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职业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商务的职业认识

篇1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等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整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都对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是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学校教育也需要在“十二五”已有的成果之上继续创新进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衔接合作教育模式。我国新时期的产业升级呼唤学徒制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传统”学徒的概念提出来的,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前的传统的手工作坊经营被机械化的企业大规模生产所逐步替代,传统的手把手教与学的师傅带徒弟方式有了内容上的转变,但是其核心依然保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学徒制的教与学受到了应用面的限制,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凸显了批量培养人才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和科研人员不断地教学实践,近几年又开始试点现代学徒制,为学校培养的理论人才增加更贴近社会岗位的职业环境。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1.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电子商务专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学科知识比较广而不精,每个学生擅长的方面不同,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岗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由于电子商务本身就是来源于传统商务领域的一次大的变革,而学生每天的学习也是基于正常生活的基础之上,所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会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很多都是来源于实际社会生活,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学会主动思考,跟着老师学习怎样开店怎样销售怎样管理

4.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已经逐渐进入电子商务行业,有了具体岗位的实践经历,体验到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通过真正的经济流通感受到社会商务领域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创新点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表现。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它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需要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岗位能力的实干型人才。现代学徒制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教师+师傅”的教育新资源,为学生真正掌握就业技能提供新的教育创新。

1.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条件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和学校集体班级授课的形式之后发展起来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从获得最新的社会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全覆盖的模式,将学科理论知识与专业对应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将职业能力分为设计能力、过程性能力和功能性能力三大类,同时将三大能力的维度即评价指标给出参考标准。通过学术知识与学科化认识方式的结合与区别,让学生既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所以,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首先必须有对口专业的合作企业。不过这个就可以跟中职学校2+1的教学模式结合,把以前第三年的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融入三年内的教学时间。

2.确立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实施,主要为了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希望能提高学生“毕业即就业”的成功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生涯发展道路。

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工作中,专业的教学目标要围绕具体岗位设定,教学计划要纵观三年学制内,基于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设定,并且随着社会岗位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计划。

3.现代学徒制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

现代学徒制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试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采取各方统一协调的人才培养方式。首先统一的方面就是关于学生在校学生身份和学徒在企业受培训的期间统一协调法律体系的问题,包括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和相关经济法律;需要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需要专门的学校科研部门承担教学协调工作;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标准和课程实施自的下放程度。所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需要基于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

[1]金泽龙.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架构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实证探究[J].职业与教育,2015(20期).

[2]乔丽.中职双元多主体五段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26)

[3]段凤刚.保障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外部环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

[4]周武杰.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思考[J].职教视点,2014(12).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稳步推进。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正在向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核心的“工学结合”模式改进。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不是从实际的工作岗位出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从而导致学、用脱节,企业参与程度低。笔者所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几年来收到了不错的成绩。

一、电子商务专业关键就业岗位

根据对几年来河北多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毕业生从事网络客服、网店运营的比例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这两个岗位是本专业的关键就业岗位。如何围绕这两个岗位开展教学,是我们电商专业教改的重点。这两个岗位都是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岗位,“做中学”的“工学结合”模式是最好的育才方法。选择合适的企业共同开展教学,是“工学结合”开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优秀的合作企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较强技术支持。同时,合作一定是双向的,只有共赢,才能形成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就网络客服岗位,我院引进了一家公司共同建设了“BPO实训基地”,由我院出场地,该公司提供设备、技术人员及负责实际业务的引进与运营;网店运营岗位,经教师多方联系,引进了两家淘宝网店和一家天猫旗舰店供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在店长的指导下从事宝贝图片拍摄与处理、宝贝描述、宝贝上传及客服、网络推广等工作。

