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近1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3、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初期的耕地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进一步出台推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全市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特别是信息、金融、经营决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更为缺乏。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服务还较欠缺。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建议措施
1、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二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争取做到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能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2、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治理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使之迅速壮大成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广和探索龙头企业联系农民的机制,种养殖户和企业要形成利益联合体,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让农民分享到产后各环节的利润,使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互动。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竞争优势
3.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的发展要求,加快主导产业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蔬、药材、食用菌和林下经济等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水产养殖业及貂、鹿、林蛙等特色高效养殖业;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增强龙头企业加工创税和对基地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产品和主要畜产品由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利用全市良好资源和基础,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业,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农业生产流程,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
篇2
1.1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观念落后
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理念的束缚和制约,致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差;各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遏制了农业经济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处于初步加工的阶段,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产品效益的增值;标准化、高效化、高产化、生态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严重匮乏;尚未形成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布局。
1.2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从事农业的工作者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较低,农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致使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此外,在诸多地区仍然存在农技推广手段落后、技术服务功能不强、知识结构老化、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推广经费短缺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1.3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
首先,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经营效益和市场拓展能力;其次,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仅仅重视企业和农民生产效益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农业产业链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再次,在农业同一产业链中,呈现出龙头企业数量不足、产业链条较短、缺乏有效竞争的现状,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2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2.1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作为建设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契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融种、养、供、销、加、产、商、贸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从而促进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大农业自身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首先,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地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品种、增强农产品附加价值为核心,建立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其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在农业产业链的既定框架下,政府应当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辐射面广的优势,构建“产学园”为一体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再次,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促进农业产业向城镇聚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取向,以此降低城市就业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最后,秉承标准化原则。将标准化视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性因素,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农产品供应、加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以此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益。
2.2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现代化
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农业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换言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和高产,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首先,应加大对农民和科技人员的培训资金投入。农民作为农村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成员,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有直接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及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才能为企业提供最佳的农产品;其次,应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此来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程度。由于我国有很多区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水利设施建设上面,并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借此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农田作业机械化、沟路渠林网化、地里田间灌溉节水化、机耕路平整化;再次,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应着眼于科技含量的项目,并加强与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转化速度,增加科技含量;最后,应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具体可从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方面构件立体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并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培育新品种,并将品种、技术、规模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便实现农业现代化。
2.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现阶段,随着社会各界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并不仅仅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而是要将其放到整个社会系统当中来考虑,注重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以可持续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并始终坚持循环再利用和减量化的基本原则,加快沃土工程建设速度,以此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同时还应致力于发展新型肥料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等新型农业产品。此外,还应不断推广多功能农机,并优化肥料结构,加快适合不同土壤特点、不同作物的专用肥的开发,并相应地加大对新型农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府奖励政策,以此来推动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技术之间的转化速度。鼓励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是建立生态循环链,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篇3
