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篇1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市十一学校。承担“数学模型解题法”等6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个人专著《高考数学压轴题破题36计》等8部,在《数学通报》《数学教学》等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收录。

“学科核心素养”是时下谈论较多的一个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个具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已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课堂教学具有自然的“艺术性”,能让听过其课的师生无一不被其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所震撼与熏染。细加剖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核心素养”的角度考虑,是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得到位。具体而言,其含义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性知识,即让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可以迁移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

其实,关键是“如何教”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也是讨论太多的问题,似乎没有定型的答案,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供遵循。还是魏书生先生说的好,若你善于讲,就发挥讲的优势,若你善于启发学生自学,就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总之,寻求你所擅长的高效做法。这篇文章里,我从常规的生态课堂教学入手,主要从分层设计、课堂操作、过程评价三个方面作一点说明,供大家参考。

一、分层设计

《礼记・学记》提出“学不躐等”,其含义有二:一是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差异;二是处于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处的层次,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设计。

十一学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测的结果指导分层,印发《选课指导手册》,提出选课建议,实施“小班化”教学;第二,在起始年级配备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发现那棵树,即关注个体、张扬其个性。导师的三个基本功能是:学业指导、心理疏导、人生引导。

二、课堂操作

每一节课都要给学生自学方法的示范;各学科都要设计能让师生有共同收获、共同成长的活动。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即通过设计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事实―概念―性质(关系)―结构(联系)―应用”的完整过程(以此为教学内容的明线),使学生完成“事实―方法―方法论―数学学科本质观”的超越(以此为暗线)。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角度看,若要从事实到概念皆融“数学抽象”于其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睦斫飧拍畹矫髁诵灾剩这一过程应使学生得到“数学推理”的基本训练,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发现性质,通过(逻辑)演绎推理证明性质;从明了性质到形成结构主要也是“数学推理”,因为这是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形成结构功能良好、迁移能力强大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从理解概念、明了性质、形成结构到实践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重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内外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数学建模”的有效

训练。

在上述几个步骤的关键处,应注意适时引导,加强“一般观念”的指导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发现”“从什么角度观察”;观察结构特征可从“数”“形”两个角度(静态)入手,若从动态角度入手,可改变目前问题的形式,进行等价转化后再让学生观察,进行必要的模式识别,学生往往会有新的发现,这时学生又可得到“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训练。

我以课题《空间角的计算》的同课异构课型为例来具体说明。

【教师甲】

直接给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稍加解释后引入空间向量方法,然后教师用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例题讲解、题组练习,重点训练学生对于用向量方法求解三种空间角的能力。学生不感到难,接受情况好,听课老师也普遍反映课堂效果好。

【教师乙】

1.创设情境(事实)

首先投影,给出四个画面让学生观察: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电线短路放电的瞬间(异面直线的距离)、比萨斜塔倾斜度的测量(线面角)、蝴蝶展翅(飞翔)来回扇动翅膀的过程(二面角的大小)。

2.引入概念(数学抽象)

演示从平面到空间的变化过程,从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异面直线可看成两条相交直线(就地取材,权且用两根粉笔取代),其中一条不动,另一条在空间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动而成;还可看成两条平行直线,其中一条不动,另一条绕其上一点在空间转动而成。这种演示,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发现表征异面直线的两个要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距离,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抽象出异面直线的定义提供直观的形象载体。

3.求法研究(即性质、结构的探究)

图形均为空间图形,难以直接测量,其求法应当考虑转化与化归到平面上,用平面角来表示,即寻找一个典型的截面。如上述演示,回归即可引出作表征异面直线所成角用平面角的想法。这既分析了空间线面关系,又给出了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方法,即在具体图形中过某定点(最好选在这两条线上某个固定的点)作其中一条的平行线,将题设相关条件有效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解此三角形即可。

同理,线面角转化为斜线与其在平面上射影的夹角,二面角则用垂直于棱的平面所截的两条射线夹角来表示,但在具体解题中不实用,可这样引导:仿照线面角的寻找方法来找二面角,即先过其中一个半平面上一点P(不在棱上)向另一个半平面引垂线,过垂足H向棱引垂线,垂足为A,连结PA(易得AP垂直于棱),则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过点P分别向棱和另一半平面引垂线,垂足分别为A、H,连结AH(易得AH垂直于棱),则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解三角形PAH即可。

再启发:还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可以求这些角吗?引入空间向量,介绍向量方法。引导学生:对于直角结构明显的空间图形,可建立坐标系,用向量坐标法解决,而直角结构不太明显者,可酌情考虑选一组基底,用向量几何法解决,或化斜为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坐标法解决。

4.应用(例题讲解、题组练习)

到此,课堂时间过去近四分之三,当然,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的训练不够充分。

教师甲(苏步青奖获得者)将本节课定位于用向量坐标法求空间角,主要时间用于训练空间角的求法及其各种变式,学生当堂就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空间角的向量求法,符合最新课改理念: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弱化对于空间线面关系的抽象分析;同时也符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课时紧,任务重,只能拣“干”的来。

教师乙则定位于核心概念教学,重点放在引导空间角(三种)概念的抽象、性质结构(即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这三种角的内在联系)的探究,求法也不局限于只用向量法,而且,即使用向量法,教师也还有向量几何法的引导。本节课易被诟病的地方是:在传统几何法方面用时过多,向量法也训练不充分,教学环节不完整,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教师乙的课堂教学设计来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核心概念本身即蕴涵着思维训练价值,蕴含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中不宜轻轻滑过。

