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训范文

时间:2023-03-17 04:2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实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专业实训

篇1

一、目前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模拟实训的资料“过于虚假”。比如:外来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开具单位的公章,取得银行汇票没有先到银行鉴定真伪等等,影响了会计实训教学实验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目的。

2.会计模拟实习内容涉及企业会计业务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及会计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不完全了解,感到无从下手。比如产品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结转等,一定的操作难度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3.会计模拟实训中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了会计监督,容易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只会经济业务处理,而不理解会计岗位之间的牵制关系,这样的会计是不合格的。

4.实训教学实验的指导教师由会计专业的教师或实验员担任,其指导与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因为他们当中部分人对具体的业务环境也未亲身经历,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我们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二、财务会计专业加强专业实训的改进措施

1.选好一套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造就学生特点的实验资料。

通过比较,我们建立了的、三个会计模拟室,收集了百余种仿真原始凭证,经济业务覆盖面广,代表性强,重复量少。为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由学生身兼数“职”,亲自尝试出纳员、材料核算员、成本核算员、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以及经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实习教师通过正确提示,指引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处理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大量接触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而且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掌握了会计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也正确理解了企业与政府、供应商、投资人、债权人、中介机构的关系,提高了模拟的兴趣和工作效率。

2.采用手把手模拟教学形式,循序渐进,易学易用。

探索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将整个实习实训过程分两大块:一块是岗位认识课程;另一块是模拟企业账务处理。岗位认识课程是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明白企业实际中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各种岗位之间的联系,理解实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的连贯性和相关性。例如我校在会计实训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填报各种原始凭证。第二块模拟企业账务处理详细地演示了某企业一个月账务处理情况(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填制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报表的填写采用集中、分散、参观等不同形式全面系统地安排,通过真实的操作使学生增长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实训始终。

首先通过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模拟企业的会计核算、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等内容和方法等,将所学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我们在整个实训中,不论从会计科目的应用、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到会计报表的编制,都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法规,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

篇2

关键词:实训教学会计实践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初、高中毕业生,学生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一个中小型企业的完整帐务不能进行处理,甚至一些简单的、常见业务也感觉无从下手。所以要重视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实训环节,接触实际,学生可以耳闻目睹会计的操作与应用,会计在各个领域的执业情况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等,解决了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上的难点,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走向社会。

一、合理界定实践教学内容

在传统会计教学中,普遍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原因就是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不好,针对性不强,实做业务太少,所以要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一)强化实践性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项目设计、论文撰写、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实务部分,教学尽可能与实务相结合。通过一套实验材料,不仅让学生掌握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也熟悉其财务管理工作。这样的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3、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投资、筹资、营运资金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等财务管理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灵活性训练、自信心培养、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良性循环。

(二)倡导案例教学法

引进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将某一个真实的单位和组织的财务活动引进课堂,并向学生呈现出该单位所面临的问题或需要作出的账务处理决策,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决策者的地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消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课前见习,课中模拟实验,课程结束之后的实习这三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

(一)课前见习

《财务会计》课程安排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财务会计》课前见习既是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又是《会计学基础》与《财务会计》课程联系的桥梁,同时还可验证和延伸《会计学基础》的内容。见习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使见习单位核算内容与将学理论内容相吻合;时间约两、三天即可,可根据见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分组交叉进行;见习单位的老师现场讲解核算程序、内容、方法、特点等,并出示相关帐、证、表。选择的实习单位,既要有独立核算单位,也要有集团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成本中心,既可以是商贸营销公司,也可以是生产型企业或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通过这样的见习安排,既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还为后读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应着重搞好两个实验即:单元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

1、单元模拟实验是在某一单元(或某一章)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以单元的板块形式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须事先购买商品化会计实验软件)进行的阶段性实验。该实验在教学中的安排目的是分段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报告方法。如货币资金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都可分别进行单元模拟实验,或按企业销中资金运动的过程安排单元模拟实验。单元模拟实验中的技能训练比课堂作业更为复杂,而单元模拟实验又使复杂的会计技术分散化、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将乏味的理论和操作规范变成看得见的实验,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又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学习中的兴趣。

2、综合模拟实验是指模仿一个企业某一会计的全部经济业务,经过再设计和加工形成系统完整的会计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所进行的仿真操作演练。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财务会计实验具有易进行环境假设和方便操作的优点,由于实验资料是模拟代表性企业的经济业务,所用凭证、帐表均与实际相同,业务全面、系统。这种综合模拟实验可弥补单元模拟实验条块分割、系统性差的不足,且不致产生校外实验中由于实习单位生产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学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实验过程易控制、出现的问题也方便解决,不论业务类型、内容,还是其繁简程度都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控制、引导下,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综合模拟实验对于学生全面理解财务会计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三)校外实习会计

