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能力培养范文
时间:2023-03-24 02:0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设计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仔细审题
在“仔细审题”这项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分析总结能力及判断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审题时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浏览试题,明确要求,挖掘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例如,实验题:“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完成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在这个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材料是: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胚芽鞘(3个)、赤霉素、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在做这道实验题时,应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读题,通过仔细审题,学生挖掘出“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不是探究性实验,不需要假设,实验的结果只有一个,不用分情况来讨论”这个条件,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原理分析
在进行原理分析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考查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再现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上面实验中,学生应能想到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上学过的内容,再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协同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学生能判断出是协同作用。这样实验原理清楚了,问题也就能解决了。
三、实验材料分析
试题一般会给出实验材料,完全开放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此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实验原理合理选择实验材料的能力,要求是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单,实验药品较便宜,实验步骤少,实验时间短,而且实验材料不会对师生健康带来危害。上例中实验材料已经给出,不用选择,但需要仔细分析实验材料。因此应该让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并分析思考燕麦胚芽鞘用了几个,有没有对照的信息,如果有,应该是谁和谁对照,琼脂块有怎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分析好了,设计实验也就容易了。
四、变量分析
所谓变量分析,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获取实验变量(唯一不同的量)。上述实验中的变量是赤霉素和蒸馏水,胚芽鞘用了三个,应该让学生分析出赤霉素处理一株胚芽鞘,蒸馏水处理一株胚芽鞘,现在只剩下了一个胚芽鞘和琼脂块。实验步骤应该是:用赤霉素来处理一个胚芽鞘的尖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另一个胚芽鞘的尖,把各自的尖切下来,分别放在两块琼脂块上,然后从两块琼脂块各切割相等的两小块,分别放在剩下的去尖的胚芽鞘的两端,那么培养一段后,找到可操作的双测指标(特定的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本实验的观测指标是去尖的那个胚芽鞘向哪一侧弯曲生长。
五、结果分析
学生是否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进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是验证实验要考查的内容。教师应依据实验考查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如引导学生分析:涂了赤霉素的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含量多于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过的胚芽鞘的尖端,然后把含有两个接触过两种尖端的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的胚芽鞘的两侧,胚芽鞘应弯向接触过蒸馏水处理过尖端的那个琼脂块的一侧,实验的结论就是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的含量。
六、表达与检查
篇2
一、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操作步骤,体会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以往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按部就班、机械地按实验步骤操作,所有的实验都成了验证性实验,导致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的次序及操作细节都忽略了,而只注重实验结果。这就根本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尽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从课本中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体会实验步骤中的选材、实验的次序及操作细节等方面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多问个为什么?有无其它解决方法?
如:在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实验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实验操作的细节,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酵母菌为什么要培养在淀粉液中?培养在苹果中是否可以?淀粉糊为什么煮沸后要冷却?瓶口为什么要加棉塞?为什么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经过讨论,学生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步骤原来这么复杂、这么严密,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实验原理,了解了整个实验安排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地懂得了实验步骤的设计需要大胆想象、需要考虑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样为下一步有条不紊的实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大胆畅想,初步锻炼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在懂得了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教师就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扮演发明家的角色,自己去设计各种方案,去探究科学的奥密,去实践一下自己的能力,并在成功中享受到创造的喜悦。
如:在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中,提出假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步骤。结果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了各种实验方案,其中虽然有些显得幼稚和不成熟,甚至有很多错误,但学生是在走自己的路,自己探索,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因此我对他们的积极性仍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筛选了几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下面是一组学生设计的比较好的一个实验。
实验来证明“阳光是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学生准备了两组种子萌发实验的装置,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暗室中,用有、无阳光照射作对照,实验结果就可以说明阳光对种子萌发是否有作用。如果我们只在阳光下做了种子萌发实验,没有做对照实验,就不能说明阳光是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经过实际操作后,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步骤和结果进行逐个分析,发现其中 的问题给予及时地纠正,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三、激发学生实验设计的热情,使学生养成独立探索的习惯
学生对生物实验往往担心操作失败,缺乏自信心,慢慢地就失去生物实验的兴趣,更谈不上实验设计的热情了,尽对这一情况,我就鼓励学生说:“任何一项重大发明和发现,都 是科学家经过多次的实验失败后产生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担心失败而不敢去探索,将会一事无成。”通过讲解并结合平时的实验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探索空间,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探索的习惯,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篇3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小学生已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及各种渠道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科学课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当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相似情境并迁移到实验中。例如:五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设计。课的开始,教师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激光笔将光打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由于光的传播路径白天是看不到的而成为实验设计的难点,为了减小学生设计实验的困难,教师让学生看一组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有黑夜中的手电筒、黑夜中开着的汽车灯、雾天汽车开着的雾灯和太阳光透过树林时的情境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会发现暗处、有雾、有烟、不透明的地方等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打下了基础。