二、工学结合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弹性学制的设计

通过工作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开展工学结合,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应的课程与之配套。工学结合课程是行动体系的课程,它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课程内容不仅要包含理论性的显性知识,更要包含工作经验等隐性知识。工学结合导向的课程体系需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建立以相应课程为载体的开放、灵活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校教师应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设计,避免沿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三段式”培养方案(即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力争解决学校课程与在岗实习衔接中存在的内容、方法、时间、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课程设计思想要求具有统一性,课程结构合理;落实专业就业特点,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职业需要的课程开发出来,将不需要的旧课程删掉;避免课程门类繁琐、避免过多的已经陈旧的理论内容以及缺乏在工作过程中有实用性和迁移性的课程出现,以实现学习与职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在设计课程时序时,既要考虑到实际岗位对学生能力限定的渐进性又要考虑到实际工作的季节性、时间性的要求。例如,呼叫中心呼出业务的工作只适合在日常工作时间内进行,而呼入业务一般是24小时工作的;网店销售的商品大多具有以季节为标志的销售淡旺季,同时在一天当中,上午11点前也是门可罗雀。因此,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根据岗位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

在学制管理上,提倡实行弹性学制。传统的弹性学制是以学分完成来衡量的,在工学结合的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工作业绩来衡量,如淘宝店的经营业绩、呼叫中心的业务完成量等。学生可以提前或滞后毕业,也可以中途到学校认可的单位顶岗工作,以业绩换学分等等。

三、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

1、合理分班。就我院来看,连续几年电商专业的招生都稳定在80人左右,我院的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了40个常年工作岗位,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分成A、B班来进行教学。在课表的安排上,要考虑两个班工作、学习内容的不同与协调。

2、课程实施计划的设计。每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理论课程学与工学结合课程的兼顾,对一个教学班来说周课时安排多少合适,重点课程每周多少节,是连续上还是有间隔地上,能否安排学生假期作为正式员工顶岗工作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班级人数、专兼职教师人数、工学结合课程岗位、课表的排定等综合设计、考虑。

3、加强安全教育,签订责任书,购买安全险。学生到生产现场工作,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生产安全、人身安全,是我们校方要慎之又慎的考虑。目前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的相关工学结合的课程因工作地点绝大多数都在校园内,所以学生安全问题减少了许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学生外出进货时的交通安全问题。为此,在工作前我们会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安全常识,讲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必要时还应为学生购买安全保险。

四、工学结合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

1、加强工作过程的考核。将整个工作细化,引入企业对员工的考核管理方式,加强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尤其是对出勤及工作态度的考核,在注重工作业绩的同时扩大平时成绩的权重是工学结合课程最重要的考核方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模式的改变,部分“脑瓜灵活”学生如鱼得水,改变了平时应付学习的局面,学到了真正的本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像员工一样真正付出,不低的劳动量,没有体验过的工作压力、失败带来的挫折感都会影响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只有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及时分析学生的得失,才能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得更远。

2、工作报酬的激励考核。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一方面需要向员工一样管理,但是又不能真正的象职场那样以“罚”为主。学生的考核,要与他创造的价值联系起来,实行以“奖”为主的激励考核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教改的参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因地区、专业的不同,各院校采用的具体模式也不同。就河北省,电子商务的环境远不如江浙等沿海地区,因此我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改工作也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出更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专业 就业形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79-03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上却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未来的市场上,电子商务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从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看,存在学校投入力度不足、电子商湛纬躺柚萌狈κ导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需要根据发展形势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一、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一)全国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形势分析。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的政策,为了提升学生的入学率,采取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方式扩大高校的规模。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扩大招生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逐渐增多,职业教育的高等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由于高校的扩招,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在增多,如2006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是413万,而到了2015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49万,短短的十年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加300多万人。大学生数量增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导致社会竞争压力加大,许多大学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岗位,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分析。电子商务行业是新兴的行业,而且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不断地扩大,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这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选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超过1500万家,而且像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不断涌现,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有超过300所的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特别是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从就业形势上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第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当前我国一本二本类的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一定的劣势。第二,许多用人单位都是唯学历能力的用人模式,由于高校毕业生多,用人单位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用人单位既看重学历,又注重应聘者的能力。第三,电子商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唯一专业性。上述情况导致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地区排行上,2015年上海一共需求15499个职位,广州为12306个,北京10640个;在薪酬的排行上,电子商务职位的薪酬中上海地区最高,其次为厦门。由此可见,发达城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对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来说,发达城市的竞争力也大。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过于宽泛。从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上看,其主要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模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存在笼统性,无法对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明确的界定。许多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招生时提出打造全方位的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却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环境与条件,这种全能型的人才培养方向不符合当前我国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2.电子商务专业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我国的电子商务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但是电子商务教育却存在滞后性,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高校才逐渐认识到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性,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虽然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从电子商务师资人才的培养上看,许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是由计算机、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毕业的教师兼任,教师中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较为狭窄,由于教师并不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缺乏大量的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缺陷。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的整体水平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优秀的电子商务教师不愿意进入高职院校任职,导致高职院校师资严重缺乏。

