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观设计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景观设计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景观设计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对策

一、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再现和保护地域性的景观类型。其中植物是反映园林景观设计最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元素。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遵守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则:一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二是要重视植物的时序性,处理好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所以现代园林通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二)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这也为园林植物景观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 还有人工气息过于浓重的园林也不断涌现: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许多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造成浪费;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把植物都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人工化过于明显,自然风逐渐减弱;过于追求自然效果,铺张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情况是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窘况。

二、城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战胜自然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许多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如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盛行、空气质量下降、城市建筑增多导致绿地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多年经验证明,城市的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法。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创造适合城市居民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具备了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多样的植物美,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优美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三、国内城市环境中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时刻进出在钢筋混凝土建构的世界中。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同时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大量问题: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劣等等,导致城市居民身心经常处于疲惫或烦燥的状态。如何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居民及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植物景观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

目前,一些城市环境建设者及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创造新颖的景观效果,盲目追求新奇高档。营造“欧陆风情”、“热带风情”等各式风格,导致“洋化”,“热带”植物在全国各地城市景观中“狂热”引入,“大色块、大草坪”的植物景观设计与“大手笔”作品的频频出现。然而,由于地区气候差异,导致所配置植物不适合当地生长,引进品种在当地环境内的长势日渐衰败。例如在干旱少雨、水资源原本就很紧缺的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消耗大量的浇灌用水的草坪。

(二)选择植物时不以乡土植物为主,盲目引用外来树种

乡土植物是本地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盲目引用外来树种,虽然在短期内景观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新引入的植物品种往往不适应当地环境,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甚至死亡等。不仅使小区绿化没有本地特色,还增加养护管理成本,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四、植物景观设计的趋势

传统植物景观,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植物用量很少,可满足一家一户私家小庭院的需要,但不是当今园林植物造景的方向。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植物造景概念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得到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我们从事园林工作的,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植物色彩的奥妙及配置规律,为人们设计出最新最美的图案,且符合时展的现代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中,除应保留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外,还应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以植物景观为主,推崇现代园林发展,即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园林服务对象是大众,人们已而临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而生态园林是恢 复和重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园林系统中乔、灌、草和藤,被因 地制宜地配置在一起,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构成一个和谐有序而稳定的植物群落。植物景观是最富生动优美的画而,能招蜂引蝶,为动物、鸟类提供隐身栖息场所。而且相对投资少、有长远利益,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己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 所接受。植物造景就是要寻找一种“朝名黄昏之异,风雪雨雾之变”,春夏秋冬 色彩丰富的宜人景观。

结束语:

植物景观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发展,平衡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城市迈向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大体上是极为有利的。然而,现在有的建设者或单位,为谋求眼前的利益,太过于强调人工环境的营造,而曲解了植物景观的真正含义,忽视了对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上的影响,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这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它不会因此而改变植物景观对城市环境发展的长远目标,只要通过植物景观设计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必将会营造出适合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的良好生态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篇2

[关键词]体育场馆景观设计城市文化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鸟巢”缓缓熄灭,“体育场馆景观设计”这个名词进入到我们的视线中。早住1900年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小奥姆斯特德和舒克利夫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全美第一门景观设计专业课程。1908~1909年开始,哈佛已经有了系统的景观设计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到1929年,哈佛大学形成了“建筑一景观设计一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包含体育场馆建筑学内容,又将景观设计文化纳入其中。可以说,体育场馆景观设计是平面景观设计与建筑空间设计的高度统一,是集功能性、观赏性与人文理念于一体的艺术性设计,是一项空间视觉艺术与科学的系统工程。

对体育场馆景观设计的诠释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一般含义为“从古至今人类为了适应和改变其生存条件,而有意识地去进行的环境改造活动。”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变为:“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由形式因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和空间,从而为人创造安全、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被视为现阶段符合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两个范畴,一个较大的范畴是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最恰当的土地应用;而另一个较小的范围是对某一特定地方的设计。

体育场馆景观的设计。体育场馆景观包括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体育场馆的景观是由光、形、色、体四种可感受因素组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并且易于从城市环境形式中分离出来,这是体育场馆景观的自然属性。体育场馆景观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欣赏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场馆景观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等心理反映,这是体育场馆的景观效应,也是体育场馆景观的社会属性。

体育场馆景观构成分为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两类。由竞赛场地景观、道旗、围挡、标识装置、景观构筑物、背景板、体育器材、楼体装饰景观、临建设施、主题雕塑、公共艺术装置、公共设施、交通工具、城市家具、互动投影、多媒体显示系统等构成。设计师在遵循建筑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中加入不同的设计理念,并融合了文化因素,用建筑材料和空间的构成表达了体育场馆空间功能以外的文化和思想的信息,用建筑语言表达了体育场馆的宏伟、优美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彰显体育场馆的独特魅力。

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体育场馆景观设计

体育场馆的景观设计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体育场馆景观设计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功能,更要求一种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功能的体现,其表现为文化价值和道德的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汇聚,促进整体环境的文化发展。人文思想的体现已成为新阶段时代文化的核心,这无论对景观设计还是当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来讲都是如此。而正是对人类精神的创造和人类价值理想的维护,才有可能使建筑作品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功能构成包括以下五个方而,即使用功能、精神功能、美化功能、安全功能以及综合功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们的文化层次和竞技运动发展水平对体育场馆景观设计提出不同的需求和要求。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与东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提倡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像、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合关系,强调整体的效果。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体育场馆的景观风格大都趋于宽松和疏朗的设计,体现的是宁静和优雅的寓意,突显出景观的清逸、自然、协调的人文气质。

西方文化提倡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通过人对自然的征服来体现精神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突显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识。在这样的观念主导下的体育场馆景观风格趋于奔放、热烈、灵动之势,体现的是宏伟和壮丽的寓意,把景观的规模和气势充分展露出来。

现阶段,东西方文化对于体育场馆景观设计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是在文化互融的基础上,考虑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东西方文化中的经典体现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中。就像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主体当中“鸟巢”的钢架网状结构的编织,看台“红面银线”的色彩搭配,都是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而体育场屋顶双层膜结构,将钢结构中的上下弦利用膜进行了声学吊顶。观光楼梯独特的延伸,将西方文化中的动感与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说“鸟巢”的建筑外形、建筑风格、建筑装饰是中西文化的产物,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最有力的见证。而纵观“鸟巢”的其它景观,从场外休息区、步行街道、花园设计以及与“水立方”的遥相呼应,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思维与理念,而“以人文本”正是中西方文化中所共融的思想。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城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文化最发达、最繁荣的地区,城市文化发展的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因此,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城市的发展,用城市文化的观点来观察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包括城市的规划、建筑和管理。从建筑领域来说,体育场馆建筑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体育场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还与这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与众不同的体育场馆,他们一般坐落在城市最瞩目的位置,由于近代国内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和设计理念,往往是游客到达一个陌生城市的首要参观地,2008年的北京奥运体育场――“鸟巢”无疑是众多体育场馆之中的亮点,每天都在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天津市的水滴体育馆,也逐渐成为天津这个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场馆建筑越来越注重功能性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以人造景观打造城市文化亮点,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观光客,进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培养公民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趣味,形成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因此,体育场馆景观文化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物质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升华。

