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开发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开发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开发方案

篇1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版)》、《自然资源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2020.11)》、《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实施细则(试行)》(闽自然资发〔2021〕3 号)及连城县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启动编制《连城县2021年莲峰镇南前片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草案)》。 

二、基本情况

本方案位于连城县莲峰镇南部,规划范围为东至莲中路,西至南前滨江路,北至宁南路,南至江林大道,总面积为22.98公顷。本方案涉及连城县莲峰镇南前村和姚坊村,不涉及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湿地。

三、成片开发的必要性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南前片区土地成片开发已纳入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实施内容,可以进一步推动主城区城市总体形象的营造及空间规划的执行,便于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保障城市开发建设科学有序。本方案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城区的发展,实现人才、                                

资金、信息的聚集,打造生活、运动、教育集一体的城镇发展单元,促进土地“成片开发”的优化组合,推进“三城同创”、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人口住房的需求

方案共计划出让9.50公顷用地作为居住小区开发项目,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人口住房紧张的压力。同时居住环境的改善、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居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 公共设施完善的需求

本方案中幼儿园和全民文化和健身中心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促进全民建设、活动,增进居民的交往,缓解片区及周边区域的科教文卫资源紧张的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连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

 

(四)生态环境提升的需求

结合文川河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和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可以改善区域内的大气环境,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有效的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提升城市景观风貌,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

四、成片开发的主要用途、实现功能

本方案规划用地总面积22.98公顷,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5.85公顷。本方案共7个规划项目地块,其中居住用地3个,面积9.50公顷,实现居住、生活功能;体育用地2个,面积6.88公顷,实现健身、运动功能;幼儿园用地1个,面积0.50公顷,实现学前教育功能;防护绿地1个,面积0.25公顷,实现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等功能;城市道路交通用地面积5.85公顷,实现交通运输、居民通行、防灾减灾等功能。

五、片区内公建配比情况

本方案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公益性用地含幼儿园用地、体育用地、防护绿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合计13.48公顷,占用地总面积的58.66%,符合自然资规〔2020〕5号文公益性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40%的规定。

六、拟安排的项目及开发时序

片区内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居住项目、公共设施项目、防护绿地、道路工程及市政管道项目,成片开发项目用地实施计划期限是2021-2023年,2021年度主要推进南前幼儿园、江林大道防护绿地、南前花园小区和姚坊游泳池等项目涉及的用地征迁、报批及开发建设。

七、成片开发效益评估

(一)土地利用效益评估

通过本方案土地城片开发完成后入市交易的收益测算,政府的土地收益是有保证的,本方案是可行的。

(二)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本方案土地城片开发完成后入市交易的收益测算,政府的土地收益是有保证的,该项目可行。

本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体育产业链的发展,经济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周边建设用地开发建设相对成熟,片区开发建设经济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经济效益良好,适宜推进开发建设。

 

(三)社会效益评估

本方案的实施,不但可以极大地加快连城县城镇化进程,而且有利于改善群众体育运动环境,解决幼儿教育需求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味,完善城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本方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生态效益评估

本方案建设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实施减缓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保证项目实施能够与城市周边环境较好的融合。同时本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区域内的大气环境,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提升片区生态环境品质,保障整体生态空间品质维护。因此,本方案的生态效益较好。

八、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情况

本方案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占用或开发的用地。

 

 

 

九、结论

该片区“成片开发”符合《自然资源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规定要求。

附图:

1.规划范围示意图

2.拟建项目及用途布局图

 

篇2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已确定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根据《试点方案》,各试点要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试点方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五大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圈定安徽、江苏两个省级试点,宁波、大连和青岛三个计划单列市试点,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武汉、长沙、广州和重庆主城九区七个省会城市试点。

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从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

根据《试点方案》,各试点要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2015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外,国家还将推进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在发改委内部,城镇化综合试点由发展规划司牵头,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由体改司牵头。”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介绍。

据悉,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只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城镇化规划》)的诸多举措之一。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关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分工方案》,并正在落实《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

62+2试点名单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根据《通知》,国家希望各地提出符合条件的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等,从不同层面选择试点地区,每个省(区、市)的报送数量原则上控制在4个以内,应包含不同层级城市(镇)。对此,各地申报热情高涨,包括湖北、甘肃等地的申报数量突破了《通知》要求的上限。

