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 平等 层次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致使职高的生源素质逐渐下降,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缺乏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若不以人为本,不兼顾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较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深化职教改革,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一句空话,职业教育的路子只有越走越窄。为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围绕因人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建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
教师上好一门课和学生学好这门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情来到职高:有渴望、有彷徨、有无奈、有激动、有灰心。大家怀着不同的学习目的:有想通过职高学习,圆自己的大学梦,有的想学专业技能去工作,有的只想弄张文凭等等。作为专业课教师,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应创建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良好的环境、和谐的情绪、探索的氛围有助于灵感的闪现,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情境的产生有赖于教师的民主教学作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参与者而不是控制者,对话者而不是给予者。而学生则是探索者,求索者和思考者。作为民主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角色观念,并以适当的言行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与主人翁意识。告诉学生:当遇到不懂或有疑问时可随时随地问,我将很高兴解答,或与你们共同探讨;正因为有许多不懂不会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才有机会做在一起共同学习。教师同样也不是圣人,而是凡人,因而难免有讲错和考虑不到的地方,希望学生大胆指出,以便老师改正和提高。接着讲解学习机械制图作用、方法,这样教师在第一节课就把学生带到了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树立起信心,尤其是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放下自卑感的思想包袱,看到了新的起点和新的希望。
二、激发学生兴趣
制图课是机械、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想能力。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则根本无法学好。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如在讲第一节制图课时,教师不必急于讲制图理论和制图的投影规律,可事先多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组合体的图样,并配以实物,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并讲出理由和根据,教师加以指导和总结,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其次,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求知兴趣。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如在讲述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时,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实物或零件启发学生,总结出其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画法上的不同,像“贴齐”与“不贴齐”、“相交”与“相切”在画法上的区别等。此外,进行多种形式的作业训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分层次教学
人由于先天性和生长的环境不同,每个人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就不一样。而机械制图对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制图成绩势必出现较好、一般、较差的阶梯式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正常现象,既要正视它,又不能放弃努力。教师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采用同一速度、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锅煮”,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而有些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久而久之,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营养不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因吃不了而“消化不良”。使学生对制图学习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合理划分层次,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三个层次:较好、一般和较差,对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实施措施。如在讲授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习题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练习要求,在难易程度上分层次进行;在拆画零件图时,给掌握较好的学生拆画十个以上零件组成的装配图,让基础稍低的学生拆画少于十个下零件组成的装配图。通过分层次练习,各有收获,每位学生都对学习机械制图产生了信心。通过师生对话,双向沟通,学生和教师共同建立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激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转贴于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分层次。评价分为课堂上对学生反映情况和考试成绩两部分。(1)课堂提问时不能盯住几个好学生或几个后进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应顾及班级中大片“灰色学生”,因为他们更渴望老师的关心和表扬,提问时也应处理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成绩好坏的关系,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少批评和挖苦。(2)考试的内容既要全面具体,又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难度。如考同一难度的试卷,较好生、较差生差距越大,较好生易满足,较差生便会丧失学习兴趣;一些平时学习虽然有一定进步,刚刚提起一点学习兴趣的较差生,如果试题过难考下来分数太低,必然会严重挫伤其自信心,而导致自暴自弃,所以考试题一般是:基础题控制在70%左右,中等题控制在20%左右,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试题在10%左右,甚至可加一些附加题,要求较好生必做,一般生和较差生选做。一般生做对一题,半倍加分,较差生做对一题,加倍加分,这样较差生的基础题中等题所得的分数不低。较好生、较差生差距不大,这样无形中提高了较差生在同学中的地位,燃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学习,逐步使一部分较差生转为一般生,使一般生渐渐向较好生靠拢,这样无形中为较好生增加了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
四、建立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变被动接受为“自主研究”型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克服和解决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带来的许多弊端,尤其在促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方面效果特别明显。这种学习模式是研究型的,力求做到学生人人参与,特别是困难生,为其创设了宽松良好的环境,使其可以随想、随说、随问,消除自卑感,让其不同程度的得到发挥、提高。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是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模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群体活动的功能,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要点,诱思导学。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习用具,探究讨论知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讨论分析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篇2
Teaching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Mechanical
Drawing in Sports Colleges
WANG Hong, HE Haifeng
(Department of Sport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In the study, some problems of "Mechanical Drawing" were analyzed in the sports colleges. Som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course's evaluation.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ttention on the majoring from the majoring setting and course connection and enhance their learning sense. Especially, the continuity, systematic and integrity of the specialized subject were insur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uld increas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join in the teaching program.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Mechanical Drawing" become a tool of engineering. And the course could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sports equipment proficiently. Finally, the teaching and trained goal of "Mechanical Drawing"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optimiz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0 引言
