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 契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四川将陆续投入10866亿元,加大铁路、公路、水运航道建设,力争2020年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届时出川大通道将由现在的15条增加到41条。四川省将逐步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现代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建设在加快城乡沟通、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交通建设与公路运输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对交通行业发展的建设规划,交通类高职院校理应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课题组拟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够贴近”、“缺乏对地方企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合作机制”、“对地方经济技术支持不足,甚至专业课程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在校企合作互利互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做学合一、理实一体” 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从而使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到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去。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有助于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合力,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将在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对西南地区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技术路线

针对高素质技能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结合所指定的任务和目标,本课题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走访调研阶段。完成企业调研、资料收集。采取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走访和调研工程机械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了解西南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并讨论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岗位表现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与未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总结分析;了解行业企业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的需求,探讨合作搭建能力提升平台的方式;了解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需求,通过交流讨论,分析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总结以上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2)整理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报告所体现出的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能力提升平台搭建的方式方法、校企合作技术革新的领域和方式,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初步拟定解决方案。

(3)校企共研阶段。通过和行业企业专家商讨,细化完善能力提升社会服务平台搭建和校企合作技术革新方案,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4)组织实施阶段。结合学院院现有教学基础,完善人才培养所需条件。通过教学实践,邀请企业专家修订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和效果,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完善;根据协议完成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完成企业技术革新,检验合作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5)成果验收阶段。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编写研究报告,推广应用。

三、研究实施方案

本课题依托建立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沃尔沃建筑设备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西南地区的多家经销店深度合作,如:成都福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重庆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瑞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昆明云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盛世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服务站等。开展学生职场调研,了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找出学生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搭建人才培养、技术革新平台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四、主要特色和亮点

采用“校企融合、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中有厂、厂中有校” 专业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为用人单位培养急需的机电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引进沃尔沃西南区能力发展基地和龙建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驻校园,校企共建校内学习训练区、实训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为机电工程专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共组“双师”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依托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两个重点专业建设成果,借鉴多期交通武警工程机械维修与操作培训、四川盛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工程机械维修技能培训、雅安市公路局筑路机械操作手培训等经验,为行业企业搭建人才能力提升的平台,拓展社会培训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水平,学生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课题组在现有校企生产维修新技术研讨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的,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相关技术改进和升级,探索搭建高校和企业合作技术革新平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为专业教师创造技术实践的空间。课题组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四个合作”方式下的“订单培养,做学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服务教学”为目标,和企业共同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服务企业,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的技术革新平台。

五、形成成果

依照“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强化专业,服务地方”为目标,进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的契合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找到机电工程专业校企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契合点,和企业共同搭建有助于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员工能力提升提供社会服务,具体形成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建立西南地区工程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建立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考核机制。与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有限公司和“引厂驻校”公司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实行互兼互聘的合作方式,聘请企业人员做学院的兼职教师,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挂钩;同时派工程机械专业骨干老师到企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协助企业进行教学过程管理。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了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西南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更多懂装备、爱装备、管理好装备的机电类专业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4)建立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促进系部“校企一体文化”的发展,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六、结论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将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机电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学院只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以“服务企业,服务教学,校企融合,校企双赢”为目标,校企共同搭建有助于机电类学生和企业员工能力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人才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黎刚.高职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02第6期(33-34)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61.164.87.131:8080/web/index.aspx,2011.10

[3]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http:///,2011.06.08

[4]金桃.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N].中国交通报,2010.05

[5]徐生明,吴晖彤,罗来兴.“专业+名企+校中厂”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04(67-68)

篇2

供给侧改革与财政政策

报告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效果。当前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都有所上升,这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拓展财政改革空间。报告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适当兼顾总需求条件下应将重点放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关于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成果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各地经济发展促进效果显著,同时应重视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双重叠加的问题。

权衡考虑两种风险

中国财科院日前开展的“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分别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并面向全国开展“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在线问卷调查。

调研报告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效果。比如,东部地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领先发展,呈现诸多积极变化,工业运行平稳,进出口降幅明显收窄或转正,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

报告表示,前3季度,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情况有所回暖,大部分调研地区的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如工业用电量、货运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呈增长态势。

报告在肯定经济发展诸多亮点的同时,也着重关注了风险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整体风险在加大。”中国财科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调研显示,当前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都有所上升。

报告所述的公共风险,包括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结构性风险等,具体表现为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对公共服务提出挑战,地区之间的分化明显,传统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

财政风险则是指财政收支面临的压力,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市县财政收入负增长或零增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增长的压力大。这其中既有“挤水分”的因素,也有经济下行在财源上的反应,应警惕财政运行风险。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万东华也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就要更多地发挥财政的作用;另外,经济下行对财政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在政策空间方面也提出一些挑战。

“这显然是一个两难问题,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的权衡组合是当前制定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依据。实际上这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拓展财政改革的空间,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当前的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刘尚希强调。

地方债应透明规范

调研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置换债券对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明确政府权利义务、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风险意义重大。

报告指出,无论是东北、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的规模不断下降,政府债务的偿还责任更加明确,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水平也相应降低。

与此同时,报告也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下行和减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局部地区债务率偏高、地方融资平台转型难度大、不规范的融资行为等。

比如,对东北地区调研显示,有的地方债务率超过了100%的警戒线。与此同时,支出刚性难以改变,收支矛盾较大。中部地区调研则显示,不少地方“发展依赖于项目”的现象较普遍,融资平台的政府投融资职能很难简单免除,一些地方存在不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这些都可能为未来政府债务的增加带来隐患。