承接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篮球比赛的花都新体育馆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双球建筑”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以保留并尊重原有地貌为主,形成三个阶梯级景观,主馆、训练馆融为一个整体。另外,利用地形高差在室外篮球场下建地下停车库,节省了地下室开挖成本。蓝色双球的造型,奇异的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占亚运场馆总量三分之一的广州大学城中的21个亚运场馆,每个场馆的造型都非常新颖别致。这些场馆不仅为广州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元素,而且在广州市现代化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的赛后使用价值。体育场馆建造初期的景观设计一定结合了它的赛后利用因素,每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在设计体育场馆初期都会考虑到它的赛后使用问题,这也更好地诠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一般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往往都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或重要的城市,根据近期城市发展的速度,这些地方的土地往往都非常昂贵,体育场馆又是一个需要庞大建筑用地的工程,这无疑给了设计师一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更好地利用赛后场馆。大部分体育馆在赛后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举办各种大型演唱会、大型展会的地方,也有很多场馆由于其优美的环境成为了居民或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所以每位设计师在设计体育场馆时都要考虑到场馆赛后是否会面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命运。

篇3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会计

所谓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用会计的方法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在基本属性上,环境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环境会计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将其资本化为环境资产进行核算。环境会计核算与报告将提供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损失浪费、污染破坏和补偿恢复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使企业以理性的观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环境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许多国家陆续制定实施自己的环境会计制度,但作为新生事物,各国的环境会计制度缺乏系统完整性,而且内容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为此,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1998年制定《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为各国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环境会计制度提供了一份完整系统的国际指南。报告指出,环境会计制度是一种把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和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作定量性的测定、分析和加以公布的制度。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应立足于企业,服务于不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绩效评价功能,即环境会计制度除了反映财务方面的绩效外,也应该反映非财务方面的环境绩效,通过二者结合,使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对环境活动的结果有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2.信息服务功能,即环境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除可被公司内部人员及部门使用外,也应为社会各利害关系人所利用。

二、实施环境会计与进行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传统财务会计只把关注点放在了那些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的物品上,而忽视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关键意义却无所有权的事物,如空气、海洋等,不能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而环境会计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要求企业将与其相关联的自然资源赋以价值和价格,并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理义务按照有关的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努力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为企业的决策者们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必须设计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环境会计制度,使资源和环境具有“资本”的性质,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三、我国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的不足

(一)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设计落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而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尤其是对于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环境费用的核算反映很不充分且缺乏系统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内部也未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全面。多数企业都将企业环境责任列为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一方面披露出来,而且所披露的信息比较概括、笼统,偏重于文字性的对企业自身有利方面的信息披露,且信息披露过程中大多数企I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披露标准,难以进行企业问、行业间的比较。

(三)忽视环境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在运用环境会计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更多地关注如何核算、怎样计量以及它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目前环境会计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主要集中表现在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业务操作流程的不规范方面。

四、关于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的思考

(一)扩展环境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强调并突出企业在环境问题上的社会责任

第一,作为现代企业,应该在坚持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之上,把会计信息使用主体从企业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群体、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等,使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第二,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等权威机构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严格的奖惩制度要求企业除了要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外,还应提供诸如污染物排放指标、节能减排措施等价值和非价值信息,使会计信息变得多元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第三,企业在进行环境制度设计时,也要在社会责任方面给予高度的关注,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或具体人员,注重企业形象与声誉等软实力的提高。

(二)不断对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

第一,设置专用环境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模板,增加可比性。通过财政部协同环保局制定主要行业的一级会计科目,统一其大方向;将设置明细科目的权利与责任给予企业自身,由企业根据传统会计的一般概念并结合自身的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明细科目。

第二,建立环境会计指数体系以对企业环境经营业绩进行客观评价。使用货币计量项目计算各项指标,用于企业环境经营水平的业绩考核,将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有效结合,更好地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环境绩效考核,便于进行综合评价。

(三)增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建立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保护所引起的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财务影响方面的信息以及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产生影响的非财务信息两部分进行披露。

从政府等权威机构角度来看,可以对进行了环保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进行减税优惠。政府财税机关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业务规则,规定对于“绿色税收”等的鼓励政策,评定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结果,让环境会计涉及到的环境收益有迹可循,直接对应。

(四)注重环境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

篇4

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若要实现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有机融合,则必须对历史文化传承、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同时也应重视对个性化的突出,因此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适度开发原则及本土化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滨水区是生态脆弱、高度敏感及自然要素丰富的区域,且现代滨水区承载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保护好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即:保护水的能动性及组我组织;发挥水域的边缘效应;保护地域生物的多样性。(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由景观设计的因高就低建园手法体现出来。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即充分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优势;与中国园林造景手法结合;全面考虑周边的环境及充分尊重滨水景观的自然机理,以使自然环境与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地域文化及人文关怀。(3)适度开发原则。中国传承着5千年的文化沉淀,因此能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且此类文化具有相当强的地方特色,因此能够充分反映出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历史遗迹逐渐遭到破坏,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重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适度开发,由此创造出独具历史文化的滨水景观。(4)本土化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务必遵循本土化原则,即: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地域原驻民的生活习惯及民风民俗,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元素,以延续优秀的地域文化。文化具有历史性及独特性,因此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城市的形象。那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

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场地文脉法、视觉形态法、城市设计法及功能设计法。本章节笔者分别就各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讨论。

(1)场地文脉法。地域文化的特色性由地域环境、文化及历史所决定,若此三要素被均衡表达出来,则地域文化的体色性最明显,而若要使此三要素达到平衡,则必须从下列两方面进行把握:1.继承及挖掘地域自然环境、历史及文化的特质,同时重视对文脉的延续;2.重视人工环境与各环境要素的协调性,特别是某些自身具有文化特征的港口。可见,场地文脉法的应用应始终立足场地历史文脉,以延续场地的乡土与历史文化,发掘场地环境的历史文脉,收集与特定场地相关的信息及把握好对设计主题的定位。目前,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师已普遍把场地文脉看作基本的出发点。

(2)视觉形态法。视觉形态法的应用应始终立足视觉感受,以完善环境的意向。据调查结果显示,人类对景观特征的关注度相当高,因此景观与空间的广度对城市意象的塑造非常重要。以视觉形态法来反映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体现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或场地文脉与艺术特色的视觉形态,且注意滨水空间环境的设计切不可被简单的理解为形象工程。

(3)城市设计法。地域文化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复兴计划的重要内容。城市设计法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城市与景观的关系,即控制好景观设计的可达性。滨水空间的规划切忌把城市空间与滨水空间隔离开来,而应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同时借助交通线路,使城市网络与滨水空间紧密连接,以确保城市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可见,若采用城市设计法来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则必须充分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可达性及城市发展的核心地位。

