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的局限性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

供应链主要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的,组成单位主要是由企业产品生产以及流通过程当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制造商,还有分销商以及零售商,到消费者等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供需网络。这种供应链管理也被认为是一种相对集成化以及系统化的管理办法,主要是从整体出发通过和不同的合作伙伴之间达成亲密合作,进而对供应链上所有的物流以及信息流,还有资金流等等都做出有效控制以及调度,目的在于能够用最少的成本以及费用实现最大的价值以及最好的服务。

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库存在供应链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满足客户需要的随机发货,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供应链的敏捷性以及高度衔接性,而且库存费用作为供应链成本当中最为重要的来源,当成本呈现出增加或者是下降的情况下,都是需要通过降低供应蓝库存,并且对供应链做出物流时间调整的。库存被认为是驱动供应链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支持企业发展较强竞争策略方面的供应链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库存管理应用技术也被认为是供应链管理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供应链库存控制的实践历程

(1)传统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对策。经过较长的时间发展历程,传统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对策都是表现出“各自为政”的态势,而且供应商以及用户之间都是保持着基本的库存来实施自身方面的库存控制对策,大部分的做法都是为了能够应付客户需求所发生的突发性变化以及保护好自身利益,进而提升库存水平。总体对策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特点上;第一,库存比较分散,而且呈现出条块分割状态,缺少了较为统一的以及系统的库存控制办法。第二,库存信息更新以及传递速度都是比较慢的,而且比较容易失真,最终导致需求进一步放大,出现了牛鞭效应。第三,对于源头供应商而言无法享受到足量的市场信息,而且也根本无法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1]

(2)供应商管理库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当中,供应链当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做到协调同步,而且库存管理方面的职能也应该做出必要的整合,尤其是传统库存控制等等都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但是作为供应链集成化管理以及运作的全新的库存模式,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等都是有助于打破原来的较为传统的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态势以及条块分割状态的库存管理情况,这是一种在用户以及供应商之间进行合作的库存控制对策。主要目的在于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框架协议基础之下由具体的供应商用户行使库存控制方面的决策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对这个框架协议做出经常性的监督以及修正,才能够使得库存管理获得有效的改进。

表1VIM的局限性

序号 局限性

1 VIM的协作水平十分有限

2 VIM是一个单行的过程

3 VMI的具体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总体库存费用

注:VIM:文本编辑器。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3)联合库存管理。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之后,VMI被认定为是最具先进性的具有较强科学综合性的库存管理办法,但是也有许多的局限性,有表1可以看出,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VIM的协作水平十分有限。第二,VIM这是一个单行的过程,但是对于决策整体过程而言是缺少了足够的协商的,因此很容易造成失误。第三,VMI的具体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总体库存费用,可是在VMI整个系统当中,运输费用以及库存费用,还有意外损失等等都是由具体的用户来承担的,都是由供应商自行承担的。所以,由此可以看出,VMI其实对于传统的库存控制对策所采取的其实是一种“责任倒置”的库存管理办法,这种管理办法将会增加供应商的运营风险。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克服VMI系统呈现出的局限性以及规避由于传统库存控制带来了牛鞭效应,一种更为有效的库存管理办法――联合库存管理出现了。总体而且,联合库存管理这是创建在VMI基础之上的能够做到保障供应商以及用户权利之间责任平衡以及风险共同承担的一种全新的库存管理模式。在实施联合库存控制的过程当中,供应商以及用户都应该做到如下方面:第一,库存所连接的供需双方都应该从供应链全局出发,并且两者共同参与,做到共同制定相关库存计划,并且解决在供应系统当中因为不同节点不同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创建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全面提升信息传播的透明度以及共享范围,尤其是使用价值,而且供应链库存管理还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条形码技术,以及BDI系统,还有EOS系统等等加强对现代物流技术方面的信息传播有效性以及实时性。[2]

三、联合库存管理的优势

第一,利用联合库存管理办法对于所有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库存其实都是转移到了企业的原材料仓库当中,因此供应链系统当中的库存控制等相关问题也就转化成了普通汽油对于库存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对不同企业库存量方面的控制,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当中的库存量控制。第二,从整个供应链情况来看,联合库存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库存点以及与此相应的库存设立费用,还有仓储作业费用等等,进而能够降低整个供应链系统当中的总体库存费用。第三,使用联合库存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减少物流中间环节,而且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了供应链的工作效率。[3]

四、总结

JMI(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它在供应商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了合理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及意外损失的分担机制,将VMI系统中供应商的全责转化为各个用户的部分责任,从而使双方成本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利于形成成本、风险与效益平衡,是为了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和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敏捷化程度而提出的。

参考文献:

