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经济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经济调研方案

篇1

一、民营经济指标情况

目标任务:到2013年末,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1.3亿元,同比增长21%;上缴税金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16.6%;民营企业达到871户,同比增长14%;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同比增长9.5%。

1-4月份,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4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的32%;实缴税金6144万元,同比减少34.6%,完成年计划的23%;民营企业达到820户,同比增长15.3%,完成年计划的94.1%;从业人员24184人,同比增长5.3%,完成年计划的97%。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调研工作。3月份,为详细了解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我市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组织召开了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分析了我市民营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市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共有市经济局、商务局、安监局等12个涉企单位和26户企业参加,涵盖了工业、商业、旅游业、建筑等多个行业。

2、开展大讨论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4月份,市积极组织召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出台了龙办发【2013】5号文件《关于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的方案》。通过组织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集中宣讲培训、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深化拓展争当“创业先锋”等活动,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市情,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落实,破解创办难、成长难、创新难、盈利难、融资难、办事难等发展难题,使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有所作为,成为全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推出具体措施。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结束后,4月上旬,我市根据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文件及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编制了《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4月11日,实施方案上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通过。州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结束后,我市根据《州突出发展民营实施细则》的精神,进行修正。整个方案共8次易稿,制定了50条具体措施,涵盖了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限制、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等八方面内容。同时对逐条施进行了任务分解,设定了具体主管部门,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召开动员大会。5月15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市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市共有110个相关部门、80户民营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下功夫把市民营经济搞上去。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及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的出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推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5、开展政策大讲堂。为提升我市民营企业人员素质,使我市民营企业深入了解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并享受到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带来的政策实惠,推进我市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我市经济、工商、税务、科技等相关部门于5月积极组织开展了“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政策大讲堂”、“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利)培训会”等培训活动。

6、搭建银企平台。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我市积极开展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调研活动,及时掌握企业资金需求。并于5月9日、21日,分别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合作,召开了两次银企对接会。会上政府向金融机构推荐我市优质企业和项目,企业提出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现场推荐相应的金融产品。两次会议共有20户企业参加,5户企业达成贷款意向。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了银企交流,大大提升企业的融资成功率,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我市将召开一次大型银企对接会,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全市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参与,共同召开银企对接大会。各大金融机构现场介绍各自金融产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有效解决企业融资瓶颈。

2、全面推进全民创业。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年”活动,通过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措施,为我市创造一个合理、公平、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二是组织召开创业项目对接大会,集中宣传报道优秀创业项目和中小企业创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激活全民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三是努力提升我市创业者的创业素养和创业成功率,积极举办“双万”培训,通过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应往届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等提供创业技能、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人员意识,促进我市企业的生成和发展。

3、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六大方面服务工作,即:生产组织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创新服务、民营经济服务、机关干部驻企服务、信息化服务。以“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思路、创新方法,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篇2

一、围绕“三个中心”,精选调研课题。

工商联的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要从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出发,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此,宿迁市工商联明确了“围绕三个中心开展调研,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培育创业文化中心、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心、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心开展调研工作。

(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

去年以来,宿迁工商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等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20余篇。其中,《XX年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总结了我市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4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实施市委提出的“强力推动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战略部署提出3个方面18条对策和建议,该文受到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联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民营经济和谐发展环境》、《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等报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通过业务工作调研,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商会职能和优势,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益尝试。

宿豫、泗洪等地紧紧围绕“三来一加”项目,组建行业商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行业内的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55210”工程的龙头项目,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组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会。商会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为推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开业、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开来的,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促进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

 去年底,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对我市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招聘困难,培养人才成本过高,现有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绝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瓶颈”的约束。为此,我们撰写了题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建议》的文章,提出建议市政府授权,由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根据民营企业需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外等公开组织招聘各类紧缺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采取事业专项编制人才派遣的形式安排到用人企业。市委书记张新实在该篇专报上批示:“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扶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倾心帮办、真情服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长缪瑞林对文中提出由市政府授权,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的建议,责成市编委出台了相关方案,并要求尽快实施。目前,我会就该项工作正在与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磋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上报各类专报、专题调研信息20余篇,均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许多领导同志对专报作了批示,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了落实,促使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借助外力,扩大调研工作成果。

长期以来,我会受到人手少、办公经费紧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校专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扩大调研成果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我们就关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民营企业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重点课题,先后与市委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研,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尺度,而且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延伸了工商联调研工作的触角,扩大工商联的影响。

(二)上下联动,促使调研工作纵深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我们与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建立联系,共同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去年,我们围绕本地木材加工、餐饮、中介等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如我们与泗阳县工商联确立了《关于发展宿迁木业经济的调研与思考》的课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等对策。我们与市餐饮行业商会共同撰写的《关于发展宿迁餐饮业的建议》,提出尽快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加紧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直营连锁、特许经营、餐饮超市等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建议。 共2页,当前第1页1

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私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等专项调研工作,已成为全省工商联品牌性工作。我会在贯彻执行省联相关工作部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网络作用,由县(区)工商联负责调查和数据的初审,市工商联对上报数据再进行汇总和分类,这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调研质量。

(三)完善制度

,建立调研工作长效机制。

我会始终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业务工作来抓,提出将调研工作贯穿到常规性业务工作中来,要求各处室人员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捕捉亮点、发现热点,在考察、交流时借鉴经验,在学习中深入思考问题对策,同时,对各处室下达每月一文的调研任务,每月进行一次交流,在市工商联机关形成了“人人均有指标、全员参与调研”的工作局面,使调研课题更加广泛,保证多中求精。

去年初,我会就制定并下发了《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县(区)工商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要求各县(区)工商联在及时上报会务动态类信息的同时,按月上报调研信息选题。同时,分季度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选题会,提出阶段性信息工作要点和重点调研选题,市工商联办公室负责督查,实行按季统计通报制度。去年10月,市工商联又出台了《宿迁市工商联先进集体测评细则》,将“能够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商联的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先进集体评比的前提条件。

三、发挥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充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是工商联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发挥政治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发挥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他们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32件。在去年召开的三届二次政协大会上,由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党组书记孙连凯撰写的《关于实现宿迁民营经济超常跨越式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提出的多个观点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充分肯定,提出的多项措施和建议也被广泛采纳,文中提出的“鼓励机关干部、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创业”和“全面拓宽准入领域、放宽注册资本和出资比例限制、放宽经营场所规定、放宽证照办理限制、允许并鼓励1名自然人或1个法人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降低注册资本”被宿迁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在制定出台的《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宿发【XX年】1号文)中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文中提出的“放活金融、政策资金扶持”,去年,市政府新设立了15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宿迁工业经济的发展。从今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全民创业发展基金,鼓励全民创业。

