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产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100—03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概念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
供应链金融伴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而产生,作为企业优化管理方式的供应链管理在谋求企业内部整合,控制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后,逐步将目光放在企业上下游采购和销售等与外部的联系上,企业经营伴随着物品、资金的流动,企业之间必然发生存货、赊销、预付款、订单等贸易行为,在金融机构的推动下,供应链成员企业积极参与供应链融资问题的解决,以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从1998年起,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很少,而商业银行信贷又以担保和抵押信贷为主,能否提供有效的物品抵押担保是企业得到信贷融资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的信贷配给使得只有个别企业能够得到信贷支持。供应链金融正是在解决抵押、担保的问题上,利用供应链中的结构性资产,实现企业信贷融资的金融创新。
国内最早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20世纪初上海银行开展的存货质押业务。改革开放后,相关业务逐步恢复,而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对产业集群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作为供应链金融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先者的平安银行首先于21世纪初开展了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研究,在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带,选择能源产业链作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探索的突破口,为其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票据贴现等金融服务,解决了集群企业融资问题,发展自身业务,进而把发展能源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经验扩展到汽车、钢材、有色金属、粮食等产业领域。后来为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践和风险控制,逐步侧重对单一供应链上企业融资需求的分析,形成了自偿性贸易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其理论及模式还处在不断完善中,如胡跃飞(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进行了更加广泛的阐释。徐学峰(2010)认为供应链金融应当界定为整个供应链范畴之内,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方案。
首先,虽然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大都由商业银行的实践推进完成,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在供应链金融主体中占据主要席位,但也应看到供应链金融主体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一些财务、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物流公司等机构正逐步进入其中,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供应链金融的主体应当界定为金融机构;其次,供应链金融的外延不应太大,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是基于对贸易融资的探索,所以在概念的界定上应当体现出两者的不同。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或物流企业通过对特定供应链进行分析,对这个链条上的相关节点企业提供系统性金融与资金服务的活动。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产业集群是一个研究较为成熟的经济领域。早在1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随着对集群现象研究的深入,产业集群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领域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国内外有很多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借鉴王缉慈(2001)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即同处在一个产业领域,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由于具有共生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群体。这些公司的相互联系和关联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产生的贸易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特点
1区域性
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它是基于一定目的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在一起,形成一定企业区域或地理上的集聚现象。形成这种集聚的原因包括成本最小、劳动力充裕、资本、信息服务等经济因素和一些社会因素。许多企业集聚在一起,构成了各条供应链企业,可以实现劳动力和信息的便利流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技术革新创造了条件,同时产业集群中还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地缘能够维持企业间的贸易稳定。产业集群也被称为块状经济区,正是源于其区域特征。
2网络性
产业集群内部各经济体基于不同分工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处于生产经营的不同供应链上,各条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使了供应链之间的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构成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联系的空间网状结构。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企业间的供应链与单一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具有相似性,在集群发展过程中,集群内部的资金、贸易和信息技术的交互,形成网络化的供应链,有利地推动了整个集群的发展。
3共生性
产业集群中企业不仅具有地理上的联系,同时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联系。集群中的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延伸发展而来,集群内企业目标一致,形成了稳固的经济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地区的经济实力。集群中的企业一般具有同一产业类别,即所属行业具有一致或相近性。他们共同组织在一起与群外企业产生联系,正是基于内部企业的频繁贸易和非正式的联系使得集群能够生存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集群的联系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形成各供应链,供应链企业间必然产生贸易、资金往来,这就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产业集群提供了客观的环境,实际上,由于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供应链金融的实施环境较为契合,使两者联系紧密。
篇2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西蒙最早提出战略成本的概念,其研究方向主要是成本管理系统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其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主要是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的拓宽,如成本动因分析、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等。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波特提出了战略观点,《战略成本管理》一书的作者桑克使战略管理更加具体化。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来提高成本管理的战略地位和降低成本,其本质是运用“成本优势”取代单纯的“成本降低”。战略成本的管理主要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以战略的角度和时空观来对成本形成与控制进行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和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相适应,其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其主要管理方式就是针对企业进行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降低成本去进行市场的竞争,而是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提供每一关键步骤的战略性成本信息,将信息的分析应用于管理决策,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和有助于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且有助于企业想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的控制。石油企业是传统型资源采掘企业,在同样的油价和相同的生产规模下,降低成本成为了企业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石油行业国际上竞争十分激烈,我国的石油企业处于开采的中后期,加强成本战略管理有助于将企业的发展纳入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有助于推动产业战略的发展,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因此加强石油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恰逢其时。
二、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分析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在生产经营方面石油企业有其独有的特点,比如其发展成本多少就主要取决于当今石油资源量、技术水平等因素,并且其成本还会随着开采难度增大、油气资源匮乏而逐渐增高,从而对石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构成一定的挑战,为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我们就必须对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总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产对象为深埋于地下的油气资源,从而造成了油气生产周期长、勘探、开采成本高;其次,在油气开采后期,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开采成本也逐渐提升,对石油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从科技发展角度来看,科技的创新带动了油气开采效率的提升,使其开采难度大大降低,这就使成本的有效控制得以实现;最后,油气开采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较大,且开采场地多在野外作业。为此,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场地处理等方面投入较大的成本支出。
三、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原则
(一)系统性。战略成本的管理包含多个部分,主要有业绩评价、实施战略成本控制、编制战略成本计划、成本预测与决策的展开、成本信息的收集、目标的确定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互相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战略管理成本的系统性。因此,战略成本管理要想做好就要将其各个组成部分当作一个系统,协调各组成部分,将总体战略当成最终目标,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完善。
(二)战略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不是一个短期的管理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它不是只针对管理成本的高低,而是将企业系统的协同当作成本管理的主要方式,以系统的完善来创造持续降低的企业成本,将竞争优势发挥到最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工作主要为战略管理服务,它是一个长期的、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关注成本的变化,加强企业竞争中的地位,将成本持续降低。
(三)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系统自身的有效运行来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正确的、有竞争力的战略方案,将企业的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在市场中形成更大的优势。市场是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只有产品有优势、成本有优势、服务有优势就会吸引大量的关注,因此战略成本管理是否达到实际目的、是否有利于公司发展,是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了战略成本管理是否完善的指标。
(四)激励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人工管理系统,需要人的积极参与,如果缺乏激励性则不能调动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励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但能够在客观上促使人的欲望,使人自觉的、努力的工作。因此,企业要有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按照总体战略目标来进行责任的划分以及考核指标的建立,这样才能使企业按照预先的规划前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在管理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使工作实到实处,保障总体的战略目标顺利实施。
四、石油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缺乏。观念支配着管理工作如何开展,决定着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的实施,影响着管理质量的高低。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接受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是管理者由于长期受以往观念制约,新观念并没有落到实处,员工为主体的观点并没有受到行政管理者认可,行政管理者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还是存在着忽视员工的老观念,没有把员工真正当作成本管理工作的主体,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项目成本控制问题。企业都是利益优先,而成本控制存在于项目各个环节之中,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1、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一,日益竞争激烈的石油行业,投标单位不计成本的相互压低报价,使得造价高于成本价,施工方为了获取利益,在成本上尽量压低,严重影响了石油工程的质量;第二,投标市场管理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帮结派、走后门、找门路的问题,无法保证竞标市场的公平透明。
2、项目评估环节存在的问题。项目评估是企业通过评估进行相关成本的预算、效益测算,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编制一系列指标、合同等。当前,市场上项目评估主要存在的问题:项目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思路与方法;为了使得项目评估效益最大化,违反国际政策,侵害国家和职工利益。
3、施工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一,没有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造成了核算的简单化,造成了成本费用计算偏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无法统一,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第二,成本管理不到位,在施工中不进行分阶段成本计算、核对,对设计方案随意变更,造成了成本与预算偏差。合同的管理不够规范,在施工中无法严格执行,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闹上法庭;第三,工作人员成本意识差,领导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规范,问题责任制不明确,造成了工作人员花钱不思考,有出现问题也没事的普遍思想。
4、考核奖惩环节存在的问题。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工程结算很长时间之后绩效考核无法跟上,造成员工的不满意。还有奖惩机制的不透明,有的人奖金多有的人奖金少,各有怨言,打击工作积极性,损害企业长远利益。
(三)成本预算机制不健全。企业预算就是企业进行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支出与收入统计,并依据预算的合理规划制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或者项目的战略。当前,预算管理已被应用于各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且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企业预算管理不能够在财务管理中正确的发挥其作用,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达不到实际想要的结果,其主要问题有:对预算管理机制认识不足、企业预算编制与企业经营目标不一致、缺乏严格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预算执行情况反馈不及时等,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五、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一)树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的决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实现长期高效的稳定发展。因此,要加强学习,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属于企业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效益第一,将成本意识放到突出的位置,对于不必要的投入要及时制止,对责任人要赏罚分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运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人力资源,依靠人的内心心理和行为规律,对管理对象实施软控制,使他们内心顺畅的同时激发其内心潜力和创造精神。
(二)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首先要加强投标环节的管理,加强对投标市场的分析,不打无准备的仗。结合本企业历史数据或者其他企业数据建立相应的压价预警机制,确保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其次,以科学合理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将项目细分,分部分项编制,测算项目的盈利水平,然后编写项目责任合同,将利润、成本、管理费用等与考核、奖惩标准相对应。还要完善工程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加强项目内部的控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各项目审批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工作绩效考核制、合同管理制等等,严格落实执行规章制度,这是规范高效施工的重要保证;最后要严格遵循目标责任制中各项指标,认真核对、精确计算并认真审查,将其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依据。然后根据奖惩办法,对责任人进行相关处理,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三)完善成本预算机制。第一,企业要加强对成本预算的认知,将企业的预算管理当成解决财务相关问题的突破口,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有继续更新知识为企业培养一批有用的预算管理人才;第二,企业预算编制要与企业战略管理流程相一致,要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出发,进行预算编制。此外,企业预算编制还要结合市场因素,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变化,因为它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支出和收入的统计,需要针对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机遇要把握;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预算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加强企业预算的控制,更加明确实际工作中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偏差并及时作出调整。目前,市场发展千变万化,如果企业的发展不能紧跟市场作出调整,那么就会被市场抛弃,而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进行对比,修正偏差,为企业前行找到正确方向。
六、结语
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房地产;会计核算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国家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在2010年,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一直在上涨。房地产公司在获得巨额的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威胁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1 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研究的意义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会计核算特点而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空间。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不仅误导投资者决策,也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决策。过度的盈余管理造成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假象,且有利于房地产商抬高价格。而过高的房价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国外经典的研究成果,房地产泡沫一旦发生破灭,可能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
历次会计准则的出台都被认为是救火式出台,证券市场出了问题,会计准则就出来救火。1研究盈余管理,做好事前防范显得格外必要。
