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海报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2 05:2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极简主义海报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极简主义海报设计

篇1

极简主义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简约主义,它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剩色彩与形的关系,即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题的不必要的东西,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研究色彩、形象与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上。在平面设计中,它使广告变得简短有力,使内容突出来成为焦点。如果把极简主义当成一种风格,那它就存在流行时限的问题。但是极简主义所推崇的思维方式却包涵着一些永恒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极简主义能够将我们的思想带回本真:“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二、包豪斯设计思想对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

提到极简主义,不得不说包豪斯设计思想对它的影响。包豪斯(Bauhaus)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前卫的教学理念,使其成为当时世界设计运动的中心。艺术和设计大师在学院里进行的大胆的艺术探索和教学改革,包括立体主义、达达、风格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思潮在这里交汇、碰撞,从而刺激了新的设计方法和风格的产生。包豪斯设计教育观念讲求: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设计与材料相融合,以人为本,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约翰•伊顿(JohannesItten)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他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他认为基本的几何造型要素与色彩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因此,他在教学中从一开始便强调几何形态训练和色彩训练的合一,他对于明度对于色彩的影响、色相的对比、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后来极简主义平面设计中把元素削减至仅仅是色彩与形的关系。对于色彩和形体,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Kandinsky)与约翰•伊顿有着相同的看法,他的课程并没有超过伊顿的发展范围,也可以说其就是伊顿的延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康定斯基更重视形式和色彩的细节关系,比较集中研究形式和色彩具体到设计项目中的运用。包豪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还有两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拉兹罗•莫霍里•纳吉(LaszloMoholyNagy),另一位是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纳吉创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和绘画,他相信简单语言的力量,多利用平面设计手法来表达这种力量。他的设计强调非对称性平衡的几何结构,完全不采用任何装饰细节,严谨的结构有着简单扼要、主题鲜明和富有时代感的特点,这对于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赫伯特•拜尔是康定斯基和纳吉的学生。他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字体设计上,习惯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他不喜欢大写字母,认为字体的装饰线体是多余的累赘,因而创造了无衬线字体和以小写字母为中心的新字体。包豪斯学院的出版物基本上都出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当时在平面设计、字体设计领域最为前沿的格局。现在,无衬线字体已经是世界字体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类型之一,可以说,无衬线字体与包豪斯设计理念就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包豪斯对点、线、面、色彩、形态等这些最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了重新归纳整理,将其精简到了无法再精简的程度后,由此向大众宣布新时代的造型开始了。其在设计上广泛采用无装饰线体,以简单的版面编排、构成主义的形式,达到极度功能化的效果。包豪斯这种简洁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可以说是极简主义平面设计的发源地。

三、极简主义形式在海报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海报的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主张把视觉语言形式精简至仅仅剩下色彩和形的关系,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以精妙的版式来构成画面、诠释主题。海报设计的极简主义形式主要体现在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设计上。图形化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用来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我们以汉字为例,汉字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与符号,“象征、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造字法使汉字图形具有了很强的创意设计的可能性。汉字的音、形、意如此的和谐统一,其内涵和外延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为汉字的图形化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现代随着字体的不断发展,在各式各样的字体中,那些笔画越是简单的字体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可将文字与图形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或将文字作为主体去掉字的一部分,使之图形化。比如中央美术学院蒋华老师为浙东文化杂志做的推广海报“浙东文化”,就将宋体字“浙东文化”四字作为主体,去掉了横的笔画保留了尾部的衬线,将文字简化为了图形,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图形化文字的海报设计强调了文字图形化语言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文字的阅读功能,既增强了人们对海报涵义的理解,又更好地表达了设计意图。图形语言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的海报设计非常注重事物的本质——摒弃与主体无关的元素,利用取舍、夸张等手法是极简主义海报图形创意的原则。设计元素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表现内容的空洞,我们利用最精炼、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来表达设计内涵,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运用解构、同构、图地转换等设计手法将元素整合到不可再少,也不可再多时,就形成了简单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语言。比如波兰设计师莱西•德文斯基(LexDrewinski)设计的海报作品《种族主义》,作品以黑色为底,白色为图。画面中是一只脚的图形,而脚底边缘却是一个人的脸型,从而用极简的图形表现了深刻的主题。图形不仅仅是形状上的相似与同构,更是对作品主题“种族主义”的深刻阐释。德文斯基正是在脚与被践踏的人之间进行思维的积聚而迸发创作出了这一发人深省的图形。

