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调研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工作调研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意识形态工作调研计划

篇1

一、2020年党群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理论武装,狠抓理论学习。

**党总支充分落实“”制度,制定2020年学习计划、运行大表及第四季度党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并指导各项目部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将理论学习制度化,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发挥好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积极重要作用。要求全体党员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做到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不断丰富精神世界,防止学习片面化、表面化、形式化。今年9月,**党总支开展庆祝“71周年”主题读书活动,以“坚持和运用实践观”为主题,参会人员共同观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视频,号召员工运用马克思哲学思想指导实践,将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使全体员工不断凝聚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为**提质增效行动,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2.引领意识形态导向,筑牢思想共识。

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从严管好用好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挖潜宣传媒介功能,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弘扬**精神,推进**精神和阳光文化再探索、再实践、再升华。积极发挥党建宣传舆论引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作用。对确定需要对外的内容,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未出现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截至目前,已上报集团企业动态16篇、在集团官网15篇,**微信公众号信息25次,共推文47篇。同时,提高言行的甄别能力、舆情的引导能力,坚决杜绝员工发表和传播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错误观点的行为。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治“”。

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坚决落实从严治党总体要求,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持续开展“”问题整治。一是督促机关部室和各项目部实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项措施,**共签订责任书42人,其中处级干部1人,科级以下党员干部41人,组织51人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目标,确保“一岗双责”履行到位;二是开展监察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工作,认真组织**范围内监察对象68人填写《监察对象基本信息采集表》;三是严把“五一”、“十一”“中秋”、“端午”等节日期间纠治“”工作,做好重要事件节点廉洁提醒,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及时向**集团纪委报送履行监督责任情况报告。同时,积极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宗旨意识,有力促进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把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4.做好群团共建,凝聚强大合力。

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发放帮扶资金3000元;做好消费扶贫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购买扶贫产品野生山茶油129份,共计18447元;4月份,借助集团“众志成城战疫情中国****在行动”征文活动,在**内部开展征文投票活动,对参与员工发放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活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组织员工参加“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答题活动,在**集团集体排名中取得第四名的成绩;6月中旬按照**集团工会要求,积极组织**员工参加2020年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地成绩;积极参加**集团“战转勇上”主题教育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员工围绕具体工作,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0条,为大连酒店项目部创造经济效益21.16万元;积极参加**集团组织的“提质增效看业绩,战转勇上比担当”经验交流会,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引导青年员工投身“提质增效”主战场,号召青年员工积极参加青年岗位创新大赛,大连酒店项目部员工通过将库房物品进行分类,积极清理库房积压的过期客房六小件,找出可二次利用的物品,通过加工改造,变废为宝,预计节约费用6.4万元;今年9-10月,大连酒店入住率连续攀升,在酒店客人退房较多、客房服务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为降低人工成本,党总支发动全体党员和管理人员,协助客房服务人员进行撤床单、套枕套、倒垃圾等工作,累计清洁房间近500间,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营造起**员工齐奋进的良好氛围。

5.聚焦聚神聚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按照**集团党委统一部署,东北**自4月中旬起,迅速在**范围内集中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第一时间制定并向**各项目部、机关部室下发了《东北**“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推进方案》。通过周例会、月度工作会、专题党课及项目调研等形式,对**管理人员、党员、一线群众开展主题教育动员。5月初开始,**党总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由**班子成员带头,将主题教育专题调研、集中宣讲和全员大讨论,统筹谋划紧密结合,按照分管项目部和机关部室,以“提质增效”为主题,以“四精”着手,采取“点对点”的形式,对全体员工开展形势任务宣讲。深刻剖析东北**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对提质增效意见建议,通过员工反映的意见建议和热点难点进行交流,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制定三大类共20项具体措施战严冬,使**明确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推进路径。

截至目前,**机关及项目部共开展学习18次,专题研讨8次,班子宣讲6次,专题调研17次,员工讨论7次,征集合理化建议54条,4个班组开展创新创效攻关,已完成2项攻关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党群相关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对党群工作创新的前瞻性有所不足,谋求党群工作新突破,创新提升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2.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没有引领到位。员工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群众观念更新慢、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等现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

三、“十四五”党建工作规划及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1.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实班子政治建设,结合集团工作部署,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交流和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政治自觉,筑牢意识形态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做好**网络媒体建设管理,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效能。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对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林场转型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党委中心组人员理论学习原则上每月安排1次,采取专题研讨、讨论交流等学习形式,全年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落实自学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制定年度自学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书目,研读必读篇目,选学相关理论知识,保证读书时间和阅读篇目。

(二)读书交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组织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组织开展大调研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

(三)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中心组成员利用网络干部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选学有关课程,年内至少完成上级党委所规定学习任务。

三、具体安排

全年集中学习专题如下:

1月学习县委十四届八次会专题;

2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

3月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专题;

4月党建(作风建设)专题;

5月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6月学法用法专题;

7月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8月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9月全面从严治党专题;

10月学习贯彻“国庆”重要讲话精神;

11月高质量发展专题;

篇3

一、以思想政治建设引领防震减灾工作

(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二)强化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

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震情第一”意识,时刻自己是地震人和身负百姓地震安全的使命。

(三)讲政治,听指挥,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各年度工作部署;筹资出力,完成所包乡村“两联一进”群众工作、“三域一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联乡包村各年度工作任务;协助省地震局工作组,完成地震灾害风险调研工作;配合州政府工作组,完成县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专项督查工作。

二、常态化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及震情跟踪工作

(一)加强震情值班制度,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加强震情值班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重要宏观异常前兆观测点的保护工作,定时与地震台及周边县地震系,做好地震信息交流,积极捕捉宏微观信息。及时上报震情信息,认真填写周、月、季、半年、年度地震分析预报表。

(二)加强震情跟踪工作。一是调整宏观异常观测点;二是加强震情值班制度,与地震台保持业务联系,利用他们的监测手段来加强震情监视和震情跟踪工作;三是加强对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运用和管理,依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行资源共享;四是保护地震监测设施设备,切实做好我县境内强震台、地震烈度仪、多分量(AETA)实验站监测系统的运维管理。

三、夯实地震灾害预防基础工作

(一)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工作。为建立建全地震宏观监测、灾情速报和科普宣传网,完善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的配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充分发挥“三网一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事业,为我县地震预测预警提供及时可靠的前兆信息。

