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
Abstract: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is a development plan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welfare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target of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en basically realized.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s for the next phase. Meanwhile,his development model is faced with some predicament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in typical area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mo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social medical insurance,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840.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76-04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预研究课题(YSXKKT1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苏教社政[2010]9号)资助。
作者简介:张杰(1984-),湖南湘潭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与金融创新。
一、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计划,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的生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始进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有关实践,就现阶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4种具有代表性的保险运作形式,包括湛江模式、新乡模式、江阴模式以及厦门模式。
(一)湛江模式
为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2008年7月,湛江市政府文件,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该种运作体系中,由政府与人保健康同时参与运作,这就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公务员的统一参保,覆盖人群已经超过湛江市人口的85%。湛江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的是一种“个人缴费联合政府补贴”的形式,其保险基金包括家庭账户和统筹账户两个部分,统筹账户中部分支付业务由人保健康进行管理。其缴费的30%用于直接购买大额医疗补助保险,其余的70%则用于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考虑到商业保险机制具有风险控制的特征,因此,其保险限额也提升至2万元。根据湛江市参保档次进行计算,居民每年只需要缴纳20—50元的费用,社保局就可以提取其中的6—15元来购买人保健康的补充医疗保险。湛江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水平,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基本实现公司、社保部门、定点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湛江模式也是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成功典范。
(二)新乡模式
新乡模式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该种模式由新乡政府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市政府设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组,负责辖区内部医疗的宣传、组织领导以及发动工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负责基金的运营和管理,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清单的审核、医疗专用账卡的建立、支付手续的编审、补助的审核、基金的管理等,并为各个县、市、乡、镇提供补助支付窗口,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险服务。其运行模式为:政府出资委托保险公司负责医疗基金管理和支付的业务,保险公司则负责案件审核、理赔和支付服务。这种直接利用保险公司管理平台和服务网点的模式降低了政府经营管理的成本,减轻了政府办公机构的压力,缩短了案件的审核时间,改善了结算工作流程,减轻了居民的负担。该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截止到2012年底,新乡市新农合参保率已经超过99%,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江阴模式
江阴模式最早源于2001年,在当时,江阴市政府就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一种政府推动、保险机构运作、行政部门监控、覆盖城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承保方为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江阴分公司,制度实施当年,参保覆盖率已经超过85%。该种模式的运作思路为: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部门签订契约,其中,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医疗保险业务的运营,政府部门则负责整个医疗基金的征收,并对医疗制度各个当事者进行规范和监管。实际上,这种制度的本质就是新型农村医疗商业保险公司的一种受托管理模式。该种模式的基金实行的是一种两条线收支和管理的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其专业优势,对补偿标准进行科学的测算,并成立业务管理中心,对整个基金的运作实施全面的领导。整个基金的运作模式实施的是一种“单独立户、封闭运作、专款专用”的形式,保险公司不享受基金收益,也不需要承担基金风险,其管理费用也主要由财政支付。
就现阶段来看,江阴模式参保对象已经扩大至外来务工人员,保障功能也由医疗保障全面扩大至健康保障,同时,保险公司也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实施门诊补偿和返还制度,完善了关于大病的补偿制度。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居民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厦门模式
厦门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的城市。早在1997年,厦门市政府就出台了《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试行规定》,商业保险部分由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承保。厦门模式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以一种“集体参保”的模式实行,超出的部分由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则根据“社会化管理及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实施保障。具体的方式为: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负责商业补充保险部分,职工医疗保险中心为投保人,为居民参保,居民医疗花费在4万元以内,由专项资金负责,超过4万元以上则由商业保险公司支付90%、个人支付10%。实质上,厦门模式实行的是一种“征、管、监”三权分离的运作模式,保险资金由政府部门征收和筹集,在劳动部门、卫生局和社会保障局的监督下,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一种第三方的管理服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险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近年来全民医保工作的推进下,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险公司也不断地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网上审核报销流程,理赔时间也大幅缩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几种典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比较
湛江模式、新乡模式、江阴模式以及厦门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是这几种模式将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成本、提高基金安全性,也能够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下面就综合几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业务类别的划分
1. 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居民新农合医疗保险。在以上几种模式之中,厦门模式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而江阴模式与新乡模式的运作效果更加显著,这两种模式的差别不大,均为政府主导监督和检查,保险公司提供服务,在这两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并不需要承担亏损的风险。其实质就是由政府购买保险公司服务来实现为居民提供专业的一种过程,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这种新型模式具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优势。湛江模式即将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运行的模式,保险公司同时参与到整个运作过程中,这就实现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公务员、城镇职工统一参保的目标。湛江模式是继厦门模式后又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
2.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厦门模式与湛江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基金管理进行运作的模式,两者相比而言有一些不同。在厦门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承担补充医疗保险的业务,从1997年起,厦门市就在不同的居民中推广了这种保险模式,到2012年底,厦门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补充保险已经全部由平安保险厦门分公司承担。在湛江模式中,已经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大额医疗补助为辅的一种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人保公司湛江分公司同时参与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的服务。
(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方式的划分
1. 基金管理型。基金管理型也称之为委托管理型,该种模式即政府将保险业务委托至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由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服务。在基金管理模式下,保险公司不需要承担风险,只要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定进行报销、结算、审核即可,保险基金的透支风险和基金赤字均由政府承担。新乡模式、湛江模式均属于基金管理型。
2. 保险合同型。保险合同型也称之为社会再保险型,即政府使用筹集的资金为参保人投保的一种形式,在赔付比例、保险责任以及赔付限额协商完成后,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正式协议,保险公司即可按照协议规定为投保人提供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的透支风险需要由保险公司自行承担。江阴模式就是典型的保险合同型。
3. 混合型。混合型的方式是一种介于保险合同与基金管理方式之间的新型模式,保险公司负责保险基金的运作,并收取一些费用,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的风险由保险公司和政府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摊,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厦门模式就是典型的混合型模式。
三、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机制的设计
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可以得出,使用保险合同合作形式承办大病医疗补充保险,使用基金管理合作形式来承办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理想的保险机制。
(一)保险合同型承办大病医疗补充保险
