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服务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6 01:4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鉴定服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袁校柠:南京市鼓楼区占地面积26,62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所在地。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居于南京前列,目前已形成科技研发、商务商贸、文化休闲、服务外包等四大优势产业,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90%以上。西门子、朗讯、爱默生、松下、美国友邦保险、英国渣打银行、新加坡富登担保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企业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纷纷落户鼓楼区。截止2008年,鼓楼区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1 6家,投资总额达29亿美元。2008年,区域内各单位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奖共92项。其中:国家科技奖12项,获奖数占全省的27%以上。
鼓楼区是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80家“江苏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名单”中,鼓楼区有13家,占南京市的一半,江苏省的16%。
鼓楼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庭,为鼓励企业创新、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提供司法保障。区内5家企业被评为知识产权工作示范企业,总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
《中关村》:请您介绍一下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情况,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
袁校柠:作为南京唯一以国际服务外包为集聚特色的园区,2007年3月1日正式区划,总占地面积116.3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45.61万平米,平均容积率2.2。绿地率达到40.6%。园区滨临长江,毗邻南京奥体中心、CBD中心商务区。多条城市主干道、公交线路和地铁直通园区。园区距长江最大港口南京新生圩港20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40公里,距火车站9公里,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堪称南京市条件最优越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自规划建设以来,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已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江苏省发改委授予“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江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被江苏省科技厅列为省级软件园。
两年多来,园区已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40亿元,2009年有10万平方米研发载体可交付使用,2010年又有20万平方米研发载体可以封顶。园区与清华大学合作制定绿色生态园区规划,区域能源系统已被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建筑类节能清洁能源计划(CDM)示范项目”。
建成之后这里不仅将成为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区,也将成为生态、时尚、宜居的科技新城区。
《中关村》:随着国家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国内各地新建扩建的高新软件产业园区数量众多,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有哪些差异化竞争手段?有哪些独特优势?
袁校柠: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新型服务外包产业,主要集中于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和KPO(知识流程外包)等三大业务类型。园区落户企业不是一般意义的服务外包企业。园区希望吸引大型服务外包企业的总部、国际性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企业入驻。
园区招商立足高端,立足自主知识产权,立足自立创新。目标企业包括从事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CRO跨国公司;清洁能源研发公司、一手接单公司、网络游戏测试公司的总部或运营、管理、培训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所属的高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IBM、Manulife等知名国际企业已经表示了强烈的合作愿望。
目前已经入园的10余家企业,基本上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艾志工业技术集团,是专业从事工业运行维护技术的高科技集团化公司,通过对密封技术、技术、材料保护技术的整体升级,提升现代工业生产的清洁性、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效率,降低综合能耗,是国内密封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之一。
凯盛水泥设计院隶属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是专注于水泥工厂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水泥工厂建设工程技术服务的国际工程公司。拥有国家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及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和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南大苏富特,专业从事网络安全及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高科技软件企业,是江苏省内第一家高校上市公司,列“2008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第52位。南大苏富特科技创新园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10年一期建成即可吸纳3000名软件人才、形成几十亿元的软件产值。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批准,以河海大学为技术依托,联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心将主要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污染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长距离调水等4个领域进行研究开发、成果推广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北京华胜天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卓越的IT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近十年的IT服务经验,其业务领域涵盖IT产品化服务、应用软件开发、增值分销及系统集成等多种lT服务业务,列“2008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第44位。
《中关村》:悠认为当前入园的服务外包企业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是什么?园区能为企业提供哪些支撑和服务?
袁校柠:鼓楼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全区总人口1/3以上,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区内20多所高校可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持续保证。同时鼓楼区便利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商业配套,能够为讲究生活品质的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提供高品位商务服务。
园区立足于降低入园企业的运营成本为服务核心,加快研发企业的快速成长。分别与国家发改委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工信部软件测评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现已建成的服务平台有:
公共检测及试验设备平台――专为科技型企业及工业设计类企业提供实验及检测服务的公共实验与检测服务网,汇集14大类共600余种检测设备,其中部分设备的检测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使园区企业降低创业成本,合理规避风险。
投融资服务平台――为打造自主创新投融资平台。促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建立了政银企联动机制,形成与银行、担保公司、投融资机构的合作体系,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企业贷款和项目投融资,并建成了南京高科技国际风险投资服务园,引入风投资金约30亿美元。
FPGA创新中心――与美国XILINX(赛灵思)公司共同建立的FPGA创新中心。依托×ILINX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和
科技园资源,建立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IC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平台,从而促进南京软件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化发展,并逐步成为芯片设计行业的国际服务外包中心。
南京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与l BM全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南京大学四方合作,通过实训,从根本上提升学员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掌握一线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更多“拿来就能用”的人才。
企业家交流平台――科技园通过建立企业家协会、设立青年活动中心、开通短消息服务平台、创建科技园专刊等渠道,为企业间搭建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组织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科研成果项目转化平台――通过创新平台,汇聚高校和社会各项创新创业要素,加速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了高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8年8月14日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园区企业法律服务平台―联合资深律师成立了科技园律师服务团,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法律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中关村》: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提出的建设目标是:用5年时间建成江苏最高端、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请介绍一下园区在现代建设理念应用方面的情况?