一题多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一题多方案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方法,即同一实验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加以解决。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让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的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计方案。如学“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时,教师在提供磁铁实验盒后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有的借用小车,用小车的前进后退来证明这个观点;有的利用小棍,用环形磁铁在棍子上的相离和相吸来证明;还有的甚至用细线把磁铁悬挂起来当作指南针,用它的旋转来证明问题,等等。再如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学生明确了要研究的问题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平底烧瓶、瘪气球、瘪矿泉水瓶、空饮料盒、胶条、大烧杯2个、热水、冷水,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
利用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习的迁移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迁移是思维灵活性的本质特征。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进行从已知实验到未知实验、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相似及相关实验的设计迁移训练。如学习了“压缩空气”中用皮球发现压缩空气的特性后,安排学生用注射器进行设计迁移训练;另外研究了“定滑轮的作用”后,让学生迁移到“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在掌握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后,让学生迁移到探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实验设计等。
自由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篇4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实验设计是指正式实验之前 ,实验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 ,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 ,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全部方案的制定。这在新的课程改革和考试与评价改革中 ,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结合初中生物教学谈谈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的意义
由于新教材的实验以探究为主,着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设计实验能力,是中学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四种能力之一。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既是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生物实验中,其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大多数生物实验以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的,在实验设计中,通过设置对照组,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笔者在教学视导中发现,学生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在实验设计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在设计实验时都能自觉设置对照实验,但是对于什么是实验组,什么是对照组概念模糊,经常张冠李戴。如初二上册P85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中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部分学生就非常模糊,思维混乱。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方向及质量,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身首先明确概念,在各探究实验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指导,使学生在设计能力、思维上得以真正的深化提高。本文对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探究实验涉及的对照实验略作探讨。
2.关于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局部型和全程型的实验设计。
2. 1 局部型实验设计 只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个环节 ,可以用于较低年级的学生 ,比较节约时间 ,学生可随堂完成。
2. 1. 1实验目的原理的设计。题目给出实验题目及一些实验情境 ,让学生设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例如 :有人在室外空旷处 ,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触及幼苗的情况下 ,使幼嫩植株长成如图示 (图略) 形态。请写出该实验的目的 ,并说明实验原理。
2. 1. 2实验器材的设计。教师或教材提供了实验题目、实验目的或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根据现有条件 (如学校设备和自然资源) 完成实验器材的选择与使用的设计。如“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方案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装置。
2. 1. 3实验步骤的设计。根据题目要求给定的器材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 ,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例如, 请参照“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过程,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进一步探究“洗衣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并写出实验报告。
2. 2 全程型实验设计 教师教材只给出实验的题目及某些附带的条件 ,实验的目的、假设、器材、步骤和预期的结果等都由学生完成。甚至实验课题的题目有时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和设计。这类设计提供的线索比较少 ,因而难度相对比较大 ,多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出现。它仍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教科书规定的 ,另一类是教材之外追加的。本文后一部分就是以这种全程型为例来说明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问题。
3.分步细说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包括 : ①实验题目的确定 ; ②提出假设 ; ③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④预期实验结果 ; ⑤观察和收集数据 ; ⑥分析推理 ;⑦得出结论 ; ⑧讨论与交流。
3. 1 了解实验题目的确立 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题目虽然是教材给定的 ,但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立研究课题的过程 ,对激发学生的实验设计的兴趣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实验题目的确定大致有两个途径 :一是从普通现象中寻找同一性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在普遍现象中寻找差异性 ,从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确立新的研究方向。
3. 2 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依据的原理 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方向和目标)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依据) ,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前应要求学生预习 ,通过讨论 ,使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所依据的原理。
3. 3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假设是实验者对自然界或生物学实验中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猜想。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假设一般是依据教材提供的事实和一定的实验原理而提出的 ,因此在指导学生作出假设前 ,应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 ,从中找出共同性、本质性的东西 ,将感性的材料上升为理性的思考 ,从而做出合理的假设。
如何引导做出实验假说根据科学事实提出问题和假说, 这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从现行教材提供的材料看, 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课题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引导性探究和发现。一般情况下, 学生做出的假说无对错之分。这一原则旨在鼓励大胆做出假说,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但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做出的假说又有好坏之分, 这主要表现为: 一个好的假说总是和做出假说的前提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派生性和演绎性。作者曾以人类对于疟疾病因的探究过程为例, 较好地说明了如何在科学过程中有效地建立假说。
19世纪, 疟疾猖獗, 人们根据疟疾分布区的环境得出结论: 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烟瘴之区易发疟疾。为什么在这样的地带易发生疟疾呢? 人们设想: 污水可能是使人患疟疾的病原, 污水蒸发可能产生毒气使人生病。这是根据经验规律而提出的疟疾病因假说。当污水被清除后, 疟疾果然大大减少。这证明假说是正确的。那么污水是如何引起疟疾的呢? 若污水是直接致病的, 喝了污水就应该发病。 但研究否定了污水直接引起疟疾的假说。人们又发现: ①清除了污水, 蚊子少了, 同时疟疾也少了; ②住在低洼沼泽地、室外露天睡眠的人易患疟疾;③不用蚊帐的人易患疟疾; ④夜间在薰烟的火旁睡眠的人很少患疟疾。联系这些事实, 人们不尽假说: 疟疾是不是蚊子传播的呢?
