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

篇1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篇2

《R鲁周刊》: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诸城农业发展现状。

孙吉海:改革创新是诸城的靓丽名片,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市。

2016年诸城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工业园区化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县域内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种养结合、产城融合、农业新型业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农业品牌化引领、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五化发展”新模式,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诸城有哪些可供其他县市参考的经验?

孙吉海:首先,我们通过创新种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发展。我们构建了三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截至2016年底,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元用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抓“三调”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零散调规模,畜牧业抓“两提”提升标准质量、提升养殖效益,培优培强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镇街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农业技术的支撑非常关键,2016年,诸城市政府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共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诸城研究中心”,中心充分发挥农规院的技术优势,开展了废弃物资源量调查,总结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为产业内部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政府也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基金。

其次,创新产业化经营,统筹三次产业发展。我们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扶持力度,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积极实施“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有18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对接。通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打破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相分割的局面。

第三,创新城乡四级平台,承载产城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发展平台,推进镇街发展平台,优化社区发展平台,完善产业园区特色发展平台。全市各类园区共吸纳过亿元项目300多个。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行社区和产业园区同建,培育起特色产业社区132个,社区产业园入驻企业1229家。

第四,统筹协调要素整合,支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我们引导了4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社区设立“金融服务站”,派驻金融服务人员707人,打造起“两公里金融服务圈”。成立了建信村镇银行、泰丰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5家小贷公司、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452个,发放涉农贷款293.5亿元。通过强化农业科技下乡,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社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再一个,就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6年,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多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其中投资4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安排500万元果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苗木繁育、示范园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诸城还存在哪些问题?

孙吉海:一是种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诸城市农牧业体量庞大,虽然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种养结合模式,但是总体上种养分离现象仍然存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已成为种养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

二是三产融合程度还不够高。诸城的汽车、食品、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均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不够强。服务业中,生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区、镇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但真正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较少。多数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四是资源要素存在瓶颈制约。农业农村的有效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融合型人才欠缺。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齐鲁周刊》:产业融合与精准扶贫如何实现有机结合?

篇3

学习先进经验,跨越发展得先机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之后,凉州区教育局注重教育发展内涵,狠抓教育质量,于2012年深入开展了“质量提升年”活动。

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重视教学,必须依靠课堂,把先进办学理念和优秀教学方法落实到全区所有中小学。

凉州区开展的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先进经验宣讲学习活动便是落实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

“聆听这样的报告,开阔了教育视野,明确了自己实践新课改的努力方向。学习他人之长,是为了创新自己的工作;借鉴先进经验,是为了改变现状、超越自我!”凉州区黄羊镇广场中学杨伟元老师参加完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先进经验宣讲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早在今年2月,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便对此次培训学习活动作了安排。从3月24日起,凉州区教育局组织教研员、区直小学校长、区直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共四批62人赴浙江杭州西湖教育集团参加了全方位的“影子”培训,有效探寻落实教育质量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经验。全过程的“挂职”学习和“影子”培训,使凉州区教研员、校长和一线教师近距离接触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教育方法。每一期培训,参训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并在返校后进行示范课教学。培训结束后,凉州区教育局在《凉州教育》结集刊印了教师培训心得,分发至全区每一所学校。

为使先进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5月21日起,凉州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队,抽选参加过“影子”培训的20名校长和教师,分四个宣讲小组在全区38个乡镇学区进行了42场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先进经验宣讲学习活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5月26日,凉州区教育局又举行了1200多人参加的城区中小学教师学习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宣讲大会,把宣讲学习活动推向了。

一项学习活动能如此深入、系统地开展,表明了凉州区发展教育的决心。以学习杭州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先进经验为契机,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铺开。

缩小城乡差距,教育资源更优化

打造公平优质的教育,必须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的差距。随着武威市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的实施,人才的因素显得更为关键,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的创造型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工程。

面对这一形势,凉州区教育局以全面落实《纲要》为契机,把提高质量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把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学校管理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努力实现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为保障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全面提升核心区教师综合素质,凉州区教育局出台了《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流办法》,从2012年起,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30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到核心区农村中小学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与此同时,每年选拔50名核心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到城区中小学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