(二)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周专题科普宣传为契机,做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联合县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在城关小学(全县人口最密集的学校)组织开展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的地震应急避险、消防救援、洪灾避险疏散多科目应急演练。面向乡镇、学校、卫生院发放《地震知识100问》、《民居抗震设防知识读本》、《防震减灾宣传挂历》等,五年累计达18127本(份、套),每年都在古城内十字路口联合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活动,保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七进”活动常态化开展。

(三)狠抓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及农居抗震设防指导工作。加强抗震设防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落实抗震设防工作落实情况,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监控管理力度,全面了解全县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督促工程业主加强抗震设防审批工作,五年共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备案审查37件。《县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方案》出台,在全县逐步推开。

(四)防震减灾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1:1万城市活断层普查、勘查项目完成2019年度、2020年度目标任务;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子项目基准台建设,完成上八寨地震台、岷江地震台、川主寺牧场地震台建设任务;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挂网招标;毛尔盖克藏村二组、三组断层气二氧化碳观测点建成运营;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服务终端完成中学、城关小学、白羊小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县防震减灾局局部布设安装;黄龙乡三舍驿GNSS监测站建设竣工;多分量(AETA)地震前兆观测实验站落户我县岷江乡、地震台和九黄机场。

四、集思广益,励精图治,工作成绩斐然

五年里,我们集思广益,克服人员少,经费短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困难,除开展常规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工作外,期间还接受了行政机构改革,部分行政权力得以有序转递,开展了行政权力清理,保留了行政许可1项,行政处罚4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检查3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行权3项。我们励精图治,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统筹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竭力做实国家局、省、州局交办的相关工作。2017年,“8.8”九寨沟7.0级地震应急处置得到国家局专家领导和省局专家领导的高度认可,被州局评为地震应急处置先进单位,并被通知到九寨沟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受副指挥长的口头表杨,还得到省地震局雷建成副局长的实物(应急救援装备)奖励。五年来的工作,在全州防震减灾年度综合考核中获得二等奖,单项考核抗震设防管理、地震科普宣传、法治机关创建、地震应急演练、地震烈度速

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推进、地震应急处置等获先进单位7次,获优秀奖6次。

五、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防灾减灾工作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重点要做实以下工作。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州防震减灾局长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保证目标任务。

(二)积极稳妥推进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实施;

(三)做实做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四)严格地震监测预报、震情跟踪和信息报送;

(五)做实强震台、多分量(AETA)地震前兆观测实验站、地震短临观测台、局内部防震减灾综合数值平台等的运维工作;

篇4

一、交通运输行业青年的一些时代特征

以笔者曾经工作的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车营运8年有余,员工年龄普遍集中在“85、90”后,是公司发展的主要生力军。现有职工人数大约720余人,其中青年人数约500人,一线团员青年人数约450人。因此,在开展团青工作时,主要以收费一线基层团组织为重点,以收费一线团员青年员工为主体。

2011年底,笔者对全公司313名团员青年进行抽样调研,调研内容涵盖青年职业观、社会价值取向、个人成长成才现实需求以及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关注度等。从调研的结果来看,企业青年具有以下特征:

(一)思想上呈现多元化和兼容化并存的特征

截止到2013年7月底,公司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青年员工有90余人,占青年人数的近20%。总体上,青年员工思想积极向上,能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然而,当前青年受社会环境影响,在认同基础价值观的同时,思维日益发散,体现多元化趋势,且多数“90后”青年的思想尚未定型,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往往可以兼容多种观念,“取其之长,为我所用”,但不强烈排斥其他思想,这已经成为当下青年在思想领域的一个鲜明特征。

(二)思维敏捷超前,求知欲强,但情绪易变且缺乏是非判断标准

伴随着青年员工总体文化层次的提高,对社会事务有高度的知,探求事物本质的挖掘力强,思维敏锐活跃,呈现出狂热的参与意识,例如网络声讨、“人肉”、围观凑热闹等现象的盛行;但他们思维跳跃、情绪容易波动,判断是非优劣的标准不稳定,容易随波逐流,不稳定因素剧增。

(三)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中,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实现

新时期的企业青年,更善于利用各种途径,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自身价值这个重要目标。在调查中,大多数企业青年具有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他们普遍接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同时又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有很多种,他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寻求精神寄托,要求社会予以重视。但一些青年员工认为“干什么是次要的,只要有钱赚”,“薪酬福利不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现”,表现出急于求成,缺乏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能吃苦,不能做到脚踏实地,所以会选择在变化中等待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

二、交通运输行业青年时代特征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的青年时代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

受到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大交通青年视野更加开阔,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青年的自身利益趋于多元化、复杂化,青年的发展诉求趋于现实化、直观化。

(二)企业因素

高速公路企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企业青年多半处于生产第一线,采用半军事化工作管理,工作流动性大、内容单一、环境闭塞、时间长强度大,思想压力较大。企业青年工作地多处郊区,员工生活娱乐资源匮乏,人际交往群较窄。

(三)个体因素

多数一线工作青年学历不高,年龄较低,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期,兴趣爱好广泛但缺乏有效引导,存在很多变数及不稳定性。另外,由于人生阅历、个体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也促使青年个性呈现多元化趋势。

(四)组织因素

团组织对青年的关注度和引导力度,团干部对青年的了解及团干个人素养等因素,造成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不强,工作缺乏活力及有效切入点。

三、结合企业青年时代特征,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方法探究

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是团结和稳定队伍的需要,是巩固企业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更是促进企业盈利、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从意识形态和具体方法措施两方面,对做好企业共青团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思考

1. 牢固“基层第一”的概念

眼光向下、中心下移,将团工作的重点、团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下放到基层,团干走进基层,走进团员青年,与广大青年同生活、同工作、同学习,了解青年实际需求。

2. 发扬“人才为本”的理念

尊重青年、了解青年、信任青年,帮助青年挖掘自身潜力,协助企业做好识人、用人、育人工作,做好“人才库”建设、培养企业人才发展梯队。

3. 树立“活力为王”的信念

青年工作、团活动的出发点、设计思路,必须结合青年鲜明特点和实际需求,包含:潮流时尚、积极向上、低门槛、广参与的时代特点,通过搭建青年员工联谊交友等活动的来激发青年群体的活力,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及团队协作等活动强化青年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结合企业特点,在创新青年工作方面的设想

传统的团青工作,注重思想引领,但受国情影响,思想领域的工作探索往往容易务虚,甚至“上纲上线”,而受到团员青年的轻视或抵制。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团青工作,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实促实,虚实结合,才能得到青年的响应和广泛参与。在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 引导青年要有新手段