[关键词]农业;立法;农业行政;农村法治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生产之大业,“民以食为天”更是人民心中不可动摇之理念。我国向来重视发展农业,除了粮食生产有余,对农业生产的进一步要求则是“食以安为先”。来源于农业活动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需保证其质量安全,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十报告指出应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展进程,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现为将现代化工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济管理方法融入农业生产中,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使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结合,使其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要加强农业法治化建设,发挥法治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的功能,真正构建起现代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系统”譹訛。法治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体承担何种职能,首先,以生产为始,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作,确保土地生产者拥有在土地上生产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的权利,农民按照公平、合法的程序获得相关公权力的许可,于土地上进行正常生产;其次,保证农业经济良性发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所产出的农产品符合人的健康、安全之需求,具体由公权力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最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生态文明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具体体现为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人类生产活动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相统一,和谐紧密发展。
一、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的法治现状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国通过制定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环境、推广农业技术,成效明显,但依然存在问题。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不仅要求国家制定各类法律法规,更要求公权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据农业部相关意见指出,“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新常态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影响日益加深,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之重、风险之多前所未有”譺訛。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立法现状
经过201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下简称《农业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后的《农业法》体现了国家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良性规划,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利于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良好布局。立法指出农业生产活动应注重区域环境优势,优化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要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谐共存,如《农业法》第三章农业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农药、兽药、肥料等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防止过度追求产量导致对生产土地的破坏。国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公权力机关在资金上给予农业发展足够的支持,积极推广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在机械化进程中,国家给予农民一定补贴。在流通和加工领域,防止地方保护与不正当竞争,强化地方的监督,并鼓励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相关原则性规定指明了农业生产所应坚持的道路,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土地承包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等,是作为对农产品质量、农村土地管理、现代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等的细化规定。
总体上,我国针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立法规范已逐渐趋于完善,在总原则的规定上,国家注重农业生产的各个流程能够依法有序进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农业法治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民的各项活动,都已基本纳入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譻訛法治建设更多针对在立法规范下规制农业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法律积极推动强农富农政策制定,在政策实行中难免出现人为利用法律空白阻碍法律的良性实施。立法上,我国相关农业立法部分不够完善,如农业支持力度不足,农业生产注重与政府政策、政府指导相结合,当前农村人口少,年轻男女舍弃务农进城务工的现象仍然严重,政府大力推动农业支持可缓解该情形,但仅依靠政策推动农业生产仍显不足,应以法律形式确定强农惠农方针和政策。农业保险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自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进入了规范化的阶段。条例的制定虽弥补农业保险在许多法律问题上的空白,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业发展程度不同,财政投入差异等,条例实施依然存在问题,如条例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不够细化等。条例存在着一个明显遗憾,没有有效界定和约束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的权力边界,政府与公司的行为边界并不清晰譼訛,该问题导致政府权力的可能滥用,对政府于农业保险活动中的违规行为没有相应罚则。
(二)农业生产中的行政法治现状
在法律法规对农业生产活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具体规制行为则是行政部门实行,包括地方性规章的制定、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政府根据区域特点与优势进行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行政指导等。“行政法治,简言之,就是行政的依法治理状态。”譽訛“行政法治作为法治的核心、难点,以至终点所在。”譾訛行政规章是行政法治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涵盖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方面,从农业行政的程序规定、种植业的规范、针对生产者所进行的农业科技教育、农业市场竞争与信息、农村合作经济、农业项目的计划财务等都进行了规范,还有地方政府基于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出的适应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府规章,法规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在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农业活动准备前阶段,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划区域农业发展,依据本地区市场竞争、市场信息、自然资源优势等规划农业种植、畜牧等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农民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依法行政,保障农业生产行为良性运行,主动调解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的纠纷,对违反国家农业法律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在农产品流通与加工领域,政府规范农产品市场的良性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监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生产中,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和谐平稳,生产基于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对后代人的需要产生不良影响,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必须承担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责任,这是当今世界吃够了环境和生态恶化的苦头之后,总结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共识。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转变之中,行政权的存在形态和作用方式发生了悄悄的然而又是惊人的变化。”譿訛农业现代化法治保障,其中科学发展观起着重要指导思想,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正确调节生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政府承担重大责任。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由人书写出来,同时亦由人具体实施,保障规则的运行。在行政法治保障系统运行下,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施行规则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破坏良性运行规制的行为。