篇5

关键词:公路规划设计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环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容貌的美丑。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早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而且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的拥有量发面就已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所以,公路规划建设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公路建设之风日益兴起、公路施工的运行突飞猛进,公路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地显现出来,这些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势必造成较大的影响。国家提倡公路建设,是依民所愿,是利于人民的事情,不要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施祸于民。面对如此棘手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融合已经成为了人们所解决的首要难题。

1.公路规划计中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决策与开展对建设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是为了防止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人们有意识的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协调与控制道路工程与路域环境的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所谓公路环境保护大体分为两项基本工作:

1在公路设计和施工管理规划过程中,注意认真强调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减小公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检查并找出因公路建设而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对其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进行缜密分析,进而积极开展对公路环保的相关工作。

2.公路规划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1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由施工扬尘和车辆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在施工进行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是土地大开挖,开挖的体积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可想而知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还有如白灰、水泥、粉煤灰等建筑用材料进行加工搅拌时,同样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场地平整、土地回填等施工过程也是粉尘的污染来源。拉运建筑材料的机动车所产生的尾气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2.2对水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来源主要分为两方面,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施工相关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l)生产废水。施工车辆冲洗和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中含有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当含油废水流进地表和地下时会对水造成污染。混凝土的养护废水经检验主要是pH值高,呈碱性,流进水里同样会造成污染。但使用时,混凝土的养护一般用水量较少,而且蒸发吸收快,不会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流进地表水体,对环境影响较小。 (2)生活污水。在施工现场、施工营地中,施工中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会产生生活污水,这是必然现象,其水质和城市中的生活废水是一样的,但如果排放和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2.3对固体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是形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他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生:(1)施工场内植物残体、杂草等清场废物(2)挖运残土、废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3)在临建生活区产生的饭盒、垃圾袋、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

2.4对声音环境的影响

噪声,已成为一种公害,它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使人们受到声音上的伤害。在公路建设期间,各种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而且公路施工工期一般较长,从开工到通车大约需要一年以上时间,这对附近的公共场所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下所阐述的是公路施工噪声的几个自身特点:(l) 公路施工机械是室外作业,它们会在某段时间小范围内活动,因此,施工噪声源与一般的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噪声源相比扩大了噪声污染范围,但与流动噪声源相比还是具有局限性的。 (2)有数据显示,有些设备机械的运行噪声可高达110分贝左右,这说明施工机械噪声之大。(3) 施工噪声具有不规律性与不定向性。(4)道路施工进程中,施工机械噪音会对公路周边的学校、饭店、医院还有临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噪声污染的不便,同时,公路交通也会受到影响,当交通拥阻不畅时,会产生交通噪声。对以上这些污染行为,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努力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2.5对生态景观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会有清理现场、便道建设,取土,运土等环节,周边沿线的自然文物景观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是公路穿过旅游区域或旅游景点的情况,会对交通安全、对司机、乘客的旅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平原地带筑路,也会出现占用农田、取土挖毁耕地等问题,对农民生活造成影响。

3公路环境总体设计要求及管理

3.1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设计的合理化要求

进行公路绿化设计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而且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来源。对公路环境提前进行总体的绿化设计,不但能充分考虑公路与环境相协调的关系,而且也是事先打好了环保预防针,将保护环境的思想充分融入到公路建设当中去,以下是在一般情况下,对公路规划过程中的环境设计问题做出的一些合理化要求:

让公路的工程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入,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减少运输。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产生的环境污染,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合理化治理;在公路的建设中所建造出来的构造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一致,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旅行感受;清理施工现场、挖土开槽过程中对自然植物所造成的影响;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应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作出不同的建筑风格设计,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总体规划方案应该综合的去考虑路网的规划、工程建设、交通流量、等条件问题,并且着重考虑交通噪音和废气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农田耕地和水土保持的影响;规划设计中对于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等的影响;注意施工道路对周边居民工作、生活的影响;对生态景观、空气,水等环境造成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和城镇规划等部门的配合问题。

3.2公路规划设计中环境的管理

在制定公路环保的管理方案过程中,应在精心搜集环保资料的基础上,综合的考虑各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既可行、又有效。下面所说的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周边的山区公路要谨慎考虑地理环境与安全环保因素。在雨水充沛的地区,及时设置排水设备,避免滑坡、冲塌等现象发生。公路施工商主动与附近的工作单位、居民进行协商,安排和调整施工进行时间。含有油类物质、化学成分的建筑材料、沥青不得堆放在河流或民用水井附近。风景观光区、自然保护区应特别注重稀有野生动植物地带、自然景观的环境保护措施。公路规划管理的设计说明中,应尽可能的对环境保护工程作详细明了的说明,标明着重点,赏罚分明,落实到实际中去,把精神转化到行动中。施工用地所破坏、清理的植物应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公路路面的装修绿化,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点亮视觉效果的作用。就让全民共同努力,向绿色、文明的建设道路大步迈进。

结论: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公路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其周边沿线的环境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公路环境的改善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在设计人员的认真监督与指导下,尽量地去控制污染源,当发现环境污染问题,能及时去治理,同时还需要施工人员的大力配合,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显著的成效,同时也不要忘记进行重建修复工作。对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环保优先的原则,希望技术与施工人员都拥有环保意识,并良好的发挥到实际中去,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现在公路容貌上,展现在市人的眼里。

篇6

[关键词]教育学问题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长期以来都处于难堪地位:一方面作为师范生的基础必修课,地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却是声誉不佳,许多学生都抱怨其理论性太强,过于空洞。作为改变教育学教学现状的一种尝试,问题教学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与作用

“教育学问题教学是以真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的教学”。由于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基本原理多与实践相关或指向实践,而且教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而关注实践是教育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在传统教育学教学中,教育理论成为了学习的核心,虽偶尔也关注实践,但仅仅把它当作理论的例证。教育学问题教学则不同,它主要以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反思批判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今天这个创造力成为教育核心话题的时代,教育学问题教学的提出与运用实属必然,因为“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要弄清什么是问题情境,必须先弄清什么是问题。在教学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但也是最富歧义的词,它可以指教学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与毛病,也可以指教师设置的需要学生回答和应对的与教材有关的难题与障碍,还可以指与教学过程相关的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真实困境。对于问题的多义性,研究者早有关注。为避免歧义,有研究者甚至将本文意义上的问题称为原始问题,并将其和习题作了区分:原始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未被抽象加工的典型现象;而习题则是把现象进行抽象、简化、分解,经人为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0。因而本文所说的问题是指与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的、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顺此,教育学问题教学不是指有缺陷的教学,或通过提问或问答来进行的教学,而是指通过教师引入真实的教育问题并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问题与问题情境有关,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社会性存在,它外在于学生,学生也外在于它;“问题情境则不然,它不仅仅包括已知与未知的客观关系,而且要求主体参与这一关系,并反映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殊类型”,因而它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教学性存在。如果没有主体(即师生)的参与或不与主体发生关系,就不存在问题情境。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对问题情境一词作分析式解读:问题就是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情就是课堂中因为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氛围;境就是由问题建构成的一个学习域。因此,问题情境是指由于引入真实教育问题而激发起的一种使学生愿意全力投入问题探索的教学氛围。由此看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仅仅引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学生的参与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投入,而且还包括情感上的融入。

