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鉴定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8 17:1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毕业鉴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我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粗心之处,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点:军训,禁毒及安全文明教育,消防演练,植树及工厂、农村社会调查。
体会:在要点:军训,禁毒及安全文明教育,消防演练,植树及工厂、农村社会调查。
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会还是不会,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而我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会还是不会,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而我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二】
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实习周记范文,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如:班级联欢会等,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会在成长中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为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而不懈努力。
【三】
在政治上,思想觉悟高,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不断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四】
尊敬师长,组织纪律性强,连续担任班学习委员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发挥友爱互助的精神,多次被评为校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高二还被评为市三好生。
篇2
明确培训重点,实施分类培训。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的对象为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应根据农村劳动者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实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一)就业技能培训。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开展初级技能或专项技能培训;主要由符合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其参加1至6个月(不少于120课时)的就业技能培训,重点是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结合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开展定向培训。
(二)技能提升培训。对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用人单位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其参加1至6个月(不少于120课时)的技能提升培训。
(三)专业技能培训。对未能继续升学且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其达到中级技能水平的培训。主要依托具备相应培训条件的技工院校等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实行培训工种目录管理。定点培训机构按《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和补贴标准》(附件1)规定的工种(项目)、等级和认定的培训范围,实施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规定总课时,其中操作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60%。培训工种目录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的的执行。各地、各定点培训机构不得超范围培训。符合条件人员每年可享受一次技能培训补贴。
二、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
各地认定定点培训机构须在培训工种目录范围内,按照每个培训工种(项目)不少于15个技能训练工种的要求,明确其承担财政补贴性培训任务的工种(项目)范围。同一定点培训机构中,已认定为其他类别农民培训的工种(项目)不得重复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的其他条件、认定程序按省财政厅、原劳动保障厅财社〔2009〕115号文件规定执行。严禁定点培训机构以联合办学的名义将培训任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培训资质和定点资格的培训机构。
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依托政府举办的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建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认。公共职业训练基地须符合《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基本条件》(附件4)。市、县行政区域内,公共职业训练基地的培训工种(项目)原则上不重复设置。规范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免费技能培训服务,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服务,应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培训项目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培训期限等应向社会公布。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10个工作日,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每期培训班结束5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结业审核申请。免费培训后所发《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应加盖“免费培训”字戳。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应为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就餐和住宿条件。有条件的可免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
各县(市)每年12月底前对定点培训机构和公共职业训练基地进行复核,并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点培训机构报备须填报《定点培训机构备案表》(附件5)。公共职业训练基地报备须填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备案表》(附件6)。
三、技能能培训工作程序
定点培训机构须将认定的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培训期限、收费标准、补贴标准、培训鉴定补贴申领办法公开张贴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
(一)申报计划。各定点培训机构必须对培训人员进行初审,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得纳入培训范围;各定点培训机构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10个工作日,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培训人员花名册(花名册应有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培训时间、居住地址、序号、是否参加过培训、培训证件等)、身份证复印件。各定点培训机构在上报计划时,每批次不得超过100人。
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应于培训结束5日前按要求向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县(市)职业技能鉴定由各县(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审定,并安排鉴定机构开展鉴定,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市本级职业技能鉴定由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培训机构不得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二)开班核实。在每批(次)培训班开班的第一节课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应实地检查培训班开班情况,逐一核实培训学员身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办班,开班中途不得随意增加或更换培训人员。
(三)监督检查。强化培训过程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通过抽查、学员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各企业、定点培训机构应积极配合检查人员开展。为加强对培训情况的监督,市本级委托市监察支队负责市本级各技能培训情况的巡查,每班培训巡查次数不少于两次,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
要逐步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在核定培训补贴时,应随机抽取不低于参培人数10%的学员,对核实发现不真实的,不予拨付培训补贴。
(四)结业考核。各定点培训机构在每期培训班结束5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结业考核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对参训学员到课、教学计划执行等情况进行检查,采取对照参训人员照片等方式确定到课情况,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结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参训学员考核合格,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给《职业培训合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四、培训资金审批程序
严格执行《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09〕115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0〕142号)规定,认真落实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规范申报,审批工作程序。
(一)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农村劳动者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定点培训机构组织的农村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实行资金直补个人办法。农村劳动者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工种(项目)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个人先行付费,培训结束合格,按规定申领补贴。农村劳动者经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3个月内,由本人向培训机构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办窗口申领培训、鉴定补贴。申请培训补贴的申报材料应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培训收费凭证、《就业和失业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培训与鉴定补贴申请表》(附件2)。培训、鉴定补贴实行即时审核,即时发放。定点培训机构须将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培训期限、收费标准、培训鉴定补贴申领办法公开张贴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
各县(市)应6月底前明确本地发放培训补贴经办窗口、公布联系电话。市本级培训补贴经办窗口设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系电话:5897067。