篇3

根据省委、温州市委、*市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市委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结合经贸工作实际,经局领导班子研究,现将《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专题调研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市经济贸易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专题调研方案

二八年五月四日

抄送:市委组织部

*市经济贸易局办公室2008年5月4日印发

*市经贸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

“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专题调研方案

根据省委、温州市委、*市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市委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结合经贸工作实际,现就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专题调研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调研目的

围绕十七大提出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摸清制约创业创新的主要问题,摸清基层和群众对上级机关服务创业创新的主要期盼,摸清基层和群众对推动创业创新的政策要求,查找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务实的对策措施,推进经贸系统“创业创新”,为建立惠及全市的工业发展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调研主要内容

1、开展民营经济示范区建设调研活动。(1)加快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乐成、象阳等7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进场率、开工建设率和竣工投产率。(2)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3)培育扶持电气、电子、服装、钻头、船舶修造等重点产业的排头兵企业,发展一批产值超10亿元企业。(4)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建设年”活动,重点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促进传统产业从低段盈利模式向高端盈利模式转变,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促进集聚发展。(5)落实总量控制和限期治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高耗能行业以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推进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创建一批高水准的绿色清洁生活和零排放企业。(6)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在办事提速、服务提效、效能提升上下功夫,求实效,以“服务到位、办事高效、支持有力”降低创业成本。

2、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问题和对策调研活动。通过对全市已有的企业技术中心和部分技术开发机构的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和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3、开展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调研活动。深入调研国有改制企业,为全年企业改制工作打好基础。重点对*罐头厂和市通用机械公司改制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提出解决企业改制方案,健全留守班子工作机制。

4、开展商贸流通业发展调研活动。制定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着手研究商贸流通业的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商业龙头企业;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观念。

三、调研安排

开展领导干部创业创新蹲点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入户走访、体验生活、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政策解读,开展专题讨论,邀请专家会诊等方法,深入解决困惑基层企业的难点,共同探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主要安排以下四个专题小组。

1、民营经济示范区调研组。组长赵顺川,副组长杨近法、仇保雷,成员张奎清、郑松林、王兴福、徐也双。

2、企业技术中心调研组。组长朱玉成,副组长臧国华、朱丛伟,成员南岳云、包文清、林孟峰、孔庆国。

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调研组。组长胡士爱,副组长陈邦俊,成员胡修业、吴方财、张琼洁、王坚。

4、商贸流通业发展调研组。组长张帆,副组长支晓华,成员余胜旱、倪相达、陈小燕、易华。

调研活动时间从2008年4月14日开始,到5月中旬。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调研活动,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各组组长根据工作安排和调研的主题确定。

四、调研要求

1、树立良好形象,立调研新风。严肃“四不”纪律:不搞层层陪同,调研组自选企业或工业园区;不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增加麻烦;不搞请吃,一律实行工作餐制度;不给当地政府增加接待费用,伙食费用自理;真正做到轻车简从,树立干部良好形象。

2、重工业基础,找结构难题。调研活动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特别注重调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归口,为破难攻坚打下基础。

篇4

一、解读温州发展,吃透温州精神,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决问题

温州起步时基础也是非常落后,存在“三少一差”问题: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资金开发利用少,交通条件差。但他们硬是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把蛋糕做大,成为全国市场经济的发祥地,个私经济异常发达。36000多家股份合作企业堪称地域经济一大奇观,服装、皮鞋、眼镜、打火机等在国内行业中,占了很大份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元增到3833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到45.99亿元,创造了温州速度。从而形成了温州模式,走出了依靠老百姓自己的力量治穷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大大减轻了国企改革给政府带来的阵痛,有效增强了税费征收总量和财政实力。温州整个发展过程体现出许多可学之处,本人归结为三点,认为尤其值得借鉴:一是要学温州的谋事之识。温州领导班子谋事有见识和前瞻性。七十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温州就悄然盛行裁逢、鞋匠、泥工、木工、理发、弹棉花等手工业;八十年代放开后,抓住机遇,从起步到起跑,很快形成“家庭工业为基础,专业市场为依托,十万供销大军为纽带”的小商品大市场格局;九十年代,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更是放开手脚,进行股份合作制产生、发展和规范的第一次创业,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紧接着进行以质量立市为中心的二次创业,使温州个私经济发展又是一个大转折,温州经济规模空前。二是要学温州的干事之胆。温州发展是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数量到质量的循序渐进过程,整个过程充满艰辛和风险,从七十年代“割尾巴”、八十年代“绕红灯”、到九十年代一度传言他们把资本主义请进了温州,政府和主要领导承受了巨大压力,但始终没有放弃发展这个硬道理。一切以唯实、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他们干事的胆略,真正做到了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对遭遇挫折的个私企业,县委书记现场办公,指定相关部门主管;出现违规问题,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引导、帮助,协力解决问题,创造宽松环境,让其健康发展。三是要学温州的成事之魄。温州采取先繁荣后市容、先发展后管理、先无序后有序的办法,鼓励引导个私经济发展。收费、征税时,广种薄收,放水养鱼,藏富于民,让业主有更多的资本扩张。发展起来后,他们着重有序的规范工作,注重品牌和质量。尤其是85年火烧劣质皮鞋事件,政府采取三个大的动作:一是公开在杭州武陵门一把火烧掉查出的劣质皮鞋几千双;二是成立质检机构,挨家挨户检查,合格一家生产一家;三是建起一条皮鞋文化街,招来各地商人,政府出面担保质量。这个大手笔挽回了影响,坏成好事,造成轰动效应。在一次北京举办的全国鞋类展销有20个品牌获奖。

二、慎思弊利因果,扬长避短应对,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选方法

这些年来,我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为打造温州式瑞金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忧大于喜: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市的发展,我市民营经济也在经历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过程,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已有民营企业6125家,其中私营企业339家,个体工商5786户,就业人数21744人;民营企业注册资金74343万元;民营企业实交税金4500万元,占全市同期财政总收入的38.7%;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7240万元,占全市中小企业销售收入的77.8%;民营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8000万元,占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入的41.9%。从现状看,我市民营企业正逐步进入一个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的加速发展期;从影响看,促进市域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对比看,不说比温州,就与周边一些县市比也差距很大。现在这种基础,要贯彻落实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温州”这一决策,面临的难度和压力仍显其大。

