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计划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学习计划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学习计划措施

篇1

[关键词]语言学习 僵化现象 解决问题

一、英语学习产生僵化现象的原因

语言学习僵化现象产生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语言认知行为因素。一门语言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要看对于这门语言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对这门语言运用熟练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应试背诵”为主。这些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停地背诵单词、短语;每天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做题,而不是在生活中去运用英语。这种枯燥又没有任何关联的学习不会有良好的进步。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使他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幅度就很难再取得进步。

2.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学习者情感的好坏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因素。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反之,消极的学习情感则会在本质上给学习带来不利因素。所以,一种积极学习英语心态是学好英语的一种重要因素。一个好动机是学好知识的良好保障,如果学生本身就对学习这门学科感兴趣,就会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学习,这种情况下的学习的效率比消极的学习效率高了1倍。现今的大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都是为了应付国家的四六级考试,根本不是出自本身对英语的爱好。

3.学习方法因素。适当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事半功倍;反之,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势必会导致反效果。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一个道理,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一下子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茫然与无助导致了学习成效的下降,这也是产生僵化现象的因素之一。

4.学习的环境因素。好的校园环境与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会造就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在中国,英语不是社会交际的主流语言,本身就不存在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导致在语言环境的差异。所以,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在大学这种大班的英语教学。课堂上老师总是一个人在讲解,学生们说、读的过程少的可伶,许多同学甚至一学期都不会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在课下,学生又没有一个可以供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

二、预防与缓解僵化现象的相关措施

从以上对英语学习僵化现象的种种解释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使某些教与学的方式导致了僵化现象,即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外语能力的僵化。下面结合外语教学,提出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他们认知能力相符的学习内容和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形式。及时地调整、灵活地使用手中的教材,增加目的语输入的强度和难度。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的语言运用变得更加准确。

2.从学习策略可知,学生将所学过的语法规则或某个词语的用法错误地应用到其它的语境中去,因此,导致了石化。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最大的益处,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以下是几条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建议。1)毫无条件地接受英语知识点,使用英语时尽量忘掉。2)学习过程中学生多留意目的语中的词汇搭配习惯,尽量降低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3)对英语知识点的记忆尽量作到准确无误。4)即不能随意简化自认为就冗长的英语习惯用法,又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因为冗长的背后有可能隐藏着错误。5)为了获得词汇的准确意义,最好求助于英英辞典。6)提高学生言语中自我监控的意识。养成自己指出常见的错误,如时态,单复数等,然后积极防范错误,以改进言语质量。

3.改变认知观念,积累语言知识。如果学生想要学好英语,首先就要先克服语言心理僵化的心态。不要在平日里,去努力记忆大量的单词与短语,不要再抱有只要死记就能学好英语的心态。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多多的阅读英语的刊物、杂志与报纸;教师可以放映有意义的英语电影,让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观念,积累语言知识。

4.学生要排除情感的干扰元素。首先,学生要改变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努力克服自己在母语上的优越感,培养英语的文化感知力,逐渐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积累英语的文化知识与良好习惯,要多与别人进行交流,多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与背景。

5.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正确传授学生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努力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构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要让课堂“活”起来,只有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给学生塑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

三、结语

通过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而且可以知道他们在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原因和类型。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或者有待改进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可以解决语言学习产生的僵化现象。

[参考文献]

[1]王秀梅,陶嘉玮.与新生谈大学英语学习方法[J].中国林业教育,2005,(01)

[2]曹福英.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03)转贴于中国论

篇2

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在新生入学初期就安排“入学第一课“、”院长解读“等环节,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大学学习,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早操、晚自习等环节的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要求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对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的合理化进行引导和监督,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

三、主抓课堂质量,进行学业预警

辅导员定期听课和点名,避免班级出现迟到、旷课现象,对课堂质量进行把控,提醒学生不要在课堂使用手机。配合任课老师,对学生成绩进行跟踪,对成绩出现挂科的同学及时谈话,采取措施。

篇3

关键词:大一;新生;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82-02

大学一年级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既是人生的新起点,又是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大一新生遇到了很多不适应,进而出现迷茫。而在遇到的所有问题中,学习方面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首先需要面对的。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工作者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表明,大学一年级新生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1]如何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已成为一个普遍需要关注和急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一新生学习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

1.学习目标比较迷茫。大学和中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完全不同。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在高考中过关斩将,进入理想的大学,“上大学”几乎是中学生唯一的奋斗目标。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和生活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从大一开始就要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2]所以,每个大学生除了共同需要完成的学业任务外,更大的目标是需要因人而异,自己确定的。对新生而言,大学是一种新的学习生活节奏。在这里,抛却了高考的巨大压力,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监控,他们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松懈感。学习目标的迷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上的困惑——产生了“理想间歇症”。考上大学了,原有的目标实现了,离考研或就业等新的目标又还远,对大学生活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知;二是发展的困惑——大学新生渴望发展,寻求发展,但又不知道如何入手,无所适从。[3]