袁校柠: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目标是:用5年时间建成江苏最高端、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我们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和培育国际软件服务外包重点企业80家以上。服务外包软件各项指标占江苏全省40%以上,规模服务外包软件企业占江苏全省的60%以上。实现服务外包总额300亿元,其中服务外包出口达20亿元。“十二五”期间引进和培育国际服务外包重点企业100家以上。服务外包各项指标占江苏全省的50%以上,规模服务外包软件企业占江苏全省的70%以上,实现服务外包总额600亿元,其中服务外包出口达到40亿元。
除了不断增加入驻企业数量。提升产业收入之外,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致力于打造绿色园区。
篇2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造或者登记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其他法律法规对配套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市政市容、卫生、气象、农村工作、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由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承担。
所有权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个人管理,受托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房屋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
第五条 房屋建筑使用人应当安全使用房屋建筑,及时向所有权人、受托管理人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配合开展对房屋建筑的检查维护、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
第六条 房屋建筑工程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明示房屋建筑的性能指标、使用维护保养要求,并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房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
第七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或者受托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危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有权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
第八条 禁止下列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
(一)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二)违法存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三)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建筑;
(四)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五)占用、堵塞、封闭房屋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
(六)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障碍物;
(七)损坏或者擅自拆改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防雷装置、电梯等设施设备;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九条 区分所有权的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属于房屋建筑的共有部分,进行装饰装修活动需要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须经全体所有权人共同决定后,方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装饰装修企业应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第十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根据房屋建筑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使用时间等情况,按照规定定期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房屋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定期告知的义务。
第十一条 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
(一)出现开裂、变形等结构损伤的;
(二)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
(三)因自然灾害或者事故可能导致结构损伤的;
(四)未按照规定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五)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安全的;
(六)毗邻的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
(七)经安全评估发现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安全鉴定的;
(八)其他依法应当进行安全鉴定的。
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
第十二条 房屋建筑有下列情形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进行抗震鉴定:
(一)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
(二)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类别、烈度的;
(三)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可能影响抗震性能的;
(四)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抗震鉴定的。
出具抗震鉴定报告依据的房屋建筑现状检查检测数据,应当由依法取得计量认证的单位提供。
第十三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从事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应当向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设立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证书及具备建设工程结构检查能力的证明文件;
(二)经过计量检定的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三)技术负责人的土建类高级技术职称证书,鉴定负责人的土建类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证书;
(四)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上述内容发生变更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30日内办理变更备案。
第十四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应当有两名以上鉴定人员参加,并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估与鉴定,及时、准确、真实地向委托人出具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同时报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作出鉴定结论后24小时内书面通知委托人,同时报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应当由鉴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机构负责人签字。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及相关负责人对出具的报告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涉及结构体系计算的,应当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出具计算书,涉及结构实体检测的,应当由经过相应计量认证的单位出具检测数据。
本市采用统一的房屋建筑安全鉴定报告文本,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发并免费提供。
第十六条 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不得出具虚假的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正常的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活动,不得伪造、变造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报告。
第十七条 委托人及利害关系人对房屋建筑安全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机构申请重新鉴定,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机构可以组织重新鉴定。
第十八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对房屋建筑采取修缮、拆除以及其他解除危险的安全治理措施并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
第十九条 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当根据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房屋建筑:
(一)鉴定为观察使用的,应当按照鉴定报告注明的观察使用时限使用;
(二)鉴定为处理使用的,使用人应当按照鉴定报告限制使用的要求搬出危险部位,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应当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出具解危技术措施方案,并按照设计单位确定的后续使用年限使用;
(三)鉴定为停止使用、整体拆除的,使用人应当停止使用,立即搬出。
使用人拒不按照前款规定搬出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责令使用人搬出,情况紧急危及公共安全的,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强制搬出,并妥善安置。
第二十条 使用人搬出的危险房屋为其唯一居住用房的,可以向房屋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申请临时安置住房。危险房屋治理结束后,使用人应当搬出临时安置住房。
第二十一条 低收入家庭承担危险房屋治理费用有困难,或者在危险房屋治理期间支付临时安置住房租金有困难的,可以申请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区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 对房屋建筑进行应急抢险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危险房屋的修缮工程,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抢修。
第二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信息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综合治理。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载并公布备案和监督管理信息。
第二十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房屋建筑安全信息档案,记载房屋建筑安全的相关信息。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及时记载并予以公布:
(一)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二)应当进行安全鉴定未鉴定的;
(三)经鉴定为危险房屋未治理的。
房屋登记部门在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时应当告知受让人查询房屋建筑使用安全信息档案。