法国医生拉佛兰在疟疾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细长如丝的微生物。他假说微生物可能是疟疾的病原。这一假说和上述蚊子可能传播疟疾的假说联系起来, 使英国军医罗斯推想: 如果上述两个假说是对的, 吸了患者血液的蚊子, 体内就应该带有这种微生物。后来罗斯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罗斯还让蚊子吸麻雀的血, 定时解剖蚊胃。他发现这种小生物不但存在于蚊胃中, 并且能够繁殖。他又让感染的蚊子去吸健康麻雀的血液, 原来健康的麻雀发病了。进一步在志愿者身上试验, 直接证明了疟原虫在人体的传播与在鸟类体内的传播一样,都是以蚊子为媒介的。至此,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假说得到最后的证实, 假说已转化为科学定理或学说了。
同时也从以上材料中总结出: 假说是问题的延伸,同时也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做出假说和提出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在这里, 科学问题、科学实验、科学资料、科学实践、生产实践、人文活动等都可能是做出假说的基础(下图中用“观察”一词来概括); 假说在科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其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 4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设计是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提出的假设。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
:A、单因子变量原则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而只改变其中某一元素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单因子变量有两层含义 ,一是确保“单因子变量”的实验观察 ,一个实验一般只设置一个变量 ,做到一个实验因子对应观察一个反应分子。二是确保单因子变量的操作规范 ,尽可能避免无关因子及额外因子的干扰。
B、设立对照原则 :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 ,可以消除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根据实验项目可以采用相互对照、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等。例如本实验采用的是相互对照。
C、随机性原则 :为了使实验更具代表性 ,消除或减少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从而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在选择样本时选择面要广 ,种类、数量要比较多 ,还要注意随机取样。
D、重复性原则 :某一具体实验的结论不一定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本质 ,必须进行重复验证。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 ,在同等条件下重复实验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重复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扩大实验样本 ,二是将实验结果扩大到同类事物中去。
第三 ,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因为生物生长在复杂的环境中 ,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消除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可以通过设置对照组消除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 ,
第四 ,要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必须进行重复实验
第五 ,要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根据随机性原则 ,
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实验和实践的重要地位
2006年9月丁肇中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科协年会上作特邀报告,展示了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中文演说词:“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的最大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在发展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无数的事实印证了丁肇中教授这一论说: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从社会的现实来看,工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存在密切的关系,体现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和素质的竞争,理论学习所积累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人的能力,进而提高人的素质;而素质中最为根本的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校如果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社会上就缺乏竞争力,所以工程实践能力是考核素质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依据。实践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标志, “高分低能”的现象要力求避免,特别是工科学生。就企业而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遇到问题马上就能解决的人才,企业界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工作业绩。对学生而言,要增强这种就业竞争力,重要的就是在校期间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工科学生实验教学的状况
工科学生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效果较差、实践能力培养收效不大、创新后劲不明显的状况,其中的原因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1.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对实验环节潜在的不良影响。我国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基础,看重考试成绩,造成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能发挥实验对消化、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互动作用。对比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当代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美国高校还特别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我们实验教学中的多数实验是老师准备好的,实验的设计主动性不在学生方,会造成学生对实验的等待、依赖思想,不会设计工作;有部分学生上实验课时态度不认真、对待实验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甚至抄袭实验报告。这种现状与希望通过实验的训练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宗旨相去甚远。
2.现行与理论课程配合的课内实验大多数是以验证性为主,而对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较少。从表象上看,验证性实验的硬件装置或设备的投入比起十多年前开放改革之初是大为增强了,甚至配备的某些大而全实验装置耗资菲浅。按理说应该实验效果显著,但事实上却相反,因为学生无法深入探究和了解整个实验装置的组成结构及从源头上经受实际电路设计的锻炼,只能按实验指导书的规定,调用其中的软件板块,进行验证性操作,实现的充其量是结果的观察和体验。实验设计的主动性不掌握在学生手上,更谈不上创新活动。照样画葫芦的实验环节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活性和创新潜力,不利于培养自主设计的能力。没有挑战性的实验过程,久而久之会使思想的锋芒很有可能被磨得没有任何棱角,结果就是上述所说的敷衍应付或者实验完成后不知所为。而美国大学的实验内容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可以看出,美国大学课程中实验设置的一贯原则,即以能力培养为主原则的体现。
3.理论课授课和与之配套的课内实验联系脱节。一门课的实验由另一部分实验老师来承担,这仅仅是分工安排上的不同。要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后能有进入实验环节的渴望感,而不认为实验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要紧的是授课老师在理论讲授的同时,尽可能结合相关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目标的认识和引起对实验求证的兴趣,并结合工程应用问题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实践求解热情。之所以未能融合到这一点,是因为高校教师大多数属于从理论到理论型,缺少实际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时便显得底气不足。未能把实践教学的思想贯穿在理论教学上,做到二者互相联系和互相呼应,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实验及实践的兴趣和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授课老师自身具有科学研究的经历和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积累。这需要一个训练和实现的过程,但始终应是要逐步趋近的目标。
三、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从实验的性质种类来看,可分为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两大层次。前者实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者的综合性实验是介于两层次之间的一种折衷,设计性实验才是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实质性培养和体现,而创新性实验则体现了实验效果的最高境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尽一切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日后的个人发展打好基础。
何为设计性实验?其主要特征是老师只给出实验的对象、目标、要求、技术指标、完成期限和验收方式,至于实验的实现方案、技术路线、元器件的选择、具体制作和调试方法、指标测试等则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各类方式的电子大赛就是设计性实验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大赛规则中包含了基本要求和发挥性要求,发挥性要求实际上融合了创新性实验的内涵。所以说,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和效果。
1.由于设计性实验全过程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的主动权在学生方,不可能存在等待、依赖思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发挥创新精神的前提基础。
2.设计性实验的要求不是通常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简单综合,而是更多地贴近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含有创新因素,因此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有压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发挥创新精神的动力源泉。
3.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中的任务分析、方案制定、电路构思、硬件设计、软件编写、分步试验、制作实施、系统调试、指标测试、性能改进和报告撰写等全过程的实践和攻关,既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又能把研究视野扩展到相关的知识领域和接触一些先进的元器件并加以运用。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创新素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升。
4.由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必须独立经历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全过程,各人的方案和实施方式各异,从学生的整体来看,充分发挥了各人的原创能力、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由此也萌发出来不少对工程和社会有实际贡献的创作思路。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和技术指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问题的探讨、相互启发和取长补短,这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氛围和条件是两三个实验指导老师的能力所无法提供和满足得了的。