凉州区还坚持每年从城区中小学选派50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到核心区农村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专题报告、示范教学、说课评课、交流互动等形式,帮助核心区农村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流让凉州区形成了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教育工作新格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早在2011年,凉州区就以“两基”迎国检工作为契机,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采取政府拨款、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和部门帮扶等活动,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多措并举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到省上下达的实验教学专项经费1095万元,为50所初级中学配备了理、化、生实验仪器,为35所农村初中配备了理、化、生标准实验台桌,初中教学仪器全部配齐;为240所小学配备了数学、科学实验仪器。争取到省上下达的图书购置经费219万元,购置图书19.7万册。

通过努力,如今全区中小学图书室藏书丰富,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室设备一应俱全,活动室、档案室、卫生室、实验室器材不断充实,各室均有专人负责管理,制度齐备、资料详实、各尽其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落实质量工程,质量提升有保障

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区,如何让教育整体水平满足教育强区的目标要求,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凉州区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着力思考的问题。

2011年,凉州区教育局班子成员集思广益、创新举措、锐意进取,通过改革学区、学校年度考核的办法,加大支教力度,加强教育督查,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区教师内部调配,规范教师选调进城和评优选先办法,规范职称评聘工作,对城区学校个别教师进行了调整交流,清退了城区代课教师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规范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篇4

正确处理规划编制和规划执行的关系

推动苏中融合发展,重塑经济地理,应当坚持规划引领,增强规划编制和执行水平。

注重规划的编制。建议重点围绕如何与长三角核心区对接融入,合理布局土地、人口、交通、产业等要素,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苏中地区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应当突出三点:一是前瞻性。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变化,提出应对策略,确定发展框架。二是统一性。注重与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宁镇扬同城化规划的衔接,注重三市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三是可操作性。从规划编制之初,就充分考虑规划执行问题,并提高到操作层面上,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注重规划的执行。建议从三个层面增强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县级层面应该拥有一定的规划编制权,在保证与上位规划一致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好规划,及时与上级和周边地区沟通对接。地级市层面,在抓好自身规划执行的同时,对县级市一些重要区域的规划加强指导和把关。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对苏中地区发展规划相关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正确处理产业集聚和错位竞争的关系

苏中地区应注重合理分工、差别竞争,以产业集聚强化发展优势,以优势互补提高发展效益。

注重产业协作,加快产业集聚。借鉴苏南、苏北共建园区的做法和经验,引导苏中开发区加强与苏南开发区的结对合作。围绕产业链前延后伸,加大龙头项目、缺环项目、延伸项目招引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例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上海、浙江,以及南京、镇江、扬州、淮安等地均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苏中三市特别是扬州市,建议用足用好江苏省支持苏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精心服务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积极争取上海大众二期项目落户,努力打造江苏乃至长三角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继续加大汽车零部件项目招引力度,加快零部件项目集聚,打造以配套上海大众为主,辐射周边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注重错位竞争,培育产业特色。引导和支持南通重点发展依托江海的船舶、钢铁、化工等临港产业以及与上海分工协作配套的其他产业;扬州重点培育壮大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电子信息、化工等产业;泰州重点培育壮大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产业。同样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建议苏中三市特别是扬州市找准自身产业定位,根据不同车企的市场、消费人群的区别,确定产业发展重点,避免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形成产业同构化、同质化竞争。

正确处理整体融入和局部率先的关系

考虑整体性,推动苏中地区整体融合。一是加快推动同城化进程。建议苏中三市主动融入宁镇扬同城化和锡常泰、苏通经济圈建设,努力在设施、产业、资源、要素等方面提升融合度。加快规划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际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间无障碍对接。二是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南通全方位融入、对接上海,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扬州围绕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目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底蕴、古城风貌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城市。泰州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苏中三市加快推动与下辖县市同城化,引导各县市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培育壮大重点中心镇。抓住扩权强县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扶持薄弱地区发展。针对苏中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按照《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考虑差别化,推动部分地区率先融合。苏中地区各个地方条件不同、基础不同。在推动苏中地区整体发展的同时,根据各个地方区位、产业、资源的不同,每个大市选择1~2个县市,打造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这一点在苏中地区发展中已经有了实践。例如,靖江2003年就与江阴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跨行政区域的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带动了靖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苏南、苏中的联动开发起到了示范作用。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发挥靖江、启东的先行优势,将它们分别打造为泰州实施江海联动开发的先行区,南通实施跨江联动、转型升级的先行区。此外,仪征作为宁镇扬之间的节点城市,交通十分便捷,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南京、扬州紧密相关,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也与南京、扬州联系密切,建议考虑将其打造为宁镇扬同城化的先行区。

