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技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急救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急救技能

篇1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自发零散;常规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72-03

一、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基于对番禺区的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

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对家庭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首先必须清楚了解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基于对番禺区的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1.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大部分家长虽然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却发现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上,91%的家长表示自己很重视或重视家庭教育,同样,在学生卷中有73%的学生认为家长很重视对自己的教育。但是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数据中,只有7%的家长认为自己掌握了丰富系统的相关知识,说明大部分家长虽然很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但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使家庭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2.家长有学习教育子女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但却缺乏统一、科学的引导。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是否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问题,有79%的家长认为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有15%的家长没有想过这一问题;而仅仅有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够胜任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较不需要和完全不需要学习相关知识。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和子女都意识到家长需要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关于是否考虑改变现有教育方式的问题,有40%的家长表示想改变,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有14%尝试过改变,但是效果不明显;只有22%的家长认为现有的教育方式很好,不需要改变。说明家长在尝试提高家庭教育技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而科学有效的引导是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关键。

3.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总体来说比较少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教育孩子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30%的家长觉得是缺少时间,同样,在学生卷中认为父母平均每天陪伴自己的时间在0~1小时的有63%,1~2小时的有24%,2~3小时的有10%,3小时以上的只有3%。综合来看,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整体上还是比较少的。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说花时间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技能了,所以要想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必须考虑到并解决好时间的问题。

4.大部分家长和子女都偏向于通过简单方便的途径获取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长卷中关于获得家庭教育知识的途径问题,27%的家长选择通过与他人的经验交流,22%的家长选择通过阅读育儿书籍,19%的家长选择通过观看电视节目,17%的家长选择通过互联网,12%的家长通过参加亲子活动,而只有3%的家长是通过专业培训机构获得。可见家长比较容易接受简单方便的途径,这对下文中的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提供了参考价值。常规化培养是一种状态,但形式可以多样,为了切实可行,可以采取家长喜闻乐见的简单方便的途径。

二、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当前我国内地的亲职教育仍处于局部的而非普及的、零碎的而非系统的、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兼职的而非职业化的状态。”从我们搜集整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的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所谓自发零散状态就是一种没有规划、没有组织、不系统的状态。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具体体现为四点:第一,形式多样,但大多数仅停留在形式层面;第二,内容丰富,但不统一、不成体系;第三,家长教育指导师不专业、无组织;第四,家长参与显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

2.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没有得到统一的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发展中存在‘需求’与‘约束’的结构性张力,表现为知识性需求、技巧性需求以及特殊群体需求较大,而政策性、制度性和技术性支持力度不足”,也就是说相比较需求而言,当前的政策性、制度性和技术性的支持不到位。而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之所以处于自发零散状态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缺位,是政策和制度的缺失。因为缺少了这引领和规范的一环,后面一系列工作只能处于无组织的自发零散状态。赵刚在主编的《家长教育学》中提到,“从法律和政策上确立家长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教育获得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必要性

由于政府的缺位、政策和制度的缺失,目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

1.市场上出现的形形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因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引导而难保证其科学性。市场的方向盘是随着需求转动的,因为看到了家长对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培养内容,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杂志、教育机构、网络平台等。但市场本身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充斥着竞争的因素,使这一过程很难形成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体系。市场发挥作用无可厚非,但教育事业是一项公共性的关系民生福祉和民族希望的事业,所以仅依靠市场发展而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是不行的,依靠政府的统一规划而常规化发展才是出路。

2.家长参与表现为随意性和不连续性,实际效果不显著。调查显示,金钱和时间是制约家长去参加教育技能培养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忙于工作,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很多是通过金钱的投入,让孩子多学习。虽然逐渐认识到自身也需要学习,但由于政策、法律、制度的缺失,这种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浅认识层面,一般家长不愿耗太多时间去了解各种教育形式和内容,所以即使一部分家长愿意抽出时间去学习,也不太清楚如何选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表现为偶尔性、间断性、随意性和不连续性,从而实际效果不显著。因此这种自发零散的状态急需政府的改变,一方面对教育形式和内容加以引导和规范,方便家长的选择;另一方面,用政策和制度引导和保证家长参与培训的时间、金钱和实际行动。

3.许多形式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40多万所家长学校,但这些家长学校实际上只是一些现有的学生学校同时挂了“家长学校”的牌,更多的是倡导家校合作,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家长沟通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一形式对于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技能有所帮助,但是帮助并不大。因为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家长并不能通过这种形式学到系统的教育知识,所以这种附带性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流于形式的,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4.各种形式的教育难以形成合力。教育资源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而教育资源要想形成合力就必须通过整合。目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教育的价值观、内容都需要整合,政府的缺位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整合,所以才会出现虽然资源丰富,但实际作用却并不明显的现象。