团组织的活力和魅力,来自于共青团职能的落实程度,要凝聚青年,必须在引导青年方面有新手段。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扎实推进“双推优”工程;要帮助青年员工培养岗位专业技能,实施“青工振兴计划”,鼓励他们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要帮助青年员工提升自身职业规划意识,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举行“爱岗敬业”演讲比赛、“我型我秀”青年优秀员工评选等;要帮助培养青年员工良好的爱好和习惯,建立“青年交流园地”QQ群、微博群、微信群,开设“青年论坛”等,为他们开展互动学习、互动娱乐,适时引导。

2. 组织青年要有新举措

要组织策划青年“户外素质拓展”团队项目,引导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内在的凝聚力,提高青年的团队协作意识。要深化青年文明工程,切实发挥“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的凝聚作用,强化青年集体在开展“阳光之路,阳光服务”主题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青年在打造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品牌上建功立业,深化企业“七色彩虹”服务品牌内涵。要做优做实青年志愿者工作,积极与地方团委、义工联的联系,参与当地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引导青年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3. 服务青年要有新途径

一要关注青年交友平台和婚恋状况。要改善企业受工作、生活区域限制导致的青年员工交友面窄的不足,拓宽团员青年的交友渠道,举办“青春有约”、“七夕鹊桥会”等青年交友联谊活动;针对高速公路营运企业回家难的实际,为企业双职工组织“情定江中,携手百年”职工集体婚礼等。二要关注学习型青年的培养力度。要帮助青年员工完善学历文凭等知识理论架构,积极与高等院校联系,开展“网络再教育”提升员工学历,广泛开展企业“圆梦100计划”、“关怀青年,助益成长”读书计划等服务青工成长成才的活动。三要关注青年工余文化生活丰富化。结合时政大事、企业中长期规划及企业精神等,开展有青年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活跃员工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维护青年合法权益要有新内涵

篇5

[关键词]网络团购;消费者;特征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056-02

1冲动购买

自1950年,“杜邦消费者购买习惯研究”及“购买点广告机构”对超过五十种产品进行调查,最终提出最早的冲动性购买的定义,将冲动性购买视为非计划性购买。

冲动购买多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属于感性消费,冲动性消费者通常情感因素大于自我认知,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网络购物过程中,虽然无法使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实际接触,但仍可以通过感官要素和刺激要素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决定往往是受感性情绪而左右,他们对产品的符号性或者情感性价值的注重超过了对其使用价值的注重,从而使消费者出现暂时的、失控的购买行为,这种从纯粹实用消费到感性消费的过渡,即“冲动性购买行为”。通常情况下,女性产生冲动购买的情况比较多见,大部分女性有计划外购买的现象,是冲动性消费的主力军。可以说,每三个女性消费者中,就有一个属于冲动性消费。

女性消费者容易产生冲动购买,她们情绪波动较大,在遇到压力、挫折时,购物便成为释放压力、调节心情的最好选择,75%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在冲动消费后心情有明显的改善,当买到合适的、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时,她们会感到异常的轻松愉快,这种心理会强化消费者冲动购买倾向,致使一旦心情不好,便会产生冲动购买的欲望。另外,如今网络无处不在的消费资讯与广告宣传,醒目的、吸引人眼球的广告图片和文字描述都随时随地地激发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价格因素应该是导致消费者冲动购买的主因,不单单女性消费者,所有的消费者对价格都较为敏感,易受打折、降价等促销活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网络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低至原价的1~3折,又多为生活必需品(例如化妆品,女性使用化妆品、换用化妆品的频率颇高,化妆品的使用日期一般在3~5年,用1~3折的价格买到,即使不立即使用,存储起来有备无患);倘若是服务类产品,消费者在尝试体验后认为不好,低廉的价格也不会令消费者有过多的损失。

时间也是引起冲动消费的因素之一,网络购物属于决策过程快速的活动。通常情况下,网络经销商抓住了消费者冲动购买的特征,营造出一种商品稀缺、供不应求、时间紧迫的氛围,引导消费者快速作出购买决策。在有限时间的催促下,加之超低的价格优惠,消费者通常会忽略掉商品的用途、性能是否合乎自己的实际需求,致使冲动购买的发生。

冲动购买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女性消费者,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的看法或评价,包括消费者在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心得交换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目前热衷于利用社交化媒体营销的网站不在少数,艾瑞咨询2010年调研数据显示,187%的网络社区用户使用1个社交网站,使用2个及以上社交网站的用户比例达到了813%,其中413%的用户经常使用2个社交网站,256%的用户经常使用3个社交网站,144%的用户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在4个以上。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用户的有效反馈以及商品评论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占据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前端的关键环节。消费者往往会在他人的劝诱下无意识地产生冲动购买。

2消费自主性增强

网络购物以其价格优势吸引着无数消费者,消费者在上网工作之余会主动搜索购物网站,查看是否有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消费者一周关注1~2次的比重最高,达到456%;其次是几乎每天都关注的,占比为328%,消费者对网络购物信息的关注习惯日渐固化。在查看购物网站信息的同时,消费者同样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访问购物网站、购物导航网站、电子邮件、微博、网络社区等)搜索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并能主动与周围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价格进行互动交流,直至选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产品为止。

3信息接收渠道多样化

消费者自主购买性的增强,加大了消费者自主搜寻网络购物信息的主动性,当消费者有了一定的购买需求,便会尽一切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搜寻商品信息,然而网络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在信息接收渠道中,近七成的消费者选择直接访问购物网站,335%的消费者通过朋友推荐。其次是电子邮件,通过社区网站了解购物网站的占255%的比例,微博占比143%,而通过购物导航网站的访问仅占103%。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女性消费者更注重主观感受,喜欢浏览自己曾经消费过的、认为信誉好的或家人朋友推荐的购物网站,因而直接访问购物网站的比例略高。对于男性消费者来说,站内搜索工具的使用率更高,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网站,查看购物信息,此种信息渠道可影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不论何种接收渠道,都对用户的消费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4张扬个性又仿效盲从

这个时代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充满激情且特别冲动,“哄抢”式、千人一面式的大众化消费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结构,人们不再盲目地跟随和模仿潮流,更多的是呈现出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取向,越个性、越小众的产品往往越受欢迎。一方面,消费文化强调回归自我,追求人性的自由,挑战传统意识形态,消解那种压抑人、控制人的中心权力话语,使自我获得感性解放和本能释放,达至“不受限制的自我”。受这种价值系统的不断熏陶,消费者关于竞争的意识形态逐渐让位于所谓“自我实现”的哲学。新的主题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通过消费达到个性的实现,他们追逐流行、崇尚品牌,讲求个人感受与愉悦自我,这种价值观突出地表现为青年一代的选择。而另外,消费社会的差别是建立在差别丧失承认他们的“自我价值”,为求社会认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他们模仿社会上那些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心理上平衡,获得安全感。这种期冀社会认同的急于求成的心理,反过来则又使得人们倾向仿效与盲从。

