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整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集体经济整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0上半年开发整理中心主要围绕对***社会资本参与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回购及完成省级增减挂钩任务开展。
一、上半年完成工作
1、已完成土地整治项目的回购工作
***目前共完成11个社会资本参与的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建设总规模110.276公顷(1654.14亩),新增耕地76.9666公顷(1154.499亩);经上报***政府同意,现对其中7个项目进行回购,涉及新增耕地49.1579(737.37亩),已与相关社会投资人签订了回购合同。
2、正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情况
2.1、社会资本土地整治项目
目前正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有3个,分别为⑴*****乡**村耕地开发项目⑵******镇***村等两村耕地开发项目⑶******乡**村等两村耕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共38.3247公顷(574.8705亩),拟新增耕地28.1261公顷(421.8915亩),预计8月中旬施工完成。
2.2、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项目
*********2乡(镇)**村等3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系2017年省级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建设规模1600.126公顷,总投资617.37万元,我局于2019年经招投标开始施工,现已施工完成,目前正加紧完善相关资料准备进行竣工验收。
3、2014年省级增减挂钩项目
2014年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共涉及增减挂钩指标500亩,我局现需完成200亩周转指标。该项目现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及拆旧区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准备上报市局等待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的批复。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快完成社会资本土地整治项目的回购支付工作
2、完成*********乡2乡(镇)**村等3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
3、完成社会资本投资的土地开发项目的验收工作,预计新增耕地28.1261公顷(421.8915亩)。
4、完成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200亩的归还任务。
5、完成2020年省级下达的增减挂钩指标任务200亩,在此基础上尽力增加300亩的指标任务。
篇2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6500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16520元,其中,财产性收入由2007年的290元增加到2012年的1582元,增加1292元,增长4.4倍。”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世军说出了一组傲人的数据。如此大的增长,秘诀何在?
一次有益的探索
谈到秘诀,王世军笑了。他说这一切都源于天乡路社区深化“两股一改”,组建天乡路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所带来的成效。所谓“两股”,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收益权股权化、集体资金资产股份化,“一改”即是对原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从2007年开始,温江区便积极探索以“两股一改”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手中的“资源”成为了致富的“金钥匙”。
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天乡路社区将社区集体的所有经营性资产、集体土地所有权量化确权到个人,并把股权股份分为“土地股”、“资产股”和“商铺股”三类,合作社向持股成员出具统一的记名证书,作为享受收益分配的凭证。而量化确权的前提则是先对社区集体资产、土地、人员情况进行清理核实,采取固化人口、固化土地、固化股权“三固化”,打破原有以户籍为依据享有集体土地及资产分配处置权利的模式,农民财产权得到更好地实现。
“合作社主要采取土地流转、商业用房出租、组建公司经营等方式来对集体经济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天乡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世军介绍说,“我们成立了成都卫鑫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天乡后街特色商业街区,并将18亩集体建设用地授权给金川公司修建天乡农贸市场。”
以卫鑫置业公司为载体,天乡路社区创新委托经营、自主经营、BOT(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等模式,借助辖区内的“国色天乡”、四川电力学院等项目,天乡路社区的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增长。2012年,天乡路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民人均分红3400元。
壮大集体经济 鼓了农民腰包
“以前都是在家翻田种地,一年辛苦下来收益就是一两万元,和现在是完全没法比啊。”家住天乡路社区的白庭清喜笑颜开。2005年,分配拆迁安置房时,白庭清一家5口人分到了两套140平方米的房子,他将其中一套房屋按每月1000元的租金出租,如今仅房屋出租的收入一年就有1.2万元。
除了从房屋出租得到收益,社区合作社股民每年还有每亩1150斤大米的土地流转收益,以及从人均8平方米配套建设的共计3.6万平方米商业用房中得到出租收益,加上股份经济合作社二次分红,一年下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整合集体和农民分散的资源,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利用成规模的土地、资产参与市场化运作,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有效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了股民从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获得的分红收入。
在天乡路社区综合办公楼前,各类商铺敞开大门喜迎宾客。王世军告诉记者:“这些商铺给社区老百姓增加了不少租金收入,七组的高利洪一家5口人就有4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每月租金收入约4500元。”离开土地,农民并没有失去他们的土地收益权,只要手中持有“土地股”、“资产股”和“商铺股”的股民,年终都能“分得一杯羹”。
如今,天乡路社区的农民每年除了从合作社领取2729元租金和413元股金外,还可以在集体经济和引入的项目公司中获得打工收入。目前,社区农民就业率达93%以上,平均月薪约1000多元。“从纯粹的种田农民到‘上班’一族,这转变不仅是收入上的变化,更是让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各种便利。”说起现在的生活,社区老百姓赞不绝口。居住环境优美整洁、生活服务方便快捷、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腰包鼓了,天乡路社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明显提高。
立足土地整治项目 升级产业富民强村
盘活农民土地资源,赋予农民对土地更明晰的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万春镇幸福村也同样做得出色。和天乡路社区不同,位于温江北部的幸福村是典型的农业区域,近年来,幸福村“幸福田园”新农村综合体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下,联合成都江安投资公司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开发。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达1280万元,2012年收入310万元。
在深化“两股一改”进程中,幸福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制订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三资”清理,完成成员界定,进行股权设置,以股份形式固化农民利益,成立了“幸福田园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牵头运作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我们以民主化方式对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产权资源进行土地整治,共整理出集体建设规划用地143.1亩。”幸福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介绍道。其中,58.5亩建成了幸福田园集中居住区;41.1亩用于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剩余的42.5亩由区上统一指标收储。
