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doi:10.14033/ki.cfmr.2016.31.0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55-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而心律失常又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1]。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常用药物[2]。而此前加入的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中药制剂,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及单纯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126例,随机平均分两组进行治疗,分别观察其使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6名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选取对象均符合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标准。此126名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种类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本研究排除糖尿病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妊娠期妇女、因酸碱平衡失调导致心律失常者、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者、合并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 例。试验组男38 例,女25 例,年龄61~80岁,平均(71.8±5.3)岁,病程1.5~4年,平均(2.4±0.5)年。对照组男37 例,女26 例,年龄62~81岁,平均(73.1±6.4)岁,病程2~4.5年,平均(2.3±0.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等药物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美托洛尔12.5~25 mg/次,2次/d,口服,根据血压和心率确定用药量;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公司)9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只给予美托洛尔12.5~25 mg/次,2次/d,口服,根据血压和心率确定用药量。治疗时间为1个月。用药后每周查1次心电图,1个月后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3]。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复查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来评定其疗效。效果显著:治疗后,心悸、胸闷、失眠、气促等临床症状均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或者无早搏;有效:治疗后,心悸、胸闷、失眠、气促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相比较治疗前减少50%~90%;无效:治疗后,心悸、胸闷、失眠、气促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者出现加重表现,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8.0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516、2.528、31.422、23.904;P=0.1409、0.1251、0.0651、0.1183),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用药后两组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试验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少数患者经治疗后无早搏发生恢复正常,且试验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效果显著,试验组21例为显效,14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6.83%,而对照组为63.49%,试验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容易导致传导系统损伤,随之出现心律失常病症。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并发现,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容易引起心动过缓、胸闷、气促、心悸、心率不齐等症状[4]。如果不能及时的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美托洛尔(β1-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对心脏有很强的的选择性作用,并且具备膜稳定的作用,还可以达到降低心输出量、减缓心律的目的) 治疗此类疾病[5]。通过研究发现,美托洛尔在单独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有着明显的缺陷,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有着不利影响。而稳心颗粒由黄精、三七、党参、琥珀、甘松等中药主要成分组成,不仅可以活血通络 ,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 ,缓解血液高凝状态,而且能抑制心肌细胞自主节律,改善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及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强心肌顺应性,扩张动静脉和降低心脏后负荷,最终使冠状动脉循环增加, 以达到治疗冠心病合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6]。以往文献的研究结果也曾提示,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促进患者心电图的改善[7]。
此外,经研究发现,将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这两种都有改善心律失常的作用药物进行有效的联合使用,可显著地增强疗效。由于心律失常多见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故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是改善心功能。通过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评分的分析对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到临床治疗上,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改善,降低了左室舒张末压,提高了左室射血分数,也曾有研究表明:口服大剂量稳心颗粒,其强心作用与地高辛相当[8]。故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时,不但可缓解患者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和头晕失眠等症状,同时还能起到协同增强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的作用[9],文I[10]总结得出,稳心颗粒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脏功能,对慢性缺血、缺氧和心功能低下的心肌特别适合,因此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和防止猝死的作用。本文章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更为有效,值得临床医学上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韦璎洛,曹红,黄从新,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5):752-757.
[2]张大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111-112.
[3]陈麦芳.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93-594.
[4]李文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6):22-24.
[5]田丽.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160例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2016,29(6):64.
[6]曹昕,张,刘哲豪.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3-34.
[7]李新玲.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117-119.
[8]郭继鸿,崔长琮.抗心律失常中西药与离子通道[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30.
[9]梁万宁,张小梅,荣玉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2005,33(10):884-885.
篇2
在20世纪90年代,戴尔公司以直销的方式给电脑产业和供应链管理模式带来了革命式的变化。在过去几年里,戴尔公司把它的供应链模式转化为一个多渠道的分层管理模式,即通过对消费者,合作的顾客,发行经销商和零售商提供不同策略方针。戴尔公司节省了15亿美元的经营成本,进入了 “25大供应链”的排行榜。
在众多企业里,戴尔公司是通过供应链分层管理的模式来获取利润的。这是一个通过直销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能够在客户与供应链之间创造一种一对一盈利性关系。在这种模式下,不同的客户会通过不同的通话路径进行沟通,不同的产品也因此通过不同的供应链流程,方针以及经营模式呈现给顾客。目标在于寻找最佳的供应链流程和方针,在特定时间内满足每个客户及产品的需要的同时也将顾客服务和公司利润最大化。
分层管理解决两大供应链难题
通过了解有关顾客以及产品的利润剖面图,公司可以单独为各个顾客裁制出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供应链战略,并以此全面地提高产品组合的利润。如今很多公司仍然采用“统一无区别”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策略,对一些顾客提供过度的服务而对另一些顾客提供不足服务,这将导致利润与现金流的明显流失,也可能会导致潜在的销售损失。实际上,研究表明平均30%至40%的公司顾客的产品组合是无利可图的。
分层管理同样可以帮助供应链管理者去处理他们所面临的一些大难题。需求的多变性就是难题之一。根据最近对主要供应链高级职员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需求的多变性已经成为供应链议事日程里最大的挑战。为顾客和产品提供适当结构的分层管理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需求多变性的影响作用。另一个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就是同时施行反应迅速和高效率的供应链。分层管理再一次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为了达到销售和利益最大化,在一些投资产品组合中的部分产品可以通过高效率的供应链来出售,而另外一些则需要反应迅速的供应链。举个例子,简单基本服装和时尚服装都会通过高效率的供应链来完成他们各自基本服装的递送,而通过反应迅速的供应链来完成时尚的产品的配送。每一个分层管理步骤都会有不同的预测和常备的策略。
对于很多公司,分层管理供应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经济利益。本文会概述总体原则并对通往供应链分层管理和达成目标提出10项建议。
产品组合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的中心挑战即对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同时减少产品推销,对固定资产和库存实行投资的最小化。这个可以概括为投资回报率(ROI)的等式,这个等式考虑的因素有资产回报(ROA),投入资本收益率(ROIC)或者经济利润(EP)。图1显示的是资产回报的版本,这个图只有当公司收益与已投资的财产发生冲突时才会被普遍用作为一项指标。
分层管理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一个方法,即通过消费者的要求来裁制出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即增加了销量和减少运行的费用,另一方面也准备和编制资产。通过对顾客价值观念的主张和在公司整体上价值观念这两个供应链策略的结合来达到此效果。
分层管理是由一个独特价值观念驱动的,这是由一个指定的消费者对固定的产品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包括了价格,质量,发送时间,灵活性程度还有消费者/产品关系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这个供应链一定会与不同的策略相结合(在图2显示)。包括单一或更多的策略:承诺,满意度,运输,货存清单,生产模式和资源。这也会反映出供应链网络和运输设计。
这就意味着将会有多样的,虚拟的供应链与单一的、实物的供应链相斥。这些虚拟的供应链将会对消费者/产品的独特的价值观的定义所驱动,而这些反映到策略上就是它们会由供应链的专家所管理和操纵。
分层管理显示着供应链的管理慢慢接近产品组合进程。公司拥有一份消费者和途径的组合,一份供应商和供应模式的组合。通过在指定时间,用最好的方式对产品组合进行匹对,并且对每个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息。由此,公司将会看到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分层管理的关键执行方法
分层管理既不是一个网络策略,也不是一个库存的策略,更不是实施过程或生产制造的策略。事实上,对于供应链来说它是一个终端到终端战略,因为从顾客到供应商之间,中间还会有很多的牵连的领域。如果公司希望在分层管理上得到顾客到制造商的最大利益价值,那就必须在每一个领域上呈现给每个顾客或商品合作产家紧密的策略方针。
图3显示了通向成功分层管理模式战略的十种关键方法。下面讨论的就是这些方法,为什么供应链实施这些方法后,可以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
定期需求与服务成本分析
分层管理模式的基础就是对动态的需求和顾客和产品获取的利益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通过分层管理模式的裁制服务协议和供应链策略,即可以提高产品组合的整体盈利能力,还可以提供可靠和稳定的服务。出现这个分析的原因是因为动态的需求和利益频繁的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今日频频变动的交易景观中,这样的分析在今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惯例的分析。