第二十五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房屋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未及时治理的,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督促所有权人及时履责;拒不履责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履行,所需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商场、图书馆、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以及客运车站候车厅、机场候机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当每5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对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进行巡查,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未按照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及时治理的,应当督促所有权人及时履责,拒不履责的,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履行,费用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 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证照依法查验经营场所时,应当核实房屋建筑的相关情况,对以危险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的,不得办理相关证照。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自行管理的单位或者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未配备安全管理员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并如实记录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三)项规定,超过设计使用荷载使用房屋建筑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计入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一)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
(二)鉴定结论存在严重错误的;
(三)未及时将危险房屋鉴定结论通知委托人导致责任人未及时履责发生事故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或者未按照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及时治理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罚款。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生产经营单位以其为经营场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
第三十三条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监管职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本办法规定的房屋建筑所有权人责任由实际占有人承担。
第三十五条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使用安全管理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市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1991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3月9日原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根据20xx年6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的《北京市实施〈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的若干规定》同时废止。
需要注意的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问题(一)出现开裂、变形等结构损伤的;
(二)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
(三)因自然灾害或者事故可能导致结构损伤的;
(四)未按照规定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
(五)进行结构改造或者改变使用用途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安全的;
(六)毗邻的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
篇3
现在,任何可以换成金钱的东西,都已经成为黑客窃取的对象。据统计,黑客、病毒产业链在近年发展很快,窃取的个人资料从QQ密码、网游密码发展到银行账号、信用卡账号等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黑客团伙开始利用木马病毒敲诈和受雇攻击。病毒地下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病毒模块、僵尸网络、被攻陷的服务器管理权等都被用来出售,很多黑客还开始利用拍卖网站、聊天室、地下社区等渠道,寻找买主和合作伙伴,取得现金收入。
黑客的行为是通过网络来实施的,看不见、摸不着,不像普通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因此,很难发现,这也让黑客越来越猖獗。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能了解黑客的犯罪行为呢?答案是,可以通过搜集黑客的电子证据来识别黑客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黑客所涉及的电子证据就是黑客的犯罪证据,是可以作为司法证据进行使用的。
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这一过程。2007年,从海外归来的刘先生发现国内的社交网络(SNS)比较活跃,为此花重金开发了一个社交网络网站,网站刚上线的一段日子,市场反映良好,注册用户不断上升,刘先生也非常满意。突然有一天,网站意外遭遇了“网络黑客”,突如其来的数据和访问几乎挤占了全部带宽,整整几天的时间,网站几近瘫痪。几天之后,刘先生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需要他交纳一定的费用,方可停止对其网站的攻击。他没有听从黑客的安排,决定借助司法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网站。于是,他决定向法院这些未曾谋面的黑客。但是,向法院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何提取有效的受网络黑客攻击的证据让刘先生很是犯难。
刘先生咨询了所在地的司法机构,他们推荐他找一家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机构,对黑客的犯罪电子证据进行鉴定。刘先生找到了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中心,并委托中心专业人士到现场对黑客地址或攻击源头进行了分析和查找,取得了黑客攻击的现场样本和数据,找到攻击元凶,并出具了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报告,此时再加上勒索邮件,顺利把“网络黑客”告上了法庭。在该案件中,如果刘先生自行保存黑客攻击记录作为证据向法院,可能会因证据不具法律效力而不被法院所接受。对于电子证据是否可以作为案件的法律依据,司法机构只接受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报告。在本案中,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中心是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因此,其出具的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报告可以被司法机构采纳。
篇4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危房排查、鉴定和白蚁防治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中小学校房屋服务小组,服务小组由工程技术员和白蚁防治骨干组成,并建立了排查、鉴定和防治中小学校危房相关制度,确保中小学校危房排查、鉴定和白蚁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积极履行职能,帮助办理中小学校房屋确权工作
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接到房屋产权办理申请资料后,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及时踏看,现场办理,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备,办理费用按相关政策予以优惠。
三、认真做好中小学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确保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自XX年对全市近54万平方米中小学校房屋校舍进行全面普查和危房进行鉴定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与我局积极协作,无偿为各中小学校提供危房安全鉴定工作,建立对中小学校危房鉴定快速通道,在接到校方申请后,我局立即派员到现场勘察、精心踏看,做好笔录,严格填写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并督促乡镇和校方及时整改,限期拆除d级危房,指导维修加固了多处c、b级危房。从而确保师生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我局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建立白蚁防治档案,在年初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全年按计划安排做好白蚁防治工作的宣传,防治及灭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几年来共为学校化解了二十余起白蚁侵蚀的安全隐患。
四、建立档案
篇5
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第九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第十九条、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第二十三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
专家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
(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依照本条例规定聘请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第二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
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并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十五条、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合议制。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第二十六条、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第二十七条、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不得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专家鉴定组成员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三)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四)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五)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
医患双方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二十九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第三十条、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当事人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
第三十一条、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第三十二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章、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第三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第四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听取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核,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经审核,发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要求重新鉴定。
第四十三条、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第四十四条、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的情况,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第四十八条、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第五十二条、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第六章、罚则
第五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
(二)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审查或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
(三)未将应当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医疗事故争议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的;
(四)未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情况上报的;
(五)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审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