2.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三种角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是在新授课之初,否t在其他课上更没有时间分析。

3.数学思想、数学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如本例中用类比与化归思想分析问题,容易探究到角的本质,实在而直接,不能因误认为其虚泛而掠过。

4.新课标对数学内容侧重点的转型研究:新课标在此处的着力点已经由空间想象力转移到量化处理(几何问题代数化)能力,教师甲的处理符合新课改理念,因此得到许多教师和专家的肯定,但我认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开设立体几何课的主要目的不是用空间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即几何问题代数化),因为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维方法在解析几何中体现得更为充分,没有必要再在立体几何课中重复这一理念。开设立体几何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空间想象力,宏观上将视角由平面(二维)拓展到空间(三维),力求还原三维空间事物的本来面目,微观上则需要将视角集中于一个固定的空间图形,剖析还原,细致地分析空间图形的线面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空间的联想和想象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而向量坐标法训练得再熟练,也无法达到通过分析空间线面关系来发展空间想象力的效果。事实上,现实的教学已经证明:理科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推理能力甚至弱于文科生,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省份的文科生不学空间向量,只能用传统的几何法分析解决问题,而理科学生自从学了空间向量法以后,甚至于连空间内一个关键点的三维坐标都难以准确写出。这是将在2017年实行的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研讨过新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其对于立体几何问题主要是用空间向量法处理,对于用传统几何法是弱化的,而且也不再有《几何证明选讲》之类的选修课程。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过程评价体系

评价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不同的课型,其评价指标和权重都有所不同。研发评价系统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极为重视的工作,这需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导向性、激励性、有效性(时效与长效有机结合)、针对性等原则。过程评价主要为学生提供日常学习的参考数据,为其调整日常学习的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十一学校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做法是:每位教师都及时将所教学生的常规表现纳入过程评价系统,设立考勤、课堂表现(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发言、创意等)、作业、前测与章节过关测验等几项,每项以分数多少作为参与度或质量指标,每次过评的满分为40分。学生每天登录平台,就能看见自己前一天(或前几天)的过评数据,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式方法。

教师还可以借助过程性评价管理系统的平台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如通过留言或鼓励其进步,或激发其创意,或提醒、指出其待改进处,或共拟未来一段时间的读书、自学具体计划……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概念

一、选题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2019年安徽合肥正式使用了人教版的新教材,笔者发现生物学科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落实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赵占良先生曾经说过:“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故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与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学生探究活动,使生物课堂更富有特色与魅力。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概念和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的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概念,除了以术语、名词形式呈现外,在新课标中我们会发现列出的“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都是以陈述句形式呈现。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学,虽会节省课堂时间,但这样做其实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那么如何以新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下面以“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探究活动实现对概念的构建,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分析新教材,厘清设计思路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其在旧版教材中是选学内容,但在新教材中是必学内容,并且“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这一概念以黑体字形式呈现。这一变动说明新教材要求学生不仅需要重点掌握这一概念,而且需要注重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直接将概念告知学生,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故笔者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达到构建科学概念的目的。通过构建模型、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尝试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再得出结论。学生在“假说—演绎”这一探究过程中,深度思考,学会运用巧妙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形成了“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这一科学概念,提升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突破了本节课概念教学的难点。

三、探究引领概念教学

(一)温故知新,引入概念

教师首先展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并提出问题:“(1)根据DNA的结构特点,请分析DNA为什么可以作遗传物质?(2)遗传物质如何才能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证稳定遗传呢?”从而引出DNA复制。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DNA的结构特点,从结构与功能观出发去理解DNA为什么适合作遗传物质;通过思考DNA如何才能稳定遗传给后代,引出新课。

(二)构建模型,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设

教师把红、蓝两色的磁力条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教师指出所发的磁力条代表DNA链,红色代表亲代DNA的母链、蓝色代表子链。请学生利用磁力条展示出亲代DNA复制的结果并分析亲子代DNA的链组成情况。各个小组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将发现不同的复制方式会产生不同链组成的子代DNA,从而产生疑惑,探究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磁力条构建模型,激发探究兴趣,由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三)设计实验,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1.提出问题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但得出结论必须建立在确凿的证据之上。教师设问:“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之后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的主要区别在哪儿?(2)怎么分辨DNA分子的母链和子链?(3)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后的DNA分子如何才能区分开?2.提出假说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找到本实验所要用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并理解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过程,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说推理实验结果。根据假说一“DNA是半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课本54页示意图或者完成学案。在学案中要求学生画出每一代DNA的链组成,实线表示含15N的DNA链,虚线表示含14N的DNA链;并画出每代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基于假说二“DNA是全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学案。3.实验检验,验证假说教师展示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离心管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实验现象(见图1),由于DNA可吸收紫外光,投影的平面上可显示出离心管内DNA带的位置。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并分析,发现真实结果与假说一的推理结果一致,最终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设计意图: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设计的实验蕴含着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区分不同链组成的DNA。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找到了合适的实验方法,还自己设计实验、演绎推理,最终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也掌握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