以本科生“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和研究生“Mcu与DSP技术”课程为例,均是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其中的技术应用面涉及很广,通用性强,工程应用创新成果的性价比高。理论知识学习最终是要工程应用,因此历年来都是采取开卷考试方式,去掉死记硬背,注重理解、融会贯通和实效,体现了课程“重在理解、旨在运用”的工程优势和特点。与此同时,配以设计性实验,实验都是开放式,采用直接发放元器件和实施器具、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自主设计和搭建硬件实验系统、自编程序和具体加以实现,尤其鼓励创新性能。诸如通常需用12个按键完成的功能,结果有的学生能用4个按键来实现,甚至有的学生用两个按键就能实现。这种实验模式使学生有充分独立研究和动手实践的条件和机会,提供相互探讨和解决所遇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让学生能亲历从设计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体验“知道什么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决的方法”,对理论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并有所创新,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所以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6)这种实验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了所具有的特长、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工程意识与开发设计能力。不管这个全过程的内涵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能收到实验在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和增强工程能力方面的实质性效果。设计性实验所奠定的硬软件基础和实施能力,为学生参加竞技各类电子大赛或适应将来就业要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历届反馈:效果蛮好、体会良深。
以下的体会来自各届学生的实验报告:“平时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而已,而究竟怎样运用到实际中,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而这次的实验则给我们学习实际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的机会。在这次的实验中,我们自己动手选取元件、自己布版、自己焊接、自己编程、并且自己解决问题,从头到尾体验了一次制作实际电路的过程。”“这次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训练实际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更是培养团队合作、创新与钻研精神的好机会,让我们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以达到最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四、对设计性实验建设的建议
篇6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当前各高校开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科学建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180-05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1]。在研究生教育中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既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研究生在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能力培养,成为教育的必然之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更是明确提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近年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体制,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不断探索建立适合本培养机构和研究生发展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依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借助社会力量完成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子系统,隶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大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大部分属于高智力的服务型的实践形式,即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这就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本科生社会实践最大的区别所在[2]。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研究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相关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应更多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4]。研究生通过自觉深入的社会实践,锤炼精神品格、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实践让研究生自主参与到开放的应用性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主动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对所知理论进行深层次探究,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其专业需求及事业发展需要。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引导研究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出动提高修养,锤炼品格,培养能适应和驾驭新环境的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能力靠单纯的课堂学习得不到,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和锻炼才能获得。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不少针对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制体制。这就导致全面开展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失,有的甚至对研究生教育带来不利因素甚至负面影响。
(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认识
一是目前高校的培养体系没有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思想上不重视,进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二是一些专业教师片面地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只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三是研究生本身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看成是走过场和完成任务,因此不愿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5];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和研究生从经济效益方面片面考虑社会实践,歪曲了社会实践的本质,给研究生社会实践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果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没有良好的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主动利用高校研究生智力资源的意识、缺乏人才培养的全员意识,因此缺少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上不愿意有效投入;二是社会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不够;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有规划的设计,存在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普遍不足、软硬件条件较差、层次上缺乏梯度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单调、陈旧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以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形式单调、缺乏创新。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实践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形式,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支教扫盲,而在社会实践的深度、厚度方面缺乏改革与创新,生机和活力不够;二是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与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不能使研究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和研究生个人实际,尤其是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没有把研究生的专业智力优势发挥出来;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仍旧存在宣传多,实际活动开展少,往往只是假期临时响应号召,而平时主动做得少等问题。
四、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到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本系统中,高校和研究生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部环境系统,政府和用人单位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外部环境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强调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方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
只有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内外环境互相支持、协调发展,才能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效能。政府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应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并制定导向性的政策文件,支持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鼓励、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到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中;用人单位应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与高校合作,提高参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体、核心作用,主动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应改变重陈述性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加大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并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研究生应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强化自我培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构建“四位一体”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高校要科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1.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