(二)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技能提升培训由企业培训机构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组织,企业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实施技能培训前,须向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交《企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审核表》(附件9)、培训计划、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委托书等,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组织实施。培训结束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申请培训补贴。申报材料:《企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申请表》(附件10)、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批准的培训开办计划、参加培训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培训签到簿、培训日志、《就业和失业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受委托的定点培训机构需提供培训委托书。经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按培训人数,以技能培训补贴人均标准的一半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拨入企业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省属企业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培训补贴。企业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不受农民工户籍区域限制。允许企业采取工学结合办法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三)专业技能培训补贴。专业技能培训由认定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承担,未能继续升学且有进城求职愿望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选择就读认定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且所学专业为我省企业紧缺专业(工种)的,毕业时每人可享受一次性培训补助(不含免费学生)。学校招收紧缺专业(工种)学生,须在招生前编制招生计划,经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培训毕业后,由学校集中向所在地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申报材料:学生名册,学生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核发登记表,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教育部门审核盖章的新生录取表、培训补贴申请表。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审核后,每人按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培训补助,培训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学生个人账户。2010年我省确定15个专业为技能培训紧缺专业(附件3)。技工院校招收农村学生人数纳入学校所在地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计划。
(四)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初次参加选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者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进城务工地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采取个人报销的方式。农村劳动者持本人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鉴定收费凭据直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报销。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也可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代为申请,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月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农村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书、《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复印件、享受技能鉴定补贴人员培训鉴定花名册(由农民本人签名)、鉴定收费凭据、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补助申请表等材料,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转同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核定补贴对象和补贴金额,将补贴资金拨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鉴定补贴标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补贴120元;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补贴80元。
篇3
本文列举了实践课程考核有效性缺失的表现,分析了原因,探讨了增强实践课程考核有效性的对策。提出应新增考核环节,加强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加强第三方认证,推动实践课程考核;坚持持证上岗,推动高职生公平就业。
【关键词】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考核;有效性缺失;对策
一、实践课程考核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课程考核制度是高职院校根据教育目标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测试、甄别和评价,并促进其发展和提高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的总和。实践课程考核是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我们通过对几所职业院校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近些年在实践课程考核方面有一些探索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滞后的考试观念,不利于高职人才发展
当前,某些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电子政务专业中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许多实践课程都是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往往考前复习复习,划划重点,交几份格式化的实验报告,并未突出该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要求、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所规定的命题,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阅卷、评分更是有较大的随意性。
2、简单的考核方法,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考核常常沦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甚至考题就是平常的作业。技能考核考查环节空白或所占比例不足50%,上机测试“走过场”;实验报告的卷面很少运用等级制评分,技能考核未尝试用“工程项目教学法”[1]或“文件夹”式质量控制法,[2]最终导致终结性评价多,形成性评价少。未根据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大纲中计算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全方位考核,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综合技能养成。
3、缺失考试反馈,不利于高职人才成长
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远未得到发挥,试卷分析停留在分数的统计上,较少系统分析师生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评价时,未重视参与和观察其操作过程,未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未对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做点评。
因此,怎样才能深化课程考核制度,引入针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考证制度,能否建立公正、科学的学生实践课程测评,成为了该院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教师与教学改革者的思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
二、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课程教学上的原因
不难发现,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的教学都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完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大多是照搬一些高校本科教学模式。国内针对高职层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这方面的研究和评述很少。如该院信息安全专业始于2005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三年制高职。是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激增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目前大多数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考核与评价仅依靠授课教师一人决定,难免存在授课教师有凭印象给分的现象。标准不一、评价不公等现状,将影响到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程考核集中在书面或电子报告加上机操作。
2、第三方认证原因
高职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鉴定属于不同的系列,对于职业资格鉴定来说,许多内容与学校课程内容有不少相同点,但侧重点不一样。当前的职业资格标准多适用于技能型、操作型工作岗位,因此在一些考核中未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之对应。同时五花八门的考证市场让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眼花缭乱,报证、考证十分盲目,功利性强。并且考证市场鱼龙混杂,学生考证靠碰运气。
理想状态的课程考核制度即应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的差异性,又能通过这一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和提高能力、技能与素质,从而造就一代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
三、对增进实践课程考核有效性的思考
1、新增考核环节,提升专业技能素质
专业技能素质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时,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信息安全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两个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经过反复理解而形成的技术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形成需经过反复练习,非一朝一夕能成。
通过新增“一个档案,一个作品,一份演讲”的实践课程考核环节,即一个档案包括收集整理的网上文献资料、创新设计和想法建设、参加社会实践经验和总结等资料入档;一个作品指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提交给教师,作为自己的代表作;一份演讲指让每个学生都谈谈在实验小组的感想,所学所思的口头陈述,形成文字讲稿。新增的环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并有利于实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
2、加强第三方认证,推动实践课程考核
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是不同教育或培训体系下的产物,两种制度在其结构、依据和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既有区别又互补。适用于信息安全专业的第三方认证包括职业资格证、思科认证、微软认证等等证书。它们是连接“专业”与“职业”间的桥梁,毕业后光凭学历证书通常很难有明显的竞争力,如能推行资格证制的考试模式,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得正常教学与第三方认证鉴定进行一定的衔接将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建设。
3、坚持持证上岗,推动高职生公平就业
职业资格标准不但是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依据,也是职业教育培养计划的依据,更是专业技能素质“风向标”和“裁判”。可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具体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把资格证书制延伸到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含金量。当前,国家加强了对各种工种上岗的职业资格认证的执行和监管力度,加大了对无职业资格上岗进行处罚的措施力度,职业资格证书推行日益规范,有利于高职生的公平就业。用人市场需要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湖南省司法系统走访调研的结果表明:到2014年,每个单位信息安全人才缺口为2-3人,这样全省三年内信息安全人才总计需要400-600人。企业有用人需求,单位有用人的标准。在学生毕业时,能有与就业岗位对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无疑为成功、公平就业添加一份保障。也能够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注 释】
[1] 龚雄涛.高职院校《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2-25.
