本初的服务属性。

严格讲,我国至今仍属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得却很落后。而现代的金融,尤其是商业银行的金融“趋大价值观”和其商业属性,驱使银行尽快远离农村山野,须知那儿也需要金,那也需要融,那也有自己的家人。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二)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之后的“专业银行打破分工界限、进行业务交叉”

在农业银行,相当程度地弱化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属性,驱其转而趋利,尽管当初的“去行政化改革”是正确的,但商业化和专业银行间的趋同变化,直接造成了农业银行快速出逃农村,终使当初尚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以农行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三)贷款利率机制控制得过死

目前试点的贷款利率的边际浮动已达到100%,即将目前的贷款利率上限5.14%上浮到10.3%,但在农村,由于贷款金额小、风险大,相应的贷款成本高等因素,这个浮动范围还不足以使商业性机构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金回报来弥补其成本。

(四)土地不可抵押

在我国,农民手中的土地不可抵押,对商业银行而言,农户贷款自然少了一大安全保障因素。

(五)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缺陷

目前对农信社采用的是同其他金融机构基本相同的监管模式。迄今为止,尚没有搭建出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特殊性的单独一套的特别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框架。

图2 建设农村金融新体系

四、当今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科学发展之我见

笔者认为,既然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已无有一个可起支撑作用的金融主体,那么与其继续维持它的“支离破碎”,不如“彻底毁掉一个旧世界、重新建立一个新世界”――建立中国农村社区银行。

(一)重新构建新的中国农村金融系统、建设中国农村社区银行必须把握的根本原则

诚然,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以下关于社区银行建设的根本的共性原则都应当把握。

1.社区银行应统一由国家组建、并直接控制、领导和经营,且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社区银行采取的必须是国家垄断独营,排他;

2.社区银行实行三级架构足矣;

3.社区银行在基层得来的业务,经归类后划分给相关业务经营得最好的商业银行或机构(在此环节激发起它们良性的竞争);利益由社区总行代表国家与该商业银行或机构按预先合同约定分得,社区银行内部的利益分配按内部机制约定份额在总行和二级或三级社区银行中间分派,用于激励员工和再发展;

4.无论社区银行建在那里,是城还是乡,是繁华之地还是偏远之域,“大力弘扬金融的本初服务属性、而后,才是效益”的原则必须秉持,不可有折扣;

5.建设之初,应“承认地域存差异、具体建设可有不同”。

6.“泛货币+农村社区银行”会极好地解决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各种金融市场供需矛盾。

7.目前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原因分析。在农村,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风险高度集中于当下支撑着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农村信用社系统。

其一,随着农业保险规模的不断萎缩,与信贷相联系的所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风险都集中于银行体系;其二,由于缺乏良好的价格稳定机制(金融期货产品),走向市场化的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也有一部分要由银行体系来承担;其三,由于政府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农村地区银行体系还要承担一部分政策风险。

而作为农村地区银行体系“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自当首当其冲,多层风险高度集中于其一身。

在解决措施方面,在央行严格的利率管制背景下,一方面,这种风险没有相应的溢价补偿;另一方面,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又导致农村地下金融盛行,孕育了更多的、管理部门无法监控的风险。

目前,央行的“利率严格管制”似乎已开始有所松动,余下的便是尽早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以强化农业保险、减少直至放权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多且效率不高的干预;同时推出适合农村的具有良好的稳定农产品价格作用的金融期货产品。诚如此,农村的金融改革当有希望。

(二)泛货币

可作为“金融期货产品”的,自然必须是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在农村,可做“金融期货产品”的,首先应当是被农民所认可、又适宜农民进行其农副产品交易的、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的、可作为财富标志物的资源或物品。这样的资源或物品,笔者称之为“泛货币”。

1.泛货币的概念。泛货币,即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可起到财富标志物的功能、能够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经济中履行一定程度地货币职能的资源或资产,即称之为“泛货币”。

在农村,泛货币可以作为“适合农村的具有良好的稳定农产品价格作用的金融期货产品”被推出并适时加以利用,通过适宜地参与并强化“以物易物”交易方式,进而强化农产品的价格稳定机制。

2.泛货币化。泛货币化存在一个过程,即在相当一段时间、经过特殊的经济、政治等的变化后,一些非货币物品随之演变、逐渐具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且一定程度地取代了原有的财富标志物,最终在经济活动中呈现了“泛货币化”。

财富标志由两个要素构成,其一,它是财富的最终归属;其二,它和世界公认的有效结算、支付手段直接挂钩[5]。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和黄金挂钩,成为世界性结算货币,并互为财富标志,故美元被称为“美金”、“硬通货”。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的联动形成了复合的金融体系,对传统金融市场而言,扩大了外延、加深了内涵,形成了粮食、石油、贵金属等初级产品的“金融化”趋势,并且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从“商品”属性向“商品和金融”属性双重、并重的转换,其价格模式在本质上也由较为单纯的“商品贸易”型转变为复合的“贸易―金融”型。