“应然”到“法然”,至“实然”机制下,“实然”可能不如预期。“与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农业农村改革的需要相比,农业依法行政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讀訛在政府处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始终有工作人员违法开展工作的现象,如在农业推广环节,农业系统的推广单位依法又可以经营农资,有时还会出现既是管理者又是相对人的情形,推广过程中出现行政人员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享受“优先”的情形。在执法环节,针对农民违法生产的行为“不敢管”甚至不管,农民于农田种植国家禁止的植物、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违法肥料进行畜牧业养殖等。此时则需执法部门以强硬态度进行处罚,对该类行为进行警告。此外,一些部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参与承包农村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该类人员既可“打通”各部门之关系,又可在政策下进行违法农业生产行为而不受到责任的追究,在行政法治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无疑是绊脚石。在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政府虽积极推进新型农产品市场的建立,以期规范农产品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但如前所说,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自身亦有农产品出售,在此情形下,如何能保证行政执法能不失偏颇,“如出现在农业系统中内部管理主体与行政管理对象并存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就难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讁訛。在农产品流通中,也会出现部分农户未经相关部门允许而私自摆摊出售自家农产品(主要为畜牧产品)的情形,即便农产品非影响人的健康、安全之产品,相关责任亦难辨清。政府规章的制定亦可能不利农业现代化发展,在行政救济中只可在具体行政行为中进行附带审查,此种情形亦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综上所述,在农业发展行政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有行政效率不高、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而导致处理偏颇、农业生产与环境和谐演进的推动力不足等现象。
(三)农村法治建设现状
为保障农民的权利与地位,我国在农村实行村民委员会自治,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于法律中有明确定义。村民享有四大“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自治是农村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重要内容,村委享有一定自治权利,包括公共事业、调解村民纠纷、协助维护农村治安等。农业发展中,村委承担本村生产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具体管理农村集体财产,包括公益事业兴办、土地承包经营方案、集体经济分配等。农业生产是村委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村委依法分配集体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基于公平分享原则合理分配自然资源、集体经济所得收益;农业生产中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村委还在农村普法、教育村民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宪法》与《村民委员会自治法》强有力地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工作。前述已有提及,从建设“应然”状态至立法“法然”状态,到具体实施成果体现的“实然”状态,法治建设工作由人所实施推动,农村先天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然”难免偏离预期目标。在村委四大“民”实施中,存在制约因素使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无法真正实施到位。在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中,农村选民的主动性不足,大多数村民未能意识到自身投票对于村委组成的重要性,或因自身文化水平不足,法治意识不高,往往未深入对各候选人进行理性判断,法律规定民主选举的积极效果不明显。民主决策环节上,部分地区村委未能真正实行民主决策,重大决定由村委会干部独断专行,未经集体讨论,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上,依据法律规定,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可干预村委会自治范围的事项,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指导少、干预多的问题,体现为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下达村委会,包办代替村委会工作輥輮訛;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问题上,农民法治意识淡薄则会导致更倾向用农村习惯来对农村各项事务进行管理,部分农村习惯不仅不科学,也可能违法。
二、完善农业现代化法治保障的建议
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中,农业立法为农业现代化法治建设第一环节,立法基于农业生产之现状进行,源于实际发展情况。立法不仅要完善,更要注重所立之法的质量。“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结合是法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良法不等于善治,仅有良法也无法实现善治,其只是为善治的实现提供基础和条件。”輥輯訛农业立法为现代化农业的实现提供基础和条件,立法包括确立农民主体地位与自主性权利,维持农业生产活动良好秩序,保障人为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公权力部门将立法提供的基础和条件运用至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需要公权力良好介入。“农村法治的发展宜采用政府主导推进型,通过强化立法、政府倾斜、加大政府投入来促进农村法治的发展。”輥輰訛推进法治建设,需要法治政府,政府在管理农业生产活动中,认识到法律法规所赋予自身何种管理权利,依照法律依据、遵守合法程序,将法律法规预期的目的具体实现。行政部门要严格要求自身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执法活动合法、有效。农业立法与行政法治运用到农业生产,由农民遵守以实现法治建设。村委会自治为农村法治建设之主要承担者,村委会依照法律所规定的选举程序产生,依法对法律规定的自治范围对农村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加强村委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对农村民主管理,法治应贯穿村委四大“民”。村委进行规划,农民进行生产,注重农民法治意识强化,与其行为进行统一。由此,对农业现代化法治保障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全面性立法,贯穿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现代化发展立法完善,应注重“现代化”,除了将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济管理方法融入农业生产中,还需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相结合。近几年我国为推动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惠农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现象得到缓解。在此良好趋势下,应进一步将强农惠农政策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如农民生产国家所支持的农产品,在成本支出与销售农产品所得优惠以立法明确。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盲目性,即农民生产农产品倾向生产当前利润高的农产品,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使得利润空间急速下滑。如前几年出现的“爱心香蕉”事件,该事件表明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调控措施是必要的,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需要有相对科学的市场信息,应完善政府调控农业生产的相关立法,如政府在每一季度的农业生产前须向农民提供可预料的市场信息、科学的气候信息与区域优势信息等,以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关之立法,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农业生产。立法层面上,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有《农业保险条例》,现状问题前面已有述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农民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经济损失,会打击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农业保险是有效缓解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近几年的有效推动下,特别是《农业保险条例》的颁布,使农业保险逐渐得到推广,但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如保险范围小、保险公司不愿保、财政支持力度小等问题,农业保险立法完善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必经之路,“农业保险保障稳定农民收入,降低和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輥輱訛农业保险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对维护社会稳定亦具有一定意义。在该问题上,要加强完善农业生产风险转移机制,细化《农业保险条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完善《农业保险条例》的配套立法,如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保险公司相关行为规制、完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经营机制、农业行政部门农业保险违规行为问责等。农业现代化发展注重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技术推广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輥輲訛农业生产中应推动生产技术的创新,该创新不仅提高农业生产的“量”与“质”,更能推动高水平知识人才积极投入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将支持农业技术创新以立法形式肯定,包括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奖励、研究机构的经费投入、农业教育的水平提高等,都能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此外,依据农业部意见,还需“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秩序立法,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立法,加快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法律制度”輥輳訛等。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应对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立法则要全面覆盖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让每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能有法可依,法治保障得以健全。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行政法治建设