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完成定期执行分层的需求与服务成本分析。通常情况下,财务系统不会为给顾客和产品提供确切的利益景观,因此就必须使用其他的工具和方法。设定适当的供应链策略从而去避免复杂的成本核算模式,这些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领先企业必须建造一个简单的模式,那就是分配运输,库存和产品的订购成本务必要基于它们的规模和订单动态。就如图4所显示,这种典型的分析方法可以在决策时起搭建框架的作用。
从这个框架我们可以看出,顾客A和B可以获取利益,而顾客C和D却无利可图。当你更仔细看看框架时,你可以发现顾客A2是在所有顾客(A1,A2,A3)中,获取最多利益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所有获得利益的顾客中,分析出哪些是获得最大利益的,而哪些是获得最小利益的。从图4的右侧我们也可以总结出,顾客A2运用了产品利润率矩阵,那是因为产品P1和P2是有利可图的,而产品P3和P4则是无收益的。
这里的目的是去认识哪些顾客/产品是赢家而哪些又是输家。然后输家通过去重新组建供应链策略策略,而最终也成为赢家。这个就需要改变补充模式或调整个别顾客/产品合作的服务水平协议。举一例子,一个疲劳的制造商会在约定给顾客A和D同一天的订货至交货时间,当发现错误后希望改变策略策略,并在3天后再重新发货,把产品交给顾客D。这样就会致使库存缓冲点在供应链的下游,而导致总体库存的减少。这样制造商会更有把握,是因为上游的缓冲将会为库存提供更大的容量,而上游的需求也因此更接近实际产品的需求。以上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顾客D转向为顾客B。
核心功能上满足不同需求
在不久以前,当供应链激活时,需求才被认为是一种单一的条件。今天,我们可以知道需求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包括订单,预报安全库存等),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零售,互联网,批发商和企业)或者不同来源(原始设备制造商,零件市场/备品)来展现。此外,需求信号可以从不同类型的顾客,就如前面所提及的(大批量的顾客,获得相对多和相对少利益的顾客,无利可图的)顾客中得到。
为了让供应链与分层管理战略相结合,按优先顺序排列所有核心供应链管理功能的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些策略包括需求信号-就如主要的计划,运输计划,分配计划和制造商计划。需求的优先权必须被所有的分层管理战略所驱动,这些分层管理战略是由服务/利益框架相结合的。必须确保当这些核心功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合理结合与决策时,才是明智的。因此这些系统很容易分配和适应变化的重点。
履行不同的库存策略在过去的五年里,库存一定是供应链分层管理使用最频繁的地方。依照日常生产的原则,库存已经在这段时间里优化为何时,何地,以什么形式,多阶段网络数量的库存的形式存在。再一次重申,最基础的步骤就是要先理解每个顾客/产品交积的价值定义。基于这个信息,公司会运用分析性的工具去评估整个网络系统从而依据每个货品的库存地点制订相关的库存策略。
篇3
Abstract: "The real competition in future, is no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mpanies, but i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s of the companies." Under the high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dvent of virtual enterprises will help compani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risk market by using more flexible operations management. At beginning of this paper, it states the principle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After that, 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China. At the end, there shows an operation model of virtu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ased on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关键词:虚拟企业;药品企业;供应链运作管理
Key words: virtual companies;pharmaceutical companies;supply cha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17-02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同时消费者需求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寻求一种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又能整合和利用其他企业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经营新模式。而虚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正以高弹性运作和敏捷性来适应市场的多变,同时使企业间的各种优势集成,借用外力,实现资源互补,突破了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催生出1+1>2的综合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1 虚拟企业的内涵
1.1 虚拟企业的概念 1991年美国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各成员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动态组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它追求的目标是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具体到供应链运作管理层面,当把供应链网上为了完成共同目标、通力合作、并实现各自利益的这样一些厂家形象地看成是一个厂家,就形成了虚拟企业。
1.2 虚拟经营的特性 企业虚拟经营的特性表现为:①是虚拟企业突破了传统企业的有形界限,实现了企业核心功能与实际经营部门的分离;②是虚拟企业偏重于横向管理,各个单元拥有较大的自由度与独立性;③是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支配因素;④是虚拟企业的功能与部门分散、工作地点分散、经营风险分散。
1.3 虚拟企业的基本运作方式 虚拟企业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①虚拟生产。指企业只保留最关键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企业进行生产,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②战略联盟。指几家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的企业,因彼此的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区别,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一定时期进行的合作。③虚拟销售网络。指企业通过与特许经营等方式,由外部企业或个人参与市场网络的建设,在不扩大企业内部销售机构和增加销售人员的情况下,构建更加完善的销售网络。④虚拟共生。指企业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既想降低成本,又不愿泄露技术秘密,不愿实行外包,于是几家同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作业中心,共同分担成本,共享收益。⑤虚拟行政部门。指企业将某些原来属于职能部门的工作委托一些专门机构去做,即借用“外脑”为自己服务,如将市场企划部、推广部、储运部等外包,寻求境外专业化公司承担部门业务。
1.4 虚拟企业的运作周期及框架 虚拟企业是实现全球化敏捷生产的主要方式。它有一定的运作周期(如图1所示)。
虚拟企业的运作流程可分为虚拟企业的构建和虚拟企业的运行,但实际上,虚拟企业正常运行还涉及方方面面,除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外,贯穿并制约虚拟企业整个运行过程的还有内部集成环境的建立、有效企业管理的实施以及企业运行反馈机制的建立等重要环节。
2 我国药品企业供应链运作管理现状
2.1 药品的特殊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除了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殊性:①药品的双重性。药品不像一般商品那样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替代。②药品的安全性。药品的真伪必须由专业人员依照法定的药品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鉴别。③药品的价格弱弹性。④药品费用支付的特殊性。在我国,药费通常由政府、企业或保险公司根据药品种类进行全额或部分支付。⑤药品使用权和选择权分离。对于处方药,只有医生有选择权,但其不消费;患者有使用权,但其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选择药品。综上所述研究药品企业的供应链理论,必须要将药品的特殊性与其参与企业的盈利性有机结合。
2.2 药品市场的特殊性 医药卫生事业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然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我国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导致我国药品市场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需要,表现在:①市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制药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小、散、乱、多,市场集中度不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仿制性导致药品间的差异化小或替代品的可替代程度高、药品的最终销售仍需要终端的支持,药品销售终端仍具有较强的主导地位。②购买者的特殊性,购买者主要为医院和药店。由于医院的专业性及消费者的依赖性,导致在药品消费的过程中,医院在消费者对药品的选择和使用中成为了药品消费者的全权代表;药店主要采用连锁经营、药店联盟或集团采购等形式来进行集体采购,通过数量上的优势来提升其与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③药品市场监管性,由于药品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和政府对药品市场有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并且这种严格的监管贯穿于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这要求在药品销售和服务交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药品市场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GSP的规定来支配药品的仓储和物流全过程,并及时跟踪和反馈药品的质量信息,根据药品的分类管理来限制药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等。
2.3 供应链运作管理的现状 我国医药产业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自成体系,药品生产商从原料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配方加工成成品,然后进行包装,从药品生产商的仓储系统经多级药品批发商、药品零售商和医疗服务机构流向最终用户。显得相对封闭,药品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渠道复杂,信息不透明。各节点之间的沟通相当有限,整个系统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加上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库存周转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药品供应链是以高库存、产品流动性差、信息技术不完善等为特征。具体表现为:
2.3.1 市场需求预测的不准确,传统的药品库存管理影响了信息采集和交换的速度,对剂型繁多、数据量巨大的药品消耗、存储和采购等原始数据不能进行及时处理,药品需求无法做到分品种的精确预测。药品管理人员只能依据药库的出库报表和经验估算药品需求,并由此编制药品采购和库存计划。传统药品的供应链存在以下问题。负面影响对药品需求估算不足,不仅会失去营销机会,甚至延误对病人的治疗。
2.3.2 流通环节的冗余,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层层加价。现阶段,经过国家一定的管制和疏通,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环节数量在减少,有些产品直接由厂家供货医院,这样大大节约了流通成本,但有些药品批发企业仍按照行政区划而不是按照药品的合理流向设置,布局极不合理。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地域的分散都使流通环节增加且产生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成本,而且由于药品要经过中心药库―各药房药库―药柜这样一个流程才能到达患者手中,为了保证供应,各级部门都要建立安全库存避免药品缺货,因此就产生了“牛鞭效应”。以及带来的采购成本、库存服务成本、运输成本、仓储运作成本和物流相关成本中的医院管理费用。
2.3.3 信息不能有效共享,首先,技术条件不完善,总体说来国内的物流信息系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完善,企业间缺乏相互联结和共享。尽管许多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药房等都配备了电子设备,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网络,依然没有改变信息分散的状态。另外,供应链上节点之间缺乏长期合作,双方不能公平的合作,缺少共享,例如,药品生产企业与分销商一味追求“一方利益最大化”的竞争结果,缺少从整条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不能有效沟通必要信息,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企业间信任危机以及影响到药品质量等。
3 虚拟药品企业供应链运作管理研究
3.1 拉式市场供应链的构建 拉式市场供应链系统是指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组织生产的供应链系统。换句话说,在拉式市场供应链系统中,生产是由需求驱动的。为此,拉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使用快速的信息流机制来把顾客需求信息传送给制造机制。供应链运作成功的基本点在于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令人满意的消费环境,并获得最高的客户满意度。合理的供应链系统,应该简化顾客的购买和使用过程,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能节约双方的时间,从而获得最好的供应链绩效。拉式市场供应链的优点集中表现在它缩短了生产的提前期。由于拉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能够通过外部实际需求信息的采集,更准确地预测零售商的订单而缩短提前期。而随着生产提前期的缩短,零售商的库存水平将显著减少,制造商面对的变动性也随着提前期的缩短而变小,而制造商的变动变小使得制造商库存能够降低。因此,在一个拉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中,经常能够看到系统的库存水平明显下降,管理资源的能力加强了,整个系统成本低于相应的推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拉式市场的供应链系统对需求信息的把握更加准确与及时。
