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学理论基础

篇1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综述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42-03

近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报道,仅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5年共投入近3亿元科研经费,171个参研单位、超过2000名参研人员携手攻关,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究[1]。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学术争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本研究就近20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时间

文献资料搜集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1.2 文献来源

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硕士、博士论文和会议资料。

1.3 文献检索工具

知网、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

2 入选标准

只要涉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争鸣的论点都纳入本综述。

3 方法

运用关键词搜索法及主题搜索法。关键词或主题有但不限于词语:唯心、唯物、科学、伪科学、解构、反解构,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争鸣的归类,不限文章出处和内容。同类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摘录,观点涉及到多个争鸣分类的,分别纳入相关类别。

4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300篇相关文献,引用文献18篇次,涉

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争鸣的主要论点。三个方面引文观点分布均匀,观点明确。结果如下。

4.1 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之争

近20年来,关于中医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争鸣始终是中医学学术的核心问题。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主张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占大多数,主张唯心的占少数。典型的唯物主义的主张集中观点是:有学者[2]主张“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有学者认为[3]:“中医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中医研究具有可复制性、规范性,对疾病的解释是有量化的倾向;中医是辨证法和实践论的最好体现。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形象已经确定了下来,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是客观迈进而不是主观迈进。”有学者认为[4]:“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在宋明时期,中医学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中医学名家。这些名家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就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具体到中医学本身,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逻辑和说理工具没有改变,中医学仍然在认识疾病的工具上没有大的突破。为此,有学者[5]认为,“中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属应用科学范畴,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特点的自然科学。”这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定位,也是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思路。还有学者[6]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但是,在唯心和唯物的争鸣中,有学者认为[7],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思辨的基础上学科,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学理论基础体系,不仅不会伤害到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学者认为[8]:中医学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崇古遵经、求同排异抑遏着实事求是、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同时,“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最初的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同时代的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封建、迷信、宗教和唯心主义思想,理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更新或弃之。”有学者[9]认为:“哲学式中医理论如一口双刃剑,其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取类比象的推演能力迅速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能够脱离实际自成一体,后来的医者可以完全不懂生理解剖,也能游刃有余地看病;另一方面,过度推演使中医学最终演变成为神秘莫测的玄学,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它。中医是哲学,讲述普遍原理,因此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能力,但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需要用现代科学从新解释、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重点放在应用和实践上,在理论基础不易分辨的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客观唯心思辨的观点值得引起关注。

篇2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策略;低年级数学;应用题

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 感知觉逐渐完善。 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 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想象正在发展。 记忆带有很大的不随意和直观形象的特点。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这一阶段,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最佳时期。 应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一、对教材的研究

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四种,大体可以分为四组。

第一组是与加、减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而对于它们的变型题,如求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的题目,教学中应在沟通其与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联系上下功夫,使学生正确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

第二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相差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加、减法含义进行思考的应用题。 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教学中应该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差数的正确概念、分析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为重点,使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较大数能分成哪两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与加、减法含义建立联系,确定算法。 而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以及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思想,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三组是与乘除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三种应用题,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联系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

第四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倍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的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教学中应以正确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其与乘、除法含义的联系为重点。

二、模式的运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抛锚式的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一)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有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课件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图文并茂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确定问题

在情境中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选出的事件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三)自主学习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通过个别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所要提供的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促进知识的建构, 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四)协作学习

运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交互功能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的多种交流形式,以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五)效果评价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志海,李西云.人的素质论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篇4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篇5

 

专著《比较艺术学》重点提出和解决了艺术学学科跨视域研究的理论和方向目标。它是一部以跨视域的艺术理论的体系研究,详细阐释了比较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结构,区别于一般性的比较学的实践研究。即《比较艺术学》探讨和研究的是比较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而不是“艺术比较”的一种方法,因此《比较艺术学》提出了比较艺术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同时还提出了比较艺术学的研究主体决定研究客体,将比较的方法提升到学科高度来认知,从而建设的是跨视域的比较艺术学。因为作为一种“比较方法”它可用于任何学术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中,但它却不能构成比较学科所具有的本质目标与视域对象,不能形成跨视域或跨文化的理论研究。《比较艺术学》将跨视域研究的艺术理论研究提高并上升到世界文化的范围来认识与建构,使其理论获得自主性和开放性的意义。因为比较的方法不能包含比较艺术学的学科研究中所具有的世界文化整体感,只有“比较艺术学”的跨视域理论才能够具有跨国家、跨民族、跨族群、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本质特征和学科性质。另外,比较的方法不包含当今世界比较艺术学科所具有的时代文化和思想基础,而比较艺术学的理论恰恰具有了整个世界时代的文化思想基础。当然比较艺术学也不排除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为此李倍雷、赫云的《比较艺术学》,提出了跨视域、跨文化研究艺术的方法。该书认为比较艺术学的视域关系,是研究主体从跨视域的艺术中产生出来的“亲缘关系”、“异同关系”、“话语关系”、“科际关系”,这些“视域关系”构成了相对稳定的比较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由这些视域关系便产生了不同于与之对应的研究方法,即“变迁研究”对应亲缘关系;“形态研究”对应异同关系;“互释研究”对应话语关系;“交叉研究”对应科际关系。这些研究方法摆脱过去一些学者套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也摆脱了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中国的比较艺术学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有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质言之,《比较艺术学》专著的学术价值,概括地讲在于提出“比较艺术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的学科观念,提出了构建“比较艺术学”学科的思想,为推动艺术大门类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建设,寻求到了新的学科建构方向。当然,甚至可以将“比较艺术学”作为艺术学大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也未尝不可。因为正如《比较艺术学》一书中指出:“我们今天的语境是世界性的文化语境,单独的国别和民族艺术的研究已经不是艺术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文学学科的“比较文学”的硕博学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构建学科和研究趋势的范例,其他比较学的学科同样也给我们提供了范例。第十三大类艺术学下的“比较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势在必行,这更符合艺术学2011年升为大门类的建设要求和需要。同时,针对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深深地影响到中国当下艺术形态,只有通过进行跨视域和跨文化——比较艺术学的艺术理论研究,才能解决好在当代语境下中国艺术理论话语的建构问题,李倍雷、赫云的《比较艺术学》为我们研究当代艺术形态提供了跨视域的框架和理论基础。

