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篇1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21世纪,世界各国均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也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989年,Frosh和Gallopoulos提出“工业生态学”概念,随后人们发现了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工业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学者们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研究,找到了工业生态学实践的直接方式――生态工业园。自此,生态工业园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热潮,项目涉及多个行业,各具特色。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截止2008年12月,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到30个,其中行业类园区9个,综合类园区20个,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在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对于全国其他各类各级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全国大部分省市甚至部分县都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态工业园。但是生态工业园目前的实施状况并不如预期。蔡小军等研究表明:国外只有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给出了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国内只有鲁北生态工业园有资料显示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两者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众多的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理论一直处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发挥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种环境梯度上的出现范围。物种之间的生态位越接近,相互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大多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生态位的物种,这些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提供了多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列举以下生态位基本理论:

(一)群聚理论

生物营养级或者资源种团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这是群内部的一个特征。对于一个特定的种群而言,群聚的程度取决于种的生理特点、天气及其他环境条件、种的分工合作等。温度、降水等物理环境的影响常常使种群呈现非随机分布。种群总是避免过于分散和过份拥挤,使种群内个体拥有最适宜的生态位,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二)隔离与领域性理论

种群中个体间或者小群体产生隔离(isolation)或者保持间隔(spacing)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对种群调节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或者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块地方称为领域(territory)。领域性是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这种隔离减少了竞争,防止种群过度消耗食物资源、水和其他营养物质。

(三)种内竞争与自疏理论

物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种内竞争明显受密度制约。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越多,对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对每个个体的影响也很严重,死亡率可能会升高而出生率下降。由于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即无论何时产生竞争,它都既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因此,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动态趋势。

(四)种间共生理论

种间共生理论又称种间正相互作用理论,包括偏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偏利共生是指两种共生植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现在生活需要极不相同的生物之间。种间正相互作用者的存在倾向于扩大实际生态位。

二、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一个既具有广泛涵义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从竞争的行为主体来看,可将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基于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范式下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其竞争力研究从总体上讲也应该是属于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子概念。但生态工业园构建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是生态工业园与现有各类开发区的重要区别,所以有关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定义也应该存在差别。蔡小军等结合国内外文献将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定义为是生态工业园在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综合素质,这种更高的综合素质使生态工业园具有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率,进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很多学者认为工业园区的实质是一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及其集体协同效应,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效益方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实际上是为生态工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

三、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一)群聚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了生态工业园

生物食物链中同一营养级生物或者资源种团群居生活在一起,要避免过分分散或过于拥挤,以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同样的道理,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使园区内的企业享受到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基础建设、信息服务和物流便利,可以充分享受集中的供应渠道和客户优势。俗话说,“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讲的也是群聚优势的道理。不过,与生物集聚不一样,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集聚并没有拥挤效应。相反,聚集在一个区域同类型企业越多,聚集优势越明显。它们对供应商有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把自己产品展示给更广大的顾客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使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力。同时,生态工业园区同类型企业多,可以避免生态工业园区的刚性化,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的稳定性。

(二)种内竞争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优势分析

生物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竞争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同理,生态工业园产业链中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来源于企业数量又作用于企业数量。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很少时,需求旺盛,供给不足,这时每个企业都能在有利的环境中较快增长;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具有一定数量时,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这时企业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顾客就产生了竞争,从而淘汰成本高的企业,保留成本低、技术好、管理强的企业,进而调节着该种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竞争的结果不只是优胜劣汰,优胜企业还必须面临许多技术先进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竞争,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态产业系统的竞争比生物界的竞争更加多样化、更加激烈。生态工业园产业系统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生物种内竞争有一点明显的区别,产业系统内的竞争的结果并不只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和留存企业平均竞争力的提高,而是生态产业园区该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关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生态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三)隔离与领域性理论与特色生态工业园

生物种群之间产生隔离,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而领域性是保持群间隔的积极机制。综观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生态产业园,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这种地域性是生物界的隔离与领域性理论在产业系统中的反映。在构建生态产业园区和产业链时,应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点,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这样才能做到成本优势、提高园区内生态产业的竞争力。

(四)种间共生理论引导建设生态工业园产业链

种间共生理论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总的来说,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至少对一方有利,而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副作用。在建立生态产业园和规划生态产业链时,要充分利用种间共生理论,使生态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单位之间尽量有正面的相互影响,避免负面的不利影响。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构建生态产业链条时,是对原有产业系统的帕累托改进。

四、结语

充分利用生态位的理论知识指导生态工业园及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将十分有利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提升。确定生态工业园及企业的生态位,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有利于构筑生态产业链,有利于工业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吸纳赢利的企业,并促使这些企业在全球、国家或地区等不同层面扩大潜在的或已有的市场份额,彻底避免了由于园区定位雷同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确定生态工业园生态位的同时,进一步确定园区内企业的生态位,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经营规模上错位、档次上错位、业态上错位、类别上错位、时间和空间上错位,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小军,张清娥,王启元.论生态工业园悖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

[3]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小军,程国强,李双杰.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8).

[5]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绿化

Abstract: urban industrial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rse gradually, pollution, noise, such as crowded with our around. Therefo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arden landscape the role and function.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way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 index.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city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有人称生态学为二十一世纪学科,正表明了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之下,“生态园林”诞生了。虽然它尚无严格的定义,但却表明了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对城市园林的进一步影响。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体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等。但这些,生态学还只是为园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标及原则,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和途径。人类盼望园林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提供的概念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给予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方法论。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1.1城市景观的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定景观,也就是说,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其主要特点在于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具体表现为:

①工业拼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 源增多,面扩大;

②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

③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模地和绿地拼块;

④城市景观的平均净生产力呈负值,比其它任何景观都更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廊道运输大量燃料及其它形式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1.2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及其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城市景观的出现是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可是模地(城市景观)性质的改变及相伴随的人口、资源分布的改变使城市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以及人类远离自然产生的生理失衡等。城市园林绿化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缓和并最终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改变着城市景观。

1.2.1公园系统

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但人类的设计、经营却使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近年来造园更加注重植物材料的应用,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造景,在有意无意中已将生态学的原理、观点落到了实处。也正因此,公园系统调节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才得以进一步增强,同时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1.2.2城市绿地系统