四、结语

新教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新课标中学科素养的渠道。探究式概念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落实课标理念,渗透学科素养。由于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舍弃探究活动,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但笔者认为,探究活动是可以与知识的学习、科学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的。以本节课“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为例,学生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这正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亲身探究获得成就感。笔者认为通过探究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同时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继续教育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的建设核心就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定相关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使高中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在高中阶段使用还能够在未来的发展生活中应用到学到的知识[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情景创建,将学生生活中经历转变到学习中,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思维来体验生活,能够形成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例如在学习高中《函数的单调性》一课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保温瓶内的水温,汽车行驶的公里数、家庭每月初到月末的用电量、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将生活中的经验转变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加数学教学的思考过程,将数学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建立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将过程、情感体验、知识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就是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学习态度。这就需要老师在高中数学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对于情景构建,数学生活中的体验具有相当的价值观和学习情感态度,重视数学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具备数学精神,学习意识,运用数学生活让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体验形成数学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在课堂建设中落实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就是在继续教育课堂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展教学。第一情景创建教学,在课堂中模拟生活场景,在情境中去引入问题,培养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态度。在创建教学情境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运用数学思想进行问题的解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二进行创新教学,在新课程环境下,要不断创新原来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过程,将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或者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推动学生对数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第三利用好课堂上的问题,在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和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对基础的问题不断探索和研究,学习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建设过程中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相结合,发挥出数学教育的真正作用。

四、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态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主动将数学带入生活中,形成数学头脑。高中数学继续教育就是对学生建立这种从无到有的数学思维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生活中慢慢引入,在教学课堂建设中不断地深化加强,使学生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是高中数学课堂建设的目的,而继续教育开展更多的相关课程,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变化。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变,也是保证学生能够更长久发展的基础。

篇4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 活力课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学会学习素养”明确指出:“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等。”这样的素养目标决定了教师不仅要丢弃以“教”为中心的、学生学习方式呈现特征为他主和被动的教学模式,而且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以适应当前深度课改的发展。

一、正视应试教育的干扰,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我们的物理教学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具体表现为:教师讲得多,学生习题练得多,不适当地拔高新编教材的教学要求,为了教学进度,压缩学生实验和探究时间等。在“升学率与分数”仍然作为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的今天,教师从应试教育角度处理教材和训练学生无疑有着“不小的市场”。其实,认真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不难发现,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不矛盾,而是在更高教育层次上引领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明晰物理概念与规律产生和形成过程,使他们清楚物理知识在人们生活与社会生产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注重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确立“立德树人”的理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核心,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将先进理念科学融入到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恰当选择教学模式,构建动态物理课堂

教学实践证明,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优劣有着决定性影响。特别是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否恰当,不仅能体现教师对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深度,而且直接关系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启发式、开放式、合作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式等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地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与引导,使学生“动”起来: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和谐动态又适度紧张的氛围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又在探究中不断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科学内容又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学生积极灵动的思维,来自教师动态的课堂设计和教师自身在教学环节中扮演角色的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真正地转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轨道上。

三、优化教学环节,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优化课堂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应该能很快吸引学生并引发疑问,使他们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导入应紧扣课题灵活选择,如典故讲解、生活小实验、一个成语、一句歌词、一张图片、生活俗语、多媒体音像播放……“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管教师采用哪一种,都应该以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愿望为原则,使学生进入物理情境,激发他们的思维。

2.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多个流程与环节设计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关系到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更关系到“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素养目标能否得到成功地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在精研教材编写意图和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着重思考与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如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怎样突破与分散难点?

(3)以什么样的方式或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选择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探究实验?是依靠合适的物理情境创设,还是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或者是几方面综合使用?

(4)在什么时候安排什么环节?各个环节用时多少?以怎样的引导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5)各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什么地方应该引导或点拨?

(6)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该表现出怎样的角色?是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还是促进者?

(7)课堂教学整体如何设计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如何安排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断期待后续内容展开?

课堂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以良好的思维状态完成整节课学习,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才会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反应对教学环节与流程做必要调整,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层次的差异,安排适合的学习任务,对实现目标也应该分层要求。

下面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优化学生探究环节的思路。

环节1:活动引入

让一位同学为班级同学拍两次照,一次距离同学近点,一次距离同学远点。

以学生喜欢的活动导入,会立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再适时指出其关键部件是它的镜头――凸透镜,显然,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兴趣。

引导问题:两张照片有何不同?可能原因是什么?

点评:这一环节设计旨在“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素养培养。

环节2:基础知识准备

展示光具座,让学生认识光心、物距(u)、像距(v)、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光屏等。这一步主要是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备的知识基础。

环节3:猜想与初步验证

在“环节1”中,人距离镜头远近,成的像不同。同学们有什么猜想?怎样验证?在这一步中学生往往活动热情很高,并且通过探究很容易验证猜想。

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应该做必要引导:

①怎样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怎样操作使物体在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③像放大与缩小与物距有关系吗?你能找到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吗?

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还有其他发现吗?(如一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以内在光屏上找不到像、随着蜡烛变短,像在向上移动等。)

教师适时引导既可以避免学生探究的无序性,又可以突出探究的重点,不但能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操作,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形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深入探究做好技能和方法的准备。

点评:2、3环节的设计旨在“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素养的培养,在探究中引领学生“批判质疑”,从而“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环节4:深入探究,锻炼能力

在讨论总结前面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录表格,探究的步骤。教师根据情况予以评价和完善。然后让学生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并进行总结与归纳。由于有了前面三个环节的锻炼与铺垫,化解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难点,使得学习活动仍然可以流畅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保护。

点评:“勇于探究”素养的培养,需要老师架设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台阶,以免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造成挫伤。

环节5:活动拓展

怎样使实像、虚像变大或变小?生活中有对应的运用吗?物体不动,凸透镜向上(或向下),像移动的方向如何?物像左右移动和物像上下移动有何特点?遮住一部分凸透镜像有什么变化?