图形精炼到不能再少,也不能添加任何元素,可以说是海报设计中经典的极简主义作品。以色传神,依神设色。色彩的感染力是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超越了图形带给我们的感动。世界上本来无所谓好看或不好看的颜色,关键在于这个色是否符合主题的需要和如何搭配。当一张海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品的色彩,其次才是图形、文字。一幅好的海报要想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首先色的选取、搭配、运用非常重要。极简主义形式中的设计采用了极少的色彩,而这些极少的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与图形、文字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体,这样的色彩在画面上才更具有说服力和视觉冲击力。比如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ShigeoFukuda)197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20周年所创作的海报《1945年的胜利》中,除了运用极简的图形来表现炮弹打回炮管的瞬间外,最强烈莫过于画面中运用了极少的两个颜色,这两种颜色都有效诠释了主题,形成了强有力的色彩对比——黑色的炮弹和炮管隐含了战争的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黄色的背景给人一种谁先发动战争谁将灭亡的警示。空白的编排设计。在海报设计中,我们经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元素上去,而忽视了海报版面的空间运用。而极简主义设计思想把空白的研究看得和图形、文字、色彩同等重要,海报设计中的空白部分在版面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大小直接影响到了作品的品味和风格。巧妙地运用空白,能够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空白的多少对海报的意境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恰当的空白会给人宁静、深邃、博大的感受。极简主义空白的理念更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空白和文字、图形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虚实、疏密的对比关系,把疏密的布局做到极致,就增强了视觉感受,强化了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这种极简主义空白理念在当下的众多设计理念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

四、总结

篇2

关键词:极简主义 平面设计 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78-02

一 什么是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也被称为“极少主义”或“ABC主义”,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波及整个西方国家,是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之一。1965年美学理论家查理德乌海姆首次提出“极简主义(Minimalism)”一词,其本意是为了批判一些为了追求美学效果而估计删减内容的美术作品,后来却成为极简主义追求者的口号和标签。极简主义在60年代有了蓬勃发展,主要活跃于美国及西方地区,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尤为突出,产生了大量极简主义作品。80年代是极简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影响由纯艺术行业逐步蔓延至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艺术相关行业,同时还对艺术行业之外的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等创作产生了冲击。

与其说极简主义是一种艺术流派,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审美方式和生活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多在追求华丽、复杂的美感,极简主义却反其道而行之,关注材料和功能本身的美感,为当今社会注入一种纯粹简约、静逸舒适的艺术力量。极简主义认为设计师不应把设计当作表现自我的途径,而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美好的、直指人心的设计作品。通过对造型的抽象概括以及对元素的删减提炼,尽量降低加工的精度,杜绝一切多余的装饰,极简主义形成了独特的简单明了的视觉语言,帮助观者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 极简主义风格的本质特征

1采用新材料

材料是平面设计作品的载体,选择恰当的材料,可以使材料与作品相融合使观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选择不恰当的材料,则会阻碍、影响作品信息的传达,使视觉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平面设计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为追求创新,设计师在创作中多选用非天然材料和工业材料,例如不锈钢、塑料、玻璃等,力求脱离传统的艺术形式。选择这些没有情感内涵的冷峻抽象的无机材料,可以使观者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作品本身,同时符合极简主义追求的“无情感、无气氛、简练化、纯粹化”的艺术效果。

2无装饰性

极简主义追求简洁的艺术效果,提倡“纯粹的虚无”。早期的极简主义受到抽象主义的影响,但与抽象主义不同的是它在设计过程中对元素进行了简化,无论是造型、构图、色彩、空间都按照“减法”原则来处理;在造型方面,画面从不做多余修饰,多由几何形构成,同时尽量弱化主观情感,使作品的主题明确功能突出;在色彩方面,不会同时出现多种颜色,一般以原色为主其中黑白灰居多,色彩搭配稳定有序,突出冷静的气氛;在空间方面,极简主义突破了传统绘画常用的三维空间,将其压缩为二维空间。极简主义善于以数学为基础进行创作,排除复杂多余的元素,使作品的视觉语言精炼化、纯粹化,带给观者最简单干净的视觉体验。这种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有利于作品更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这也是极简主义区别于其他艺术流派的主要特征。正如罗伯特莫里司所说:“造型的简捷不等于体验的简单化,简单的形式没有简化联系,而是建立了秩序。”

3对称构图

传统平面设计强调构图的均衡,而极简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则将对称作为主要的构成原则。对称构图具有稳定、平衡的特点,与极简主义追求的冷静、有序的视觉效果相吻合。对称构图原先常用于建筑、雕塑、产品等实体设计,近年来也被平面设计所采用。在采用对称构图的同时,设计师利用系列化手法进行创作,删去多余的细节从而强调作品的整体性、统一性,使信息传达更清晰准确。

4与环境和谐

极简主义设计强调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包括气氛、空间以及欣赏作品的人,要使观者融入到作品中去,根据观者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方式、文化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三 表现手法分析