[1] 张浩.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

材・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程晓华.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M].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篇2

论文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问题 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篇4

Adap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0

Hardback

ISBN9781848829510

Dmitry Ivanov等著

20年来,供应链的决策支持系统已被广泛研究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化,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目标和决策技巧。本书针对现有供应链管理领域存在的不足,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供应链集成决策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在供应链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本书分为15章和结论。1.供应链管理(SCM)的发展;2.SCM的概念框架;3.SCM的决策支持系统;4.现代和未来供应链研究中存在的挑战;5.不确定性、风险和复杂性;6.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处理;7.基于稳定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的实现(STREAM:Stability-based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8.供应链的定量建模;9.分散的一体化建模方法(DIMA:Decentralized Integrated Modelling Approach);10.结构动力学控制和多模型分析;11.供应链的适应规划;12.动态运作、计划调度建模;13.供应链重构和模型适应;14.供应链的全球稳定性及可管理性;15.实验环境。结论中讨论了书中提到的新观点,及所提出方法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本书作者Dmitry Ivanov任职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是产品经济学和工业科学的研究员,同时拥有该校的经济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适应性或敏捷供应链等相关领域的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150多篇研究文章。作者Boris Sokolov教授是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信息和自动化研究所的副所长,开创了复杂系统结构动力学的最优化控制理论,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中数学建模和数学方法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数学模型及方法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完成3本著作及180多篇科研文章。

本书全面介绍了先进SCM概念和数学技巧及模型,适用于SCM及运作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及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刘晓红,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电子所)

篇5

关键词:供应链,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

1.引言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先由美国Ander—senConsulting (后更名为Accenture)公司提出,作为注册商标名词,当时被解释为:“能将自己与他人的资源、能力、技术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法。第四方物流(4thParty Logistics,4PL)企业被视为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协调3PL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虽然4PL在实践中还未广泛的存在,但其部分理念和运作方式,已为广大货代企业和物流公司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2.第四方物流的相关理论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由美国安盛咨询公司在1998年率先提出并注册的,它的定义是,“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主要为货主服务,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供货商或是最佳的服务提供商,把这些不同的物流服务整合以形成最优方案。依靠业内出色的供应商、IT技术服务提供商、管理咨询顾问、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增值服务提供商、管理咨询顾问、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增值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

第四方物流公司的运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组建物流企业联盟。4PL和3PL的供应商、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等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技巧、进入市场能力和项目管理专长。各类物流提供商间或者签订商业合同,或者结成战略联盟。

(2)提供集成方案。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4PL对自身和多个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4PL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3)多行业参与。第四方物流为多行业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供应链整合和同步为重点。

3.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关于第四方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都还很落后。国内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尚不成熟,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了当前国内最为紧缺的物流“资源”,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第四方物流企业最首要的问题;第二,要使第四方物流能够顺利开展,必须努力研究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第三,通过分析和比较当前第四方物流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探究其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国第四方物流在实践方面缺乏成功案例,因此,对第四方物流的探究仅仅处于一个探索性阶段,概念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仍是主要的,现结算第四方物流的时机并不成熟。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第四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必然的发展方向,它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之处了3PL的局限性,是对现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一种挑战。

第四方物流作为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能力,整合全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评估、设计、制定和运作等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由此实现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并在解决企业自身物流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企业和全社会物流整体运作的效率最大化。

4.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分析

1.侧重点不同。第三方物流侧重于为企业客户提供策略性与操作性决策以及具体的物流解决方案,而非整体的物流决策规划,且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规划所需的技术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第四方物流侧重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战略性决策,并通过运用充分而准确的信息以及各方面的技术来对整个供应链与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供一个决策方面的规划方案,进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与供应链之间的协调。

2.服务功能不同。第三方物流虽然与企业客户之间是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可节约企业客户的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但二者之间难免会存在目标不一致等问题,甚至产生冲突,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自身存在缺陷,不能承揽全部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而第四方物流则可通过管理咨询及第三方物流能力的集成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整合获得更多的价值。

3.合作目标不同。由于第三方物流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以及整合应用技术的能力,企业客户不得不把物流业务外包给多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这样会增加企业客户的运营成本和供应链的复杂性,使物流外包效率下降,所以企业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之间是一对多的合作。而第四方物流可凭借充足的信息优势、整合应用技术的能力以及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为企业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企业客户与第四方物流之间是一对一的合作,在外包程度上更高,在功能深度上更深。

5.结论

第四方物流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复杂的需求。它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与实时运作,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管理、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与专业技术,而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约束地将各领域最佳的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的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为客户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创造价值。由此可见,在未来的物流领域,一部分优秀的第三方物流逐步过渡到第四方物流将是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6