1. 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首先,为了全面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模式,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同时要完善保险公司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良好的竞争机制能够促进社会保险的发展,也能够提升保险公司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这样才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协商和沟通,明确好双方的责任以及保费的数额,并划分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在范围的划分方面,可以借鉴湛江模式和厦门模式,但是具体的金额则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共同商定。在委托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地位,维护好参保的政策,保持好财政专户管理体制。
2. 政府要为保险公司的承保做好后续的宣传工作。如果保险公司只需要承担大病医疗保险,政府可以为其提供专项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如果保险公司医疗保险基金,政府可以为其提供统一的办公场所。同时,政府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帮助保险公司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保险公司拓展业务。此外,政府还要建立一种信息管理披露制度,将商业保险的账目公开,同时对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一种统一的测评标准,这样既可提升保险的透明度,也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
3. 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在与政府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派出专业的服务人员办理相关的业务,为居民答疑解惑,纠正医疗服务方的不法行为,同时也要发挥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权,选择适宜的医疗服务机构。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包括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几种,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不同的医疗机构签约,这样就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种优质便捷、价格合理的服务。
(二)基金管理模式参与城乡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福利事业,因此,该种保险不适宜由保险公司来承保,加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保险公司也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将基金管理模式应用在其中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模式具体运行的注意事项包括:
1. 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该种模式中,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和保险公司准入、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数量很少,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政府必须鼓励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一市场中,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居民。同时,政府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拟定好管理费用。
2. 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在基金管理模式中,保险公司仅需要负责支付和案件审核服务,在基金安全方面,保险公司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算,定期为医疗机构报告基金的变动情况,这样就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地调整相关的政策。
四、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配套政策研究
(一)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但是我国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完善,为此,在下一阶段可以制定如下的措施:
1. 采取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可以降低商业保险公司营业税的税率,对于承办的社会保险部分可以免征营业税,为了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可以对企业采取税费优惠的方式,提高企业主动参保的积极性,也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福利。
2. 改进医疗费用支付模式。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多数地区仍然实行的是按项目付费的形式,虽然这种方式较为简便,但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医疗费用支付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合作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的收益,因此,在下一阶段,必须要寻找出一种适宜的医疗费用支付模式。
(二)加强监管与扶持
1. 加强政府监管,进行科学考核。在下一阶段,政府可以对保险公司实施一种绩效考核的方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进行监管,同时,根据指标数据对保险公司进行打分,根据考核的结果选择是否与保险公司继续合作。
2. 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扶持。为了促进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此外,政府要促进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保险公司的保障水平。
3.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会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一定的变化,对基金管理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为了分析这些影响,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这样就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处理措施,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俊.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刘海兰,何胜红,张旭升,曾理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SWOT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3,(6).
[3]于保荣,王涛,杨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原因分析:基于6区县的案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
[4]冷明祥,胡大洋,张建军,万彬,程向前,陈蕾.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介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可行性以及模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叶凌.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理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6]张体华,徐怀祥.商业保险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 2010,(2).
篇2
1、河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的专科专业有∶护理、公共事业管理、中医学、中药学、药学、医药营销、医疗保险实务、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口腔医学。
2、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学习的专科专业有∶人民武装、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3、河北大学质量监督学院学习的专科专业有∶检测技术应用、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4-0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全国各高校的开办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
一、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2]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满意度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突出表现是专业见习、实习抓得不实,缺乏规范要求。见习、实习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使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实多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在见习、实习过程中与结束后缺乏质量评价标准或评价程序,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满意度差。
2.办学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只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而开设,加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办学主体对卫生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学科属性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科学认知,基本上是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致使其办学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而如何把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管理知识技能乃至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关系,形成专业教育特色,已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3.课程设置比较散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第一医学课程整体套用临床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疲于应付书面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预防医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中预防医学课程课时少,所占比例很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也不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三是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比重过低。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只开设应用性的课程,不开设相关基础学科,不成体系。如法学课程,只开设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而法理学、宪法、民法等很少开设。这样,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就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卫生法规的条款,更不利于培养法律意识。另外,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所选教材使用周期较长,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全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改革、新的思路还没有被写进教材。[3]
4.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从全国来看,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还属于新兴学科,现在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博士点,其他相关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点也比较少,有的近两年才开办。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准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以新近毕业的教师居多,普遍存在对卫生事业管理缺乏整体认识,更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现象。[4]