为了克服这种自发零散状态引发的种种缺陷,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切实落到实处,进而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寻找出路,改变这种状态,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常规化。

四、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

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就是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从目前自发零散状态提升为有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常规教育。在管理层面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之路。

(一)设立专门家长教育机构,由专门部门管理,而不依附于学校等其他主体

目前的家长教育机构基本是以学校为主体承办的家长学校,这样的家长学校容易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染上应试教育的色彩,专门设立的家长教育机构由专门部门管理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设立的专门机构可以由教育部门或者妇联等其他部门的专人管理,也可以由专门培养的家庭教育导师管理。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以及家庭教育问题咨询和帮助,甚至可以举办家庭亲子活动等。

(二)家长教育指导师专业化和职业化

1.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师专业化的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实施家长教育指导师的资格认证制度,是克服当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自发零散状态的缺陷、确保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正是由于指导师没有进行资格认证,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各持己见,各成一家之言,因而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惑。许多家长在众多的所谓的专家观点中迷失了方向,只能是获取零散的很不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实施家长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制度,将改变这一零散、自发的现状。

2.在大学设置相关专业,专门培养家长教育指导师。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国拥有8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而目前我国拥有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家不到2万人,市场需求具有极大潜力。

在大学设置这一方向的专业,一方面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宽专业选择渠道和就业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三)家长资格化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做家长也需要家长培训证书的家长资格认证制度。马克思说,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门职业。做家长也要具备资格证书,这一做法已经在许多国家中实施,目前我们国家也应该逐步推行这项证书制度,并且明确家长资格证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根据子女所处的年龄段及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常规化培养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准父母培养阶段、学前儿童父母培养阶段、幼儿园至三年级父母培养阶段、三年级至六年级父母培养阶段、初中父母培养阶段、高中父母培养阶段、大学及以上父母培养阶段。因为每一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和需求不同,所以也对做父母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家长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取得相应的家长资格证。

(四)课程设置与管理

针对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我们对专门培养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1.课程设置。第一,根据子女所处的年龄段及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常规化培养分为7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第二,为了适应不同家长多样化的需求,将每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分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针对同一阶段的所有爸爸妈妈而设置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的教育孩子的价值观和教育方法。选修课程针对爸爸与妈妈的不同和每个家长的区别进行多样化的设置,给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选择。

2.课程管理。第一,采用学分制,在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每一阶段规定爸爸和妈妈分别应修够具体的必修课的学分和选修课的学分。第二,采取家长资格认证制度,家长只有在每一阶段修够所要求的学分,才可以取得相应的家长资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职 经济困难学生 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013-03

在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1/3,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研究者认为应提高“精神资助”的比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拓宽成长道路,提高脱贫能力。张海涛、余鸣娇等人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成长中的挫折和经济上的压力易产生心理困惑,自我评价低。郑林科通过UPI测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特质,认为自卑是贫困生人格的负性核心特质。罗金凤等人也认为自卑、不自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过程体会到的不自信、自卑感都与他们的低自我效能感有关。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社会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有多大程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影响十分巨大,它影响人的活动选择和行为的坚持性,同时也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并且还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从而在多重情景中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试图寻找影响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大一新生,参加测试人数为3824人,有效问卷为3703份。其中,女生1151人,占总人数的31.1%,男生2552人,占总人数的68.9%;被国家资助政策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1330人,占总人数的35.9%,非经济困难学生为2373人,占总人数64.1%。

(二)研究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Ralf. Schwarzer等人1981年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被试在四个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在我国大学生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间隔10天重测信度R=0.83。GSES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越强。

2.自编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成长环境、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困难类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人际交往情况、是否参加勤工助学、是否获国家奖助学金等具体情况。

3.统计分析工具。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不高,且个体差异大,总的来说,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偏低。

由表2可见,性别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王才康等研究者的结论是一致的;将高职男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全国常模比较,通过单一样本T检验得:t男=-5.128,t女=-7.203,均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