问题与实验的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求知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得到训练,能力素质必然不断提高。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关键问题;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02-0008-04

初中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已从最初的开展推广阶段深入到了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其核心始终是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愿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而初中数学教学就要改变过于强调接授式学习、机械训练的�F状,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一线教学的实际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初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能力还偏于薄弱,在理念与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发展,依托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面临着的问题和困难,寻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理念,促进理念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提炼数学学科的教学关键问题,可以有助于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应对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困惑。

二、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选取

那么具体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定义为“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呢?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应该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四基”“四能”课程目标的达成,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可以对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一言以概之: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它指向数学教学的核心,直接反映科学有效的教学线索和层次,明确体现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形成和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导向性”的特征。教学关键问题是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理念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关键内容为载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要领域: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其内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外延表现是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核心内容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备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功能,体现了数学内部重要的逻辑结构。教学策略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必备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借助核心内容凸显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核心素养的10个关键问题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驾驭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它包括如下十个关键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5.如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6.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7.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8.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9.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十个教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需要培养的数学素养,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这十个问题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思想,明确核心素养的十个关键问题,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抓住教学关键,并在其指导下在教学中有机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核心内容的15个关键问题

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系中起重要的逻辑关联作用的内容;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是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主要载体;是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内容。核心内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而确立。它包括以下15个关键问题:

1.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理解有理数

2.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公式的获得过程

3.如何建立方程的概念

4.如何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5.如何在运动与变化中体会函数的意义

6.如何建立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7.如何引导探究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8.如何引导探究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9.如何引导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0.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建立模型

11.如何描述统计数据

12.如何处理数据13.如何用频数估计概率

14.如何实施对大数的估计

15.如何验证猜想结果的正确性

我们在确定核心内容的关键问题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力图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既能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又能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数学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策略的8个关键问题

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这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包括以下八个关键问题:

1.如何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

2.如何抓住并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

3.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4.如何设计探究性问题

5.如何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

6.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7.如何利用几何画板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8.如何利用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教学策略,理解和把握好核心内容的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它是教师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三、如何在教学中突破关键问题

以上总结的初中数学教学33个关键问题,涉及初中数学四大知识领域,蕴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也凸显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问题的覆盖面广,有内涵,有深度,对教师的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问题的确定和罗列只是完成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前提工作,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让问题解决的过程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使之能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效能,才是我们做这项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首先要做到以“标”为本。“标”在这里是标准的意思,既是指课标也是指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这是教学研究的原始起点,也是教学的方向和载体。

具体来讲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要广义地理解,不局限于知识目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首先要有思想导向,站位要高,放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在高�^点下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熟读精研课程标准,对其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要深入理解,对课程内容要牢记于心,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知识教学当作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问题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是要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孤立地看待每节的教学内容,要把它放在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脉络中,在横向上要思考该节内容和上下节知识的关联,在本章甚至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纵向上要看它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起着怎样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还要思考这节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素养。

例如:核心素养中的教学关键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伴随学生中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运算错误,不能单纯归结为“粗心、马虎”,事实上,不明算理,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重视不够,才是造成学生运算能力弱的主要原因。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首先要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重点理解有关知识,熟练运算方法,随着技能的逐步形成,再灵活运用法则。其次在运算技能初步形成后,还必须经过强化巩固阶段,运算的目的不只是得到一个最简结果,也要为一定的推理判断服务。最后,运算能力培养的立足点不仅是计算,促进学生对算理算法、解题策略的理解更为重要。

篇6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词,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每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言语技能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课堂中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重任,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规律、语言典范的积累。重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 积累语言,读是根本

朗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丰富积累。如《秋天的雨》这种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生动地描写秋天的美好。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将其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反复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有的学生喜欢颜料,学会了“五彩缤纷”一词;有的学生喜欢,掌握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描写颜色的词;还有的学生能够品鉴“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等美句。这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

2. 背诵内化,积淀语感

背诵是学生语言内化、强化的重要过程,通过熟读背诵,可以积淀语感,全方位积累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60篇(段)。另外,在每一册教材中还要求背诵的一些文章或段落。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落实背诵,达到积累量?自然是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特别是阅读教学。让背诵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丰富语言,积淀语感。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运用比喻和巧妙的想象,将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的程度,积累语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细细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有人说:“二月春风像画家,她把绿色给了小草和树木,将更多的颜色都给了花朵,红的、黄的、紫的……”这位同学的话刚停,立刻有学生补充说:“就像学过的《秋天的雨》一文似的,春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精妙语言,且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等在头脑中联系起来,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运用得心应手。由此可见,背诵内化的确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当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二、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要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除了生活中的体验,更多的提高来源于阅读,因为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还能汲取精神养料,提高其整体素质。那么,如何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呢?

1. 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乐读。如教学《花的勇气》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花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如此娇美的花儿,有何勇气呢?从而跟随作家的脚步,去文中探寻。在理解文本时,抓住作者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心情的“一波三折”,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并可进行拓展:“你还从哪些事物中感悟到勇气?”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生命”主题的课外阅读。教学之初,让学生质疑,带着好奇心进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2. 点亮思维,丰富理解

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点亮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探究人物的内心,从而明白文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围绕“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展开辩论。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此时的他们,融入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有情有理地表达,个性飞扬的同时,更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和学习的愉悦。此时,再拓展至?W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有类似的感受,交流后再写下来。“读、思、悟、说、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打开思维的广度,提升阅读能力。