3.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多元化,如从传统的B2B模式发展到B2C、C2C模式,再到当前的O2O、O2C模式,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内容在不断的革新,而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难以与社会需求匹配,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材内容陈旧,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最新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知识传授知识给学生,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求职中竞争力不强。

4.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程度不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上与企业缺乏合作,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多数是针对技术型的专业,而电子商务专业上较少有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开展校企合作,但也只是限于参观实习、推荐就业等比较浅层次的合作。

(二)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具体如下:

1.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中缺乏指导,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不足,往往在学生快毕业时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以提升就业率为目标,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职业发展进行培训。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看,主要是鼓励学生能就业,并不是进行职业的生涯规划,凸显学生的优势。这种突击式的职业生涯教育,导致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就业的重重压力下,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当前电子商务形势,也难以对自身的优势与缺陷进行很好的判断,不清楚自身的就业方向,也不懂得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于是匆忙就业,导致就业后跳槽离职的现象较多。

2.就业观念落后,存在好高骛远情形。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多数是“90后”,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没有经济压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而且大多希望孩子毕业后能够进入轻松的单位工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中,多数学生考虑的是专升本,其次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而且在择业的过程中只看薪酬,不看职位的发展前景,追求面子与地位,一般不愿意进入小企业工作,认为小企业缺乏发展前途。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许多学生追求专升本等学历上的提升,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上获得竞争力,但是专升本只是理论知识的提高,无法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的需求,因此本科就业时依然存在困难。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用人挝欢愿咧霸盒5缱由涛癖弦瞪存在一定的歧视。随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增多,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较大,而且电子商务行业与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导致用人单位在审视应聘者时要求的条件更加的严格。一些小的企业公司在电子商务类人才的招聘上设置的条件不亚于大型的企业招聘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来说,学历、技能掌握水平、证书等方面的条条框框容易导致其丧失面试的机会。

2.用人单位对于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许多用人单位在面临“互联网+”发展时,往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不顾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一旦招聘的人才进入公司,才发现公司当前的业务需求上并不需要电子商务人才,或者是用人单位不会正确地使用电子商务人才,公司的管理者无法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上,不知道是将人才安置在技术部门还是市场部门,导致人才的浪费。

三、对策

(一)健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可从明确培养方向、师资队伍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1.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学习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用人单位需求而制订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方案,促进人才的专业化发展。

2.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师资水平。电子商务师资力量的强弱关系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关系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素质。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提升师资水平:一是通过学校自己培养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或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让教师进入企业进修。二是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3.及时更新电子商务教学的课程内容。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就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及时地更新电子商务教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习到电子商务行业中最新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不突出,因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荐更多的学生进入企业就业,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

(二)学生方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要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充分结合当前的电子商务就业形势以及自身的优点、缺点,确定适合的就业方向。通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地完善,树立与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竞争的自信心。

2.端正就业观念,增强自我认识能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端正就业观念,在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并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就业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地根据薪酬决定。

(三)用人单位方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电子商务行业需求的人才是技术型与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用人单位在应聘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地根据应聘者的学历而进行筛选,应当综合地考虑自身的需求与应聘者的能力。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做好岗位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去选择人才,而不是根据学历选择人才。