二、对策
1.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课程的优化整合,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也要考虑课程诸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体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主线”。[5]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宽厚的基础课平台,同时要理性对待医学课程所占比例的大小,恰当地调整与之对应的实习时间的长度,体现出与临床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改善专业课程开始介入学员学习的时间,及时正确地树立学员的专业观念。
2.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员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6],符合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
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实践学习效果,针对目前学校本专业学员实习单位分散、各实习单位人数差别较大等造成管理不便的原因,适当安排使学员实习的单位相对集中,方便队干部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和处理学员面对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各实习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为学员争取参与各项工作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员始终保持对自己学生身份的清醒认识。[7]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遵循“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在目前情况下,不宜片面强调建立一支庞大的专职师资队伍,关键要从狠抓科研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缓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师资学历偏低的矛盾;通过在职学位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以及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本校师资水平的目的。二是倡导开放式教育,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交流与联系,加强教学科研横向合作,整体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职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或主办专题讲座,充实师资力量。三是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申报省级以上的有关卫生事业管理的科研、教研项目。让教师在有一定经费支持下,系统地进行科研、教研活动,以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三、发展路径
更新教学理念,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学中引入ERP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法。
1.体现专业特点,分而治之。医科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有专业特性,应区别于其他管理类的教学。作为医科院校的专业学生,他们的医学知识相对深厚而管理知识相对薄弱,如把握不好重点则会出现“专技不如医学生,管理不如科”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运用ERP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将模拟竞技进行专业化改良。对于公共课、临床医学课采用较为传统的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法,打实医学。而对于专业课及选修课则应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2.把握课程结构,循序渐进。按照专业学制的安排,卫生事理方向的学生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医学相关知识,管理知识架构上与非医学管理类学生有不同步性。因此引入ERP理念时需把握课程设置的结构,找准切入点。学生们不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与技巧,只能“赶着鸭子”乱管一气;过晚,则会与生产实习、撰写论文相重合造成心不在焉”影响教学质量[8,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企理进行的实训,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我们,在第三、四学年之间即专业课开始时引人ERP教学模式较为合理,但也应针对部分具备模拟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展开。
3.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地适应了管理工作,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新的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一种转化。PBL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综合运用不同的信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周虹,陈正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0):128-131.
[2]李宗浩.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03.
[3]张屹立,陈立明,万成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43-444,453.
[4]张有录.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5):38-39.
[5]周蒲芳.对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2(62):70-71.
[6]欣荣,张川,李武宏,等.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4-75.
[7]周敬,齐亮,刘勤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方略[J].医院管理,2009,16(4):317-367.
[8]陈朝晖.完善ERP课程体系提升主动实践创新能力[J].2008,(3):16-18.
[9]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I):27-29.
[10]王阿鹏.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549.
篇4
【关键词】资源稀缺;消费者心理动因;饮食消费习惯;对策
一、饮食浪费问题凸显的现实背景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逐渐在社会上流行,有其存在的意义,这种理念的广泛推行不仅有助于国内人均资源的增加及有效利用,更有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惠及子孙后辈。但是,饮食习惯的根深蒂固阻碍了该理念的实行,正因如此,研究民众的消费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影响行为,宣传正确消费心理能帮助餐桌文明文化的传递。
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不一样的就餐习惯,唯一类似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就开始注重餐桌文化。在国外,很多学者认为这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Beatty和Kahle探讨以Rokeach理论为基础的价值观量表(list of value,LOV)在研究消费者行为上的适用性,认为LOV对消费者行为的预测能力比VALS好。Gutman探讨展品属性、消费结果与个人价值观之间关联的本质,研究了个人决策行为与价值观的关联情况。在国内,很多学者分析出出适度消费观代表的是一种全新消费伦理和价值观念,也有学者提出了生态消费观、绿色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和科学消费观等。如郑红娥从社会学角度验证和考察了居民消费观念的现状及演变;韦信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各种消费观的历史变迁、历史作用及利与弊等。
二、我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传统家庭因素
在中国家庭中,年轻一代是被家庭关怀的重心。在家庭消费结构中,消费支出的大头也在年轻一代身上。无论是经济宽裕的家庭还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认为对子女的爱就是在经济上尽全力地满足孩子。家长的溺爱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在餐桌上也依然如此,让孩子自己随便点,结果造成了浪费,也造成了孩子错误的消费行为习惯。还有一些家庭习俗的因素,认为上桌的菜必须是双数或吉数,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 当代社会风气因素
餐饮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社会形态日益丰富,人们试图通过消费来实现自我和表达自我,把消费作为标榜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方式,导致社会上出现以骄奢逸为荣的各种不良风气。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加上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使缺乏免疫力的部分消费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离,产生对享乐奢靡社会生活方式的渴望和追求。另外,正是因为不正确的消费观影响,部分人拿着公款吃喝,自认为不吃白不吃,心安理得地浪费粮食。
三、饮食消费浪费的对策
节约型社会是一种良性的价值诉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杜绝“餐桌浪费”现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民众饮食消费理念的改变是杜绝浪费的根本。
(一)消费者自我和社会约束
饮食消费是否浪费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主动性,消费者应该学会正确的消费观,拒绝盲从心理、攀比心理或者猎奇心理。餐桌上的浪费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私人消费,而是公款消费。秉着饭局的费用由公司报销的规定,一些人假公济私,点菜的时候觉得不用自己掏腰包就没有节制,明明只有两个人却能吃到上千元。这种行为不仅造成浪费,也说明了国家的管制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应该多宣扬“光盘行动”这种全民活动,逐渐让民众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公款吃喝的问题上政府也要重点关注,加大打击力度,这不仅能有效改善饮食浪费,也能使政治清明、减少贪污受贿。
(二)餐饮行业自身引导
自我的约束力毕竟有限,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餐饮行业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像自助餐的剩余菜量超过多少需另附价额的规定就很合理,只是大多数店家的对此的管理力度不够,奖惩并没有落实到实处,所以应该注意要令行禁止,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另外,在客人点餐时做出正确指导,提醒客人按需求点菜,为客人控制好数量。比如有些饭店有专门的点菜员,能为客人点出一桌既体面营养又不浪费的席面,很值得有条件的店家效仿。或者在店里醒目处多贴一些鼓励打包的标语,使客人在潜意识里愿意打包,在客人用餐即将结束时,店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打包,让客人免于内心觉得打包有尴尬。
四、结语
近年来绿色消费的理念正以一种强劲的态势为广大社会公众所认可,而且也由原来的个别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值得令人关注的普遍现象,与此有关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要自觉做到绿色消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餐桌饮食文化重新绽放光芒,实现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关于饮食消费和民众心理关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15C16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邱袁园(1995.6-),女,江苏启东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1]许世卫.中国食物消费与浪费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
[2]李建新,李祖成.餐饮浪费何时休?[N].孝感晚报,2005-08-19.