3. 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多元化解读,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教学《桂花雨》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将文章高度概括。随后,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抓关键词,细细揣摩,记录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再与同学、老师交流。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并且阅读兴趣及经验有差异,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既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还要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在自由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文中的人文思想,不需要教师刻意地渗透,而是学生自己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并将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篇7

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当下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发现,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内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如出一辙。语文核心素养启示我们,打造、构建高中文言教学高效课堂需要从三维目标整合化、教学过程深度化、教学效果实效化三大主要方面着手。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教学;高效;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堂依旧沉闷枯燥,长期存在着低效、无效的现象。鉴于此,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建构高效课堂迫在眉睫。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建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即叶澜教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高效”,不是教师简单的加快讲解速度,也不是课堂信息量的不断叠加,更不是学生缺乏思考与选择的接收,而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不仅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新课改的主要理念,更是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相融相通。因此,我们可以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探析如何建构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点、热点,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下发,文件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教学相关标准。”[1]同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回归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给语文教学研究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点。可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以语言发展为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水平是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2],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建构以及教师的有效提问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学生能自觉分析不同言语活动经验,准确、完整的解答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于无声处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其语言艺术进而体验作者的丰富情感、激发其审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领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如何运用口头、书面语言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2]。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以说,重视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母语教育教学的固有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鉴于此,学生学习时要厘清文道,有意识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语文核心素养看文言文高效课堂应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笔者尝试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内核,探寻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应具有的四种教学策略。

(一)熟读成诵,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而教

历代文人墨客创作时都注重语言的推敲和锤炼,鉴于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简洁、严密、精炼的语言,有助于其言语经验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宜采用诵读法。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历代教育家都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尤以大教育家朱熹为代表,其“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的论述更是奠定了诵读法在学习方法中的地位。诵读,要求字音、停连、情感等都正确,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最终烂熟于心。面对现今丧失使用文言文外部环境的现状,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意义非凡,“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5]。比如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陈密的大恩,以及他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又倾诉了他恕难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学生难以从语言描述中体会李密的真情,然而通过多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而然能以己心贴作者心。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需教师多此一举的向学生描述这是一副怎样的雄伟景象。通过诵读,一副辽阔的草原景象映入眼帘。学生反复诵读,久而久之,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个人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语言建构几近润物无声。

(二)有效提问,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而教

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文言文往往会在简洁、精炼的语言中追求“微言大义”,基于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问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提问,切中要害,避免“不停地问、简单地问、细碎地问”,达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教学效果。一个有专业知识内涵的问题,它有着明确的目标,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即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论语•述而》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更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通过“主问题”,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驱使其走向思维“深水区”,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例如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离骚>(节选)教学思路》中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找出让学生感动的句子,比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等,然后提出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问题:“屈原以死抗争,你觉得值得吗?”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并踊跃的发言,学生在生成言语的过程中,思维建构于无声处得到发展。又如肖培东老师执教《琵琶行》时,以古诗《琵琶行》的“千古绝唱”引出一个主问题:“这篇《琵琶行》“绝”在何处?”学生的思维在主问题中迫不及待地发散,如脱缰的野马,在思考的国度里尽情驰骋,思维发展素养在“驰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品味语言,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而教

高中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作用,要善于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语文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5]。”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不管是语言的表达,还是行文立意,文学艺术水平都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因此,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以语言为桥梁,细细品味,含英咀华,体验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高雅的志趣,自觉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力,进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素养。如欣赏《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作者怡然明净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和谐美丽的感叹之情不经意中缓缓流出。又如学习《归去来兮辞》,笔者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最喜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为他发现作者陶渊明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初冬时节,其他植物大多都已经凋落,而松树常青,正是绽放时。更重要的是松树和是作者高贵品质的象征:松,挺且直,象征着诗人的正直不阿;,严寒绽放,象征着诗人的隐忍。显然,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之上,既扩充了他对作者陶渊明的认识,又加深了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提升了审美鉴赏力。