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后,大多数村民搬进了特色鲜明、风貌优美的川西民居风格的“联排别墅”区;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引进的“厚德堂”、“悟行苑”等主题乡村旅游度假酒店,也给当地村民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为升级产业助农增收,幸福村成立了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推进了村上花木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营销。“以前只知道埋头搞自家的传统花木产业,花木数量多但品质差,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我重新进行了标准化、立体化栽培,现在每亩地一年增收两万元呢!”幸福村九组的张文华对于产业升级后带来的可观效益感到很满意。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整治、维护稳定,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依靠基层、源头治理,聚焦当前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查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依法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治重点
充分利用全镇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全面清理镇、村、组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重点整治家庭承包以外的集体资源性资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七个方面开展整治:
(一)集体资源低价发包、仗权发包、改变资源用途等问题;
(二)侵占、强占、平调集体资源等问题;对超出土地确权面积以外的集体册外地,是否存在强占不交费及未按规定程序发包问题。
(三)公职人员非法参与、干预集体资源承包等问题;
(四)侵占、霸占农户承包资源、强迫农民流转等问题;
(五)拖欠集体土地补偿费、村级新增债务、违规支出等集体资金方面的问题;
(六)强占、侵占、非法变卖和报废集体资产等问题;
(七)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
三、整治环节
专项整治工作自6月下旬起至9月底结束,不划分具体阶段。各村要因地制宜,统筹抓好组织推动、摸排线索、分类处理、建章立制四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
(一)组织推动。镇、村两级要深入学习研究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成立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研究细化整治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
(二)摸排线索。组织开展2018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排查摸底。镇农经站、镇政府和村委会设立举报电话,收集问题线索。
1.村级自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监委会成员和农民代表作用,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和成员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进一步彻底清查册外耕地,搞清底数,不能遗漏,建立台账;对村级家庭承包以外的资源性资产发包合同进行全面清理、核对,摸排其他集体资产和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涉黑涉恶问题,并建立集体资产、资金问题台账和集体资源发包台账。台账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和举报,要留存公示照片。公示结束后,台账上报乡镇政府。如发现隐瞒不报、底数不清等问题,将建议有关部门追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责任。
2.乡镇复查。乡镇专班组织力量结合农民土地确权和清产核资成果,对村级上报台账进行对比、审核。对农民群众举报线索、有关部门通报移送线索、审核村级台账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进行实地清查核对。归纳整理“三资”领域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连同核查发现的涉黑涉恶线索一并上报到镇专班。
(三)分类处理。镇专班对村级上报问题清单和初步处理意见进行复核、定性、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整改清单、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1.纠正规范。镇专班及时将整改清单反馈各涉事村,指导村组依法依规整改问题,履行程序,完善合同,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慎重对待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必要时可以实行“一事一议”研究解决,切忌简单粗暴“一刀切”。
2.移交线索。发现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涉黑涉恶线索,专班要第一时间移交扫黑办。
(四)建章立制。坚持边治边建,镇专班要指导村组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审批程序。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者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集体资产流失问责制度。强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抽查、异地审计监督等长效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集中精力,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工作专班日常工作由镇农经站、镇扫黑办配合。工作专班主要牵头负责组织指导、统筹调度、政策制定、形势研判、咨询解答和督查指导等工作。镇专班由党委书任组长。镇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及完成时限,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撑。全镇要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解把握方面的疑虑、争议、尺度等问题,要及时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咨询。对于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上报,能够予以明确的,上级业务部门要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不能予以明确的,要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共同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三)加强督查指导。镇专班要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员、整治工作各阶段完成时限。针对问题清单一对一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清单,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镇专班要会同同级扫黑办,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督导检查要覆盖所有村屯,实地抽查至少15%的村,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镇工作专班设立举报电话:0436-5567335。
篇4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委的安排,我局是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第一批单位。自去年10月份启动实践活动以来,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明确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实践活动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争当全市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排头兵”主题以及“提高产业集聚度”、“集聚高端要素”、“推进自主创新”等议题问计于民,把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和我局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完成了所有规定动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学习调研阶段,我局广泛开展各项宣传发动工作,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讨论活动,深入基层和一线,把学习讨论的成果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五个一天”、“四个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分析检查阶段,认真抓好征求意见、查找突出问题、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组织群众评议五个环节,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局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作思路,制定了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针对第一、第二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综合形成五个方面的整改内容,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突出抓好辖区生态环境优化建设、集体经济组织体制创新和改进机关作风等重点工作。