为了解性别和是否认定为贫困生对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具体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是否认定为贫困生对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说明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比非贫困生低,这与陈月苹、王娟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而贫困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贫困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二)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和个人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成长环境、父亲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和是否获得奖助学金、人际关系如何等个人因素为分类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或者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统计结果可知,在家庭和个人因素中,贫困类型、是否获得奖助学金、人际交往情况和是否参加校内外兼职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贫困类型中,突发事件引起的贫困学生自我效能感最高,显著高于一般贫困和特别困难学生,而一般贫困和特别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获得奖助学金、人际关系好以及积极参加校内外兼职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要高。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一新生自我效能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和样本是高职生有关,高职生学费高、就业压力大、人文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刚经历了高考,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迷茫,自我效能感较低;也可能和样本是大一新生有关,新生刚到学校时间不长,对高职学习生活等都还处于一个适应阶段,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和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存在差异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高职新生自我效能感下降。

不管是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是非困难学生,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都显著高于女生,这和其他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能是一种跨文化的基本人格特征,男性拥有更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也可能和性别角色有关,男性被期待更多地表现出主动、独立、进取和积极的一面,社会现实中男性也更加容易获得工作和升迁的机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男性对自己的能力给予更高的判断。

在本研究中,被国家资助政策认定为困难的学生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非困难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能够接纳家庭贫困的现实,主动配合学校做好申报工作,并能够在同学面前陈述家庭贫困的事实,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这些除家庭经济条件之外的积极因素使他们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这和冯夏婷、孙梦哲等,以及郑节霞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效能感较高,我们不能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刻板地认为他们“心理贫困”,只有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够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缺乏自信,这部分学生是需要学校教师进行“精神帮扶”的重点对象。

通过家庭和个人因素与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可见,成长环境、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等家庭因素对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而高中阶段是否获得奖助学金、人际关系如何、是否参加校内外兼职等个人因素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了获得奖助学金、良好的人际环境、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等积极经历都将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提高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因素相对于家庭因素来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更大,这使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因为家庭因素让学校无力可为,而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在校这几年的经历加以改进。根据班杜拉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和本研究的结果,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精神帮扶”工作。

第一,创设成功机会,增加成功体验。个体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我效能,反之,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学校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通过成功解决问题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进步中获得一种成就感,通过体验小小的成功感,逐渐积累,最终体验到更大的成功,提高其自信心。例如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减少单纯的金钱或物质帮助,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身,树立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第二,发挥榜样作用,增加替代性经验。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是在自我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个体发现与自己身份处境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替代者对个体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受自我与替代者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替代者成败的经验越具有说服力。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树立典型,有效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教育,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先进的人和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社会自我、理想自我提供现实参照。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正确、全面、客观的评价和支持帮助对他们提高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朋友圈,在交往活动中认识自我,增加自信。

第四,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身心健康。班杜拉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和生理状况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对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况满意,常处于积极的状态,有利于增强个体应对环境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学校要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设置适合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努力保持稳定健康的情绪状态;另外,要增加体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并学会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海涛.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理论的实证研究――高职生家庭经济困难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2]余鸣娇,庞艳桃.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援助之对策[J].高教论坛,2010(10)

[3]郑林科.贫困生UPI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质探索[J].心理研究,2009(5)

[4]罗金凤,王惠,杨素华,等.高职院校获国家助学金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5]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

[6]金霞.高职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9(3)

[7]陈月苹.高校弱势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2)

[8]王娟,张仲华,王枫,等.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9]冯夏婷,刘艳芝.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广东省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0]孙梦哲,程凤霞.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0(5)

[11]郑节霞.医学院校贫困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年资助项目(2012ZZ028)

篇3

Abstract: The concept, requirement and structure of home sensor networking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nd the system of home sensor networking based on TD gateway and OSGi service platform is proposed, the TD home gateway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the software system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devices of home sensor networking is pointed out.

关键词:智能家庭网络;TD;OSGi

Key words: home sensor networking;TD;OSGi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84-01

0引言

智能家庭网络是指在家庭内部通过一定的传输介质(如电力线、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红外等)将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气子系统连接起来,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对内实现资源共享;对外能通过网关与外部网(如Ethernet,ISDN,TD-SCDMA等)互连进行信息交换[1]。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能实现如下功能: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家居安全、能源管理、多媒体服务、通过计算机或机顶盒连接互联网[2]。

1TD-SCDMA和OSGi简介

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随着中国移动的TD三期建设,TD网络日渐完善,已经能覆盖重点城市的热点区域。

OSGi规范由OSGi联盟制定,为网络服务定义了一个标准的、面向服务的计算环境。OSGi规范主要面向连接在网络上的家用终端和网关设备,Java的框架结构使其具有平立性、可移植性、可靠性、动态性、安全性等特性[3]。