 

总之,《比较艺术学》专著的出版,奠定了艺术学理论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和新视野,填补了艺术学学科在比较学方面的一个空白,更是奠定了我国建立自己的“比较艺术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当然能否真正建立起来这样一个学科,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来共同建设我国的比较艺术学,为此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以《比较艺术学》为理论基础,共同完成中国的比较艺术学的学科建设。

篇6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涵义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为基础,提供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联的情境,促动学生“进入”情境,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使外在的知识内化到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而具有真正的意义。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成长过程,不只是把自主性作为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是主张自主性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与人本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全人”的发展和学习者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即体验式学习之时。学习者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另一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新的理解过程。该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体验哲学是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哲学根源。作为第二代语言学基础的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的感官和心智对外部世界体验认知的结果,遵循的是现实—认知—语言这样的过程。[3]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4]体验式外语教学是近年来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与体验哲学倡导的体验认知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体验式英语教学最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从体验到经验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并将所获知识付诸事件中验证从而获得的经验。[5]Kolb提出的“体验学习模式”将学习定义为“经验转换以及经验的获得和转换结合中产生知识的过程”。[6]其包含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具体经历是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阶段;思维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的阶段;抽象概念阶段是学习者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成合乎逻辑的概念的阶段;主动实践学习是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的阶段。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点

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在语言教学里的运用是外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7]以此为基础的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必然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习者学习阶段的转变而扮演着多种角色,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引导、组织、监督和评估等。学生是交际者和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2.学习者的情感参与和知识系统的构建。体验式外语教学通过语言情景唤起学习者的内在发展需要和渴求,使学习者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并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使内心世界不断进步。其将教学的注意力从外在知识的传授方式转移到学习者内在经验的转换效果,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活动的真切和实用性。体验式外语教学要求创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生能力水平的活动情境,真实地、创造性地体验任务完成的过程,并转化为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学习过程自主性与合作性。体验式外语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以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同时,还强调体验中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互动中,体验语言交流的实际。

5.采用开放的、形成性的、多维度的评估体系。体验式外语教学通过多种途径,跟踪考察学生体验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多种因素,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估,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与成功,形成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

二、艺术院校中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施途径

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学习的投入不足,大多达不到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要求;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练习上,轻视文化课学习;他们的专业个性化和实践性强,善于模仿和创造,实践活动繁多,活动较自由;他们的英语水平差异显著,不同专业、背景、水平的学生云集一堂。如何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教学手段大多还较为传统单一,教材建设还难以适应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评估机制还比较机械。针对以上艺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基于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的特点,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院校中开展体验式英语教学。

(一)设计贴近艺术学生生活的语言体验情境

贴切的语言体验情境是有效体验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学生建立原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感知、体会、理解和想象。教师首先要经常留意艺术学生的生活,善于将生活中的话题和语言交际形式引入课堂中,使学生产生共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语言素材,如教辅读物、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广告标语、自拍创作等。也可以发动学生积极观察自己周围的语言情境并介绍到课堂。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图画再现、实物展示、角色表演等声像并茂地呈现情境。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

丰富适当的课堂交际活动是有效体验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交际活动,如模拟讨论、课件制作、素材查阅、面访调查、角色表演、游戏等,使学习者体验语言使用的过程。体验式英语教学中的活动应具有:

1.互动性和真实性。互动是交际的核心,学会互动的最好方法是通过互动本身。[8]互动交际可以在学生间、师生间,也可以在学生与机器间进行。另外,语言作为实现社会交际功能的工具,必须体现真实的交际目的。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学生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

2.自主性和合作性。教师应在活动中注意艺术学生水平的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活动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常用形式,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安排下,通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与评估,有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自主体验,创造互动合作的氛围。

3.策略性和反思性。在体验式艺术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策略上的引导和反思,使学生不仅能体验学习的结果,更能体验学习的过程,更快地提高自主实践能力。

