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理论

篇1

【关键词】城市设计;村庄规划与设计;乡土文脉;村庄空间

1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村庄规划设计内容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新农村规划,应该要能将村庄规划成为广大农民理想的生产园地、舒适的居住家园以及放松的栖息场所。其主要内容包括:

1.1 村庄空间格局及形态的营造:应设计出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序列丰富、朴素大方、自然舒适并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村落空间格局。

1.2 村庄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设计能营造出自由平等、具良好秩序的生活,以及营造合理的社会环境。

1.3 村庄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设计能激活各种形式农业生产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4 村庄自然环境的维护:通过设计,能合理控制新农村发展,保护农田,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2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村庄规划设计方法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目标主要有:(1)随着社会发展满足村民对经济条件、环境及生活区的需求,并能在可持续的自然环境中受益。(2)建立一个统一的以本土文化为公共领域基础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法(图1)。

图1 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新农村

规划设计方法框架

3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村庄规划设计研究

村庄设计内容主要有:生态风貌特色、开放空间系统、空间脉络布局、重点景观节点、乡土文脉、人文活动体系等设计。

3.1 村庄风貌特色设计分析

中国乡村独特的自然风貌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特色:如黄土高原、江南的水乡等。中国的乡村风貌瑰丽多姿,其风貌特色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包括有:(1)村庄本身的自然环境;(2)村庄独具特色的自然形态,也就是其空间布置形式,包括村庄的多种不同的布局形态、空间布局以及交通脉络形态等;(3)村庄的物质组成要素,如村庄的建筑要素,由其组成的旧民居聚落、历史文化遗迹景点仍与新时代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甚至成为农村文化景观特色的最重要部分。

3.1.1村庄选址位置

从中国南方现存的众多古村落选址位置可看出,古村落选址或依山傍水,或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而且设计为开窗见山、槛外是水。即使在平原地区,许多古村落也是溪水穿村(傍村)而过,成为村庄的重要自然构成要素。

3.1.2 村庄布局

村庄的布局,具有如下特点:

(1)依山傍水,靠近自然环境。我国传统的都城是方正规整的布局形态,而村庄却与山群、溪流融为一体,即使是人工的建筑房屋,其屋顶曲线也是与山际线巧妙融合在一起。

(2)大小聚落均是聚族而居,民宅结构严谨。如岭南的古村落,以宗祠为中心,民宅以此中心环围营建(图2)。

图2广州沙湾古镇岭南传统建筑风貌

(3)具有象征意义,意境高远。我国传统的古村落普遍多采用象征手法,一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考察完中国建筑后,他曾经感慨说:“中国城乡中建筑在田庄中的住宅,常会给人一种宇宙图案的感触,一种节令、方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3.1.3 村庄的建筑风貌

传统的村庄建筑特点与村民的思想观念、意识等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其所属的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外部形态及组织模式,村民的传统观念更是反映在传统建筑物质环境上。影响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包括:乡土文脉、地方特色、社会体制、经济结构、文化观念、、风水理念、风俗习惯等,这些影响因素彼此融为一体,呈现在传统建筑文化载体上。

3.1.4 村口特色

村口既是村民进出村落的出入口,同时也象征着一个村庄聚落的盛衰荣败。现今众多村庄的村口,已成为常用来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例如庙会举行、戏剧出演等,甚至还作为小型商品交易的场所。村口特色是影响村民获取记忆村庄的重要要素之一,村口设计好可以大大提高村民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此外,村口的环境面貌也会影响到村庄的整体形象。由此可见,村口形象是由村庄整体建筑风貌特色、整体布局特色等相关环境共同建立而成的主题形象。

3.2 村庄开放空间系统设计与分析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应将开放空间的概念引入设计中,运用图底手法,能较好地对村庄建筑空间结构形态作分析,剖析出属于人们共有的生活空间形态和品质。村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存而成的结晶,需要更贴切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很有必要建立村庄开放空间系统。

村庄开放空间系统主要有:公园绿地、休憩活动场所、交通道路用地等。具体包括:村口开放场地、村庄绿地、村内道路系统、池塘、溪河、湖泊、荒地、农林山地等。

3.3 村庄空间脉络分析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村庄规划设计,对于村庄空间脉络需要重点分析其空间布局、景观轴线、视线通廊等村庄要素的构成。

3.3.1 村庄空间布局

村庄空间布局重点主要在于村庄公共活动开放空间的组织。在公共活动空间规划中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及图底关系手法,能更好地对进行系统分析,取得公共活动空间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方法。譬如江南村落空间脉络与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常呈现出水围村(或村包水)的空间布局。可见,在村庄空间布局中水是占据了主体地位;其次是村庄巷道、院落空间的应用,弯曲有序的巷道和灵活分布的院落,两者构成了人们活动的主体空间,构成了村庄空间系统的网络。

3.3.2 村庄景观轴线

村庄传统景观轴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在村庄空间及其结构上传统景观轴线是村庄传统文化复兴理念的体现。

村庄景观轴线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风格的定位,建筑形体与村庄的关系,都必须和村庄轴线的时空维度和整体形态形成正向叠加。通过强化村庄的绿化空间,包括风景林、绿色廊道、绿化带等配合村庄建筑形成和完善村庄景观轴线。

3.3.3 村庄视线通廊

新农村规划设计中的村庄视线通廊,需要经过精心的处理,如村口与公共活动空间之间,可以通过绿化区、公共活动场地、设计标识等要素结合而营造出一条主要视线轴。此外,可以充分运用我国以往园林中的造景手法,来建立村庄水景、山景与主视线通廊之间的联系,使村庄景观与大自然环境形成理想呼应。

3.4 景观重要节点设计分析

景观节点设计应重视保护村庄传统景观节点,充分挖掘村庄原有的景观资源,确定村庄主要节点,包括村口、公共活动中心地带、祠堂周边修复改造、转角位建筑等,创建具有本土地方风格和浓郁传统特色、优美自然景观、良好生活空间的宜人居住环境。

3.5 村庄文脉的分析

农村聚落的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历史年代都会在村庄发展与演变中遗留下属于自己的轨迹。因此,保留村庄的传统特色,保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也就等于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村庄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景观。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在村庄内建造了很多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建筑及巷道,这些都是维持各个社区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村庄的历史环境及其住区,又把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这些历史环境及住区起到精神纽带作用。保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保留乡土本身的建筑特色,保存乡村空间的回忆,是真正能够延续历史文脉及实现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村庄历史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应该在村庄规划设计中有效发挥其中重要作用。所以,基于城市理论进行村庄规划设计时,必须要传承村庄的历史文脉。

4 总结

基于城市设计理论及手法进行村庄规划时,必须注重村庄的风貌特色,必须对村庄的空间布局、景观轴线、视线通廊、重要景观节点、开放空间等城市设计要素进行研究和推敲,并且要能传承村庄发展的历史痕迹和文脉,保证规划后村庄景观风貌具有历史延续性。

参考文献:

[1] 王富更. 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03) .

[2] 张京祥,张小林,张伟. 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 人文地理, 2002,(01) .

[3] 葛丹东,华晨. 论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技术策略与过程模式[J]. 城市规划, 2010,(06) .

