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转型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转型发展 科学转型 依法治校 高专院校
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抓住机遇,找准方向,发展自己。在这个大背景下,高专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高专院校只要合理定位、实事求是、勇字当头,在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途径,就一定能够实现转型发展的成功。
一、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高专院校既不是本科院校,又不是高职院校。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年来高专院校的招生规模都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就业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很多高专学生的就业与所学专业出现了结构性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就要求我们实现专业调整,专业调整的最佳选择就是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则思变”。路走到尽头了,就要改变方向或者改变方式,才有新的出路。笔者认为,“穷则思变”完全符合高专院校当前发展的状态。“穷则思变”有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普通个人贫穷潦倒、朝不保夕,从而要求改变现状寻求富裕发达的情况。又可以指知识分子没有实现仕途理想、兼济天下,就转而做到独善其身。还可以指一个国家发展出现窘迫的情况,从而立志改革谋求突破僵局。从高专院校当前的情况看,各个方面都要求我们实现自身变革,从而获得发展。
总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个大局势。只有顺应我国发展的大局势,高专院校才能在这个大局势中发展壮大。在这个大局势之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因此,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无疑非常必要。
二、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有其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最大的依据就在于我国要长期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家需要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这就使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有了雄厚的背景依靠和政策支持。我国已经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它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其中,要做到创新驱动和人才为本,就必须使我国的高等学校培养出能够带动创新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优势,可以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人才。因此,高专院校通过大力发展,完全有可能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性,就在于高专院校的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及其能力的提高。为了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高专院校的每一分子,从领导到老师,从教职员工到学生,无论是文科系部还是理工科系部,都强烈要求学校得到发展。否则,高专院校及其师生员工自身的发展就岌岌可危。只要他们有这种危机感,他们实现自身教学、科研及实践能力的转变和发展就指日可待。高专院校的每一个人,只要找到发展自己能力的某一个方面,就可以为学校的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都记得,我国旧社会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大大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和发展。当前,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必将给高专院校及其师生员工的发展带来新契机。高专院校及其师生员工发展的新契机,就是高专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从而成为其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三、高专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途径
高专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正确途径,这个途径就是科学转型和依法治校。
高专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走科学转型之路。要实现科学转型,高专院校必须从自身狭小的空间走出去,面向更广阔的环境,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找到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合理性措施。高专院校不能坐井观天,要胸怀祖国、面向世界,走科学转型之路,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高专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走依法治校之路。高专院校的一切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教学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工作都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坚决避免个人专断和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局面。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是保证高专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2
(一)低碳经济下的能源产业转型 在当前经济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已经被充分认识,低污染、低排放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我国的能源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低碳经济下,传统的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节能减排问题;此外,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为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可预见的将来,传统能源的当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所以能源产业必须转型才能更好的生存。
低碳经济下的能源产业的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实现循环经济,以煤炭产业为例,就是对于精煤进行炼焦,炼出的焦炭用于炼钢,对于中煤、煤泥、煤矸石用于发电,从而可以形成煤、焦、钢、电衔接顺畅的大循环链条,同时,对于产生的废气进行化工、发电,产生的废渣用于制砖、制水泥,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第二个层次是将现有的传统能源向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核能等新型能源产业过渡。国家能源局曾明确表示,在十二五时期应当加快推进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能源产业在我国的能源资源稳定供给,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传统的能源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在合理调控传统能源开发,优化传统能源配置,加强安全绿色集约开发的基础上,加快能源产业转型,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能源产业的转型阶段,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被进一步放大,做好能源产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能源产业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能源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做好财务的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等,是当前能源产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财务决策 能源产业的财务风险是由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决定的,在转型期,能源产业一方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能源发展模式,必须做好节能减排的设施的投融资,以适应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传统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还需要加大在新能源设施以及科研发展的投入,从而成功转型。从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到能源产业的财务资金流向。
一是“三废”处理等循环经济需要财务投资增加。低碳经济下,企业正在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历史遗留下的“三废”问题必须及时处理,这方面的财务预算投入的加大,给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现阶段,一些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为追求产量和节约成本,不注重清洁高效开采,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弊病,产生矿物浪费,废弃物随意排放等行为,使资源、环境的恶化与低碳经济背道而驰,与经济良性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低碳经济下,传统能源产业摒弃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增加对其生产耗费,污染排放等的考核,开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由资源密集型向生态型、低碳型转化,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利润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加大了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是能源产业转型需要资金投入。我国当前的能源产业依然是传统的能源产业为主,其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与低碳经济的低污染、低排放相违背;另外,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低碳经济下,新能源产业的巨大优势,也让传统能源产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此情形下,传统能源产业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科研人员等的投入。但是,在转型期,该项投入是不能产生效益的,从而给企业带来资金流的紧张;此外,转型的成功与否尚未可知,一旦失败,将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威胁。