1文字――由繁到简

文字作为特殊的构成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字本身的功能是用于记录和描述,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由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字的变化方式越来越多,在肌理、造型、构图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文字部分的设计可以起到统一画面和强调主题的作用。纵观现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文字设计呈现由繁到简的趋势。

(1)象形文字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代表,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简体字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日益简化的发展趋势。汉字是抽象的符号,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抽象化、图形化,将自然界的图形逐渐抽象为笔画从而组合成一个个的字体。笔画的主次关系、疏密关系、轻重关系、比例关系都影响着字体的结构。因此,设计师们常常利用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折等笔画形态进行创作,根据平面设计原则对字体进行简约化的排列组合、打散重构,使汉字进发一种简约的美感。另外,设计师还利用书法中的行笔运势,如顿、挫、折、点等来表现字体形与意的美感,使字体与作品完美融合。中国美术学院的logo设计就是象形文字设计中的典范,整个设计的主体是一个“国”字,但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字,设计师将“国”两边的“竖”删去,使现代感和中国传统韵味完美结合,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同时使视觉效果更简洁方正。

(2)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文字,由于其笔画和结构十分简洁抽象,所以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较多。其特点是单个字母没有独立的含义,需要通过组合才能传递信息。工业革命前的字母文字发展十分缓慢,还处于探索时期,工业革命后西方对文字设计重视起来,18世纪出现了现在沿用的现代体。19世纪随着印刷业的发展海报设计开始兴起,设计师对字体设计越发重视,于是平面设计风格的字体开始丰富起来。20世纪由于设计运动的推进和包豪斯学院影响的扩大,字体设计得到了又一次发展并出现了“无装饰线体”,这种字体设计具有造型简洁含义丰富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字体设计中常用装饰曲线的设计原则,运用直线、规则的无装饰的曲线进行设计,使字体设计更具现代感。例如IBM公司的logo设计,设计师兰德没有将公司名称的全拼(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全部放入logo中,而是将首字母提炼出来缩写为IBM,更能凸显公司品质,同时有利于消费者记忆和企业形象的传播。该logo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选择单一的蓝色作为标准色,即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又树立了公司严谨专业的企业形象,同时传达了公司的性质――科技公司。该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其简约的设计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对IBM公司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图形――少即是多

图形是人们认识和记录事物最原始的方式,同时也是画面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种原始的沟通方式经久不衰,很好适应了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图形语言可以高效、准确地传递信息,提供受众更简捷、直观的视觉体验。图形语言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文化的障碍传递信息,如同音乐一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图形在一定文化氛围的衬托下,可以承载起巨大的信息量。

关注本质的同时对视觉语言进行概括提炼是极简主义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不断的进行“减法”设计,删去多余的细枝末节,通过同构和解构手法,可以很好体现少而精的图形设计。

(1)同构图形

同构是图形语言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不同质地形态的元素进行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设计师运用替代、置换、正负形等构成方法对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就是同构图形。同构后的图形在保持丰富内涵的同时删去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使画面更加简练。例如公益广告《最后一滴水》,设计师将手臂和水龙头结合起来,水龙头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鲜血,以此告诫人们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整幅画面简捷精炼,主题突出,寓意深刻,视觉冲击力强。

(2)解构图形

除了同构图形以外,解构图形也是图形语言中重要的表现手法。解构是指把一个较具象的元素进行分解和重组,在此过程中保留最具的特点部分。解构不是简单的重组而是对元素的提炼升华,设计师根据自己是审美体验对原有元素进行概括,使解构后的元素更加纯粹精炼。设计大师冈特兰堡的土豆系列海报就运用了解构手法,将一整个土豆切成不同的形状,对颜色相近的土豆块进行重组,整幅作品并没有过多其他元素的参与,画面简单大方,极大程度突出了“土豆”这一主体,展现出作者对于土豆特殊的情感。

3色彩――以一当十

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是人眼最先捕捉到的视觉信息,其自身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能够促使观者产生一定的联想。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约的色彩搭配,无论是海报设计、招贴设计还是包装设计,这种以一当十的色彩搭配方式总能抓住人的眼球。所谓简约的色彩,是指以黑、白或是一到两种对比强烈的单色进行搭配组合,这种色彩搭配视觉冲击力更强,情感表达更充分。

(1)黑、白色的运用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不断受到各种颜色的冲击,已经对华丽鲜艳的色彩产生了视觉疲劳。黑、白色属于“无彩色”,这一类颜色朴素低调,没有任何色彩倾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极简主义风格特征。黑、白色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可以和任何一种色彩进行调和。同时,黑白色的运用可以削弱作品中其他信息对主体的干扰,使信息传达更明确。由于黑、白色的固有属性以及社会审美需求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黑、白色运用于自己的设计当中。例如苹果公司iPod的系列海报,设计师只选取了黑白两种颜色,运用正负形的形式,分别塑造了萨克斯、钢琴、吉他三种乐器,并且只截取最具特点的部分,整幅画面简单大方主题突出,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2)简化色彩关系

