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

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退化生态系统; 概念; 技术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poses a generalized concep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the types and technical method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graded ecosystem; concept;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生态修复( Ecolog ical Remediation) 的叫法主要应用在我国和日本。日本学者多认为,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或改进( 不一定完全与原来的相同) ,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概念的内涵类似; 焦居仁( 2003) 认为, 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 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 加快恢复生态系统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自调控能力为主, 以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生态重建(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一般是指通过外界力量使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初状态。

生态改建( Ecolog ical Renewal) 一般是指通过外界力量对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 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工特点, 减少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

1.针对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

生态修复已广泛应用到环境、水利、林业、农业等诸多领域, 因而统一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这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应统一“生态”的内涵。生态系统简称生态, 是指人类种群周围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亦称自然环境系统, 包括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地壳的稳定性等无机组分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组分。

(2) 应与国际上相应概念的内涵保持相似性。为了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我国所界定的生态修复的内涵应与国际接轨。

(3) 应具有通用性。生态修复所界定的概念应适用于环境、水利、林业、农业等不同领域, 不应因研究领域不同而产生歧义。

基于以上原则, 笔者把生态修复概念界定为: 在特定的区域、流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类型

2. 1 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

依据生态修复对象的不同, 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可划分为如下类型: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指对退化耕地、林地、草地、荒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这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点。

(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指对主要因人为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2003 年以前, 水土保持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 因小流域的面积均较小, 其汇水的部位基本上都是季节性河道, 或发生暴雨时才有径流流过, 这样的河流或沟道并不构成水生态系统, 无需进行生态修复; 2003 年以后,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大示范区建设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 大示范区的面积可逾1000km2, 位于大示范区的河流有些是常年性河流, 尤其是在湿润地区均是常年性河流。这些常年性河流的水生态系统常因各种人为驱动力的作用而退化, 对这样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也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范畴。

(3) 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内陆河流域从上至下, 可分为山区生态系统和平原区生态系统。以河流为中心, 从内往外, 平原区生态系统又可分为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 而绿洲生态系统由内往外又可再分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和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主要是指对退化天然绿洲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4) 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对位于大示范区内的退化水库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也属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范畴。

(5) 退化矿区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是指对废弃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2. 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

依据生态修复所依靠的作用力不同,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可分为:

(1) 生态自然修复, 即完全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进行生态修复。

(2) 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 即以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 以人工调控能力为辅进行生态修复。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 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 1. 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1) 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 增施农家肥料; 种植绿肥植物, 增加固氮作物品种; 轮作、套作, 间种、混种; 减少化学防治, 增加生物防治; 植等高植物篱等。

(2) 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 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在我国早就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封禁只是解除了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合理放牧、刈割、开垦、樵采、挖药材等人为压力( 或称人为驱动力) , 还需预防、解除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驱动力, 如火灾、鼠害等。一般来说, 自然驱动力并不是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 但也不容忽视。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 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 年以上、5~8 年、3~5 年。

3. 1. 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 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 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 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 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一是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 增加河流弯曲度, 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 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 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 , 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 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3. 1. 3 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 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 二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 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 左右。

3. 1. 4 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3. 1. 5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 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 可采取的方法有: 覆盖土壤, 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 添加营养物质, 去除有害物质, 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3. 2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 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4.结 语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 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矿区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96-2

基金项目:2012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之称。其主体即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高寒脆弱区,地处世界最大的成矿带之一,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地质构造独特,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包括铬、铜、钼、铅、锌、铁、金、银、盐湖资源等,多数为国家紧缺的矿种,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10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数据的矿种41种,矿产地近3000处。其中,铬、铜和盐湖锂矿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鉴于铬、铜以及盐湖中的锂、钾等均为我国最主要的紧缺矿产,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

长期以来,矿产业发展落后,与其资源地位极不相称,但近年来,自治区矿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矿产开发管理薄弱,多数矿山属于盲目投资建设、盲目开采,采矿方式原始,采矿工艺落后,大多露天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而且只采富矿,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很低。这种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矿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随着对的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矿山迹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式矿山开发遗留的大量矿山迹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急需解决。矿山迹地也称矿山废弃地、采矿废弃地、矿区废弃地等,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以及受重金属污染而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土地等。本研究选取自治区的那曲地区为研究区域,试图阐明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壤、植被和水体的生态效应,为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研究区概况

那曲地区位于83°55'-95°5'E和29°55'-36°30'N之间,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主脊分水岭以北,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南,西与阿里地区为界,东缘与昌都地区毗邻,总面积达45多万平方公里。这里是长江和怒江的发源地,为青藏高原腹地。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属羌塘高原高山草原带和怒江上游高山灌丛草甸带。那曲是一个具有地热资源、水利资源、湖泊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现已发现著名的藏北、藏南两大超基性岩带,蕴藏着丰富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各种矿产,特别是我国急缺的矿种:金、铬、铜、钼、硼。目前,矿山已成为那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六大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了那曲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矿山的发展,还带动了那曲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的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那曲处于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一旦破坏,恢复起来相当缓慢,甚至不可逆,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和研究,为高寒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研究方法

利用较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选取的典型矿产资源开发区内的主要地物进行判读,并指出环境破坏程度不同的区域;然后根据遥感信息判读结果,在不同破坏方式和破坏程度的区域进行实地监测研究。

为了调查矿产资源开发对地形地质、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在那曲那木切砂金矿附近,选择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取1m×1m草地样方进行调查,记录草地类型、物种组成、植被盖度、地形、草地退化程度等,测定土壤含水量,同时取0~30cm的表层土壤样品以备室内分析,采用刈割法获取植物样方地上部分,取回实验室后置于65℃下烘干后称重,得到地上生物量;使用根钻获取群落根系,用淘洗法将根系与土壤分离,在65℃下烘干后称重,得到地下生物量。共取得有代表性的草地样方和土壤样品各30个,分别代表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

使用样方调查数据统计物种数并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表征。Shannon-Wiener指数(H)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ni为第i个物种的株(丛)数,N为样方各物种株(丛)总数。

3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

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体、土壤(地质)、大气、植被和人类健康等5个方面。(1)矿产资源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地表河流和地下水污染,如矿山场滤液和有害物质流入河流,改变水质、硬度和pH值等;地下水水源枯竭。(2)矿产资源开发不仅破坏地质结构,导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裂缝,还可能引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的,引起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1],有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还会形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矿山开采后,长期暴露地表的固体废弃物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将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并使固体废弃物风化解体,形成碎屑、粘土和溶解物3类风化物质。这些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将产生风化扬尘,污染矿区大气环境。(4)矿区植被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矿山工业广场的建设、废弃物堆放、开山修路、地面塌陷与露天采矿剥离引起的。矿区的建设和生产改变了土地养分的初始条件,从而使植被生长量下降[2]。(5)矿山开采所引发的粉尘以及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都会影响人体健康[3]。

那曲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效应的特殊之处在于地处高寒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评价提供依据和对策。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判读,在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地质地貌、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3.1对区域地质地貌的影响

在采挖的过程中造成地面不均沉降,常引起地层变形,局部塌陷、生成不规则裂缝,此外大量废渣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形成局部人工地貌,破坏地表结构,易引起滑坡、地震、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矿区生态坏境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且很多矿区开采之后没有治理和恢复地貌,任由废矿和废渣堆放,严重破坏了地表景观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露天开采在矿区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露天采坑,其中小者一般深几米至十几米不等,长和宽一般为20~40m,而大者深可达数十米,长达数百米。采坑开挖边坡高度2.5~30m不等,坡度一般在60°~85°,个别地段呈近直立状态,崩塌隐患严重。地面露天开采占用和扰动地表面积规模大,弃土弃渣数量多,这又为水土流失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3.2对土壤的影响

