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机构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条基本特征,既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马加爵现象”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迸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内涵
(一)全面教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这些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二)发展教育观。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布洛克尔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是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三)大众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身教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篇2
[关键词]校企融合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胡清(1975-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易飚(1973- ),男,上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机械制造技术。(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机械类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SJG39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17-0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高科技成果急需转为产品,正需要大量技术型和技能型创新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研讨会”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观念反映到高职教育领域,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上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许多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始关注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但是由于未能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因创新教育条件限制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基于校企融合,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但在目前创新教育实践中,以“应用能力”为目标这一本质要求未能明确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只注重高职教育中的“高”的一般性,而忽视了“职”的特色,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已开设的创新课程中学科化问题突出,片面追求“创造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欠缺,课程体系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
2.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单一。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对课程的层次结构、布局比重和时序安排进行规划并实施运行。目前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文理选修课程等单一的结构形式上。各课程板块虽然也引入了一些创新教育知识,但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在纵向上没有形成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到创新素质的层层递进,横向上未能在学习领域上建立起由点到面的联系;致使学生在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中,获得的是一些不连贯、彼此孤立的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知识运用,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很少能在课外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校企结合的通道尚未打通,实践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学生的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相关的师资、教材、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薄弱,新技术、新工艺等前沿知识难以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贫乏,使创新实践活动停留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
二、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社会背景及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接轨”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与社会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与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接轨的原则。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要求和就业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结合职业岗位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要求,引入国家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行业职业标准,进行专业技术创新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把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由企业技术顾问、高职院校师生、社会教育专家三方共同确定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的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把高职院校和企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起来,把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也纳入其中,使学生将创新理论、方法和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创新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创新人格、素质养成”的创新教育系统。
3.课程体系构建的“开放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适时调整、有效拓展的开放性原则。在内外沟通交流的开放系统中,课程体系横向联系企业的创新体系,纵向融入国家创新教育体系,建立校内校外、长短结合、产学合作、学历与非学历并举、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各类课程模式。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开放性”原则运用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具有灵活和弹性的调适机制,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组合和内容上的吐故纳新,使课程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形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形成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课程体系构建的“整合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本位的创新课程整合性原则。课程体系构建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可采取改进现有课程、增设校企合作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嵌入新的创新教育模块课程等方式进行整合,梳理创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衔接、选择、整理和排序,以实现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三、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集中和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其职业类别或工作的职业方向要求千差万别,要求在创新教育课程必定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把创新元素与职业要素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一线岗位人才,创新教育课程目标设定应侧重于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规格要求,还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发展,具有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性。创新教育课程也不能仅限于与职业相关的素质与技能,更要考虑培养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兼容性。因此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不同于以往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本,而是更注重以创新知识、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本。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核心,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课程建设,设置以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为提升、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为拓展等若干创新课程模块,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基于校企融合的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与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学系列基础理论课程相比,更注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企业对创新人才实际需求,传授全面知识装备,进行创新知识建构。通过生动具体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从较为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方法的运用中,让学生掌握创造学和方法论知识基础。基于校企融合的专业技术创新课程注重把创新学理论引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中,开设相关创新设计课程,并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创新设想、创新方法和技巧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同步提高。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式活动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等共享教学资源,以开设研究性实验、实习项目或参与企业应用技术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使活动课程研究化。学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中获得创新体验。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基本要素的反映。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不仅考虑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以及内容适应性,更应考虑行业职业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编排的课程内容才更具效果。由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本”的规定性,决定了课程内容中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的选择与组合,必然呈现出适用性特点。在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造心理学”等的开设,为学生具备技术创新基本知识和创新意识奠定了“宽基础”。在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中,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技能认证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学生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在开放式活动课程中,文化素质课程、研究性课程、专题讲座的开办,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创新人格和创新素质的养成。