因此,研究并规范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理论界、事务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2 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及其对应的盈余管理手段
2.1 无法统一界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收入的关键是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为,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标准。
房地产开发商品通常是采用预售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进行销售。采用预售形式时,大致需要经过以下环节:签订预售合同及收取部分预售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收取剩余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由于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会计人员可根据公司需要自行选择环节作为收入确认的时间,由此进行盈余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采用预收款的方式收取售房款。相关准则规定,当房屋竣工验收并与房屋购买者办妥了相关的手续后,就应该将预收款项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拖延“预收账款”转为销售收入的时间,比如拖延所开发的房屋的竣工时间,或者拖延办理相关的手续,从而减少当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当期税款的缴纳。
2.2 销售收入的计量模式存在可选择性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准则明确规定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当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时,公司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研究表明经营业绩不理想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调节业绩、提高净利润,在扭亏、免于退市、摘牌时,公允价值是个救市良方。2
2.3 成本和收入难以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以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的直接联系为基础,将所有与收入产生有关的成本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需要数年时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3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会同时开发多个楼盘,每个楼盘的开工时间不同,并且时间较长,这样就会有多期楼盘存在于一个会计期间情况的出现。当期完工结转的楼盘的成本,应该按照配比原则记入账面。但是房地产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的分配当期完工楼盘应当承当的成本,以此来调节当期的利润。
3 如何规范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
3.1 明确收入确认的环节
收入确认环节的不确定性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各公司采取不同的收入确认标准不利于行业内各公司之间的对比。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在建立了收入确认一般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并推广针对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指引,让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统一标准的确认方法,从而使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收入信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篇4
[关键词]电影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62-01
1.电影产业的属性与特点
电影产业是指从电影制作、发行到放映以及前端电影投融资、后端周边产品服务等一系列围绕电影形成的经济形态的统称。从属性上来看,电影产业兼具经济和社会文化两种属性。影视产品本身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能够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电影产业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电影在叙事的过程中,蕴含着文化的传递,具有强大的宣教功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文化载体。
电影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电影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制片到放映各个环节投入较大,资本系数较高。二是独特的盈利模式。表现在票房收入、版权收入、播放权出售收入,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等方面。三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电影制作完成时,其主要要素投入已完成,母版包含了电影产品的大部分成本。电影播放的次数越多,成本就越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电影产业衍生市场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明显。四是具有高度的外部相关性。电影产业与出版、音乐、电视、互联网、动漫等产业都保持着极强的关联性。电影产业还与衍生产品的开发、主题公园的开发、电影相关周边产品的授权以及数字技术产业的衔接等方面紧密相连。五是电影产品具有很强的体验性。消费者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够了解产品特性。消费者可以从制片方渠道、影u渠道及口碑传播等不同途径对电影产品进行体验。此外,电影产业还具有集群化、全球化发展的特点。
2.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市场活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2014年,我国电影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50亿元,年增长幅度超过或接近30%,2015年仅票房收入就达到440.69亿元。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活力不足。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都缺乏政策性投入,缺少电影本身对资金的吸引力,有效利用现有资金的渠道有限,不能有效发挥资金应有的作用。二是文化活力不足。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和国际文化保护的制约,迟滞了我国电影发展的动力,凝滞了发展的活力。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文化上的急功近利、积极文化引领的缺失、消极文化的泛滥等等,加之国际文化保护主义的抬头,都极大的制约了电影文化活力的爆发。三是创新活力不足。电影发展到今天,从技术、内容到运作模式都还在走“模仿性创新”的老路,这也是我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弱的最好例证。在一个缺乏电影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运作模式创新的市场,是不可能持续出现好莱坞式现象级大片的。
2.2 理论研究缺乏、人才培养失衡
理论研究的缺失和人才培养的失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可否认,西方电影理论的引进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影理论和电影实践的发展,而且进一步的影响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但却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和电影实践的进行。进入新世纪后,电影界喧嚣而起的是票房、小鲜肉、现象等等。“一时间,宣传与教化的功能有意无意被淡化了,艺术与审美的特征则被推向边缘。”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我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份量越来越重。但如果没有自己电影理论的支撑,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恐怕只能是昙花一现。近几年,关于综艺电影、粉丝电影等的争论和墙里开花墙外不香、墙外开花墙里不香的现象就可见一斑。没有科学主义和实践主义的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只能是一个现象接着一个现象,就会失去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
3.加强电影产业的发展
3.1 加强资本效益控制,提高回报率
电影产业的核心是影视产品完成、上映、收获社会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多元化引进资本,资本规模扩大能够加速影视产品的制作,强化宣传推广,一定程度上提升票房,提升资本回报率,缩短资本流通周期,这有利于解决电影产业的资金压力。比如,北京新画面影视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成功拍摄《英雄》获得巨大成功,参与了角逐奥斯卡。不仅很快收回了融资而来的3000万美元成本,还取得了较好的资金回报率。
3.2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竞争秩序
第一,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市场整治行动,加强执法力度,从影片审查、发行和放映各环节入手,在杜绝非法内容上映的同时,突出电影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强化新闻媒体、网络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媒体平台的信息披露等手段发挥规范电影市场的作用。第三,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规范、完善行规行约,维护行业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抑制垄断、虚报票房和不当竞争等行为。
3.3 发挥电影品牌的带动作用
后影院市场离不开电影本身品牌的带动,在这一点上,要认真借鉴迪斯尼打造品牌电影,并通过影片这个产业上游“火车头”带动电视、网络、旅游等其他延伸产业发展以及玩具、游戏、服装、日用百货等在内的全产业链产品销售的经验,引导国内电影公司重视电影品牌效应,塑造电影品牌,打造产业发展“火车头”,以更好带动后产业链条发展。
结束语
电影的繁荣,只有市场繁荣是不够的,最终应体现在创作的繁荣上,体现在内容的深度和厚度上。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但能体现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有效带动相关电影产业的开发,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进毅.电影产业中的政府介入性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6,01:238-244.
[2] 刘汉文,陆佳佳.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当代电影,2016,03:25-31.
篇5
[关键词] 电影;视觉产业;电影产业
一、视觉产业的背景及其特征
视觉产业这一概念的广泛传播始于陈逸飞先生,陈先生将视觉产业理解为和现代生活相关的“眼球经济”,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建筑、电影、家居、服装、人体等。视觉产业其实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典型的审美经济,是指那些主要立足于人们视觉感知经验、行为、过程及结果,以形象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视觉文化观念、内容及创意成果的呈现为核心,以视觉知识产权的实现或视觉消费为主要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视觉审美体验并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合。[1]21随着传媒工业的发展与消费文化的勃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在西方和中国正愈演愈烈。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审美化的倾向。“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是当代文化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视觉产业得以实现的理论背景。这一命题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视觉产业在生产方面不仅表达着艺术家的审美理念,更表达着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现、审美认识及审美愉悦,表达着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审美观。而视觉产业的消费过程更是视觉的传播和放大过程。比如电影就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视觉产业在注重产品或服务的审美体验的同时,应注重自身文化含量的提升和加强文化资本的转化能力,同时扩大视觉传播的影响力。“文化资本”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表现,即具有增值可能性的那部分文化资源。视觉产业的形成及其所能最终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机制的科学性。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众所周知: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who)?那么视觉产业也就直接反映出这些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二、电影与视觉产业
电影作为一种以视觉呈现为主要特征的综合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视觉感受到视听体验,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电影是镜头的艺术,没有镜头就没有形象,当然也就没有蒙太奇。因其传播方式等特点,电影可以形成产业并成为视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百余年前无声电影的出现,人们便开始应用影像技术充满热情地追求对于视觉世界的逼真模拟。影像技术超越于平面图像的复制技术在于它赋予了实践性于展示表现中,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静态展示,使人们在动态变化的图像中感知一切。[1]32从2D影片到3D影片,电影愈来愈强调技术带来的视听震撼。从《泰坦尼克号》的诞生到《阿凡达》的横空出世,从场面宏大的视觉奇观到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出的视觉饕餮盛宴无不深深地印入人的眼帘,激荡着人的心灵,让人获得如痴如醉的视听审美感受。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追求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的时代,电影中的“迷人之色”“动人之形”“绕梁之声”无不让人魂牵梦绕,缠绵悱恻。在娱乐化和商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影产业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生产具有鲜明的经济意义。一部《阿凡达》就创下了18亿4 300万美元的票房总收入。据享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美誉的约翰•霍金斯估计,全球电影业每年约推出3 000余部电影,如果以通过电影院、DVD和电视等渠道的销售来算,电影产业价值约810亿美元。虽然电影票房收入已不是电影产业的惟一收入,甚至在总收入中仅占30%~40%的份额,还包括电影衍生市场上的收入,但这已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回报。
作为视觉产业之一的电影产业还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软实力”(Soft Power)是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所形成的优势对他者发生“同化式”(Co-optive)的力量,包括吸引力、凝聚力、导向力和效仿力。毋庸置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借助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电影产业不仅能提高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更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很大帮助。
三、作为视觉产业之一的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视觉转向: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
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在其著作《后现代主义社会学》(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中写道,从叙事电影向后现代奇观电影的转变可以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某些赢利最多的影片中看到,比如一些西部片中,现实主义的叙事结构遭到了一些可互换的和无必要的事件呈现的破坏,这种倾向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一步增强了,情节在其中不过是为了展现一连串奇观事件的借口而已。拉什这里所说的“叙事电影”从概念本身来看就昭示了一种叙事性在其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电影类型。这种电影是依照叙事性要求来组织电影的。作为一种时间性的视觉艺术,电影的叙事性最主要地呈现为电影的蒙太奇处理或者更准确地称为叙事蒙太奇。叙事电影讲究叙事性在时间或逻辑上的因果关联,比如希区柯克的许多电影,无论是《蝴蝶梦》还是《后窗》,都是叙事电影的代表作。而“奇观电影”是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比如电影《阿凡达》和《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奇观”一词或许来自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大师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德波发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积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2]在奇观电影中,蒙太奇的逻辑理性叙事原则已经转向视觉和奇观的快乐原则。叙事充其量只是一个服务于奇观效果的功能性结构因素,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让位于奇观场面的展现。我们认为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这种视觉转向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产物,是随着电影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好莱坞商业性电影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的一种电影模式。我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较为卓著的探索,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一系列影片,诸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就是以场面的视觉效果取胜,这些影片也正迎合了时代大众文化消费的口味,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二)氛围营造:从电影及其传播到电影院的审美体验
“氛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包含了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感受双重意义。其英译atmosphere的解释包含:“a:the overall aesthetic effect of a work of art(一件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全部的美感);b:a dominant aesthetic or emotional effect or appeal(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美感或情感效应)。”[3]由释义可以看出,对氛围营造的探讨会涉及一些美学方面的问题。就电影而言,氛围设计包括电影前期的传播造势,电影剧情中的氛围营造,同时也包括观众对影院本身的观感体验。在传播造势方面,诸如各种宣传海报、视频、影评、首映式等,都需要通过氛围营造打造一种强烈的宣传攻势,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在电影场景的氛围营造方面,须围绕主题,既要表现那些形、色、光、声等外在可感知因素方面,也要考虑那些不易察觉的因素,如意识形态、民俗风情、地理气候、社会关系等方面。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乔家大院建筑群所具有的封闭、围合的特征有力地塑造了静穆、肃杀、压抑、了无生趣的氛围,从而很好地烘托了主题。在电影院的氛围营造方面,好的观影环境、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随着影片摄制技术的大幅提升,一些更具有视觉呈现力的奇观电影相比以往的叙事电影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阿凡达》曾一度被赋予具有“开创性特效”“革命性技术”等评价,该片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使用3D数字技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获得更大的审美体验,这一点从《阿凡达》的票房收入就可以明见。但是,目前国内院线的3D、Imax3D数字银幕还相对较少,这样就制约了高技术电影的院线传播,同时也影响了票房收入。因此,注重影院氛围营造,提升影院放映层次和观影效果,成了当务之急。
(三)视觉营销:从电影到衍生市场的产业链扩展
“正如瑞内•克莱尔所指出的,银幕的大门通向美景的闺房,世间最可爱的血肉之躯和它相比似乎也是碧玉有瑕。叶芝把电影视为柏拉图似的理想世界,因为放映机‘给一系列鬼怪般的东西抹上一层泡沫’。”[4]电影产业的价值实现,实质上就是电影的生产者将电影的审美价值贩卖给电影受众以换取价值和获取增值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业就形成了“大电影产业”的概念。电影产业作为一种可扩展的产业,可以形成一个从电影向电影衍生市场扩展的产业链。电影产业的结构分为制片―发行―放映三大环节,在放映环节中,多厅影院因为能够提供给观众多样的选择,被广泛采用。然而,大部分的电影收入却来自于电影产业链的延伸。在放映之后,既可以有各类影像产品的发行、付费电视的点播,又可以有各类衍生产品销售。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时尚、装潢、电子、家居、零售等多个与视觉营销相关的领域发展。一方面,某些电影中的角色所穿的服饰既可以形成一股时尚潮流,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趋势,又可以通过电影传播一种流行文化。后者如《哈里•波特》,在全球热播后的原著销售情形如火如荼可见一斑,发行量达到近千万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影向电视剧的扩展以及通过成功的角色塑造产生出很多种类的纪念品,包括玩具、邮票、纪念册等。甚至有的可以根据电影剧情开发成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等。总之,通过视觉营销,衍生市场扩展了电影产业的产业链,增加了电影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咏雷.世博与视觉产业[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2]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 [美]梅利亚姆•韦伯斯特公司.韦氏大学词典(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73.