2基于TD网关和OSGi服务平台的智能家庭网络设计

2.1 网络总体结构

智能家庭网络主要是家庭内部的控制网络,与局域网基本相同,他们都是由自主处理器组成的分布式系统,各处理器之间可通过通信设备互相交换数据。系统主要由控制网络、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家庭网关等部分组成。

家庭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子系统通过网络节点连接到总线上,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网络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调试和故障诊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网关进行远程报警、远程监控、远程抄表[4]。

2.2 TD网关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关往往用来连接不同类型、而且协议差别又较大的网络。为了未来家庭内部的信息家电能连入Internet,并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以及信息家电之间的互操作和安全性问题,我们在家庭网络内部设置了一个TD家庭网关,提供一个智能家庭网络的控制平台。

该家庭网关是家庭网络的中心,它具备两方面的接口:与家庭外部的接口和与家庭内部的接口。家庭外部的接口将TCP/UDP数据包封装成TD无线帧,并实现与移动运营商基站的通信,该TD网关同时支持FTTH接口,以实现同Internet的高速通信。家庭网关与家庭内部的接口是指多个物理层接口,有HomeAPI、HomeRF、Bluetooth、802.3、802.11等,通过这些接口,实现与家庭网络中的家电设备相连接。

2.3 软件体系架构

智能家庭网内部各设备之间的软件体系架构图如图所示,Bundle是基于Java的应用,一个Bundle就是一个JAR文件,为了使框架能够获得服务,服务实现被打包成Bundle。

Bundle主要实现下列任务:安装、升级和卸载Bundle,开始和停止Bundle,Bundle的注册、注销和跟踪服务[3]。对每个安装在框架中的Bundle,都有一个相关的Bundle对象。对象用于管理Bundle的Java类的名字域,通过对类的加载和解析,通过建立Bundle的独立名字域,可以避免Bundle的类名冲突。

OSGi框架的注册功能用于在Bundle之间交换Service服务, 它提供了所需的安全性和受控性。通过这种注册机制,Bundle可以向其它Bundle提供服务, 同时也可以使用其它Bundle的服务。注册机制是有安全性保护的,Java环境提供了所需要的平台无关性、可靠性和安全特性。

图中TD网关实现了安全认证Bundle和病毒过滤Bundle来控制远程计算机对家庭内部网络的访问;电表实现了读数Bundle来支持远程读数;电视机实现了点播Bundle和记账Bundle分别来实现电视点播及有线电视计费。

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随着中国移动的TD三期建设,TD网络日渐完善;OSGi是最有机会成为智能家庭网络国际标准的协议规范,它运用Java语言来实现,具有最大的平立性和兼容性。研究基于TD网关和OSGi平台的智能家庭网络,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朝辉,扬士元.智能家庭网络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9:1-5.

[2]周新华,曹英其.智能家庭网关的OSGiR3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2):372-374.

篇4

【关键词】同理心;场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16-02

同理是社会认知的重要成分,它对我们合理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绪、成功地进行情感沟通以及发展亲社会行为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模式加入现代医疗模式,同理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1 对同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同理心一词于1906年由Titchener首先由德语‘Einfühlung’翻译引入,意为“神入”,在此后近一个世纪中,国外心理学界不断深入和拓展有关同理的研究,补充和完善“同理”概念的阐述和分析。

Alligood (1992)提出存在两种类型的同理能力:后天训练得来的与先天形成的[1]。Raile (1983)通过文献整理,提出虽然研究者们在叙述差异的时候所用词汇不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存在两种类型的同理能力[2]。其他学者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如Zderad曾经确定了关于区别常态和临床同理心的需要,Forsyth提出有存在两种同理能力:常态的和专业化的。

与本研究相关且较具代表性的国内研究有台湾学者林秀华(2007)对护理人员进行的团体同理心训练[3]及山西医科大学邱玉芳(2007)对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等。

2 同理能力与场认知风格的关系研究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概念认为,当呈现一个具有支配作用的场时,比较独立的个体倾向于克服场的组织,或者重新构建场;而比较依存场的个体则倾向于依附于既定的场的组织(Wittkin 1977)。向来有观念认为,护生与其他健康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更高的场依存性。场依存性与同理能力和开放性人格这两个方面有关,场独立性的学生显示出较少的同理能力。

Stephen(1981)发现场依存性与同理能力和开放性人格有关。DeVore(1989)对认知风格与同理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场独立性的个体同理能力较低。

