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问题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措施

1、生态公益林的概述

在我国森林主要分为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两种。顾名思义,经济林是为了创造商业价值,生态公益林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促进人类的经济生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森林。

生态公益林在作用上可以分为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作用。特殊用途林则是自然景观、国家森林公园、科研林、边防林、名胜古迹等林木。

生态林相对于经济林而言,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低。因此,如何在维护林农经济利益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建设生态公益林所耗的直接补偿,是推动生态公益林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性

2.1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业因此兴起,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据有关数据显示,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保护自然、文明、高雅的旅游形式,是人们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一种体验,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因此,建设生态公益林,可以利用公益林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发挥生态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2.2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导致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恶化,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当前的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沙漠化等现象都是很明显的例子。因此,建设生态公益林,维护生态环境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倡导,并成为了时展的主题,可见建设生态公益林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1]。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有限,无法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3.1财政支出不足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以获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的,没有突出森林建设的经济性,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生态公益林的经济补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生态公益林多建设在环境恶劣,经济水平较差的山区,当地的政府财政能力有限,财政支出不足导致很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而生态公益林在建设中又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和资源[2]。这种需求与支持相违背的现象,导致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3.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建国之初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对法律法规进行了完善,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法治体系。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绿色生态经济的产生,我国关于这部分的法律法规还在探索和完善中。当前关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薄弱,没有细化成具体的法律条文,相比之下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力也很低。为了弥补法律上的不足,我国建立起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补偿机制,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具体实践,其在补偿标准、落实、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规的薄弱,补偿机制的漏洞,导致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举步维艰,经营管理十分困难。

4、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措施

4.1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l展,但市场运作具有一定的弊端,必须要由国家对此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林建设也应该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

生态公益林区别于经济林,其是以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所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优惠政策补贴,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是确保整个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根据对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央林业部门是主要的投资主体,这种单一的投资方式,导致投资无法满足建设需求,需求与投资失衡,资金不足问题十分明显。在公益林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多数工程项目资金存在落实不到位,长防工程财政补助甚微,甚至没有投入等现象,这些都导致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必须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不同特点,改革财政支出,改革财税,投资机制等,联合银行、金融信贷等多种投资形式,拓宽投资渠道,建立起有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税收体制,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2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法律法规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其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未来的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功利千秋的大事,所以生态公益林建设必须要具备持续性的特点,逞一时热情是无法持续的。因此,国家要积极完善有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对生态公益林的所有制、投入机制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将其纳入到我国法律系统中去,切实保障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在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法规时,要明确生态公益林的地位、作用,突出其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有利价值。

生态公益林建设不是表面工程,其不仅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维护人们身体建设,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还具有带动旅游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是一项改善民生,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事业。因此,国家应该提高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视,将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到的投入体制、管理体制、资产性质以及使用体制等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此来确保生态公益林的投入资金得到科学的落实,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顺利实施。

4.3制定健全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

第一,健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体制。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就成为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部门,所以国有资产的监管者要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和资本构成方式,对责任、权力和利益三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并成立专门的经营管理部门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共同经营管理的模式。以往我国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上主要采取的是财政预算拨款事业单位投入的机制,这种单一投资渠道已经无法满足公益林建设的需求了,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要引进企业化的产出核算管理体制,将生态林建设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到国家资本金管理范畴之中,进行资产化经营。在经营管理的过程要对投入和评估进行严格、全面、科学的考核,保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

第二,健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措施。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社会效益决定其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所以其在经营管理中要坚持由地方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并分配到具体的部门进行分级负责,然后利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具体的经营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向:首先,明确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范畴,汇总经营的状况,落实经营管理权;其次,加强公益林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乱砍滥伐,可以采取封山造林、人工育林、改造补植等方法,保证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出多层次、多树种、立体复式的生态公益林建设结构,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最后,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建设监督监管体系,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情况(建设面积、物种多样性情况、病虫害情况、人为破坏情况、其他自然情况)等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并根据所获得的监控信息采取及时而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顺利完成,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