[2] 周为民.实践教学“文件夹”式质量控制法.中国远程教育,2002.8. 32.
篇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全市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为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政发〔2011〕7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努力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要充分认识推动创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出台扶持全民创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鼓励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发挥好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体作用。帮助企业稳定现有的岗位,努力做到不裁员,不安排职工下岗。调动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在实施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安排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的问题,要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对推动创业的作用,落实各项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努力为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市政府近期将出台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从2011年起对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可凭《省个人自主创业优惠证》,享受各项扶持政策。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员,可申请不超过每人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参加创业培训的最高可享受1800元的培训补贴。
二、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稳定企业就业岗位
要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帮助生产和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努力减少失业。认真落实中、省出台的缓缴社保基金,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措施,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生产自救等办法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为企业稳定职工队伍提供支持。进一步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通过兴办实体和内部转岗等多种形式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国有企业要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在危机期间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要制订专项工作计划,采取专项措施重点保护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要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同级劳动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在落实中、省扩大内需建设项目时,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项目实施要明确吸纳当地劳动者就业的数量和比例。要大力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等新服务项目,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用生产资料经营、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物流等服务业。充分利用“两区六园”等产业集群配套服务扩大就业。从今年起,凡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50人以上的企业,由市劳动、财政部门负责为企业提供200万元以内不超二年的贷款贴息。
要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支持劳动者不等不靠,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创造宽松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场地安排、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灵活就业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的,2011年继续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补贴办法由市劳动、财政部门制定。
三、切实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
要把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力争全年转移就业人数达到58万人,年创收33亿元。从今年起,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可按照就业政策规定,在登记注册后给予3年期扶持,实行税费和小额贷款优惠,并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优惠政策执行。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从事农林牧事业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农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多渠道、多方式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继续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落实被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待遇和保障政策,保证其在基层稳定就业;将高校在校学生纳入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范围,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突出抓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帮助其尽快就业。积极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工作,今年,全市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其中市区级1000个,各县1000个)。要巩固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充分就业。
五、强化服务,搞好培训,为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健全市、县(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层次,充实服务内容等手段,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免费职业技能鉴定。要通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服务。
市、县区两级都要制定2011年—2012年职业培训特别计划,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作用,要安排好新成长劳动力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技能培训,重点对困难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回乡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困难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以企业为主,努力将职工稳定在企业内部。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回乡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具备资质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主,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开展职业技能、转岗、创业等多种培训。要促进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对象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及时做好受训人员的技能鉴定服务,对培训合格人员发给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对纳入职业培训特别计划的培训给予特殊培训补贴。困难企业对未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进行的职业培训,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具备资质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按职业培训特别计划开展的职业培训,受训人员按规定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且在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享受全额职业培训补贴;受训人员按规定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的,最高可按全额职业培训补贴的60%予以补贴。
要结合“两区六园”建设,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为不断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条件。从2011年起,市、县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所需资金,可从就业资金中列支,列支最高额度不超过当年就业资金总额的5%。
六、强化政府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做好就业工作
强化目标责任制度。各县区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时,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做好就业与失业调查统计等基础工作,跟踪掌握就业形势变化,及时制定实施应对措施。强化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篇5
英国教师教育管理是中央和地方合作进行的,但主要以地方为主。其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宏观控制下的大学、地方教育当局以及其他有关社会机构直接参与的教师管理体制。中央主要通过教育拨款、教育立法、制定资格标准、监督、评估、指导和建议等方式对教师教育进行干预。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录用和在职培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英国教育改革有一种新的动向,即中央对教育管理的力度在加强,所以对教师教育的管理力度也在加强,比如中央通过制定和控制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教育产生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开始实施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大。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管理制度实行任命制,学校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单位,执行国家指令,以“行政程序为本”。教师作为听令者和执行者,行政隶属于学校,呈现层级关系,缺乏使命感和动力感。我国的《教师法》中虽已频布,但与《教师法》配套的《教师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有关教师聘任制的具体操作缺乏深厚的法律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尚未理顺,教育法规的执法和监督机制尚须健全。教师资格证书的颁发仅依据教师的学历,而并非建立在真正意义的考核制度之上。现实“部门所有制”和“地方所有制”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优化,建立真正意义的开放性人才市场,是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外在需要。