包括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沙、湖、渠流的绿化带。绿地保留丁城市一定的非市场价值空间,改善着环境质量。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城市绿地面积约占13%,对改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景观分析中,一般绿地仍归为干扰拼块.有些湖塘绿地可能是残存拼块,分布着破碎的自然景观。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地看,廊道(绿化带)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造成了微环境条件,实际上,这些廊道是承担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绿化改造形成绿廊后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 过滤、连通性能的反映。而绿廊交织构成的网络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它为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再次转换,彻底地改变城市环境实现“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提供了可能。

1.2.3郊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国、防护林带

这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管理的另一类景观。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拼抉又有残留拼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人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开敞度大,以近自然的特色与魅力吸引人们去享受它、理解它,并提供开放游憩的功能。

概括而言,城市园林绿地建立了绿廊组成的网络骨架。其中公园、绿地一般位于重要的“结点”位置,提供娱乐和游憩场所,调节环境的能力强。也正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公园、绿地往往作为规划布置的重点,以此“点”结合“线”、“面”构成城市绿化网络。在此还需一提的是城郊风景区,它加强了网络与自然模地的连通.形成具有更高性能的新网络结构,这一结构具有高连通性。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强调绿地率,我国确定今后十年中城市绿化强调绿地覆盖率要提高到30%-35%,井逐步向50%靠近,这是对今后城市园林绿化的――个方向性指标,是从根本上改善模地(城市景观)性质而作的要求。若城市园林绿化网络完善、配置合理、结构位置得当,则必能发挥环境的控制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景观模地性质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铸就崭新的城市景观。

2景观生态和不同尺度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2.1城市景观结构模型和大环境园林绿化

依据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全部活动对景观影响的综合效果,可以把景观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自然景观―管理景观―种植景观―郊区景观―城市景观。总结从自然景观到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的变化,可以得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

城市大环境园林绿化主要需处理好城市中心区域园林绿化网络与城郊景观的配置和连通,以整体优化为原则在空间的连续视觉场中各类景观及景观要素和谐共存,融洽地交流,构成连续的整体。城郊景观处于过渡区域为生态脆弱带,既有自然景观又不断产生人为干扰景观,是人与自然接轨的枢纽。要尽量保护自然景观,加强城郊景观 与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再进一步加强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模地的连通,这是城市大环境绿化的要求。城郊地形丰富、自然条件较优越,同时,城郊之间有大片的过渡地带、纵横交错的河渠、道路和众多的湖塘,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建设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带、环带、林荫大道、森林大道等,使之与城市绿化网络贯通,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当然,同心圆模型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只能研究说明几种景观类型或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还有诸如楔状扇形和多核心 模型可能更能表现实际情况。例如:美国的一些学者也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应用景观生态学对纽约州景观类型时令变化进行研究,通过选择若干个代表该区5种 基本景观类型(城郊景观、农业-城市景观、农业景观、过渡-农业景观、过渡-城市景观)的抽样区比较其土地利用或地面覆盖状态的构成,分析了近40年中,区域景观结构的变化。

2.2中小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

中小景观尺度的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城区及内部人造景观拼块或廊道乃至网络的规划与配置。对此,景观生态学能提供一定的原则及方法、指标。

2.2.1公园系统

1)空间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原理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虽受地域气候和城市小气候的共性因素所制约,不同地段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地理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出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荷兰的一些生态学家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生态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实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这不仅在大型公众园林中如此,在其它方面如庭园绿化、居住小区绿化、墙面绿化乃至更小尺度的室内植物装饰等领域同样可以利用环境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等创造景观的多样性。

2)城市园林绿化应遵循园林艺术中自然与文化并重的传统,这与景观生态学规划的遗留地保护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相一致。日本提出,保持日本景观为一种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如庙宇、农庄周围保持有天然林,寻求恢复这一传统布局,以使日本文化中古老和现代的东西融合到新的多用途的人类环境中,目标是理想的绿色都市环境和将人工修建的公园逐步发展成能自我调节的自然区域,为此正实行一项“绿色都市/工业区景观”计划,为都市和工业化地区重建新的森林。

2.2.2绿带――绿色廊道

(1)廊道宽度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宽度必须有足够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城市街道普遍狭窄,建筑拥挤已成痼疾,需慢慢根治。有人提出建立复层绿化行道树廊道的构想,可能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中绿色廊道除改变小气候外,主要还是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在规划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近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联结。在规划市区内,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

(2)连通性

城市园林绿化中需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增加连通性。有人提出夏天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的设想,冬季设置防风林带,都是考虑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基础条件。廊道能有机地联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 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

3结束语: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把景观生态学引进城市园林绿化,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也为最终实现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续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现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58-02

1 柳州的工业遗产

1.1工业遗产

1976年《工业考古学评论》期刊的创立,表明工业遗产的研究是由“工业考古学”开始的。工业考古学的产生为后来的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8年,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瑞典成立,该组织随后于2003年在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中通过了《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明确定义了工业遗产,并对其保护与普查进行详细阐述。该指出: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场、仓库、能源产生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

1.2柳州的工业遗产

2006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背景下,柳州成立了“工业遗产”普查小组,对全市130处工矿企业进行普查。初步确认保存较完好,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遗址、附属建筑及设施有24个(处),主要集中在机电、电力、化工、轻工、建材等工业类型(见表1)。

根据调研统计显示,柳州的工业遗产具有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工业类型丰富等特点,有较多保存完好的办公楼、宿舍、车间、厂房、生产线、生产设备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尚未及时被界定为文物和未得到重视的工业遗存,未得到有效保护而逐渐在城市中消失。因此,对其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是重要而又紧迫的。正如国家文物局发出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到的: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2 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2.1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源学科主要是文化学和生态学。它的起源是参照环境生态、自然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也就是说,生态本来是一个反映自然、环境状态的词,借用“生态”一词应用于文化,就形成了文化生态的概念,目的是要表示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身内部的秩序和规律。

2.2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文化系统与其环境系统的关系,以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流变和作用,揭示文化生态的状态和功能。将文化生态学的思想应用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正是符合了这个趋势。

工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工业文化,它们都可以被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众多的工业文化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文化群落、工业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工业文化链。在研究整个城市的工业文化生态系统时,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系统,强调运用整体、多样、共生、动态的观点去分析探讨,优化工业遗产内部和外部的结构,合理配置文化的资源与环境,完善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工业文化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 柳州工业遗产文化生态系统的问题

3.1文化生态整体政策机制的缺乏

柳州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同时,还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相关的工作,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3.2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多样的丧失

由于缺乏保护理念和经验,柳州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可以根据不同的保护主体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开发模式。