平面设计不同于传统绘画,其色彩关系不受环境、光源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主观性、象征性、概括性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并不是色彩关系越丰富越好,颜色过多反而会使画面显得杂乱,主题不明确,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是运用最少的色彩关系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色彩搭配力求简洁,争取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抓住观众的眼球。设计师们一般会采用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互补色对比、冷暖对比四种对比关系来实现色彩关系的简化。

a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活泼,穿透力更强,两三种颜色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在logo设计中运用色相对比,会使其辨识度更高,有利于品牌记忆和推广。例如日本知名快时尚品牌优衣库的logo设计,采用了红白搭配,明快的红底色搭配简捷的白色字母,使整个logo显得大方活泼,富有生命力。

b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不仅广泛应用于“无色系”,也存在于“有彩色系”中,这种简捷的对比关系可以把极简主义发展到极致。在原始明度的基础上,色彩可以更好地展现其魅力。威立藻乐队的宣传海报,就采用明度极高的红、兰、绿、黄四色以笔触的形式呈现于黑色的背景上,画面极具穿透力,热情明快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这只乐队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形象。

c互补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仅需两种颜色的参与,这两种颜色分布在色相环对立的两极,对比度极强,就像一个平衡装置的两端,既相互平衡又相互制约,在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提供了心理上的平衡感,因此互补色对比经常被运用于大型海报中。电影《挪威的森林》宣传海报中,设计师采用的红、绿色对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d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视觉冲击力。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感情倾向,其中,暖色给人明媚、柔和、积极向上的感觉,冷色给人客观、冷静、坚强的感觉。当冷暖色同时运用于画面中,可以产生极强的视觉张力,使作品主题更明确突出。保时捷的宣传海报中运用了冷暖对比,在蓝色的背景中红色的飞镖形象更加突出,表现出保时捷的速度之快。

篇3

随着信息量的骤增,各种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过度泛滥的视觉信息让受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受众越来越希望有一个简单、明净的视觉环境。这也使平面设计越来越趋于简洁、精炼、没有装饰的设计风格。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中色彩的使用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希望通过对简约色彩的分析,使极简主义的平面设计获得更好的信息传递的效能,并使受众达到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

关键词:

色彩 简约 极简主义

中国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45-02

一 极简主义的概述

极简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之一和重要倾向。“极简主义”又称“极少主义”、“ABC艺术”,它最先出现在绘画领域,后遍及音乐、文学和设计各个学科门类。极简主义主张视觉上简洁、单纯、优雅,把作品的表现语言削减至形、色和材质的最极致,力求用最少的语言手法去简化对象,摒弃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和媒介,其要义旨在追求形式的纯净性和宁静中的秩序,是对纯净的选择,同时,也是对现实嘈杂混乱状态的逃避。而发展中的极简主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民族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互相影响、促进、融合也有了新的诠释。

二 色彩的内涵体现

1 民族文化的内涵

东西方的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色彩上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对色彩的喜欢也是不同的,他们会给予一定色彩不同的内涵。如:中国人喜欢红色,中国红已经成为中国的代表色;在以色列黄色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象征;基督教徒喜欢深蓝色,并把它作为最尊贵的色彩等。从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各个民族、宗教对色彩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运用,给予了色彩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我们在做设计中要尊重不同民族、宗教色彩的使用,这是最基本的提前。

2 心理情感的内涵

不同于牛顿对于颜色光学的突破性历史成就,心理学家们发现色彩不仅具有其物理特性,更具有能够唤起人类情感反应、改变行为方式、引起特殊情绪的特征。当人们直观某种颜色时,大脑神经便会接受色彩放出的信号,产生心理上的联想,这种产生的直接性心理感应刺激并左右我们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如:红色给人以激动、紧张、喜庆之感。黄色给人辉煌、灿烂的印象,给人以温馨、甜美之感等。

二 色彩的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不仅仅可以用图形元素进行表达,色彩的使用也可以使设计趋向于简洁。色彩也是视觉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本身并没有灵魂,但是每一种颜色对人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影响,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文字和事物的记忆。色彩上的“少即是多”可以使得整体版面淡然恬静,可以更直观地传递信息,受众高度集中地将设计者所表达的信息瞬间记在心中。

简约色彩是极简主义平面设计中最常运用的构成元素之一,无论是标志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中都离不开简约的色彩,简约的色彩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使用。所谓的简约色彩,即是采用一种或两种单一的色彩(黑、白色较为常见),或者邻近色和对比色等色彩关系中的两到三色进行组合设计。简约色彩可以使平面设计更强烈、更单纯、更简洁,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我们每天都面对大量的信息,简约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