篇6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多数行业之时,影视产业也在所难免。那么,国际影视产业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国内影视产业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影视企业融资机制如何,是否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渠道能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成功运作?
欧美影视产业面临挑战
从全球来看,金融危机已经影响了影视企业的生产与制作。作为世界影视业中心的好莱坞影视产业园区,每年生产的作品不但满足美国的国内需要,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洛杉矶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美国电影的销售额达到267亿美元。“大手笔,高投入”的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吸引了本次金融危机的风暴中心――投资银行的介入。例如,2004年,美林、高盛等华尔街投资银行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电影制作投资,承担了制作资金的30%~50%。
当金融风暴首先席卷华尔街之时,这些银行自身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投资影业的热情锐减,好莱坞影视园区的筹钱之路随之受到阻碍。此外,对电影市场的预期也在风暴中蒙上阴影,一些经典的作品也不敢轻易出击。好莱坞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银行,后者的困境会很快折射到影视产业的具体运作环节中。
投资成本的缩减,使作为一个整体的影视产业在产品的制作投入、包装设计、发行渠道以及销售市场等后续生产环节或交易中受到连锁式的影响。影视产业对投资银行资本的依赖度越高,这种反应会愈加明显。
影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之时,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电影大国开始走进全球电影人的视野,不少欧美电影人意欲向中国寻求解答的方案,而到底中国电影市场是否能成为全球影视产业的新出路?可以确定的是,金融危机在严重打击了整个欧美电影市场的时候,却正在给中国电影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影视业一枝独秀
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相对比较封闭,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相对较轻。另一方面,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内需市场,政府关于影视产业的资金扶持政策、贷款政策等,都有利于影视产业进行战略调整。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在投融资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很多经典的案例和成功的融资模式,值得关注。政府开始出手联合金融业,共同扶持电影产业发展。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推出的版权质押贷款,北京市影视产业的扶持政策,广电局一系列鼓励国产电影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及税收的减免,为国产电影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2009年春节7天假期票房1.6亿,创下历史最高值,这给北京各大电影公司在新年里增强了信心。目前金融危机没有对国内影视剧制作行业造成影响,新剧投拍都在平稳进行中。京城多家影视企业都保持了旺盛的势头,拍片计划没有减少,如华谊兄弟公司年内将推出《追影》、《风声》、《狄仁杰》、《余震》等至少5部大片,而橙天娱乐公司也不甘其后,紧张筹拍《风云2》《机器侠》、《乐火男孩》等影片。
目前中国电影业有两个最吸引人之处:首先,票房不断上升,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42.8亿,已经跃居世界前十;其次,成本相对低。中国电影跟中国制造一样,意味着相对低的成本和更稳定的利润。
必须看到的是,目前中国电影业存在产业链不健全、市场不规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电影制作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中国电影业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际电影巨头的市场萎缩,将为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影产业提供在世界崛起的机遇;
第二,海外电影市场的购买力下降可能造成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下降。对于中国影视来说,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海外市场的销售,虽然现在中国电影海外版权的价格已经比过去明显提高了很多,但是市场购买力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由于其他产业的投资及社会投资撤出导致投入的削减,电影的质量或会受到影响,这对电影公司的专业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四,电影产业的融资出现困难。国内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k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资助等,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心等因素,所有这些融资来源都受到影响,必将给电影投融资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影视业持续发展的高票房、低成本、利润稳定的特点能否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当前中国影视投资的方式及特点又有哪些?
当前中国影视产业投融资特点
中国影视企业融资面临诸多困境。例如,影视企业融资与银行常规信贷存在不匹配;影视企业的品牌价值难以评估;影视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动性差;著作权质押存在法律问题等。因而即使是拥有自主版权的影视公司,拿着版权等无形资产做抵押物去贷款时,也很难说服银行。银行即便放款,通常也会要求有实物资产的抵押。影视企业面临的困境造成当前中国影视产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私募基金介入中国影视业
私募股权基金进入中国影视业,不仅可以为亟需扩张发展的影视企业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一整套制片预算方案、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严格的成本控制。
目前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PE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由中影集团等发起的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韦恩斯坦(TWC)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此外,汉能、易凯等PE以及海外的影业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中国本土基金刚刚起步,相关政策在2007年才制定出来,对于风险莫测的电影丛林,建立产业基金的时机尚未成熟。建立专业电影基金是非常合适的方式。只有专业基金、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共同合作,才会有一个大发展。
上市计划不断
由于国内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各家影视企业的融资需求也逐步增强。各大影视公司意欲通过上市获得融资,扩大规模。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上海电影集团上市或者转板的消息不断。国内发行巨头保利博纳内部整改完成后,将更名为博纳国际影业集团,并期望能在201D年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些影视龙头企业,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稳定,盈利状况也比较可观。上市融资是它们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也必将是迟早之事。
多样化融资方式
除上述的主要融资模式外,其他多样化融资模式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境外影视企业融资模式
境外电影制作公司获得银行贷款是通过完整的保险机制来贷款。例如渣打银行,有专门给影视业贷款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影视业的了解非常专业。在渣打银行自行研发的一套影视产业融资程序里,规定影视制作公司融资项目必需具备的条件有:剧本和故事大纲、电影和电视系列节目的细节(包括制片人、导演、演员阵容、制作预算、制作时间表、完片保证人或按时按预算完成项目的保证书、保险、发行合同、有威望的销售出示的销售评估等)。
在香港,影视公司一般用基金和贷款做融资。香港影视业融资一般是银行和电影基金同时发放,银行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时不需要抵押,但要求制作公司有一定的基础。比如制作1亿元的影片,影视公司需要自身有4000万元才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如果有预售票房的合约,则是拿到银行贷款的砝码。
国内影视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和影视市场的新型融资模式,影视版权可以作为融资创新的突破口。
版权信托融资――影视企业融资新模式
版权是娱乐传媒业的核心价值,优质版权能带来持续的利润。例如2004年索尼拿出将近50亿美元并购米高梅,从此拥有将近8000部电影的版权,不但在DVD租售和网络视频点播领域可能实现大规模盈利,而且《007》等系列电影的后期开发,也带来可观的利润。
影视企业质押贷款现状
2007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的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签订了一份以版权作为质押的贷款合同,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版权质押贷款的第一例。
银行版权质押贷款模式随后得到进一步推广。2008年北京银行进军影视业的行动成为影视融资圈内一大亮点。自北京市启动影视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工作以来,北京银行发放的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
2008年5月,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这是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也是迄今为止金融业为影视企业发放的最大金额贷款。2008年7月,北京银行与保利博纳、光线传媒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影视民营公司提供1亿元的贷款支持。
版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多数影视企业版权抵押资质不足。无实产抵押的银行贷款,如果没有第三方担保机构,版权质押贷款就相当于信用式贷款,并不适合国内所有影视公司融资。因为银行是否放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影视企业的实力。实际上,中国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制作相当有实力的影视公司是很少的。
此外,我国在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转让和残资处理的二级市场,影视版权等非传统的抵押、质押物如果要“变现”,不确定性很大,程序复杂,周期也长,这就增加了融资风险,然而银行最在乎的是风险控制,所以不可能轻易给与影视企业大额贷款。贷款银行主要关注融资影视企业是否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否有操作电影的成功经验等;该影视项目是否有著名的导演、演员加盟,主题是否积极向上;此外是对担保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目前对于银行来讲,投资拍片是具有高风险的。对于大部分影视公司,尤其是大量的小公司,几乎不可能获得超过公司注册金额的贷款。
在银行“规避风险”为第一的前提下,华谊兄弟的《夜宴》是通过寻找担保机构获得的银行贷款。周润发主演的《黄石的孩子》,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采用的是固定资产抵押加上担保的方式为其融资。目前,信用担保机构不能对影视著作权知识产权做出评估,最后只能用融资人的房产、甚至法人代表个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作为抵押物。北京银行对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贷款,也是在对公司做尽职调查,评估其资产状况之后,不仅将版权、销售收入作为担保,还把法人代表个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作为抵押后才准予发放,《画皮》向北京银行贷款的1000万元也遭此尴尬。
版权信托融资模式开辟影视融资新渠道
2009年5月,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旗下的版权产业融资平台正式开通,为信托公司介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契机。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由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申信信托、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建立,该平台一期准备12亿元授信额度,通过版权信托的金融创新模式,为文化创意企业、版权企业提供获取资金的渠道。版权人可通过该交易系统转让版权,也可以借助版权信托的方式通过融资平台寻找资金。当信托公司介入后,影视公司把作品版权信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以这部分信托资产做抵押物,协助申请贷款。由于在资金出现问题时,信托公司对信托资产有全权处置权,这样就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也降低了贷款的门槛。而版权交易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则起到征信平台的作用,协助银行和信托公司审核企业背景,搭建银行与项目之间对接的桥梁。
目前,首批影视、音乐、动漫等30个文化创意项目挂牌“待嫁”,总价值近1亿元。首批挂牌交易的项目包括电影《赤壁》在新媒体领域开发的版权、北京交通台品牌栏目《欢乐正前方》改编为动画片的版权、电视剧《奋斗》的电影版版权、北京电影学院出品的动画电影《快乐奔跑》版权,以及部分网络畅销小说的出版权等。
版权信托融资面临的问题
版权信托的出现在给信托公司提供业务空间的同时,也对信托公司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分析,版权属于无形资产,在信托业务涉足无形资产领域时,需要解决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篇7
关键词:澳大利亚 电影产业政策