4.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逻辑性组合。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结构由目标任务、原理方法、实践创作和考核评价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目标任务模块旨在明确任务,科学选题;原理方法模块旨在运用创新原理、方法解决问题;实践创作模块用于选材制造,完成工艺改进或作品设计;考核评价模块用于回顾总结,反思教训。各功能模块分别由数门校企合作的创新课程组成,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在纵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不同年级编排课程内容,从发现问题、创新谋略、应用原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到成果考评,形成阶梯结构,内容层层递进,能力不断提升。在横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行行动领域的转换和学习领域描述,按照作业流程与学习规律排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掌握创新知识点、提升创新能力。
5.课程实施模式。课程实施模式是实施课程的具体操作方式。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以内容结合的模式进行课程运作。把创新教育的目标纳入高职教育目标体系中,创新教育课程的有关内容和因素也相应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类课程框架之中,形成相互结合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校企融合,创新教育课程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各类社会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活动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类显性、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作用。在完成高职教育领域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在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
四、结语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校企双方践行先进的合作理念,把创新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和体现创新教育的特性,在课程运作中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模式的完整序列,是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图导” “图构” 几何直观 新视域
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数学图形的导学、分析和构造,培养学生主动使用图形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有效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方法,促进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
一、“图导”——打好几何直观的基础
“图导”就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图,指导学生看图、读图、用图,挖掘图中的信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一)强化用图意识,建立抽象与现实的联系
表象是几何直观思维的基础元素,学生大脑中的表象越丰富,越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其中第34页的思考题(改编后):将边长为3的红色正方体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分割后,三面、两面、一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一面、二面、三面为红色的正方体分别在原正方体上所处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分别以正方体的顶点、面、棱长为标准进行分类计数。通过对实物、模型、图形的观察、拼摆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几何表象。
(二)善用读图能力,实现表象与言语的转换
几何直观要求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的转换,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例如,苏教版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教学例题(小明家和小芳家分别在学校的西面和东面。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他俩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时,学生意识到题目中的信息纷杂,产生了画图或列表的需要。学生画出线段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画出的图中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通过“看”图“想”事,突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由图“说”理,训练学生的数学表达。
二、“图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
几何直观可以形象地描述几何特征或数学问题,借助直观领悟数学本质,诱发空间联想,从而揭示解题思路。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合理并有启发性的“图”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用“图”导学逐步走向引导学生构“图”。
(一)关注运动想象,贯穿表征与概念的统一
几何变换或图形的运动是几何也是整个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生认识数学的方法。
1.以图形变换为主,拓展图像表征的深度。
在教学中,最基本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圆、正多边形、长方形、菱形等。在认识、学习、研究不对称图形时,往往可以运用这些轴对称图形。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和圆锥》一课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
矩形以一边为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旋转可以形成锥体,半圆以直径为轴旋转可以形成球体。图形平移、旋转,可以使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借助变换为主的图形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感知过程,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变式图形思考问题的能力。
2.以想象联想为主,提升图形表征的高度。
联想和想象是拓展学生几何直观思维空间的主渠道,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苏教版五下《圆的面积》一课中,教材分别将圆分割为16份和64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剪开后拼成的图形想象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沟通长方形和圆形的联系,也能够发挥学生对拼接后图形的想象并渗透极限思想。
(二)巧于构造图形,寻找代数与几何的平衡
笛卡尔创造了颇具直观意义的数学工具——直角坐标系,欧拉化抽象为直观的数学图(用点和线画出网络状图)解决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构造恰当的中介图形,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几何化,问题就会简易化。
1.抓住问题的几何特征,突破解题难点。
日常解题要寻找代数问题的几何表征,对于数学思考是有效的,既能实现问题形式化的表达,又强调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抓住了数学本质,就可以打开数学模式或形式化的遮掩,理清解题思路或找到解题方法,实现解题突破和解题优化。例如,教学人教版五下“统计”单元中《打电话》一课时,出示下题:如果你是老师,有件紧急事情要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同学,每分钟通知1人,给你4分钟的时间,能使多少人收到通知?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点等图形来描述题目信息,从而完成设计方案。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分钟通知1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通过构造图,可以把题目中复杂的数量关系简明直观地呈现出来,并能从中发现规律。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图形教会学生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
2.数形有效结合,提升思维深度。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优化解题过程。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增强了,对其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计算“■+■+■+■”。
■
解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造出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上图),要计算的结果正好就是正方形的一部分面积,根据图形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计算的结果。计算题和图形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将分数加法转化成图形表示后,不仅避开了复杂的运算,还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将数与形更好地结合了起来。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学中,图形是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数转化成形的方法虽好但不容易想到,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直观”。图形的导学可以为学生形成几何直观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图形的构建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几何直观方法的实际运用,两者的辩证关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行进在“图导”走向“图构”的路上,通过适度的“图导”和巧妙的“图构”,适当地发挥图形的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作者简介:周文根(1966-),男,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何杨勇(1977―),男,浙江诸暨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11-04
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心在于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构成体系向以技能为中心的知识构成体系转变。我国各高职院校以此为基础,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然而,在这些探索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改革偏重于模式和形式的更新,忽视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特点;偏重于宏观理论层面的呼吁呐喊,缺少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偏重于标新立异的包装,缺乏脚踏实地的实践。我院在借鉴英国新职业主义的核心技能和德国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职业学院办学模式以及加拿大的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进行了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指围绕职业核心技能组织构建而成的课程体系。职业核心技能是指与学生毕业所从事职业紧密相关、在职业实践中起关键作用的专业技能,它们在相关职业技能的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生成作用。与英国新职业主义倡导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s)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新职业主义的核心技能是所有职业都必须具备的普通的技能,而我们的职业核心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或行业,与职业紧密相连的专业技能,把专业作为该技能是否核心的重要指标,具有明晰的操作规范和标准。这样,克服了新职业主义倡导核心技能过于笼统,难以评价的弊端。当然,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普通技能作相应的关注。