[3]陆文君.八成就餐点餐超量 亿万餐饮消费浪费多少[EB/OL].新华网,2006-05-08.
[4]Beatty S E,Kahle L R,Homer P, et al. Alternative measurement approaches to consumer values and the Rokeach value aurvey[J].Psychology & Marketing.1985(2).
[5]陈秋萍,吴芸芸.餐桌浪费的消费者心理动因及其对策[J].甘肃科技,2007(09).
[6]周忠民.饮食消费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公办;民办;养老院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08-02
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1.1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9%,而家庭老人抚养率仅为11.9%。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洽介绍:200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今后还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2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将近30%。21世纪上半叶老年人口老龄将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比重高的峰值期。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对于养老院的研究也是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养老院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对于养老院的研究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观点:肖美莲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养老院的管理和护理工作模式。从老人进入养老院对老人评估,确定是否入住到对老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养老院提供服务不只是涉及老人简单的衣食住行,更是精益求精,根据排便情况给老人制定营养餐;把老人的活动能力分为七个等级,分别给予1—10名不等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在澳大利亚的养老院中还有针对老人孤独寂寞的沟通和微笑的护理,对护理人员要求极高,也使澳大利亚的养老院服务质量高。无独有偶,我国学者丁玉慧、唐雪梅和董兴学者阐述了维也纳的养老院的组织机构。维也纳的养老院是以医疗机构为原型,提供详尽、周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这点是需要我国养老院值得借鉴的。这是国外养老院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内,针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养老院发展,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丁华、徐永德对北京养老院的老人生活状况和满意度调查,得出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对养老院的服务、设施条件等都较满意,膳食营养较好。上述这些大都是对民办养老院的研究现状,对我国公立的养老院研究集中在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如王婷、李玉伟、张英对上海市公立养老院为例,强调公立养老院存在的必要性及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刘军奎提出公立养老院应该尽早迈开改革的步伐,以重庆为例提出社会福利院和企业“三帮一”结对帮扶农村敬老院,除了捐款捐物外,还要到敬老院开展服务,促进其发展。推广“院企联姻”,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每个敬老院至少要聘请一位名誉院长,支持敬老院发展。借助民间资金求发展,企业更好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国内外养老院的发展和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花荄敬老院和博爱福利院发展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地理位置、规模以及人员入住情况
花荄敬老院位于绵阳市安县花荄镇,是一所在大山里的敬老院。2008年地震后,辽宁省对口援建该敬老院,因此规模有所扩大。敬老院一共有45个房间,每一间住两个人,男女不分开住,敬老院已经入住45个老人。
博爱福利院是一所民办民营的规模已达到拥有1000多间房间,其中已入住200人,将来规模预计发展到2500人的大型养老院机构。养老院是花园小区型的建筑构造,有双人、单人间任选择,室内更是有空调,电视机,浴霸,洗衣机等。养老院针对老人的年龄分为能自理区、长寿区、安居区等。
(二)入住老人来源以及身体情况
花荄敬老院的45个老人都是花荄镇和介牌镇各村委报送的“三无”(无依靠、无儿女、无经济来源)老人。其中大都有些残疾,行动不便的、聋哑的,精神痴呆、抑郁等,但无传染病例。据院长介绍,全院40多位老人,有40%的老人都有些残疾。
博爱养老院入住的老人大都是绵阳市各种机关单位或者企业退休的干部,他们有丰厚的退休工资,因此完全是自费。不同的区的老人身体情况各不一样,年龄构成也是在60岁以上,只有长寿区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况需要人护理,没有精神问题和传染病例。
(三)养老院的护理情况
花荄敬老院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兼护理人员,负责老人们日常生活。敬老院护理工作主要实行“一帮一”即一个生活能自理老人与一个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住在一起从而进行看护。敬老院护理只依靠人工,没有轮椅、报警器、按摩仪等设备。护理范围只要涉及老人衣食住行,老人个人卫生不护理。
博福利院针对不同老人护理需要制定不同护理价格和与其相匹配的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福利院有大量的护理人员,但大都是从外招募的40多岁的女护理员,没有专业护理知识和技巧。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实行一对多护理(一个护理人员护理1—3个老人)。主要涉及老人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抚慰和个人卫生。
(四)养老院院资金来源以及日常维持情况
敬老院主要是政府补贴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维持其基本生活,政府补贴的大约在一年2、3万元。老人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有敬老院代为管理,作为其生活用度,医疗保险最高可报销6000元。政府划拨有自留地供敬老院自给自足,以维持敬老院日常菜食之需。
福利院是民办民营,完全由福利院自费开支,没有享受政府拨款。福利院资金除了老人自费还有绵阳市企业入股资助,自负盈亏。有多家企业办事处设在福利院中,福利院开设旅游参观业务,并从中获利。福利院即将打造集观光、休闲、养老、办事为主的疗养院。院长表示未来可能会修建大型酒店、旅馆以方便外来人员居住。
(五)医疗和饮食状况