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或政党为了实现和完成既定的目标与任务而制定的措施和规范。 包括电影产业政策在内,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国家与政府或政党制定的建国方略及其法律的重要的体现,是推进各项事业前进的基石。澳大利亚电影百年发展到如今,电影产业经历了从繁荣到低谷的阶段,现在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全球电影业上赢得了地位,政策支持无疑是澳大利亚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经验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颇有启示。
一
澳大利亚政府负责电影产业的融资与支持的机构叫“银幕澳大利亚”。从历史沿革看,“银幕澳大利亚”是由不同的机构整合而来。1968-1971年的总理约翰哥顿十分支持电影艺术的发展,在任期间成立了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电影发展集团和国家电影和电视培训学校。继任的总理高夫维特拉姆继续支持澳大利亚电影,1972年成立了南澳大利亚电影集团以推动影片的制作与销售,1975年成立了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片的制作提供资金支持。从那以后,政府主要是通过澳大利亚电影金融集团、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和电影澳大利亚等投资与发展机构为电影产业提供资金。2008年,这三个机构被整合进“银幕澳大利亚”之中。“银幕澳大利亚”并非政府机构,以资金支持为主,约束管理较少,体现出澳大利亚电影产业政策的金融服务功能。澳大利亚政府对影视产业的干预历程较长。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政府已开始有意识地颁布相应的政策来指导和扶助电影产业发展了,一直到当代也还有这个特点,如1988年,政府成立了提供7000万美元预算的澳大利亚财政集团。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也被授权投资有商业潜力的剧情片、电视剧和纪录片生产。当然,政府对电影产业的经济支持遭到了本国一些专业人士的异议,认为过多资助商业电影会影响独立电影发展,所以后来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独立电影,用的也是资金支持的方式。
二
澳大利亚的电影产业政策的运行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业出现了停滞,这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澳大利亚本土没有受到战争影响,但英国电影工业试图把战争的负面影响转嫁给澳大利亚,从而加强了对澳大利亚电影业和电影市场的控制。同时,美国也没有放松对澳大利亚的文化冲击,美国影片销售商对连锁影院的控制限制了澳大利亚电影的本土市场。澳大利亚电影也因题材的缺乏、成本的高昂而一蹶不振。在英、美文化产品的冲击下,澳大利亚本土制片举步维艰,1922、1926、1927、1928年澳大利亚都成为了世界上引进好莱坞电影最多的国家。1927年,澳大利亚放映的87%的电影都是好莱坞制作的,还有5%来自英国,8%来自其他国家。1929年,澳大利亚的本土影片几乎失去了公映的机会,这个趋势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两国的电影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系统(即电影厂拥有发行和放映连锁公司)及大批量预定电影院等运营方式在国际电影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电影也因此垄断了澳大利亚电影市场,占领着94%的市场份额。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政府也禁止放映有关“丛林大侠”的电影,减少了本土电影放映的机会,本土电影行业呈下坡状态。从1946年到1969年,澳大利亚平均每年只有2部本土电影出炉,其中1948、1963、1964年一部都没有,20世纪60年代整个澳大利亚电影工业几乎完全停止了运转。①直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戈顿和魏特曼政府建立了电影资金机构和通过澳大利亚电影电视和广播学校,在政府的干预下,这个几乎要被遗忘的行业重新开始呼吸。
1978年是澳大利亚电影产业政策的关键性节点。从这一年开始,电影产业投资政策更加完善,澳大利电影正式迈出发展停滞的困局,走向了全面繁荣,为后来的电影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后劲。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委员会是主要的电影资助机构,1978年《税收法案10B分支》开始实施(1981年《税收法案10BA分支》作了补充),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电影,私人投资成为澳大利亚影视生产的主要投资商,支撑起澳大利亚影视产业的繁荣。
1981-1988年间,澳大利亚电影在本土票房上平均的市场份额达到12.4%,之后持续进步,使得澳大利亚电影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近十年里,澳大利亚的观影人数不断上涨。2005年的观影人数为822万,2015年的观影人数达到902万。观影人数的增加带高了票房收入,2005年的票房是8175万,到了2015年,票房达到1亿2263万,比2005年的票房增加50%。根据剧情片生产投资额,2010年,澳大利亚排名世界11位。2008-2013年,澳大利亚电影在德国票房超过120万欧元的有7部,在英国票房超过100万英镑的电影有9部,在美国票房超过2000万美元的电影有9部。其中,2013年的澳大利亚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德国的票房达到了1220万欧元,在英国的票房达到了1573万英镑,而在美国的票房达到了1.45亿美元;2011年的澳大利亚电影《铁血精英》《幸福脚2》和《夺命深渊》在德国的票房分布为306万欧元、304万欧元和126万欧元,在英国的票房分别为581万英镑、113英镑和200万英镑,在美国的票房分布达到2512万美元、6400万美元和2320万美元。澳大利亚电影市场堪称是世界一流,②其中自然有政策的推助之功。
三
澳大利亚政府注重推动本土电影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澳大利亚的重视和鼓励(如建立电影委员会,对影片进行资助,开办电影、电视学校,创办电影资料馆等),电影业进入了复兴时期。首先表现在长故事片产量的稳步上升。澳大利亚1969年只发行了5部国产片,而到1971年则上升为11部。整个二十世纪70年代,平均每年发行15.2部国产片,之后这个数字又有所上升。其次,电影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日趋成熟,特别是一批中青年编导人员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陆续走上影坛,促进了国产影片的发展。这些新生力量中有:T.伯斯塔尔、P.韦尔、B.贝雷斯福德、J.杜伊甘、D.克龙比、F.谢皮西、戴维威廉森、艾戈尔.奥津斯、G.阿姆斯特朗等。这批编导的大部分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极具澳大利亚文化特点,例如,由P.韦尔导演的《悬崖上的野餐》(1975)和《加利波利》(1981);由B.贝雷斯福德导演的《获得智慧》(1977)和《驯马手》(1980);由G.米勒导演的《从雪河来的人》(1981)等影片,都是新生的澳大利亚民族电影中的佼佼者。澳大利亚除制定吸引国外电影人的政策外,还十分重视推动澳大利亚电影走上世界电影产业舞台,如官员直接参加电影机构的出国代表团(如“银幕澳大利亚代表团”),通过有规律的合作、交流和实习,提高本国电影人拓展亚太市场的能力和文化竞争力。
澳大利亚把对国产影片工业的扶持与对抗好莱坞电影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在1960年,政府介入电视内容配额,至少整个发行时间的40%必须放映澳大利亚项目,每周晚上7:30-9:30一个小时被作为独特澳大利亚时间。澳大利亚广播控制局1961年就规定在澳大利亚以外地区拍摄的广告不能超过20%。1962年,“澳大利亚内容”被提高到45%,1965年则提高到50%。在1966年,澳大利亚广播控制局正式宣布实施戏剧配额,要求澳大利亚媒介、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等机构每个月在黄金时段放映至少2小时的本土戏剧。这些规章的执行不但为澳大利亚影视作品的生产提供了支持,而且扩大了国内的影视市场。澳大利亚还专门设有一个发展本土电影的机构: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声音档案,它在保护和收集澳大利亚独特电影、电视和声音遗产方面扮演了领导性的角色,保存了澳大利亚令人难忘的“电影时光”,表明了政府对本土电影的支持和重视。在通过电影产业来保护和传承国家文化遗产上面,澳大利亚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澳大利亚不仅重视电影的产业市场,而且重视电影对国家文化的传播作用。1911年,“电影澳大利亚”已单独行动制作了《澳大利亚影像编年史》,后来它成了政府电影制作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资助那些有关国家利益或涉及澳大利亚生活的影视产品。1975年,它被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替代,电影委员会除提供贷款和投资外,还资助编剧创作类的项目,包括那些低成本预算、短的、实验性的和记录性的作品。
澳大利亚还提供了多样性的资金扶持政策,如电影税返税补贴于2001年9月实施,旨在吸引外国电影和电视制作。该补贴按照澳大利亚电影项目的生产支出的固定利率12.5实施,补贴那些预算至少达到1500万美元的本土电影,适用类型为动画电影、电视电影、迷你电视剧系列、其他电视剧等。2004年中期,政府决心打造“世界领先的澳大利亚电影业”,承诺四年投入1750万美元用于剧本创作。电影澳大利亚也获得了额外的资金用于制作十集的《澳大利亚史》。直接补贴和间接激励机制有力地支持了澳大利亚电影产业,推动了澳大利亚故事的银幕传播,在创造社会凝聚力和促进民族认同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鳄鱼邓迪》《普里西拉》《沙漠皇后》《闪光》《芭比》《十只独木舟》之类的影片为澳大利亚国家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声誉,对旅游和贸易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澳大利亚实施了很多细则用于吸引国外电影人和积极开展与外国的电影合作,在吸引国外电影人来澳拍摄时,提供了相关税收减免支持,以吸引外国电影制作资金投放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为吸引外国影视拍摄与制作项目前往澳大利亚,还专门成立了电影国际合作署。它是私营企业与政府机构共同组成的合作机构,成员包括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及领地政府以及30家私营企业,作为来澳大利亚拍摄电影的门户,为前往澳大利亚拍片和“做后期”的剧组提供各种服务。澳大利亚电影国际合作署的“电影制作激励计划”提供如下三种激励措施:16.5%的拍摄地点补偿。30%后期制作、数字效果制作和影像制作(PDV)补偿。40%故事片制片人补偿和20%电视节目制片人补偿。制片人补偿是对符合条件的澳大利亚故事片的制作经费(QAPE)给予40%的退款,该补偿必须通过澳大利亚内容(SAC)测试,其他类型的作品(电视、纪录片、动画片)可获得20%的退款,而且为外国电影人来澳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官方协议合作拍片项目可立即获得制作人补偿,而不需要通过澳大利亚内容测试。澳大利亚电影国际合作署在全球范围宣传澳大利亚的“电影制作激励计划”,并向全球电影人提供如下支持:摄影棚、制作服务、后期制作、数字和视觉效果以及各种设备,拍摄地点勘察及信息,推介制作人等创意人才,推介技术和制作人员,配合办理摄制组成员出入境手续。
四
当前,西方国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正在呈现频繁、多样与深入的“世界性趋势”。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哪个政府也不敢轻视文化产业,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相比第一、第二产业,仍然是发展形态不成熟、市场边界不明显、结构模式不清晰的新兴产业,起步初期难以与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对文化产业发展是不利的。信息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硬实力竞争向软实力竞争转型的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产业比的是创新和创意,而不是资源和硬件,各国文化产业起步的差距没有传统产业那么大。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敢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完全垄断的优势,自然也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与保护。文化产业不仅有商业影响,而且有文化影响,是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树立世界影响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与国家战略、国家形象紧密关联,如果放任文化产业市场自由竞争,失守的不仅是利润,更有传统、文化与精神,可能损害文化传播和传统继承的国家使命。这种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防守”并不仅出现在东方和西方国家之间,而且出现西方国家之间,都需要政府统一行使协调、分配和计划之功,这已经形成了理论界、实务界的共识。
澳大利亚的电影产业政策史几乎是一部本国电影产业复兴史。电影产业竞争的背后也就是政府的竞争,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足,无疑会大大削弱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球化语境下,产业的跨国合作已成大势,政策要主动适应大势,做好服务工作。【本文获国家社科后期资助“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4FYS003)和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栏目责编:曾 鸣
注释:
篇8