二、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一)财务筹资风险 筹资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由筹资而引起的财务风险成为筹资风险。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融资如果不能按既定目标使用,将无法实现资金供应者的预期结果,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能源企业的内源融资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向市场融资。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使企业的融资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高,银行的放贷能力进一步缩小;其次,我国的债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对企业发行的债券的接受能力受限,从而加大能源产业的融资风险。
在可筹集资金的情况下,由于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的大量资金,每年将产生较大的利息支出,同时,转型期的收益较小,因此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需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及其投入力度,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项目的资金筹集将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因此,必须将筹资额控制在一定的增长范围内,预防因筹资额较大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回报风险 投资风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投资额、回收额、投资项目使用期限的变动而导致资产报酬率无法达到预期财务目标的产生的财务风险。二是由于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流动性财务风险。能源产业低碳化的现实趋势使能源产业在加快转型中的投入过大,可能出现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额度不合理,投资项目不科学等而产生财务风险。
篇3
1.承担责任,缓解国际压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在气候变化、高碳排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归咎于发展中国家,力图确立世界低碳经济的国际气候体制,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约束其碳排放。面对国际,压力,我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允诺承担有“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保护责任。在2009年12月开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其为保护全球气候正做出应有的贡献。
2.节约能源,保障能源安全。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06~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45%,达到170.1亿吨石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6%。预计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为80%,且煤炭需求是各能源品种中增长最快的。未来20多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需求量巨大,依赖性十分强。而化石能源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我国储存量十分有限。因此,我国有必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找新能源,从而保障能源安全。
3.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特别是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其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甚至会带来不可恢复的或毁灭性的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从1906年到2005年的百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的最高记录,而刚刚过去的10年则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温度的上升导致了北半球积雪面积明显减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与此同时,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据统计,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造成了极端气候事件的趋多趋强。在此背景下,中国有必要提倡低碳经济,发展低碳道路,以减少碳排放来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二、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1.经济持续增长需求增加高碳排放压力。当前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经济快速增长需求凸显。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保持在1:5:4的状态,第二产业制造业所占比重非常大,且有增长趋势。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以后长期时间内经济增长将持续呈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而重化工业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需求量十分大,必然导致未来能源的持续增长消费。据统计,2000年~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达到9.1%,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结构中煤炭占70.4%,石油占19.7%,天燃气、水电、核电各占3.3%、5.9%、0.8%,其中煤炭与石油我国能源消费比重的90.1%。可见,我国能源消费是以煤与石油等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为主,碳排放量必然巨大。如何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同时实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这是我国面对的一大挑战。
2.我国国际贸易定位低端,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加重。历年来,在国际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负责研发、设计、品牌建立、市场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部分,我国却承担着国际贸易产品的制造加工,利用廉价劳动力、廉价自然资源发展制造加工业,赚取低额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碳经济。此外,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世界大多国家都明确表态了自己节能减排、实行低碳的任务,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碳排发。而西方国家实行低碳之路的手段之一,就是加快高碳排放的制造业转移趋势,将高碳低利润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自身国家碳排放,降低发展低碳经济的代价。国际制造业转移趋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道路的障碍。
3.资源禀赋存在缺陷,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目前我国的能源条件是“富煤、少气、缺油”,能源供给结构以高碳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非常有限。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美国、日本消费煤炭比例分别仅占24.3%、24.2%,而中国消费煤炭比例高达70.4%,我国对煤炭的依赖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据计算,每燃烧1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今后20年,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煤炭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将为2%,其所占份额也将从2006年的26%上升到2030年的29%,消费总量增长85%,这会使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因素是制约中国低碳道路发展的因素,能源结构的转变将是异常艰巨的任务,会对我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篇4
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不断扩大的生活需求与经济生产需求加剧了原本因工业生产就已经颇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这种严峻的生存现状,谋求一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庞大旅游资源的大国,每年接待游客以千万计,由此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困扰旅游业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这个角度出发,围绕低碳经济理念,发展“低碳旅游”,做好国内旅游业的转型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因切合时展潮流而迅速走红全球,被众多国家广为热议。从能源白皮书中低碳经济的理念来分析,低碳经济,就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立足于环境保护,同时兼顾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手段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双赢,可以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要坚持和实践的发展理念。
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方向有四各方面:一是要发展低碳能源;二是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四是要倡导低碳生活,从消费端来推动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必然选择。低碳旅游的开发,要从各个环节做起。首先是开发符合低碳标准的商品,从根本上实践发展与保护理念。从旅游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来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低碳性,可实现持续利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构建一个更好的低碳消费平台,将这种特殊性发挥得淋漓极致,保护好旅游环境和旅游生态。