3.2 加强信任合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虚拟生产企业的供应链运作需要各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无缝协作,并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增加业务的弹性,供应链内成员改变经营观念,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企业可以把自己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企业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使药品企业与合作伙伴间能够跨越时空障碍进行合作,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的交易费用,为药品企业更加有效的协调市场业务、加快决策与反应速度提供了保证,以市场需求为起点,基于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网络,医药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提高库存管理、装卸搬运、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环节的效率。
3.3 外包非核心业务,专注核心竞争力培养,促进供应链管理的简约化和协同化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培育创造出本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最关键的竞争能力与优势。如果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势必难以成为其他企业的合作对象。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目的在于剥离其非核心部分,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更有优势的企业,扬长避短,以达到更快速响应的要求。使药品企业把核心能力聚焦于药品研发,控制和降低成本,并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组织的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特点。因为虚拟药品经营企业主要通过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来实现业务间的合作与沟通,扬长避短,通过业务外包来整合资源,把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变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简洁的供应链能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更加透明,大大缩短其在定单处理周期和生产周期,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比如,通过因特网,电子邮件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药材定单、药品销售等交易,有效的降低中医企业的经营费用,节约成本,更多的去关注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带来更多的价值。供应链管理协同化就是必须重视虚拟企业内部协同和供应链上之间的协同。由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各自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而这种差异会导致各环节之间相互发生抵触矛盾,甚至是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就需要在构建虚拟企业供应链的复杂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身的能力以及各做伙伴的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做到优势互补,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3.4 虚拟药品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构建 通过对虚拟企业的分析以及药品行业供应链运作管理现状的探讨。综合了当前行业供应链运作模式。本文尝试构建虚拟药品企业的运作模型(图2),从虚拟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为中心着手,结合药品供应链市场的特殊性,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引线,贯穿整个药品行业的监管过程。这种虚拟经营模式动态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并具有敏捷制造特点。以“整合核心竞争力、资源互补、灵活、合作、共谋发展”原则的虚拟企业供应链模式,是国内药品企业所选择的理想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沈燕青.论虚拟企业及其管理[J].江苏商论,2004,(1).
[2]戴玲.基于药品安全的供应链管理[D].浙江工业大学究,2009.4.
[3]唐婷.虚拟企业运作模式及其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4.
[4]白嘉.虚拟企业运作模式及其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7.6.
篇4
1.1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批发企业在零售企业的要求下,利用自身在流通渠道中的位置优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数量向零售店铺提供必要的商品所形成的高效率配送系统。多频次指的是配送频度,是基于时间的概念;小批量则是指配送物品的数量单位,它反映的是订货单位或交易单位的大小。
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配送时间间隔短,配送商品批量小。这是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POS及EOS等信息系统为支撑。这是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构筑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的必要条件:基于多赢的合作理念。这是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真正发挥效益的前提保证,系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实现零库存,扩大经营品种,提高商品鲜度;另一方面,又给系统执行主体—批发企业带来较大的物流成本压力,同时对社会环境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2批发企业开展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的必要性
从零售企业的角度而言,构建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零售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意识的增强,零售企业纷纷采取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策略,以降低商品库存、提高商品库存周转率、保持商品鲜度、适应顾客的消费需求。位于供应链中游的批发企业配合下游的零售企业构筑有效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成为实现零售企业战略的重要条件。特别是以连锁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业态,要在仅有百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陈列上千种商品,并能及时发现畅销与滞销商品,提高卖场效率,就必须以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为支撑。
从批发企业的角度而言,构建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批发企业强化物流功能、摆脱生存困境的必然选择。随着流通渠道重组和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批发企业在流通系统中的功能正在被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所取代。面对生存危机,批发企业只有加快批发功能调整,丰富和完善物流功能,建立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构筑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加大对零售企业的支持力度,才能获得重生与发展。
批发企业开展物流配送,具有地域、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和传统组织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强化集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社会化、专业化配送中心功能,与上下游企业构筑新型的供应链战略联盟,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只有在批发企业支持配合下的零售企业发展壮大了,批发企业的生存基础才能更加牢固。
1.3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给批发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导致批发企业物流成本上升。批发企业基于零售企业增加经营品种、降低库存成本、保持商品鲜度、削减订货成本等要求构建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正在积极发挥正面效用的同时,也为批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物流成本压力。主要表现在:仓储管理及库存成本增加;配送成本增加;在整体物量不变的情况下,配送次数的增加意味着单位配送车辆实载率的显著下降,单位商品配送成本的显著增加;配送次数的增加又导致配送车辆不足,企业外包物流费用上升;零售企业指定时间交货导致配送车辆待机时间增加,从而影响配送时间效率:信息系统投资大;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是建立在基于POS、EOS等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以实现高效、快捷、准确的订发货信息传输。EOS成为实施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的必要条件:包装费用增加;集装化包装在配送中心拆零分拣,再施加不同规格、不同材料的小包装,导致包装材料开发及包装成本上升:人头费增加。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物流人员作保证,人头费支出在物流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以批发企业为主体的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在满足零售企业要求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物流成本压力,因此,构建一条以批发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成为必要。
(2)导致社会环境负担加剧。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配送车辆噪音公害对人的精神、情绪、健康的影响;配送车辆废气排放对人的生理、空气、水的影响;配送车辆增多造成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加以及对人的伤害等等。物流活动的本质就是以尽可能小的物流成本达成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同时减少外部不经济的发生。所以,如何减少多频次、小批量配送系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企业不容回避的课题。
2批发企业的物流功能定位
批发企业是指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手中采购商品、再将其提供给商业用户及其他业务用户,供其转卖、加工或使用的经营活动主体。批发企业在流通结构中处于主要位置并发挥着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作用。虽然“批发无用论”的论调很高,但是批发企业所拥有的商流和物流优势决定了它仍将在流通渠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物流功能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批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志军认为,批发企业主要有五个功能,即集散商品、加工整理商品、调节供求、融通资金与承担风险。这些功能基本上反映出了批发功能的本质特征,集散商品与加工整理商品功能可以归属为物流功能,调节供求等可以纳入商流的范畴,但是,批发企业的物流功能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商品集散与流通加工,它在综合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在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批发企业的功能,特别是物流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见附表)。
从附表对批发企业的功能分类可以看出,物流功能已成为批发企业的核心功能。日本著名流通学专家田岛义博指出:“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批发企业诞生的当初,其基本功能就是物流,物流是进行批发和能够进行批发的最大功能。”长期以来,批发企业重商流轻物流的运作模式导致众多批发企业,特别是中小批发企业的生存出现危机。进入多频次、小批量配送时代,物流已不再是商流的从属,从某种角度来说,批发企业已经到了以物流促进商流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批发企业必须在物流理念上进行更新。
3批发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途径
3.1建立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化建设是批发企业适应现代生产与销售,为零售企业提供高效物流配送服务的基础,是批发企业向生产领域提供销售信息反馈的最佳途径。EOS(电子订货系统)的应用是批发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批发企业应用EOS的比重较低。EOS不仅用于订发货信息的处理,而且可以与仓库管理系统连动,提高库内作业水平。