2.对教师授课方式的不适应。中学开设的课程门数少,教师讲得细、速度慢、内容少、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个知识点往往要讲几遍,反复练习巩固。而大学阶段要开设几十门课程,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有基础课也有专业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大学课堂信息量大,讲授时间相对少、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教师往往只讲授有关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介绍有争议的问题和学科发展的趋势,较多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4]

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中学生主要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学习途径和方法相对都比较单一,大多数处于被动状态,探索性和自主性不强。而大学的学习则具有较强的专业定向性和一定的研究探索性。大学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5]

二、加强大一新生学习指导的几点措施

1.加强目标教育。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大一新生陷入无助和迷茫之初,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请专家现身说法,引导学生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尽快树立新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立要适合自身的特点,既要明确、具体、简明,又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盲目空想;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可以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大学四年的有针对性的整体规划。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甚少这一现象,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习指导,例如,请专业负责人讲解本专业的特点、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开展新老学生交流座谈会等,使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形成专业自豪感,以便更好地确立学习目标。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表明,不少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学业失败的很大因素是与学习的“散漫”与“无序”,即没有合理而科学的学习计划紧密相关的。[6]因此,首先要教会大一新生制定学习计划。如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直至四年的年计划,使学习进入一个有序状态。其次,培养大一新生的自学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大学尽管学习的内容很多,但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根据大学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尽快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大学学习就尤为重要。通过请往届学长做报告、与杰出校友座谈等形式,引导大一新生尽快克服中学学习方法的惯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从而学会自学。还可以组织大一新生上晚自习,保持中学学习的惯性。再次,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也成了必备的学习技能。聘请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对新生进行讲解,从图书馆的构成,图书检索,互联网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大一新生从入学起就养成去图书馆学习的良好习惯。

此外,也可以聘请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为大一新生讲解科研课题的选取、研究方法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科研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大一新生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人生的一个展新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一关键时间点,对大一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芙蓉.新时期高校新生教育初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2]李国雄,冯志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庆承松,张勇.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8).

[4]杨磊.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思路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6).

[5]潘谊清.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工作策略[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篇4

关键词:学业预警;制药工程;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16-0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考录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7%上升到如今的80%,学生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1],导致学业问题也在逐年增加,试读、降级、退学学生人数也有明显攀升,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来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即建立高校学生的学业预警机制。

学业预警[2]是指学校依据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针对个别学生出现影响学业的情况,及时提醒学生本人并告知家长,通过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教育手段[3,4]。

一、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在2012年制订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散,或因学习成绩、违纪等问题延迟毕业、受到学籍处理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采取相应预警措施,进行帮扶[5]。

根据该管理办法,本校学生的学业预警类别分为五种,见表1。

学业预警等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见表2。学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并根据其所产生影响的程度,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

学业预警机制的构建及预警程序如下[5,6]:

第一,确定预警学生名单。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成绩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确定进入预警范围的学生。

第二,下发预警通知。学院向预警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同时将受预警学生名单发给学院教学秘书、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分析预警根源。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与家长沟通、找学生党员、干部及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查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四,建立预警档案。辅导员详细记载学生受预警的原因、产生根源、帮扶情况、学生转变情况等,建立预警学生档案。

第五,制定学习计划。受预警学生要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要进行跟踪与监督。

第六,预警等级变更通知。对于受预警学生经过帮扶后发生转变,受预警等级发生了变更,要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

二、学业预警数据分析

根据学校的学业预警管理办法,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前四个学期的学业预警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业。

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有5个班级,共有学生177人,前四个学期开设课程34门。其中学业预警类别均为成绩预警,预警等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见表3所示。

从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没有受到学业预警的人数占73.45%,而受到学业预警的47人中,蓝色预警的人数最多为34人,占19.21%,黄色和橙色预警人数分别为8人和3人,占4.52%和1.69%。红色预警人数最少为2人,占1.1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不及格的学生以不及格3门以内的低级别预警的最多。

图1是前四个学期开设的34门课程不及格人数的分布图,这些课程主要是学科的基础课。没有不及格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5人及5人以下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6人及6人以上的课程为6门,这6门课程分别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其中生物化学不及格人数最多为32人。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药研制与研发、制药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质量管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主要学习化学、药学、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学科基础课以化学类(四大化学)课程为主,因此这些课程讲授的难度和深度较其他学科大,学生普遍理解掌握不好,导致不及格人数较其他课程偏多。而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线性代数课程属于通识基础课,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强。这些课程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表4是统计考试不及格门数所对应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以看出占73.45%的学生没有考试不及格,占大多数。而有17名学生有1门考试不及格,占总人数的9.60%,在学业预警人数的比例中最大;其他不及格2门及2门以上的占16.93%。比较发现随不及格门数的增加,对应人数及百分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低级别预警人数较多,而高级别预警人数相对较少。

三、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

根据前述学业预警数据的分析,结合本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改进实施学业预警管理工作方法,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主要根据学业预警等级的不同开展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6]。