采矿采挖的过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土壤的影响,矿区的土壤大部分都会遭到毁灭性的影响,此外,产生的废液、废渣、废气会污染当地土壤环境,通过对矿区土样进行分析,发现土壤矿化度、酸碱度和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周边地区,污染严重,且土质退化严重,极易造成土壤贫瘠和风沙化。通过对未退化草地、退化草地和矿区草地土壤样品的分析,表明矿区土壤的碱解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粉粒和黏粒的含量低于未退化草地和退化草地,而砂粒含量则相比偏高。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碱解氮和全氮,仅有未退化草地的约40%,退化最不明显的是速效钾,分别为未退化草地的82%和退化草地的95%。矿区由于人工开挖表层土壤和矿渣占压地表植被,优良河谷草场破坏殆尽,砂卵砾石。有机质含量高的河谷草甸土表层土壤,经过采金冲洗以及风化、侵蚀等作用,弃渣土层中的大量粘(壤)质成分、有机质成分随之流失,其毛细作用大大降低,土壤肥力降低、土质恶化。另外,矿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随尾矿砂进入矿区周边土壤,土壤中绝大多数金属污染物都难以溶解,其生物有效性较低,植物难以吸收利用。同时由于受到因采矿引起水土流失的影响,矿区下游草场也受到影响,导致下游草地土壤沙化,草场退化。矿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植被一经破坏,自然恢复极其困难。因此,在自然状态下,露天开采对植被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由于露天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

3.3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采矿活动破坏了地表结构和土壤水体环境,也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植被面积减少,矿区周围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造成生境破碎和生物多样性受损,进而影响矿区植被群落的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相比未退化草地,矿区草地的单位面积物种数降低了51%,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了39%,盖度降低了46%,生物量降低了34%。

4矿区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议

目前,我国矿区的生态重建主要在采矿造成的四种破坏类型上进行,即露天采矿场、废石场(排土场)、尾矿场(包括采煤中产生的矸石山)和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区。不同破坏类型的生态重建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高寒脆弱区因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其矿山迹地的环境治理有别于一般区域的治理经验。由于矿山矿体埋藏较浅,矿山多以地面露天开采为主,极少数为地下硐采,如砂金矿、铬铁矿、铁矿、铜矿、铅锌矿等,尤以砂金矿和铬铁矿露天开采留下的矿山迹地规模最大。粗放式矿山开发遗留的大量采坑和弃土弃渣等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及环境问题,增加了生态恢复难度[4]。针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生态安全战略对策,实施整体保护战略,建设国家生态公园

基于生态环境地位的重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综合考虑,提出对生态环境应实施整体保护和重点开发的生态安全战略,把那曲的部分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水平的我国国家级生态公园。把国家生态公园的性质、任务及其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4.2加大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

在国家生态公园框架下,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关键、特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实施重点保护的对策。加大高原高寒天然草地以及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和原始林保护的力度。

4.3加强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如下内容的研究: 在生态环境不稳定性与敏感性评价与研究基础上,开展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功能效益价值判断的研究;研究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和生态环境变化允许值的判定;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4.4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矿业结构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矿业环境的有效保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同类型矿业企业的地位与作用由于自然地理交通能源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矿业开发工作起步晚,起点低,部分矿山规模过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致使矿业开发成本加大,矿业开发受到严重限制因此,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联合开发的办法,提高矿业开发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方法,提高矿业开发的效益,降低矿业开发成本,提高矿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对落后的采矿技术和选冶工艺要进行限制,加快自治区矿业开发的步伐逐步清理关闭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下以及资源保证程度不足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的矿山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企业质量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严格禁止工艺落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区外矿业企业向区内转移,确保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4.5建立和完善法规建设,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特点,在国家出台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下,针对实际情况,完善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努力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就很好地遏制了矿山业主的破坏行为大力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性生态破坏问题,遏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改变矿山乱挖滥采浪费资源的现状,协调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矿业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实现高起点、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周忠轩,吴钢.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10:2144-2152.

[2]武强,薛东,连会青.矿山环境评价方法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03:84-88.

篇3

1草地资源的特点及重要性

1.1草地资源的特点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草地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草地面积辽阔。是全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草地面积为8.3×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1%,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6×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1%。二是草地类型丰富多样。草甸与草原草地类型有7个,包括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草甸草原草地类、山地草甸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类、低地草甸草地类、高寒草原草地类和温性草原草地类,以高寒草原草地类分布面积最大。三是牧草产量低。大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干燥,土壤贫瘠,牧草低矮、稀疏,普遍产量较低。四是草地利用的季节性明显。五是天然割草地奇缺。

1.2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的重要性

1.2.1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的需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草地生态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迥异。例如,生态种群组成贫乏,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低,抗干扰能力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易于被损毁,极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恶化以致完全崩溃。因此,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及其产业发展,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1.2.2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为数不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同时还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草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达2/3以上,加之宗教影响广泛,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社会矛盾较突出,是全国生态屏障建设、社会稳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使草地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加之牧民传统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十分有限,牧民贫困与高原生态屏障建设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1.2.3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地理位置特殊,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对影响我国旱涝分布的气候格局作用明显,是影响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保持地表草地植被和冰雪覆盖稳定性,有利于保持亚洲乃至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的稳定。草地是重要的江河源区,冰川发育,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大,孕育了许多重要江河,是世界上河流发育最多的区域,对这些江河的水源涵养和河流水文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是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同时还具有我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特殊性,如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拥有所特有的高寒干旱荒漠、高寒半干旱草原和高寒半湿润高山草甸等类型。作为世界上独特的环境地域单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与形成中心。也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并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库之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2气候对草地资源的影响

2.1热量不足是草地演变的主导因素气候是草地演变最积极、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它不仅能决定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而且还可以制约草地生物群落在时间上的更替。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对草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草地被寒冷低温气候控制的面积达74.9%,这些草地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甚至更低,≥0℃的年积温小于1500℃,植物生长期不超过180d。其余的草地则为分布在高原谷地的温暖、温凉草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1。热量不足是制约草地生态系统中一切生物学过程的主导因素。长期的低温使高原植物,特别是优良的饲草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如植株低矮平铺地面,便于截取更多的阳光;越冬芽着生在地表之下,并有保护物;植物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以便利用有限的地温;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积累有效物质的速率较高。

2.2干旱是制约牧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是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除了高原东南部低海拔河谷地带天然降水可满足植物生长外,广大牧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高原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地差异很大,干旱、半干旱草地占总面积的66%,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高海拔地区。草地还存在生理性干旱问题,由于高原独特的低温条件,增加了水分的黏滞度(0℃水的黏滞度约为25℃水的2倍),降低了土壤水分向植物根、茎的输送能力。降水量的年变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如拉萨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4mm,多雨年可达815mm,少雨年仅为268mm。西部高原地区的降雨年变化更大,草地的丰欠年差别十分明显。不同水分等级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2。

2.3高原湖泊和现代冰川是局地草地演变的重要因素冰川是江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怒江等发源于境内的大河,其源头都有冰川存在。冰川的消融对河流、湖泊的补给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内陆河流的来水量一半是靠冰川补给的。冰川和湖泊不仅能储存物质———水,还能储存能量———温度,因此它们可以调节水热平衡,影响周围气候。高原气候变化,导致许多湖泊水位下降,冰川消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冰川消失、湖水干涸。

2.4人类活动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不容忽视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盲目开垦、采伐和超载过牧,引起局地气候、生物种群和自然景观的改变,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放牧本身不可能直接使湖水下降、湖泊干涸、冰川退缩,但大面积的超载过牧造成土地沙化,致使土地日渐贫瘠,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加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草地及其区域各种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将日益扩大,草地演变的速度也将加快。