5注重风格且崇尚品位

当代的消费已经不再是一种关于需求、物品及满足的理论,而是源自对差异的需求,源于对社会意义的欲望。人们通过对社会差距的表现和维持来实现自己对商品的满足并取得某种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使得人们转而寻求精神生活的特质,一部分“精英人士”转而诉诸文化与品位、情调与格调、意念的情绪化、内蕴的感性化,人们通过一种思绪寻找在社会秩序中的一个位置、一种身份感、一种被理解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林景新创意营销传播――营销30时代的制胜之道[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2]李宝玲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张梦霞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文化价值观动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比尔・盖茨引荐式营销――打造口口相传的销售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慕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60-03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慕课”不仅冲击了网络教学,而且冲击了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甚至教育体制。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信念与价值观的重要任务。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两个战略性顶层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领性文件,再次明确强调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略性地位和长远性价值。但是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不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系创新人才,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1]借鉴慕课优势,改革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逻辑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径。“慕课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如何以慕课为手段探索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规律、措施、手段和方法也亟待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

一、“慕课”语境下教学情境的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整合发展,慕课应运而生并迅速产生广泛影响,并引领了教学情境的新趋势。

(一)教学情境的开放化趋势

一般来说,传统课程学习是在教学角色、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等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慕课,根植于开放教育,首要特征就是开放。首先,是教学资源的开放化趋势。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纸质参考书和教学光盘等封闭的教学资源已经走向在线资源、网络资源等开放的教学资源,并且可以进行编辑、补充、互联。其次,是教学角色的开放化趋势。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学习者没有身份、经济与地域的限制,既可自主选择课程,又可实时在线交流互动;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最后,是教学空间的开放化趋势。慕课的教学空间既可以是正式的教室,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图书馆、操场、咖啡馆等)甚至虚拟的(如社交网站、在线论坛等)。

(二)教学情境的多元化趋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而在慕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首先,是教学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慕课教学倡导“去中心化、公开、共享”等理念,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主体,受教育者即学生才是主体;并且,学生可以多元化参与。其次,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慕课支持多样化的交互作用,如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教学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交互等多种互动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这些交互作用会更便捷、更频繁、更多样。最后,是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全球范围内的“名校、名师、名课”是慕课的巨大优势,但其劣势也在于此。慕课蕴含多种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的渗透,比如西方社会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都是需要“破中有立”,在批驳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导权。

(三)教学情境的碎片化趋势

传统教学倡导体系化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慕课则强调碎片化知识的趋势和要求。首先,是教学时间的片段化。慕课教学一般以10-1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精深化。慕课教学不再追求大而全的讲解和学习,而是强调重点知识的精细化、深度化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是思维方式的联通化。慕课教学着重强调知识之间的联通,而不是知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使用、管理和优化各种知识信息的“节点”、“ 连接”与“网路”。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创新

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慕课引领教学新趋势,同时,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正在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系统考量、顶层设计,应当借鉴慕课教学的优势和理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曾指出:“慕课浪潮来临之际,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思考。”[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直言:“面对异军突起的‘慕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改革!”[4]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功能转向

从系统理论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以“教师”和“学生”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所谓适应性主体,是指系统的主体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以适应环境,或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同、合作或竞争,以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或利益。借鉴慕课,首先,作为“适应性主体”的教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从“讲授者”转变为“激励者”,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从“解惑者”转变为“启惑者”。不仅如此,教师也应从“个人奋斗式”转变为“团队协作式”,从“单打独斗式”转变为“群策群力式”。其次,作为“适应性主体”的学生,应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向老师学习”转变为“与同学、老师共同学习”。按慕课的设计理念,学习者既是课程的接受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教学者则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适应性主体”概念可以兼容和超越传统的“主体性”概念以及后来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也包含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其与情景的相互作用。“适应性主体”造就了教学系统的自组织、自适应、共同演化等“复杂性”。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转向

首先,是知识的情境化。知识的情境化是把知识还原到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或模拟情境,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第一,人物的具象化与平凡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物通常是英雄、伟人、专家、名人,其语言也通常是格言、警句;在现代,普通任务、平凡人物、真实可感的人物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通过人物的具象化与平凡化塑造,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增加研究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度与认可度。第二,情节的静态化与动态化。理论知识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心。目前,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静态情节传达知识、方法、思维、情感与价值观,还要注意人物的展现,巧妙地设置悬念效果,展现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如教师通过一个个设问来组织教学,引导故事的发展;通过情节的不断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场景的真实化与丰富化。借鉴慕课,把场景作为情景化的重要元素和手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具体、真实的呈现事件的场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展现真实时空场景,还可以构建抽象概念的叙述空间,比如动画演示,把抽象的空间视觉化,使得深奥的概念和原理变得直观易懂;也可以把学习者带到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利用外景场景。

其次,是理论的精粹化。慕课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左右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这和学生注意力连续集中的时间相契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 号)突出强调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进行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时间的限制和学习方式、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是完整、全面、系统的知识理论的讲授,而要注重理论的“精而有用”。因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只能是片段化的,是理论中精华的部分,而不是理论的全部内容。对理论精华部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带动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理论的剩余部分,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架构,进而带动研究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更深一步的理论知识。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基的价值转向

首先,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以“教”为本的现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它反映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话语权。传统学生一般“出色地记住并分析别人的思想,但是却不能有效地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学业的高级阶段(包括生活中)需要有自己思想的地方就停滞不前了”。[5]而慕课的革命性在于强调一个“学”字,这样便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这种由“授”到“学”的权利关系的转变,反映了“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的逐步确立。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重复学习、互动学习,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和领悟。

其次,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能力”为本。学习的目的,不能止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转变化为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最终形成能力。“知识是一种组织(Organization),并非一个结构(Structure)”,这是网络时代知识的组成样态。学习不仅是知识内化的个人性活动,而且是网络化、工具化、组织化的社会性活动,是建立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基础上,强调知识、信息、行动、情感和智慧的协同与整合性活动,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研究生不是一个知识化的单向度的人,而是一个知、情、意、行兼备的多向度的人。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从形而上的应然性分析转向形而下的实然性分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化为研究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创新

教学评价既是教学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过程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思维更加务实、追求更加直接,其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已基本形成,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不能拘泥于简单的、片面的标准,更应借鉴盛行的慕课进行创新。