(一)蓝色预警

蓝色预警学生为34人,占总人数的19.21%,人数较多,比例较大,为低级别预警。帮扶措施为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谈话,对预警同学提出严肃的正式的提醒,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了解每位同学的实际学习困难和造成课程不及格的原因,经询问发现部分同学是由于学习上的松懈、学习主观能动性差的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尽管这部分学生人数众多,但只要提醒帮扶措施得当,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及时通过补考及重修考试。

(二)黄色预警

黄色预警学生为8人,占总人数的4.52%,属于中等级别预警。针对这些学生,由班主任与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认识到成绩下降的严重后果,了解到个别学生由于在校外忙于打工而疏忽了学业。并与家长电话联系,通过家长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并不知道学生本人在校的学习情况。

(三)橙色预警

橙色预警学生为3人,占总人数的1.69%,属于高级别预警,这部分学生处于试读、降级边缘,班主任与辅导员每月与其交流一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提高重视的程度,督促、提醒和鼓励学生。需要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并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其查缺补漏、树立信心,尽快迎头赶上。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主要详细记录预警级别、预警原因、产生根源、帮助情况及学生转变情况等内容。

(四)红色预警

红色预警学生为2人,均为降级生,占总人数的1.13%,属于高级别的学业预警。这部分学生不及格课程较多,班主任和辅导员每两周与红色预警学生交流一次,帮助他们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耐心引导,细心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定期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其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特别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记录内容与橙色预警档案内容相同。

四、结语

高校学业预警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业预警机制是预防和解决学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业预警数据的详细分析,并了解学生预警的原因及产生根源,在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下,对预警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教育和劝导,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帮扶,保证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及理论、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安府, 张 娜,沈海霞.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79-83.

[2] 陈一虹.大学生学业预警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176-177.

[3] 高明生.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7):209-210+212.

[4] 丁 宏.高校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黑龙江省某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调研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67-68.

篇5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 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 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 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 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 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突出重点 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 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

四、学习计划要尽量全面

学习计划是指学习的具体安排。要想真正完成好学习计划,在考虑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应包括社会工作时间、为集体服务时间、锻炼时间、睡眠时间及娱乐活动时间等。这样,在学习时间内才可能精力充沛地学习。

五、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一般可以用来补课或提高深造。学习较差的同学,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经历常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自由时间逐渐增加的过程。凡是体会到因为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的全局带来好处的同学,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以便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六、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和短安排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应有个大致计划。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往往无法预测,所以长计划不可能太具体,不可能把每天干什么都列出来。但是,在学习上计划要解决哪些问题,心中应当有数。应把一个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七、 从实际出发来制订学习计划

在订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自己知识和能力

2.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

3.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

4.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重点。

八、学习计划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九、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和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时间,可以安排着重看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当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可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时间,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去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等等。这样安排,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由于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注:华大学习网为中学生提供质的学习资源分享。

十、注重效果

不断调整在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应找到原因,及时调整。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现状;生涯辅导

作者简介:寸晓红(1970-),女,云南省腾冲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教育及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92-03

一、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院校相继升格,使得近年来大学录取率大幅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有着充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对个人生涯发展有积极促进意义。

不过部份高职学生并不懂珍惜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学习态度散漫,缺乏积极学习动机,抱着大学任你玩心态;只想要文凭,没有学到应有的专业能力。”成为社会大众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的负面印象与批评。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比如校园环境因素、学习价值功利性、学习兴趣波动及其他(如经济因素忙于打工、情绪与人际关系处理)等(刘亚琴等,2009)。其中,缺乏生涯意识与奋斗目标,学习主体意识淡薄,没有把自我发展作为学习需要是最主要的因素。当前年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根据调查,清楚考虑过自己生涯发展,有3-5年规划,有其体步骤,并落实实行的学生,没有超过50%(于秀芝,2006)。许多学者认为学校有必要通过生涯规划指导与生涯意识启发,促成学生建立生涯目标,养成自我导向学习的观念与态度,使学生能积极探索,思考确定自己生涯方向,并据以订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使自己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生活包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学或专题研究、参加社团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或实习,都能整合形成生涯发展的主导线。帮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自我导向学习的理念思想,起源于人文思潮和人文心理学。人文思潮主张人要为自己做主,并为自己的抉择负责。人文心理学则认为个体在不受压制的环境中,都有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的倾向。在教育实务领域中,Tough(1966)提出自我计划学习的理念之后,自我导向学习一词被广泛使用,并衍生出许多类似的用词,如:自我导向研究、自我教育及自学等,这些名词都含有自己引发、自己主导和自己操控的意思。

自我导向学习是基于成熟的个体有能力进行自我导向成长以及学习动机是来自内在激励如自尊、求知欲望、成长等的假设。自我导向学习与下列观念有密切关联: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动机等。此外,自我导向学习也与个人属性有密切关联,包括人格特质与准备度。在人格特质方面,Taylor(1995)分析自我导向学习者常展现这样的特质:主动、独立、持续的学习;承担学习责任;自我管理;高度好奇心;高度学习欲望和改变的欲望;自信;能运用基本学习技巧;时间管理;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和目标导向等。Guglielmino(1977)认为自我导向学习者能自我引发学习、自我训练、有强烈学习欲望与信心,能应用基本学习技巧,安排学习步骤和利用时间完成学习计划。