3草地气候变化风险分析

3.1自然因素导致的风险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对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地区1961—2008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大约以每10年0.32℃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率,使得季节性冻土呈现退化趋势。区域升温最明显的地区是西部,其次是沿江一线和东南部,冬秋季变暖趋势尤其突出。1981—2008年,38个气象站点大部分站点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0.0~75.7mm,而林芝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未来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气候的变化将继续对草地畜牧业、水资源、草地生态系统及相关产业等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气候变暖、降水增加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牧业生产,但人们更关注其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由于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贮量减少,高原冻土下界上升、冻融消融作用加强,进而诱发草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草地退化趋势较明显,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等服务功能减弱;在强盛风力和气候干旱的共同作用下,风蚀作用加剧,草地沙化存在加剧的威胁;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气候变暖使冻土消融加快,易加剧水土流失;全球变暖引起部分地区的干旱化趋势,使原生植被群落的优势种逐渐减少,出现大量杂类草植物和毒草类植物;部分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盐度上升,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旱灾、沙尘、洪水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和以鼠、虫、毒草为主的生物灾害爆发更加频繁和不规律,防治难度加大。

3.2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草地退化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因为草地退化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常常伴在一起。在很多情况下,草地退化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失败关系,目前草地退化可以说与地区人口超载、投入不足、治理不善、粗放型经营方式以及重开发轻治理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人为因素加速了草场的自然退化过程[4],如片面追求牲畜存栏头数、超载过牧、毁草开垦、乱挖草药等,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冲突。人为因素不但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针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的难度。

4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目标

4.1生态效益研究表明,每25~50m2的草地就可吸收1个人1d呼出的CO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和扩大草原原生植被能够促进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对吸收CO2、减排增汇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要作用[5-6]。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促进各类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体目标包括有效保护与治理退化草地,提高草甸及草原覆盖度;有效保护高原湖泊、湿地、江河源头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使“江河源”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障重要河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沙化土地,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和“碳汇”功能;有效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得到保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做出重要贡献。

4.2社会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经济规律和道德准绳的基础上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的着眼点在于根据草地资源特点和具体的区域特性,寻求一种最适合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通过有效保护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宜居的新型高原聚落,以低碳生活、环境优美牧区、清洁能源、高原生态文化为特点,在促进草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3经济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首先是通过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扩大草产业发展的基础。广大农牧民可通过参与草场保护与建设、沙化土地治理、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获得报酬和国家的生态补偿。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保护良好的草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为广大草地区域群众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措施及建议

5.1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我国已在牧区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6亿元,以每年90元/hm2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以每年22.5元/hm2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以每年150元/hm2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以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牧区给予绩效考核奖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全面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能真正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执行力是关键。牧区虽然面积辽阔,但人数却很有限,宗教影响深远,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能不能到达牧民手中?到达牧民手中是不是真的按标准执行了禁牧?拿到草畜平衡奖励的就真的未超载?笔者认为,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让广大牧区牧民乃至所有关心牧区的人们都能去监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5.2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草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其中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是冻融区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属冻融区和草原区,高原冻融区的主要治理措施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重要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区草地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还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碳汇”草地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是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保证。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应包括天然草地保护工程、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

5.3加大提高草地生产力和固碳技术推广力度广大草地缺水较为严重,牧草在生长期内仅靠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天然割草地面积有限,其他饲草来源也有限,草地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应在水热条件较好、避风向阳、土层较厚的局地草地建立以当地野生牧草为主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并逐步推广季节性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利用地表径流、江河湖水及泉水等水资源,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开展草地灌溉,不仅可使牧草产量提高,还可改善草地植被质量,成为优良的割草地。如此广袤的草地,既发展了畜牧业,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固碳潜力。为了提高草地的固碳能力,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实践,比如用家禽替代草食性动物,在草地上放置禁止放牧的篱笆,种植深根灌木,种植生物量高的草种等。成熟草地固碳技术应作为牧区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5.4建立国家级草地生态经济示范区草地区域大多不能生长林木,草地在维持良好生态环境中具有独特作用。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功能绝大多数是服务于全人类的,它不是个人私有财产,而是属于社会的资本,没有市场价格。这种情形往往助长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成为人们奢侈消费生态资源的温床,结果造成草地退化。结合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在严重退化的草场上建立国家草地生态经济示范区。先期由国家投入恢复草地植被,搞好技术示范,探索人口-资源-生态-发展之间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模式。通过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人口的可流动性特征来适应草地生态的脆弱性,促使草地资源承载力缓慢提高。这样既恢复了草地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7]。

篇4

关键词:推拉理论;熵;推力;拉力;中间障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4AJY005)的成果之一。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南藏族自治州游牧人口定居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娟娟(1980-),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2-0052-05 收稿日期:2010-01-29

一、前言

推拉理论(the push and pull theory)是解释人口迁移原因的主要理论之一。1889年Ravenstcin在英格兰和威尔士1881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即居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就推力而言,主要有生存环境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推动人口迁移的基本力量,如环境恶劣、资源枯竭和灾害频繁会直接促成人口迁移,它更多地存在于传统农牧业社会,对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弱,后者是推动人口迁移的另一种基本力量,如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以及人口过剩导致的收入下降会直接或间接推动人口迁移。Ravenstein(1889)认为,拉力比推力更重要,“各种压迫人的法律、沉重的赋税、恶劣的气候、不良的社会环境等都产生并仍然产生着迁移流;但是这些迁移流没有一个能与人类内在的、要在物质方面过的‘更好’愿望所形成的迁移流相媲美”。然而,并非所有感受推拉力的人口都会迁移,Lee(1966)提出了中间障碍(intervening obstacles)的概念,认为人口迁移过程存在着目的地、原住地和二者之间一系列的中间障碍。对迁移有利的因素是正因素,对迁移不利的因素设为负因素,吸引与排斥人们居住某一地区的平衡力量是中性因素。正、负因素是相对而言的,一个地区的高工资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可能成为吸引人们迁入的正因素,但对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来说可能是负因素,因此,中间障碍因素是形成不同迁移规模的重要因素。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只有确定预期迁移收益大于迁移成本时,人们才会迁移。

二、研究区域概况

甘南地处甘肃省西南部,是青藏高原中东部牧区和东北部农林区的过渡地带,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幅员面积4.5×104km2。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面积的草地、森林和湿地,其中,天然草地4084×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见图1),占甘肃草原面积的15.2%,畜牧业是其主导产业,牧业人口占总人口(65.98万)的40%,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的85%以上。然而,受气候条件制约,这里牧草生长期较短,青草期一般仅有5个月,枯草期长达7个月,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和脆弱。草原承包到户后,伴随人口数量激增和畜群规模加大,牧民不断向外延展生存空间,增大对草地资源的需求,传统的游牧方式打破了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速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劣变速率。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甘南草原的理论载畜量为619万个羊单位,2002年实际放牧家畜是882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47.0%。调研表明,90%左右的甘南草场已出现退化,29.1%为重度退化,49.7%为中度退化,1980年以来有4.03×104hm2的草地因严重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而成为裸地。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1996年的45%,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每公顷减少1560kg,减产幅度达28%,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95%下降到的75%,草地鼠虫害活动频繁,受灾面积占草地面积的20%(高新才等,2009)。可见,靠天然草原单一的、无计划的、低水平的游牧方式养畜,靠牺牲生态环境养畜,传统畜牧业正在走向尽头。为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甘南采取一系列措施,游牧人口定居就是其中之一。据甘南畜牧局提供的资料,截至2006年末,甘南共有13595户牧户,其中已定居6909户,占牧民总户数的51%,未定居占牧民总户数的49%。未定居的游牧人口主要分布在玛曲、碌曲、夏河3个纯牧业县,合作市以及卓尼、达部2个半农半牧区县的大部分游牧人口已经基本实现定居。