农业行政部门应依法处理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农业行政人员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地方政府要始终坚持中央制定的农业发展政策,履行法定职责,将强农惠农政策依法落实到位,积极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强化农业行政部门职责意识,农业行政部门依法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依据区域优势规划本地区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产相关权利,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法无授权即禁止”,不可消极干预农民生产效益,打击农民积极性。及时分析农产品市场竞争趋向,有效作出行政指导,为农民提供科学生产信息。“政府运用信息、知识及其他独有资源(如公共信用)推动相对人进行选择或接受指导”輥輴訛,加强政府调控农业生产,确立政府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推动农村农业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行政部门与农民之间信息交流。根据中央发展农业相关政策,保障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财政投入,使农业发展有资金保障,尤其农业补贴、扶持资金等。加强行政部门监督农业生产与自我监督行为,执法部门依法对农业生产中违法行为进行惩处,特别针对屡禁不止的违法生产现象,如农民为追求生产,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药。督促行政人员履行法定职责,防止本部门出现行政不作为。质量监督原则上,始终坚持农产品符合人的健康、安全之标准,使质量检测通过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中,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将法治意识深入贯彻到本部门行政人员中,督促行政人员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依法行政”,执法过程中加强对农业行政部门人员监督,防止滥权现象,确定相关担责情形。
保持农业部门行政人员队伍纯洁,农业行政人员不可从事营利性农业生产活动,如农业行政人员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将所生产农产品投入农产品市场流通以追求盈利,在行政人员的录用上,要确保行政人员并未从事相关行业,并定期对本部门行政人员进行检查。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行政部门在管理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强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政府要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进行有效平衡,“可持续发展实为一种动态的利益权衡机制:追求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自然和谐,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有机结合”輥輵訛,政府发展现代化农业亦需对自身行政行为有效植入现展理念,秉承科学发展观。现代化农业不以追求高经济回报为目的,更多强调现代先进理念、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首先在规划农业生产活动上注重农业生产在所处自然环境的承担范围之内,按照相关政策进行退耕还林,耕田增设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上,农村自然难以拥有此条件,需要农业部门帮助分析。其次在管理农业生产中要加强监督,对追求高经济回报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可在农村中建立相关救济机制,农民之间亦可进行相互监督,共同秉承可持续发展观理念。此外,立法上还需有效完善公益代表人诉讼制度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三)完善农村法治与加强农民普法宣传
篇4
关键词:贵州;土地规模化;存在问题;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85
贵州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通过对贵州地区土地规模化相关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更深入、更彻底的了解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难题及解决对策,下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 贵州当前土地小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推广
贵州是高原山区,地形破碎,境内山岭纵横,河流深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1.34%,丘陵地占20.97%,山间盆地、岩溶洼地和河谷槽地等坝地仅占7.69%。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76万hm2,耕地面积只占到了其中的27%左右,在这27% 的耕地面积当中坡耕地和石漠化耕地比重大,分别占到了16%和15%,这就决定了贵州地区的天然耕地不具备机械化的自然基础。再把这样的耕地分割给各农户,人均宜耕耕地仅为773.72m2,各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非常困难的。
1.2 不利于农业经营优秀者更好地发挥才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有2方面原因。年轻一代的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家里土地闲置撂荒;部分转入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转让自己手中的土地,而是把农业作为自己的副业来经营,投入的精力少,资金投入少且不到位,导致了农业的变相撂荒。
1.3 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市场节奏
总体上说,贵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体系是比较落后的,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往往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没有统一的种植安排,种植经验有限、种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他们的销售市场过于狭小,基本局限在村、镇上,而一般同地区的农产品成熟期大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内,使得市场需求不振,销售成为一大难题。
2 贵州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2.1 解放思想,加强宣传与引导
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农民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力军,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引导与教育是激发农民自主、自强走上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的1个基本保障。为此要加强引导,通过学习、参观、算账、对比等形式来引导农民切身感受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同时,要依据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建立典型示范区,引导农民深切感受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力度。
2.2 建立高标准示范区,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
农民因为缺乏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经验而怯于放手尝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动员那些经济实力雄厚、有深远影响力的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各合作组织等共同努力,搭建地区发展载体,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建立高标准示范区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包括苗种供给、技术支持、资金借贷等。此外,为了保证能够彻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还需要着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以项目、产业、园区为发展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3 建立与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和谐新农村
农村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立法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疾病救助、失业保险等方面,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动力和保障。
2.4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为此,需要建立灵活的流转模式,并制定完备的流转法规,确保农民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之下积极主动的连片出租、承包土地,对于出租年限10a以上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偿,真正实现化土地为资本。要有效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将这些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并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
3 结 语
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我们对贵州地区实现农业规模化的2个重要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以期能够为贵州地区的农业规模化提供有益借鉴,推动贵州地区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吴剑平,马怀家. 论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J].岱宗学刊,2008(04).