二、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发展机遇良好。云南省被列为国家低碳发展的试点省区,将得到国家对我省低碳发展的大力支持。另外云南省多年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及“两强一堡”等重大战略,为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优势,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云南的太阳能、风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丰富。云南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亿多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98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容量的26%,居全国第二位。“十一五”以来,我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50万千瓦,新增水电发电量约290亿千瓦时,替代化石燃料1000多万吨标准煤,折合减排二氧化碳2600多万吨。这些可再生能源带来的资源优势,将为本省低碳旅游平台的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推广带来无限助益,加速实现经济模式从高碳向低碳模式的转变。
云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是其消费模式没有完全成型,消费层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进行政策“干预”的大好时机。政府对民众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政策上的干预,往低碳消费方面发展。云南的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但是云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标也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云南的碳生产力水平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是还没有达到20%的指标。
具有较好的发展低碳产业条件和产业基础。2009年出台的云南省10大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烟草、新能源、生物、旅游文化、光电子等低碳产业被列为了云南省着力培育的产业,其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劣势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云南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方面的法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许多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三)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云南省肩负着发展与保护的重任,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发挥云南的优势。
发展低碳旅游,有利于节能减排,以便高效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能源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
发展低碳旅游,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并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带动与生态环境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发展低碳旅游,有利于从消费端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旅游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低碳模式运作下的旅游业除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清洁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要素,在后续的环境保护与处理问题上也能取得良好成效,这样不仅降低了预后成本,对于实现长久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如此一来,全省整体旅游业水准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篇5
关键词:低碳战略;低碳经济;低碳消费;锁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36-02
1 实施低碳战略的必要性
1.1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战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当前世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负面影响,给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现状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如何规划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实体经济衰退,导致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减退,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机遇;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外向型企业,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带来机遇和动力。因此,实施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1.3 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资源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要,资源压力迅速增大。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低碳战略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的碳效率;低碳战略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战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和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庄贵阳等人对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尽管上述概念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发达国家的低碳战略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德国还制定了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
2.3 以往研究述评
(1)关于低碳经济及其内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界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目前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从提出至今,对于低碳仍没有一个量化“低”的标准。“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碳排放量作为一种限定,其含义是“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水平上”,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这个约束。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约束这个“低”。
(3)迄今为止,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各国政府立足本国实际,对低碳城市的构建进行着尝试。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研究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如何选择标准尺度都需要给出具体方案。因此对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3 中国实施低碳战略面临的挑战
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但从近中期看,中国走低碳道路面临发展各方面的制约。
3.1 资源禀赋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是特别不利的。
3.2 发展阶段
能源基础较差及能效较低。中国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自然也正处在以高碳为主的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3.3 低碳技术限制以及伴随产生的“锁定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而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显然伴随着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3.4 贸易结构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伴随着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碳减排和碳关税的呼声日渐高涨,试图通过碳减排和碳关税等一系列行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气候责任。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碳减排合作机制的出现,将对中国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发展路径
中国政府多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均反映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发展、积极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贯立场。处于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发展低碳战略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中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战略之路。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基于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综合国内学者的纵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特色低碳战略道路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4.1 低碳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
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和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发展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3 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2减排的有效方式包括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基于此,民众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倡导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模式及促进家用技术革新,实现低碳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公众等层面下功夫。
4.4 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减少潜在的“碳锁定”影响,逐步向低碳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为获得低碳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4.5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原因;对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与必要性