首先,是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面,应从领导和老师评价走向领导和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慕课教学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和地位,而现在通行的各种教学评价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高校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评价;学生评价较少,即使有,学生评价所占的比重也较少。而实际上,学生才是教学的关键对象,才是教育成效的践行者与检验者。教学评价主体的一元化很难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化的今天,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应结合慕课流行的时代背景,走向多元化。

其次,是教学评价重心的多样化。

目前通行的教学评价的重心在教师的“教”,着重在教师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组织、表达与讲授,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毫无疑问,教师的“教”应当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它不应是教学评价的唯一因素,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一,学生的“学”应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的评价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意在表明,教师授课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与学习精神、学会自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第二,教学效果也应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中,教学效果成为不太重要的因素。教学效果应该是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依照有效教学理论,教学效果包含“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层面,从而扩展参评对象,实现全面评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最后,是教学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第一,从“知识为王”走向知识与实践并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更是一门行为规范性课程和价值信仰性课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更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树立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第二,从“知识为王”走向知识与思维并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用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认识和理解当前中国与世界。第三,从“显性效果为王”走向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并重。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显性效果虽然简单易得、快捷明显,但它是浅层次的、短暂的、次要的;隐性效果评价才是深层次的、长远的、主要的,如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态度、情感与践行,这需要发展性评价、延缓性评价。

总之,在慕课时代语境下,教学情境出现了开放化、多元化与碎片化等新趋势,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需要教学主体的功能转向、教学内容的逻辑转向、教学根基的价值转向,教学评价也应走向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重心的多样化、教学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使经典理论与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体现“中国声音”的思想政治理论“进研究生之脑”,“入研究生之心”,“成研究生之行”。

[ 参 考 文 献 ]

[1] 本刊记者.全面高质量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8.

[2] 强飙.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19-121.

[3] 张国.教育专家批评高校教学方法陈旧[N].中国青年报, 2013-10-27.

[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瞿振元会长在 2013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摘要[EB/OL].(2013- 11- 03)[2013- 11- 09].http://.

篇7

关键词:信息化;知识管理;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1信息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起着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以契约为保证积聚和整合知识,知识与资源的组合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可观察的企业能力及行为转化为企业绩效,企业的知识存量、结构,以及吸收、整合知识能力的异质性是形成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因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网络作为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和基本工具。

国外学者从企业管理职能(运营、规划与战略)层次范畴揭示了信息化对企业资源的配置经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路径,呈现一种高阶依赖低阶支撑的综合运用形态,国内学者从功效的角度将信息化的功能归纳为媒介、协同、驱动和诱导四类功能,并提出四种功能相互作用下的创新促进机制:主体关系培育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均衡机制,以及知识创新链优化机制。

企业的创新是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而信息化需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制度诸要素协同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综合理论研究,并结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以从四个逐级抽象和深入的阶段来认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从中探求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

(1)信息流通媒介功能。实施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企业,内外部实体可借助电子邮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快捷沟通。显性知识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跨实体范围的信息检索服务。

(2)信息化革新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是应用于组织结构整合的知识体现,引致了组织协作程度提高和管理优化。由于组织内部存在分工,可编码知识在流通与运作过程中,将因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任务需求差异性而出现有选择的淀积,从而呈现知识配置的优化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借助信息系统的媒介功能,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可以平等、开放地快速沟通,命令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层级,以及时间、地域的限制,驱使组织架构向网络化、扁平化进行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能力提高计划精度,减少时间消耗,通过实施时间管理获得速度竞争优势。

(3)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共享、运作的需求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信息化媒介可以明显地促进知识共享和运作的效率,然而这是一种处于下意识层面的对知识的管理。当企业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集合体的本质,能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主动地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如:激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开发组织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减轻知识转移的障碍等。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积聚(学习、获取、存储)、知识评估体系、知识的运用和转化(SECI模型)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知识价值的鉴别和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予以充分关注:前者是促使微观知识存量和宏观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知识存量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后者则是知识资产价值和企业绩效体现的根本目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4)信息化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优化,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企业运营管理进步的外象,深入到战略层次,其底蕴和根本目的则是建立具备创新诱导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这类组织具有知识良性动态循环的环境,体现为:知识流通、共享、转换的阻尼小;组织单元及员工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存量来学习、理解新知识;企业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组织中,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得到崇尚和弥漫;在管理机制上,应能协同发挥创新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在的创新自激励;组织的创新不是一时的,而是受到知识的运动所诱导,遵循“知识流通和运用发现创新点或问题涌现创新行动实施产生创新成果再激励”的路径,源源不断地持续产生的。企业创新型核心能力(企业配置、使用资源,以及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由此得以提升和优化。

以上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和影响,逐级支撑,构成一个逐步抽象和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对创新型组织机制形成路径的认知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2信息化对微电子企业知识范畴产生的影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高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微电子产业早在1991年即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范围之一。微电子企业可划分为IC(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类,前者通过CAD软件生产IC功能电路图和工艺版图;后者则通过复杂昂贵的大规模生产设备制造出最终的集成电路。两者分别是技术研发型和生产制造型高新企业的代表。

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部分微电子企业调研了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调查表明微电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受调研企业均实现了内部联网,与外部广域网接通,并拥有或正在筹建对外的WEB网站.受调研的IC制造企业和近60%的IC设计企业建立了用于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信息系统,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方式被广泛运用。微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内生性,能够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而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如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也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受调研企业明显体现出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特征。①企业在内部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共享知识资源(图3),同时通过外部网吸纳外部知识。受调研员工中,70%认为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内部网获取,46%认为主要通过外部网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信息。②IC制造类企业基本都通过广域网向供应链上游的IC设计企业客户提供了信息虚拟通道,以便客户在授权的范围内局部访问自己的内部生产数据,进行进度监控,体现了供应链范围的知识共享行为。③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委派使企业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层级关系、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呈现出柔性化组织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也有所增大。然而在管理沟通有效性方面,绝大部分员工则认同“工作会议”与“面对面委派”等非信息化方式。