——当前发展民营经济分析弊多于利:一是打造瑞金的主线更为明确。本市第四次党代会郑重提出把瑞金打造成为“江西的温州”的战略决策,为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统一了认识,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学习温州、打造瑞金的基础条件更为优越。这些年的改革,给瑞金带来的变化,与温州起步比,条件优越得多,尤其是交通、环境、信息、红色资源等,都是我市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三是学温州的思路更为清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失误的教训,更有失败的代价,为我们现在用跨越式思维方法学习温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吸取发达地区经验和教训,避其之短,少走弯路;可以面对科技成果幅射和应用平等起跑,把握机遇,争取主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突破,扬已之长,缩小差距。4、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为稳健。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的配合,服务措施的跟进,全民创业氛围已在逐步形成。仅今年7月份止,就新增私营企业5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54户,新增就业人数1999人。这对下一轮“创业热潮”必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5、相关政策和制度更为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市里又接连出台了[2006]2号、73号、205号文件,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考评办法,并实行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具体服务措施,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弊:一是思想仍较模糊,认识不很到位。为什么学温州、如何借鉴温州经验打造瑞金等问题未解决好,以至干部职工的认识模糊不清。即使去温州,仅以能否招到商,转个圈就回,学什么理不出头绪,如何打造更无从着手。其原因,宣传引导不到位。二是财政投入乏力,硬件建设滞后。我市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市场缺、网点少、空间小,其原因,财政投入乏力,制约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三是民企管理粗放,发展水平不高。民营企业、个私业主自身也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的问题,凭经验,缺预测,顾眼前,小打小闹、单一经营。其原因,主要是自我封闭和缺乏引导。四是外部环境不好,服务意识太弱。这些年,市里一直抓行风整治、强调优质服务。但调研中企业及业主仍有很多不满和反感,集中反映一些征收单位和执法部门态度生硬、办事不公、效率太低,动则处罚,用业主话说:象对待犯人一样。其原因,主要是本末倒置,凌架最要敬重的纳税人之上;再则利益驱动,短期行为。五是文件出台不慎,影响政府诚信。这也是调研中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认为对“外商”服务周到,承诺尽力到位;对“内商”优惠不多,兑现不了。用业主话说“做不到就不要承诺,政府都不讲诚信”。影响政府形象。其原因,主要是制订政策仅考虑文件的完整,对相关部门、尤其是直管单位上面的一些规定,缺乏细致、慎重的推敲,影响其操作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催生之力,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定良策

学温州,要学根本,打造瑞金,要联系实际。通过对温州的了解和本市的利弊分析,笔者认为必须着力解决好营造氛围、各方配合、尽快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催生合力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打造氛围。各级党政都应高度重视,从统一思想认识着手,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大讨论,澄清模糊认识,明确目的意义,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面对现实找出路,齐心协力度难关,真抓实干出成果。

2、尊重民企、业主,创优发展环境。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打造瑞金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外商”、“内商”平等相待,真心地尊重民营企业和个私业主,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接待业主要切实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承诺、一次办成。要严格规范一些管理部门行为,多做“喂鸡生蛋”、“放水养鱼”的好事,切实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在收费征税时“广种薄收”,藏富于民,使之有更多的资本扩张,丰其羽毛,扩大数量,壮大总量。一定不能再做那种“抽水赶鱼”的蠢事,以致外来的留不住,里面的往外跑。

3、着手行业整合,提升发展水平。由于民企、个私业主自身不良发育,带来的家族化、作坊式和盲目性等问题。导致规模小,融资难,满足不了扩大再生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此,应高度重视,提早着手,做好协调工作,引导行业整合,做大经营规模,解决融资难题。在抓“旺贸生财”的同时,注重打好红都、名优、商标“三张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篇5

关键词:湖南;创业环境;优化途径

创业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创业的环境条件。创业环境与创业活跃程度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创业活动程度受到创业环境的制约。通过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形成支持创业、服务创业、实践创业的良好局面,这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理论研究和决策者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优化创业环境,并找出其有效的优化和发展路径。

一、创建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经济环境

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是点对点的支持,而应是面对面的全方位支持与扶助,为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可通过建立两个中心来促进这项工作的完成:一是建立民营企业发展中心,由政府、高等院校及一些企业共同建立,为民营企业提供面对面的咨询、管理、技术、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并协助企业建立与政府业务部门的沟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二是建立民营企业信息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政府决策、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市场、金融等各类信息服务,成为企业了解国内、国际各种信息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合作、交流网络。

二、建立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中介引导体系

中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政府部门要顺应改革和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致力于建设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发挥中介服务业机构的作用,着力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湖南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将转变政府职能与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两者相结合,政府的审批职能由改革前的1263项减少为349项,把与政府机关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委托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完成。

湖南着重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咨询作用,加强了新上投资项目的前期科学论证工作。工程咨询类中介服务机构围绕湖南建设城市大框架、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累计完成委托证论、评估、咨询的项目有2000多个,涉及项目投资额达千亿元。二是积极探索和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科学规范管理和市场化运作。2005年湖南出台了《湖南省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6年又制定了《湖南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经过社会各部门上报,由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方案论证、投资评估、可研咨询等前期工作,并需提出论证评估意见。这样,湖南就从法律上逐步健全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调控管理体系,完善了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委托这些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估论证,有效节约了政府投资,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统计资料表明,仅2005年一年,湖南委托中介服务机构评估、审查的政府财力项目就达119项,涉及项目投资额达257亿元,节约政府投资19亿元。三是发挥中介服务机构智力支撑作用,增强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事实证明,在政府调控管理中,中介服务机构不仅能够在投资决策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咨询参谋作用,而且可以在战略规划的编制方面发挥智力支撑作用。近两年来,湖南政府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优势和专家网络功能,委托国内外和湖南中介服务机构,相继编制完成了《湖南石化产业规划》、《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38项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湖南省将30个“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推向社会公开招标,先后四轮向230多个中介服务等机构300余人次广泛征求意见,共吸纳120多位知名专家、知名人士直接参与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吸收各方建议意见2000余条。