(四)厘清文道,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而教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从形式上看,文言文本身就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其言语形式是我们民族书面语言的最初形式。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都是经过时间的筛选,不管是文字表达还是语法,亦或是语义,都是“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6]。从内容上看,文言文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高中文言文选材时间跨度很大,涵盖了上古先秦到明清整个时期,体裁也是丰富多样,它承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旧有的语言形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艰辛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积淀,它闪烁着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和智慧,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7]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与《窦娥冤》时,我们通过女主人公不幸的婚姻遭遇(刘兰芝被休,窦娥是寡妇)可以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后,马上就有两个大户人家来提亲;而窦娥以此为耻,坚决表示绝不二嫁:“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来妇女再嫁在汉代并非是件羞耻之事,古代人们对妇女贞洁问题的残酷禁锢主要是从宋代开始,所以刘兰芝再被提亲不足为奇,而窦娥却是宁死不屈。又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教师可以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文化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此做,学生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吃粽子、鸭蛋和划龙舟上,还可以激起他们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语文核心素养对建构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整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8]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要始终如一地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发展的理念,只有统筹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曾看过某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简洁恰当的人物语言,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2.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虽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计,但他机械的分割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整合、统筹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次,目标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高效课堂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者是教师,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会了什么。如“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显然“引领”、“训练”等动作的主体都是老师,学生在这样的目标设计下,提升知识、思维、审美等核心素养都是“空喊口号”,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改成这样:1.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注意“之”“以”等虚词,辨析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用法。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概括主要情节、诵读并品味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烛之武高超的辩论艺术。3.正确认识并学习烛之武临危不惧,不避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深度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纵观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字词、讲语法、讲翻译,学生闷不吭声的记笔记,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消饵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课堂教学悄无声息的落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反思: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含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丰富而又庞杂。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的关注点在我“教”了什么,甚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致使教学过程都是聚焦文字表层,浅尝辄止,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挖掘。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强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这样才能使课程标准中的“素养目标”落到实处。《琵琶行》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心情,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流于语句的表层感知,并未深入语言内部加以咀嚼玩味。某位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看似寻常的“茫茫”一词,紧扣文本提出“‘茫茫’一词具有怎样的内涵”这一问题。问题一提出,课堂就炸开了锅:“‘茫茫’不就是月亮倒映在江面,白茫茫的一片吗?”此时老师抓住时机,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白茫茫的一片是你们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到的,那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思考呢?”学生被老师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彼此讨论、碰撞、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由视觉角度的“茫茫”影射诗人白居易心理感受的“茫茫”———即将与好友分别,心绪烦扰难安,心情抑郁悲伤,难以言说;再由情感层面深入到诗人思想层面的“茫茫”———被朝廷贬谪,寝食难安,思想上顾虑重重,看不清自己的仕途走向,不甘心坐以待毙但又无法东山再起,未来一片迷茫。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透过语言的外壳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文化的对接。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见微知著、层层深入,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深入思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学效果实效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指的是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取得的实际成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之一在于老师只关注终结效果,即学生在教学结束后掌握了哪些知识,简单地认为掌握了学科知识,教学效果就达成了;其二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关注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切实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是优质课堂教学,强调过程效果与终结效果并重,完成三维目标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并行。换言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从关注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实际变化,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例如特级教师李哲峰老师在解说其《赤壁赋》教学设计的思路时说,“像《赤壁赋》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文,语言似万斛泉涌,汩汩而出,滔滔不绝,恣肆,姿态横生,让人欲罢不能,也唯有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读进去,方能识得其锦心绣口,悟得个中三昧”。第一课时,他要求学生进行试读、译读、通读。试读,要读准字音搞清句读,初步感知课文;译读,要落实文言知识,熟悉文章内容;通读,要回归文章整体,深化阅读效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透过文字的外壳,深入语言的腹地,最终触摸情感的肌理。第二课时,以“风月”为切入点,沿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组织、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文字中的画面,用真挚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文字内化为形象具体的想象,再现独特的心里感受。李老师在朗读中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推动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建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美丽的风月之境中,在起伏的情感变化中得到切实的发展。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之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统筹、整合三维目标,深入教学过程,切实把握教学效果,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左延慧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5.

[2]王崧舟.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R].杭州师范大学,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朱熹.童蒙须知•名贤集[M].孟琢,彭著东译.上海:中华书局,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19.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主人素养;校本表达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19-03

【作者简介】冯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210024)副校长,高级教师。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国教育正式步入“素养时代”。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是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思考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有3个问题需要学校来回答:第一,“核心素养”如何与学校的理念相契合?第二,“核心素养”怎样让学校里的人――学生、教师、家长所认同?第三,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可供办学的观念、实践框架和创意做法?

一、适切性的解释:核心素养与校本理念的对接

自20世纪80年代始,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以下简称“琅小”)原创性地提出“三个小主人”的培养目标――集体的、学习的和生活的小主人,开展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迄今已经30余年。小主人素养可以从3个维度来把握:主人意识、自主能力和快乐体验。

主人意识,是指儿童个人对自己、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本身的意义的觉察,包括个人的身份、角色、特点、权利、义务,等等。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言行举止,选择朝什么方向发展和怎样发展。自主能力,是指儿童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自主自决、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既能主导自身发展,又能服务和促进他人及群体的能力。快乐体验是指作为主体的儿童能够体会做主人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解读。一是“快乐的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强调的是亲身经历。二是“快乐地体验”,强调体验时的状态,从精神到身体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

在这3个维度上,琅小提出了3大点、24个字的小主人素养,这就是“主人意识”上的“主动热情”“自律自主”;“自主能力”维度上的“善学善思”“合群合作”;“快乐体验”维度上的“自信担当”“乐学乐创”。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将其与小主人素养进行比对,笔者发现琅小所主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核心素养的表达中也非常重视。于是,核心素养与琅小校本教育理念有了“对接点”。

首先,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总体框架,还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小主人素养可以视为是对小学阶段学生具体表现要求的一种个性解读。其次,小主人素养凸显了儿童在做“小主人”这一方面的意识、能力和体验,但并没有忽略儿童其他方面素养的发展,他与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作为一个小主人,他该对自身素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主人意识、自主能力和快乐体验。从这点上说,小主人素养是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切入点,可以撬动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认同性的达成:对本校儿童发展素养的“画像”

崔允t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对学生毕业形象的系统描述。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视角,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本校的学生进行一个形象的描画,我们将这一工作称作对快乐小主人的“画像”。这个“形象”绝不仅仅指我们目之所及的部分,还是“快乐做主人”的内在达成与外在彰显的统一体。从教育的角度说,小主人的“形象”是对小主人培养目标的形象化表达,也是对评价标准的形象化表征。他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认为,对本校儿童发展素养进行“画像”是一个认同性不断达成的过程。“画像”的主体不能只是校长,应该有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正是因为经历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小主人素养已经不再停留在纸面上的理性思考,而是每个人口中的个性表达。主动热情、自律自主、善学善思、合群合作、自信担当、乐学乐创――真正成为一种小主人形象,刻画在每个人的心中。