报告建议,要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防止财政风险蔓延,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债务规模限额控制,严格控制违规举债行为,确保债务规模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杜绝盲目举债;规范发展PPP模式,避免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伪PPP”“假PPP”。

“当前,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透明度提高,规范性增强,债务的增长明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方的支出压力和债务增长压力并没有减弱。”刘尚希指出了地方政府面临的收支矛盾。

对于我国政府债务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表示,我国政府杠杆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小的,风险总体可控。“以前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主要不在规模,而在于不规范、不透明。现在建立了规范透明的融资方式和防控风险的一整套制度,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和市场的约束,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支持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

用好积极财政政策

刘尚希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延续。以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更多着眼需求方面,现在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考虑,在适当兼顾总需求的条件下重点放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认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在未来宏观政策中具有重要性和导向性,并提出以下建议:针对关键环节完善税收制度,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加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活力、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在现行已适度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度降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率。

“政府要为市场创造条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过多地采取各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市场活动领域。”报告建议,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应更好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减少直接行政性干预;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性或引导性应通过投资领域来体现,采取清单管理模式,将具体项目选择权和投后管理等委托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负责。

报告还对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法治化的财政体制提出建议,认为要加快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积极推动《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实践层面的落地;完善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间的税收分享机制;探索各级财政支出责任法治化。

看了“供给侧改革与财政政策”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怎样促进供给侧改革

2.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财政政策

3.供给侧改革的论文

4.2016中国应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5.2016-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

6.2016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篇3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据统计,20xx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20xx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4.6%,亲友帮带的占39.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22.3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0.2万人、12.5万人和9.6万人,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转移的22.3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问卷调查结果看,201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问卷调查的201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没有小学以下文化的外出务工人员,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52.7%、38.8%。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三年来,桃源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1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xx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3234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3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桃源县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xx年 末,全县返乡创业成功的有240人,兴办企业128家,解决了3293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桃源县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xx年6月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100万元成立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20xx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上缴税金153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xx年公司再投资88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亿,上缴税金上千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从桃源县深水港、八字路、青林和车湖垸4个乡镇的调查情况来看,荒芜比例低的有1%,高的达10%,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如八字路乡海家溶村何某,家有5.3亩水田,夫妻俩长期在外务工,4亩田无偿转让给他人耕作,余下的1.3亩田由于面积小、位置偏不好耕种而荒芜。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57%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50%以下。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桃源县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远高于全市40%左右的平均水平,是全市9个区县市中占比最高的,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在调查中了解到,车湖垸乡有一老人,老伴早逝,儿媳和孙子均在外务工,去年冰雪灾害期间冻死在家中, 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据桃源县公安部门一次网吧清理结果显示,长期出入网吧的农村少年占6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少年。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铜仁市西边县;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近年来,铜仁市在抓工业化进程中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规划建设的玉碧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引领全市工业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园区集聚效应弱、产业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规划建设铜仁市黔东工业集聚区,是市委、市政府基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所作出的策略、力量、重心的调整和转移,是对“玉碧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区域的工业发展资源进行更高层面的统筹、整合、开发、利用。把黔东工业集聚区建设成为铜仁市工业经济发展动力源、主战场、核心圈,成为全市工业发展乃至贵州省东部工业发展的龙头和高低,助推铜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铜仁市各县域经济融入玉铜松产业带,是铜仁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如何在全市甚至在省层面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比如如何发展“飞地经济”、如何引导主导产业进入工业园区、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工业等等是此次西边县调研的主要观察点和思考点。

一、本调研报告从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发展、金融发展、职业教育等四个不同的维度对西边县代表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西边县的经济发展情况

石阡、思南、德江同处于铜仁市西部,工业发展比较滞后,所调研的三个县的工业生产总值都低于农业,三次产业发展情况与各县所处环境有关,石阡县和德江县的比例差距不大,思南县的农业比重相对较低。具体情况如下表:

通过三次产业比重可以看出,石阡、思南、德江等三个县的工业产值都不高,都没有达到各县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率,而石阡和德江县的农业产值贡献率远远高于工业产值,这与当前的工业化。

2.西边县的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等西边县的工业基础底子比较薄,工业发展不平衡、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上下游不配套,没有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离铜仁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带规划还有所差距,西边县的工业发展刚刚起步,像德江县发展之前规划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公租房等方面都进行在前,规划引进相关产业配套,打造产业一条龙建设。有利于发展规模产业,产业集聚,与铜仁市的产业规划相匹配。具体到各县的工业园区发展如下:

石阡县:紧紧围绕“一园四区一飞地”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实行“两条腿走路”发展工业,让工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24.2平方公里(其中县内规划为14.2平方公里,大龙“石阡产业园”规划为10平方公里)。

县内围绕“一园四区”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模式,切实加快园区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型产业集聚。截至目前,县内园区核心区累计完成土地收储3600亩,园区各项基础建设推进顺利,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0个,完成厂房建设2.1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3家,其中投产企业12家,在建企业11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8亿元。

