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案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8-01

对话教学即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对话交流,学生以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的提出有效改变了以往课堂上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其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准备体现对话教学

教师在每堂课之前都要进行教学准备,制定教学计划,而在对话教学中,对话的话题是整堂课的内在牵引力,其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在对话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1、对话话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所选的对话话题必须要能够引出所讲知识,且要保证结构的开放性和真实性,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话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明确对话的产生途径。其途径一般有三种,学生自发产生、教师确定、师生共同产生,对于学生自发产生对话话题,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入指导,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将语文知识学好,对于教师确定的对话话题,教师必须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同时注重话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牵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得以解决,对于师生共同产生的对话话题,教师必须要注重合理的整合,筛选合适的话题,将语文相关知识有效整合。

3、设置对话话题呈现的形式。在对话话题的呈现方面,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以问题的形式以及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对于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师在问题的确定方面要尽量避免课堂中无用的提问,抓住重点,想成封闭式以及开放式两种问题方式;对于活动的形式,教师要设置好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发组织,使其在有所感悟的前提下进行真实的对话。

二、教学过程体现对话教学

教师的讲课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对话教学融入课堂: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对话教学情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心灵的自我升华,有效的对话情境要题现在如下几点上:一方面,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展现出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让其感知到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展示情境。多媒体作为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已经很好地融合在教育行业,其是集视听于一体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较为立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视觉以及听觉上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体会知识的含义,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对话教学成为一种较为愉悦的学习方式。

2、教师要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对话教学。首先,提问与回应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限答式提问,即通过事实提问,第二种是非限答式提问,即允许问题不受限制,但要与教学内容相关,第三种是诱导性提问,第四种是反思性提问,在这些提问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频率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学生回应的方式除了直接表达外还可以采取点头等回应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应来判断对话教学的成果,感知学生是否对知识已经完全理解。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有效分组,展开全班交流,由于小组讨论的空间有限,可以有效拉近对话者的身心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思维的训练,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听取别人的观点,让对话教学更有意义。最后,教师可以采取课堂学习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学习,活动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如表演、小说等,让学生模仿课本中的任务,从而换一个角度来揣摩和感知,并鼓励学生积极将文中的文学样式进行改变,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其它形式将内容展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熟悉文章,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同时组织学生们表演这一课,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以自己的方式将其表演出来,以便于对文中各种角色进行深入感知,这样做,学生们的兴趣被有效激发,在表演时也能深度揣摩人物角色的特征,进而加深对其的理解,便于学生学习。

三、教学评价体现对话教学

1、由静态到动态的评价。对话教学在评价中的体现是由静态到动态的评价,动态的评价过程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增进评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其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展开对话,通过理解个性化差异做出不同的评价,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改进自己的学习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关注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评价,一般是通过收集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来进行评价,如教案、成绩、作业等,其意义是让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理解,对学生自身的情况也能够具体掌握。

2、由定量到定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如建立个人档案,采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档案的内容包括成绩单、随堂记录表等,通过这些硬性的标准来激励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对话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作为评价的参与者,可以采用教学行为记录表等形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对话教学模式与初中语文课堂更好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创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必须要转变以往的课堂形式,包括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指标,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为此,对话教学模式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以自身独特的形式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方便,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备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2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的教师对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一新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出新的打算。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关于备课这一环节,可以结合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总结出新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都有了新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也提上了新的教学日程。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越来越凸显出与新课标的背离,面对这一形式,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仔细分析新课标的基础上对备课作出积极有效的调整。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建构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预设与知识的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这些都是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加以重视的内容。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分析谈一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备好初中语文课需要考虑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其他同行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充分考虑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建构之间的关系,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备课以学科和知识为本位,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这也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这种备课方式把注意点过多地放在了教师的教学上,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关注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以往所学习的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作为我们教学的支点,从而生长出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碎片。这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的备课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的备课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结合以前所学习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讲解,从而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教师在初中课堂上的加深讲解,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充分掌握文言文的知识内容。这样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思路,形成新的认识。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改变传统备课过程中“重预设,轻生成”的观念,合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始终坚持“重预设,轻生成”的理念,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是预先设计好的,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甚至学生的反应、课堂问题的答案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备课的作用就是为教师上课提供一份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已经明确了的教案,备课真正地成为了“背课”。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课堂是一个活跃多变的整体,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甚至任何一个课堂突发事件都会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产生影响,对原有的备课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明确备课的意义,把备课看作是一个动态延伸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不再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之时、教学之时作出冷静的思考,抛弃预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的课堂反应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我们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效率作出努力。

三、新课程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的真理,真正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师生地位不平等的状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