平面设计的色彩关系并不是越多效果越好,如果色彩用得过多,反而会消弱它的宣传力量,造成画面的杂乱,使观者视觉疲劳,产生烦躁心理。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运用较少的色彩对比关系去获得最佳的色彩效果,在色彩搭配上力求简洁概括,色彩对比上以少胜多,以巧妙、合理的色彩组合关系将设计作品的意念和包含的信息,在瞬间传递给广大观者,唤起观者视觉的兴奋点并留下深刻印象,平面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形成不同的色彩对比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1 无彩色系

很多人都习惯把黑、白、灰排出在色彩之外,认为他们是没有颜色的,其实黑、白、灰这三种色彩是相对于有色彩而言。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在纷繁复杂的颜色冲击和干扰中,由于色彩繁多,造成了颜色没有主体,而削弱了设计信息的选择性、干扰了信息的表达。所以黑白语言的运用就简化了色彩的空间,让色彩的穿透力更强。虽然只能以明度的差异来区分,但这三种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却也别具风味。

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的色彩。以黑色为主的平面设计,能够传递出简洁有力的视觉印象。白色明度则是最高的,在以白色为主体的画面中,白色所占的面积越大,画面效果就越单纯,呈现出明快和简洁,能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黑白两色是色彩的两个极端,它有其独特抽象魅力和色彩神秘感,能达到任何色彩所不能达到的深度。灰色不像黑色、白色一样是极端的色彩,它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中性,没有刺激性的色彩,是给人安全感和亲切感的色彩。

在杂志内页的排版(图1)中,画面左侧留白的空间,使整个画面显得更透气、灵动。黑白的人物写真使人物显得更加个性、时尚却不张扬,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白色的机车又与左侧的白色相呼应,同时缓解了黑色画面给人带来的沉寂感。黑白色的使用在提升画面整体印象的同时,打破了画面的单调感,营造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白底黑字使画面干净利落,更准确地传达了信息。黑白色的简约美是永恒的,是不会被淘汰的流行色。

英国犯罪题材剧集Inju stice的平面广告设计(图2)中用法槌、刀的剪影为主体并设定为白色、背景是黑色,巧妙地刻画了故事演绎的是关于谋杀、罪恶和公正的法律问题,色彩上选用的黑与白色让海报极具视觉冲击力。

2 单一色彩的设计

单一的色彩自身特有某种特性,可创造出别样的氛围或引起一种情绪的反应,在画面的表达上更清晰、准确、集中。一方面,它突出了图形的效果,起到辅助图形的作用,强调了图形创意的完整与力度,另一方面,单一色彩的应用又带有一种近似于黑白摄影的味道,传达了一种厚重、深邃的视觉感受。如果在黑白画面中,将单一的色彩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创造出的画面效果会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的标志设计(图3)中,文字和狼爪的图标是橙黄色的、背景是黑色的,使logo整体简洁明了。

3 色相搭配

色相是色彩最大的特征,色相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别的名称。色相的对比会使设计作品效果鲜明,对比强烈和活跃,可以突出主题,留下深刻印象。在标志设计中将会选用鲜明的颜色,颜色识别度高就会让人记忆深刻。如运动休闲品牌adidas NEO Label(图4),它的品牌理念是提供更贴近生活的各种运动休闲服饰产品,希望洋溢着乐观向上、动感十足、个性亲和、清新盎然,在标志设计上采用了鲜艳的绿底搭配白色的logo和英文字母,在绿色的背景中logo更显得鲜明富有生命了'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4 明度搭配

明度是视觉感知中的关键因素,明度值越高,色彩越明亮;明度值越低,则色彩越暗。任何色彩的明暗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安排设计,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在James Joyce的平面设计(图5)中,他采用的都是明度较高的红、橘、黄、绿、蓝、紫等色的手臂和黑色底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充满了激情,予以观者强烈的视觉震撼。

5 冷暖搭配

色彩的冷暖给人不同的感觉,暖色系使人情绪高涨,给人温暖、柔和的感觉,而冷色系使人产生压抑的心理,给人清凉、冷静的感觉。冷暖色系在同一画面中的对比,能产生强烈的张力,在矛盾中催生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往往更具说服力的效果。在以文字为主体的创意海报(图6)中,采用了大面积的蓝色作为底色与红色的英文字母形成对比,画面中倾斜的字母与底色的留白给人一种视错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6 补色搭配