2.科学开发与使用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较广,用人单位要根据电子商务人才的特点进行岗位调整,正确地使用电子商务人才,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特长对岗位进行合理安排,网络营销、网络客户、网络维护、网络开发、网络信息搜集等岗位要最大化地发挥电子商务人才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吴爱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与就业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2]黄莉.高职创业教育模拟环境建设的研究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15)

[3]丁辉,杨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专业社团作用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12)

[4]任媛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分析及对策建议[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5]黄莉.基于模拟环境的高职创业教育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课题“基于电子商务的北部湾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研究”(KY2015LX671);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发展对策”(KY2016LX506)

篇4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商务 教学模式

从1996年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现在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dual Commerce)的顺势而出,电子商务给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随着我国网络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交易、支付等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不但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还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寻找商机、赢得市场,已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5.8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1万亿元。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个院校纷纷开设相关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在电子商务行业内依然存在人才缺乏的状况。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改行,而另一方面,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却找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技能人才。这就说明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探索出一条创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明确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改革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真正融为一体。技工院校在教学中,如何能有效地让学生既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认识到目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方式、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则是职业教学应该重视的课题。面对现实,技工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目标应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技工院校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输送第一线的劳动者,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从个性发展的高度培养个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生力军,技工院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对口就业的适应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毕业后能掌握适应工作岗位的就业技能。

笔者根据网站的知名度以及访问流量,在互联网上选择了两家招聘网站: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网;选择地区为电子商务应用比较发达的地区:杭州。在这两家网站分别进行了岗位招聘的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适合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主要有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专员、网站推广、产品策划、SEO和网络策划和销售工程师、销售代表、电子商务专员、电子商务销售员、网络维护营销、网络销售部门助理、外贸电子商务员。这两种岗位群相应企业对职员的职业素普遍要求较高,要求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创新精神、工作热情、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自学能力强等。这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始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在课堂上灌输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理论,注重学生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而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有:掌握基本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知识和技能;掌握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包括熟悉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物流配送等基础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策划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沟通能力。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网络经营管理活动,网站建设与规划等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篇5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顺应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从一个摇篮阶段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喷井”式趋势,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信息使用技术,又能掌握商务理论与实务,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应用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据淘宝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淘宝平台上电商人才缺口高达百万,而整个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450万。电子商务市场不仅对电商人才数量需求巨大,还对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高职院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是解决电子商务用工荒的最佳“解渴”方法。以下,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就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传统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是一个宽泛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不像成熟的专业数控、会 计 等,都有着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同时,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定位在电子类和商务类两个方向,导致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脱节。电商毕业生普遍面临专业选择性泛但是不专,表面看似很多岗位都适合,但实际学生面对这些选择时踌蹴不前,难以把握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规划。

(二)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和财经类等知识,但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但课程设置随意性、课程之间重复性;专业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训实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操作能力较差;知识内容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与时俱进,与企业需要脱节。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导致课程设置凌乱,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

(三)教学设备落后

电子商务专业很多课程需要多媒体教室教学以及机房实训教学,但是大多院校,多媒体课室以及机房明显不够。大部分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像网络营销、网络支付与结算等课程变成了市场营销和传统支付。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难以掌握。电子商务还有一个特殊的就业方向:创业,但是大多数院校没有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实训场地。

(四)教学模式陈旧

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上课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一味“灌”知识,但是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导致出现两节课下来,1/3的学生听懂了,1/3的学生似懂非懂,1/3的学生当看客。

(五)与社会实践脱节

三年的高职学习,学生都希望学有所成,能一毕业就可以立马找份好工作。但是三年的学多数是应试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甚至电子商务部分专业课程知识是社会已经淘汰的内容,导致应届毕业生普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学校与企业合作少,或者专业对口少,合作的企业大多数是流水线生产工,或者没有技术含量的普工。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专业定位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既不能归并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也不能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或是经济贸易相融合,而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前瞻性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网络商务活动。突出电子商务在商务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及管理型电子商务方向专业人才。

(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定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应该与市场需求接轨,即所学知识必须是能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也不是落后淘汰的技能。在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提高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把深化高职课程改革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举措。