在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期间,我局印发征求意见表80份,调查问卷42份,设立意见箱2个,走访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72次,收集意见10条,吸收意见建议7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谈心活动12次,撰写发言材料4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0人。制定整改落实方案1个,整改项目5个,整改措施20条,出台政策制度5项。召开座谈会3个,参与各类讨论活动280人次。先后5次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3次对《整改落实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中,满意度均为100%。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村改制公司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关队伍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市委、区委的要求,我局认真做好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后续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属下单位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具体抓,把整改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人、措施得力,力求整改落实出成效。
二是细化工作方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农林水利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细化各整改项目的工作措施,付诸实施。
三是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各科室、属下单位根据五大整改项目的工作进展,每个季度向局班子上报一次整改目标的落实情况。局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检查整改进度,研究解决项目整改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工作要求,理清下一步的工作对策,狠抓近期整改目标的落实,有序启动中期工作目标。
二、整改落实工作成效
(一)森林公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火炉山森林公园建设是××迎亚运的重要绿色景观工程,是“青山绿地、碧水蓝天”二期工程的龙头项目,是××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区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整改项目。在市领导的关心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局自2008年11月起正式启动了火炉山第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建设项目主要包括67000平方米北门绿化广场、1800米登山山径和776米防火通道三个部分。北门绿化广场包括主题广场景观林木、停车场、园路、亲水平台等建设项目。目前火炉山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两条登山山径已铺砌完成,并配套建设了观景凉亭、廊架以及小休闲平台等多个项目,将为游客提供休憩活动场所;北门广场景观绿化、停车场及园建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工程量的90%;防火通道已全线铺开施工,计划7月份完成施工。在建设过程中,火炉山北门广场通过大面积、高标准绿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城市森林”的理念,无论是乔木还是灌木等植被,全部选用岭南乡土品种,其中大乔木70余种、2000多株,如木棉树、凤凰木等;灌木110多种、30多万株,如杜鹃花、龙船花等。这些乔灌木有观型赏叶的,有观花赏果的,在品种的规格和布局搭配上做了巧妙构思,以参天大树为上层主景,合理点缀花、灌、草,既突出郊野森林的气魄,又揉合了城市园林的特点。火炉山森林公园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郊野乐园,并为打造我区北部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区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纳入全市“花园城市”行动计划的项目—吉山橄榄公园的升级改造第一期建设已竣工投入使用,建设效果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目前该项目第二期建设任务正在实施中,计划下半年完成。
(二)河涌整治与水系建设初见成效
“治水”是市政府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工作,根据区政府关于河涌综合整治的总体部署和任务分解,由我局牵头落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区内河涌的堤岸建设和河道清淤工作,即:完成一条主要河涌——车陂涌,四条一般河涌——棠下涌、程界涌、深涌以及潭村涌的堤岸整治和清淤工程,堤岸建设总长度23
公里,河道清淤总长度48公里。
我局在河涌整治过程中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把资金拔付关和严把执行合同关,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涌整治和水系建设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车陂涌第一期工程共9个标段已全线投入施工,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50%;第二期工程共4个标段,其中2个标段已在施工中,完成了总工程量的30%;车陂涌支流—西边坑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安排招投标。上述其它四条一般河涌的整治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5%。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严格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加快各项目施工进程,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我区主要河涌整治任务,实现“水清岸绿”的目标。
(三)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我区农村股份制改革已实践了二十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农村股份制改革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改制社区的和谐稳定和村改制公司的经济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我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农村股份制“福利一刀断”和股权流转改革等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一是按农村城市化的要求,有效推动我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近几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了以长湴公司(经济联社)为试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工作,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长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财务管理制度(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财务开支制度等)、民主监督制度(财务公开、监事会工作规程等)基本建立,待总结经验后在全区村改制公司推广,拟率先在全市村级公司建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股份制改革成功后我区集体经济体制机制的第二次创新和飞跃。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股份制,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在“福利一刀断”、股权流转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03至2006年,我局对全区24个村改制公司的股份制章程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我们决定把“福利一刀断”、股权流转改革作为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工作的突破口。针对全区24个村改制公司还有7个村改制公司没有切断福利性补贴的具体情况,去年上半年开始在石东公司(经济联社)开展“福利分配一刀断”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如石东第九经济社在去年年底已切断了福利性补贴,实行了按股分红。同时,股权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也取得新突破,银河公司股权流转工作走上规范操作程序;石牌、林和公司股权继承问题,参照财产继承法等有关规定已作进一步的规范。三是关注民生,维护“农转民”居民的合法权益,做好社区维稳工作。我区有7万多享有村民福利待遇的“农转居”居民,他们的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我区村改制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大局。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我局成功调处涉农上访案件20多宗,为棠下、车陂等村改制公司160多名外嫁女解决了养老保险、福利待遇问题,有效调处了石东“农转居”人员要求配置股份和元岗、棠东居民反映村公司干部作风等重大上访案件,有力维护了改制社区的稳定和“农转居”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区委、区政府对区属部门、街道2007-2008年度维护社会稳定及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中,我局的综合得分名列全区第四名。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认真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蔬菜安全检测。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农资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加强对本区种菜户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管理,健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和检测制度,重点抓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全面开展蔬菜定量检测和定性速测,加大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确保群众蔬菜食用安全。