[4] 赵荣明. 成都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

篇2

城市设计导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中及20世纪初美国纽约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即最初对建筑用途、容积率等基本规划条件的控制,之后人们又根据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导则,这就是导则的雏形。城市设计导则最早出现于1970年美国旧金山城市规划及其实践。当时,旧金山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将设计计划变成了设计导则进行控制。之后,城市设计导则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兴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设计导则一词,并把导则的具体内容作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导则被引入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中,是作为把城市设计成果落实为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控制的有效工具,并贯穿于城市规划管理各阶段。在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大量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目前正处于加深探索与初步实施阶段,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于2011年3月以通知形式下发了《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规程、设计内容、设计要素及空间结构等进行了规范,目前属试行阶段。

2.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价值体现

城市设计导则无论从发展时期、认识角度还是从控制层面来理解其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则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保障城市城市设计目标的实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空间环境控制的参考依据;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公开平台。其现实作用就是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环境,历史人文景观的建设,从而保障城市在经济建设中和谐发展,减少城市因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津南区位于天津市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一轴两带”的津滨黄金发展连接带上,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区域建设的快速上升期,大量居住区、综合功能区、公共展示区及大型市政配套设施等快速落户于新建和未建区域,项目的快速落地使得前期策划缺乏深入的规划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往往是项目落地后短期内迅速实施建设。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和管控,仅凭区域控规和概念性设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不能有效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构建比例适宜的城市轮廓,营造良好的城市体量和风格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加深的过程,城市亦是如此。城市的空间形态、街道比例尺寸、建筑风格形式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和轮廓,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认识。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大气,充满活力,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沉闷,缺乏生机;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这都是由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迥异造成的,而这些也正是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基本要素。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畸形生长,建筑风格的凌乱丛生。在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过分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周边环境空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城市设计导则正是从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在空间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风格上进行控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引导。使城市整体空间有规律成长,从街道尺寸和建筑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体量和区域建筑形态。

2.2孕育良好的城市肌理,营造良好舒适的宜居环境

如果说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了城市的轮廓和骨骼,那么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就组成了城市的肌理。轮廓和骨骼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印象,肌理在心理上给人以心灵触动,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粗犷,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细腻;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嘈杂拥挤,密不透气,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安静放松,自由愉悦,这都取决于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寸城市空间,而过度的开发和建设使城市过度拥挤,居住空间环境得不到保障。从当前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看,期待在城市建设中自然性的提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从城市设计导则上统筹加强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外部空间环境的引导和控制,才能从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预留和争取的一定的城市外部空间,营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2.3凝聚提升城市记忆,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这就是城市的记忆。有的城市让人感觉质朴醇厚,历史气息浓厚,极具人文魅力;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喧哗浮躁,人文气息淡薄,缺乏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源于城市记忆的表达。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设计导则追求的精神内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中最难以表达的价值内涵。纵观世界各地,每一座知名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浓郁的城市历史和人文景观会使城市的发展更具魅力和传奇。城市的精神内涵可以是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提炼,也可以是城市发展中人文景观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如何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记忆是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精神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原有的历史人文等要素进行发掘和提炼,也可以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进行塑造和沉淀。从而实现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巩固和传承,为人们保留现在和未来寻找城市记忆的根源。

3.规划管理下城市设计导则存在的问题及管控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的特色在消失,趋同化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对城市空间属性的管理依据。从而造成城市建设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导则逐渐被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但作为规划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规范体系。

3.1导则的编制与实际相脱节

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实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编制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编制与实际相脱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编制的过程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和现状条件的分析和研究,过分注重物质形象及理想的空间形态,背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被快速的城市发展所遗弃,成为仅停留在纸上的美丽图画和文字,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3.1.1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结合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与需求,合理的导则编制结构层次为“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控制—地块控制建设—城市设计政策”。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周边环境提出最合理的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才是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最终目标,并从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原则。从而使确定下来的目标和原则既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规划部门在城市后续建设中提供管控的依据。

3.1.2城市设计导则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导则编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实施性,城市设计导则面对的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其价值,而不是在自身的条条框框中寻找城市发展的出路。导则要想切实发挥助推城市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编制者走出设计室,深入现场,广泛调研,认真分析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区域发展未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遵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2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实际指导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要经过项目控规完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批复、建筑方案审定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多个审批环节,而城市设计导则想在城市建设中指导具体实践就必须要以这几个审批环节为载体逐层传递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但是,在这几个审批环节中,往往起关键性作用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审查一般都忽略了对城市设计导则内容的延续和传递,导致城市设计导则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逐级递减,到具体项目实践中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能否从规划管理中准确切入,并与各个审批环节有机融合是决定城市设计导则能够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3.2.1由城市设计导则引导项目概念方案策划

在项目方案策划阶段,按照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要求,对项目的整体天际线、组团关系、功能布局进行引导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构架符合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的要求,同时对后期项目整体的建筑形态和形式给出指导性意见。

3.2.2依据城市设计导则核提规划条件及选址意见书

在项目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核提阶段,将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策划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给出合理的开发强度。作为后续其他规划审批环节的重要依据,避免因个人素质、感情喜好等因素造成的建设随意性,同时也可作为专家论证等环节的评估依据。

3.2.3结合城市设计导则控制内容审查规划及建筑方案

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是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深化阶段,是项目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比例尺度、历史人文景观、外部环境等确定形成的阶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在具体实践中的融合阶段。因此,再要规划和建筑方案审查中对前期策划和选址中的城市设计导则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保在规划审批中落实。

3.3现阶段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区域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的学科目前在许多城市刚刚处于起步实施阶段,许多城市也只是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和即将建设的区域进行了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对于城市旧城区和未建区尚未编制,因此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的控制和引导缺乏区域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样容易造成城市不同区域整体空间关系、外部空间环境、历史人文等彼此之间相脱节,无法很好的过渡和融合。以天津为例,海河中游作为天津城市未来发展核心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但目前该区域尚未有编制完成城市设计导则。虽然该区域目前基本属于城市未开发区域,但一些大型的项目如国家会展中心等已开始逐步进驻该区域,并且短期内就会实施建设,而缺乏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和引导容易造成项目的建设与未来海河中游区域的整体发展缺乏融合,不利于未来地域整体风貌。同时,在新建或未建区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控制和引导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也更利于发挥导则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尽快完善城市新建和未建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4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国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设计导则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只有一些地方性的条文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地位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有力依据。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或管理条例修编时将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条例之中,为导则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3.5缺乏公众认识和参与

城市设计导则的宗旨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提高和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所以,公众的实际参与和切身感受才是衡量城市设计导则是否能够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在当前,城市设计导则更多的是被城市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所认同,对于广大的居民和群众来说还是陌生事物,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和价值还不了解。这就需要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采取公示、公告、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进行宣传、推广,使公众真正认识和了解到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导则的编制之中,集思广益,发挥群众创造力,使城市设计导则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

4.结语

篇3

[关键词]社会城市;田园城市;小城镇;新农民教育

在埃比尼泽・霍华德用一生撰写的唯一一本著作《明天: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中,他提出社会城市理论,并对城市社会的生活信仰进行了卓越诠释。在后世,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及其城市乡村化的梦想恰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和代表,再也没有什么比小城镇更能表达霍华德对城市社会的伦理诠释。在霍氏的城市信仰中,让我们获得诸多有关我国小城镇生活及其新农民(乡镇市民或转移农民)教育的深刻启示。