补色是在24色相环上,色相之间的间隔角度是180。左右的色相对比,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补色的搭配是最为强烈,画面相较于对比色的搭配更丰富、更具有感官刺激。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疯帽子的宣传海报(图7)中就是采用了红色与绿色的互补色为主要搭配色彩,使画面充满了张力,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红色头发的疯帽子成为这个海报的视觉焦点。

7 近似色搭配

近似色的搭配给人以柔和、稳定、统―之感,还能通过明暗层次体现画面的立体感,使其呈现出更加分明的画面效果。在《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印集珍》的书籍封面设计(图8)中,画面以棕色为主要色调,同时利用棕色的近似色为辅助颜色进行封面设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和谐稳重之感。

篇4

关键词:平面设计;留白;审美;意境

一、“留白”的东方传统哲学内涵

(一)“留白”的概念

“留白”,简单来说就是在作品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面没有可以引起欣赏者注意的意象,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一种审美层次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作品原有的涵义。“留白”是采用虚实互为表里相呼应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采用了传统的东方艺术构图形式,蕴含了东方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留白”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是艺术家阐述艺术意蕴,表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立意的需要。从设计艺术的角度来审视“留白”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视觉的感知能力,并通过艺术家“留白”进行合理的布局运用和艺术表达手法,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特殊的审美体验和信息传达功能[1]。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可以很好的把物态化的审美意象变得具体可感,同时又可以减少繁冗复杂的信息障碍,因此,探究“留白”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当下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书法、建筑都十分注重“留白”的运用,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留白”虽然无笔无墨,却并不代表“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留白”的运用与处理,而现代平面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融合。就拿传统水墨画来说,它的艺术追求不在于把山水景物画得多么惟妙惟肖,而是通过笔墨抒怀、直抒胸臆、寄托情思。画家往往只画山水的局部、花果的一枝一实,其余画面多留有空白,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并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在创造活动。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层次,那么艺术便是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层面,横亘在这两大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作为美学范畴的“留白”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时期与玄学相结合,然而“留白”的思想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老庄哲学。“留白”不单单只是空白,它是一种朴素的哲学理念,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显然“留白”是美学史上关于艺术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和夏圭同创水墨苍劲一派,构图上大胆剪裁,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2]。在传统水墨画中关于“留白”的运用无处不在,正是这种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形成了中国画最基本的民族特征和艺术特色,这也是对中国传统道德及美学观念的生动阐释。

二、传统文化中的“留白”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海报设计中的“留白”

南朝画论家谢赫提出了著名的“六法”,其中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唐代画家张彦远也在他的绘画论著中用形似和神似相结合来阐述谢赫的“气韵生动”,同时他把绘画的创作主旨总结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八个字。“留白”根植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形成了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精神[3]。今天可以在从许多海报设计作品中,同样能看到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对气的追求。“简洁”“朴素”“禅意美学”,在这个品牌肆虐喧嚣的时代,亚洲品牌无印良品的宣传海报通过简洁有力的元素,蓝天、雪地、一个人、品牌名称就构成了它的宣传海报的所有,把实用和空灵相互结合,所有的一切简简单单,不矫揉造作,却又意味深远,耐人寻味。大量留白的运用占据了海报的大部分空间,作为日本杰出的设计大师,MUJI设计师原研哉认为设计是一种生活哲学,不断地变换着他对于整个过程的意识,改变着他的智慧。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名追求“空”的武士,一位治疗过剩的针灸师,他布的道是对空和简单的满足。追求设计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4]。无印良品带着一股禅意的美感,在一种可感知的简单文化中,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揭示了一种存以空为中心的味外之旨。“气韵生动”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意蕴”,而后产生才是“空灵”,画面沉浸在一种虚实相结合,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总而言之,“留白”重视创造意境,追去一种纯真之美,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情趣,对中国当下设计风格的延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平面设计的领军人物靳埭强在很多的海报设计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画独有的“留白”产生一种虚实相映、虚静恬淡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道家学说中的清静无为的境界。在他的设计作品别流露对中国元素的偏爱。例如:水墨、阴阳平衡的对称美、书法等,这些风格一度归纳为“靳式”风格。

(二)包装设计中的"留白"