3.2完善仓库管理系统
完善仓库管理系统应从仓库内设计、仓库内作业程序、出入库作业、商品保管指示系统、流动货架管理系统、库存管理与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实现单位商品库存成本最低。
3.3强化配送管理系统
强化配送管理系统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共同配送。批发企业除了需要与供应链内的上下游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关系之外,为减轻物流成本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还应本着“销售是竞争对手,物流是合作朋友”的原则与同业种加强协作,开展共同物流、共同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共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商业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分为以批发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和以零售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批发业为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就是使批发商向综合型批发企业转型,通过商品进货的统一化、广泛化和多样化以及商品配送的共同化、规模化和效率化,顺应零售连锁商业的需要,同时集中商品信息,对零售及生产企业予以指导,逐步确立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零售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可以由大型零售企业建立配送中心,由批发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进行统一储存、统一加工、统一配送,在配送能力有余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其它零售企业提供服务。中小型零售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建配送中心,再由批发企业实施配送运作。
3.4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数质量
我国批发企业从事物流的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缺陷,他们几乎都没有经过物流的专门培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更是缺乏。虽然我国物流教育培训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大部分工作岗位集中在物流企业和储运企业,批发企业物流岗位成为一片贫瘠之地,因此,加大物流从业人员岗位分流,加强对批发企业物流管理和实际操作人员的物流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3.5构建物流管理指标体系
要想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必须建立一套能够衡量物流绩效的物流管理指标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很多批发企业尚未建立起一个基础的物流数据库,对物流运作的好坏只是凭感觉、凭经验,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另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应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改善物流作业水平。
3.6加大行政支持力度
批发企业物流是构成我国经济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合理化实现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物流的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流通系统的合理化,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等问题,仅仅靠批发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批发企业的融资力度,引导批发企业物流向规范化、标准化、共同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物流指导,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4结语
批发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承担着商品价值实现和转化的重要职能,所以,批发企业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战略地位。但是,由于新型流通形式的发展,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流通渠道中对批发功能的掠夺,导致批发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多频次、小批量配送时代,批发企业只有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和长期积累的物流运作经验,强化综合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功能,努力实现物流合理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诊断协会.多频次小批量配送[M].东京:同友馆,1992
2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3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摘要多频次、小批量配送时代的来临为批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实现物流合理化成为批发企业面临的难题。建立有效地信息系统、完善仓库管理系统、强化配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数质量、构建物流管理指标体系、加大行政支持力度是实现批发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E-commerce(ElectronicCommerce),logisticswasbroughttotheunprecedentedheight.Butthestateofourcountry''''slogisticshasalreadybecomeabigbottlenecktothedevelopmentofE-commerce.ThepaperanalysesthecurrentsituationofE-commercelogisticsmanagement,statesthedevelopmentofintegratedlogisticsandthirdpartylogisticsandputforwardsthelogisticagentmode.whichissuibrforthesituationofChina.
Keywords:E-commerce;logisticsmode;integratedlogistics;thirdpartylogistics
近几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成为一股浪潮,迅速在Internet上蓬勃开展起来。电子商务正在迅速渗透到每一个行业领域,连接起企业、社团、政府和个人。在电子商务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物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时至今日,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愈加紧密。一方面,电子商务对物流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电子商务形势下,物流业应采取新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物流业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因此,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及其管理,是需要特别研究的新领域。
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分析
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物流业,刚刚走上市场化的轨道,还谈不上体系和规模。作为舶来品的物流这一概念,是七十年代末引入我国的。从引进物流的第一天起,我国的引进、研究就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集中研究和考察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从宏观角度和社会再生产领域考察物流。直到九十年代初,商业系统才开始重视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关系的研究,使商业系统对物流的研究迈向了新的高度。西方国家对物流的研究侧重于研究物流与企业的关系,不论从物流作为企业的工具还是作为利润源泉,都侧重于从微观角度对物流进行研究。实际上我国产业界目前正在形成五条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及正在浮现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总之,网络化程度不高,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另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物流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物流业面临巨大桃战,加入WTO以后,跨国流通企业逐步大幅度进入了中国市场,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而因特网的兴起,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B2B,B2C等概念的提出,将改变商业模式和经济格局。因此,如何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的信息及管理技术,加快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模式
1、传统企业系统改造模式
传统企业系统改造模式这里指的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改造,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企业高达25%的运营成本。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及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目的是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加快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所涉及的主要是B2B的电子商务,即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基础。
2、建立社会化、产业化的物流中心模式
物流中心是进行商品流通必要的基础设施,许多新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企业、全球分销企业及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了许多物流中心,不少跨国公司在全球的产品分销仅靠一个物流中心,因此物流中心是决定公司成败的战略性业务实体。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物流中心都必须具备所有这些功能,或者不能有其他的功能,事实上,一个物流中心应该有其核心功能,并且物流中心的功能应该根据情况向上、向下进行延伸,在实际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确定如何根据情况向上、向下延伸及延伸的范围。
3、物流一体化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4、第三方物流电子化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规律的相关关系。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引入是近几年的事情、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之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如何降低成本成为当务之急。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制提供系统全套物流的方式,可以使商品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商品“第三利润”的来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市场潜力非常大。据有关部门统计,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以便获得更低成本的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营销策略、信息服务等全面物流服务。企业对新型物流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大,使第三方物流市场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丰厚利润的源泉。
5、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模式
中国目前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的质量;物流网络资源丰富,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因此,我们提出,作为物流企业完全可以不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采用委托的形式,运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们将这种方式概括为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现状为这种物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高扩张的坚实基础,大力推广和发展综合物流运作模式正逢其时。
总之,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电子商务下企业成本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现代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强调“时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务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物流能力作为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桂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6:90.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5.
