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33-02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员,人们早已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盲区",现状令人甚为堪忧。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针不能很好地落实,甚至有的还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很多学校还将升学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奖金挂钩,于是利用体、音、美课补习文化课成为农村小学的正常现象。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好的中学、大学是摆脱农村劳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把音乐课程当成"副课"而从不重视,更不提倡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2.教学资源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的教学条件教学就无从谈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紧张,而用在音乐教学设备等资源添置上的资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校连普通的风琴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音乐教室、专业器材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了。因此,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3.教师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中有不少并非音乐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习,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几首歌、会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开始教学。这些教师本身对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和艺术熏陶了。而对于从事音乐教育老师本身来说,学校的不重视、自身对本课程认识的不足等情况也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甚至敷衍了事。
4.教材设置不合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适合该阶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很多音乐教材根本不适应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教材比较深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只好抛开课本来教学,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缺乏系统性。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对策
1.加强重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要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开展和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教师。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规范化、切实有效。另外,还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增加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改善现有的音乐教学条件,调动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引进专门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要求音乐教师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3.因材施教,创造音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创造力甚至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更应该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只有认识到不足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篇2
关键词:器乐;小学音乐;优化
随着我国音乐改革的深入,器乐教学开始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制义务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对小学器乐教学的重视才刚刚开始,以往的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初级阶段,实行起来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师生对器乐课堂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和明确的问题。小学教育改革以来,器乐教学虽然整体发展较快,但仍有多数小学音乐教师未能将器乐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平等看待。这种教学倾向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小学器乐教学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课堂往往不能很好地遵循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三结合原则,造成器乐教学效果不显著。就器乐教学而言,其对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创造力、审美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器乐教学模式自1909年就正式设立于小学音乐课,起初主要采用的是梨园式教学模式。随着改革发展,在建国后,我们改进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引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凯洛夫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将音乐教学模式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二是根据学习理论将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吸收式、开放生成式、讨论交互式、发现探究式、合作共进式;三是把音乐教学模式分为被动接受和主动探索两类。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有相当大的弊端,在实施的过程中,其中一些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与外国的教学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模式会逐渐完善。
在对小学生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掌握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凯洛夫教学模式的掌握与施行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针,即“自主、能动、创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明确自己对音乐的态度,树立自己独特的音乐观念,明确目标。主动的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在器乐课堂的探究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音乐曲风。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班级开始对个别“实验班”进行针对性器乐课堂教学。2012学年开始,我们在各个年级各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开展器乐的教学。在开设班级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境设置、演奏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认知音乐,通过他们的想象,激起学生对不同乐器产生好感。如:在八孔竖笛的教学中,我们会从给学生介绍轻笛的结构开始,告诉他们笛子的三个部分组成、如何安装及其名字的由来。接着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数笛子上是否有八个孔。紧接着教师再用这个工具吹奏出美妙和熟悉的旋律,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教师在创设了一定的氛围后,教育学生掌握八孔竖笛的基本指法,再进阶到开始教C调各音的指法。在教学中,教师先在黑板上出示左手的指法,然后让学生模拟按出三音的指法,并进行挨个检查。最后由老师示范吹奏出单音的音色。通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可以发现“实验班”在演奏,弹唱,识谱等器乐方面的学习优势明显,体验和感知音乐的审美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学生的器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绪,引导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长期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
总之,优化小学器乐课堂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努力配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争取打造出新一代喜爱音乐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重要性 对策
音乐是用来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听觉享受,也具有塑造人良好品格的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音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忽略小学音乐课不仅抹杀了学生追求音乐的天性,而且泯灭了音乐的艺术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一直根深蒂固,为了达到较高的升学率,常常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音乐课就是被忽略的一项。面对升学率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质量,因此越来越少的忽略音乐教育的投入,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但为了响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在音乐课上也是随便教学生唱几首歌,根本谈不上教学,音乐课完全得不到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的关键,音乐课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只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
我国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没有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校也是因为课程标准开设了音乐课,但并不明白开设音乐课的意义,也没有实现开设音乐课的目的。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常出现多重“硬套”的现象,为了上课而上课,完全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艺术庀⒌淖饔谩
二、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使学校咋招收音乐教师时要求并不严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很多音乐教师没有完善的音乐知识,情感把握也有偏差,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学设备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咋音乐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农村的孩子无法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进行上课。很多音乐知识教师只能是空洞的讲解,不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意义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措施
(一)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
农村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除了必要的文化课经费,没有多余的经费用在音乐课上。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补给,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增加多媒体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等,改善音乐教学条件。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把音乐教育放在学校教学中相对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提高意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序正常开展音乐教育课程,将农村音乐教育规范化,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虽然拥有极高的教学热情和音乐知识基础,但是因为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音乐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效果仍然得不到改善。因此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必须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或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加以规范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三)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信
很多农村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十分不自信,害怕受到嘲笑,没有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不断的进步学习中,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创造和谐的音乐氛围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抓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不仅仅是通过听觉听,也可以用视觉看,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了激励心灵的美好,让学生从中发现美。
(五)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针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要一起讨论、交流,不能把问题一味地丢给教师。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努力尽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尽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享受。
四、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仍存在弊端,需要不断的改进,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责任,各个学校也要重视起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农村音乐教育可以不断改革和创新,运用多方面的手段,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中学生的音乐素养[J].未来英才,2015,(01).