王弼在《老子》中注道“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能,无所不往。”一语道破了“留白”的含义,正因为是留有空白所以更能代表那种难以形诸笔墨的灵性[5]。“白”这一艺术元素本身并不能代表创作者内心所要真正表达的艺术内涵,但是我们是通过“白”的“空”和“虚”来衬托画面的主体形象的“实”和“朗”,恰如同国画中“画鱼不画水”的妙处就如同“留白”的妙处。这样就轻松地避开了把画面流于形式堆砌拥挤冗余的弊端,将画面的主次安排的虚实得当,产生一种天然和谐潇洒之美。把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艺术元素按照“留白”的手法进行恰当的安排位置,在产品包装的外观上形成一种虚实空间相结合的形式,产生一种节奏清新明快、不设不饰的自然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作为购买者在欣赏包装外观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它具有强烈的形式美的同时还伴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人们的情感相通,浸润着传统美学的精华,使人们在实体包装中营造虚的空间想象,感悟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理想境界。设计师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物化为可视艺术形象,追求一种含蓄的艺术手法,就拿现代包装设计中采用“留白”手法来说,这种视觉语言不但能够营造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而且还以以少胜多的形式美著称,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购买者在消费和欣赏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与产品包装沟通交流,释放自己的情感。空白意味着简化,简化的实质是去除最复杂的结构整体,把尽量少的结构按照一定形式美组合到一起,形成最大限度的简化形式。空白部分与实体部分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极具表现力。不管是“空白”,还是“留白”,二者都充分肯定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都把消费者融入到产品设计再度创作之中。现代包装设计中采用“留白”手法同样也是重视接受者对丰富作品内涵的重要性。好的设计超越了所有教育和经验的要求,它提供的信息如此简单,令人们都意识不到信息传播的完成。因为无法“保留”美;因为“留白”所以更丰盈;因为看不见,所以想像无限,这就是“留白”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意境。从“留白”中探寻美,重视随处飘游的氛围,而非形式,这样的美学观念,诞生于艺术。“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天高地阔、山长水远,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完成了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并对设计作品的再造,延伸了艺术的领地和意蕴。

三、从平面设计中的“留白”看现代社会审美趋向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新的艺术语言和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新的社会思潮、新的艺术观念,同时他们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当下的社会浪潮中也就要求设计师具备运用不同文化艺术语言的能力来阐述和表达自己与众不同想法和不同形式的艺术手法。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哲学主张“以少胜多”和“无画处皆成妙境”,强调朴素的色彩美,在空间形式上推崇简约之美[6]。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因此可见在道家学派的眼中艺术要要讲究含蓄、深邃的意境而绝不是一览无余。这种崇尚简约之美的艺术追求,不仅融汇贯穿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始终,也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主流审美,对现代设计师设计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计中的“留白”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它不单单只是留有空白区域,而是去除不必要以及不重要的元素,而不是为了“留白”而留白,注意元素之间的联系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来说不仅仅是启迪和手法的借鉴,同时它又使现代平面设计极具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果说哲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层次,那么艺术便是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层次,横亘于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当代设计师们要有中国本土化的设计风格,就必须需深深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直觉思维,借鉴民族传统艺术语言和艺术元素,丰富自己的美学思想的同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融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创作出属于本民族的时代经典。

作者:杨鑫月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垒垒.以招贴为例浅议“空白”在平面中的意象期刊[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

[2]马公伟.浅析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空间布局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4]褚玥莹.以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极简主义思想探究现代视觉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篇5

【关键词】

日本;平面广告设计;中国文化;运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日本现代视觉艺术的源流

日本现代视觉艺术有两大源流上的根,一是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和民族文化传统,另一种则是受到了明治维新后西洋文化的深远影响。从这两者关系上可以看出,西洋文化对于日本视觉艺术而言是外来的渗透,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日本艺术发展而言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本质创建。日本本土的艺术侵润在这两条大根所提供的养料源泉之中,在这种颇具民族性格的夹缝中盛开,体现了鲜明的艺术品性特征。

在这种双向关系的互动之下,随着日本本土文化的日渐发展和成熟,以及东西方交流日益增多,日本现代艺术既来源于中华文明和西洋文化,同时又对二者具有反向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关注于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日本浮世绘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的禅宗思想也直接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达达主义”的盛行。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设计却处在一种在欧美和日本的基础上寻找“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仍处在一种彷徨的发展阶段,而日本本土文化的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狂潮,甚至有人认为日本即东方的说法。

具体到日本现代广告设计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既需要从艺术表现手法、图形图示符号、文字等外在的表现形式方面进行观察和审视,同时更要从内在文化气韵、哲学思想和艺术品位方面来彰显。

二、日本现代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表彰

日本的平面设计称之为“日本化”的设计风格之所以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东西方人们喜爱的最重要原因是其具有本土化、个性化和民族化的“日本化”特征,在日本美学文化的长期影响和行程中,不仅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还具有西方实用、繁琐的特性,更包含本身所具有的优雅和纯洁的品质,由此在日本平面设计中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装饰性”美感,这种“装饰性”美感充分体现了日本现代广告设计的内在艺术特征。

1、日本现代广告图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平面广告的要素主要是由图形、色彩、文字和广告载体等元素构成。而我们认为,平面广告除以上元素外,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在人类物质文明达到满足的状态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超过了物质文化需求。如何使广告更具有吸引力,成为了广告商最关注的问题。[1]在对设计理念充分理解下,日本的平面广告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进行演绎和夸张趣味变形,色彩方面的运用则是在长期的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中形成了其固有的文化心理表现特征。