一、霍华德的乡村梦及其伦理诠释

(一)从田园城市到社会城市――乡镇世界的文明与想象

霍华德,这位伟大的城市梦想家和规划师,为我们构想了展现人类未来文明的城市社会和生活形态。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传递给我们包含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中的对人类本性和生活信仰的理解。在他的理论中,城市生活与人类道德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霍氏理论有两个关键词,即“田园城市”和“社会城市”。而贯穿始终的是沟通、交流、合作和平等。霍氏以田园城市为基础建构起社会城市的理想。同时,在提出社会城市理论之前,他首先向我们推荐了田园城市的规划。在他看来,理想的田园城市应当是人口规模在32000人,面积在1000英亩(405公顷)。他认为,田园城市应当是人和工作岗位靠近,家庭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他为田园城市确立了生活目标:“最大可能地保护我们现存的平静地区,应该成为一个基本的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由若干田园城市通过城际轨道相连,就构成他所谓社会城市。非常有意思的是,霍氏所设计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结构、交通标准,尤其是构成社会城市的基本元素田园城市,就规模设计和生活理想看,与小城镇社会的许多典型特征非常相似。与此同时,在精神气质上,似乎又与中国的农家院落和古典城市的四合院想象形成无形默契――庭院、枣树、竹林、菜园和耕地――幽闲、宁静和安谧。正如学者朱海忠所言:“田园城市虽然起初在农村运作,但最终建成的是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小城镇社会恰巧是这一系统的一个典型形态。朱海忠进一步说道: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城市,特别是为农村所环绕的小城镇的同步发展。”事实上,只有小城镇才可能实现这一所谓“农村所环绕的”生态与环境。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霍氏的城市理论中,无论是田园城市还是社会城市,其核心都没有离开乡村元素的构想。对他来说,城市不是拒绝乡村的另一个世界,而是乡村世界的自然延伸。在他看来,纯粹的城市不完美,而纯粹的乡村同样也不完美。他既反对独立的乡村,也反对独立的城市,认为并不是“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即建立所谓“城市乡村”――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应当“坐落于开放的乡村之中,结合了城镇生活和乡村生活的所有最好特点,而没有随之而来的不利。”而所谓社会城市则是以城际交通网络将这些田园城市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多中心的巨型城市――社会城市。而无论城市在规模上如何扩大,其田园式生活方式及其生活信仰永远不能改变。在他看来,城市有乡村没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乡村却具有城市没有的宁静和安谧,这就是霍华德社会城市的理念――即田园与城市的联合体。霍氏的城市构想是乡村性的,其所要实现的理想是“城市即乡村”。

归纳霍氏的城市构想,所谓乡村背景,应当包含如下元素:第一,和谐、安谧和自由;第二,自然、生态和绿色;第三,人性、交流和沟通;第四,共同体验和记忆。霍氏认为,乡村元素是永恒人性的一部分,是永不过时的人类文明。他要用乡村来建构城市,用传统来建构现代。

事实上,霍氏对城市并不排斥,甚至认为乡村同样必须吸收城市元素。事实上,其田园城市就是吸收了城市元素并具有城市丰富性的乡村。比如,剧院、画廊、旅馆、茶社和咖啡屋等。学者朱海忠在评价霍氏城市理论时说到:“他力图将城市的发达与乡村的甜美相结合,构建一个功能自我满足的系统。”霍氏在展现其乌托邦梦想时实际并未拒绝生活的现实可能。比如,他主张田园城市应当具有产业的支撑,他设想,在田园城市的工厂地带,应当到处充满机器轰鸣的声音。因此,田园城市不是纯粹的乡村,而是吸收了乡村元素的城市。由此,霍氏被认为既是一位规划大师,更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他为人类展现了一个新生活方式。在霍氏的眼里,乡村因为缺少丰富性而不是一个理想社会,而城市可以有足够的丰富性,但却没有乡村的自由与和谐。因此,他只是希望城市能够“获得城镇的所有机会,乡村的所有品质,而没有任何程度的牺牲。”

(二)小城镇生活的伦理信仰:为乡镇生活设计道德标准

综合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可以看到,小城镇世界似乎是霍华德城市梦的归宿和典范――和谐、自由、舒适――完美生活的样板。从田园城市到社会城市,最终走向理想城市,原始的自然和现代的丰富完美结合在一起。霍氏为田园城市所作的规定,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生活理想,都恰好符合小城镇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伦理标准。在霍华德看来,田园城市的关键特征是:“有限的规模,中心广场,放射状的大街,的工业,环绕的绿带,以及一旦第一座城市已经填满,就开始又一个定居点的概念。”在霍氏看来,在田园城市中,人和工作岗位靠近,家庭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到,田园城市充满乌托邦想象和公社情结,是小城镇精神的完美体现和表达,再也没有什么比乡镇精神更能体现霍氏对城市社会的精神体验。

社会城市理论,从表面看是一种城市设计和生活方式,但其中包含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则不仅是这些,而是霍氏对人类生活的文化想象和道德信仰。在他的城市理论中,包含了对人类文明和伦理生活的理解和选择,而绝不是对城市结构和交通计划的设计。他在书中写到:“要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就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今天,人们越来越把这位规划大师视为一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和人类生活的精神导师。在霍氏的思想中,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成为一种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和文明结构。在他的理论中,对所有城市规划的想象都可以视为一种伦理和道德的思考。他希望“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生命。”如果将其对城市规划的伦理想象应用于我们小城镇生活伦理的建构之中,应用于对小城镇新农民的教育之中,则是一笔伟大而用之不竭的伦理资源和文化遗产。霍氏对城镇和乡村的关系曾有过一段深刻地论述:“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乡村是上帝爱世人的标志。”即城市包含着社会的丰富性――科学、艺术、文化、宗教,而农村则包含着人类原始生活的本性。霍氏的这一论述,实际已远远超出对城市规划的策略,而是彻底的道德设计和伦理想象。这一精神和想象对我们探讨乡镇伦理或乡镇精神的独特性,无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比于田园城市,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已经远远超出对城市的生态构想和物理规划,而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人类本质的思考,她反映了人类在现代城市文明构筑的巢穴中试图自我解放的欲望和理想――乡村背景和田园生活――诗性生活的回归。正如另一位城市学家詹克斯,他以所谓紧缩城市的概念表达了霍氏田园城市的生活伦理和信仰。他写到:“便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性互动”“体验城市生活的精髓及多样性的理想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说,田园城市是生活性的,而社会城市是精神性的。她已不仅是一种城市社区的生活规划,而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伦理性思考和文化性诠释,表达的是一种道德的信仰和对文明的理解。在霍氏那里,社会城市的“社会”,其意义代表一种社会改革,而不是城市规划方案,更不是工程技术,更不是要以田园城市去构建一个卫星城的计划。如果那样理解,则是对这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和人类精神导师的亵渎。应当说,这恰恰是霍华德的城市理论的本质,也是诸多现代城市学家的思想。比如,芒福德等城市社会学家,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形态来看待,试图从城市的变迁中发现人类文明和精神信仰的发展。