3.3文化生态系统共生氛围的淡化

柳州市已完成的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公众参与度并不高,公众与文化的共生氛围逐渐淡化。蟠龙山供水设施位于蟠龙山半山腰,景点入口较隐蔽,不少市民还“不识庐山真面目”;102创意仓库原址是柳州市供销社的仓库,曾于2009年举办了“广西首届涂鸦大赛”“纸墨画展”等展览,如今却早已荒废。

3.4文化生态能量循环动态的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导致柳州工业遗产与旅游资源缺乏必要的联系,尚未充分发挥工业资源的优势。目前仅有柳州钢铁厂和柳州卷烟厂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接待规模有限,对其他工业企业的带动力也不强。

4 柳州工业遗产保与再利用的文化生态系统对策建议

4.1从整体观出发,实现整体保护

4.1.1成立保护机构

应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系统地总结遗产资料,整理和公布工业遗产基本情况,登录遗产清单,科学地研究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同时与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推进小组共同协作,实施一系列的保护和改造项目,最后移交柳州市工业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管理运营。

4.1.2制定保护规划

应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对保护范围内的工业遗址的建筑艺术价值进行细致的专业评估,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以防止出现盲拆、乱搭建或“千城一面”的改造局面。

4.2从多样观出发,进行多角度探索

4.2.1保护主体多样化

自然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物种越丰富,稳定性越强。柳州工业遗产涉及的工业类型众多、形式多样,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都应作为保护与再利用的对象。只有将保护主体多样化,才能丰富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4.2.2利用模式多样化

在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应详细了解其修建年代、结构特点、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开发模式。如有滨水区的柳州化肥厂,其搬迁后可以改建为遗址公园,保留原有厂区的道路和绿化,适当增加娱乐设施,为原厂区居民提供一个游憩的空间和场所。

4.3从共生观出发,平衡各方关系

4.3.1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新与旧的交错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主题,可以既体现历史特征的建筑原貌,又将具有现代感的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古与今的共生。柳州压缩机总厂内留存有大型红钻木结构、砖混结构的锻工车间、钢材库等17座,保存较完好。还有较多高大的树木,环境十分优美,可以考虑对厂区进行区域性保护和适当改造,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模式,改造成创意产业园。保留旧车间的建筑原貌,引入艺术创作者的工作室,还可以引入本土特色的奇石文化,让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高大敞亮和历史沧桑感为艺术家们和创意人群提供激发创意灵感的场所。

4.3.2决策者与公众的共生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单当面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公众的共识,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作为工业遗产的建造者、使用者,当地居民对工业遗产的使用状况往往比规划者更为了解,政府顾及不到的细节,可以依靠当地居民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强调居民的参与性,强调“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作为补充,有利于地区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4.4从动态观出发,实现可持续再利用

4.4.1资源利用的节约性

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工业遗产的每一处遗存都应遵循整个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形成文化生态的动态性。在对工业旧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重组时,拆下来的砖块可以再利用到建筑外部空间的隔离栏、导游指示牌、景观小品等,达到能量流动平衡。

4.4.2开发实践的动态性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悄然兴起的一个新领域,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开发热点。应充分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柳州工业特色的遗产旅游线路,通过参观工业企业的厂房、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场景等,寓学习于旅游中。

篇4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讨论了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与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引 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兴起,生产和生活的性质与规模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正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今天,人类强大的技术力量严重地影响和干扰着自然界的许多自然过程,如气候、植被、水分乃至与之有关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质化学组分的交换、循环等。特别是目前这种影响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影响或破坏人类生活的正常性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可怕后果,这即是当今环境问题成为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原因所在。

    与其他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一样,为了研究和解决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探索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奥秘以及如何协调或控制这种关系,大约在20世纪中叶以来,一系列有关人类环境的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发展起来。而从自然循环、物质变化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目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门:环境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无机化学。这些学科都尚在形成发展中,其最主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交叉,即用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已存在的或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和认识上的飞跃。[1~2]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已故着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曾指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应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主要界面——地球表面存在和发生的一切现象及与生物的关系,[3]尤其是与人类的关系成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4]

    “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前国家教委就规定其为与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平行的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当时也曾提出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方向。然而,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污染生态学”本身在许多方面尚处于发展、充实、完善阶段,目前对之尚存在不同一的定义或认识,人们还尚未对它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等作出确切的规定。其实,晚一点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好事,因为广义的环境科学也包括生态学,其涉及内容较广,学科交叉性很强,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能不受到原先的专业知识范围、研究经验、兴趣及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不同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会促使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去研究问题,由此可能会大大地丰富和充实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研究和探索,以使其不断成熟、完善和更有效地为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在国外能与“污染生态学”完全对应的词条尚很少见,最为接近的可能是“Pollution Science”或“The Science of the Pollution”,但是,就针对自然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一点在科技杂志刊载内容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重要刊物更是如此。如“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Applied Geochemistr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Management”、“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以及“Nature”、“Science”、“AMBIO”等刊物经常刊登大量的污染生态学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有些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分散刊载于其它有关环境科学或生态学领域的期刊中。这些研究内容实际上已基本勾勒出了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框架。笔者结合近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研究生“污染生态学”课程及科研实践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就“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做些浅显的讨论,与同行交流,希望大家指正。

    二、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讨论

    近年来不断进展的污染生态学研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基本体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1.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污染物质之所以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是由于生物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取与利用而引起的。环境一旦被污染,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即会自觉不自觉地摄取和吸收污染物质,当这些物质的量在生物体内超过生物机体本身的承受或转化(无害化转化)极限时,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毒害作用即发生了。不同的污染物质其体现出的效果往往区别很大,而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生物并存和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的。查明生物受害原因和明确厘定具体致害物质及致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污染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常常非常复杂。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同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2.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研究。

    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生物体内,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便会发生一系列作用和产生相应后果。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习性、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是制约因素。因此,生物对污染物从摄取到进入体内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及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的毒害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摄取、输送、吸收、浓缩、转化、富集、降解和排泄等各种作用和过程。它们是研究生物在污染环境中受害机理的最基本内容。这些作用和过程对不同生物不尽一致,因而相同的污染物质对不同的生物群体常常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效果。因此,这项内容是认识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和运动规律,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运动循环机理和生物对元素的需求与中毒等基本原理的关键,对阐明污染生态环境的生态效果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的生态系统常常有不同的污染特点,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系统间同一污染物质各自分别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效果。自然界大气、水、土壤、生物体系又都不停地与生物进行着物质交换循环。在各种方式的交换循环中污染物质会体现出各自的毒害效果。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主体内容,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5]