三、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多数是由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这种方式在起步阶段具有凝聚力强等优点,但它的家长个人决策、接班人世袭、任人唯亲、产权封闭等局限性已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家庭企业,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那种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根据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也会走向现代化。也就是说,企业新制度的采用与企业的规模大致成正比。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依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的倾向。当然,私营经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和管理方式,要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不过,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帮助它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四、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民营企业资金筹措渠道不畅,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当前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当发挥协调、引导和扶持作用,依托我省中小企业网的信息和技术优势,搭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对接的平台,协调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共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发挥协同效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为此,一是设立更具针对性的企业创新基金,形成省、市、县三级企业创新资助体系,以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帮助;二是通过促进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按国际惯例运作的风险投资资金扶持民营企业,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初级阶段就能得到资助,以帮助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三是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促进企业进行更高水平的资本运营;四是与银行合作,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机制,使银行信贷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运用银行信贷加快民营企业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五是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放大倍数,扩充融资担保额度。担保行业的发展,虽然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目前我省贷款担保规模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需求,同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担保机构也存在着规范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问题。为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政府正在加紧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的方案。再担保机构的设立,将有利于提高担保机构资金放大倍数,促进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有利于政府对担保业的规范和监管;有利于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系统,过去民营经济封闭的产权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也不便于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在投融资方面的好处。随着民营经济产权模式的转换,政府应当在民营经济同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联合、参股、改组,组建企业集团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为优秀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条件,逐步消除民营企业在上市方面的非国民待遇。特别是在配合消化庞大的非流通性国有股、实现国有股减持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参与,使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国有股而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五、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加强环境保护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民营企业应该为其行为负责,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起维护公共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公众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的排放,必将造成环境的污染,环境污染将会侵犯公众的环境利益,这就导致社会的一种不公平。民营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自己的义务,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在过去,很多民营企业只关注最低层次的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只要企业能赢利、完成纳税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或者仅仅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社会公益事业。而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即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因为认识不够,造成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民营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除了依赖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还要依靠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

首先,政府应当灌输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大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

其次,政府应该完善法制建设。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劳动法、生产安全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企业在做到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就体现了社会责任。

再次,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如今中国对企业的评价标准还仅仅停留在经济标准上,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全方位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采取绿色GDP统计。

最后,在舆论导向上,政府应当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评价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造一种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如在企业评优评强的活动中,将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评比的一项标准。

六、通过行业协会方式,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

民营经济主导的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不存在部门管理,但不能没有行业管理。在施行行业管理上,也不能采用过去那种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加以引导和自律。政府通过行业协会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表达政府的意图,行业协会通过对本行业内企业的督导、督察,规范其行为,促进其进步和提高。各级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要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同业公会、同业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加强企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进一步加快和规范各类中介组织建设。

七、强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建议政府应从四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一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者要深刻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二是政府应该完善法制建设。将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三是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四是在舆论导向上,政府应该扩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造并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八、努力搭建民营经济信息平台

民营经济信息平台的搭建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由省工商联、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省商务厅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之上建立终端平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一方面,将帮助民营企业与政府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种发展信息,实现信息“对接”。另一方面,将有助于研究分析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与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制定。

九、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

尽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抓紧制定并实施《湖南省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湖南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湖南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在湖南财政预算中设立民营企业科目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定在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对民营企业扶持:包括规定了财政预算中的民营企业专项资金,设定了民营企业发展基金,鼓励民营企业合作并购,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贴息贷款,设立了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中介组织,并对民营企业进行投融资和创业辅导等。

参考文献:

1、毛卫厅.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EB/OL]..

2、高天乐.民营企业应有社会责任[EB/OL].省略/gb/content/2004-05/19/content_693290.htm.

篇6

关键词:民间借贷危机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驱齐驱,在主导性产业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产业领域民营经济尚不具备替代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的实力;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营经济应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主体地位;在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应发挥各自优势,有机互补,良性竞争。

2010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浙江信泰集团公司和温州立人集团案件为代表,本次危机表现出“层次高”、“情势急”、“涉及广”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危机涉及未偿民间贷款总量高达近万亿元,金融纠纷案件超过万起,近150名企业主因无法偿还银行信贷或民间借贷而“跑路”、“蒸发”,8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破产倒闭,温州民营经济步履维坚。与此同时,温州国有企业改革如火如荼。自2010年10月67户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十大国资集团公司开始,到目前已有16家国有企业集团挂牌成立,重组后的国资集团资产总额大幅上升,企业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明显提升。

于是,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论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学者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的前提下,一边是国有经济吃穿不愁,一边是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此次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宏观调控”和“国进民退”。这些观点认为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是以牺牲民营经济为前提,从根本上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放在了完成对立的两面,认为两者完全是“对立竞争”关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于理论、于实践都有失偏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并非是“对立竞争”,更多的应该是“互补合作关系”。

1.民间借贷危机主因是其系统内部法律规则意识缺失,不能盲目归因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对立竞争”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民间金融体系本身缺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其次是资本盲目逐利和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问题。

1.1民间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缺失

民间金融是推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这并不能掩盖民间金融体系的自身问题。信用和交易安全金融的核心要素,而信用和交易安全必须以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为基础,纯粹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信用之上的金融体系风险不可避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抬会”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融资在温州乐清等地盛行,规模已达数十亿之多,最终由于利率不断抬高导致泡沫产生,爆发于1986年的“倒会”危机与本次借贷危机一样,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游离于法律之外的、人格化的信用和交易体系。

1.2民间资本的逐利性使然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企业订单锐减,原材料、企业用工等成本急速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民营传统制造行业企业利润极其微薄。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瓯越“义利”文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利性”形成“推力-拉力”效应,温州民间资本逐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不锈钢、泵阀、鞋革、医药、眼镜、太阳能、医疗器材、五金家电等多个行业出现“空心化”现象,游资象无头苍蝇疯狂沉迷于“快钱游戏”,从“炒棉花”、“炒房产”、“炒煤矿”、“炒有色金属”直到“炒钱”。按投资人风险喜好及产品类别分类,回报率在10-18%之间里就明显具有风险,回报率超过20%时就属于高风险投资。当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从2003年的8-15%上涨到2011年的25-35%,民间资本的盲目逐利性使其脱离经济实体流入借贷领域。2011年央行温州支行调查显示,在第二季度,民间借贷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成为储户投资首选,到7月份在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当金融泡沫最终破灭,不仅直接导致温州民资的直接损失,也导致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严重。