对于目下一些大的中国电影公司来说,除了“上市”,最热的一个词汇莫过于“全产业链”了。且不说近些年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凭借其资源和行业地位优势,早已形成了一种集影视制片、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发行放映、院线投资、电影进出口、电影频道、洗印加工、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电影产业“国家队”的另一支劲旅———2008年利润已15倍于中影集团的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也在其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强大的电影院线经营、影视传播宣传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影视内容产品的制作力度,从产业链终端溯流而上,全面提升其电影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实力。与此同时,在民营电影企业中,作为中国电影公司上市“第一股”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原有电影、电视、艺人经纪三大主营业务为据点,两三年来围绕着“内容+渠道+衍生”的发展思路,正在稳步进行其全产业链布局。而作为中国电影公司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博纳国际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以电影发行为核心,往上游的电影制作和下游的影院扩展延伸,以打通全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国内的电影院线公司、影视基地甚至投资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全产业链运作。如作为中国首只人民币影视文化投资基金的管理人的一壹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仅投资单个电影制作项目,还分别投资电影发行公司、院线等,并且正在筹备完片担保公司,“我们要铸造一条产业链”是其公司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谋求全产业链布局,已不只是国内某一家电影公司的选择,而成为了一种国内有一定实力的电影公司乃至文化娱乐公司的集体选择。全产业链布局,无疑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十年连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不仅催生了不少实力显著增强的电影公司、迅速扩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而且使电影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加剧、电影产业链的形成初露端倪。到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和电影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完全是简单的电影产品的票房之争,而是电影公司的整体实力尤其是产业链的竞争。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内电影公司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普遍性地产生了全产业链冲动。然而,无论这种冲动多么符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电影公司来说,把全产业链作为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基于企业发展状况和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现实的一种理性的选择,还是只是一种不愿意做“瞎子”、“瘸子”、“傻子”①的盲目跟风,是一个非常重要、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着一个电影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也关联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一、当下中国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本文所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是指国内电影公司围绕电影产业链布局经营业务的方式和特点。电影产业链是一个关于电影产业中围绕电影产品而展开的各环节之间,以及电影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概念。它所揭示的是电影产业运行中不同的环节和不同产业形态间相互作用的价值关系,又称价值链。传统的电影产业链通常是指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在内的垂直一体化流程。但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大电影产业”[1]概念的建立,电影产业链不断向前后端和周边延伸与细分,于是前端加入了电影投融资过程,后端加入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并在同时不断拓展其发行、放映渠道,形成了现代大电影产业链构成系统。如下图所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当代电影产业,基本是在现代大电影产业链的支撑下运营的。而好莱坞黄金时期那些屈指可数的大电影公司则是传统电影产业链架构的杰作。我国当下一些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建设,也是基本依循传统产业链路径而开始布局的。
(一)几家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公司的产业链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建设状况,以下将对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传媒公司、博纳国际影业集团公司、星美传媒集团公司、横店影视集团等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公司的产业链作一个分析。
1.中国电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是国内电影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公司。它拥有电影制作从艺术创作、拍摄基地、数字制作到电影洗印等最完备的核心和配套体系;它的电影发行渠道包揽影片进出口和国内发行业务;它控股、参股的院线达7条,签约加盟影院400多家,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是全国最大的院线及影院经营者;它拥有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并积极开展与土豆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的合作,拓展新媒体发行与制作渠道;同时,它还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公司,开展影片授权、音像制品的出版、制作与发行、VOD视频点播业务、电影形象产品的开发等业务。其产业链之完整体系如下图3所示。
2.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以影视剧制作著称于业界的华谊兄弟传媒公司,不仅是本公司影片的一级发行商,而且已建成重庆、合肥、北京等地4家影院,2011年新建影院将达到8家。与此同时,在网络、手机电影播放市场收益不菲,尤其是最近腾讯公司作为其第一大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十分有利于华谊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在后产品开发方面,不仅积极开发了本公司电影的多种衍生产品,还参股掌趣科技公司,成立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军网络游戏市场。另外,华谊已启动10亿元投资建设“文化城”影视基地。“制作+发行+放映+衍生产品”的产业链已然成形。
3.博纳国际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博纳国际影业公司是国内民营发行公司的龙头企业,2010年发行影片的票房累计超过15亿元,连续5年占全国市场票房份额的20%。但主导投资制作影片也已成为其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仅2010年制作的影片就达15部。而已建成的9家影院,成就了其公司的另外一个业务板块———电影放映。由此,初步形成了公司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
4.星美传媒集团公司
星美传媒集团公司是从产业链下游———院线和影院做起,逐渐扩展到上游的制作和投资环节,已是国内最早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的公司。尤其是其下属的中影星美院线,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跨省市院线,截止2010年底,拥有影院124家,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获得票房收入12亿人民币。
5.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
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以规模宏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而闻名天下,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通过影视基地的实景开发、后期制作、设备租赁、演艺经纪等要素的集聚,以及在北京等各地影院的建设,横店形成了一条影视基地、制作、发行、放映、衍生产品开发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二)我国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通过对上述5家电影公司的产业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主要在传统电影产业链范围内布局。无论原来是制片公司、发行公司,还是院线公司、影视基地公司,在架构其产业链时,基本依循“制作+发行+放映(院线+影院)”的垂直一体化路径推进。只不过制片公司实行的是向发行、放映领域渗透的前向控制方式,院线公司采取的是向制片、发行环节的逆向兼容策略,发行公司则采用的是向制片和影院两极拓展的方式。其中近来最得到各公司重视的是影片制作和影院建设环节。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2011年中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58部,比2005年翻了一番,进入世界前三甲。2010年,中国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2011年又新增银幕3030块,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印度。由此带来的全国城市票房收入2010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01亿元,2011年是130亿元。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跟国内的电影公司纷纷投资制片和影院有着直接的关系。建构传统电影产业链,意味着一个电影公司以做加法的形式,逐渐形成一个独立自足的闭环运营结构:自己制片,自己发行,在自己的影院里放映。这无疑会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入来源,降低投资风险。尤其是此前国内票房收入在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大致以3:1:5的比例①分成的情形下,垂直一体化结构非常有利于电影公司包揽各个环节的收益,提升其市场议价能力,并且还有助于电影公司在群雄逐鹿的国内电影市场跑马圈地,迅速扩大规模,建立行业垄断地位———这也是很多电影公司打造全产业链的内在动力。
2.开始向大电影产业链推进。这主要表现在国内的电影公司正在不遗余力地伸展拳脚,在产业链的上游打通资本市场,中游拓展发行渠道,下游开发衍生产品。华谊兄弟公司和博纳国际影业的整体上市,已经使其成为国内电影公司延伸上游的榜样,并激发了更多电影公司的跟进;与此同时,除了不断扩大院线和影院等传统发行、放映渠道的规模,不少电影公司都在网络视频点播、电视播放、数字电影发行、海外发行等其他渠道方面进行探索,明显丰富了电影发行的渠道,网络视频点播甚至已成为电影公司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衍生产品虽然一直是国内电影产业的薄弱环节(贺岁片《让子弹飞》带火的衍生品“麻匪面具”却全部都是山寨产品的案例,就是一个明证),但也是中影集团、华谊兄弟、横店影视城等为代表的电影公司已经强烈意识到、并努力付诸行动的发展目标之一。相信经过它们的奋斗,电影产业链的这个环节能够得到有力提振。国内电影公司向大电影产业链的推进,一方面解决了其制作、发行等所需的资金来源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其产品的收入来源渠道,畅通和扩大了企业的资金流,延长了其价值链,对于电影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国内公司这种向大电影产业链的推进,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它们跟资本市场的连接跟自身真正的投融资环节的建立还有很大的距离,发行渠道的多样化还远没有达到常规化、规模化,衍生产品的成功还仅限于个例。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大电影产业链运作与我们所引进的美国的大电影产业链的内涵并不一致。美国的大电影产业链是将电影产业中的生产、发行与放映业强行分离之后的产物,是其电影公司在经营业务上不断做减法,将其非主营业务部门外部化,从而与相关联企业形成一个开放、协作而又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横向价值链的经营模式。显然,这与中国电影公司目前在传统产业链基础上做适度拓展的大电影产业链做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因而,国内电影公司经营的主流模式依然是传统电影产业链。
3.拓展电影产业链关联业务。电影产业链关联业务是指对电影产业链起辅助或支持性作用的业务,即迈克尔•波特所谓的产业价值链上的“辅助活动”。从上述一些电影公司的产业链来看,这些关联业务包括艺人经纪、影视基地、后期制作、广告宣传、设备提供、音像制作、网络游戏等。这些产业链的周边业务有力地支持了电影公司从制作、发行到后产品开发的主营业务。尤其是艺人经纪和影视基地业务,不仅能够直接适用于电影制作,提升产品在消费市场上的影响力,而且还能够进行演出和旅游项目开发,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渠道,因而几乎受到各公司的重视和大力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电影公司对周边业务或辅助活动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如艺人经纪中的造星机制还不够发达,从影视基地到主题公园的蜕变还未出现,后期制作技术还欠缺全球竞争力,后产品开发的辅助机构还很少,等等。并且,还有许多在美国等已很成熟的、服务于电影公司的关联业务没有建立起来,如电影完工担保、版权价值评估等。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构成其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而其中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因此,重视电影产业链关联业务的建设同样重要。主要在传统电影产业链范围内布局,开始向大电影产业链推进,并逐步拓展电影产业链关联业务,形成了当下我国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跟成熟的大电影产业链还有距离,但正是这种距离激发了中国电影公司强烈的全产业链发展冲动,正是这种冲动推动着中国电影产业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
二、我国电影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我国电影公司以构建传统产业链为中心、逐步向前后端和周边拓展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对于电影公司节约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拓展多元市场乃至建立规模经济壁垒,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电影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存在问题,相反,有些经营风险已露出端倪,可能会对电影公司乃至中国电影产业产生负面影响,迫切需要我们的注意。关于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其对电影公司和电影产业的影响等两个角度来论述。
(一)影响电影公司本身发展的问题
1.产品、业务雷同,带来市场风险
由于我国大多数电影公司在其全产业链拓展中,无论原有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基本目标都是包揽传统电影产业链的制作、发行、放映环节;在投融资环节众口一词地谋求上市,新开辟的发行渠道大同小异;拓展的关联业务也相差无几……虽然全产业链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这样的局面,但由此造成的各公司同质化竞争的后果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国制造业中的不少行业就曾经因为众多企业业务雷同、产品一致,而导致恶性竞争、利润率大幅降低,最后不得不面临生存困境。我国电影的市场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仅仅是连续几年的扩张,一线城市的影院数量就基本趋于饱和,二、三线城市影院扎堆开业的情景也屡见报端。电影业内经常算的一笔账是:美国有4万多块银幕,平均8000人拥有一块;日本与韩国两万人占据一块银幕,中国目前的银幕数平均下来是几十万人共享一张银幕,“电影产业终端供给严重不足”[2]。但殊不知,美国的影院规模是历经了几十年的商业地产、城市社区、观影人群、影院公司等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是各种相关因素相互促进、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国内目前影院建设领域的“”速度已然造成商业用房租金过高、成本上升的现象,未来很有可能导致产业未真正壮大而相关电影公司已经进入经营的危机状态。更重要的是,如此众多的影院,由于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有限,并且通常还不能够自主选片,同一档期所放映的影片基本相同,“同质化”竞争的噩梦事实上已经萦绕在一些影院公司的上空。其实,制片领域同样如此。诸多公司纷纷涉足制片,影片产量大幅提升,为了抢滩暑期、贺岁等有限的热门档期,诸多电影公司纷纷量身打造相关类型的影片,结果不仅同一档期内的影片常常呈现出相类似的特点,表现出产品的同质化倾向,而且还时常会出现由于影片扎堆而导致放映周期过短、影响票房收益的状况发生。同样,当诸多中国电影公司都把制作、发行、放映作为自己的主打业务时,由此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也一定会使各方针锋相对、互相抵触,反而制约了各自的发展。