霍氏的城市伦理试图为城市生活确立生活标准和伦理信仰。其所要表达的已经不仅是对田园精神的渴求,而是对一种文明的留恋和热爱――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永恒价值――一种源于人类乡村经历和村庄记忆的华美之梦,一种既不同乡村又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伦理。她既有乡村的宁静、安谧与和谐,又有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既有乡村的交流和合作,又没有城市的对抗和竞争;既有乡村的热情和互助,又没有城市的陌生和冷漠。事实上,霍氏不仅将乡村元素引入城市,同样也将城市元素引入乡村。甚至认为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城市构想。因此,霍氏城市理论的关键在于是迷恋乡村或是热衷城市,其核心在于生活价值的建构和小城镇生活的道德想象。霍氏是用道德的眼光重新审视城市、乡村和文明。在他看来,城市的丰富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市的一切应当是人性的自然延伸,而不应当成为对抗人性的城堡。过度竞争、自我封闭、自私自利、侈奢靡华等,都是不能容忍的。

二、霍华德的教育遗产:共同体意识与自治伦理

(一)合作公社与乡镇设计――共同体的教育精神

霍氏城市设计中的乡村想象,包含着人类对自我、对生活的理解,交流、合作和人性,完全自由和平等的人类理想。对于霍氏的城市理论而言,不在于庞大的社会想象,而在于他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状态的迷恋及其建立在这一迷恋之上的社会规划和政治想象,一种建立于人性自然基础上的社区方式和生活意义。他所提出的广泛交流和互助意识,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和礼让,似乎只有在传统乡村社会才能具有。在这种信念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他试图建立的田园城市,不仅是一个城市社区,更是一种保留着浓厚乡村意识的社会共同体。因此,霍氏的田园城市的伦理本质就在于以另一种方式再现原始共同体崇拜和信仰,用一种“城市乡村”的信念为乡镇社会确立生活信仰。在这里,让我们更有理由坚信小城镇社会道德建构的独立性及其自我建构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保留共同体信仰就等于保留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及其对教育方式的选择。腾尼斯在其著名论著《共同体与社会》中说:“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是“相互之间的一种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在这里应该被理解为默认一致的概念。”在他看来,社会与共同体不同,“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由此可以看到,滕尼斯所有这些论述,都是在描述传统乡村社会的图景,而霍氏的城市构想则与滕尼斯的共同体想象不谋而合,力图保留这些“城市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信仰。

对乡镇社会而言,霍氏的共同体想象不失为一种伦理态度和教育立场。许多研究者在论述小城镇社会时,特别强调小城镇社会的公共性、直接性和共享性,认为小城镇社会的生活方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表现为在公共服务方面更为直接,社区生活为所有乡镇居民共同占有、共同参与和共同管理,社会生活的全体性、群众性也更为直接。这一描述,深刻体现了小城镇社会的共同体性质,用霍氏的话说,就是所谓“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在这里,霍氏的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保留了古老村社共同体的浪漫想象和文明印记。乡村社会及其共同体意识对于小城镇社会来说,构成小城镇新农民的生活图景和教育构想,即依托并建立于古同体想象之上的新农民教育。

另一位霍氏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英国城市理论家霍尔,在评价后人对霍华德的误解时分析到:霍氏没有试图把人口迁往农村腹地,实际他在设想人口百万的“集合城市”;霍氏没有把人民当作棋子安放,他的梦想是建立“自愿的自治社区”;霍氏的理论不是城市规划,而是社会改革设想,是想通过田园城市建立所谓“合作公社”。在霍尔看来,霍华德用一生撰写的唯一一本著作《明天: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的书名就可证明这一点。在这里,无论是“自治社区”,还是“合作公社”,或是“和平之路”,都是对共同体信仰的描述。在他看来,霍氏的田园城市不仅是一幅城市蓝图,而自由和合作才是他所要表达的核心。霍氏所要的正是建立于乡村社会基础上的城市理想,这一切都体现了霍华德对共同体信仰所包含的自然人性的赞美。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共同体社会才是最完美理想的。他试图让他的田园城市保持古老乡村共同体的性质及其道德标准,并让乡镇市民接受这种共同体教育计划。

(二)村庄体验与城市乡村――自治伦理的教育构想

霍华德规定田园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极限,只允许田园城市一个一个的独立存在,而不允许她们真正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在她们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霍氏的这一社会城市构想,就是防止现代城市在生活方式上对乡村结构的破坏和瓦解。事实上,霍氏田园城市只是一种放大了的“城市村庄”。在他看来,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现代城市的发展必须完整延续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明方式,只有限制田园城市的扩张和结合,才有可能做到既实现城市社会的扩张,而同时又能保持所谓“自治社区”和“合作公社”的共同体结构。为有如此,才能保持乡村传统在城市社会的延续、存在和发展。

霍氏的自治社区要求有自治伦理的支撑,这种自治伦理只能源于古老的村庄想象。在霍氏那里,教育应当是田园式的母性教育,而他所构建的田园城市恰恰是最适合这种无需国家干预的乡村社会及其田园式教育的典范,他希望依靠乡村共同体的文化与传统来承担田园城市的治理和教育任务。对于霍氏来说,田园城市及其放大的社会城市都可以继续延续乡村社会的自治传统。霍氏所谓平等、交流、合作,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乡镇自治的政治伦理,但其基本立场实际与另一位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具有相同的政治态度和伦理信仰,只不过霍氏并未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问题。古老的共同体信仰、合作社会和自治社区等包含在霍氏城市理论中的核心价值和元素,实际已经直接触及乡镇社会的政治态度和生活伦理等问题。

在这里,霍氏的乡村情结和城市概念,与托克维尔的乡镇精神似有不谋而合之处。托氏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新英格兰乡镇自由及由此构成的乡镇精神奠定了美国民主的基础。在他看来,一个没有国家意志干预的地方,恰恰是人类文明理想的梦境――纯粹的自由和自治的生活。他带着无限迷恋之情对美国新英格兰乡镇的自治生活进行了赞美:“国家是人造之物,而乡镇是上帝之造物”,“如果说建立君主政体和创造共和政体的是人,而乡镇却似乎直接出于上帝之手。”在托克维尔笔下,新英格兰乡镇居民对自己的乡镇生活怀有自豪和坚信、依恋和爱慕。托氏对新英格兰的研究恰好验证了霍华德的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社会的结构之下,不可能完美实现自治民主,即便实现,也不可能同时保有乡村社会的自由、交流和合作,而乡镇社会却有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平等意识、公共参与和商讨共享等――都可能在乡镇社会成为社会习俗和教育的主流价值。

对于中国的传统乡村来说,自治既是乡村社会的生活态度,也是乡村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乡村社会的存在不仅构成了中国乡村的教育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乡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古老的村庄自治实际同样早有存在,只不过依循着完全不同的模式。乡村自治依靠寺庙、家族、行会的教育和治理,乡村社会的一切问题,包括道德纠纷和社会教化都可得到解决。在那里,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的理想,在乡镇社会中得到不断重现,在那里,老子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了延续。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古代的乡村社会,认为在中国古代,国家基层组织的责任主要表现为征税、公共秩序、美德教育、司法等,但这一公共事务“国家化”的目标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大部分公共事务被转化为民间责任。在这里,中国的村庄承担着远比我们想象和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在他看来,村庄没有国家权力,村庄的公共事务是由家族、商业和行会、寺庙和宗教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到,霍氏的田园城市及其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演绎着古老农业文明的村庄体验,并让这种体验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不断延续和拓展。