(一)理论探源
1.核心课程
目前,关于核心课程的定义主要有四种价值取向:第一种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主要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设计的基点是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第二种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种核心课程观倡导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普通教育。第三种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种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的平衡与整合。虽然这四种取向各不相同,但都体现核心课程的组织思路,即是围绕着某个“核心”来组建课程。我们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主要是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核心来组建的一系列课程,而不是仅仅指某一门课程。
2.新职业主义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培养学生核心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等。新职业主义的目标基于经济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职业的转换,以及个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说,新职业主义提倡的核心技能因为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遭到了一些批评。但是,就课程组织本身而言,其在努力寻求知识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途径。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要求是非常驳杂的,然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的教学任务,必然需要有所选择,有所整合。而核心技能的提出无疑是选择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3.省略、Dephi等通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任选其一)、MS―SQL SERVER软件的应用能力和软件测试能力作为核心技能。
(二)课程的组织(以财务会计系为例)
1.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核心技能来定位课程,首先要确保专业课程尽可能地围绕核心技能展开。从客观上讲,只要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无论怎么样都是可以的。但从现实情况看,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不是本科课程内容的紧缩,就是中职教育的重复,缺乏高职特色。职业核心课程对专业课程重新整合,有可能要打乱原来的课程体系,有的可能是原来很多门课整合为一门课程,也有可能是课程名称没有变动,但是课程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把专业的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职业基础课;三是职业技能课;四是专业选修课。其中与核心技能关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基本是在职业技能课程当中选取,同时也要求职业基础课中的相应科目主要为培养职业核心技能做好良好铺垫。
围绕着手工核算技能,我们开设了这么几门课程(见表1),财务会计(上、下)、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涉外业务核算、商品流通核算等构成财务核算课程;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技术与应用和会计电算化组成会计电算化核心技能课程;由制单技术和审计学等组成审计核心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材当中,力求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积极的职业态度为主线,可能沿用了原来课程的名称,其实际内容,编排的顺序,乃至目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已经大不相同。
2.课程关系(见表2)
(1)在财务会计核算课程中,财务会计处于核心地位;电算化课程当中,会计电算化处于核心地位,审计课程当中,审计处于核心地位。(2)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中,核算技能、电算化技能与审计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因此,学生只有在掌握前面几项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掌握后面的技能;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与其他职业技能课程,其他职业课程是核心职业技能的拓展和延伸,是核心技能的必要补充;(3)专业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和多方面发展学生兴趣的需要,也是为提升核心技能而服务。(4)职业基础课是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职业技能能力的培养以一定的职业基础课程学习为前提,另一方面,职业基础课程,也通过核心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得以加深和巩固。努力实现知识技能的系统性、以培养核心技能为出发点、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教学安排
(1)总的线索是先安排职业基础课,再安排职业技能课,中间穿插公共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而在职业技能课的安排中,在保证核心职业技能课的条件下,穿插其他职业技能课;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中,一般先安排核心课程,然后穿插其他课程。
(2)培养学生核心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无论如何需要把实训放在首位。A.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涉及商业秘密,会计的校外实训受时间段的限制,一般只能放在最后一学年进行,学院配备了尽可能仿真的模拟实训室,能够让学生在校内接受尽可能真实的实训,锻炼自己的实训能力。B.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中把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作为教师教学的必备目标,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技能以及积极职业态度的培养。C.对于知识和技能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D.学生对职业的态度受制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就业、个人的兴趣爱好都制约着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我们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要从事行业所应从事的基本道德规范之外,关键的是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培养学生勤奋刻苦严肃认真的职业精神。E.聘请校外成功人士作兼职教师,组织职业相关的协会和团体,组织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对职业的兴趣。
三、问题与对策
(一)职业核心技能的具体性和可迁移性
课程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实质课程论”与“形式课程论”的争论。形式课程论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形式训练对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当中,体现为对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筹抽象能力和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实质课程论主张学校应该开设包含着实用知识的学科,学而能用。在职业教育当中,体现为零距离对接,岗前知识培训,注重具体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习得。我们在探索中发现,第一,专业的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相对重要些;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具体操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第二,技能的抽象与具体并不是影响迁移的唯一决定因素。按照传统的思路分析,技能越具体越不容易迁移,事实并非如此。Maclellan把迁移分为两条路径:一是低路径学习,指低认知性质和具体经验型的超逻辑学习;二是高路径学习,指高认知性质和抽象概念型的逻辑学习。例如驾驶技术,因为目前所有的汽车的装备相似程度非常高,所以迁移程度就比较高。我们的核心技能组成,既包含低路径学习(如制单技术),又包含高路径学习(如财务会计)。对于低路径学习,力求做到与真实情景相似和逼真,有益于学习的迁移;对于高路径学习,要强调变式和创新,让学生能抓住规律,举一反三。
(二)知识的整体性与具体技能的零散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课程改革史上出现过以博比特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的课程思想。“活动分析法又被称为工作分析法,顾名思义,该方法是对某一给定工作的行为表现中具体活动的分析,如操纵一台机器。……不论学校里教什么内容,这些内容都可简化为两万或三万个具体的机械技能或行为。”但是,“或许将课程细分最大的危害是,不可避免地使人不能理解所有知识的统一性,同样明显,一个零散的课程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合的观点或哲学,也不可能产生学习的迁移。”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核心技能课程虽然力求能够将核心技能具体化,但绝对不是为具体化而具体化,而是将核心技能分解成为具体技能的同时,也把具体的知识点和态度列入其中,并且注意前后具体技术本身的先后和逻辑顺序;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实践,并非单一具体技能的运用,我们通过开设综合实训课,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开设职业基础课,为职业技能的发展迁移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实践为导向与学问为导向
徐国庆认为,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课程与以理论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特别是在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中,基本采用实践为导向的范式,但也作适当调整。特别是我们觉得原生态的生产过程并不必然凸现其教育功能,一方面国际贸易、财务会计等专业,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企业不可能让一个今后有可能不留在自己单位的高职生触及;另一方面,如果过早地让学生置身于生产当中,容易让学生缺乏比较和反思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学生的技能也就缺乏足够的生成力和发展空间。再一方面,要发展学生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无论在技术操作的练习中,还是理论知识的教授中,“都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目标、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同企业对于流程的不同组合,以及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了解该职业的演化过程。”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
[2]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49.
[3]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J].2002,(7):68.
[4]C.D.Idris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the German Vocational System since 1990.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Vol 28,No,4,2002.
[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04.
[6]姜涌.浅析高职生心理状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辽宁高职学报,2005,140.
[7]Effie Maclellan,Conceptual Learning:The Priority For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Vol.53,No.2,2005,pp129-147.
[8][美]丹尼尔.坦纳等著,崔允等译.学校课程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2.
[9]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31.