研究发现自我导向学习有许多值得推崇的优点。Knowles(1975)认为自我导向学习比较符合自然的心理发展过程,并能适应教育的新趋势及应对未来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的需要。Abdullah(2001)归纳文献认为自我导向学习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帮助个人自身的发展。并指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展现出使自己的学习有意义以及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上的自我责任意识;自我导向学习者较真好奇心也较有意愿于学习新事物,会把所遇到的问题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挑战,期望改变和乐于学习;也发现自我导向学习者对于学习更其动机与坚持、独立、自我教育和目标导向;自我导向学习可以使个人成为更有效率的学习者和更其社会性。国内研究也发现,具备自我导向学习倾向的学生,具有较佳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如邓运林(1991)研究发现高自我导向学习倾向者在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等四项学习行为,都显著优于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者。梁丽珍(2008)研究发现自我导向学习特质会影响学习动机,并借助学习动机中的自我效能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

根据自我导向学习的理论,学生是否能自我导向学习与个人特质及成熟有关。而另一方面,根据生涯教育的理念,大学是职业准备的阶段,个人的生涯发展任务在于“以其体行动追求所喜欢的职业”(金树人,1988)。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应该要能够展现出人格特质具体化、对职业选择关切以及数据搜集与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具体展现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就是要能够订定自己大学的学习计划,并能具备独立性、活动性与一致性的付诸执行的能力。成熟的个体应该具备根据自己的生涯目标,建立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事实上是否如此呢?要辅导学生具备生涯发展上自我导向学习的观念与态度,首先必须对学生当前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据以拟定相关的辅导措施与计划。

基于以上观点,选择云南省六所高职院校为例进行试探性的研究,探究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现况,以作为高职院校拟定学生辅导工作计划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云南省六所高职院校学中随机取样选取1890名学生其中男生867人、女生1023人,就读专业涵盖六所高职院校所设所有高职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均有。研究工具为自编问卷《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并进行预试与信效度分析。问卷重测信度为0.623及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931。利用SSPS11.0进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147 ― 02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使得高校生源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参差不齐,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了较大差距的现实问题,最终表现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使高校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让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再上一个台阶,让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缩小差距,成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成败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建立一支基础文化型和课题研究型的师资队伍,在“教”与“学”上都要有所创新,才能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与提高过程中,有效地传授和摄取知识,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勇于迎接未来的挑战。齐齐哈尔大学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学习中的内部因素(感情因素和学习策略),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焦虑的感情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妨碍自主性学习的关键。鼓励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数学学习策略,不受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制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数学,基本采用能够直接反应其偏好的学习策略。二是:学习中的外部因素(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包括教师、教材、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等多方面。家庭是社会个体化的缩影,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鼓励子女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家庭中,其子女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更大。

1.1 对院校所处的教学层次认识不足

大多数院校没有考虑本身院校所处的办学层次,没有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制定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必要的应用技能。

1.2 对生源之间的差异认识不足

由于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参差不齐,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了较大差距的现实问题。但多数学校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生源之间的差异认识不足,而是继续采用传统的自然班教学,使培养出的人才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无法调动基础较差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根据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编排及表述办法。努力运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论证与应用”的编写模式。可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更新教学模式,拓宽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

1.3 对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本质认识不足

把数学与应用数学混为一谈,视为“基本相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于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本质认识不足,在教学中造成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偏差,使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相分离,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1.4 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方式、方法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不会主动学习和不知道该学什么等诸多问题。在学习方式上只是做一些模拟题,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活学活用的策略,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的学习氛围当中,造成数学水平提高的缓慢或停滞在原地踏步的局面。针对我校2012级数学学院的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显示有34%的学生能够计划自己的数学学习,制定相应的数学学习计划和学习措施。在计划的落实实施中,只有16%的学生能够按计划落实实施,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计划制定是完成教师、家长的要求,或者是头脑一热的结果,他们对数学学习没有产生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厌倦或惧怕数学的学习,造成了学习数学的计划只是空头口号、一纸空文而已。影响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态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个体性格特征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够处在完全自学的状态中学习高等数学;其次,制定相应的自我学习计划;第三,具有一种不受任何环境抑制的能力;第四,有承担学习的责任和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第五,具有决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只有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明确。

2 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篇8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院 非英语专业 英语自主学习 现状调查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外语教学研究的中心已逐渐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自主学习是最近几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外语教学的新趋势。这一概念是Henri Holec于1981年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来的。Holec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从学习者角度看,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语言学家、学者纷纷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尤其在目前的各个层次英语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愈发成为教改及其研究的热点。同时学习者能否“自主学习”也被视为决定学习者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