篇6
关键词:零售连锁便利店,物流配送,对策
零售连锁经营最早发源于美国,从1859年创立第一家连锁店“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开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流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零售连锁超市能实现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降低了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外零售连锁超市间竞争格局的展开,物流配送体系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搞好物流配送,是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重要保证,关系到零售连锁超市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以及能否给供应链上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1 我国现阶段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
物流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被视为是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对零售连锁经营企业而言,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它的生存与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现已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也比较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比如“黑暗大陆说”,“第三利润源说”,“后勤工程说”等。物流配送是根据用户的订货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经过分货、拣货等货物配备工作,将货物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安全、准确地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经济活动。它将“配”与“送”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而在我国现阶段关于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还尚未形成体系,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明显落后于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发展。解决我国零售连锁超市面临的物流配送问题需要从连锁企业的物流改造入手,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物流配送网络的完善,对于加快零售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我国目前零售连锁超市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零售连锁超市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实行自营配送。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己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是目前国内零售连锁超市广泛采用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对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物流配送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与配合,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零售连锁超市经营企业实施自营物流配送模式资金投入非常大,连锁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内部的配送需要,除非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否则巨大的投资必定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降不下来,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难以体现。据相关资料,到2009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配送中心已超2500多家,其中自建的就超1500多家。很多零售连锁超市企业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与运作管理配送中心。
(二)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配送模式中,由于我国许多的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配送中心是以原来的商品仓库、物流仓库、运输公司、批发站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够健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运输,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并且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限制了配送商品的规格种类,由此可见,配送中心功能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统一配送率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一些设有配送中心的零售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的比例只有30%-60%,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80%到90%的统一配送率,差距还很大。配送率低将会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备受影响。在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运作中,由于功能不健全造成运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从而使物流配送拖了后腿,导致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经营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显然违背了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要求,使得零售连锁超市经营“质优价廉”的这一商业竞争的“卖点”因配送中心功能不足而备受打击。
(三)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目前,我国多数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有限,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和信息化,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许多零售连锁超市企业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为私有财产,不愿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销售信息和现有的库存信息,商品成本提高,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就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时商品竞争力也就降低了。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日常事务的管理,配送中心的内部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多数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货物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划、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却未能采用计算机管理,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不少配送中心运作和管理还主要以表格、账簿为主,整个作业过程大多都是手工操作,有关信息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容易出现账货不符、商品货位不清、发错货以及缺货率高等现象。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软硬件设施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
(四)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设施不匹配,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物流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性仓库,其高效高质的运作需要以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为基础。目前,国外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设施现代,配有自动分拣机、自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及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比较普及,并采用自动化管理,充分体现了其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功能。现在我国比较多零售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设施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许多零售连锁超市在建配送中心时大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这样虽然能利用原有仓库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但原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少机械化设备。并且许多还是采取手工操作、人力搬运。在仓储设施方面,70%是普通平房仓库,具有冷藏、保鲜、空调等的综合性仓库较少。在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斗及特种运输车辆较少。
2 目前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策略
(一)零售连锁超市可以通过组建物流联盟,构建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实现“共赢”目标,实施共同配送是比较好的模式。这种物流共同化,囊括了物流资源利用、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其能对零售连锁超市经营有较大的促进。首先,多家连锁企业联合实行共同化配送能够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升物流合理化程度;其次可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达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
(二)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就是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其优点:从战略层面上,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避经营风险,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第三方物流借助自身优势,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有效解决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上的难题;再者,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弹性;同时,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各零售连锁超市之间还可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
(三)第四方物流的引入为零售连锁超市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既可以辅助零售连锁超市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解决供应链上的库存、输送问题;还能帮助解决采购问题,协助管理零售连锁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第四方物流为核心的配送体系,不是单纯的外包模式,而是将外包与自营配送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策略。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零售连锁超市资源、供应商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物流资源能得以整合,其间能密切合作,在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之下,以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成本。
(四)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可以对供应链分析重构,采取精益供应链管理进行配送的策略。精益供应链,其本质思想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和消耗向顾客提供各种价值,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重构,消除任何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很显然,这需要在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下,与物流节点企业形成信任、开展合作,对供应链中的采购、配送、库存等各种业务进行流程重组。零售连锁超市企业与供应商要共享存货、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进度、促销计划和需求预测等信息。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可以将销售网点数据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供应商,作为他们分析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和安排生产的依据,互惠互利,共享成本降低带来的收获。零售连锁超市企业在我国商业流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连锁超市经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我们应采取加强物流联盟,实施共同配送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作用,实行精益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来提高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增强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家俊,于宝琴.现代物流配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邬星根.仓储与配送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马超.由“沃尔玛"看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中国商贸,2009(17).
[4]石军刚.当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10.
[5]侯丽敏,郭毅.连锁便利店商圈特性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04
[6]秦霖,范静.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商业研究》,2004.16
[7]邹心之.中国连锁超市经营的挑战.《企业经济》,2003.01
[8]曾鹏.中国连锁超市的经营策略.《发展研究》,2004.09
[9]商竞飞.回归零售根本.《经营与管理》,2004.11
篇7
物流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在80年代末期曾经有过一次研究、引进和实践物流的。特别是在90年以《配送研究》一书出版为标志,由前国家物资部主持的物流配送制的推广。但主要是由于体制上的许多限制,经济市场化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使得物流产业发展缓慢。加入WTO已经指日可待,对传统仓储运输业的保护也就是1——3年,而我们至今还拿不出能够与跨国物流公司相抗衡的物流企业来,甚至要推出具有现代物流意义的本土物流企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学者认为,我国物流产业与美、欧、日的差距在不考虑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至少是10年。
然而,物流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却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估算数字,1990年我国物流费用总支出约为500亿美圆,占当年GDP的14.5%。如果降到世界平均水平11.7%,则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空间为96亿美圆;如果降到亚洲平均水平11%,则我国物流企业的运作空间为120亿美圆。有学者根据1992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推算,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总水平约占GDP的20%,约580亿美圆;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40%。还有咨询机构认为全世界的物流产业市场容量为30000亿美圆,而现有的物流服务能力仅有5000亿美圆左右,仅为市场需求的1/6。
事实上,我国产业界正在形成五条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和正在浮现中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但网络化程度不高,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然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物流服务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要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来应对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必须尽快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