(三)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

为深化教育改革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应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特别是机房实训室的投入,购买电子商务实验系统,供学生模拟学习。同时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网上商城买、卖操作。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高职学生不是应试考试的学生,传统填鸭式教育不能应用在高职教育当中,教师应努力提升教学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实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慕课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五)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合作。把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每个假期都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同时与企业合作,把企业的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项目,当做学生的实训作业。拓宽知识面,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也加大力度引进企业,与各行各业友好合作。

总结

总之,在当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时代,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落后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作为主导,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措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探讨

[2]杨军.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

[3]方玲玉;桂海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三维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86-02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电子商务教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从1996年开始萌芽,经历了已经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电子商务也得到迅猛的发展,这直接决定了电子商业的专业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需求程度。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量将超过两百万人。2010年12月4日,首份电子商务行业《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及薪酬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用人需要将超过230万,51.4%的B2B企业在一年内有明确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38.9%的企业有潜在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70.2%的B2C企业在未来半年内有明确的人才需求,25.3%的企业有潜在人才需求。由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始出现井喷状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内在发展需求。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首次批准4所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高职专业,我国正式进入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行列,2001年又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开设。2005年1月8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说明国家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视,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已经正式纳入了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中来。

近年来,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培养了一大批紧缺的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其人才的专业质量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容乐观,一方面无法不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使得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得不到很好的就业。不少高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只了解一些电子商务理论,而对电子商务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十分缺乏。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清晰的教育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不完善,不注重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固化,对电子商务及其教育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使得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成为现实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中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理论体系不成熟

《通知》中规定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涵盖到了计算机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

1、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发展的历程很短,其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基础之上的,是属于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目前尚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本身的一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2、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速度之快是难以把握的,专业体系的发展难以更上发展的速度,对最新的理论成果把握不到位,教材更新速度不快,造成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理论体系不完善,到现实工作岗位上存在不适用的状况,由于对电子商务的延续性研究不足,高职电子商务教学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与客观实际存在偏离,电子商务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电子商务实践。

3、专业理论教学不到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开放的课程远远达不到要求,只是注重一些基础理论能力的学习,比如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等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难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程度不高,理论水平有限,关键知识点讲述不生动不深入。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明确,实践教学有待充实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标准应该是与市场严密接轨,市场需要什么样技能和理论的人才,在专业课程方面就提供相应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内容。在现实发展中,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却没有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何种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没有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做深入的市场调查。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要求是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而从我国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有的学校仅仅是设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模拟实验系统;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而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而且模拟软件只能使学生熟悉操作的流程,并没有达到锻炼动手能力的目标。理论和实践难以达到很好的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注重对基础理论性知识进行讲解,偏重于系统性、知识性,缺少实践性。某些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也曾引用了一些国外的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标准,特别增加了专业实践内容,但是,一方面由于硬件环境跟不上,学校不予相关的财政支持,另外一方面,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达不到标准,不能够及时消化更新的教学能力并输出出来,实施了电子商务专业专业教育的学校大都由于教学设施、条件等硬件条件和教师软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达到教学实践的要求。

(三)专业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1、专业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电子商务理论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解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双重“剌激”,最终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无法将需要实践的教学环节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最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一直处于主动教学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灌输”的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更不能主动地学习。

2、专业教学手段单调。电子商务实验传统教学方法以电子商务实训模拟软件为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诸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操作流程。这些传统的专业教学手段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的操作上早已经非常娴熟了,不再需要对这些基本的教学实践进行讲解或者实践操作。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三、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丰富课程内容理论性体系

1、不断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研究,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和市场人才需求的技能要求不断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理论,并不断形成以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中,基础理论课程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应该包括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安全与认证;实践操作课程包括计算机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等。

2、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更新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内容。教师应该跟上时代节奏,不断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通过进修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到企业去不断接触新鲜实际的东西,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然后把最新鲜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甚至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对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同时,电子商务本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产业,自身发展本来就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是总拘泥于教材,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都是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或者为以实训室为主要教学场所的方式,即在教室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在实习场所是以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方式。