专业实习是在《财务会计》课及模拟实验完成之后,到单位的定点实习,时间约一个月。据会计年度的特点,专业实习最好安排在十月下旬到次年元月中旬,由于此时学生对企业核算的程序、内容、方法等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能独立处理一般业务,此时安排校外实习对学生和实习单位都有好处,学生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既能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同时因企业年终需办凭证汇总、试算平衡、结转、编制报表等业务,实际做账机会多、实用性、针对性强;实习单位的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操作指导和检查,可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完成技术含量高的(如调帐、财务分析等)业务。目前企业财务会计采用无纸化操作的并不多,多数单位仍是手工做帐,或机帐手帐一起做,若实习单位实行了电算化,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录入凭证、修改凭证、理解电算化核算程序及其特点等将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为电算化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以上三大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互相促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甚至让用人单位感觉是一个熟手、能手,再也不会出现财会专业的毕业生不敢接账簿的尴尬局面。

实践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实践教学的书面报告。

三、会计实践教学达到的效果

(一)实践教学借助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对企业、经济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并且能从课堂教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前进入了社会,熟悉了具体工作环境。

(二)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

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助于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张富堂.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单项实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实用性人才。各职业院校纷纷建立起与教学相配套适应的实验实训中心,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零距离”上岗。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管理制度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总体较差,实验实训条件差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轨,“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2015年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总体要求中指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各职业院校纷纷建立起与教学相配套适应的实验实训中心。而作为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又与其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实训室由于受行业因素的限制,更加注重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犹如置身真实的企业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实训,学生容易将自己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把自己当作真正的会计而非学生,责任感和成就感的产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实际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因此在建设这样的实训室时,一定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1建设前准备工作

1.1认真仔细做好调研统筹安排为防止设备购置前论证不充分,造成购置重复或闲置、特色不突出、互相分设,不能共享;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规划建设一个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专业建设,又突出学院专业特色的行业高标准、高质量的会计类实训中心;其次,不要一味要求实训中心建设的高端、大气、奢华,要考虑到学院自身经济条件,师资能力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考虑学院办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建以致用”作为基本的建设原则;再次,要紧密联系会计工作实际符合会计工作流程,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尚而忽视了会计工作的本质;最后,要充分利用将建成的实训教学设备,面向周边环境和会计行业进行社会有偿服务,积极争取社会会计知识培训或竞赛承担社会任务,多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支持企业合理规避经营风险,以求经济回报形成实训中心资金的良性循环,并扩大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形成招生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效应。

1.2结合自身专业设置做好长远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会计专业实训中心的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院一级的规划,根据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情况,确定开设会计类哪些专业建设哪些相应配套的实训室,进行资源共享整合形成会计类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及各专业实训室的数量、面积、配套资金、管理人员等基本安排。二是实训中心所属系部自身的规划,要根据系部会计专业建设的需要,确定实训中心各专业实训室该配置的设备软硬件、规模、主要教学内容、实训耗材的使用、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实训成绩评定等各个方面,做到有目标、有特色、有责任、有制度、有重点地进行实训教学工作。实训中心的规划既要起点高,创意新,又要紧贴实际,突出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

2建成后的管理

2.1实训中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实训中心建成后为保证其达到建设规划要求,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完成会计专业教学科研任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做到实训教学与实训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训中心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使实训中心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实训中心不同的管理工作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如实训中心安全制度、实训中心设备管理制度、实训室卫生制度、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守则、实训室学生守则、实训耗材的管理制度等。在健全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训中心设备实物资产的管理,每次实训时均填写相应的实训日志、仪器使用登记,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维护情况都真实记录,使实训中心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实训设备仪器的管理实训中心的实训设备要落实专人管理,有专门的实训室技术人员对实训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和保养;建立实训设备维修维护登记表,以便随时掌握实训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建立专业相近的共享实训室,集中管理实训设备合理调配实训室,以实现资源共享防止实训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建立实训设备卡片和台账明确责任人,每学期结束及时盘点实训设备,以确保实训设备账实一致。

2.3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加强实训室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逐步引进会计行业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人才,提高实训队伍素质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实训室建成后,要使其达到预定设计目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训室的工作人员是关键,要充分挖掘实训室工作人员的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其行业优势,指导和培训学生正确掌握会计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实训室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风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会计实践工作能力及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教学技巧以适应现代化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切忌为了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而盲目地引进一些专业不对口,业务素质差的“高才低能”人员。