4.多样性与连续性。对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地安排,将读写活动与听说活动、基础活动与拓展活动、交际活动与专业活动、探索活动与反思活动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综合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多样性的活动应根据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安排,保持连续性,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只求形式热闹,忽视教学目标的承接。

(三)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是有效体验的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念。艺术英语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要求》的精神,充分认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体验为中心内容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心得报告、师生座谈等,引导艺术学生从过度依赖教师的传统学习方式向积极主动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转变。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如调查、访谈、案例分析、观察等了解艺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还要了解相关艺术专业的知识和特点,懂得多媒体及网络的使用,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贴切的体验情境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优势,并注意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为学生的体验过程服务,不仅发挥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还应有效地担当起教学内容和场景的设计者、教学兴趣态度的调节者、语言使用的示范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策略的传授者、语言实践的组织监控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经验总结的启发者、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者的角色。

(四)加快符合艺术英语体验式教学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与时俱进的体验式英语教材是有效体验的关键。教材应遵循《课程要求》,结合外语教学理论和艺术院校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应:

1.以有关艺术学生生活的主题为主线,安排课文和教学材料,创设贴切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保证信息输入的反复性和高频度,促使学生根据主题将新旧知识融合。

2.注重实用性,加强与艺术学生相关的实用听说和读写训练,如面试招聘、会展演出介绍、写生参观、新闻播音、名片、海报等。

3.注重体验过程和策略指导,要从任务的提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结果和评估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样例,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在确定目标和重点的情况下,保证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语言技能的均衡发展和任务的连续性。

4.实现立体化设计,拓展语言体验情景。教材应配以网络多媒体支持,及时提供有关课程和学习等相关资源。

5.突出文化体验和德育培养。通过单元主题和活动的设计,使语言材料与文化、德育内容相融合,在提高艺术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

(五)改革艺术英语教学评估体制,加强形成性评估的地位

科学的教学评估是有效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要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如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作业和单元测试、网上自主学习记录、学生自评和互评记录、学习档案记录、座谈等加强形成性评估的地位。当然,形成性评估不能排斥终结性评估,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估的内容和功能才更具体、更完备,对学生的评估才能更公正、全面。

(六)有效发挥网络多媒体在艺术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有效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是有效体验的重要手段。多媒体网络系统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一身,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种交流,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网页、聊天工具、语音室、数据库、超文本等媒介,可以更好地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和进行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师生收集素材和学习资源、展示成果提供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认知和交际过程的模拟,可以使学生的体验过程更加直观。此外,多媒体网络技术拓展了课堂体验的时空,方便了师生的及时沟通和教师对学生的监督评估。但网络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以及教师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传统教学在情感交流和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也要防止出现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忽略对学生体验过程的指导、片面追求形式、迷失教学目标和重点等情形。

(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篇7

【关键词】融合时代;艺术融合;媒介融合;传媒艺术;艺术教育

一、引言:艺术融合与媒介融合的“融合时代”

(一)这个时代不仅是媒介融合的,也是艺术融合的时代

在我国的高校学科体系中,“传媒”类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新闻传播”,一个是“影视艺术”,这多少有些约定俗成;我们通常说的“传媒教育”,也可以大致包含“新闻传播教育+影视艺术教育”。当前,在“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实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融合”之势。

传媒学科和专业,是人文社科中较为典型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领域。在任何教育中,固然我们都需要鼓励纯粹经典的学院教育;而具体到传媒教育中,在鼓励“全人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迫切期待结合对实践观照和思考的传授。因此,当前传媒教育的调适和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当下实践中的“融合之局”视而不见。

当前不仅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一个“艺术融合”时代。只是我们对“媒介融合”探讨得或许较多,而对“艺术融合”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尚不足。

一方面,“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我们随口吐纳的字眼,以媒介形态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为基本表征,媒介融合对人类的沟通手段、联结机制、组织运行、生产方式、发展变迁,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等关键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甚至将是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术融合”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媒介融合”关乎新闻传播教育,那么“艺术融合”则直接关乎影视艺术教育。本文的主要论述切口也在于艺术融合和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问题。

(二)从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全流程看(影视)艺术融合之势

艺术融合较为显著地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新媒介”艺术中。二战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媒介的普遍性崛起带来的视频元素,为人类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艺术家们以此开启了现代“新媒介”艺术的发掘之旅,视频以及与之相联的声光电元素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创新之维。①只不过,那时的艺术融合,尚带有先锋色彩,偏现代艺术实验;而当前的艺术融合,则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本文以“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为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口。当前艺术融合的实践,特别是以“影视艺术新媒体化”为代表的融合实践,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了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全流程中:(1)从艺术创作来看,“创作元素”是大融合的;(2)从艺术传播来看,“传播方式”是大融合的;(3)从艺术接受来看,“接受感知”是大融合的。

第一,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元素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像传统艺术中文学、建筑、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之大。如“影”与“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常常呈现出混合状态,作品中常常是图、影、视、听、网等元素的无缝、自然、毫无违和感的融合,我们对当下许多引发大众参与、社会关注的传媒艺术作品,越发无法精确界定其究竟是电影、电视,还是新媒体的什么艺术。同时,经过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融合之状。②在创作元素融合的同时,多元的创作主体也在融合,如精英式和草根式的创作主体的融合。