[2]郑怡.试述音乐游戏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黄河之声,2015,(06).
[3]孙艳伟.探析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7).
[4]陈城关.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篇4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学;初中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
引言
音乐作为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全面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其完美的人格的塑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是从整体上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其主要的阵地就在农村,农村地区音乐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音乐教学的综合水平。因此,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音乐教学观念的落后与陈旧。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人们在生活上仍旧存在的一定问题,生活水平较差,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与多余的钱用在孩子音乐学习上,对于音乐的看法,他们认为可有可无,只有文化课的成就才是“王道”,才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完全没有意识到音乐教学在孩子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1]。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一般学校也较多的重视成绩的分数,而忽略了在音乐这一块的教学,甚至是不取消这一门课的开设。
其次,教学经费的不足与教学设备的落后。如今,在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是阻碍其音乐教学的关键性因素。有些农村的学校为了减少财政的支出,往往都是采用聘请音乐教师的形式展开音乐教学,而这些教师的薪酬通常都是比较低的,而且有些教师由于课程较少,无法参加年终考核,故对日常的音乐教学完全没有兴趣,进行造成整个教学质量的低下。同时,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农村学校往往都没有多媒体音乐教师或必备的音乐教学设备,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最后,师资力量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在农村地区,由于其在交通与通讯等方面的落后,大多数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不愿到那去教学,故直接降低了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在农村地区,音乐教学多有由其它任科教师兼任的,他们对于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解不够深厚,且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无法充分的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与新课标所规定的“初中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不相符。
提高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措施
多年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管理者意识的薄弱以及师资力量不足与教学设备的简陋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我国众多的农村地区,在初中的音乐教学这一方面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失情况,整个农村的初中音乐教学都以极其缓慢的步伐发展着,根本无法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2]。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其音乐教学的质量很有必要。
首先,积极转变农村地区音乐教学的观念,全面实施评价机制。曾有人说过:“中小学时期的音乐教育直接关系到后代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以及思想境界,绝对不可对其等闲视之”。因此,在农村地区,就需对其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实施全面的改革,让广大农村学生及其教师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引起其重视,以全面倡导素质教育。如学校可举办一些艺术活动或民间的艺术节,使家长与学生都切身体会到音乐与艺术的美。同时,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将对音乐这门学科的考核纳入到整个教学考核中去,从而极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政府可适当的增加对农村音乐教学的经费投入,并调动社会各界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的关注度,从而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然后学校就可将这些资金用于专业音乐教室的修建以及相关音乐设备的制备,通过全面改善音乐教学的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如在新教材后面,每册都附有口琴以及竖笛等一些简单的乐器的演奏知识,故学校就可适当的购买这方面的乐器或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购买,以通过实际的演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最后,有效利用资源,改进教学手段。有些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将其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中,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的宣传。如广西在我国就享有“歌海”的美称,瑶族的创世史诗《密洛陀》、壮族的《刘三姐》等充分体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悠久的音乐文化,故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将这些音乐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播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与鉴赏能力[3]。
结束语。综上所述,全面展开音乐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各个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就需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改善教学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整个多方面的资源,全面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最终使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得到稳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丽静.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体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2 (2):265-266
[2] 钟鸽.构建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库的设想——广西6个县城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利用调查报告[J].数字技术与应用,2009,(1):54-56.