花荄敬老院地处山区没有医生护士,没有诊所。老人由花荄镇医院负责治疗。由于交通不便,老人由敬老院自己购买的三轮车送到镇上。
敬老院没有专门的食堂管理人员,老人们的伙食全是由老人们自己负责。每个老人有自己的餐具,饮食都是一样,以素菜为主,极少有荤腥,逢年过节可以吃到肉。敬老院菜是自给自足,敬老院有自己的土地,平时就在此种点时令小菜,也饲养猪,以供逢年过节食用。敬老院大米都是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不固定,因此敬老院只能省吃俭用。
(六)老人的日常生活
敬老院老人生活单调寂寞,敬老院严重缺乏娱乐设施,他们常到附近山里捡柴火,或者坐在院子里发呆,以此打发他们无聊的时间。身体有障碍老人则长年累月卧床不起,在自己房间度日如年。
博爱养老院则是每周提供各种不同的娱乐:老年大学艺术表演、电影、麻将、桥牌等,每周五有专车送老人回城里和子女相聚,周日子女上班了又接回来。养老院更是有30、40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种植花草,动物园,鱼塘,既可以供养老院日常食用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也可以供老人观赏消遣。我们采访了几位老人,老人们都表示在里面住得很满意,服务也很好,更难得的是养老院还有意见栏,方便管理者与老人们沟通交流。
三、当前公、民办养老院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于准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养老院作为准公共产品因其性质应由政府提供,然而政府对于养老服务的支出严重不足,导致养老院发展举步维艰。其中政府财政支持不足是导致养老院现今发展缓慢、水平低、规模小的重要因素。其次,政府对于养老院发展政策支持缺乏,不能引导养老院自行发展。 最后,政府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老人进入养老院还存在很多后顾之忧,比如医疗、养老保险等。
(二)公、民办养老院发展两极分化,大量中间老人脱节
公、民办养老院由于其一公一民的性质都有其严格的服务对象:公办养老院只接受“三无”老人,而民办养老院则是依据价格自行选择,但大都价格不菲(基本在1000元/月)这就限制了养老院服务对象大都在高层收入老人。城镇中大量的中低收入的非孤寡老人则被拒之两者门外,造成家庭养老负担增大,也增加社会不和谐因素,更使养老院流失大量潜在客户,养老院发展迟缓。
(三)养老院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少
中国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政府对社会养老宣传少,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养老院本身宣传少,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缺乏有效管理,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单位等对养老院了解缺乏,养老院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缺乏社会支持。
(四)养老院质量低、数量少
公、民办养老院都存在质量低、数量少的问题,尤其公办养老院。养老院都是劳动密集型,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比如针对老人必要的医疗技术设备的缺乏,专业医疗保健人员、心理健康专家的缺乏,以及娱乐设备的欠缺,导致养老院质量低下。其次,政府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养老院数量少,尤其是高质量、低费用养老院更是一大块空白。
四、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带头引导养老院发展
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应该是养老院发展的引导力量。政府的不仅是财政支持,更应该有政策支持。政府财政支持主要支持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道路、房屋等硬件设施,还有老人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人入住养老院后顾之忧。政府大力宣传、制定政策引导养老院(主要是民办)自行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或个人投资到养老服务中,从而发展壮大养老事业。
(二)公、民办养老院共同发展
养老问题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矛盾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养老院的发展是有效解决上述矛盾的可行方法,而公、民办养老院现处于养老院发展的两个极端,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不应对立,而是统一,公、民办养老院共同发展。
针对公、民办养老院的“脱节”问题,民营养老院应该在钱、财、物等方面帮助公办养老院的发展,呼吁民办养老院的老人或者其子女多做慈善,传授民办养老院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努力实现公、民养老院合并的期望。
(三)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兴办更多高质量、低费用的养老院
我国养老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潜力较大,但发展水平低,养老服务作为第三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形成产业化,扩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的养老院管理和医疗技术,提高整体水平质量,与国际接轨。
公、民办养老院有其自身的服务对象,针对这种“两极分化”,可以由政府买单,民营养老机构收养“五保户”。还有就是由政府入股,民间集资兴建低收费的、较高质量的养老院,解决城镇、农村的低收入的有家庭的老人供养问题,这也是我国西部中小城市老龄化中最普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小结
我国西部中小城镇的公、民办养老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养老机构自身谋求发展,自给自足,吸引民间资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关键是要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老人满意度,安享晚年。当然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老人老以及人之老”,老人们的生活需要更多人的爱心支持。
参考文献:
[1]肖美莲.澳大利亚养老院护理工作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1,18(3):22-24.
[2]丁玉慧,唐雪梅,董兴.维也纳养老院护理见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2):86-88
[3]丁华,徐永德.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3):15-21.
[4]丁煜,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1(2):12-17.
[5]王婷,李珏玮,张英.公办养老院存在的必要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223-1224.