加大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全员重视、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为研究生构建宽广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做贡献[8]。第一,充分认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把社会实践纳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第二,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并引导研究生投入到社会实践。第三,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服务,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成果产业化。
目前不少高校通过主动与地方和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面向社会的不同关注点,建立各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需求,在用人单位建立博士生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
2.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高校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位教育的全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推动其制度化、规范化。第一,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内容纳入研究生整体教学计划,将社会实践设立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严格规定学时、学分,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6]。第二,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尽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化水平,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中由老师单向向研究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为研讨课的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的学习。第三,为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根据研究生的学科特点和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地设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最后,为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应逐步制定并完善社会实践激励考核制度。定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总结和表彰,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教学、科研充分结合,进而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
教育部提出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争取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按照这一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有一个学期以上在用人单位学习实践,这就为社会实践建立学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不少高校已经为此作出了教育教学改革。
3.重视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结合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对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一方面是专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是综合能力提升平台。
高校应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采取和用人单位联合办实践基地以及采取借、租、赁的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聘请相关用人单位专业人员给研究生指导社会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校企间实践性的合作有利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使研究生服务于公司、用人单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用人单位快速发展。
4.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将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学分实施方案。将创新学分记入研究生成绩档案[7],作为衡量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办法,从而有机地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对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亟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具备业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教师与业界上岗资质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操作,还是科研的主持人、参与者。
高校要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高校刚招聘的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教学岗位前,先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经鉴定合格后聘为正式教师;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两类教师到社会各级政府机关及科研院所顶岗培训、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掌握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四是鼓励教师与用人单位联合攻关,共同进行理论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和教学指导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二) 充分发挥政府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高校有效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沟通搭建平台,即政府搭台,高校和用人单位唱戏。为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要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同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向积极参与培养的用人单位有所倾斜,调动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在沿海的发达县市已经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展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如常熟、张家港、温州、佛山等地,都是由政府牵头,带领用人单位主动走入校园,通过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有的提供土地供学校建实践基地使用,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办公大楼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让用人单位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智力资源,并通过实践基地与高校建立沟通平台,优先开发高校的创新成果。真正形成了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和高校唱戏的良好局面。
(三) 联合社会资源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给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活动场所,必须建立一批规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以确保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的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能够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长期岗位的实践基地。
高校和用人单位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等方面各自发挥优势,即高校把知识优势、科研优势与用人单位的技术力量优势、资金优势有机地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活动推动实践基地发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科技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5],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双赢”。社会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认真地评价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及成果,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益和质量。
2.重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而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且需要大量选拨优秀的校外兼职导师;另一方面选拔一些道德高尚、综合能力强,有育人热情的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指导老师。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尤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
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在年初经费预算中应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并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进程定期拨付,以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8]。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建立社会实践领导组织机构,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成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通过学校拨款、用人单位提供赞助、实践活动创收以及合作老师提供经费支持等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最终要从潜移默化的被动提升转变为自我培养的主动升华。研究生只有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一是强化自我培养意识。研究生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动机,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自我成才的内在心理机制,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完善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9]。
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研究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要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社会的了解,使研究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用奉献社会衡量和体现个人价值。
五.小结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整合高校、政府、社会的各自优势资源并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建立高校、政府、社会、研究生四位一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Z].2010.