(二)问题情境的价值

第一,问题情境的变化过程表征着学习者素质的形成过程。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情境会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问题中蕴涵的新事物、新关系会不断地被学生发现,并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新素质就这样慢慢形成。“问题情境中的探索过程是与形成新的基本的心理形成物的过程相一致的”。第二,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问题情境,教育学问题教学就不能成立。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参与和探索,获得了隐藏其后的理论。获得教育知识只是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问题情境才是其核心内容。第三,问题情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浸沉度。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还有另外一项功能,那就是发动并使学生投入学习。问题情境的特征之一是要唤醒学生的情绪反应,这样他才会觉得解决这些问题是自己的神圣使命,进而才会产生寻找解决办法的迫切性,而且学生的情绪反应越强烈,学习的浸入度越深。

二、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结构

(一)教育问题的发现

教育问题是教育现实中发生和存在的困惑、困境或矛盾,其形式多样,性质各异。它是问题情境的核心部分,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围绕教育问题来进行。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教师一般不直接陈述问题,而是通过展现教育事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原始的,否则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原始材料。尽管问题是情境化的,但其中通常包涵对学生而言是新的、未知的教育原理或道理。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来掌握隐藏在深处的道理。建构主义区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概念和事实,必要时再将所学的东西再现出来,它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领域;而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把握原理的复杂性,并能将其广泛运用于具体情境,它涉及到的是结构不良的领域。同时建构主义者还指出,“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都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不论是从教育学的学习目的还是从学习要求讲,它都应该是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习应结合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这样才能学会将习得的知识用于具体情境。在通常的教学中,知识、原理、方法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而在问题教学中,它们是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和方法运用的情境。

(二)潜能状态的唤醒

潜能状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具备的智慧能量,它影响学生加工新信息的方式、速度和质量。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潜能状态决定着学生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角度和程度,还决定着外在帮助对他起作用的程度。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潜能状态或其潜能状态没有被激活,问题就难以被他理解和接受,学习时也不会产生心智上的张力与努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潜能状态是一个相对变量,它与学生的智能水平和问题难度都有关。一般而言,学生智能水平越高、问题难度越低,潜能就越大。“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他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⑦,

同时其收获也越大。在教学中,学生的潜能水平不是自动发挥作用的,它需要教师来唤醒和引导。唤醒学生潜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它要求教师应先于学习材料而呈现某种辅材料,这种材料与要学的材料具有某种相关性,通常在难度上低于要学的材料。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能够唤醒学生头脑中与问题教学相关的智能储备,并为新学习提供了固着点,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三)学习需要的激发

学习需要构成问题情境的融合剂和发动机。如果没有学习需要,问题就始终外在于学生,解决问题就变成了负担,最终导致要么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学生从内心抵制学习),要么学习成效极低(学生被动学习)。马秋斯金说:“问题情境生产的条件是提示新的关系、属性或动作方式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觉得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时,学习愿望才会长盛不衰,学习投入才会深入持久。而且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学习的必要性必须从学习内部产生。由于问题解决主要是凭借学生已有潜能进行,因而学习需要就产生于学生想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愤悱”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育问题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借用维果茨基的话讲,教育问题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教育问题的难度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问题本身难度过高,教师可将其进行分解,用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呈现给学生;也可采用搭脚手架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脚手架解决问题;反之,教师可通过提高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来增加难度。此外,教育问题的真实性也影响着学习需要。如果学生觉得教师呈现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且自己在现在或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可能遇到,那么就有利于学习需要的产生。总之,“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又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情感共振的引发

情感共振是问题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被忽略了。由于教育学问题教学是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的,因而情感因素就内在其中。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受到过关注,如早些年强调的非智力因素中就包括情感因素,但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一一仅仅将其当作学习的动力。实际上,情感之于学生的学习还具有比学习动力更重要的作用,至少,它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方式之一。在教育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学生经常会做出连他自己也认为不该做的事。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时教师仅仅将知识当作知识教给了学生,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此导致学生认可但不认同教师所讲的道理。“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个观点的对与错无所谓,对教育中的某种做法也无所谓,那么不仅学习是肤浅低效的,而且知识无法转变为学生素质。杨振宁曾说过:“学习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所有观点,而且还有了自己立场,并有捍卫自己立场的信念,学习才算是成功的。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情感的介入。首先,教师在阐述教育问题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其次,阐述问题时应带有情感色彩,使问题形象生动;第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育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应该说,教育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涉及到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但教育问题是一个实质性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属于策略性因素。因此,本文暂以教育问题为主线来阐述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

(一)以教育经历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多年,对教育有着自己的体认,许多教育事件都为学生熟知,甚至亲历过。所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通过引入学生经历过的教育事件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条重要策略。比如在学习“教师的素质”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讲述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教师。有学生讲到,他读中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但力求上进。经过努力,终于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高分,结果数学教师说他是抄袭的。自此之后,他怨恨数学教师,也讨厌数学课,于是数学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还有学生讲到,他喜欢物理课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物理教师。这位教师对于学生微小进步都给予积极肯定,当学生考试失利时他从不责备,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寻找失利的原因。此时,教师还可借机讲述三毛和席慕蓉读国中时不同的类似经验来印证学生的经验。通过学生讲述和教师的拓展,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昭然若揭:教师应热爱学生,但这种热爱不是空泛无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它表现为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等。

(二)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事件是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事态,它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一定的代表性。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情境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的某些最新动态,同时也了解一个更现实、更真实的教育。例如2010年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三学生高考前撕书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炒得火热。这是一种突发的性质不太恶劣的教育事件。通过引入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高考撕书,应该还是不应该?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还可以引入网友对撕书的不同观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反对者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是学生素质低的表现,是应试教育的恶果等。另有人认为,“撕书比‘撕人’好”,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但高考仍被赋予太多的符号和价值,对孩子来说,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层层重压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了,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隐忍不发,迟早会憋出病来,这远比撕书可怕。再说,放眼当前的教科书,说得刻薄些,价值并不大,没有什么保存价值,撕了并不可惜。还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撕书如此疯狂,既是张扬个性的体现,又是面对巨大压力的结果,应该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通过呈现撕书事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引述不同观点,学生对撕书现象的看法就会更加理性。