从国际上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英国2003年了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又于2009年7月了《低碳转型计划》;美国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日本于2008年提出要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并于2009年8月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我国的减排任务,但高速的工业化发展和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排放及其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巨大压力,要求我国必须做好迎接后危机时代挑战的准备。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能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受到威胁,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既能化解国际上的压力又符合我们自己的特殊国情。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的低碳发展宜采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所以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建立生物能源,利用沼气技术,发展沼气产业;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潮汐能、地热等能源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可以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能源技术的突破和革命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的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使减排行动降低30%成本,因此,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能源技术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如开通环境金融、风险投资,建立能源基金等。其次,要建设能源人才培育机制,如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吸收来增加我国能源技术人才储备,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能源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机制,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系统的专门的低碳经济制度与政策,现有政策的不完善成为导致我国经济长期陷入减排治理缺损的重要根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加以深度推进:一是加强低碳发展立法,完善法治,深化相关配套改革,强化环评制度和能评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二是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向主要依靠市场为主的政策转变。三是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第四,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序引导低碳消费。
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低碳金融体系是围绕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活动,如何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我国低碳金融项目应重点在交通领域、农业领域、建筑领域发展。能源领域的发展重点是要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支持能源低碳创新技术的重点突破,支持发达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低碳先进技术。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人们的消费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合理地、科学地引导,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向低碳、生态、健康的方向转变,使之消费行为向低碳化方向转变,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结合国家实际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优化产业结构,营造健康有序的低碳经济环境。全民应该动员起来,纷纷投身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生活中,以保证我国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内容摘要: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推动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上游的绿色生产也将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制约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因素,提出了从制度上保障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房地产 制度
哥本哈根会议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于是“低碳”、“低碳经济”、“低碳都市”、“低碳建筑”、“低碳社区”……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据调查,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纬度西欧和北美国家的2-3倍。而每年新增近十亿平方米新建建筑也只有15%-20%执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因此,在房地产业推行碳减排和提高能效的措施,对于防范全球气候变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制度的保障是关键,只有在法律,经济,金融等各个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才能使房地产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下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年碳排放量为60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见表1)。我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建筑节能减排已列入我国三大重点节能领域之一。“房地产业的低碳发展,不仅是国家整体碳排放目标承诺的要求,也是行业实现创新升级、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它不仅仅靠政府,还要靠整个行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李光辉、方镜平,2010)”。
在我国房地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建筑的碳排放问题却很严重。“低碳”这两个字其实一直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一直以来与建筑和房子有关的事情,都被房价、泡沫等等吸引了,而我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意识―低碳、绿色。表2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的情况。
“房地产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一个行业,占40%左右,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2倍,新建筑中八成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郭树清,2010)”。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作为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地产低碳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房地产业在能源消耗以及碳的排放量方面问题很大。所以发展低碳经济,解决房地产业的碳排放问题,发展低碳地产就势在必行。
(二)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地产,意味着要使用低碳的建材、低碳的施工方式、低碳的装修、家电等,因此这不仅将促进房地产业本身的节能减排,还将带动上下游几十个相关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开拓一条十分重要的转型途径。房地产业在房地产领域推广低碳战略,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2.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业能否顺应低碳经济的大势,走上一条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或许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这个行业的前景。低碳地产恰好是房地产业转型的一个契机,既能发挥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又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
3.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发展低碳经济,从低碳建筑短期内可能对企业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企业获得的是新一轮产业竞争和技术竞争优势。
影响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因素
(一)市场环境因素
当楼市处于上升通道中,非低碳的房产项目尚处于抢购状态,开发企业利润好于预期的市场环境的状态下,企业主动求新向低碳地产进军的动力明显不足,即使喊出低碳的口号,更多的也是战略与形象的考虑。
(二)政策辅助因素
低碳地产属于高度责任型的产品,对环境的贡献远远大于常规项目,责任意识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环境觉悟,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拿地、税收、销售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加以引导,没有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就会导致市场规则的混乱与不公。
(三)终端市场消费意识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脱离不了市场的需求支撑,低碳房地产项目的终端消费者,等于间接为环境做出了贡献,而这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责任消费意识与环境意识,是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我国责任消费还只是一个在小众中才得到认同的理念。低碳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消费需求调研,千万不要跟风而动。
(四)硬件与软件
低碳地产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是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的,需要成熟的技术与材料设备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大批的服务机构快速跟上,从产品的规划设计、营销推广、物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有丰富环境意识与经验的相关公司进行配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低碳地产做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或成为一个新的营销噱头。