三、霍华德的乌托邦教育计划

(一)希腊式的城市政治――理想主义的市民教育

霍华德,这位城市社会的梦想家,自治文明的规划大师。其城市理论告诉我们,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政治文明和伦理态度。因此,田园城市作为一种进化的乡村或理想的城市,可以并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市民精神和政治结构。在这一社会条件下,应当无需巨型城市复杂的社会模式和政治制度,可以并应当实现人类社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信仰,一种类似古希腊式直接民主的自治生活。在这一方面,霍氏田园城市中的有限城市理论及其共同体意识与托氏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霍华德通过城市环境的设计为这种以自治伦理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奠定基础,而托氏则是从另一角度设计了在乡镇环境下与霍氏具有同样宗旨的自治共同体。应当说,霍华德主要建构了一种乌托邦理想,而托克维尔则按照这一乌托邦想象寻找到一个现实版本目标――新英格兰的乡镇自治共同体。这种自治精神不是一般的市民信仰,而是具有希腊城邦理想的古典市民精神,即可能直接参与的民主社会和市民道德,全体市民可以直接交流的公共生活。这种古典市民理想不是现代城市政治中,以陌生人为主体的间接民主,以及以强大制度体系建构的社会结构。在霍氏的社会城市中,全体市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生活。有学者在论及小城镇社会生活时,表达出对霍氏这种有限城市理论的欣赏,认为乡镇社会的公共生活及其公共服务性更为直接,公共生活为社区成员所共有,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管理。应当说,从小城镇社会的特点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霍氏城市理论的立场和出发点。

在霍氏的城市构想中,尽管充满对乡村世界的迷恋,但他的田园城市并非纯粹的村庄,而是一个经典的城市。他的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所包含的自由、合作和交流等理念,看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乡村伦理。然而,在其背后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标准的城市精神――希腊式的参与和自治――这种精神既不是单纯的乡土依恋,也不是纯粹的城市道德,而是一种理想化希腊式的民主精神。霍氏社会城市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田园城市,无论从规模或是政治设想上都是一个典型的雅典式城邦。霍氏的田园城市是最接近希腊城邦政治构想的一个现代版本,在这一构想中有可能真正建立起符合自治伦理的政治生活,让所有居民的共同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希腊式理想成为现实。

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既是一种政治建构,也是一种教育计划,而不是单纯的城市设计。其城市理论强调的合作、交流和平等,就是最理想的教育信仰和目标,而田园城市是实现这一教育计划的学校和场所,由田园城市构成的社会城市及其城市生活,是奠定这一教育理论的基础和主体。在这种社会架构中,一个可能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想被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宏伟的教育计划。

(二)小城镇的社会工程:霍氏的乌托邦教育实验

从某一角度看,霍氏的城市构想及其希借式的理想主义市民精神,似乎恰好可以安置于小城镇社会之中,可以按照希腊城邦有限城市概念完美建构相似的社会理想。因此,霍氏的田园城市为小城镇治理及新农民教育提供了启示,可以视为在小城镇也只有在小城镇实现的现代市民社会的生活世界。小城镇社会的有限规模和自治信仰,恰好是培育这种理想市民精神和自治伦理的理想之所。霍华德以田园城市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城市,是一种基于小城镇构想的“城市乡村”,她为建构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政治乌托邦世界奠定了重要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基础。

与此同时,这种乌托邦设想也为小城镇新农民――乡镇市民――的教育创造了可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氏的田园城市也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计划和工程。在田园城市,乡镇市民(新农民)接受自治伦理的教化,实现古典市民精神的陶冶。在小城镇社会中,既有乡村背景的支撑,又有城市社会的政治可能――自治伦理和民主公民。霍氏的理论给予我们巨大的政治想象――在乡镇社会实现理想市民的训练可能比城市社会具有更大的可能和优势。在这一点上,托克维尔的乡镇自由理论已经给予霍氏田园城市理论作出最好的诠释和注解。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为实现这一现代版城邦想象提供了宝贵资源。

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理论运用

正文:

海绵城市主要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防止治理城市发生内涝或者雨洪现象,此方法有一点的“弹性”,所以我们把海绵城市也可以理解为“水弹性城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各类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导致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可以把城市变成海绵那样,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在需要水资源时防水,所以对其应用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1.1优化规划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雨水、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他们三个是相互配合应用的,所以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尤其重要,要保证城市雨水系统、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协调统一、衔接到位。具体规划过程中还要做到:并绿色结合灰色、源头减排结合末端调节,切实注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特点,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合作,保证海绵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1.2注重生态性

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展,其主要要求以及具体出发点就是注重城市的生态性。之前我们总会将城市的管道工程、沟渠工程以及泵站工程等的建设叫做灰色设施,而海绵城市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城市系统低影响的绿色雨水设施,以此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创造出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由于雨水设施都比较陈旧和落后,所以通常会出现雨水径流现象,所以要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设施和系统,以此保证雨水设施取得更好的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发展就是在生态性原则的指导下建设出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系统。

1.3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无论是什么工程的建设。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要以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为重。在设计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具体降水特点,严格按照本城市对水环境保护及对城市内涝治理的实际要求,设计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

1.4注重设计的系统性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对其具体设计施工要认真分析好城市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以及城市现有水设施和之前城市水资源的开采程度等等,进而按照本城市的实际发展要求,对海绵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比如英国的排水系统,主要以全面综合的规划设计为其基本前提,以保证城市排水系统和本城市整体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2海绵城市角度来看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2.1城市道路规划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道理规划方法主要有道理的景观绿化以及人行道雨水排放等。其中针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对于道路的本凹陷绿地,其主要有将路面雨水径流到城市绿化带的作用,以此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来降低降雨入渗和净化。对于城市道理渗透便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道路的雨水渗透功能,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城市道路的路面污染比较严重,就要特别仔细的考虑是否使用渗透路面。除此之外,对于城市道理人行道的路面雨水径流消化,通常对其使用LID树池型的方式。

2.2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方法

2.2.1自然排水系统自然排水系统其主要原理是从现有的排水系统,使雨水在街上成集水管不同,则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但将按地下水补充浸润过滤保留雨水,土壤和植物。包括有植物、地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本地土壤以及排水管道组成。在这其中,植物的抗涝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强过滤和雨水渗透。

2.2.2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国,雨水花园主要是指在浅凹陷种植灌木、花木,以及其他工程措施植物中的区域,雨水花园注意利用了过滤器土壤和植物,保证雨水的渗透,切实降低径流。雨水花园把雨水管理系统和城市景观的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解决雨水问题的同时又美化了城市环境。现阶段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保证雨水花园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减少雨水污染。

2.2.3可渗透路面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渗透路面主要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之前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是一种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对于可渗透路面的应用是一种对现有雨水环境的缓和措施,可以很好的减少对其他雨洪水技术的应用,以此源头性的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主要有水泥砖块以及可渗透沥青、可渗透混凝土等渗透材料的应用研究。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减少城市园林建设成本,降低园林运行管理难度,促使所设计的城市园林更加自然、美观,充分展现城市园林具有的多元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05:248.