电子商务专业的产生就是为了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严格的专业,所以,实践性的特性就要求电子商务很多专业课程都需要实践来完成,学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成为重要的且必须要建立的实践场所。学校建立实践基地的方式有很多,学校可以自己建立,也可以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固定实践基地,而且实践的实践课时必须占到专业学习的一半以上,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践过程管理制度、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等。真正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得到积极参与的机会,能够真实认识到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切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还可以提供一些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要和企业积极合作磋商,让学生不断可以得到专业实施的实践,还可以增加一些就业机会。

(三)创新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科技发展的速度往往是惊人的,当今世界信息化手段不断更新,作为电子商务的专业师资队伍,要充分利用时代带给我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教师更应该强调如何求引导学去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案例教学的方法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书面案例或网络在线案例为内容,通过老师设置和选择案例,老师讲解案例,学生剖析和评价案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的引用,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分析的素材,让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可以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所谓的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把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重组,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模拟紧张激烈的商业竞争场景,让学生解决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运行模式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进修,到企业里面进行实践锻炼,把在企业里获取的一首资讯带到课堂上去,避免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思考、多分析、多动手操作,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实践基础,不断学习和增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社会应该不断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实践基地,要加大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岗位和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叶孝明.关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研究[J].福建电脑,2005,(12):45.

[2]周联,谢勇.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139-140.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电子商务教育课程的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从1996年开始萌芽,经历了已经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电子商务也得到迅猛的发展,这直接决定了电子商业的专业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需求程度。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量将超过两百万人。2010年12月4日,首份电子商务行业《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及薪酬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用人需要将超过230万,51.4%的B2B企业在一年内有明确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38.9%的企业有潜在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70.2%的B2C企业在未来半年内有明确的人才需求,25.3%的企业有潜在人才需求。由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始出现井喷状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内在发展需求。

但是从用人单位反馈结果来看,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专业质量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容乐观,一方面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使得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得不到很好的就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电子商务教育,尚未形成清晰的教育体系,使得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成为现实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中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教学研究的学科理论体系不完善

1.学科理论研究起步晚,学科理论体系不成熟

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发展的历程很短,其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基础之上的,是属于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目前尚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本身的一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各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设计和管理、教师队伍的构成以及各院校本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就不难看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成熟了。

2.教学研究缓慢,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

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速度之快是难以把握的,专业体系的发展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对最新的理论成果把握不到位,教材更新速度不快,造成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理论体系不完善,到现实工作岗位上存在不适用的状况。由于对电子商务的延续性研究不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与客观实际存在偏离,电子商务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电子商务实践。

3.专业理论教学不到位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远远达不到要求,只是注重一些基础理论能力的学习,比如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等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难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程度不高,理论水平有限,关键知识点讲述不生动,不深入。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软件、硬件环境建设严重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标准应该与市场严密接轨,市场需要什么样技能和理论的人才,在专业课程方面就提供相应的技能和理论教学内容。

在现实工作中,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却没有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何种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没有对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做深入的市场调查。电子商务专业实际上是一门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要求是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后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然而从我国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有的学校仅仅是设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模拟实验系统,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而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而且模拟软件只能使学生熟悉操作的流程,并没有达到锻炼动手能力的目标。理论和实践难以达到很好的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注重对基础理论性知识进行讲解,偏重于系统性、知识性,缺少实践性。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也曾引用了一些国外的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标准,特别增加了专业实践内容,但是,一方面由于硬件环境跟不上,学校不予相关的财政支持,另外一方面,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达不到标准,不能及时消化和掌握最新的教学能力并输送出来。目前实施电子商务专业专业教育的学校大都由于教学设施、条件等硬件条件和教师软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达到教学实践的要求。