二、新一轮的物流热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物流热。
在学术界,8月份上海海运学院林国龙教授等翻译出版了美国物流界老前辈鲍尔索克斯教授等学者的新著《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并很快于2000年1月第二次印刷。由王之泰教授和邬跃博士发起的“中国物流网”于11月11日开通,表明我国物流学术界已经站到了“新经济”的潮头。
在中央政府方面,11月2日,国家经贸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企业现代物流研讨会”。这是我国政府综合经济部门第一次召开面向工业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研讨会(此前大多是由前国家物资部和国内贸易部主持,主要面向物资流通企业)。
11月25日,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以及中国航务周刊共同举办了“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向会议发来题为“中国需要加速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的书面讲话。这是迄今为止由我国政府主持的最高级别的物流发展研讨会。实际上国家内贸局在99年初召开的“全国营销改革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新兴流通产业――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施目标。
在地方政府方面,深圳市于11月上旬召开了“现代物流研讨会”, 将物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并列为深圳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深圳平湖物流中心被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确定为物流实验基地。上海市则于12月14日召开了“99物流与现代商业国际研讨会”,认为物流业将成为新世纪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要通过现代化、系统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与国际物流业的接轨。今年4月18日天津市召开了“天津口岸物流发展研讨会”,提出要努力把天津建成中国北方的国际物流中心。香港为了适应电子商贸和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发展,已宣布将于5月份成立“物流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增强香港作为世界级物流中心地位的措施。此外,台湾将于7月1日起实施新的“国际物流中心货物通关办法”,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扩大了物流业者的经营空间。
在企业界,海尔、长虹、新飞、格力等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体系。大通、宝供储运、诚通物产、华运通等知名物流企业已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航运界,中外运,中外代,中远,中海等都无一例外的将发展战略定位在物流产业。由于它们本身就是承运人,而且在运作方面早就与国际规则接轨,故发展的势头很猛。近日,中远公司与安盛集团投资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设立中远网络有限公司,建立全球运输和物流及通讯网络,首期投入5亿美元。除了上述这些大企业外,许多从事仓储、货运、货代、配载等的服务企业和生产制造起重搬运、仓库货架等设备的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也积极跟进,纷纷打出“物流公司”的招牌并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最近,香港仓储业界认识到仓储
及散货集运开办物流增值服务和供应链业务是势所必行,所以将香港集装箱货仓联会更名为香港集装箱货仓及物流服务联会,以减少客户的流失。
这一轮物流热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增大。我国物流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压力增大。传统储运企业急于转型升级为现代物流企业以应对加入WTO后将面临的挑战。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配送服务体系的配套要求也对物流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一轮物流发展的正在到来。但企业需要理性,需要科学的物流理念来指导实践。机遇在理性的思考中诞生,挑战要用理性去应对。物流热还是需要冷思考。
三、把科学的物流理念交给企业
物流的理念不同于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定义告诉我们物流是什么。而物流的理念告诉我们物流的哲学,物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物流理论界还是物流产业界,不仅要知道物流的定义,更要理解给出定义的背景和思维方式,要知道定义所代表的是什么,物流的概念统领的是什么,以及企业进入物流产业和开发物流服务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对物流理念的把握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运营方式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企业竞争战略态势的影响。
物流是个大概念。许多学者都认为或承认对物流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企业界则常常感到物流的概念过于宽泛而不易操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物流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使得有时缺乏研讨的共同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学的“物流”或“综合物流”与西学的“后勤”或“商业后勤”(区别于军事后勤)在语义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使人很自然的把物流看成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少有支持、服务、响应、从属以及战略的意义;再一方面则是物流服务的运作几乎涉及到所有产业并要求这些产业进行物流化调整;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浮现和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丰富之中。
当然,物流不是一个“筐”。如果一个概念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是无所不包的话,就会因为没有特定的作业范畴而很快失去生命力。
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兰布洛克所说:中国的物流产业“要在发展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
四、从企业运营的的角度来解读物流的理念按照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5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相应的物流功能性活动则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存货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因此,物流也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即物流的7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物流功能环节就是运输和储存。对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过程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程度。
7,企业是赢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那么,物流理念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功能整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前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王之泰教授在95年出版的《现代物流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包含在物流之中的新见解,是一点即破的,——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
战术的整合变成了战略的决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正是通过功能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而结成策略联盟的。
五、物流服务功能整合的途径
具体的功能性活动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发展物流产业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整合的问题。事实上,功能整合是发展物流产业的核心业务,是物流企业运作的灵魂。
1、 激发物流需求
生产制造企业由于拥有产品的物权,又处于供应链的中心,所以有权力也最有可能对物流全过程实行有效的安排和协调。因为物权属于制造商,所以相对而言物流服务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物流企业是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战略提供服务的。
制造商是物流服务的需方。它所要考虑的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的问题,要进行“服务/成本”的效益测算。但不管是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都要考虑功能以及相关的资源整合。从企业竞争战略的优势考虑,自营物流要对分散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外购物流则须对市场上的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协调安排。所以,发展物流产业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制造商的物流服务需求。换句话说,物流企业要能为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务解决方案,整体的或者是局部的。要能用优质的服务为制造商的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支援,并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制造商自营物流的成本,同时自己还能获得足以维持发展的利润。这是市场对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对制造商的服务要求和标准有透彻的了解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
2、发展物流企业
一般来说,现有的仓储、运输、货代中介等企业在产业性质上都属于物流企业,所以不存在还要进入物流产业的问题。但从现代物流的观点来看,如果它们不能作为制造商或特定产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参加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不能与制造商等结成策略联盟,则还不能算作现代物流企业,只能算作传统物流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传统物流企业是否能进入制造商的一体化供应链升级为现代物流企业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从分工协作的观点来看,制造商选择其物流服务供应商时主要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其市场营销战略需要;其次是与市场营销战略相匹配的物流系统设计;第三是能获得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第四是能获得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好处。制造商的“服务/成本”分析将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物流企业拥有物流服务的资源如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或线路经营权等只是其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必要条件,而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选择则是其进入一体化供应链的充分条件。每一项具体的整合都是一系列技术经济权衡的结果。
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定位取决于资源配置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此,物流企业必须实行服务的专业化,必须抓产品。不同的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特性。围绕产品的物流特性所进行的服务技术开发将为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并形成核心服务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只要具备核心服务能力,传统物流企业融入一体化供应链就会很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核心服务能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之处”,就是特色服务。毫无疑问,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服务品种的不断创新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物流企业发展了物流产业自然就发展了。
3、延伸物流服务
功能整合本质上就是延伸服务。物流企业延伸服务有两个方向:一是沿供应链“顺流而下”,即在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二是沿供应链“逆流而上”,即在制造商的物料供应渠道内作为服务供应商。如果同时向两个方向延伸,把制造商的物料管理和实物分配都承担下来,就成了所谓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虽然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企业的最高境界,但要求物流企业对制造商经营活动的深度参与。如为麦当劳做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夏辉公司不仅与麦当劳是相互持股的,而且双方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朔到“麦当劳在后院用手工削土豆条”的时候。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美国,1996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产业中的比重也只有6%,约300亿美圆。五年才增长了2%。
我国目前还缺乏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如对运输市场实行的还是审批制。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制造商在外包物流服务方面的需求还比较小,信心也不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现阶段不能盲目追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只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为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和有特色的物流服务。
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大货主为依托,按照委托企业的物流服务要求和标准来改造现有储运资产的结构和功能,并重整业务流程。为特定的生产制造企业或者特定的货种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二是作为更大的物流系统的子系统提供阶段性的延伸服务。比如与跨国物流公司接轨提供国内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延伸服务的起点就是前述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特别是运输、仓储、信息集成、存货管理、定单处理、物料采购等核心功能最可能成为服务延伸的起点。必须指出,服务延伸的过程就是在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对货主的服务需求细分再细分,对服务品种创新再创新的过程,也是对制造商的经营运作参与再参与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
服务的延伸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集成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时尚和服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可以说,物流功能的整合正在从业务整合转向信息整合。用网络的优势来整合现有物流服务资源,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4、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现有物流服务资源的结构性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有码头和仓库的结构性过剩,也有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结构性不足。但最大的不平衡是巨大的市场和稀缺的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市场发展的规范之间的不平衡。因此,发展物流产业除了要防止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发展物流产业的一开始就按照WTO的原则和标准与国际物流运行规则接轨是必然的选择。当务之急是放宽本国国民市场准入的条件,加快对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升级的的进程,尽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来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特别要加紧对物流网络建设的统筹规划,并进行重点投资。
篇8
经验1:制定标准 统一规范