    3.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

    生物对污染物的抵御能力体现在生态效应上即为净化功能,这项功能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生物净化机制研究一方面是制定环境容量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用于污染防治。这是目前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环境净化功能,常常会起到其它人工措施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环境对策的重要内容,对确定环境容量和治理、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崭新的、前景无限光明的领域。[6]

    4.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研究

    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理预防污染的主要参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研究,以及对为促使人为污染物不超过其负荷能力或容量的相应政策措施进行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生物机体本身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环境中有毒物质或污染的抵御能力和对策研究是目前一个充满兴趣而又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7~8]

    三、结 语

    从学科史角度看,污染生态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据目前本领域研究状况,本文将其研究内容归纳如下: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以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上述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作者学习污染生态学的体会,同任何一门新学科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 Ronald S. Oremland1, John F. Stolz. The Ecology of Arsenic [J]. Science, 2003, 300(5621): 939~944

篇5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转型

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根据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和自然界生产进行相对等的物质能量循环,有助于人类社会摆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生态危机,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人和自然界之间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关系是生态经济的内在特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约,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要借鉴生态经济学思想,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化转型。

生态经济学的实质

生态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是巨大变革。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思想观念的逆向转变,将推动形成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的关注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对于指导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经济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式创建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的最早倡导者。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将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1989年,《Ecological economy》的出版和国际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颁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扩展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应用上,生态经济学逐渐在生态园、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态经济学的内涵,认识生态经济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特征关系,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经济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即使最发达的国家,生态经济也没有完全实现,各国的生态经济还处于经济生态化阶段。

(二)生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是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是不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生态学特征和经济学特征。生态经济的生态学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即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包含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大子系统;二是整体性,即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是循环性,是指整个系统中存在着“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双向网状的经济运动循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生产;四是价值性,是指随着人类生产的扩大,当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社会需要投入必要的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自然物质进行社会再生产。

生态经济的经济学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平与效率;二是外部性与内部化。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发展目标从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稳态型经济;物质流动方式从直线型经济转变为循环型经济;能量来源由从化石型经济转变为阳光型经济;生产与消费模式从产品型经济转变为功用型经济。生态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借鉴的重要理论。

中国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紧迫性

(一)自然禀赋相对不足

自然禀赋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自然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和发展条件属性。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制约下,与庞大经济总量迅速发展对于环境容量的需求相对应,自然禀赋相对薄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法回避的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

1.自然资源的匮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典型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其中最基本资源如水、土、树、气、矿,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态容量不足。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弃物的机能,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徐康宁,2006)。生态足迹理论是研究生态承载量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Rees W E,1996)。中国人口众多,生态足迹需求巨大,生态足迹供给(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之相比,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制约。

(二)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过大

在社会维度上,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生态代价过大。中国人口众多,而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人均水平较高,生态损失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篇6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5303

1国外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

产业生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69年美国学者罗伯特·艾尔斯提出的“产业代谢”理念。罗伯特·弗劳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受罗伯特·艾尔斯“产业代谢”理论的影响,在1989出版的《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对“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明确了定义。他们认为产业生态学是一种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代替过去简单的传统生产方式。在传统的工业生产活动中,每一道工序都区别于其他工序。传统的工业活动应当转换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模式,实现能源和物质循环得到最优化、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以及工业流程中废料的循环利用。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刚刚兴起的综合性、涵盖多学科范围的应用科学。目前对于产业生态学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

保罗·霍肯(Paul Hawken)1993年在《商业生态学》中将产业生态定义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能提供大规模、整合的管理工具来设计产业结构,使得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埃尔克曼Erkman(1997)指出,产业生态是一种以研究产业系统如何运作、规制以及与生态圈的相互作用,在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知的基础上,对产业自身进行调整,实现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国际电力和电子工程研究所在2000年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具有可持续能力的学科。《产业生态学》杂志主编Lifset(1997)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的能流和物流。”

国外在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和实践较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化市场机制。需要企业自觉完成的主要机制有: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绿色技术开发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尖端核心技术的开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软件业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在产品设计方面,国外的公司注重尽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易于回收再利用。在电子垃圾资源化研究方面,欧美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丹麦的卡伦堡共生体是工业共生体的成功典范。美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也较早,截至2005年,美国已经建立了近20个生态工业园,加拿大接近40多个生态工业园区。

2国内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我国产业生态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生态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刘则渊(1994)的《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文中。刘则渊提出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中,把产业系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很多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研究产业生态系统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知识作了补充,对推动我国产业生态化系统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2.1产业生态化内涵的研究进展

张文龙、邓伟根认为产业生态化是当今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具有的高层次形态。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闭路循环模式以及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调整生产活动,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目的是为了达到资源循环利用,零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孔令丞、谢家平认为产业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产业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樊海林、程远(2004)在《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一文中指出,产业生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用以研究产业系统和自然系统互动关系的系统研究方法(思想、学科),认为产业生态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倡导一体化的循环观念。在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整体的。物质循环应贯穿于整个产业生产活动中,例如产品原材料的使用,加工生产、包装,以及废物处理的全部过程。②由线性的粗放型增长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产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个产业的生产材料。这是一种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③优化资源生产率为目标,这个概念适用于所有企业。④实现不同产业间的资源共享,例如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总体来说,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选择,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 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的。它的本质是把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保结合在一起的产业发展过程, 要求所有的产业都要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

在构建产业生态化上,国内著名的生态学者王如松提出产业生态管理的5种方法:生命周期评价(面向产品环境管理);产品生态设计(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生态产业园规划(面向区域的规划);生态产业孵化(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生态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其中我国沱牌集团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酿酒工业生态区,该工业注重生态规划,避免交叉污染;将生态理念纳入集团的成产经营模式,收效可观。孟祥东、李东升认为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局限于寻求环境保护,而是寻找一条适合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在理论层面来说,产业生态学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转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研究过程。在制度层面来说,他认为政府行为在产业生态化中扮演着束缚产业行为的重要角色,规范政府在产业行为并赋予更多的责任。在文化层面来说,他认为转变人类思维方式成为首要问题,进而决定了人们处理经济行为的态度。丁继锋认为产业生态化并不仅仅关心对资源和保护的问题,而忽视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产业行为可持续发展,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他注重充分利用产业废弃物,以较低的成本回收废弃物来代替原有的投入资源,提高产业的经济利润。产业生态化实质上避免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局面。而且他还提倡构建生态工业园,运用生态学中“共生”的原理,通过加强交流合作,既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又能节约资源,使得不同产业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在产业面临的问题上,黄志斌(2000)分别从经济学和政府公共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阐明首先是市场失灵导致企业外部资源达不到优化,其次是许多环境资源公共化导致价格扭曲、资源廉价或是无价,弱化了厂商开发高效、低耗、低能源的绿色消费产品。厉无畏(2008)谈到中国产业生态化发展,其路径从产业系统内部、制度方面、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实现产业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加强法律和经济手段,将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植入产业政策全过程;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降低物质消耗和交换。