[2]关瑞霞,张君博.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演进的探索[EB/OL].[2012-10-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学网.
[3]陈闻,韦东,杨丽媛. 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125.
[4]张延飞,许亚男,乐长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 2011(19):232.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6]鲁宇红,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6):67-70
[7]王蕾.浅析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5-16.
[8]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 2009(3):131-133.
[9]肖媛媛.如何创新社会实践、提高研究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156-157.
On Mechanisms of Social Practice Capacity-building of Graduate
CHEN Dayong,FENG Jiawen,PEI Guangshu,LUO Min
(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P. R. China)
Abstract:
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近几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处于供需两旺的情况,一方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物流行业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建设城市物流区的热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受到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物流高档人才缺失,市场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我们高等院校培养有较好理论知识的物流人才,还必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这给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建好一流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虽然也可以把学生放在社会中去加以锻炼,但这种实践方式存在成本高、管理难、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也可以部分通过做物流实验来完成。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高校实际来看,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都是给予了高度重视,无论是资金还是在人力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投入,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具体来说,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以下重要意义:
1、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是进行物流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现在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都很迅速,纯粹的理论教学不容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物流新技术和新装备。例如,我们在讲授《物流学》时,学生对托盘、叉车等物流设备缺乏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践现场去参观考察,费时费力。于是,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学生除了可以看到实物模型,也可以进行实地操作,掌握这些物流装备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加强物流技术的讲解。现代物流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们也曾经尝试到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实践讲解,从效果上来看不是特别好,主要原因就是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培养学生的物流技术不是很重视,许多企业本身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导致学生难以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教学,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的物流技术,这种教学具有针对性,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师生之间也容易沟通和交流,效果明显。
3、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现在一些地方物流企业愿意与地方高校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他们希望高校的实验室能够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单独建实验室成本又很高,这样,校企共建实验室不仅能够部分解决目前高校物流实验室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宗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也可以解决实验室资源紧缺的问题。在长江大学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验设备管理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除了这些制度,指导教师要和实验员共同商定具体实验内容,在每一次实验前,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和难点。我们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我们制定了将近10个管理制度文件,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正是有了这些文件和制度,保证了实验室能够满足我们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效果一直处于较好的水平。
2、加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实验室工作的主体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经过一项调查发现,高校中现有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低、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现象。高校要加强重视实验室建设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稳定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高校应该根据本专业建设的需要及学科发展交叉的要求,制定一套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让实验室技术人员有更多进行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
3、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投入。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所需要的资金更多,在硬件设备购买方面,要注意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并做好已购实验仪器的管理利用。在软件上,一定要在购买时,注意软件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注意软件的能否有效升级,确保软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材;对策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但也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材则是体现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强化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材建设,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实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
传统的高等教育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位置。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课堂教学之外的辅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相应地,实验教材的建设与管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教材的改革落后于其他教学环节改革的步伐。
2.实验项目陈旧
实验教材多数以基本的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要内容,有些实验项目内容过于陈旧,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创新;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占比例太小,新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等不能及时编入实验教材;选做实验项目较少,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3.实验步骤过细