4.4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第一,明确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生态公益林建设突出的是森林的生态价值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这对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需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经营者的利益要求进行补偿。在被划分为公益林之后,就不可以进行商业砍伐,也缺失了森林的经济效益。林农作为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经营者,一旦森林被划分为公益林就不再具有经济利益了,那么给予经营者合理的补偿,建立起合理的补偿制度尤为重要。其次,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不平衡决定必须要进行公益林效益补偿。生态公益林一般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获得生态效益的确是整个国家,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获得的生态效益更加突出。这也就出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发挥其生态效益,而相对发达地区却无偿受益的现象。因此,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不平衡性要求必须要进行公益林效益补偿,调整投入与产出的地域差异所引起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错位,进一步推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再次,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决定必须要建立补偿机制。目前我国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的生态林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林建设的造林费用;二是生态林的保护费用;三是生态林经营与管理的费用。这三方面补偿的缺失,导致生态公益林建设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甚至会影响到公益林区划的稳定性,增加管护的难度。最后,环保意识的提高需要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和政府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关于公益林建设的是探索和实践正在不断的增多。生态公益林是改善环境的主力军,在生态环保意识的推动下,建立公益林补偿机制也是时代的选择。

第二,确立补偿的标准。首先,分析补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所以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确保所建立的补充标准要与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生态质量。生态公益林补偿不仅要考虑保护级别和面积,还要考虑公益林质量(物种多样性、面积适宜度、美学、自然性)等;三是生态位置。不同位置的生态林受环境影响其生长和发育也存在着差异性;四是权属问题。清楚生态公益林规林农个人还是集体所有;五是经营管理者的实际损失。生态林不具备经济效益,降低了经营管理者的经济收入,在制定补偿标准时需要将其考虑进去。其次,确定补偿主体。根据生态公益林发挥的效能和享受的对象不同,要分层次划分补偿主体。一方面明确收益的对象,只具有生态功能的这部分补偿由收益地区、部门、集体或者个人进行承担。另一方面不具备明确的收益对象,全民都可以享用的这部分补偿由政府承担,具体的可以由中央、省级、市级、区县级进行协同补偿。最后,确定补偿类型。生态公益林的补偿主要是补偿给公益林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所以要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逐渐实现投入补偿、经营管理补偿和经济损失补偿。在具体的补偿中要考虑的主要补偿要素有:林地的投入、基础建设投入、风险投入、经营管理投入、失去经济效益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第三,明确补偿资金的使用。首先,国家资金周转困难期的资金使用。生态公益林的地理环境导致见效时间较长,所以要对林区重要位置、生态脆弱区重点补助。加强林区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森林防火、病虫害等问题的防治和管理。补助资金多倾向位置重要的自然保护林区;其次,国家资金明显增加期的资金使用。一是加强管护的力度,并补偿生态林经营管理者的经济损失。二是将多于的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上,这样更有利于公益林的可持续性经营;最后,国家资金充裕期的资金使用。当国家资金充裕时可以对不同的生态公益林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尽可能购买全部的生态公益林,将公益林统一归属于国家管理,方便对公益林进行抚育和改造。归属于国家统一管理的生态公益林不再需要任何补偿方式,国家只需要在公益林的管护和改造上增加资金投入,这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益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从当前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出,公众已经明显的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为代价,要大力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势和价值也因此而突出。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明确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紧迫性,科学分析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推动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数学》课程是我院经济贸易管理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和阶梯;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主要载体;该课程自2012年申请院级精品课程以来,在以往的课程建设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课程建设包括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它们构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其中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本文主要就这几点进行论述:

一、教师队伍

一门课程能够成为精品课程,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担任《经济数学》课程的青年教师比较多,课程的12位主讲教师中, 50-60岁1人,40-50岁3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教师2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近五年来,对青年教师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有计划地培养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是鼓励青年教师攻读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本教学团队的全部青年教师正在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参加相关科研课题,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是在教学方面,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对其进行辅导和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具体辅导内容为教学理念的形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环节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艺术的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重难点的把握、学术指导与立项选题等。具体的做法为: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周一次检查听课、每学期一次公开课、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在开展“一对一”活动以来,青年教师很快进入了教师角色,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刻苦钻研和努力学习的品格。近三年,青年教师共获院级和系级教学方面奖励多次,获院级年终评优多次。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多人获得校级教学奖励,已成为该课程的教学骨干。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教学团队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提高数学基本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淡化严格推导,突出直接理解的原则去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在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后,严格按照标准和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各模块及其单元内容如下:

第一模块:函数与极限

单元1:函数

单元2:极限

单元3:常用函数及几个极限问题

第二模块:导数与应用

单元1: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单元2:微分的概念与计算

单元3:导数的常规应用

单元4:导数与微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应用

第三模块:积分及应用

单元1:不定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单元2:定积分的概念及计算

单元3:定积分的常规应用

单元4:积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应用

第四模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单元1:概率论

单元2:数理统计

单元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应用

以上各个模块互相联系,每一模块都是下一模块的基础,另外又都在专业中有各自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后继的专业课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解力,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衡量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门课程能否真正成为高水平精品课程的关键。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将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

《经济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下:

1.课堂讲授法:根据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法以常规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和教学经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并且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其精髓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3.目标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得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讨论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5.实践式教学法: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抽象定义和抽象推理与背景模型和几何的形象直观相结合,培养与发展学生利用模型和几何直观去引导及理解抽象思维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本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上是我们进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希望与各位探讨。同时, 我们也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璋.数学分析(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M定晖.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2)[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建筑景观;景观设计;水景;设计问题

1.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对于自然界的生命而言,水是生命存在的源泉,人对于水景有天然的亲近感,建筑景观中的水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为建筑景观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平静的心理感受。就自然环境而言,水景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建筑景观小环境内的气候、温度和湿度,使体感感受更加的怡人;体量较为大的水景,例如湖泊、池塘、溪流等能够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功能性而言,水景可以成为建筑景观中的焦点景观,丰富空间的可游览性;可以有效的分割空间,将动、静空间有机的分隔开却又不生硬死板。就审美角度而言,建筑因其材料而显得质感较硬,而水是一种形态多变的元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建筑空间的生硬感。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水被认为是吉利的象征,有聚财和敛人气的效果。

2.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水景问题

2.1盲目跟风抄袭

水景作为建筑景观中的重要设计元素存在的历史很悠久,国内外也不乏优秀的案例,在设计师设计方案是,参考优秀案例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市场的现状来看,盲目跟风抄袭的情况十分普遍。无论地域特征、自然气候情况、水源情况等因素,盲目将别处优秀的水景案例放置于建筑景观中。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干旱少雨,水的使用价格高,人类生活活动所需的水量都受到限制,如再设置大型的喷水池景观,使用成本高,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水景干旱、结冰,使得水景失去了其观赏和使用的实际功能。

2.2设计理念与治理方式的冲突

水景设计理念和日常使用管理方法之间的冲突是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建筑景观设计团队在设计中以水景的美观、使用功能和文化体现为重心,却忽略了水景长期使用和管理中的方法问题,造成管理中问题重重。例如人工水景中的水质问题,将严重影响水静的审美价值,在设计中缺少关于水景自净能力和清洁便捷的考虑,使得一些封闭性的人工水景中出现水体污浊不堪。

2.3水与人之间的尺度把握不当

水与人之间的尺度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手法上,更重要的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考虑。人类,尤其是儿童,对于水有天生的亲近感,可是有些设计师一味追求水景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安全防护设施,导致有关水景的安全问题频发,为使用者和建筑景观的管理方带来很多的困扰。

3.针对水景问题相关的措施

3.1始终贯彻“因地制宜”概念

建筑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使用的便利和舒适感,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设计的关键性理念。我国北方地区根据地区水源情况,西北地区常年干旱,不宜设置太过大型的喷水池;东北地区水源较为充沛,但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易于结冰,可以设置类似喷泉广场一类的水景,夏季雨水充沛时,可做水景使用,冬季结冰后,可用作滑冰场。

3.2让设计更加合理化

水质是水景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考虑设计成本和景观设计手法的同时,多角度的考虑水景的日常维护工作,尽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将水景引入建筑的景观环境需要对自身环境有充分的认识[2]。若水景周边有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可以通过沟渠、管道,将人工水景和自然水景相连接,借助自然水景的自净功能,让人工水景中的水循环使用。若周边没有自然水源这种便利条件,在设计时应当酌情减小水景的体量,设置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提高水景的可使用时。

3.3让水景的尺度更加安全

在尺度把控方面其实没有太过于严格的标准,这种把握的尺度更多的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细心。不同类型的建筑景观有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使用者。比如,在一些常有儿童出现的建筑景观中,水景不宜过深,周边需要加装合适幼儿身高的防护栏,按规范要求,当水池深度大于60cm需增加防护栏杆,或防护措施[3];在一些老年人出入的场所,和一些酒店场所中,由于使用者多行动不稳,水景周边应当加强防止水花飞溅、地面防滑设施;在学校里体量较为大的水景设计时,夜晚时分,某些区域光线较为昏暗,应在水景周边多设置景观灯一类的照明设施,防止因光线不足而失足落水。在水景设计时,尺度把握很关键,即要让水景更容易被使用者接触、增加亲切感,又要保证使用者在亲水的同时不会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

4.总结

水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生命意义重大,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作用显著。细致和全方面的考虑是水景设计师应当拥有的职业素养。因地制宜、量力而为、让水景可供使用者亲水的同时增强安全保障、将水景可使用性提升到与景观功能性同等的地位、增强水景日常维护的功能结构设计考虑,这些都是让水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的措施。虽然我国将水景运用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较短、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水景的使用和设计手法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水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可以参考国外优秀案例的同时,应当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寻找可使用的经验和方法,让水景能够在建筑景观中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作者:周靓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雷,邢燕.城市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6:189-191.