一、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融合的必然性

1.质量管理所承受的挑战。自二十世纪质量管理诞生以来,质量管理先后进行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及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其研究范围主要针对产品可靠性、质量控制与分析、组织文化、卓越经营等。单就质量管理战略和运用方式而言,在外部竞争的影响下使原有的单面向组织内部的单一形式面临了极大挑战。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竞争不断加强,各企业发展的弊端与阻碍层出不穷,目标执行的不持续、绩效测量与评价的不健全、过分注重短期效益、整体管理不稳定等等方面的不足,极大的限制了企业成功发展的步伐。随着环境的变化与研究的深入,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想使多层次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不能仅仅依靠对质量的持续改进,更要在国际市场环境不断的变化中进行快速而有效的竞争。而作为一种跨组织运营理念,供应链可以利用集成与管理上下游企业战略与流程,来实现企业的最佳绩效,从而为传统质量管理局限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应链管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且在开发实践中,传统供应商对构建大型供应库与短期关系的侧重是不经济的。而考虑到价格因素,传统供应商会对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进行阻止。还有一些国外专家指出,对成本与规模效应的过分强调,会导致供应链无法对供应与需求发生的意外情况作出及时的回应。而要想使这些挑战得以解决,质量管理成为其必经之路。

3.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融合趋势及集成框架。跨越了不同组织与部门的供应链管理,其目标与特点也具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企业的供应链战略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优化,这也就使传统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受到了更大的挑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传统企业关系更侧重于对成本的过分强调,使其不能对质量加以更多重视,从而对供应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集成总被认为是一种资源依赖理论的反映。而通过对两种领域的研究发现,虽然在其基本原理与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也有着实现资源依赖的共同领域,从而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将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在多个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并通过质量功能、质量过程和质量信息的集成,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在供应链生命周期内具有持续而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

二、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集成的途径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承受着严峻的挑战。而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两者,利用集成途径使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也使集成作为一种必然趋势,使二者未来的快速发展得以实现。为此,本文介绍了以下四种实现有效集成的途径。

1.战略与领导。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集成战略有大致三类相关文献,一是把供应库作为导向,让所有成员得到目标与战略的共享。二是把质量运动运用并实施起来。三是实现交流与运营的一体化。作为二十世纪末常被强调的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供应链要素包括全面质量管理、供应库管理及顾客导向三个方面。而相关学者利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等,最终将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的因素,即企业竞争环境和领导响应、供应库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顾客导向确定出来。其中,在购买方的成本、质量、交货期与柔性方面与供应商运作绩效上,供应库管理导向对其有着显著的影响。是买卖双方获得业务绩效的有效方法。此外,为了将企业的竞争收益得以确保,可以并行使用质量运动与供应库管理两种方法。而一些企业已对质量战略问题更加重视,这就使其利用更多知识密集型产品来将产品的差异化得以实现,从而确保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实现供应链与创新管理各方面的改进,也能够使企业竞争战略得以更好的实现。

2.流程集成与管理。其实,供应链就是一个集成各种业务流程的系统。而实现供应链有效运营的关键,就是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不同流程之间将平滑与同步的链接得以实现。由于供应链系统设计、运作与目标受全球动态变化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为了使顾客需求得到满足,企业就需利用对顾客服务与产品质量的改进,提升产品柔性及集成信息技术与流程等手段来加以实现。相关学者认为只有将顾客需求得以明确,并把库存水平进行确定,并创造出有效的政策与程序,使供应链的各种活动与流程协调起来,才能确定出供应链系统的有效管理来源。而协调集成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职能,可以使改进流程质量需求得以增加,最终使成本降低,资源利用率获得提高。

3.交流与伙伴关系。供应链是利用管理上下游伙伴的关系,使顾客价值的传递用最小的成本得以实现。而要使其获得成功应用,必须凭借企业内部职能的集成,以及加强与外部伙伴企业运作的有效链接。国外相关学者认为虽然不同伙伴企业在认识质量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其目标都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一些学者对供应链沟通与构建伙伴关系活动进行了研究。本质上,其包括协作紧密的企业与供应渠道中的其他伙伴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将共享目标、协作运营与改进绩效得以实现。而在伙伴关系建立后,买方还面临怎样将稳固的伙伴关系发展起来的巨大挑战,以此将供应商对产品或是服务质量的确保承诺引发出来。

4.最佳实践。涉及到供应链框架中质量改进活动的最佳实践,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供应商关系、顾客关系、团队建设关系、TOM及ISO9001体系的实践。而对实践的应用与其结果对组织或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国外相关学者认为在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部门作用、培训、质量数据与报告及产品服务设计上的实践对供应链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并据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常用的实践主要是供应链合作。