第二,就艺术传播而言,几年前还是新鲜学术与实践话语的“跨屏传播”,如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与传播环境发展变化之快。

与传统的电影作品在影院播放,电视作品在客厅观看不同,当前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是融合的、无一定之规的,一个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在传统的影院或客厅播放,但更多地融合进了台式电脑屏、手提电脑屏、Pad屏、智能手机屏、楼宇影视屏、移动电视屏等多屏幕。具体选择哪种传播方式观看完全由观看者的需求而随意“任性”决定,而且观看还常常在这些屏幕之间转换;无论是选择还是转换,对于观看者來说便捷度都非常高。

由此,以艺术传播为中间点,在其前端的艺术创作里,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甚至就是以跨屏传播的思维为导向的。在其后端的艺术接受里,接受者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很可能是“多任务化”的,同时摄取来自如智能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几方发来的影视艺术符号,进行影视艺术欣赏;或者一边通过智能电视屏、电脑屏进行影视艺术欣赏,一边在手机屏上进行影视艺术评论。诸如此类的可能已经十分普遍,样态也不胜枚举。

第三,就艺术接受而言,融合既体现为一种“感知的融合”,也体现在一种“欲望的融合”。

当下借助新媒体技术,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下的各环节,开始变得边界不清;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之异,也越来越小。况且,未来的艺术作品传受,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的技术与语境之下,更将越来越全方位的同时动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开展深层意念力的大整合、大融合。

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培养之下,艺术接受者的观看欲望也在融合化,正如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撕裂”状况一样,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观影,无论是个体还是总体上说,都常常会出现一种多元的瞬间融合,如消费和娱乐、刺激和情感、主流和边缘、现代和后现代等的感情、需求、欲望融于一身。而且,一个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需求、欲望,而它们最终于网络中融合。

无论如何,从更加宏大的视野来看,融合时代是人类创新与进步的最新表征,也会代表着人类前进的齿轮永不停歇;它是一股永远向前的力,裹挟着民族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前行。如是的变化,是本文依托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思考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基本动因。艺术实践中出现了巨变,这种巨变以兼容与混合为标识,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思维、布局和模式“包打天下”。

二、走向传媒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拓展

(一)艺术融合实践下,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艺术时的“融合”視野和思维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与实践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如果说其学科发展至少分为研究(学术)和教育(学生)两个维度的话,那么,影视艺术“研究”可以或者需要与艺术实践适当保持距离,有时还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冷静观察与思考;但影视艺术“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距离过大,甚至无视实践发展,这不仅不合时宜,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既然艺术实践、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发展之势如此,我们在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中,就需要动态关注并调整自身发展,不断适应,并最终不断引领实践的发展。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之局,需要我们在影视艺术教育中,也必然要增加“融合”的思维。

在戏剧与影视学中,既有的摄影专业、电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数字新媒体专业等专业教育,是基础性的、极端重要的,对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格局下,如果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完全固守于“工业化式”的、条块清晰的思维和模式中,学电影、电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固守于自己艺术形式的边界之内,认为学电影就是纯粹的做电影、学电视就是纯粹的做电视、学数字新媒体的就是练好数字技术便万事大吉,而彼此不交叉、不互视、不兼容,那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会在就业和再发展的过程中,因过于狭隘而变得适应度低,难以对当前融合艺术生态和思维有基本的准确驾驭能力、全面理解能力。

面对融合之局,基本的影视艺术教育拓展原则应当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锻造上,既精于某一形式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样态,同时又能够将图、影、视、听、网等艺术元素融合打通。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更多偏技能和知识,后者更多偏思维和视野。这对影视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要求自然较之以往更高。

除此之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如未来可能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统筹等工作的学生,从本科教育一开始就以“融合”的思维“打底色”,让他们自觉地认为:艺术样态、影视艺术样态的“融合”是天然的潮流与趋势;在这种思维下,图、影、视、网等都是可供使用的来源、手段、渠道,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目标进行不同的组合和结合而已,这些形式和元素之间有区别但无隔阂。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艺术样态的创作水准和技艺上未必高超,但却更擅长以整体的、联系的、综合的、兼容的宏阔视野面对、使用、自由重构那些原本就是融合着的艺术元素、形式和样态。

正如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号的编排一样,传统图文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运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内容,影视视觉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使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而艺术融合思维强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文+图+短视频+图表情+颜文字+GIF动图+语音+音乐+……”的混合方式和“舒缓+卡顿+跳切+闪回+快进”的混合节奏呈现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注重并思考如何从当代的传媒视角看待艺术,又如何从当下的艺术视角看待传媒。不知我们作如下对举是否合适:某种程度上说,传媒事关信息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为人之生存提供支持,脚踏坚实的大地;艺术事关精神品级,是在彼岸世界为人之提升提供引领,面朝辽远的天空。传媒和艺术,在相互粘黏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长久的互动需求与互动能力。二者的完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世界的完整方式?由“传媒+艺术”而促发和带来的人文景观,是否也就有一种隐秘而强大的人类人文涵盖力?