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证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
1.政策引导、法律规范。2004年9月,布莱尔首相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讲话》。在具体行动上,为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英国2003年CO2排放比1990年减少了14%,并承诺2010年减排20%。当前,英国住宅的采暖空调C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一半,提高节能标准是促进减排的有效手段,为此,英国2002年和2003年两次将新建筑节能标准分别提高了25%(刘念雄,2008)。
2.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制开发。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根据日本内阁府2008年9月的数字,在科学技术相关预算中,仅单独立项的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费用就达近100亿日元,其中创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预算为35亿日元。
3.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降碳的重要举措。2009年英国公布的“碳预算”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要占15%,其中3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英国风力资源丰富,按计划,2009年到2012年间,英国将投资90亿英镑用于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向280万家庭供应电力。英国政府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可再生能源倾斜,确保英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 运用经济手段剌激低碳经济发展
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碳税是一种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CO2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如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
财政补贴。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在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
税收优惠。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美国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税,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和个人还可享受10%~40%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欧盟及英国、丹麦等成员国规定对可再生能源不征收任何能源税,对个人投资的风电项目则免征所得税等。
(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证
1.在土地、税收、产业等政策方面向绿色低碳建筑倾斜。绿色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消费全过程始终的概念。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减碳方面有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还要在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所部署,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和倾斜,鼓励绿色低碳建筑顺利开展。其中,“政策上可以减碳指标来进行金融和土地等资源配置,设置不同的税费征收标准,改变以单纯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办法,有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也必将更加重视项目的品质,主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将是一次革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2.鼓励绿色低碳房地产金融创新。 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绿色低碳地产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基金”和控制资产泡沫,平抑房价的“对冲基金”。因此,建议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地产开发提供发展资金。未来,还要在已量化绿色建筑的节碳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节碳的基准值并计算住区节碳总量,并逐步建立房地产低碳的信用积分机制以便和货币和金融挂钩,形成中国低碳住区碳交易体系,为未来国际化的碳交易、碳税、碳货币做好准备。
3.建立房地产碳信用积分机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在目前暂未实行碳税的情况下,尝试将开发企业累积的碳减排量实行积分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当条件成熟时,用于冲抵碳税或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
结论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使低碳建筑成为下一个发展引擎,将改变的不仅仅是开发理念和技术理念,更是房地产行业及企业的思想。本文仅从制度层面上分析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措施仍然不足,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探讨低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光辉,方镜平.浅谈中国房地产业如何谋求低碳发展[J].产业研究,2010
2.刘念雄.英国低造价、适应性、低碳排放住宅建设计划[J].住宅研究,2008
3.郭树清.低碳住宅:房地产发展方式的选择[J].上海房产,2010
4.黄朴,崔建霞.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0
5.李智强,吴诗.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与发展[J].经济研究,2010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金融支持 地缘政治 风险管理
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议题是广大国家和地区迫切的希望与愿景,而“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亚洲共同体重要的理念和倡议,成为社会新热点,尤其在中国经济下新常态背景下,“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沿线国家开展双多边贸易、基础设施、能源金融合作往来,为经济带上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能源合作,不仅使沿线各国能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有助于能源贸易结构转型,推动区域内经济协同进步。
一、“一带一路”的探索历程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倡议;同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也明确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结成友好海上协作关系,通过区域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的愿景。直到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这个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建设方式被正式提出,并将它作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政治、金融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倡议。通过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含义,表达中国秉持开放包容态度,传承以往商贸交流并实行新的合作方式,以实现和平、共赢、共发展的目标,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贸易合作以及先进技术学习交流,为亚欧大陆相关国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与合作机遇,通过双多边机制更快更好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建设。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拥有充裕的能源资源,在这样先天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区域经济建设就需要能源合作的大力推动。我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超过50%的能源依赖进口满足需求,市场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能源进口约4.7亿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了9.3%,年均增长3%,但需求庞大的中国市场却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饱受不平等待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能让经济带上能源差异分配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对于能源储量充裕的国家也能实现出口多元化目标,达到经济带上共赢期望。
金融支持是能源合作开展的基础,同时能源自身的稀缺性也成为众多金融投资者竞争的投资行业领域,可是能源建设项目具有资金量需求大、回收期长、投资国市场不完善等特点,需要政府支持的开发性金融作为先导启动能源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支持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能源配置的优化,为各国增加了潜在发展空间,同时基于中国对原油天然气的高度依存和高昂的进口成本,此次能源合作战略不仅保障了油气安全,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及亚洲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三、不同能源合作领域金融需求的表现
亚洲及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途经地,能源合作不仅带动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还将优先带动为能源合作提供条件的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的压力下,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交通运输业的金融需求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运输条件是贸易的基础和先行条件,因此要优先发展铁路、公路、管道、港口、物流等跨境通道领域,通过经济带间运输的互联互通,实现能源合作高效化、便捷化。