县外飞地经济,石阡县依托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招商引资。截止到目前,已签约项目13个,签约资金35亿元,已有5家企业入驻,6家企业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思南县:按照建设省级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一区三园”的总体规划。双塘产业园位于县城西面,通过长888米小岩关隧道与县城紧密相连;关中坝产业园位于县城下游东西岸,与县城相邻;灯油坝产业园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规划建设总面积38.18km2,规划工业总产值250亿元,规划就业人数达2.5万人。该县按照“基础先行,整体配套”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园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随着园区道路、场平、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建成园区内10.1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工业园区签约项目59个,园区入驻企业达到58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18家。园区2012年新开工项目数达23个,园区2012年新投产项目数达13个,园区引资到位资金达54.59万元。

德江县:近年来,德江县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产城一体”目标,加快推进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三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通过采取融资建设基础设施、异地搬迁扩能技改、以商招商集群发展等措施,着力培育装备制造、孵化动能、产业承接、本地特色、高新技术、现代物流6个工业组团,累计已完成投资11.8亿元,建成园区核心示范区4平方公里(“八通一平”)、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多层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5家、建成投产34家、解决就业3000余人,已获省政府批准设立为“贵州德江经济开发区”。201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7.7%。今年元至4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8亿元,增长45%。

3.西边县的金融发展及投融资现状

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等三个西边县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及银行存贷款余额同样保持高速增长,但存贷比例的不合理,制约了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也制约了地方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与当前加大投资发展地方经济不相符。

目前,县级投融资平台主要采用BT融资模式、BOT融资模式、TOT融资模式、IPF投融资模式、ABS融资模式等多种投融资模式,而所调研的三个西边县很多项目采用的是BT模式,只有极少项目采用BOT融资模式,这样就减弱了投融资平台发挥的作用。融资形式单一,银行授信、授权低同样制约了银行给企业、政府的贷款需求,跟不上政府、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制约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

4.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

每一个西边县都有一所中职学校,其中,石阡县投资2.6亿元建立一所240余亩、容纳5000名学生的新校区;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是铜仁市唯一一所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集职业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成人学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通过调研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在快速发展,但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地点都在沿海城市,真正留在本地的毕业生只有汽车维修等少数专业。

二、西边县的共性问题分析

西边县在地理区位、交通环境、投融资平台建设、职业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相似的情况,通过此次调研可以发现西边县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亟需解决,存在着一些区域性差异(如飞地经济、政府绩效考核等)需要从市级层面甚至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促进铜仁市黔东工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

1.“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没有一个合理可控的管理机制

现在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在一个区县“合作框架协议”下进行的,对落户的企业如何管理、税收征收、民事纠纷等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方案和机制,这对“飞地经济”的后期经营管理造成滞后性阻碍。

以石阡县为例,石阡县与大龙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的“石阡产业园”,按照开发区规划功能进行分期、分批次、分条块的建设供地政策,给予石阡产业园用地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地块的选择问题,现在石阡产业园的地块分布不是固定的,而是先大龙后石阡的原则,很有可能造成石阡招商引资的企业流产;

(2)用地指标的申报,目前规划的石阡产业园核心区按开发区的用地指标是有条件建设利用区,入驻石阡产业园的企业用地指标应统一纳入开发区的总体指标申报,在用地规模上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不应占石阡的用地指标;

(3)标准化厂房的补助问题,对入驻石阡产业园的企业和石阡县所建的标准化厂房按标准实行补助,有利于调动企业和石阡县的积极性;

(4)税收的征收管理,现在的税收征收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税收分成、产值登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解决机制;

(5)公租房的建设规划及指标,公租房关系着石阡产业园的工人居住、配套服务,而铜仁市在飞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统一分配公租房的指标。

“飞地经济”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由现有的政策不明朗造成的,应该由市层面统筹,在“飞地经济”的基地规划、税收征收及组织管理等方面都统一部署,要能跨县发展的合作模式会牵涉到市级甚至省级层面,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大面积土地的管理政策。可以通过基地规划、组织管理、税收分配、激励政策等方面,举全市之力共同发展铜仁市的工业产业,共同打造出一个百花齐放的态势,工业园区发展逐步加强。

2.现有的投融资平台建设跟不上实际需要

从石阡、思南、德江等县的存贷款余额的比例可以看出,各县的贷款比例比较低,融资水平都不高,银行的信贷权限不高,现有的融资水平远远不足以支撑各县的规划建设需要。同时,银行贷款审核只支持实体经济,不支持虚拟经济,对技术、预期收益等都没有纳入抵押范围,现在国家政策又在逐步取消县级投融资平台,应从市级层面成立一个投融资平台,以各县的资产打包,统一融资,然后按各县的资产大小,统一把资金分配到各县。

铜仁市应在市级层面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融资模式,努力打造强势平台,进一步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支持和促进全市各县、各工业园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做大做强现有平台。对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划入融资担保,如德江县的保障房建设,把保障房的出租、出售价值作质押,同时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内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及项目划入,打造一个集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2)培育搭建新平台。利用现有优良国企资源,依托市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工业资产投融资平台,特别是从市级层面成立一家市级投融资平台,参与国有及集体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

(3)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投融资平台建设要建立落实政府决策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项目市场运作、财政补贴防范、资产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

3.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程度不高

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的工业园区所引进的企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一条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产业互相之间依存度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集群效应,也不能进一步引进关联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园区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过度依靠土地价格低廉或规费减免等政策,无序恶性竞争现象突出。如石阡的大关酒业、恒源矿业、佛顶山水泥、古耕农牧、盘兴石材等,德江的迪蒙科技、共和水泥、三诺科技等,思南的化工、食品加工、轻纺等,三个县的工业园区都没有比较突出的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关联程度都不高,与市政府的循环经济工业发展模式相背离。