2008年武汉体育学院为适应科技兴体要求,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专业,旨在培养我国体育用品及体育装备的设计、制造研发人员。机械制图课程就是该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涵盖画法几何、制图标准、机械零件等多门专业课基础内容,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绘图、读图的基础技能,更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环节责无旁贷地成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最佳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高校针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单调、学生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改革:(1)普通高等院校强调精简优化“机械制图”理论教学内容,将机械设计与机械制图融为一体,采用案例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各类院校课程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在具有良好的工科专业基础保障前提下,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实现同步教学;而针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训练少、与后续课程衔接不好、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上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体育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评价等三方面,提出可有效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建议和方法。最终使武汉体育学院的工科专业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确保体育器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1 体育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制图基本制图标准强调多,专业系统训练少
机械制图是武汉体育学院学生入校以来接触的一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按章逐节讲授,学生所获知识亦是堆砌在一起,不利于纵观知识全貌,有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1.2机械制图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不够
学生没有把机械制图真正作为一门工具来使用,从大二上学期结束机械制图课程后,学生就容易遗忘大多数基本标准要求,在后期的学习中虽有部分知识的巩固,但是还是效果不理想。
1.3 教学模式太过陈旧
目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课堂以课本内容教授为主,课下针对知识点适当布置作业为辅。而现代社会工科专业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当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1.4 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需进一步改进
传统单纯的闭卷考试确实可以考查学生对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就工科专业而言,需要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没有可深入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考核,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方法
2.1优化教学内容,将机械制图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传统“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及其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等知识要点。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诸多设计、制造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若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则势必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拓展,最终导致知识连续性、系统性及完整性变差,无法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包括:画法几何、体育装备设计、体育产品造型、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等。通过“体育装备设计”的知识引导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将“体育产品造型”和“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和机械制图的构形设计一起讲解,以提高学生创新构形能力,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体育器械设计和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双重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将“机械设计”中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作为机械制图中的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教学引导,使学生从机械设计的角度学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后应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构筑机械制图对人才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所需总体知识的框架,设计“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以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导,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知识为主线(体育装备设计、人机工程学、体育产品造型、机械设计等),计算机绘图能力为辅助建立“机械制图”新内容体系。(2)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学生毕业后能具备工科专业所需的基本制图能力,突出体育院校开设的工科专业特色,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结合体育器械设计现状,加强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是一门与机械类其他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它不同于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去理解其各项要素的基本含义。相对于其他工科类课程,机械制图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机械零部件的认知实验:在完成制图基本知识的教授后,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部件及其表达方式,有必要开展一些机械零部件的演示和装配等相关实验。如在机件的表达法教学之前,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轴类零件、对称机件等部件的结构,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借助实物让学生了解零部件的用途,并进行剖析各零部件造型设计的原因及其正确的机械表达方法;在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学之前再次通过实物演示某减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拆卸、装配及测绘等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机械零部件装配流程及各零部件作用,并引导学生自主安装拆卸的零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育装备器械的参观实践: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武汉体育学院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在学习实践中展现一定体育特色。除基本课堂教学外,适当安排学生参观一些体育装备器械,并引导学生测量、使用各类设备,使其对体育装备器械有直观的认识,从中掌握机械制图中的测量方法,并且了解各类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各类科技活动:除课堂实践外,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技类学科竞赛,竞技类各种学科竞赛作品最终都需要通过图纸+作品的形式展现。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各类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机械制图的具体应用环节,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环境,最终达到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
2.3科学的教学效果模式的设计
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成果评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改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进行激励,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强化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切实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如针对某一阶段所讲授学习的知识布置比较宽泛的作业,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健身器材(不限定复杂难易程度)根据机械制图基本方法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发展。
(2)设计综合训练考核环节: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体育装备工程方向)而言,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体育装备设计”、“人机工程学”、“体育产品造型”等课程的实践环节统一布置考核,一方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避免作业的重复布置;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设计、绘图,而非盲目地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最终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实施综合训练环节中,应做到内容丰富、对本专业有所侧重,尤其是体现出体育产品设计的专业特点,让学生意识到综合练习是真正将理论课程和未来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将知识考核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结合。
(3)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考核: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学生学习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是绘图和识图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对学生培养和考核的重点内容。尺规绘图的考核可提前出题,让学生对实体零件和机器进行拆装和测量,观察各零部件设计方法及连接方式,通过所学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将其基本视图表达出来。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绘图具有高效、图面整洁、易于修改、精度高、资料易于保管等优点,在目前各工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对计算机绘图的考核,可以设定一个时间要求学生将徒手绘图的作品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展示出来,达到以考促学、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考核,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遵守制图规范;作图思路、方法和步骤更为清晰,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理论知识考核:为了有效强化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效果,尤其是让学生通过考前复习考后自查使学生了解机械制图是具有工具性和知识性的一门课程 ,传统的理论知识闭卷考核必不可少。学生可通过考试前的复习,将所学知识“再现”,最终达到巩固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目的。
3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 ;《机械制图》;《AutoCAD》; 结合教学