三、游牧人口定居的动力机制体系

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四季游牧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使甘南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已出现植被覆盖度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土地荒漠化进程加速等问题,这不仅使畜牧业生产面临威胁,也使其赖以存在的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受阻。因为没有稳定的气候和养分循环,草地系统中的物种和种群就无法存活,草地生态结构的破坏会使草地功能退化,退化至一定程度时,这一生态系统会自动衰退,形成一个不可逆和灾难性的负面后果的正反馈循环。而在现行利用模式下,相对封闭的草地生态系统是无法自行修复的,因为熵定律表明,宇宙中的物质和能力总是向无序(即低利用价值)的状态演变(Georgeseu.Roeyen et al,1971),所以,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熵增过程,将草地生态系统中有限的“源”(即低熵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系统可容纳的有限的“汇”(即高熵的物质和能量),这一过程是单向的。然而,人口数量的激增和传统财富观念的支配,使游牧方式下的畜牧业生产加速了甘南草地生态系统中“源”的枯竭和“汇”的填满进程,任其发展,游牧人口的收益将失去保障,正如马尔萨斯说的,超过自然承载力的过量人口也是贫穷的一个原因,而草地生态系统将迅速进入“热寂”(热力学平衡状态,即死亡)。为远离“热寂”,只能减缓“源”的枯竭速率,或将“汇”转化为“源”,而这需要引入负熵流,这是游牧方式下的草地生态系统无法提供的,这一矛盾为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在甘南全面实施提供了沃土(李小建,2005)。首先,生态退化、潜收益下降等已成为游牧人口迁移出居住地的推力。为了强化这一推力,笔者主张构建相应的推力机制,结合甘南实际,建立草原临界退偿机制和建植人工草地是当前该机制较适宜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有助于减缓“源”的枯竭,还可以增加“源”的供给,而这必须以游牧人口定居为前提。其次,甘南已有的定居成果对游牧人口也

存在拉力。考虑到迁入地的吸引力比迁出地的推力更重要,所以必须构建相应的拉力机制,培育生态产业和加速城镇化进程就是其重要内容。它们将封闭的草地生态系统彻底转化为开放系统,将外界的低熵物质能量(如技术知识)引入,形成负熵流,减少“汇”,增加“源”并提高利用效率。游牧人口定居后,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收入渠道拓宽等方面获得好处时,就会坚定定居。然而,并非所有感受到推拉力的游牧人口都会定居,目前,定居工程还存在定居点建设、后续保障问题等中间障碍。上述三方面就构成了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动力机制体系(见图2),只有建立健全推力和拉力机制,尽量排除中间障碍,才能使动力真正发挥作用,使游牧人口从意愿定居走向现实定居。

四、具体论述

(一)推力机制

实地调研表明,建立草原临界退偿机制和建植人工草地是甘南游牧人口定居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王娟娟等,2009)。前者将畜牧业生产规模严格限制在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若坚持游牧方式,游牧人口的收入则难以保证,转变生产方式的诉求将推动游牧人口定居,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静态稳态。后者能够有效缓解甘南牧区严重的草畜矛盾,但必需一部分人从畜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人工草地的种植管理,这有利于推进定居,而不断增加的“源”也有助于实现草地的动态稳态。同时,正如本文论及的甘南草地生态系统,游牧人口定居的推力机制也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定居的推进,它会吸纳更多的新内容。

1.建立草原临界退偿机制

临界,物理学中是指由某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最低条件。草原临界退偿机制,就是将在草原区域实施经济社会活动排放的废物量控制在草地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即临界值)范围内。如果超过这一限制,废物积累会加快,随时间推移,废物累积会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且废物吸收能力的成本将无穷大,至少从生态系统支撑的群体的角度看是这样的。鉴于甘南特殊的地理区位、草地类型及草地利用现状等,建立草原临界退场机制极为必要,首先,甘南草原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其提供的经济价值(见表1),其次,不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已经使草地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可持续发展阈值范围大幅缩小(高新才等,2008),此外,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保障甘南生态系统支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甘南牧区,草原临界退偿机制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首先,临界退偿与科学利用结合。改无条件的经济补偿为有要求有约束有导向的生态补偿,积极实施以草地利用方式改变为核心,以补促改,以补促建的发展战略,将经济收益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其次,探索草原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与森林、流域、矿产等资源一样,草原的生态服务存在外部性,但由于草地资源分布广,完全依靠国家和社会进行生态临界退偿是不现实的。考虑到牧民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又是直接受害者,甘南草地的临界退偿机制应该将牧民纳入其中,以自我补偿为主,实现单位经济成本的生态收益最大化,使牧民成为草原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主体。再次,改补偿为投资,发挥市场机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是甘南部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只需提供投资方向,具体的管理经营委托专业的投资部门,完全采用市场主体自主经营的方式。这需要依靠市场信号刺激各市场主体,通过利益纽带健全完善草原各市场主体,以增强各利益主体的造血功能。

2.建植人工草地

人工草地是在天然植被遭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农业技术,通过人为播种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以饲用为目的播种的灌木和乔木人工群落也是人工草地的范畴。据测算,在世界范围内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地的比例每增加1%,草地动物生产力就提高4%。人工草地的产量也较高,普遍是天然草地的3倍~5倍,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达5倍~8倍甚至更多。同时,其需要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草地管理和草产品的加工和流通,这有利于推进游牧人口定居。

在甘南,建植人工草地必须立足地区自然禀赋和生态现状。首先,统筹生态恢复和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草地生态功能日益退化,甘南应当建植生产型和生态型等两类人工草地。建植生产型的人工草地,重点应放在热量较好(>0℃)、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降水较多(≥400mm/年)或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退耕地,目前,总面积约11.63×104hm2,99.7%集中在临潭、卓尼、舟曲、达部和夏河等农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区,其中,约有30%~40%坡度较大或热量不能保证作物籽成熟,应全面退耕还草,这样不仅能充沛牧草量,也有利于筑起优质的生态屏障。生态型的人工草地应圈定在耕地面积小的纯牧区(如玛曲、碌曲等),主要规划和安排在单靠改良难以迅速奏效的严重退化的草地。如严重退化的嵩草型草地,即“黑土滩”,约有100×104hm2。可选择土层较厚的“黑土滩”,混播或浅播多年生禾草,迅速形成草皮,覆盖地面,停止沙化。对干旱、寒冷、土层较薄、沙质土壤和坡度过大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草地而言,应以休牧、禁牧保护为主,禁止开垦建植人工草地,以防形成另一种形式的草原开荒。其次,重点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目前,甘南的人工草地以燕麦草地为主,虽然这类草地高产且容易管理。但一年中土壤时间长达七、八个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立足甘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应重点建植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的多年生人工草地。在农区、农牧交错区,扩大优质牧草、饲用油菜和豆类等专用饲料作物面积,积极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等技术,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在重点区域发展以紫花苜蓿、燕麦、箭舌豌豆等草种为主的连片饲草生产基地,推进经、粮二元种植结构向草、经、粮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满足游牧转化为定居轮牧后舍饲圈养和牧区冬春季补饲的需要。

(二)拉力机制

培育生态产业和加速城镇化进程是构成甘南目前游牧人口定居拉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娟娟等,2009)。前者依托甘南的自然条件优势,不断拓展产业链条,铸就新产业,吸引过剩的游牧人口参与,增加收入,但这是以定居为前提的。后者通过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城镇,并将其培育为甘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而吸引游牧人口定居,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经济收益。

1.培育生态产业

环境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体,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均衡稳定增长是发展的目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甘南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浪费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加速了生态和经济的逆行演替,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致使生态与经济效益都陷于非可持续发展的被动局面,因此,必须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实现双赢,其关键在于培育生态产业。这一

产业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为依据,以ESN复合系统(即“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生物科技为劳动手段,能够有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同时,生态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压力源于自然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技术和产业升级则形成其内在动力,不仅有利于确保甘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也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