篇5

关键词:电力配网;建设;管理模式;成本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电力配网工程是电力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与经济效益。当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管理专业化程度不够等,这些都影响了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因此,应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电力配网建设与管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力事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电力配网的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关系着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关系着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在电力配网工程中,对工程建设实行监督控制有助于提高电力配网工程的经济效益,使建设资金能得到高效利用;对配网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不仅能提高项目工程质量,还有助于控制项目运营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的投资效益。此外,随着电力配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加强电力配网建设与管理,合理开展电力配网工程,科学管理电力配网工程,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

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涉及电源、电网、配网三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片面重视电源规划建设和电网规划建设,对电力配网规划建设重视不够,导致电力配网的网络结构不合理、线路故障率较高、负荷增长速度较快,这些严重影响了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

当前,我国城市配网工程建设存在着电源规划不科学、电源点分布不合理、电力网络结构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供电质量和电力设备管理,也给线路检修、电网改造等带来许多不便;不仅给国家带来许多经济损失,也给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此外,由于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输电线路多用高架线,在恶劣天气时很容易出现高架线毁坏的问题,这对电力配电工程建设极为不利。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闲置用地逐渐减少,这也增加了电力配电工程建设的难度。

三、改进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的措施

第一,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它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不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将工程质量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也有助于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而,在电力配网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对立项初期的设计、施工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结算、审核等都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工程质量、施工进程等得到科学管控。比如,针对配网工程施工强度大、建设周期长、资源消耗大等特点,在项目开工之前应进行科学决策,保证项目决策的准确有效,确保后期作业流程、工程量在科学范畴之内。

长期以来,许多电力配网工程忽视建设前期的图纸变更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很难按照图纸作业,因而,应坚持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的理念,将工程建设的管控重心放到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以更好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应推行项目监制机制和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提高电源规划、主网与配网规划的科学性。

第二,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推行工程量计价模式,建立科学完整的工程量计算与编制规范,明确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量计算方法,制定科学规范的工程量清单文件。比如,在设计变电站文件时,文件内容要包括填表须知、工程概况、编制说明、工程量汇总表、工程量计算表等内容。

第三,不断完善电力配网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用电单位对电力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配网是电力系统中的最后环节,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用户的用电质量。因而,电力企业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同时,电力企业应根据配网的运营情况制定科学的配管管理制度,制定必要的控制管理措施。比如,建立应急事故处理中心,一旦发生电力突发事故,要火速派抢修人员进行检修;对停电检修进行合理安排,减少重复停电的发生,保障线路的供电安全;调高输电线路电压,尽量减少线路损耗;对变压器符合进行调整,选择空载损耗较小的变压器,等等。此外,电力配电企业应针对电网配网工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比如,要根据区域用电状况进行电网部署,电网的主网与配网要合理搭配,配电网架要与城市的用电情况相符合。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电力企业效益、用户用电质量等都有重要意义。因而,应根据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健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以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盛浩.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 (14).

[2]林镜星,李文轩.浅析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1).

篇6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篇7

关键词:“实用功能”;椅子设计;设计

“实用功能”是工业设计功能美的基础,它是设计用来满足人们实用需要的属性。“实用功能”在设计史中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从椅子设计一例就可看出“实用功能”在设计史中的深化历程。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在1953年指出:“所有真正的原创思想,所有的设计创新,所有新材料的应用,所有家具的技术革新都可以从重要的典型椅子中发现。”芬兰设计大师塔佩瓦拉(11mari Tapiovaara)认为:“椅子的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所以,本文作者将以几个不同时期的经典椅子设计为例来具体论述“实用功能”在设计史中的深化历程。

名称:维也纳咖啡椅 设计人:托勒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椅子的设计重象征和装饰功能而轻“实用功能”,椅子设计多是体现在华丽繁复的装饰来象征地位和身份。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设计应允而生,椅子的“实用功能”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得到了初步发展。椅子在“实用功能”层面上深化主要是“坐”的功能日益重要,具体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椅子在造型变得简洁。第二,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使椅子造价大大降低并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例如德国的托勒发明了弯木技术,他设计的维也纳咖啡椅,堪称19世纪家具设计中的经典。这款椅子的部件采用蒸汽压力弯曲成型的技术制造,而且不少部件可以互换,因此能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而且椅子的各部件采用螺钉进行装配,操作简单快捷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椅子的牢固性。而且这款咖啡椅造型简洁,线条优美,重量较轻,易于搬动,与以往手工制作的椅子相比,其“实用功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名称:躺椅 设计人:布劳耶 时间:1936年 名称:躺椅和搁脚椅 设计人:伊姆斯夫妇 时间:1957年

名称:“Polyprop”可叠放椅 设计人:罗宾戴 时间:1962到1963年

在19世纪中期和后期,椅子在“实用功能”层面上得到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舒适性在椅子设计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制作意义非凡、赏心悦目的成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身心健康和勃勃生机” ①。以1936年设计师布劳耶为英国Isokon公司设计的躺椅为例:这款胶合板躺椅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更多的考虑了人体的形态,设计出的椅子形状能使人躺在上面感到舒适。1957年伊姆斯夫妇设计的躺椅和搁脚椅在舒适性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款椅子由三部分弯曲的胶合板构成,外包软垫基座可旋转,成为20世纪椅子设计的典范。第二,和椅子形制、材料更加简洁轻便,价格十分低廉。例如罗宾戴在1962到1963年间完成的聚丙烯模压成型“Polyprop”可叠放椅,这款椅子造型简洁、轻便耐用,而且其可叠放的特点使空间得到节省。

名称:“Aeron”办公椅 设计人:查德维和斯图姆夫时间:1992年

名称:“身材2号椅”(F1gura Ⅱ) 设计人:马里奥・贝利尼(Mario Bellini) 戴特・泰尔设计 时间:1994年

在当今时代,椅子在“实用功能”层面上向更广阔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变得更加注重人性化与尊重科学,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是否舒适和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Aeron”办公椅和“身材2号椅” 就能充分说明“实用功能”在人体工程学等科学方面的进一步深化。1992年由设计师查德维(Don Chadwick)和斯图姆夫(Bill Stumpf)合作为米勒公司设计的“Aeron”办公椅这款椅子创造性地将聚酯网用在椅座和靠背上,使得椅子可以根据使用者所造成的各部分压力不均而改变自身形状,使其贴合人体,而当椅子空置时,它的形状又会自动复原。除此之外,椅座的高度、扶手及椅背的角度均可调节,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工程学原理。在1994年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师马里奥・贝利尼(Mario Bellini)和戴特・泰尔设计“身材2号椅”(F1gura Ⅱ)也充分体现了“实用功能”在人体工程学等科学方面的进一步深化,这张现代办公座椅附加设计了具有升降与特别调节的多功能,更具备了各种高档豪华型的选择和不同的靠背和高度,使之更加符合人体的坐姿和工作方式。

从不同时期的经典椅子设计案例中可以看出:“实用功能”在设计史中在深度上是不断深化的,在广度上是不断扩展的。“产品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设计师必须掌握和遵从某些原则,成功的设计绝不可能从天而降”②而“实用功能”是进行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原则。从“实用功能”的设计层面上考虑,在当代社会,一件椅子的设计与创造要与人们心理与生理相适应,充分考虑到座椅的造型和材质。“只有安全好用的设计才是未来产品竞争力的要件,只有方便易用的产品才会让我们从富庶的生活中体验到满足和快乐。”③从椅子一例可以看出,产品的设计早已由最初的注重外观发展为注重“实用功能”中的低廉耐用和舒适,而今再进一步深化发展为符合科学和人的生理及心理。