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五十六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
(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
篇6
(一)选址不安全校舍整体搬迁;
(二)人字梁建筑全面改造;
(三)拆除D级危房,C级危房改造加固后使用;
(四)防雷设施全面改造和消防设施达标;
二、实施时间和范围
实施时间:2009年——2011年
实施范围: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范围为全市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排查鉴定
各镇(街道)组织对本辖区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不含在建项目)进行逐栋安全排查。校舍安全排查包括校舍选址安全排查和校舍建筑安全排查。要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防有关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形成对每一座建筑的鉴定报告,建立校舍安全档案。通过鉴定或评估,提出校舍是否需要抗震加固、拆除重建或维修改造。校舍安全鉴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资格的专业机构进行。20*年5月以后已经过县级以上有资质的鉴定部门排查并形成鉴定报告的校舍,可不再重新鉴定。
(二)制定规划和实施计划
根据全面排查鉴定结果,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的三年总体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和每一栋校舍的加固改造方案。
制定三年总体规划要以消除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为目的,整合与校舍安全工程各项有关的资金和项目,结合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标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校舍加固改造和重建总体任务要求,做到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人字梁房屋的改造重建。
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要把工程任务细化到每所学校、每个项目,做到改造加固或拆除重建工程推进时序明确、工程资金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制定校舍加固改造方案要保证同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和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要求,本着能加固尽量加固的原则,坚持加固改造与拆除重建相结合,做到因地因校制宜,控制建设标准,节约工程投资。
(三)分类、分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
对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按照标准改造加固;对经鉴定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校舍,按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重建;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实行避险迁移;对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可不再改造,但必须确保拆除,不再使用;完善校舍防火、防雷等综合防灾标准,并严格执行。
新建校舍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校址选择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四、工作职责
市政府成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温政办发〔2009〕101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各镇(街道)负责校舍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对校舍的逐栋排查和鉴定评估;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三年总体规划、分年度计划和每一栋校舍加固改造、迁移避险和综合防灾方案;具体组织工程实施,落实施工管理和监管责任;按进度、按标准组织验收;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
市属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排查、房屋安全评估鉴定、加固改造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派专人全过程参与校舍安全工程相关工作。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方案制订、排查组织和项目实施工作。会同各镇(街道)、建设、建工等部门制定危房排查办法,对全市现有的中小学校舍危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建立详细的校舍安全工作档案;会同财政、发展改革、建设、建工等部门制订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
建设、建工部门:组织设计、质监人员等组成专家组,会同教育等部门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组织、协调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屋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危房进行鉴定并出具危房鉴定报告;组织、协调设计单位等制定和审核加固改造方案;对新建项目选址进行规划指导。
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资金;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
发展改革部门:把校舍安全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专项投资,对需立项的建设项目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指导编制工程规划,加强项目监管。
人劳社保部门:负责本部门管理的各类学校校舍的安全排查、房屋安全鉴定、加固改造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工程预决算审计。
公安、消防部门:参与校舍消防安全的排查、核实,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审核新建项目的建筑防火标准。
国土、水利部门:发挥专业指导作用,提供地质、洪涝等灾害分布情况,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
气象部门:参与校舍防雷设施的排查、核实,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
安监部门:指导监督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参与配合学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
监察部门:负责对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五、工作方法
排查工作可分步进行。首先,由教育部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第一轮排查造册;其次,对第一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校舍,由相关专业部门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最后,对第二轮评估中,相关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校舍安全鉴定的,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排查后列入改造规划的项目,应尽可能整合打包,整体立项。
六、资金筹措和管理
各级政府举办的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纳入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予以保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民办、企(事)业办中小学的校舍安全改造由投资方和本单位负责,当地政府给予指导、支持并实施监管。
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保证按工程进度拨款,不得拖欠工程款。
市政府制订优惠政策,减收或减免各项建设规费。校舍安全工程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均应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服务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提倡各有关单位从支持校舍安全工程的角度予以减收或减免。
七、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督查与评估。实行项目月报制度,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每月28日前将项目进度情况报台州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7
【关键词】 审计责任;界定机制;内容;司法鉴定
一、现行的审计责任界定机制
(一)审计责任的产生根源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由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构成。在受托经济责任背景下,基于预期使用者对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不确定性,而由委托人聘请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鉴证责任方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作为契约的一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在享有审计收费等权利的同时,也必然承担了为委托人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审计信息的义务,这就是审计的职业责任;而当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信息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这就是审计的法律责任。所以,只要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实施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意见就承担了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性质就是其审计责任产生的根源。
(二)审计责任的内容约定
1.约定机制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内容约定实质上就是对“注册会计师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主要在于应当由谁来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和规定。
理论上讲,作为合同的双方,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应在平等商议之后,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也就是说,审计责任的内容应当是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博弈的结果。
而现实中,由于审计委托人往往缺乏对审计的专业性认知,他们往往放弃了对审计责任的谈判权,更倾向于被动接受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责任方案。与此同时,会计职业界为给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行业保护,采用准则规定的形式,明确提出了行业意义上的审计责任,以供注册会计师执业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责任的内容也就转变为一种行业约定。可见,目前审计责任内容的约定机制是对审计信息使用者极为不利的单方集体约定机制。
2.责任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三条明确规定:“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此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审计报告中必须包含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这一段落由以下内容构成:(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2)审计程序的选择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3)注册会计师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
显然,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只要注册会计师实施了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得了自认为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免除审计责任,而丝毫没有提及其审计报告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对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影响。可见我国会计职业界有着明显的行业保护倾向。另外,在关于审计责任的表述中,一再强调职业判断这一主观标准,从而导致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缺乏客观的标准。