4.职业教育没有和当地企业发展相联系

当前的西边县中等职业教育和地方企业联系紧密度不够,当前校企合作情况一般,没能充分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缺少一个能够协调双方利益的双赢机制。具体来说,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等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甚至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使数以万计的农民子弟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走出大山,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工人。然而,地方县域企业的产业工人却大部分还是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的低素质劳动者,其劳动生产效率达不到企业所需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如何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强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值得学校和政府深思。

篇5

前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迫切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关键。在“加快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要求下,对我省高职院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项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在教学、科研、专业技术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几大功能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评估一所好到的职业院校的标准,要看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更要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与水平。随着高职院校规模及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院校发展潜力所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青年教师队伍总体水平。

因此,各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就是对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对专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提升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政策以及建议,来达到改进学校青年教师科研与专业发展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一、教学能力提升改革内容、改革目标以及问题

本项目改革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机制。项目改革实践是:

1.改革目标

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研究探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通过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争取形成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有所推广示范意义。

2.研究内容

一是调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二是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三是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四是研究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实施方式

3.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是探索激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机制与外界条件保障

二是深入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

三是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实践政策

二、课题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实施计划以及课题特色之处

1.实施方案

一是专项调研,包括相关文献检索分析、在全校青年教师中抽样调查、到其他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调研、邀请专家咨询座谈研讨;

二是设计激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促进专业发展机制,形成建议方案;

三是争取将研究成果上升到学校制度层面加以实施,推进学校改进教师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2.实施方法

2.1文献资料。根据项目研究需要搜集和分析有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专业发展相关资料,检索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2.2调查调研。通过对全校青年教师抽样问卷调查、典型案例访谈、有关专家咨询座谈研讨、校外调研等等方法,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对策。

2.3分步试点实践。通过调研报告、建议方案,提交学校,争取分步实施,改进青年教师教学管理及其专业发展工作。

3.实施计划

3.1项目准备阶段:成立项目研究团队;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制定项目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明确落实项目团队成员分工等事项。

3.2项目研究阶段:收集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编制调研计划;开展问卷调查,校外调研,专家咨询座谈研讨等;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形成调研报告;写出研究论文、政策建议及校内制度建议文本。

3.3实施阶段: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文件;依据研究成果和学校实际,分步试行推进落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激励制度。

3.4结题阶段:整理项目研究与实施材料,总结完善项目研究成果;形成项目结题报告,开展项目结题验收。

4.特色与创新之处

4.1在其他研究项目多集中关注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产学对接、融入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本项目关注高职院校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教师群体,站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与探索激励学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4.2本项目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入,探索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的途径,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4.3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均从事教育教学管理、高职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及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本团队在该项目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成果将会更直接的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同时也为学校研究制订有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度与制度执行,甚至于全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制度建设方面探索新的途径。

篇6

20*年是去我局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市局和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同志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主调,以两大安全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贴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全面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三大职能,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局20*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明年工作设想报告如下:

一、全年工作回顾

(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局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市局和管委会下达的目标任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了目标责任机制。对一些硬性目标任务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的“三定”措施,明晰目标责任主体,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完善了目标跟进督查机制。按照时间进度跟踪检查,逐项验收。三是完善了配合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四是完善了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相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完善了考评考核机制。半年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兑现。完善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全局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在履行职能的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三大服务”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高举质量大旗,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组织调研组深入全辖区32家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进行调研,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向镇政府和管委会呈报了企业质量状况调研报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对我局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发挥名牌效应。确定1个安徽名牌产品扶持对象并制定了名牌产品培育计划。目前,辖区内企业争创名牌的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三是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契机,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督促企业完善生产必备条件。完成了新十三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专项调查。全年共受理8家新十三类食品生产企业办证申请,其中已有4家企业获证,还有3家已通过现场审查。四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群众消费。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加大对产品的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共检查企业32家,产品22组,合格率达到100%。五是加大安全监察力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全年共出动安全监察和执法人员100多人(次),开展了6个专项检查活动,促进了特种设备检验治理、隐患消除等工作的落实,为创造企业安全生产、人民群众安全生活的良好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打假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全局坚持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主题,以构筑打假防线、完善打假机制为突破口,以落实执法打假责任制和质监部门从源头打假两两抓两提高为目标,全力实施打假治劣12365工程,执法打假工作成绩显著。在开展日常执法检查的同时,重点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专项打假。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20多万元。辖区打假责任制工作全面启动,建立了覆盖全辖区的执法打假工作网络,构筑了整体联动、层级负责的执法打假工作基本框架。

(四)以教育为先导,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我们按照“抓工作必须抓队伍,抓队伍首先抓班子”的要求,以行风、政风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水平。一是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按照省局和市局的统一部署,深入扎实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和“大练兵”活动以及查违法、查违规、查违章、查违纪、查违令的“五查”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坚持周五职工学习日制度,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二是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以“深化三大服务”活动为载体,以“3·15”、“质量月”等大型咨询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律。认真受理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投诉,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纠纷。为用户挽回经济损失近17万元。对一些质量不够稳定的企业,不是简单处罚了事,而是利用本部门的技术、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凡是企业需要提供质量、标准化、计量、安全方面服务的,都能够做到尽心尽力,热情周到,真正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三个代表”思想。三是以创建廉洁、高效型机关为根本,完善了制度建设。建立并实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办文办事限时制和首问责任制,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机关廉洁、高效形象。深入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质监系统制定的“五公开”、“十不准”及“八条禁令”等规定,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完善并认真执行行政案件办理的各项制度,对案件审查严格把关。全年无一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被撤消的案件。深入开展“人人都是质监形象,个个都是质监窗口”活动,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受到了黄山管委会的充分肯定。