无论是处于国际运输行业核心地位的连云港还是中国将打造的新型综合交通方式(如澜沧江-湄公河河道建设、昆曼公路等)都是资金量需求大、建设周期和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对金融支持具有巨大需求,尤其是开发性金融需求。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成功推进,跨境运输项目建设热潮还在持续,后续的一系列口岸建设、铁路联运需求有增不减,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国际承包商,通过“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设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布局,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和新的发展,以合作实现助力各类建筑企业、公司的金融需求,这为亚投行、丝路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不论是政府主导的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还是创新的各类民间金融条件,都会带动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资本以及港口企业等“走出去”,通过与国外的分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联手合作,因地制宜的为经济带上的各类需求提供便利、有效的金融服务。
管道是能源贸易合作的基础,对我国来说,这些通道的建设不仅能提高能源进口多元化,带动了大量金融支持需求,同时加强我国能源安全。
港口方面如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建设的大型港口,该港口现已承载了全世界相当一部分石油贸易,成为合作的重要航道,项目建设中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同时带领大批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还有价值460亿美元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计划,以加强巴基斯坦瓜德尔的货运中转站作用,一方面高效实现能源贸易合作往来,另一方面加速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完成国际间交通运输建设。
对于国内交通建设而言,重庆规划也是响应国际能源贸易的要件。它利用重庆处于通道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成为长江经济带西部枢纽、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战略支撑地,而且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辐射的枢纽作用,其背后的金融需求是无限的。
根据2015年6月澳门“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预计2015年至2024年,全球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6万亿美元,其中仅亚洲市场就占全球40%,高达2.8万亿美元,这主要源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推动。
(二)能源合作贸易的金融需求
“一带一路”横跨中亚、俄罗斯等地区,矿产、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作为经济带上的能源充裕供给大国,借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条件,与需求方开展能源合作,形成经济互补,加速资源在经济带上的优化配置,建设新型能源合作经济圈,形成稳定、持久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加强能源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亚洲国家在能源资源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保障国民利益安全,是区域经济带上供需双方共赢的要件。
1.俄罗斯。俄罗斯国土广阔,自然资源储量大且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中,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因此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一直一来,俄罗斯能源的主要消费市场是欧洲,但由于乌克兰事件的调整,欧洲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俄罗斯方面将主要投放市场年转变为亚洲地区。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中,俄罗斯作为充足的能源供给方,很好地缓和了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短缺的压力。在美国“页岩气”的冲击下,给沿线国家一个更好、更便利的选择。我国通过与俄罗斯签署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既帮助俄罗斯实现能源出口战略转型,也大大缓解了我国天然气短缺的压力。
2.中亚。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其能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大,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圈的能源基地。
我国抓住机遇,不仅开展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计划,同时建设中哈原油管道、各瓜达尔港等通道,加速能源合作,从陆路、海陆方面有效降低成本,达到更优的经济效应。
其实,我国能源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由于开采成本大,资源要素分配不均,造成能源浪费严重,需求日益攀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2016年4月《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显示,中国预计将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5%。高速的需求增长使“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成为不可缺少的经济合作建设。
与俄罗斯、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开展,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向多样化转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通过已建设的各种互联互通路线,能有效降低进口成本,同时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发挥我国大国形象,多元化出口战略。资金量需求大的能源合作,需要金融的必要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国开行为先率,开展国际央行较低抵押物的大额授信业务,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助力能源合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国开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据国际商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承诺贷款近1900亿美元,占全行国际业务余额的三分之一。
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融需求的特点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集中度较高
金融支持的业务中大多集中在能源开采、管道建设等领域,能源合作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涉及不是特别广泛,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也大多集中于能源本身领域,这容易造成业务过于集中,加大了金融行业面临的风险。同时,受认可度较高的也大多是传统的投融资业务,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
(二)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量需求大,多以开发性金融支持为主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能源丰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国家,因此在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发展中,我国金融计划是以开发性金融为主导,带动民间资本的战略布局计划。尤其是开发性金融支持中的国开行,旨在服务于政府战略,提供了大量国际间投融资服务,加快了各国能源合作的顺利开展。蒋志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主导作用》中认为这种项目本身特点决定了绝大部分需要采取“先期扶持再长期获益”的理念,因此与这些国家开展经济金融合作,既要注重开发性投资的特点,同时也要避免陷入简单扶贫的陷阱,这样才能保障金融的可持续性。
(三)金融业务存在较高政治风险
经济带上各国社会制度上差异较大,对金融支持产品认可度不一,容易产生地缘政治风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金融机构打开国际市场的步伐。
(四)风险管理不一致阻碍能源合作发展
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决定了不同的风险管理标准。沿线国家大多金融市场比较欠发达,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够完善,同时较为支持欧美地区的风险管理,经济带上各国对于我国提供的金融支持不同态度,可能减缓甚至阻碍能源合作的发展。
五、结论
作为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重点,“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项目激发了贸易、交通运输领域一系列潜在庞大的金融需求,通过提供的金融服务,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转型机遇,拓展经营业务,进一步提高其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如胡浩在《“一带一路”建设与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所说,一带一路将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银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同时能源合作下的交通运输金融支持助力民营建筑公司“走出去”,树立企业形象,发展稳定、长远、可持续的经济合作。
对我国来说,能源经济圈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能源安全,维护国家稳定,同时加大了我国对中亚、俄罗斯的进口需求,促进进口渠道多元化转型,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地位,转被动为主动,降低不必要支出,倡导公平贸易。通过不同领域的金融需求带动亚投行、丝路基金、保险、PPP等金融支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能源合作,加快实现共赢共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新常态下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良好机会;对于经济带上能源资源充裕的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建设也给贸易也带来空前利好,帮助他们拓宽出口渠道,同时改善国内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能源合作的展开,金融支持的推动,进一步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互联互通,为沿线各国带来多种形式的发展机遇与经济增长点,助力各国综合全面发展。这个以我国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愿与周边国家协作共发展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健,周轩千.“一带一路”投资风生水起[N].上海金融报,2015-11-17.