国家发改委共收到169个市、县、镇的申报方案。《试点方案》提出,综合考虑申报地区的工作基础和试点工作方案,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城市(镇),最终确定了64个试点地区名单。

具体包括:两个省,即江苏和安徽;3个计划单列市,即宁波、大连和青岛;7个省会城市,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武汉、长沙、广州和重庆主城九区;25个地级市(区、县),即北京通州区、天津蓟县、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牡丹江市、上海金山区、浙江嘉兴市、福建莆田市、江西鹰潭市、山东威海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洛阳市、湖北孝感市、湖南株洲市、广东东莞市、广东惠州市、深圳市光明新区、广西柳州市、广西来宾市、四川泸州市、贵州安顺市、云南曲靖市、甘肃金昌市、青海海东市、宁夏固原市。

同时,试点地区还包括25个县级市(区、县),即河北定州市、河北张北县、山西介休市、内蒙古扎兰屯市、辽宁海城市、吉林延吉市、浙江义乌市、福建晋江市、江西樟树市、山东郓城县、河南禹州市、河南新郑市、河南兰考县、湖北仙桃市、湖北宜城市、湖南资兴市、海南儋州市、四川阆中县、贵州都匀市、云南大理市、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陕西高陵县、青海格尔木市、新疆伊宁市、新疆阿拉尔市;2个建制镇,即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和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入选的两个省级试点,主要是因为它们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积极性比较高,试点愿望比较强。其中,安徽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第一个金融支持城镇化试点省份,双方正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园区产城一体化、现代农业、保障性住房、土地整治和土地储备等领域开展合作。”发改委的前述官员对记者解释,同时镇级试点也只有两个,这是因为镇级试点涉及到“镇改市”的内容,而“镇改市”意味着行政区划改革和行政编制改革,需要稳妥推进。

《试点方案》提出,国家将实行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年度评估报告制度,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我们初步考虑,在对第一批64个试点进行首次进展情况年度评估之前,不会扩大试点范围。”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介绍。

试点的五大主要任务

《试点方案》提出,上述试点地区既要统筹兼顾重点试点任务,又应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本地区亟需突破的发展和改革瓶颈,通过综合和分类改革的结合,率先实验,强力推进。

为此,《试点方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五大主要任务。首先,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11部委要求试点,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类,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

其次,《试点方案》要求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编制公开透明的城市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融资规划,针对不同项目性质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放宽准入,完善监管,制定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行。

《试点方案》提出的第三项试点内容为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具体试点工作按照中央批准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实施。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但该意见至今尚未对外公布。

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按照城市设置与简化行政机构联动原则,在符合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的前提下,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撤镇设市设区试点,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积极借鉴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探索更加精干和高效的组织架构和行政体制。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促进这些镇更好地吸纳人口、增强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示范带动作用。

对此,发改委规划司城镇化处官员邬曦曾撰文指出,把符合条件的县和建制镇设为市的过程中,探索大部门制、开发区管理模式等的横向整合,控制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优化行政层级和区划的纵向设置,提高行政效能。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最后,11部委要求试点地区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具体来说,鼓励试点地区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出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城市“多规融合”制度、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人文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多种改革探索。

试点配套政策待出

“为了推动试点的开展,国家也将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目前已经明确的主要有两项,一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二是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具体办法。”发改委前述官员对记者介绍。

《试点方案》提出,要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时要考虑常住人口。省级政府举债使用方向要向试点地区倾斜。国家开发银行要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运用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建设。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篇3

踏着五月的骄阳,记者采访了寿宁县建设局局长吴向明。他向记者回顾了“十五”期间寿宁县城镇建设发展的状况。

――县城建设取得的成就。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2.26平方公里扩大到4.7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五年增加建成区面积达到0.3平方公里;投入规划编制资金120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7%;五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420万元;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0.6万吨;公交车辆共18辆;新增燃气用户1675户,气化率达95.4%;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3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0.8公顷,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平方米。

――村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十五”期间完成投资4.502亿元,新建农村住宅3.77万平方米,2005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93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4.85%,人均道路面积13.27平方米;气化普及率达到70%,新建公共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7.39万平方米,完成全县5个集镇和11个中心村规划编制。