(三)审计责任的司法鉴定
审计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审计报告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而一直以来,对于虚假审计报告民事责任的认定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跨越会计、审计、管理、法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当民事纠纷的双方对审计报告是否存在虚假陈述产生分歧时,司法人员往往也无力充当鉴定兼审判的双重角色,从而影响民事诉讼案件司法处理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2008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起设立了首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并同时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暂行规则》,这标志着我国由中注协主导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已经启动。这一机制的启动必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诉讼案件的公正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家发起设立的,这一机构与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先天的血缘关系。因此,如何保证鉴定委员会及鉴定人的独立性及专业胜任能力,防止道德风险和权利滥用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二、现行审计责任界定机制的影响分析
(一)对审计服务质量的影响
审计质量包括审计人员的质量、审计过程的质量和审计报告的质量三个方面,而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也是这三者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也就是说,衡量审计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审计报告能否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的真实状况披露出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注册会计师围绕提高审计质量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与其所承担的审计责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当对审计责任的界定既能够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又能够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时,才更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
而目前的审计责任界定机制给了注册会计师太多自我合理化的空间,是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的。
(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的作用。社会公众一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最大购买者和需求者,债权人、股东依据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报告进行投资、经营等决策,审计信息的买卖双方由市场交换机制约束。
如果注册会计师行业不能够对社会公众承担足够的责任,那么社会公众将不会以牺牲时间和金钱为代价,指望从注册会计师行业获取值得信赖的审计信息。而丧失了社会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度必将大打折扣,同时,失去了社会公众的要求和压力这一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也必将裹足不前。
三、重塑审计责任的界定机制
(一)正视社会公众的审计责任期望
不可否认,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的实际能力和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恰恰是这一差距的存在,迫使会计职业界一步步改进审计准则以及弥补执业缺陷。因此,“期望差距”不应该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回避其审计责任的借口,而应该成为推动审计质量不断提高的动力。
同时会计职业界也应该认识到,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并不是遥不可及。正如能够理解医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医治患者,警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侦破案件一样,社会公众也并不指望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查出企业所有的错误和舞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要求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会产生误导。
因此,会计职业界应当认真反省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漏洞和监管的缺陷,正确看待并冷静思考来自社会公众的指责。
(二)准确定位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
会计职业界一再强调以对审计执业标准的遵循程度作为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即只要注册会计师遵循了审计准则,均无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事实上,这一界定是无比荒谬的。
首先,审计准则是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惯例中提炼出来的,它的产生是一个相当“主观”的过程,其完善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不应该认为审计准则是没有局限性的,更不应该认为审计准则是高质量执业的标准。
其次,审计准则是由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的,它的形成过程没有任何外部机构或人员的介入,这就使得审计准则不可避免地披上了行业保护的外衣。而缺乏社会公众的认可,审计界以自己制定的审计准则来评价自己审计执业的质量,自然也不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审计准则只是审计执业的法定标准,它也只能作为审计执业的最起码要求,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环境下所必须做到的一切。换句话说,审计人员没有按照审计准则执业,肯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反之,按照审计准则执业了,则未必不需要承担责任。
(三)打破审计责任内容的单方约定
目前会计职业界对审计责任的单方集体约定对社会公众是不利的,对提高审计质量也是无益的。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职业责任都应当是社会赋予的,而不应当是该职业的从业者自行划定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冲破固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勇敢地面对社会公众。因为只有面对公众,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保护。
审计责任的内容应当变单方约定为双方约定,考虑到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可以选择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审计责任(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的内容固定下来。
对于审计职业责任的界定,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当中基本还处于空白。我国《公司法》和《会计法》中均没有明确地界定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而对于审计法律责任的规定,在《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法律中均有体现。但由于立法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不同法律之间的规定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这样给司法审判带来了诸多问题,也造成了法律界与审计职业界之间的分歧和争执。
打破审计责任内容的单方约定机制,当务之急在于在相应立法中补充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条款,并理顺不同法律对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要求。
(四)完善执业责任的司法鉴定机制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以下称“鉴定委员会”)的成立,为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的构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保证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之进行完善:
1.完善鉴定委员会的管理机制
鉴定委员会应由财政部和司法部共同领导管理,并参照由司法部统一制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审核标准对之进行年度审核。同时,组建省级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注协和司法部门共同领导和管理。
2.明确鉴定人的资格能力要求
我国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人的认定宜采用职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双重复合制,即申请人首先必须具备鉴定人应有的职业能力和资格;然后通过一定的申请程序经中注协和司法部登记获得执业资格后才能正式成为鉴定人。
3.统一鉴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执业责任鉴定技术标准的缺失会导致鉴定过程的随意性以及鉴定结论的模糊性。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便于操作的鉴定技术标准,包括证据的搜集和确认标准、证据的定量和计量标准、综合判断标准以及鉴定结论的用语标准等。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用于规范鉴定程序。
4.建立鉴定意见书的采信机制
鉴定意见要被法官所接受并转化为裁定案件的直接证据,还需要经过法庭的检验,满足一系列的基本要求,这就是鉴定意见书的采信机制。具体应包括宣誓制度、鉴定人在法庭上的陈述、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以及法官对鉴定意见书的最终审定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书怀. 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责任:演进与反思[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
[2] 朱倩,谭新良.关于注册会计师社会责任与执业利益冲突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5(8).
篇8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 基础理论; 应用理论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司法会计鉴定①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该理论研究的学者较少,相关理论研究专著和系统研究的论文不多,没有形成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而现阶段学界对于学科名称的争议较大,存在不同观点,形成不同学派,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该学科的发展,制约了理论的研究,但是,司法会计鉴定实务的快速发展,急需理论指导的呼声越来越高。研究并构建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结构就显得很迫切。
一、国内学者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结构的观点
(一)构建基本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
黎仁华(2009)认为,研究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必须首先设计法务会计的目标,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张苏彤(2006)认为,西方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以目标作为研究的起点,用于指导所有其他项目的研究,并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这种思路在法务会计当中仍然适用。万宇洵、胡巍(2005)认为,以法务会计目标与环境的结合作为逻辑起点,将其置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由其决定和影响该理论结构的其他要素。李丽莉(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应当以法务会计本质(即法务会计的本质属性和它的职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论述了以此作为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理由。