1 《机械制图》与《AutoCAD》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1.1 《机械制图》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几年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发现传统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1 传统的黑板制图,效率不高。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均是“粉笔+黑板”,老师在课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黑板上作图,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师生进行互动,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1.1.2 教具模型太少,不够形象。《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的课程,需要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以及三维与平面转换的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模型的种类和数量的限制,导致教师无法清晰地讲解难点。使学生不能充分掌握知识。
1.1.3 分析组合体结构和几何形体结构时,缺乏生动的教学手段。当教师在讲解组合体的读图和各类组合体的视图分析时,通常采用在黑板徒手画轴测图的方法进行。这就对教师的徒手绘图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剖视图的讲解,如果只用黑板很难让学生掌握,使得教学质量下降。
1.2 传统的《AutoCAD》课程
传统的《AutoCAD》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CAD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能应用CAD绘制平面和三维图形。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作为两门单独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分开授课。这样就使我们的中职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AutoCAD》这门课程和迅速准确地画出标准的图形。例如我曾经担任10春机械2班的《AutoCAD》课程,发现他们几乎把《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忘了,还有欠缺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机械制图》中规定角度尺寸的数字一律水平书写,往往他们不改动CAD中的标注样式就标注出来。还有他们的读图能力也欠缺,使他们画起图来很费劲。
1.3 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讲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机械制图》与《AutoCAD》结合教学要点
2.1 教学内容的整合
2.1.1 先讲述《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例如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标题栏、比例、字体等内容,然后讲解《AutoCAD)的基础知识,即用户界面、绘图环境的设置、图层、线型设置及标题栏的绘制等,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国家标准对制图的相关规定,又在《AutoCAD》的上机练习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2.1.2 当讲到制图中投影的基础知识,包括点线面的投影及立体的投影之后,接着讲解《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让学生一方面做机械制图习题,另一方面上机绘制一些平面图形,相互结合,有机融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 组合体视图是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先讲《AutoCAD》的三维建模,这部分内容《机械制图》中没有。而后讲解组合体的分析方法、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及读图等,紧接着讲述《AutoCAD》的常用绘图命令及修改命令。
2.1.4 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一内容,可以利用上机练习让学生绘制各种标准件和常用件。同时安排讲解《AutoCAD》块的制作,让学生把标题栏、表面粗糙度、螺纹等制成块,方便以后使用。
2.1.5 讲解常用零件的表达方式时,结合《AutoCAD》讲述计算机绘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可让学生用《AutoCAD》软件上机绘制各种常见的零件图。
2.1.6 讲完装配图的相关内容后,让学生上机绘制一综合作业,不仅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各种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AutoCAD》绘图的各种技巧。
2.2 学时分配
《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结合式教学,学时比例分配为3:1,学时大致可分为《机械制图》为86~92学时,《AutoCAD》为28~36学时。
2.3 考核方式
考虑到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中职生的素质,《机械制图》与《AutoCAD》融合式教学实施后,对学生的考核应以“实操+笔试+平时成绩”的模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最后成绩。
3 教学效果
3.1 结合式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2 结合式教学使得《机械制图》与《AutoCAD》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
3.3 从实际模型到用CAD出各种工程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能力、测量能力和运用机械制图知识的能力。
4 结束语
以上是我几年来的一点教学体会,要使《AutoCAD》与《机械制图》这两门课程真正科学、合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完善。最终为中职课程改革作出一点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钱可强.《机械制图》.(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4
【论文关键词】机械制图;教改;实践;探索
昭通农业学校农机类专业采用的《机械制图》课程,是2010年8月由胡建生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工科类专业必修教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但《机械制图》课程在农业中专农机类专业教育中,究竟应起什么作用,其理论体系如何构建,应重点研究和讲授哪些内容,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全国各地中等农业学校农机类的授课教师看法不尽一致,因而在教学中既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模式,又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本文就笔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教学实践作些介绍,以期抛砖引玉。
1.明确课程教学目的,切实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1.1有助于学生机械制图素养的培养。《机械制图》课程以机械生产运行为主线,综合介绍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组合体、轴测图、物体的表达方法、齿轮及常用的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机械制图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属性,属于生产机械零部件范畴。它按照工程技术的发展变化,依据现代工程技术体制建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借助相关学科提供的原理和方法,去揭示机械制图的规律性和工程对制图技术的基本方法,以此寻求正确解决机械制图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为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工程制图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制图技能,推动机械制图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中专农机类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可弥补其在工程制图方面的制图素养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分析机械制图运行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高把握机械制图规律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现代工程制图建设服务。
1.2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形象意识培养和制图的规范性,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学生更多地从知识性思考转向方法性思考,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规律性、系统性、可判性和逻辑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主动学习的钥匙。
1.3有助于学生“双证”需求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为了拓宽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举,并与国家实行的就业准入制度相配套,《机械制图》将“工业产品类CAD技能一级”职业资格认证对制图基础理论的要求融入进来。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既能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教育部最新颁布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基本掌握“工业产品类CAD技能一级”考试应具备的制图理论知识,满足学生获得“双证”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工程建设和经营中,工程技术人员为达到一定的先进工程技术目的,对工程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加工、生产、修理等。这就要求工程生产技术工作者,不仅要懂得识图、而且更应懂得并能按照施工图的技术规范办事。一个工程技术工作者,除掌握一定的现代工程制图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对工程制图及工业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4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机械制图》课程涵界了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还是机电、冶金、化工、土木建筑、电气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必须依赖《机械制图》的图样才能完成,各门学科既相独立成体系,又互相渗透、相互交叉、高度整合、构成了《机械制图》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后,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等诸多特点的认识,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技术与加工的关系,力求达到以生产上可行,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合理、质量上有保证的有机统一,从而培养懂技术、善操作、会生产,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的新一代熟练技能者和生产第一线的建设者。《机械制图》课程必须改革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观,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理论探索的顺序多法并用开展教学,教会学生会学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不断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绘图技能。