2.2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展

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的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电子信息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

在理论层面上,袁增伟等(2009)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具体污染问题,将产业生态化内涵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提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模式。首先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技术创新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处理污染物排放的能力。其次是行业布局优化和规模整合;实施信息化和数字化战略;袁增伟等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倡导建设企业生态文化,以及产品回收责任制度。最后应当加强企业供应链的生态化管理,从绿色原料、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阎兆万(2007)在《电子信息产业环保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以“深绿色”环保战略纳入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具有规模化、效益化的环保型产业。它考虑是一种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同生态环境、社会、资源的关系,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结构体系,并在全社会建立“深绿色”文化,引导生产者、消费者共同维护电子信息产业良好发展。

在技术层面上,高丽霞(2009)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一文中通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模拟电子信息产业对未来环境造成的影响,设计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影响系统流图。在图中得出的结论如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该更注意改进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长期提高废水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意义是重大的。蒋国瑞、高丽霞(2010)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一文中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物质流的分析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即资源消耗、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环保投资的一级指标,另外还包含15个二级指标,得出能源消耗是影响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因子。

在构建生态产业园方面,我国起步较晚,截至2005年底,我国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累计15个。在实践方面,我国生态产业园建设重心转移到物质闭路循环和废物利用方面,却忽视了减量化生产这一原则,对产业生态化的本质缺乏充分的认识。

3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的思考

和展望由于产业生态学本身的复杂性、综合性和跨越性。产业生态学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化研究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方面的资料很少,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比较少。但是整体来说,都没有提出较为完整的生态化产业理念。在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应当将减量化生产放在首位,从更深层次来构建生态园区。笔者认为技术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法宝,最重要的是转变人类的价值观,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应当向微观设计和宏观决策两方面发展,未来的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立法角度、企业生态责任以及责任制度延伸、构建生态文明、建立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为切入点,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共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屠凤娜.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J].观察与思考.2008(18):36.

[2]孔令丞,谢家平.产业生态化——人工产业系统的生态性回归[J].前沿论坛,2005(4):47.

[3]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24.

[4]袁增伟,毕军,杨洁,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及其应用[J].产业观察,2004(S1):162.

[5]樊海林,程远.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6]厉无畏.中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实现途径[J].绿叶,2008(12).

[7]张文龙,邓伟根.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7).

篇7

广义地说,城乡规划建设就是城乡规划管理者通过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动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动城乡的各种资源,去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狭义地说,城乡规划建设即为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乡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1)城乡生态环境的概述

城乡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城乡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广义的城乡生态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人口分布及动态、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社会生活等社会环境、资源、市场条件、就业、收入水平、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等经济环境以及风景、风貌、建筑特色、文物古迹等美学环境。城乡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按人的意志,经人类加工改造形成的适于生存和发展人工环境。它既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人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缔造者,也是城乡生态环境的一员。城乡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融合而成,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具有一定的负荷能力。矅

(2)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联系

城乡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的前提和对象,城乡规划的对象是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它们都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人口、社会环境是城乡规划的物质基础。城乡生态环境的特点决定了规划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和效果。城乡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从城乡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城乡有限的空间、环境资源,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古到今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思潮,都以提高城乡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宗旨。城乡规划决策系统是指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组织编制审批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使城乡建设和经营管理更经济,而且是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如工业用地的合理规划布置绿地系统,对城乡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的集中回收与治理。

2、在城乡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矅

(1)局部地区的成果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许多农村已迈开了城镇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事关全局。生态学应用的缺失是现实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态的重要,但却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将生态应用到城乡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工作者该身体力行的理想。生态学在城乡规划的应用,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实践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更侧重于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作为“应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态学的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但应用者本人却要对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非常熟练。矅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要准确的把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旨,重点是要了解城乡生态环境本身的特点。首先城乡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工培植的绿树和花草,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被不同。城乡里的绿化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只是一小部分。防治水土流失靠的是树木的根系紧抓土壤,还可以防风沙。但是在城乡规划中,城市里是不方便种植参天大树的,通常人们都会选择柳树、松树来替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美化了环境,实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却不显著。其次城乡主要是人们的密集区,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大量的垃圾就会产生。尤其是塑料袋、塑料瓶、还有各类化学药品,无法在空气中自己降解,都会严重的危害城乡的生态环境。如今政府提倡垃圾废物分类处理,政策很好,但是实施起来难度依然很大。甚至很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一直都以扔掉的,导致了多功能垃圾桶不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上只能改变表面的环境,深层次上还需要人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公共来完善城乡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3)城乡规划工作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宗旨

篇8

关键词:组织生态理论;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4-0086-04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产业形式。根据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的界定,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主要包括设计、研发、咨询、影视等产业部门。[1]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创意产业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已被人们广泛认可。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2002)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在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创意产业既是从传统产业链独立出来的高端部分,又是由知识经济时代原生造就的朝阳产业。运用组织生态理论来分析创意产业所需的生态环境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创意产业的成长、演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来培育或激发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为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创意产业的文献综述

创意产业在我国一些城市正在蓬勃兴起,但对该类型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P. Romer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John Howkins(2002年)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Richard Florida(2002年)在《创意阶级的兴起》一书中认为美国除了劳动者阶级(working class)、服务业阶级(service class)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即创意阶级(creative class)。属于创意阶级的人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但共同点是他们经常会有创新的想法,发明新技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Landry(2000年)在《创意城市:都市创新的工具书》中指出,当代都市面临的诸如经济衰退、生活品质恶化等问题往往需要创意的方法来解决。其中,文化是创意的平台与资源。

国内学者厉无畏(2004年)认为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创意产业中的创新特指文化的创新。[2]王缉慈(2005年)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王如忠(2005年)认为,创意产业是一种从开发客体资源到开发主体资源(人之头脑)的产业发展模式升级,是一种高度智慧的产业,也是一种典型的“头脑产业”。