篇4

【关键词】文艺团体;建设;市场化运营;政府扶持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文明建设是我国最终为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需取得成效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文明是物质文明,普通理解就是看得见的,让人民群众有实惠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的,另一个文明是精神文明,这个文明是摸不着的,只有让人民群众从精神面貌上能感爱到的。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本文就文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文艺团体的建设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期望能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文艺的大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提示。

一、民间文艺团体的身份如何确认

要发展和推动文艺化事业,搞好文化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参与,团结和凝聚着各阶层的好人才,才能打造好一支优秀的的文艺团体。而文艺团体的身份问题,历来都是影响着民间文艺团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往的计划经济年代,国家统一的文艺团体建设虽然说在当年特定的环境下,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下的文艺团体的经营方式的利弊就日趋明显,计划下的统一思想大大约束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今天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文艺表演方式。而往往是国有文艺团体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体制的原因,人的主动性没有激励出来,可想而知在这种状态下的文艺形式是不能够满足当今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的,没有根据市场规律办事的结果是文艺团体的节目无法适应民众的需要,呆板的管理体制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励人才的表现,发挥不了文艺人才的主动作用。在这种市场主体与文艺团队不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各种节目的吸引程度将是大幅下滑,演出的节目没有观众也没有票房收入,只好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才能得以生存。

在民间文艺团体的经营中,他们演出的都是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而这些项目又有很多是在学院派看来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节目,而正是这些看起来有点土的东西才是最接地气的,最为居民们所津津乐道的。由于存在体制的问题,在社区中占绝大多数的文艺人才都是在体制外头,都可能是有其它职业为谋生工具的,只是对文艺活动有一种强烈的热爱,才有机会在一些场合表现一下,这只是一种极少的露露脸,没有真正地有组织地团结这一部分人才,让这些人成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常言道,高手在民间,这充分表明了在我们的民间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合理利用这些在民间中沉默着的人才,才是让民间文艺团体得到发扬光大和为社会民群众服务的时候。

要想让民间的文艺团体可以为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以什么作为出师之名呢?师出有名是千古之训,在现阶段的体制内外有别的情况下,在经营上要打破体制之分,虽然只是一种机会,但能够让民间团体与政府所管辖的文艺团体在业务上和待遇福利上达到一视同仁,是不现实的,如果能培养出一批民间的文艺团体,让这些团体起到一定的作用,使民间文艺团体有所作为,要合理利用这些民间松散的文艺团体,首先给予他们以各种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由于体制造成的差距,可以帮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有利于激励这些民间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搞好社区文化的前提就是建设好文艺团体(队),才能保证有一定的文艺力量来为社区的大众服务。

二、民间文艺团体的运营方式

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是有利润可图,民间文艺团体生存的基础是有钱可赚,才能有能力让文艺团体得到发展下去。说文艺就不能回避民间文艺团体的生存状态,民间文艺团体缺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物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说到底最基本的就缺资金,要维持一定的文艺队伍规模就得有一定的技术人才、一定的艺术装备和一定规格的场地,而这些因素对于一个民间文艺团体来说往往就是一个比较难办的问题。再就是如何运作了,要有节目就得有文艺节目的编剧、排练都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时间来支持的,这些问题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必需解决的,这就延伸出了民间文艺团体如何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的思路上来了。

政府也在多年的文化活动开展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以政养文的方式来,就是以政府名义在文化活动所要预算开支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来购买民间文艺的文艺节目来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具体运作中由民间的文艺界团体提出文艺节目的内容,政府组织专业人员把关验收,通过后就让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里进行有组织的演出安排,实现了政府和民间文艺界团体的无缝联接,解决了政府面临的维持一个文艺团体的巨大开支,另一方面,也激励了民间文艺团体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政府满意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双重效益。