篇5
【关键词】小学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质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合唱讲究是团结,是配合,所以它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配合度,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合唱教学的认识度不够
在当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音乐合唱,而学校、家长往往对音乐合唱不够重视,对音乐合唱教学比较敷衍,会带有目的性的进行音乐合唱教学,并没有向学生们充分介绍音乐合唱教学的各方面内容,也没有根据每个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们音乐的学习天分进行相关的培训,导致学生的音乐合唱水平参差不齐,以致整体水平不高。
1.2音乐合唱教学内容枯燥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对学习内容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劲,对音乐学习题材也是如此。而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有趣的音乐合唱题材,导致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不高;除此之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一方面是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质量不合格,并没有抓住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因而导致小学合唱教学内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3教师的音乐合唱教学素质不合格
老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老师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老师掌握了专业的音乐素养,才能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素质不合格。具体表现为:自身所掌握的音乐专业素质欠缺;对每位小学生音乐学习特点的掌握度不够;教学理念较落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小学生音乐合唱的实际情况;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提升音乐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全面发展。
1.4对小学音乐合唱的重视度不足
目前,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更加注重分数,对艺术类课程往往不够重视,学校、家长对此没有太多的鼓励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小学生自身对音乐合唱不够重视,在音乐合唱中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嬉皮笑脸,并不能真正的学习到有关音乐合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2解决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之后,你才会有动力去完成这件事。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上,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动力,达到让他们喜欢合唱,乐于参加合唱活动的目的。对此,教师们应该改进教学方式,多采用一些实践活动,利用电脑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合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2 掌握正确的音乐合唱方法
对待一件事情,如果你的方法不对,那么就很难以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音乐合唱教学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省时又省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小学生的音乐合唱练习,并且要多加练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只为追求进度而忽视了音乐合唱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主要的歌唱技巧,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讲授缓呼缓吸、快呼缓吸、缓呼快吸及快呼快吸等基本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控制气息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地练习吸气和呼气动作,适当的加大练习力度,加强学生们腰腹部的力量,以此来加强气息的控制力。
2.3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合唱中承担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部分,因材施教,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切不可“一刀切”。
2.4 增强对音乐合唱的认识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完善合唱技巧,增强合唱的基础。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合唱,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整,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音域有不同之处,这就需要大家的熟练配合,提升整体的协调度,统筹规划,优化组合。首先,在合唱练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每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音乐表现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教师可以更方便的对这部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分析它的情感色彩,节奏快慢,提炼音乐特点;然后根据学生对音乐合唱的掌握度,对音乐进行划分,让不同特点的学生担任不同部分的音乐演唱,然后进行整后,提升整体的合唱效果,发挥每位学生的潜力。
2.5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完成。首先,可以让音乐教师参与一些有关音乐合唱的培训,提升自身的音乐掌握技巧;其次,学校内鼓励和支持老师们之间互相听课,然后经过一些经验交流会,指出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不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的特色,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帮助老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2.6合理安排音乐教材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要以一定的音乐教材作为依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做好音乐教材的编排,最大限度的增强学习内容的生动性、有趣性,既可以受到学生的喜欢,例如,适当的涉及到歌曲的选择、音乐的节奏感、歌曲的流行度等方面,又能够让音乐教师依托教材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努力达到双方的共赢的效果,提高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
2.7增加相关的音乐合唱乐器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乐器,利用一些乐器加以辅助,可以提高音乐合唱的乐趣,更加方便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增强节奏感、生动性,更好的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利用架子鼓来增强音乐合唱的节奏感,带动学生们合唱过程中的配合度,增强相互之间的默契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它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了解当前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完善音乐合唱教材,增加相关的音乐合唱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通过不断分析影响音乐合唱教学的影响因素,并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最终能够科学系统地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现小学音乐合唱的多样化教学,更好的达到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水平的目的,提升整个音乐合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6(06):134-135.
[2]徐婷婷.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基础教育,2016(05):118.