――加快城乡生态建设。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县城建设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0%。超过2005年度政府绩效评估35%的指标。争取了省村镇建设规划事业费23万元,推动省试点小区芹洋乡洋墩小区、省杨梅州风景名胜区和清源乡角林生态村建设工作。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协调发展。城镇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发展迅速。五年全县共完成城镇住宅面积27.96万平方米,到2005年城镇住宅人均居住面积8.22平方米;五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45亿元,完成商品房竣工面积3.53万平方米。2005年房地产完成投资0.3亿元左右,比增66.7%。

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也取得一定成绩。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共完成建筑业产值3.97亿元(含二级公路);深化建筑业改革,先后引导寿宁县鸿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寿宁县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改制成功;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5.9万平方米。

进入“十一五”,寿宁县城镇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大步伐?吴局长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总人口达到10万人,县城规划区面积增加到19平方公里以上。突出‘一城两区’,做强做大县城,增强县城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茗溪新区:2005年底完成茗溪新区1.0平方公里规划审批工作;“十一五”期间重点搞好学校、医院、农贸超市、公厕、垃圾转运站、停车场和景区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宁和花园等住宅小区、机关单位迁移等建设,全面完成茗溪新区开发任务。

――东扩工程:确定两套经过优化的规划方案。第一方案由福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主要体现为“改河道、大挖方、高填方”,该方案以二级公路为基础,进行平面规划及竖向设计,该方案经多次论证并经市政府批准;第二方案由东扩办提出“不改河、少挖方、少填方,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方案,规划面积与第一方案相同为1.23平方公里。2010年前基本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鳌阳旧城:2005年底完成旧城区1.26平方公里和三峰公园1.54平方公里规划审批工作。

――南阳镇区:2005年底完成东城区南阳(包括工业园区)8.02平方公里规划审批工作。“十一五”期间要依托十里生态景观长廊(包括安章、龟岭岔等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边界贸易区、南山风景区和高速互通口等开发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壮大东城区规模。同时,搞好南山顶、金鸡山、商住区、古民居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线路。辟杨梅山、龟湖度假村,建立星级宾馆等,重点做好工业、旅游这篇文章。

――三祥工业园区及城郊区:2006年完成三祥工业园0.95平方公里规划审批工作。“十一五”期间,重点依托境内的石板材、蔬菜和高山冷凉型花卉资源,开发休闲型农业和三祥工业园,建设壮大石板材加工基地。接通岱阳至龟岭岔公路,形成大城关一环路;接通竹管垅至南阳公路,形成大城关二环路。

篇4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镇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镇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镇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在城镇规划中,研究城镇的区域带动作用、注重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而且都是单个行政单元(通常是以一个镇为单位)独自进行。注重本辖区的发展,但对区域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区域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镇的性质和规模。即是建“场”还是建“镇”,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外流动的企图。

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区域协调的多重发展机会。

但是,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3.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3.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各行政单元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来确定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和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 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序竟争,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促进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规划者的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规划者的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协调“条块”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要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镇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镇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和城镇与城市(镇)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由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和手段不尽相同,因此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走产城一体化之路。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要有大局观念,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就区域而论区域。

3.5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3.6要特别重视城镇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规划实施得到保障。

4.结语

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聚集韩国首都首尔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0%左右。过快、过密的城市化同时也导致了韩国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超短时间、超高密度的大城市人口集中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如杀人、抢劫、等刑事犯罪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地价和房价的暴涨和居住环境的恶劣,交通的拥堵,城市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大城市变得不堪重负;农村空心化、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韩国社会。历届韩国政府也都认识到治愈城市化后遗症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各种方案,采取种种措施欲解决这些问题。

持续四十年的小城镇培育事业

韩国政府自1972年开始了“国土培育”事业,包括“国道边培育”、“城镇培育”、“旅游景点培育”等内容。其中“城镇培育”项目在1976年独立发展成为“小城镇培育事业”,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减少导致生产力的低下,地域经济基础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把小城镇培育成周边农渔村的中心据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福利,实现地域的均衡发展,“小城镇培育事业”得以实施。1978年,韩国行政自治部在此基础上依次实施了小城镇职能化事业(1978―1982年)和地方定住生活圈规划试验事业(1982―2011年)。为了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周边农渔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的中心,1990年开始韩国政府将该项事业更名为“小城镇开发事业”。

到了2001年,以《地方小城镇培育支援法》的颁布为契机,韩国的小城镇开发事业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并正式成为政府综合规划的一项内容。《地方小城镇培育支援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二年,韩国政府根据此前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教训制定了“小城镇培育十年促进计划”,主要包括建设地方特色化、发展地方旅游产业、流通手段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截止2010年,194个地方小城镇中有100个小城镇已提交自己的培育方案,“小城镇培育十年促进计划”的实施使韩国的小城镇走向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道路。