国外大量的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探索学习者自主性的理论背景,以及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部分专家学者开始调查和分析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的自主性外语学习现状,从这个角度来探究在中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这一问题。然而,关于自主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及效果,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鲜为人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尝试。我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英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证研究,旨在发现这类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在高职高专学院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采用的工具是我亲自设计编写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5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六方面内容,再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样本选择

问卷选取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63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学生182名,二年级学生181名。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做完问卷,当场收存。要求学生按事实填写,每题只选一个最相近的选项。问卷发放363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占总份数的94.8%。

3.调查过程

首先与各班级的班主任协调沟通,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自习课时间,对班级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问卷统一发放给学生,讲明答题要求后,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答题,以确保问卷的真实有效性,再统一收回问卷,以供后期研究使用。

4.结果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先将回收的344份有效问卷分别输入SPSS13.0软件中,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再保留统计结果,为整个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三、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计35个项目,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六方面内容,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学习目的的调查结果

对学习英语的目标调查显示,有23.3%的人希望成为一名真正的英语语言使用者;有16.1%的人希望能够运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有2.2%的人是希望能够听懂英文广播或看懂英语电影;有37.5%的人希望能够无障碍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有20.9%的人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本科自学考试,或托福、雅思,等等。通常英语学习目标越明确,学习动力就越强,英语学习用的时间就越多。对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平均每天花来学英语的时间调查显示,有49.1%的人是1小时;有28.3%的人是2小时;有6.5%的人是3小时;有2.7%的人是4小时,还有13.4%的人没有花时间。这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对英语没有太大的兴趣,不愿意用英语与人交流,而趋于外来的压力,期望通过英语考试,拿到毕业证,找到一份好工作,等等。

2.学习内容的调查结果

对英语学习内容的调查显示,尽管41.5%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内容,36.5%的学生会到书店购买英语学习参考书,但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英语究竟该学习什么;在老师讲课前,75.2%的学生不能自学老师要讲的内容,75.8%的学生不能到图书馆借阅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书;61.1%的学生老师不布置作业自己就不能看书;85%的学生在课堂上怕出错,怕嘲笑,不能积极用英语发言;78.9%的学生课内外上不能利用各种机会学英语;92.2%的学生不能常阅读英语课外读物;77.4%的学生不能常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磁带,看英语电视节目。显然,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内学习任务,学生的英语学习只局限于课本内容,期望通过课堂学习学会一门语言,但缺乏学习主动性。

3.学习计划的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有39.5%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制订相应的英语学习计划,每天只是跟着老师走,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知道这样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还有42.8%的学生虽然有计划,但未能按照计划执行,计划形同虚设,学习过程中还是盲目行事。

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经常制订英语学习计划,学习时间不固定,能完成英语学习计划的人寥寥无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计划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4.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

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显示,64.2%的学生上课时能有选择地记笔记,56.3%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52.9%的学生阅读新材料时,会反复读新词和课文以帮助记忆。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我经常留出一部分时间要同学之间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只有8.7%的学生才做;在课堂内外我积极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也只有少数9.1%的学生跟着做;喜欢参与英语表演、比赛等活动的学生也非常少,占13.4%。在英语写作学习方面,27.2%写完作文,从语法、内容和结构几方面检查后再交;15.1%的极少数人在写作前先列提纲,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了解得很少,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掌握得比较好的是阅读策略,而对听力、写作和口语方面的策略知之甚少,学生们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说”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的能力较差,需要加以指导和训练。

5.学习评价的调查结果

调查中,56.8%的学生能经常对学习结果自我归因,60.1%的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自我调节;48.8%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好时就不能对自我激励;54.3%的学生作业做完后不能自我检查;50.1%的学生不能对学习进行自我总结;55.3%的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向好同学请教;65.5%的学生不能积极寻求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6.学习环境的调查结果

56.1%的学生能够在安静的地方学习,但是意志控制力非常差,63.2%不能远离任何干扰学习英语的事物;上课时感到轻松愉快的同学很少,占20.5%;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学只占42.9%;主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的学生只占36.3%;向好同学学习的占59.0%。

四、结语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到的量性数据分析的结果,所得结论归纳如下。

1.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性。

2.学习内容缺乏丰富性,语言输入不够,学习材料仅限于课本。这些高职高专学生仍然遵循应付大学入学考试的传统学习模式,他们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渐进地展示课外自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确定自学目标,选择自学材料。

3.学习策略单一。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尽管多数学生对阅读策略知道一些,但是对其他方面知道得很少,尤其口语和写作方面知道得更少。在学习策略方面,学生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缺乏系统认识,以考试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选择。

4.学生的计划性不强,管理时间能力差。缺乏对英语知识系统掌握的规划性,大多数学生不能制订出一个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也不能够认真执行计划。

5.评价能力弱,不能评估自己的学习,不能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6.不能积极创造出学英语的环境。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够积极主动向好学生请教,也不能创造机会练习英语。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其英语学习效果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高专学院开展自主学习有其必要性,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高专学院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重视和培养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对高职学院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Cohen,A.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 Teachers,and Researchers[M].New York:New bury House,1990.