篇6
关键词:教育理念;音乐素质;音乐技能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因素,针对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地解决,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快速改革更新的教育理念。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音乐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并没有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没有指定明确的目标,只是把音乐课当作副科来学习,认为音乐课没有其他文化课重要。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体现音乐的作用,降低了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2.在音乐教学中没有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性
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音乐课当作是学生的课堂娱乐活动,只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歌曲而忽略了对音乐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音乐没有深入的理解,忽略了音乐的艺术性,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不到提升。
3.教学设施不齐全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教学设施不够齐全,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校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进而与新时期的教育相脱离。学校在配备教学设施时,不注重对音乐设施的配备,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没有教学工具可用,只能通过自己的示范来教导学生音乐知识,这样对老师以及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是很不利的,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4.教师的音乐素质比较低
由于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不够高,对音乐技能的传授也有限,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目前音乐教师的技能以及音乐素质相对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质为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在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新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
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参与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多种音乐情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音乐鉴赏课,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心得与其他同学交流分析,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学习,为每一个小组分配音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在音乐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3.配备丰富的音乐教学设施
学校应该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为小学音乐教学配备多种多样的教学设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设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4.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技能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保障,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改革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音乐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合理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教师,2012(36).
篇7
一、调研情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强势推进,我省农村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
第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对音乐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之不断加深,多数学校制定了有关音乐教育的管理制度,建立了音乐教育专门档案,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下设中层或教研组长具体落实,有计划地开展以音乐教育为主的艺术教育工作。
第二,音乐学科课程计划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省乡镇中心小学基本能开齐、开足音乐课,并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学校随便占用音乐课堂的现象明显减少。音乐教师们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改革实验,有的学校还专门编写了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第三,音乐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在调研的中小学中,专职音乐教师占57%,专职化程度较两年前有显著提高。专职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其中小学明显好于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能胜任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成果。
第四,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师生的参与意识逐步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课外音乐教育活动蓬勃开展,活动的覆盖面不断增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我们所调研的农村中小学校,有75%以上的学校成立了音乐活动小组,定期举办艺术节、大合唱、校园歌手比赛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五,音乐教学设施有所改善,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由于我省教育厅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了对学校艺术教育资金的投入,我省农村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设施得到了初步改善。现场调研的学校中,50%有专用音乐教室,65%有音响设备,32%有常用音乐课堂教学乐器。
二、 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音乐在我省学校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学科。忽视、轻视学校音乐教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地区还相当严重;城乡之间音乐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学校音乐教育的师资、设施和经费严重不足;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科研十分落后。
第一,音乐学科在农村中小学校中的地位及作用得不到体现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有些学校领导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念,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陈旧、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部分领导的思想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所关心的仅仅是文艺比赛的获奖情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音乐课时,不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开齐、开足音乐课,严重影响该学校乃至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二,农村中小学音乐专职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教师的专业性特长及结构性人才缺失
从调查结果看,造成我省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县区在教师配置上存在偏差,考试学科的教师优先配置,音乐学科教师可有可无,每年教师招聘下达的音乐教师分配指标寥寥无几,甚至有的县区连续几年出现空白,使中小学音乐师资迟迟得不到补充。其次, 特长明显、专业水平较高的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的应届毕业师范生大都选择就职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到农村任教的凤毛麟角,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性特长及结构性人才缺失。再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极大地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转行,有的改教其他学科,造成音乐师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因为音乐学科是非考试学科,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让音乐专业的年轻教师替代年龄大的老教师担任考试学科的教学,使本来就紧缺的艺术师资雪上加霜。
第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本土教学内容的能力欠缺
我省大部分地区运用的是“人音版”教材,教材准确诠释和体现了“新课标”精神,选材丰富而精当,既涵盖经典,又独具创意。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编排有序,贴近学生生活和审美情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我们也应当挖掘、整合农村当地保留的丰富、鲜活的,具有地域民俗特色的音乐资源,丰富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鼓励和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教育资源,如民间说唱、地方戏曲、乡土音乐、二胡、唢呐、腰鼓等,把具有地方特色、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精品补充到教材中去,融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中去。但由于教师水平所限,达不到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和本土教学内容的能力。