正确处理综合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加快开发进度。以过江通道和城际轨道建设为重点,以快速化、通勤化交通网络建设为目标,推进苏中三市与苏南、上海综合交通网络的全面衔接。针对苏中地区水网密布的情况,将水利工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实施江河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和河道疏浚等工程。推进苏中电网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苏中地区能源、信息保障水平。

以资源保护为红线,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当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建议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议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从严管控污染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长江岸线是苏中三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一方面,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快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推进沿江深水泊位和内河干线航道建设,使南京沿江港口群具备类似于沿海港口的功能。另一方面,按照综合开发、效益优先、集约利用、远近结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科学划分生产、生活、生态和预留岸线,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与生态相结合。

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坚持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当前,与上海及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地区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充分,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存在差距。苏中三市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瞄准长三角核心区,在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加快追赶进度,逐步消除与长三角核心区之间的差距,接近和达到长三角核心区发展水平。

坚持将改革作为最大红利。江苏省委、省政府针对苏中三市的特点,提出了“一市一试点”的政策。其中,南通统筹沿江和沿海开发,统筹海洋和陆地产业发展,统筹海上和陆域资源的利用,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泰州依托产业基础,深化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较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跨越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扬州虽然地处江北,但是江南特色浓郁,与南京、镇江同城化效应明显,积极开展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与苏南全面对接、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苏中三市应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根据各自试点任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未来5~10年改革框架性方案,以及最近1~3年的具体行动计划。二是抓紧组建工作机构。成立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设立改革办公室,负责综合改革的谋划、统筹、推进、督办工作。三是抓紧启动相关改革。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稳步实施、综合改革的思路,优先选择部分重点领域、突出环节,率先启动改革,以带动综合改革试点的整体突破。

坚持将稳定作为重要保障。改革必然牵涉利益格局的调整,往往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阻力。如何克服这些压力和阻力,既需要基层的努力,更需要高层的决心。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改革,更加重视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转变,放手、放权、放给市场正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思路。因此,在推动苏中地区改革的过程中,省级相关部门要带头支持改革,给予基层一定的试错权,保护地方的积极性。地级市对县级的指导、把关,应更多地侧重于宏观层面,不宜过于具体。尤其是在行政审批方面,建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县级层面要统筹好改革力度与群众接受程度的关系,既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又保证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自觉参与和支持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正确处理政策支持和自我奋进的关系

推动苏中融合发展、重塑经济地理,既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苏中三市的自力更生、加压奋进。

篇5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正面临一些难得的机遇和自身优势,但同时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也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是总体经济上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二是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农产品供应“优的不多,多的不优”现象普遍,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日趋紧迫,破题困难。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势头难以遏制,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难度仍然较大,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收窄;工业发展减速,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限;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农民财产性收入难以实现,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四是在粮食连年增产、农业持续向好的背后,各种生产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资源环境的“红灯”开始亮起,农业呈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等新特征,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并相互交织、复杂多变;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白色污染,严重危及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和质量安全;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已难以为继。五是如何统筹协调河南省肩负的粮食安全重任与发展高效农业的关系,尤其是粮食生产中的国际国内价格倒挂,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挤压,部分农产品结构性供求失衡,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产增产等难题,这是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以新理念引领河南省现代农业新发展

将三产融合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新困境的一把钥匙。县域经济不发达,产业发展缺活力,城镇化水平难提高,要素活力待激活等,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遭遇的问题。而农业一直都是县域以下的主体产业。由于农业的弱质低效性,单靠农业自身很难摆脱经济“低谷”状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必须有农业做基础,同时又接二连三,极大拓展了农业的增值空间和产业发展领域。一些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已经充分展示了这种发展模式的价值功能。“十三五”时期,各地均应努力打造链条完整、功能互补、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格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或以产品为依托,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保险资助等服务,发展产业链金融,开展共同营销,打造联合品牌。或以a业为依托,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市)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主体与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企业集群集聚。或以产权为依托,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试点,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增值收益。或以产城融合为依托,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或以产村融合为依托,进行特色村镇建设,建设地方特色小镇。