篇6
摘要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势必出现社会文化的某些断层,本文从社会学视角,通过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越轨行为,以结构紧张理论假设,文化功能与冲突理论假设来进行分析。从结构紧张理论来看,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分化与断裂及微观的城市农民工社会资本弱化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从文化功能与冲突理论来分析,提出城市适应性不强与群体性偏见及亚文化的影响是导致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农民工犯罪 结构紧张理论假设 文化功能与冲突理论假设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和所有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类似,我国城市农民工问题缘起于上世纪末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打破了农村社会的封闭与宁静,在城市不断的扩张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从广袤的农村流动出最年轻、最富活力的打工者,形成新兴的农民工大军涌入了城市。他们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企业的原始积累贡献了力量,推动了我国城镇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涌入城市的农民极少能收获与希望相符合的结果。相对于城市社会群体而言,城市农民工的身份比较尴尬,他们借以谋生的环境与他们产生的社会互动也并非如城市居民那样的和谐,农民工高比例的越轨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社会学视角中的越轨行为,又称社会越轨、离规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根据越轨行为对社会规范偏离的程度,可将越轨行为分为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警行为和违法行为。近年来,城市中农民工的越轨行为特别是违法犯罪性的越轨行为有增无减,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在北京市处理的犯罪人员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在2003年,达到64.21%。有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上海进城农民犯罪就占到了全部刑事犯罪的53.43%,广州的这个数字是52.92%,东莞为80.96%。2000年北京、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的犯罪,外来人口犯罪占总犯罪比例70%以上。农民工越轨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党和国家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
二 从社会结构紧张角度分析
在越轨理论中,默顿从文化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默顿指出,社会的文化价值使人们树立起目标,而能否实现目标取决于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与之相应的手段”。简单的说,社会的文化倡导成功,成功这一社会目标也往往被人们等同于财富、声望。社会也同时为人们达到这种目标提供相应的手段,如接受教育、获得比较好的工作等。默顿通常用他的越轨理论来解释美国社会下层财产犯罪率的问题,认为下层财产犯罪率偏高是由于人们无法用合法手段实现物质上的成功,而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手段集聚财富的行为。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相对于城市中的社区人群,为什么取得成就目标的合法机会并不能同等地分配给城市中的农民工呢?笔者尝试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分化与倾斜及微观的城市农民工社会资本弱化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
首先,从宏观角度上来说,经济、社会体制转型造成了一个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更大程度分化的社会分化,而不断深入发展的城市化使得这种社会分化的趋势更加不可避免,伴随着中国原有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不断的瓦解,城市化的冲击不断地影响着农村,城市的积聚效应也不断地吸收着周边农村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分解、重组。旧的社会结构成分不断解体,新的社会结构成分不断产生,对于一个社会的社会控制体系来说,这种分化潜在的风险在于:当分化出去的社会结构成分没有能够被纳入社会结构中,如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无法很好地融合至城市结构中,结果是或者造成不同社会结构部分之间的分裂(断裂),或者造成不同社会结构部分之间的冲突。而在这个过程中,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说,可控的社会结构成分变得不可控,那么,就会成为冲突与越轨的根源。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上说,农民工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弱化、匮乏也是引发越轨犯罪的重要因素。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呈现为二元特质并存的局面。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封闭性特征依然十分明显。社会资本是一种由社会结构内生的关系特质,是一种公共物品、社会财富和资产,为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所共享。而在城市中,农民工缺乏的一定的社会资本“支配权”与“话语权”。甚至对于他们而言,有时甚至连信任、社会交往这些基本的社会资本都无法得到,因此他们不得不完全依靠内群体而生存。比方说从取得工作的途径上看,城市农民工通过老乡介绍获得工作的占据了90%,而没有通过熟人而是通过自找、中介组织等方式找到工作的成功率则非常的低。
按照社会学家林南在其《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理论》一书中所言的,农民工作为在社区中拥有较少有价值资源和较低地位的个体行动者,会体验到较大的结构性约束并且改变的机会也较少。这些个体对有价值资源的占用可以使用社区合法或准许的手段,即经过制度化的渠道,如通过技能培训或者其他的教育体系以求获得更好的工作。但是,这对于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农民工而言,并不现实。那么,利用第二种手段越轨行动来获得有价值资源就成为可能,尤其在缺乏充分的可利用社会资本的前提下。当然,社会资本的缺乏不仅使得城市农民工寻求工作变得极为困难,并且也经常遭遇到诸如工资被克扣、拖欠等问题,而这又极易引发越轨犯罪的行为。
三 从文化功能与冲突角度分析
如果从文化角度进行农民工越轨犯罪分析,那我们不得不提到两种不同方向的理论假设。第一种理论假设是功能主义的理论,认为犯罪和越轨行为是由社会中的结构紧张和道德规范缺乏所导致的结果。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个人是依赖于社会的,或者至少依赖社会中个别群体的,因为共同的信仰和价值给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而规范则引导和调整人的行为,社会联系的任何削弱都会损害共同的信仰,降低道德的价值和侵犯规范性的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一体化增强则越轨行为减少,社会解体趋势加强则产生较多的越轨行为。如果以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城市农民工的越轨行为,那么我们必然要假设共同信仰的缺失与社会结构的松动是导致社会失范的根源,而处于失范状态的个体行为最易滋生出越轨的行为。而第二种理论假设是文化冲突理论假设,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塞林认为越轨与冲突是文明生长过程的一种副产品,是文化准则的冲突。这种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包含许多亚文化,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价值。这些亚文化可能集中于种族、性、生活方式、地理位置或者其它因素为中心而形成。因而该理论否定了功能主义假定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一套希望达到确定成功目标的价值观,将引起社会越轨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塞林认为当某一文化群体的成员迁移到另一文化群体中时,不同文化准则的规范之间很可能发生冲突,社会越轨归结为文化冲突的产物。
而笔者认为,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论假设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就城市农民工越轨犯罪的总体发展过程而言,即存在着因为历史与体制的原因而使入城的农民工无法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而紊乱导致的越轨犯罪的情况,也存在着由于城市社区群体集体排斥、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内群体亚文化与城市文化冲突而导致越轨与犯罪的情况。
首先,从功能主义的理论假设入手,在二元体制隔离的制度背景下,城市中的农民工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他们虽常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市中已经居住多年,但他们仍然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仍保留着外乡人与农民的身份。然而,农民工们外出打工的生活经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无法再甘愿回归乡村的社会和生活。这导致了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成员陷入角色扮演的混乱,从而使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相背离。结果必然是无所适从。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不能内化符合城市社区行为规范的内在信条,就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社区之中,而现有的城市管理则只把他们视为廉价的劳动力、不安定分子来进行管理,也很难让这个群体有着对所处城市的心理认同。