当然,这种融合思维锻炼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代气质紧密结合,我们在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对此多有肯定,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文化最终将是主流文化,新一代的生命和活力终将替代前一代而继续走下去,虽然在这种替代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非主流文化会经过一定的主流化规约过程。

(二)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式拓展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整体地、联系地考察上述诸多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教育,以便顺应当前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的潮流与趋势。当然,这不是对之前影视艺术教育既有专业和学科的替代,而是一种拓展增容。毕竟,艺术实践兼容与混合了,艺术研究和教育也不能各艺术形式互不相通、孤立不往来。

这种新的研究和教育,需要综合、整体、联系地思考融合了图、影、视、网、新技术新元素的艺术。由此,我们提出了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③

“传媒艺术”的命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这个“艺术融合”时代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里,我们忽然发现,艺术元素和形式的大融合,让我们对图片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区分越来越难以把握;新的艺术生态,似乎需要一个超越单一艺术形式的上一级概念来概括。我们也忽然发现,单纯的传统艺术理论、解释范式和教育教学,越来越难以完全解释艺术元素和形式融合之后的新的艺术生态。我们似乎需要一种动态发展过的艺术理论和教育抓手,以拓展艺术学、艺术教育的外延。

当然,对传媒艺术的厘定,是一个严密的过程,是在艺术史和传媒史的交叉界定中确定的。之所以将摄影作为传媒艺术家族的起点,也是和本雅明视摄影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起点的判断是一致的。传统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基本是手工复制的,而传媒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则划时代地进入到机械、电子、数字复制。传媒艺术在外部与传统艺术有诸多鲜明区别,在内部又共享逻辑一致的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参与性,将人类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族群,不失为一种新的观察人类艺术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具体厘定,另有专文讨论。④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以及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科技改造了的各类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这些传媒艺术活动,传媒艺术学是关于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起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原理与规律的学问;也是从艺术出发,并以传媒视角对艺术进行考察与总结的学问。传媒艺术学偏属一般艺术学、基础艺术学、艺术体系学的范畴。传媒艺术研究对象的确立,需要从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交织中把握,也可以从前文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传播艺术、艺术传播的辨析中参见。

与传媒艺术学这个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相近的二级学科或方向主要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图像学、摄影学、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虽然传媒艺术学与这些学科方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在理论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近与相似,但是在研究格局、研究视野、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方面,本领域有相对独特的属性。

第一,与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学科方向相比,传媒艺术学注意了媒介与文化研究视角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注入,既致力于建构传媒艺术史、传媒艺术本体理论等基础理论体系,也注重开展传媒艺术实践与创新、传媒艺术产业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理论研究,还探索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的宏观战略性、决策性研究,从而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已有的相关二级学科相比,传媒艺术学更注重从艺术与媒介属性、艺术与媒介融合等方面拓展与超越单一艺术形式和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格局,建构综合研究的视野;也致力于从传媒艺术基础理论层面、提升传媒艺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开展传媒艺术重大理论命题的研究。

第三,与其他门类的相近学科相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传媒艺术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不拘泥于具体的传播流程,也不囿于微观的传媒与文化生产实践,而是更注重在理论层面研究传媒艺术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在更宏观的层面为指导传媒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发展,提供系统化、规律性的理论指导。⑤

当然,传媒艺术教育的构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必然会遇到不少不足和困难需要补足和克服。例如,来自单体传媒艺术形式的研究者、教育者,如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研究者,需要补足对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传媒问题的体验与理解,这要求研究者、教师下数倍于门类艺术研究的功夫;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综合、联系地考察传媒艺术族群的能力。例如,来自文艺学、美学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对艺术学的理解。例如,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艺术学的知识基础、逻辑体系、表述方式、实践体验,也需要补足美学功底与艺术哲学研究,否则传媒艺术研究和教学只能是一些外围思考,而无法触及到艺术与美的内核。

篇8

[关键词]审美教育 文艺学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师会敏(1980- ),女,河南安阳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60-02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艺学课程主要是一个专业性和学理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理论性和现实性并存的课程体系,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陶冶学生人文情怀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为必修课,马列文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为选修课的多向度、开放式的课程结构。文艺学具有典型的学科间性特征,与美学、哲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国高校文艺学课程的教学却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通识教育意识等缺陷。因此,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从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等方面重新审视文艺学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审美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相结合

与文学史课程相比,文艺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以传授理论知识、培养理论思维为基本目标,具有强烈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辨性。例如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以文学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讲授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确立开放、发展且具有兼容性的文学观念,体现了透过文学现象洞察文学本质与规律的哲学思维特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文艺学课程的教学要全面呈现理论的独特魅力,依靠理论本身的学理力量来吸引学生,尝试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文艺学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理论的反思和概括,为理解和评价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和文艺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尺度。今天,我们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色文学流派都纳入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把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把纯文学和杂文学,都纳入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围,使得我们的理论体系既具有足够的覆盖力,又不会成为碎片的聚合,而能构成理论自足的体系性。这些理论的提出往往反映了理论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文学理论自身的严密性和思辨性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准确性、宏观性和穿透性,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得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也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要略》中曾说:“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经验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存在的依据。”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文艺学课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紧密结合,在感性、生动、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中讲授理论问题,才能改变传统理论学习枯燥、呆板的状况。将宏大叙事与文学事实有机结合,文本阅读法已被实践证明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阅读注重以自觉的理论意识为指导,对文本进行学理性分析,在分析中得出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