二、问题与思考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局管委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质监工作缺乏深入调研和思考。二是对新形势下执法打假工作探索不够,力度不大。三是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四是学习、培训工作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要着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三、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总结06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做好2007年工作,我们基本思路是:

(一)扭住“源头抓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促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一是组织精干力量,与相关部门联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地质量状况,并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每年至少要向当地政府报送一份《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二是以实施名牌战略和免检制度为抓手,扶优扶强。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选择一些品牌意识强、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扶持对象,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落实培育措施。三是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巩固茶叶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同时,启动新糕点等7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四是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发证工作的监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发证工作质量。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打击生产销售无证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五是积极探索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要探索建立以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评价为原则,以质量信用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质量失信行为惩诫为关键的质量诚信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等级评价。

(二)重拳打假,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今年的打假工作要着力抓好3个环节:一要突出重点。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针对对百姓安全消费危害大、影响面广、群众可参与程度高的假冒伪劣产品开展集中联合打假行动,主要突出食品、农资、建材、消费产品、锅容管特等方面的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即专项整治将非食品原料用于食品生产,专项整治销售无证产品,专项整治锅容管特违法行为。二要突出责任。以全面建立和落实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执法打假工作网络,与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构筑打假防线,逐步形成政府和质监两个打假责任制共同部署、共同推进、有机结合的打假工作格局。

(三)立足质监事业长远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标准化工作。指导基础好的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开拓标准化新领域。力争黄山旅游服务系列标准制订有新突破,逐步建立科学配套的标准体系,为创建世界级旅游胜地提供科学的服务操作规范。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计量器具监督抽查力度,加强计量行政执法,强化对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发挥计量工作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基础较好的企业引导其开展计量检测体系的确认工作,确保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5%以上。加强对“C”标志工作的宣贯。三是认真落实《认证认可条例》,加强认证认可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执法监督,针对当前认证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各界反应强烈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大力推进质量体系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

篇7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国际物流;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11.020

1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所属学科大类:国际物流

从本质上来说,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本身属于国际物流专业的一个分支。按照国际物流系统运作流程和功能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进行分类,它的主要岗位集中于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国际船务、单证员、外销员、跟单员、外贸经理等。这在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已达成共识。

2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决定把广西北部湾地区作为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来进行建设和发展。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预测,到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人才总量需求超过6万人,到2015年超9万人。未来几年北部湾物流业人才增长迅速,成为人才需求的热点领域,只有大力发展高职物流专业人才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林浆纸与木材加工、钢铁等九大重点产业提供服务。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依附于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从国家的外贸行业发展趋势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呈井喷式快速增长,从2003年不足9000亿美元,到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增长7.6%,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也是首个货物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的国家,创造了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至于北部湾地区方面,2015年1月30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30日在北京了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东盟自贸区季度报告》,2014年中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贸易额达4803.94亿美元,增长8.3%,中国―东盟贸易增速较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平均增速高出4.9%,双方贸易的增长惠及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以上一切表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后劲十足、潜力无限。

3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依据及模式探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坚持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这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学改革及专业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模式必须以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作为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北部湾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来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和促进专业的高水平发展的双赢。

结合专业的发展规律及区内外示范高职院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岗位技能来搭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综合考虑北部湾国际物流岗位群对应的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国际船务、单证员、外销员、跟单员、外贸经理等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以此作为基础来整合和开发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职业岗位与支撑核心课程(群)一一对应,突出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

(2)开发建设实用型教材。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国际物流业务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参照特定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按照专业群相关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按照国际物流业务系列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3)推行“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改革。推行“课证融合”,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使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深化“课赛融通”,可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建立起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与学科竞赛等专业竞赛与对应专业课程相关联的融通机制。学生学习相应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参加专业竞赛可以反映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竞赛来替代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课程成绩。“课赛融通”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其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主动性。此外,通过竞赛,教师也可以了解到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以此作为检验本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建立企业冠名班,实现“订单式”培养。这也为教师定期下企业建立相应培训基地,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需要编写教材或者开发科研课题,主动融入市场,为相关企业和单位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向市场求办学效益,形成企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

(5)整合部门内部其他专业的教学资源组建精品课程。比如与电子商务专业共建精品课程《物流管理基础》,与市场营销专业共建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以达成专业之间的强强组合,提高专业的办学质量。

(6)对北部湾地方经济发展、专业的发展脉络都要有很清晰的认识,建立丰富的教学教改及专业发展调研资料,包括:①国内示范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动态与主要课题研究成果信息库;②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③其他调研报告资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学院考察团赴北部湾城市调研报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报告》、《江浙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经验总结》;毕业生信息库,包含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薪酬待遇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等。

篇8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创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54-02