2.深化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目标
为适应《机械制图》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教学内容,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这一《机械制图》课程研究的主题,确立了与原有块(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组合体、轴测图、物体的表达方法、齿轮及常用的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不尽相同的新块内容,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绘图的基本知识,即国标的基本规定:线条、图纸、字体、绘图工具、尺寸标注、比例等等;几何作图包括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圆弧连接、斜度和锥度、椭圆的画法等;平面图形分析及作图包括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等。该部分作为基本知识,必须熟悉国标《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的一些基本规定;教会学生按规范从事,使学生知道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是一项基础技术标准,在内容上具有统一性和通用性,在制图标准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制图标准,他们是图样绘制与使用的准绳,因此,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有关规定。几何作图是方法,形象直观,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主练习。
第二章,投影基础:本篇首先介绍了投影法和视图的基本概念、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和基本体的尺寸标注。本章是教学的关键,要求学生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性质;让学生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能绘制和识读简单形体的三视图;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熟悉直线和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熟悉基本体的视图画法及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及尺寸注法;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基本体的画法和尺寸注法。
第三章,组合体。本篇着重介绍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组合体尺寸标注、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课堂讲授主要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能根据视图想象出组合体的空间形状;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掌握两异径圆柱正贯和同轴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画法。
第四章,轴测图。本篇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简介。课堂讲授主要了解轴测图投影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常用轴测图的种类;了解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了解圆平面在同一方向上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第五章,物体的表达方法。本篇首先介绍了视图,然后分析了剖视图、断面图,最后介绍了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课堂讲授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形成、画法及配置关系;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用单一剖切面获得的全部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了解用单一斜剖切面、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获得的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移出断面、重合断面和局部放大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
第六章,螺纹、齿轮及常用的标准件。本篇介绍了螺纹、螺纹紧固件、齿轮、键连接和销连接、滚动轴承、弹簧。课堂讲授主要了解螺纹的形成、种类和用途,熟悉螺纹要素;掌握螺纹规定画法和标注方法;熟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与查表方法,能识读螺栓连接、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的画法;了解直齿圆柱齿轮轮齿部分的名称与尺寸关系,能识读和绘制单件和齿合的直齿圆柱齿轮图;了解键、销的标记,平键连接与销连接的规定画法;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其规定画法的简化画法;能识读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第七章,零件图。本章介绍了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读零件图、零件测绘。课堂讲授主要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的表示法;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注法,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注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标注和识读;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概念,掌握尺寸公差的标注和识读;能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第八章,装配图。本章介绍了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零件编号、装配结构简介、读装配图。课堂讲授主要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装配图的基本画法和简化画法;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熟悉装配图上零件序号的编排和明细栏的使用方法;熟悉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
3.改革教学计划,启迪学生理性思考
《机械制图》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涵界面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并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了以下做法:
3.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实施课堂调控。《机械制图》课程理论性强,教学课时有限。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教师要花相当精力消化内容,并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决定内容的取舍,注意吸收工程技术的新技能、新理论、新经验,为教材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新知,激发创新意识,做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定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处理好点面关系,有效分配教学授课时间,力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讲透关键。同时,教师授课时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反馈,掌握学生消化教学内容的程度,并及时微调教学计划的进度及内容,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作用,使教学“双边”活动相辅相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达到“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
3.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密切注视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加大现场教学的力度;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技能培训考证结合起来。尝试把课程建设成双证课程,把素质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体现了农业中专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教学中既要讲清机械制图的概念、原理,又要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其社会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整合课程。按照“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的原则和课程体现“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的原则,重新组合适合农业学校特色的农机类教学内容。把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寒暑假期到工厂参加生产实践,开展调查研究,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既可将工厂生产零部件实际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调查研究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nd student quality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necessary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reform in two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t also clears the goal of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reforming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n updat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关键词: 机械制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reform;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41-02
0 引言
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学院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它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它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1 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是各个高职院校的共同特点。高职院校实行三年制学习,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半,在校期间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实践,理论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课程分配的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杂而抽象,其内容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的融合。另外,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解力都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不强,对于制图中抽象的、纯理论的知识难于理解。而且,我院机械类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种教材,所用学时亦相同,教学无针对性,给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从事本职工作。