同期格林斯潘的量化宽松,使得全球货币总闸门被打开,美元进入战略性贬值周期,美元作为全球信用基础的根基已经并且仍在严重动摇,美元作为财富标志的权重在迅速下降。而资本总是要依附在财富标志物上的,人们为保证财富不被湮灭,必会寻找新的投资产品。此时,“粮食、石油、贵金属等金融属性的迅速突出”,自然会成为资本大鳄眼中资本逐利的投资品和资本品――粮食作为“白金”和石油作为“黑金”,已经成为货币、黄金和美元之外的新的泛货币化了的价值符号,即粮食、石油、贵金属等成为了财富标志的新目标;而且其价格基本已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粮食、石油、贵金属等作为财富标志的新目标,其已经具备较强的货币属性――泛货币成矣。

3.泛货币应具有的特点。首先,泛货币具有时效性。因为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背景和时代属性,那么如若产生它的经济、政治背景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则该泛货币应会发生变异或直接被新生的泛货币所取代。

其次,泛货币的法律强制性弱于货币。尽管其具有了相当的货币属性,但严格讲,在未被法律正名前,其依然不是货币。

第三,泛货币的适用范围具有随意性。泛货币的适用范围,小,可以仅限在甲乙双方之间;大,可以与货币一然,其适用范围是在“将该资源或资产视为泛货币”的人之间,即泛货币的被认可有约定性。

第四,泛货币可虚可实,可言可物。

第五,泛货币可固定亦可临时。

第六,一种泛货币可与另一(或几)种泛货币、或和货币复合使用,复合比例可视具体情形定。

第七,泛货币的出现和存在,填补了货币临时性缺省带来的交易空穴,方便了交易。

第八,严格讲,凡是在价值交易过程中能起到(或一定程度起到)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资源或物品都属泛货币,其中自然也包括货币,本文之所以将泛货币区别于货币之外,旨在叙述方便。

4.泛货币在农村“以物易物”交易方式中的使用。在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农副产品卖出,何时卖、卖多少、卖个什么价,自家需要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这已买的和未卖的在家里如何储存、能存住否;若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用自家产的东西直接换回自家需的东西,可省去这“物――钱――物”的“一卖+一买”过程多少时间、减少多少损耗、方便多少路程、省下多少钱,等等,应当是农民脑海里主要的思考内容了吧。

泛货币的出现,加之农村社区银行的到来,使得农户们除了钱以外,增加了其他可以或暂时可以作为财富标志的储存媒介。比如瓜农,若自己的西瓜短时间内无法全部卖出去,可以通过社区银行,通过大数据,有针对性的、可以单独、亦可小众、亦可大众,就近换回相对不易腐烂还或可升值的玉米;等等。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省去他们“物――钱――物”这种“一卖+一买”过程的时间、减少过程损耗、省下了运费,最终省下的是“心”和“钱”。

可见,泛货币+农村社区银行,会很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会为具体的农户在增产、增收和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最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在政府层面,对于农村金融,应当“基于整体加基层、而且要更多地优先考虑基层(包括具体的农户、微经济合作体)、而后是农村区域整体的思路”开展工作,可见在农村,欲彻底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开展“泛货币+社区金融”服务,势在必行。“泛货币+农村社区银行”会极好地解决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各种金融市场供需矛盾。

(三)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架构设计

在上述“1.2”,已对农村金融需方现状、何为“以物易物”及其与“使用货币做买卖”贸易模式的不同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3.1”勾勒出了以农村社区银行为主体的新的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的大的框架,提出了应秉持的原则;“3.2”在提出并解析了“泛货币”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泛货币+农村社区银行’会极好地解决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各种金融市场供需矛盾”的道理。至此,笔者所设计的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架构已呈现:

1.总体。以社区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金融主体,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因社区银行的“由国家直接、统一营控”而呈现了排他性。

其他大小金融组织加入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条件是:①经鉴评,得出了“其在新系统中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做得会比社区银行好”的结论;②其加入的最终结果,是不扰乱‘整个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整体完整性和稳定性;③其加入后的存在,有益于整个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长期发展或运行成本的降低;④由社区银行审核、中央政府批准同时保留“随时剔除”的权利。满足上述四项条件方可能被吸纳到新系统中。这样做的原因:要在中国农村金融新系统的横向上消除竞争。

皆言“竞争会带来效益”,笔者认为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通过竞争,有可能使自己增加利润”。参与竞争不是为了让他‘人’增加利润,倒极有可能使对手利润减少、甚至倒闭。为什么竞争,参与竞争的“人”“争”什么?争的是利益,没有哪个竞争者超然地在轻松完成某一个利润指标后,会知足地主动放弃可能会再增加的利润转而增加服务,但政府会;商业“趋利”的价值趋向是无可厚非的,金融的服务秉性是由生俱来的,故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的“服务”唯利是图是正常的。但面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现状,将如“已经出逃出农村的农业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再请回来,搞个“竞争出效益”,结果不是“会更乱”,而是根本不会来、争不成。因为对于“趋大”的、“商业”的、只是拿金融的“服务”唯利是图的、而且已亲身体验过并吃过亏的大银行而言,“此处”是无利可争的。再者,竞争基本是无序的,惟利是图的,竞争只能让现有的农村金融系统更乱。