甘南的生态产业应当立足资源禀赋,顺应市场走势,吸纳多方资金,多管齐下培育。首先,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丰富矿藏,发展采掘业、金银首饰加工业及建材业;利用中药材资源,运用现代科技和生产工艺,加快中藏药新产品的研发,做大做强藏医药业;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等高原特色加工业;凭借水资源蕴藏量大、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优势,开办矿泉水、植物保健饮料等饮品产业。其次,研发新技术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牛羊脑、血、毛、皮、内脏器等资源,进一步开发血清蛋白等生化制品及食用干酪素等产品,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与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进行新生物和生化产品的研发。再次,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推进民族风情、民俗习惯、草原风光等特色于一身的生态旅游业,同时,以牛羊骨角、树根、洮砚石等为原料,发展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提高旅游业产值。此外,还可以依托丰富的能源(如太阳能)、优良的畜种等发展相关生态产业。

2.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是人口聚集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同义于城市化的一个概念,只是前者更强调镇的作用,由于镇是城市的初始形态,所以,可以将城镇化视为城市化的初级阶段。No.ham将城市化进程描绘成一条“s”形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释放缓慢,城市化率低,是典型的城镇化。在加速阶段,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盛广耀,2008),促使人口迁移的力量迅速释放,城市化加速。在终极阶段,城乡区际界线模糊,差异微小,人口迁移的动力减弱,从而迈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加快甘南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保护和修复草地生态系统,有利于变革生产方式,提高牧民收入,有利于提高牧民生活质量,建立现代化牧区。

立足甘南现状,加速城镇化进程,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和步骤。首先,制订适宜的发展规划。甘南应当以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工程、光明工程为突破口,以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为目标,重点规划发展特色城镇,如工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等。其次,发展城镇吸引游牧人口迁入。通过农牧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吸引游牧人口自愿、自主进镇定居,减轻草地系统的生态压力。并引导游牧人口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草畜业和舍饲养殖业,增强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将富余的畜牧业劳动力转移出来,发展优势、特色畜产品加工业和商品贸易,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培育城镇为区域增长极。由于集聚效应,各种生产要素汇集城镇,促使其迅速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非城镇区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发展成果,为了实现甘南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城镇培育为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从而推进甘南经济社会发展“质”的跃迁。

(三)中间障碍

在推拉力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甘南游牧人口并非都会步入定居点,因为在这两种作用力之间,还存在一些中间障碍,它们直接关系到定居工程能否顺利进行。

1.再社会化问题

在漫长的游牧史中,把游牧民组织起来的部落一直是甘南最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形式是游牧社会最重要的兼有多种功能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游牧人口定居后,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异于游牧状态,适应于游牧群体的社会组织方式的社会结构将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即再社会化。如由于种植技术介入定居家庭生计方式导致家庭内部产生新的劳动和社会分工。再如,定居牧民必须正视新的社会整合,重构一个社会关系体系和社会行政组织,对习惯于相对松散的社会关系和行政体系的游牧人口而言,这必然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定居牧民不断调整自我融入新的环境。

2.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游牧人口定居是四季游牧向定居轮牧转变的切入点,这必然带来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先,就生产方式而言,已定居的游牧人口大多处于半定居状态,依然维持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根本无法达到定居工程所要求的“六化”标准,很难对未定居的游牧人口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以种植业为例。定居牧民正在学习的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已经弊端重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可见,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能否解决牧区劳动力过剩问题,能否为牧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仍需深入分析。

其次,就生活方式而言,改善牧民的生活品质是定居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因融合着历史形成的诸多民族习俗,牧民的生活方式不会轻易转变,若依靠强制措施转变牧民生活方式,其结果只会使牧民对定居产生抵触情绪,诱发消极影响。

3.定居点建设问题

生产生活要素的相对集中,使定居点成为游牧人口融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媒介。能否当好这一介质,定居点的建设至关重要,建设规模、档次首先要适度,符合畜牧业发展的特殊要求。要把握好这个“度”,定居点的选址就必须考虑定居点与城市的衔接能力、投资风险、建设成本、收益率、发展潜力、传统民族习俗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鼓励牧民积极参与定居点规划,充分考虑民意,对相关问题未雨绸缪。然而,目前,定居点建设存在着定居点数量多、质量差等问题,一些建设较早的定居点已经出现设施老化的问题,而新定居点仍处于建设和完善当中。此外,居所之间尤如农区,没有空间,庭院狭小,牲畜进出不便。并且定居选址大都在地势平坦处,因没有挡风屏障,畜牧业发展也受到阻碍。

4.牧区社会贫富差距显性化

定居前,牧民处于居无定所的游牧散居状态,社会交流少,牧户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相似,现实的收入差距不会给牧民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定居工程并不能让所有愿意入住定居点的牧民都能如愿以偿。一般来说,甘南每套定居住房的费用由国家、地方、个人三方分担,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总费用的62.5%,个人承担37.5%,对收入水平较低、增收渠道单一的牧民而言,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经济状况良好的牧户人住定居点,低收入户则被阻挡在外,这样,在牧区社会中以定居点为界形成贫富两个阶层,使原本隐性的社会差距快速显性化(高新才等,2007)。定居点内牧民生活品质的大幅提升,更会加大未人住定居点的游牧人口的心理落差,这对牧区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

5.后续保障问题

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成效;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1.1自然条件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8′至123°20′,北纬45°2′30''至46°1′20''之间。属于嫩江支流洮儿河和霍林河流域。全市辖1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8个国营农林牧渔场,221个行政村,628个自然屯,总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

洮南市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部及大兴安岭余脉,地貌类型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洮蛟两河冲击平原,南部为松辽平原的沙丘覆盖冲积平原,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多以起伏不平的沙丘、丘间平原组成。海拔高程在134~662米之间,地面起伏较大。洮南市北部半山区为水蚀区,现有侵蚀沟2295条,沟壑密度为5.6km/km2,地面坡度为5°~55°。

洮南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夏季干旱,春秋冬季多风,最大风力8级以上。多年平均气温4.8℃,5~9月份大于等于10℃的积温291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05.3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9.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83毫米,无霜期136天,干旱发生频率为57%。

主要土壤类型有淡黑钙土、风沙土、草甸土、山地石质土、粟钙土和碱土。地表植被北部为大兴安岭山前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中部冲击平原为人工林植被类型,南部为草甸草原植被类型,主要有柞树、樟子松、榛柴、榆树、杨树、黄蒿、兔子蒿、羊草、苜蓿、沙打旺、芦苇等。

境内有洮儿河、蛟流河、霍林河流经全境,有额木太河、那金河、双发河、古树河、野马河、老龙河等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境。全市水资源总量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亿立方米,地下水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2亿立方米。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国家制订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治理基本农田面积496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9724.77公顷,经济林面积12464公顷,种草面积2529.4公顷,封育治理面积27065公顷,其它面积为3.4公顷;坡面水系控制面积6845公顷,长度388.1千米;修建塘坝池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09座,设计蓄水量为483万立方米。竣工小流域209条,挖鱼鳞坑9.5万个,竹节壕4.5万延米。

1.3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

通过综合治理,全市形成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与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配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2.57%,水保工程年蓄水483万立方米,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3868t/km2.a,完成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降低,危害程度减小,有效保护了道路、桥梁、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以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为主体的那金镇孤山小流域,多年来培植的山杏林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山上的杏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每到杏花开放时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日渐呈现,这里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已经远近闻名。

1.4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中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保护了农田,全市有4个乡镇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达标,通过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稳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2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思路

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科学布设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和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开发。结合水土保持治理特点,对流域内的天然次生林实行以封育为主的保护,部分地段采取人工补植、补种的方法,改造林相;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密度集中区,对多余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然修复;对治理区内管理粗放的经济林,通过更新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覆盖率和郁闭度,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危害。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防止边治理边破坏。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运作的原则,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的原则,调整农、林、牧、副各业生产用地比例,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土地风蚀沙化程度,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做法和经验