3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就被调研的企业总体来看,对知识的管理还是处于自发性的、下意识的形态。管理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这其实仅仅处于知识管理渐进模型的第二进阶。这种管理形态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利益所驱动,因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培育创新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容易旁生出对信息系统的非理性依赖。信息化的直接优势体现在可编码知识的共享上,然而应用于默会知识的转移则是困难的,这方面组织单元、个体间的正面沟通和长时期磨合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来沟通,会产生沟通效率损失,还可能使管理者产生信息接收者拒绝知识转移的误解。在微电子企业员工中对沟通方式有效性的调研结果佐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知识外溢是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负效应,通过信息系统外溢是引起知识外溢的其中一种原因。在所考察的微电子企业中,存在着通过严格监控信息载体进出,尽可能减少对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范围,以及限制离职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在本行业从业等手段减轻知识外溢的做法。对合作客户降低数据共享程度一定情况下会引起合作的信任缺失问题,这需要从知识联盟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新产业起步晚,专业人才紧缺,企业呈现人员的高流动性,员工跳槽将引起知识外溢和企业内知识资产遗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要求提高,除了要进行企业规章、常规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将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员工。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需要走出片面强调信息化的误区,从知识管理的高度,以及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来完善管理体制。

1)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是知识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所认知,并要认识到知识良性循环环境和企业知识存量的有效积聚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驱动因素,从意识层面上主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内设置首席知识官(CTO)和各个层级的知识经理是有效的途径,进而构建公司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2)培育知识共享和转换的良性循环过程。既要促进组织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沟通频度,同时也要提升组织单元和员工个体的知识存量及其与新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吸收、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尤其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转化: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对体制改变、科研成果产生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将其显性化,通过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手段广为传播;知识资产默会知识,将显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贯彻到新的创新过程中去。可操作的手段有增加正面协作和交流频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定比例的人员轮岗制,兼顾开发团队的人员稳定和流动性。应促使个体知识转换到企业组织的结构知识体系中,这种知识体系是具有排他性、难以复制的,能有效避免知识的外溢和遗失。以CTO为首的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应当发挥指导和监控作用。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宣传工作

0引言

基于工作实践与体会,从微观、宏观二元视觉,系统地疏理宣传内容,明晰工作思路,思考宣传方式,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宣传工作新格局具有实际意义。

1宣传思路

“定位”思路影响着工作效果,思路得法、明确,工作定位、目标清晰,将事半功倍。企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单元,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大型国企尤为如此。企业的宣传需体现一定的国家意志,时代精神,需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整体价值理念,建塑企业精神脊梁。中建西北院作为大型国有建筑设计强院,宣传工作在宣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精神的同时,需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对内与集团公司和本院品牌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聚焦发展,凝聚人心,激发发展正动力。将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大经营管理措施、发展新思路、企业文化理念等,通过传播浸入员工内心,内化为行动自觉,形成全院的强大力量。对外,以增强院的整体传播效果和提升院品牌影响力、行业引领力为主要出发点,以社会效益与潜在经济效益为关注点,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并重,搭建、联通平台,各类资源优势共享,聚合院内、系统媒介,社会大众、行业和新兴媒介,多渠道传播、多载体形式等,发掘企业最具有传播价值的人或事,把企业的优势、品牌、成绩,以及优秀的设计师、设计作品等进行展示,使传播成为企业形象、品牌建塑的重要推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服务院的永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宣传工作是建设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推动力。

2宣传内容

“锁定”宣传工作内容为王,以内容支撑宣传目标的实现。宣传内容得益于良好的策划思路与表达载体,成就其价值。在企业内部,宣传内容较宽,较细,覆盖了方方面面。在坚持党性与政策性的同时,需更加贴近生活,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注重宣传企业自身的责任。不同受众,受益能力不同,关注角度也不一样。可侧重四个方向:一是院战略规划、决策,重大经营举措,重大领导活动,重大成绩,重要思想,新理念,新提法,新的经营实践,经营措施等,以展示成绩,导向引领,传递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理念等。二是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及涌现出来的优秀模范人物等。坚持激励导向,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调动好员工们的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创新创效、快乐工作的“和合”氛围,弘扬好主旋律。三是院、部门、团体及个人在各业务板块、领域取得的新成绩,新做法,探索与创新,先进工作管理经验,经典案例等。密切各层级、各群体间的情感,增进互信,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内容可覆盖员工的事业,生活,情感,期待,等等。四是国家、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导向性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前沿性信息等。对外则集中优势力量,突出整体综合性宣传,引起业界和社会各界,尤其是业主方对企业的高度关注和价值认可,实现企业形象、品牌价值和综合性实力外输。一般聚焦五方面:一是聚焦院取得的重大成绩与经营成就,引领性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以及在设计中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或解决的技术难点,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倡导价值理念的实际运用等;二是聚焦重、大、高、精、尖、特色等项目本身,以及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实践等,展示企业成绩与实力;三是聚焦生产一线优秀的老中青设计师、院级、省级和国家级设计大师等;四是聚焦科研技术,重点宣传院在前沿性、趋势性、引领性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标准规范等成就,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具体实践,舆论引领制高点。如: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城市建设、城镇规划、PPP模式、“一带一路”国际化建设实践、BIM技术运用、行业形势、先进的理念和设计思想等。五是聚焦院核心优势及亮点工作,如:西北院绿色设计产业行业标杆、“和合”企业文化体系楷模和“两全一站式”绿色EPC总承包典范等等。宣传内容对内对外虽没有明确界定,但各有侧重。

3知行合一,务实行动

宣传“内容”需选择合理的宣传方式和载体,才能发挥综合联动效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在院宣传工作实践中,可以从多维宣传方式选择,理念更新,路径选择等方面践行宣传思想,让内容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

3.1宣传方式

3.1.1主题运筹式宣传特点是内容“聚合式”,围绕重点、中心、目标,主动策划宣传。主责部门通过专题策划组织,布置一段时间内的专题宣传内容,以及重点方向,增强宣传针对性、主动性和导向性,使宣传工作更能体现宣传意图,符合整体宣传需要,增强院品牌宣传效果。

3.1.2多方联动,“和合”宣传依靠三种力量:一是院内跨部门的协调合力。利用院既有媒介,达到宣传内容和宣传力量的多方联动;二是广大员工。全院员工主动、互动宣传。据院官方微信平台数据显示,通过朋友圈转发文章阅读量有时高达46%。三是院外力量。以院自身的“大事件”,如张锦秋星命名仪式、绿色建筑高峰论坛等为切入点,合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一些行业的或官方性质的重大平台、社会重要媒体单位合作策划、组织,借助外媒做宣传,吸引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绿色建筑、BIM技术、EPC总承包、“和合”企业文化,“一带一路”、国际化、地下管廊等引领性或特殊性领域,将成绩宣传转化为可能的经济效益。