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着重强调教师的“教”,教材中对每个实验步骤都描述过多、过细、过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需按实验步骤操作,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调动,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尤显不足。
4.教材体系不健全
当前,多数实验教材未能建立起系统的实验知识体系,只注重与理论知识体系的配套,忽视了自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成为理论教材的附属品。实验教材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验项目设置缺乏层次要求,结构基本上属于“菜谱”模式;第二,没有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集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第三,同一专业所用的实验教材,内容交叉、重叠或者不衔接。
5.精品教材缺乏
与理论教材相比,高校实验教材建设由于缺少规划、管理、经费、成果认定等,精品实验教材品种数量匮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没能在实验教材中得以体现,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材改革举措
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高校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氛围。
2.整合实验课程资源
首先,删除脱离实际、缺乏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其次,将多于16个实验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从理论教学中独立出来,形成占一定学分的独立实验课程;再次,整合内容重合、交叉、脱节的实验课程,增强课程的衔接性,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最后,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开设多样化、高质量的选修实验课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制定教材建设规划
教务处作为实验教材建设的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会同院系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高水平实验教师、教材采购中心等共同研讨,合理制定实验教材总体建设规划,并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教材规划应做到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分批建设、注重系列化,重点扶持能反映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校本特色实验教材,鼓励出版新教材、精品实验教材。
4.更新实验教材内容
(1)更新实验项目。在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减少验证性实验,淘汰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加选做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及知识的综合运用等能力。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性实验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2)精简实验步骤。精简实验项目的实验步骤,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实验任务书代替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项目只提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具体运用什么样的原理方法、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手段等均由学生自主决定。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应能体现自主、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完善教材体系。第一,实验教材的内容应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符合教学规律,建立由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构成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体系。第二,一门课程的实验主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要配套,逐步完善主辅教材体系。第三,同一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实验教材要成专业体系。第四,努力增加实验教材种类,实现教材系列化。
5.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1)提高教师的教材编写水平。高校应出台工作量减免、经费资助等措施,鼓励教师通过专业实践提高实验教材的建设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成果报奖、职务晋级、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将实验教材建设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
(2)加强教材编写合作。随着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有必要将实验教材编写的个体户模式转变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团队研发模式。教材编写团队的成员不局限于本校教师,可以联合其他高校共同完成编写任务,也可以联合行业单位共同编写。
6.加大教材经费投入
在加大教材经费投入方面,应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并不断增加经费投入,用于支持实验教材的编写、印刷、出版与研究工作。重点资助本校优势学科的实验教材编写工作,努力打造实验精品教材。确保教师主编或参编的省部级规划实验教材经费的配套落实。在“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项目申报中,按照学校实验教材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支持实验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逐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7.强化实验教材管理
(1)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实验教材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立项教材的过程管理,促进实验教材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教材评估机制,保证实验教材的水平和质量,强化精品实验教材建设。重点加强对本校自编实验教材以及选用实验教材的评估,坚持教材质量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不断完善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
(3)开展教材研究。教材研究是提高实验教材编写与选用质量的重要措施,学校应积极开展对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和对高等教育教材评介、选优质量指标与实施办法等的研究工作,组织对研究课题实行立项管理,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叶秉良,戴文战,杨蔚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
篇9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也是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性较强的程序设计类课程。《C#程序设计》课程以C#语言和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来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并通过课程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下,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语法、语句的教学,忽视程序编程思想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讲授知识老化,与实际应用脱节。最后,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相互孤立,对学生程序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锻炼没有连续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
目前,有关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方法中,多侧重于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1,2]、课程建设的研究[3]、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4]等方面。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层次(渐进式教学)介绍如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采用案例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渐进式教学方法