他山之石:综合规划是前提,市场机制是必须,立法是保障

透过韩国小城镇发展政策,可以总结出一些对我国当下新型城镇化有借鉴的经验。首先,政府部门能否制定可持续的、综合的规划是科学发展城镇化的前提。上世纪六十年代,面对经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韩国政府虽然制定了包括限制首都圈发展等相关政策,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韩国政府只有经济开发计划,并没有长期的、综合性的国土开发计划,与城镇建设相关的各种制度仅仅被看作经济开发计划的辅助手段。与当时高涨的国土开发热情相比,国土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极其缺乏,导致无法制定出总体的、综合性的规划。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韩国政府意识到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采取了前文所述的一些措施,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陆续出台,但大都因为政策的综合性差,没有持续的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而导致小城镇开发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可见,想要真正发挥小城镇的作用,就必需要在当地居民、专家、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制定出基于小城镇现状的内容具体、可行性强的规划。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力度和能否有效利用各种资金建设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在上世纪末30年,韩国政府虽然持续支援小城镇的发展,但是其投资规模有限,很多原先纳入培育计划的小城镇或者因为没能得到资金支持,或者因为支持规模不大最终没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进入本世纪后,为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力度,韩国行政自治部和国库补助资金管理部门改变了过去小城镇建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包办,不允许民间参与的做法,引进了政、民共同促进机制。由政府部门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民营部门则承担本区特色产业、旅游设施、学校、医院等的投资建设。这一做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很有借鉴意义。

最后,各种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城镇化事业成功的必备保障。韩国尽管与小城镇发展相关的开发事业很多,但过去由于缺乏必要的立法,小城镇发展事业未能获得法律的保障,往往不能按计划进行或不了了之。而在韩国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小城镇综合培育计划之后,其发展迅速进入制度化轨道。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小城镇发展事业就不会获得成功。

篇6

关键词: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结构;设计;安装

1 我国城镇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关于城镇天然气管道设计探讨

六十年来,我国的城镇燃气经历了由单一的人工煤气到人工煤气再到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三气并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从80年代利用焦炉气和化肥厂释放气为主城镇燃气,到90年代初期在广东沿海等地首先使用进口液化石油气作为城镇燃气的主要气源,再到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陕气进京、西气东输,我国城镇燃气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国家从能源战略的层面上也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在规划、建设、政策以及资金上都给予支持。除化工和发电之外,管道天然气在城镇燃气中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推动了城镇燃气行业的快速扩张。

2 城镇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结构特点

新时期城镇现代化改造进程加快,天燃气工程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关系着城市、集镇地区的燃料供应水平,进而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管道是天然气运输体系的核心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燃料能源的输送效率。以下为城镇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结构特点:

①距离长。城镇指的是城市、集镇等两个不同级别的区域,因而天然气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城市与集镇之间的离差异较大,天然气输送管道所连接的距离也随之延长。对于天然气输送而言,两地管道之间的间距应给企业或用户使用燃料。

②施工难。较大,容易降低输送过程的作业效率,无法及时地供输送管道工程的施工难度大,整个施工流程常会遇到不同因素的阻碍。首先,城市天然气管道输送量大,采用大管径的管道开挖更大的管槽,结构空间受限破坏了地下其它管线的连接;其次,集镇地区的地理环境略差于城市,输气管道设计方案受到了地理条件的约束,增大了后期施工的难度。

③风险大。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发生率较之前上升6.2%左右,既危害了城镇地区的环境安全,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是由于天然气输气管道结构安装质量不合格,面对日趋增大的输送流量,管道出现开裂、脱节等问题,使得天然气输送存在巨大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

④结构多。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燃料能源,为了保证燃气定时定量地传输到位,必须为其配备完善的管道设施。除了主要的管道结构外,输气管道工程还需安装使用其它辅助构建,如:管道的焊接件、加固件等,必要时为管道增加支护结构。结构组合构件的数量多、形式多,增加了管道安装的难度。

3 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的设计要点

天然气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其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产业,为其它产业经济提供了足够的能源保障。城镇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区