其次,从文化冲突论假设入手,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城市农民工自卑或者敏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社区群体对于城市农民工有一定的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尤其对一些特定地域的农民工存在歧视,城市社区的群体对于农民工的各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容忍度也很低,普遍认为农民工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群体等等。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是比较匮乏的,因而面临困境只能寻求群体内的资源来帮助自己,而这样更会加强群体内的凝聚力,群体的价值观对群体内成员的影响也更大,如果这个群体形成的价值观具有越轨犯罪倾向,则群体内成员越轨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 结论与建议
首先,要改善影响农民工思想观念的经济环境,改变农民工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工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脱贫致富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的许多思想问题都是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只有把农村经济建设搞好了,才能为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提供物质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城市农民工越轨犯罪的现象。
其次,改革城市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改革城市的社会管理体制,革除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消除户籍身份的差别,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创造前提条件。要让农民工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将农民工的管理全面纳入城市和流入地政府的管理体系,使农民工能够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基础管理,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的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坚决清理和制止向农民工收费和变相收费的行为,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和限制政策。
再次,提供有益的文化产品,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有关文化部门应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文化调查,深刻分析农民工文化需求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为农民工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文化经营单位和文艺工作者应深入农民工生活,创作出反映农民工生活、为农民工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要扩大对农民工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加对农民工贡献的报道,以激发农民工的上进心,引导市民客观地评价农民工。
最后,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大多数的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农民工容易在遇到生活风险时铤而走险,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社会保障的严重滞后乃至缺失是诱发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失范的根源。所以,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农民工正当的社会认可和人文关怀,不仅有利于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可以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保障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必要的工伤保险及大病医疗保险等救助、补贴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工作,依法加大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刘跃:《当代中国社会越轨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读默顿越轨理论的启示》,《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依托母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学院是公立高等学校与社会力量合作,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截止2007年4月4日,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各地举办独立学院的省份有29个,举办独立学院有318所[1]。经过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校学生数在母体学校中所占比例达到30%左右。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逐渐显现,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获得双赢。
一、处理好依托母体与独立自主之间的矛盾
(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母体
独立学院依托于母体学校与社会力理合作举办,社会办量只是提供了资金或硬件设施,母体学校则提供了主要办学所必备的软硬件。在办学层次上,正是依靠母体学校的支撑,独立学院从创立之初就成为本科层次的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母体学校所有的专业,独立学院都可以开设,独立学院选择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同时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学科和教师资源开设新的专业。在生源上,独立学院依靠母体学校的品牌效应生源充足,母体学校的这种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方面,母体学校选择优质师资承担独立学院的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在校园文化上,母体学校经过几十年的积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方面,独立学院独立发放毕业证书,但学位证书必须由母体学校发放。在学生就业方面,依靠母体学校的知名度,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可以说,独立学院产生、发展依托于母体学校,在现在和将来的较长一段时间里,离不开母体学校。正是由于母体学校的支持,才使得独立学院在不长的时间内能迅速发展起来。
(二)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必须独立自主
首先,独立学院的独立性是教育部规定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通知》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具备“六独立”,即独立的校园、独立的办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文凭、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资格。设立独立学院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初期像“校中校”,以促进学院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办学时间增加和办学规模扩大,必然要求办学的规范化。其次,是由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决定的。经过几年的扩招,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招生数量都有了大规模的增加,一方面,独立学院不可能、也不允许成为母体学校的复制品,她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避免校内的竞争;另一方面,母体学校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包罗独立学院地所有办学事务。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其他二级学院不同,母体学校的其他二级学院是单纯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行政事务相对少,而且许多事务由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来处理。而独立学院必须具有完整的高等学校组织机构,来完成各种职能,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独立学院生源特殊。独立学院的生源是高考中第三批本科,入学成绩比校本部学生相对要低些,如果采用与校本部学生相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必然有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独立学院必须开展独立的教学,独立管理,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
二、处理好争取支持与自力更生之间的矛盾
(一)独立学院的稳定发展必须争取母体支持