上海电气集团总裁黄迪南认为,制定标准,统一规范是两化融合的基础保障。他分析说,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系统是庞大的系统,如果想避免信息孤岛,形成一个整体,就一定要制定集团的统一标准。上海电力集团在编制集团信息化规划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全集团的各类数据格式标准、编码标准、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这使得业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成为可能。同时,他们还建立集团总部、产业集团、工厂之间相互衔接的标准体系,实现三个层面信息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孙聪指出,飞机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飞机研制的二维设计、模线样板、标准样件、模拟量传递的设计制造模式,是一个数字工程,需要创建全新的完整、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来支持数字化的设计模式。他认为,在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将以往设计中有继承性的工程标准化概念,改造为数字化所需要的标准规范外,还需建立大量的新标准、新规范。
针对制约重机行业信息化应用的产品基础数据装备难的问题,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从数据源头入手,通过统一物料编码标准、统一工艺规范、规范业务流程,基于PDM/CAPP/ERP集成环境,在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准备、生产制造、成本核算等核心业务之间,实现了物料数据的自动化维护,为单件小批类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ERP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经验2:抓住重点 试点先行
黄迪南介绍说,上海电气集团拥有12家产业集团,摊子大、业务多,信息化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信息化投入又比较大,如果全面铺开,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上海电气集团首先选择核心业务、重点产品进行试点。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床)针对我国机床制造产业中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技术落后,未掌握关键技术,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在建设国家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过程中,投入巨资,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国家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他们和华中数控合作,研发平滑过渡与自适应进给率调整算法和先进的编程调试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连数控系统,实现了纳米高精、高速插补,提高了自由曲线、曲面的加工性能,有效地提高了高速加工的平稳性,具有完善的安全功能和远程监控与诊断功能,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验3:管理主导 技术支持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积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根据产品特点优化建造工作流程,编制期量标准,规范接口关系,编制企业信息化管理手册,为企业信息空间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武船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建立信息化大背景下的信息管理模式,在网络化的共享数据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分道总段建造编码体系,规范了公司的生产设计和生产管理。他们利用工程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设计过程的并行实时动态监控,为设计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可视化工作平台。近十年来,武船经济总量和效益均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
徐工集团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线,利用条码、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建立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企业的年度/月度计划、批次计划、送货计划与供应商、外协单位实现了全面集成,并通过物流管理系统的延伸,实现了与供应商的协同运作。目前,徐工集团和489家主要协作厂商建立了数字化物流通道。徐工供应链平台改变了原来的单枪匹马的企业竞争策略,促使供应链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协作关系,降低了采购费用,基本实现了零库存,提供了企业综合价值链的竞争实力。
经验4:注重宣传 加强培训
两化融合不只是IT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的工作。因此,宣传、培训是两化融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徐工集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为了加强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徐工集团在集团和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综合培训计划中单列信息化培训计划。集团和各分子公司均建有培训设施,可以同时对150人进行在线培训。2009年,徐工集团已经培训约4500人次。信息化人员在参与信息化项目之前都会到业务部门工作3个月,了解和领会实际业务;业务人员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前期的调研、选型、招标到后期的实施、维护,都积极主动参与,做到与信息化人员的相互融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工集团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人才与业务管理人才相互融合之路,即信息化人才既可以成为IT专家,也可以调到业务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经验5:有效集成 充分融合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Based SM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hen Mengxia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ongguan523083,China)
Abstract:Since the 60's and since the 20th century,with the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lives,the information system as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ermeated all areas of life.SMEs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ost dynamic force,with urgent development needs,enterprise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siness strategy,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there Help to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enhance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words:;SMEs;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Information system realization;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一、引言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硬件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资源共同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目的是及时、正确、全面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企业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的管理,以ERP应用为参照、销售订单管理为核心的简易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可有效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与市场响应速度,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二、系统分析
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以销售订单管理为核心的简易企业供应链管理功能,为中小企业提品销售、生产与库存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功能,支持产品销售策略的及时、正确地制定与实施。
通过系统平台企业管理人员能及时响应客户确定的采购订单,对订单进行生产安排,订单生产完成后,通过物流平成产品的发货,同时完成货款的结算。通过系统操作平台,可以随时跟踪、查询订单各环节的状态,方便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产品、订单、用户等信息流运行于系统的各个环节,明确、严格的部门职责与分工,便捷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保证订单信息的正常处理与流动,共同构筑了整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三、系统设计
根据对系统的分析,该系统主要可分为用户管理,产品信息管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委外管理,客户管理等模块。以产品信息、库存信息、客户信息为基础,从订单管理开始,依次传递到生产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各功能模块与DBMS之进行数据交互,以串联整个系统管理流程的运行。企业内部各类操作用户根据各自的权限,完成自身在系统中承担的任务,实现与系统的交互。
(一)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中所有登录用户的信息,分配用户的部门级别。
采用用户和角色模式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即根据用户所在的部门所应具备的操作功能,分配相对应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具有对用户管理的操作权限,包括用户添加、用户删除、部门变更、密码重置服务。企业从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招聘新的员工,则需要将该员工的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则必须在系统中将此用户记录删除,以免造成安全威胁。系统中添加用户时,由系统默认给定了一个初始密码,用户可以在初次登录系统时对密码进行修改。在日常作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用户自身因忘记密码而不能登录系统的情况,此时由系统管理员对该用户的密码进行重置,还原为初始密码,以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二)产品信息管理模块
产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产品信息的浏览、添加、维护的功能。
产品信息表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表,其产品相关信息,在系统正式运行之前,必须录入到系统中。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操作员可以将产品信息数据库表以EXCEL表格导入、导出,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同时支持管理层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适的市场价格与销售策略。
(三)订单管理模块
订单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订单的创建、修改、查询、打印的功能。
该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销售订单管理。通过系统操作平台,可以随时跟踪、查询订单各环节的状态,方便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
订单管理模块从订单管理开始,订单信息依次从传递到生产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将新增的数据信息整合为订单状态信息表,实现对订单业务的查询,业务状态的跟踪等功能。高效的订单管理平台,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四)生产管理模块
由于现有企业规模较小,暂未引入ERP系统,生产管理模块只需提供生产订单查询。生产部系统操作员通过系统查询相关订单信息,打印产品订单表,根据订单信息中的订单数量与库存信息,制定生产计划。生产管理模块中预留了ERP生产管理应用连接接口,为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
(五)物流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订单发货的物流信息的添加与查询功能。
企业的货物通过业务外包,物流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通过物流公司将商品发送给买方的。可以减少管理的环节,提高管理的效率。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性,规模化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配送效率,加快物资的传递。将物流公司业务和系统平台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很好的与物流公司进行数据对接,充分利用物流公司数据资源,快递有效地为该信息系统平台提供支持。企业与客户均可以通过物流平台的查询,随时跟踪物流状态,及时跳进和处理。
(六)库存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企业产品的入库、出库与库盘点功能,这部分工作由仓管部负责。具体的功能包括产品入库、出库、盘点并提供库存信息的查询。
(七)委外管理模块
委外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委外订单的创建、修改、查询功能。
委外管理又称外协管理,主要是管理产品的外协加工与订单外包。外协加工包括外协出库与外协入库,外协加工时,建立外协加工信息表,实现外协加工产品的入库、出库。订单外包管理流程为外包创建与外包入库。外包创建时,建立外包信息表,外包业务完成后完成产品信息的入库。
(八)客户管理模块
客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各类客户信息的添加、查询与维护。
客户的类型包括:外协客户、销售客户与外包客户。客户管理模块中支持各类型客户信息的录入与维护,以方便与各类型客户的沟通与使用。
四、数据库设计
为满足企业给数据管理的要求,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以作为数据库的连接处理方式,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撑平台。在数据库中,包含系统权限表、产品信息表、订单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委外信息表等二十几个表,有效的为系统提供了数据的支持。
五、系统实现
(一)权限管理模块
为系统管理员、经理、生产部、业务部、仓管部人员提供各自的权限,实现对数据库中权限表的各种处理,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地保证。主要运用技术实现该系统模块,具体功能是对权限表进行读取、设置、修改、删除、配置管理等内容。
(二)数据管理模块
为数据库中各业务表中涉及的数据除提供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了对业务数据的整合、处理、决策等扩展功能。此模块为系统核心功能,将与系统其它模块进行相应的数据交互。使用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封装与处理。
(三)订单管理模块
订单状态信息表为该信息系统重要数据库表单,将从订单创建开始,依次到生产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的过程中新增的数据信息整合为订单状态信息表,实现对订单业务的查询,业务状态的跟踪等功能。高效的订单管理平台,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四)物流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模块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网络平台数据整合到信息平台,方便系统查询功能的需要。
六、结束语
基于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对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进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威,吕文哲,曹瑞.信息系统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环境总体不够稳定的大形势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情况,而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和产业增值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我国供应链融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操作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动产担保、权利质押、金融保险三种主要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法律风险,并提出解决这些法律问题的手段和规避风险的方式。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动产担保;权利质押;金融保险
在目前我国货币紧缩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国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比较系统、全面和具体,而我国对于供应链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全球化经济形势的波动,如何有效保障我国企业的资金链稳定,特别是避免中小企业在采用各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法律风险以及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最终建立持久稳定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供应链金融概述