篇5
1.1现状
(1)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经济发展、投资加大和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的需求增加,我国职业教育不管是在基础建设、师资水平、教育质量,还是在学校数量、教职工数量和学生数量上均有了很大提高。以高职教育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数量、教职工数量、专任教师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比2002年分别提高了13.7%,14.1%,24.1%,208.0%,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于2002年7月28日、2004年6月7日和2005年11月7日多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是2005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出要实施“四大工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会议决定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等,特别是明确强调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重视以及职业教育优惠“三农”政策的增多,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3][4]
(3)民办职业教育异军突起。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为我国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到2004年,我国民办职业高中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另外,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发展也很迅速。总之,我国民办教育快速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2存在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上到社会、政府,下到学校、家长,都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教学体系等有了一定共识,但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对民办职业教育。这种陈旧观念与我国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背道而驰,也制约了对青少年的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潜能的培养和挖掘。[6][7]
(2)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据统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政府预算内拨款占其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远远不足60%,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的投入也不足。这些情况使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经费通过政府拨款得到保障很困难,只好依靠其它渠道,尤其是高学费的征收。[8]
(3)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专业教师少,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少,外聘教师多,教师队伍不稳定。另外实训条件差、专业建设缺乏特色。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9]
(4)民办高职教育困难重重。国家不给民办高职院校投资,银行也很少给其贷款,造成民办高职院校融资困难;除了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外,民办高职院校还要和公办普通高校利用优质资源所办的“二级学院”竞争;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也不科学,民办院校归民政部门管理,但学校的评估、教师职称评定、招生计划、专业申报却归教育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给民办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2.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
2.1职业教育为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竞争力,必然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比较长期的职业教育,为农村提供科技、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10]
2.2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至今我国仍有大量农民生活在贫困状态。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使农民掌握一到两项先进的农业技术或其它技术,一方面可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使进城或外出务工农民可以胜任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让这部分农民具有稳定的职业保障,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
2.3职业教育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但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第一产业人口33970万,占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44.8%。[11]农业人口过多,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农民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向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手段,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较高,掌握和使用这些技术或生产手段需要专门的教育和培训。只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长与技术,增加就业的条件和机会,才会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收入高,职业也更加稳定,不至于出现劳动力“回流”。[12]
3.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3.1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国家和政府要运用财政手段,通过拨款、贷款或补贴等方式,利用财政资金的调节和示范作用,使社会资金流向职业教育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使院校和企业建立互动关系,采取顶岗、实习等方式,一方面使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一部分资金和实训条件,另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学费标准,使学费和专业的就业情况挂钩,同时设立贫困奖学金,使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3.2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要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务农或务工的职业能力;充分认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国情,改变“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的优势,使职业院校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13]
3.3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学科时,要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工农业生产特点,努力做到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使职业院校成为农村人才的开发基地;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4争取政府项目经费支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争取政府项目经营支持,聘请专家、教师利用冬季和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粮食生产、作物栽培、养殖、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环保、农用机动车驾驶等短期科学普及、技能培训活动,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篇6
关键词 “五型”农民;内容;具体措施;问题;特点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23-0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江苏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地方政府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培育持证职业新型农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现代化。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淮安市淮安区耕地面积7.3万hm2,人口117.68万人,农业劳动力22.686 1万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着力培育“五型”农民队伍。
1 培育“五型”农民的内容
1.1 培育道德标杆型农民
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培育美德型农民。以弘扬艰苦奋斗为主题,充分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强道德、科学方面的学习,反对迷信,崇尚文明,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实施“文化兴区”战略,组织开展评选先进、读书竞赛等活动,加强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室、村科技书屋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培植 “文明村民”、“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型农民。
1.2 培育知识技能型农民
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农民培训工程”百人讲师团成员的作用,根据各村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培训内容新菜单,讲师团成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根据各村需要采用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开班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现场指导会、理论讲堂等形式,对农民进行“菜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班270场次,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新农村实用技术手册》5 000余册,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举办职业农民培训9期共960人,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1.3 培育艰苦创业型农民
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按照促进农民增收和围绕产业发展的原则,加大农民的创业培训力度,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提高农民创业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创业能力、较大生产规模、较高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1.4 培育市场开拓型农民
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强化发展能力教育培训,培育经营型农民。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不同产业发展主体技能要求,以支柱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重点,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资料、巡回宣讲、现场咨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好以蔬菜规模种植、水产规模养殖、畜禽规模饲养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新技术推广培训,以沼气能源建设为主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知识培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生产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运用农业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1.5 培育致富带动型农民
深入开展“请能人,找能人”活动,注重农村能人的培训,使一批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的 “田秀才”、“土专家”成为科技致富的领头雁,鼓励农民搞科技创新,引导农民以新产业致富、用新技术种田、靠新观念务农,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
2 培育“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淮安区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是此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按照省委、省政府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淮安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加快推进淮安区农民职业化进程,为淮安区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农业农村实用人才支撑[1]。
2.1 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职业农民5 000人左右,主要对现有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养专业户、种养能手、农业园区和基地从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初高中毕业生、在乡农村青年等,以集中学习24学时、生产实践30学时、考试考核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相关产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确保每位受训学员获得江苏省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初步构建一支职业农民队伍。
2.2 开展农民创业培训