三、要实现民间团体的人才组合

民间文艺团体为了得到发展,人才是重要的是前提,只有人才的合理组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节目,专业团体与民间团体的合作章显文化事业的稳步推进。从业界以往经验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方法可以对文艺人员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就是以骨干文艺人员为基础,这些骨干有的可能是专业的国家文艺团体的人员、学校的老师,甚至是一些社会上的文艺票友,是在某些文艺项目中有一定的功力之人,让这些各个阶层的文艺专才编成名册,立档在案,作为人才库,在将来有用到的时候就可以让这些人才发挥作用。这些人才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所掌握的文艺有专长,并且是具有无私贡献的精神,对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上是不容怀疑的,另一方面也让这些人才有一个发挥专长的机会,追求美好生活,能乐在其中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据调查,活跃在非专业文艺团体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是有很多的,如何发掘和利用好这些人才是今后文艺活动开展得到助力的一个动力源。这些人才有一种爱好在里边,解决了心态的问题,另一方面不用在维持和培养上花费太多的费用和时间。从民间里来,服务到民间里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民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要有一个系统工程,上面提到的立册在案只是一个初步,在日后的管理上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排练练习,这个培养系统工程也得有相关的师资来提高,最终才能达到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在现实中民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操作环节,就拿合练来说吧,由于民间人员不确定的上班时间,就存在太多的变化,各自上班时间的不一至,居住地点的不集中,要想上一次排练节目课是多困难,要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对于能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奇迹。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要得到社会和历史的认可,是要经历着几十个人甚至过百个人的不断努力和无私奉献才能得以成就一次演出的成功,想比与专业团体来讲是要担负着更大的、更多的考验,为克服各种困难,民间文艺生存的空间本来就小,必须在有效的操作中实现节目的合适性才是最大的要求,

四、民间文艺团体的生存希望之路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处于农业经济的转型期,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重要性可见一斑。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提高了农业科研的能力,一大批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增加了农业经济的收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切实提高,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民群众获得信息的方式还较为落后。

2.2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所含有的信息量很大,但能够指导、预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少之又少,这显现出我国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缺少一定的前瞻性。

2.3信息化建设人才相对不足

人才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为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操作。但现阶段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并不多,这大大地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4信息化意识淡薄

农民群众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计算机知之甚少。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另外,有的地方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足够的重视。

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关的部门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其对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网络的户户相通、家家覆盖,使各种信息能够实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关于互联网的讲座,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应用于农业生产。

3.2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管理农业信息的交流平台,将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也就是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广大农民群众就能在此查询到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农业公共数据实现了共享。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发掘,使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不仅如此,涉农企业和相关的部门也能够实时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积极挖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中来,争取与通信运营企业和广播电视传媒等企业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建设的成本,还能够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向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向发展。

3.3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各大高等院校不仅要教授信息化人才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综合型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见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人才是关键。应提高这方面人才的薪资待遇,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奉献农村,将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可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将更多新的知识得以推广,为人才不断充电,保持知识更新,加快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速度。

3.4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

(1)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工作,普及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培训农业生产经营者,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信息化的意识。(2)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团队,可采用逐级培训和在线培训等形式来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各级信息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可建立一支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致力于培养同时具有扎实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尝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来参与研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为建设农业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与帮助。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等一些新概念相继被提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区居住小区的建设规模空前膨胀,虽然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环境整治力度,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过于追求形式、照搬外来设计样式等。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一、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特点及设计原则

(一)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特点

从中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的演变过程来看,居住景观的形成不仅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还与当时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西方居住景观形态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以神殿为中心的居住景观形态和以教会为中心的居住景观形态,前者在景观设计上深受古希腊神话影响,城邦精神对早期欧洲的城市建筑影响较大。

中国居住景观形态从传统的里坊制逐渐转变为街市制,景观设计深受传统儒家的传统文化影响,人居环境体现为天人合一的特点,风水观长期影响着我国古代民居样式。近代以来,西方的居民区景观设计理论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区景观设计深受西方景观设计理论的影响,甚至奉行“拿来主义”,对外来景观设计理论照搬照抄,不仅抛弃了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失去了自我的创新性,近年来,这类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1]。

(二)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不仅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应遵循六大原则:第一,功能性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就是要以最好的服务来表现其功能,它承载着居民休憩、娱乐、交往等诸多功能,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第二,以人为本原则,人的需求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还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应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满足其多种需要以及体验要求;第三,美学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更应注重人们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第四,生态原则,居民区景观设计要突出地域特色,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第五,历史人文原则,居民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和文化特征;第六,社会性原则,主要包括社会伦理、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次,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更注重营造个性化空间,如“公众自助式”模式,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心理认同感,也充分体现了人与空间的良性互动[2]。

二、当前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的问题

(一)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明相脱节

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全国各地,“千城一面”,南北方城市已趋于一致,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单元,居民区更是如此,物质空间形式的雷同反映出我国城市规划和居民区景观设计的滥觞。如图3。冯骥才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千城一面”,只能说明我们这一代没文化,而对历史建筑整旧如新,将这样的东西交给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