1.3宏观调控引起资金紧张,担保公司趁火打劫

在艰难维持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对宏观货币政策变化的敏感性增强。为了遏制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流动性过剩,2010年上半年以来,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钟摆式”式的宏观调控让民营企业措手不及。与此同时,银行金融系统提高贷款门槛,并通过担保公司的介入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据统计,截止2011年11月,温州涉及民间融资的各类融资机构多达1800多家,这些以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融资机构,凌驾于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直接导致民营企业与银行金融无法实现通畅对接,“麦克米伦缺口”凸显①。为了应对资金紧缺,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担保公司等融资机构进行资金求助,民间借贷利率顺势拉高,民营经济和民间金融陷入恶性循环。加上“调地产、控通胀”靠宏观政策导致房地产业资金冻结,资金无法及时回收,民间资本链条断裂。宏观调控成为引发民间借贷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看出,民间借贷危机成因错综复杂,但主因在于其内容系统缺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由此而推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是“对立竞争”关系的观点站不住脚。

2.宏观调控与国有经济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点不是“与民争利”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对基础性和技术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因此我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以及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需要为依据的。

2.1宏观调整政策目的是用“有形之手”调节经济运行,不是“与民争利”

在国有经济是否“与民争利”的辩论中,“四万亿”救市计划成为讨论焦点。2008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了救市的十项措施,内容分别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税制改革以及金融改革。可以看出,四万亿资金投资有两个最主要的方向: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民生经济投资。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不能弱化市场,更不能干扰和取代市场的作用,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局限与缺限,即市场失灵。放任市场失灵和经济失衡,会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当市场失灵,就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来适度调控市场,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尽管宏观调控也存在失灵的可能,也确实给我国经济后期发展带来一定后遗症,但这并不能否认宏观调控在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危机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被迫采取“非自由”市场经济的国有化手段避免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扩大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从本质上讲,四万亿救市计划就是运用政府“有形之手”调控经济,应对危机,目的是保证我们经济可以稳定健康发展软着陆,不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

2.2国有经济改革是其自身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方向是“有进有退,进退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要发挥其主导和主体地位,必须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目前,讲我国国有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二是国有经济管理不规范,存在权力缺乏约束、垄断企业收入过高等问题,三是国有经济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等。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以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温州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改革论证了这一点。2008年,温州全市国有企业617户,资产总额为715.91亿元,户均为1.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仅为8.03亿元,负债率平均为69.1%,而且管理体制混乱,除市本级的174户划归国资委监管,其余的400多户企业均没有统一的监管单位。为了改变国有企业低、小、散,企业布局不合理、企业资产良莠不齐、管理体制落后的局面,2010年10月温州市市委、市政府《温州市市级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实施方案》通知,决定全面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实现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明确提出要通过整合重组,加快国资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加速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集中,同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合理用于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困难企业帮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10月第一轮整合重组启动,将61家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10户国有集团公司。经过一年运作,改革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第一,行业结构向国计民生产业和基础性产业高度集中,主要涉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机场、港口和铁路与轨道交通等行业。第二,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1年底企业平均资产达到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资达118亿元,投资着重偏向惠及民生,包括城市交通、城市环境、保障性住房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第三,这10家国资企业所涉及到的竞争性行业,如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由于体制创新尚未理顺,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有经济自身转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色的国有经济改革应该如何改、怎么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改革的根本方向不会变,那就是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3.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而民营经济比重持续上升,据统计2011年民营经济总量超过GDP 的50%以上,在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的民营经济GDP总量已经超过80%。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1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民营经济尚不具备替代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实力

在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争论中,有部分观点认为应该提高民营经济整体地位,因为其比国有企业更具有活力和适应力。我们不能否认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扩大就业、创造税收等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但目前阶段,民营企业担任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条件尚不成熟。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整体实力与技术实力远远超过民营企业。例如,在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30.8%、35.6%、32.9%,私营企业占18.4%、9.5%、13.8%;在新产品项目数、开发经费、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销售收入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44.4%、41.2%、42.8%、43.4%、21.2%,私营企业占10.9%、10.3%、8.6%、8.4%、7.1%。因此说,《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2006)规定,主要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这一领域国有经济要发挥自身优势和整体实力,逐步发展成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由目前我国经济的总体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小型企业虽然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在推动作用,但整体来说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往往难以摆脱以下特点:第一,数量大、比重大、规模小、寿命短。2007年“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专项调研课题”研究认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0.99年,2011年上半年温州共有民营企业7.7万户,占企业总数90%以上,注册资本金2200多亿元,户均不到300万元。第二,技术装备率低、创新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民建中央的《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指出,民营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经营发最主要的困难是“人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长”,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发展长期依赖于低价格的要素成本、追求低成本扩张,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的问题。第三,管理模式带有“家族”色彩,缺乏现代管理制度,人才流失严重。

综合来看,在目前阶段,尽管民营经济总量超过GDP的50%,但企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使其在关键领域还不具备与西方先进企业相抗衡的实力,无法替代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成为主导和引领国民经济的力量。

3.2对于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驾齐驱

一些学者认为,从2005年的“非公经济36条”到2010年的“新36条”都存在玻璃门现象,把民资不能通畅进入能源、金融、电信、铁路、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原因一味归结于央企垄断,这种观点很片面。某些行业中的某些企业由于在技术创造、资源占有或权力的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从而在生产、交换和价格的形成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从而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情况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可能存在。我国国有经济确实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现象,但仅限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盐总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几家企业,其中电网在世界各国都属自然垄断,石油开采属于国家宏观战略不可能随意放开,而电信基础业务则是由于需要巨额基础投资。其余120多家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都不具有“市场禁入”、“主宰定价”等垄断性质。

民资进入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有几个影响因素:第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型国企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民资要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存在一定困难,可先采取参股的方式进入其产业体系。第二,许多基础性行业,回报率低、周期长。例如2010年温州整合重组的十家国有集团公司有七家开展了基础性和国计民生产业,比例提升为70%,且主要以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改造为主,属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小的项目。温州有6000亿的民间资本,但这些国有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融资来源仍主要是银行贷款,其融资项目并不十分受民资青睬,主要原因就是项目前期投入大,加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利润空间的再压缩,民资进入意愿不强。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于2012年上半年,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破解民资“玻璃门”,鼓励民资进入能源、金融、电信、铁路、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温州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金融改革示范区,着力整合规范民间资本,打造“民间资本集散中心”。对民间资本科学规范管理,将有助于减缓中小企业信贷压力,科学引导民资进入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革,并进入预期有收益或者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公共项目领域,实现国资与民资的互利共赢。

3.3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民营实体经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比重和优势