(三)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政策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与教育事业发展有关的规定。一般而言,由中央相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协商了的,不会有太多问题。故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以地方教育政策为主。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曾引入这样一项教育政策让学生讨论:四川某地为鼓励见义勇为,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因见义勇为牺牲了,其子女在中考时加20分。在课堂中,多数学生觉得这一政策没有问题,认为它有利于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同时对见义勇为的人也是一种补偿与安慰。为帮助学生思考,笔者在教学又引入了另外两项教育政策:一是浙江某地为推进房地产发展,规定如果买了开发区的商品房,其子女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二是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规定引进金融高管的孩子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此时,学生自然就发现了为英雄子女加分的教育政策的不合理性:政策的随意性太大,“加分”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会导致教育混乱。此时学生的认识仍比较简单,教师借机可以反问:父母见义勇为牺牲了,为什么不给其子女预留一个公务员的职位或其他什么职位,而偏偏把教育当奖品?此时学生意识到,这一政策证明教育没有地位,因为它危及了教育的独立性、践踏了教育的尊严。

篇7

[关键词]产业项目建设;环境;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57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30

[基金项目]本文是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化我市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SX2013-01(ZD)。

[作者简介]李允光(1962―),男,黑龙江嫩江人。地方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经济。

近年来,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产业项目建设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而产业项目建设的竞争,除了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条件(硬件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城市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有效战略、政策、措施这些软件因素,即各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体制及运行机制。所以,准确把握这些软件因素及其与产业项目建设的关系,认真研究优化对策,是搞好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基本概念

这里所说的产业项目,主要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投资商(企业)在某地投资某一产业形成的产业项目。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内生项目两部分。所谓“内生”项目,是指由内地企业追加投资形成的产业项目。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招商引资类产业项目。一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都是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的软硬件因素条件下实现的,所以,那些对于产业项目建设起影响、制约作用的软硬件因素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环境。产业项目建设环境几乎涵盖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部领域。

二、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主要内涵

产业项目建设环境主要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方面。所谓“硬环境”,是指影响、制约产业项目建设的硬件因素,主要包括一个城市的基础资源(如土地、矿产、山川河流、人才人力等)、生态环境条件、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基础及其承载力等;所谓“软环境”,是指影响、制约产业项目建设的软件因素,主要包括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政府效能及其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方面采取的战略、政策、措施。硬环境因素简单明了,有些是主观难以改变的(如基础资源、区位条件等),有些是长期积淀形成、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如生态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等)。只有产业园区建设基础及其承载力这个硬件因素是相对活跃的,因此也是各个城市近年来努力打造的重点。这正是所谓“筑巢引鸟”中的“筑巢”工作。这里着重探讨的是软环境因素。

产业项目建设是一个多环节、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通常,人们把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包括多个环节。所谓“前期”阶段,主要是指产业项目前期谋划、推介、洽谈直至签约的过程。简单说这主要是一个招商引资的过程。所谓“中期”阶段主要是指签约项目通过审批直至开工建设的过程。所谓“后期”阶段主要是指在建项目通过续建直至达产达效的过程。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从产业项目建设的软环境角度看,又可将其归结为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条件与机制、产业项目实施保障机制、产业项目问效监督机制。

“前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没有签约项目,产业项目建设就无从谈起。“前期”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条件与机制。首先,城市形象与政府效能是影响、制约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孵化生成的重要前置条件。如同婚姻的选择一样,商家的投资选择一个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与政府效能,如同婚姻选择中看一个家族怎么样、主事人怎么样。这是一个首要的软件条件问题。对于有些经济实力较强、投资选择条件较为苛刻的投资商而言,这个前置条件如果不过关,其他软硬件因素即便再好,也可能不予问津。所以,近年来,各城市都在千方百计宣传推介自己的城市形象、政府效能。其次,是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机制问题。在这个机制问题上,一个首要的影响、制约因素,是一个城市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上制定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及其落实的部署。这要基于一个城市的市情分析以及产业竞争形势作出明确表达。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思路及其可操作性落实办法,产业项目建设就会流于盲目、流于平庸,满足于表面形式。其次是一个城市的重点产业项目谋划能力。项目谋划储备,是项目推介、洽谈直至签约的基础。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发展机遇有效谋划其重点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那么,它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搞好招商引资。当然,项目谋划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志,也难免粗陋,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中有吸引力的“金点子”与愿景。所以,随着竞争的加剧,产业项目建设较好的城市都要建立完善以企业为基础、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以业内专家及中介机构为依托的重点项目谋划体系。再次,就是项目推介、洽谈等招商引资工作办法。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的竞争,各个城市都普遍制定实施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以及招商引资责任考核制度。但是,各个城市的具体招商引资做法还是各有千秋,成效也大不相同。其中,黑龙江省绥化市开展“招商之冬”活动的思路、做法(见《绥化市2012“产业项目招商与准备之冬”活动方案》)值得借鉴。

“中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攻坚战。签约项目再多、再好,如果不能落到实处,永远都是海市蜃楼。“中期”阶段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包括项目审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项目开工推进机制。项目审批一般包括产业方向与布局合理性审批以及土地、环评、防火等技术性审批。一般说来,在一个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初期,项目工作都是很粗放的,似乎“剜到筐里就是菜”。但是,随着一个城市的土地、空间等资源日益稀缺,项目工作的转型、跨越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规模较大的项目,如果产业方向不适合、或者空间布局不合理,那么,这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就会给城市造成许多积重难返的负效应,甚至会成为城市的灾难。所以,在项目建设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个城市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项目工作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招商引资可以广泛发动,但是,一个具体项目特别是规模较大项目的具体“落地”,必须由整个城市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此外,出于条块分割的制约,签约项目的意向布局与项目运作人特别是项目签约人所在行政板块(市、区、县、产业园区等)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如果没有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审批,就会形成项目布局的粗放状态――“谁剜的菜就进谁的筐”,比如,本来是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却填塞了许多抵挡产业项目,造成规划园区基础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危机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特别是规划园区的土地、空间等基础资源的日益稀缺,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肃性以及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布局合理性审批是必须的――即便是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所以,一个城市必须在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之下建立完善以有关部门为主体、以业内专家及中介机构为依托的项目合理性审批体系。为了保障各行政板块招商引资、运作项目的积极性,绥化市采取利益分成办法发展“异地经济项目”的经验(见《绥化市异地经济收入分成管理办法》)值得借鉴。有了利益分成机制,各行政板块就可以“在别人的地里种田”并得到应有回报;有了利益分成机制,种子撒错“地”的意向,也可以及时纠正过来。至于“土地、环评、防火等”技术性审批,由于都是刚性要求,政府要做的只能是搞好有效的指导、协调、服务以及对有关部门办事效率、不合理收费的监督。技术性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为了加快签约项目开工进度,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多样化的项目开工推进机制,如设立项目建设推进专职机构、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度以及采取定期现场办公集中开工等办法。更有甚者,采取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变通办法――让签约项目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再陆续办理技术性审批手续,这种“权宜之计”原则上说是不合法、不合理的,一旦出现重大技术问题,是难以挽回的。