每年开展农民创业培训1 000人左右,主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农业园区、农业基本地、农业企业负责人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等,实行实践考察40学时、集中学习32学时及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采取能力模块结构的培训模式,进行相关专业最新技术、农业创业基本技能、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示范带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创业兴业能力,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2.3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左右,结合农时关键环节,提高广大农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兼业农民的实际需要,通过进村举办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网络终端、送科技下乡、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多形式广泛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农业生产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提高新成果推广应用的覆盖面。每次培训不少于3 h,全年每位受训农民不少于2次的集中培训。
2.4 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
每年培训400人左右,主要面向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骨干、乡村农技人员、返乡人员和远程教育终端点管理员等,采取集中培训40学时、分散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起的形式,开展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与操作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和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技能。
3 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和技术力量不足
一是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区、乡2级财政没有把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没有专项经费投入。二是农民科技培训缺乏设备投入。目前,农民科技培训仍然以田间地头面传口授、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方式还没有普及,特别是村一级,大范围开展声像教育困难很大,更谈不上远程教育、微机网络。三是科技培训技术力量不足。目前,区、乡、村技术力量分布不均,乡村技术员比较少,大部分技术力量分布在区一级。
3.2 农民科技意识不强
一是乡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少数乡村干部对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仅为应付上级督促检查而展开工作和完成培训任务,没有积极主动地宣传。二是农民自身意识不强。农民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认为种植养殖副业不需要花精力去学习农业技术。
3.3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据调查,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0.7%,高中及中专文化占6%,初中文化占56.7%,小学文化占32.5%,文盲或半文盲占4.1%,其中受过正规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5%。农村缺乏一批懂技术、有文化、觉悟高、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很多新型实用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4 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
4.1 农民培育的实效性、季节性、针对性
农民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因此培育必须从满足农民的需要出发,遵照用能致富、现学现用、学以致用的原则[2]。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教育内容方面,要紧密结合生产季节、环节、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农民知识与技能、文化程度差别较大,需要的种、养、加、经贸知识与技术也不一样,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3]。
4.2 讲求培训效果
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要取得实效,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是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4]。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培训达到效果,要把技能培训和思想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作为带动群众科技致富的主要手段,把事关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创业等作为培训重点,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使引导性培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使技能性培训农民掌握一项在社会中谋生技能,使有气魄、有创劲的农民更新观念,掌握创业谋事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受训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5-6]。
4.3 提高认识、强化落实
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弘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不断超越”的精神面貌,扎实做好各项农民培训工作,确保淮安区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7]。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目标,细化分解,严格程序,狠抓关键,规范操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5 参考文献
[1] 王福祥,赵黎.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3(3):154-156.
[2] 马芳,刘娟.中宁县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3(1):51-52,62.
[3] 马建国,王静,刘彦敏,等.曹县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2013(2):106.
[4] 王瑶,钱晓刚.贵州新型农民培训培育的对策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218-221.
[5] 程干明.金寨县梅山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39,344.
篇7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安徽无为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突破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当前的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2]。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加速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工作,推动无为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解决水稻生产“瓶颈”制约问题,无为县农机部门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以示范推广为先导,做了大量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的大宗产品,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尽管机插秧技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机插秧技术推广面积和插秧机的推广数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现将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无为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优势
1.1机插作业市场广
一是水稻种植面积大。水稻是无为县种植业面积最大、总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水稻面积逾6万hm2,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69.2%,总产量为47万t,占全县粮食总量的90%以上,搞好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前景广阔;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全县常年有40万青壮年劳力在外务工,在家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
1.2机插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目前推广的小型插秧机单日可插秧1.33~1.67hm2,高速插秧机单日可插秧6.00~6.67hm2,作业效率是人工手插的20~90倍。以牛埠镇一种粮大户为例,2009年其共栽插水稻33.3hm2,往年33.3hm2水稻请人工栽插,按每天请20人,每人每天栽插666.67m2计算,需要25d才能插完;而采用普通的六行式手扶插秧机,可栽插0.27hm2/h,每天可栽插2hm2左右,只需16d就可插完,极大地提高了秧苗的栽插速度,提高了秧苗的大田适应率,为水稻产量提高奠定了基础。由于插秧机操作轻便简单,1~2人就可实现全部操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1.3机械插作业效益好,机械技术超于成熟化
目前,购置插秧机可享受50%的购机补贴。2010年,无为县将插秧机补贴专项列出,专门用于推广水稻插秧机,切实做到插秧机补贴优先。因此,在享受50%财政购机补贴的情况下,每台插秧机当年可收回90%以上的投资,有较好的收益。如蜀山镇一农户2009年购置2台井关6行式高速插秧机,除去购置补贴外,只花了9万余元,当年其共栽插水稻面积逾146.67hm2,共获近10万元纯利。随着近几年来县农机推广站的努力,2009年无为县共建立水稻机插秧推广示范片(点)15个,全年实现机插秧面积近2000万hm2,机插秧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产量增加近450kg/hm2,机插秧技术已逐步得到一些农机户及当地农民的认可,而一些品牌的插秧机的性能也越来越高,适用于田间作业。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插秧育秧技术较复杂。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秧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其技术较复杂,不易被农户接受。二是土地流转难。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少,单个家庭的责任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已实行规模经营的,其随意性大,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短缺。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县级推广站承担,而县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发工资,省、市两级的补贴全部用在机械上,造成推广单位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3对策
3.1强化宣传,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加强示范推广力度,重点解决2个问题:一是建立推广示范基地,有重点地选择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加入机插秧示范推广行列,解决人员和机械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农机部门要解决好育秧技术的实用性研究[3]。在结合该地实际的基础上,选择推广适用的机型和适用的机插秧技术。
3.2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建立农机补贴激励机制
以有一定规模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打造优势机插秧推广平台,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插秧服务组织。如以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引领,带动周边农民逐步加入合作组织,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着重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普及,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升无为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机插秧技术为主要对象,制定具有长效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并要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同时,对采用水稻机插的农机户和种粮户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农民使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在安排购买机械补贴的同时,适当考虑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以落实好服务工作,增强农机服务体系的后劲。
3.3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加快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进程
一是开展扎实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培训中实行四结合:理论培训与机械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田间育秧管理措施相结合;机插秧苗素质与插秧机性能相结合;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成本相结合。二是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4]。从秧池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到育秧材料准备等全程介入;从插秧机维修,到秧苗培育、机插及插后管理等全面介入,有条件的地方对大田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可实行承包服务。通过服务,一方面提高农田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增加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以此推动机械化插秧工作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机械化插秧一体化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土地资源和技术要素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增添后劲。
4参考文献
[1]张军,徐明桃.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宣州区推广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76-77.