Arthur(2006)在一次研究中(Empathic Understanding scale, EUS)所得结果显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被试在同理能力上有差异,场依存性的被试同理能力要优于场独立性的被试。

3 同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所采用的一贯的一系列方法,是家长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对个体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Sally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理能力的影响尤其重大[4]。

Eisenberg及其同事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社会功能与儿童消极情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同理能力与一个人在怎样的父母教养方式下长大有密切关系[5]。

Barnett等人(Barnett, Howard, King & Dino, 1980) 的研究结果显示同理能力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相关。Helen Williams则认为父母适度的惩罚,可以教育子女学会自我保护、自尊、自控和同理他人[6]。其它一些研究也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同理能力有意义深远的影响(Dekovic & Jannsen, 1992; Berk, 2000)。

由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外心理学界对同理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在理论、测量及其与各心理维度的关系研究方面均已有所建树,而国内对同理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向较为单调,较少考虑到与同理能力有关的心理特质,对个体同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未闻及报导,在该领域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Alligood, M. R. (1992). Empathy: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wo types.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30(3), 14±17.

[2] Raile, M. (1983). The relationship of creativity, actualization, and empathy in unitary human development: A descriptive study of M. Rogers’ principle of helicy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4, 449B. (University Micro? lms No. 83±13, 874).

[3] 林秀华.护理人员团体同理心训练成效之探讨.长荣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 罗学荣,苏林雁,万国斌.儿童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994,8(6):249、261-262.

篇5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310-01

基础理论

1 对干休所院前急救对策的认识

1.1 提高全所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宣传教育, 使全所人员明白院前急救工作,既是医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也是包括病人家属或发病现场的目击者以及所有民众都应参与的医疗救助行为,是心脑血管危急重病人获救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普及心肺复苏术,是病人家属或发病现场的目击者在紧急情况下,在专业救助人员到来之前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第一时间,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提高抢救成功率。

1.2 强化医护急救技能,提高救治能力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是院前急救成功的根本,认真组织抢救演练及急救知识考核,不断提高抢救水平。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常见危、急、重症疾病急救处置原则,还要了解全科的知识和技能,重视疾病早期症状,防治诊断片面性;掌握学科前沿的急救知识,规范急救技能,使院前急症抢救流程化,各种抢救预案要点化,确保院前抢救工作的有效性。

1.3 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展现急救艺术 院前急救是服务也是艺术,急救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与家属的心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及时交代、解释病情,提供一些疾病相关的治疗信息,对患者和家属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灵沟通。注重形体语言,院前急救体现一个“急”字,急救的过程中医护的举手投足都在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应当把对患者的关爱、对病情的重视,通过行为动作表现出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

1.4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践行以人为本 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水平。挽救生命是一种责任,需要医护人员恪尽职守,遵守医疗规章制度,践行以人为本全新理念,站在患者的立场做好救治服务,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病人体会到急救价值

实践技能

2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应注重的重点问题

2.1 药物治疗: 不管是先兆症状还是心梗的出现,都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迅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果血压不低,应用硝酸甘油保护缺血心肌,滴速不超过10滴/分钟,或应用肠溶阿司匹林0.3g嚼服,还可用肝素纳皮下注射,可以减少冠状动脉在闭塞再发生缺血,发挥迅速的临床抗凝及抗血栓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溶栓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2.2 镇痛:缓解疼痛,解除焦虑及对症治疗。让病人平卧,安慰病人,解除焦虑心情。如果患者心前区疼痛剧烈,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可给予哌替啶75mg肌肉注射;如果呼吸平稳,也可以给予吗啡5mg皮下肌注或静注。

2.3 给氧: 持续吸氧,应用鼻塞法,胸痛较明显的病人给氧流量为4~6升/分,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将氧流量减少到2~4升/分。

2.4 建立静脉通道: 常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100mg或150mg~200mg,预防室颤,心率

2.5 采取正确: 如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急性左心衰时,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也可轮流结扎双下肢,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衰程度。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头稍低,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施以心肺复苏术(CPR)步骤。

前沿知识

3 根据应用体会,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如何保证患者在医院急诊中的进一步紧急救治?