(三)专业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专业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目前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讲解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点目前教师能够借助于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双重“剌激”,最终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无法将需要实践的教学环节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最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一直处于主动教学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灌输”的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更不能主动地学习,专业教学手段单调。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目前也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电子商务实训模拟软件为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诸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操作流程。这些传统的专业教学手段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在网上银行和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的操作上早已经非常娴熟了,不再需要对这些基本的教学实践进行讲解或者实践操作。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三、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丰富课程内容理论性体系

1.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育课程应根据行业职业能力要求,深入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理论,并不断形成以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中,基础理论课程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基础、产品美化与包装。专业核心课程应该包括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安全与认证。实践操作课程包括计算机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等。

2.更新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的内容,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跟上时代节奏,不断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实践经验。通过进修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到企业去不断接触新鲜实际的东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然后把最新鲜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甚至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和提高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应行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严格的专业。为此,要求电子商务很多专业课程都需要实践教学来完成,学校必须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建立的方式有很多,学校可以自己建立,也可以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固定实践基地,实践课时必须占到专业学习的一半以上。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践过程管理制度、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等,要彻底扭转目前在教室是老师讲学生听,在实习场所是以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陈旧教学模式,真正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得到积极参与的机会,能够真实认识到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切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让学生得到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三)创新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教师更应该强调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案例教学的方法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书面案例或网络在线案例为内容,通过老师设置和选择案例,老师讲解案例,学生剖析和评价案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的引用,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分析的素材,让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可以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体验式教学等方法,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把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重组,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模拟紧张激烈的商业竞争场景,让学生解决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的方法,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运行模式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教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构成是以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为主体课程内容构成的教学课程体系。电子商务教学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进修,到企业里面进行实践锻炼,把在企业里获取的相关资料及体会带到课堂上去,避免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思考、多分析、多动手操作,特别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实践基础,不断学习和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社会也应该不断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实践基地,要加大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岗位和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顾志良,刘智.高职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S1).

[2]陈义文,刘福清,庞崇高.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阶段性课程设置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2).

[3]马国光,陈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2(10).

[4]马继刚.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之思考[J].电子商务,2006(10).

[5]李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层次化[J].电子商务世界,2007(01).

篇8

Abstract: E-commerce education in higher professional school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trained talented e-commerceperson with high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enterprise, issues in current e-commerce teaching in higher professional school have to be considered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ommerc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hould also be referred. Reform scientifically the existing electronic commerce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professional school and try to sought for the countermeasure to enable the student to obtain each kind of 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at the posi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ecome the talented person who can satisfy the need ofsociety and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高职;电子商务;教学

Key words: higher professional school;e-commerce;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78-01

0引言

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虽然电子商务教学发展迅速,但是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对接、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满意等日益暴露的问题,让我们不得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

1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沿用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时很多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只是简单沿用或者模仿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两者的区别,高职更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它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不断得到技术手段、方法的更新。因此,高职类电子商务教学要与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要敏锐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教学子模块。

1.2 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学手段比较少,而且方式、方法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又是必需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是听到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1.4 教学资源配置目前电子商务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专业理论体系不完整,商务实践也在探索之中。现阶段各学校采用的电子商务教材有许多版本,而且大多知识点相对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需要。电子商务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电子商务知识的补充和调整。但可用于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的资源,仅仅是一些电子商务模拟平台、模拟操作等验证性实验环境,只能使学生产生一些初步的认识,离“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目标还相差甚远。

2加强电子商务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2.1 重视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要合理考虑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资格证书考核这些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所占比重、先后顺序,使学生在了解“必需、够用”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各实践环节中形成专业技能。安排合理的实践课模块教学,有利于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2 要根据电子商务的动态,及时补充实践课模块在构建电子商务的课程结构时,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实践应用的新发展,补充新的实践内容,要恰当联系社会实际、职业实际及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实践课模块的容量,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2.3 丰富教学手段,尝试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电子商务体验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作用明显,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和各种典型模式有感性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与核心技能。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做到,实验室仿真环境体验与真实网上体验相结合,体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等。