二、中英教师职前教育比较
1.机构与年限。英国实施师范教育的机构有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院和艺术中心。英国的综合大学均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这些学院(系)开设各类师资培训课程,对象主要是一些已取得学科专业学位,欲在中小学当教师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大学培养的教师以学术性科目的中学教师为多。它们培养的教师只有20%到小学任教,但目前所培养的小学教师的比例正在扩大。尽管如此,全国半数以上的中学教师仍由大学培养。高等教育学院是一种有别于正规大学的高教机构。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高等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工艺学院和艺术学院。它们是英国高教体制中从事师资培训的另一方面军。高等教育学院主要培养专业课教师,所培养的师资大多在毕业后走向小学。也就是说,英国的小学新师资主要在这类非大学的高教机构中培养。艺术教育中心只招收持有美术或手工艺专业证书的人员,培养学校艺术专科教师。从师范教育基本结构来看,长期以来以培养师资为唯一目标或主要目标的单科性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培养包括教师在内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多科性高等教育学院所取代。目标单一的教育学院的消亡,目标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学院的诞生,这是英国师范教育发展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体制改革。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培养机关是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中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修业年限一般为2~3年,培养初级中学教师,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师院本科学制为4年,培养高级中学教师,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或者大专毕业生。因此,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是一种分层次式,属于定向师范教育。
2.课程结构和体系。英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师范院校,一些有条件的开设师资培训课程的院校,经认可后均可从事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而课程又是与培训模式及学位证书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英国师范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课程。
一是教育学士学位课程。这类课程原来由3年制的教育学士(普通)学位课程与4年制的教育学士(荣誉)学位课程组成。20世纪80年代起,3年制的教育学士(普通)课程趋于消失。现在所指的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主要是4年制的荣誉学位课程。这种主要培养小学教师的课程原来大多由非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与高等教育学院提供。提供这类课程的大学不多,大学师范生只有10%的学生学习此类课程。随着90年代以后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学习这类课程的学生在大学师范生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修习期为一年,这是专门为欲从事教学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开设的师资培训课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是已经过3年专业学习的学士学位持有者。现在,英国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若想在中小学工作,都必须学习这种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在大学开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大学师范生中学习此类课程者占90%;当时为数不少的多科技术学院也开设了这类课程,这类课程的毕业生主要在中学工作,但近年来旨在培养小学教师的PGCE(即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大学师范毕业生开始从这一途径走向小学教学岗位。
三、中英教师在职培训比较
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教师在职进修的发展时期,1972年《詹姆士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师训三阶段”,把师范教育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个人教育阶段、教育专业阶段和在职进修阶段。在职教师进修可分为全日制的脱产进修、部分时间制的半脱产进修与业余不脱产进修。脱产进修控制很严,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半脱产和不脱产进修,所以业余进修一直是英国教师在职进修的主要途径。英国的在职教师进修灵活多样,主要活动有:课程学习、课程编制、学科会议、专业讲座、讨论会、示范观摩课、展览参观活动等。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在职进修活动的机构和组织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团体、皇家督学团、教育部与地方教育当局。
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以弥补学历不足为主要特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教师学历要求的规定,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有一部分教师的学历还不达标。将来中小学教师将从学历补偿教育向继续教育推进。目前,小学教师的培训重点已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以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国负责在职教师培训的机构主要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教师进修学校。另外,还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有关专业、系和教师培训班、进修班、师资班等。培训方式主要有脱产培训、自学考试和各种讲座等。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学教师学历培训步伐的意见》,要求建立函授、卫星电视教育、自学考试“三沟通”的培训方式,分期、分批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教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民间学术研究组织,如语文教学研究会、数学研究会等的学术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四、借鉴和启示
1.形成性的教师评价
把教师评价看作是形成性而非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善教学工作之功能,这是英国教师评价制度行之有效的原因所在。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校教育督导,英国这种强调问题诊断、过程完善而非结果鉴定,这种强调朋友式的支持而非法官式的审判的目的与效用,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师评价与学校督导工作,很有借鉴的价值。
2.在职进修重在提高教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
英国的教师在职进修讲求实效,大多围绕着提高素质、探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际问题而展开,不搞形式主义;尤其是它的短期课程,更是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因而教师有兴趣、有热情,自觉参与这类进修活动。这些对我国的教师进修重点的确定很有启示。此外,作为在职进修基地与“教师之家”的教师中心,在我国也有推广的价值。
还有一点很值得借鉴,即英国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由同一个机构实施。这样,不仅有利于师范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而且有利于加强大学师资培训机构对培养质量的责任感。我国目前的这种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是“两套马车”体制,因此,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英国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3.合作的师训模式
师资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在师资培训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英国师范体制的一大特征。通过这种合作,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及时地在师资计划中得到反应,从而保证师资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正是我国当前师训实践中所缺乏的。我国的师范大学必须放下架子。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师训过程中是中小学校的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高人一等机构。
4.以学校为基地的师训模式
英国这种师训模式,在一年有限的时间内强调培养教师胜任日常教学工作之能力,而非急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理论素养。教育实习被列为“重中之重”。在师训中重视学校工作经验之价值,这正是我国当前的师训实践中所缺乏的。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促进就业和扶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工作要求,积极扶助城乡贫困人员通过就业实现脱困,促进和谐城市建设,提出我市2011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实施意见:
一、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
2011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招生对象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我市户籍;
(二)城镇“零就业家庭”或“低保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年收入低于国家低收入人口贫困线以下家庭,因病、残、单亲等原因导致贫困的家庭;
(三)年龄在16-25周岁之间;
(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五)身体健康且有就业愿望。
二、招生人数、学制及承担任务院校
2011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我市共招生370人,学制均为2年(含半年顶岗实习)。其中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作为省级定点学校面向我市招高中毕业生70人;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我市定点学校面向全市招初中以上毕业生300人。
三、招生及录取步骤