可见,由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提出时间还不长,目前对这类产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以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分类标准等基本问题为研究重心。根据自然界的生物群落理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种群(population)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以食物链、物质与能量交换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企业界也存在着非常类似的机理,不同类型的企业组成了各类产业,即企业种群。产业与其依存的社会环境有着复杂的联系,这种社会环境即企业种群的生态环境。运用组织生态理论,能针对这一产业研究的薄弱领域,从创意产业的生态环境、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剖析该类型产业。

二、对组织生态理论的文献综述

组织生态理论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和决定性影响,基本的理念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组织研究中的是70年代后期的汉南和弗里曼(Hannan and Freeman,1977年),他们受豪雷(Hawley,1950年)和坎佩尔(Campell,1969年)的影响,创立了组织生态理论。Campell认为组织对环境适应的三个过程是变异、选择和存留。变异指组织的创新,选择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存留指组织的生存,这也是自然选择的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收纳在Carroll(1988年)主编的《组织的生态模型》中。[4]Hannan和Freeman(1983年)用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企业为了有效地寻找到资源环境中存在的niche(生态位),应采用专业化的战略。[5]按照Hannan和Freeman(1984年)的观点,一个组织种群是那些依赖相同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依赖共同资源的组织的集合。组织能否适应、生存主要取决于环境对组织形式的选择。[6]到80年代后期,汉南和弗里曼(Hannan and Freeman,1989)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把目标转向探讨组织类型和环境依附之间的关系。[7]Hannan和Freeman(1989年)合著的《组织生态学》对早期组织生态理论、方法和经验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Singh(1990年)编辑的《组织演化:新方向》把组织生态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社会环境如何决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消亡率,组织的创建与死亡率,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率进行调查”,对组织生态学的内涵作了调整。[8]Hannan和Carroll(1992年)在《组织种群动力学:密度、合法化与竞争》一书中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Baum和Singh(1994年)编辑的《组织的演化动力学》侧重讨论“组织演化的层级本质”,并据此把收录的文献分成了四个层次递进的部分,即组织内演化(intraor-ganizational evolution)、组织演化(organizational evo-lution)、种群演化(population evolution)和群落演化(community evolution),开始尝试着去整合对不同层次演化问题的分析。Carroll和Hannan(1995年)在《产业中的组织:战略、结构与选择》一书中,对多种产业的演化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实证研究。[9]Micah D.Lowenthal,William E.Kastenberg(1998年)的研究认为,产业生态这一术语是指从生态学中借鉴的一系列工具、原则和视角应用于产业系统的分析,包括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Aldrich(1999年)在《组织演化》一书中,从组织演化的角度对组织生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Carroll与Hannan(2000年)在《公司与产业的人口统计学》一书中,借鉴人口统计学的方法深化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组织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认识到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席酉民等(2000年)编著的《经济管理基础》和《管理研究》都曾将组织生态学作为重要的新理论加以介绍,并与其它理论进行了比较。[10]李维安等(1999年)翻译的美国学者Daft的《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一书中,也有对组织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介绍的章节。[11]而罗珉的“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种群生态学理论的贡献”一文,则运用组织(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不断增强,而且经过变革、选择和保留,一些组织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另一些组织则消亡了,指出了企业怎样采取战略求得生存。罗珉(2003年)在《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书中,对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进一步的介绍。[12]杨忠直(2003年)在《企业生态学引论》一书中,构造了企业生态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并对系统生存理论、企业行为、企业生存竞争、企业适应性与进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13]郭龙军等(2005年)探讨了关于企业生态系统中组织的r-选择,k-选择和生态位(niche)战略,并指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协作及合作构成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14]何继善等(2005年)指出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物种个体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建立的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互利和上、下游关系的数学模型表明:集群内企业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形成开放型的生态系统。[15]

从以上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组织生态理论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生物体类似,组织通过感知环境,在遗传和行动方式上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同时,组织的适应行为以及组织间信息和能量的流动又对环境发生作用,改变组织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组织生态理论为创意产业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从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形成的区域来看,创意产业对环境的依存度较高,需要现代化都市为其提供人才、文化、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等必备条件,这些也是培育创意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由于创意产业涉及的具体范围包括广告、咨询、设计等多个产业部门,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对创意产业在整体上进行分析,主要考察培育、激发创意产业创新能力的外在制度环境,为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三、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对创意产业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种群(population)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有机联系,产业与其依存的社会环境也有着复杂的联系,这种社会环境即企业种群的生态环境。运用组织生态理论来分析创意产业,研究如何通过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来培育或激发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将为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

1. 明确创意产业的产业特征。除产业的规模性、职业化等构成产业的基本条件外,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的显著特征。与生物界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相类似,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2. 创意产业所依赖的外部因素构成其生态环境。创意产业生成、发展所依赖的外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了产业生态环境。现代化都市的人、财、物、知识、信息等资源为创意产业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上海、杭州、北京等几个创意产业集群的考察,可以总结出创意产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一些共同的生态因子,即影响因素。

3. 创意产业的创新行为既依托于又改变着生态环境。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生长、发育的核心动力,持久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于适宜的生态环境。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风险投资、培养创新文化等,能够为创意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类似,组织通过感知环境,在遗传和行动方式上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同时,组织的适应行为以及组织间信息和能量的流动又对环境发生作用,改变组织所依存的生态环境。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会对其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促进城市创新氛围的培育。

4. 创意产业发展规模是产业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平衡。根据种群增长方程,在种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受到环境负荷量的限制,种群密度增加,影响到种群内各生物体的和谐共存。创意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产业规模扩张,生存竞争加剧。只有保持创新能力,才能获得生存优势。借鉴种群的增长规律,可以断定在一定时期,创意产业必将保持适度的产业规模。这既是种内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平衡。

5. 创意产业的差异化竞争来自于创新能力的竞争,与适宜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自然界中,竞争的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生态位重叠程度越严重,有限的资源将越稀缺,因此可以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减缓竞争压力。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其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在创意产业中,生存的压力促使各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来细分市场,缓解资源的紧张局面。产品差异化来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持久的创新能力导致了创意产业竞争形式的多样化。所以,创意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拥有持久的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生存与壮大必备要求,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研究创意产业的价值

创意产业在一些国家已经蓬勃兴起,我国的上海、北京等地也开始将创意产业列为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产业部门。运用组织生态理论,借鉴生态群落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分析创意产业生存、发展所必需依存的外在影响因素,将为制定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组织生态理论的引入是产业研究视角的创新。组织生态理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规律应用于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考察。将组织生态理论应用于对创意产业的分析,通过种群与产业的映射、生物体和企业组织的对比,揭示创意产业成长中存在的一些客观规律。在产业分析方面,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属于产业研究视角的创新。