三、未来进一步集成的方式

相关学者指出,在质量与运营绩效方面,质量管理实践对其影响明显,而对业务绩效则影响较弱。这说明若想使质量卓越,就不能仅仅依赖企业内部资源,必须把基于产品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基于流程的供应链环境观念。并将质量通过对流程的管理来得以改善。此外,还能将业务创新得以促进,使市场新机会创造出来。当今,还处于较早阶段的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集成理论与实践,为了使两者的集成得以更好的实现,可从以下四种方式着手。

1.强化流程导向与重组。供应链环境下,其关注点逐渐从产品向流程进行转移,并以重组与集成企业间流程作为其强调点。某公司的案例研究,对企业应怎样把内部流程与供应链流程集中起来使绩效得以改进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在研究中发现,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平衡设计、流程管理与长期实践活动间的关系。而现有的研究仅仅针对组织内部边界的产品质量与流程质量管理,这样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使在供应链环境下,关于跨组织流程与管理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为此,为了将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得以实现,企业必须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与业务网络重组来进行对流程的重组。并在此基础上,企业需对其伙伴企业集成的流程进行选择,使质量绩效得到改进。

2.构建SCQM模型与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的SCQM,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由于目前对SCQM理论模型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还需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对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的含义;在供应链质量发生改变时,企业如何改变机制进行有效应对;开发商在产品质量改进方面与绩效服务方面应该采取的办法,以及产生的影响。在供应链情境产生变化时,供应链绩效做出的反应等方面。

3.完善供应链质量绩效评价。当前,对于供应链绩效测量的测量方法,依然未有获得公众一致认可的方法。相关学者对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看其对企业绩效是否有一定的影响。还对平衡记分卡的使用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供应链绩效测量从系统角度进行了审视。也有学者认为,财务健康的评估也与财务核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其处于职能层面,因此仅用来对供应链绩效做评价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对跨职能流程绩效的改善,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 ERP; 供应链管理; SCM; 供应链; 优化整合

一、ERP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意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利用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对企业全面资源计划管理的综合体现。数据的采集和业务处理互相融合互相支持,形成一个信息共享、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管理板块,使得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企业内部畅通,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最早由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在1982年提出,它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手段,对供应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调配、控制与利用,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的全部供应过程的功能整体。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管理等模块逐步加入ERP系统。其中,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供应链的运营速度与质量,通过ERP环境改善物流运作既可以加快供应链商品的流速,还可以加速信息流和资金流。企业的销链条是生产性企业增值的主营业务,有效的物流管理可沟通上下游的企业关系,将企业内部生产链条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物质资源在时空上的高效流动。从企业宏观来看,在ERP中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并与ERP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充分整合,会更有助于企业突破瓶颈,提高效益。

二、ERP与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动态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应对变化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还要积极建立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缩短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周期,拉近产品供应环节与流通环节,缩短供给与需求的距离,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前,ERP系统在国内外各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ERP的应用已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配送和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者,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而我国企业在流通领域中的ERP管理仍亟待改善,ERP系统更多的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供应链在ERP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限制了企业在流通环节上充分利用全行业资源实现优化经营管理的程度。

ERP和供应链管理同为整合资源、集成信息、发展竞争力的新型企业管理,ERP更多的是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合理调控以提高运作效率,而SCM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并不过多地考虑企业内部是如何运动的。SCM侧重于通过对外部资源管理控制获得效益,它关注企业外部另一个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库存和产品成本。ERP和SCM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单独实施ERP或供应链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竞争环境和管理中心的转变,而且供应链管理的开发设计及实施多是分散的,不同的数据标准阻碍了信息流的畅通,形成了企业的信息孤岛。因此,企业在专注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需整合内外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兼顾客户的满意度,以及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之问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沟通与处理。企业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已在供应链的跨企业管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只有以市场为导向,ERP和SCM加强信息化集成,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三、ERP与SCM的差异点和契合点

若要实现ERP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整合,必须要分析两者的特点及契合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的集成。

(一)ERP与SCM的差异

首先,两者在系统理论方法上存在差异。ERP是在MRP和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RP法则是在省略了一些实际存在但又难以求解的因素后,简化运算实现的,它加快了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在企业系统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以及很多影响因素的不可忽视性,企业对数据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SCM采用了多种数学解析的优化模型,考虑了物料、设备、人员、场所、时间和技术等众多的约束因素,可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分析优化。因此,它具有更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更科学的核算方法,可协助企业作出更具优化性、准确性和可行性的计划。