加强动物、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保证群众食用肉的安全。一是加强××肉联厂、××生猪批发市场的检疫工作,检出的病、死猪一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抓好三鸟批发市场的检疫;三是抓好“瘦肉精”监测工作,每天对××肉联厂待宰车间的生猪进行“瘦肉精”抽检。今年2月份“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我局及时、快速的反应,采取有力措施,溯源取证,强化检测(落实市政府“批批检测、头头检测”的要求),及时堵截“瘦肉精”猪流入市场,使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四是抓好动物产品检疫。对辖区内5家经营冷鲜动物产品企业的冷鲜动物产品进行严格检疫。
(五)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规范工程行为相结合,打造“阳光工程”。制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系列办法》,对工程项目的决策、招投标、监管、资金使用等事项作了明确的制度规定。利用网络向社会招标公告,委托专门机构组织招投标,对工程设计单位、招标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对每项工程除由局里派出专人驻工地协同监理单位监管外,还邀请所在街道、村改制公司派人参与,共同做好对工程质量、进度的监督管理。
二是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加强政务公开相结合,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依法公开行政,将各种许可证审批的法律依据、办事条件、材料要求、办理程序、办理期限、申请表格等,通过区政府网站、墙上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同时公布投诉电话,实行“阳光”行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接受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针对他们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总结,认真整改,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推动依法行政的深入开展。
篇5
(一)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
目前我镇各村集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集体经济总资产约2000万,主要来源分别为集体铺面出租、土地征赔、土地转租等方式。固定资产方面,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市场铺面、集体土地种植等;村、村主要来源为土地征赔、出租;其余各村均只有集体土地、林地等固定资产,无其他流动性资产。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县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对我镇各村,特别是高半山村基础设施、产业扶持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类型
各村在认真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各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了土地流转实效。二是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部分村集体统一牵头,招商引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等。对于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
3.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乡抓产业、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同时,创建“支部+农户+协会”等各种服务方式,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了集体收入。
4.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等服务。鼓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参股由能人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的分配中获取收益。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输出、保洁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获取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
(三)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形式
我镇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参照村级财务管理方式,采取村财乡(镇)管,由镇农经站设立各村统一账户,村集体通过村民大会、一事一议等方式报请镇人民政府,经镇党委研究同意后使用。
(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1.不断强化村级民主管理。按照“五议五公开”(村民建议、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经营方式,签订经济合同。村集体以“三资”入股的,必须把好折股量化关、制定章程关、收益分配方案关、集体“三资”监管关。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必须明确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推行资产抵押和经济担保制度,依法签订经济合同,并严格兑现合同,确保集体收益权。
2.逐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村企分开的财务管理体制,采取村财乡(镇)管的管理制度。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经济实体的财务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村级资金财务“双代管”制度,规范“双代管”操作程序,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坚持村级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准确、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3.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和担保,对不良债务通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冲债、减息止债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村级债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化解村级债务的目标责任制。村级各类组织不得擅自出借资金,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严禁发生新的不良债务。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是多数村无特色资源,如牛脑寨、禹碑岭等高半山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集体无资金投入,要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现有财政和集体经济本就匮乏的情况下难以实施;
三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其收益为合作组织社成员,集体没有提留;
四是即使村上有资源,如河沙、矿产等资源都属国有资源,由县水头公司等主管部门招、拍出去,村上无权参与。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壮大特色农业经济。鼓励村级组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壮大物业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三)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四)增强村办企业活力,发展异地发展型集体经济。引导村级组织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各种小型加工、服务等企业,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等各种经济实体。同时,盘活存量优质资产,通过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组建联合投资公司、到开发区和园区兴建标准化厂房等方式,“走出去”创业增收。
篇6