[2]胡浩.“一带一路”建设与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金融论坛,2015.
[3]胡怀邦.以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2015.
篇9
【关键词】温室气体;低碳经济;碳减排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碳减排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一个中国经济转型的契机,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更好的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
1.国际社会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气候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地毯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为是由于大量矿物燃料(尤其是煤炭)的燃烧导致了气温升高对此持怀疑的人已越来越少,但是气温升高会造成多大危害还存在争议。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考虑,为了安全起见,应该从现在开始就限制碳的排放。
1.1发展低碳经济,限制碳排放,是中国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国际社会要求的限制碳排放,具体到中国,是一个道德问题、姿态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这方面考虑,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利益问题。
1.2国际社会的绿色壁垒,要求我们必须限制碳排放
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只是给中国带来了环境和国际竞争上的压力的话,前年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则让中国直面碳减排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在国际市场造成的障碍,美国的“碳关税”是一个很直接的表现。
2.中国实施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2.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经济发展拉动能源需求
中国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实施碳减排必然要消减各部门的煤炭使用量,这必然对这些部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2.2高能耗企业转型问题
《京都议定书》要求减限排温室气体问题的实质,涉及到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长期看,电力企业多数都是火电厂,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一旦数年后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电厂将面临巨大环保压力。对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有直接影响,则是钢厂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和减量。
从这一意义上看,今后国内新建钢铁项目,其入门的门槛更高了,而且一些能源消耗特别高的企业要开始考虑转型问题。
2.3产能过剩,加大碳排量
温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国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过多生产的水泥、钢铁等大量用在基础建设中:修高铁、建水利等,而这些项目又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且钢铁厂、水泥厂又都是碳排量很大的企业,这对我国实施低碳经济造成了一定阻碍。
2.4金融危机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变慢了,很多农民工失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国家为恢复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新开了许多基建项目,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碳排量。
3.低碳经济要求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3.1将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现在完全可以把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包括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同时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对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合、转型,走低碳化道路。
3.2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更新或改造现有锅炉设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等技术性能,降低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火炬的燃烧效率,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以减少甲烷的排放;应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如:采用高温燃气透平技术、再生电力和改造技术、热电联产技术等;注意提高电力输送环节的效率,避免由于输电线路的原因导致能量白白地浪费。
3.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作为主要燃料,以液化石油气替代柴油等,此举减排效果显著。我国石油行业应当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国家应当采取恰当的经济杠杆激励石油行业改造传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结论
在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上,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经验。中国在履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义务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也应当确保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武断的说发展低碳经济、限制碳排放是针对中国的碳陷阱,不说中国该承担的大国责任,中国完全可以借这个完成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转型问题,摆脱“世界加工厂”的尴尬地位,在新一轮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
[2]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
[3]王灿.基于CGE模型的中国气候政策模拟与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3.