篇4

关键词: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 培养目标 组织与实施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的重要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职会计专业正是顺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为中小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会计人才。但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来看,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还可以,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很难达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而且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实训课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便为他们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角度来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二、会计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会计、出纳、库管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各项专业技能,不仅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和会计电算化(用友财务软件应用),而且具备其他一些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比如应会中英文打字、珠算、点钞、会计数字书写、电子工具(计算器、收银机、POS机等)使用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会计专业技能包括会计基本能力和会计专业能力。其中会计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数字书写、珠算、点钞、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工具使用等;会计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财务软件应用和手工账务处理等。

三、会计实训课的组织与实施

1.会计基本能力技能课的组织与实施

(1)适当安排教学内容

会计基本技能是会计人员必具的基本功,教学安排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始终。我作了如下安排:第一学年(两学期)开设“会计基本技能”这门课,每周开课2课时,晚自习安排星期一、星期三提供40分钟的技能训练时间。这门课具体学习的内容包括珠算、点钞(包括假币的鉴别)、会计数字的书写、电子工具(计算器、收银机、POS机等)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把几个模块交叉进行教学与训练,在第二学年学习有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等相关专业技能课程,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

(2)合理安排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既然是会计人员必需的专业基本功,就要掌握这些技能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如珠算和点钞要想提高专业技能只靠每周2课时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之外应有一定时间来保证,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训练时我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将这些计划进行目标分解,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训练与考核,同时与同学科的教师配合进行训练,如晚自习的40分钟训练时间安排教师进行组织或辅导。对于需要机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的技能,如电子工具:计算器、验(点)钞机、收银机等的使用在教学安排上尽量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或安排学生到超市实习以强化收银机的使用、假币的鉴别等,通过这样方式达到提高学生会计基本技能的目的。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师在课堂组织和日常训练上都必须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刻苦训练。

(3)制定切实可行的技能考核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会计基本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能考核目标,并要求学生通过扎实的训练达到这些目标。比如珠算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每期组织学生参加珠算协会的珠算等级鉴定且达到五级以上水平才算合格,否则该门课程要继续学习直到达标为止。其他如点钞、会计数字书写等都要求达到相应的标准。

2.会计专业技能课的组织与实施

(1)将理论课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以基础会计课的教学为例,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安排一定的实训课进行同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如在讲解到会计要素时,我组织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直观地了解各项会计要素的组成,同时让学生对凭证的传递作适当的认识与了解。当讲到会计凭证时,安排专门的实训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从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填制、传递与保管到记账凭证的登记与审核等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与了解。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规范演示、反复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作,以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其他的教学内容如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流程等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边学习边进行实训的目的。会计课程的考核也可分为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考核。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强化会计模拟实训教学

通过以上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渗透实训教学,教师在理论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再模拟一次企业产、供、销全过程核算的综合模拟实习,以达到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在有了前面的分步实习的基础后,再进行综合模拟实习,要对学生分不同的岗位进行岗位体验实习,会计、出纳、财务主管、银行、税务等。这样也为学生下阶段的社会实践做好准备。在模拟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同岗位的责任分工与功能权限,也可以在此阶段对学生提高实训要求,可适当提高会计核算的难度、增加会计核算的业务量、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要求等,同时还配套学生进行电算化操作技能的训练,简单会计分析报告的书写等,最后模拟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实习作品,教师进行考评。只有这样逐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才能确保实训课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保证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

篇5

关键词:技能;会计专业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要求来看,技能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课程开设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门以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案例为依托,融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于一体,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会计综合能力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就课程体系来说,《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之后开设,通过该课程,不仅强化了前续课程的专业技能,而且以实际工作为切入点,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大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方面。在知识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能力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及会计核算的内容,具备担任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在素质层面,期望通过该课程,塑造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耐心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无论从课程体系完整性的角度还是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的角度,都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通过《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开设,为学生专业对口率、工作稳定率和收入增长率架桥铺路。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设立的虚拟生产型企业实体为平台,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设计一个月的百余笔典型的经济业务,通过建账、凭证处理、登账、出具报表等手工会计处理和系统管理、总账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UFO报表处理等电算化会计处理,让学生根据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按“一人多岗”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最终完成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处理过程。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手工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会计实务基本并行。比如说,周一安排四个学时的手工会计实务对1~10日记账凭证进行编制,周二再安排四个学时让学生在实训室通过财务软件进行1~10日记账凭证的录入。在课时分配上手工和电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学方法

针对《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与实际操作为教学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反思教学法、拓展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1、六步教学法。所谓六步教学法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了解企业,进入角色。学生对仿真实训企业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建立职业概念,进入岗位角色;第二步,识辨业务,任务安排。学生对实训资料中的原始凭证进行识别,判断是何种经济业务,需要完成哪些会计核算任务;第三步,讲解分析,知识储备。教师针对实训内容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几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第四步,实务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主的辨识和教师的讲解,自己动手进行实务操作,教师从旁进行个别指导;第五步,点评反思。每阶段完成经济业务处理后,学生参考教师公布的答案进行自我检验,教师总结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点评讲解,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正;第六步,总结答辩。完成整个实训后,教师依据实训资料,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账簿、报表进行答辩。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作出相应评价。