3.1.3交流式宣传不同业主,社会各界来院考察交流、调研访问等场合,以工作汇报,口头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形成来访者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如我院原创设计、EPC模式、“中建信条•和合”文化等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期坚持传播。企业领导通过对接大业主大客户,与业界、媒体等保持对话,进行“品牌关系户”的传播。可以与大业主开展交流活动,举办论坛,搭建平台等方式,使他们对企业及品牌保持较高认可度。有组织地共同讨论主题,宣传话题等,实现广大员工互动,参与式传播。

3.1.4体验式宣传一种是通过现场实地参观、组团实地考察重点作品、设计流程及文化介绍等方式;另一种是文化产品、院史馆、院宣传文化作品展示厅等,让来院者充分体验,感受我院全方位的影响力。

3.2宣传路径

多元宣传手段满足不同群体阅读习惯需求,在做优传统媒介的同时,实现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3.2.1内宣基于院实际,内部宣传在以下方面做积极努力。(1)《院讯》作为院的官方权威传统报纸,在具备时效性的同时,承载着历史记载功能,突出准确性和权威性。《院讯》已有50多年历史,是宣传工作的老牌主阵地,需传承做好,创新做好。(2)升级扩容《院讯》使之成为院的内外刊物,向承载量和深度方向发展。与《院讯》各扬所长,这既符合院发展需要,又对策划宣传工作是支撑,对做强做优西北院品牌,也是主要载体,将为我院美誉度注入更深厚的内涵。(3)借助新兴媒体,扩大受众面,以灵活的方式广泛传播。院级新兴媒介有“两网,两平台”———院内网、院外网,院微博、微信平台。还有所级微博、微信,名人自媒体、员工自媒体等。可以通过定期有计划的培训,增强宣传意识,利用各部门的既有平台,实现部门、员工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4)院一系列职工发展交流活动平台等,都是较好的宣传途径和载体,更具形象和认知感。需融入一定的主题宣传内容,定位一定宣传目标,使其渗透力更强,更能凝聚发展力量。(5)各生产部门的宣传册、折页等。“一报、两网、两平台”都是重要宣传建设阵地。首先需要配备一定的宣传力量和资源,与宣传要求目标相符。严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具备职业素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综合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个岗位,多种技能。其次是建设一批精干高效的通讯员队伍,通过培训和自我提升,提高写作技能。高质量、高标准地要求稿件,鼓励和调动积极性,丰富稿件来源,刊登员工喜闻乐见的文章等,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最后是加强对宣传思想的引导指导,与阵地建设。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加强《院讯》、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分级授权,分级管理,多做努力,向专业化看齐。

3.2.2外宣:平台思维,发挥自身既有优势,整合利用资源对接“大媒体、权威媒体、大平台”,引外智,合作开展策划宣传,扩大学习交流,以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对接社会媒体和依托我院“两网一平台”,打造合作平台,提升西北院企业品质,使西北院美誉溢满全国。可将社会媒介分为权威、行业、属地等类别,每类可选2~3家合作。(1)传统、行业报刊类。可选择权威综合类《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行业《中国建设报》,系统《中国建筑新闻》,行业期刊《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管理》《中国勘察设计》,省上权威期刊《当代陕西》《陕西勘察设计》和系统《中国建筑》等期刊媒体广泛宣传。(2)新媒体。首先是相对传统的网络。如中建总公司“两报一刊一网”,陕西省委、省政府网、陕西建设网、陕西科技信息网、行业网、建筑协会网等进行对接合作,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网络间联合工作。其次是流行的微信、微博平台,官方的,权威的,行业的等都有。可以有选择地与影响力大的、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宣传,合作推广等,还有其他新媒介。(3)影视媒体。可以合作进行品牌产品的策划与开发等,将平面内容更加立体化、文化产品化。(4)院既有“社会平台”。如“西安市绿色建筑科技委员会”“绿色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等各种社会、行业的组织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劣,风格也不尽相同,需扬长避短,聚焦主要传播目标。通过整合宣传手段,运用新媒体,探索新宣传模式、路径,构建多层级、体系丰富的媒体宣传体系,最终实现内容上“聚合式”传播与“碎片化”传播,形式上“主动传播、互动参与式传播”相结合的良性运作、立体化宣传工作新格局。

4结语

篇9

所以,开发品质销售、管理品质销售,将是对企业销售部门的最大考验与要求,把销售的有效性作为品质销售的核心工作,这里所要阐述的并不是依靠销售的管理来提升品质销售,而是将品质销售贯穿在无形的销售任何环节里面,贯穿在一种思想与精神里面,因此,品质销售所包含的内容将是很大,我们把范围从有形扩展到无形的阶段,统筹销售核心的将是对品质的理解与执行。

品质销售的核心灵魂作用

企业在销售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反馈的信息,其中有许多是围绕销售任务的荆棘,销售人员对于荆棘的愿望是需要靠企业力量去解决,而放弃对个人的要求,这样的销售事情非常多,也就是矛盾与问题的处理上缴。同样,品质销售的核心灵魂就是销售人员,那么在倡导核心灵魂的过程中,对于处理核心部位的品质就非常关键,所以核心灵魂的改造工作变得尤为突出,需要有品质销售,就需要有核心品质灵魂的存在。

1、 做好灵魂的心理准备:从一个侧面看销售人员,是需要有专业的技能与心理状态的, 有些人就是不能够做销售,因为人的训练与环境造就认得秉性,如果需要改造将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况且也不一定就能够做好销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想对销售人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掌握所用的销售人员是否具备合格的销售心理,如不具备合格的销售心理,那么所做的任何销售工作是被动的,是无法预测的,也就不能够有所收获。销售心理需要包括建立销售人员的心理考核标准,包括招聘程序,试用阶段,问题应急处理,独立工作策划能力等等,需要有健全的心理负担承受能力,如果无法达到具备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那么这个灵魂作用的人就无法在岗位上展开合适的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够就是个人就能够在销售的位置上坐好的。

2、 解决灵魂的目标方向:具备有销售人员合格的心理准备,那么就需要给销售人员有明确的目标方向,而这个目标方向不是销售的指标或者地域的扩张,而是效益的价值与销售人员的岗位价值问题,要明确存在岗位当中的意义,许多企业在销售人员目标的指定上忽略对技术参数的要求,比如人均价值、获取价值时间、效率、成本,保护措施、能力调配等软件建设,所以,解决灵魂的目标方向一定要有非常细致的可操控的技术要求,以便执行的目标有依据可以查询。