3.1坚持“北治山,南治沙,中间治涝洼”的治理框架,理清治理开发思路

3.1.1强化生态意识,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在既抓经济效益又抓生态效益的同时,明确生态效益优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的植被状况进行认真核实,按照植被分布规律,对多余坡耕地按照植物的生长特点,制定总体规划和分类措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1.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落实治理成果。向农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一法两例”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教育他们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其充分认识风力侵蚀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他们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通过印宣传画、散发传单、挂横幅、修筑永久性标志加强宣传教育。

3.1.3建立管护机制,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市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要把生态修复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日常工作,同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案,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作为乡(镇)、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定任期目标责任状和年度目标责任状,分兵把口,各负其责。通过工程围栏和人工种草治理的,必须签定合同,明确产权,法律公证,使治理成果与产权人的利益相结合。同时制定监督管护方案。市水土保持机构抽调业务骨干作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职人员,同时乡(镇)水利管理站配备兼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治理项目安排、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项工作。每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围栏小区都配备一名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工作能力强的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对违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法规、政策、乡规民约的事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护林护草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

3.2建立生态修复建设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以封育区为单位建立,目的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建设效果提供技术数据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2.1生态修复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

3.2.2治理区植被生态演替观测资料,包括多度、频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四度一量”观测。

3.2.3治理区土壤理化性质观测,以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

3.2.4水土保持效益观测。

3.2.5治理区植被利用活动记录,评价人为活动对封育的影响。

生态修复建设的技术档案由洮南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建立并负责管理保存和年度观测资料整编、汇总,以备验收和检查。

以封育管护区为单位建立技术管理档案,为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试点效果提供技术资料。技术管理档案包括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开工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文件、各项监测数据记录及各类审批文件均需归档,以封育小区为单位分别记载封育措施数量等情况。

4.结语

按照有关的规划要求,经过比较论证,得出如下结论:

篇6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篇7

靖远为全省十二个半农半牧县之一,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的发展。

一、自然地理概况

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连宁夏自治区海原县,西靠白银区,南与会宁、榆中两县接壤,北与景泰及宁夏自治区的中卫县毗邻,中心怀抱平川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塬相接,山峦起伏,海拔在13””~31””米之间。地形地貌复杂,自西北向东南有祁连余脉哈思山、水泉尖山、黄家凹山、崛吴山绵延相连,由山脉走向与行政区分割为南北两部,北部是群山起伏的丘陵沟壑及兴堡子川盆地,南部是黄土丘陵起伏的山塬沟壑及黄河河谷阶地,总的地形是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域属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24”mm,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7~9倍。四季多风,尤其春季为多,最大风速21m“s。年平均日照时数26””h,无霜期168d,年平均气温8.8e。全县所辖21个乡镇,46.22万人,总土地面积58.”9万h,其中总耕地7.58万h,水地3.2”万h,草地13万h。

二、牧区概况

靖远为半农半牧县,牧业人口4.46万户,22.69万人,主要分布在崛吴山西南的高湾、大芦两乡,云台山周围的曹岘、若笠两乡,哈思山与黄家凹山区域的永新、石门、兴隆、双龙。、北滩、东升、五合、靖安等北部八乡。占草原地面积的8”%以上,刘川乡及沿河各乡有少量分布。

1.牧区草原现状。牧区草场幅员辽阔,资源类型复杂,自然条件严酷,草山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约2”%~3”%,全部为草甸草原,草场资源中植物种类繁多,多为耐旱藜科、禾本科、沙草科等盐碱植物,主要有蒿类、碱草类、冰草和丛生灌木等,在高山草地还有桔梗、车前子等中药草。据实际调查,靖远县13h草地面积中仅有”.2h饲草料地,年产草”.24亿kg,适宜载畜量9.”万羊单位,而12.8h的天然草地年产草”.22亿kg,适宜载畜量8.2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43.”4万羊单位,超载量34.84万羊单位。由于严重的超载放牧及其他对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原因,全县6”%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了沙化、退化、盐渍化,其中沙化面积”.5万h,风蚀面积”.5251Fh,水蚀面积2.1h,并且逐年递增,现状不容忽视。草原退化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变化,鼠害和虫灾发生面积和强度上升。因此,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遏止草原退化势头,并创造条件使其逐步得以恢复,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可持续发展。

2.牧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29.36亿,黄河穿越全县154公里,过境客水329.2亿m,地下水资源量”.16亿。牧区地表水开发利用总量1.69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12亿,占全县地下水的75%,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量较少。靖远县牧区主要有三大高扬程引黄提灌供水工程刘川(主要灌溉刘川乡),兴电(主要灌溉北滩、东升、五合、靖安四乡),靖会(灌溉高湾、大芦两乡),年供水量1.”1亿。沿黄小型扬水站6座,年提水量592万(分布在双龙、兴隆、石门三乡),井泉汇流工程有深井6眼,浅井4眼(主要集中在永新、兴隆、高湾等乡)。塘坝7座,蓄水量33万h(主要在大芦、双龙、兴隆三乡)。南部曹岘、若笠两乡,为纯干旱山区,主要依靠雨水集流,年集流25”万,有水窖及旱井2355”眼,集雨潜力巨大。

三、牧区草原治理对策及措施

1.治理对策。紧紧围绕国家关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的目标,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核心,以建设节水、高效、优质灌溉饲草料地,以实施大片天然草场围封、轮牧、休牧、禁牧为手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改善草原生态,主要依靠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牧区水利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自我修复的前提条件和保证。因此,要坚持“发展牧区水利,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在水、草、畜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1)在水环节方面。依据“充分利用天上水,科学引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开发原则。靖远县牧区曹、若两乡,主要以充分利用天上水为主,要雨雪两用,在雨季收集雨水,冬春季收集雪水,雪水潜力巨大、不可忽视。要在田间地头多打窖,多建集流场,实行农作物及饲草料地的点浇、点灌、微型喷灌等节水措施。高扬程灌区以科学引用地表水为主,靖远县三大高扬程灌区土地面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应通过灌区的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实行生态式移民(即将生态脆弱地方的农牧民移居至水土条件较好地区),这也是今后农牧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如靖远县2”””年实施的北片生态环境建设兴电黑山支干工程,就是集生态移民、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节水农(牧)业于一体,工程已将北部八乡15””户、45””农(牧)民移至灌区,使山区的”.3万h的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退牧还草(原)。当然,应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以该地区较少的土地促使生态脆弱地方退牧还草(原),不宜再去大量开垦该地区的荒地、草地,应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合理利用地下水。全县牧区地下水利用率达75%,近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量较少,应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利用,严禁盲目、无秩序的开采,特别对深井开采严令禁止。牧区地下水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崛吴山附近的高湾局部地方,黄家凹山的靖安局部地方及哈思山附近的永新、双龙、兴隆、石门等乡,对牧区有泉水溢出的地方,县水务部门应进行水资源量分析、评价,认为储量丰富、适宜开采、效益明显后,县水务行政部门才能颁发取水许可证,允许开采。泉水截引后主要采用pvc管,输水至下游塘坝(水库)蓄水,不要让水白白浪费,冬蓄夏灌,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