我的家乡长泾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制定了 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远景规划,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开创新局面,建设好班子,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花园等八个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四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工作。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长泾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长沈伟旗担任组长的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 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镇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镇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花园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习礼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三、示范村花园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2006-2007年规划建设目标
花园村是江阴市老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花园村的实际情况,对原花园村570户集中居住的6个自然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改造,力争通过二年的努力,使全村人民真正生活在幸福、和谐、美丽的大花园里。具体建设目标:①拆除旧房、危房、违章建筑2.5万㎡;②新建农户住宅(含公寓楼)2万㎡,计划投入1200万元;③ 铺设住宅区内混凝土道路1.5万㎡,计划投入60万元;
(三)目前工程进展情况
四、存在问题
1、镇、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五、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篇7
启动两个规划:规划全处5000亩的机电产业园,启动前期300亩的基础配套建设;完成9个村的特色村庄规划,推进居村庄建设。
实施三项工程:启动以驿马冲为核心的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抓好孙华路、陆杨路、十杨路、农发路保洁管护,推进“户集、村并、处运”的乡村环境净化工程;实施农村沟渠堰塘整洁工程。
完善四大体系:出台《全处经济社会发展奖励办法》、《村(社区)考核方案》等激励政策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新农保、新农合等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维稳机制,确保和谐稳定局面。
2012年全处经济工作具体目标是:规模工业产值5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财政收入3.7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农村人平收入12800元;新签约投资过2000万元的工业项目15个以上,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5个以上。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及目标,全处应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㈠强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处域经济实力
着力打造园区,构筑项目建设平台。坚持工业强处,强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处域经济总量,夯实处域财力。按照“一批骨干企业、一个支柱产业、一个工业新区”的要求,全处依托十里铺工业园,打造陆城机电产业园。
一是迅速完善规划。市委、市政府对陆城机电产业园建设高度重视,已写入市人代会工作报告,今年全处要依托9号路延伸,进一步完善修定5000亩的陆城机电产业园规划。
二是及时启动建设。今年启动前期300亩的开发建设任务,发挥宏润投资公司的作用,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车间,引进2个以上投资过亿元的项目。
三是做好配套服务。机电产业园建设,肯定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相关村(社区)要有超前意识,紧跟做好协调工作,谋划配套服务项目。
㈡坚持内引外联,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坚持多措并举招商引资,做到全处动员、全民参与、人人献计出力,全方位捕捉项目信息,使招商引资成为全处上下的自觉行动,实现全处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全年新签约投资过2000万元的项目达到15个以上,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5个以上。动工建设达到10个以上,竣工投产达到5个以上。
一是强化激励招商。在全面落实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我处征地协调难、拆迁安置难、项目落地难等状况,街道党工委、行政出台了《全处经济社会发展奖励政策》,对新引进项目将严格兑现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力量,推进全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二是外出联系招商。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期,配强招商力量,坚持“主动出击”,构建覆盖沿海地区的招商网络。引进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资金、优质项目和先进技术,实现全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尤其是要注意挤时间,利用休息时间外出招商,扭转事务缠身、走不出去的被动局面。
三是抓好项目落地。要重视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现在有些项目征地拆迁至今未完成,已严重影响了业主投资的信心和办事处的形象,必须迅速扭转。在征地拆迁问题上,要敢作敢当,节约高效。敢做就是要有勇气接受任务,不怕,敢当就是不要怕出问题,竭尽全力处理好出现的问题,确保大局稳定;节约就是要严格按政策推进,尤其是还建小区建设、安置配套方面要高度重视,做到方案科学合理,将政府的钱用好,尽力减轻政府压力;高效就是要严格按责任书约定的时间交地,保证项目按期开工建设。这里强调的是,2012年我处每名机关干部都有征地拆迁任务,全处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项目落地。
四是强化企业服务。着眼长远发展,立足招大招强,强化项目策划、储备和资金筹措,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观念,进一步推进机关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个方案”的服务体系,营造尊商亲商的社会氛围,构成相互通融,建立多种信息通道,实现全处以商招商的新突破。所有联企业干部都要主动上门,与企业主沟通,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将企业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竭尽全力迅速帮助企业主解决。
㈢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实力
近几年,我处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但发展的步伐仍不够快,且严重不平衡,少数村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收入,靠处财政运转、发干部工资,更谈不上为群众办实事。挺进全省十强,对村(社区)来说,关键是发展集体经济。因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意味找路子、上项目,就意味着为群众服务的能力的增强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2012年,各村(社区)必须下大力气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
一是要有目标。全处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总目标要突破1500万元以上,各村(社区)要在以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完善、拓宽路子、明确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村情,切实可行,不能空喊。
二是要有路子。全处按城中村、城郊村、远郊村三个类别,因村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突出各自优势,形成各自特色。解放、红春、头笔等城中村要在开发土地存量,建设商住楼、商业门面、商贸城等方面多思考,做好文章,壮大块头,增加收入;头笔、中笔、尾笔、十里铺、三江等城郊村要依托城市拓展、项目建设,全面规划建设居小区,在配套建设服务市民等方面多用心思,发展壮大自身实力;驿马冲、太保湖、龙窝、亮家垴、车家店、宝塔湾等远郊村要在盘活存量资产、土地,提高资源收益方面多下功夫,如对市在村固有闲置资产如何利用等。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对症发展集体经济。
三是强化考核激励。今年全处出台的各项奖励政策,突出了鼓励发展、支持创业,包括村(社区)考核也坚持了创先争优、多劳多酬的原则。以往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将彻底打破,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也是如此,办事处出台的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奖励的政策含金量很高,希望各村认真研究,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这里重申,办事处对村(社区)工资日常运转补贴三年“断奶”。今年是第二年,希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迅速开动脑筋,下大力气抓好集体经济的发展。