2011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招生采取个人报名与扶助对象所在街道(乡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7月底前,各县(市、区)按计划组织报名,完成认定和审核工作,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廊坊市二〇〇八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招生审批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名对象本人所在居委会(村)、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对其家庭情况和报名条件逐级把关,并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示。7月30日前各县(市、区)填报《廊坊市二〇〇八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招生报名情况明细表》,加盖同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公章后分别报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9月上旬前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根据各县(市、区)报名情况,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报、考试录取、考察公示、社会监督”的原则,履行相应手续,确定资助对象,各县(市、区)填报《廊坊市二〇〇八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招生备案表》,加盖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公章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全市统一录取、名额统一使用,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全市统一录取、名额按属地分配使用。9月中旬前承担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的技工院校根据录取名单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公章后寄发给被录取的扶助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扶助生携带录取通知书、学历证明、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入学报到。
四、相关费用及补助标准
经测算,2011年扶助生两年学杂费(包括学费、住宿费、教材费、防疫费、宿舍备品费、技能鉴定费等)人均支出在7500元左右。
参照此标准,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收的扶助生两年学杂费由省级财政全额补助;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招收的扶助生两年学杂费等省财政人均补助3750元,其余部分除扩权县外由市财政补助。上述费用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符合条件的扶助生还可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五、相关要求
(一)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关心。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今年的招生工作。
篇7
关键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学徒制;人才培养;老龄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75 -03
一、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人才供需失衡概述
1999年开始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33年左右将到4亿,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度居世界之首,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社会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即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领域。
我国老龄化问题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用来适应社会各层面的需要。但目前我国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层次单一,仍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教育体系:在我国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保健等涉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不多,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少,职业化、标准化、高层次的养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福建省未来对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潜力巨大,对从业人员的数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提出新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38个,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48个:养老床位数从2005年的1.8万张增加到6.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从4.8张增加到14.96张。各种涉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增长较快,但人才需求增长比例高于设施条件的增长比例;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老龄化人口的市场消费需求正向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约5万人,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因此,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势在必行。
二、推行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培养可行性探讨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德国非常注重职业教育,从娃娃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健全,学历提升和职级晋升渠道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同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现代学徒制育人的国家,主要特点是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解决了老龄化发达国家用工问题,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多为研究型理论性大学教育,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无法满足现有工业企业或服务型企业对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难过问题;同时每年大量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面对就业,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大幅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刻不容缓。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教育部也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于2015年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试点地区17个、企业8家,高职院校100所。福建省教育厅从2016年也开始全面放开各专业学徒制的申请,2016年确定6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培育学校。
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建设优势能解决养老人才的供需矛盾。健康养老行业为朝阳产业,养老方式日渐多元化,各种涉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调查发现,现有涉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范围为30~50岁,中年妇女,学历普遍较低,受过专业职业教育较少,服务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较多涉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为中途转岗人员,有老年保健、管理、服务等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中高领导很少,这些作为行业领导者急需专业培训来满足快速老龄化社会对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养老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除了几个知名院校外,多数院校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养老人才层次定位与现在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多抵饕针对养老机构的人才需要,而急需的养老护理员或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地产、一些高端养老企业如康复保健、养生旅游、心理护理、社会工作、膳食营养干预等的要求兼顾很不够;现有的校内培养方式存在着“象牙塔”现象,实训面对的是“护理人”和冷冰冰的器材,与老年人、涉老企业的设施设备的接触较少,很难真正掌握与老人的沟通技巧和养护技能,这样就很难满足当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理念。
如何把企业的资源与高校的优势良好结合,实现政府、涉老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构建福建养老PPP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涉老行业企业先进稳定的实训资源,政府民政等部门的政策优势,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才是正确途径。首先,健康养老企业或机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所接受现实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能直接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能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培养工作热情,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率;其次,让专业教师到健康养老行业挂职锻炼扩充教师行业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引进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壮大,也解决职业院校生源问题;再次,当前受传统观念、职业社会声望低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低。即使是长沙民政学院办学历史有二十多年,但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也仅限二百多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高校、涉老服务机构人才培养搭建桥梁,而且深度合作后实现资源、知识、技能共享会促进健康养老行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
三、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两点建议