换言之,文艺学课程必须做到理论与精彩的作品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经典,再辅之对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的讨论和解读,使理论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既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又把学生带入一种多维的视野,获得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提升当前的人文和价值观教育水平。例如在讲“意象”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结合具有典型意象描写的诗歌文本来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余光中的《乡愁》、庞德的《普罗旺斯晨歌》和松尾芭蕉的《古池塘》,通过对诗歌中的审美意象与诗人情感关系的解读,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理论学习与审美实践相结合,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熏陶,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审美教育是促进教育追求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实践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而文艺学课程作为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方面,在践行大学素质教育方针方面,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文艺学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施展文艺学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才能,就必须将通识教育与文艺学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得益彰。

从近年来文艺学课程的发展状况来看,打破学科界限,重视通识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欧美国家的大学文艺学课堂上,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最贴近社会生活的批评潮流。它关注社会问题,相对减少纯粹的理论阐释,紧密联系当下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充分发挥文学理论阐释有效性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高雅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的人,实现对物欲的超越,走向审美化生存。国外文艺学课堂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变化,对于我国当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文学理论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过于突出专业性和理论性,过于重视体系化和本质化,忽视了跨学科性和应用性。难以适应文学类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不能阐释当下文学的发展,失去了原有的批评功能。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均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构成真理,这与我国大学目前极力追求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形成了内在冲突,也致使其中的文学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工具性,尤其是在文艺学学科的教学中,改进这一情形不是仅在学科内部做技术性调整,而是在理念方面凸显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性,处理好思想与知识的悖论,立足于文学教育,尝试某些可把学生带入问题、思维训练和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要改变目前高校文艺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就要在专业教育中凸显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性,并将这一特性贯穿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就文艺学课程而言,将理论学习和文本阅读相结合,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紧扣一个个经典或优秀批评文本,借助理论的阐释功能,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审美境界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获得一种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品格。

同时,将专业性和跨学科性结合起来也是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在专业领域增加其他知识模块,促进专业内容的延伸和多向渗透。使得学生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结构,又具有对实际的文学作品的解析能力。广泛的人文生存空间、知识空间和话语空间,使文学理论获得更多支撑,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阐释性,向宏观的文化研究拓展,使文艺学课程跨越文学专业的限制,大胆地向其他学科拓展。去纯文学的性而还原文学文化生命的完整性,去杂文学观的浑浊性而推进了文学文化学的严密性,并在融合二者的长处中,深入地开发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创建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理体系,包括它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文学理论要借鉴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方法,拓展文学理论的空间。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文艺学的课堂教学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改革。心理学认为,智慧不同于智力,也不同于智能,智慧除了包括智力与智能外,还包含一种健全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信仰、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在文艺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博大的人文情怀,赋予学生以诗性智慧,仅仅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文艺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遵循智慧的生成规则,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让对话渗透于一切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中。

1.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局面,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对话并不是为了得出固定不变的文艺学知识,而在于通过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获得审美洞见。例如在讲授文学的起源时,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显现说以及中国的诗言志说等放在同一话语平台上,通过提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学说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化知识为技能,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阐释能力。我们还可以尝试运用讨论、交谈、体验等手段,沟通师生各自的审美感受,丰富各自的审美经验,获得人文生存智慧。

2.助讲式教学。针对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助讲式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归纳总结三个步骤完成,实现教学相长。例如讲授“文学体裁”问题时,学生在之前的基础写作课中已经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把握,因此就没必要再详细讲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教学内容安排给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课,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析,教师总结归纳。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知识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愉快、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的热情。此外,为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还可以借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形象性和直观感觉,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提升教学效果;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趣味化,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追求智慧的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健康而敏锐的审美能力,学会运用审美的态度和美学思维来分析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大学文艺学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张宁.“知识”与“思想”的悖论――通识教育与文艺学教学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9(12).

[4]杨义.中国古典文学图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篇9

关键词:文艺学 考核 层次性

文艺学系列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由《文学概论》、《文学批评》、《西方文论》等课程组成的有机体系,其构成原则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1]

具体的说,文艺学系列课程多以《文学概论》课程为核心,由《西方文论》、《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美学》、《文学批评史》等性质相关的课程组成,形成“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2]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重视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关切考核内容的层次性,破除了课程之间的壁垒,重视立体、互补的考核体系的构建。

考核的层次性是指考核体系既有全局视野,实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局把握,也要认清课程的交叉关系,理清课程的重叠内容,避免多门课程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重复性考查。即便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也需要结合课程的开课先后顺序、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的学科定位进行针对性的考核。为了实现这点,在考核之前应当先将课程分为四个层面,即基础理论层、理论扩展层、实践应用层、元典阅读层。通过区分课程的定位、重难点、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差异,实现科学的考核。