篇5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设计了《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广州市20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重点从企业背景、企业用工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和职业教育集团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调研时间从2016年10月份开始至2016年12月份结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19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背景
在调研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有92家,占77.3%;外资企业有10家,占8.4%;国有企业有6家,占5.4%;合资企业有4家,占3.4%;其他有6家,占5.4%。其中从属服务业的占42%;制造业占16.8%;IT和金融业各占12.6%;建筑业占3.4%;流通业占1.7%。单位职工人数500人以上占43%;300-500人占5.4%;250-350人占8.4%;150-250人占8.2%;50-150人占37.8%;10人以下占3.4%。
(二)企业用工情况
1.企业员工招聘来源
表1显示,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愿意选用应届职业院校毕业生,其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再次是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单就高职生而言,在工作中虽不如有工作经验人员上手快,但起薪水平低,数量多,且易管理;相对应届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生有一定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在招聘员工的来源中占95.8%。所以,高职生还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
2.企业员工素质要求
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按企业实际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企业最看重员工素质情况如表2显示,居前几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素养98家,占82.4%;团队合作与沟通97家,占81.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89家,占74.8%;积极进取84家,占70.6%。这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自身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视,这也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3.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3显示,关于目前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流失率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专业技能不强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多数企业认为,高职生吃苦耐劳精神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稳定性,自制力差,个人主动意识不强,进取心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差,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批评意识,社会经验不足,环境适应能力需提高,心理承受力差。此外,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差,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有欠缺。产生上述现象,一是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过分强调待遇而从未考虑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能为企业做什么。二是期望值过高,缺乏对企业的正确认识,过于美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弱化工作度、强化工作待遇,当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现实与想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落差,难以接受,采取一走了之手段,很多学生还返回学校要求再次寻找工作机会,总幻想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三是制度约束力不够。没有任何措施、制度约束学生随意走开的行为,所以纵容了学生的这一做法。四是对专业没兴趣。许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因为家长的意愿、该行业收入情况、学费的多少而非发自学生内心兴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等因素,他们缺乏自制力、没有责任心,难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三)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1.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学校的重视,但企业参与度并不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3家没有开展校企合作,占44.5%。有66家与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占55.4%;但合作方式多样分散,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已开展的合作基本属于较浅层面,多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订单培养、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学校主动型方式。企业主动型的合作办学方式如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只占合作企业的28.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培训仅占23.5%,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仅占19.3%,设备仪器资源使用仅占16.8%,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咨询的仅占16%,委托院校进行员工学历提升仅占16%等,企业在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冷”的根源在于:一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企业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参与高职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没有培养学生的经验等。二是学校除了提供劳动力外,很少能为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高职学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高职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入职初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不能令企业十分满意。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调查中,企业最愿意参与的是参加院校举办的招聘会,其次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前三者的合作意愿分别达到60.5%、44.5%、38.7%。这说明企业很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查显示,企业最不愿意的合作形式是共建实训室(技术中心)、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捐资助学。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很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为学校投入实习实训设备的更少。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由于企业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生产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因学生技术不熟练损坏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所以在设备仪器资源使用和提供实践机会上积极性不高。
3.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一头热”的现象,为弄清楚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相关问题。据调查,制约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如图1显示,占居前三位的是: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缺乏合作机制和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
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学生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学校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安全、薪金待遇等都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企业在安全和管理方面不愿承担责任,监管难以到位,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校企合作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职业教育集团情况
参与调查的企业有81家了解职业教育集团,占68.1%;不了解的23家,占19.3%;有合作的15家,占12.6%。“与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实习就业有56家,占47%;人才培养有17家,占14.3%;员工培训有11家,占9.2%;技术服务有5家,占4.2%;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合作企业。与职业教育集团暂无合作的有54家,占45.4%。有94家愿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并开展相关合作,占79%。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我国职教领域的重大改革之一,职教集团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应借助职教集团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担任教学任务,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引入真实项目和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学院的课程教学和项目评价,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来推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发展,校企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
(一) 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二) 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一是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树立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了解企业用人标准,生产岗位实践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开发课程,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二是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剖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仅是理念倡导,而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 发挥院校主导作用,建立实习防范风险机制
现在的学生第三年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学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学生面临着到社会人的角色巨变,由此出现不适应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企业则因为没有学校的参与而将学生作为员工而非实习生看待,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企业对高职生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怀疑和不积极态度。高职院校首先要切实做好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工作,重视学生第三年的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教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做好常规教学中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不应局限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文化基础课,加强素养培养,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最后突出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善于合作,能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选修课、专业课堂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激发潜质,提升专业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学校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到社区、福利和慈善机构做义工、志愿者的机会,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内涵,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勤谨敬业、负责任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基本的准备。
(四) 发挥职教集团推动作用,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动力驱动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要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特点和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地方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专业调研,根据相关产业各职业岗位和技术的最新变化及要求,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有效对接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专业群;职教集团内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由校企共同适时修订;牵头院校建成与行业(区域)相对应至少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或省级特色专业,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实施教学时,应遵循“教、学、做合一”原则,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同时,职教集团应构建行业、企业、院校、家长、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每年对职教集团内用人单位人才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同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满意度。
(五)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建立社会服务长效合作机制
随着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高素质员工队伍和推陈出新的产品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科技的研发。高等职业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国家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加之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了解,寻求与高职院校合作动力不足,阻碍了双方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主动为企业开展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企业生产、培训、科技研发和应用需求,推动双方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孙志勇,乐明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7(1),181-183.
[2]邵长剑.基于校企合作谈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基地建设[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60-62.