传统教学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也不能激起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现有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所需知识能力相衔接,闭门造车情况严重。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课程,知识变更不多,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为了适应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本院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大同小异,其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然各专业工作中所接触的图纸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模具专业所接触的零件图是分布有多个孔的板类零件,数控专业和机制专业接触的零件大多是回转类和箱体类的零件,还有少量的叉架类零件。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深入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时,应联系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为本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较细致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
3 解决办法
3.1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 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但更偏重于识图。识图的重点在于由视图读懂零件的结构、由视图读懂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及装配体中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而这些所依托的能力和知识是空间思维能力与机件的表达方法。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但重点章节是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这几部分。因此我们将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3.1.2 更新教学内容
3.1.2.1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分阶段引入solidworks软件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较抽象、枯燥,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较薄弱,面对如此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很难激发出来。目前高职院的机械制图教材都比较传统,部分教材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二维autocad软件知识,该软件的引入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软件进行绘图,对于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帮助较少。如果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中融入形象、逼真的三维制图软件知识,例如solidworks软件,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机械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师教学难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讲解基本体、截断体、组合体的每个阶段逐步加入solidworks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制图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摆放形体并理解其投影、认识截断体的截断方式和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机件表达方法”这章也应加入solidworks知识,这主要是针对剖视图部分。剖视图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难点。若将机件剖开,在哪个位置剖开,采用哪种剖切面,剖切后视图怎么画都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完剖视的基本知识后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对同一机件通过不同的剖切进行观察和对比,最终理解如何剖切,如何画图。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教师只需向学生传授制图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即可,以免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否则不利于制图教学。
3.1.2.2 与学生专业接轨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高职院的《机械制图》课程开设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是学生入校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无论是模具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还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的图样内容在具体专业上无针对性。为了使学生在今后更快的融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进行“读零件图”和“读装配图”这部分内容教学上应与具体专业对应。例如:模具专业应主要阅读各类与模具相关的板盖类零件图、以及与各种冷冲模和塑料膜相关的装配图。这样,学生在接触《冷冲模》和《塑料模》等专业课程中的图样时就不会觉得陌生,教师在图样的讲解上也相对容易些。此外,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的适应本职工作,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尤其在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生产一线的图纸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标准,以达到学生出校门与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3.1.3 部分内容以自学、项目化教学为主 《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标准件与常用件这两章大多属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记忆性的内容,掌握的关键是理解性的记忆与强化练习相结合。如果学生疏于记忆,懒于动手,那么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只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应以自学加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老师简单讲解后,给定学生若干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查表、学会根据国家标准画图,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2 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普通本科录取人数的增多,高职院的录取分数在逐年下降,高职生的生源素质随之逐年降低。现阶段,高职院入校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入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中依赖心理严重,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是借助黑板、挂图、模型进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代化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减轻了教师的上课负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教学,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学习的特点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教学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是抽象而枯燥的,如何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带动学生融入《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来。例如,在讲解“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这一节,教师通过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完成后,让学生思考教室中的哪几面墙可作为V面、H面、W面,哪些线可看作ox轴、oy轴、oz轴。如此一来,即便没有模型,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三投影面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再比如,讲解“截断体”一节,教师以三棱椎截断体为例,通过模型或三维立体图分析截面的位置、截断面的形状及投影特点,截断体三视图的画法。当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例题后,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行分析四棱锥截断体、五棱锥截断体等。学生可以通过徒手绘制轴测图进行分析,也可利用soliworks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自行选择习题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只需从旁观察指导即可。在实施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情。
机械制图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都要不断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如此,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较传统的课程,教师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配以合理的、现代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才能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时实现出学校与入企业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3日).
[2]刘力.机械制图[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空间想象力
一、学校工厂,对比反思
以前工人进厂之前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更不懂得机械制图,进入工厂以后也没有专门的人来教机械制图,但是经过半年以后,都具有基本的识图能力。他们每一天都在接触零件和图纸,有很多东西他们不知道基本概念,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画,但是却知道图纸上每一条线所表达的含义。而当今的学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以后还是不会识图,两下对比反思,我总结出了机械制图实践型教学教法。
二、深入工厂,变废为宝
零部件加工厂每天都会有不合格产品被检验出来,对于工厂而言,它们就是废品,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绝佳的教学道具。不合格产品尺寸不对,但是形状是对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每生产出一个零部件都涉及安排加工工艺和操作各种加工设备以及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根据教材自己制作教学道具,虽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没有在教机械制图的过程中把车工、钳工、焊工等专业知识串联起来。