[3]Dam,L.Learner Autonomy 3: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 [M].Dublin:Authentic,1995.

篇9

关键词: 国内一流大学 本科生 公费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新近出台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中明确提出,提升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推动高校制定本科生具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的阶段目标。近年来,本科生选择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在一项针对清华大学2010年毕业生的调查统计中,有出国深造意愿的毕业生人数达到总人数的50%。从学生个人因素分析,由于大学扩招,学历贬值,大学生毕业后想找一份称心如愿的工作越来越困难。面对就业压力,有些人选择在国内读研,延缓就业压力;有些人选择出国留学,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层面分析,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和各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留学深造的机会。高校本科生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在读期间的出国现状,并希望借鉴国内一流大学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的措施,对国内本科生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现状

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占了总人数的92.67%,可见,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国民已不满足于当前国内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国内高校正面临着国际化教学改革的巨大挑战。过去几年,国内高校均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在教学上进行了诸多改革,尤其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在校本科生留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1.主要途径。

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的主要途径包括国家公派出国、交换生计划、暑期学校和联合培养等。各种出国方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总体而言,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出国机会相对普通院校学生更多一些。以北京大学为例,2008年该校赴海外交流本科生共800人次,其中以交换生身份及暑期学校学生身份赴海外高校学习者共计256人次,另有少部分同学赴海外攻读学位(即联合培养),其余为参加实习、短期考察和国际会议等。下面对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1)国家公派出国

目前,国家公派出国仍是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途径。随着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的加快,公派人数逐年增加,资助对象也更加广泛。从2012年开始实施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面向“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选拔本科二年级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水平院校或机构进行3至12个月的课程学习,开展毕业设计或实习等。重点资助农、林、医、师等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国内一流高校均积极参与了国家公派留学生计划,按留学基金委网站上要求的步骤和时间,有选择有次序地输送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通过本科生留学项目,提高了本科生人才质量,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人才国际化培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2)交换生计划

交换生计划,是指国外院校与国内院校签订协议,每年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的项目。交换生计划可以细化为两种:第一种是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校际协议确认的学期交换或学年交换项目;第二种为国内大学各院系与海外大学或院系签订合作协议确认学期交换或学年交换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国内学生可以到国外关联院校就读几个月甚至1年时间不等,学费全免,部分学校生活费也会免除,但有的院校生活费还是要学生自己负担;在国外院校修的学分,国内院校予以承认,最终获得的是国内院校的毕业证书。

(3)暑期学校

暑假学校一般为海外大学的盈利项目。但是根据校际的合作协议,这些项目针对经过选拔的大学团队都有不同比例的学费减免,而且为其中部分同学提供全额奖学金。北京大学每年的暑期选拔学生参加海外高校的暑期学校项目,目前包括美国耶鲁大学(30人/年)、加拿大约克大学(5人/年)、德国慕尼黑大学(15人/年)。

(4)联合培养

“2+2”是常见的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后到国外再学习两年;学生在国外的两年,国内学校为其保留学籍;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国内和国外院校两个学校的学历证书。这也是本科期间出国的一种方式。参加这个项目一般是自费。

除以上四种留学途径外,部分高校设立了海外游学基金,资助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第一个设立本科生海外游学基金的高校,它资助综合素质在前20%,并且家庭非常困难的学生到海外游学。另外,国内高校都积极鼓励学生自行申请参加海外大学主办的各类竞赛、学术会议和学生论坛,由校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学生的国际旅费及其他费用。

2.管理方式。

本科生公费出国一般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管理。教务部门所谓的管理,其实也是提供出国服务。学校教务部门本科生出国或交换生计划通知,根据出国项目要求制定具体的出国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本科就读期间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外语水平等,部分还带专业限制。本科生出国通知后,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学生自行与境外院校联系,拿到国外院校的邀请函。教务部门同时要帮助准备出国材料,组织出国专题讲座,介绍出国留学情况等。学校也会适时开展培训。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都开设了本科生出国培训班。

另外,部分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出国咨询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海外事务中心是隶属于交大教务处,面向全校本科生,负责海外游学项目的宣传、咨询、办理等工作,定期举办海外游学展、海外游学成果大赛、游学经验交流会等服务活动。海外事务中心致力于给每一位交大学子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游学信息,帮助他们在游学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进。

三、本科生出国存在的问题

1.出国存在盲目性。

很多即将出国的本科生,对为什么出国、出国学什么、回来后怎么办这三个现实问题都没有考虑清楚,抱着出国开阔眼界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从申请到出国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尤其交换生计划,学习时间比较短,如果在出国前没有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出国可能就变成旅游了。在国外学习一年时间,既要熟悉语言文化,又要深入研究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2.出国准备不充分,学习计划不合理。

公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选拔时就有专业的限制,仅限于重点专业或者国家积极推进的专业的学生。一般以理科、工科、医科、师范类居多。对于自费出国的学生,如果没有提前对国外专业进行了解,就会导致在专业选择上盲目。有的学生甚至对专业没有要求,只要能出国就行。专业选择不审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大,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3.缺乏后期监督管理,学习效果评价不完善。