㈣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统筹
在相当时期内,“三农”工作仍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落实惠农政策、扶持精特产业、强化就业培训、改善综合环境等重点,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步伐。
一是加强农村综合环境建设。坚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今年重点抓好以驿马冲为核心的太保湖、车家店、尾笔四个村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沟、渠、堰、路全面配套,改善综合环境,实现“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的目标。对项目资金、“一事一议”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全面整合,重点投放,不撒胡椒面。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加强管护,要有干部分管,有管护责任人,要深入思考管护责任人的待遇问题,调动管护人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切实履行责任,如堰塘的管护可否考虑以堰养堰,公路的管护安排了资金,钱用到哪儿去了,效率如何?通过加强管护,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实效,改善农村的环境。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增收。当前,实事求是地讲,陆城农业没有亮点,更没有看点。今后陆城农业就是要以发展精细蔬菜、精特园林、精典花卉等为主攻方向,辅之以“农家乐”等农庄经济,构成休闲式、观光式的高效农业,确保农民更快、更大幅度增收。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结合陆城的区位特点调结构,种植业突出精、特、新,养殖业的发展要慎重,要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污染和矛盾,引导鼓励养殖大户外出求发展,今后新发展养殖业要充分征求周边群众的意见,不要引发新的矛盾。
三是实施城乡统筹,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社会保障全覆盖”的要求,全处坚持规划先行、设施配套、环境变美、城乡融合,大力推进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服务、产业发展“五项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这里要讲一下村(居)民建房的问题,推进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战略必优之路,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必经阶段,城市化就意味逐步消除分散一户一居建房,推进现代城市居住方式——集中多层分户居住,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既想享受城市的现代生活设施,又想分散建房,这与城市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必须带头适应城市化进程,引导村(居)民进小区,住多层楼房。今后,除已规划的小区外,原则上不再批准农户分散建房,拆迁还建以多层还建为主,请大家下去加强宣传引导。
四是整治乡村环境、改善市容市貌。针对我处环境卫生的难题,新一届处党工委、行政决定从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即:重投入、强保障。2012年环卫清洁的经费在年的基础上将翻一番;重考核、强激励。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百分制考核办法,严格按政策对环卫工作人员和村(社区)进行考核,奖惩兑现;重督查、强落实。采取处领导查、督查组查、环卫监督和群众举报四种方式进行督查考核,强化监督,促进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实。今天下发了致群众的一封公开信,目的就是动员大家和群众一道加强对环卫工作的监督,希望大家把信发到位,在全处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环卫工作,共建村容整洁村的浓厚氛围。
五是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执行“三奖一补”政策,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争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全省家教示范区、全市教育质量先进区,极力打造荆楚名校;完善社会保障,认真落实被征失地农民、“4050”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实现新农保、新农合、城乡低保等全覆盖;繁荣城乡文化,不断增强全处文化软实力。继续开展“城乡互动、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陆城精神高地,展示陆城文明形象;坚持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建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机制,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居村庄建设,规划部门要围绕全市总体规划,全面协助做好各村(社区)的发展规划;启动陆城卫生院迁建工程,增强医疗服务功能;大力推广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加快现代农业进程;民兵预备役、民政优抚、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确保争先进位;强化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篇8
一、工作思路
为全力做好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结合实际,我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构建“1+7”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体系,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脱贫攻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域推广农村宅改试点等专项行动,落实全域一体理念,强化机制引导、产业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机制,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二、开展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1.工作现状: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扫一遍”目标。围绕“七改三网”项目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2017年投资800万元建设的角山古陶文化旅游已初具规模,接待游客3万人次;按照梅里公路沿线打造的思路,依托孔子文化、红色文化,重点打造下戴、叶塘、里屋孔家村新农村示范点,为我区发展休闲游、文化观光和红色传承游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2019年我区重点打造的安山徐家村紧靠龙虎山大道上,依托龙虎山大旅游,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体,投资1000万元,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周末旅游休闲示范点。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采取第三方承包运营及村清扫分类、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并在下戴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座农村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里屋孔家创造性建设七格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出经济、可行、简易的处理模式。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宅改工作挂钩,创造性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水平。深入实施集镇建管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示范镇发展短板,打造卫生整洁、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镇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镇域发展水平。
2.面临问题:因部分干部和老百姓思想还未转变,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建设进度慢。村镇建设和小集镇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推进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理想。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三年扫一遍”的基础上,强化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点建设力度,描绘美好新画卷。二是坚持专业的事专业人来做。针对唯一乡镇--镇进行全域规划设计,切实提升村镇和小集镇整体建设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情况