[3]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43-147.
[4]周晶,赵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形成的机理及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24-29.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6
1 前言
近年来进行的众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往往超过20%,高于其他群体。同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相对薄弱,体系尚未完善。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国家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陆续推出多个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逐步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紧迫性。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通过在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课堂讲授、咨询和辅导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调节适应能力。具体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自我管理、处理压力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人格发展等[2]。
2 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2.1 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特点理论研究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蓬勃发展也矛盾躁动的阶段:一方面,生理心理发育基本成熟却又充满弹性。大学生由于不断的接触到新理论新思想以及全世界各种不同的风俗、文化、潮流等,其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变化发展中。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尚浅,面对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够成熟冷静的应对,容易处于焦虑状态。并且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信息爆炸性呈现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贫富差距变大、人际关系越趋复杂等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压力源。研究表明,大学生需要应对的压力源繁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创伤性事件几大部分。这些压力源可能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有环境适应不良、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失控等,严重的可能造成抑郁症、严重失眠、躁狂症等[3][4]。
2.2 关注特殊群体和领域
2.2.1 把握新时代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目前,大学校园里已经几乎全部是90后。90后大学生是充满朝气和个性的一代,要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就需要与时俱进,了解90后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90后大学生在宠爱中长大,少遇挫折,所以他们表现出假成熟,追求独立而依赖性强、喜欢尝新而抗压抗挫折能力弱。在情感上,他们情感张扬而爱憎分明,内心其实是渴望理解和关注。在思想上,他们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长大,能方便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各种信息,科学知识人情世故均有涉猎,因此他们较早社会化。在认知上,他们有着强烈的善恶观,敢于表达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对错的观点,但容易武断,有激情而难持久[5]。有鉴于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内在和实际需要出发,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把问题和观点的逻辑关系和推导过程陈述清晰,这样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切实了解整个思维过程,同时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2.2.2 认真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研究表明,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普通大学生,他们更加容易体验到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感受,而且更加情感压抑,缺乏情感依恋对象和倾诉对象。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对应激事件的评估更倾向于严重化,也就是说贫困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创伤。贫困生在获得的社会支持上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主观感受上不能像普通大学生那样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6]。这是由于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往往背负着更大的期待,这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压力。首先,他们出身贫苦,家庭经济改善的期望和责任往往就落在他们身上。家人几乎倾尽所有供他们读书,期待他们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所以他们比他人更坚强也更脆弱:坚强是因为他们会更早地承担起责任,努力读书,为家人付出;脆弱是因为他们往往失败不起,万一他们在耗尽家中大部分财产后找不到工作,面临的将会是濒临崩溃的绝望。其次,进入大学后,他们会直接面对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如此大的冲击在尚未成熟的他们身上特别容易激起各种不良情绪。如果这种心理反差不能及时得到调适,这些贫困大学生或者产生行为对老师和学生造成伤害;或者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抑郁不振、严重自卑等心理问题[7]。
2.2.3 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表现出以下特点:希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却缺乏足够的信心。大学毕业生需要直接面对市场,自己择业的同时也要被市场选择,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社会经验的缺乏又让毕业生难以适从:或者自信不足害怕失败,或者不好意思与同学好友竞争,或者担忧竞争不公平,或者想要报答父母之情压力巨大,或者自身充满理想憧憬却发现现实非常残酷难以接受。总之各种因素都使得毕业生往往处于焦虑之中,这种情况下亟需要学校的关怀引导[8]。
2.3 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3.1 继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第一,针对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团体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障碍。第二,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第三,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2.3.2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体现着个人与他人互动的社会属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压力有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能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大学生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等家庭成员、朋友和同学。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其重要[9]。
2.3.2.1 朋辈辅导
研究表明,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强。朋辈心理辅导员既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也锻炼了自己,有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心。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除了朋辈心理辅导外,还可以进行朋辈学业辅导,组织学生进行组对辅导,使得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快找到支持,避免由于学业暂时未能跟上导致的焦虑和失落,从而把学业心理问题杜绝。
2.3.2.2 继续完善心理咨询服务部门
目前,高校中普遍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由专职心理健康老师负责,为有需要的学生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同时定制完善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并严格遵守。包括保密机制(学生在咨询中心的咨询内容全都是保密的,非得学生许可,不得将相关内容转告他人,即使是学生家长)、转介机制(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的个人心理问题如果较为严重,超出学校所能的范围或者需要长时间治疗的问题都要转介到相关专业医疗机构)等[10]。
3 小结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建设完善中,应该继续向以下方向努力: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化治疗补救为预防辅导、化健康辅导为潜能激发、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到立体型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2]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
[3]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2.