例如中国的美学观念中有“物感说”的自然喻人情怀,日本则有“雪”、“花”、“月”的美学观念,在图像表达上都有表现稍纵即逝、对纯洁事物喜爱的意味,图形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无语境和国别的界限,能够直接表达广告意图,展示产品特征,引起消费者注意。[2]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平面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哀”以残月、落花、枯枝、红叶、衰草等事物的描写居多,常表现不完整、破损等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2、日本现代广告色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代表,“黑”与“白”的元素经过千姿百态的构成之后,形成了富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色彩,而日本平面广告设计在运用色彩表现时,也常喜欢用“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喜欢运用自然及植物的原色进行表现,日本人以面白为美,因此白色是日本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色彩,象征着生命力和清白、纯正之心。青色则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颜色,泛指青、绿、蓝、灰等色泽,日本依山傍水,青色也正是他们周围环境的写照,黑色象征着凶恶、死亡,赤色和黑色一样也有灾难的意味,但赤色同样还有热情和爱情的意思,这两种色彩在日本平面广告设计中以小面积出现。

个性化发展正是当今世界文化下设计思维嬗变的表现之一。[3]如《第8回产经观世能》为日本传统戏剧“能剧”的海报设计,从海报中可以看出设计师运用极简的图形、以大片的色彩作为底色支撑,通过降低红、黄、青、绿、紫色五种色彩的明度、提高彩度的方法,形成渐变,运用补色对比和灰调,将这些色彩统一在沉重的平和色调之中,形成既有冲突又有过渡和协调看似单纯的色彩环境,又有分离的张力和形成对色阶排列组合的细微刻画。相比日本而言,中国设计师在色彩对比运用上有两种心理取向,排在首位的是淡雅的弱对比色调,这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讲究墨色对比有关,而浓郁的民间色彩对比对于体现地域和文化特色而言也是受到观者的喜爱,这种强烈的浓郁民间色彩具有大气和醒目性,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这两种色彩表现在国内广告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3、日本现代广告文字编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日本平面广告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除了绘画、民族观念、民族审美之外,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用也成为了一种造型语言,书法也是文字的一种,是图形化的标记,象形文字经过漫长的简化形成,在当代表意的功能被设计师重新挖掘,以另一种状态展现文化的魅力,日本非常善于运用现代表现方式将日本文字通过书法这种形式展现出来,使文字在日本平面广告设计中获得新的诠释和多样化的表现,这些文字与图像共同构成了设计的画面语言,怎样安排和组织这些视觉语言要素使之成为一幅符合人们视觉审美的画面则成了设计师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平面设计而言,版式编排是通用的方法,但由于日本平面广告设计中长出现“跳跃”因素,这源于日本的一种短诗―俳句,俳句的语法、字句、节奏凝练而跳跃,日本设计师则是吸取了俳句的部分特色对作品节奏感和章法的编排把握。俳句与中国的“乐府诗”、“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绝句”讲究押韵和整齐,俳句则随意、通俗、像水墨画一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品中,编排一般都有章可循,偶尔出现的跳跃也只是点睛之笔,而日本这种无章可循的文字样式,与日本民族中对自然无常的模仿和感叹有关。

4、日本现代广告纹样编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以传统图形唐草纹为例,从名字中看出是一种由中国唐朝传入的花纹,日本学者关卫在《西方美术东渐史》中提到忍冬唐草纹,即“忍冬纹”,书中深入研究了唐草纹的流传史,认为葡萄是从大宛传来的,因此,葡萄唐草纹也传入了中国。唐草纹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草纹为日本人包袱布上的主要花纹,在当代日本海报中也反映了这一传统纹样,体现了最初流行样式和现代审美习惯。但根据设计师个人艺术修养及品味的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也从侧面看出对纹样历史研究的深入。

在运用传统图形方面,影响较大的平面设计师当推秋月繁。他在一次为台历设计找选题的过程中,偶然被民间工艺品店里摆放的各地乡土玩具吸引,“从那以后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到全国各地去收集玩具”。他这样写道“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面具时,就产生了好像听到遥远的祖先的声音似的那种怀旧情绪。有时面对各种表情的面具,就好像看到自己朋友知己中的谁似的,不禁大笑起来。我怀着从这些面具中看到日本人表情原型的这种心情,以写实手法把每个面具都排列下来。”

【参考文献】

[1] 任丽敏. 平面广告中的人文精神价值表现探析[J]. 包装工程,2011(6).

[2] 何洁.平面广告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崔莉萍.视觉文化下设计思维的嬗变[J].包装工程,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