本科期间出国,虽然留学基金委规定了联络人制度,定期与本科生取得联系和交流,但学生在外学习比较自由,大部分依赖学生的自觉,缺少硬性监督。另外,回国后缺乏对其学习成果的检查,学习效果评价不完善。

四、对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公费出国的一些建议

本科生出国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国际化的培养更是有利于本科生自身的成长,但是高额保证金还是把许多一般家庭的学生排除在外;本科生出国和研究生出国存在一定差别,不是专注于研究某一方面,而是具有游学性质,学习时间短,学习要求相对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国内一流大学本科生公费出国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为本科生创造更多留学机会。

国内一流高校的定位应放眼全球,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举办大型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国际学术界知名人士来校作学术报告和从事合作研究;高校教师频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从事校际交流、利用假期到国外做学术访问,都是加强国际合作的方式。同时,积极与教育部沟通协调,力争申列国家优秀本科生出国留学项目,选拔推荐优秀本科学生出国留学,探索本科学生国际化联合培养的新模式。积极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联系,签署优秀本科学生国际交流协议,选送优秀本科学生出国留学,选派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暑期学校。

2.对本科生出国进行前期引导,设立专门的学生出国咨询机构。

对本科生出国进行前期引导,将出国基本知识加入本科生日常课程中,通过《演讲与口才》、《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对国际基本礼仪有所了解。设立专门的出国咨询机构,负责海外游学项目的宣传、咨询、办理等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自行申请参加海外大学主办的各类竞赛、学术会议和学生论坛,校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学生的国际旅费及其他费用。

3.加强本科生回国后的后期管理。

通过明确留学期间的监督管理职责,准确把握留学生学习动态;进行后期成果鉴定,实现延续性教育管理。本科生回国后,通过举办海外留学成果大赛、留学经验交流会等服务活动,分享出国经验与感受。后期管理当然不仅仅是监督,也包括为归国学子提供服务,还包括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就业、成才。

参考文献:

[1]刘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J].教育评论,2011(3).

[2]香港教育资料中心编.香港教育透视[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207.

[3]吴福光.香港教育发展前景展望[A].张泰岭,吴福光主编.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探讨[C].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28.

[4]郭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8(1).

[5]徐丽.出国留学进入大众化时代[N].深圳商报,2008-1-9(B05).

[6]程希,苗丹国.出国留学六十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思考(1949—2009年)[J].东南亚研究,2010(1):79.

[7]刘国福.近三十年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理性回顾和法律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5.

[8]陈学飞.中国留学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J].神州学人,2006(6):9-10.

篇10

〔关键词〕学业拖延;研究进展;教育干预;初中生

〔中图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6)-0011-03

一、引言

拖延的概念最早是由所罗门与罗思布卢姆(Solomon& Rothblum)提出的,他们认为拖延是指个体不必要地拖延任务以至产生主观心理不适感的行为[1]。一般认为,学业拖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理[2-3],它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个体的拖延是非理性的;第二,个体有时间和精力,必须且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往往伴有自卑、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长期的拖延行为会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学习中经常拖延导致学生的时间管理混乱,学习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最后造成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对学习任务的不必要延迟。长期的习惯性拖延最后会导致学生产生内疚、自责、焦虑、自尊心受挫等不愉快的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由于自我认知与控制能力还不太成熟,大多数的初中生并没有对学业拖延问题引起重视,所以学业拖延在初中生中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放学后玩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临近考试了才想起复习等。因此,本文对关于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研究进行理论性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对于初中生纠正学业拖延行为,学会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成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业拖延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业动机因素

研究显示,个体的拖延行为与成就动机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的动机越高,主动性就越强,其学业拖延行为就越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拖延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我效能感低,从而对学习任务缺乏主动性,产生很多拖延行为。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主动性较高,时间管理与计划性较好,较少产生拖延行为。而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学习,计划性较差,才会产生频繁的学业拖延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作业或某一活动任务的信念,也是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把握程度。叶晓红[5]对290名初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中生的学习拖延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自我效能的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其拖延的可能性就小。低自我效能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完成作业,自信心不足,他们体验的往往是拖延带来的成绩不佳,在失败的情绪体验下,对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

(二)情境因素

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也受到其学习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较好,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出现拖延行为的可能性就小。而如果班级环境差,学习风气不好,学生发生拖延行为的概率就高些。此外,教师的管理与授课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拖延行为。研究显示[6],教师经常责备学生,而不是关心与辅导学生,就容易使学生自尊心受挫,从而推迟完成该学科老师的作业。学生更愿意完成那些关心学生,对学生和蔼可亲,讲课方式独特,并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的教师的课程任务。如果教师的授课方式生硬、呆板、无趣,对学生又比较严厉,并经常责备学生,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拖延完成该教师的课程作业。