国有经济要按规定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这里所指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是相对于“特殊竞争性领域”而言的,主要指除涉及国家安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些重要骨干企业之外的行业领域。

改革开放30年,以温州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挥着惊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本次民间借贷危机暴露出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2011年8月,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温州民企 “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外迁。温州经济一直是“走出去”经济,目前温州在外商会达184个,企业5.4万家,工业企业约为2.8万家,涉及民资约为2400多亿。包括正泰、德力西等在内的本地龙头企业也已经扩大在外投资比重,且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第二,资金未进入实体。温州人行调查表明,近年来银行对工业的信贷规模增长明显,但工业增长却没有显现大幅增长。据对“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的抽样调查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均涉足房地产开发。在借贷危机发生后,2011年第四季度温州民企类计向银行借贷近170亿,本地银行存款净流出约134亿,但企业整体用电量、产值、物流运输量等指标均没有明显增强,资本陷入借贷与偿贷的恶性循环。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金融危机既会带来危险也会产生机遇。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先沿地带,温州民企的生存现状也反映出目前乃至将来中国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困境。温州经验表明,长期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等要素资源价格扭曲,产业结构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核心竞争力低下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需要。民营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提升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打造企业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发挥企业协作机制,在横向上实现管理、技术、品牌和营销优势互补,在纵向上形成产业纵深链,往产业链两端转移,最终实现由资源驱动转向投入、创新和品牌驱动,提升民企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有赖于民营经济逐利的驱动机制,也有赖国有经济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没有民营经济,市场就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难以活跃和繁荣;没有国有经济,就可能无法实现资源公平合理配置,陷入过度自由市场经济,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合理分工,并驾齐驱,既可以通过功能分工相互制约,又可以通过良性竞争相互促进,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付宇等:我国国有企业性质的重新审视——由“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引发的思考,经济学家,2011年12月

[2]张晖明,曹媛媛:建设国资运营“有进有退”新机制,上海国资研究,2011(5)

[3]邵宁:国企民企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现代国企研究,2010(5)

[4]张宇:当前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争议性问题,经济学动态,2010(6)

[5]张宇,张晨:“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1)

[6]李荣融: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求是,2008(16)

[7]王元京: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互补关系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53)

[8]王汉珏: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12)

[9]张大龙: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法帮网

[10]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百度文库

篇7

8月30日,“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联分析报告说,近年来,国内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宽松的环境约束等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调研显示,2011年影响500强企业发展最主要、最集中的五个因素依次是: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税费负担重和资金成本上升。其中,成本上升和税费负担重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对企业的影响逐年加大。

加上今年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散,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且国内经济发展持续放缓,使得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学者指出,民企应完善自身管理结构和人才团队,化挑战为机遇。

民企的“三座大山”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93072.37亿元,同比增长33.25%,与此同时,纳税总额也高达4094.34亿元,同比增长49.49%,税收增速远超过营业收入增速。

民企税负过重已是业界和学界的共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研指出,73.4%的受访民营企业家表示其感觉目前的税负过重,其中9.8%的民营企业家认为目前的企业税负“非常重”。

全国工商联的“2011-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报告也显示,2012年民营企业将遭遇更大挑战,主要表现在,税费过高、生产经营成本剧增以及融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等方面。网上更有声音把这些问题比喻为民企面临的“三座大山”。而这些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来说,压力尤甚。

据统计,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已有1100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的一半左右。虽然这些企业业已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是自身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重重。

全国工商联在年初的《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特别指出,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一向偏重,且近年来依然有增无减。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罗仲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而且征收的环节不规范,具有弹性和选择性的问题。”

除税务过重,近年,各种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在急剧上升,给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压力。2010年有30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有24个省区市再次上调,平均增幅为22%。

另外,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亦未缓解。据银监会测算,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几乎没有微型企业。而且,小微企业在贷款时基本无法享受基准利率,而且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年实际利率远远高于基准利率。

“营改增”试点

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实施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措施。但是,也有观点提出,真正让私营企业得益的部分并不多。

今年年初,工商联提出对中小企业实施普惠的税收政策的建议,具体包括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设定灵活的年纳税所得额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小型微型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

今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市。明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此次确定的扩大试点地区适用于上海市同样的试点方案、试点行业和政策安排。“营改增,从它的制度设计来讲,中央确实是希望能够为中小企业减负,尤其是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减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说,“但是不确定的是,从上海的经验来看,有一些企业反映说税负确实是下来了,但也有一些企业反映税负不降反增。”

林江表示,增值税的税率高于营业税的税率,但它的税负却是比较低的,原因是营业税针对的课税基础是营业额,而营业额是不能够有任何的成本被用来抵扣。相反,增值税税率相对比较高,在“营改增”之前,最低的两档税是13%和17%,上海今年1月1日进行营改增之后,国家税务总局批了另外两档比较低的税率6%和11%,都比营业税的3%和5%高。

“物流业是今年年初在上海试点的一个行业,但是在试点过程当中,很多企业拿不到增值税发票,而算增值税的时候,是要拿发票去按增值额进行扣税。如果拿不到增值税发票,或者拿的是其他的发票,比如商品销售发票,就不能够依法进行降税。所以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物流企业由于拿不到增值税的发票,其实是按照营业额来扣税,而不是按照增值额来扣税。按照营业额扣税的话,税率又比较高,不是3%了,而是6%和11%这两档比较高的税率去扣税,税负很可能出现不降反增。”

此外,广东省已经确定从11月1日起完成新旧税制转换,开始实施试点,并在8月28日,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相关实施细则,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从8月1日开始,开展试点纳税人认定和培训、征管设备和系统调试、发票税控系统发行和安装,以及发票发售等准备工作。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的初步测算,实施营改增试点后,广东的减税规模将达到数十亿元。而此前广东省国税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实施营改增试点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将有所下降。

广东省的营改增方案和上海几乎一样,但上海的减负减税效果和广东的减负减税效果可能不一样。林江说:“这次营改增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现代服务业,上海是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而广东制造业很多,现代服务业相对来讲是比较滞后,而制造业比较发达,同时,广东的服务业当中,消费,比如像酒店、餐饮等,这些比较多,但又恰恰没有纳入到6+1的试点范围。最强的、传统的服务业却没有列入试点,而那些不是太强的却列入试点了,所以减税的实际效果很可能跟上海不一样。”

挑战与机会并存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会上指出,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散,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季度GDP增速创三年来的新低,出口订单下降,内需不足,实体经济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加剧,形势十分严峻。