因此,要在中国建设农村金融新系统,不但首先要在其横向上要消除竞争,更重要的是要由国家直接、统一营控,不允其他;社区银行在基层得来的业务,经归类后划分给相关业务经营得最好的商业银行或机构――将竞争放置在此环节、并受国家监管;农村金融新系统的活性和有机性,通过“社区银行的内部分配机制”来激励员工、实现再发展;

2.具体架构。社区银行通过对农户农副产品的产与销的帮扶和对以农户为主的农村创业的扶持,完成农村社区银行的融投资主业;同时引导、加强可能由“泛货币”参与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以部分抵消“使用货币做买卖”交易方式对农副产品本初价值的最终实得率的降低,最终实现农村金融新系统的健康发展及其对农村经济的振兴。

图3中中间的纵向主线部分体现的就是“农村金融新系统的具体架构”。

图3 农村社区金融服务最佳模式设想图

据图3需要说明的是:

①“‘使用货币做买卖’与‘以物易物’相比会使农副产品本初价值的最终实得率降低”的原因:

首先是农副产品的价格受时间、节气、新鲜度等诸多因素制约,总体呈“即时性”;

第二是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强等因素也是影响其农副产品(时间上)及时、(价格上)合理的实现销售的重要因素;

第三在“买”的环节,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受骗。

总体综合考量,“使用货币做买卖”可能会使农副产品本初价值的最终实得率波动增大,总体会呈降低态势。

②社区银行对农户农副产品产销的帮扶,首先应体现在对农户的了解与知心上。

这是搞好农村金融工作的根本和基础。但为保证基层金融工作的长期稳定性,有必要建立农户金融信用档案。

③关于农户农副产品的需方、生活和再生产的必需品的销方,社区银行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出手帮助,以体现社区银行的“服务、服务再服务”,这样,方能培养出社区银行稳定、忠诚的用户群,而后才可得到长久、稳定的回报。

④需要指出的是,社区银行的服务要体现整体的主动性、具体的灵活性、心里的真诚性和措施的实效性,最终实现双方对结果的尽量满意性。

具体如对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普遍的技术培训、自家及小流域生态的硬软件建设、与农户合资做生意等等。

3.实际形式(硬件)。在农村,可采取“社区金融服务站+综合客服平台组网”形式,以适应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具体实情。

毋庸多言,农村的社区银行建设与城市的应当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庞大的资金或者先进的技术,更关键的是以客户为中心,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现代化的银行呼叫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体验窗口。如,若社区银行配加新一代IPCC方案+人工服务,便可为客户提供诸如咨询、投诉、建议及办理标准化交易等诸多更加便捷、专业的分层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资金运用效率,也可为金融服务提供新的手段,最终提高农村社区银行系统的业务效能。

图4 农村社区银行综合客服平台组网示意

4.实际内容(软件)。要特别注意强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户创业的正向影响。搞好农村社区银行建设与服务,可大力促进农户创业、振兴农村经济。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缺失和融资约束,会限制创业活动。统计表明,农户家庭财富水平对创业选择行为有正向影响,故农户家庭创业融资约束仍普遍存在。

全面搞好农村社区银行服务,即深入搞好农村社区金融资源覆盖,有助于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发挥社区金融的诸多优势,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社区家庭融资约束;由政府独营的社区银行,可以简单地排挤掉当前普遍具有浓郁高利贷成分的“私人融资”和过于功利的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政府――社区银行”,短程、快捷地将对促进农户创业有更大边际效应的正规融资引到农户,这样,社区金融通过提高社区内农户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家庭融资,进而影响农户创业选择、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和效率,而且如果事先有约定,社区银行此时还可分获创业成功的红利。

诚如此,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得以成功建立,国家不但搞活了金融、振兴了农村经济,更主要的是,我们一改“一味依靠城镇工业经济搞发展”的模式,广袤的农村大地,更是各种规模不一、内容不一、结构形式不一的多种经济体会蓬勃发展。届时,农民富裕了、经济腾飞了,国家更加强盛了。

五、结论

在政府层面,对于农村金融,应当“基于农村整体加基层农户、而且要更多地优先考虑基层(包括具体的农户、微经济合作体)、而后是农村区域”的整体思路开展工作。具体的,社区银行通过对农户农副产品的产与销的帮扶和对以农户为主的农村创业的扶持,完成农村社区银行的融投资主业;同时引导、加强可能由“泛货币”参与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以部分抵消“使用货币做买卖”交易方式对农副产品本初价值的最终实得率的降低,最终实现农村金融新系统的重建与健康发展及其对农村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陈雄兵,杨莹果.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分析[J].亚太经济2013.1:60.

[2]杨篙,邵斌.回眸与展望:农业银行商业化发展思考[J].贵州农村金融1999.8:29.

[3]费芳,阮垂玲.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与财会2007.12:99-100.

[4]刘升旭.论金融的服务属性与社区金融的发展[J].金融经济2015.7.

[5]张茉楠.粮食已成为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N].浙江日报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