(2)在草环节方面。靖远为半农半牧县,应本着“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发展优质高效的灌溉饲草料与灌区粮食及经济作物相结合。种植粮食及经济作物时应考虑它的多重利用率,如玉米、黄豆、小麦、洋芋、大豆、油料等,其桔秆(干草)可以为畜用,但用机器粉碎成糠、壳与油料的渣拌和后,便成了精饲料,其利用率更高。据测算,全县水旱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万,年生产畜用秸秆1.8亿kg,可解决1~4.83万羊单位的饲草料问题,而通过机器粉碎与油料残渣、洋芋淀粉等拌后成精饲料喂养牲畜,可解决18.”万羊单位的饲草料问题,而且牲畜的质量及成长速度也较快。因此,应多方面、多层次开发饲草料,为落后的放牧向舍饲养殖、退牧还草(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在畜环节方面。应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从落后的放牧中退出来,围牧、休牧。引进先进的牲畜品种,首先实行先进的舍饲养殖,规模养殖。据了解,由于本县羊羔肉加工销售快速发展,本县滩羊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在三大高扬程灌区的高湾、刘川、靖安、五合、北滩及北部井泉灌区永新、石门、双龙三乡建成了八个养羊基地,基地羊存栏量14.8万只,其中百只以上养羊大户47”户,专业户饲养量达8.26万只。同时,牧区养牛业也从耕田型向商品肉用型,奶用型转变,刘川乡已初具规模。通过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生产和集约经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依据,建立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依靠科技和政策提高生产力水平,从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2.保障措施。为了使本县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能顺利进行,应具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措施。

(1)领导组织体系。成立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田主管畜牧业的县长任组长,农、林、牧、水、打岔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作好退牧还草(原)的协调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技术指导与服务体系。县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县水务部门要作好牧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作到工程节水措施到位、技术到位,抓好水的问题。县农业部门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培育优质高效的粮食经济作物及饲草,实行节水型农业,要抓好草的问题。县畜牧部门要作好牲畜良种培育引进工作,抓好畜的问题。

篇8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充分体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价值,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比例,从实际出发,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应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并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配套,使生态补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应借鉴国际类似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分布、用水规模以及生态受益范围,征收不同标准的生态补偿基金,直接或通过第三方转移支付给三江源地区,用于加强生态涵养、保护和建设。第三,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如人才支持、技术转移、设备转移、资产转移、教育培训转移等,促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最后,应根据三江源不同地区的生态贡献和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确定不同的资金分配和补偿标准,立足整体层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

篇9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经济增长;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384-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4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Shaanxi Province

YANG Fan,WANG Hao

(College of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research,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choosing 14 pollution indicators,9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DP per capita,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data of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1986-2012,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was obtained; 8 factor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an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23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o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show different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to economic growth,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lso include population,city structure,industrial structure,population quality,technical level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explai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mediation,rationa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ther western provinc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growth; Shaanxi province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方面的一项应用。该理论假定,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增长先恶化,越过转折点后逐步改善,即环境污染变动与经济发展变动趋势间呈现倒U型关系。后来经过大量学者实证研究完善,EKC的形式除了典型的倒U型外,还有直线型、N型以及U型等[1]。Grossman等[2]在1991年首次采用EKC对城市大气数据做了分析,发现SO2及烟尘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Shafik等[3]拟合了10个生态环境因素与人均GDP的关系,提出倒U型EKC关系。国外大多关于EKC的研究都以大气环境指标为基础,如Stern等[4]、Cole等[5]对大气污染物做过深入的研究。国内近些年对EK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方面。如王奇等[6]通过EKC曲线构建了29个国家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周璇等[7]对多个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赵连阁等[8]选取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及经济增长数据,验证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庄大昌等[9]通过对广州市30年的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的EKC模型;战永辉等[10]通过对山东省三废排放与人均GDP 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各种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曲线特征;陈景辉等[11]根据陕西省20年工业总产量和工业三废、工业SO2以及烟尘排放量的数据,建立了EKC模型。

现阶段采用EKC主要对大气、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放量和浓度)做实证研究,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较少,较多集中在碳排放方面。如王鹏等[12]选取6个城市,研究了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陈勇等[13]利用农业和经济数据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了计算和时空特征分析,并建立了EKC模型;许广月等[14]选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邵锋祥等[15]通过建立CO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了陕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目前还没有一个综合的一般性指标来反映整个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缺少环境退化或改善对经济的作用方面的内容。研究生态环境指标和经济的关系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面[16]。将EKC应用于陕西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分析其成因,可以为陕西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对西部其他省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研究指标与计量模型

本文选取陕西省1986-2012年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1986-2012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陕西统计公报和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

1.1 研究指标

选用常规的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国内外的环境指标包括环境污染类、生态资源类和发展效益类,但研究最多的是环境污染类,其他2种指标研究较少,根据数据来源选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2类指标,并且每一类包含绝对量和相对量,具体见表1。

1.2 计量模型

借助于EXCEL和SPSS软件,对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主要计量模型[17]如式(1)。

E=a+g(Y) (1)

式中E代表环境(环境污染使用原指标,生态环境使用原指标的倒数),Y代表人均GDP,为了使分析全面、客观,选用线性、二次、三次、对数、指数、对数线性、对数二次、对数三次等多种函数模型作曲线拟合。根据曲线模型检验参数,在各个函数模型中进行优选。

2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拟合结果

采用多种曲线模型进行回归拟合比较,仅列出显著性较高的拟合模型。经过指标的选择、计量模型的建立和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拟合回归分析,得出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与人均GDP的拟合结果,见表2。

环境污染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强度、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生活垃圾产生强度5个指标与人均GDP的回归为倒U型EKC曲线,反映出非常显著的EKC曲线特征;生态环境中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耕地面积3个指标呈现降低的趋势,不过所有的环境指标均已跨过其顶点,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3个生态环境指标,尤其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降低需要引起重视;工业废气排放量、生活垃圾产生量、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草地面积、人均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这7个环境指标呈恶化趋势,说明这7个环境指标呈恶化趋势;其他16个指标总体呈好转趋势;各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N型、倒N型关系说明政策或者技术等外部因素能有效地改变环境指标,这也表示政策对于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具有有效性。

3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成因

3.1 影响指标选取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通常会受到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宏观经济以及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18,19],据此影响因素选取以下8个指标,环境指标为表1所列23个指标。Y1为经济增长,用人均GDP(元)表示;Y2为人口数量,用全省人口数量(万人)表示;Y3为人口素质,用年终中等教育以上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表示;Y4为城市结构,用城乡比(%)表示;Y5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表示;Y6为技术水平,用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比(%)表示;Y7为国际贸易,用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表示;Y8为污染治理投资,以全省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万元)表示。

3.2 模型的构建

以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环境指标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式(2)。

E=bo+b1Y1+b2Y2+…bpYp (2)

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和数量级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并不是所有自变量都对因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选用逐步回归法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

3.3 成因分析

经回归得到的标准化系数见表3。表3中,环境污染类指标E1-E14表示污染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其标准化系数正负值表示的意义相反,正值表示对环境质量有负面影响,负值表示为正面影响;生态环境类指标E15-E23的系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和实际正负一致,即正值表示对环境质量有正面影响,负值表示为负面影响。表中对环境质量影响程度高低依次为人口数量、城市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经济增长、污染治理投资、出口贸易;人口数量影响的环境指标最多,为15个,且均为负面影响,可见人口为陕西省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城市结构,为7正4负,虽然城市化的提高加大了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加快了人均森林面积、耕地面积和人均城市绿化面积的退化程度,但是降低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提高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草地面积,总体呈正面影响,可见城市化的提升对陕西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产业结构为3正6负,虽然增大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草地面积,但是加大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和SO2排放量,加快了人均森林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和人均城市绿化面积的退化程度,总体呈负面影响,可见陕西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口素质对8个环境指标的影响均为负,可见陕西的人口素质亟需提升;技术水平表现为1正5负,且都是对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可见目前,陕西技术进步还处于非对称阶段,具有开发和生产功能的科技进步占居优势,而具备环境治理和环境优化功能的环境科技进步和兼有经济功能和环保功能的环境友好型“绿色”科技进步处于劣势;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指标呈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指标呈正面影响;最后是污染治理投资,降低了工业粉尘的排放量,目前陕西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不足,且效果甚微;出口贸易基本上对陕西环境质量无影响。

表3显示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两种类型指标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程度。具有显著EKC曲线特征的5个指标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及技术水平呈正相关,人口数量的影响最大;工业粉尘排放量与人口数量正相关,与污染治理投资负相关;工业粉尘排放强度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正相关;生活垃圾产生量与人口数量、城市结构相关;生活垃圾产生强度与城市结构和技术水平负相关。

呈恶化趋势的7个环境指标中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与城市结构负相关;生活垃圾产生量与人口数量、城市结构正相关;人均森林面积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城市结构及产业结构负相关;森林覆盖率与城市结构、产业结构正相关;草地面积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负相关;人均草地面积与城市结构、产业结构正相关;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负相关。其余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指标由于受各8个影响因素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呈现出多种曲线特征。

4 结论

1)在影响因素不同程度的作用下,23个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反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说明政策或者技术等外部因素能有效地改变环境指标。

2)除经济增长本身外,人口数量、城市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技术水平、污染治理投资是影响陕西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重要解释意义。

3)陕西省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环境质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较为复杂。经济增长、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出口贸易和城市结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人口素质和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呈正面影响,人口数量对环境质量呈负面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在所有指标中最大。

参考文献:

[1] PANAYOTOU T. Demyst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urning a black box into a policy tool [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2(4): 465-484.