[4]邓慧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6]史玉军.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7]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
[8]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9]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篇7
信息时代,教育科研走向何方,人们只能预想而不能作出科学定论,但有一种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现代教育模式的变革必然要建立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基础之上。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向网络化的开放的教育模式转变。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必然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就是要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提出
广义的课程整合概念是指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1]
课程整合的概念提出以来,不同的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外延,特别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而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
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 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它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
2、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
1.1信息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作为科学素养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素养,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中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掌握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各种信息,加深和拓展青少年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内化和提升其信息素养成为时代的必然。
1.2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信息化。其中,教育的信息化更是实现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支柱,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首先,信息化教育将在传统教育方法基础上增加"人--机"对话和"人 --机--人"对话的新教育方法;信息化的教育不仅会使正规教育制度的教育内容更易为学生接受和领悟,而且还会带来教育内容的丰富、更新和发展。其次,信息化教育可以使学习者摆脱学校课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使远距离教育正规化, "个别指导"、"小组教学"等新教育组织形式将日益普遍 ,并将最终带来学校教育制度和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使之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弹性。最后,信息化教育带来国际社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向、新成果,为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基础和外在条件。信息化的教育,使人们产生观念上的变革,从而促进教育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1.3信息技术引发学习的革命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而代之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生长的联系。[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更新。同时信息技术使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运用将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都不能置它于不顾。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是由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自17世纪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体现了大工业生产的特征,具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等种种优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其弊端也愈显突出,如不利于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而网络和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交互功能,则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不同选择。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条件等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使学生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二是教学模式发生改变。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在教育界得到认同,协作式教学正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内容是学生以提高业务素质为核心学习内容;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意义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实践,使学生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说协作式教学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之一。
三是从封闭式教学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已经或正在改变,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将成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形式。教育和教学活动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教室和学校空间内,也不再是一个教师教几十个学生,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开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平等地接受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交互式教育环境和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教育的整个面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没有围墙的学校、家庭式的教育环境和网络化的大学等等新概念,将会逐步成为现实,最终导致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四是信息技术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方式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且利于知识的保持。
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超文本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建立全新的信息组织结构。超文本是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文本管理技术。超文本组织信息的方式不同于通常印刷品的线性方式,它与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有相似之处,可以更有效地处理信息。[4]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不必把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CD—ROM,网上教材的方式,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获取学习材料,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力戒走入误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生建造发挥潜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摆脱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展示知识内容的形式做法。过去,人们往往从表面、从技术层面去考虑二者的关系,因此较多看到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和形式上的联系。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主要是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另一种是把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认为让学生学习一些信息技术,让教师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了。这两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肤浅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就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例如,现在多媒体技术在许多学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许多教师往往单纯从提高形象性和感官效果上去运用多媒体。其结果,用形象思维简单代替了抽象思维,用形象生动的"满堂灌"取代了原来抽象单调的"满堂灌",教师讲得更"精彩"了,但学生学的却更加被动,只不过这种被动由原来被迫的变成了自觉自愿的。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定位新的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首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要求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演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要克服对信息技术的焦虑感,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挑选、组合教学软件,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进程,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且对教学过程不断进行处我评价,反思和改进,使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教学中。其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及时反馈性解决学生转变带来的问题。保证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第三、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第四将媒体由教师的讲演工具,转变为教师活动的体现者和学生的认知工具。[5]
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通俗地讲,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浏畅。[6]要达到“整合”的目标,作为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传统教学与新的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点,结合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近几年的实践也能证明,“整合”思想符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是值得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技术平台上,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孙杰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王咸伟李克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孙杰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光盘教材》,安宝生,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1年3月
[5]《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几点思考》,陈维嘉,《中国远程教育》2001第九期
篇8
Abstract Henan is a populous province,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the un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and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Besides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did not achieve good shunt and docking;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 is not well coordinated and unified with market economy dem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great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河南省,其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应融入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速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的实现,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调整空间布局以及专业设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供给人才资源。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之间的匹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回顾