黄孟复还表示,原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追赶式的增长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必须从资源消耗型向依靠创新模式的转变,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励民间资本。

在这种经济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林江表示,最重要的还是两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对于政府来讲,该怎样通过一些大项目来稳定人心,让人看到希望和机会;另一个是自下而上,民营企业应当重视完善自身的管理结构、人才团队等,这样才能把握住机会。这两方面都应该结合。

“如果多一些大项目进来,一批配套企业或大量的配套资本就会出来,这样或多或少会给民营企业带来很多商机。比如一个大的汽车厂、汽车项目落成,可能会带动刺激周边地区做汽车零配件的民营企业配套生产,对现代服务业也好,对加工制造业也好,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的。”

篇8

古冶区在抓好各级干部理论学习过程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增强了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重领导,即充分发挥区、科两级领导干部示范作用,突出领导带头。这区从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入手,年初印发了学习方案,要求区四大班子为科级干部作出表率,科级班子为一般干部作出表率,层层抓好学习内容、时间、人员“三落实”,在学习中做到三个带头,即一是带头参加集中学习研讨,带头作中心发言。二是带头自学,做好读书笔记。三是带头宣讲。今年,区、科两级领导干部共撰写心得文章500余篇,上党课200多课时。

抓载体,即切实组织好全区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突出方式灵活。这区根据干部群众不同特点与需求,组织了干部读书竞赛、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宣讲、印发理论知识小册子,举办干部培班、轮训班,开展征文演讲、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对理论问题、观点的理解和认识,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有线电视和网络载体,在电视台开办《理论与实践》栏目,在古冶对外宣传网站上设立“理论研究”专题,进一步加强理论宣传工作。

兴调研,即坚持运用理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突出学用结合。这区坚持每年组织区、科级领导干部开展调研活动,把六七月份作为调研月,区委印发《安排意见》,确定调研课题,分成若干个调研组,由区领导包题、部门负责的形式开展调研活动。今年,广大干部根据区情,以农业产业化调整、企业改制、民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二十几方面为重点开展调研活动,先后撰写了调研文章300余篇。区委对优秀文章辑印了《大讨论活动优秀调研成果集》。同时,这区坚持“走出去”原则,由区领导带队先后分五批赴广东、四川、内蒙古等地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召开调研成果汇报会,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重考核,即建立健全理论学习检查考核制度,突出保障作用。为了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不走过场,这区进一步明确了区、科级干部“学、研、写、讲、用”、中心组学习联络员、集中学习报告、学习档案和学习笔记调阅等制度。为检验学习效果,这区连续8年对全区科级干部进行了理论学习集中考试,考试成绩通报全区。为达到理论学习的量化管理和硬性管理,这区制定了干部理论学习综合考评制度,采取日常抽查,半年评估,年终认定的方法,对各单位学习情况的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干部奖惩、评先、选拔任用等相挂钩。

篇9

一是认真考察,虚心学习。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翻阅区情资料、文件和当地报刊,拜访领导外,坚持深入部门,深入街道,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社区建设、科教兴区及党政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同时多次赴周边区县和温州、金华、宁波、义乌等地考察,参观娃哈哈、UT斯达康、万向集团和天水街道办的几个社区。既对浙江地域文化所独有的创业精神及杭州市以和谐创业为主题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感受,又对浙江各地效能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学习,还对温州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企业上市等热点进行了分析,从而基本掌握了浙江发展的真经。

二是深入思考,解放思想。无论是阅读当地党政机关文件,还是浏览媒体网站消息,随时注意用浙江的思维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弥补以往工作过失。考察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不忘对照和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探索别人经验,寻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良计妙策。通过学习浙江,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开阔,脑筋进一步灵活,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强沟通,结交朋友。加强和当地党政干部交流并融洽感情,上班瞅机会,下班抓机会,虚心做他们的小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建立了深厚感情和友谊。加强与浙江各地的企业界人士沟通渗透,坚持互换名片,真诚相待,实情相告,有几十名浙商表示了加强交往与联络的意愿。注意与在浙江任职的陕西同乡联系,聆听他们的介绍,倾听他们的建议,为今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四是广泛宣传,争取项目。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向浙江的各级领导、政府部门,特别是企业和街道,宣传和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介绍可与浙江对接的企业和项目,使浙江的党政领导和企业界增进了对和的了解,增强了向开放的意识和信心,扩大了在浙江的影响及知名度。有近12户客商初步形成拓展西部市场、投资开办企业的意向,表示在适当时候,将到实地考察和洽谈。

五是严格要求,塑造形象。挂职两个月,严格按照机关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有事请假打招呼。上班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并在不干扰、不添乱的前提下,随时注意与街道领导和有关科室沟通交流。基层调研考察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吃住在招待所,从未搞特殊化。自觉参加挂职组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主动汇报工作学习情况。一切行动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内容开展工作,从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尊重当地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与天水街道的全体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感情。

两个月来,通过考察、学习、参观,对浙江省在解放思想、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协调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获得了许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学到了很多新方法、新知识、新经验,从中也受到很多启发。

1、学习浙江精神,营造发展氛围。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计划经济浙江失宠,以至煤电水运及宏观调控联合指向浙江,浙江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我们大得多。但在困难面前,他们不是怨天忧人,畏缩不前,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保持一种谋发展、求发展、争发展的激情和热情。他们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所取得的成绩不是空谈出来的,也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和拼出来的。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奋力争先、拼命苦干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应当成为我们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相对于浙江而言,我们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改革开放方面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全社会的整体发展意识,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应有的改革、开放、法制、民主、发展、价值、自强、战略、市场、竞争、风险、创业等意识相对落后或滞后,而地域封闭、传统保守、小农经济、小市民等意识又更加严重。因此,加快发展,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清除旧意识,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才会不失时机、抓紧时机,加速发展的步伐。