传统的供应链源于分工模式与制造模式的变化,是指在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模式背景下产生的顾客与供应商之间有效衔接的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化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的情况下,供应链已经发展成一个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集成网链。随着庞大资金流运转管理的需要,金融与供应链的结合而产生了供应链金融,为宏观经济形势大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铺设了一条全新的融资路径。
1.1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首先是由贸易融资演变而来的,根据我国学者雷蕾和史金召的研究结果显示,学者Berger(2004)最早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完整框架,阐述了“政府政策-金融结构-贷款技术”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思路,并将供应链融资视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随后,包括Mapper(2004),Beck(2006),Klapper(2006)等众多学者从多个视角对金融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供应链金融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直到2008年,MichaelLamoureux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做了相对完整而现代的定义,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在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笔者以为,供应链金融是针对一个产业供应链,服务于其中一个或上下游企业的多个企业的金融产品,它可以使得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运作,从而促进“产———供———销”这一资金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的方式,构筑了金融机构、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在我国,金融机构通常指银行,而需要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的对象大多也是中小企业,因此供应链金融更多地指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1.2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联系着一个庞大的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它拥有多个参与对象,大致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第二部分是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第三部分是物流公司、仓储公司、物权担保登记机构、保险公司等;最后是监管机构。这些对象分别对应的是资金的需求主体、资金的供给主体、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支持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多个对象之间相对复杂的业务关系形成了多个融资模式,以现金流缺口包含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应收账款周期、应付账款周期和产品生产及存货周期)为切入点,供应链金融可以衍生出以下三种融资模式:一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由买方做反担保,卖方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质押,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二是预付款融资模式,它的表现形式是在卖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以卖方在委托的仓储监管方所指定的仓库开具的仓单为质押条件,而其提货权归属于银行;三是融通仓融资模式,是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的行为。
1.3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状况在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晚于国外多数地区,直到2000年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推行类似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服务。同时,与国外独立于银行的金融管理公司作为供应链金融主导机构不同的是,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纵观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国内各家银行出于业务拓展和竞争的需要逐步开展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业务,到现在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和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十多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在有效缓解了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暴露出如法律途径的闭塞、信用体系的缺失、风险的扩大等诸多法律风险因素。
2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法律风险分析
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是保障信贷权利人的关键。对此有学者提出:“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而法律环境的核心功能在于如何提供对信贷人权利的良好保护”。现实中,企业在融资中会遭遇多种多样的法律风险,通过分析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2.1动产担保制度的法律缺陷质押贷款是融资企业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动产质押或是权利质押,两者都与动产担保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担保法》是规范这些行为的准则,《物权法》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担保物和目标权利的归属和行使。然而,虽然我国法律已经尽量做到适应目前复杂的金融交易,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难以顾及到的方面。
2.1.1有关未来财产的法律空白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有关“未来财产”可以作为担保物,这就意味着我国法律并不允许融资企业利用“未来财产”进行融资,这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一些中小企业融资的期望。实践中,融资企业要进行生产急需资金,但并没有现实的财产可以抵押或者质押,只有采购合同。此时,银行会根据企业的信誉,以签发提货单的方式来提供资金,但这种以信誉为基础的提供资金的方式风险极大。假设有一套完备的法律规定直接定义“未来财产”,将“未来财产”可衡量化,而不是将其生搬硬套到担保物的领域,就可以让融资企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降低银行提供资金的风险。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未来财产”所涉合同的审查,现实中银行为了业务的快捷,合同审查环节会相对形式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会带来很大的隐患,例如两个公司之间进行虚假交易骗取银行授信,或者直接伪造采购合同来行骗,而究其根本就是没有现行法律去约束这一类的融资行为。
2.1.2有关浮动抵押的法律缺陷与“未来财产”相类似,浮动财产抵押也处于法律空白状态。浮动抵押源于英国衡平法院(CourtofEquity)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用以解决传统固定抵押局限性的一种特殊的抵押制度。在我国,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抵押应当向抵押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物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浮动抵押的空白,对实践中企业采用价值量浮动财产进行抵押融资的实现提供了立法规范。但同时,《物权法》所确立的浮动抵押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立法缺陷:第一,浮动抵押的设立主体过于宽泛,这不仅威胁抵押权人的受偿风险,而且容易滋生贷款诈骗行为;第二,浮动抵押的客体过于狭窄,浮动抵押的财产仅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而将不动产和其他动产排除在外,极大限制了浮动抵押财产的范围,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第三,浮动抵押的风险控制过于简单,一方面对浮动抵押权的实现以及优先权的问题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另一方面抵押人为逃避债务恶意处分财产时,抵押权人没有撤销权,这就导致抵押权人将承担巨大的风险。
2.1.3有关动产抵押登记的法律缺陷随着银行和企业之间融资业务往来数量的激增,一些原本不被重视的程序性环节和细节操作反而成了融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之一。任何关于物权的设立和转移都可能涉及到第三人利益,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一般都要求进行公示。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不论是权利质押、动产质押或者是浮动抵押,都会面临公示的难题。融资过程中,银行面对企业提供的形形的所谓“担保物”,银行根本无法保证其稳定性,而“担保物”的稳定性也成为担保债权稳定性和融资安全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例如,甲公司将产品抵押给银行进行融资,因抵押物不需要转移占有,甲公司和银行也未办理抵押登记,甲公司在获得资金后又将产品卖给乙公司。此时,银行的抵押权如何实现便成为难题,如果乙公司是善意第三人,且甲公司又没有其他的资产,那银行的抵押权根本无法实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为了交易的便捷,忌讳于动产抵押登记程序的繁琐、内容的复杂、成本的高昂,特别是对主合同和抵押合同的效力、抵押物的权属和价值等需要进行实质审查,因此银行往往会忽视动产抵押登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动产抵押登记存在明显的法律缺陷:第一,我国没有统一的动产抵押信息联网制度,多个行政部门可以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登记信息分散、隔离、不透明问题严重,导致“一物多抵”现象无法杜绝;第二,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不统一,《担保法》既规定了“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即登记生效主义,又规定“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即登记对抗主义;第三,同一担保物上的优先受偿顺序不明确,容易导致抵押债权空置。
2.2权利质押领域的法律障碍企业通过权利质押来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相当重要的一种融资途径。法律上规定的可以用于质押的权利大致有汇票、支票、本票、债权、存款单、仓单、提单以及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等。这些权利看似门类众多,但就出质方式来说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下面就以仓单质押为例,来说明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仓单质押是指出质企业将货物存储在物流企业中,由物流企业负责监管货物,出质企业以物流企业开具的(存储凭证)仓单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仓单名下货物的价值向出质企业提供贷款。《物权法》第223条明确将“仓单”列为可以出质的财产权利之一,为相关现货企业解决了在交割回款时的资金周转难题,也为企业现货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律基础。虽然目前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但是对于控制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却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仓单质押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物流企业与出质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银行作为资金供应方,物流企业作为担保方,对于出质企业提供的质物的价值以及合法性缺乏科学评估的能力,如果出质企业存在故意隐瞒或欺诈的情况,两者的风险难以避免。二是质物的流动性导致的价值风险。一方面,对于同一仓单项下的货物可以在不同时间提取和补充的情况下,存在以次充好降低质物价值的风险;另一方面,质物的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质物变现能力的风险。三是法律的不完善导致的权属风险。仓单随着交易的开展在不同的主体间转移,仓单项下的货物的权属极易产生权属纠纷,而《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仓单质押基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导致仓单质押业务面临法律纠纷风险。四是监管的无序性导致的安全风险。在国外,由于拥有第三方的金融管理机构,仓单项下货物的监管有充分的保障措施。但是,我国目前许多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且不联网,又缺乏有序的监管程序、科学的监管技术和完善的措施,而银行又没有监管的能力,导致私自提货以及货物的毁损灭失风险极大。
2.3金融保险制度的规范不足供应链金融中风险长存,而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供应链金融中加入保险机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虽然我国有些银行已经开始尝试应对融资风险的服务产品,例如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但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还不成熟,这显然与我国法律规定的空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保证保险,在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以保险费代替担保费为主要方式分摊银行风险的金融保险制度,可以为中小企业和个人获得银行融资提供便利的途径。然而,这种保险在《保险法》上虽有提及,但未形成明确的法律系统,甚至基本的性质问题———保证保险到底是保险还是保证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性,这不但导致适用法律选择上的困境,被保险人应优先行使担保物权或主张保证责任模糊不清;也导致保险机构在操作细节上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最终结果是限制了这一保险业务的开展。同时,保证保险作为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的辅助融资类保险业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本应由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保险公司承接这一责任时,政府也理应提供更多的激励扶持政策对其发展予以支持。但是,保证保险并未得到这种支持,比如保证保险的保费要计入营业收入,违约风险准备金也不允许在计算所得税时予以扣除,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证保险的发展。
3对于完善我国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法律制度的建议
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问题,避免一些可以控制的风险事故,是构建一个和谐的供应链体系的必要举措。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入手,以下就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完善浮动抵押制度。一是提高浮动抵押的准入条件,将浮动抵押权的设定主体限定为公司;二是扩大浮动抵押权的客体,将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以外的动产和不动产纳入抵押范围,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率;三是规范浮动抵押的实现程序,将其纳入司法程序的框架内;四是明确浮动抵押的受偿顺序,特别是要明确法定担保物权与浮动抵押权之间的受偿顺序问题。其次,要完善动产抵押登记制度。一要改《担保法》中关于动产抵押的“登记要件主义”为“登记对抗主义”,加快动产的流转速度和使用频率,提高动产抵押的效率;二要改“多头登记”为“统一登记”,提高动产抵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重复抵押”带来的融资风险;三要规范登记流程,统一登记内容、登记格式的标准,提高登记操作的规范性。再次,要完善权利质押监管制度。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对质押物进行尽职调查,防止重复抵押情况的出现;二要强化监管审查力度,建立银行内部严格的质押条件审查制度、风险自查制度,以及监管企业的监管责任制度;三要探索第三方担保机制,保证质押物实际有效的存在以及控制价值的大幅度波动。最后,要完善金融保险制度规范。宏观上,针对融资企业的新型保险产品构建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将其与传统财产保险进行严格区分,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且规定与之相应的处罚措施。中观上,一方面,明确金融保险的法律性质,以解决《担保法》对金融保险,特别是保证保险的法律适用上的困扰;另一方面,调整税收等相关法律制度,打破金融保险在政策、法律层面的制度约束。微观上,改进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和个人特点的评级指标、调整规则以及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8):76-82.
[2]于宏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12-114.
[3]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4]陈成.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马佳.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公职[D].天津:天津大学,2008.
- 上一篇:电影行业swot分析
- 下一篇:股权多元化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