2.4 加强实训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电子商务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教学内容和模块都要进行实训练习。实训教学资源在引进和购置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组织教师自行编制、积累和开发实训实训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实训资源,如:案例、课件、解决方案、行业应用技能要点和基本业务流程等,建立实训资源库。同时,结合现有教学系统和实训资源,加强与典型企业合作,将成功的运营管理经验、成功案例以及企业实用电子商务平台,与系统集成商和教学系统开发商合作,研发适合本校教学特点和风格的专业实训教学系统,丰富和优化实训资源。

总之,社会需求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认清当前高职类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必需要突出应用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才能使学生获得在电子商务类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嵩.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结构研究.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 高职 培养 知识 技能 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养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上,这是应对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个人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凭借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不断扩展、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化。知识综合化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知识的整合,是“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形成整体性观念。在这方面,一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沟通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化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手段,商务目的”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职业技能结构的构建

职业技能一般由四部分所组成,即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开发的能力和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1、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在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特点和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偏重于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技术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到电子商务公司或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操作等。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

“凡事留心,处处皆学问”,如与学生课下的一些交流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其实就是电子支付的一些应用,毕业生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网上应聘,学生可以注册成为网校的在线学员,可以通过CA申请个人数字证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3、创造性开发的能力。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标新立异”。同时,要尽可能让公司、企业和社会参与,引入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环境。要培养创造性开发的能力,重要的是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突破常规。 转贴于

4、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社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属于后天素质,它在素质结构中起调节作用。它一方面要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给这两种素质打上了一定的社会烙印;它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内化是社会素质形成的重要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多树立正面典型,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2、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一部分。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个性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人的心理素质一旦潜藏危机,就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通过深刻理解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能成功;还要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不是割裂的。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电子商务专业必须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好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标准、核心专业课程和真实的实践环境几个核心问题,从而培养出具有强烈的电子商务感、能使用电子商务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加快,高职院校应抓住最新的就业契机,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柏富 电子商务岗位指导[EB/OL].电子商务就业网。

[2]陈念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马继刚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6,(4)。

[4]杨志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

[5]杨丽光 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5,(9)。

[6]赵莎 再聚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6,(2-3)。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培养模式知识技能素质

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使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其经营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急切地希望能扩大使用电子商务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本科及其以上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有限、定位不同,面对庞大的需求市场,高职院校应成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基地。

电子商务需求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层是一般管理人员层;第三层是高级管理人员层。其中第一层次的人员主要着眼于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方面,如网站建设、系统维护、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第二层次的人员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不需要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更注重于如何在电子方式下开展工作,即如何应用网络提供的快捷方便的商务功能等。第三层次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是电子商务的战略决策型人才。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第二个层次——一般管理人员层是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养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

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上,这是应对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个人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凭借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不断扩展、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化

知识综合化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知识的整合,是“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形成整体性观念。在这方面,一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沟通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化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手段,商务目的”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职业技能结构的构建

职业技能一般由四部分所组成,即: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开发的能力和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1.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在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特点和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偏重于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技术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到电子商务公司或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操作等。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凡事留心,处处皆学问”,如与学生课下的一些交流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其实就是电子支付的一些应用、毕业生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网上应聘、学生可以注册成为网校的在线学员、可以通过CA申请个人数字证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3.创造性开发的能力

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标新立异”。同时,尽可能让公司、企业和社会参与,引入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环境。要培养创造性开发的能力,重要的是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突破常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教学中的整齐划一为张扬个性。在教学设计中,宜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如:针对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上实训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预设解决方案,可先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任务的途径,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对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褒扬,组织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进行分析和讲评。教学中,要建立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常规作业设计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评制度。

4.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社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社会素质的培养

社会素质属于后天素质,它在素质结构中起调节作用。它一方面要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给这两种素质打上一定的社会烙印;它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内化是社会素质形成的重要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多树立正面典型,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2.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一部分。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个性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人的心理素质一旦潜藏危机,就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通过深刻理解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能成功;还要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新晨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不是割裂的。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

高职院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时应根据专业的特殊需求,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实操教学体系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做到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在教学上,要彻底变革传统陈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实操的训练,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景怡李炎: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6,(9)

[2]谢康等: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