[作者简介]刘溢海 1964― ,男,河南洛阳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一、提出背景及现实意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方式,也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河南科技大学具有优良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传统,学校63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与洛阳一拖等国内重工业发展相伴生的历史。多年来学校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已探索出比较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都广泛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专业涵盖非常广,但以工、农科专业为主。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看,大多属于以高校为主、厂校结合的类型。在具体做法上多种多样,主要有高校办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体、在企业内建立校外实习和生产实践基地等。从实践效果看,产学研合作教育能较好地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吸收产业部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高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延伸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伴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探索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贡献力量。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经济与管理方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但是,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经管类专业存在培养目标趋同化、培养内容理论化、实践环节形式化等问题。使得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管类人才的学校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如何改革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作为育人、积聚、创新和服务高地的作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借鉴工科专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素质为重点,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合作主体间互动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何进一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机制创新与体系构建

一 机制创新

1.建立校企之间的嵌入机制

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学校研究成果嵌入企业发展过程,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企业需求嵌入学生培养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2.建立校企之间的渗透机制

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通过成果转化、人才输送,实现学校教育、科研对企业发展的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客座教授的引入、实践教学的外化,实现企业发展、社会需求对学生培养的渗透。

3.建立校企之间的共生机制

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通过重塑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完善经管类专业培养环节、提高经管类专业培养质量,使得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保障企业人才供给、改善企业经营理念、塑造企业发展文化,使得企业发展获得持续竞争力。

二 体系构建

1.搭建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目前有一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洛阳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洛阳市牡丹产业化研究中心,两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和郑洛三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这些基地为经管类专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积累企业实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陆续与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市多家制造业、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物流业、金融类企业或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企业建立了学生校外实习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

2.完善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在相关企业指导下,培养方案突出体现了“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宽口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柔性人才”的教育模式,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3.构建合理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深入研究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部分实践环节的实践内容和时间安排,围绕产学研合作教育目标,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不同时段的学生培养过程,从而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贴近生产实际。

4.推进校企合作项目研究

依托搭建的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互动平台,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训项目等的开发、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提高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性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经管类人才。与此同时,我校教师团队的优势是科研,利用教师队伍科研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事半功倍;开发培训项目,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或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等服务项目。

5.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和条件,综合研究并修订经管类专业实习实验教学大纲,改革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实验项目,也可利用我校实验设备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或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开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补充完善本专业的实验软硬件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6.规范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体系

部分经管类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尝试双导师制形式,即邀请企业部分高工与我校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通过企业调研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工作,在学校完成资料查阅、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再到企业进行现场实验并接受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任务。研究规范管理体系,给出合理的明确的评价标准,做到真正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改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长期以来,我校与河南、洛阳众多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校企之间建立更加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为我校本科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本科经管类专业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多年从事经管类教学的实际,在调研、咨询、交流讨论之后,确定复合型柔性人才的培养方向。

二 探讨产学研合作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耦合机理

同技能型人才、知识型人才以及研发型人才相比,柔性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柔性人才培养也更注重所培养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培养。所以,“重实践、厚基础、增灵活、强能力”的教育模式是我们所重视的,这种模式更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外化产学研合作成果,探讨产学研合作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耦合机理、内在规律。

三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与互动机制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改革培养环节、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客座教授、实现科研成果转换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学校、企业间的嵌入机制、渗透机制和共生机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徐元俊,张海筹.高职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概念及内涵探析[J].甘肃科技,2007 8 .

[4] 朱相宇,何海燕,宋希博.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 2 .

[5] 朱云章.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 2 .

[6] 王书华,杨有振,卫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 12 .

篇9

关键词:民间融资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02-02

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主要包括民间担保、民间借贷和民间投资三大类。

一、近年来民间融资发展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间融资行为日益活跃起来,民间融资逐渐形成一定的组织和规模,并在资本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拉动内需更需要发挥这部分民间资本的作用,使民间资本与财政资金、金融资本共同为拉动内需,发展经济作贡献。民间融资在中国重新发展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国家经济政策难以惠及中小企业。国家信贷的松紧政策对不同规模经济主体的影响是不对称的。2008年底,国家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同时各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贷款投放量,方便企业融资。2009年前三季度新增信贷为8.67亿元,全年增幅超过9.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2010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58万亿元,同比多增了3.25万亿元。但贷款结构中,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25%,新增贷款大部分流向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大企业,资金主要在国有大项目与银行间流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贷依然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而一旦国家采取紧缩型宏观经济政策时,首当其冲的是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转而向民间融资。

2.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和间接融资困难。由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缺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项目。随着经济发展涌现出一批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本意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资金融通;但在其实际业务发展中,却越来越脱离中小企业,大量上存资金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中小企业却不予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不仅间接融资困难,直接融资也很困难。受上市条件的限制,难以进入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受国家政策限制,难以取得发行债券的资格。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和间接融资困难,导致约80%的企业资金需求来自于自我积累和民间融资。

3.民间融资是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我国的企业融资一直以来存在直接融资比重小,间接融资比重大的融资结构性问题。民间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完善了资本市场上不同发展规模企业的不同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失调状况,是对资本市场上资金需求不足的弥补。

4.民间融资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民间融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融资,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资,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融资,其中涉及企业的融资占90%,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民间融资还具有手续简便、方式灵活、速度快、流动性强、到位及时、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并且民间融资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个性化服务,易于被广大中小企业接受。

5.民间融资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是创造地方就业的主力,是地方税收的主要上缴者,也可能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拉动内需的主因,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间融资凝聚地方民间资本为地方经济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壮大当地的民营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作为专业银行融资的重要补充,活跃了地方金融市场,有效地利用了社会闲置资金,为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民间融资也使拥有闲置资金的人得到高于银行利率的回报,促进社会中产阶级的形成;并且地方宽松的融资环境和合理的市场融资结构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为本地经济服务。