篇6

乘客在公交车上猝死,公交公司究竟该不该承担责任,相信法院会做出公正的裁决。但是,透过这一意外死亡事故,我们也看到公交公司存在着服务上的瑕疵。虽然,公交司机上岗前都接受过急救培训,虽不可能全面掌握专业的抢救技能,但基本知识还是懂的,可为何在关键时刻却派不上用场。“不敢救”可能是一个方面,但“不会救”却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目前,“不会救”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很强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知识与技能,而且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的,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据报道:在一些发达国家,警察、交通司售人员、宾馆饭店和商家的服务人员,还有导游、出租车司机、企业的保安、学校的校医等都必须有急救技能培训的合格证。他们能在诸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哮喘等疾病发作时对患者进行急救,当遇到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时,就能运用所掌握的急救知识抢救生命。

当意外发生时,由于公众缺乏急救知识,以至很多生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如果人人都具备一定的自救和互救知识,就会为医务人员抢救患者争取到更宝贵的时间,也就能抢救更多的生命。因此,应在全社会树立急救意识,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通过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服务和运动场所,并从娃娃抓起。让急救知识成为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必备常识,那将是社会的福音。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责任分工,现将做好我市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发动,切实做好优秀救护师资的选拔工作。要将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优秀人才选,通过参加市应急救护培训,真正能够承担起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和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中的应急救护培训任务,提高受训人员在应急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平安和谐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应急救护师资通过培训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相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疗技能。

2、掌握应急救护培训原则,明确应急救护培训目的。

3、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相关技能。

4、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中毒(化学和食物)、中暑、触电、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堵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知识和技能。

5、了解常见急症的判断及现场救护原则。

6、掌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紧急避险和逃生知识。

二、选拔条件和任务数’

1、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自愿成为师资志愿者。

2、在医疗卫生岗位工作不少于2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医师、护师资格证者优先),年龄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强。

3、能够利用业余时间或由单位调遣保证授课时间(每名师资年授课10次左右),能服从市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管理及救护培训教学计划安排。

4、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5、市人民医院5名,市中医医院、市市立医院各4名、市皮肤病医院3名,其他卫生院各2名。

三、选拔程序

1、各单位通过认真选拔确定合适人选,并填写好《市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报名表》,于年3月18日前报市卫生局医政科。

2、由市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参加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班。培训合格者,成为市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

3、作为培训师资在从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将给予奖励表彰。

篇8

关键词 警务人员 心肺复苏 情况调查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37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功能的紧急急救措施。以往研究表明,猝死一般以心源性居多[1],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往往发生在各种突发性灾害、交通事故以及家庭、公共场所和行走路途中。有统计表明,在我国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不到2%[2],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某些地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院外复苏成功率达26%。为什么国内与国外院外复苏成功率有如此大的悬殊呢?针对发生在院外的心跳、呼吸骤停这种情况较常见,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各种突发性灾害和交通事故降临之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往往是警察,所以警察是现场实施紧急应急处理“第一人”[3],他们了解、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的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对本市108名警务人员心肺复苏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市108名警务人员,其中男102例,女6例,其中本科15例,大专83例,中专以下10例。交警30例,刑警30例,派出所治安警察48例。工龄2~23年。

调查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部分内容为依据,自行设计了CPR问卷调查表,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调查表的过程中,笔者先后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对问卷调查表有关内容效度的指导和建议。CPR(心肺复苏)问卷调查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工龄、学历、警种、是否接受过培训。②CPR技能的自我评定(10×10分,100分):判断意识丧失的方法、判断呼吸停止的方法、复苏时患者放置、开放气道以及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复苏有效的判断、什么时候停止CPR。③当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是否愿意施救。④是否认为有必要并且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的培训。⑤了解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途经(多选):如学校、电视、书籍、网络、专门的培训。⑥最希望通过哪些方式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多选):如讲课培训、相关书籍、电视教学、其他。⑦参加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希望得到的支持是(多选):如希望单位大力支持、希望能有时间、希望能有机会。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

结 果

被调查的108名警务人员中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正规培训的例数为0。他们获取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的途径大多是通过非正规、系统的途径,如通过杂志、电影、电脑了解到的,或是参加驾驶执照培训时偶尔听过辅导,或是朋友、同事平时聊天听说的,其中通过杂志了解者6.48%,电影2.88%,电脑5.56%,培训0,其他1.85%。CPR技能自我评定得分仅为16.85±4.20。

有99.07%警察认为当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愿意主动施救,有91.67%的警察认为有必要并且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对获取心肺复苏知识的态度,认为迫切要求者占29.63%,积极者占62.04%,一般者占4.63%,消极者占3.7%。