[2] 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R]. 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1.

[3] SHAFIK N, BANDYOPADHYAY S.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ime Series and Cross country Evidence.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R]. Washingto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1994.

[4] STERN D I,COMMON M S. Is there a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sulfu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1,41(2):162-178.

[5] COLE M A. Trade,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xamining the linkag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8:71-81.

[6] 王 奇,刘巧玲,刘 勇.国际贸易对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家SO2排放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73-80.

[7] 周 璇,孙 慧.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2):15-19.

[8] 赵连阁,徐建芬,王学渊,等.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验证[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6):1079-1085.

[9] 庄大昌,叶 浩,张慧霞.广州市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38-41.

[10] 战永辉,孟亚东.基于EKC的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57-4860.

[11] 陈景辉,卢 新,陈灿灿,等.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与预测[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4):58-60.

[12] 王 鹏,曾 辉.基于EKC模型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关系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2):351-356.

[13] 陈 勇,李首成,税 伟,等.基于EKC模型的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2):120-128.

[14]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15] 邵锋祥,屈小娥,席 瑶.陕西省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影响因素:基于1978-2008年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37-43.

[16] 虞依娜,陈丽丽.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2):2018-2023.

[17] 吴祁宗.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6-135.

篇10

关键词:水土保持;环境综合治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缺乏一定的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水土流失作为环境失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地的退化。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防止水土流失,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国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水土保持,就是引入人力、物质、能量等,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引入绿色植物,固定该地区的水土,从而实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由生态失衡向生态平衡转化。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72年提出,这是一种重视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具体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一种重合抑或契合的状态。正确认识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1、水土保持对环境综合治理的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建设步伐的加快,符合水利管理实际,对推动水土保持和环境综合治理具有积极有效作用。

1.1、拦泥保土,稳定沟坡,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淤地坝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拦蓄洪水泥沙,可以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防止沟道下切、沟岸扩张和沟头延伸,起到稳定河床和沟坡,减少入黄河泥沙的作用。淤地坝控制水土流失,拦蓄泥沙,有效地减轻了泥沙流入下游河道,保护了农田,同时利用蓄水可以灌溉作物、林草,改善了周围小气候条件,使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2、淤地造田、增加粮食产量,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创造条件。淤地坝建设使基本农田面积扩大,增产效益明显,群众有“宁种一亩坝地,不种10亩坡地”的说法。粮食自给有余后,群众把目光瞄准了种草养畜,庭院经济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不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也是“林草上山,粮田下山”的保障措施,为全面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1.3、防洪减沙,保护下游河道安全,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淤地坝建设不仅使沟头延伸、沟岸扩张等侵蚀减缓,而且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延缓了下切速度,使川台地蚕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淤地坝建设具有防洪减沙、保护下游河道安全、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重大作用。沟道上游建设骨干工程和淤地坝,有效拦蓄了洪水泥沙,保护下游农田免受暴雨洪水灾害,使下游河道防洪标准提高,人民安全生产、生活,道路、通讯等设施安全畅通。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人畜饮水工程提供水源。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淤地坝工程建设能有效拦蓄洪水资源,变害为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人畜饮水提供水源,使人畜饮水工程提高了供水保证率。五是以坝代桥,解决交通问题。骨干工程和大中型淤地坝90%都有交通要求,同时也是改善山区群众生产条件的措施之一。淤地坝结束了因深沟阻隔、洪水困扰而肩扛驴驮的历史。大大便利了当地交通。当地群众的农用车多了,信息灵了,流通活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水土保持的方法

2.1、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

2.1.1、首先在河流两岸种植植物隔离带,同时关闭河流两侧的工矿污染企业,妥善解决好河流两侧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

2.1.2、对于河流的治理,因尽量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1.3、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因其产生原因与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基本相同,所以,其生态修复的方法可与之相同。

2.1.4、退化矿区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种植适应性强的树种,对于的山体陡面,采用北京门头沟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应用“挂网喷附”客土回填,边坡修护等生态修复创新的技术,快速恢复地表植被覆盖,初期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随着低级植物的定居和土壤的不断改良,再种植更高级的植物种类,促进植物群落向演和顶级稳定状态发展,按照植物群落演替的时序,植物的定居、生长、繁殖都会自然完成。由于植物群落会按照自然演替规律逐步形成,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增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尽快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平衡。

2.2、泥沙拦截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对泥沙进行拦截,防止其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泥沙拦截工程就是利用一定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对已经发生泥石流山体的固定部位设置拦截,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泥沙继续下泄。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认为,拦砂坝是一种最为有效又实际的水土保持方法,根据发生泥石流的实际位置和情况设置3~15m高的拦砂坝,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泥沙对于下游居民和农田的损害,还能够防止继发的山洪等,将灾害程度减轻至最低。更为重要的就是拦砂坝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泥石流而堆积的淤泥使河床抬高,同时对于河流的流动速度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3、建立小型水库

我国很多的小型水库中的小塘坝分布于各个地区,其功能就是防止水土的流失,小型水库的小塘坝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拦截坡地径流,还能够对地下潜在的水流进行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灾害,与此同时,小型水库的建立还能够对于附近农田的灌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另一方面,小型水库可以弥补其他蓄水池的不足,尤其是地域处于高处地区的引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且实现了淤滩造田。

2.4、关于草本植物的应用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以恢复植被来保护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但很多地方不便于植树,比如察尔森水利枢纽工程的坝下河床地段透水严重,由于地层较薄,原则上不能植树的地方主要采用种草。主要是由于坝下河卵石地段多为沙砾料场,没有地层,所以只有靠自然草本植被进行生态恢复,符合植物的正常自然演替,由荒漠到草地到灌木再到森林的过程,必须通过这样逐步改造的阶段才能完成生态恢复。所以,种草业是恢复植被有效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为加快治理步伐,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逐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选择人工种草,如牛毛草等。牛毛草作为水土保持的草种,在坝下由于野生成片,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此草特点是叶狭长宽为1~3mm,高大概15cm,草色呈深绿色,耐旱热,抗寒冷,同时耐践踏,瘠薄,根系密集发达,深度大概在3~6cm。由于根系的繁殖迅速,形成网状盘结,根系下面多为细沙层,能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山坡上随处可见,便于种植。

2.5、正确处理好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除了正确处理好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之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河流的冲刷与侵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河流流经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同时为防止人与水争地,还应该给河流以足够的流淌空间。此外,为了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人们在大河上大量修建水电站、水坝。而这些水坝由于修建年代久远,长久失修,当遭遇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时,常常会出现局部水毁,造成洪水泥沙的大量突然增加,使某一区域的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当前国家应该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加固、维护和养护,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水资源利用和洪水防治体系,实现水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双赢。

3、结语

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建设步伐的加快,符合水利管理实际,对推动水土保持和环境综合治理具有积极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建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