2、直观演示法。对于每一个典型的操作实训内容,通过录像、教学课件和教师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掌握。直观演示法生动形象,对规范实训操作、提高实训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学法。在实训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相关环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某些障碍,通过对前期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来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完成任务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在会做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巧做。

4、拓展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应该借“题”发挥、拓展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该任务创设出一系列延伸性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联想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决这些拓展任务的同时,又能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而实务中又很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全面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适应会计岗位工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凝练三个方面。

1、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备:即备内容、备学生、备策略。所谓备内容,就是通过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和研读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还原为工作任务,设计任务情境,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所谓备学生,就是了解教学对象的层次,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和学的尺度。所谓备策略,就是根据课程内容考虑以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表达方式来开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课堂组织。课堂教学围绕六步法为主线,以任务安排、知识储备、实务操作、总结反思为主要环节。下面以手工总账登记为例介绍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第一步是任务安排:根据模拟企业的核算要求,需要对当月业务按旬进行业务汇总并采用科目汇总表程序进行总账登记。在学生完成1~10日业务的记账凭证编制及明细账登记后,就可以对各学习组提出任务要求,根据模拟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进行总账登记。

第二步是知识储备: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复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关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科目汇总表程序登记总账的方法及技巧,并选取2~3个账户进行举例说明。

第三步是实务操作:各学习组根据理论知识及实训资料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账,完成实训任务。学习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学习组之间可以通过比对、检查等方法进行数据准确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总结反思:在完成总账登记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将记账凭证中的数据以不同的方法分别登记到明细账和总账的理由是什么?进而为下面的对账工作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讲授、多媒体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组合,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凝练。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强化与拓展,以巩固学习成果。这一点可以借助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固化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模仿提升为应变。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总结答辩进行的。完成整个实训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实训心得,就实训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进行总结。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出发,结合实训资料,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进行回答。

篇6

关键词: 中职会计专业 仿真实训体系 建设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但是许多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虽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却无法胜任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如下。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以来受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中职会计专业一般采用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会计基础与实务的基本理论课、会计实训课。而会计实训课教学这一块一直比较薄弱,这不仅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会计实训教材内容和形式的不足。

校内模拟实训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一整套模拟资料,一般是一个企业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这些模拟资料可能是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而有些准备的实训资料则与实际相差较远,完全靠几个教师凭空编造出一个虚假的企业和一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其结果必然造成“模拟实验就是会计作业的翻版”的现象,缺乏真实感,使学生失去兴趣。以上两种情况都影响了会计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实训形式上要求学生从填制、审核凭证至编制会计报表独立完成一整套核算程序。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既是企业的会计,又是企业的出纳、仓管员、销售人员等。这样,易导致学生身份不明、岗位不清、思维混乱。学生对单个的凭证、账簿、报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无法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各岗位之间如何配合、凭证如何传递、各岗位明细职责等。

(三)实训场所限制。

实训室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无法同时接收那么多学生实习的,而会计资料带有商业机密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于是校内实训室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近几年,各职业学校虽然加大了对会计实训室的投入,但鉴于会计工作与银行、税务等各方的业务关系,能真正做到仿真会计实际工作运行的会计实训室尚未建立起来。

二、中职会计专业仿真实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仿真实训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泉州经济的不断发达,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又因泉州民营经济遍地开花,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业务较简单,这样有较强动手能力熟练进行会计各岗账务处理,熟悉企业银行、税务等单位业务流程等技能的应用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会是企业的首选。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水平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双师型”教师是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中比较紧缺的一类人才。因为大部分老师没有实际参与企业的业务操作,所以仍然停留在“理论派”之列。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实践活动,让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实践较好的指导。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实践,与行业专家接触,提高自身实践水平与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三、中职会计专业仿真实训体系建设的设想

(一)仿真实训教材的开发。

将学校会计专业的老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到当地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制衣行业的几家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制衣行业的主要材料、材料收发计价的方法、工资的计算方法等,以及到车间了解制衣行业的工作流程。通过收集几家公司多个月的账务资料,由老师进行整理,编制一套既高度仿真又具有代表性的实训教材。