(二)构建基本理论结构的观点
金(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提出问题,即明确法务会计是什么。第二,问题的分解。分析法务会计的目标、法务会计假设、法务会计证据原则、法务会计的相关制度。第三,问题的检验。法务会计报告什么?信息质量?法务会计的结果,必须与法务会计的目标相对照。
李丽莉(2007)认为,法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应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基本理论至少应包括法务会计相关概念、目标、假设、法务会计的范围以及报告等内容。法务会计的应用理论主要对法务会计法律责任以及法务会计工作规范进行研究。
黎仁华(2009)认为,在确立了行为目标的基础上,依照法务会计的理论要素与结构框架的逻辑关系构建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其结构框架由法务会计环境系统、法务会计决定系统、法务会计保证系统、法务会计运行系统所构成,并论述了该理论框架的逻辑关系。
刘仲文、谢玉爽(2009)认为,我国可以参考英美法务会计概念框架,根据国情建立中国法务会计概念框架。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其广义法务会计概念,包括诉讼协助和会计调查两部分。其内容包括:法务会计主体、服务对象、应用领域、常见业务分类、常用方法和技术工具、法务会计报告六部分。
盖地(2001)认为,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应当包括法务会计的含义、概念、目标、程序和原则、方法、范围以及法务会计报告几个部分。
王保平、陈红英(2001)认为,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应当包括法务会计的职业特性、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赵晓丽(2004)认为,司法会计鉴定的理论结构,从司法会计鉴定的涵义、司法会计鉴定的模式、司法会计鉴定的主体、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标准和证据、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报告等方面构建。
(三)对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结构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学者们的观点可以看出,多数人在研究基本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和结构内容上,参照会计理论结构的模式来进行设计,尚未真正体现司法会计鉴定的本质特征及其逻辑关系。
有学者认为要将“基本理论结构”的构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由此提出,第一,明确司法会计鉴定的内涵;第二,提出“目标”、“假设”、“证据原则”、“相关制度”;第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检验――“关于报告和信息质量”。这样建立的理论结构有实践基础,且能指导实际工作。有学者将理论体系框架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笔者比较认同以上观点。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发现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司法会计鉴定本质和规律性的基础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础理论,并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应用理论,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
也有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理论结构的逻辑框架”,并且将“目标”作为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但没有论述为什么要以“目标”作为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没有具体探讨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还有学者认为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包括:概念、目标、程序和原则、方法、范围以及报告;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职业特性、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以上观点考虑了构成理论框架各要素的逻辑结构,有其合理性,但未对理论框架的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仅仅是在面上探讨,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由此可知,学者们对于基本理论框架如何搭建,目前也没有形成较一致的观点。
二、国外法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一)以法务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对法务会计的研究是随着会计人员作为专家证人在法庭上作证这一现象的大量发生而产生的。科纳斯・W・罗宾逊(KennethW.Robinson)(1952)总结了注册会计师在诉讼支持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检查证人时就与会计技巧相关的问题向出庭辩护律师提供建议;二是为法庭或陪审团澄清会计上的争议。②马克斯・路易(Max Lourie)(1953)提出了“法务会计”的概念,分析了法务会计的讨论范围、领域,法务会计人员在审判前的准备、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的相关证据等等。弗朗西斯・C・迪克曼和罗纳德・普莱斯(Francis C Dykeman,Ronard Press)(1982)出版了《法务会计:作为专家证人的会计师》。该书从诉讼过程中提供专家证人服务的会计师的视角概括了法务会计的司法程序,以及会计人员在不同阶段的角色。
法务会计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务会计研究加强了对舞弊现象的经济理论和查处技巧的探索。G.杰克.波罗格纳和罗伯特.J.林得奎斯特1997年再版的《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新工具和技巧》主要论述了调查、侦破和预防白领阶层舞弊、雇员舞弊、会计舞弊、证券舞弊、破产舞弊、计算机舞弊等经济犯罪行为的技术方法,并整理出大量的案例以及重要的法律规定,以说明舞弊的手段及其识别方法,其目的是运用会计、审计和调查技术来侦破财务舞弊和解决财务犯罪的问题。
波提那・K・彼得森和大卫・R・博恩赫尔(Botina K Peterson & David R. Barnhill)(2003)针对1993年Daubert诉Merrell Dow制药公司案以后法务会计人员在法庭上的专家证言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当代美国的法务会计人员作证时所面临的挑战,并且提供了应对指南以及应当遵守的准则。波比・沃加、金・卡普里奥提和瑟斯・C・安德森(Bobby Waldrup,Kim Capriotti & Seth C.Anderson)(2004)分析了法务会计人员在法庭上的角色和任务,总结了法务会计人员在法庭上作为专家证人通用的五个步骤――明确问题并且量化目标、选择衡量目标的一般标准、系统的净化数据、将资料与标准相比较、得出结论。
从美国《法务会计》(Journal of Forensic Accounting)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可看出,美国的法务会计着重实务研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二)对国外法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评价
从国外法务会计的研究现状可知,国外对法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非常少,更倾向于实务方面的探讨,特别是对实务中的舞弊审计技术方法、财务调查方法进行探讨;更多是从案例的角度,关注热点问题和技术解决方案。可见,在法务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实用主义思想和实际案例对其应用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缺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长远来看,这种状况对其法务会计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构建我国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结构
我国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把目光放在单个的理论结构要素上,或者是简单地组合单个要素,系统、完整地进行研究的则很少。本课题组试图构建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结构,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一个理论体系而言,其逻辑起点的选择决定着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同的逻辑起点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理论结构,而且逻辑起点的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整个理论体系是否能够成立。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指构建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结构所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最抽象的范畴,是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结构最原始的出发点。
对于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选择,若单独以目标作为起点有可能使理论结构研究带上更多的主观色彩而偏离所处的客观环境,单独以环境作为起点又难免在构建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客观环境而丧失主观灵动性。③若以“目标+环境”作为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司法会计鉴定的目标会随着不同时期复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既然“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不能以其作为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否则,理论体系就会发生变化或调整,难免会出现司法会计鉴定行为规范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的问题,建立司法会计鉴定理论体系的目的也就达不到。笔者认为,逻辑起点应具有持久稳定性,并且能够反映事物变化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考察司法会计鉴定活动的历史起点。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过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探讨司法会计鉴定的起源,找到其本质特征,也就找到了逻辑起点。因此,本文从司法会计鉴定的涵义入手探讨其本质,以司法会计鉴定本质作为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
(二)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的构成要素
在总结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规律时,在了解我国司法会计鉴定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的普适性出发,关注其共性和规律性,使理论具备客观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等特征。笔者认为,我国司法会计鉴定基本理论的构成要素为:司法会计鉴定的概念、目标、假设、原则、司法会计鉴定证据、司法会计鉴定的程序和方法、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以及相关制度。
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结构研究,以司法会计鉴定本质作为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分析司法会计鉴定是什么,界定司法会计鉴定的内涵及本质,这样才能界定合理的研究范围;在司法会计鉴定的合理范围内确定其目标,使理论不偏离实践;司法会计鉴定生存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设定一定的前提条件,这就是司法会计鉴定的假设;司法会计鉴定原则是约束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的行为。因此,司法会计鉴定的概念、目标、假设、原则构建成基础理论;司法会计鉴定证据、司法会计鉴定准则、司法会计鉴定的程序和方法、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以及相关制度构成应用理论。
【参考文献】
[1] 金.论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在诉讼支持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黎仁华,付国民.从系统论角度论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
[3] 张苏彤.论法务会计的目标、假设与对象[J].会计之友,2006(1).