纵观期刊、杂志、书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方针政策制度研究,概念、内涵、特征、目标等本体研究,内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衔接贯通等纵向研究,以及多角度相关性发展对策的横向研究、国际先进经验借鉴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集中在政策性导向,缺失少独立性思考方面的研究。研究大多跟随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研究的角度比较狭隘,普遍集中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分析,结合实际具体情况研究的文章占少数。第二,理论性阐述研究较多,实证调查取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是对获取经验的总结或是文献研究综述,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取证的几乎很少,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说服力较低。第三,借鉴性经验介绍研究多于自主性创新研究。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中,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文章达到11%,因此,要注意在吸收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的适应性。第四,理想性构建占多数,针对性实施策略很少。重点任务的研究较为集中,概念之下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普职融合的标准等等这些更为细化的针对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五,相关性研究缺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因此应加大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之相关因素的研究。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
2.1 职业教育体系意识差
人们的意识中由于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思想,从而导致职业教育被忽略冷落的现象,为了提高整体的职业教育体系意识,正确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必须正确地、全面地掌握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模式、外在影响因素,否则就会造成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解的片面化和肤浅化。
2.2 职教体系内部衔接不顺畅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两大主体,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们之间缺少衔接、且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第一,由于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基本上按照家长的愿望,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导致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缺乏兴趣,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最终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忽略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造成中高职课程的脱节,而且许多课程教学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目前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社会服务功能就出现滞后。
2.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职业教育普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职业教育内的高职、中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良好沟通,没有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造成校企合作中的职能不清、执行不力、行业企业缺位等问题,使职业教育的成果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另外,企业不愿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学生水平不符合用人要求、工作中眼高手低,怕吃苦,企业付出的收不到预期的利益效果等因素也影响着校企合作。
2.4 职教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
河南省采用了许多策略,收获到一定的成果。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也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方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供给不足、高职院校空间布局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区分布不一致、职教体系学科结构不合理且专业设置分散。
3 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着力点
3.1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起来,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职业教育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人才需求规模。职业教育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与企业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建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生产,为中原经济区提供足额的技能人才。第二,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对接。根据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要求及发展趋势要求,河南省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应着力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创新建设绿色、环保、节能、高附加值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专业在校生数比例须与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基本一致。第三,职业教育体系分布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吻合。河南职业教育体系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不吻合、区域位置布局结构不合理的学校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布局进行调整、合并;对布局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规模,增强其各方面实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3.2 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不仅是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效衔接,还应包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要通过有效方式,构建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还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之间的衔接。第一,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必须适应区域产业需要,开拓创新,统筹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第二,未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衔接模式成为中高职教育畅通衔接的关键步骤,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统一课程标准,完善衔接机制加强教材建设,统筹教材编写,建立互聘互通的师资团队,这些策略无疑成为了保障衔接机制畅通的铺路石。
3.3 建立具有河南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大环境下,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由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基础性的,而且是支持和保障性的。转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念,将“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程,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设置交互式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性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成为综合性技能人才,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另外,在课程体系内部建设方面,要培养高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意识,吸纳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参与课程体系研发,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脱节。同时,政府出面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发系统,搭建网络开放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
3.4 探索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机制
篇9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一直是教学界争论的热点。我学院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出发,提倡逐步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亦即将“FOLLOW ME”教学模式经由提倡学生“SELF LEARNING”,直至目前提倡的学生“AC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将讲授式逐步转化为启发式、讨论式和引导式。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以传授计算机思维方法和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指导工作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去寻找和发现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供适当的意见,与学生平等地讨论各类学习中的问题,并予以适当的总结。特别是提出当前最前沿的、最流行的计算机理论,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教师的作用升华到指导的地位,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观念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三)学习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强调学习要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相关联,即面向应用,培养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获得实践技能并学会运用这些技能,而且要发展自己的通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
我们反对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课内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学生的活动;课后也应该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的场所不仅在学校,还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工作现场学习、实践,到社会上去调查研究。