其次,两者在企业的管理范围上不同。ERP重点加强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SCM则需满足供应链横向一体化运作的要求,具备协调多个企业间资源的能力,达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目标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甚至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再次,在业务管理上SCM较ERP系统功能更丰富。SCM能实现供应链上稀缺资源优化调配的需求,优先分派给级别较高的客户,做到资源平衡优化利用;可以根据业务伙伴的变化及时制定新计划,快速作出市场反应;还可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监控和预警。与SCM相比,ERP缺少优化和决策支持、业务伙伴管理、上下游业务协同和物流管理等功能,多为要求企业如何按系统指令执行;SCM则可以做到帮助企业决定怎样去执行才能得以改善。

最后,两者在企业计划的编制上有所不同。ERP编制计划是按顺序进行的,生成的提前期固定,计划时段是离散的,能见度只限于某一功能局部。SCM可针对不同规则进行不同业务的规划,计划范围较广,且计划时段连续,生成的提前期具有弹性,能见度可达世界范围。同时,SCM的计划覆盖了全部业务,计划模型可以根据需要做得足够详实,覆盖长、中、短周期的计划。

此外,SCM较ERP系统的运行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可以更快地把握商机。但SCM不具备盘点出库、发票管理、会计管理等某些事务处理和数据维护功能,ERP则完全可以实现。

(二)ERP与SCM的契合点

通过对ERP与SCM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互补优势。我国部分企业虽然内部供应链中实现了ERP管理,但尚未在各行业中形成上下游集成的供应链中做到ERP管理。将ERP系统进一步扩大,提高到全行业跨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中,实现ERP管理与SCM的优化整合,逐步应用两种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整体规则、具体实施,不失为企业增强竞争实力的一计良策。

ERP与SCM相结合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所有企业均在这个整体的ERP系统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通过这种统一的供应链ERP管理的优化作用,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此外,在市场、加工、组装与流通各环节之间,建立协调相关业务的动态企业联盟,做到供应链上的产品生产、交付、配送的及时高效,基本实现零库存管理。ERP可以为企业提供从内部到外部各环节上的管理工具,加之先进的IT技术在ERP系统的不断融入,从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配备上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ERP环境下与SCM的优化整合

根据ERP与SCM的差异分析,针对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两者的契合点将其进行优化整合。

首先,重视企业供应链的动态管理,目标是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资源共享和快速有效的传递,在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等各方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联通,加强集成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和效率,实现整体的动态管理,产供销过程趋于优化。

其次,加强企业自身以及企业之间的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企业内部的物料管理主要是跨部门协作管理,通过ERP系统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三个模块完成。编制采购计划,加强库存和销售部门的信息流通,在安全库存下做到最小库存量和最大销售量。当ERP无法做到企业上下游之间紧密结合时,供应链管理即可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来连接上下游进行采购和销售,企业之间的SCM提供具有统一数据信息的平台,可以提升整个产业。

再次,ERP系统所做计划是针对某一个部门,计划间衔接较弱,而SCM制定计划时基于内部和外部的有限资源,作出的计划更为准确。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计划之间需要协同,企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之间也需要协同,当ERP管理计划协同受限时,供应链使用点对点的销售并提供关键客户的数据,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协调工具。

此外,ERP主要是面向企业事务的管理,而供应链模型是基于优化的人工智能的模型,可以处理一些突发或异常的事件,且数据处理迅速。

总之,供应链在ERP系统的有效实施能够加强企业间的关联度,企业可通过信息共享创建出新的商业模式,SCM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优势。而将SCM的一些功能模块增加到ERP系统中后,ERP系统也创造了新的价值。把ERP优化整合在供应链管理中是我国企业顺应市场需要的必由之路,这将会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管理,集成资源,共享信息,使企业资源数据库向客户或供应商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辉霞.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荆陵,李俊辉,宋永刚.用友ERP供应链管理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库存是供应链乃至整个物流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竞争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控制库存与降低库存,就是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来优化库存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往往是就库存来论库存的优化,静态地观察问题,最佳效果也只能是局部优化。这种思路存在着许多弊端。现代库存管理置身于供应链环境下,必须从整个供应链整体出发优化库存,探索库存管理的战略管理模式。因此,研究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对于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低成本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1.库存管理的相关概述

传统的库存管理和控制是由单个机构(如仓库或零售商)基于其自身的利益和准则单独实施的。库存控制是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降低成本,而对库存物料实施数量控制,同时保证质量及其时效性的一系列工作。库存管理中需要确定库存物料的订货时间及订货数量、入库时间、储存时间等。

随着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库存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只注重自身的库存管理转向注重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尽量减少需求放大现象,建立供应链上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通过整个供应链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共赢,进而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客户响应水平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不再是资源的闲置或暂时性的储备,而是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因此,库存控制和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而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库存管理从以物流控制为目的向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转变是库存管理思维的变革。