第四,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常规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弊端
通过深入课堂观摩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对教材理解不透、教学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常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课改”初期;有些教师随意改变教学内容,不按照教材上课,还有的教师完全依靠多媒体来上音乐课,导致基本功逐步退化、丧失。通过与学生座谈,我们还发现部分教师上音乐课就是听音乐,只用一台录音机,不讲解、不示范、不实践,学生爱听什么音乐,教师就播放什么音乐。种种弊端导致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差,质量不高。
第五,教学设施配备有待改善
通过调研发现,音乐教育资金投入和教学设备器材的配备方面,农村学校远远不及城市学校。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场地普遍不足,音乐教学设备器材比例较低,可用于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的音乐场地、器材不但数量少,且陈旧、老化,难以利用;学校音乐教育经费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不少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不仅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也影响邻近班级的教学。
三、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
意见和措施
本次调研,我们边调查边研究,认真仔细地听取了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对加强和改进我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致认为造成我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第一,关注教师成长,培育精良队伍
在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音乐教育师资短缺,是制约我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音乐师资的培养,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音乐师资队伍,是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省农村音乐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努力增加和提高音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要采取措施加快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提高,以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研究制定音乐教师培训计划,加快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步伐,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自身教学素养能力的提升。2013年9月,根据“国培计划”,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培训部音乐教研室对260名农村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根据我们对学员的培训后跟踪调研,发现他们都很好地发挥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培训受到学员及广大农村音乐教师的普遍好评。此外,加强城乡之间的音乐教育教学交流,以城镇带动农村,使音乐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手段上全面更新;学校要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监督、指导,为音乐教师外出学习提供便利。我们还将组织音乐骨干教师进行“送课下乡”活动,同时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业务技能比赛等,以促进音乐教师的快速成长。
第二,关注常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学科发展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聚焦课堂源头,重视常规课的质量,关注常规教学的全过程,积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扎实、丰满。因此在常规课堂教学优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求教师不能只重视活动赛事的显性成果,而轻视隐性的课堂质量,忽视常规教学工作;不能因为机械地重复或是个人情绪而随意降低常规教学的要求与质量。我们也要求有能力的骨干教师每天以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常规教学中的收获、问题、现象、反思等予以真实记录,并阶段性地开展集体阅读研讨、总结经验、解决难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真正提高常态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没有捷径,需要时间的积淀,不能拔苗助长。
第三,关注“新课标”的再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标”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对“新课标”的学习一定要不断深入,真正领会其精神内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提升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教学不断增添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
第四,关注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师生的良好发展。对教师的评价,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且多角度看待教师的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和才能,通过评价可以引导教师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人教师生涯的发展和成长负责,成为有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师,促进自身的持续性发展。作为教研员,我们对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用更加科学的“课堂观察”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包括参与程度、努力程度、情感体验、合作精神、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应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学生评价可采取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奖励评价、等级评价等多种方法,体现评价的灵活性、实效性和客观性,使评价更具操作性。通过正确的引导评价,学生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相互学习、实事求是等良好的品质。
第五,关注典型,推动学校音乐教育快速发展
为充分发挥音乐学科名师、骨干、新秀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我们将定期评选音乐教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模范教研组等,打造更多教研群体,培养若干具有教学思想和风格的名师。利用各种渠道在全省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必要时,组织召开全省音乐教学现场会和音乐教学经验交流会,激发学校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榜样”带动全省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13-02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推进,农村音乐教育的普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由没有有音乐课的开设到音乐课的制定和开设,还有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相对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通过对小学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农村音乐教育的整体步伐相对城乡音乐教育还是落后的,步伐缓慢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意识淡薄,领导学校家长不重视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大张旗鼓的开展,但是对乡村音乐教育影响力度还是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一些领导还还没意识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很好的倡导和宣传,导致学校和家长对学生音乐的教育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和重视。有不少学校仍然还是把主课(数学、语文、英语)分数当成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依然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体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乡村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了解甚少,而且本身艺术素质低,意识淡薄,单纯的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人人都可教的课,还有的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才去教音乐,从而导致音乐教师更加缺乏。有些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本身素质条件的限制,根本意识不到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有德育培养、陶冶情操都有着很好的启蒙教育,所以孩子在家庭方面得到的音乐教育少之甚少。还有的家长对学校单方面的提出要求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从来没有问及孩子在艺术才艺方面是否有天赋和兴趣,没有很好挖掘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超强能力。尽管有的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包括政府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家长和各界人士)对教育的要求过高的体现在考试的分数上,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学校不得不把本来很少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应考科目的教学上,从而牺牲了小学教育。