“后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果”,也可以说是“临门一脚”的阶段。在建项目如果不能达产达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的真正价值就难以实现。“后期”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问效监督机制,包括在建项目达产达效推进机制以及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签约项目终于通过审批开工建设了,那也只是项目建设实施的开始,促使其尽快达产达效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能否踢好这“临门一脚”是很关键的。促使在建项目尽快达产达效问题,纯粹属于行政效能问题,所以,各地也都制定实施了多样化的推进工作方案及相应的保障措施。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相关因素的变迁,有些在建项目可能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投资商不再有履行签约义务的热情或不能完全履行签约义务――即出现了一些问题项目,对此,各城市都应建立相应的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来对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出现跑偏的要及时纠正;没有希望的,要及时废止,以便“腾笼换鸟”;对于恶意欺诈、以投资名义骗取不正当利益而又据不履行投资义务的项目主体及有关责任人要及时诉诸法律手段来维护地方的合法权益。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竞争的初期阶段,项目建设都是粗放的,各城市都热衷于正面推进,而忽略了问题项目的负面效应管控,致使许多问题项目得不到及时处理。随着项目建设竞争的深入,项目建设工作亟待转型跨越,这类问题必须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建立完善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

三、环境因素对产业项目建设的影响制约作用

篇8

【关键词】公路设计;环保保护;公路工程

前言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公路工程作为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在满足了国民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影响问题,更有甚者,许多公路工程人员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对设计和建设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完全置之不理,导致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给我国的公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同其它建设工程相比较,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地域广,牵涉人口多,对社会、自然的影响都远远超过其他工程。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果在工程实施和环境中做选择,人们情愿放弃一项重大的公路工程,也不愿失去一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制约性可见一斑。因此,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阶段,我们必须逐一对整个公路工程沿线的环境可能遭受的影响进行探究,在每个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大意。

一、合理规划,重视选线

在公路设计时,线路走向可能经过居民集中区,也有可能经过农田、生态保护区等。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工程规模是否符合地理流域水资源的规划状况,而在一定程度上,工程的规模大小与工程影响环境程度成正比。所以说,在对整个流域的水土资源进行规划之后,每个原环境区域的开发目标自然而然地就确定了。在这种人为的规划模式下,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虽然在当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公路工程步入实施阶段,其对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务必谨慎对待。比如说山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注意平纵面设计,尽可能填挖平衡,避免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之后,由于工程的开挖、弃渣堆放和料场开采等一系列的施工活动,势必占用大量土地,使植被遭受一定的破坏,扰动地貌,加剧水土流失量,使得土壤中有机物等数量成批减少,植被难以恢复,造成水力侵蚀、一些岩壁土坡在外,给今后各种风沙的侵蚀创造了条件,对地貌景观构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当地土质严重恶化,使生态系统丧失原有功能。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要多方面收集资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全面考虑,提出切合实际的方案,确保公路设计和施工阶段到营运期,分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防治结合,改善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工程的建设在环境方面引起的负面影响是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乃至完全消除。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

二、原生态式的设计创新

在公路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部门除了依照相关的环保要求,对有关资料进行认真收集外,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设计好边坡的防护措施,并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条件下,采用植被草皮对边坡进行植护;其次要尽可能地保留水资源体系的原始面貌,为本地生物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在设计时遇到河流,务必遵循原河道自然形成的原则,保证河道自然蜿蜒,形成正常的河流地貌;最后还要注意工程的平衡填挖,科学、规范地取土、弃土,对农用耕地实施保护,尽量避免大填大挖等问题,弃土场地不能强占田地,布置要有利于土壤的集中堆放,在施工后期还应采取必要的绿化手段,附近荒地可以作为取土场地,并对取土坑尽可能地实施再次利用。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公路工程在给人类带来重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一系列环保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环境与战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公路工程进行设计也就势在必行了,这种手段不但可以对水土植被进行生态治理,还能通过再利用荒地实施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将生态环保同公路工程的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通过运用“因循自然、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对水域进行生态恢复时,可以很好地将原本污浊不堪的水域变成生机盎然、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在这种原场地遭受污染的情形下,设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这就需要他们采取生态治理与恢复的创新方法,开展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比如,青藏线路设计时,如何针对高原实施生态治理与恢复,无疑是设计内容是重要部分,这其中包括恢复植被等以及处理不必要的物质等措施,最终结合地方水域生态特点,将公路工程设计成为既满足人们需求和充分发挥其交通功能,又能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绿化种植,注重公路与自然的协调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打一个比方,绿化种植好比是给模特穿上新装,公路设计中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同样是这个道理,通过一些花草山水,对于公路设计无疑是锦上添花之作。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发展标准生态化线路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和必然趋势。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

公路工程完成以后,要开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这其中对于公路风沙问题,绿化种植作业极其重要。植物生长离不开水,但对水的需求量以及季节关系,不同植物表现出来的赖水性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养护工作。由于公路沿线绿化植物,而植物的生长和成型时期通常大于公路建设的工期,因此,公路绿化工程的质量通常要在竣工后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定型。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处理植物及给公路与自然的协调、过渡和衔接关系,合理选择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加上层次的变化,往往可以给公路沿线的景观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

四、其他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由于公路施工的再生产活动,排放一些施工废水与污水在所难免,这其中悬浮物的含量极高,若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势必会污染到当地的生活用水、大气质量。另外,由于公路工程投资大、规模大等特点,导致土方工程量十分巨大,在开挖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扩散到空气中,会对环境产生不利效果,还有就是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与燃煤废气对周围的空气也会造成污染。大中型公路工程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对工艺、机械设备的依赖性极强,这也导致在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或运用尖端施工工艺时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比如在开挖山体时爆破施工产生的噪音,钻机、桩机等大型机械和运输机动车的噪声级振动,对附近居民、动物的视听环境构成很大威胁,使他们难以正常作息,这种噪音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最后,因为公路工程大多数是在野外开展,生活条件与卫生条件远远达不到正常的生活水平,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让一些传染病、流行病得到传播,由此对工程项目构成了隐藏的危险,也必然会影响到沿线居民的生活、身体状况。此外,在新建或迁建城镇,迁建和复建附属设施时,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其中移民动迁阶段,也容易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这些方面施工人员都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1.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园林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1.1.1设计人员未考察材料市场

因在景观园林中使用大型苗木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的景观美化程度,从而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喜爱,并在设计中大量应用大型苗木,既没有考虑市场供应是否充足,也未考虑施工资金能否承受大型苗木高昂的价格,导致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工作,在施工中大规模减少大型苗木数量,改用其它苗木取而代之,不仅改变了景观设计,也大大破坏了景观园林的美感。

1.1.2设计与施工单位缺乏配合

园林景观施工程序复杂,包含项目众多,要想尽可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就必须要园林设计师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然而当前大部分园林设计师对于施工现场不是不情愿去,就是缺少主动性,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与园林设计师就景观设计进行充分交流,致使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往往由于与景观设计相差过大而不如人意。

1.1.3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当前园林设计单位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园林设计单位为承接更多项目,让设计者使用远远超出景观后期实际效果的效果图提供甲方参考,存在欺骗嫌疑;二是项目中标后,为了提高设计速度,园林设计师往往直接采用过去的工程作参考来进行图纸设计,而未到现场进行考察工作,致使施工单位难以根据图纸在现场进行施工。