2.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大致说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供应链非常强调对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它始终从全局上把握物流的各项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最低。为此。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应是同步进行的。

(2)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以供应链成员企业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为基础的。因此,特别强调信息的集成化管理,通过信息的集成,使供应链成员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得其客户的需求信息,以减少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而且能对信息做出及时响应,缩短了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间隔,简化了作业过程,提高了效率和服务水平。

(3)供应链是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这个系统还会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加之,每个成员企业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较之传统的库存管理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4)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是一种平衡机制,追求零库存是供应链库存优化的最终目标。各成员企业应站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高度,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改变基于传统职能管理、面向权力分割的运营模式,建立以流程为中心的、面向市场和客户的高效的供应链运作体系,通过业务流程的有效联接,共同分享需求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使得供应链的库存总量大幅降低,减少基金占用和库存维持成本,实现共同管理库存的目标。

3.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现状

虽然库存管理是企业运作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最成熟的领域之一。但是过去的库存管理只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这些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供应链管理环境的要求。现阶段,在企业的库存管理实践中,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几大缺陷:一是企业的库存管理过于粗放、简单,较少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因而企业的库存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二是众多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各节点企业为了应付需求的突发性变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往往扩大库存水平,由此增加了供应链的总体库存成本,进而增加了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降低了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这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情况下,无疑不利于供应链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主导优势地位。

目前在实践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系统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库存控制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导致信息处理不准确、不及时、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

(2)库存管理系统满足不了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传统企业中库存管理是静态的、单级的,库存控制决策没有与供应商联系起来,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资源。

(3)“链”上各企业仍然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虽然我们知道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上的节点的绩效,但是从客观上说,各个部门又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使命和经营目标。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各自为政的行为必然导致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低下。

(4)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当顾客下订单时,他们想确定什么时候能交货。在等待交货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订单交货状态进行修改,特别是当交货被延迟以后。许多企业并没有及时而准确地把推迟的订单交货的修改数据提供给用户,其结果是用户的不满和良好愿望的损失。

(5)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供应链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订货提前期、货物运输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时间、运输时间、需求的变化等。很多公司并没有认真研究和跟踪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影响,错误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流动时间(提前期),造成有的物品库存增加,而有的物品库存不足的现象。

(6)缺乏合作与协调性。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中,组织障碍是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

(7)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库存控制策略应能反映商品供应和需求上的不确定性及其变化。许多公司对所有的物品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中。多数是面向单一企业的,其库存控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并能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

(8)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现代产品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层出不穷,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但是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常常被忽视了。结果所有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与库存成本给抵消了。同样,在引进新产品时,如果不进行供应链的规划,也会产生如运

输时间过长,库存成本高等原因而无法获得成功。

4.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优化方法

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库存管理则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因此,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库存设计,通过实现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小化,寻求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的库存策略。

针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企业可以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优化库存管理:

4.1重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有效联接是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各成员企业基本上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独立设计自己的业务流程,并未认真考虑到与其他企业的业务进行联接,致使供应链业务运作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需要基于业务流程和市场需求来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整合后的业务流程的需要,各成员企业还应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要将科层等级制度转变为扁平化组织结构或网络化组织结构,确保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不失真,以利于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

4.2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在供应链管理下,库存不仅影响着某一节点企业的成本,而且也制约着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整体性能和竞争优势。因此,节点企业之间必须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库存管理不再仅仅是单个供应商、生产商的管理活动,不能再以各自为政、局部最优的思想指导其库存管理,而应该更多地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角度考虑其库存管理战略,大家要本着信息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的原则共同参与库存的管理活动,这样才能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进化,最终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益。

4.3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在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供应链库存管理能否做到准确、合理,取决于这些信息能否准确、实时传递。然而,由于需求预测修正、价格波动、订货批量、环境变异、短缺博弈、库存失衡、缺少协作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信息在供应链上上传时,往往会产生致命的“牛鞭效应”。“牛鞭效应”会危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导致总库存增加。为此,需要在成员企业之间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要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以保证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和准确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稳定性和供应链各方的协作效率,从而使所有的供应链成员步调一致,共同采取行动,实现库存的合理化。

4.4加强需求协同预测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关注的焦点应由过去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顾客上来。顾客不仅是市场的核心,也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加强市场需求预测,摸清顾客的需求和偏好,是优化库存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需求预测,不但可以了解和把握市场的未来需求变化,还可以揭示和描述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勾画未来市场需求发展的轮廓,并能对市场需求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预见,从而为制定库存战略提供依据,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然而,在当今需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仅靠供应链上个别企业的预测,往往是不够准确的,需要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建立协同预测机制,使每个节点企业的活动实现同步,才能提高预测的精度,做到合理库存。