(二)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低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今年来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业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有的初步建立了小学音乐教育管理|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人管理的音乐教育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知道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引进很的教材课本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教材内容。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专业水平低真正按照教材教学丰富达到理想效果的,还不是很多。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还有少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民办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有的小学上音乐课只是单纯的当成唱歌课来对待,缺乏对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对音谱和音名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应有的全面的认识。导致专业老师缺乏的另一方面原因有的是校方不愿意特意请专业音乐老师,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工资的开支,另一方面如果想让学生受正规音乐课的洗涤,必须需要教学条件设备的支持,这样无可避免的就会多出一些乐器或者多媒体等等一些条件的支出。有的学校虽然有专业老师教学,但是涉及到音乐理论、欣赏等这方面音乐知识的却很少,所以不可能实现普通音乐课程自身的价值和目标。而一部分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被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了条件好的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而不愿意去农村任教。由此可见,师资力量的缺乏质量差本人认为是导致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音乐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教学设备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的物质基础。但现在由于乡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和一些教育领导的漠视,很少投资到教学设备上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有的学校也就是一架老师专用电子琴,还一些乡村比较穷的学校教学设备也就是一架风琴,更无从谈起专用音乐教室、多媒体、音箱等多媒体设备了。学生接触电子琴会弹奏电子琴的就更寥寥无几,这在农村这样的现象还很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直接会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下降,所以即使有专业老师使劲浑身解数,也很难达到预想的结果。教学设备的简陋也是导致农村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由于内容偏深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以上都是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也就是领导教育管理部门不重视、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低、教学设备简陋等。面对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想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声望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标准,彻底消除以前“正课”和“副科”的偏见,让农村小学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让孩子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从中受益终身。同时,教育行政领导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农村音乐教育的宣传,多组织一些乡村音乐比赛和一些文艺场所,深化村民的音乐教育意识,更新家长的音乐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学校领导要加强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和其他科目同等重要,杜绝音乐课因其他科目而被砍掉的现象,把音乐课当成小学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进行音乐教师培养
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可以说是当前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学校必须有效的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为音乐师资力量创造仪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学评估科目的评优活动中必须和其他科目一样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必须对定期让音乐教师组织一些音乐比赛和一些音乐小活动,也可以在上学放学或课间多放一些儿童歌曲,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创造一个音乐环境,使小学生每天能在音乐中健康成长。对于农村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适当的安排一些音乐专业毕业或懂音乐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来,能够使他们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缓解了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难题。加强在校音乐老师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胜任音乐教学,在岗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了解,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还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发展教师的创造性,以及多了解一些民族特色和地方音乐,是教师能够全面教学。农村小学还可以制定检测教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成绩给予合理的评价和肯定,使他们发挥出对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对乡村音乐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献出一份力。
(三)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音乐教学设备的简陋可以说是制约音乐教学发展的关键。音乐教学是一个感官听觉的教学,不仅需要动起来而且需要去聆听。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应该适当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上,和增加一些音乐教学图书,使老师获取一些音乐资料,还能开阔学生的事业。设备的完善是教学的一个基本保证,是保证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去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以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完善设备是有必要的。
(四)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可以利用一些富有的地方特色课堂资源,所以编写音乐教材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菏泽的山东的地方戏曲,包括山东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枣梆、大平调、四平调、两夹弦、豫剧等,用于课堂教学,既增加了地方特色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还让学生认识了的家乡戏曲,增加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乡意识。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歌曲等,这些歌曲既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删除教材中超出农村小学接受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内容,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们很难适应这样的教材,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制定教材。
2、挖掘孩子们的舞台表现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力
音乐课不单单是灌输给孩子们音乐知识,而是通过音乐课这种教学过程手段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让听觉、视觉的感受牵动学生思维学,总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即:一节课完成后,学生们高声齐唱可以,这好像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而让他们一个人独唱时情形就不一样了,大多数表现为紧张、害羞、不自信,音色暗淡,有的甚至一句话也唱不出来,勉强的整个歌曲一个调子唱下来的还算不错,前后表现相差太远,缺少独立表达问题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勇气。我想,这种局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教师总像站在舞台上的演员,而学生总是观众的格局造成的。这种布局缺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得不到临场练习,当从台下走上唱时就出现反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每节课都要留出十五分钟,在学生基本把握好歌曲旋律后,大胆的设置其它栏目。比如我们教案中提到的,自编歌表演,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自己或者分组进行表演。先让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节目了解舞台形象,如身体自然站立,精神饱满,两眼平视前方,双脚分开重心要稳,面部自然生动,富有表情,加入动作简练、大方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同唱,如:分组后,第一遍6人同唱,两两相对,互相观察比较;第二遍时3位同学唱,3名当“观众”,轮流唱后互评一下;第三遍时,可为1个人唱,其它观看,进而让学生结合曲子内容和歌曲需要添加适当动作。这样,一步步使学生得到心理素质的锻炼,最后至学生能独立登台。教师可对此时学生的言行给予表扬,该指正的就指正。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讲台变舞台,教师走下台,学生不再死气沉沉,心里乐了,课堂活了,又怎能不爆发时时的掌声呢?原先的羞羞答答肯定会成为热情大方,这样学生的审美观念,鉴赏水平也一定会提高。
农村音乐教育是一个没有开发的潜力市场,它的落后和迟缓对我国整体音乐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还会影响到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对策,能够促进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重视,使孩子们受益,使农村音乐教育呈现出一种繁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2]孟颖杰,蒋丽君.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苏敏.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8).