一是关于学徒制生源及培养目标的建议: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认为应届新生依自愿原则可遴选为企业学徒制员工,企事业优秀员工可被推荐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合同和就业协议,进行二元育人,优先录取具有高中文凭的农民工子女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并根据员工能力知识水平分班分层培养。学习结束后,经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后颁发毕业证书。生源定位:1.学院在校生: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根据综合学业成绩择优遴选,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建设发展要求直接参与面试,签订三方协议合同。2.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推荐内部优秀员工(高中毕业一年以上,初中毕业三年以上),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签订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三方协议合同。3.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推荐的学徒制委托培养人才: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并与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训培养企业签订学徒制委托培养四方协议合同。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要求生源需高中毕业1年以上,初中毕业3年以上,以三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进行培养。培养在适应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养老、养老地产等涉老行业,具有爱心、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老年政策法规、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等知识,掌握中医药康复保健、心理干预、老年营养咨询与干预、老年护理等老年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能为中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乐、健”(即医疗、养生、护理、快乐、健康五位一体)的涉老专业健康技能人才。
二是“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措施的建议:“学徒制”人才培养最大特色突出企业理念,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是监控和教学标准制定的问题。要保证以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基础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在民政部门-高校-企业学校遴选“双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制订课程模块,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的适宜技术开发及标准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彼此建立教学\行与质量三方督导的监控体系,在学院、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上,纳入行业企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学院、教研室、企业 “三级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科学、规范、系统地运行监控,保障各方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因此提出几点要求:1.合作企业即教学培训基地的控制。要选择有实力、具有先进设备和管理、形成规模效益的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性实习场所需覆盖生产、实训、经营等部门,本身具有或在高校帮助下建立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且在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上有投入有保障,发展规划与高校培养人才相适宜。2.师资的遴选。“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要有“双导师”,分别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师资要有人员互聘制度、双向培养锻炼制度、共同开发课程和适宜技术制度。企业师傅应选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威望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师傅同教师一样纳入学院教师考核体系;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实训、到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顶岗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事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3.“学徒制”学生培养模式与考核。学徒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因此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年在有资质的培训企业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及顶岗轮训相结合,第三学年进入委托培养企事业单位实习。(1)理论课由学院教师承担,含理论及实践课,教育与考核流程:按教学实施计划下达教学任务教研室分配教学任务指定教师编制或征订教材按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内容教研室核对授课考核成绩评定成绩上报归档教学文件汇总学期学院、教研室及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顶岗轮训及企业实习由培训或培养企业的师傅承担,师傅、学生共享高校各类实训室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共同开发基于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师傅将具体的工作技能按模块包括各类康复保健技能、护理及心理照护技能、营养配餐咨询及指导、养老管理等分阶段传授给学徒,并制作微课堂,将学生学习态度,参加行业技能比武等纳入学习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教育与考核流程:根据专业技能课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模块企业教学管理分配教学任务并聘任师傅轮岗实训授课制作微课堂反复实训阶段性实操考核及成绩评定汇总教学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学院师傅工作总结。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评价以实习单位为准。
中国老龄化正快速发展,社会对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校企合作式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大力推广,具体如何进行学徒制培养,必须基于福建省健康养老服务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调研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途径探索,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详细明确甚至标准化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http://.
[2] 黄岩松.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
[3] 吴宏洛.闽台养老模式差异与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54-159.
[4] 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教教育研究 2014,(12):52-54.
篇8
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学生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评价体制中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尤其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这一切都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相适应。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则密切关注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
理念更新,成长记录袋破茧成蝶,翩翩飞舞
“新课程实验是大潮,浩浩荡荡,只能顺应,不可抗拒。学校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借助新课程实验的大好时机,顺势而上。”在宜春中学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陈少平校长。他坚定有力的话,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该校对新课程实验的决心和信心。
“您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呢?”记者饶有兴致地问陈校长。“因为我在很多年前就践行过新课程理念,并深受其益。”在与陈校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得知,早在这一轮课程实验启动之前,他还只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一名普通班主任的时候,就另辟蹊径,走出了“填鸭式”“题海战术”的传统教学老路,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注重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得连续几届学生取得了德育、学科竞赛、高考等领域的骄人成绩。“我已经尝过新课改的甜头,加上和先行课程实验省份的同行有过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交流,这一切都让我坚信新课程的前途光明灿烂。”“我真正忧心的是,我们的教师能把新课程理念理解到哪一种程度,能把新课程标准演绎到哪一种地步。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几年的努力,这种担心正在逐渐地消除。”听得出,陈校长的话,意味深长而又满怀喜悦。
陈校长所言非虚。因为记者很快就在该校教师们的交谈过程中得到了印证。面对记者,高三(28)班班主任陈门门老师摸着后脑勺,怪不好意思地讲起了自己对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工作的态度变化。最初,一提到成长记录袋,他就摇头,激动地把“作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等词语挂在嘴边;今天,他的态度焕然一新:“我不仅要把学生的成长记录工作做好,还要为自己的女儿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
“感谢这样的评价方式,因为它给了我一个健康的孩子。”朱宇老师则无限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慨。朱老师的孩子就在她自己任教的班上。“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跳出了唯分数是论的评价圈子,从多角度欣赏孩子,孩子现在阳光多了,自信多了。我不敢说她将来会考得多好,但肯定会是一个健康的孩子!”
当初,为了让教师们了解和接受学生成长记录袋这项新生事物,学校可谓煞费了苦心:组织学习新课程实验文件,进行广泛的舆论造势,组织老师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开设专题讲座,举办专题研讨会,与工作业绩考评挂钩……
“是那幅照片,使我下定决心自觉投身于新课程实验。”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徐新华回忆起了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在一次专题讲座中,主讲人的多媒体课件中有这样一幅合影:在一间简陋的教室中,一群小学生在一块破旧的黑板前站成一排,每人手上拿着一个记录袋和一张奖状,个个喜笑颜开。“人家学校在那样的条件下尚且能够开展学生成长记录工作,看来我们不是物质的落后,而是思想的守旧!”