4.5建立协调沟通机制

加强协调沟通是使供应链库存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保证,也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减少矛盾和分歧的有效方法。因此,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应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情况,协调处理库存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篇9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38―03

引言

供应链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注重的是跨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站在现代管理理论前沿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市场营销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由于该课程理论内容较多且很抽象,知识面广、学科交叉、综合性知识强,因此,长期以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目前,这一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专业的重视,开始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探讨ERP沙盘模拟的方式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除少量实验课外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企业管理的课程教学要求大量的实践性教学,而课堂教学通常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训练,所以,很难满足这一要求[1]。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偏重于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理论,学生普遍感到理论知识多而枯燥,模型复杂且难以理解,再加上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文科背景较重,对模型、公式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现有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尽管大多数的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仅仅是将原来的教学教案用PPT的形式进行展示,而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没有感性认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以教师作用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控制权、自主运作的空间和积极性的发挥都相对有限[2]。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强调团队合作和协同。单向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行为性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本科教学工作中比较关注理论性和创新性的知识,教学环境偏向于理想状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缺乏对企业运作真实情况的了解和知识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像《供应链管理》这样的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更是如此。因此,一些学校尝试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然而受学制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实习往往时间短,学生也难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实际效果也不明显。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学都立足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典型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诚然,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但现在使用的案例大多为世界500强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与学生所接触到的实际具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限于本科生知识结构和水平,对企业运营的了解以及有限的教学学时,大多缺乏案例的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等的深入理解,往往仅仅进行理论空谈,缺乏实际的认知。因此,即使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操作时遇到种种意外障碍仍束手无策,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文科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遭冷遇的原因。因此不能完全采用案例教学。

二 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以MRP-I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密切相关的“供应链”――从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到客户。ERP 系统的基本目标就是运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手段尽力缩短这个“供应链”,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提供保障,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RP沙盘是企业资源计划沙盘的简称,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内、外部资源。包括厂房、设备、物料、人力资源、资金、信息,甚至包括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ERP沙盘模拟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1978 年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 Mellan 开发了沙盘模拟训练课程之后,该教学模式迅速风靡全球[4]。这一模拟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直观:通过一目了然的经营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经营的本质。2)尝试:可以把学生的想法带到沙盘模拟中印证,并且直接看到结果。3)生动:将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直观的ERP 沙盘来模拟企业的运营,通过使用企业的ERP系统能够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既让学生全面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并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枯燥、抽象、无法深入企业实际的局限,得到迅速推广,并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强调边做边学,强调学生的集体参与,重视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理解、领悟和认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有效地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三 ERP沙盘模拟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ERP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战演练模拟的教学方式,应参照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安排了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物流部门和市场部门等企业重要角色,通过ERP沙盘模拟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5]。以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方式,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各种决策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从而使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实现由课堂讲授为主到实践教学为主的改变,实现由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改变,彻底解决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脱节的问题。

首先,通过ERP沙盘模拟和体验式的角色扮演,在计算机上直观地看到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信息地流程,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和融入企业,解决学生对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供应链中各个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整体经营的要求。

其次,通过实战演练训练摆脱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和相关概念模型晦涩难懂的局限性。通过演练使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中,寻找和掌握基本的理论和使用相关管理工具的技巧与方法,并从ERP管理软件中体会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在企业实际中是如何实现和发挥作用的。

最后,通过积极参与和分组竞赛,使学生针对具体的环节自行做出适当的管理决策,从而将枯燥的专业问题通过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实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实战演练模拟教学中,主要包括了反映牛鞭效应的啤酒游戏、库存控制问题、风险分担、JIT生产的模拟、供应合同的设计,外包与自制的决策,供应链的设计与运行等实战环节,以及QR、ECR、CPFR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际运用。通过选择适当类型的企业和产品服务,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具体的决策和运用机制。

这些实际企业经营实战演练模拟教学为学生设计了供应链中的不同的角色,通过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沙盘模拟中了解:怎么才能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有效? 如何控制成本,确保收益的最大?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产品策略,安排产品研发? 如何保持均衡的生产计划和活动,避免物料短缺和库存积压?如何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如何获得市场信息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ERP沙盘模拟的课程中,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团队协作、亲自操作、亲身感受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的重要作用和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全局最优”的管理思想[6]。

四 软件、硬件设施与条件

ERP沙盘模拟教学的重要条件是建立相应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初级层次是软件和计算机的组合体,即采用综合的计算机实验室配以供应链管理的模拟软件,这也是大多数ERP沙盘模拟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ERP软件来模拟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运作。