2. 通过揭示创意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创意产业的制约因素及其对城市创新环境的影响作用。运用组织生态理论对创意产业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根据生态因子、营养最小法则、生物的指示性等生态规律,揭示创意产业生存、发展所依赖的一些共同的生态因子,是对创意产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成长的动力所在,与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如何通过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来培育或激发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研究目标。现代化都市所具备的人才、文化、咨询、专利保护等为创意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便利条件。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同样,创意产业的创新行为也会对其依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作用。研究创意产业的创新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揭示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措施等领域的促进作用,对创意产业的功能及带动作用进行更为清晰的刻画,进而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3. 明确创意产业的功能、地位,提出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尽管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创意产业列为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部门,但目前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对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将针对提高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总之,创意产业的生态环境与创新能力互相影响、互相作用。适宜的生态环境是培育、激发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创意产业的创新行为影响、改变着周边环境。创意产业的不断成长促使创新文化的培养、创新城市的形成。根据组织生态理论中种群与生态因子的依存关系,创意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氛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根据种群增长方程,在生态因子制约下,创意产业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会通过种内竞争、优胜劣汰,保持合理的规模。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其发展的动力所在。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为提高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项目获得2006年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支持,同时获得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经委,等. 创意产业[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厉无畏,王如忠. 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T. E. Graedel, B. R. Allenby著,施涵译. 产业生态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Fischer,C.S.,Carrol,G.R.,Telephone and automobile diff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02―1937,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

[5]Freeman J Carrol,G?R Hannan,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

[6]Freeman J Carrol,G?R Hannan,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4.

[7]John Freeman, Michael T. Hannan,Organizational Ec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Jitendra Singh,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New Directions, 1990.

[9]Hannan,M?T Carroll,G.R.,Dundon,E.A.,Tortes,J.C.,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in multinational context: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in Belgium,Britain,France,Germany,and Ital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

[10]席酉民,等. 经济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李维安译. 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罗珉.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杨忠直. 企业生态学引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4]郭龙军,徐艳梅,程昭力. r选择-k选择、生态位及企业协同进化[J]. 管理现代化,2005,(2).

篇9

    论文摘要: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后现代生态观的定义,起源与演变

    (一)定义

    后现代生态观,顾名思义就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理论,批判现代性基础上,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定位人类,重新看待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位置。认为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种生物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生态理由,并对其他存在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生态系统是有其自身的平衡规律与资源限制的。人类当代的经济增长繁荣,实际是以掠夺破坏自然资源,侵害其他物种甚至是人类下一代的生存权利换取,以地球的生态危机为代价的。而最终,将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导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灭亡。因此,后现代生态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以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起源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造成森林资源和野生物种的破坏,带来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33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1949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集《沙乡年鉴》出版,在该书“大地伦理”一章中,提出,为了保护“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需要一种新的大地伦理。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只是“普通的成员和公民”

    (三)演变

    20世纪80年代,“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经形成,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论证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念,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式,并开始确立起相对稳定和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1981年,斯可利穆卫斯基在伦敦出版了《生态哲学:设计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汤姆·雷根出版了在动物权利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动物权利的情形》。罗宾·阿特弗尔德出版了专著《环境问题的伦理学》。生态哲学的突破之代表首数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哲学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论哲学,摧毁西方哲学关于自然的陈旧的思考、范式,变革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我国学者余谋昌在《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生态哲学家强调人类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组织方式中违背生态规律之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的改造。如一些生态哲学家指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可持续的生态圈为前提。深层生态学从现代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提出的现代环境价值新观念,对社会学来说是富有启迪的。它们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人与自然环境作出新的观照与思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推动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体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有机整体观是后现代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主张,它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是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其他物种的存在状态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整体的性质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基本的。有机整体论也被称为新有机论,是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它强调有机创造性、内在联系性,力图克服现代性的机械观和二元论方法,主张内在关系不仅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基本的物理单位的基本特征。有机整体观承认物种的独特性和价值,但没有将价值总体化和绝对化,与绝对生物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它承认人的特殊性并对之有适度的凸显,在这种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经验也向这个星球注人了许多据我们所知其他物种所不能有的经验。人际关系和人类的创造力所特有的享乐的特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我们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丝毫不有损于我们已实现的价值的独到之处。

    在生态学中,人的悲剧性的弱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恰好相反),是其征服、人化、驯养、侵害、剥削每一自然事物的强迫症。另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詹克斯也于1986年发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世界观承认全球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学观点。到了1989年,英国学者史蒂文·康纳将生态思想定位为后现代思想:人们已经以各种方式指出,生态学思想是后现代思想,因为它不是要我们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设想为同一的、附属的或对立的,而是要我们将其设想为动态的、差异的、相互交流的。在同一年里,美国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声称:生态学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

    后现代主义从解构转向建构时,其生态学维度已经逐渐生长起来。生态批评既是这种成长的结果,又是其内在动力。作为聚焦于文学的生态学实践,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一支理论劲旅,它将现代性的思想基础即机械自然观、单一性的男性精神、经济主义意义观等视为现代性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省。在深人发掘这些作为现代性的深层思想基础的各种理念、因素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它倡导有机自然观、恢复女性的文化象征,标举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提倡后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现代性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地方的关系。其目的,是想探寻恢复生态、救赎人类的理想之路。

      后现代生态观的批判目标是单一性的现代性世界观。对现代性世界观的深层思想根基的检省和批判,构成了这一思潮的主要内容。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危机尤其是现代精神的危机,与男性精神的单向度膨胀扩张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文化维度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结果,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时至今日,这种单面精神仍在继续产生着影响,而且,它在现代大规模破坏性技术中的体现使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卫·雷·格里芬批评笛卡尔式的自然观说:按这种观念,“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种掠夺性的伦理学:人们不必去顾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上帝明确地规定了世界应由我们来统治(实质上是‘掠夺’)。

    后现代主义则倾向于把人类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连续性的亲缘关系。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它们的关联性,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强调自然世界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求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社会扩展到整个生命和自然世界。激进的生态中心主义者甚至说宁愿杀死一个人而非一条蛇,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来说,他们认为某些濒危物种的保护,其意义更有甚于某个社会成员的保护。