[2]王小莉,陈光明.浅析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08(6):13-14.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宿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95-0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宿迁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实现“洼地崛起”,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涉及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渐变过程。党的十报告提出城镇化发展的新理念,赋予城镇化新的要求和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具备以下内涵:(1)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立足于人的需求,追求改善民生。(2)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3)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产业支撑,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二、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率提升显著。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宿迁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得到显著提升。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31.0%提高到52.37%,年均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154.95万人增加到252.38万人,年均增加9.74万人。(2)城市规模扩张快速。宿迁中心城市由1996年的13平方公里扩展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70万人,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一般乡镇、中心村层次分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城镇格局。(3)产业城镇化推进迅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宿迁日益扩大的经济总量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1930.68亿元,是1996年的15.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7.7:30.8:21.5调整为13.0:48.4:38.6。可见,二三产业的总量扩张,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商业生产转化,从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4)工业能耗降低明显。2014年,宿迁高耗能行业中,化工行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等四大行业均实现工业用电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宿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3年下降12.8%,反映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5)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宿迁林木覆盖率28.18%,中心城市绿地面积252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3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连续6年超过小康社会标准。宿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实现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2.宿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宿迁建市时间短,经济社会发展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高速度必然导致相关问题的出现。(1)综合实力薄弱。宿迁的发展是低基数的高增长、低基础的快发展,仍是经济基础薄弱的新建市。从江苏省来看,2005年,江苏省城镇化率为50.5%,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92.1%。2014年,宿迁城镇化率为52.37%,但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7%,占比相对较低,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2)土地依赖严重。城镇化盲目追求土地要素的简单投入,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宿迁市建成区面积和市区城镇人口分别为建市初的6.54倍和5倍。同时,有些工业项目存在盲目圈地或征而少用的现象,导致土地集约化水平不高。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制约瓶颈。(3)人口城镇化滞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宿迁农业转移人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很低、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很多市民,只是简单的“上楼”。(4)城乡差距凸显。宿迁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面上看,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差距,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能适应人的流动需求。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来看,隶属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造成城乡社会保障不易相互兼容。从城乡收入来看,2014年,宿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7元,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源,占用大量的土地,让人口大量集中在城镇居住。宿迁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达城市相比,城镇化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竞争力相对不足,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吸附能力较弱,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制约。(2)人口城镇化成本较高。宿迁现有人口570万人,城镇化率为52.37%,说明仅有一半人口是城镇人口。但是城镇人口中,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未真正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难以有效转移,人口城镇化面临成本高,需要筹集巨额的资金,这是城镇化高速推进的突出难题。(3)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城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均超过60%,而宿迁不到40%,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动力不足。(4)城乡二元制度制约。近年来,宿迁尽管在众多领域进行改革,但是没有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和市民享有平等地位,很多进城农民无法定居成为市民,有些甚至被迫返回农村,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难以彻底转移到城镇。
2.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1)叠加式的区位优势。宿迁地处江苏北部,属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海地区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宿迁产生战略叠加效应,发展契机显而易见。(2)外向型的战略优势。从东向战略到“四海”战略,宿迁一直主动追求融入沿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宿迁作为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大后方,其优惠的政策、壮大的产业、良好的生态、外向型的战略等内在优势,有条件对接、融入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3)经济发展的阶段优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决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宿迁处于工业化中期,高速的工业化必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推动城镇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劳动力。(4)改革创新的动力优势。十以后,宿迁政府主导开展系列改革。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质资格去行政化等系列配套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为宿迁工业化、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四、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综上,宿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具备优越条件,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拟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应着力于破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建设。注重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机制来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释放城镇化红利,关系着城镇化质量。一是树立包容性城市发展理念。宿迁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等,以常住人口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市民化诉求。二是营造平等公正的氛围。宣传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搭建他们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增进文化认同,减少隔阂。三是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避免因流动丧失社会保障权益,促使他们实现完全城镇化。