1.开展情况: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创建农业品牌。依托城郊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蔬菜、水果、绿色水产品,畜禽养殖和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亩,加快发展葡萄、草莓、红心猕猴桃、莲藕、油菜、雷竹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800亩,发展黑豚鼠、孔雀10000只、肉牛500头等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新320国道花卉苗木产业带1000亩。新增三品一标企业6家、产品8个。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全区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年增加值8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力军。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20家,今年新增太空莲种植、雷竹种植、肉鸽养殖等产业6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家稻虾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0余亩、稻蛙种养面积80余亩。三是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2人。2019年争取省财政资金29.7万元,培训农民113人。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地域存在局限。由于我区农业范围小,形成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农业项目缺乏。今年来,我区持续规划用地,加大城市化建设,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农业产业发展用地受到极大的制约,成规模的土地流转难以进行。二是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层次低。我区农业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基础薄弱,成规模、经营良好,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企业较少,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技术含量不高,有特色没规模,缺乏精加工、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受到限制。
3.对应策略和措施:一是在镇建立产业示范园,依托示范园的带动效应,将区域其他闲置园区比如官山园艺场,通过开发、流转和转租等方式利用起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做好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如东川综合种养殖项目、桥东果蔬乐园基地、上桂三红蜜柚种植项目、咀上羽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鸽养殖扩建项目、岱宝山万头种猪养殖场、里屋孔家1500亩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畜禽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三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下一步将外出到广州、贵州等地积极招商引资。
(三)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情况
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发展贫困户自主产业为基础,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共拨付扶贫资金141万元发展6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39户,实现就业近20户。同时帮助93户贫困户发展家庭种养殖产业,扩大家禽养殖规模10000只,稻虾养殖70余亩,牛养殖规模140余头,菌菇种植10000个菌菇棒。大力推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我区农业规模帮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
2.面临的问题:一是地域限制,用于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有限;二是合作社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组织化程度较低,竞争力和示范作用不强,难以发展壮大。
3.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以成规模、有产业链的成熟企业来帮助我区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成熟的模式、现成有效的经营模式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将特色农产品如彩色大米、红心猕猴桃、红心火龙果等高端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以质量来取代数量。二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结合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柱,发展农业、休闲“一条龙”产业链。如以上桂蔬菜基地为基础,同时并举采摘、游玩、饮食等方面,依托我区近郊地理特色,周末人流多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观光产业,带动乡村就业,增加收入。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1.工作情况:目前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一是全面完成全区107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和清产核资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获93分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省排名靠前。二是完成2个乡镇、15个村委会、86个村小组成员确认工作,确认农户总数9382户、成员确认总数30,322人、资产量化完成了104.48万元。三是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推进登记赋码工作。
篇9
关键词: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13-1
“一事一议”是指农村进行公益事业建设时,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劳务用工由受益村民共同商议承担的一种筹资筹劳制度。“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力设施建设、人饮工程、道路修建、植树造林、清洁家园、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庄整治等。本文对“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资金的账务处理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应通过“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该科目下应设“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和“专项应付款”三个二级科目。“筹资筹劳”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批准的“一事一议”方案,向村民筹集和使用的资金;“财政奖补”核算财政部门拨付给村集体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奖补的资金,由于该资金具有专一性,故专门独立核算,不在“补助收入”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专项应付款”核算有关部门无偿支援下拨和单位或个人捐赠给村集体专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
1筹资筹劳账务处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方案批准后,借记“内部往来”或“应收款”科目,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收到农户交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内部往来”或“应收款”科目。“内部往来”或“应收款”科目下设二级科目,详细核算各村民户筹资筹劳情况。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购入需要安装或建造的固定资产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资产完工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资金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在项目支出发生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项目结束后,借记“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2财政奖补资金账务处理
目前各级财政都是在“一事一议”项目竣工验收后才下拨财政奖补资金,故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需要也无法体现财政奖补情况,只须在完工后进行核算。
收到财政奖补资金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如果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事一议”资金超支,用财政奖补资金进行冲转弥补,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冲转后,如果还有余额,必须进行结转,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3有关部门无偿支援下拨单位或个人捐赠专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账务处理