一、考核的层次划分

1、基础理论层考核

涉及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艺术学概论》,以讲授基础理论为主,考核学生能否以宏观视野和理论高度去阐明文学、文艺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关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阐释和推演的能力,重在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面向一年级的《文学概论》为例。作为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它以文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对文学活动的属性、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提倡从具体的文学案例入手,注重理论阐述的生动性,关切学生对理论的认知。该课程内容覆盖了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板块,以阐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文学作品形式的特性、文学和读者的互动关系。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提高文化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习其他文艺学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考核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作为基础理论层面的考查,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第二,作为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考视基础性,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相对较低。

2、理论扩展层考核

涉及课程有《西方文论》《古代文论》,考核学生对中西方文学理论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能够理解重点概念、理论在文论发展史上的形成和流变,了解重要理论家在文论史上的地位,以检验学生对文艺理论史知识框架的把握能力。

以面向三年级的《西方文论》为例。该课程作为《文学概论》的拓展课,以西方文学理论、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概括分析自古希腊到当代的各种学说,总结其中重要的理论,帮助学生掌握西方文学理论、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在更高理论层面认识评判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反思文学遗产的综合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理论,理清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线索。明确文论家、著作、思想在文论中的位置、作用及传承关系。弄清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伦理、文化、宗教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该课程考核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时空跨度大。考核内容从古希腊到20世纪,覆盖了数千年的理论发展史,考核难度大。第二,文化差异大。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时代语境的特殊性,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某些概念的原意,误读较多。如“形而上学”、“解构”、“后现代”等。第三,考核的覆盖面差。该课程涉及重要理论家近百人,进行专题介绍的有几十人,普通的考核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覆盖。

3、实践应用层考核

该层面涉及课程有《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视觉文化批评》,考核重在改变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树立学生开放、多元化的大文学观念,重点检验学生审美反思和批评能力。

以面向一年级的《文学文本解读》为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目的是“深入了解文学文本解读的性质,系统掌握有关文学文本以及文学文本解读的知识,从而建立起文学阅读的专业眼光,不断提高对文学文本审美意蕴的理解、解读的能力。”[3]在诗歌解读方面:理解古典诗歌主题和意象,评判诗经、唐诗、宋词等体裁的审美价值。理解现代诗歌的结构特点、写作方法和解读方法,评判现代诗歌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小说解读方面: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能辨析古典和现代小说的本质差异。在散文解读方面:掌握散文分类及发展脉络,评价散文的主题和结构特点。在电影解读方面:了解电影的艺术特征,掌握电影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该课程的考核具有二个特点。第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重视考查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推想力。第二,重视对表达能力的考查。重点是对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的考查。

4、元典阅读层考核

该层面涉及课程有《中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考核学生对元典的理解能力。元典在西方语义中有经典和圣典的双重含义,是经历人类文明传统陶冶而来,蕴涵了深刻道理的优秀典籍。同时,元典具有开放性“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原型,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性的框架,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就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之源,一再发挥启迪功能。”[4]从这个角度看,回归元典是必要且可行的。

以面向二年级的《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为例。该课程选取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的代表性文学理论成果,所选篇目简练精纯,以质量见长。选取了《理想国》《诗学》《忏悔录》《判断力评判》《美学》《艺术哲学》《作家与白日梦》新批评》《写作的零度》《影响的焦虑》《文学理论》等代表性篇目。这些篇目提纲契领,集中描述了西方文论发展的主线,从中可以一窥西方文艺理论演变的全貌。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元典的阅读,避免因翻译造成的误读,避免因低水平转述带来的断章取义,实现对文本原意的回归,还原出文化的质感和历史的深度,发现元典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该课程的考核的重点是检验学生对字外含义的理解力、结合文本语境的领悟力。通过考核加强学生对元典的认识,帮助学生品位原汁原味的思想、精神和方法,避免对文艺学知识片段式的理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层考核的操作策略

因为文艺学系列课程的互补性,经常出现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考核的现象,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也造成了考试资源的浪费。在新的考核体系中,应当平衡基础层、扩展层、应用层、阅读层的关系,实现高效的考核。

以“典型”的考核为例。“典型”是文艺学的核心概念,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中都会涉及,但考核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基础课程《文学概论》的考核中,应当重点考核学生对该词惯用意义的理解,学生只需要结合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即可,不需要学生结合该概念在中、西方文论中的历史演变,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在扩展层《西方文论》的考核中,主要考核学生对“典型”概念古今演变的把握。学生应能结合典型的希腊语的词根义,柏拉图的“理式”说,亚里士多德的“类型”说,贺拉斯的“定型”说,黑格尔的“理念”说,马恩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说等理论,对“典型”在西方文论历史上的演变进行较为完整的概括。重点考核学生对西方文论理论体系的驾驭,考评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而不仅考查学生对某单个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在应用层《文学文本解读》的考核中,考查学生在理解“典型”的内涵之后,能够结合不同的文本,对典型的艺术内涵、价值,作家的艺术水平进行准确的评判。在阅读层《外国文学理论名著阅读》的考核中,选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涉及“济金根”的篇章,要求学生能够总结论战双方对“典型”的不同认识,总结论战双方主要观点。在这类课程的考核中,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之,文艺学系列课程的考核应当重视层次性,打造分工明确,各有侧重,此详彼略,互为补充的考核体系,实现考核效能的最大化。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艺学系列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 (项目编号:JY2013013)]

参考文献:

[1]王嘉才.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2).