(三)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孩子学业拖延行为的因素之一。研究显示[7],父母亲专断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学业拖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郭田友等人[8]对普通中学的4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显示,孩子的学业拖延行为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呈现负相关,而与父母亲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父母的温暖理解能够减少孩子的拖延行为,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等教养方式能够增加孩子的拖延行为。马欣仪等人[9]的研究也显示,个体的拖延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多些理解、尊重和情感温暖,在学习上对孩子多鼓励和关心而非批评、否认与拒绝。

此外,学业拖延行为还与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学习策略、自我调节水平、适应性、学业倾向、自律性及学习任务的性质等有关。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各个方面的有利结合来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加学习主动性,减少学业拖延行为,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三、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研究进展

(一)学业拖延的年级差异

国内学者齐丹[10]在研究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特点时发现,初中生的拖延行为比较普遍,拖延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各年级的学业拖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总分上来看,从初一到初三呈现递增的趋势。左艳梅[11]的研究也显示,中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从初一到初三,其拖延行为依次增加,初三学生的拖延行为最严重。

这可能是因为初一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方式还不太熟悉,但内心都有一个新的计划和目标,加上初一的学科任务较轻。因此,在学习的初期,都保持着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拖延有关学习的任何方面,学业拖延行为较少。进入初二以后,学生基本适应和熟悉了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些学生开始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由于贪玩逐渐养成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等不良学习习惯;初二也是学习成绩明显分化的阶段,那些时间管理良好、学习目标明确、按时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后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而那些成绩下降、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主动性下降,进而产生越来越多的学业不良行为。进入初三后,学生面临升入高中的压力,学习任务加重。同时,学生自行安排学习时间的难度增加,在学习时间管理和学习任务的分配上很难处理,从而产生学业拖延。

(二)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

朱晓斌等人[12]在对初中生的学习拖延情况进行比较时发现,男女生的拖延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生的学习拖延程度要比女生偏高,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13]。但国内学者胥兴春[14]等人的研究显示,在性别方面,男生的拖延水平高于女生,而在作业拖延、总体拖延与自学拖延这三个维度上,男生与女生的拖延存在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在生理上,男女生发育的速度不同,女生比男生成熟的早。伴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女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更高些,因此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学习主动性强,拖延行为比男生要少。另一方面,在初中阶段,男生有更多的攻击性,比较难管理,而女生则遵守纪律,容易管理,而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女生要比男生做的好。此外,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自己的努力比能力更被人们看重,努力学习可以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女生的学业拖延行为较少。可能因为所选的样本不同,也有研究显示[15]男女生的拖延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男生的学业拖延水平高于女生。

(三)学业拖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显示[12],学习不良初中生的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学习中等与优良的学生,学习拖延在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明显的中介效应。也就是说,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拖延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并通过学业拖延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王国燕[13]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倾向对学生的总体成绩、英语、政治成绩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业拖延程度高的学生有可能具有更差的学习成绩。胥兴春等人[14]的研究显示,初中生学业拖延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高低拖延水平的初中生其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其学业拖延水平较低。

四、对学业拖延的教育干预

初中生的学业拖延行为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并且长期的学业拖延行为会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减少这种行为。

(一)教师的行为榜样及监督作用

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按时上课和下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让学生明白拖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的危害性。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计划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减少学业拖延行为。如果学习没有目标与计划,学生在学习中便没有了步骤,也缺少了因完成计划而获得的内心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没有学习计划,学生会在心情好时努力学习,心情不好时便把学习书本束之高阁,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长期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短期目标与计划。如果学生按时或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表扬,强化其正确的行为;而由于拖延没有按时完成计划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警告其拖延行为。这样在计划的督促下,学生都会积极地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体验到成就感,减少拖延行为。

(二)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许多研究显示[7-9],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拖延行为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温暖、支持和帮助,而不是拒绝和否认,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并注意劳逸结合等。在学习上,父母应当督促孩子完成学习计划。当孩子没有完成学习目标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其在父母的温暖支持下继续努力;当孩子顺利完成了计划时,给孩子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其进一步提高。

(三)学会时间管理

学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不拖延的好习惯。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的科目比小学时期增多,学习任务也有增加。因此,在学习中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并按时完成任务,有目的、有意识地杜绝拖延,这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以后的工作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1]Solomon L J,Rothblum E 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31(4):503.

[2]Steel P.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7,133(1):65.

[3]Senecal C,Julien E,Guay F.Role conflict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33(1):135-145.

[4]Lee E.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 and Flow Experience to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5,166(1):5-15.

[5]叶晓红.初中生学习拖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1-113.

[6]黄佳恩.大学生自我调整效能、学业焦虑与学业拖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8.

[7]Pychyl T A,Coplan R J,Reid P A. Parenting and Procrastination: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Parenting style and self-worth in early adolescenc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3(12):271-285.

[8]郭田友,黎劲,杨闯,等.初中生的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8(28):587-590.

[9]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等.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75-676.

[10]齐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教育心理,2011(3):57-59.

[11]左红梅.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2]朱晓斌,朱金晶,张莉渺.初中生学习拖延与学习适应性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96-1200.

[13]王国燕.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4]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