2.产品多元,带来质量风险
对于电影全产业链的追求,使得国内电影公司的产品线延长,种类增多,不仅有影片生产、发行,还有影院经营、艺人经纪、影视基地等,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多元化的产品固然能够带来多渠道的收益,但由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多重把关免不了会带来产品质量控制上的风险。如在制片领域,影片数量扩大了,但并不等于优秀之作或曰市场有效产品增加了。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制片数量激增,“2010年拍摄出的影片一共有626部,但其中真正进入院线上映的只有120部左右”,而120多部进入院线上映的影片中真正赚钱的不足10部。[3]大量虽生犹死的影片中也不乏具有全产业链的电影公司的作品。同样,在不断扩张的影院建设中,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不足五成。如何提升影院的上座率,如何将影院的经营提升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一直是困扰着经营者的难题。产品多元,但其质量的层次较低,是目前大多数国内电影公司的现状。而在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角逐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还任重而道远。
3.资金分散,带来财务风险
电影公司在全产业链布局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始终不是很充裕的国内电影公司来说,无疑会带来财务风险。首先,有限的资金用在制片、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等多种业务上,会削弱各种业务的投资能力;其次,如影院建设、影视城等业务占用资金的数额很大,周期很长,会给公司的资金周转带来较大压力,如果强行上马建设,为产业链而产业链,稍有不当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危及公司的财务安全乃至生存。
4.高速扩张,带来管理风险
国内的电影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大都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在各大公司的全产业链高速扩张中,对于人才和管理的需求会急剧上升。应该说,华谊兄弟公司这些年的快速成长与其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电影导演冯小刚、艺术监制陈国富、财务主管胡明等实力派人物的加盟,成为其公司影片质量、制作水平、运营规范的保证。尤其是华谊兄弟从2006年开始推行的财务管理、决策流程、团队考核等方面的一系列公司规范,使其在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上已经接近国际领先传媒企业,也由此打通了公司的上市通道。但在国内娱乐圈里财务不透明和管理不规范的公司占绝大多数,它们要扩张,要建设全产业链,就必须四处寻找人才,提升管理水平。于是,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开始了。事实上,人才流失或欠缺人才,已经成为国内不少电影公司的隐痛了。如影院投资领域曾经的领跑者星美集团就饱受“挖角”之苦。其星美影院发展公司前总经理转投博纳,其北京金源星美的驻店经理加盟成龙的耀莱国际公司。这种管理人才的流失,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使之在制、发、放三个环节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荣耀。[4]这种由高速扩张而导致的恶性人才竞争,不仅电影公司深受其害,还会影响到电影产业的发展,弊大于利。
(二)影响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1.电影公司争先恐后的全产业链经营,会影响我国电影产业整体的生产和经营效率
目前在国内,全产业链经营对于某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公司来说,可能是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一种发展模式,而且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也有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电影公司的全产业链运作是中国电影产业一种最好的发展路径。相反,由于电影公司争先恐后的全产业链经营所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反而有可能会使我国电影产业整体的生产和经营效率不断降低,最终阻碍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一方面,全产业链经营意味着很多电影公司只顾跑马圈地,囫囵吞枣,不管主营业务的精深掘进,加上专业人才短缺,从而导致粗陋之作泛滥,生产、经营水平难以提升。我国现在每年生产出的大量的无效电影产品(即制作出来基本没有市场的影片),众多的硬件差别不大、放映内容无特色的影院,以及由此显示出来的庞大的无效投资规模或极低的投资回报率,就是我国电影产业整体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的明证;另一方面电影公司纷纷进行全产业链扩张,当产业扩张速度大于市场拓展速度的时候,其发展的力量会由于过度竞争而互相牵制、互相抵消,最终难以形成一股合力来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前行,从而影响电影产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和发展速度。国内这两年的影院高热度投资,一定程度上已经显现出影院或院线相互挤压、都越来越难以形成规模的态势。如果电影产业整体的生产和经营效率持续低下,不加以改善,无疑会影响人们(包括投资者和观众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信心,甚至带来电影市场的萎缩。
2.全产业链竞争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可能会削弱电影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进而影响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全
产业链经营模式,使我国的一些电影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对电影市场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公司制片、发行、放映等业务齐全的闭环运营结构,使其不仅能够在自己的院线及其影院优先放映自己的影片,而且在某些时候会有意识地抵制甚至拒绝其他制片商的影片进入其影院或重要档期放映,从而造成了电影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损害了中小独立制片商和放映商的利益,达到了一定的垄断目的。二是大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所带来的资本和资源的高度聚集,使其影片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一部影片动辄上亿元的投资额,大幅拉升了国内电影产业整体的平均制作和发行成本。与此同时,资金、资源缺乏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小电影公司发展的瓶颈,它们也许有创意但却很难承担得起高额的明星片酬和发行费用,因而也就常常无缘进入影院的热点档期甚至影院放映。这种明显的差距,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主体———大量的中小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之重。而给予众多的中小电影公司以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无疑是增强电影市场的竞争活力,打造中国整体的、良性运行的电影产业链,保持电影产业生态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而大量的独立制作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存在,对于稳定国产电影质量,保持电影产品的多样性,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等,更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性作用。或者说,中小电影公司或独立制作的中小成本电影就是中国电影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大电影公司或其商业大片一起构成了中国电影产业链的脊梁。如果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一味鼓励“损不足而奉有余”,只剩下了大公司,即使大公司内部的产业链再齐备,整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链也是残缺不全、缺乏竞争活力的,是有碍于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
三、解决中国电影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问题的对策
鉴于上述中国电影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如下对策性建议,以供参考。
(一)专注核心业务建设,成就更多专业化电影公司
由于电影产业链尤其是大电影产业链的构成比很多产业都要长,而且生产环节众多,服务机构多样,涉及范围广泛,一个企业想要将一个电影产品从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到后产品开发尽数揽于怀中,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极少数实力雄厚的大电影公司,绝大部分公司恐怕都很难胜任全产业链经营的使命。与其使出浑身解数跑马圈地,抢地盘,承担高风险,不如游刃有余地进行核心业务建设,将自身打造成为首屈一指、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公司。所谓专业化公司,据IBM商业价值学院、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的深入研究,是指“公司将那些能为公司赢得最大竞争力和最大化利润的业务归类为核心业务,然后重点围绕这些业务功能培育专业化能力;对于那些不能提供竞争优势或对利润不能发挥关键杠杆作用的业务功能,则由外部的专业合作伙伴来实现。采用这种由内外部专家装配而成的商业模式的企业称为‘专业化企业’”[5]。IBM对全球各个行业的最佳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比较、研究后还发现,专业化企业由于具有差异化、快速反应和高效率的特点,在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由此类推,电影产业中的专业化公司,就是对公司的核心业务进行提炼,然后围绕其核心业务进行精耕细作,以达到公司在该电影领域的高度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市场认同性,即专业化。建设核心业务,并非只做一件事情,或制作,或发行,或放映,而是围绕电影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拓展和经营。即制作公司要将电影制作的环节做全、做透,制作相关要素齐备优质,流程管理科学高效,影片在市场上具有独占性;院线公司则不仅要以规模取胜,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挖掘核心业务的经营潜力(如影片的多源化、管理的高效化、会员制等)和放映环节的一切赢利点(如卖品部、电影衍生品等的收益),将环节做细,做充分。另外,电影公司还可以按影片类型、目标受众、地理区域、院线渠道、服务项目等的区分,构造其核心业务。如此,才能在电影产业链的各个构成环节形成一大批专业化的公司,并依赖这种专业化,达到其在电影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重要地位甚至市场优势,进而建立起其在市场和行业里的品牌影响力。其实,即使是超大规模的电影公司,今天也日益走向专业化经营。如在好莱坞,由于派拉蒙诉讼案等的影响,其黄金时期那些垂直一体化的大公司体系早已被分解,“一度由它们的很多部门执行的职能现在已经由独立的服务性公司来承担”[5](P92)。大电影公司除了制作少量的商业大片,主要扮演独立制作影片的包装商、资金提供商、发行商角色。它们和中小独立电影公司之间维持着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企业间运作,按照需要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团队,来行使各种生产所要求的职责。[6](P76)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表现出高度专业化进而高度合作和共赢的特点。这对于我国电影公司和电影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的。
(二)实施差异化竞争,共同构建中国电影完整产业链