2、借鉴浙江理念,创新经济模式。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创新经济模式。无论是温州的民本民营民生民利经济,义乌的“贸工联动、兴商强市”战略,绍兴企业的借壳买壳上市,杭州“精致大气、和谐开放”的和谐创业理念,省委、省政府“平安浙江”的打造和“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区围绕中心商务区建设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们都有很大启发。发展经济,就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大统筹,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把“工业立市、商贸兴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紧紧围绕资源开发、结构调整、产业整合和百姓就业,发展工交商贸。既要立足现有工业抓好改造提高,又要舍得出让资产借壳上市,更要像义乌那样,学会反弹琵琶,通过大办特办商贸市场,刺激诱导区域加工工业发展。要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品,形成块状经济格局。要积极运用工业的理念和办法经营农业,重点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抓大不放小,培育地方品牌。要坚持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优先超前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突破点。要坚持民本民生民营民利原则,在开发引导的基础上,放开搞活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要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国道省道沿线,一定要围绕产业集聚和商贸兴业,坚持多点布局,重点发展,形成不同特色的产业带和发展链。在调整产业过程中,尤其要学习借鉴浙江各级政府“无为而治”和“睁一眼闭一眼”的方法技巧,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鼓励群众、支持群众,切不可盲目采用行政手段,对群众的生产经营横加指责和乱加整顿,更不能行政命令或强行组织群众从事不乐意的生产经营活动。

篇10

一、整体情况及措施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我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带领机关干部对17家成长性企业开展调研诊断活动、60家民营企业开展了融资需求调查、对本县农民创业情况和对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制约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已形成调研报告9篇,向教育实践办提供建言献策3篇。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17家成长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找准了存在的18个问题,鼓励和支持成长性企业创立“专精特新”品牌;认真落实成长性企业上规模的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加速成长。掌握了60家企业共需融资23030万元,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银企保三方开展融资合作,加强银企保融资信息对接,充分发挥我县担保公司的作用,为中小微型企业争取银行最大的融资支持。已发放贷款总额11835万元,发放率达51%。

(二)、开展服务《公开承诺》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是民营企业服务主管部门,为认真做好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工作,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围绕“服务企业我先行”的主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结合本人工作职责作出服务承诺,并在局公示栏中张贴公开,接受监督;局主要领导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能,通过网络公开发表了《县民营企业管理局公开服务承诺》,并公布了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了涉企股室的监督管理,制定了《县民营企业管理局涉企股室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细则》,各涉企股结合工作职能公开了《服务承诺》,接受企业监督。通过开展《服务承诺》和涉企股室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督促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干部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改进干部作风、规范行政行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塑造良好的形象,为苏区的民营经济振兴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三)扎实开展“四访”活动,认真解决矛盾纠纷。为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接访、下访、走访和回访的“四访”活动,局综治()办公室做到每天有人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处理来访问题,能当场解决办理的就当场给予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及时报告领导,限时办结,绝不拖拉,来访群众十分满意。机关干部深入“三送”工作驻村点开展下访走访活动,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全局驻村“三送”干部进村入户,对自己的联系户都逐一见面,排查不稳定因素,帮助湖岭村协调解决多年没有办好的饮水问题,化解了村民案件;小布脑村曾绍亮同志,过去曾经是大队的看山员,现在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多次想到县上访要求给予一定的报酬,通过“三送”干部上门做工作,打消了上访的念头,原黄陂手工业联社职工廖直均同志反映其生活待遇标准过低问题,要求享受更多的社保金。经我局核查,该同志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有出入,后经我局对其进行政策的解释,使他知道了少得补助金的原因,消除了上访的思想。通过“四访”活动,排查矛盾纠纷15条,回访重点人员2人,化解案件2件,取得了一定实效。

(四)认真搞好自查和剖析,努力找准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十查十看”的内容,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逐条逐项搞好自查,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总体上看,自查剖析材料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分析深刻,认真查找思想作风、学习意识、工作作风、履行职责、生活作风、服务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深入查找了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履行职能、维护群众利益、遵守组织纪律、生活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真正把工作好坏的评判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把征求意见作为深入实践阶段“十查十看”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采取召开党员干部、离退人员、企业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民主评议等活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大党员干部消除各种思想顾虑,真心实意地征求群众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活动中,全局召开座谈会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60余份,征求到班子集体的意见和建议7条、班子成员个人的8条,达到了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形成共识的目的。

(六)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组织自查、撰写剖析材料、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各党支部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局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局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分析领导班子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他班子成员也开诚布公的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了自我批评端正态度,不避实就虚,不文过饰非,批评不回避矛盾,不纠缠细枝末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其他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

(七)坚持教育实践与工作相结合做到边查边改。广大党员干部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职能优势,干好本职工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工作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坚持把对照检查与主动整改相结合,对查摆出的问题立即着手制定了整改方案、迅速落实;坚持把对照检查与推进当前工作相结合,狠抓服务企业发展、“三送”、稳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转变工作作风,较好解决了企业在融资、培训、管理咨询、制香园区选址、职工低保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转变工作作风。

(八)扎实开展“三治”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年活动和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的部署,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顶着烈日到“三治”工作责任包干区红山岭小区开展宣传活动3次,悬挂宣传横幅一条,开展卫生大清除活动4次,通过宣传和卫生清扫活动,使小区居民能自觉遵守文明规范,杂草丛生的主干道卫生整洁,污泥堆积严重的下水道干净畅通,小区居民看到整洁的道路和累得汗流夹背的干部都感动的说“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三治活动决策好,使我们小区多年的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整治,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做法及成效

按照县委教育实践办的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实施过程中,突出领导干部这个主体,领导干部带头,干部积极参与、深入开展深入实践活动。在深入实践阶段,真正把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提高科学发展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为主要目的,把开展“十查十看”活动作为锻炼干部作风、切实解决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主要手段。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对照检查活动,开展专题调研,做到人人找问题,个个挖根源,件件有着落,干部作风建设有实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在深入实践阶段中,我局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再学习,再动员,进一步学习上级有关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文件、材料和领导讲话精神,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开展清理“”问题和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学党史,知县情,谋发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加快发展,重塑形象”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学习,让大家真正认识到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县委、县政府对加快发展的需要对我们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搞好对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组织好“十查十看”活动,必须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围绕“强素质、树形象、创业绩、求成效”和创建企业满意的民营企业服务部门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为切入点,以强化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总结和归纳意见建议,认真形成班子集体和干部个人的对照材料,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坚持纠建并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在协调解决制约全县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形成符合我局实际、符合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三)领导带头,促进活动全面开展。

深入实践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干部。在深入实践阶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局领导班子分5个组,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活动,主动找干部群众谈心,认真剖析问题,带头整改,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在“十查十看”活动中,我局把转变作风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开展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建设活动,狠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存在的问题

我局的深入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人对深入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精力不够集中,调研工作做得不够深入。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查摆问题还不够深入,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三是有些同志只停留在工作部署上,不注重督促落实和认认真真地总结。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