[4]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9
[关键词]农村 音乐教师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63-01
现阶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低、培训手段落后以及培训队伍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效果并不明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要激起音乐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意识和热情,加紧创建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努力提升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
一、现阶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国家继续教育政策缺乏针对性
尽管这些年整个社会关注农村教育,国家也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但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教育政策还是相对较少,现有的也缺乏针对性。由于有的教育政策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加上受地域偏远、经济落后、师资短缺等因素影响,造成继续教育政策在农村实施相当困难,效果并不明显。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尚且如此,音乐教师又是这一队伍中不受重视的群体,因此一次次被忽视。这也说明,国家继续教育政策在农村缺乏针对性,尤其对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素质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办法。
(二)教师自身意识落后
继续教育政策在农村实施困难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再次学习、继续提升自己的意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一大特征是来源复杂、学历偏低,并且兼职教师比重大,多数为非科班出身。这些教师从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往往都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状态,认为音乐不是升学科目,可有可无,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音乐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多数仅把上音乐课看作一种糊口谋生的手段,有的甚至从心理上感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便丧失了自信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对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低,更别说主动克服困难去学。
(三)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落后
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侧重于学历提升教育的多,真正专注音乐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的少。二是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地域偏远等因素影响,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多数是教师买来一堆书本自学,少数条件好点的能运用DVD、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学习。三是学校音乐师资短缺,许多学校就一名音乐教师,校本研训难以真正有效开展起来。四是教学用具配备不齐全,很多学校缺少电脑、电视机、录音机、风琴等基本的电器设备和乐器,教师难以进行自我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
二、改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研训渗透结合,灵活开展校本培训
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包括狭义校本培训和广义校本培训两种模式,在本校组织开展的培训即为狭义校本培训模式,以某一中心校为基地辐射周边校组织开展的培训为广义校本训练模式。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同时采取这两种培训模式,即共同基础课程知识的培训采取狭义校本培训模式,由本校组织,可以充分节约成本,灵活形式;而在音乐专业知识的培训上,考虑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有限,一般每所学校只有一名音乐教师,可以某一中心校为基地,组织周边各校音乐教师集中培训,这样可以集中使用教育资源,同时可有效促进音乐教师之间专业知识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二)加强硬件建设,真正用好现代远程教育
在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远程教育无疑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也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从其特点和功能性来说,现代远程教育是比较符合交通不便、偏远农村地区的一种培训模式。而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设施比较欠缺,教师经济状况也相对落后,现代远程教育开展起来缺乏硬件支撑。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和省市有关部门都应在经济和各个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积极为农村中小学配套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所需相关设施设备,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创建良好的远程教育平台。
(三)科学设置课程,突出继续教育的实用性
农村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必须从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兴趣、能力和经验出发,解决其在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在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笔者认为,主要是要处理好教授内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关系。一方面,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兼职音乐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系统的音乐理论基础等问题,在音乐专业知识理论方面要区别于城市教师,不要片面求高求全,适当侧重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另一方面,考虑到音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强化教育技能和教学实践训练,教授内容上应多设置些诸如演唱方法、弹奏技巧、互动方法等内容,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篇10
在教育资源方面,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是俄罗斯教育面临的问题。俄罗斯法律规定,国家对教育拨款必须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尽管政府按这一比例拨款,但也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40%到50%。官方数字表明,2001年,俄联邦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拨款分别为800亿卢布(约26亿美元)和3000亿卢布。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从2003年起,联邦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拨款每年将分别递增25%和10%,最终使国家对教育拨款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增加到6.5%到7%。而且在农村小学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不过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已经采取了更有力的措施。