篇10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金融支持。
能源型城市是中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柱和先导作用。 但长期以来,能源型城市基本上实施的是能源导向战略,走以掠夺式开采能源、出售能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子,致使能源型城市在经历了投入—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后, 出现了资源衰减、结构失衡、经济危困以及环境急剧恶化的态势。因此,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能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发展提供能源产品的同时,也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努力寻求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已成为能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2003 年, 英国发表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是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观的改变,因此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资金始终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而金融支持则对能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动员和引导资金配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燃料的消耗,导致全球变暖,气候恶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促进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能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资源开发类产业,这类产业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特征,并且对城市自然景观和环境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因此,能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他城市大,寻找接替的支柱产业、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能源型城市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但在我国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源型城市既要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供应的重担,还要坚持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面临资源有限性、稀缺性带来的资源压力与空间有限的环境承载压力,因此需要寻求能源型城市独特的并符合国际和国家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扭转能源型城市原有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发展的不利局面,寻求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能源与再生资源产业、修复环境、满足环保需求为核心的发展路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模式。
二、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需求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依据发展经济学中的索罗模型 Q=Q(K,L,T),决定经济增长(Q)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资本(K)、劳动(L)和技术进步(T),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由这三个要素来推动,而在推动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资本(K)不仅是核心动力,更是源动力。 首先,能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 而劳动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型劳动力,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 其次,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推广和转化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因此,劳动与技术对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都必须以资本投入为前提。 并且,这三个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劳动力要求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就业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城市人均收入将不断提高,这将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的增加会进一步扩大低碳产业的投资,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低碳产业发展又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加大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本投入。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还具有溢出效应,即能源型城市能够从低碳产业的投资与低碳经济发展中受益,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反过来更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因此,金融支持是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初始的推动力。
基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今后无论是低碳技术的创新还是能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转型发展,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来支持,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引导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投资取向,进而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取向和市场行为,促进能源型城市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资金上支持开发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低碳金融增长模式,达到有效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加速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三、金融支持路径分析。
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有着更加严格的资本筹集要求、金融工具创新要求、金融环境改善要求、银企合作要求与金融政策扶持要求,金融支持主要着眼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增长动力。 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全方位满足能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一)金融资本的筹集。
为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筹集所需资金,推动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两种途径:
直接筹资就是为支持新能源与低碳产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为了鼓励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转型,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先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其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利用股权转让实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间接筹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来满足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应对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严控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信贷投放,通过对低碳项目的信贷倾斜政策以及对高碳项目的信贷限制政策,达到金融资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流动的有效引导, 从源头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阶段,我国各银行都相继推出了基于 CDM(清洁开发机制)的节能减排融资项目与针对低碳经济的金融解决方案,希望这些项目与方案的推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间接筹资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 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优先核准符合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能源型城市转型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优化收益率曲线结构,为低碳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
(二)金融工具的创新。
2006 年彼得·C·福萨洛 (Peter C.Fusaro)在其《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新投资范式》中指出:金融模型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 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 可见金融创新的范围更加广泛,金融创新就是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需求资金进行融通的产品。如果未来在某一经济领域中存在产生稳定而巨大的收益的可能性,而目前在该领域没有有效的融资体制进行金融支持,那么就将会创新出可操作的金融工具。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是以节能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能源城市在低碳经济视阈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依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作,通过创新低碳金融产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因此,各类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能源型城市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城市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
在发达国家围绕着低碳经济已经创新出碳交易货币、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以碳交易与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金融工具。 2008 年纽约泛欧交易所推出低碳 100 欧洲指数,2009 年 12月,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了世界首个针对新兴市场的碳效评级指数,可以预测未来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将是以低碳为创新性因素,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维持国际金融秩序,调整全球定价权格局。
在我国, 随着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金融机构也相继推出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中国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了与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先后出台各种针对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金融租赁模式等的创新融资方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应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开发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主要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带来的金融产品服务的不发达,参与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都比较有限,金融产品创新与政策激励不足,缺乏相关期权期货、证券、基金等各种金融工具与服务的支持, 应加强低碳金融产品的培育和开发,鼓励私募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减排、低碳项目的资金投入,促进低碳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三)金融环境的改善。
改善金融环境,建设和谐、共赢的金融环境,首先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影响和要求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已从简单的存、贷款等传统服务,发展为投资理财、资产保值增值、金融创新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要正视能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产业结构的真实水平,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城市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的改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 面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任,也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004年世界银行的《全球商业环境运营报告》中提及的对银行等信贷人权利的保护程度,是银行发放贷款以及外部资金投入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能源型城市应着手建设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增强金融部门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给予产权、债权有效的保护,才能有持续的金融支持的保障,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 “金融是经济发展核心”, 确保金融业安全、有序、高效运作和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银企合作的优化。
由于能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底子薄弱等客观因素直接限制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推进银企合作, 加大银企合作力度,优化银企合作环境,拓宽银企合作领域,提升银企合作成效,深化合作内涵,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和金融生态环境推进机制,深化金融帮办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和长远合作。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银企合作优化的要求主要有:首先金融部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防止惜贷、惧贷,要切实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是银行与企业要按照“诚实信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要求,切实处理好银企关系,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新型关系,推进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金融政策的扶持。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府的相关支持必不可少,应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表现在金融支持上,首先是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相结合,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相应优惠,通过调整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准入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或限制政策, 对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给予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还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的必要优惠,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次是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要建立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应的优惠, 金融部门应紧跟政府引导基金,出台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信贷投放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金融部门积极性,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投入相应的产业投资基金,并提供相关的投资服务,支持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发展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系统工程中,金融支持必然在引导企业主动、自觉地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优势,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尹钧惠。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09,(9)。
[2]陈柳钦。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