    生态伦理学现在已经为许多环境主义者所认可,被当作判断人对环境的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基础: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中所说的,“一件事情当它倾向于保持生物群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美时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和传统伦理学相比,生态中心伦理学的激进之处表现在它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批判上。

    由此可见生态中心伦理学和传统伦理学差别之大。生物中心主义者则体现了类似于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以此与形形的人类中心论或人类优越论抗衡。生物中心主义者认为,既然动物赋有与人一样的感觉痛苦与快乐的能力,那么也就理所当然地赋有与人同等的生存权利。英国学者彼得·辛格论证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重要。”

    准确地理解评价国外不同派别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学的基础是价值论。价值论讲内在价值也讲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说事物x自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无须借助其他尺度来衡量;它自身就是尺度。这种价值显然就是人,也只有人。而外在价值刚好相反,它是指事物y相对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x而具有的意义,或被认为是好的;它的价值是由后者经过评价所赋予的,后者是其价值有无、高低和正负的衡量的尺度。这就涉及到了人在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中与之相遇的自然界或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价值问题。自然界对人所具有的外在价值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然界的属人本性”或“自然界的人类性”;这种本性或属性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也会变得日益丰富,换句话说,外在价值是随着内在价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值的。环境保护论者说的“大地的价值”、“森林的价值”等等应该指的是森林或土地相对于人(即内在价值)的外在价值。价值论总应是人本主义的,它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这种人类中心论至今没有修正的必要,而且今天西方大多数生态伦理观仍是这个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论出发仍然可以持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态度或立场。它的两个基本方向是:1)属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方式。它具有不断增加着的外在价值以及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为了自身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更好的利用它,保护它。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人与家园的关系。2)属于人的自然在历史和社会中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万事万物的关系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现实的他人、他民族、古人与未来的人)的利用关系。因此,应本着尊重基本人权和各民族平等发展权、尊重人类共同文明的原则处理有关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问题。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也就是所谓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真正含义。

    反之从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出发的“生态伦理学”在理论上是难以想像的;希望以自然科学为规范构建某种“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实际得到的只能是这个自相矛盾的术语本身,因为伦理学总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而自然科学总是标榜价值中立,于是“科学伦理学”最多是一个总拥有零的分配方案。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050-04

[关键词]河北省2008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制药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及其评价研究”

(批准号:08457251D)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苗泽华,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市场营销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企业集团管理;

孙增辉,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杨树岗,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河北石家庄050031)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运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净化。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仅仅提品本身,而且要求产品利用最大化。循环经济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平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包括:1,新的系统观。它要求从复合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2,新的资源观。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必须考虑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3,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是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4,新的生产与消费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5,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受到日益增多的自然惩罚后

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自然的共存共荣,促进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工程原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范式逐渐为循环经济范式所替代。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

生态工程(Eeologieal engineer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解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巨大压力,在人们执着寻找解决危机的对策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它是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新分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给生态工程定义为: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国际范围内的生态工程建设异常活跃。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物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废弃水分散治理、系统回收再利用生态工程;清洁能源系统开发组合利用生态工程;生态复台肥料生态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等等。在发达国家,生态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当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整体优化原理。以污水的土地处理为例。在污染的生态系统中,污水的土地处理涉及点源控制、污水传输、预处理工程、布水工艺、作物选择和再生水的利用等基本过程。把污水的土地处理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些基本过程进行优化,才能达到控制和消除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把合成的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并归还到非生物组分中。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作用。这样,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行着循环和再生。例如,水的循环和再生为生态系统中化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还起到了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3)区域分异原理。由于生态系统存在着经度和纬度的地域差异,从而导致污染物质在迁移转化和生态行为上的区域分异,这种区域分异不仅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表现为污染物的毒性、循环通量、作用时间、积累和降解等生态行为上的差异。

(4)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系统只有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具备发展的实力。必须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5)生态发育原理。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结构或组分的增长。系统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服务功效,而非产品的数量或质量。

(6)生态系统的开放原理。生态系统全方位地与系统的外界进行交流。即使是相对独立的池塘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它的四面八方都是与外界相通的,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进入与输出。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表现在熵的交换,生态系统不断摄入能量,并将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熵排向环境。生态系统本质上不同于孤立的全封闭系统的行为,而在于同环境之间有熵的交换。

(7)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生态系统的实质和核心。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有机整体,其存在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多个要素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体,这个系统不再是各要素结合前的分散状态,集中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性大于各个部分之和;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独立的要素而存在;各个要素的行为和性质对系统的整体性是有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三、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都以生态学为基础,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另一方面,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循环经济主要在宏观层面上以社会总效益为着眼点,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而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则主要在微观层面上以企业效益为着眼点,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提高企业生态系统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同时兼顾社会生态效益。

四、实施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出。

(1)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互动的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即单个企业层面的循环,简称小循环;二是中观层面,即特定区域中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中循环;三是宏观层面,即社会所有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表现出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环环相扣,推动大循环的显著特征。并且,每经历一次循环,都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中循环和大循环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在企业层次,循环型企业在企业内部交换物质和能量,建立生态产业链,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型经营和内涵型增长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系统设计并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促进企业之间的共生与循环,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观及宏观层面的循环,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企业作为耗散结构体,在生产产品满足需求的同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就是要按照大循环和中循环的要求,按照复合系统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系统地设计,实现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

也有利于企业主动调整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3)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也是全球化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模式,加强产品生态设计,引导绿色消费,而且往往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设置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从而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这些壁垒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工业企业应积极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工业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复合生态工程的最大动力。所谓动力是指工业企业受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产生的驱动力总和。工业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不仅是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利用系统生态控制原理及其技术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整、重组、控制与优化,促进企业趋利避害,以达到工业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要求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社会探索,已经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作为一种可借鉴的方式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探索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已成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主流,循环经济战略必将会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的关注,用良好的运行模式设计和制度保障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战略的贯彻落实。

1,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扶持循环经济应该体现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使污水、垃圾处理单位达到保本或盈利水平。这样既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保证其良性发展,也可以促使全社会加快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提高社会产品的循环率。同时,对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

2,加快环境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环境市场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采取一些举措以振兴我国的环境市场。首先,要有效地发挥环境法规的制约作用,确保他们能对环境产业的开拓和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有效地提高环保设备的运行效率。第三,还需要加强政府对环境产业的管理职能,促进环境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3,加快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设备的开发和更新。

4,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在经济、管理、环境专业等高等教育中,设置循环经济相关课程,提高将来各级管理人才的循环经济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垃圾分类等,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