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一些偏远贫困农村的小学校舍紧张,仍有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的状况;教学器材缺乏、老化,德、智、体、美发展不平衡,音乐课还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体育课只能进行简单的教学,以前能用上的一些器材,现在已无法使用,这些老化的教学器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样有些教学就不能进行,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
二、师资力量
在中国,由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依旧薄弱,管理和交流制度严重缺位,尽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能只限于教师数量上的评估,而应当综合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专业化等来进行综合的评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如单从教师数量上来说,在农村小学教育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教育需求,这一满足的前提还得除去英语、音乐、美术等的教学。但是综合来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举两个例子便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①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有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虽然许多教师通过电大、自考取得了专科、本科学位,但这只是为了取得学位而已,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小,对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也很有限,在农村小学里,年龄偏大的教师还是占大部分,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新鲜血液输入的很少。
②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个教师跨好几个专业代课,又要教语文又要教音乐还要教美术。对于上面所讲的各个专业教学上,农村小学的教师岗位上很少有经过专业学习的教师。这一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俄罗斯目前莫斯科许多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不到3000卢布(100美元)。由于教师待遇低,教师流失和匮乏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教师,尤其是男教师毕业工作2-3年后就改行了。根据俄教育部资料,在俄罗斯150万中小学教师中,女性比例高达85.3%,俄罗斯政府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目前状况。按政府规定,从2001年12月1日起教师工资将提高一倍。为保证中学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今后中学教师工资将由地方财政拨款改为联邦财政拨款。为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教师职业,今后俄罗斯还将借鉴中国的教育贷款制度。国家将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发放贷款,学生毕业后如从事教师职业,贷款由国家支付,否则自己偿还贷款。为吸引更多的男大学生从事教师职业,政府计划让选择教师职业的男大学生毕业后免服兵役。这一点中国应该学习俄罗斯,为农村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待遇,或者工作条件,也是为农村小学拥有更多的优秀教师作出贡献。
三、教学模式
在中国农村小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教师仍旧用着粉笔加课本的教学方法,有些地方是因为教学设施不到位所限,而有些有条件的农村小学,许多电子教学设施成了摆设,原因比较多,但教师不会使用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也能反映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对于音乐、体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就没有改进,在这些方面有才能的教师极其有限,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小学生在音乐、体育方面的学习很有限,这也使得在音乐、体育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而了解一下俄罗斯的农村小学会发现,即使农村小学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很多精良的设备,但是他们的老师依然会为他们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环境,在莫斯科的一个小学里,有记者去走访就发现,那里的房子也许十分普通,设施也都很陈旧了,甚至有的设备还是中国之前捐献给他們的老旧设备,但是他们的教室里却感觉不到沉闷的氛围,因为老师们会组织学生的家长和学生用自己的心意和想法布置房间,贴上自己喜欢的壁纸,在教室的后边还会放上一个毯子,让学生可以在课后或者学习累的时候在上边休息玩耍,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虽然学习的硬件设备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擅长给与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应该给与学生轻松的氛围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俄罗斯的教育管理体制仍残留着前苏联教育的浓厚色彩。联邦科学与教育部统管全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 同时地方也有相当的自治权。这既使地方在农村教育管理中具有一定灵活性, 但也容易造成管理的缺失、错位和低效。落后的教育管理是制约俄罗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学校分布过于分散、联系不畅,影响教育管理的效率,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已有管理机构松散、管理行为不科学,造成农村教育管理低效。改革过程中, 俄罗斯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有学者强调, 农村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是农村学校教育活动新特点的要求, 是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村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要求, 也是农村学校教育迈向人性化、民主化、综合化的要求”。俄罗斯农村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而焦点在于解决“人少事多”、“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保持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维护农村教育的文化特殊性”等问题, 这些也是俄罗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 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特征。
- 上一篇:医保两定管理办法
- 下一篇: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