3、 开发灵魂的优势机制:我们知道机制是所有执行的标准,什么样的机制将左右销售人员的优势发挥,许多销售人员经常会抱怨企业给予的机制太死,永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执行上,有怨言,有情绪,甚至故意不执行找借口,这样严重影响到一项任务的落实与完成,那么机制问题如何与销售人员配套使用将是关键,一是机制要灵活,但具有可以监督性,而不至于滥用。二是机制要适度调整,要对不同的销售性能(销售人员性格心理)有所偏向,而不需要一视同仁的解决办法。三是机制需要长效性,无法保持连续与长效也是错误的,四是围绕销售的灵魂,开发系列可以促使其动力的配套制度,辅导优势人员的带领作用。优势机制不一定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使用与完善的,可以创新的,也可以进也可以退。

4、 创造灵魂的清晰诉求:销售灵魂需要有可以对销售所有问题的看法与自己矫正的渠道,从一个意义上说,有自己清晰的诉求,将是观察问题延续的重要看点,如果销售人员无法畅通找寻自己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那么任何给予的指令性任务将是被动的,是不健康的。销售人员保持的一定的技术成本就是需要对技术革新有自我的判断,而不是听上面的命令与压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优秀的销售人员不是被市场给赶走的,而是给上面压走的,要有给哦灵魂新的诉求,就是让灵魂做可以具备解决问题的习惯与愿望。

品质销售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品质销售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很简单,其实我们平时不经常注意罢了,主要有四大环节,是时间、空间、心态、任务,做好品质销售的目标也就是利用好这四大环节,掌握好各环节的互相碰撞。

时间:在品质销售当中,时间对于销售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需要做到时效性在可以相对独立的阶段,任何销售价值趋向必须有时效作为保证,并不是超时或者无时效销售,所以在评估销售是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时间配置,能够在相同的不平等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品质销售的差异性就可以表露出来,因此,我们所需要对品质销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作为品质销售的考核依据之一。

空间:空间存在的大小、宽松是考验品质销售的一个相对环节,比如在什么样的空间下,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是不同的,而我们所需要达标的空间是在制定的空间下,销售能够完全不受外力影响而达到目的,那么,这个空间指销售局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政策、区域、行业指标、销售态势、市场宏观、微观条件、销售人员状态等等,空间越宽松达到的目标越理想,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品质销售就需要能够在较小的环境下完成,这才是要求。

心态:一种无法控制的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销售品质的影响条件,这就是销售心态,目前可以完全给予销售人员心理辅导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也没有这样的训练机制,全部靠销售人员个人的能力来调空,这样,销售人员的心态就决定品质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品质销售当中,个人的销售意志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销售的个体性很强大,也就是独立办事情的时间比较多,任何时候都有心态产生积极干系,如何把心态问题当作销售品质的一种诱因,那么就必须要设定对销售人员每刻的心理心态预测和掌握。

任务:任务是一把剑,用好了可以积极促进,用反了将压制品质销售,在整个品质销售的流程当中,任务是最后的关键环节,品质销售的任务不是数量的指标,而是整个配套工程的监督与落实,只有把所有涉及销售的环节落实到位,那么销售的品质自然就有保证,所以,品质销售的任务是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包括执行、标准、计划、心理、环境、资源等。

品质销售需要具备的意识形态

现在意义上的销售,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产品的买卖关系,有着很多外在的关联,品质销售最后就是落脚到执行的人当中去,无论科技代替了多少销售的环节,必须要具备的关系与职能还是需要有理性的分析,我们意识到品质销售对于心态与心理关系,将是以后销售品质的非常重要角色。那么在销售品质的整体上,需要对品质保证有系列调整,对企业战略与战术上也需要有对品质销售更深的理解与支持,需要有独立的章节来处理品质销售的保证。

在意识形态上分析,品质销售的控制与掌握更加困难,有些甚至无法可以制定执行计划的,一般来讲,我们在心态与心理调节上,可以有课程来完成,但销售上,面对客户所需要的现实问题将取决于对个人素质的发挥,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一种新销售观念的转变,也就是品质销售的“心理销售问题”。

乐观的销售状态,高效的销售业绩,自我释怀的销售心理三种方式将是品质销售必须面临的关节问题,目前在大部分环境销售等同的状态下,关注对品质内涵的调研是重要的,我们追求高效原则是不破坏市场,我们追求高目标的原则是不伤及自身的发展,我们追求合理与公平的销售准则,就更加需要培养有品质销售意识的一种可持续状态。

品质销售的现实意义与如何开发成为理解的关键,开发就必须解决其灵魂作用,现实意义就必须解决迫切性,面对习惯于传统销售与管理,就必须要抓品质销售的重要性,从现实的角度看,销售浪费、销售重复性、销售不可预测性、销售的人员频繁流动性、销售制度的僵化性、销售无信誉与恶性竞争等等问题,就已经制造了社会对销售的严重关切,有些领域甚至

篇10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生活现代化、思想多样化、择业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更是错综复杂。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更是给大学生提供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渠道,如网络、手机短信等。如何让我们的大学生既接受最前沿、时尚、最动感的前卫意识形态,又不影响我们培养学生成为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学生的职业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着力培养高尚的道德、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把自己真正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大学生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支持。学生管理工作者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关乎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关乎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

二、搞好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对接

1、高职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前提条件当前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不仅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看重其非专业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因此,高职院校领导不仅要重视专业建设,而且也应该重视非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而非专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需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和专职班主任进行引导。要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激励制度,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2、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必要条件职业素养相关课程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参与和教授,所谓的言传身教,这就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更专业、更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招聘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和专职班主任时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操守;要定期安排学习考察与经验交流活动,沟通信息,促进提高;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与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政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3、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和开展职业素养拓展训练是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核心内容

(1)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针对高职大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变化和发展,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抓住每个学期学生的共性,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进行统一规划。辅导员和专职班主任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和自身的优势,可以参与和选择合理的职业素养课程进行备课。可以参与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课程、团队合作、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等课程,通过主题班会或者讲座的形式进行教育。

(2)开展职业素养拓展训练。开展职业素养拓展训练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载体,强化高职学生必备的职场生存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不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切实可行的规划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好本学期的职业素养拓展计划,把目前流行于企业培训界的教练技术、体验式教学、潜能开发、成功学教育融入到职业素养拓展训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辅导员和班主任是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者,这就要求他们精心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依据高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职业化教育管理是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有效途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针对所在系专业对其归属行业的职业标准进行调研,引进各行业的职业标准并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管理。阿拉伯有一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可见,什么样的行为,就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和性格。一个人的行为是其思想的外在体现,和这个人的道德认识有着直接关系,在良好道德认识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是正确、合理、符合规范的,而在错误道德认识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应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职业化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