[2]刘晗.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3]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产品设计实践》课程;研究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69-02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过程中它将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了中国成为自主创新性的国家标准。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以及增加社会实践能力的很好的机会。然而目前为什么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却成为了一大难题,不是学了专业知识用不上,而是缺乏实践,缺少的是社会经验。掌握了专业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一点,另一方面学得也不够深入,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就业困难。然而“交互式”教学的独特教育和教学效果将会是未来教学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正确运用该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实践能力。

一、“交互式”概念界定

“互动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区别:

“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理念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运用,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反应与创造。[1]

“交互式”这个词引用于《工业设计》中的“交互式”设计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人机的一种交互方式,而这里的“交互式”教学它不同于“互动式”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一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学习。

二、“交互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交互式”教学理论不同于“互动式”教学,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是以专业和相关专业之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关系的新体系。“交互式”教学以本课程为中心,着眼于和工业设计相关专业之间的互动作用,将交往、互动、相互学习视为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呈现方式和存在状态。[2]

国内对于类似于“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也慢慢开始得到重视和运用,近年来,我国各类工科院校对工业设计教学进行了改革,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适应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3]当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专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大都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产品的实际能力,并建立了新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群培养模式。

教学方式应用于工业设计上,通过采用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方法,把几个不同专业学生组合到一起,比如机械、材料、电子专业等专业,成立工作室,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些学生通过比赛也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国内外奖项。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的社会经验,也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实践操作,也是一种乐趣。我们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就已经有一部分教学论文的专家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了,很多学校的专家或者领导在有关这个方面的课题研究得到一些帮助,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使得这项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对于“交互式”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三、工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在教育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在国际各种设计大赛中也也获得了很多大奖。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呈现多样化趋势,美术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师范院校都有设置,在院校内部,既有单独设立的工业设计系,也有设立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之下的工业设计系或专业。另外,近年来不少院校设计教育的体系也开始初步建立,部分高校也授予了设计艺术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据统计,每年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达一万余人。从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实际上,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学生和毕业生的总数量上对比,是少之又少,最后只能从事其他职业。那什么是导致工业设计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呢?

首先,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美术基础,只有进入大学一年级开始才接触到素描、色彩及三大构成等艺术类课程,但是这些也只是短暂的学习,然而艺术和设计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才能够真正地得到提高,而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学习基础课程,所以在大学里如果只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远远不够的。[4]

其次,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办学时间和国外比相对较短,很多专业还处在摸索阶段,专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传统,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另外,对于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

最后,尽管每个工科院校工业设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分为三个方面:工程基础课程、艺术类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其中工程基础课程主要是由机械专业的教师教授,由于又受到艺术的影响,所以,对于机械又没有太大的兴趣,导致两种学科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科间缺乏交叉渗透性,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要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创新型人才,目前工业设计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5]“交互式”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就业最好方法,而且也在许多的高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如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获得实效。

1.本研究的内容。(1)省内外不同类型高校“交互式”教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2)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找出学生对“交互式”教学的态度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我工业设计所在机电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交互式“教学的步骤和方法;(4)在我校试行以《产品设计实践》课程为例的“交互式”教学;(5)对实践课程进行相关专业的穿插和教学,并给出建议。

2.研究的思路。以增强学生“内外兼修”为目的,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同时也要包括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以及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培养他们全方面的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最后对省内外不同类型高校“交互式”教学课程方法进行调研与分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研究适应本专业发展要求“交互式”教学课程。

3.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课程改革动态与发展,特别是有关素质教育、创新型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借鉴已形成的教育理论成果,给本课题以支撑和理论依据,转变应试教育思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经验与结果,认真阅读并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相关研究内容,对其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让自己对“交互式”教学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文献分析法为此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高质量的信息。(2)调查研究法。本研究对某高校“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材料,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态度。通过访谈记录来找出“交互式”教学课程存在问题和因素。通过访谈可为“交互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了解了学生对“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看法与真实情况,针对一些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从而充分掌握实际情况。(3)建立试点工作室。通过亲自体验“交互式”教学,经历工作中的观察和对比,在此过程中能真实感受到了师生、相关专业的学生之间的思维的碰撞的学习氛围。同时,在相互的学习和帮助中,也让自身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也让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准备。

“交互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增强学生“内外兼修”为目的,以《产品设计实践》课程为例,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不仅在学生设计产品的外观的同时也可以解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以及产品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建立工业设计工作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不同参考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记录,提出具备更有效的“交互式”教学的方法。然而,目前在高校工科教学中,对如何运用“交互式”教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对高校工科的“交互式”教学问题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企望对高校工科的“交互式”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吕爱民,姚军.高校工科互动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12(15).

[2]刘东江,李婷婷.对互动式教学应用研究的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4(01).

[3]顾亦鸣,曹玉华,汪隽,徐宁.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线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