三、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的学生喜欢动手却不喜欢动脑,学习缺乏主动性。机械制图又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当学到点的投影分析时,就要求学生在头脑里建起立体的三维投影面体系,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时候就放弃了机械制图。枯燥的课本,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面对各种形状的零件时,学生感觉到既具体又实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四、由实践到理论
让学生看着简单的轴类零部件根据企业提供的图纸自己描绘出图纸,再根据自己描绘出来的图纸加工零部件。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加强理论教学,让学生知道:“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的基本原理,轴测图的画法、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视图的基本概念、画法以及作用。螺纹、销键、齿轮、弹簧、滚动轴承的表示方法。”当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画图方法以后,收回企业提供的图纸,让学生根据自己测绘所得到的数据画出图纸。要求做到视图选择配置正确,尺寸标注完整,线条清晰,字迹工整,线性规范,合理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符号。
五、由简到难
学生掌握轴类、套类、盘类零件视图的画法和读图的基本方法以后,要增加较复杂的箱体类零件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最后培养学生能分解装配图和绘制装配图的能力,根据装配图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状、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用以指导机器的装配、检验、调试、安装维修等。
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应该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整体优化。机械制图正是课程与生产的结合点,也是课程整体优化的切入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等,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学工作者应该明确机械制图课程应该由单一的课程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型,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类专业学生实习时间比较充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采用边实习边教学的方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助的能力,达到机械制图教学的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促进我国机械制图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整合
中图分类号: TU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高科技视野下,识图和绘图能力在生产实际中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行业、企业的重视。《机械制图》作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变着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当前,以培养图纸制图能力的制图课程教学体系亟需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具备识图和绘图能力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机械制图》的教学亟需变革
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把《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的对应关系,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教学的理论是利用投影手段把研究对象在二维与三维之间相互转换,传统教学模式以画法几何、图解法等二维方法为基础解决三维问题,工程图纸是交流的媒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CAD技术,于是计算机绘图代替手工绘图,而且表现出很多优点,如交互性、精确性、速度、统一性等。教学思路发展成为用传统方法完成制图课程教学后,再花费一些学时学习类似AutoCAD的绘图软件的使用,将两者简单叠加,而且一些教师只教二维绘图部分,将三维部分作为选学或不学,使CAD成为计算机辅助绘图,这并没有充分发挥CAD软件的应有作用。而近些时间里,三维CAD软件飞速发展与更新,为工程设计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如UG、Pro/E、Solid Works、CATIA、AutoCAD等,设计过程变为先建立三维虚拟实体,再投影、编辑成二维工程图纸,与传统的设计、绘图大不一样,使CAD真正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传统低效的手工绘图方式满足不了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手工绘图已基本被计算机绘图取代。机械产品已经进入数字化设计、分析、管理和生产时代,相应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些学校放弃投影法的基本部分教学,如点、线、面部分,直接讲解立体,增加CAD绘图部分教学时间,这样的做法缺乏循序渐进的整体性,学生增加的还是计算机绘图的能力。《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学生的工具课,是以后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而很多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本门课程上,并没有通过《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打好机械设计的基础。
针对上述分析,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做到制图基础与实体构型相结合,二维投影与三维实体相结合,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与三维实体造型能力培养相结合,结合我国工程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提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模式整合之探究。
二、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整合内涵
利用CAD二维绘图技术及CAD软件的三维建模和编辑功能,比较《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把《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讲授。《机械制图》课程按照从二维到三维的方向讲授,而《计算机绘图》课程按照从三维到二维的方向辅助学习,两门课程在内容上相辅相成,让学生掌握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的对应关系,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互整合之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从两个方向人手进行教学,使二维投影与三维实体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使学生不仅具有绘制和识读二维机械图样的能力,还应使学生具有现代设计所需的三维实体造型能力和将三维实体模型转换成生产所需的机械图样的能力,以此为核心完成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提高制图课程教学效果和适应现代工程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需要。
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整合模式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互整合的基本内容是一体化整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绝不是把两门课程简单叠加,而是把两门课程内容调整并一一对应。《计算机绘图》课程可以选择《AutoCAD》为教学软件,因为该软件除了具有较强的二维绘图功能外,同时具备一定的三维建模功能。从现实意义来说《计算机绘图》课程已经上升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真正意义的CAD。具体整合的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教学阶段:
基础知识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投影法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AutoCAD》
讲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平面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其技巧。
2、基本立体和简单形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基本立体的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及简单形体的投影;《AutoCAD》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基本立体的三维建模、编辑基本立体形成简单形体。
3、组合体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AutoCAD》学习三维形体的编辑(布尔运算及三维编辑技巧)、复杂形体的建模。
4、机件表达方法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机件表达的各种画法:视图、剖视、断面以及规定和简化画法;《AutoCAD》学习复杂形体的编辑、三维实体投影成二维图形的方法及图形的编辑。
5、零件图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零件图的画图、标注及读图;《AutoCAD》学习零件建模方法、生成二维工程图及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注。
6、装配图教学阶段。《机械制图》讲解装配图的画图、标注及读图;《AutoCAD》学习零件装配形成装配体及其编辑、生成二维工程图及对其标注。
在每个教学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关键问题是注意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及相互辅助。可以借助三维虚拟模型帮助理解二维平面图的意义,借助二维平面图消化三维立体的投影特性。比如,讲解到零件图部分时,可以把零件结构的画法与三维模型的编辑结合一起,使二维和三维达成一体化,使学生深刻理解二维零件图的同时,也掌握了三维零件立体的结构特点和建模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淡化两门课程,而理解为“机械设计及制图”一门课程,这才是整合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机械制图 计算机绘图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35-03
随着高校教育结构优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地方本科院校抓住机遇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和产业发展,南宁学院及时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2013―2022),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面向产业与社会发展基层,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笔者结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特点在南宁学院201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本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工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它包含了传统机械制图与现代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的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机件表达能力和现代化绘图技术应用能力,为机械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由于有的制图教师不能胜任计算机绘图教学,无法把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采用分开教学的模式,其中机械制图约56课时,计算机绘图约42课时。这样虽然总课时多了,但对于机械专业来说,造成机械制图教学时数少了,与课程任务重的矛盾就变得突出了,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的分开,导致教材选用不配套,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教学效率不高。