把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激发农业内生动力的根本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就是“转方式、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能结构,降低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类成本,补齐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环境受限等各种短板,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业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结合河南省实际,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必须确保口粮安全,也就是小麦和水稻生产,这是前提,但也要改变由过去过度强调高产向注重调优,注重品质,注重效益转变。二是适应市场需求,该调减的调减,该调优的调优,如适当调减玉米种植,积极发展符合企业加工标准的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市场细分的优质油用、食用花生,特别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油酸花生,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干鲜果、设施瓜菜、高山冷凉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在畜牧养殖业上积极促进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并积极与种植业结合发展循环农业。由此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努力增加绿色安全质好品优农产品的供给,增加特色农产品供给。三是要努力推进全省农业形成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的方向格局,以此加快构建全省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转方式、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的改革目标。四是要大力扶持产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创新,这对农产品结构优质化发展至关重要。在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中,优质农产品的价值不能合理有效实现,已经成为农业优质化发展的关键,农产品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仍是普遍现象,只有通过有效适宜的产业模式或营销模式,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才能得以体现。

以三大工程为抓手实现发展新飞跃

首先是“百千万”工程。其是实施粮食核心区战略的主抓手,是河南省的一张王牌,也是河南省的一大优势。目前全省粮食生产已经实现12连增,夏粮实现13连增,创造了粮食生产史上的奇迹。但要在高起点上实现持续丰产丰收、再创新高,难度不言而喻。因此,今后粮食生产的重点应放在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或模式上,包括育种目标的调整、技术的集成应用、新型主体培育、补贴政策的优化等。尤为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强力推进粮食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采取联合、兼并、改组等形式,培育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做大做强,扭转“麦强面弱”局面,全面提升河南省粮食尤其是小麦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篇6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截止2016年7月全国基本t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95亿,同比增长5.7%,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逐渐被接受,在我国有28.3%的城市居民将商业保险列为首选,有36.7%的消费者购买医疗保险,有57.3%的消费者认为在参加社会统筹医疗保险之外,还应再购买一些商业保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提出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医疗保险是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范畴。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强制实施的。费用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通过医疗保险机构来统一管理。这种保险属于社会福利事业,当所属范围的人群生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时,国家给予一定范围内的经济补偿。而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来运作经营的险种。它属于健康保险范畴,是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按照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的一种商业行为,保险公司可以从中盈利。尽管这两种医疗保险在性质上、实施方式上、保障水平和保费负担方式等不同,但两者都是通过建立保险基金的方式为被保险人在患病时提供的经济补助。

医疗保险包括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也包括由保险公司运作的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基础,商业医疗保险是补充,两种保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客观的联系。如果能把两种保险相互整合,就能使人们在生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时,降低风险。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将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有效结合,才能收到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但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基本医疗保险就如同汽车中的交通强制保险,固定的投保金额,只是为参保者提供基础的保障。而起付线和封顶线之外的各种费用,基础医疗保险是不予支持的。但重大疾病的发生,却是客观存在的,而巨额医疗费用,一般家庭是难以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险就有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对于特殊情况,起到很好的完善和补充的作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参保覆盖面的问题

国家城镇医疗制度覆盖为全部人群。但目前任有一部分空当。虽然说是强制,但仍有一些企业负债累累,交纳不了医疗保险费用,所属职工不享受医保。非公经济组织人员流动性大,参保意识淡薄,有病参保、无病断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部分城镇居民外出务工,人户分离,无法联系,影响参保。还有很多人外出多年,户口在农村,人却长期生活在城市,重复登记人口信息问题严重,登记数量多,缴纳数量少。二是部分城镇居民认为城镇居民医保政策没有新农合政策优惠,得到的实惠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分的城镇居民宁可参加新农合也不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基层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医疗技术落后