我国电影公司在趋于业务专业化的同时,还须相应地在其总体发展和市场行为中实行差异化竞争,才能真正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淖,获得持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差异化竞争,并非差异化战略,而是指各类电影公司应根据自己的目标、资源和环境,以及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来制定不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经营行为。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实行差异化竞争过程中,电影公司应首先确定自己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然后才能依据自己的市场定位选择适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因此,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应该是电影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可以将企业分为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利基者四种类型。市场领导者是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向市场领导者和其他竞争者发动进攻,以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是市场挑战者;维持市场现状,避免与其他竞争者产生争端的企业,是市场跟随者;而专注于市场中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的企业,则是市场利基者。目前我国很多电影公司纷纷进行全产业链经营,其目的即在群雄逐鹿、还未定型的国内电影市场上角逐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但是,一个行业中拥有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通常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企业都需要以自己的产品特色、经营策略和目标市场来确定自己在市场上的或挑战、或跟随、或利基者地位。因而,电影公司应尽早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据此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与其他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电影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并非不参与竞争,而是要尽力避免你争我夺、血拼到底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对抗性竞争,这种竞争虽然能够造就最终的市场强者,但也会因此付出过于惨重的代价。在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边界还没有建立起来、电影市场的版图也远未成形的情况下,电影公司要放宽视野,发现更多更新的阵地,通过专业化进行错锋竞争。提出“蓝海战略”理论的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曾在其《蓝海战略》一书中将一个产业的市场分为“红海”和“蓝海”两大空间,“红海”即一个产业中已知的、高度竞争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为一个产业中非竞争性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并专门指出,“一旦企业把目光集中于红海,就等于接受了战争中的限制因素———有限的阵地以及必须击败敌人才能获取胜利的概念,忽略了商业世界的独特力量———避开竞争,创造新的市场空间”[7](P8)。而“避开竞争,创造新的市场空间”的蓝海战略,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依据蓝海战略理论,一个企业完全可以避开竞争对手,将视线移向更多样、更前沿的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而将自身的发展从既定市场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获得一个“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7](P7)。由此可见,致力于差异化竞争的电影公司,不必比照现有电影市场领导者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去赶超对手,也不必都局限于已有市场的消费者去开发电影产品和服务,各个公司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从自己的市场定位出发,既可以选择在红海中进一步采取低成本、差异化或集中化战略,扩大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也可以实施蓝海战略,致力于创造和攫取新的市场需求,并由此去拓展一个非竞争性的、全新的市场空间。而无论哪一种选择,电影公司都应当尽力避免由于直接交锋所带来的割喉式的恶性竞争,而应以一种错峰竞争的“自觉并存”意识,去寻找现有市场的各种空白,去挖掘乃至创造各种新的消费需求,去生产更多富于创新品质的电影产品,去与更多的相关企业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把整个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做大做强。就像拥有其国内大部分的电影公司、电视公司、音乐市场和全球卫星广播频道,并且在图书、杂志出版行业也占据重要地位的美国7大传媒集团那样,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高级垄断阶段的竞争合作者,而非相互倾轧的厮杀者。尤其是在世界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以产业集群而非单个大企业拉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今天,强调电影公司间的合作、并存,对于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三)实行政策引导与市场规制,为电影公司营造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
随着国内电影公司纷纷聚焦于全产业链建设,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公司众多、资源分散、产品同质、恶性竞争、效率低下、品牌产品和优质企业稀少的低层次运转状态。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中国电影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接受新浪娱乐专访时表示,他们之所以组建“人人电影公司”,是因为中国电影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电影产业链的各部分运行都证明急需要在北京建立一个总部对这个链条进行统一规划。同样,面对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鉴于目前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政府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国内电影产业链建设进行引导与规范,为电影产业发展营造健康环境,从而促进电影公司的良好运营。
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电影管理条例》、《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上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各项政策或措施,同时,《电影产业促进法》也已在征求意见中,中国首部电影法律将很快推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目前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以管制和促进电影产业繁荣为特征,对产业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尚不足。而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推动力,还需要目标的指引和行为的规制,否则就成了野蛮生长。正因如此,国际上和我国经济领域才会出现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规制法等的运用。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进行相关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一方面保障市场活力的存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向更高阶段发展。这其中,市场规制尤其重要。市场规制并非计划经济体制下令行禁止的行政管制,而是指国家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引导、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同时规范、约束政府监管机关的市场监管行为,从而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市场秩序的一种管理方式。从这种管理方式出发,我国政府可以在继续消除各种政策、体制、机制壁垒开放更大市场空间(包括海外市场),引导大电影公司错锋竞争,给予中小电影公司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平等、自由的市场竞争,推动完整、高效、良性运转的大电影产业链的形成等方面,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
篇9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双重价值 ;融合发展
一、问题的提 出自2010年12月22日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以来 ,影片镜头里涉及的慕田峪长城、798(YI HOUSE酒店)、尚8创意产业园等景区一时成了旅游胜地 ,其实早在2008年《非诚勿扰》第一部上映后 ,影片中的浙江西溪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唯美浪漫的景色就已经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高涨,此次续集的拍摄乃是在与北京旅游局的合作下完成,影片中加入了很多北京的旅游景点,由此电影对旅游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现阶段由于缺乏商业运作的空间和意识,以及盗版严重等原因,我国的电影收人主要依靠票房 ,这严重制约了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而电影是一个依靠产业链经营最突出的产业,这个产业链包括图书故事、剧作创意、影视图像作品、音乐、DVD、授权播放使用和部分 肖像授权 、开发后续产品等『l1。我国电影产业急需延长产业链 ,进行后电影产品开发增加赢利能力。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 ,具有资源消耗低 ,劳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 ,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根据旅游消费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即先经历观光游(人均收入1000美元起步 ),然后是休闲游(人均收入2000~3000美元起步),最后是度假游(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起步)三个阶段嘲。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 日益提高,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 ,观光性的旅游产品不再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消费者更加注重追求彰显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性旅游,旅游产业由此面临着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在电影产业急需延长产业链,旅游业面临产业升级挑战之时,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将电影业与旅游业完美融合 ,发展前景被学者及业界人士所看好。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对于突破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各 自的发展瓶颈,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情况概述
目前关于我国影视旅游现在所处的阶段,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刘滨谊、刘琴的观点。他们二者以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兴衰为依据 ,总结概括出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指出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13),即游客仍以游览拍摄地和影视主题公园为主,旅游活动的内容仅限于参观 、娱乐 ,旅游特征虽然已经体现出动静结合、注重参与互动和体验的特点 ,但是发展程度不高,距离成熟阶段游客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总之 ,我国的影视旅游从最初萌芽时期开始,历经20年的探索与发展,走过了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 ,分别是:影片外景地或旅游景区、电影拍摄基地或影视城、电影节或主题公园,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比如发展进程缓慢 、影视旅游产品单一 ;文化内涵体现不够 、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顾客忠实度低 ;各地区重复建设严重 、资源严重浪费 ;经营管理不善、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并加以合理解决。所以,只有正确认识我国影视旅游的双重价值 ,才能更好地促进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
三、影视旅游的双重价值体现 影视旅游作为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 ,是二者双赢的表现,对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双重的价值体现。
1.影视旅游对于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现。影视旅游又称电影引致旅游,由此首先想到的便是影视作品对于旅游业的价值体现,即通过影视作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影视作品包含信息的广泛性 、中立性,观众的移情作用及影视作品的美化作用 ,使得影视作品在促进 目的地旅游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无可 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经济效益。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影视业与旅游业珠联璧合,给影视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旅游人数增长后,随之而来门票 、餐费、饮料费以及购买其它旅游纪念品消费的增长上。Riley与Baker:~~其《电影旅游》一文中得出结论 :影片对拍摄地的旅游影响至少4年 ,使游客数量增长了40%~50%。吴晋、葛全胜等学者借鉴旅游经济学的贡献定理,定量地估算 了《乔家大院》影视引致旅游收入对祁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效果。2006年影视引致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为8.95%,超过了同期祁县对晋中市经济的贡献率6.6%。2006年恰为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的时间,由此表明影视旅游对于地方经济有十分显著的拉动作用。其次,影视旅游具有十分明显的联动效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迅猛发展 ,诸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浙江横店影视城2000年开始实施影视拍摄免费制度,剧组明显增多,2002年共有47部剧组进驻。2008年宣布摄影棚免费,仅2010年11月17日当天就有31个剧组在影城内拍新片 ,而这31个剧组直接带来的是2000问客房的消费。“这是横店的独特营销模式 ,除门票外,衍生消费占40%。”~2010年11月份为止,光剧组在酒店消费已经达~4000万元,群众演员创收也有700万至800万元。就连这些剧组一年在当地租用车辆的费用也已经超过1000万元[41。②社会效益 ,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国外学者的研究案例中发现 ,影视剧在短时间内显著地改变了目的地的形象。
Butler(1990)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视频(电视 、电影)中播放的内容在塑造旅游地形象方面要远远重要于印刷媒体。观众在观影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在不知不觉中对目的地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去 目的地旅游的强烈念头。旅游地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机会 ,大力推出旅游景区。影视作品相对于其他营销方式而言,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和持久的宣传旅游 目的地。一部影视作品有着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从而对旅游 目的地有更长时间的展现 ;故事情节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旅游欲望,加上特技效果的应用。明星效应和最佳的拍摄角度更加强化了旅游 目的地的形象阎。