2.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粉笔+黑板+模型挂图”,慢节奏演示绘图过程,已经远不能适应制图课的教学需要。近年来,在制图课中已经广泛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进行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科学性等优点,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但信息量大,教学节奏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少学生反映课堂上似乎听懂的知识,真正到用的时候却知之甚少。
3.教学组织。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学习,模仿学习,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实践教学没有与工作实际对接,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强。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和想象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生产,缺少机械零件、部件的知识。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学生刚入学时,仍然还保持着高中学习习惯,对新环境,新知识充满好奇和学习热情,对学习机械制图的态度是端正的,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高速发展,手工绘图将逐渐被计算机绘图取代。企业生产基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草图绘制能力。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核心理念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五个转变,即教师由“主体”向“主导”转变,学生由“被动模仿型学习”向“主动创新性学习”转变,教学手段由“粉笔+黑板+模型挂图”向“多媒体、网络化、信息化”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小组合作”转变,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转变。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机械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
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时数由原来的98课时减少为80课时,增加了为期一周的集中性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和有效性。
为了满足后续课程和职业发展对识图与绘图能力的要求,我们将课程主要内容划分为制图基础知识和机械制图两大模块。制图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作图理论及方法、机件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表示法四个单元,主要培养制图基础技能。机械制图模块包括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两个单元,主要培养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加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初期,主要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建立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对应关系,强化制图标准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此阶段以手工绘图为主,初步学习和熟悉AutoCAD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在教学中期,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制图的投影理论和制图的国家标准,提高读图、识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弱化手工绘图,提高计算机绘图速度,掌握绘图技巧。在教学后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以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要求学生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完成更复杂的学习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使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得以实现。比如学习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等程序性知识时,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而对投影作图等制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制图课的信心。
机械制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教学离不开模型和实物。但是实物和模型数量有限,有的还不一定和教材配套,有的占用空间大,有的容易损坏,这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AutoCAD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和三维造型功能开展教学活动,下面举例说明。
1.利用AutoCAD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在教学中灵活应用AutoCAD的绘图与编辑命令,提高讲课效率,增加课堂信息量。比如,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教师首先用CAD将a图画好,然后用多媒体投影仪和AutoCAD缩放功能将题目全屏显示在幕布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使用旋转命令将俯视图逆时针旋转90?(如图b),帮助学生理解“宽相等”。根据形体分析法,利用投影关系,补画左视图(如图c)。
图a
图b
图c
2.利用AutoCAD制作仿真教具。可以应用AutoCAD将教材、习题集中的平面图绘制成三维仿真模型,把绘好的图的编号保存在模型库中,供学习时使用。比如讲解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剖视图等内容时,可从模型库中随时调用,然后利用CAD的三维剖切和动态观察的功能,全方位地展示仿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如运用三维仿真模型讲解剖视图形成及画法,其模型图如下所示:
立体完整模型
全剖模型
3.利用AutoCAD讲解装配图
利用AutoCAD图块及属性的功能,将螺钉、螺母、齿轮、轴承等常用零件定义成块,在讲解装配图的装配关系及画法时,逐一插入图块,帮助学生看清整个装配过程,理解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引导思维,降低学习难度,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三)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单元任务的学习与完成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协作。对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等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采用自学辅导教学法。而对完成具体任务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获得,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法。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很快掌握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锻炼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实践与实际对接,提升应用能力
实际生产中,我们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机器设备维修时,均需要绘制草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测绘齿轮油泵作为贯穿项目的内容,培养学生(下转第39页)(上接第36页)的草绘能力。如,根据齿轮油泵的构成,将该项目分为零件测绘和装配体测绘两大任务。零件测绘包括垫片、压盖、六角螺塞、压盖螺母、齿轮轴、带轮、泵盖、泵体的测绘,分别安排在相应教学单元能力检测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堂讨论。
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到课率100%,不少学生能当堂掌握学习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企业生产要求相吻合。以任务为驱动,理论加实训,实行一体化教学。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结合教学,一方面可以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投影理论和基本绘图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AutoCAD三维实体建模功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强化了读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3.激活课堂教学,降低了教学成本。利用AutoCAD三维实体建模功能,配以实物模型、ppt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形体构型能力,而且解决了实物模型与教材内容不配套的问题,降低教学成本。
五、结束语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巧敏.浅谈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培养方向――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0(02)
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图板作业;技工教育
笔者于199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毕业后在汕头海洋第一聚树脂有限公司工作,在设备部从事机械管理和设计工作,主要负责生产线的改造和进口设备国产化。2009年由学校公招到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院机械系从事理论课教学工作,不论是在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维修、设计、改造,还是在学校《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活动中,都深深体会到读图识图对技工养成的重要性。所以笔者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从第一章制图的基本技能开始,每位学生都配备一个A2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制图工具,基本上每节课都有30分钟的图板作业。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发现对技工类人才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快毕业的学生连制图铅笔都不会削的比比皆是。这个证明他们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图板作业的时间严重不足,那么这些制图的基本知识在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里面都有,刚入学的同学接触到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制图工具都很有兴趣,对老师讲的如何削铅笔,如何区分HB/2B的制图铅笔和课本的粗细实线的画法和表达意义一下子有了感性的认识,而在A2图板上固定一张A3图纸让学生对图纸的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丁字尺、三角板的使用让学生有了基准和垂直的概念,图板、图纸和制图工具的清洁让学生养成整洁的工作习惯。学生一入学就进入一个专业学习的氛围,学生查课本中表1-1完成了一个A3的零件图框,并在里面按2∶1完成图1-25和图1-26。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制图工具的使用。