域,天然气工程建设是完善基础设施的必备条件。结合输气管道的结构特点,设计人员在规划输气管道中需制定科学可行性的方案。

①管道方案。选定输气管道方案时,管道分布及安装情况决定了天然气输送的效率。根据城镇周边的地理环境来看,确定输气管道方案需重点考虑用气点和路径两方面。具体情况:规划用气点应考虑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尽可能设计在用气量较多的地点,方便天然气的供应输送;路径设计坚持“最优、最短”的原则,设计管道路径之前,安排专业人员到工程现场勘测检查,以免地质条件对管道安装造成阻碍。

②安全措施。针对天然气运输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输气管道结构设计需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率。其中,需要考虑的工艺内容包括管输气体的构成、输气数量及可控制范围等。如:在输气站设计越站旁通,进出气站的光纤应配备断阀装置,截断阀设计考虑合理的安全间距。通过这样的安全设计,天然气输送过程发现紧急情况时,利用自动或手动完成断阀操作,便可控制泄漏事故的发生。

③难点控制。设计阶段是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规划的过程,引导了后期施工单位完成管道安装的作业秩序。因此,设计管道结构需注意难点控制,提前解决安装操作面临的种种难题。比较常见的管道难点,即大跨度、河流等特殊路段,此区域地理条件特殊,设计不当会破坏管道结构的完整性,造成输气泄漏、管道受损等质量隐患。如:埋地管道与公路、铁道、河流、地下管线等存在交叉的,应当设计标志桩作为警示;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对输气管道增加防护结构,增强管道的抗冲击能力。

4 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安装技术的流程

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结构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审核无误,应及时交给施工单位。施工是输气管道工程的核心环节,管道安装则是最为关键的内容。从工程质量、输送需要、燃气安全等角度考虑,施工单位安装前规划的作业流程需包括:

①前期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安装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检查人员详细核对管道的型号、规格、质量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管道、沟槽的清理,以免杂质物影响到各节管材的组合安装。

②编制工艺。从掌握的工程资料编制施工工艺,使其对安装操作更具有指导性。除了正常的操作流程外,管道安装工艺要重点考虑城镇地区等级的标准,确保输气管道的强度系数。参照管道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用气量等考虑施工中的强度指标,见表1。

③安装施工。管道结构形式不同,其安装操作的流程也大不一样。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日趋增多,各种新型的管道结构得到推广应用,安装人员需保证结构安装的质量。这里以“无缝管”为例,其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管道,在使用寿命及强度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管道。“无缝管”的安装方法:先把钢管预热至240℃,管道硬度减弱则更容易安装。依照输气管四周的地质环境,加固管道埋设的区域。

④泄漏处理。针对管道安装操作失误造成的泄漏事故,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谨防现场发生爆炸。降压处理是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焊补、嵌填焊补、复贴焊补、更换管道等。小范围泄漏紧急执行直接焊补方案,大范围泄漏则立即更换管道。

5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粗放型经济产业模式导致能源过度耗损,引发了能源供应不足。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问题,也可显著控制传统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输气管道结构的设计及安装,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城镇天然气输送使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同志们:

按照省、市统计部门关于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暨业务培训会。下面,我就开展全县城镇住户调查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这次全县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城镇居民家庭在收入、消费、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调查数据将作为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制定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依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各有关部门和广大调查户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明确目标,规范操作

城镇住户调查是统计调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城镇住户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将作为今后长期开展经常性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框,由此获得的今后若干年的调查数据,对核算全县gdp的大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小康监测和城镇贫困监测的核心指标。为此,本次调查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城镇住户调查方案》和《农村住户调查方案》规范操作,在县城范围内随机抽选不少于300户城镇住户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建立抽样框。在此基础上,要按照抽样指数和抽样等距的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城镇住户作为全县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点,这些住户每月记载家庭收支流水帐,并报县统计局,由统计局负责审核、汇总,从而取得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指标。目前,我县的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摸底和样本点抽样工作已全面结束。从本月20日开始,在座的各位调查户要详细记录各自家庭收支流水帐,为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调查工作提供翔实、准确、全面的源头数据。