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一套涵盖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流通、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多数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被集成在ERP软件中。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软件来说,应充分考虑现代管理体系对信息及时、充分、严谨以及有效组织的要求,系统设计围绕核心企业,遵循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成控制的原理,围绕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目前可以使用的相关模拟和教学软件不是很多,主要有支撑整个供应链业务运行的管理软件主体平台,如SAP、ORACLE、用友、金蝶等的ERP管理软件。此外,还有支撑供应链某个特殊环节的个别管理软件,如数据采集的RFID条码管理软件、支撑物流中心货物移动的WMS软件、支持货物运输的GPS软件等。

更高层次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室则需要在实验室建设中加入了适当的硬件设备,如立体仓库、RF及分拣系统等。除了相关的软件和硬件除了一般的演示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大量企业的真实进出货数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据环境,提供真实的软件运算基础。因此,综合实验室应以供应链运作为背景,使沙盘模拟能够拓展到整个供应链生产经营活动中产、供、需各个环节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

五 建议

ERP沙盘模拟只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不能完全解决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还应结合理论讲授、案例讨论和游戏等方法。在进行沙盘模拟之前,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否则,沙盘模拟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计算机游戏”,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此外,在ERP沙盘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比如学生人数太多、课堂纪律较难控制、软件设置和功能不够清晰明了、教师经验不足等。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考虑解决办法,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出现问题的频率及其不良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沙盘模拟的教学、ERP软件的学习,虽然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都只是对现实系统实践的模拟,与现实的企业运作和模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如何真正通过ERP软件体现不同企业和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和学生个性化的创新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5(1):96-98.

[2] 刘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81-83.

[3] 李静宜,慕庆国.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4):196-197.

[4] 王新玲,杨宝刚,柯明. ERP沙盘模拟高级指导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篇10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特征

一、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1.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

国家标准术语中提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广义地讲,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即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企业面向全社会提供物流服务,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项目的有偿服务。

2.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 FPL)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安盛咨询公司(现埃森哲咨询公司)是在1998年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关于第四方物流,一种定义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另一种定义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办法的供应者。综合以上所谓第四方物流,就是供应链的集成者、整合者和管理者。主要是通过对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的整合和管理,提出物流全过程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和解决途径。

二、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1.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具有现代化得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投资建立信息网络,实现了数据快速、准确的传递,促进了物流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保证了物流服务的高效、快速、准确。第三方物流常用的信息技术有仓储管理系统技术(WM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电子资金转账技术(EFT)和条形码技术等。

(2)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不仅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而且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提供一系列劳动或资金密集型的增值服务,满足企业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具有动态的联盟。信息资源共享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活动提供了有效依据。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动态联盟可弥自身缺陷,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综合、可靠的物流服务,保证企业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

2.第四方物流特征

(1)再造供应链。通过供应链参与者将供应链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或通过独立的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提高规模和总量。供应链再造改变了供应链管理的传统模式,将商贸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结合起来,创造性地重新设计了参与者之间的供应链关系,使之成为符合一体化标准的供应链。

(2)再造业务流程。将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与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与业务流程能够有效贯彻实施。第四方物流企业可以承接整条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服务。

(3)提高综合效益。第四方物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的实用性,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增加利润。由于第四方物流关注的是整条供应链,而非局部效益,因此第四方物流能够为客户及自身带来丰厚的综合效益。

(4)降低运营成本。第四方物流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流程、改善供应链规划,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以减少存货与现金流转次数,降低工作成本。

三、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前提

1.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基础

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是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基础。第三方物流只有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整体费用才能促使第四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只有与第三方物流在服务上实现更多的互补和合作,才能做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提高运营效率。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发展提供基础。

2.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保证

信息技术的应用个管理已经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亟待提高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包括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EDI 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制造资源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同时,物流企业应加强供应链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使用,使得供应链的参与者可以真正能够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全面的、实时的“全景式”扫描。这些新兴技术将会有助于第四方物流为服务供应商、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提供一整套高效的集成解决方案。

3.政府需加强物流基础建设

发展第四方物流势必将成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对象。为此,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资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改革物流设施投资的纯现金回报制度,让物流企业低成本运作。加强对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改进力度,为发展物流产业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结束语

第四方物流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复杂的需求。它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与实时运作,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由此可见,在未来的物流领域,第四方物流将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晓芬,司马锡生.政府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作用[J]. 物流科技,2005(1):55- 57

2]张长森.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思路研究[J].商业时代,2005(27):25- 26

[3]李阳,吴群琪.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研究[J]. 综合运输,2005(8):4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