(二)景观设计形式重于内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居民区景观设计也要不断提高环境品质,但是大多数开发商更多的是从获益的角度来对居民区景观进行规划和营造,更注重形式的展现,却忽视了居民区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内容,即居住意义和功能作用。国内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在环境美化和绿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硬地过多、雕塑泛滥,同时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却比较少,难以满足儿童游乐、青年健身、老年休闲等多样需求,景观设计形式重于内容,景观的使用功能并不理想。

(三)忽略了居住者的环境心理因素

居民区景观同质化严重,空间环境令居住者感到压抑,并未突出场所感,也不具备识别性,还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绿化和小品填充等形式塑造阶段,内容简单,缺乏个性,严重忽略了居住者的环境心理因素。当前国内居民区景观设计都非常强调空间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却不注重对景观要素的整体整合,空间暗示手法很少运用,对居民者的行为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更无法激发居住区一些应用的社会功能。

(四)生态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在多数情况下,居民区景观设计都是在盲目生态化的指引下进行的,如大面积铺设草坪来提高居民区的绿化率,但从绿植的生态功能角度来看,其效果并不如树木,还有的居民区景观规划的水域生态系统,美其名曰地中海风情,就其实质而言,只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而且一潭死水不仅不能发挥水域生态系统应用的功能,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更为严重的是病态审美观的盛行,使得仅有的自然要素也被清除掉,这是对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

三、改进当前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一)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居民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基址的自然条件,维护其自然特征,在此基础上营造空间环境,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将自然景观作为居民区景观的主轴线,后者沿着自然景观的脉络来扩建居民区景观,传统的中国民居构建就多是依山傍水,沿着山水脉络来规划空间布局。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其关键点就是要运用生态设计手法,景观设计更多体现出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对自然现象的引导,使居住者能够有所体验。生态设计实际上是要发挥居住区景观的生态效益,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人。

(二)继承历史人文元素

居住区景观的品质能够通过空间环境体现出来,但不由空间环境所具有,以徽州古民居村落为例,徽州古村落是中国古建筑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珍宝,其将自然与建筑二者结合的物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转化为审美意象,突出了建筑文化的特有魅力,这为当代居民区景观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即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继承历史人文元素。从环境设计审美角度来看,优秀的居住区景观仿佛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构造、美化,都是在最佳人居环境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不仅建成了一个“宜居”之地,也造就了一个“宜游”之境。

(三)运用现代设计手法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更加关注主题景观的演绎和营造,如对景观中视觉焦点的设计,突出了居民区景观的个性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针对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主题景观演绎尤为重要,既可以使用历史文化的选题,也可以使用自然景观的选题,再或者是一些具有时代色彩或地方色彩的选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居民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并不成熟,在此,结合现代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当代居住区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2.

[2]王兰.简约主义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篇7

中国建筑本身是一种确确实实的空间存在,然而在深层次的文化析学与审美中,这种“实在”却能唤起一种时问意识与时问感受,它避免了建筑单体突兀的分立而走向合一(即建筑群体组合)呈现出无始无终的时问型的“运行”,称得上是“时问进程的流动美”。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正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是时问的函数,离开了时问,其意义也不复存在了,时问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室内外空间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室内外空间环境在时问的刻度上消耗自身又创造自身。时问是绝对变化的,不存在减速或停滞的状态,它与空间发生作用,即产生“景随时迁”的机会性变貌,致使人与空间的相应关系也在不停地产生变化。昼夜更替、阴晴雨雪、四季交替乃自然界不断更迭,不断发展的规律,其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景致,在室内外空间中留下了绚烂的笔触,使人感受到时间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说,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是给人的最直观、最频繁、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时间体验形式。室内外空间环境在白天与黑夜不同的时段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给人的感觉自然也有所差异。