一些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缓慢,医疗技术滞后,“以药养医”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大处方、乱检查等现象依然严重。过度医疗和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不规范,致使基层医保全年有近50%的医保病人转外就医,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基金成本。

3.医保办理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群众在医保报销上,普遍反映手续非常繁琐。住院报销很多还依靠手工结算,效率较代。医保中心与定点医院、定点药店数据不能共享,什么药能报销,什么药不能报销。群众不太明确,给群众带来很多不便,影响医保的信誉。而医管专业人才缺乏也体现的较明显。

三、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1.完善改革措施,着力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福利制度。应该从群众的受益角度去设定。例如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使参保人尽可能得到实惠。在医疗保护范围上,大病也可保,常见病,多发病也能预防和治疗。医疗保险承载着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时应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不断完善医疗保险。

2.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标准、项目、结算办法、定点医疗单位相关责任,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强化医保管理水平。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基层社会服务平台之间的联网;继续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大的方便。加强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寻找合理的衔接办法,通过宣传商业保险的存在价值,让人们消除对商业险在诚信层面的顾虑,慢慢接受。

3.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建立健全基金年度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年度审计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医保基金信息公示和通报机制;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基金使用安全,使用合理有效;使参保人最大限度地享受这种社会医疗福利。逐步形成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最终实现高效的社会保险管理。

4.发展探索“全民医保”新体制,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的管理一体化

篇7

城乡供水一体化

措施:2011年9月,独山县在距县城11.2公里之外的甲摆河建设应急工程。2012年初,又建设日供水10万吨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规划将全县分为北部、中部、中南部、南部四个供水区域进行科学供水,推进供水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通过招引民资对国企供水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供水一张网工程,供水管网向镇、村延伸。

成效:“十二五”时期,共完成水利投资4.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甲摆应急供水工程、谭尧中型水库已建成投入使用,告别“旱城”历史;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5万人;甲摆、洋蒙、尧弄、打渔河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正加快规划建设。

城乡公交一体化

措施:按照“南北延伸、东西扩展、无缝连接、分步推进、全面覆盖”的总体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全面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科学布局城乡公共交通线路,合理设置农村公共交通候车亭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公共交通枢纽客运站点,优化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公交改革,优化便民服务,进行班线车改革。

成效:已建成通村油(水泥)路119条870公里,比全省提前3年、全国提前5年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成功引进城市公交、出租车上市营运,“的士进城、公交进镇、面的进村”全面覆盖。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直达客运为主干,县际班线客运和城市公共客运为联接,农村客运为节点的通达城乡、互联互通的城乡客运网络。

城乡教育一体化

措施:2011年起实施“科教强县”战略,按照“小学分散、初中集中、高中聚集”布局,实施“三名工程”(名生、名师、名校),推行幼教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修建全省第一家县级大学城,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开放式办学。

成效:独山大学城一期完成,目前已入住上万学生;先后与广州大学附属学校、贵阳兴农中学等签署教育发展、联合办学协议,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江苏海安县、南京师范大学等展开教育合作;突破了28年来独山学子没有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历史”,全县初中、高中教育成绩节节攀高,跻身全州前列。

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

措施:积极探索实行集团化办医,对影山、基长、上司、下司、玉水、麻尾六个中心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交由独山县医院和中医院托管;加强医务人员、资源配备和管理,结合县区划调整,从社区医院调配部分人员到中心卫生院,保证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业务开展;实行医疗业务和学习“双向制度”,县级两家医院下派专家到所托管医院进行“传、带、教”服务,四所分院轮回选派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实现规范业务技术和诊疗水平。

成效: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实现了群众就近就医的意愿,实现了“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县内留诊率达到86%;全民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实现“双降”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措施:积极调动金融、通信、广电网络等资源向镇村延伸,推进公共服务网点遍及全县每个村居,实现金融服务“镇镇有”、通信服务“户户通”。扩大金融覆盖面、加强城乡金融网点建设,促进全县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全面统筹发展有线宽带、无线宽带的普及应用,积极推行宽带进村入户的发展战略;全面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县乡联网工程。