注释:

①美 威廉・斯莫克《包豪斯理想》周明瑞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篇8

关键词:理论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一、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它通过Visual C++6.0的运行环境,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熟练的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为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第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大学本科学生进行计算机二级考试中设置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体制,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学习。

如何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设计与调试程序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二、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授方式的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上课时主要采取边讲授、边演示的方式,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以教师讲授时如果把握不好教学知识点的难易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该课程知识点散乱,枯燥无味。学生们只是在感观上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但并不真正掌握编程的技巧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实验题目选择不当产生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普遍为“命题型”实验,教师根据讲授的内容,指定几个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完成,以此来验证所学内容中的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这种“命题型”实验虽然对学生熟悉知识点和掌握简单的程序设计技能有益,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首先,“命题型”实验之间无连续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做完本学期的十二个实验之后,依然不知道如何去编制一个完整实用的程序,没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其次,“命题型”实验的实验结果往往是唯一确定的,若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就意味着学生的程序有错误,这种实验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老师的提线木偶;再次,这种相互独立的实验很难保证实验内容的完整性,使得学生有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相对较大,教师难以经常接触和详细了解大部分学生,导致缺乏对每个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客观而准确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教师对现有教育方法、讲课内容、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通过对课程教学、实验教学上的改革,使得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加强对编程能力、调试能力培养。

三、教学改革中采取的对策

1.理论教学内容上合理布局。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偏重C语言语法知识的灌输,教学用例组织缺乏前后照应,个别用例不太适合当前大学生的知识背景,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解和消化。因此,如何精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和授课的重点,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重视教材,但又不能盲目的依赖教材,更不能照本宣科。因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应用的领域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首先需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中各章节的要点及联系,滤清线索。然后,在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重新整合。譬如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语法内容以够用为标准,不要面面俱到,对不常用、难理解的语法不作重点阐述,只需教会学生今后需要时如何去查找即可。对于学生应该掌握而教材中没能详细阐述的内容,教师应在备课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予以适当、适度地补充,并选择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用例来展示其应用,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获得全面合理的知识和规范系统的编程理念。

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的先语法后编程的教学模式,注重算法的讲解,首先以“启发式”教学法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高级语言设计的思路分析问题,强调其与纯数学领域的分析方法的差异,并写出算法步骤,然后再基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编写代码。语法规则贯穿与问题实例中讲解,通过C语言常用语法规则在具体程序中应用,将语法规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实践证明,这种“注重算法,在用中学语法”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鉴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培养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和学生对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知识掌握的差异较大的事实,互动探讨的模式在教学别重要,由此“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适应课程特点,既有效改善填鸭式教学模式,又重视了学生自然存在的基础差异,尊重个性。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最终得出解答,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要想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好,就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去质疑。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抓住学生思路的最佳教学法。例如在介绍程序设计的分支结构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分支结构类型的算法的设计,就以他们熟悉的求ax2+bx+c=0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入手,请学生回忆数学上的求解公式并试图用C表达式书写出来。很快学生就得到了a>0时的两个实数根的C表达式。紧接着询问学生a

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用户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用电量在逐渐上升。这也带动了电网建设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工程造价在逐渐提高。然而,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建设中,频繁出现投资浪费的情况,而且还会有造价失控的现象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项目的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1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必要性

1.1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决定项目投资效益

在电力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要对贯穿整个项目全程的造价控制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确定后,后期投资方案则也基本成型:另一方面,“笔下一条线,投资千千万”,工程设计阶段决定了电力工程项目是否经济高效因此,设计阶段对整个电力工程的造价控制十分重要。

1.2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期

相关资料结果显示,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为25%-35%,施工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为10%,虽然设计费用在整个工程费用中占不到l%,但其是决定整个工程项目是否合理、经济、高效益的关键阶段。

2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中造价控制工作的问题

2.1 意识方面

一直以来,电力工程设计企业和相关机构都极为关注应用的技术、速度与产值等问题,但是却总是会忽略产品的经济。然而,工程设计时期的造价控制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落实。如果设计前期出现问题,就算后续工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但是很难改善工程不符合标准的情况。然而,当前不少技术人员虽然在专业水平与技术操作方面不具备优势,但是没有树立经济观念。很少顾及到减少造价的问题,也没有造价控制意识,无法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2.2 造价控制

2.2.1 没有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在工程设计时,设计部门的人员没有先进的工作观念,经常会在主观上增加安全系数,这会引起配筋过大、基础深、肥梁等问题。在设计初期,制定的方案大多数是草图,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会控制造价,从而造成浪费。

2.2.2 没有有效利用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指的是,根据设计工作书与造价预测控制的方案以及概算的状况,根据设计规定,分专业来进行造价限额的安排。限额设计的目标在于调节项目的投资成本与支出,处理好工程项目成本和所用技术之间的关系。但目前来看,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目前设计变更管理不完善,难以实现限额设计并且,由于现行设计收费与限额设计矛盾,导致设计费低与付出劳动不匹配,所以设计人员总会主动提高造价以保证经济利益。

2.3 造价控制工具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经济分析过程中会利用定额计算的方式,会用到设计资料和图纸,这样可以准确得出工程造价与工程量。然而,随着经济的逐渐进步,我国居民用电量也在持续上升。这种方式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还没有一套合理、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来收集、处理造价信息。过去的方式与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借助计算机技术,以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4 造价控制制度

当前工程设计机制比较单调,没有合理的分工。而且,设计体制会把工作划分成若干年个部分,无法全面的控制与了解造价。具体内容如下。

2.4.1 在工程设计初期,相关人员对于项目的实施与造价的预测不够详细,而且无法有效的控制经济指标,这导致限额设计没有充分的根据。

2.4.2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没有科学的设计周期,在选用方案时不够认真。工程设计中的不同环节与论证工作存在不足,而且也无法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周期。

2.4.3 对于设计的分工,不同部门都各自独立,缺少交流,也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这导致无法充分掌握工程造价,也无法有效的控制造价。

2.4.4 概预算只停留在表面,结果也不够准确。预算人员直接按照工程方案进行预算,没有考虑到实际施工的情况。

2.4.5 工程项目的设计观念不够先进,也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多数属于经验管理方式,对于技术经济的分析不够透彻。

3 完善电力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3.1 大力吸引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投标

在项目的建设初期,电力工程的主管部门可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公开进行设计招标,吸引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投标。如此,不仅能获取更多的设计方案,从而可以在充分的比较中择取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而且还可以凭借市场竞争促进投标单位优化设计,进而将工程造价合理地降低,控制造价。

3.2 鉴定设计标准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地位

设计标准为电力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监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力工程建设应遵循的科学依据。推广标准设计,可以缩减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执行设计标准,可以使得设计人员在重复使用规定程序中使得国家电力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自然条件及电力技术发展水平得以贯彻执行,可以资源与材料设备得以合理利用,进而使电力工程造价得以降低。

3.3 加强对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培养

人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设计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电力工程中层出不穷,原先的经验及知识明显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唯有加强对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岗位培训、短期轮训等培养,让设计人员了解到最新专业软件、先进设计及国际惯例,提高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设计水平、造价编制质量,进而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3.4 大力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力度

行业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应大力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对设计人员充当设备生产厂家、某些材料的“推销员“的恶劣行为严厉打击,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同时对其所在单位追究法律责任。此外,行业组织应该加强对相应制度的建立健全,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严厉打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属于一项关键的内容。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造价,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根据工程标准与规定,各部门加强配合,确保不同方面的利益,同时也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肖琪.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2(34).