一、 白昼中的室内外空间

白天,一切都暴露于天光之下,一览无余,所有的物体都呈现出自身原有的形态和固有色。对于室内外空间而言,白天所利用的基本上是自然光源,自然光即昼光,昼光由直射地面的日光、散射天光和环境的反光所组成。自然光源主要是日光,日光的光源是太阳。室内的自然光源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而形成的照明模式,它主要满足室内自然采光的使用功能要求,保证室内光环境的空间及表面等效果。自然采光方式的形式如何,对室内光环境的气氛影响极大。它首先包括了光气候与采光的要求,其次包括采光口的大小、位置、形式、材料和构造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包含运用自然光处理的技法以及进行自然光的控制和调节等。自然光在环境中的空间效果是研究光的方向性的作用与效果、光与室内空间立体感以及光与室内空间开敞感的问题。所谓自然光的方向性即室内采光口的位置和朝向,同时还有光线的移动,即随着日出日落,光会在室内留下轨迹。在室内环境中,光的方向性对室内的功能、室内的空间以及人们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被照射到的室内空间中,光的不同方向、光的远近、强弱等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清晨一缕温馨的阳光划破朦朦晨雾投射到地面上时,为室内空间带来的是温暖与清新,入射角较大,空间中物体的色调柔和,仿佛一切都刚从睡梦中醒来一般;午间的日光强烈而明晰,入射角较小,处于直射状态,将室内空间的轮廓勾勒的一清二楚,色彩清晰而艳丽,真实的呈现出空间的形态和色彩;夕阳西下,傍晚时分的日光映射出绚烂的天光,在室内空间中呈现出多彩而妩媚的色彩,入射角也较偏,室内空间中带有淡淡的朦胧,一切都罩上了一层暖色调。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如正面照射、斜向照射、逆向照射、顶部照射以及底部照射可强化或弱化明暗对比,增强室内空间的可见度,产生丰富的立体空间感。

白昼,自然光对于塑造外部空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辨识空间中物体的形态、立体感、色彩、材质等都需要借助于自然光。自然光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主要是室外空间中的顶部的设计。如半通透的织物或叶子组成的格网;也可以是横梁,厚板或钢筋混凝土,可以是多孔的穿透或百叶窗式的。不仅能控制阳光,也能通过自身的透明度或悬垂的限度来控制光线的质与量。为了创造出理想的空间光影效果,需要利用光线的特性,如色彩上,光线可以改造成珍珠色、乳白色、琉珀色等各异的颜色;强度上,光线可黯淡、柔和、透明,或明亮、耀眼、刺目;光的运动,可直射、可穿透、可跳跃、可闪烁、可一泻千里、可缓如溪流等。因此,在自然光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现象,有斑斑驳驳的光,柔和、刺目或耀眼的光,探索的、反射的、朦胧的、闪烁的或发亮的光,富有意境的、幽暗的、萦绕不去的或神秘的光,温馨的、诱人的或令人振奋的光,使人放松、高兴的光等。

二、 黑夜中的室内外空间

篇8

关键词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8602

0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当前,各国都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而教育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变化,并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回顾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作用,因此,分析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范来促进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0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及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工作目标和要求\[1\]。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

1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差异明显,投资不均衡

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基层学校发展尤为落后,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信息化建设投资分布不均衡导致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差异明显。

越是基层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资源获取、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越差,更应当投入较多教育经费和资源,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基层学校(各级教学点、完全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数量占学校总数的80%以上,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0%左右,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但是,基层学校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总投资所占比重较小,经费支持总体较少,而且学校自身又无法从其它地方获取经费支持,导致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较差,大部分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要求完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更为关键的是,硬件环境较差进一步使学科教师的能力发展受到制约,教师无法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教学资源,自身教学水平较难提高,导致教学质量永远停滞不前。此外,基层学校早期配备的设备已老化淘汰,学校已配备的设备联通性、交互性等方面较差,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学资源获取困难等,都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

1.2信息化建设主体单一,未充分调动市场建设力量

目前,高级中学、完全高中由于办学规模较大,办公经费相比较为充足,每年可以有一定规模的自筹经费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则完全依赖上级拨款,建设主体过于单一,没有运用市场机制和充分调动市场力量。从市场视角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它的规模是以千亿来计的,教育信息化或信息技术提供的环境所带来的市场也非常庞大。一边是教育信息化庞大的资金投资需求,另一边是大多数学校主要依托教育行政部门拨款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必然引起大多数学校由于缺少经费投入而导致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

1.3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较少,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从整体上看,西北偏远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绝大多数地区,家庭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非常有限,学校里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承担信息技术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能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各类制约因素很多,其中计算机数量和专业对口教师因素尤为重要。

1.4重视硬件环境建设,忽视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大部分学科教师只是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但是将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还存在困难,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普遍较低。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教师整体专业化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最核心要素是教师,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课程改革的实施等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2.1根据学校类型和规模,制定不同建设标准

基于以上对现有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针对国家“三通两平台”战略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学校类型和学校规模,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提出适合不同建设标准的建议。