(二)实训岗位的设置及人员分组。

为了让学生了解制衣行业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知晓会计核算工作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往来单位及银行、税务等单位的密切业务联系,让会计机构内各岗位之间做到内部牵制,故将仿真实训室的岗位设置为:银行、税务、客户、供应单位、采购科、销售科、仓库、会计科,其中会计科又细分为财务主管、出纳岗、往来会计岗、成本会计岗。其中银行、税务、客户、供应单位这四个岗位为所有小组共有,其余岗位按小组分设。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具体要求和内容,并落实每个岗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根据岗位的设置,从实训班级的学生中选出四位同学分别担任银行、税务、客户、供应单位四种岗位角色,其余同学每七人一组,分别是采购科、销售科、仓库、财务主管、出纳岗、往来会计岗、成本会计岗,定期进行轮岗训练。分组时尽量遵循互补原则,也就是做到好、中、差的搭配,这样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起到互助的作用。

(三)实训设备的配置。

布置会计仿真分岗位模拟实训室,应配备以下实训设施、设备:银行窗口一个、税务窗口一个、客户办公点一个、供应商办公点一个,每小组一个试验台、一套办公用品和印章、岗位座牌、模拟企业空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页、报表等。

(四)仿真分岗位模拟实训操作。

根据上述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按照经济业务流程进行分岗位模拟实训操作。例如:本公司(华兴公司)向供应商华泰公司采购布料,操作程序如下。

1.采购科派出采购员前往供应商华泰公司办公地点洽谈采购业务。

2.供应商发货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采购员持提货单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及抵扣联回到公司。

3.货物到达验收入库,仓管人员填收料单。

4.由会计主管审核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收料单,同意付款。

5.由出纳员到银行填写电汇凭证办理汇款业务并取回电汇回单。

6.成本会计根据发票、入库单和汇款回单,编制记账凭证。

7.财务主管审核记账凭证。

8.往来会计登记应交税费明细账,成本会计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9.出纳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10.财务主管登记总账。

业务操作流程图:

四、仿真实训体系建设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预期效果

(一)培养学生岗位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与传统的会计实训相比较,仿真分岗模拟实训对岗位进行了细分,每位同学在每次实训中需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如果某岗位工作因某位同学的原因无法顺利进行,那么后续工作将可能无法继续。而且财务工作是多环节、多步骤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沟通,并且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才能让本组业务顺利开展。从前文举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岗位责任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重要的,通过分岗实训就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岗位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

(二)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明确培养方向。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才能给学生较好的指导。而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的“理论派”,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通过会计仿真实训体系的建设,要求每位老师到企业进行调研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企业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岗位道德,提出仿真实训室应设置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从而明确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方向。

(三)实现会计教学理、实一体化。

通过仿真分岗实训体系的建设,开发了一套适合泉州地方经济特色的会计实训教材,建立了一间仿真分岗模拟实训室,学生可以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训练,将会计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既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又巩固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练就一手过硬的技术。通过在校的“上学如上岗,上课如上班”的模拟训练,毕业时就能达到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接轨。

参考文献:

[1]魏芳.会计分岗实训的教学改革实践.河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VOL17,(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会计专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42

1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关问题

111投资少且投资主体单一

在高职教育中,投入偏理工科而文科性质的高职会计专业被普遍认为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万金油”专业,加之近几年高职会计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使得本身经费就很有限的会计专业教育经费更加紧张,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的经费受到严重影响,实训基地的数量与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当前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

112构建定位不合理

许多学校立项论证过程不充分,如立项前没有做好各种调查研究工作,对本校及他校同类实训基地的利用情况及设备的性能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对企业现时的财务运行模式没有充分理解,立项论证过程没有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对本校的实训课程体系、实训室资源的共享性及使用的长远性考虑不足,最终导致校内实训基地无为而建,资源浪费。

113专职教师素质结构缺陷

近年来,高职会计教育蓬勃发展,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迅猛增长,从事高职会计教学的专职教师数量虽然也在增长,但是师资队伍总体上还是比较薄弱,与高职会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相关问题

121校企合作对象选择不合理

受会计工作特殊性的影响,许多企业不愿意让外部人员接触企业的会计资料,当被迫合作时,企业通常反应冷淡,表现得很不积极,呈现为校热企冷的状况。另外,会计岗位接纳实习人员的有限性。

122校企合作缺乏资金投入与政府支持

缺乏资金投入与政府支持,加上学校在文科性质的会计专业经费方面的紧张,致使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只关注于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只关注合作数量,而不关心这些单位是否真正发挥实际会计实训基地的作用。

123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管理制度

许多高职院校片面的认为学生的实训就是为学生找实训单位,一旦学生进入实训单位,那就是企业的事了,学校就没有必要对学生负责了。而企业单位则认为由于学生尚未毕业,在企业实习期间其管理仍应由学校负责。双方未能协调一致,导致管理上出现真空地带,对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的校外实习疏于管理。长此以往,企业感到学生不好管,学生的培养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成了企业的一种负担,企业越发不愿意接受学生实训。