[2]田昆,刘立涛,冯尊荣.加强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1(27).

篇10

一、单纯与经济

室内界面的单纯色彩,单纯材料传递的信息远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两种以上的材料带来的信息更为简单,符合单纯性意识的理论法则。而单一色彩、单一材料经过形态的丰富,运用解体重构手法带来的形态在视觉停留比单一的几何形态更为长久。单一化、秩序化的界面带来更为简单的信息内容。但是,过于简单化的设计容易带给人冷漠、呆板的感觉。根据这一构成原则,在简约风格中,采用单一色彩单一材质运用形态解构的办法设计界面,运用韵律,或者单一材质不同色彩单一形态,或者主要依靠材料本身的语言,材料本身的复杂性。如(图一)通过墙体凹凸不平的肌理处理手法,避免了块面形态与肌理的单一呆板,金色、木纹色、黑色和红色,材料金属质感墙面与木材的温情感,搭配地毯的毛毛绒质感,光的节奏变化,从光、材料质感、色块等方面破除了单一感,传达更多信息比如怀旧感、粗糙感、纹理美。从经济简单材料本身探求界面的丰富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对抗性、鲜明性;调和是协调;强调共性室内空间界面的形式可以很多,形体对比有曲直、横竖、上下、左右、隐现、虚实、凹凸、长短、高低、粗细、宽窄、方圆、远近、厚薄、轻重、大小、繁简、锐钝、刚柔等,这些界面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体现在形的大小,体量的比重。通过墙体或者天花弧线型处理,单一界面也柔和很多。利用视错觉以及意念同构原理,在墙体上做出拱门的效果,只有形而无实体的门洞,却在意念上延展了空间,镜子的使用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虚幻的空间,虚幻的镜子画框反射的虚景与实体的墙形成了虚实的对比,隐实的对比,丰富了界面的信息,丰富了空间语言;同样的虚实对比,用花窗、屏风、百叶窗与实体墙相结合一样产生虚幻视觉,丰富了界面。如(图二)顶面采用非规则形状的、自然形态的不锈钢从形态语言上丰富了天花,从质感语言上呼应了空间的硬朗,与实木的硬质,不锈钢的光泽度与木的深褐色,黄色灯光相协调。墙面以及隔断采用了雕花窗隔扇门,单一界面虚虚实实,延伸到其他界面———地面上斑斑驳驳,富有动感与余味。同时,雕花窗的繁复的花卉图案与墙体形成对比,从材质上与形体的繁简上有了自我语言的呈现。无论从单一界面亦或从整体空间来看,图案、形体的繁简对比强烈,而色彩对比弱化,从而达到统一。材质的对比,木材的亲切感、温馨感、自然感,与铁、不锈钢的冷漠、剥离感、光泽度的高傲感形成对比,不锈钢、铸铁这些金属的质感相当踏实、坚硬、堵、重,而玻璃通透、虚、脆、易碎、份量轻,二者的材质语言有很强的对比性,而二者色彩上又能调和,灰色、褐色以及银色金属光泽与玻璃的无色通透又是可以调和的。毛皮的华贵与纯棉的质朴是材料上的对比;长方形玻璃窗是形状、大小的对比。布置出这样一间居室,就是彰显个性的最佳途径。黑色与白色在视觉上的强烈反差对比,体现出房间主人特立独行的风格,同时也增加了空间中的趣味性。

三、比拟与联想

这一构成手法常用于主题性空间往往采用故事情节来作为一个空间的串联,通过形体的互换,在墙面上运用石膏板或者密度板刻花达到墙面形成前后两层空间。前面有鹿、山羊、树的造型,与后面七色条纹墙漆墙面形成色彩的对比,同时空间虚实的对比也很强烈,有剪纸的语言运用于界面设计上,是一种艺术语言的互换,效果很抢眼。单一的墙体、天花等各个界面除了视觉的繁复性,还有故事性,形体切割等手法,都运用比拟与联想。界面上有通过凹入一个圆形,彩绘荷花,在下面摆放画架和花瓶,形成视错觉,有花开独秀的意境之美。比拟和联想是对以往生活经验的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形成意境同构。比如拉毛的黄色墙面上,画长颈鹿,或者一株沙漠植物,这个界面马上传递出非洲场景。如,一个铺满实木饰面的墙面,镶上狮子辅首,或乳钉,界面传递出古朴,引人敲门的欲望。根据我们空间风格,引用比拟与联想对于界面设计相当有效。比如地中海风格中,在墙上凹入十公分,做成拱形窗,在中间贴自然山水画,比如海景、或者草地等,从视觉上看让人不禁联想到海,联想到自然某场景,从而造成视觉停留和思想神游,提升了界面的氛围,延伸了界面的第四语言———时间与精神。通过留白的构图形成联想空间。构图饱满一样可以形成让人产生联想的界面,意境深远。整个构图饱满,不同明度的红,图案的复杂性,以及形体的凸凹都是界面语言丰富的有效方法。如天花板运用红色的彩绘形成底层图案,再采用石膏板刻出与底层同样的图形,形成视觉的丰富。

四、节奏与韵律

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实现的,具体手法有:连续式、渐变式、起伏式、交错式等。同一界面通过木条之间的缝隙大小,渐变直至天花,盘旋而上、或蜿蜒起伏象一曲乐章,体现节奏与韵律。稳定是整体,轻巧是局部。在居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追求轻盈纤细的秀美。黄、绿、灰三色是客厅中的主要色彩。灰色向来给人稳重高雅的感觉,冲淡了灰的沉闷,而绿色中和了黄的耀眼,所有的布置都是为了最终形成稳定与轻巧的完美统一。

五、异构的运用

公装空间也常用到异构手法,在整体的墙面,统一的材料,统一的铺装手法,从整个界面中突显不同色彩的一小部分,形成对比。或统一的材料,单一的色彩中在某局部使用不同的铺装手法,造成视觉的惊醒。比如墙面采用同一图案的壁纸,在其中某部分悬挂木雕,或其他装饰品。或者采用大理石整体铺装界面却在某处凹入或凸出,形成空间的异构。或界面采用相同花纹、相同材质,于统一见变化的是纹理方向的不同。或同一图案用不同质感形成异构,或色彩上某处突破,搅乱视觉习惯。

六、变形与夸张

单体的墙或顶面,通过凸出或者凹入形成不规则的形态,造成挤压拉扯的心里感受,给界面增加某种生命力感。比如通过营造曲线,形成起伏的波浪状,消除了单体规则墙面或顶面的呆板、单调,让人感受到海浪的力度,产生同构。通过对顶面与墙面的增值圆润处理,模糊了墙与顶面的边界感,增添了空间的原始感。也可以通过打龙骨,营造纸面挤压的效果,通体采用白色亚光墙漆,拉毛的效果,营造纸浆粉饰的空间。根据空间使用性质与风格特点,室内界面可以运用单体增减、材料的拼贴、不同单体的组合营造个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