渐渐地,老师们明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确实是改革中小学教育评价方式的一副良方。终于,学生成长记录袋工作在宜春中学破茧成蝶,翩翩飞舞。
迎风绽放,成长记录袋千姿百态,群芳争艳
记者信步走进高三年级资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边上立着的那个巨大的文件柜和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一个个塑料文件袋。
记者随手抽出一份记录袋,拿出里面的东西,不禁眼前一亮: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考试成绩表,学习计划与总结,考试试卷,荣誉证书,竞赛奖牌,生活照片,病历表,社区服务鉴定表,志愿者工作证,磁带,光碟……里面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的材料,反映了“五花八门”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成长记录工作的开展,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们竞相革新工作方法,教育效果超乎我们的想象。”学校政教处辛榕主任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适应成长记录工作的需要,高三年级语文老师付鉴龙创设了每周班会课上由学生轮流讲述“我的成长故事”的演讲活动,将写作、演讲、励志、记录融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高三(15)班班主任危文斌老师更是每天把相机带在身边,不时地用相机记录下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高三(4)班班主任陈韬老师则策划和鼓励班上学生自主编印了“ fun 肆年代”班刊,为全班学生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公共平台。高一年级邓必雪老师对教室后面学生刊出的黑板报大加赞赏之余,要求学生用相机拍下来放入自己的记录袋中,班上的黑板报从此更加光彩夺目……
陈门门老师则把成长记录袋比作推动班级工作的一条鞭子和一件利器。班上一位叫周智慧的女生,各方面表现突出,但在生活起居问题上不拘小节,起床后经常不叠被子,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叠不叠被子又不影响考试成绩,老师操这个心干吗?”但当得知同学们据此将她的“公民素养”评为低等级后,她从此改变了看法,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观察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东西,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工作。”定期浏览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已成为教师们日常工作的新项目,也成为教师们了解学生思想的一扇窗口。熊英俊老师在翻阅一位同学的记录袋时,发现里面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透出一股忧伤,唯独有一幅不知从哪剪辑来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照片让人感到温馨。熊老师凭直觉意识到这个内向的孩子身上肯定有着不寻常的经历。经过深入了解,果然得知这个孩子竟然是个孤儿。从此,熊老师对这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引导该生走出内心的阴暗,重获阳光。
采访中,刘小明老师讲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年,他带的学生即将文理分科,其中有名叫黎文星的女生喜欢看书且琴棋书画样样在行,便打算引导该生选择文科。可当他看到该生的成长记录袋中保存着一份生物奥赛申请书后,马上改变了主意,鼓励她依兴趣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令学校班主任们高兴的是,成长记录袋的建立,有效地破解了学生怠于参加课外活动的难题,大大推动了学校的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了让自己的记录袋“鼓”起来,很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现在也变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很多班主任谈到,从前在组建班委会、组织运动会报名、组织社区服务活动时,响应者寥寥无几,自从实行了成长记录评价工作后,往往是还没正式发出活动通知,就有学生主动上门来询问活动的相关事宜。
灵魂对话,成长记录袋演绎青春,传递精彩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长记录袋就是这样的一个灵魂,通过它,可以唤醒另一个灵魂。今天的宜春中学学生,已切身体会到了成长记录袋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总分533,年级排名76。悲伤吗?悲伤!哀怨吗?哀怨!”这是高二(8)班万莉同学在一次大考后写在自己成长记录袋中的文字。借助成长记录袋里为自己预留的反思空间,她认真地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理性的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别怕,我有足够的实力去取得下一次的成功!”现在,她不仅实现了超越,还自信地勉励班上的同学们:“不管是处于何种境地,你坚持别人没有的坚持,到最后它总能给你满意的答案,你所憧憬的理想也会开花,让你真正开怀地笑。”
高三(15)班学生易桂林把成长记录袋比喻成每次大考之后的“镇静剂”:“若考好了,打开记录袋,看到与‘我的大学梦’还有一定的距离,得意的心情就会迅速归于平静;若考得不好,记录袋中那‘人生最大的荣耀不在于屡战屡胜,而在于失败后能奋起’的励志格言又唤起了自己昂扬的斗志。”
在每周一次的“成长故事会”上,高二(8)班学生周瑞琴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投放在盐碱地中的羊儿,满怀深情地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是怎样以顽强的毅力忍受苦痛,努力拼搏,最终既战胜病魔,又取得了优异成绩。她的故事,让全体同学动容。挑战逆境、顽强拼搏的学风在这个集体内愈益浓厚。这段经历和感受也被她写进了成长记录袋。
高三(4)班周婧楠同学从成长记录袋中拿出一份报告,回忆说:“高一下学期的时候,为了完成‘月文化探源’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工协作,跑图书馆借书,上网搜资料,找指导老师帮助,做课件……忙得不亦乐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拿了全校一等奖。更重要的是,活动教会了我们怎样与人合作,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责任,培养了我们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专家们说,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的缺陷之一在于教育评价的标准性相对削弱了,但同学们却觉得,恰恰是这种标准性的相对削弱给他们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高一年级学生高正心告诉记者:“我尤其喜欢老师让我们自己设计制作成长记录袋封面的做法。”同年级的张霞同学说:“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奇特的想象装饰、丰富自己的记录袋,建立富有个性的记录袋。”已于2011年高中毕业的学生肖婷艺则在她的成长记录袋中表达了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有了成长记录袋及其相关的评价方式,我的各种课外兴趣、爱好不再被老师和家长称为旁门左道了。”
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易娟充满了期待,因为她的班主任已经告诉她,毕业时学校将把她的成长记录袋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她。“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毕业礼物,因为,它是我用三年的汗水浇灌出的果实,感谢母校,给我留下了一份献给未来的回忆录。”已就读于香港大学的肖婷艺虽然没有得到这份礼物,但从电话中似乎更听出了她的骄傲与自豪,因为她的成长记录袋已被学校校史资料馆永久收藏,成为勉励学弟学妹们的精神财富。
篇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of auto mechanics training in the Kuitun City, Wusu City, Dushanzi training center, this paper fou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demand,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grade assessment cont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关键词:社区培训人员;成绩分析;实训内容
Key words: community training staff;performance analysis;train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37-01
0 引言
要取得汽车修理工等级的社会培训人员必须学习《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在奎屯市、乌苏市、独山子地区(金三角地区)培训社会人员进行过3次。其中第一次考试成绩(见表1)一样不容乐观。所以查找原因,对学员知识结构的和汽车修理工考试内容对照分析:理论考试按四级汽车修理工内容要求分为选择和判断两大类,操作考试分为七大类(①汽车修理:1)汽车零件检测分类;2)汽车总成部件的检检修;3)总成大修;4)汽车总成竣工验收。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1)诊断与排除发动机和底盘异响;2)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和点火系的综合故障;3)运用仪器表对车辆进行检测),一共九大项内容。[1]并对考试成绩和学生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提出了对策。
1 社会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内容和得分情况分析
此次考试第一批学员考试成绩比较低,从考试单项成绩来看,学员缺少的就是理论基础知识,在故障排除和维修工序中,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学科基础原理的理解运用的太少。
存在的主要原因:参加中级工考试的学员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或几个月时间以后劳动社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和督促下参加鉴定所等级考试,参加考试人员的物理电子内容不系统或者没有正确衔接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上。参加考试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强化培训,在此分析的内容就是要汽车修理中级工强化培训内容,按照考核项目理论操作内容(共九项内容见表1)进行辅导训练。
2 提高学生成绩的对策
2.1 要增加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实际,详细介绍日常维修、检测中应用较多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同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尽可能讲解现有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内容。各种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入在相应的汽车电器设备实物中,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电工电子整车中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最后培养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绘制出电路和试验曲线以及实验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十个实验项目,表2介绍各项目的内容和实验过程中基本要求。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①按照成人的认识规律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从零部件的使用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结合系统来讲清它的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技术要求。从企业的维修实例中,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对汽车维修企业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现状的把握来展现,意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思维模式,并训练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故障的原因讲解和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②每堂课程教学要有互动式教学方法,每堂课程均要“引导思考”“假设结论”“设计问题”“探索求证”等方法来进行。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在做完每一节实训内容后感到值得回味,使学员举一反三。