有关部门无偿支援单位或个人捐赠给村集体专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通过“一事一议资金――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一事一议资金――专项应付款”科目贷方登记收到“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拨款或捐赠资金,借方登记已使用的拨款或捐赠资金;余额在贷方,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尚未使用的拨款或捐赠资金。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拨款或捐赠资金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一事一议资金―专项应付款”科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拨款或捐赠资金时,账务处理如下:
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购入需要安装或建造的固定资产,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项目竣工验收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不形成固定资产的借记“管理费用”或“其他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一事一议资金――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4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结转
因“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未完工验收等原因,“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期末可能有余额。“一事一议资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超支数,超支部份在“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中反映。
篇10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对省市安排我县的2013年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全面落实,对列入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全县农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推动我县城乡建设新发展,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园,为“开放、创新、生态、幸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1、实施规划布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列入2013年整治任务的全县611个规划布点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后的村庄达到《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一星级以上“康居乡村”标准,其中经济条件较好和重要窗口地带的规划布点村庄达到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并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4个。
2、实施非规划布点村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列入2013年整治任务的全县529个非规划布点村庄进行环境卫生整洁,突出生活垃圾、乱推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实施环境卫生整洁后的村庄全部达到《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
3、实施村庄规划优化行动。在调优、调定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人文特征,充实完善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活动,注重对村庄地形地貌和传统机理的保护,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
4、实施特色村庄保护行动。开展特色文化村庄调查,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保护和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建筑,培育特色文化村庄。
5、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行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巩固提升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河道管护、村庄保洁及绿化管护“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建设成果,进一步拓展管护范围,提升管护水平,推动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三、实施步骤
1、全年整治工作部署:
2013年,全县列入整治范围的1140个自然村庄,涉及15个镇(开发区),134个行政村,其中611个规划布点村庄中居住人数小于30户的自然村125个,30—50户的298个,大于50户的188个。529个非规划布点村庄中居住人数小于30户的266个,30—50户的约占157个,大于50户的约占106个。(各镇村庄类型及整治任务分解情况见附表1)。
根据市安排,2月底前需完成整治任务的51个,上半年793个,下半年296个,2月底前任务需按序时及要求完成。上半年和下半年任务各镇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具体特点制定整治方案,安排调节整治任务,但需完成规定的整治任务数量,达到整治标准要求。
各镇(开发区)应在3月10日前自选2个具备自然风貌或历史传承等类型的行政村作为二星级“康居乡村”(试点村)进行打造,并作为本地区的整治样板,为下一步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对试点村周边村庄、出入口进行配套整治。确定试点村应尽量选择重点区位、交通干线及其他重要窗口地带,试点村名单及整治方案报县村庄整治办公室审定。
2、2013年2月底整治任务安排。
2月底前需全县完成6个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京沪高速公路两侧500米范围内44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启动4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工作和周边7个行政村的配套整治工作,其中自然村庄中居住人口在30户以下的5个,30—50户的26个,50户以上的30个。(整治任务分解情况见附表2)。
四、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各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责,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组织领导机构与实施牵头部门应与现有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护管理机构合署办公,所有涉农单位全力参与,以利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并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职责分工,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2、加强资金投入。县财政设立村庄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对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进行奖补。各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切实加大村庄环境整治资金的筹措力度,保障村庄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3、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实施跨村组宅基地置换,对于符合规划要求的村庄整治用地,国土部门要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理效率,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用地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的方式,支持村庄环境整治。
4、加强技术指导。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选择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建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机制,规划布点村庄要编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非规划布点村庄要编制村庄环境整治方案。2个重点整治村和2个特色示范村整治规划要在3月10日前完成,其他村庄整治规划应在3月底完成。
5、加强检查考核。县政府按年度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各镇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实施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同时作为全县“十二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年度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