成效:目前已建成金融机构6家,全县共有银行服务网点49个,遍及所有乡镇;全县光纤覆盖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通了宽带,解决了广大农村通信难、上网难等致富瓶颈问题;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县乡联网工程,新建干线280公里,全县原1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全覆盖,新增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000余户,建成乡镇四位一体化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四个,农村电商实现村村有。

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

篇8

一、工作思路

为全力做好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工作,结合实际,我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构建“1+7”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体系,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脱贫攻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域推广农村宅改试点等专项行动,落实全域一体理念,强化机制引导、产业支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机制,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二、开展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1.工作现状: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扫一遍”目标。围绕“七改三网”项目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2017年投资800万元建设的角山古陶文化旅游已初具规模,接待游客3万人次;按照梅里公路沿线打造的思路,依托孔子文化、红色文化,重点打造下戴、叶塘、里屋孔家村新农村示范点,为我区发展休闲游、文化观光和红色传承游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2019年我区重点打造的安山徐家村紧靠龙虎山大道上,依托龙虎山大旅游,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体,投资1000万元,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周末旅游休闲示范点。建立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采取第三方承包运营及村清扫分类、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模式,并在下戴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座农村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里屋孔家创造性建设七格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出经济、可行、简易的处理模式。通过将新农村建设与宅改工作挂钩,创造性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力提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水平。深入实施集镇建管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示范镇发展短板,打造卫生整洁、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镇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镇域发展水平。

2.面临问题:因部分干部和老百姓思想还未转变,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建设进度慢。村镇建设和小集镇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推进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理想。

3.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三年扫一遍”的基础上,强化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点建设力度,描绘美好新画卷。二是坚持专业的事专业人来做。针对唯一乡镇--镇进行全域规划设计,切实提升村镇和小集镇整体建设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情况

1.开展情况: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创建农业品牌。依托城郊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蔬菜、水果、绿色水产品,畜禽养殖和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亩,加快发展葡萄、草莓、红心猕猴桃、莲藕、油菜、雷竹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800亩,发展黑豚鼠、孔雀10000只、肉牛500头等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新320国道花卉苗木产业带1000亩。新增三品一标企业6家、产品8个。二是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全区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年增加值8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力军。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20家,今年新增太空莲种植、雷竹种植、肉鸽养殖等产业6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家稻虾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0余亩、稻蛙种养面积80余亩。三是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2人。2019年争取省财政资金29.7万元,培训农民113人。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地域存在局限。由于我区农业范围小,形成规模的产业化、现代化农业项目缺乏。今年来,我区持续规划用地,加大城市化建设,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农业产业发展用地受到极大的制约,成规模的土地流转难以进行。二是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化发展层次低。我区农业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基础薄弱,成规模、经营良好,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企业较少,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技术含量不高,有特色没规模,缺乏精加工、深加工农产品,发展受到限制。

3.对应策略和措施:一是在镇建立产业示范园,依托示范园的带动效应,将区域其他闲置园区比如官山园艺场,通过开发、流转和转租等方式利用起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做好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如东川综合种养殖项目、桥东果蔬乐园基地、上桂三红蜜柚种植项目、咀上羽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鸽养殖扩建项目、岱宝山万头种猪养殖场、里屋孔家1500亩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畜禽定点屠宰厂建设项目。三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下一步将外出到广州、贵州等地积极招商引资。

(三)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情况

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以发展贫困户自主产业为基础,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共拨付扶贫资金141万元发展6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39户,实现就业近20户。同时帮助93户贫困户发展家庭种养殖产业,扩大家禽养殖规模10000只,稻虾养殖70余亩,牛养殖规模140余头,菌菇种植10000个菌菇棒。大力推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我区农业规模帮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

2.面临的问题:一是地域限制,用于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有限;二是合作社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撑,组织化程度较低,竞争力和示范作用不强,难以发展壮大。