(五)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估。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主要采取“任务法”考核。即通过安排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全面评估学生具备了什么专业能力,同时评估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一门课程要进行2-3次连续性的评估,不以一次考核“定终身”。通过每次评估后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不管是以教学为主的,还是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通过教学和教育工作来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靠人才。我学院在师资建设方面,重点是在全学院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采取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传帮带,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营造学术氛围方面,主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尽量多请一些有名的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鼓励我院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搞好全学院工作的关键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我们的一切改革和措施,都应该围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进行,提高他们办学的热情,所依据的原则就是:公平原则、公开原则和公正原则。在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上采用集体研究和民主决策,建立并完善服务型的领导班子,使“管理=服务”的理念得以深入,落到实处上来。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会议制度和加强信息反馈,以实际可行的方式使老师之间、老师与组织之间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这三条渠道变得畅通,只有有了这样的沟通才有可能取得理解。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广大师生一起共同努力,为做好各方面工作而努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我们要利用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首先我院的所有的办公和学生上机全部建成局域网并都能访问INTERNET互联网,目前我院已经收集了各个专业课有关的视频课件、试题、电子教案将近210G,并初步将这些资料都以网站形式集成在一起,另外我院的老师都能自己制作或利用电子课件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我们还要求各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教的课程作出基于网络教学的网站,并且开展了一些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的初步研究,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研究,争取将互联网不限时间地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来提高我系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近几年的院级教学项目的申报当中,我学院老师就申报成功了基于网络的《课程体系结构建设》和《通用网络考试系统》等十个教改项目。
四、努力作好“四大工程”
(一)理论教学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工程。
以2010年修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为依据,将各专业所有理论教学的相关书目、课程介绍等情况以多媒体、电子图书等形式挂在网上,供学生参考。这样,同学们能在网上自主学习,有能力的学生还能同时学习多个专业课程。
(二)实践教学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工程。
就是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大纲、实验指导书、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保证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8%以上。
(三)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工程。
目前我院基于网络的办公系统管理软件已经运行,我们可以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完善该系统,实现成绩查询、学生评教等能在网上进行,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
(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工程。
目前近几年新分配到我院的青年教师已占专业教师的50%,如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关系到我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该工程主旨是每个教研室通过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3位老师,组成专家小组,每学期跟踪3位老师,全年跟踪6位老师,采取听课、录音、摄影等手段,通过评估、反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院各个教研室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授课艺术进行指导。
篇10
一、消费者导向的成人学习需求
无论通过怎样的成人教育机构,成人学习的主控性以及自主性在成人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导向角色。Knowles(1980)认为在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中,强调学习者怀有高度的动机,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并自己设定目标、自己寻找成人教育机构并评估学习效果和进展,因此,这类的成人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其主体为教育消费者而非课程提供者。但是,Hebermas(2001)认为,应该把成人学习视为消费者导向,而非自我导向。这其中包括一个协商过程:学习者和教育提供者在某些基础上是一致的,会经常借由协商的市场营销的方式来讨论有关学习经验等可能的事项,并经由彼此的合作努力来界定学习过程。
相比普通国民教育,成人学习者在选择成人教育机构时,除了知识本身,对于教育机构、教学者、甚至所提供的额外服务(如饮食、工作介绍、关系网的建立等)都可能成为其选择成人教育消费课程时的决策依据。因此,在成人教育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背景下,消费者导向的成人教育就容易被凸显出来。
消费者导向下,对成人学习者而言,“学习”是一种权利也是义务,一般人完成了正规国民教育之后,步入职场,工作使然或学历使然,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学习的重要性,促使成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权方面从而有了更多的主控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促使学习活动不断持续下去。因此,成人会因各种因素而参与学习,除了参与正规学历教育的进修,学习的渠道包罗万象,成人教育消费市场也透露出更多的商机。
二、成人教育消费者行为定义与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目前存在一定的分歧。Wells&Prensky(1996)认为:“消费者行为可视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交换,以满足个人需求。因此,消费者行为是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理交换产品的过程。”而Engel(1990)认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取得消费与处置产品服务时所涉及的各项活动。我国学者林灵宏(1995)认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收集、评估、购买、使用和处理一项产品、服务和理念时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因此,综合以上各家说法,可以总结出成人教育消费行为的简单定义如下:成人在参与有计划、有组织的成人教育课程时,对于各成人教育机构提供和开设的课程的选择、购买、参与、评估以及学习的过程,以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成人学习者选择教育机构一个一连串的反应模式。也就是作为消费者的成人会有一套评估模式来评估各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种教育产品满足其需要的价值。Kplter在1984年提出了购买者行为模式(Model of buyer be-havior)来分析消费者选择的过程。此模式的观点源于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模式。该模式认为消费者的选择决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问题确认一收集资讯一方案评估一购买决策一购后行为。本文主要探讨的Kolter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第四个阶段购买决策的决策类型,即成人教育机构如何影响成人学习的购买决策。成人教育消费行为是一个一连串而复杂的模式,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成人在选择教育机构时的选择结果。因此,需要更深人地选取一些相关因素来分析成人教育消费的决策影响因素。
三、成人教育机构的营销行为
市场营销被应用于成人教育市场首推美国国家大学推广协会(National University Extension As-sociation)在1974以成人教育市场营销为主题的报告会(杨惟曾,1995)。一般民众对于营销的基本概念不外乎广告。然而实际上,营销并非如此单纯。Kolter(1995)认为:“营销是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目标市场所带来的自愿交换价值,以达到组织的具体目标。”营销包括了解目标市场需求、设计最适当的方案和服务、使用有效的定价、沟通和构建渠道以服务市场,同时也要巩固产品的提供。因此,营销是一种交换过程,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的需求,以得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消费者亦会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当产品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时,消费者就有了购买行为,也就产生了交换。
成人教育机构适应成人学习者作为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广泛地走营销之路。成人教育机构从事营销的目的除了要从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出发,更重要的任务是经由成人教育活动,能促使成人进行独立学习、知道如何学习、并且不断地在机构内充实新知以适应社会变革,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知识和动力。因此,成人教育机构的营销行为所提供的不单单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更是一种不断进取和学习的理念。
四、成人教育机构适应性变革的营销考量
成人教育机构的营销行为由于涉及许多概念的结合,所以本文将简单谈谈笔者对此的一些体会,对具体实践要考量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一)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众所周知,产品分为非核心产品和核心产品。就成人教育消费而言,非核心产品代表可实际提供学习者参与的方案与附属的服务;核心产品是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后所获得的实际利益(Be-der,1986)。同时,从学习活动中所学习到的新观念、新态度或行为也可视为成人教育消费时的产品(林东泰,1996)。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成人教育机构在选择提供教育产品时,主要应该考虑的因素如下:自身的软硬件条件、教育对象的来源和层次、成人教育消费者的身心以及学习特性、可能的教育完成后服务、激发教育消费动机以及提高成人教育消费的诱因等。
(二)成人教育机构提品的价格
这里主要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成人教育机构更多承担的应该是非营利责任。但在消费者导向下,成人教育机构的存在的前期和基础当然是营利。如何合理地定价,对于教育产品也一直颇受争议,毕竟教育产品和一般产品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产品的提供者追求的是经济学的最大化经济利益,而教育产品的供给者对于产品的定价也或多或少有着道德和公众利益上的考量。Boone(1985)将成人教育产品的定价方法分为三类:成本定价法、竞争定价法、需求定价法。因此,在成人教育机构社会化的趋势下,依据学习者对教育活动的需求程度而订立教育产品价格,同时考虑成人教育机构问的竞争价格。从成人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成人教育机构提品的价格一方面可以参考高等教育学费,另一方面考虑学习者自身的承受能力。因为对成人教育而言,所付出的非金钱成本,如机会成本、车程距离、排队等待或文化成本(学习基础或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教育实践)等也应考虑在价格里面。
(三)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场所
这里是指教育产品的授课地点、服务的可接近性、提供距离以及范围。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场所主要分为三类:分散式(教学点分布各处)、集中式(教学地点只有一处)、可选择性(由学习者自主选择)。成人教育机构不论选择哪一种教育场所,在消费者导向下都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交通的便利、场所的宁静、教学设备的完善、教育场所和时间的固定(场所和时间不宜过多变动,以免学习者失去联系)、贴心服务(如餐饮、休息场所、学员聚会等安排,旨在提高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
(四)成人教育机构的日常推广
推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沟通,包含所有市场营销工具的运用。Booms(2000)将成人教育机构可运用的推广工具整理如表1:
(五)成人教育机构的人员管理
成人教育机构人员包括成人教育机构的一般工作人员以及教师课程的教师。以教师而言,因为是最长时间接触学员的人,因此,他们是评估教育机构优良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成人教育机构而言,虽然好的教学态度并不能和好的教学质量画等号,但教师的教学态度关系着学员的第一印象,也是建立好的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从成人教育机构人员的适应性管理上,工作态度和教学态度应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六)成人教育机构的硬件因素
以成人教育活动而言,虽然良好的课程设计才是消费者主体,但若能有良好的硬件设施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一般而言,成人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应包括外在规划(如停车空间是否足够、交通是否便利、场所内标志是否明显等)、内在设施(服务台、教室、课间活动场所等是否达到人性化以及便利性)、场所布置(场所的整洁程度、灯光等是否让人安静愉悦地学习)。
(七)成人教育机构的教育流程管理
- 上一篇:医保奖惩制度
- 下一篇: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