三、精心组织,认真调查

一是要严格执行方案。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调查方案,抽选好调查户,保证资料的代表性,认真做好调查员和被调查户的培训、资料审核汇总和开发工作。二是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城镇居民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做好调查户的培训指导,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要坚持依法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各位调查户要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贯彻和执行《统计法》,努力争取调查对象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并为调查对象所填报数据保密,切实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权益。四是广大调查户要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统计调查数据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此,每个调查户要从建设小康长武的高度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填写各自家庭的支出情况,坚决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迟报、不拒报调查数据,每月及时、准确的向统计部门报送各自调查资料,确保全县城镇住户调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按时完成任务。五是要确保调查质量。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政策性强、要求很高,全体业务工作人员和被调查户要认真学习,掌握调查要求,弄清基本程序和环节,科学规范操作,保证调查质量。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逐渐实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的同时,经济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在持续进行,加之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稀缺性,致使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加剧了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进行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就显得极为有必要。进行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即为土地测绘,土地测绘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土地的大小、权属界限等进行精确测量,以此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

2.土地侧绘与土地开发管理

2.1二者的含义

土地测绘就是通过科学技术考察分析指定区域的土地及周边附属物,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耕地的动态跟踪调查以及城镇地籍的调查。土地开发管理的基本意义就是严格依据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基于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等指导思想实现特定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土地测绘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持,其是实现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研究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中极具现实意义。

2.2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基于我国土地资源发展的现状,日后我国土地开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有效保护耕地面积。基于建筑、工厂等非耕地的有效控制,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寸土地的效益,对土地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耕地面积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发挥建筑用地,但严禁基于建筑用地的借口非法侵占耕地面积。随着土地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的开发管理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实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更实现了国土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3.土地洲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前期的应用

土地在开发管理之前,应当详细调查工程项目区域中的每一片地貌进行仔细调查。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奠定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在此阶段,土地测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奠定了土地开发的基础,同时为了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有效性,还增加了测绘信息的相关补测工作,有效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

3.2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实施中的应用

在土地开发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测绘工作的介人,通过对不同时段测绘成果以及相关的土地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出土地的最初规划是否合理,以此判断土地的开发管理方案是否合理。为了保证土地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应当依据不同时期获得的测绘数据,对城镇的扩展状况与速度,包括土地、环境等现状进行分析,最终制订出合理的土地开发管理方案。此外,在进行土地的开发过程中,还应当合理利用测绘技术,保证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现。例如,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开发,由于测绘的范围、操作难度都比较大,此时选择土地测绘中的正射影像技术,准确勘测土地的位置与权属界限,这就是利用土地测绘技术保证土地资源开发管理有效性的典型案例。

3.3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监管中的应用

在土地开发管理当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全面监测,避免违法占地用地情况的出现,而在土地监管当中,土地测绘当中的正射影像技术与卫星影像技术等,能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关违法用地占地的信息,如占地行为出现的地点、时间及面积等,给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法处理违法用地的有力证据。在土地开发管理当中,土地测绘是衡量其规划完成状况的重要依据,竣工验收环节也离不开测绘数据的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把土地测绘数据进行整理存档,以备土地管理过程的应用。

3.4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检查及审批中的应用

在我国国土资源检查中,其检测及调查难度较大,运用土地测绘中的RS技术,可有效动态检测土地的利用状况,便于土地利用状况的及时更新,以实现国土资源有效检查。在土地规划审批当中,土地测绘能为其提供需要的数据及资料,并与国家及地方上的土地利用图进行比较,查看土地开发的规划方案合理与否,并促进土地开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运用不同时期的测绘资料,可有效掌握城镇建设速度与规模,合理分析人口、环境与土地资源间的管理,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确保土地及环境间的持续发展。

3.5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土地测绘应用

在土地开发管理当中,加强信息系统技术建设是必要的,而土地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为土地开发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土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包含地籍管理信息、土地管理系统与土地数据库等,而土地管理系统可对土地给予调查、统计及登记,向地籍管理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而地籍管理系统则可广泛用在城镇土地管理当中,例如农村地籍的管理系统、城镇的地籍管理系统与时域的地籍系统等,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以促进城乡的一体化建设。

4.结束语

篇9

20__年,__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桐城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开发__老街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约8.8亿元,采取了整体性收购经营的文化消费型度假商业街区模式。

经过修缮的__老街将分三期完成,一期为旅游文化古镇,包括观光区和文化体验区;二期配备酒店和休闲公馆等,三期构造一个现代度假区,更加丰富老街的产品类型。项目建设期限为五年,总开发面积1200多亩。20__年__月,对外接待游客。