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是机械类学生必备的能力,不论是机械加工,还是维修、装配,都离不开对空间想象能力的掌握。机械制图是采用实体正投影法制图的,从实体到投影图,从投影图到实体的转换和识别能力十分关键。为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对基本体、相贯线的图板作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和第三章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然后按课本中的图形图3-22和图3-32按2∶1的比例进行图板作业。学生由模型到投影图形到图板作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反射循环。由于是亲自动手画出的图形,对学生空间感的形成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对尺寸大小的感性认识
一个专业技工人员目测零件尺寸是一项基本技能。不论是工具的选择和原材料的寻找选择,这项技能都是非常有用的。那么图板作业对这项技能的养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图板作业中,每一个尺寸都要用分规取用,精确到1mm,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训练,对尺寸的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目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而这个能力是CAD制图无法培训出来的。那么对刚刚接触机械类知识的学生通过第五章组合体里面第三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能够进行基本的培训。课堂教学中,采用模型教学,然后按课本中的图形图5-13和图5-17按2:1的比例进行图板作业,学生不但掌握了尺寸的标注画法,对尺寸的大小也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四、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第六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是《机械制图》的难点章节。不论是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还是如何选用、表达和识别,都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剖视图,学生对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能够基本上掌握,但是对阶梯剖、相交剖和旋转剖往往不论是选用还是识别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技工学生不论是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机械零件,特别是壳体类零件。所以这些视图的识读和选用只有通过模型教学,然后进行图板作业才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视图的表达方式。选用的是图6-20、图6-22、图6-25这些既有模型而且比较简单的图样进行图板作业。要求学生先做简单的测量,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制图。这个不论对机加工类还是修配类的技工学生都是良好的专业养成。
五、掌握查表制图、依图查表的能力
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技工接到任务后要对图样进行解读,落实尺寸进行加工,而对一些破损的零件的测绘需要查表来复原,诸如螺距、键槽、齿轮模数、轴承位置的配合尺寸,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等重要数据。《机械制图》第七章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叙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零件如果只是按课本的讲解,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此,采用特型零件,按照查表方式用图板作业制图,配合实物讲解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教学问题。这里面还涉及机械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能够为以后的《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采用图7-11绘制M20的螺柱连接图样,查表7-9、7-10、7-12;采用图7-17绘制模数m=3,Z1=19/Z2=39的齿轮啮合图,查表7-15,采用图7-24绘制轴径键槽的画法与尺寸标注,查表7-16。以上图板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学生对机械图形和制造、设计的有机联系和认识。这样,学生对诸如螺栓旋合的螺纹长度和要求,键槽配合为什么要在键上方留有空位等实际问题都会有切实的体会。
六、具备初步的零件测绘能力
对一个合格的技工,识读零件图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图样里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往往是识别的难点。那么在第八章零件图的教学中,采用实物同课本教学的图例配合,对实物做测绘,与此同时讲解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意义和选用就能够比较形象地解决这个教学难点。采用模型,让学生用游标尺和牙尺测绘图8-52阀盖,查表8-4、8-8、8-9、8-10对图样进行解读。学生在自己测绘了零件图之后对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这些技术要求不再混淆,有了进一步自习的能力。
七、小结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图;空间想象力;培养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可以说是一门专业课,因为图样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构思、构形和技术要求的具体表达,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与生产者交流的技术语言,所以《机械制图》这门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讲,主要培养的是第一线操作型人才,我认为对制图的落脚点应在综合“识图”能力上,而识图的关键就是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那么怎样通过制图课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
一、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夯实制图基础知识
人们对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制图课的教学也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方面应从内容整体结构上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进行施教;另一方面在每一问题的讲解中也应从简单入手,步步深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正投影理论。任何空间几何体都是有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因此,空间几何体投影可转化为点、线、面的投影。为此,教学时应在明确正投影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先从空间点的投影讲起,通过反复举例练习,让学生先建立起空间点的概念,再讲空间直线及平面的投影,最后过渡到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学习。其中讲点的投影时,可先讲点在投影面上的特殊点的投影,再讲一般位置空间点的投影。讲直线的投影时,可先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再讲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同样,讲平面投影时,也先讲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再讲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是重点讲授的。可先讲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再讲基本几何体上特殊位置点的投影,最后到基本几何体上一般位置点的投影,并且还应增加设置基本几何体的各种截切、挖切部分的投影,为以后讲组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通过对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由特殊到一般的讲解,实施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多看、多画、多想的教学策略,就能使学生对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就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采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从简单的观察中去明白深刻的原理。直观教学就是利用一些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技术及制图软件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感性认识是空间想象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课堂中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形状,进而再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在看图时,由“图”想到“体”,从而形成“一图为一体”的概念。在练习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及补画视图缺线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已给视图特征,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萝卜,进行模型的切制,以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如此反复地进行空间形状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学生在思维中储存的立体信息多了,空间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
二、精选例题习题、强化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为使学生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在教学中应注意精选例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学习能力。因为我们在直观教学中所用的实物、模型是有限的,因此有条件的话,可买一些带立体图的机械图例练习册,以帮助学生练习、验证所想的物体形状是否正确。在讲组合视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主视图选择原则的前提下,从几个方面选择主视方向,画出同一物体的三视图,使学生从表面看起来相差甚远的三视图表达的却是同一物体的过程中得到启示、思考、培养其空间想象力。或是从相同的主俯视图想象出多个物体的形状;或是从相同的主左视图想象出多个物体的形状。经过这样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强化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总之,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恰当选择提高空间想象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学生应在理解掌握正投影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看、多画、多想、多练,在头脑中树立起组合体的空间形状,逐步增强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幼龙 主编.《机械制图》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材编写组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