1.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2.1施工前准备不足

景观园林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一方面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安排人力与物力资源,也没有就园林设计思想与设计师进行交流,导致最终效果未能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在施工前未规划好施工顺序,比如采用先种植物后埋管线的施工顺序,致苗木反复遭受破坏。

1.2.2绿化队伍存在素质缺陷

绿化工程相对建筑工程而言技术性不高,也由此导致绿化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施工人员既不懂得栽培技术,也无法区分植物种类,甚至有个别人员不能看懂图纸所示,导致绿化工程实际效果与施工图纸相差甚远。

1.2.3绿化苗木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土球过大或过小、虫害、长势不良等问题都会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影响,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绿化效果,还会降低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部分苗圃为了追求即时利益,贩卖成活率低的苗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使建设单位蒙受经济损失[1]。可见,加强苗木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1.2.4未严格遵照施工图施工

当前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主观意识过强,使得工程最终效果没能完全体现图纸的设计意图,影响园林美观程度。比如一些施工人员在配置植物时未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配置,而是仅任自己个人喜好进行随意配置;还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只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经验进行施工,全然不顾施工图纸的规范要求。

1.2.5后期养护工作缺乏管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园林绿化重视度不高,聘请的养护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技术水平也不甚理想,既影响了景观效果,又给施工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二是缺少后期管理,绿地一旦完工便遭搁置,时间一长将导致杂草丛生,虫害问题严重,极度影响观赏性。

2.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相应对策

2.1加强施工前与施工期的控制

2.1.1施工前控制

材料不充分以及设计人员水平不足导致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施工前未重视施工图纸合理性所致。为此,应做好施工前控制措施。设计师如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大量材料,应先到市场调查该材料是否充分,工程资金是否可承受其价格;选择具备专业素质的施工单位;图纸设计结束后应进行反复审核,确定每个设计的合理性并要求设计师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2.1.2施工期控制

施工期控制主要为加强工程所有参与方的交流与联系,要求园林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保证施工最终效果达到设计期望。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定期在施工现场如开交流会议,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2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管理

2.2.1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与设计师就设计意图进行交流,而在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后,施工单位需将图纸拿到施工现场,一是核对图纸与现场是否相符;二是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进行材料、机械、场地以及队伍的合理分配;三是按照工期要求规划好工程进度,划分好各项施工内容的施工次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2提高绿化队伍人员素质

要加强绿化队伍专业素质,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对于自学深造并有一定成果的人员给予经济奖励,同时还应为具备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与新进的施工人员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以从整体上提高绿化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2]。

2.2.3实行科学化施工管理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主观意识强,随意性大,主要是由于缺乏管理所致。为此,应加强管理措施,通过实行科学化施工管理来端正施工人员的施工态度。科学化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要点,(1)施工前。应确保所有施工小组都清楚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并将施工内容及条件落实到各个施工小组;(2)施工期间。为避免个别人员出现随意施工的现象,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反馈,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保证材料供应,确保施工安全性;(3)竣工验收期间。完成预检、隐检与签证程序,撰写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总结资料,并将所有相关资料交工验收。(4)减少工程造价。调节和制约项目成本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和资源,实现开源与节支同时进行,在确保园林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2.2.4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针对当前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相应对策。一是将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管理朝规范化推进,通过提高绿化宣传教育,将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与遵守法纪结合起来,加强大众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二是构建健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分级养护管理方式,依据实际的养护工作量计算养护经费,并采取经济奖惩制度,以激发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定期展开培训学习活动,并经常性联系兄弟单位,通过增加单位间的交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学会新的绿化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绿化养护队伍。

3.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部分地方仍待改善,但只要提高绿化重视程度,做好施工流程的各项细节工作,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间的关系,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即可打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为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绿色。

参考文献:

篇10

到目前为止,政府启动内需的政策是战术性的,没有包含战略性的调整和深层次改革。多数经济预测和研究,并没有认识,或不愿意承认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理论界一些人甚至把深层次矛盾排除在经济学研究之外。1998年政府增发国债投入基础设施,国内工业稍有增长,即有不少“名家”出来宣布“中国经济增长到7。8%已经见底。1999年3月,中央货币当局负责人公开否认有“通货紧缩”的存在,说仅仅价格下降不证明有通货紧缩,必须同时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统计数字马上就显示出:3月份储蓄超常增加,不仅说明消费难以启动,而且表明相当一部分个体户的经营资金退出了投资领域,政府投资没有能够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

1988年夏天,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由我的博士导师光主持的宏观经济分析课题,指出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二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研究开发部主办的《每周述评》,宋国青,任若恩等人,提出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胡鞍纲亦认为中国进入严重的通货紧缩。我认为,通货紧缩直接所指,就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所积累的泡沫,远远没有挤干净,需要一个以通货紧缩或者危机的形式,降低价格,工资和成本,促使企业兼并的时期,通货紧缩不仅难以迅速摆脱,而且在向深层次发展。通货紧缩的第一个表现,是商品价格持续下降。我国消费物价指数1994年为最高点,同比增加21。7%1995年下降到14。8%,1998年竟然下降为负3%的水平。

1994年4月,通货紧缩没有任何缓解。零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7%,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8%。1-----4月,零售价格指数共下降2%,折年率为6%,这是有记录以来4个月积累的空前跌幅。4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9。1%,但是工业生产绝对水平低于1998年11月的水平。货币数量增长率正在下降,这是一个预示短期内紧缩持续或者加剧的信号。商品价格缩水的代表性事件,是长虹再次降价。1996年,长虹彩电降价30%,这次,长虹从降价50----1000元,降幅15%左右;康佳降价100-----1500元,降幅10%左右;创维降价18%。通货紧缩的第二个表现,是资产缩水。

1.股票市场持续下跌。

自1997年5月最高点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就一路下跌。四川长虹的股票价格,竟然从46元下跌到了12元。从1998年12月到1999年春节,讨论证券法,和连续不断的新股发行,都给股市雪上加霜,与直线飚升的美国股市,日趋恢复的香港股市,形成鲜明的对比。1999年5月17日,当两只新基金跌破发行价以后,政府出面托市,股市过度飚升,但上市公司却在下滑。

2.豪宅大幅度降价。

海南豪宅降价出售,是第二项资产缩水。全国积压的8000万平方米豪宅,已经数年,房地产公司的利益,和各项中间环节的费用,已经打入房产成本,豪宅积压,资金是压在银行,损失早晚由存款人或者纳税人承担。海南豪宅的成本至少每平方米数千元,此次降价出售,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降价幅度超过60%,简直是亏血本大甩卖,这难道不是一次严重的资产缩水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彻底改造房地产供给体制,不清除中间环节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住宅建设投资,仍旧可能出现价格过高,居民难以承受的问题。到明年再出现积压,降价处理,资产缩水将更加严重。