讨 论

据报道[4],2007年北京市每150人中仅仅只有1人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接受过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培训的人员不足1000万[5]。然而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医护人员相对不足,特别是在基层乡村,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专业急救人员更显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城市已开始试行警务人员的CPR培训。如北京市公安局在2007年就规定,把持有“红十字急救员证书”列为民警晋升警衔的条件之一[6]。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地方象北京市公安局那样重视院前急救工作,珍爱生命。

结合对我市警务人员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情况,被调查的108名警务人员中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正规培训的例数为0,CPR技能自我评定得分仅为16.85±4.20。分析其原因:①在我国各类警察院校没有开设心肺复苏知识课程;②日常警务工作繁忙、复杂没有时间、精力进行培训;③经费保障不足,缺乏足够人力、财力进行培训;④领导重视不够,民警自觉学习不够。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第一在我国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在校学生的义务教育,通过各类培训机构将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增设为必修内容;要充分挖掘和培养社会救护力量,积极鼓励和提倡“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行为;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别注重对一些特殊群体如警察、消防员、导游,驾驶员、服务员等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针对性教育和培训,因为他们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活动范围广,接触的人员多、数量大,所以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有可能成为紧急施救的“第一目击者”,并能通过他们对其周围的人群起到间接传播作用,从而达到有点到面,全面普及的效果。而且经过培训的这部分特殊群体既能发挥现场急救作用,又能弥补院前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体制的不完善和医疗卫生机构对院前急救多样化的不适应,从而缩短和弥补患者院前的无治疗期,减少了医患纠纷,扩充了急救资源,提高了急救成功率。

为此我院领导正在加紧与公安部门进行沟通与协商,希望能对本市一线工作的警务人员进行CPR知识与急救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本市警务人员的CPR知识水平和现场急救的技能,逐步形成“我会救人,人会救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要改变我国目前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全民积极参与,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华大地一定能形成“我会救人,人会救我”之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何新华,李春盛,许丽,等.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709-711.

2 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53-154.

3 李玉肖,陈实娥,朱琼,等.培训警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8.

4 姜葳.三大瓶颈妨碍急救培训普及三大瓶颈妨碍急救培训普及[N].北京晨报,2007-07-04.

篇9

【关键词】培养;全科医师;社区急救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二者的完善与发展是对传统社会医疗卫生系统的必要补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提高全科医师的社区急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科医师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训练、经过考试合格的新型专科医生,他们必须树立整体医学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掌握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能熟练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整合内、外、妇、儿等各临床专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于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预防为导向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人性化、防治保康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1 现状

目前阶段,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培养了大批服务一线的全科医师,而医疗服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全科医师有不同的职责,基本概括为:(1)医疗服务职责包括社会各种人群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2)对临终病人,慢性病人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保健 (3)社区家庭出诊(4)社区卫生工作的职责及其他来自政府的职责。虽然如此,但目前社区医疗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对社区内日益增多急危病的救治手段相对欠缺,在面对社区内的危重疾病时,大多数社区医疗组织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呼叫120进行院前急救,所以人们在对急危重症病人初期救治需求更加迫切的同时,也对社区医疗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但现阶段医疗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急救体制,设施行为标准不尽规范,以全科医师为主的社区医护人员,缺乏专门的社区急救医疗教育,整体上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危重疾病的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专业的急诊急救医学知识掌握更少,亟待培训[3]。大型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多由于城市居民区分散,急救半径长,道路拥挤等因素,使急救反应时间长。现有的急救网络与社区缺乏联系,对社区情况了解不够,院前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缺乏沟通,导致院前急救医师常独自在现场面对各种复杂情况,难以有效组织社区医疗资源进行综合救援。

2 重要性

2.1 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区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据统计83.27%的急救突发事件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提供的服务已不再局限,将承担更多的院内医疗服务和社区急救工作。其中危重症病人的先期救治是否到位成了衡量一个社区医疗水平的标准,社区急救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了社区医疗服务[4]。

2.2 社区急救是急救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社区内急危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症病人死于原发病的

2.3 社区急救是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社区急救逐步转变了以往坐等急救的传统观念,在送医疗救护到病人身边的创新思路中前进了一大步,但社区急救技术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各医学专业技术之外,在全面掌握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为各种危重病症的平稳过渡,专业治疗的延续和深入创造有利时机,对于社区的全科医师来讲,亦只有全面系统学习掌握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在社区环境中为更多的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服务。

3 设想

3.1 由当地卫生部门统一指导,在现有的120急救网络模式上与社区联网,建立一套统一可行的社区急救医疗运作机制,加强各医院急诊急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工作心得,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法规并逐步完善。故有专家推荐:在加强城市急救的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将急救医学与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5]。