1.1 理论课程教学
理论课程,即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学到课程知识的途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能像其他理论课程那样只为了讲解理论,而是要为实践教学服务。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类比。例如JAVA程序运行需要安装JAVA虚拟机(JVM),而C#程序运行则需要安装.NET框架(.NET Framework);JAVA程序编译时首先编译成字节码,然后再变成.exe文件,而C#程序的编译过程则是先编译成中间语言(MSIL),而后再编译成.exe文件。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不仅熟悉了C#的编译过程,而且还清楚了C#与JAVA编译过程的区别。
(2)启发编程思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课堂讲解一个问题时要注意其编程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选择多种实现方法,灌输算法设计的思想;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借助课堂教学的方式予以讲解,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必须要掌握,使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搭建课程教学网站。通过网络可以学习辅助资料(包括:课件、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手册和教学案例等)。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学生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支持。
1.2 实验教学
C#的实践教学是C#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学生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使用C#开发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数据库程序的相关方法。
《C#程序设计》实验包括:基础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两种类型。基础型实验按照章节介绍的知识点进行设置,重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内容包括: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熟悉,C#基本语法练习、Windows窗体界面设计、数据库操作等,这些实验不完全是验证性实验,在验证的基础上增加了设计的内容。综合型实验综合考查基础型实验中用到的知识,以开发一个简易银行业务管理系统为例,熟悉C#开发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方法。
除此之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实验监督和实验考核等环节。实验监督环节主要由教师完成,由教师检查学生的上机实验,一方面给学生打分计入最后实验课程成绩;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在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实验考核方式中增加上机考试环节,进一步督促学生重视实验课程,加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
1.3 课程设计
C#课程设计是《C#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C#课程设计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组织。每组由4~5人组成,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小组负责人给同组内的同学安排具体的开发任务。C#课程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设计,由教师给出一些课程设计任务,供每个小组进行选择,然后由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设置不仅需要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贴近实际项目开发。为了便于监督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中期检查,由学生汇报课程设计任务进展情况,同时为学生当前的进度进行评估和打分。最后,做好期末项目答辩工作。学期末,由每个小组在课堂上演示其设计和完成的成果,由各组组长和教师统一打分。
2 案例辅助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充分利用程序设计案例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任课教师准备内容丰富的案例,然后分发给学生,由学生进行参考和学习。专门设计了一些和游戏相关的教学案例,例如:打地鼠、打飞鸟、黑白棋、找茬等案例,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完善或者鼓励学生开发类似的游戏。与此同时,还准备了一些和实际项目相关的教学案例。比如:任务管理器、文件监控等案例,学生通过研究这些案例学会了如何开发系统类程序的技术。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不少的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的小程序,并在上课前在班级进行演示,不仅给全班学生做了榜样,而且还带动了班级的学习风气。
篇10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自主性;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73-02
【教材简析】
三年级第三单元是“水”单元,其中《生命离不开水》一课中,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的实践活动,目的使学生亲眼目睹植物需要水分的事实,加深对“水帮助动植物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第一单元中的动手环节比较简单,是“玩”科学。第二单元是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比较等,探究“味”不浓。而第三单元的活动就有典型的“做”科学、探究过程了。但如何探究,学生几乎是一窍不通的。因此,这个活动有一定难度。
【教学实录】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进行实验验证呢?
生:可以用动物和植物进行实验。
师:用哪种动物或者植物呢?
生:用蚂蚁。
生:不行,水多了蚂蚁会淹死。
生:用鱼。
生:也不行。鱼要游动,就要大盆,就看不出水面的变化了。
师:用小动物进行实验,好像挺难施行的。怎么办呢?
生:我觉得用植物比较好。
师: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用比较常见的植物进行实验吧。用什么植物比较好呢?
生:可以用树。
生:树太大了,放在哪啊?
生:用花。
生:我觉得用小草更好。
师:你怎么会想到小草呢?
生:小草随处可见,而且挖几棵也没关系,要是大家都用花做实验的话,得要挖多少花呀?
师:哦,我们实验用的材料要选比较常见的、好找的、经济实惠的。那一次实验挖多少棵小草呢?
生:一棵就够了。
师: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不能把小草的根弄断了。
师:为什么呢?
生:把根弄断,小草会死,就算不死,也吸收不到水。
师:怎么挖才能保证小草根部的完整性呢?
生:把周围的土都挖上来,然后将土去掉就可以了。
师:怎么去掉土呢?
生:用手轻轻地拍打。
生:可以放在水里轻轻地洗一洗。
师: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比较合适呢?
生:饮料瓶。
生:杯子。
师:这些容器确实都可以放,但是,要便于我们观察水面的变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更合适些呢?
生:小一点的,只要能把小草的根部都放进去就可以了。
师:都放进去,放到什么位置合适呢?
生:让小草的根部能接触到容器的底部。
师:为什么?
生:这样就能保证小草每天都吸收到水,直到容器里的水都没有了为止。
师:那怎么观察呢?如何知道水被小草吸收掉了呢?
生:看水面有没有下降。
生:可以做一个纸条,写上刻度,一看就知道了。
生:也可以直接用直尺量一量。
师:每天观察到的数据要――
生:及时记录下来。
师:为了观察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可以将小草放在阳光下。可是这样的话,水分会被阳光蒸发掉,如何保证这些水都是让小草喝掉的,而不是被阳光蒸发掉的呢?
生(沉思片刻):
用塑料袋包,水分不会蒸发掉。
生:包的时候把小草的叶子部分空在外面。
【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如果老师将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一一告诉学生,他们也能完成实验,但是,这样的实验,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主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在本实验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到实验方法、注意事项,都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与本课所学知识相结合,逐一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提出合理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精讲点拨,起到总结、概括、“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学生从用动物进行实验后改为用植物,到用小草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语言寥寥无几,只是在最后总结“我们实验用的材料要选比较常见的、好找的、经济实惠的”,从而概括出选择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