[4] 盖地,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3(5).
[5] 李丽莉.法务会计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6] 刘仲文,谢玉爽.借鉴英美法务会计构建中国法务会计概念框架[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5).
[7] 赵晓丽.司法会计鉴定的理论结构初探[J].河北法学,2004(11).
[8] 万宇洵,胡巍.法务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探讨[J].经济与法,2005(2).
篇9
2005年开创性工作安排
根据《邯郸市司法局2005年工作要点》和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 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两头对接,中间激活"的工作思路, 经局党组研究决定, 我局的2005年开创性工作安排如下:开展司法所建设"十个一"工程和理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一、基层司法所"十个一"工程
按照一制、一庭、一所、一队、一员、一线、一训、一杯、一会、一考的工作思路对司法所进行规范化建设。
1、"一制":即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的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基层司法所的领导力度, 使之真正发挥作用 , 争取将司法所建成县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实行县司法局和基层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一庭":在乡镇建立人民调解庭,村(居)建立人民调解室。 县、乡、村三级都要建立健全纠纷排查登记调解制度、 规范调解程序、健全档案文书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排查、调解、责任追究机制等。
3、"一所":完善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机构, 积极拓展业务。 符合条件的依照程序申报一批法律服务所; 条件暂不满足的, 先行挂靠其他所成立法律服务站, 延伸法律服务范围; 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 及时了解辖区内若是群体的法律需求, 协助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提供援助服务; 建立公证工作联络处, 协助县公证处为辖区内的各个生产单位和经营组织及其各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成立外出武功人员法律服务中心,为维权和促进增收提供法律保障。
4、"一队":建立乡镇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 通过吸收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离退休法官、检察官、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律师、法律工作者和热爱法律工作的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基层司法所做好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5、"一线":在乡镇司法所设立民间纠纷排查调处综合服务热线电话,每个村(居)要公开一部电话,方便辖区群众,及时发现和化解纠纷。
6、"一员":每个村、居、企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固定一个民间纠纷信息报告员,对各类纠纷信息及时准确报告,以利于矛盾纠纷化解得最早。
7、"一杯(旗)":在乡镇、村(居)开展以无矛盾纠纷激化为主要内容的"长安杯"(或流动红旗)竞赛活动。
8、"一会":县、乡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特别优秀的可向上请功。
9、"一训":乡镇司法所定时开办村(居)法制骨干培训班,村居要建立法制夜校。乡镇和村都要有针队性的制定年、季、月、周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重点和编制授课教材。两级培训都要健全考勤薄、授课台帐和考试制度以备考核。
10、"一考":量化任务,责任到人。对司法所及干警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完不成任务或完成不好的,除司法所年终不得参加评优、评先外,有关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岗位调整或调离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层司法所要健全对辖区各类调解组织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二、理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篇10
证券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也是信息的聚散地。确保证券市场正常有序运转的核心基础是一套完善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可靠的信息与投资者的信心是证券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不高,尤其是财务会计信息常常存在着误导、虚假和重大遗漏的情况,已成为当前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也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诉讼,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又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法律界和会计界的热门议题。而我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才刚刚开始,相应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从我国目前对违规事务所的处理看,主要是行政处罚。除了验资诉讼涉及到民事赔偿外,证券市场中各违规事务所,尚很少涉及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对于投资公众来说,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如何保护其经济利益。如果不追究民事责任,不管对事务所的惩罚多严重,都不会挽回其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很难增强其投资信心。其实,从各国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已是一种主流。
二、虚假审计报告认定的法律标准
虚假报告的认定标准是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会计界与法律界的诉讼争议中存在分歧与困惑的焦点所在。因为各自职业特点的限制及相互的不了解,对以哪种标准来衡量审计报告的可否信赖,注册会计师和法律专家难以达成共识。
从会计界的观点来看,判定虚假审计报告主要依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第22条的规定,判断审计报告是否虚假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严格遵循了执业准则、恪尽职守。从该条可以推导出:如果存在严格遵照执业准则也不能发现的错弊,则注册会计师依照本法规定已经尽到了应有的专家注意义务,不再承担法律责任,换言之,审计报告就不是虚假的。按照《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8条和第9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七号——审计报告》以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八号——错误与舞弊》的规定,会计界对审计报告的真实与否的界定主要是从审计程序角度来认定的。认为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有的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与舞弊。由于审计技术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抽样审计、重要性判断的运用,以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而确定的对其依赖程度等,使得注册会计师即使恪守执业准则,也不能保证发现公司所编制财务报告中全部的虚假或隐瞒之处,也就是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没有错弊,但只要仍在审计重要性标准控制之下,不会影响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就不影响审计意见的客观公正性。即使因第三方经济利益受损而发生诉讼,也只能由被审计单位承担会计责任。也即判定审计报告虚假的关键是:①执业过程没有恪守执业准则;②不符合审计重要性要求。
不过,公众常常认为,虚假报告就是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那么多前提条件。法律界也有许多专家对此不理解,认为法律着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只要结果存在与事实的不符,就应该认定为虚假报告。因此对注册会计师一再以行业准则来解释不能接受,认为注册会计师所强调的执业过程真实合法在法律上不能构成抗辩理由。