3.2 加大社区全科医师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我们提倡以地方的高等医学院校为主导,依托其附属临床医院急诊科或急救中心,加强对广大社区医护的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充实,培养一大批能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师,为基层人民群众生命保驾护航。

3.3 结合当地情况,使各个大型综合医院所辐射的社区能与其结成帮扶对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定期培训所辖社区全科医师,做好传帮带,提高他们的现场急救技能,使之能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培养成为院外急救的得力助手。

3.4 创建由120统一指挥调配的社区急救网点,本着就地抢救就近转诊的原则,加强各社区的现场救治能力。合理配置现有急救医疗资源,依靠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增大社区等基层急救设施和装备的投入,将急救理念延伸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社区急救能力的提高在院外急救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在中国急救医学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它的普及和发展是我们广大急诊和社区同仁所共同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中国急救医学,2001,10:619-620

[2] 余玲,熊光华,万体华,等. 院前急救4740例病种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 (12):1824

[3] 刘林成,鄢春梅,任义.浅论院前急救与全科医生在社区急救的协作.中国全科医学,1999,2(6):501-502

篇10

关于红十字会倡议—将急救教学纳入学校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xx—20xx年)》,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中红字〔20xx〕24号)精神,20xx年x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要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同,联合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深入开展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救护技能培训、救护设施配置、救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工作。

此外,各地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教学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纳入学生军训,切实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通知提出,到20xx年,中小学教职员工接受救护员公益培训的师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1∶50,积极推进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教职员工培训取证,救护师资培训合格的教师在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

通知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设备,建设“博爱校医室”,完善急救培训和设备设施标准,加强救护培训和演练,有效增强校园救护服务能力。

关于红十字会倡议---将急救教学纳入学校

全球急救资源中心“将急救教学纳入学校课程”倡议书,这是继20xx年《国际急救、复苏和教育指南》中强调急救教育之后,进一步明确红十字会持续为不同学员提供有效急救课程的职责。该倡议书概述了校园急救课程的主要信息。

xx通过提出倡议,急救应该纳入教育课程,涵盖在幼儿园、小学与中学教育中。将急救纳入学校的做法应当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实现建设更安全的环境和公民复原力战略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和年轻人学习和进行急救。

应该根据儿童的智力、社会和行为能力,将急救纳入学校课程中,促进相关背景的教育方案。课程需要涵盖广泛的救助方式,例如提供安慰、情绪管理、求助与维护自身安全的方式。还应该帮助儿童学习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出血、烧伤、窒息、腹泻、癫痫、发热、骨骼、肌肉或关节损伤、中毒、心肺复苏、皮肤损伤以及动物伤害。

有证据表明,儿童和年轻人可以学习和做急救,这在20xx年急救和复苏指南)中有所概述。xx等人(20xx年)设计了一个可以将急救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重点通过“鼓励、了解和重复”的方式来加深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该工具将重复的主题系统化,并确定每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应达到的预期结果。这种重复的学习方式在急救领域非常重要,因为重复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操作,让学员在紧张的急救场景下,无需思考步骤,根据自动反应,做出急救的操作。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缺乏及时的援助或不适当的急救而丧命,或引起并发症。包括抢救在内的急救是有效和迅速缓解伤病的重要行动,可以提高人的生存几率。

相信儿童是重要的急救提供者,也是在紧急情况下接受急救支持的主要群体。我们相信,为儿童提供救生技能可以教育出更有韧性的新世代。值此之际,我们再次呼吁在学校开展必修的急救培训和教育课程,从而实现保障各年龄段的急救培训普及目标。根据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关于急救的全球调查(20xx年),大约66%的国家红会为儿童提供专门的急救课程。在约20%的有国家红会的国家中,急救是学校课程的必修科目。此外,在大约27%的国家,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必须参与急救培训。

xx(20xx)写道,心肺复苏不成功的院外心搏骤停是工业化国家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高达70%的是在家庭成员、朋友和其他旁观者目睹时发生的。因此,在急救人员抵达前,非专业人士可以完成部分急救操作。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使患者的生存几率增加2至4倍。然而,只有极少数国家的目击者会做心肺复苏;在大多数国家,这一比率远远低于20%。在全国范围内对在校学生进行必修课程培训,能够最大程度地影响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操作。急救教育是最有效的覆盖全部人口的做法。为支持急救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在20xx年背书了“儿童救助生命”的声明,这是由欧洲复苏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发表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