2.3 改进后的学员考试成绩 最高分:89分,最低:37分,平均分:77.2分,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78.3%。
3 总结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增设,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汽车复杂电路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锻炼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员真正成为生产,并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及格率从35.2%提高到78.3%,平均分从57.4分提高到77.2分。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2.
[2]党继农.实施“五大战略”打造高职品牌[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10.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全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政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意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提高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深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做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任务
1、积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完成职业教育示范中心规划与筹建工作。
2.巩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要高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完成省教育厅下达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
3、继续实施“四大工程”,全年完成65万人的培训任务。
(1)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5万人左右。
(2)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以上。
(3)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年培训40万人次以上。
(4)实施以提高技能为重点的成人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年培训量10万人次以上。
4、继续实施“五项建设计划”,提高基础能力建设水平。
(1)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每个县(市)重点建设好一所高水平的职教中心,赞皇县、行唐县、高邑县职教中心力争达到省级重点水平。
(2)继续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指导、扶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创建实训基地。
(3)继续落实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4)继续落实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对25个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人数600人,使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要达到40%以上。
(5)实施规范化乡镇成人学校建设计划。再创建20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5、大力开展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对口就业率,增强就业稳固率。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
6、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工作。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学生“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得双证书的比例要达到90%以上。
7、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对所有农村及城市贫困家庭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予以资助。
三、加强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公办职业学校改革力度,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打破部门、行业和学校类型界限,实行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状况。对办学规模偏小、教学质量较差、招生难以为继、就业需求低的学校,取消办学资格,其教育资源划归其他学校。通过盘活资源、整合力量,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高标准中等职业学校。
2、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规划本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城市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鼓励初中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特别是要把招收返乡农民工作为今年招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接受一年职业教育的学生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综合高中要严格界定每位学生“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学籍性质,不得为同一学生注册双重学籍。从今年起综合高中将不再招生。稳定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重点加强内涵建设。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要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入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与企业紧密联系,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建立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实现教学环境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实训环节,推进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组织参加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烹饪、数控、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美容美发等8大类26个项目的省级技能比赛,为参加比赛做好各个项目的选拔推荐工作。并在11月份,会同市劳动局开展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做好市级骨干专业评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加大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确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能够高质量就业。
加强市县两级职教科研队伍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快速健康发展,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4、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依托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建材建筑、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具有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专业实训基地,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帮助学校做好国债资金项目的落实工作,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能够列入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5、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各县(市)政府要因地制宜地统筹县域内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县级职教中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职教中心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把职教中心真正办成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重要基地。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在办好县级职教中心的同时,大力办好乡镇成人学校。建立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把乡镇成人学校办成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人员精干、管理规范的规范化乡镇成人学校或社区学习中心。
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的作用,为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对农民工问卷调研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开展培训,
6、加强职教集团建设。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在校企结合、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
要继续开展以强带弱、以城市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帮扶活动。特别是一些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实训设施完备,急需要将骨干专业进一步做大。而有些农村薄弱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专业课师资、就业信息等方面较弱,通过帮扶活动,可以打破地域界限,促进职教资源跨区域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帮助薄弱农村职业学校缓解师资和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矛盾,充分发挥重点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加速教育资源的融合贯通,是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双赢”的有效手段。
7、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市级职教师资培训体系。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骨干专业教师培训,继续做好职业学校转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使培训专业能够覆盖当前我市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所有专业。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