6.充裕的民间资金是民间融资发展的重要原因。民间资金日益充足,居民储蓄存款逐年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股市、房市等资本投资市场饱和,资金投资困难,除了储蓄,民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民间融资使充裕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他们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能判断项目的好坏;让资金为能人所用,为急需的企业所用,有利于自主创业,使投资人、借贷人双方受益。

7.金融危机成为民间融资发展的契机。金融危机使国内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断链的困境,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过去企业有单进货不需要预先付款,完全靠信用,金融危机造成信用危机,现在即使有单,进货也需要现金交易。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总认为,订单不是主要问题,由于缺乏资金,有订单也怕不能按时交货,还要承担索赔的风险,往往有订单也不敢接,最终促使很多企业选择民间融资,企业相互把资金聚集起来,用于短期流通。

二、民间融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民间融资的存在、发展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民间融资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原因和不容忽视的优势;但同时民间融资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弥补金融机构融资不足、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民间融资的盲目性、松散性以及不规范性都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1.民间融资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不利于社会安定。民间融资是游离于国家法律之外的资金借贷行为,不受国家的控制,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民间融资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基本是口头相约,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只以白条作为借据,缺乏法律依据,容易形成赖账、坏账和死账。当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债务或比较守约时,能及时偿还借款;一旦借款人出现经营困难,还不出借款或恶意欠款时,由于缺乏质押、抵押的资产,出借人收回借款的风险加大。收不回借款,借贷双方形成债务纠纷,有些极端的债权人往往使用暴力手段催款,不利于社会安定。

2.法律缺失催生地下钱庄和非法集资现象。一些企业主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掌握了大量资金,但缺乏通畅的融资渠道和正规金融机构的疏导,资金积压使大量资金处于休眠状态。民间融资的利率一般高出银行贷款利率的2-3倍,有的甚至超出4倍,极大的利益驱使,使得一些地区的地下钱庄悄然兴起。国家对于民间融资缺乏法律规范,高额的利息收入促使很多人愿意通过地下钱庄盘活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下钱庄的发展,还有人假借融资之名,进行非法集资,用于个人挥霍浪费,拆东墙补西墙,极大地危害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

3.高利率加重企业经营负担。民间融资的利率很高,一般是月息10%~30%,甚至更高。在企业发展初期急需流动资金租用厂房、支付货款和工人工资,是企业资金最困难的时期。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加重了这些急需用钱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养植户的负担,加剧企业创建初期的困境,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很多企业因熬不过最初的困难而倒闭。

4.资金投向不受国家宏观控制。民间融资的资金投向不易控制,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以结构转型为重心的发展新阶段,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产业结构;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企业创新能力来发展。民间融资的一部分资金继续流向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乘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资金投向。

三、引导民间融资正确发展的建议

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未来国家经济政策将偏向于刺激民间投资的回升。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共同的一份《2008年温州地区民间金融活动调研报告》显示:“温州的民间资本总体规模大致约有6000亿元”。这部分规模巨大的资金为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融资渠道,如何引导民间融资正确发展是目前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以下是笔者对引导民间融资正确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首先要建立金融公平体系。金融公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对贷款企业的公平,也就是说金融机构无论是对国字号大企业,还是对民营中小企业,只要贷款手续合法、完备,贷款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流向,就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厚此簿彼。二是民间金融拥有与正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机会,民间金融可以凭借自身简便、灵活、快捷的优势在资本市场占据合法地位。

2.加快推进民间融资的法律规范。由于民间融资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给非法集资和放高利贷者以可趁之机。目前,国家已经着手制订《放贷人条例》,从法律上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融资的界限,为民间融资提供合法依据。2008年5月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2009年6月18日,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根据《指导意见》和《暂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要符合转制标准就有机会变身为正规金融机构。这说明了国家对民间融资的认可及管理要求。

3.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人民币利率调整历来由央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缺乏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从2007年下半年的经济过热到2008年的经济萎缩,一年时间,央行进行了几次加息和几次降息,期间显示出政府主导利率的被动和无奈。为此央行了《200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和水平。

4.对民间融资运用抓、放结合的管理手段。抓就是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管理。放贷的钱必须是自有资金,严禁非法吸收存款,“只借不收”;借贷利率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既要限制贷款人的行为,又要保护贷款人的利益。有纠纷,必须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放就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允许民间融资规模发展,政策呵护民间融资,鼓励民间金融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我国民间金融历史上比国有金融起步早、发展快,有发展起来的底子和基础,只要管理得当,民间融资将成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5.民间融资自身加强规范管理,减少融资风险。风险与收益的正比关系,使民间融资的高收益相应带来了高风险。许多民间融资公司存在贷款收回的风险,加强自身信贷管理,降低信贷风险是民间融资机构的首要任务。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淡马锡资金服务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一是用IT技术解决客户的信用甄别,把客户的信息资料传到公司的IT终端进行数据切割、分析建模型,得出客户信用等级,考虑是否贷款及贷款的额度;二是设立一套预警机制,每位客户经理的业务范围控制在5公里之内,每天了解借贷人的行为和活动,针对还不起钱的客户有信用恢复创新,或者延长客户还款期限等;三是骗贷防范技术,用经侦手段防范骗贷行为。”这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民间融资减少风险,提高效益。

6.建立民间资本的金融服务平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做生意的中国商人生意受挫,开始把资金转回国内,寻找新的投资渠道。民间融资可以利用日益增长的民间资金,建立民间资本的金融服务平台,带动更多的民间投资。成立民营担保公司,将大量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为不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一方面引导处于彷徨状态的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问题。目前很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截止2009年9月温州担保业的总注册资金达到了13个亿,可以舒缓当地中小企业融资114亿元。建立金融服务平台,疏导、规范民间投资,服务于中小企业,是民间融资发展的又一选择。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经济观察报,2009(1)

2.程志云,胡蓉萍.银监会开道.小额贷款公司可转村镇银行.