由于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做好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更新教育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改革、关注农村和西部等贫困地区的不利群体,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建设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加强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建立国家基础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国家分级存放基础教育资源库,制作同步课堂和教育资源光盘等方式促进发展。配合课程改革,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整合,加快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国家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各省再根据不同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培训一大批骨干教师,各县(市、区)对所有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大面积进行校本教研,也可通过专家开展网络教研的方式双管齐下,真正做到培养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2.2多元化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议采用不同建设模式,多元化建设主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实施,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深化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驱动力,引进信息技术企业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建设模式。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各学校要转变“自己投入、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维护、自己使用”的传统建设方式,由企业投资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学校购买服务获得平台和空间的使用权,促进各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例如,甘肃省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由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采用“竞争提供、政府准入、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形成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优势互补的格局,促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我省的整体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99.8亿元都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竞争”的方式,让信息技术企业建设,然后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每年向学校收取一定的信息环境使用费用,一定年限后,信息化设备或环境归学校所有,不再上交服务费用。

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和各种基金会项目投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推进,逐步实现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

2.3加大对基层学校投入,努力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在建设过程中,应向农村学校进行资金、政策倾斜支持,更加关注基层学校硬件、资源、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基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分类、分层、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逐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同时,考虑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需要,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县级教育部门统筹一定比例的公用经费,支持信息化的建设费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费用。并且根据学校的学生数,分级进行宽带接入费用的支持,对于学生数在200人以下的学校政策就全部承担接入费用,随着学校学生数的增加,逐步减小支持比例。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发展能够对现有资源实现充分的利用;其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的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2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

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实施。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很多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传统的手段,作业也是通过人力或者老旧机械开展。

2.2信息化建设人才缺少

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采集、分析、储存、运输和计算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有效的进行。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相当的缺失,国家高校对于培养该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开设也不够,致使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3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

目前虽然网络十分发达,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然而具有指导性、针对性、时令性和预测性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相当的缺少,国家对于这样的信息资源的开放缺少相应的前瞻性。

2.4信息化意识缺失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的主要人员包括农民和一些基层的工程人员,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个人收入也较低,对于计算机的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意识严重缺失,并且在部分的地方政府,其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忽视了其作用。

3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措施

3.1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即是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设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分析和传播都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只有让农民获得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农民才能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对策。

3.2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首先需要在国家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村当地人的信息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实际农作中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加强农业信息的开发

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且多元的农业经济信息。比如农业生产中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用农业科技信息,帮助农民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给农民传递具有前瞻性的农业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4加强政府职能

加强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让政府起到主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政府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同时落实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保障农业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4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行业,而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将有助于我国的农业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人才缺少,急需解决,必须通过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的开发和政府职能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成功建设。

作者:王战 单位:颍上县六十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设工程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建设工程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固定资产,承载着一个项目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重任。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设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杜绝建设工程质量事件的发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建设工程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建设工程设计不规范,施工单位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材料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偏低等等,如何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已是我们亟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的体会,现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标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原来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了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事项;《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就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的监理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这都属于宏观方面的规定,现实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以法律法规的方式来确定下来。

(二)建筑市场发展不规范。笔者认为,我国建筑业已经逐渐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建筑市场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发展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个别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即使实行招投标,但招投标环节违法,在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名招暗定”、“围标”、“串标”等情形若隐若现,甚至个别工程项目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压级压价,变相收取管理费和“吃地皮”等现象;二是不规范设计、施工问题突出。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自然人施工能力不足;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降低成本导致工程质量堪忧,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在竣工验收中把关不严,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谁承揽工程谁设计,设计单位的设计优势及专业之间的互补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设计质量监督站对设计质量的监测得不到及时检测;三是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建设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个别监理单位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由于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致使一些工程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措施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建设日趋完善,工程建设法制建设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但一些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还都属于宏观方面的规定,现实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以法律法规的方式来确定下来。只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才能形成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配套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建筑市场运行才能有法可依,建筑市场才能走上了由“粗”到“细”的健康发展道路。

(二)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建设工程环节多、专业性强、辐射面广,市场又存在行业积习、诚信缺失等诸多问题,监管难度大是现实问题。但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笔者认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完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服务功能,全面实施公示制度,强化工程合同管理,严禁搞“阴阳合同”;二是严格法定程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强化监理委托程序,促进监理市场的规范化,严格监理资质管理,保持建设监理市场良好秩序,加强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三是深入开展建筑领域各类专项治理活动。强化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全面推行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四是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对以劳务分包、施工联营、内部承包等形式变相转包分包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对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降低成本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在竣工验收中把关不严,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都要承担责任,并要采取罚款、调低建设资质、吊销资质等多种惩罚手段予以规制。

(三)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创建质量保证责任制。一要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终身负责,以此警示从业人员;二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为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三要加强施工过程及竣工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施工阶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做到每道工序、每批材料、每个分项工程施工都处在严格控制状态,确保不留下任何质量隐患;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只有队伍精干,才能出精品。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要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既加强新技能的培训,又要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并注重以人为本管理,激发他们的工作干劲,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