3.正在缩水的另一项资产,是人民币自身。人民币对内价值是利率,已经连续降低,对外价值是汇率,在资本外流和未来国际收支的压力下,缩水亦在所难免。

即使按照广义的通货紧缩定义,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考虑在内,未来数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亦在所难免。一个重要的信号是,1999年5月份,净出口将出现负数,国际贸易收支的逆差,进口的上升与国内经济增长并不同步,绝非好事。一是由于去年打击走私,将前几年已经存在的走私进口正式记入进口,扩大了贸易收支逆差,这正是一种缩水效应。二是国内启动内需所增加的收入,没有扩大内部需求,反而扩大了外部需求,如大量进口手机,经济学称为收入的“漏出效应”。4类国内需求,消费,投资均为疲软,净出口由正变为负,正是紧缩效应,只剩下一个政府开支。扩大国债发行的扩张效应被增加税收的收缩效应所抵消。资本外流使国家外汇储备不再增加,阻碍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发行渠道;另一条渠道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由于多年积累的不良贷款需要清理,自动产生贷款紧缩;最后一条渠道是财政赤字在银行透支,已经被法律明文禁止。

目前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余地不大。短期可以贬值人民币并强制结汇,同时促进基础货币发行。中期可采取结构调整政策,包括第一进入WTO,以未来国内市场换取目前外资的大量流入,以缓和国际收支的逆差趋势;第二,出售国有资产;第三,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工资。长期则必须进行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和战略转换,我已经提出8条措施,主要包括:采取低成本的反腐败措施,坚决清除腐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建立信誉记录;以国债带动劳动积累,提高农民收入,进行国土整治和农村城市化;继续以开放促进改革,改变过分的纵向一体化,政府集中权力强化垄断的倾向,发展社会横向组织;将部分国有资产存量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股票市场;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西方高消费的战略,发展独立的高科技和国防;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教育,司法,管理和工程项目的成本,等等。

总之,我们必须从历史阶段的变迁,把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看成是战略转换的不可避免的“变盘时的滑坡”,抓紧时机解决中国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为未来中国数十年的经济持续稳定有效益增长,创造条件。

一.需求主体转换与利益结构调整

1999年6月份,通货紧缩已成事实,政府和学术界在认识上有重要的深化,就是各方面才逐步达成了共识,我国需求和供给结构都出现结构性断层,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本要居民承担,居民预期收入降低而支出增加,影响了消费和投资,不进行利益结构的调整,经济难以启动。目前的政策限于以政府财政力量承担改革成本,在增量上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扩大总需求,关键是调整需求结构,进行需求主体的转换。过去20年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是3部分人的需求:

第一,外国人的需求。这是中国的出口。

第二,国内单位购买力。

第三,暴富阶层的需求。后两部分包括相当比例的进口轿车和手机,这是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在国内是豪华别墅,高档消费品,贵族教育,高速公路,都是一些高成本,高附加价值,高价格的东西,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供给结构,过度追求高利润,高资本技术密集,依靠进口原材料,高工资,低就业。这样的由少数单位和富人带动的需求结构,和为他们服务的供给结构不能带动大众消费,社会的需求和供给出现断层。当少数人的需求饱和以后,那些高成本豪华产品与大众无缘,相对生产过剩必然出现,而且靠经济总量的扩张,难以摆脱。所谓启动内需,就是要让另外3部分需求成为主体:

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投资需求,即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国土整治,医疗卫生,国防公安,农村城市化等8个方面,应该由政府进行基本投资,提高民间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投资成功需要政府非常高的威信和组织动员能力,必须以低成本的反腐败措施,迅速有效地解决腐败和暴富阶层没有合法性的问题。

二是农民需求,主要是住宅,教育,农用汽车和家用电器。

三是城市居民需求,主要是轿车和住宅。但是城乡居民的需求似乎难以启动。大家奇怪,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不愿意花?银行里不是有60000亿居民存款吗?中国经济的研究者们长期忽视和忌讳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有人根据公开的统计数字,说中国没有两极分化,他们没有计算隐蔽收入和灰色收入;有人因为缺乏数字就不去研究。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有少数人以非常不正当的手段实现了暴富,大多数居民手头仍旧比较紧张,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直被忽视,或被掩盖,似乎谁去研究,就没有“实证性”,就有“否定改革开放”之嫌疑。

许多人估计,目前中国80%的银行存款,掌握在20%的人手里,其余80%的居民,只掌握大约20%的存款------这个“20:80”格局,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格局,足以引起我们警惕。

治病,必须对症下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着“20:80”格局,暴富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由于没有合法性又不愿在国内投资,出现大批资本外逃。

国家投资很难带动民间投资,少数人的需求又带不动社会总需求。居民的即期收入并不太高,预期收入更不乐观;由于改革方向的偏差,其收益越来越多地被少数人所占有,而成本越来越多地由大多数人承担,居民预期支出增加超过了预期收入的增加,有限的收入要准备买房,治病,为子女交学费,直接抑制了消费。靠启动股票市场,可以为国有企业筹资,但是对消费刺激不会太大:牛市时大家只要赚了钱,就要再买股票;熊市时股票被“套”,有谁会“割肉消费”?进一步启动内需的政策,带有一定的社会收入分配的性质但是限制在增量方面,进行小幅度调整,如提高工资和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由政府财政承担下岗工人的社会保障等。但是如果只限于从增量调整,肯定会增加财政赤字,最后转化成通货膨胀,使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因此需要从存量上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老职工没有社会保障的问题。

二.以国有资产存量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

以部分国有资产直接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加入股票市场,是我5年以来多次提出的建议,至今没有被采纳。我的建议是:在我国企业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于受到损失的工人,给予适当的补偿。除去待业保险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把过去计划经济下由国家财政集中起来的,国营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多年积累的退休金和医疗费,在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的过程中,一次性地予以承认和补偿。

按国际惯例,高工资里包括了医疗和住房部分,难怪美国和香港人要用一生积蓄的三分之一来买房子。退休金,是经国家立法,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比例,每月存到保险公司的,一个人劳动40年,按复利计算,可以储蓄一大笔钱为养老之用。保险公司亦作为投资机构,使这些资金保值增殖,从投资利润中按月偿付养老金。在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这部分钱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给个人和保险公司,而是由国家财政统一集中投资,形成了现有的国营企业。因此,按每个职工干部的工龄,解决住房,实行工费医疗是应该的,改革住房和医疗制度,是把这部分基金发给个人,同时把以前存下的也应补给个人如果国家和单位不再负担职工的住房和医疗的话。对于退休金更应如此。按照工龄计算,一个30年工龄的职工或干部,如果被企业辞退或本人下海,应该按照工龄将以前存款补齐。在建立社会退休保险制度时,应该按照工龄,将全体职工的过去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补齐。资金的筹集办法,一是拍卖一部分赢利的国营企业,二是发放一部分国营资产股票,三是发放一部分国库券因为养老金只有在退休以后才能按月领取,所以一次性补偿,并不是将这笔钱一次发给职工,而只是给每人在保险公司立一个帐户,将国家欠职工的暗帐变为明帐。无论工作调动还是被辞退,这个存折都应随着职工本人走。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