3.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大招商投资力度。以成规模、有产业链的成熟企业来帮助我区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成熟的模式、现成有效的经营模式拓宽产业发展的渠道。将特色农产品如彩色大米、红心猕猴桃、红心火龙果等高端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以质量来取代数量。二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结合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柱,发展农业、休闲“一条龙”产业链。如以上桂蔬菜基地为基础,同时并举采摘、游玩、饮食等方面,依托我区近郊地理特色,周末人流多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观光产业,带动乡村就业,增加收入。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1.工作情况:目前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一是全面完成全区107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和清产核资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获93分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省排名靠前。二是完成2个乡镇、15个村委会、86个村小组成员确认工作,确认农户总数9382户、成员确认总数30,322人、资产量化完成了104.48万元。三是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推进登记赋码工作。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住分离;产城分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到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表现为依靠土地买卖和依赖大城市发展为特点,虽然城镇化率较高,但是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用地紧张等“大城市病”,有悖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园区虽然带动了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却导致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产城脱离”,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所以“产城融合”成为每个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中“产城融合”的必要性

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要素组成就是产业和人口,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人口的转移。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下,我国各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些园区满足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需求,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发展,却导致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增大。“产”与“城”的脱离,满足不了新型城镇化的需求。“产城融合”实际上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产业发展以城市为基础,城市发展以产业为保障。达到人、产业、城市之间和谐、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产城融合”是必要的。“产城融合”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产业聚集;有利于增加就业人数,避免盲目城市化所带来的用工不足的现象;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产城融合”也就意味着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要推动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转型升级。在城市功能分区中,工业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城市则扮演了消费者的角色,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靠。双方在发展上必须协调同步,才能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有效避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中的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三、我国产城融合的问题

(一)人口压力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功能薄弱。人口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又是吸引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型公共设施的选址和功能导向是由政府决定的,但是政府受到自身财力、实力和空间需求的影响,造成公共设施从规模、功能、性质等标准的下降。这就可能导致城市在建设公共设施时,只注重项目本身的配套功能建设,从而忽视了商业、生活、办公等从属功能的完善,因而无法满足城市新城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我国实行的是“谁开发,谁配套”的开发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配套设施分散和规模小等问题,未能给城市发展带来集聚的效果。

近年来,新城区的建设成为各个地市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任何一个新城区的建设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由于政府对新城区圈地范围较大,因而包含了周边许多农村区域,使大量农村人口“一夜之间”成为城镇人口,这种虚假的城镇化无法保证产城融合目标的实现。以郑州市新区为例,郑州新区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中牟县。该区范围内有农村人口57.8万人,政府将面临大量农村人口安置问题。据资料统计,郑州新区经过十年的建设,除了中牟县还保留了原有的社会基础设施以外,郑州新区的教育、体育、医疗等体现城市社会服务设施的缺口依然很大。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新区来说,社会服务设施相对薄弱,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新房入住率低,职住分离现象严重。新房入住率和职住分离比是判断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10%―20%之间为危险区间,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郑州东区被称为“鬼城”,据2011年调研数据统计,区内商品房空置率为50%,较为偏远的地方新房空置率为60%―70%。

职住比是指本区内上班人数与居住人数的比例关系,国际上产城融合较为合理的职住比为50%―60%。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发达和较发达的城市,城市新区的建设以房地产为先,房地产商受利益所驱动往往急于预售房屋,购房者基于炒房心里,首先购置居于新区核心有升值价值的房产。当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迁入新区时,核心地位的房产早已预售一空。房价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真正在新区工作的职工买不起住房,因此上班只能往返于新老城区之间。职住分离使新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加剧了“鬼城”的形成,也间接造成交通拥挤。

(三)产城互动不够。新区的产业布局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定位来规划,规定入住产业的门槛,保证产业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由于新区建设初期,缺乏经验和技术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势必会导致一些错误的产生。降低入驻产业门槛,使得园区缺乏带头产业和核心竞争力,造成产业之间一盘散沙,产业之间互动能力差。这不仅达不到预期规划,更不会促进产城融合的发展,以郑州新区为例,从2009年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郑州新区形成了五大功能区,但是产业分布和产业聚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郑州新区产业一览表

数据来源:《郑州新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

四、关于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城市、产业、人和谐发展模式。在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些村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经济来源,而且村庄也成为城中村,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但会造成新区的人力资源流失和新区产业发展速度降低,还会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宽松的环境,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于培训中的农民给于经济补贴,对于农民自主创业的要缩减贷款的环节。其次,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再次,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大城市,会造成城市拥堵加剧,教育和医疗资源紧缺;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可能会造成“马太效应”。所以体制的改革要全面的进行,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只有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更好的促进“产城融合”的发展。