有了小主人的“画像”,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小主人学习的特点。小主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那么,作为小主人的小学生,其学习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可以从两个视角来把握,一是理想中的小主人,也就是从小主人素养来看;二是现实中的小主人,也就是从优秀学生的“小主人表现”上看。

从小主人素养上看,如果一个学生是小主人,首先,他(她)对学习有积极的意识――想学习,对学习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而不是无意识的、被动式的逆来顺受;其次,他(她)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会动脑筋,善于交流,积极反思;最后,也正因为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他们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发展的快乐。

从小主人表现上看,作为小主人的学生能有意识地、主动地把各种境脉中的学习当作一个整体,在横向上将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习关联起来,在纵向上将“认知”“行动”和“关切”贯通起来,对学习早知道、会安排、能落实、有反思,从而对知识做一体化地炼制、储存和运用。

三、整体性的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实践范式的建构

学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实践来表达核心素养。整体性的设计表现为实践范式的建构。实践范式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的所有人在理念上达成共识、行动上保持一致、保障上确保一体的整体性的行动框架。

琅小对实践范式的建构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是从核心素养出发,以小主人“画像”为参照,研究小主人学习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条线则是研究小主人学习与发展的支持系统,二者相辅相成。

我们将“支持系统”这一条线的研究称为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是说,围绕促进小主人的学习与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一体设计、一体实施,共同创造“快乐做主人”的机会,并努力落实这种机会,促进小主人的学习真实发生。

针对小主人学习的特点,琅小将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层次是小主人“基础性学习”,譬如各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侧重点在于“认知”,为小主人积累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第二个层次是小主人“专门性学习”,譬如小主人课程的学习,侧重点在于“行动”,学习调动各种知识与技能,聚焦于发展小主人核心素养。第三个层次是小主人“独特性学习”,譬如“小主人讲坛”“小主人社团”等,侧重点在于“关切”,体现个人兴趣与意愿,鼓励学生涉足更广、更深的学习领域。每个层次的学习均预留了很多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那么,学习表现为怎样的样态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些简要描述。

1.基础性学习。

毋庸置疑,国家课程是每个学校必须完成的任务。琅小的思路是,不改变国家课程的设计,但是在实施上做新定位,改变课堂教学理念,推动“活力课堂”的研究,通过在课堂中注入“活力因子”,来体现国家课程学习在培养小主人上的“增值”效应。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琅小提出“活力课堂”的三大理念:第一,活力课堂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课堂,一方面从作为学习者的“我”的立场追问,我是不是在学习?我在学什么?我怎么学习的?我学会了没有?另一方面要从作为教师的“我”的立场深入思考,我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做些什么?第二,活力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要将学习本身的快乐激发出来,让师生拥有更多的快乐体验,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快乐来自学习,从而使课堂成为一处快乐的栖息地。第三,活力课堂是促进第41分钟学习的课堂,学习绝不仅局限在40分钟之内,学习应该向着更广阔的生命时空伸展,在这里,丰富的联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从第41分钟开始,新的学习已在规划之中。

2.专门性学习。

专门性学习模块以小主人课程为主干。小主人课程被设计为三门“小”的课程。分别是“小主人工程院”的STEM课程、“小主人梦剧场”的教育戏剧课程、“小主人生活馆”的生活课程。这三门课程的设置,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主人工程院的学习,满足了学生爱动手、动脑的兴趣;生活馆的课程从生活逻辑出发,帮助学生练就很多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领;梦剧场的课程则契合学生爱表演的天性,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三门课程均给学生创造了快乐做主人的机会,深受学生喜爱。

小主人课程强调多个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在每一个学习主题上,都尽可能多地去调动学生在各个学科、各项活动中的学业获得,运用这些学业获得来进行新的综合性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魅力,在不同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用来解决问题,产生新的创意表现,就会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主人式的学习体验。

3.独特性学习。

小主人独特性学习领域的课程与非课程形态的各种活动,如学生课程(小主人讲坛等)、教师课程、家长课程以及各种小主人社团等,富有开放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小主人个性化发展。

琅小非常鼓励学生基于个人关切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譬如“小主人讲坛”,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他类似“百家讲坛”,让学生自由选题,登台宣讲。学生的选题可谓五花八门:“梓轩说隋唐”“趣说《山海经》”“h融说国画”“博物馆的前世今生”“雷电的奥秘”“热是怎样传递的”“时间与空间”“快乐追‘球’――橄榄球”“相声传说”……这些选题中,有的本身就是学生的“独门绝技”,分享起来可谓信手拈来。有的则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多时,讲解起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学生们登上讲坛“讲”的那一刻固然精彩,但是更加精彩的,应该是“讲”背后所经历的“研”“练”“思”等学习的收获。

篇9

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研学旅行契合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有助于完成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研学旅行;地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育人价值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3]10号)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4月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在《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修学旅行又叫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活动”的观点。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征、学生年龄结构、心智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出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落实到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上,落实到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上。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只有根植于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中,通过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有效。研学旅行活动就是具体的教学情境,也契合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研学旅行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研学旅行让真实的生活情境走进了地理教学,打开了封闭的地理课堂教学空间,构建了开放的地理教学环境与氛围,培养了学生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能力,加深对人地关系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地理核心能力得到强化和升华。