2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改进措施

21从学校视角出发,提出的改进措施

211建设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团队

(1)增强高职会计专业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2)聘请兼职会计教师入伍。

212做好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首先,将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纳入本系部发展规划,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研讨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其次,建立健全各种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2)校外实训基地管理。首先,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213采用多种类型的合作形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也可以采用“订单式”合作形式,“共享型”合作形式等多种类型的合作形式。

22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221出台法规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国家应从立法角度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明确规定行业、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赋予企业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新的社会责任。其次,国家应制定统一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实训基地建设过程和运作过程,避免重复投资,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22利用经济手段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政府在利用常规的财政拨款来支持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时,应注意在理工科和文科之间均衡分配。另外还可以利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进行资金支持。对一些与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单位,政府可以在税赋方面给其一定的减免或优惠,在金融机构贷款的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也给予相应较多的优惠,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23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经营策略建议

231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

企业虽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在高职教育中,企业要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领域拓展等的战略意义,另外企业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在高职教育中要有社会责任感。其次,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

232积极参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企业应鼓励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职,一方面,优化了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提高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企业也是大有好处的。当前我国的会计正在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参加后续教育才能跟上会计的发展,而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在高职院校的任职,可以与专职教师及时沟通,较及时地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企业不需要再额外地花费培训成本就可以提{自身员工的会计素质。总之,在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政府与企业都需要尽自己的职责,相互配合,学校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依托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及合作发展的目标。

3结论

31建设企业化模式的全真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高职现有的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因实践教学体设置不尽合理、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原因而使其仿而不真。通过引入企业人士建立企业化模式的实训基地,学生以不同的岗位角色,在几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大大增强。

32建设以记账公司为主的高职会计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及一般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数量的有限性,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十分必要,因记账公司有着受托单位类型多、与高校易合作、业务综合性强等优势,而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

篇8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为了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的作用、效果,笔者试图借助案例阐述构建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的决策,分析在当前职业教育新形势下为什么高职院校选择了中档改革方案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含义与构成

教育资源投入教育领域之后,逐步转化为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专门人才所耗费的物质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其内容包括三部分:教育机会成本、学生个人成本和高校教育成本。

二、高职教育成本管理现状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属国有公办性质,长期以来习惯伸手向国家要资金、用资金,而不管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公立高职院校在教育成本管理上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成本意识。二是成本结构不合理。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部分高职院校教室、实验室的使用率只有60%,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三是高职院校没有成本核算体系。另外国家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高职院校在这有限的经费中,其结构也不合理。笔者以广西某高职院校为例,2005年上述运行成本为2800万元,其中教育经费956万元;2007年增加到5800万元,其中教育经费1350万元。

三、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及实训经费的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是其最基本的办学途径。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加大改革力

度,这种改革一方面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另一方面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的场地、设备和材料、人工投入。

高职会计教学以强化技能培训、满足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因此,优化高职会计教学计划内容的突破方向在实训、实习内容的优化。优化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优化的程序是

“职业岗位位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教学实训、实习内容遴选”。

针对目前上述高职院校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选取了以下方案。

1.低档改革方案:在实训室模拟实训

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是:实训在实训室内完成,增加学生实训的一些耗材(空白账页、凭证、报表等)费用,与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实训教学相比较,经测算会计专业一般一年安排集中实训十周(周课时为26节),一般一个学生集中实训一周消耗耗材计费为10元。

2.中档改革方案: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

该方案实训效果是让学生每天都处在会计工作环境中解决不同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一体化培养。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是要有专用实训基地。这是一项一次性较大的投资,估计一个设施齐全的基地仿真实训要200万元。实训基地运行费用年均估计为30万元,总费用为20+30=50万元。按一个实训基地可满足1000人实训,则年生均增加实训费为500元(50万元/1000人=500元/人),是方案一的5倍。

3.高档改革方案: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现场实训

该方案实训的效果是在实习期间,学生跟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老师(会计人员)从事企业会计真实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工作,可以得到现场指导和帮助。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为年生均增加实训费计1170元(1000+120+50=1170元),是方案二的2倍有余。

四、构建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决策

通过上述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三种方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训室模拟实训年生均经费低,但实训效果差;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实训年生均经费适中,但实训效果较好;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年生均经费高,且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十分困难,但实训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目前一般高职院校会选择中档改革方案――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因为该方案年生均增加经费适中,基本上能够达到实训目的,实现最理想的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效果,培养出会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合理筹措建设资金

针对上述高档改革方案(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高职院校应尝试多种方法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建议采用以下途径:

1.呼唤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从中央与地方对高职实训基地项目投入的比例看,地方投入资金虽然总体上超过了中央财政投入,但其中主要体现在项目上。学校的自筹经费,占地方配套资金总额的63%,而地方财政投资仅占29%。可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2.努力争取各类企业的建设投资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类企业的建设投资。如校内外实训基地由企业完全出资兴建,然后向高职院校开放,收取实训使用费用,有关院校按实训使用情况分担建设成本。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互为基地、校企双赢”为原则,建立多种校企合作形式。

六、加快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建议各地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在鼓励办学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基础上,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较弱的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监控,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议国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充分论证,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提高项目效益。总之,各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办出专业特色,打造品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2]吴全全,王泽荣.职教教学改革新要求视角下的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篇9

【关键词】 会计基本技能; 实训体系; 构建

教育部强调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在这一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会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是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会计技能可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对于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一般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因此对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方面的改革研究和成果颇多。然而,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往往忽视对高职会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高职会计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工作

课题组就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基本现状、课程开设情况以及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等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及召开学生座谈会,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三个途径对高职院校、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和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第一个途径是对高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就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开设状况等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30份,收回28份,回收率为93.3%,第二个途径是搜集关于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和实训情况的资料和信息,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发放学生问卷调查、集中本校学生召开座谈会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多种方式结合,在本校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98%;对浙江省内其他高职院校抽样调查,共发放100份,收回95份,回收率为95%。第三个途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课题组对企业进行调查,一方面对丽水市50家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50份,收回42份,回收率为84%;另一方面通过对10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就其所在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50份,收回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高职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体系构建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一)学校方面

1.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开设情况不统一

由于学校的认识观念不同,因此各学校开设课程的情况不统一,比较混乱。从调查情况来看,62%的学校没有开设此课程,只有38%的高职学校开设会计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没开设此课程的学校,多数认为该课程是属于手工技能,而现在的电算化程度高,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认为没有开设的必要。很多学校重点放在会计电算化和仿真实训方面。

基本技能课程应该包括手工点钞、机器点钞、珠算、传票录入、小键盘录入、POS机等。各高职院校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范围认识不统一,有部分学校开设的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仅有珠算或者点钞;有的学校则把会计电算化变成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有的学校没有分清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概念,把专业技能比如编制会计报表也列入此课程授课范围;有的学校则和基础会计的手工实训混合在一起,使其仅成为其中的一个实训模块。

2.教学内容相差较大,教材混乱

因为各高职院校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范围认识不统一,授课内容不一。从已开设此课程的学校来看,课程内容设置和教材参差不齐,教材使用混乱,没有统一的教材。采用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材的,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基础会计实训内容,如手工装订账本或会计资料整理技能;有些教材内容属于出纳业务处理,比如现金业务和银行结算业务的处理;有些教材内容分基本技能和综合业务技能,基本技能内容可以适用,但是综合业务技能方面的内容就不适用,偏向于银行柜台操作和结算业务,有的学校采用中职的教材,知识内容太浅显。总之,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材方面来看都不是特别适用。

3.教学实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问题,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课时安排、考核方法、教学的手段及实验室的配置等多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合理的学期安排计划,一旦学期课程安排紧张,那么技能课的学时数就会减少甚至取消。课程学时数安排不合理,比如手工点钞开设一学期,每周两个课时,学时数过长。其实完全可以和其他基本技能交叉进行,比如可以和小键盘录入交叉进行授课。没有制定或规范基本技能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制定相关的实训目的和要求,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落实每个具体实践环节,且考核要求普遍较低。总而言之,会计基本技能没有构建和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生方面

1.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思想认识不够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正确认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认为不用学习这门课的占了72%,这个比例说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目的缺乏系统和正确的认识,当然受到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这门技能课不够重视,存在偏见,使得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是失去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主要原因。许多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对点钞和数字书写内容,进行单一而枯燥的技能练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实践能力在学校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造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上岗后动手能力低下。

2.考核要求偏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从不同学校的技能考核标准来看,考核要求很低。比如点钞,单指单张要求是每100张钞券需要75秒,中职的要求是超过40秒就为不及格,多指多张是10分钟12把为优秀,中职的是16把为优秀,低于12把的为不及格,技能水平远远不如中职学生的水平,和银行的考核要求相比,差距也很大。比如小键盘录入,有的学校没有列入考试范围,有的因为学校机房紧张,一学期就安排几次课,没有真正让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扎实掌握,仅是为了考试而应付。考核要求低导致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低。

(三)企业方面

1.企业要求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之间存在差距

企业对工作一线的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会计操作能力要强,上岗后很快适应会计工作环境,能够独当一面。而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不欢迎,普遍反映刚毕业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太低,毕业后不能很快上岗,都希望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高职院校会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事实。为取得企业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企业进行走访、电话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课题组就企业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毕业生专业能力需求、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调查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