__老街项目定位为游客休闲度假平台,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景区,承载了多重社会功能。首先是观光功能,经过修缮的__老街能够带给游客重回历史的感觉;其次是对于古建筑的博物馆功能的释放以及展现古代商业面貌的社会功能呈现。从这一层面说,__老街不仅是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它应该可以定位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复合型地产。

__投资集团收购__老街主干线房屋,进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性利用,以____老街为核心、周边河道为辅助,对部分河道实施恢复古桥、古河、古貌,建造古渡口等夜生活场景,并以此开始招商,意在将__老街打造成集旅游观光、文化博览、消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区。

在业态规划方面,围绕__老街悠久文化历史古镇为核心,对入驻的商户进行严格控制,所有入驻的品牌都必须是传统的、独特的、原生态的,招商业态主要包含传统文化工艺品、展示品以及艺术展览及餐饮休闲类服务。

20__年,__集团与桐城市政府签约后,开始对__老街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自当年5月份开始,耗时一年多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入户调查、规划改造方案、修复建设方案及收购方案的制定。

在开发中,__集团放弃“门票分成”开发模式,采取了整体经营权收购的模式。20__年春节前,桐城市政府委托__镇人民政府与老街居民签订动迁协议,对__老街__中的__和__的老街房屋完成整体性收购和动迁,此后政府将此整体出售给__集团用于综合性开发。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镇村,总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开发虽然相对落后于__浙等地区,但优势在于保存比较完整,原生态的呈现更具特色、更显魅力,更具后发优势。其中,有 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个镇村列入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名录;6个镇村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23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__个镇村列入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名录;5个镇村列为省级美丽宜居镇村名录。近年来,主要采取三种开发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开发模式。主要采取政府+农户、政府+村委会+农户、政府+小型公司+农户等模式。如__县__镇查济村目前采用这种开发模式。

二是依托企业开发模式。如__县__景区开发就采用这种模式,先由__县政府与__省安兴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开发成立__县安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该公司更名为__省旅游集团__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2004年至今整个__景区由该公司主导开发与管理;__县__镇__村自20__年开始,由____华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景区投资建设,__的__、__等景区,则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企业投资建设酒店、宾馆等项目并对外进行市场开拓。

三是村民自主参与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个体农庄、农户+农户模式。如__县__村在油菜花节的时候,当地居民自发建设与经营农家乐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

当前,我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市场化理念不强、融投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bot”、“ppp”等公私合作模式运用不多,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力不强。

二是发展理念滞后,村镇特色彰显不足。现代社会是娱乐经济、体验经济和休闲经济时代,我市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尚未很好抓住现代特色村镇经济特点,仍以光观旅游为主,未很好地融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缺乏深度文化旅游观念。如____景区对当地产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基本没有带动作用。

三是品牌意识淡薄、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小城镇基本处于原始资源简单展示的层面,缺乏“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小题大做”地打造特色小城镇的理念,没有形成具有规模和吸引力的小城镇品牌。如__县__镇__村早期引进了__华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在村镇特色资源的策划宣传等方面的理念相对滞后,导致村镇品牌没有得到发挥,2014年已被__县政府回购。

1、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

特色小城镇开发,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一是整合资源,整体谋划。务求最大程度保护和保持原有的特殊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历史风貌等特色景观,对各地小城镇资源进行整合,整体科学地谋划发展思路,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实现被开发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二是规划引领,强调保护。必须遵循规划先行的理念,将自然生态、历史风貌等不可再生的珍惜资源的保护纳入规划之中,将保护这些核心资源作为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小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科学合理地编制控制性保护规划,坚持保

护性开发,保障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宣传,彰显特色。对特色小城镇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找准方向,挖掘精髓,逐步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品牌;四是招商引资、筹集资金。利用小城镇的珍惜资源,努力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大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多渠道筹措开发建设资金;五是要发展产业,强化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业,以此带动镇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推行差异化发展理念

我市特色小城镇资源虽然丰富,但多以传统古村落、古民居为特征,容易出现“千村一面”、“村村雷同”、“文化缺失”的现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持和延续小城镇传统聚落空间格局和肌理,以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元素营造小城镇的文化氛围,凸显特色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消费习惯

,并注入科学宣传,以此来吸引游客并引导消费,既可以促进吸引游客,增加消费性收入,也可以带动当地特色产业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有效嫁接文化艺术概念