(一)研学旅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游览自然风光,融入社会,进行一定量的户外实践活动,可以强身健体,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物质保障,更加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到生活、社会、自然中去实践体验、尝试学习。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阅历、丰富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研学旅行在内容上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与扩大,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与自然和社会“沟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自觉树立科学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要求,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地理事物过程进行分析、预测,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基本的思维方式。研学旅行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在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捕捉来自身边的问题并进行界定、甄别、筛选和整合,需要对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评估,学生必然获得较多的运用探究方法、综合分析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研学旅行有助于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研学旅行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发生在特定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景观,不同的区域间存在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上的区域差异,区域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区域联系。研学旅行活动与地理教材内容本身的课堂教学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获得理性知识。由于缺乏适当的感性知识的支持,学生在对理性知识进行理解与应用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提取先前储备的理性知识,用于理解当下所面临的感性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改造并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使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紧密联系,互相依存,学生获得的感性知识多于理性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性知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通过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体悟等方法,检验其真伪,并对知识再次进行解读,直至“真知”,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能力。

(四)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实践体验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形成实践能力;只有亲自经历科学探究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研学旅行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匡正当前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课堂讲授、偏重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弊端,弥补学生经验狭隘、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完成了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

(一)研学旅行契合了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学基本核心理念,如何使地理教学贴近现实生活、构建开放的地理教学环境与氛围、突破封闭的地理课堂教学空间、让真实的生活情境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地理学科教学背景下的研学旅行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研学旅行是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呈现方式,是生活地理教学的实践形式。地理教师应发挥其地理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开展观察、实践、探索和研究,加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向社会,体察社会民情,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在轻松愉快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体会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一种升华精神的文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伴随情感体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道德情感激荡的机会,激发学生爱家、爱国情怀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拉尔夫?泰勒认为:“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基于地理学科教学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学生面临的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范畴,它扩展到了学生个体的生理、情感和人格等各领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也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个体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以具体学科知识为依托,才能彰显教育教学的价值;研学旅行只有根置于学科教学的背景下才能焕发育人的生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研学旅行的这一具体情境来实现的。在地理学科教学视野下,研学旅行要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教育,并把它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将有助于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雪梅.立德树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

[4]高晓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得更远更扎实[J].基础教育参考,2014(17).

[5]丁运超.论教育旅游与地理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2(12).

[6]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7]李希贵.开设游学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3(3).

[8]徐冬爱,王峰.中小学生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J].中国教师,2009(2).

[9]李成月.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11).

篇10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

提及生物科学素养,很多人会把它同“生物学家”等同起来,其实不然,发展学生的生物素养,概括的说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地讲,是指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须的对生物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合作、探究能力,也指向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不是空泛的理,而是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核心的素养,落实到生物学科教学中,是以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为一体的体系。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对此,本文就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夯实基础知识,渗透生命观念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要注重引导学生以科学世界观观来看待生命,渗透生命教育。换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还要以生物科学知识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应该说,生物课程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就是要以生物科学知识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安排来看,诸如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科学与社会等章节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

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还得夯实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生命。以遗传为例,如性腺发育不良、软骨发育不全、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这些遗传病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那么,在教学中就可通过典型案例而让学生了解遗传病,引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促进学生理解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如此,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效果也好。同时,通过对核酸的学习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遗传病,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也可引入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的用途,由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渗透生命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学生毕业后将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他们是未来祖国的建设人才,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甚至轻视生命,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危险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要以生物知识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懂得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发出光芒。

二、注重渗透方法,培养理性思维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要切实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不能盲目。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学生的认知面不断拓宽,但学生的认知尚不成熟,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换言之,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的生物科学素养,首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要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入高中后,一些学生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一些学生学习中虽然很努力,甚至是“拼命”,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就在于习惯不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问习惯、自主练习习惯,还得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如学习了生物概念后,对概念是否理解了,在应用中出错了,会不会去查找出错的原因。诸如此类,要逐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审视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导。以概念的学习为例,如对减数分裂概念的识记,很多学生就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而没有根据概念找出减数分裂的对象,时期,特点,结果,为此,在引导学生探究该概念时就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社会发展对生物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如有的学生基础差,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共同思考对策。而有的学生成绩较好,则要帮助其进行拓展,不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提倡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科学探究精神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因受以往教学观念、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看重成绩,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力度不足。故而落实到生物教学中,更多的也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听。要在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那就必须关注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高中阶段的生物属于入门阶段,若在此时不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一味的重成绩,那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危险的,这只能算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步入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奠定基础。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生物教学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落实到生物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做呢?

其实,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还得转变教学方式,由“讲”而“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如DNA分子的复制教学,导入新课后问“DNA是如何复制的”?交流后引出引出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过程的推测,得出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实验等引导阅读并交流问题,如解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归纳出复制三点过程。如此,层次引导,让学生去经历和探究,其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探究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紧密练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是为社会发展的服务的,换言之,教育所培养的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要有专业知识,创新精神,还得具有社会责任感。在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注重引入生活案例来引导学生展开套路你和分析,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做出理性判断,思考如何用生物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做一个乐于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先锋。

在生物教学中,切忌把学生束缚在书本之中,而要以广泛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生物知识。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中,课前就可布置学生对豌豆荚进行观察。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可用生活中典型的杂交植物来引入。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不妨就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此,拉进生物和生活的距离,学生不但喜欢学了,也能更好地从生活中探究生物知识。

同时,在练习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用作业本完成抄写,或是完成教辅上的作业,要多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实践。如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后,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用不加酶的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进行洗衣对比,在实验中验证课堂中所学知识。又如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的学习后,不妨让学生去亲自做实验,如此,学生积极参与,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不是形而上的空泛理论,而是和教学紧密相关的实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从思想上树立学生发展意识,把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放在首位,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渗透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要以生活为出发点,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此,多管齐下,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培养,也唯有这样,生物教学才算得上是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