经济观察报,2009(3)

3.陈周锡.温州千亿资金集体彷徨.经济观察报,2010(1)

篇10

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高职旅游教育应以培养职业能力、确立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加大教学设计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旅游类课程教学改革更是融入了高职教育理念,不断落实实施旅游类专业的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强调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尤其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努力落实项目式教学的有效运用。

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旅游管理系一直将课程改革作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基石,认真开展专业调研,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突出岗位;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开发建设区域特色课程,突出特色;落实职业技能大赛的推动和引领,融入大赛相关内容,突出竞赛,逐渐构建旅游类专业“‘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为不断适应未来社会角色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学院和系部深入旅游企业、旅游行政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力求使人才培养体现未来角色的要求。课程结构体系的知识结构强调“应用性”,即掌握旅游业务相关知识、技能;能力培养强调“实践性”,保持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从简到繁的典型工作任务顺序,进行任务分析,根据技能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从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过程。

专业课程的排序也按照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串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四个阶段的递进性。

第一阶段:“通用能力”,以培养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为任务。第二阶段:“专业服务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旅游企业各岗位的服务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为任务,在“校中店”――安徽中青旅校园门市店学习各岗位的服务操作技能。第三阶段:“运营管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各岗位运营管理能力为任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后在“校中店”担任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进行轮岗实践,进行运营管理能力实训,培养学生运营管理能力。第四阶段:“综合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岗位技能及职业能力为任务,学生在旅游企业从事高级服务或基层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岗位能力锻炼,培养学生“高位就业”能力;并进行毕业设计,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进行总结、升华,提升“高位就业能力”。

该课程体系构建模式通过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分析、教学载体和教学情境设计等课程开发步骤,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旅游类主干课程设计,从而全面推进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始终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课程实践性:第一,坚持学校、行业、社会相结合,学习、应用、创造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第二,设计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使课程体系有效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第三,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学习内容并进行教学;第四,实验、实训与资格证考核相结合;第五,依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实施课程模块教学。

如在院级精品课程《客源国概论》课程教学中,课程组通过对省内外近百家旅游企业、景点和多名导游、近300名毕业生进行调研,教师将全书知识体系设计为6个教学专题,以此作为知识教学的载体,完成对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情境设计。每个教学情境都有对应的训练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训练项目,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课程内容上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客源地区,设计六大专题模块,并配套设计开发六个专题实训项目,项目内容紧紧围绕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和地区展开,全面介绍各客源国和地区地理、历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情况、旅华市场情况等。

内容组织上,本课程为专题项目导向课程,课程内容以输出定输入,即以职业发展对导游知识素养和技能的要求为依据,确定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以项目工作为特征的学习任务为载体,通过仿真训练、项目教学,完成知识、情感与态度、职业能力的既定目标。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知识、训练、实践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

二、“‘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构建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本着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原则,通过校企合作、产训融合,以工作过程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融入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将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融通,构建一个岗位能力、地方特色、竞赛要求“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深入调研,课程对接岗位

针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有效整合的调研,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论证,讨论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制定详细的“旺进淡出,能力递进”培养模式试点方案。在专业核心素质业务模块的建设过程中,系部每学期组织召开专业课程改革的集体备课会,充分进行调研和讨论,完成导游、计调、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景区开发策划与管理、旅游休闲服务与管理六个专业核心素质业务模块的建设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并论证。进一步分析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布,对职业能力进行分类、梳理和整合,从而确定岗位对接课程的设置及课程相互比例。

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按照“基本操作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单项应用性实践训练―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能力训练”的程序,充分利用校内3D旅游数字实训室、安徽中青旅校园门市店、旅游策划实训室等,按照旅行社岗位群设计导游、接待、计调、旅游策划、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等实习任务,使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能力锻炼的机会。

(二)有效结合,课程突出特色

为更好地获取行业、企业对旅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安徽本地的旅游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安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在调研基础上,听取专家的意见,本着以“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将体现安徽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主要有《安徽旅游资源》《走遍安徽》等课程。

通过开设渗透安徽地区旅游资源、地域文化、市场发展的课程,进一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多的学生也通过地方特色课程的学习,更加加深了对本地区旅游资源、文化的认知和体会,在本地区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也更加有力的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

(三)积极开拓,课程融入竞赛

每年的“系级-院级-省级-国家级”四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高职院校检验专业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练”,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有效抓住了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前沿、技术和方法,按照专业教学标准,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旅游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十分注重开拓职业技能大赛作用,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课程内容像竞赛的项目与任务一样以模块形式出现,根据市场变化与社会需求进行及时的增加、调整和完善。

在导游、计调、旅游营销等专业方向中分别设置了《导游词创作》《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演讲与口才》《音乐与舞蹈》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也是对接职业技能大赛中导游讲解、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比赛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管理专业“‘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三、结语