(二)加强新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新区建设往往都忽略了社会服务的功能,满足不了新区居民的各项需求。因此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要把社会服务建设作为重点。在这方面有几点建议,第一,城市新区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既要强调协调,又要强调与时俱进。第二,要制定完善新区社会服务事业的规划,国内可以借鉴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城市新区社会服务发展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群体。第三,要加强政府、市场和城市之间协同合作。除了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外,其它的社会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或者私人提供,政府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再者要大力扶持新区继续的社会服务建设,并健全发展机制。第四,要完善社会运作机制,要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格局。

(三)新区建设与功能用地混合使用。新区的建设,就内部而言要保持城市的各项功能的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独立化和空间环境生态化。一些传统的城市受到雅典的影响,对于雅典中指出的“规划城市的目的就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运行。”这一观点有所误解,误解为每种功能都要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因而造成城市各项功能用地的空间割裂。为了保证新区的城市功能合理配置,可以参考雅典所述的功能进行分类组织,在保证主导产业用地的情况下,对剩余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兼顾其它功能的有机融合。以郑州新区为例,组团发展是郑州新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每个组团内部都应该有产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市政基础设施等,在组团内要满足居民各种日常生活所需,在组团功能区之间,则要通过交通网连接起来,并给城市以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珏磊常州“鬼城”:造城运动导致新城区楼盘集中入住率极低二、三线城市地产经济再引质疑[N].时代周报,2013(31):8

[2] 罗理章,张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J].城市问题,2012(9):9 -11

[3] 王青.以大型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8(11):47 -52

[4] 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3(2):47-52

[5] 刘荣增,王淑华. 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 2013(6):18-22

篇10

我国信息消费现状比较分析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广义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及系统、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狭义的信息消费是指应用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的人际交流、信息传输与信息获取的消费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终端产品、电信服务、广电传输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消费可分为政府信息消费、企业信息消费和居民信息消费三种类型。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新型信息终端大量涌现,信息内容和服务日益丰富,信息消费日趋活跃,不断引发新的投资消费需求,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促进信息消费和投资的发展政策,通过积极培育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开拓壮大信息消费市场,以缓解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工信部研究表明“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最近两年,在国内总体消费需求呈现疲弱的态势下,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却非常强劲。宽带网络和信息终端的迅速普及,促使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信息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同时,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加快建设,也加速了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制造行业,进一步刺激了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商店的信息消费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应用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消费将极大地激发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众所周知,人们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日常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能否被激发,转变为正常的消费行为,关键在于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认可程度,在于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带来便捷、享受、快乐的“正能量”。

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服务和信息消费。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亟待发展壮大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依赖于建立完善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业更是信息消费潜在的重点热点领域。可以这样说,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信息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倒退。

信息消费既是当前扩大内需的引燃点,也是引发新一轮投资需求的重要热点。这是因为,信息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市场需求方面,而且体现在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拉动方面。根据工信部预测,未来三年内,由信息消费引致的国内宽带网络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投资累计将超过10万亿元,由此带动的GDP增长将超过33万亿元,强劲而有力地支撑和带动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培育发展我国信息消费的主要对策

根据党的“十”对扩大消费的新要求,应牢牢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深入研究信息消费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超前谋划通过信息消费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前瞻性对策,研究制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促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有效政策措施。

要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促进信息消费的有效政策。加强前瞻研究,根据消费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的要求,加快制定信息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推进实施信息消费促进工程,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长热点。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建立支撑信息消费政策法规体系、网络信任体系,普及信息化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公众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安全。设立信息消费救济制度,对城市残疾人员、贫困人口、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以及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人口购买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机以及宽带接入服务进行补贴。

抓实产品服务创新,研究开发新型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加快终端融合产品创新,深入基层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需求调研,支持信息技术软硬件企业、信息内容服务企业、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公共信息产品和融合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扩大供给能力和信息消费市场规模。推动商业发展模式创新。鼓励广电、通信运营企业与信息内容提供商、信息增值服务企业包括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互利共赢,大力推进新融合产品(服务)在政务、经济、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科技、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