__老街项目曾邀请__、__、__、__、__等地的数十位国家级非遗传承艺人和艺术家到__老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嫁接,成为__老街的另一个亮点。例如我市__区__镇,不仅拥有一条传统的历史文化老街,还拥有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这样的宗教文化;__县__镇(__村)、__县__镇(__村)等既保存有较完整的__古村落建筑群,也涌现出众多历史进程中颇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将当地多元文化整合,并积极引入其他地域文化有效嫁接,是丰富特色资源,打造精品特色小城镇品牌的发展趋势。

4、多方式融投资促进特色小城镇综合开发

小城镇发展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农业商品主导型、现代工业和市场主导型、中心城市辐射型和特色资源开发型等。目前,我市具备条件且亟待开发的小城镇主要是特色资源型,适宜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模式。特别由企业主导的特色小城镇的综合开发,是当前实现小城镇综合开发的发展趋势。

篇10

【关键词】 高层住宅;工程设计;原则;问题与措施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形态问题

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虽然逐渐成熟,但是在设计方面尚有不足:首先,国内高层住宅建筑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对于一些高层商务型建筑来说,在设计理念上要求追求创新,以取得标新立异的效果,例如南京紫峰大厦、上海东方明珠等。但是对于普通的高层住宅建筑来说,出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在设计理念上却大同小异,因此建筑结构基本类似;其次,国内高层住宅建筑过度追求外部装饰。不可否认,外形优美也是高层建筑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为了吸引潜在客户而盲目追求外观装饰,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高层建筑外墙过度装饰容易出现墙面裂缝、挂石脱落等问题。

(二)户型问题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虽然给城镇居民的整体经济水平带来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生活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因此城镇居民的CPI指数的上升空间并不大。但是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导致高层注重建筑中的户型偏大,超出了一般性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利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销售。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除此之外,高层住宅建筑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层建筑如果要尽可能多的提高建筑采光面积,必须要增加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这样以来必然会增加建筑用地成本。部分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违规减小建筑间距,导致建筑低层住宅的日照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

二、高层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无论是商务型高层建筑还是普通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建筑设计时都必须要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包括潜在客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尤其是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极高,普通群众只能购买小户型的住房,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商所要重点考虑问题之一。因此,在开展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用和分析总结工作,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迎合更多受众群体的需要。

(二)可持续的原则

在高层住宅方案O计方面,可持续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节约能源,其二是减少污染。高层住宅建筑的工程用料多、施工难度大,因此必须要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进度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实际施工可以发现,施工 场地建筑材料浪费问题随处可见,使得建筑施工成本大幅度提升,而这些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建筑废弃物,如果不能采取及时、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也会给施工现状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要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原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保证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三、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一)平面设计要点

平面设计能够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是高层住宅设计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采光条件、通风需求等。一般来说,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必须拥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功能,因此在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采用十字型、井字型的平面设计;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地,冬季气温较低,对高层住宅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采光面积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平面设计时,大多采用蝶式、蛙式设计方案。除此之外,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当保证住宅建筑的采光条件,并保证光照时间达到相关标准。

(二)建筑内部设计要点

建筑内部结构包括客厅、厨房、卫生间以及卧室等。客厅是招待客人进行会面和娱乐聊天的重要空间,必须尽可能减少客厅的交通面积,增加客厅的活动空间,满足家庭成员的多样化要求。客厅内应尽量减少门和洞口的面积,避免来回穿行干扰公共活动。卧室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通风和采光,应该采用最佳的通风和采光来保证卧室空间的舒适度,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果不能满足,可以考虑侧向通风。主卧一般布置在户型最深处,有利于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三)顶部设计

顶部一般作为立面设计的结尾,一般做收头处理。檐口和坡屋顶采用欧式做法,即檐口通常采用多重线条装饰来强调收头效果,坡屋顶不仅可以采用直接在顶层做坡屋顶的形式,也可以结合顶部的一到两层来做坡屋顶从而丰富立面效果。如今经常采用顶部退台和顶部构架的方式,顶部退台可以使主体建筑收头处理过渡的更加自然,而在住宅顶部做玻璃构架的形式也很好,通常要与楼身的构架形式结合来做。

四、结语

从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看,高层住宅建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增长状态,这也就凸显了优化高层住宅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和建筑方案设计人员,必然要客观看待现阶段高层住宅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保证高层住宅建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海燕,李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层建筑设计――以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学院高层建筑设计教育为例[J].城市建筑技术,2013(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