3.夯实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夯实的经济基础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保障。一是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宿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为51.1%,工业经济领头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通过招商选资、控制用地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集约化程度。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与城镇化相配套的服务业体系的建设,吸引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大户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转移富余的劳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
4.主动融入大城市和城市群。利用宿迁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提升宿迁“外向度”。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4年宿迁外贸依存度为11.9%,远低于江苏省的52.3%,说明宿迁开放程度很低,外向型经济薄弱,外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快速推进宿迁综合保税区申创、仓储物流发展等工作,搭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平台。二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导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三是注重保护生态文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日渐凸显,通过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做好大城市的“花园”和“氧吧”,利用生态名片提高宿迁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篇9
(1)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为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从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到每一位农业种植户都要认识到推广农业技术能够为农业的生产带来好处,推广农业技术也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只有思想认识上去了,才能指导进一步的行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提高不能光是停在口头上,多举办农业技术推广的活动,制定技术推广的计划与方案,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合,解决在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这样才是真正从认识上提高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义。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民的整个素质偏低是制约技术推广的一个障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户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业技术,让农户在了解农业技术能够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农户认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进行,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这些信息都要通过宣传活动来传递给农户,一次两次的宣传是不会有效果,还要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宣传活动的内容还要贴近农民劳动实际,这样才能让农民对农业技术有更深的了解。
(3)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就不能在一段时间内迅速的得到普及,都要得到实践的验证,农业科学技术也是一样。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培养一批科学思想意识强、文化素质高,并且有先进头脑的农户做技术适用的带头人。只有有这样的农户先带头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将农业技术转换来的经济效益让其他农户真真正正的看到,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农民带头人的培养可以成立专业技术协会,成立这样的组织,让农户带头人感觉到自己是有依靠的,对于组织的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定,对于农业技术带头人还在有一定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使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自信心。
(4)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从农业技术研究到农业技术的具体实施一系列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涉及到技术的选择、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技术推广中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农户独营或联营的方式,让农户放心地进行农业生产。对于技术推广后得到的质量精良的农产品,相关部门对其销售也应该予以指导,可以配套一些加工产业,进一步将产品推向市场,真正让农业技术转换成经济效益。
(5)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要合理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县一级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篇10
1形成粮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该区石港镇5家“全托管”经营主体相互学习、竞相发展,推动“全托管”形成产业集群,总经营面积533.33hm2,经营面积占全镇稻麦总面积的12%。农成、天泰、中联合作社均打造了自主无公害大米品牌,形成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增效的渠道。
2存在问题
2.1从“全托管”经营规模看,“全托管”服务覆盖面小,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全区还有不少镇还没有“全托管”经营主体。
2.2托管土地零星分散,难以成片经营,规模效应难以体现;从管理层面看,制度还不够健全,组织化程度低,将片段服务理解为“全托管”,不少经营主体与农户间没有签订规范真实的全托管合同。
2.3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不够扎实,去年全区仅有18家“全托管”经营主体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3建议
3.1培育经营主体培育经营主体是实施粮食生产“全托管”的关键抓手。全托管经营主体要达到“三高”:政治素质高、科技种田水平高、经营水平高。不但要将农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作为“全托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培育对象,还要动员和引导村干部、农机专业户、农民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创办、领办“全托管”经营。要加大对现有经营主体的培训扶持引导,不断提升农技知识水平、农机驾驶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加镇村干部参与度、农户满意度、社会知晓度。
3.2推广成熟模式“全托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货币结算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流转,让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这种模式就是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交给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每667m2支付年租地费用,粮食种植、收获物归经营主体所有,解决部分农民不愿种地的问题。另一种是实物结算型。针对部分农户既惜地种粮,又无力种田的情况,引导农户将土地交给经营主体全程打理,每667m2支付经营主体一定数额的托管费,收获物归农户,经营主体向农户承诺产量。也可以农户不支付托管费,经营主体在土地的全部产出中每年向农户交付一定数额的粮食,不断解决部分农户无力种地的问题。
3.3加大财政奖补对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全托管”经营主体、对新建粮食烘干加工中心,区财政给予奖补;对烘干中心用电,要主动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申报,争取按农用电价计费;对通过市级验收的“全托管”经营主体,优先列入农药集中配送对象范围;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免费提供农业气象服务;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将优先向“全托管”服务主体倾斜。对完成“全托管”目标任务好的镇,区级财政对其奖补工作经费。
- 上一篇: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意义
- 下一篇: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