在各国法律界的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对“虚假报告”的内涵,有这样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即构成法律客观要件的虚假陈述应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内容上存在虚假陈述,二是虚假陈述具有重大性。我国在《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中首次确定性地使用了“虚假陈述”一词,其含义涵盖证券公开文件披露的各种不当行为,包括不实陈述、遗漏和误导三种。不实陈述指在信息公开文件中作了“明知不实”或对事实作出错误评价的陈述;遗漏指完全或部分地不公开法定公开事项,或者没有合理根据而不公开法定事项以外的事项;误导性陈述则指公开的事项虽为事实,但由于陈述存在缺陷而使公众产生多种理解,可能形成与事实完全不同的理解。关于重大性问题,目前在法律界依然是一个探讨中的问题,定量性的标准很难找到。但从定性上来讲,大家一般比较认可美国证券法的观点,即能够影响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且该信息已经决定性地改变了投资者所获得信息的组合。将该问题延伸至审计报告的认定上,即认为虚假报告的判断标准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审计报告及所附财务报告资料存在虚假陈述内容(存在虚假陈述),二是该虚假陈述足以影响报告使用者据以进行营运决策(虚假陈述具有重大性)。笔者认为,将“存在虚假陈述内容且该内容可能导致报告使用者错误决策”列为认定报告是否虚假报告的法律要件,是符合法理的。
那么审计重要性与法律判定标准“重大性标准”之间有什么异同呢?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的规定,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对特定的被审计单位,判定的审计重要性越低,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而相应的审计风险就越高。对审计重要性的运用,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对客户的初步评价进行的职业判断和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收集到的客观数据进行的适当调整。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合理与否一部分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另一部分取决于是否尽到了合理的专家注意义务。如果这两者均能恪守,则不可能出现导致报告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的虚假信息,除非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资料中存在掩饰很好的虚假,而后者则不是注册会计师所能控制的。
从审计重要性和法律重大性的涵义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处。二者从概念上是一致的,均认为可能影响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是重要(或重大)的,也是判断报告是否可认定为虚假报告的要件之一。不同的是,审计重要性是贯穿于审计始终的,是在财务报告到达公众之前,由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公允性进行鉴证,对审计重要性判断得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而法律重大性标准则相对确定一些,它是在财务报告已经到达使用者且已经发生争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此时发生虚假陈述的信息是什么已很清晰,报告使用者据以进行的决策也已经明确,判断该信息的重要性是否足以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对要客观与简单一些,法律重大性标准更注重的是结果。但法律重要性标准依然是一个主观判断,其中依然蕴涵财会技术要求,对这种判断的作出还需要参考审计重要性。从这一意义来说,如果法律重大性与审计重要性一致,则审计报告依然是客观公允的,不构成虚假报告;如果法律重大性与审计重要性不一致,说明注册会计师或是职业能力不够、或是未能恪尽职守,报告构成虚假报告。由此,我们对虚假报告的认定标准的讨论可以下一个结论,即虚假报告的认定有两个法定要件:其一,报告涉及内容存在虚假性陈述;其二,虚假陈述存在重大性。
三、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性质分析
法律责任的性质取决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在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是明确的委托合同关系。如果虚假报告损害的是客户的经济利益,则注册会计师应负违约责任,在这一点上,争议不大。在注册会计师与第三方利益关系人(即财务报告使用者)之间的法律责任的性质问题上,各国学者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所采用的主流法律构成是“将确认为纯粹财产损失的违约责任的保护扩及第三人”,同时也利用良俗违反的侵权责任作为补充。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认为专家出具虚假报告对第三方是一种侵权行为,专家对第三方负有信赖义务,该义务基于第三方对专家的信赖而产生。我国《证券法》规定,专家对其所出具的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虽然未对法律责任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其宗旨分析,我国也认为专家对第三方所应承担的是侵权责任。
在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只是受托制作专家报告者,他与利益第三方之间不构成任何合同关系。如果依照合同违约来追究,会受到合同责任相对性原理的制约,操作性差且不合法理。如果直接据以追究专家的侵权责任,则不仅可以因直接追究赔偿责任而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还通过明确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来迫使其更加谨慎地完成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鉴证职能,保证其超然独立性。
审计报告是由作为专家的注册会计师在充分调查取证、严格审查的基础上出具的。基于对专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声誉及其执业行为准则的社会普遍接受性等因素考虑,报告使用者不可能不充分信赖专家出具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报告使用者对发行公司真实财务状况有知情权,知情权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由于报告使用者不能直接接触发行公司财务资料,其本身在实现知情权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法律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第三方的利益,同时为了防止受信人即专家滥用其权力,就要求受信人对第三方负有信赖义务。基于这一法理,专家出具虚假报告构成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应承担因此而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法律责任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则,它直接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责任方式和赔偿范围等诸多因素。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虚假报告可以归类于一般侵权行为,相应适用的是过错原则,即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无过错即无责任。不过,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专业技术性太强,对其行为的过错认定比较困难,且依照一般过错原则设置的举证责任给原告带来了难以完成的证明责任,原告几乎不可能以确凿的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有过错。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更适用的是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引申出来的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其实是适用过错原则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只有行为人证明自己确实无过错时,才能免除责任。过错责任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转移了举证责任,一方面免除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认可了行为人举证反驳的法律效力,有利于其进行有效抗辩。
按照过错推定原则,注册会计师承担对利益第三方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报告被认定为虚假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未尽应有的谨慎(亦即存在故意或过失的违法行为,该行为可能是未能恪尽职守违反了《注册会计师法》及相关规定)、报告使用者(在此限于原告)发生了经济损失、该损失与注册会计师所出具报告中的虚假陈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说,以上四个要件,任何一个不成立就不能构成侵权,因此,在诉讼过程中,诉辩双方必须证明自己的主张。
五、关于虚假报告鉴定制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