2.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情况

通过对会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92%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会计基本技能课程,认为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收效很大,岗位适应性较强。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培养的能力是实际操作能力,影响就业最主要的因素是良好的实践能力。结果如表2、表3。

三、构建完善的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体系

(一)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特点,因此培养目标要侧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校内实践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意识。培养环节上注重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面对人才供求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实现目标重新定位、培养,以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二)重构合理的教学模块

一方面通过对省内高职学校开设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情况和校内实践教学现状,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反馈的资料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最基本和最需要的必备能力,结果如表4。

根据结果分析,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按新的课程体系设计,增加新的内容,删掉陈旧的、重复的内容。适时改编并采用合适的教材,确立构成教学模块内容及相应的职业能力,以利于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表5。

(三)完善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考核方法

校内实践教学效果取决于实践教学本身的质量。如何考核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个难题。改革会计基本技能考核内容和模式,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考核方法很多,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考核方法。以点钞考核方法为例说明。

采取点钞期末成绩结合各自点钞等级鉴定标准,成绩评定构成本课程期末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点钞测试占50%,人民币知识和真假识别占20%。

1.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点钞等级鉴定标准

在规定的时间内,如10分钟,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达到如下标准。

2.真假人民币鉴别测试

通过笔试形式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常识和假币的鉴别和处理,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除了注重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各项专业技能大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测试和鉴定。各项技能大赛不仅激发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得到演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大赛或者指定专业技能竞赛月,进行点钞、翻打传票、小键盘录入、珠算等比赛,评出各项专业技能。除此之外积极参与省级或行业各项技能大赛,注重对点钞、珠算等优秀学生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五)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信息需求反馈体系

加强校企联系,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行“订单”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对毕业生所在企业的评价意见进行反馈;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信息需求反馈体系。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学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定期了解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及时掌握和反馈毕业生在技能、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学校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要和评价结果,企业和学校合作,每年对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价,沟通交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及时修改,包括对教学计划、确定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块等。

高职院校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基于工学结合,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体现教育服务于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理念。随着经济和会计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目标的重新定位,强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赵红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J].会计之友,2010(10).

[2] 叶玲莉.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 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0(01).

[4] 曹志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5] 孔德军.基于工学结合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4).

篇10

摘要:目前,会计人员就业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即使出高薪也难以招聘到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另一种是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学知识与会计工作实践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经验缺乏,难以找到找到理想的企业,从事相应的会计工作。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会计操作技能,是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赢得用人企业青睐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实训课 有效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应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训练。其中实训课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已开始重视这一教学环节,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实训教学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几年来,通过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专业操作能力强,上岗适应能力快的毕业生。对于一个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实训教学重视不够,实训课程比重偏低

中职学生学习会计,归根到底是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由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大部分学生要参加高考,学习内容多,任务重,为了应对高考,教学时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技能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即使有也是设备不全,难以使用;实训课程时间安排不足,不少学校《会计综合实训》只安排20个学时左右。按照这种模式去培养学生,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会很差,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低了,无法适应企业的会计、出纳岗位的需要。

2. 校外实训名不副实

一方面,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很多企业会借口涉及公司商业机密,不让实习学生接触公司真实而全面的会计资料,也不让学生轮岗实习,更难以参与到会计实际工作中去,名义上是到企业进行会计毕业实习,实际上是干一些复印、打字及搞卫生等杂活。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表现为学生处于“放羊式”的实习,没有派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跟踪管理和指导,学生与企业之间无法就实习技能方面进行协调。虽然会计专业学生有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到企业会计岗位进行见习、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根本达不到会计实习的目的。

3.手工模拟实训与电算化实训脱节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设置了会计手工账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但在教学环节中,两个实验没有相互配合。通常手工账操作是一套经济业务题,会计电算化操作又是另外一套经济业务题,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导致手工记账结果不能通过电算化得到进一步验证,二者的有机关联及相互印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4.会计实训教学师资力量较弱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践经验。虽然学校已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并形成制度,但对会计专业课教师而言,少有到企业会计岗位锻炼的机会,这种现象也就必然制约了会计实训的开展、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的改革

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让他们有真正的动手能力。如果把他们按照研究型人才来培养,给他们传授很多的理论知识,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以“够用”为原则,实行理论穿插于技能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降低理论知识难度,同时加大实训课时数。理论性强的内容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既直观,又易掌握,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极好方法。

2.注重建立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

实训教学也为实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又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教师实践基地,让教师参加企业会计工作实践活动,改变多年来教学与实践脱节的被动局面,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3.注重将手工账与电算化实训紧密结合

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学校应建立手工账综合实训室和电算化实训室两个实验室,手工账综合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账会计的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练,又有利于教师的案例教学。同时在实训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就某一技术操作在集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