2.影视旅游对于影视产业的价值体现。目前学界对于影视旅游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旅游对于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鲜有提及影视旅游对于影视产业的影响。作为一个双向过程,在影视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必有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在影视产业上 ,从而影响影视产业的发展 ,意识到影视旅游的双重价值对于更好地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尚军辉与聂建波总结出影视旅游对于影视产业有四方面的影响嘲:①有助于影视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与增强。影视旅游能够增加观众 、降低拍摄成本 、丰富影视 内容 、规范影视拍摄,从而提高与增强影视产业的竞争力。②有助于形成平衡协调发展的影视产业格局。③有利于实施产业融合 ,丰富并深化影视产业链。借影视旅游拓展影视产业项 目,进行“后影视产品”的开发 ,向宾馆 、博物馆、玩具、游戏、网络、服饰 、教育等领域延伸 ,逐步整和为跨行业 、复合型的影视产业链。④有利于影视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完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融合模式 ,对于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各 自的发展以及二者的融合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价值体现是双方面的,能够顺利帮助实现突破二者 自身发展瓶颈的目标 ,同时促进我国影视旅游向着更完善 、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篇10
近年来,以朴赞郁、金基德、奉俊昊、李沧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韩国导演屡次在国际重要的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其作品相继进入国际视野。在韩国优秀的电影中,犯罪题材作品俨然成为韩国电影艺术中最具鲜明风格特色的题材类型。通过对韩国犯罪电影内涵的研究,可进一步挖掘电影所带来的潜在人文意义与价值。以本文研究的韩国犯罪电影为例,事实上,韩国电影文化价值的整体概念是指电影所具有的文化物质形态,也就是虚体物质,主要是从引发社会反响的角度进行概述。韩国犯罪电影对亚洲地区乃至全球其他电影市场均有较大的艺术传播影响力,应当重点对其艺术价值加以关注并进行相应的论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检索中,以“韩国电影文化研究”为关键词共检索出有关论文15308个结果,以“韩国犯罪电影”为关键词共计检索出5508个结果,以“韩国电影价值”为关键词共检索出有关论文668498个结果,以“韩国电影跨文化价值传播研究”为关键词共检索出有关论文181402个结果。由此可见,“韩国电影价值”的相关论题研究最多,“韩国犯罪电影”相关论题研究最少,但本文将这二者相互融合,以韩国电影价值研究为论述主体方向,重点以韩国犯罪电影为实际研究案例,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张虹(2014)在其著作《韩国犯罪题材电影在影视文化意义上的特征浅析》一文中指出:“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问题意识’,作品中既有真实事件的改编,又有在聚焦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戏剧张力之间的变换。例如:作为韩国犯罪电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的《熔炉》就是聚焦2005年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发生的性暴力事件,该电影清晰地表述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抨击了学校的道貌岸然与司法过程的不公。该部影片上映后,引发了韩国社会的极大反响,并最终推动了韩国犯罪的量刑标准的提升,这一成果的取得实属不易。”随着全球电影市场的不断细分,对于电影市场本身而言,有些看起来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也必须引起重视,这一点事关电影题材之间的诸多变化。当前,虽然电影中出现大量的非理性投资,但在电影行业,资金、资本等优质投资的优势也展现出来:首先是票房大制作电影之间的关联性被破坏,专业人员早就不再迷恋大制作的电影,而是变为注重观众的兴趣爱好,作为电影的主要思考因素;其次就是电影院的建立速度也在逐渐放慢。电影院不再通过增加票价来促进票房增加,而是用适当的价格来吸引观众,让每个观众都能看得起电影。但是,我国电影更应当学习的是韩国犯罪电影的题材选取性,从深层次价值的角度探索电影的内涵价值与社会意义。
张艺璇(2014)在其著作《浅析韩国犯罪题材电影特征》一文中指出:“近年来,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总能够在某一种高度层面上以惊喜、创意、深刻等人文内涵的角度不断反映其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在影片中不断找寻韩国电影文化价值的进步与探索。以韩国犯罪电影题材特征为例,其主要具备影片主体之间的彰显民族意识、影片风格之间的突显黑色阴郁、影片叙事之间的独具匠心与升华影片主题等特征价值。并且,韩国犯罪电影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人物的设置、影片中的意象运用方面均显示出了超高的艺术水准与价值,并最终成就了韩国电影的辉煌。”①近年来,电影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诸多外部影响,着重体现在:由于受到了欧洲金融危机以及各国经济的紧缩政策,总体来说电影文化创作的增长模式是和国家政策紧密相关的,特别是根据现时展的需要,电影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的经济支柱,韩国电影产业每年平均投入近3万亿韩元,约合近500亿元人民币,这一产业投入比重远远超过我国电影产业的投入比重。并且,韩国在电影创作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编剧、导演、发行等完善的机制,这一点在当今世界的电影文化产业中也是较为领先的。因此,我国更加需要从政府政策机制入手,完善我国电影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根据《“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可以看出,到2015年年底,文化产业将迅速增加,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大幅度提升,能够建立健全的公平竞争市场、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经营体系,能够不断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同时带动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文化价值有明显的增长,综合效益也有很明显的提高,随着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政府对电影也极力地推动,这对电影文化价值传播市场具有很强的推动力。
张凤雯(2014)在其著作《以真为影,震撼心灵――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政治及犯罪类型电影浅析》一文中指出:“相比韩国其它类型的电影创作题材,韩国的犯罪电影大多不是以残暴的电影画面作为描述方式,而更多的是以电影唯美的画面,其整体画面细腻而又真挚的情感抒发著称。实际上,韩国犯罪在一方面把这种美渲染地极为绚烂美好,在电影的文化价值内涵中不断使其饱有深刻的温情。在另一方面,可以将它作为本来的美好毁灭,不断挖掘电影潜在的内涵价值,使其在变成某一种状态时,既是一种可怕又是一种残忍,最终形成某种阶段的真实状态与真实情感的统一,那份真诚充分显现出电影文化价值中的美好与残忍,在观看的过程中,足以震撼尘世间麻木的心灵。”②在韩国犯罪题材类型的电影中,真实是其一大显著的特色,并最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价值与反响,例如:因为电影《辩护人》使得成为韩国社会话题的“釜林事件”再次受到关注,2014年9月25日进行了复审宣判,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几十年后被法院认定无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韩国著名青少年犯罪题材电影《熔炉》的放映,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了2005年光州聋哑人学校案件的调新启动,并且最终使韩国国会对2011年罪量刑标准重新修订《韩国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这部又可以被称作为《熔炉法》的法律在韩国国会立法成功后,曾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电影人的思考。
(二)国外研究综述
韩国著名学者金钟元和郑重宪在其合著的《韩国电影100年》一书中指出:“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与韩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关系,每一次电影历史的发展阶段均伴随着韩国政治以及社会的变革,无论是在政治封锁或开明时,韩国电影均存在低迷与复兴之间的徘徊,随着韩国政治形势的不断昌明,韩国电影最终实现了复兴。在某种意义上,对于韩国犯罪题材电影而已,其想要能够延伸发展出电影文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韩国犯罪电影都能够开发电影文化传播。需要开发犯罪题材电影文化需要有一些比较特定的特征:电影必须经典有一定的影响力,一种文化价值能够让社会所接受,就必须能够影响到社会,如果电影本身不具有吸引力,那其发展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也没办法吸引社会民众,只有具有影响力的影片才能大范围地进行文化意义的传播,才能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观看,也只有这样,文化传播才能够永远被追随购买。例如:对于韩国犯罪题材电影而言,这些犯罪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意义与传播就有很好的社会效应,并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是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体现。”③在韩国犯罪电影题材的研究特点方面,应当坚持从商业电影文化价值传播的角度进行探究,需要对具体的社会题材进行艺术加工和演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影文化价值概念的定义。长期以来,韩国诸多不同题材的电影凭借其电影作品内涵的广泛影响力,在当今世界电影界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其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断坚持从电影的社会性价值角度入手。因此,对我国电影的文化价值传播而言,其在发展与研究过程中需要重点从电影社会性风格角度、电影的影片主题、影片艺术思考、影片商业性特征、影片制作方式、影片插曲等诸多方面引入社会性内涵价值。
美国学者闵应军、韩国学者朱真淑、郭汉周等在共同编写的《韩国电影:历史、反抗与民主的想象》一书中指出:“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布局曾经历过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其电影的审查制度曾将公众置于民主、自由之外,并使得这种文化绵延至今,使得电影文化成为韩国一种恐怖的回忆。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丑恶的,无论是压迫的还是独立的,脱离文化的电影历史均是不能存在的,也是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审视与呈现的。在韩国电影产业布局的调整上,除了过去多年一直强调的创作制片环节和影院终端建设仍需强化外,发行环节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迫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10年产业化改革,当韩国电影产业已经从初级阶段逐步升级,整个产业的渠道系统、市场系统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在好莱坞,世界闻名的六大电影公司都是以发行为主要业务职能的企业,但在国内,目前公众对电影企业的认知还仍然停留在电影内容生产商层面。”④要想真正体现出电影文化历史脉络的价值内涵,就需要对电影的无差异特性进行深入地研究与论述,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细分以后,不参照任何市场的特点,只是考虑市场的普遍性,仅仅推出一种产品,使用单调的市场营销组合,它只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尽最大可能来满足所有的观众要求。无差异性的特点就是规格、品类、格式简单易懂,这样有利于大规模运作和标准化制作,有利于降低电影在制作、传播、播放等环节所产生的费用。不足之处表现为:在众多电影中,一旦有一部分电影实行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时,在我国电影行业里就会出现强烈的竞争力,这时小制作电影就没有竞争优势。比如有一个电影院为了推出电影优惠政策,而不考虑整个电影行业的价格规定,忽略了电影的整体性,这时候制作出的电影,就是单一性的电影,不会被观众喜爱。虽然有的电影是大手笔投资,可是现在我国电影行业内竞争强烈,小制作电影不被人们接受,最终会对整个电影行业造成影响,导致整体收益减少,阻碍了电影的发展。
二、小结
我国电影产业目前存在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我国电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游制片业和下游影院终端都非常庞大的格局,但本应成为产业驱动关键所在的中间发行环节却非常脆弱。第二,我国电影产业经过十年产业化改革,虽然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在市场逐步放开的形势下,国产片的生存压力却越来越大。第三,我国电影产业当前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对票房收入的过度依赖导致行业上下游不得不绞尽脑汁,在有限的“饭碗”里多分一点羹。相比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文化价值,我国电影的文化价值内涵该如何进一步地体现,需要业内人士不断关注与反思,只有这样,我国电影才不再只是梦幻的光影,梦幻才可以照进现实,种种光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最终会变成一种力量,真正成就我国电影产业的辉煌与价值。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对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题材的市场开发还不够成熟,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开发意识,与韩国已经较为成熟的电影开发机制存在很大的出入,国内在电影社会文化价值题材的开发力度上、广度上都很不足,而且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
注释:
①张艺璇.浅析韩国犯罪题材电影特征[J].大众文艺,2015,(10):184-185.
②张凤雯.以真为影震撼心灵――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政治及犯罪类型电影浅析[J].艺术科技,2015,(05):7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