独立学院创办时间较短,其办学力量尚较薄弱,必须争取母体学校对学院的全方位的支持。(1)独立学院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和社会力量的投资,国家不投入经费,办学经费来源较单一。在办学经费的分配上,必须与母体学校达成共识,获得学校的支持,一方面满足母体学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独立学院正常办学和可持续发展。(2)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由母体学校教师、外校教师以及自有教师[2]组成。由于自有教师队伍力量不强,而且年龄结构轻,没有合理的梯队,教学经验不足,在数量和质量上还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外校的教师在聘请、管理上有一定难度,也不能够成为承担独立学院教学的主体力量。因此,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还是母体学校的教师,承担着独立学院的大部分教学任务。同时,自有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培训,也离不开母体学校的支持,只有在母体学校老师的传、帮、带下,自有教师队伍才能迅速成长起来。(3)独立学院的教学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母体学校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建设,各种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拥有很多优质的实验室或者是实践教学基地。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是不可能建设好这么多的教学设施,并且,如果重建也是重复建设,因此,合理的利用母体学校的教学设施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独立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她的出现,必然影响到母体学校中的其他学院。只有母体学校的支持,才能协调好独立学院与其他学院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在母体中的地位,才能保证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二)独立学院的真正发展必须坚持自力更生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国家、单位要取得真正的发展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从发展的眼光看,独立学院不能永远躲在母体学校的怀里,事事都请求母体学校的支持,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师,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这样是没有出路的。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母体学校逐渐成为她的桎梏。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她的负外部性[3]逐渐显现出来。其学生挤占了母体学校学生的部分教育资源,对母体学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母体学校的其他学院为了减少独立学院对其的冲击,往往会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上对独立学院加以限制,在优先安排自己学院的教学任务之后,才会考虑到独立学院的教学安排,这给独立学院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定位的不同,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多数母体学校定位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实行精英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独立学院则定位于教学型,实行大众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正是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入学水平的差异,所以独立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与母体是不同的。而母体学校的教师由于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理解不准确,不可能根据独立学院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改革。从而使教学效果达不到独立学院设定的目标。
独立学院必须坚持自力更生,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保证人才教养的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只有坚持自力更生,不断增加自身的办学力量和教育资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自有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才能保证独立学院的真正发展,才能够增加母体学校的办学实力,丰富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
三、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一些经验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将近的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江苏省教育厅首批批准设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亲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通知》精神,经教育部审批成为独立学院。
办学八年来,学院秉承“学院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市场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成才”的办学理念,依托母体,自力更生,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取得可喜成果。
(一)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专业
学院坚持既依托母体,又独立自主的原则,明确定位于教学型高校,培养医学及与医学相关专业的复合型、实用型本科人才。
随着江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江苏的卫生事业还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还需要一大批卫生人才。康达学院设置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培养卫生人才,壮大卫生队伍,为江苏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做好准备。随着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卫生事业不再是孤立的,自成系统的事业,而是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事业,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联系。正是由于这种联系,产生许多与医学相关的新职业,需要具有医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康达学院以职业的敏感性注意到这一点,与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领导者及学校的相关医学专家探讨,发现有设置相应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不断创新,设置了一批新专业方向。如根据卫生部发展社区医疗的指示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根据医院急诊医学人才的缺乏状况,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根据整形与美容医学的发展,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整形与美容医学方向;根据卫生事业中管理人才的紧缺现状,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四个方向,分别是医疗保险方向、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健康教育与媒体传播方向和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市场面临着世界挑战,同时也出现新的机遇。为此,我院瞄准世界市场,开设了护理学专业(英语班),在学生学好护理的同时,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培养能适应国际护理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建设,提升专业内涵
康达学院在争取南京医科大学支持的同时,坚持自力更生,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在满足学院自身教学需要的同时,与母体学院做到资源共享。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学院根据新开专业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学系,聘请相关专家担任学系主任,他们既是专业学术带头人,又全面负责相应专业建设。同时引进优秀教师,加快培养自有教师,形成了各专业教师梯队,为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提供了保障。由院领导、教务办、学系形成了专业建设的管理链,各部门分工合理、责权明确。各学系对本专业对应的社会中的职业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教务办组织专家论证,并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
康达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强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此,根据相应专业的培养要求,学院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如急诊医学实验室、整形与美容医学实验室、卫信实验室、健教实验室等。投入资金达一千多万元,所购设备均为当前相关职业使用的或具有一定超前性的仪器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硬件条件。培训专门的实验员,帮助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验室做到对学生全面开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重视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康达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教学督导专家组,开展督导工作,督教、督学、督管。形成了以教学督导专家组为基础的教学监控体系。在开课之前,督导专家参与任课教师的遴选,参与上课前的试讲,试讲不合格的教师不得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从而在源头上做好质量控制。在教学过程中,督导专家常规对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有反应,或者网上测评较低的老师进行重点听课,找出师生产生分歧的原因,帮助老师和学生改进教学,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在教学检查或评比中后进的教学单位或部门,进行重点督导,一方面督促其工作,一方面对其进行指导。
通过八年的努力,我院目前已经拥有五个学系,十三个专业(方向),五个专业实验室,一家附属医院,在校学生三千多人。拥有自有教师近四十位,全部拥有硕士学位,部分教师正在攻读博士。既紧紧依托母体,又坚强自力更生,是我院办学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2007,(4).
[2]陈躬林.自有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发的根本[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3).
[3]朱军文,周太军.新制独立学院的外部性探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4).
- 上一篇:供应链营销管理
- 下一篇: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